水务局十三五规划4篇

时间:2022-11-11 10:40:05 浏览量:

水务局十三五规划4篇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与水系建设规划通州区水务局二零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务局十三五规划4篇,供大家参考。

水务局十三五规划4篇

篇一: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与水系建设规划通 州 区 水 务 局二零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前 言..........................................................................................................I一、基本情况............................................................................................. 1(一)自然地理.................................................................................1(二)社会经济.................................................................................1(三)河流水系.................................................................................3(四)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6二、“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成效........................................................... 13(一)基本实现多水源格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14(二)聚焦攻坚加大污水治理,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7(三)防洪排涝体系更加完善,防洪防汛综合能力全面提升..21(四)坚持顶层设计,发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22(五)持之以恒开展节水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23(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水务公共服务效能明显提升..........24三、“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与挑战....................................................... 27(一)面临形势...............................................................................27(二)存在问题...............................................................................28四、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33(一)指导思想...............................................................................33(二)规划原则...............................................................................33(三)规划目标与指标...................................................................34五、需水预测及水资源配置...................................................................38(一)需水预测...............................................................................38(二)水资源配置...........................................................................41六、“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44(一)着力补强供水短板,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44(二)加快水系治理与修复,持续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47

 (三)完善防洪防涝体系,进一步提升防御能力......................49(四)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54(五)强化水务监管,深化水务改革...........................................57(六)加强与北三县涉水工作合作...............................................58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59(一)规划协调性...........................................................................59(二)主要环境效益.......................................................................59(三)不利影响...............................................................................60(四)环境保护对策.......................................................................61(五)主要结论和建议...................................................................63八、规划投资........................................................................................... 64九、保障措施........................................................................................... 65(一)加强组织实施.......................................................................65(二)强化资金保障.......................................................................65(三)

 加强监督落实.....................................................................65(四)引导公众参与.......................................................................66附图:1、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期间供水厂工程规划图2、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期间再生水厂工程规划图3、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期间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图4、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期间水网建设工程规划图

 I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以下简称《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主导功能基本稳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区域协同突破发展、城市品质加快提升的重要时期。编制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对于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总体目标实现,实现城市副中心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及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于 2020 年 2 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包括重大课题研究(20 项)、规划纲要、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 10 个、一般专项规划 20 个)和乡镇规划(11 个)编制等。《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与水系建设规划》作为一般专项规划被列入其中,明确由通州区水务局负责编制,经区政府专题会审定后发布实施。通州区水务局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政府以及市水务局的部署要求,以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为主线,以保障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水安全为核心,组织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与水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征求了通州区发改委、各

 II委办局、市水务局等相关单位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完善。该《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水务发展成效基础上,深入分析水务发展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根据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对水务的要求,提出了 2025 年水务发展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重点任务。《规划》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水务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十四五”期间水务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对于加快建设水务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城乡水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 1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域东部,长安街东延长线与大运河交汇处,总用地面积约 155km 2 ,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 906km 2 。通州区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下简称北三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历史底蕴深厚。通州区属于永定河、潮白河的洪积冲积平原,地理位置处于“北京湾”下方。境内地势平坦,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在 28.5m~8.2m 之间,地面坡降 0.3‰~0.6‰。(二)社会经济通州区下辖 11 个街道、11 个乡镇,470 个行政村,规划有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和特色小镇。其中:城市副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55km 2 ,涉及11个街道及永顺、梨园、潞城、宋庄、张家湾、台湖镇,建设有行政办公区、文化旅游区和运河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城市副中心规划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十三五”期间正加快形成高品质承载空间。亦庄新城台马科技板块(通州部分)涉及马驹桥镇以及

 - 2 -台湖镇,规划用地面积 93.5km 2 ,将纳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发展。目前,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用水统计除亦庄开发区外,包含在通州区内。图 1-1 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规划分区示意图2019 年通州区常住人口 167.5 万人,近几年常住人口呈波动增长趋势,2015 ~2019 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 5%。2020年通州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 184 万人,比 2019 年增长 10%。

 - 3 -通州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19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59.2 亿元,与 2015 年可比价相比增加 35%;其中三产比重由 2015 年的 51%提高到 59%,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表 1-1 通州区 2015-2020 年主要社经指标统计表年份人口(万人)

 经济结构当年价(亿元)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三产三产比例2015 137.8 88.2 71.8 1.6% 614.5 197.9 312.3 50.8%2016 142.8 93 74.7 3.6% 674.8 208.0 354.9 52.6%2017 150.8 100.2 76.9 5.6% 758.0 217.0 382.2 50.4%2018 157.8 106.7 78.7 4.6% 832.4 209.8 434.2 52.2%2019 167.5 118.0 80.8 6.1% 1059.2 213.4 624.6 59.0%2020 184.0 缺 缺 10% 1103.0 205.0 缺 缺(三)河流水系通州区地势低凹,多河汇聚,自古有“九河末梢”之称,境内各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北运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 791km 2 ,占 87%;潮白河水系流域面积115km 2 ,占 13%。根据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成果,通州区境内 4 级以上流域面积超过 10km 2 的河流共计 26 条,境内河长 271km。城市副中心范围主要涉及河道有温榆河、北运河、潮白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小中河、中坝河、凉水河、萧太后河、玉带河、镜河、减运沟、翟减沟、小盐河、南北凉运河等,除运潮减河、潮白河、翟减沟属潮白河水系外,其余均属北运河水系。北运河是我国著名大运河的起始端,是唯一一条发源于

 - 4 -我市境内常年有水的河道,为北京市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昌平、顺义、朝阳、通州等区,在通州区牛牧屯村附近流出市界,总流域面积为 6051km 2 ,其中北京境内流域面积为 4250km 2 。北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部,紧临行政办公区西南侧,承接中心城区 90%、通州区境内 87%流域范围的雨水排除任务,是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重要的防洪排涝兼景观河道。潮白河位于城市副中心以东、通州区界处,由白河和潮河在密云河槽村汇合后形成,流经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四区,境内流域面积 5510km 2 。潮白河干流汇合口至市界总长 83.5km,箭杆河口以下为界河,其中通州境内河道从港北村至市界共 37km,右岸为通州区,左岸为河北北三县。运潮减河 1963 年经人工开挖而成,新北关分洪闸以下河长 9.9km,主要承担温榆河向潮白河分洪任务。

 - 5 -图 1-2 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水系示意图因通州区位于北京下游,地势低洼,易受干流顶托排水不畅。特别是凉水河通惠排干以下左岸、城市副中心内的玉带河、中坝河、翟减沟、减运沟等排水区域地势低洼,同时河道水位受汇入的凉水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干流等洪水顶托,排水不畅,暴雨洪水时部分城区、农田村庄受淹情况时有发生。

 - 6 -(四)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 、水资源状况根据《北京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通州区多年平均(1956~2016 年)降水量为 560mm,由降水产生的天然地表径流量为0.39亿m³,水资源总量1.52亿m³;2001~2016 年平均降水量为 525mm,地表径流量为 0.26 亿 m³,水资源总量为 1.32 亿 m³。2001~2016 年系列与 1956~2016年系列均值相比,降水量、地表径流量、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 6%、33%、13%,地表水资源量比降水量衰减严重。地表水资源量由于集中在汛期几场洪水中,缺少调蓄工程,且存在城市面源污染,难以利用。通州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65 亿 m³,主要以浅层地下水为主。由于历史上长期污水过流和污水灌溉等原因,造成通州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水质相对较差,硝酸盐、氨氮、氯离子等超标,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此外,通州区位于北京城市下游,北运河承担中心城区雨洪水和再生水排除任务,常年有水,“十三五”期间随着流域上下游协同系统开展截污治污工作,上游来水和境内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为改善通州区河湖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北运河流域 2001~2019 年平均出境水量为 10.0 亿 m 3 ,占全市总出境水量的 94%,出境水量近些年呈增加趋势。2、 、 “ 十三五 ” 时期供用水现状通州区现状供用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城市生活生

 - 7 -产用水量与 2019 年相比没有明显增长,代表性相对较差,因此以 2019 年为基准年进行现状供用水和用水水平分析。( (1 )供用水现状(用户端)通州区:

 :2019 年总用水量 3.70 亿 m 3 ,其中生产生活用水量(河湖环境以外用水量)1.89 亿 m 3 。按用户分,生活用水 1.35 亿 m 3 ,占总用水的 37%;工业用水 0.09 亿 m 3 ,占总用水的 3%;农业用水 0.42 亿 m 3 ,占总用水的 11%;环境用水 1.83 亿 m 3 ,占总用水的 49%。按供水水源分,本地地下水供水 1.47 亿 m 3 ,占总供水的 40%,其中供城镇生活...

篇二: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水务系统建设 方案

 1 目录 第 第 1 1 章

 总 总

 论 论

 ................................ ............................

 5 5

 1.1

 项目名称 ............................................................ 5

 1.2

 编制依据 ............................................................ 5

 1.3

 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建设期 .......................................... 6

 1.3.1

 建设目标 ........................................................ 7

 1.3.2

 建设内容和规模 .................................................. 7

 1.3.3

 预计建设周期 .................................................... 8

 1.4

 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8

 第 第 2 2 章

 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 ..................

 9 9

 2.1

 项目背景 ............................................................ 9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2.2.1

 城市水务发展形势的需要 .......................................... 9

 2.2.2

 提升水资源管理手段的需要 ....................................... 10

 2.2.3

 严格计量与监控手段的需要 ....................................... 10

 2.2.4

 整合已有信息系统的需要 ......................................... 11

 2.2.5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 ............................... 11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2

 2.3.1

 政策支持 ....................................................... 12

 2.3.2

 信息化基础 ..................................................... 13

 2.3.3

 技术支撑 ....................................................... 13

 2.3.4

 安全与保密 ..................................................... 13

 2.3.5

 经济保障 ....................................................... 13

 2.3.6

 运行管理保障 ................................................... 14

 2.4

 效益分析与评价 ..................................................... 14

 2.4.1

 经济效益 ....................................................... 14

 2.4.2

 社会效益 ....................................................... 15

  2

 2.4.3

 环境效益 ....................................................... 16

 2.5

 分析结论 ........................................................... 16

 第 第 3 3 章

 现状与需求分析

 ................................ ...................

 18

 3.1

 客户(替换)市/县水务局机构及主要职责 .............................. 18

 3.2

 水务系统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 20

 3.3

 需求分析 ........................................................... 22

 3.2.1 水务管理一体化的总体需求 .......................................... 22

 3.2.2 智慧水务物联网建设需求 ............................................ 24

 3.2.3 构建统一的智慧水务支撑平台需求 .................................... 27

 3.2.4 分级分层业务应用集成需求 .......................................... 29

 3.2.5 海量数据集成与数据资源管理需求 .................................... 30

 3.2.6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辅助决策需求 ...................................... 33

 第 第 4 4 章

 总体方案

 ................................ .........................

 37

 4.1

 建设原则 ........................................................... 37

 4.1.1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 37

 4.1.2

 坚持先进性与适用性并重 ......................................... 38

 4.1.3

 坚持可靠性与实时性相结合 ....................................... 38

 4.1.4

 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 ......................................... 38

 4.1.5

 坚持系统安全第一 ............................................... 38

 4.1.6

 坚持统一平台 ................................................... 39

 4.1.7

 坚持利用和整合已有资源 ......................................... 39

 4.2

 总体设计方案 ....................................................... 39

 4.2.1

 设计思路 ....................................................... 40

 4.2.2

 总体架构 ....................................................... 42

 4.2.3

 总体网络架构 ................................................... 45

 4.2.4

 业务功能架构 ................................................... 46

 4.2.5

 系统技术架构 ................................................... 47

  3

 4.2.6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 ............................................. 55

 4.3

 方案优点 ........................................................... 56

 第 第 5 5 章

 建设内容

 ................................ .........................

 58

 5.1

 客户(替换)市/县智慧水务智能分析平台 .............................. 58

 5.1.1

 概述 ........................................................... 58

 5.1.2

 功能 ........................................................... 58

 5.1.3

 关键技术 ....................................................... 61

 5.2

 客户(替换)市/县水务数据中心 ...................................... 66

 5.2.1

 概述 ........................................................... 66

 5.2.2

 数据库部署方案比选 ............................................. 67

 5.2.3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68

 5.2.4

 数据库建设内容 ................................................. 69

 5.2.5

 数据访问与交换 ................................................. 73

 5.2.6

 数据监控管理平台 ............................................... 74

 5.2.7

 数据共享方案 ................................................... 75

 5.3

 智慧水务各业务子系统 ............................................... 75

 5.3.1

 概述 ........................................................... 75

 5.3.2

 业务软件架构 ................................................... 76

 5.3.3

 河长制管理子系统 ............................................... 77

 5.3.4

 防汛减灾管理子系统 ............................................. 78

 5.3.5

 水资源管理子系统 ............................................... 85

 5.3.6

 供水节水管理子系统 ............................................. 91

 5.3.7

 农田水利管理子系统 ............................................. 94

 5.3.8

 工程建设管理子系统 ............................................. 96

 5.3.9

 排水管理子系统 ................................................. 98

 5.3.10

 移动水务通子系统 ............................................... 99

 5.3.11

 办公 OA 系统 ................................................... 102

 5.4

 安全设计 .......................................................... 103

  4

 5.4.1

 安全建设目标 .................................................. 103

 5.4.2

 物理安全 ...................................................... 103

 5.4.3

 系统安全 ...................................................... 104

 5.4.4

 网络安全 ...................................................... 104

 5.4.5

 数据安全 ...................................................... 105

 5.4.6

 应用安全 ...................................................... 105

 5.4.7

 交换安全 ...................................................... 106

 第 第 6 6 章

 分期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 ..........

 107

 6.1

 分期建设步骤 ...................................................... 107

 6.1.1

 一期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 107

 6.1.2

 二期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 110

 6.1.3

 三期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 112

 6.2

 项目总投资估算 .................................................... 114

 第 第 7 7 章

 结论及建议

 ................................ ......................

 115

 7.1

 结论 .............................................................. 115

 7.2

 建议 .............................................................. 115

  5

 第1 1章 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客户(替换)智慧水务系统 项目建设单位:客户(替换)水务局 1.2 编制依据 (1)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0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第 496 号,2007 年 6 月1 日施行)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总体部署》(水资源[2012]542 号)》

 《城市水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 331-2005)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6

 《客户(替换)市/县“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2)参考性文件 《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发改高技[2014]1770 号)

 《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Z 346-2006)

 《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水资源[2012]411 号)

 《客户(替换)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市人民政府)

 《客户(替换)市/县统计年鉴(2016 年)》(客户(替换)市/县统计局)

 《客户(替换)市/县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3)参考规范标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 1 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1-200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导则》(SL/Z 349-200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 61-200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4394-200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

 1.3 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建设期

  7

 1.3.1 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以客户(替换)市/县水务局行使的管理职责为主线,以化解水务工作难点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防汛内涝、河流水质污染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现代化深度融合,着力推动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客户(替换)市/县水务系统建设为一个“智慧化、集约化、安全化、可持续化”的“四化”县级智慧水务系统,通过更全面的感知、更主动的服务、更整合的资源、更科学的决策、更自动的控制和更及时的应对,将全县“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供排、水执法”的治理指标绩效进行全面提升。同时强化城市水务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实现城市水务管理模式由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模式,从政府单向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为建设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贡献力量。

 1.3.2 建设内容 和规模

 新开发一套智能分析平台软件,新建一个水务数据中心,建设与完善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河长制、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等水务业务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智能分析平台:包括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调度、智能监控、智能控制等模块,它是智慧水务系统的核心,为整个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2)水务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磁盘阵列、硬盘、路由器、

  8

 交换机等硬件,并配置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 (3)水务监测体系:地下水监测点、地表水情监测...

篇三: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市 “ 十四五 ” 水务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曲阜市水务局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2 年 年 8 月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十三五”时期,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持续治水兴水,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监管,水利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四五”时期创新前行、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对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分析面临形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曲阜市水务局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对接协调,科学谋划,编制了《曲阜市 “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持续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完善现代水网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总结“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水务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着重固长板、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保安全、护生态,奋力推进曲阜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曲阜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本《规划》是指导曲阜市今后五年水务改革发展的依据。

  - 1 -

 一、

 发展 基础 (一)

 基本 概况 1、自然地理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51′~117°12′,北纬 35°29′~35°49′。东与泗水为邻,南与邹城交界,西与兖州接壤,北与宁阳毗邻。市域南北长 35.6km,东西宽 33.5km,总面积 896km 2 。曲阜市共辖4 个街道办事处、8 个镇,分别是: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息陬镇、王庄镇、石门山镇、防山镇。2020 年常住人口 64.99万人。

 图 1 曲阜市地理位置图

  - 2 -

 2、水文气象 曲阜市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少雪。曲阜市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683mm,最大年降水量为 1194.5mm(1979 年),最小年降水量 305mm(1988 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 3.9 倍,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72%左右,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平均气温 13.5℃,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 月份,一般在 26℃左右,月平均最低气温发生在 1 月份,一般在-2.5℃~-1℃,极端最高气温 41.6℃,极端最低气温-19.4℃。全年平均无霜期 210 天,平均初霜日在 10 月 20 日,平均终霜日在 4 月 15 日,年平均日照 2389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69%。土壤多年冻结深度为 0.37~0.4m,最大冻土深度 0.5m。

 3、地形地貌 曲阜市位于鲁中南山区的边缘地带,西南低,属泰、沂、蒙山前冲积扇上部。北、东、南三面环山,丘陵起伏;中西部是泗、沂河冲积平原,为鲁西南平原的东北角;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地形总特征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低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 22.6%,冲积平

  - 3 -

 原占总面积的 77.4%境内最高点为凤凰山,海拔 548m,最低点为陵城镇程庄与兖州交界的京沪铁路附近,海拔为 47m,相对高差 501.1m,城区中心海拔 60.5m。

 4、社会经济 曲阜市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2020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5.3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7.95 亿元,增长 1.1%;第二产业增加值 112.93 亿元,增长 2.7%,其中工业增加值 73.07 亿元,增长 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24.50 亿元,增长 3.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7:30.9:61.4,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较上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

 5、水资源概况 曲阜市多年平均降雨量 683mm,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12241 万 m 3 、地下水资源量 17463 万 m 3 、水资源总量24058 万 m 3 ,人均水资源量为 387m 3 ,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 1/6,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5870 万 m 3 ,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1612 万 m 3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 16305 万 m 3 。外调水为长江水,指标为 1100 万 m 3 。

 6、河流水系。曲阜市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流经曲阜境内的大小河流 17 条,河沟纵横交错,呈树枝状分布。其中

  - 4 -

 流域面积在 200-3000km 2 之间的河流有泗河、沂河;流域面积在 200km 2 以下的小型河流 15 条,分别是蓼河、险河、衡庙河、郭泗河、纸坊河、竹子园干沟、时庄北干沟、蒋沟河、洙水河、尚家河、四清河、小沂河、汉马河、烟袋河、小白马河,除汉马河、烟袋河、小白马河外,其他河流均为泗河和沂河支流。泗河、沂河、险河、蓼河四条河道为曲阜市的骨干排洪河道。

 7、水务设施。曲阜市先后建成水库 41 座,总库容 1.43亿 m 3 ,兴利库容 0.79 亿 m 3 ,其中大型水库 1 座(尼山水库),小(1)型水库 7 座,小(2)型水库 33 座,闸坝 16 座,塘坝 108 座。曲阜市有水厂 7 座,其中 3 座城区水厂,4 座城乡一体化水厂。污水处理厂 5 座。曲阜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是济宁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单元工程,目前输水管道已铺设至时庄街道华能电厂。

 (二)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曲阜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中央、省、市兴水惠民决策部署,立足曲阜市情水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一大核

  - 5 -

 心”,积极实施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减灾工程,推进河道拦蓄、调水等供水保障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风景区建设等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建设灌区续建配套、高效节水农田工程,完善水利监督管理,提升水利行业能力。

 1、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了泗河、沂河等 4 条骨干河道治理工程。2018 年实施完成了泗河综合开发防洪堤防及水资源控制工程,对市内泗河全段进行了治理,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2020 年实施了沂河上游段治理工程和沂河下游段治理工程,河道按照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整治,分别对白村坝至尼山水库溢洪道段下游段河槽 2.444km 和杨庄橡胶坝至西外环橡胶坝之间 4.3km 河道进行了整治。2015~2016 年,对险河王庄、石门山段河道、河岸及沿线建筑物进行了治理,河道按照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长度为 16.3km;2020 年实施了险河下游段治理工程,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治理长度为 1.52km。完成蓼河下游段河道治理工程,对河道清淤开挖,对险工段两岸岸坡进行护砌等,治理长度 5km。

 实施尼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固坝基、坝体防渗体系,改建溢洪闸、输水洞、非常溢洪道交通桥、坝顶路和坝顶架空线路,维修加固溢洪道等,消除了水库病险隐患。实施红

  - 6 -

 旗闸除险加固工程,拆除原红旗闸及南北干渠引水闸并重建,完善了工程管理设施。完成 11 座新出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地改善和提高了全市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为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严格落实水旱灾害责任制度。

 编制完成了沂河、险河、蓼河、衡庙河 4 河道防御洪水方案和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40 座小型水库防御洪水方案。成功应对了 2018 年温比亚台风、2019 年利奇马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最大程度降低了 2015 年、2016 年极端天气造成的干旱损失。“十三五”期间,全市无一河道水库塘坝决口溃坝,无一人员因水旱灾害造成伤亡,水旱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在泗河新建泗滨橡胶坝拦蓄工程、陈寨橡胶坝拦蓄工程;在沂河干流新建河套西、河套东及元疃 3 座;在蓼河干流新建蓼河橡胶坝,大大增加了地表水调蓄能力。完成 9 个镇街共 15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685 以上。新建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 1 座。新建时庄水厂、会展中心水厂、息陬水厂、尼山水厂 4 座城乡一体

  - 7 -

 化水厂,设计供水能力 8 万 t/d,联村集中供水工程 1 处,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解决了 20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3、水生态建设深入推进 曲阜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十三五”期间完成 5 个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7.5km 2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2018 年曲阜市编编制完成了《曲阜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

 “十三五”期间对九仙天池、尼山水库省级水利风景区和沂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加强管理。将孔子湖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顺利晋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

 曲阜市积极推进河长制,编制了《曲阜市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印发了市级重要河库名录及河长制设置表,全市 7 条河道编制完成了“一河一策”方案和河道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4、水利信息化持续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信息

  - 8 -

 采集体系初具规模,在河流水系、重要水库、拦河闸坝等工程已建成自动雨量监测站 46 个,自动水位监测站 51 个,全市 41 座水库全部实现了大坝渗压、位移和沉降自动监测,视频监控方面基本覆盖了重点河流与重要水利工程。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利用运营商通信网建成了与市级水利部门相连通的水利业务网,实现了济宁市与曲阜市两级骨干网的互联互通,保障了视频会议、综合办公和业务信息的即时传输。数据资源体量不断增加,通过小型水库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曲阜市小型水库雨水情、大坝渗压和水库基础信息等数据库的建设。业务系统逐步建立,已建成小型水库信息化系统,包括全市 40 座小型水库、主要河道建设有 73 处视频监控站等内容,实现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5、管理和行业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水资源管理稳步推进,水利行业能力稳步提升。曲阜市深化水利体制改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水利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实施供水价格体制改革和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水权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人为活动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运行及山东政务服务事项

  - 9 -

 管理系统,定期梳理服务事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三)

 面临形势 1、 党和国家 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等水利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推进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必须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核心要义,全力推动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

 2、 、 省 、 市重大战略实施 为水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山东“十四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

  - 10 -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曲阜市位于鲁南经济圈、徐州都市圈内,京沪发展轴线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曲阜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打造成为“南有博鳌、北有尼山”的国际级论坛、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打造成为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传播高地,加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济南—泰安—曲阜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京沪高铁沿线高端制造业产业带。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机遇,使曲阜正成长为国际、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需科学谋划曲阜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3、 、 曲阜市水利建设面临新挑战 目前曲阜市水资源调控和配置能力显著增强。骨干...

篇四: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戈刂 (2021-2025)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政府二零二二年一月

 目

 录r习艹刚11发 展现状与面临形势31.1发 展现状31.2面 临形势与存在问题82总 体要求及发展 目标2.1指 导思想142.2基 本原则142.3编 制依据162.4规 划水平年192,5发 展 目192,6总 体布局243补 齐短板 ,完 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273.1实 施防洪提升 工 程 ,保 障防洪安全273.2强 化节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 ,保 障供水安全323.3加 强水生态环境修复 ,维 护河湖健康373.4加 强水利信息化及水文现代化建设 ,提 升水利智慧化水平414强 化监管 ,提 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444.1完 善监管 法制体制机制 ,建 立健全监管制度体444.2强 化江河湖泊监管 ,持 续改善河湖面貌454,3强 化水资源监管 ,促 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464,4加 强水利工程监管 ,充 分发挥 工 程综合效益4714

 4.5强 化水土保持监管 ,提 升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 484.6强 化水安全风险防控 ,提 高应急处理能力 494.7强 化执法监管 ,提 高水行政执法水平 50525.1深 化河长制湖长制改革 ,提 升河湖管护水平 525.2加 强政策引导 ,推 动形成节水内生动力5.3深 化价税改革 ,提 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545.4深 化“放管服”改革,提 高服务效能5455.5推 动管护体制改革 ,促 进水利工 程 良性运行 555.6深 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 革 ,保 障建设资金需求 575.7提 升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水平6投 资规模 6346.1实 施计划 6346.2投 资测算 6346.3资 金筹措 6456.4重 点项 目 6567规 划实施效果评价 707.1经 济效果评价 6907,2社 会 效益评价 7017.3生 态环境效果评价 7018保 障措施7235改 革创新 ,发 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53590

 前

 盲水是重要的 自然和战略资源 ,水 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随着江城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充分保护、防洪抗旱、防灾减灾、水生态保护与建设 、水利管理与服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 以来,江 城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 ,以 习近平总书记新 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的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方向 ,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以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 ,围 绕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利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夯实农村水利基础等领域的主要任务 ,有 序推进规划的实施。五年来 ,全 区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辛勤耕耘、艰苦创业、顽强拼搏 ,圆 满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 规划的主要 目标,“十三五” 规划实施取得 了显著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新时期治水方针 ,统 筹解决全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新老水 问题 ,保 障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战略 目标的实现 ,加 速推进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 ” 、阳江市冫 T城 |× 水利改革发展“·|ˉ 四 灯 ” 规划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 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根 据上级的工作部署 ,特 编制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规划》。本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江 城区水利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总 体要求及发展 目标 ,水 利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投 资规模及保障措施等。

 阳江市江城 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规划1发 展现状与面临形势1.1发 展现状1.1,1水 利发展“十三五” 主要成就“十三五” 时期 ,是我国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 五 年 ,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的关键时期 ,是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也 是传统水利全面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

 “十三五” 时期全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 ,牢 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重要治水思路,牢 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水利发展新特征 ,注 重水利改革与创新 ,加 强六大体系建设 ,强 化水生态文明理念 ,推 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为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十三五” 规划实施以来 ,全区水利部门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 ,在 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 ,在 全区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支持下 ,以 务实进取、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推进水利各项工作,积 极争取各级水利资金 ,认 真搞好水利建设 ,建 成 了一批又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为 全区 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 ,全区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农村水利工程、

 “五 小” 水利工程等多项水利建设 工作走在全玉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 规划市前列 ,得 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十三五” 时期全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6亿 元 ,是 投资规模最大时期 ,主 要完成 了青冲河和那蓬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草朗水库及象山水库出险加固工程、徐大寨水闸重建工程 ,龙 涛大水闸和虎头山水闸重建工程等 工 程 ,全 区水利工程投资额不断增长 ,工 程建设不断实施 ,夯 实 了城乡水利加快发展的基础。1.1,2主 要任务完成情况根据 《江城区水利发展“十三五” 规划》 ,江城区“十三五” 期间水利发展主要有 四大任务:一是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十三五” 期间 ,防洪减灾 工作重点为继续治理大江大河以及 中小河流 ,进 行海堤加固工程 ,保 障全区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 强“山边、水边、海边” 地区的防御,提 高城乡和农 田防涝能力 ;积 极探索人与水的和谐 ,把 防洪减灾 工 作从控制洪水措施转 向洪水管理 ;认 真贯彻落实 《水法》和 《防洪法》 ,向 建设人与 自然和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这一 目标奋进。二 是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在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广东省水 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有关规划基础上 ,从全区水资源情况及供需平衡出发 ,以 加快重大水利 工程建设为契机 ,进 一步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 ,提 升全区供水保障能力。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规划三是农村水利 工程建设。按照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要求 ,加 快推进中型和山区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 ;加 强“五小” 水利工程建设,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 强农村水电与电气化建设 ,推 进水库移 民安居工程建设。四是水利信息化及行业能力建设。强化水利 工程信息化、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利系统办公服务信息化 ;严 格执法、积极化解水事矛盾、提高执法效能 ,健 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十三五” 期间 ,江城区水利发展四大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 )水 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区水利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点为对大江大河 以及 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海 堤加固工程建设 ,加 强“山边、水边、海边” 地区的防御,提 高城乡和农 田防洪排涝能力。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 保障全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推 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 ,水 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必须列为首要任务。全区各级政府及水利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防灾减灾 工程建设任务 , “十三五” 期间,全区完成 了江城 区青冲河治理工程和那蓬河治理工程建设任务 ,并 取得 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共 完成投资51狃 万元。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 规划全区基本完成 了“十三五” 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任务。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江城区水利发展“十三五 ” 期间暂无大 中型病险水库列入规划。列入规划的小型病险水库共 2宗 ,分 别为草朗水库、象山水库。草朗水库总投资 653万 元 ,象 山水库总投资 3M万元 ,2宗 水库均在 2020年 完成除险加固。3、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区列入 《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间除险加 固专项规划》的中型水间共 2宗 ,分 别为虎头山水闸、龙涛水闸 ,目 前该 2宗水闸均 已开工 建设。虎头山水闸总投资为 3170万元 ,“ 十三五” 期间完成投资2000万 元 ,其 余投资转“十四五” 建设 ;龙 涛水间总投资为 1754万 元 , “十三五” 期 间完成投资 1000万 元 ,其 余投资转“十四五” 建设。此外还投入资金 710万 元重建小型水闸徐大赛水闸。(二 )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十三五”规划 ,全 区在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广东省水 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有关规划基础上 ,从 本区水资源情况及供需平衡 出发 ,以 加快重大水利 工程建设为契机 ,进 一步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 ,提 升全区供水保障能力。启动水价改革 ,为 节水型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促 进节约用水。

 “十三五” 期间全区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居 民用水提供健康保障。

 目前全区已完成村村通 自来水工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 规划程 ,累 计完成投资 1569万 元 ,有 力解决 了全区农村居 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提 高了居 民生活水平 ,有 效保障居 民身体健康。(三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按照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要求 ,全区加快推进 中型和 山区灌 区续建配套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 ,做 好农 田水利于毛渠衔接“最后一公里”工程,加 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 田间 工程配套。同时着力进行“五小” 水利工程建设,对 农村基层水利设施进行改造 ,恢 复其原有功能 ,使 其正常运行 ,有 力提高农业灌溉及排涝能力。“十三五” 期间 ,全区通过灌区改造 ,使 灌溉保证率达到了85%,农 田灌溉水有 效利用系数从现状 的 0△ 98提 高到 了0,51,已 建成一批农 田水利工程,基 本完成小灌区、小水陂、小泵站等小型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建设 ,形 成 了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全 面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大 大改善 了农业水利基础条件。同时全区实施 了农村水电与电气化建设及水库移 民安居工程建设 ,进 而改善了居 民生活条件。“十三五”期间 ,全区已完成草朗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 1195万 元 ;同 时完成 了中洲街道华龙村“五小”水利 工程、白沙街道华陈村“五小” 水利工程,累 计完成投资 33⒋ 36万 元。全区“十三五” 期间投入 “五小” 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达 5000多 万元。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 规划(四)水 利信息化及行业能力建设“十三五” 期间 ,全区进一 步完善和补充本区水利行政办公、三防指挥、工程建设管理、水利执法及公众服务等通讯系统建设 ,进 一 步提高应用水平 ,大 力开展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全 面促进信息化发展。“十三五”期间 ,全区完成 了主要区级监测预警系统 ,乡 镇到县的视频会商系统建设 ,已 补充 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 ,村 配置简易水位报警、应急救援 工具、手摇警报器、铜锣 口 哨、卫星电话、移动巡查终端 ,完 成区镇村三级预案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等 ,全 区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共完成投资 1000多 万兀。1.2面 临形势与存在问题1.2.1水 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四五” 时期是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为统筹解决新老水 问题赋予了新 内涵 ,治 水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 ,对“水利 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 提出了新要求 ;扎 实做好“六稳” 、全面落实 “六保” 工 作,对 扩大水利有效投资提出了新要求 ;生 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对全区水利 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群 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 水利 工 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十三五” 水玉

 阳江市江城区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 规划利发展规划的建设 ,全 区水利发展水平 已初步向现代水利靠近 ,但 离实现现代化水利仍存在较大差距 ,社 会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更多方面、更高要求的建设 目标 ,从 而对水利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推 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 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全 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进入到快速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 一体化进程加快 ,将 更需要水利的支撑和保障。全球气候变暖 ,极 端性气候灾害频发 ,对 防洪减灾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饮水安全以及改善村容村貌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对农村水利提 出了新的要求 ;随 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 供水安全、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及改善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第 二 ,保 障和改善民生 ,对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提出了新要求。

 “十四五” 期间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上 ,加 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着 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强调民富、民生 ,更 加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城乡居 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构 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 ,着力增进 民生幸福。防汛抗洪关系生命安危 ,饮 水安全关系身心健康 ,水 利建设关系生存发展 ,水 利 工作与人 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目前全区事关民生的农村水利设施仍然薄弱 ,抗灾能力不强 ,农 业增效、农 民增收、...

推荐访问:水务局十三五规划 水务局 规划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