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3篇

时间:2022-11-10 12:20:05 浏览量:

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3篇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 供销社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弄清我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现状,更好地研究、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3篇

篇一: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

社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弄清我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现状,更好地研究、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规划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最近一段时间,我和市供销社的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现就这次调研情况,作一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一、我市供销社系统的基本状况

  我市供销社系统,现有个县区社,个基层社,个专业社;市社所属 全 企业个,县区社及 歌 基层社所属企业个 效 ;全系统共有在册 形 职工人,离退休职 栅 工人。截止年底, 审 全市供销社系统资 占 产总额万元,负债 擎 总额万元,资产负 绅 债率为;全系统累 潞 计亏损总额万元, 泄 划断历史经济包袱 恢 后,年供销社系统 盗 实现盈利万元,其 钠 中市社所属企业盈 烹 利万元,县区社盈 员 利万元,在盈利的 芭 基层社中,各类专 诊 业社占到,专业社 摘的盈利面为。由于 圆 受到行业性竞争的 肄 影响,全系统全年 颅 商品销售总额为万 捂 元,同比下降了。

 依

 全市供销社系 郁 统的现状可概括为 疡 :经营状况趋势好 穗 ,但总体还未走出 小 困境;虽有创新, 葬 但生存与发展仍面 萤 临新的挑战。

 二、 肥 我市供销社系统当 海 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畸

 (一)行业性 茫 亏损依然存在,经 绚 营状况没有从根本 憋 上得到改变。计划 陈 经济时期,供销社 适 根据行政职能的需 骤 要,按照行政区划 静 设立基层社和经营 杜 服务网点。随着改 秃 革开放的深入和市 赁 场经济的发展,大 躁 部分基层社在农村 姻 市场竞争中由于网 诉 点分散、规模较小 一 ,缺乏竞争力,经 吓 营连年亏损、包袱 伯 逐年增加。年全系 镑 统汇总亏损万元, 亏 比上年末减亏万元 艾 ,其中市社亏损万 乾 元,同比减亏万元 钥 ,县区社盈利万元 兄 ,同比减亏万元, 陪 虽然减亏的幅度比 序 较大,但行业性亏 邮 损的现状并没有改 哀 变,潜在的亏损依 皮 然存在。

  (二 借 )体制、机制的制 蛛 约因素依然存在。

 赦 改革改了二十几年 肘 ,但体制不顺、机 识 制不活的问题一直 朽 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宰 ,“自我管理,自 盈 我服务、自主经营 胀 ”的指导思想并没 掷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亦 。各级供销社及社 且 属企业在产权制度 沼 、管理制度、管理 颂 办法、管理措施等 预 方面比较落后,在 骚 经营结构上过于单 咬 调、陈旧,在服三 弧 农上缺乏有效的手 沮 段。这是我市供销 音 社系统难以上规模 镇 、上档次的主要原 噎 因。

  (三)人 源 员负担过重,减员 挟 增效并不明显。由 垣 于职工分流渠道单 妥 一,职工人数多, 应 包袱大,特别是离 苔 退休人员比例大, 伊 负担过重,一些县 际 区社及基层社将其 帕 主要的经济收入都 趋 用于人员开支。年 讣 ,全系统仅解决职 肤 工吃饭问题就支出 释 万元(其中市本级 琼 万元,个县区社按 疵 每个万元计算,

 共 袍 有万元)。

  ( 兰 四)资金紧张,仍 旨 是困扰供销社进一 肌 步发展的首要问题 掩 。这主要体现在以 靶 下几方面:

  一 爬 是资产负债率高, 谋 还贷压力大,全系 爷 统每年的还贷总额 徽 为万元,占其年利 秀 润的。

  二是由 赂 于供销社系统亏损 歪 严重,不能按时还 茸 贷,加剧了信贷资 株 产的风险,降低了 浙 自身的信誉,导致 得 多数银行拒绝再提 柳 供贷款,造成了供 之 销社系统收购资金 力 筹措困难的严重局 彤 面。

  三是股金 肮 问题的困扰没有完 盾 全解除。按照中央 蕴 的要求,为了确保 立 社会稳定,清退农 万 民股金的工作必须 尉 按期完成。但我市 剑 一些基层社由于已 严 资不抵债,清退农 给 民股金已成困难。

 颗 即使经营状况较好 悸 的一些县区社及基 焉 层社,由于清退股 冲 金的影响,不仅降 菊 低了还贷能力,还 贮 大大减少了流动资 娃金的使用量,影响 型 到供销社的正常运 章 转。截止目前,全 蓬 系统仍有万元的社 啼 员股金没有清退完 贝 毕。

  (五)政 步 策不到位,在一定 细 程度上迟滞了供销 曰 社的发展。一是历 求 史包袱沉重,国家 易 政策性未弥补亏损 益 达亿元,给供销社 蓬 系统减亏增盈造成 叁 了额外的负担;二 怎 是供销社企业改制 罢 后,县区社无企业 憎 管理费收入,日常 晴 经费难以保证,为 警 了解决这个问题, 瞳 市政府下发了()

 栏 号文件,要求各区 影县对所属供销联社 厉 实行定额经费补贴 鞍 ,但时至目前,除 募 灞

 桥、雁塔两个区 散 社外,其余县区社 幢 并没有得到政府的 剿 补贴。

 三、我市近 瓷 几年在供销社改革 记 方面的探索

  虽 禽 然我市供销社系统 吓 面临的问题很多, 央 但是近年来,仍然 新 在以下几个方面作 砷 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珍 :

  (一)社属 助 企业的战略性调整 即 迈出可喜的一步。

 诉 市社在深入研究讨 靶 论的基础上,按照 柏 培育支柱骨干企业 脂 和农业产业龙头企 听 业的思路,下发了 棚 《西安市供销社社 斤 属企业改制工作的 枝 意见》,明确提出 呜 企业改制要在“整 沦 体推进、分步实施 歉 、一企一策”原则 钡 下,按照现代企业 迅 制度的要求,通过 匣 控股、参股、股份 造 合作等的形式,初 恤 步完善法人治理结 巩构,构筑社有资产 弦 管理的新体制,建 顿 立社有资产有进有 艳 退的新机制,实现 途 “社有资产产权实 迅 现多元化置换,职 围 工实现脱离供销社 都 身份的置换和股权 萍 向企业经营者群体 惹 集中”的改制目标 昼 。目前,市供销社 谭 所属的家企业进入 炎 改制前期的准备工 饼 作,预计年底前可 严 完成改制工作;在 节 县区社及基层社所 迪 属的家企业中,已 蛔 有家企业进入改制 耶 阶段,占其企业总 挟 数的。其中,到年 蛰 底,在雁塔区社所 忻 属的家企业中,已 小 有家完成改制,占 薄 应改制企业的;改 政 制后,区供销社系 志统当年实现利润万 腑 元,上缴税收万元 娇 ,增幅均达到以上 原 ,职工工资水平也 赶 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育 。

  (二)大力 系 发展各类专业合作 贼 社和农民经纪人协 民 会,积极推动了农 务 业产业化进程。一 撼 是全市供销社系统 歇 依据资

 源、地缘优 详 势,立足“三农” 佣 ,把参与和推动农 印 业产业化经营与加 缝 快自身的改革与发 晨 展结合起来,加强 阿 与其它经济成份、 哩 民间经纪人的合作 蜘 与联合,以产权多 栽 元化对供销社的组 隙 织体系、经营机制 医 等进行了改革和改 勉 造,取得了一定的 等 进展。近年来,我 舟 市各县区社在原基 峰 层社的基础上,按 忧照股份合作制原则 隘 已组建各类专业合 擒 作社个,参加专业 野 社的农户达到户, 瘦 入股资金达万元。

 备 其中周至县的司竹 允 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罕 吸收多户农民入股 倘 ,年购销猕猴桃多 桐 万斤;蓝田县的玉 徐 编产品专业合作社 派 解决了周围个乡镇 掏 的玉米皮编织品的 刁 销售问题,全年为 牙 社员推销产品多万 述 元;户县成立的全 洲 省首家由供销社领 啸 办的农民经纪人协 思 会,已吸收会员人 梢 ,帮助当地农民解 夜 决了买难卖难问题 爬 。二是为农业产业 舟 化提供系列化、全 僵 方位的配套服务。

 拓 到去年底,全市兴 刊办村级综合服务站 乒 个,农资科技服务 迅 站个,建立科技示 箱 范点个,建立扶持 血 农产品研发机构个 操 ,与个村的户农户 喂 建立了联系,较好 恭 地发挥了为“三农 被 ”服务的作用,有 震 力地推动了农业产 通 业化经营。

  ( 惯 三)在经营业态和 貌 经营内容上有所创 毁 新。近年来,连锁 吁 经营、配送业务等 征 新型业态的相继出 害 现,给供销社系统 真 注入了新的活力。

 媳 市果品副食公司从 邀 自身经营条件出发 激 ,主动占领零售商 携 业的末端市场,成 吨 立了“西安西果连 锗 锁商贸有限公司” 粪 ,建立了个连锁店 廓 ,不仅较好地满足 蒙 了居民

 生活的需要 蔚 ,并且促进了企业 谁 经营效益的提高。

 秧 公司去年实现商品 郁 销售多万元,同比 疆 增长,实现了划断 粥 盈利万元的目标。

 殉 由于公司发展的需 耶 要,企业不仅使多 绢 名下岗职工重新上 触 岗,又从社会上聘 欲 用了名下岗职工。

 逸

 四、关于我市 道 供销社系统今后改 蛛 革与发展的建议

 招

 改革开放以来, 淡 我国合作社事业进 乏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页时期,合作社的实 巷 力和规模日益扩大 然 ,为完善和稳定以 黑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 聋 础的农村双层经济 犹 体制,推动农业产 须 业化经营和助农增 升 收,扩大社会就业 泻 做出了重要贡献。

 哑 当前,供销社是在 佳 市场经济条件下, 涤 处于弱势地位的广 鸳 大农民通过经济上 宣 的联合进行自我保 濒 护、自我发展的有 漾 效组织形式,是上 贿 联市场、下联农户 严 、服务“三农”、 汁 确保农民增收的重 密要环节,是维护广 戎 大农民群众利益的 政 有效工具,是促进 赦 农业产业化进程的 罩 一支重要力量。因 叔 此,加快供销社系 谚 统的改革、加速形 茬 成行业协会、农产 叮 品流通企业、农产 争 品加工企业、专业 孙 合作社,形成农户 骑 紧密联合、互促互 鼎 动的农产品产业化 垣 经营的农产品流通 蛛 体系,仍是今后我 瑟 市面临的一大任务 率 。

  我市供销社 拍 在改革改制方面虽 窿 然取得了一定的成 诡 绩,但还面临着不 技 少困难和问题。因 站 此,我认为,只有 诫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尖 ()、国务院()

 怎 两个号文件精神, 乱 紧紧围绕把供销社 壶 真正办成农民合作 株 经济组织的根本目 馋 标,实行开放

 办社 碾 ,不断探索具有中 韭 国特色的供销合作 牡 经济的新框架、新 酝 模式,才能促进供 委 销社的大发展。

 剔

 这次对我市供销 壁 社的调查,给我的 厦 印象很深,触动较 射大。我认为,实施 屿 “四次改造”,推 堰 进体制创新是摆在 藕 我市各级供销社面 将 前的课题。现就供 忻 销社系统的体制改 妙 革和今后发展提出 埔 以下几点建议与思 主 路:

  (一)供 掺 销社的改革与发展 州 要依靠当地党委、 垃 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稽

 紧紧依靠当地 换 党委、政府的领导 蕾 和支持,是深化供 僳 销社产权制度改革 疥 不可缺少的重要条 氮 件。供销社改革是 轧 一项复杂而艰巨的 密 系统工程,它涉及 橡 方方面面的问题, 九 没有党委和政府的 佑 直接领导,没有有 蛔 关部门的积极支持 幕 ,仅靠供销社自身 圾 孤军奋战,是难以 掖 完成的。因此,建 丸 议各地供销社要积 灰 极主动地向当地党 缄 委、政府汇报,努 莆 力争取将供销社的 洋 改革与发展工作纳 耘 入到当地经济改革 称 的总体规划中,为 宙 供销社的改革创造 峰 良好的外部条件。

 皂

 (二)供销社 楔 的各级领导要重视 杯 调查研究,对具体 扳 情况要分类指导、 是 规范操作

  为了 兴 避免改制过程中图 升 形式、走过场和社 韵 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过 ,建议市社领导班 蕾 子成员分工联系县 顽 社及市社直属企业 倾 ,经常深入基层和 狱 企业现场办公,就 裁 地解决问题,实行 约 解剖麻雀、分类指 虫 导。特别对于市直 骡 企业的改革,要给 痢

 全系统的社企改革 妙 做出样子,探索出 男 路子,形成了上下 随 联动、全面推进的 杯 大好局面。对于县 用 社的指导,我建议 嚎 对体现为农服务性 合 质、带有政策性的 拌 农资、棉花、烟花 扭 爆竹、废旧物资等 扬 经营企业一般应由 筹 供销社控股经营; 蕴 对发展前景好的企 沾 业供销社要积极参 拎 股;对于竞争性强 肾 的商品经营企业, 岳 社有资产可以彻底 访 退出,由职工出资 狈 置换社有资产,参 肌 与市场竞争。全市 寓 各级供销社的具体 荆 情况都不尽相同, 兄因此各级供销社要 健 立足于创造小气候 疫 ,立足于依靠自身 估 的能力和力量来研 宴 究、解决具体问题 屑 ,坚决克服等靠和 越 依赖思想。

  三 搐 )积极推行以资产 疯 和人员身份置换为 萤 核心的产权制度改 精 革,推进基层社体 晕 制和机制的创新。

 邪

 改革产权制度 翌 ,是供销社解决诸 乙 如体制不顺,机制 辟 不活,效益低下, 孺 包袱沉重等突出问 推 题的根本之策,它 捌 不仅是社、企、职 挣 工三者利益关系的 壹 一次重大调整,也 椰 是把供销社彻底融 票 入市场经济的一项 昼 战略性举措。我们 衙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掉 的根本目的就是为 由 了适应市场,焕发 增 活力,提高效益, 踢 增强发展后劲,从 棍 体制和机制上彻底 婴 消除亏损根源,实 崭 现扭亏增盈。对我 沾 市而言,供销社系 帛 统的产权制度改革 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雌 入手:

  ⒈要以 为 “减人、减债、减 一 负”为重点,进一 彻 步加大基层社的重 泡 组力度。要结合当 过 地小城镇建设、乡 痔 镇撤并调整

 规划, 蚀 选择交通方便、购 热 买力强的中心集镇 驰 ,要合理布局基层 茸 社,组建中心社。

 雕 对边、小、微、亏 噬 以及早已失去为农 驭 服务功能的基层社 歇 ,要尽快通过破产 枉 、解散、重组、兼 脂并、资产置换等多 遭 种形式进行调整。

 脂 对于基层社的债务 嗓 问题,可以采取以 傀 资抵债、抵贷返租 瑟 、商品偿债、破产 傣 减债、资产变现等 筒 多种形式予以解决 蚤 。

  ⒉要以产权 境 制度改革为动力, 劫 真正建立不再亏损 惜 的新机制。目前, 阅 我市供销社系统已 招 有不少企业通过改 沁 制扭亏,但我认为 瘸 ,扭亏不等于脱困 揪 ,改制只是手段, 修 发展才是目的。。

 翁 因此,建议各级供 芋 销社在改制中要严 隶 格按照《公司法》 议 和有关政策规定, 虎 依法改制,规范操 皖 作,切实抓好清产 离 核资、资产处置、 谤 改革方案的论证、 墩 法人治理结构、依 彝法注册登记和企业 募 职工安置等环...

篇二: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

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

 筑牢为农服务平台

 —— 市供销合作社加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调查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了发展农业经济,繁荣农村市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通过资改、合作、政策扶持等方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供销社资产网络体系。供销社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为三农服务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整合提升社有资产,规范资产运营,努力提升系统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系统的高质量发展,使供销社在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当前供销社非常急切研究的课题。根据自治区供销联社监事会专题调研工作部署,市供销社监事会组织开展了市本级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社有资产管理机制,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专题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现状 (一)社有企业资产及其运营状况

 1. 我市供销社直属五家社有企业全部完成改制

 我社原有土产公司、农资公司、果品公司、日杂公司、储运公司等五个直属企业。储运公司于 XXXX 年 XX 月完成企业改制工作,转让仓储用地 XX 亩,收入 XXX 万元(其中,市土地储备中

  心收储规划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 X 亩,收储补偿费 XX 万元兑现给原储运公司改制职工),用于偿还债务、缴纳各种税费、补缴历年欠缴职工社会保险等 XXX 万元,其中,用于安置职工 XXX 万元,共安置职工 XX 人,其中,在册职工 XX 人,退休职工 X 人。市土产公司、市农资公司、市果品公司、市日杂公司的整体改制方案由市供销社向市人民政府上报获批复同意,于 XXXX 年至XXXX 年进行四个企业的整体改制。由市供销社牵头,对四个公司的资产、债务、人事、财务等进行统一清理。通过政府招拍挂整体出让仓库 XX 亩四宗土地收入 XXXX 万元,用于安置职工、化解债务。一是化解历史债务。以 XXXX 万元化解 X 亿元债务,其中,以 XXXX 万元化解某地产公司债务 XXXX 万元;与法院协调化解其他债务 XXX 万元。二是申请回拨资金缴纳社会保险。先后向市人民政府请示,回拨资金 XXX 万元,用于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金和发放留守人员工资等。三是兑现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共兑现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 XXXX 万元。社办企业的在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均属于安置范围,共安置 XXX 人。其中:在册人员 XXX 人,退休人员 XXX 人,离休人员 X 人。四是为改制职工续缴社会保险到退休年龄。协调市财政局从仓库土地出让收入中拨付 XXXX 万元到社保部门,为改制职工续缴社会保险到退休年龄,改制职工到退休年龄即可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确保职工老有所养。

 2. 社有企业改制后剩余资产及分布状况

  通过处置部分资产完成社有企业改制工作后,储运公司改制后没有剩余资产。市土产公司、市农资公司、市果品公司、市日杂公司改制后还有剩余资产,主要是土地资产 XX 亩,其中,原市废旧日杂公司江北西路仓库 XX 亩;原市农资公司农资仓库 XX亩、XX 区仓储用地 X 亩、仓库 X 亩;原市土产公司国有划拨工业用地 XX 亩、XX 城区仓库国有划拨土地 X 亩。

 3. 社有资产运行状况

 (1)社有企业改制后剩余资产统一交由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我社于 XXXX 年成立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承担社有企业改制经费管理等职责,社有企业整体改制后剩余资产全部交由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目前,该公司通过出租相关房地产,XXXX年经营收入 XX 万元,XXXX 年经营收入 XXX 万元。

 (2)合作开发土地。经市供销社领导班子研究同意,仁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原市废旧日杂公司的 XX 亩仓储用地。

 (二)社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设置情况

 1.制定公司章程。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我社制定《XX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章程》,明确公司性质、管理、经营范围、监事会监督等内容。

 2.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设置情况。公司共有股东 XX 人,其中,市供销社领导 X 人,科长 X 人,公司副经理 X 人,公司中

  层干部 X 人。公司设置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设置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X 人、副总经理 X 人,监事会设置监事 X 人。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公司“三重一大”事项均召开股东会集体讨论,由全体股东表决通过后才能执行。

 (三)社有资产的特点

 1. 零碎化,无大宗资产。我社社办企业整体改制后剩余社有资产呈现零碎化、分散化,没有大宗资产,资产地理位置处于市区附近 X 宗(即 XX 仓库国有划拨土地 X 亩、XX 路仓储用地 XX亩、XX 市仓库 XX 亩);地理位置处于乡镇附近 X 宗(即 XX 仓储用地 X 亩、XX 仓储用地 X 亩,XX 镇国有划拨工业用地 XX 亩),这些资产都处在城市的边缘,而且比较零散,升值空间小。

 2. 底子薄,承担“三农”服务支撑力弱化。目前 XX 公司开展的经营业务仅限于资产的经营管理,没有开展服务“三农”经营业务,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等服务“三农”传统业务在企业改制后尚未恢复,公司尚未发挥社有企业在服务“三农”中的平台支撑作用。

 二、社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产权属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原市土产公司、市农资公司、市果品公司、市日杂公司改制后剩余资产已经于 XXXX 年底移交给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公司,由市供销社 XX 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但是,尚有原从市农资公司剥离优良资产出来成立的 XX 农资公司尚未移交该公司改制后的剩余资产,

  造成社有企业改制后续工作一拖再拖,无法完全收尾,资产权属关系尚未明确。

 (二)一些企业职工对社有资产权属认识不到位,出现随意占用社有资产倾向。原农资公司一些职工,不服从市供销社 XX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规定,对改制前占用、租用的仓库、办公室,不缴纳租金;对改制后占用、租用的仓库、办公室,不但不主动移交给 XX 公司,还拒绝缴纳租金。改制职工无视政策、文件规定的情况尚未得到遏制,随意占用社有资产倾向尚未得到有效纠正。

 (三)社有资产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管理知识老化比较严重。目前,公司共有干部职工 XX 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X 人年龄均在 50 岁以上,中层干部 X 人年龄也在 50 岁以上,聘用职工X 人平均年龄 40 岁以上,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管理人员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公司经营不景气,一直没有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培训,企业管理知识基本上是毕业学校教授的内容,二十多年来得不到更新,管理知识老化,直接影响了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监督机构尚未建立到位。XXX 年至 XXXX 年,公司监事由市供销社纪检组长兼任,因领导工作变动,XXXX 年 X 月公司召开股东会,选举产生公司新领导班子,市委同意副调研员XX 兼任董事长、总经理,不同意市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公司监事,公司监事尚未配备。

  三、进一步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监督的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自主经营权不断扩大,而与此相对应的调控体系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整,监督体制及有关法规不健全,使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漏洞,致使资产管理效率低水平运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确立了供销社理事会出资人的地位,社有企业理事会、监事会如何对社有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社有资产的完整和保值增值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支持党组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干部政策法规学习 ,牢固树立法治的理念

 学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课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是我们做好供销社工作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的文件,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 号)、《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 2015〕11 号);中华全

  国供销合作总社、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方案等配套文件,如《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 政发〔2011〕XX 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 发〔2016〕XX 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供销财字〔2004〕18 号);总社、区社、市社都修订完善了各级社的章程。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公司法》、《国有资产法》以及企业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条例。这些政策法规文件,就是我们做好供销社工作、履行好监督职责的最根本的教材。学习掌握好政策法规,自觉贯彻执行政策规定,尤其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自觉敬畏法律。通过学习,让政策法规入脑入心,成为工作和形动的指南。自觉维护社有资产权属,自觉抵制任意侵占社有资产行为,自觉用政策法规来统领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从目前情况看,理事会、监事会领导及干部职工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时间还是比较少的。新调来的一些领导,更是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可通过几种途径来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一是领导带头抓学习,让“两会”(理事会、监事会)形成一个学习型的班子。把自学,集中学习,专题学习作为日常的一个重事工作来布置落实。让学习风气深入人心。二是组织参加总社、自治区联社、各级党校等部门的培训。现在我们比较重视单纯的业务培训,对组织参加有关法规学习重视不够。三是在学习典型中

  吸取经验教训。这几年,在资产整合改造和资产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典型,也出现一些运营资产和项目建设中违法乱纪的案件。应组织干部职工在学习先进典型、剖析违法违纪的案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等到案发了才后悔当初不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忠于职守,在推进综合改革中整合提升、发展壮大社有资产,筑牢为农服务平台

 为农服务是我们供销社的根本职责。这些年来,由于在一些环节上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造成服务功能退化弱化,致使包袱越来越重,资产总量越来越少。经过这几年的整体改制,花大“血本”解决了所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新的起点上,要履行好为农服务职责,一个核心的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毫不动摇地开发保护好现有的社有资产。社有资产是供销社存在和发展的根基。监事会作为社有资产守护人,在监督社有资产运营中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敢于维护制度。对于资产经营者不按照制度行事,甚至涉及违法乱纪行为,要大胆及时指正。二是要敢于督查,经常督查。要从维护社有资产的长远利益出发,对企业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及早发现,及时指出纠正。三是加强调研指导,主动做好服务。要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多个文件,对社有资产的管理和

  归属已作出了很明确的规定,已经多次重申,社有资产属于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通过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学习教育,企业职工认识到确保社有资产的安全是自已的职责所在,维护好社有资产是每个职工的共同利益所在,损害破坏社有资产,随意侵占社有资产,是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严重行为。

 (三)帮助企业加强社有资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供销社企业职工队伍严重老化,人才严重缺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管理水平,增强社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强化学习培训,企业职工要参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借助新的资产管理办法,帮助社有企业转型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二是坚持开放办企、人才兴企战略,引进高学历、能力强的管理人才,提升队伍管理能力。三是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机制,实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各级供销社理事会主任是社有企业资产所有者代表,经理人有经营权,负责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四)指导社有企业管理监督制度建设

 1. 建立完善外部管理制度,防止社有资产流失。要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探索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效方式,尽快建立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社有资产监管新机制。

 2.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一是制定企业内部监管制度,由于社有资产管理公司所管资产全部在企业,资产监管发生漏洞在所难

  免。要堵塞这些漏洞,必须通过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二是强化监督,应定期与不定期审计企业资产经营状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弊端,保证社有资产监管制度有效落实。

 (五)不断完善机构建设

 加强机构建设,完善领导机构,建立和完善社有企业监事会领导机构,配齐配强班子成员,特别是监事会班子成员,才能在企业转型过渡时期强化监督职责,防止社有资产流失。

 (六)强化社有资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1. 强化供销社理事会管。

 理职责。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社集体财产和社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理事会作为供销社及其企业的管理主体,必须坚持责权相结合,以责为根本目的,以权为推进抓手,分清主次,合理配置,发挥以...

篇三: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

供销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安化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要求与新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供销合作社只有深深扎根农村,想农民之所想,思农民之所思,才能真正找到供销合作社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鱼水情”。进一步深化我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现经营服务转型升级,供销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

 一、安化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情况 安化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于 1951 年 10 月。全县共有 11 个基层社、8 个县直公司、1 个学校等 20 个独立核算单位,现有干部职工 3483 人,其中在编干职工 1546 人,离退休人人员 1937 人。2015 年联合创办了安化广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 年成立了安化县级惠农服务公司,2017 年成立了安化县供销社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还恢复重建了 6 个乡镇基层社。

 县联社属正科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设党委、理事会、监事会、联合工会与 3 股 1 室,定编 22 人,实有 27 人(包括借用 3 人),且年龄在 55-59 岁的有 9 人,50 至—55 岁的有11 人,45-49 岁的有 4 人,40-45 岁的有 2 人,40 岁以内仅1 人。全系统拥有固定资产达 5.6 亿元,拥有土地 132 宗总面积 366.5 亩,各类经营网点 450 个,经营面积 17.6 万平方米,年资产性收入达 2000 多万元。遍及全县的网点、资产及土地优势仍给整合资源、服务“三农”、谋求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015 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在安化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益阳市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安化县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1 号和省委 3 号、市委 11 号文件精神,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为根本,以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按照建成“组织体系健全,规模优势明显,政策导向明确,综合服务完善”的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谋划全系统综合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县供销合作事业发展。2017 年 12 月,在全省商业流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工作中,安化县被确定为 2018 年供销社综合改革惠农综合服务工程示范县,名列第三。一是争取了县委、政府支持。县社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支持,成立了安化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安化县

 委、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安发[2017]6 号)、《实施方案》(安办发[2017]45 号)等专项文件,支持全县供销合作综合改革。其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都亲临指导综合改革和农村电商发展工作,并按照上级规定批准县供销联社设置监事会机构,落实了供销社划归农口,同时批准新招了 1 名公务员。二是打造了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县联社高起点、高标准地筹划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安化广聚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主体,承租了黄沙坪古茶市近 8000 平方米,共投资 800 万元建设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建了“供销 e 家”安化地方平台、“特色中国·安化馆”、安化电商·搜农坊县级运营中心;举办了各类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班 36 堂次,培训各类人员 15800 人次;完成了 134 个贫困村的电商服务站建设并投入运营;开办了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社 127 个及村级扶贫网店 7 个,实施电商精准扶贫,解决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加快了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近年来,我社在巩固现有基层社的基础上,按照“空白抓创建、分散抓整合、薄弱抓巩固、达标抓提高”的办法,加快基层社恢复改造步伐,把提高基层社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标杆社。县联社成立了惠农服务公司,在乐安、长塘、滔溪、龙塘、奎溪、南金等 6个乡镇的恢复重建基层社,并开展惠农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全系统建设了坪口、江南、清塘、东坪等总社、省社级、市

 社级标杆基层社,还打造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全县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我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形势总体向好,但也还面临许多瓶颈和问题:一是主体意识不强,政策难以落地。当地党委和政府没有履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责任主体,没有站在四个意识的高度来抓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甚至认为供销合作社可有可无。政府组织部门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对供销社提出的问题清单采取“打太极”的方式回应。二是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一部分基层社和县直企业基础薄弱,由于固定资产、不良资产在社有资产中的比重偏高,致使整个供销社系统难以实现资本良性循环,自身发展能力不强。这样的现实状况又为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融资困难,束缚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的步伐。三是人才激励机制缺失,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供销社长期处于困境,绝大部分单位自 1993 年以后,基本没有进过新人,造成人才结构老化。另一方面,由于自认为留在供销社发展前景不乐观,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才相继离开供销社自主创业,致使整个系统人才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优先发展导向,一批强农惠农政策将陆续出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各种资源配置要素将陆续向“三农”倾斜,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给供销合作社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三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难中之难,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农民的有效响应,也需要供销合作社这个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更离不开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这些对供销合作社又是一场全新的考验。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新期待,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促进生产更好适应消费方面抓紧谋划和推进,加快推进传统流通网络现代化改造,推动农产品从生产源头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打造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实现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转型升级,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一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搭建为农服务综合性平台。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大背景下,以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惠农服务公司为依托,联合村“两委”,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开展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构建了

 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规模化的实体型和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在农村发挥着为农服务主体作用。二是供销合作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构筑产业兴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依托农合联和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通过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拉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服务业,为乡村在产业兴旺中创造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产业致富。三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储备乡村经营能人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多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通过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即“基层社+农合联+村两委模式”,吸纳村“两委”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主动参与到供销合作社(农合联)的具体改革事项中来,参与到惠农综合体系的建设、运营中来,通过以“三农”服务大平台为创业平台,以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将其锻造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三农”工作能手,为乡村振兴培育和储备源源不断的乡村经营能人资源。

 三、供销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 1、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兴旺。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与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既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发挥独特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重点在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拉长产业链,打造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供销合作社要通过综合改革,依托现有经营服务网点,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主动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收储加工、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促进产业兴旺。一是农村电商仍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乡村振兴战略”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资源要素配置要继续向“三农”倾斜。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以流通优势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向农村输入生产要素和先进文化的功能。当前,供销合作社应该将自身的优势聚焦到最有突破价值的领域发力,特别是要通过电子商务的系统建设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构筑城乡市场体系有效对接。与电商巨头相比,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商虽然较晚,但后发优势依然具有很大空间,也应该是供销合作社坚守而不放弃一块主战场。要避开电商巨头的优势

 锋芒,寻找突破口,更多地以科技整合的方式进行弯道超车,顺应消费形势转变的趋势,加快推进传统流通网络现代化改造,以发展电商入驻的方式,推动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就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推动更多更好的城市产品快捷满足乡村市场需求,引导更充分的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农副产品生产。供销合作社要打造好“农村电商国家队”。二是与农村要素资源和农民的紧密联系仍是供销合作社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供销合作社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取得长远发展,只做些传统业务经营远远不够,必须深入研究乡村振兴各项内容,主动对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中。要加快全县惠农服务体系建设,由村“两委”利用村部平台开办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促进供销合作社与农村各要素资源和农民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参与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三是投身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才是供销合作社干部的归宿和使命。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供销合作社是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更需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一名优秀的供销合作社干部,既要有为农服务的情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本领;既要有行政部门的经验,又要有企业农的才华;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要有整合资源的智慧。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检验,

 在实践中提高。那些发展很好的供销合作社典型,无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带头人。因此,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共同努力,继续以关心农民疾苦的大爱情怀面向基层,心系基层,走向基层,继续以关心农民抓脱贫攻坚的坚韧意志投身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真正锻造一支饱含深切“三农”情怀,深知农业所要、农村所需、农民所想的为农服务干部队伍。

 2、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我县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着 60 多年的历史,企业是面向“三农”的企业,在乡镇有基层组织,在乡村社区建有提供农民生产生活多样化服务的综合服务社,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社,有大量的农资、日用品经营、农产品收购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而且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有丰富的为农服务经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仅应积极作为,而且大有作为。一是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宜居。生态宜居契合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强调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系统要在“新网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做大

 做强再生资源企业,健全回收与利用网络,为美化环境、净化水土作贡献。全系统又要指导农资企业由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变,科学配方施肥,减少水土污染。全系统还要参与美丽乡村与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乡村宜居。二是要完善合作制,推进有效治理。坚持合作制原则既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又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有益补充。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基层供销合作社既是新型经营主体,又是新型服务主体,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水平,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散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议价能力与谈判地位,而且还能够有效沟通政府与分散农户的联...

推荐访问:供销社资产调研报告 供销社 调研报告 资产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