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现场管理7篇

时间:2022-11-10 12:20:05 浏览量:

如何做好现场管理7篇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建材与装饰2089年10月 政工·企业文化·管理浅论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人材机管理邱智宇(福建省福州市35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做好现场管理7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做好现场管理7篇

篇一: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与装饰 2089 年 10 月

 政工· 企业文化· 管理 浅论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人 材 机管理 邱智 宇 (福建省 福州市350080) 摘要 :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 是反映施工项 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代表公司的形象, 也是项 目施工生产能否顺利进 行的关 键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 , 也是企业经济 目标 向物质成果转化 的关键场所 。因此, 加强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 面 , 而加强施工现场人 、 材、 机的管理则更加成为重中之重 。

 关键词 :

 施工现场; 人员管理; 材料管理 ; 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在工程项 目由设计蓝图转化为工程实体 的 进程中, 根据现场的地形状 况、 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环境合理 的 组织和安排人力 、 材料、 机械设备,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 ,

 保证项 目实施前既定的质量、安全 、进度等各项 目标实现的过 程, 是工程项 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 才能 保证工程质量 、 降低成本、 缩短工期 , 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 中的 竞争力。因为施工环境不 同, 工程规模 各异 , 所 以各施工现场 所 共有的人 、 材 、 机管理的成熟性和规范性就成为加强施工现场管 理, 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 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l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 是规范现场管理秩序 , 提高施工现场管 理水平的首要环节。

 做好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①应完善和强化岗

 位职责, 推行项 目经营责任制。目前, 大 多数施工单位对项 目经 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 , 对项 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 从 项 目内部管理看 , 项 目经理 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 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差较大 ; 项 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表面上职责分工 明确 ,

 各尽其职 , 但 实际上缺乏协调配合, 忽视 了成本管理核心等 , 这 些都会加大工程成本 , 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 。

 因此积极推行项 目

 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 目内部的岗位职责,树立全员经济意 识 , 建立起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 目成本管理制度, 对于加强成 本、 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要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因 素 , 尊重现场管理人员 , 关心工人, 实行沟通式管理 。

 在管理制度 的制定上要根据施工现场管理的需要结合员工的心理 、行为表 现制定,并不断修正。其 目的是为了极大限度地 开发员工的潜 力,提高企业和项 目管理部对员工 的凝聚力和对外 界人才的吸 引力。

 ③要重视教育培训在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思 想意识、 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和学习, 优化并修正既有人员配备 ,

 提升项 目人员整体管理和操作水平 。

 2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是施工项 目的成本管理中心,要控制好 施工项 目的成本 , 首先必须抓住‘‘ 材料成本 ”这个关键环节 。

 具体 可以在如何提高施工估料的准确性、 降低材料消耗、 杜绝材料 浪 费、 减少库存积压几个 方面 入手 , 达到节约工程成 本、 提 高经 济 效益的目的。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地计算 出所需的材料 、配件把好现 场材料管理的第一关 。可运用材料 ABC 分类法进行估料审核,

 即根据 工程材料 的特 点, 将 需用量大 、 占用资金 多、 专用材料或 备料难度大 的材料称为 A 类材料 ; 将 资金 占用少 、 需用量小、 比 较次要称为 C 类材料; 对处于 中间状态 的通用主材 、 资金占用属 中等的辅材称为 B 类材料 。

 A 类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 逐项 进行认真仔细 的审核 , 做 到规格 、 型号 、 数量 完全准确 :

 C 类材 料, 可采用较 为简便的系数调整办法加 以挖制:

 B 类材料估料审 核时一般按常规的计算公式和预算定额含量确定。同时严格筛 选材料供应商, 建立供应商档案资料, 严把进料关。

 在做好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用料交底 。由于施工项 目的不 同、 用途不同, 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 材料的使用也有 所区别 。因此,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充分 了解施工图纸 , 吃透 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 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 行技术质量交底外,

 还必须将 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告知给现场本单位 的施工材料管 理人员, 做好用料交底 , 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 、 整料零用、 优 料“ 劣 ’佣 , 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 限度。

 另外周密安排周 、 月要料计划, 执行限额领料 。根据施工程 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要料计划 , 降低库存 、 防止 错发、 滥发等无计划用料 , 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 有的放矢”。

 最后认真处理边角余料的回收 :边角料的回收是施工材料 成本控制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对边角料的材质进行分别回收 堆放, 以便再加利用。

 3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项 目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 只 有强化项 目施工机械管理, 才能提高机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 配合 意识和安全意识 , 对工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机械设备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具体为:

 ①项 目

 施工机械一定要保证项目施工顺畅完成;②项目施工机械管理 要克服短期行为 , 工程结束后机械 不应处于病态 , 而是完好地撤 离; ③项 目施工机械管理, 要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 通过管好人来管好机械。

 (2) 项 目施工机械管理要兼顾机械维修保养 与使用 。

 在机械 保养方面, 建立保养制度 , 跟踪检查 , 尤其是进入冬季 , 更加大机 械的保养力度 , 并教育职工提 高对机械 的保养意识 。

 在机械使用 方面, 以提高机械完好率为基础, 全面提 高机械 的利用 率; 在提 高利用率的基础上, 还要挖掘机械使用效率。

 (3)项目施工机械管理必须把机械安全运行列入重中之重。

 · 7 1 ·

 政工· 企业文化 · 管理 建材 与装饰 2009 年 10 月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 容易被忽视的几项工作 周康 文 (广 东省 惠州市516001) 摘要 :

 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具有线路长、 涉及的范围大、 现场条件 比较复杂、 地质条件变化大等特性 , 所 以在市政 给排水 管道工程施工 中, 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这些安全管理工作中, 有几项工作很容易被大家忽视。本 文通过结合多年的市政给排水管 道工程施工管理实践经验 , 从工程 的施工准 备阶段 、 施工阶段 、 收尾阶段等方 面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容易被 忽视 的 几项工作。

 关键词 :

 市政给排 水管道工程; 施工; 安全管理; 被忽视 在我 国经济迅猛发展 的今天 ,我 国各城市人 口数量不 断增 多, 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 , 加快 了包括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内的各 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各个城市对原给排水系统 进行改造,因此使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 很大 比例。

 然而 由于给排水 系统改造工程大部分在市区里面 , 施 工场 地狭 小, 周 围建筑物密集 , 临近各种地 下管线 , 如 市政 自来 水管 , 高压地下 电缆、 各种通讯电缆 、 军用 电缆等, 且 由于给排水 管道工程大部分管是埋在地下的, 埋得较深, 有 的地方地下水位 较高, 一旦出现 问题将会影 响生产装置正常生产, 有些甚至造成 火灾、 爆炸事故, 而且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 对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都非常大。

 因此,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 的施工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但有些却又很容 易被大家所忽 视。下面分别从工程 的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收尾 阶段等方 面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几项 工作 。

 1 施工准备阶段 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中, 现场踏勘、 施工设计 图纸的会审 以 及施工组织设计 、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及各种施工安全事故预案 编写与审核是施工单位必做 的事情 ,但不少施工单位对其的态 度是往往 是应付 , 也比较容 易被忽视 。

 (1) 施工单位进驻现场后 , 首先第一件 重要 的事情就是熟悉 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一般线路较长,

 涉及的范围大 , 现场条件 比较复杂 , 地质条件变化大 。但是 目前 存在的问题是:

 个别建设单位忽视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不愿投入 资金 , 与之对应 的是地质条件 复杂 , 岩土体性质 干变万化 , 不均 匀离散性大, 这就容 易导致勘察资料不详、 不准 、 疏漏, 甚至勘察 结论不完备、 不准确, 很容易为施工埋下安全事故隐患。所 以一 定要带着相关资料及工具 , 如 设计 图纸 、 地质勘察资料 以及记录 本 、 数码相机 、 录像机等进行全线踏勘 。

 在踏勘过程中, 应对照着 设计图纸、 地质勘察资料等进行全面察看、 询问了解和记录。特 别是发现与设计 图纸 、 地质勘察资料不符 , 地质条件又 不好, 施 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 , 更要做好 记录 , 为 以后该地段的施 工作好准备。

 笔者在进行惠州市大亚湾引水工程 D一 3 标施工时,

 和几个 同事对本工程进 行现场踏勘 。在岩前村跟一住户交谈得 知:

 其门前及其住的房屋以前是一水塘, 后来用建筑垃圾填平成 现状。

 笔者和几个 同事经过详细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发现:

 该段开 挖深度约 3. 7m, 开挖边线离房屋较近, 只有几米左右, 而且地勘 资料显示该段 的地质情况也 是良好的。

 如果真如住户所说, 按施 工设计 图进 行开挖 的话, 很可能会损坏 该住户的房屋。

 于是在进 行该段的开挖施工时 , 项 目部 听从我们 的建议 , 在靠近房屋的一 边加打 了一排钢板桩进行 了加固。开挖后, 事实证 明, 我们的做 法是正确的。如 果没有钢板桩 的防护 , 那房屋肯 定已经被损坏。

 所以说 , 如有必要 , 施工单位甚 至可要求建设单位对工程的某些 工程上的事故往往伴随机械事故,因此必须强化机械设备管理 的安全意识。

 要求机管人员都参加技术交底, 做好机械设备本身 危险分析, 并加以控制, 同时提醒操作人员精力集中, 听清、 看清 指挥信号, 杜绝按个人感受操作。在 安全技能上 , 对操作人员加 强业务培训, 组织人员学 习操作规程 , 使之掌握技能。安全意识 和安全技能决定了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能力, 安全能力的提高,

 才能保证整个现场机械的安全运行, 创造现场施工的零事故。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 信誉的窗口, 也是一切管 理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

 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中心 , 提高项 目的运作 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 的主题 。而加强施工现场的 · 72 ·

 人、 材 、 机管理 , 坚持 以安全质量 为重 点, 以成本 管理为核心 , 以 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 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规 范化、 程序化 、 标准化 , 全面提升施 工单位 的管理 水平的根本保 证和有 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1】

 张小强.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的实践与思考【 J】

 . 建筑 , 2008, (4) .

 【 2】訾衢青.论路桥施 工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方法 [f 1 .科技资讯, 2008,

 (36) .

 【 3】

 王清莲 . 旖工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刍议【 J】

 . 经济师 , 2006, (6) .

篇二: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做好 5s 现场管理:

 构建卓越现场——5S 与目视化体系管理(邢子栋老师) 【 课程描述】

 5s 在企业的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 学习 5s 管理, 掌握 5s 管理内容和 5s 现场管理, 最终建立起完整高效的 5s 管理制度, 能够让企业管理人员在应对管理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课程背景】

 一、 现场寻找需要物品找不到, 大量不需要的物品堆积

  在现场;

 二、 现场误用、 漏装、 错用、 误送等时常发生;

 三、 客户投诉应接不暇:

 客户对现场管理不满意, 失去订

  单;

 四、 员工只顾及“薪水”, 对品质及成本“漠不关心”

 五、 现场效率“低下”, 员工“抱怨” 且“积怨过深”

 六、 员工离职率“高涨”

 七、 现场返工、 品质事故“层出不穷”

 【课程目标】

 一、 现场查找物品在 10 秒钟内完成;

 二、 建立高效、 温馨作业现场;

 三、 掌握 5S 推进工具和方法;

 四、 培养 5S 管理内部专家;

 五、 打造客户信赖的管理现场;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认识 5S 是企业管理高效率、 低成本的管理方法 一、 5S 管理的“真谛”

 1、 5S 的“有效管理”

 2、 5S 的含义;

 二、 5S 的真正意义与作用 1、 5S 的作用及原则;

  3、 5S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2、 5S 推行的目的;

 第二章:

 5S 具体推进要领及步骤 一、 整理 1、 整理的含义;

 2、 整理的作用及目的;

 3、 整理的推进要领;

 4、 整理的“二理” 原则;

  5、 整理活动的具体步骤;

 6、 整理管理的录像实例;

  二、 整顿 1、 整顿的含义;

 2、 整顿的作用及目的;

 3、 整顿的“三定原则; ”

 4、 整顿的“三要素原则; ”

 5、 整顿的实施步骤;

 6、 整顿管理的录像实例;

 三、 清扫 1、 清扫的含义;

 2、 清扫的作用及目的;

 3、 清扫、 检查的理解;

 4、“微小缺陷” 的“冰山原理”

 5、 持续改善——消灭“污染源、 困难源”

 6、 清扫的实施步骤;

 7、 清扫管理的录像实例;

  四、 清洁 1、 清洁的含义;

 2、 清洁的作用及目的;

 3、 清洁管理的“三持” “三不” 原则;

 4、 清洁实施的步骤;

 5、 清洁管理的录像实例;

  五、 素养(习惯)

 1、 素养的含义;

 2、 素养的作用及目的;

 3、 素养推进的“三守原则”

 ---------------------------------------------------------------------------------------------------------------------------------------- 4、 素养实施的步骤;

 5、 素养管理的录像实例;

 第三章:

 5S 推进的难点及技巧 一、 目视化管理 1、 目视化的含义;

 2、 推进目视化的目的;

 3、 推进目视化的作用;

  4、 推进目视化的对象;

 5、 推进目视化的案例;

 二、 定点摄影 1、 定点摄影的含义;

 2、 定点摄影的具体做法;

  3、 定点摄影的执行要点;

  三、 红牌作战 1、 红牌作战的目的;

 2、 红牌作战的对象;

 3、 红牌作战的基准;

 4、 红牌作战的具体步骤;

  四、“要点培训”(OPL);

 1、 何谓 OPL;

 2、 OPL 制作方法及使用要点;

  五、 看板管理 1、 看板管理的作用;

 2、 看板管理的应用;

  第四章:

 5S 推进过程中的激励手段 一、 建立高效的 Team 团队 1、 团队的作用及意义;

  2、 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 激励实施的关键要素;

 1、 方向性;

 2、 确定性;

 3、 及时性;

  三、 现场管理激励的手法 1、 现场表扬;

 2、 现场批评;

 ----------------------------------------------------------------------------------------------------------------------------------------

 第五章:

 5S 标准化、 规范化 一、 5S 的评价体系标准化 1、 5S 评价模式;

 2、 5S 评价实施方法;

  二、 培养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 1、 团队层面:

 革新课题;

 2、 小组层面:

 QCC 活动;

  3、 个人层面:

 员工合理化提案;

  三、 5S 持续管理的方法 1、 Team 日常交接班管理;

 2、 现场日清制;

 3、 Leader 现场巡岗制;

 第六章: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书—5S 管理实施 1、 推进 5S 活动的思想准备;

 2、 5S 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3、 5S 活动推进的组织和计划;

 4、 5S 活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

 条件; ☆

 课堂练习:

 制订公司 5S 活动的简要计划;

  【培训讲师】

  邢子栋老师 █

  5S&TPM 资深专家 █

  5S&TPM 高级培训师/咨询师 █

  Six Sigma 黑带大师 █

  壹捌零培训网高级培训讲师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资深委员

 邢老师担任过天津 SANGSUNG 经营革新次长、 生产运营课课长, 苏州 SANGSUNG 设备管理科课长、 保全分部主任, 邢老师来自 SANGSUNG(世界 500 强, 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之一)

 企业, 拥有十年多工厂革新工作经验, 在企业经营革新(5S、 TPM、 6SIGMA、 标准化、 现场管理等)

 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多次亲临韩国 SANGSUNG 本社学习经营革新管理、 高层管理干部研修、 设备管理研讨会。

 多次参加中国本社的培训教育和训练, 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

  【领域专长】

 一﹑ 为企业全面导入革新战略

 (1)

 倡导者意识教育;

  (2)

 变革管理;

  (3)

 革新体系建立;

 二﹑ 为客户提供 5S&TPM 革新整体架构的建立与实施

 (1)

 革新 Master Plan 企划及实施;

  (2)

 5S 革新体系的建立;

  (3)

 TPM 革新体系的建立;

 三﹑ 为客户提供项目辅导

 (1)

 5S&6S 项目的建立及实施;

  (2)

 TPM 项目的建立及实施;

 四﹑ 为客户提供培训教育 (1)

 构建卓越现场基础管理体系--5S 管理;

 (2)

 构建卓越生产运营管理体系--TPM 管理;

 (3)

 革新内部 5S/TPM 专家养成;

 (4)

 设备综合效率提升 OEE;

 (5)

 快速换模(SMED);

 (6)

 目视化管理;

 (7)

 革新课题推进及改善;

  【主要研究成果】

  1、 TPM 自主管理各 STEP 活动推进体系、 方法;

  2、 TPM 全面改善及提高;

  3、 工厂可视化管理;

  4、 设备综合效率化改善(OEE);

  5、 快速换模(SMED);

  6、 5S—TPM-6SIGMA 整合;

  7、 革新课题改善及合理化提案;

  8、 5S 管理;

  9、 SMART-OFFICE(事务效率化);

  10、 设备初期管理(MP 活动);

  11、 工事 TPM(Clean Factory 、 INPUT 稳定化);

  12、 目标管理;

  13、 KPI 管理。

  【培训时间】

 2012 年 5 月 11-12 日 深圳 | 2012 年 5 月 18-19 日 上海 【培训时长】

 第一天 上午 9:

 00-12:

 00

 下午:

 13:

 30-17:

 00 第二天 上午 9:

 00-12:

 00

 下午:

 13:

 30-17:

 00

 【适合人员】

 总经理、 生产总监、 中层管理干部、 基层管理者、 5S 推行主管、 5S 专员及储备干部等. 【培训费用】

 2380 元/人 (含资料费、 午餐费、 专家演讲费), 住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

  【组织单位】

 壹捌零培训网(www.180px.com).

  咨询热线:

 4000 504030

 备注:

 更多的培训时间请联系张彩云老师. 【报名热线】

 021-60568697

  移动电话:

 15261354045

 在线Q Q :

 2420067205

 【培训地址】

 请将单位名称/经办人/联系电话/参训人员姓名/电话以及所报名的时间和地址传真至 4000

 504030, 收到传真后, 在培训前3 天发送详细的培训地址.

 【报名回执】

  本公司共有_______人参加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于_____________市举行的主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训, 报名人员如下:

  单位名称

 经办人员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参加人员 姓名 职务 手机号码 邮箱

篇三: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1 4-1 2-29-1 /87-如何做好生产现场管理课程

 目录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03~07第二章 生产负责人所需的素质············································08~10第三章 现场观察····································································11~14第四章 现场5S管理································································15~21第五章 如何管理品质第五章 如何管理品质····························································22~3122~31201 4-1 2-29-2/87-第六章 生产现场成本控制····················································32~40第七章 如何提升效率····························································41~47第八章 交期管理方法····························································48~51第九章 现场安全管理····························································52~66第十章 现场团队管理····························································67~86

 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一、 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一、 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管理是指:

 将要做的工作合理地、 巧妙地、 高效率地加以完成管理是指:

 将要做的工作合理地、 巧妙地、 高效率地加以完成的过程。

 参考文件《的过程。

 参考文件《现场管理》 》现场是指:

 利用人员、 设备、 既定的作业方法, 将材料加工、现场是指:

 利用人员、 设备、 既定的作业方法, 将材料加工、装配成制品的场所。装配成制品的场所。现场管理人员是指:

 在企业组织中, 拥有相应的权利, 对现场现场管理人员是指:

 在企业组织中, 拥有相应的权利, 对现场的作业人员、 材料、 设备、 作业方法等生产要素, 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作业人员、 材料、 设备、 作业方法等生产要素, 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人。的人。201 4-1 2-29-3/87-现场中要管理的对象现场中要管理的对象( (生产要素设备、 材料、 作业方法、 作业环境等五大部分, 即:设备、 材料、 作业方法、 作业环境等五大部分, 即:

 4M1E生产要素) ), 从大的方面可分为:

 人员、, 从大的方面可分为:

 人员、4M1E。

 。围绕这些对象而展开的各种管理目标中, 最根本的可概括为:围绕这些对象而展开的各种管理目标中, 最根本的可概括为:提升品质、 降低成本、 确保交货期、 确保人身安全、 提高士气等五提升品质、 降低成本、 确保交货期、 确保人身安全、 提高士气等五点。点。

 201 4-1 2-29-4/87-

 ( (一一) ) 提升品质提升品质1. 1. 按《标准作业书》 的要求指导作业。按《标准作业书》 的要求指导作业。2. 2. 进行工序诊断, 预防不良行为发生。进行工序诊断, 预防不良行为发生。3. 3. 尽可能改善工序布局, 提高工序能力。尽可能改善工序布局, 提高工序能力。4. 4. 将以往的经验、 教训, 反馈到将来的新机种里。将以往的经验、 教训, 反馈到将来的新机种里。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201 4-1 2-29-5/87-( (二二) ) 降低成本降低成本1. 1. 在标准工时内, 完成生产数量。在标准工时内, 完成生产数量。2. 2. 减少材料、 设备的在线库存量。减少材料、 设备的在线库存量。3. 3. 进行经济动作分析, 减少作业工时。进行经济动作分析, 减少作业工时。4. 4. 杜绝滥用办公经费。杜绝滥用办公经费。5. 5. 杜绝各种白干、 瞎干、 蛮干的行为。杜绝各种白干、 瞎干、 蛮干的行为。

 ( (三三) ) 确保交货期确保交货期1. 1. 编定《生产小日程》 , 作进度管理。编定《生产小日程》 , 作进度管理。2. 2. 适当调节工序, 平衡工时。适当调节工序, 平衡工时。3. 3. 确保材料准时到位。确保材料准时到位。( (四四) ) 确保人身安全确保人身安全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201 4-1 2-29-6/87-1. 1. 强调安全守则, 必要时可强制执行。强调安全守则, 必要时可强制执行。2. 2. 必要时请专家会诊, 提出改善方案。必要时请专家会诊, 提出改善方案。3. 3. 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失效。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失效。4. 4. 万一发生事故, 第一时间内组织抢救, 并向上级报告。万一发生事故, 第一时间内组织抢救, 并向上级报告。5. 5. 不遗余力推进不遗余力推进5 5S S活动。活动。

 ( (五五) ) 提高士气提高士气一个管理人员是否称职, 关键要看其是否完成了以上一个管理人员是否称职, 关键要看其是否完成了以上5 5个根本目标。

 有的管理人员自己不求上进, 把混乱、 低效的局面归咎于其目标。

 有的管理人员自己不求上进, 把混乱、 低效的局面归咎于其他人, 这是没有道理的。

 俗话说他人, 这是没有道理的。

 俗话说““天底下只有不会打仗的官, 没有不会打仗的兵不会打仗的兵” ” , 管理目标无法完成, 第一个要负责任的就是管理, 管理目标无法完成, 第一个要负责任的就是管理人员。人员。个根本天底下只有不会打仗的官, 没有当然当然当然, 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当然, 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期不懈的努力之外, 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才能履行管期不懈的努力之外, 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才能履行管理职责:理职责: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行的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努力就行的除了长除了长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201 4-1 2-29-7/87-天两天的努力就行的, 除了长天两天的努力就行的, 除了长1. 1.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再高明, 其他公司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书本上的管理方法再高明, 其他公司的管理方法再先进, 却不一定适用于自己。

 管理方法上也要分层次,的管理方法再先进, 却不一定适用于自己。

 管理方法上也要分层次,不同的管理对象用不同的方法, 并遵循由低向高逐次推进的原则,不同的管理对象用不同的方法, 并遵循由低向高逐次推进的原则,不能一步到位。不能一步到位。

 2. 2.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由于教育制度上的缺陷, 有管理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由于教育制度上的缺陷, 有管理技能,又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 许多人要在实践中摸索成长。

 如果固守自又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 许多人要在实践中摸索成长。

 如果固守自己的思想, 不愿意深入学习专业己的思想, 不愿意深入学习专业( (行业行业) )知识, 很难想象能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上的问题。

 。

 学习专业知识, 不限年龄、 学历、 性别, 任何人只要肯学习专业知识, 不限年龄、 学历、 性别, 任何人只要肯努力, 而且方法得当, 不出几年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努力, 而且方法得当, 不出几年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知识, 很难想象能解决技术3.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 行政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 行政压力倍增, 反而于事无补。

 为人处世, 又要坚持原则, 又要有灵活压力倍增, 反而于事无补。

 为人处世, 又要坚持原则, 又要有灵活性, 真正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是领会不到其性, 真正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是领会不到其中奥妙的。中奥妙的。第一章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201 4-1 2-29-8/87-

 第二章生产负责人所需的素质所谓管理者, 不仅仅是指在公司组织体系中的经理、 主管等具所谓管理者, 不仅仅是指在公司组织体系中的经理、 主管等具有中高等职务的人员, 也包括在工作单位能管理数人, 能指挥数人,有中高等职务的人员, 也包括在工作单位能管理数人, 能指挥数人,能教育数人的最基层的班组长。能教育数人的最基层的班组长。管理者为了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了使自己承担的工作顺利管理者为了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为了使自己承担的工作顺利完成, 稳步发展, 应具备以下完成, 稳步发展, 应具备以下5 5个条件。个条件。( (一一) ) 掌握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掌握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201 4-1 2-29-9/87-管理者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 为了顺利将自己承担的任务准确管理者都有特定的工作内容, 为了顺利将自己承担的任务准确无误的完成, 必须掌握所承担工作的相关知识。

 例如作业、 工作的无误的完成, 必须掌握所承担工作的相关知识。

 例如作业、 工作的标准, 基于所遵循的标准要求, 必须掌握相关设备、 材料等知识、标准, 基于所遵循的标准要求, 必须掌握相关设备、 材料等知识、技术、 技能等。

 即使做一些确定的、 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工作, 在技技术、 技能等。

 即使做一些确定的、 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工作, 在技术不断革新、 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时代, 还是必须经常学习新的知识,术不断革新、 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时代, 还是必须经常学习新的知识,不做一名落伍的管理者。

 另外, 管理者常常需要开展新的工作, 也不做一名落伍的管理者。

 另外, 管理者常常需要开展新的工作, 也必须学习掌握新工作的知识。必须学习掌握新工作的知识。( (二二) ) 熟知职务责任的相关知识熟知职务责任的相关知识

 管理者必须遵循公司的方针、 工作的规则、 作业的基准、 安全管理者必须遵循公司的方针、 工作的规则、 作业的基准、 安全要求、 公司的组织体系、 各部门业务职能以及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等,要求、 公司的组织体系、 各部门业务职能以及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等,才能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些职务责任的知识, 有的是国家或行才能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些职务责任的知识, 有的是国家或行业的基准, 是所有公司都要遵循的; 但更多的因公司或因职务的不业的基准, 是所有公司都要遵循的; 但更多的因公司或因职务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只有充分理解、 熟知公司给予自己的责任及所伴随同而不同。

 因此只有充分理解、 熟知公司给予自己的责任及所伴随的义务, 才能发挥部下的潜能, 并赢得部下的尊重、 上级的信任、的义务, 才能发挥部下的潜能, 并赢得部下的尊重、 上级的信任、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第二章生产负责人所需的素质201 4-1 2-29-1 0/87-( (三三) ) 改善的技能改善的技能将既有工作流程详细分解、 探讨, 除去不必要的部分, 重新组将既有工作流程详细分解、 探讨, 除去不必要的部分, 重新组合必要的部分, 形成更为快速、 更为简单的流程, 从而更充分利用合必要的部分, 形成更为快速、 更为简单的流程, 从而更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 机械、 材料等资源, 进而能使工作更快速、 更安全、现有的人力、 机械、 材料等资源, 进而能使工作更快速、 更安全、更简单、 更省钱。更简单、 更省钱。改善的技能是评价管理者能力的最重要的基准。

 公司之所以设改善的技能是评价管理者能力的最重要的基准。

 公司之所以设立管理者,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其不断改善, 不断增加公司的利益,立管理者,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其不断改善, 不断增加公司的利益,不断使公司发展。

 实际上在改善过程中, 参与改善的人的能力也随不断使公司发展。

 实际上在改善过程中, 参与改善的人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之提高。

 ( (四四) ) 教育技能教育技能对部下经常训练、 指导, 使之很好地胜任其工作, 这是教育的对部下经常训练、 指导, 使之很好地胜任其工作, 这是教育的目的。

 如果能掌握教育技能, 则能减少部下的失误, 使工作少走弯目的。

 如果能掌握教育技能, 则能减少部下的失误, 使工作少走弯路, 并且能更好、 更快地完成任务。路, 并且能更好、 更快地完成任务。管理者还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 首先, 要把工作标准化; 其管理者还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 首先, 要把工作标准化; 其次, 把握部下的水平及需求; 第三, 根据现有的标准对部下进行说次, 把握部下的水平及需求; 第三, 根据现有的标准对部下进行说明; 第四让部下试着自己做; 第五明; 第四让部下试着自己做; 第五明; 第四, 让部下试着自己做; 第五, 评价教育后部下做的结果;明; 第四, 让部下试着自己做; 第五, 评价教育后部下做的结果;最后, 对失败的地方进行重复的教育及再评价, 并且要反省我们所最后, 对失败的地方进行重复的教育及再评价, 并且要反省我们所依据的工作标准是否简单易学。依据的工作标准是否简单易学。评价教育后部下做的结果;评价教育后部下做的结果;第二章生产负责人所需的素质201 4-1 2-29-11 /87-( (五五) ) 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部门与部门之间能更加协调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部门与部门之间能更加协调的技能。

 如果管理者掌握了这种技能, 并在日常中加以使用, 则能与技能。

 如果管理者掌握了这种技能, 并在日常中加以使用, 则能与部下的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纷争也能防患于未然, 或...

篇四: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学之友

 Friend of S cience Amateurs

 2013 年 1 0 月

 -

 96 -

  浅谈甲方代表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 宋耀辉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 山西

 太原

 030200)

 摘

 要:

 甲方代表是顺利实现合同所约定的建设工期、 质量标准、 投资限额“三大” 建设目标的关键领导者。

 而且对工程项目实施结束后能否最大限度地获得合同项目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 对甲方代表的职责以及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

 甲方代表; 施工现场; 管理; 职责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136(2013)

 20-0096-02 建筑法规定, 建设单位应在工地现场派驻甲方代表, 代表建设单位行使管理职能, 对工程项目实施全程监督。

 甲方代表作为建设单位在项目现场的负责人, 应重点关注施工阶段, 或多或少的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 报建、 保修和评估阶段, 和各参建方及相关单位保持联系。

 甲方代表在施工阶段必须抓住工作要点, 才能更好地管控全局, 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尤其对于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 甲方代表工作既要全面, 又要细致,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既要懂施工作业, 又要懂组织管理, 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以便在突发事故时沉着应付, 同时要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在工作中遵守建设法规, 尊重建设程序, 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1

  甲方代表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职责 1 .1

  做好联络和协调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 各方之间信息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甲方代表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络和信息沟通。

 包括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间的内部联络, 还有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质检单位、 以及材料供应等单位之间的外部联络。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规模较大, 容易出现施工现场混乱的局面, 甲方代表就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

 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协商制度, 并定期举行协调会议, 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出最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 协商手段要呈现出多样化, 对于重大问题要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 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提供便利。

 1 .2

 注重计划和目标控制 项目计划非常关键。

 对项目计划的管理, 不仅能要落实项目计划的管理部门, 组建好计划的管理部门, 还必须对项目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使计划随着项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不管是前期准备阶段、 中期施工阶段、 还是后期竣工阶段都要有具体的目标计划来辅助工程的实施, 因此为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工和完工, 甲方代表必须要了解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目标, 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做好目标控制工作。

 1 .3

 熟悉项目, 强调安全控制 甲方代表必须了解和熟悉项目管理的环境, 才能更好的协调问题, 化解矛盾, 使项目顺利实施。

 具体要熟悉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 影响项目管理的因素, 还要熟悉项目主要利害关系者及其要求和期望。

 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且有上升趋势,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安全制度的落实。

 甲方代表一定要督促安全管理部门将各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还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范围, 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环节中采取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

 此外, 还应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安全方面的策划, 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制定应急预案。

 2

 甲方代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管理中, 质量是其重要目标, 这也是甲方代表的一个重要管理职责。

 作为建设方工程施工的现场所派人员,甲方代表应亲历各个施工环节, 把握各道施工工序。

 第一, 熟知施工图纸, 熟悉有关的设计与验收规范, 掌握设计、 工程施工与工程检测的有关知识。

 第二, 监督施工单位, 使其严按有关法规、 标准、 施工操作规范与质量措施展开建设工作。

 同时,在监督时, 甲方代表不替代监理方, 对施工单位施工与质检也不应强加指挥, 而应切实落实每一责任主体在工程建设需承担的相关质量责任, 利用监督来明确质量责任制, 协调施工、 质检站、 监理来实现质量控制。

 2.2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当把施工安全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施工安全管理由乙方来负责, 但是为了给施工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甲方代表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甲方代表应当督促乙方认真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和培训, 制定健全的安全法规, 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 还要加强巡视检查工作, 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 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2.3

 施工技术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建筑工程是各种技术的载体, 因此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甲方代表必须要做好技术管理和监督工作, 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首先, 甲方代表必须要求各个工序之间做好技术配合工作,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其次, 对于施工过程做好需要调整的技术施工方案,要与设计人员、 技术人员、 以及监理人员等做好协商沟通工作;此外, 甲方代表要与监理人员一起做好隐蔽工程的技术勘察工作, 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2.4

 施工进度管理 由于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甲方

  科学之友

 Friend of S cience Amateurs

 2013 年 1 0 月

 -

 97 -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及在交通土建中的应用 杨广平 (南宁市品新工程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31)

 摘

 要: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的应用十分重要, 而且已经在交通土建中广泛使用。

 首先对探地雷达检测的基本原理进行概述, 并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最后对探地雷达数据处理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数据处理; 土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N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136(2013)

 20-0097-02 探地雷达也叫做脉冲雷达、 地质雷达, 是利用脉冲电磁波反射对地下目标的特征及形态进行检测的技术, 对不可见的目标体的检测十分有效。

 目前探地雷达技术已经在交通和土建领域中广泛应用。

 1

  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 探地雷达发射电磁波在介质特性出现变化的界面表面反射, 在电磁波的传播中, 电磁场强度、 路径、 波形都会因为介质的不同或几何形态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变化, 通过回拨信号形状、 时延、 频谱等值, 对目的体性质及结构进行解析。

 代表必须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施工进度, 甲方代表要密切注意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来实施, 一旦发现在规定的工期内无法顺利完成, 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询问是否能够延长工期, 如果工期不能延误就必须要督促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赶工期、 抢进度, 尽可能地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

 2.5

 施工成本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是大型项目, 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成本支出较大, 因此甲方代表必须要强化施工成本管理。这就需要甲方代表严格核实人员成本、 材料成本、 机械成本等支出, 杜绝施工单位盲目抬高施工成本, 损害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

 具体来说就是要合理控制施工人员的数量,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减少人员成本支出; 在选购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时, 要与质量有保障的生产厂家合作, 并妥善保管, 避免由于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损坏, 增加成本支出。

 2.6

 加强资料管理, 做好协调与组织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 资料管理贯穿于其始终, 它记录着整个工程过程, 包括多方原始文件与记录, 包含施工之前、 施工阶段、竣工验收时期的方方面面的资料, 如工程建设、 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 检测、 勘察与监理等工程参与各方的有关资料, 为工2

 探地雷达数据解析及处理分析 2.1

 探地雷达数据解析 2.1.1

 点反射物识别 即 point reflector, 点反射物的特性曲线形式呈双曲线样式。

 2.1.2

 噪声判别 即 recognition of noise, 如果水平信号呈现连续性, 则系统存在内部噪声或故障, 不过这不是肯定的, 也可能是地面与天线耦合不好而出现震荡, 尤其是树、 桥或其他高空架物等产生杂乱的波干扰, 造成噪声判别失误。

 程决算、 工程结算、 费用或者工期索赔, 工程建设问题处理与责任追究等提供了原始、 准确依据。

 而通过规范、 系统、 科学的资料管理, 有助于保证促工程顺利进行, 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在资料管理中, 甲方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整理施工阶段中的有关资料。

 同时, 在整理资料时, 需对各资料加以分类,放于不同主题的文件盒或文件袋内, 如各种合同、 会议既要、通知、 图纸、 联系单、 项目手续、 成果报告、 各参与单位的有关资料等, 同时以不同主题资料来编制清单目录, 标上文件名称、 原件、 复件、 文件份数, 然后以封面形式贴于文件盒或文件袋上作为封面, 便于归档与以后查询。

 参考文献:

 [1]李厚良.如何做好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J].建设监理, 2011(08)

 . [2]付士伟, 周立臣.谈甲方代表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投资的控制方法[J].才智, 2010(19)

 . [3]孙建军, 郝志华.甲方管理建设项目的基本要点[J].建筑,2008(08)

 . [4]姚玉新.浅谈工程建设中甲方代表的设计管理职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

 . (编辑:

 李敏)

 Discuss about how to Make the Party a’s Representative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S ong Yaohui

 Abstract: Party a’s representative is achie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act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quality standards, investment quota “big three”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leaders. And the end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can maximize the gain contract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 benef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party a’s representative and how to do well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arty a’s representative;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篇五: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做好现场 6S 管理?

 目录

  一. 6S 管理的应用现状........................................................................................ 2

 二. 6S 管理与设备 TPM 管理的关联性 ............................................................ 3

 三.当前 6S 执行分析 ........................................................................................... 4

 1. 整理 ............................................................................................................ 4

 2. 整顿 ............................................................................................................ 6

 3. 清扫(SEISO)

 ........................................................................................ 6

 4. 清洁(SEIKETSU)

 ................................................................................ 7

 5. 素养(SHITSUKE)

 ................................................................................ 7

 四.如何做好现场 6S 管理?.................................................................................. 7

 1.6S 管理的作用 ............................................................................................ 7

 2.6S 管理实施的原则 .................................................................................... 8

 3.6S 管理的实施 ............................................................................................ 9

 4.6S 标语管理的过程控制.......................................................................... 11

  如何做好现场 6S 管理?

  一. 6S 管理的应用现状

 1995 年引进香港, WTO 日资企业, 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有规定按规定做。

  海尔:

 “6S 大脚印”方法是海尔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独创的一种方法。

 它由日本的 5S发展而来, 日本企业管理者认为 5S 是现场管理之基石, 5S 做不好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 因此将坚持5S 管理作为重要的经营原则。海尔在 5S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 S 即安全(Safe),形成了独特的“6S 大脚印法”。

  现场管理精髓:

 责任到人, 人人有事管, 事事有人管。

  我认为, 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使一个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怎么把企业的生产效率最高, 成本最低, 怎么样带动职员的积极性, 怎么样才能发挥每个职员的最大能力。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这些品质包括:

 革除马虎之心, 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遵守规定的习惯、 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 文明礼貌的习惯。

 个人品质提升了, 生产管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职员生产生活中如果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无疑将会对他们的工作心情给予愉悦,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努力生产, 进而使企业的发展迅速。

 再者, 良好的管理, 使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有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 从而形成一种企业文化, 带动企业迅猛发展。

 二. 6S 管理与设备 TPM 管理的关联性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 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 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

 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 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而“6S 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 其作用是:

 提高效率, 保证质量, 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预防为主, 保证安全。

 6S 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强调纪律性的文化, 不怕困难, 想到做到, 做到做好, 作为基础性的 6S 工作落实, 能为 TPM 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特别在 TPM 的引进引进实施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制定目标, 落实各项措施, 步步深入开展工作, 主要有五个方面, 特别在第二阶段建立自主维修程序方面, 首先要克服传统的“我操作, 你维修”的分工概念, 要帮助操作工人树立起“操作工人能自主维修, 每个人对设备负责”的信心和思想。

 该项需要在 6S 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推行, 自主维修可以简单总结为 “七步法”:

  1 初始清洁 清理灰尘, 搞好润滑, 紧固螺丝

 2 制定对策 防止灰尘, 油泥污染, 改进难以清理部位的状况, 减少清洁困难

 3 建立清洁润滑标准 逐台设备, 逐点建立合理的清洁润滑标准

 4 检查 按照检查手册检查设备状况, 由小组长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各检查项目

 5 自检 建立自检标准, 按照自检表进行检查, 并参考维修部门的检查表改进小组的自检标准。

 树立新目标和维修部确定不同检查范畴的界

 限, 避免重叠和责任不明。

  6 整理和整顿 制定各个工作场所的标准, 如清洁润滑标准, 现场清洁标准, 数据记录标准, 工具、 部件保养标准等等

 7 自动、 自主维修 工人可以自觉, 熟练进行自主维修, 自信心强, 有成就感。

  6S 工作需要在以上 7 个方面提前打好基础, 特别是第 1、 第 2 和第 6 三个方面的全面实施,才能使 TPM 顺利的推行。

 简单来说, 主要是灰尘油泥等的控制清理、 工具标准化和周期清扫及检查安排计划。

 在这几个方面, 有一个主要的思想, 也是 6S 很重要的方面, 即可视化管理, 它是现场与管理者互动的桥梁, 信息传达的最佳媒介, 也在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

  三.当前 6S 执行分析

 推行 6S 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规范现场、 现物, 营造一目了然的环境, 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提高工作兴趣与效率, 营造优越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使物品摆放有序而无需寻找,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 养成自觉维护卖场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 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以下结合 6S 的六个方面对我课 6S 专案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1.整理

 整理是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 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 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

 腾出空间, 空间活用, 防止误用,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在整理中, 主要需要解决上面四个问题, 简单点来说, 主要问题就是物品的保管与处理标准化、 流程化, 这个问题, 也是我们车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待定物品该放哪里? 放多久?

  对于暂时无法确定留与弃的物品, 当前我们一般都放在临时摆放区, 待到清理临时摆放区时进行处理, 需要对临时摆放区物品放置时间及相关问题进行规划并制定稽核制度。

  (2)要与不要的标准是什么? 由谁来决定留与弃?

  对于物品的要与不要, 需要相对应负责人员确定, 需确定各类物品的负责人员, 各类物品相对应负责人员需及时对相关物品进行确认及处理。

  (3)放置或存储管理规范化

 对已确定需要留下后续使用的物品, 需要根据使用的频率确定存储及放置的相关情况, 以确保整体取用最佳效果。

  (4)确定丢弃的物品如何处理?

  现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已经制定了回收物品移交作业细则, 在我车间需要规划回收物品临时摆放分类区, 并进行相关标识制作

 2. 整顿

 整顿(SEITON)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 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整顿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设施及工具等的定置及相关设施的使用规范和流程, 达到目标明确、 取用方便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解决定置和流程规范两个问题。

  在定置方面, 对于每一个工具和设施的定位, 我们都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如何放? 放哪里?为什么这么放? 以上面三个问题为为出发点对设施及工具进行定位规划。

 在我们车间, 现阶段需要定位主要是料斗和工具等, 待定位后, 需要制作相应标识及相关标准规范。

 除了对相关设备及工具进行定位规划之外, 我们还需要对各工具及生产相关物资的储存位置及相关流程进行规划, 对各个仓库进行规划, 主要包括物资分类、 精准定位、 空间的充分利用及物资分类情况的标识说明, 最后形成物资使用及归位的合理流程化。虽然我们当前没有大型仓库,但根本原因是规划及管控不到位, 存在不知道怎么放, 需要的东西怎么找。

  3. 清扫(SEISO)

  清扫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由于我车间灰尘较大, 再加上漏料, 给清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现已安装湿式除尘, 待投入使用后, 将减少

 大部分灰尘, 就可以减少清扫的压力, 对漏料严重的设施进行逐步设法改善。

 现场需要清扫的地方都已经加入了基准, 基本上能够很好的保持。

  4. 清洁(SEIKETSU)

  清洁的保持需要员工养成一种习惯, 自觉去遵守并保持, 为了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现已安排保持基准检查进行稽核, 但还需要对相关标准及意识进行宣传, 提高员工的 6S 意识。

  5. 素养(SHITSUKE)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遵守规则做事, 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 遵守规则的员工, 营造团队精神。

  在我们车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好、 做到位前面 3S , 在做好 3S 的基础上进行后面的 2S,最后的安全是很重要的部分, 需要作为安全专案推行。

  四.如何做好现场 6S 管理?

 6S 管理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活动, 其实质是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进行全局性的综合考虑, 并实施可行的措施, 即对生产现场实施规范化管理, 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干净、美观、 整齐、 规范的现场环境, 继而保证员工在工作中拥有较好的精神面貌和保证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

  1.6S 管理的作用

 5S 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 设备、 物料、 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活动,

 安全是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 6S 管理是在 5S 基础上加上安全(safety)

 一项扩展而来。

 6S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也是不可估量的,6S 的管理在生产中主要起到以下的作用:

  (1)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企业实施 6S 管理, 可以从消防设施齐全、 安全通道无阻塞、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定期安检等方面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比如通道上不允许摆放物料, 保证了通道的畅通, 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 提升工作效率。

 6S 管理要求清理与生产无关的、 不必要物品,并移出现场; 要求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料存放距离工作较近的位置, 从而达到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在 6S 管理的整顿环节, 其金牌标准是 30 秒内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

  (3)

 降低在制品的库存。

 6S 管理要求将与生产现场有关的物料都进行定置定位, 并且标识企业内唯一的名称、 图号、 现存数量, 最高与最低限量等, 这就使得在制品的库存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并且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从而杜绝了盲目生产在制品的可能性。

  (4)

 保证环境整洁, 现场宽敞明亮。

 6S 管理要求将与生产有关的物料定置定位管理, 并限制在制品的库存, 其结果使得生产现场利用空间增大, 环境整洁明亮。

  (5)

 提升员工归属感。

 6S 管理的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

 在这样一个干净、 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使员工更加敬业爱岗。

  2.6S 管理实施的原则

 为确保 6S 管理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 企业在通过开展安全、 整理、 整顿等形式化的基本活动,

 使之成为行事化的清洁, 最终在提高员工职

 业素养后, 成为制度化、 规范化的现场管理, 因此在实施 6S 管理时, 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

 持之以恒的原则。

 6S 管理是基础性的, 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容易,

 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 正因为这个原因,

 6S 管理在取得一定效果后, 也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无法做到不断优化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将 6S 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天天坚持,才能将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2)

 持续改进的原则。

 随着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市场的变化, 使得生产现场也随着不断的变化。

 这就要求所进行的 6S 管理也应当随之不断的改进, 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

  (3)

 规范、 高效的原则。

 6S 管理通过对现场的整理、 整顿, 将现场物料进行定置定位,打造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 其目的是要实现生产现场的高效、 规范。

 只有实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 6S 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现场管理。

  (4)

 自己动手的原则。

 管理有限、 创意无限, 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现场员工的创造和维护。

 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自己动手改造现场环境, 同时也改变自己对现场管理的看法,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5)

 安全的原则。

 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没有安全, 一切管理都失去意义。重视安全不仅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更是关心员工生命安全、 保障员工生活幸福的人性化管理要求。

  3.6S 管理的实施

 6S 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与“人”, 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

 行综合考虑, 尤其是要重点考虑生产现场的安全问题,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就 6S 管理中的 6 个“S”而言, 并不是独立的, 尤其是安全、 整理与整顿这个 3 个 S, 应当

 统筹考虑:

 首先安全这一要素是对原有 5S 的一个补充, 却是生产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 既关系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也关系到产品、 设备的安全; 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要针对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安全问题, 运用有效的资源, 实现产...

篇六: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土建施工渐渐进入尾声, 工艺管道安装、 设备安装逐步拉开序幕, 交叉作业增多, 危险性增加, 稍有疏忽, 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安全工作做不好, 就谈不上质量与进度, 企业的发展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如何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提高全员的安全责任与意识

 俗话说:

 安全是天, 生死攸关。

 安全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也关系着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 只有安全这个环节不出错, 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年更比一年好”。

 从上到下各级人员, 应熟知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安全职责,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 怎样做, 同时积极开展“反三违”工作, 加大对违规、 违纪行为的整治力度, 杜绝行为性、 管理性违章、 违纪的发生,

 安全生产, 得之于严, 失之于宽,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安全责任心不强、 自我防护意识差、 麻痹大意、 侥幸心理、 违规操作等。

 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员工, 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工作责任心, 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工作中做到“六到位” , 即思想到位、 认识到位、 行动到位、 措施到位、 责任到位、 落实到位。

 安全不是束缚我们质量与进度的桎梏, 而是指引我们正确前进的保障。

  2. 注重细节管理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或失误, 都 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细节决定成败。

 “慎在于畏小, 智在于治大”主要说的是要防微杜渐, 的确如此, 天下事做成觉得很平常, 一旦失

 败往往是很小的问题引起的,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对于建筑施工这样的高风险行业而言,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是无处不在, 触电、 物体打击、 高空坠落、 坍塌、 起重伤害等, 所以说“注意安全”绝不是一句口号, 不是简单的四个字, 从小事做起, 认真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只有真正地注重细节管理, 抓细抓实, 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 注重源头管理

 安全生产要从源头抓起, 源头在哪里, 源头就在人。

 人的管理,首先应抓人的思想管理与教育, 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 把贯彻安全制度, 落实安全措施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安全工作是一个动态的, 发展的、 不断变化的过程, 是“全天候”、“全过程” 的, 必须年年讲、 月月讲、 天天讲、 时时讲,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

 大家都知道, 在我们施工现场依然存在不规范佩戴安全帽、 不带安全带等情况, 部分人员甚至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事故离的很远, 觉得安全管理人员在小题大做。

 原因很简单, 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最终受益者是个人, 我们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到 “腿勤、嘴勤、手勤”,

 “多巡查、 多说、 多做”。

 一起伤亡事故, 对于企业而言, 它的影响只会是暂时的, 但对于家庭、 亲人而言, 却是永恒的。

 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 培训、 监督, 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技能, 激发员工对安全的需求欲望, 确保每位员工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 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 知晓自身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实现“要我安全”到

 “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质的飞跃。

  4. 勤思考, 不为生产留隐患 针对现在工艺管道安装、 设备安装阶段, 管道、设备安装的尺寸、方向、 位置可能影响今后运营时的安全 , 现场安全、 工艺等施工监督人员要从运营的角度思考问题, “是不是便于操作, 是不是便于维修, 会不会影响安全? ”发现可能会有隐患的, 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研讨, 确实会产生隐患的, 影响今后的安全运行的, 及时整改,做到本质安全。

 5. 持续改进, 不断完善

 通过每日的安全巡检、 周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 月度综合安全检查, 及时地排查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及时整改, 不断完善各种保证措施, 强化安全意识, 规范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经常和施工方管理人员、 作业人员交流, 汲取好的建议, 提升我们防范能力, 不断完善, 持续改进。

 安全,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它, 因为它是幸福的基础, 快乐的保障。

 要想真正能够体味、 享受安全, 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从自身做起, 遵守各类安全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 想到并做到。

 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 切实防范项目后期交叉作业、 危险作业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保证项目顺利竣工投运。

篇七: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做好现场品质管理上海绿新包装材料科上海绿新包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训2014. 12. 29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品质是什么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含义抽样检验的概念何谓制程(过程)

 Process上海绿新包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训2014. 12. 29进料检验(IQC)制程检验(IPQC)FQC成品管制(最终品质控制)OQC出货检验

 一、 品质是什么产品的规格客户的需求人的品质=工作品质=产品的品质i)

 人的因素Ii)

 过程因素品质的管理

 品质的意义品顾客的口股东及老板的口员工的口质用最少的成本生产出大家都说好的产品服务的能力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口, 多数人的口斤斤计较与成本, 利润有关的生产或服务过程

 生产车间看板生产车间看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绩效(生产效率、 产量)2.

 质量绩效(成品率、 返工率、 报废率)3.

 安全绩效4客户投诉/反馈信息4.

 客户投诉/反馈信息5.

 5S 绩效, 卫生责任6.

 出勤情况7.

 项目进度8.

 公司及车间班组信息9.

 公司、 车间、 部门、 班组管理制度10.

 公告栏

 中小型工厂品管组织与工作职责总经理厂长业务部财务部管理部品管部①品管部②技术部物料部制造部开发部品管部③品管部④生产部正常情况应以①或者②来设置,③也可以,(最糟糕)

 。④应避免

 顾客满意度的结构顾客客的期望度超过期望时良好与期望相同时再度买进扩大买进继续买进向别人推荐游移不定有离开倾向低于期望时有问题时因竞争厂商而离开默默离开暂时再度买进抱怨因应良好回应差批评差口碑好

 品管组织总经理品管统计员品保进料检验IQC制程检验IPQC线上检验FQC出货检验OQC品质稽核QA品质工程QE

 测、 比、 判的要求♥测量过程应在充分保证一定测量能力的前提下进行;♠比的过程需要规定“品质标准” 。

 供需双方交接产品的检验应按“产品验收标准” 执行; 生产内部检验应按“内部标准” 执行产内部检验应按“内部标准” 执行。

 内部标准不是“验收准则” 简单加严, 应由统计技术所决定;♣判断的过程是判定单个产品或批产品的品质合格或不合格的复合性。

 产品合格与不合格是针对“验收准则” 而言, 并不意味品质的优劣。内部标准

 作业指导书的制作NO.作业步骤工时(秒数)作业内容相片参数123 34……

 二、 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含义♥全数检验又叫百分之百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给每个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进行检验根据对部分产品(样本)

 的品进行检验, 根据对部分产品(样本)

 的检验结果的数据对批产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比较♥全数检验是将批中的每个产品一件件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 对象是单件产品;抽样检验是通过对样本的检验来判断批产品是否合格, 因此抽样检验的对象是批产品。否合格, 因此抽样检验的对象是批产品。♠全数检验判定不合格而拒收少量不合格品, 对生产者或交验者的压力并不大;抽样检验判定不合格而拒收的是整批产品, 对生产者或交验者压力较大, 能更好地促使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

 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的比较♥全数检验接收的产品均是合格品, 前提是检验工作不出差错。

 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 会出现差错, 全数检验不是一种完美的检验方法。♠抽样检验只对样本检验就对产品批作出合格与的判定由抽样的随机否的判定。

 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误判的可能性, 再好的抽样方案也不可能保证不发生错判。♣抽样检验由于检验工作相对较少, 时间比较充裕, 能改善检验工作环境, 降低检验人员 劳动强度等。

 综合评定由于检验比全数检验的判定差错风险小,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造成判的能

 全数检验的适用范围♥生产过程不能保证达到预先规定的品质水平。♠不合格项目 属于安全性指标, 或将导致功能丧失时。♣不合格品会给下道工序或消费者带来重大损失序时。♦检验效果高于检验费用时。注意:

 全检的花费时间和费用较高, 且限于非破坏性检验项目 , 很少有产品的全部品质特性都实施全检的, 一般只有在特定项目 的检验中采用全检。消者带来

 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破坏性检验项目 的检验不允许采用全检时。♠检验费用高于检验效果时。♣生产量大, 时间不允许采用全检时。♦注意:

 采用抽样检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注意:

 采用抽样检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i)

 经检验被判定为合格品的交验批中, 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品。Ii)

 产品能够划分为单位产品, 在交验批中能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免检( 无实验检验)

 的适用范围♥生产过程稳定对后续生产无影响时。♠国家批准免检及产品品质无实验买入时。♣长期检验或使用证明品质优良, 信誉很高者。♦注意:

 免检并非完全放弃检验。采用免检时应加强对生产方的生产过程进行品质监督, 如派驻代表(指军工生产企业的军代表制 )

 和向生产方案索取生产过程的控制图等。

 三、 抽样检验的概念♥ 所谓抽样检验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

 中, 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

 进行检验, 从而对批产品品质做出批断的过程。抽样检验的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 抽样检验的目 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 , 期望“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

 的品质。

 ”♣ 通过多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 才能保证科学、 合理地实现这一目 的和期望。期

 抽样检验的步骤♥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检验---应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 采用 具有一定检测 能力 的设备和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进行检验。♣推断---根据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

 的品质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法则就构成了 抽样方案, 即抽多 少和怎样判断。

 抽样检验示意图r≤Ac批合格Nnr抽样检验r≥Re批不合格批产品批产品样品样品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数图中:N—批产品; n—样本; r—不合格品数;Ac—合格判定数; Re—不合格判定数。目 前甚多企业已经采取1退0收方式

 单位产品的合格或不合格♥一个单位产品只要有一项规定的品质特征不符合标准要求, 就成为单位产品不合格。♠一个单位产品的品质特征可能有若干项, 在产品设计时应确定出产品品质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单位产品的不合格也按重要度分类:i)

 A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的关键品质特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ii)

 B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的重要品质特性不符合标准规定。iii)

 C类不合格指单位产品一般品质特性不合格。

 检验批( 交验批)

 ---批的构成♥检验批指需要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

 凡构成检验批的所有产品必须是在同 样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单位产品。

 构成批的单位产品品质不应由本质的差异, 只 能有随机的波动。♠批的行程有稳定批和流动批, 稳定批指产品可能整批储放在一起, 使批中所有单位产品可以同 时提交检验的。

 流动批则 不然,由检验员 逐一个直接进行检验。

 只 要条件允许, 应尽可能采用稳定批的形成。

 检验批( 交验批)

 ---批量N♥批量N指一批产品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的总数, 用字母N表示。♠对批量的代销没有特殊规定, 一般品质不太稳定的产品以小批量为宜稳定的产品以小批量为宜, 而生产过程稳定的产品批量可适当大一些, 但不宜太大。批量太大时一旦出 现误判, 造成的损失也很大。而生产过程稳

 批品质的衡量方法♥计数法i)

 以百件产品中的不合品数为品质指标的计件法。ii)

 以百件产品中的不合格缺陷数为品质指标的计点法计点法。♠计量法i)

 计量法是根据品质特性值所计算的分布特征值来评定批品质水平。ii)

 平均值法。iii)

 标准偏差法。

 四、 何谓制程( 过程)

 Process♥所谓作业中之制程(过程)

 , 即是泛指制造、工程、 工作、 业务、 服务之所有过程。♠所有过程的品质要做好, 即是要做好制品品质工程品质工作品质质、 工程品质、 工作品质、 业务品质及服务品质。♣制程管制包括:

 进料管制、 制造过程管制及成品管制(IQC、 IPQC、 FQC业务品质及服

 制程( 过程)

 管制的概念♥在工作进行过程中, 掌握影响品质的有关因素加以管制, 使结果在管制状态谓之。♠管制≠检查, 品质是于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若制程能力不足, 无法做好品质保证。若制程能力,♣制程管制不只管制结果, 对过程亦须加以管制, 亦即要结果好, 过程一定要先做好。♦构成制程的有关因素是动态的, 会随着时间经过而产生变动, 制 程要管制 的是异常原因的变动。做好质保

 S.I.P.O.C供货商ABB材料原料零料零件规格制程程1制程程2制程程3成品规格抽样检验方法客户管制点I. Q. CO. Q. CC检查作业标准书抽样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管制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管制标准管制标准制程管制P. Q. C品质保证Q. A

 制程( 过程)

 变动的因素♥制程必定会有变动, 无法做出完全相同的产品, 其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类:i)

 偶然原因(制程在管制状态)

 ---不易除去ii)

 异常原因(制程在非管制状态)ii)

 异常原因(制程在非管制状态)

 ---可避免且必须除去可避免

 实务的制程管制♥决定该单位制程的作业目 的♠识别达成目 的的关键因子---FMEA♣建立关键因子的管制机制---变化点管理♦建立关键因子的作业标准---SOP♫教育训练标准及QC工程表♪执行并控制关键因子---QA-NETWORK

 变化点的管理变化点是一句 工程内 每天变换的内 容, 在维持既有水平品质的前提下, 对其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 事前作不良流出 防止的预应行为(必要时先行设定修正方法)行为(必要时, 先行设定修正方法)旧时代的观念因应预应被动超时代的观念主动

 变化点的管理流程OK/NG都要掌握变化内容任务编组及重点教育OK预应管控作业观察记录变异错误修订后工程追踪联络

 QA-Network改善变化点的管理流程交接情报维持管理(对策/改善)变化点管理变化点管理预先管控问题的发生后工程追踪异常管理设定不具合检出的工程自工程检出预防不良流出及主动联系

 QA-Network改善以工程自 主改善为出发点, 借由硬设备追加, 降低不良的发生(发生源改善)

 , 达到防呆效果; 辅以自工程实施不良流出防止的检查(流出源改善)

 , 甚至是次工程的硬件防呆, 也就是缺(或是跨)

 工程即无法进入次工程。保证程度=防止不良发生的几率(发生源)

 +工程内可检出的水平(流出源)

 +次工程的协助检出(流出源)

 QA-Network改善本工程(防呆技能+不良流出检查)次工程防呆次程防呆次工程不良流出防止次程不良流出防理想的工程完成度分配=自工程防呆80%+自工程检出20%

 维持管理( 对策/改善)预想不具合的事前防止发生的改善所有既已设定的标准作业已发生不具合的解决对策作业观察了解标准作业的遵守程度数据管理, 追踪后续效果要求水平的提升

 QC工程表制作♥选定产品及其工程、 符号♠检讨管制点(管制项目 、 点检项目 )♣评估管理方法(含抽样)增修订相关标准♦增修订相关标准♫记入QC工程表♪QC工程表应核准

 QC工程表制作♥在制程的何处, 设定何者为管制点, 是制程管制能否有效、 顺利进行的关键。♠一般管制点, 可划分为管制点管制项目 (工程结果, 事后调查)点检项目 (工程过程, 事前调查)

 制程异常的解析与处置♥明确管制点♠表单有明确的管制基准♣目 视管理♦明确的异常反应处理制度♫鼓励基层人员 提问题♪培养部署数据观念◘落实班前或班后会的召开

 制程异常的处置♥应急措施i)

 除去不良现象ii)

 治标iii)

 掌握时效♠再发防止措施i)

 除去真因ii)

 治本iii)

 与标准化、 愚巧法相结合

 制程管制的落实♥依QC工程图, 制作阶层别的管制项目 与点检项目一览表, 使权责明确, 掌握自 主管理。♠制作时应与上、 下工程充分沟通联系, 使所设定的项目 , 明确所需且能环环相扣。♣各阶层别项目 之异常判定基准、 异常报告书以及报告流程亦明确订定。♦职位愈低点检项目 愈多, 管制项目 愈少, 反之亦反。♫各阶层管制项目 部分可能相同, 周期可不同。

 五、 进料检验( IQC)IQC:

 Income Quality Control 进料品质管制♥IQC的工作手法i)

 常规检验(抽样检验)

 ;ii)

 全数检验)数检验iii)

 免检试用♠控制措施:

 把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按其不良原因区别处理后, 统计不良品数的PPM, 并与进料检验不良率一起规定实施处理;♣改善措施:

 当品质出现异常时, 发行纠正措施要求单给供应商, 要求采取措施纠正。

 进料检验的八大要素♥送货单♠送检单♣检验标准书♦仪器♦仪器♫工具♪适当的环境◘标识卡◙验收入库单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允收♠拒收♣特采♦全检♦全检♫重工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 但经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

 六、 制程检验( IPQC)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IQC的工作手法i)

 常规检验(抽样检验)

 ;ii)

 全数检验)数检验iii)

 免检试用♠控制措施:

 把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按其不良原因区别处理后, 统计不良品数的PPM, 并与进料检验不良率一起规定实施处理;♣改善措施:

 当品质出现异常时, 发行纠正措施要求单给供应商, 要求采取措施纠正。

 制程检验( IPQC)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检验的方式:i)

 首件自 检、 互检、 专检相结合ii)

 工序控制与抽检ii)

 工序控制与抽检、 巡检相结合iii)

 多道工序集中检验或逐道工序进行检验ⅳ)

 零件、 产品完工检验ⅴ )

 抽检与全检相结合巡检相结合

 制定检验规程要明确事项♥明确检验与试验的前提条件, 保证上道工序合格♠明确检验与试验的项目♣明确所用的仪器、 设备或量规♣明确所用的仪器、 设备或量规♦明确测验方法♫明确特殊条件下, 判别合格与否的原则♪明确检验、 试...

推荐访问: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如何做好 现场 管理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