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5篇

时间:2022-10-29 20:50:15 浏览量:

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5篇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检验检测中心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检验检测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5篇

篇一: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验检测中心 2020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检验检测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攻坚打擂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党建、检验、科研三位一体推进,突出打造县域特色检验检测品牌,积极开展“四对接、四争取”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中心被市食品工业协会确定为“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x 项工作、x 名职工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x 名职工被评为 XX 县十大优秀青年,x 名职工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被推荐申报先进典型。

 一、聚焦党建统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一是创新推行党建引领“三三三工程”。坚持以党建促业务,党建、检验、科研三位一体推进,积极探索推行党建引领“333”工程,着力打造“真诚奉献• 检验为民”党建品牌,形成“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良好局面。相关经验在 xx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xx 机关建设》报道推广。

 二是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做细做实防控措施、积极推进联防联控。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排查上报武汉来 xx 人员和接触人员 x 余人次,签订《无接触湖北来人承诺书》xx 份。开展办公区和家属区消毒 x 余次,发放防控物资 x 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网格企业督导 x 次,到

 第一书记村督导疫情防控 x 次,发布防控工作安排 x 余条。

 三是全力服务复工复产大局。围绕企业复工复产,为 xx 公司转产口罩熔喷布提供技术咨询,为 xx 有限公司开展质量检测服务。围绕春耕备播,到新村银杏开发区开展土壤检测服务,到四个村取样检测 x个土壤样品。做好应急保障检测,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食品、防控物资的应急检验,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局专项稽查行动,对卫生巾、建筑材料等 x 批次进行检验检测。

 二、聚焦创新突破,积极开展“四对接、四争取”活动 一是对接中心大局,争取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主动与市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对接,积极争取改革试点任务。承接的全国蚕茧生丝质量监测工作试点为国家级改革试点。按照改革方案部署,完善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工作落实,统筹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共落实我县桑蚕种植面积 x 亩,完成信息报送 5 次,对植桑地块、桑树品种及生长情况进行了监测,按标准抽取检测土壤样品 x 个、肥料样品 x 个和灌溉用水样品 x 个。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开展了“两帮一促一提升”大走访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 xx村开展义务劳动并捐赠洗衣液、消毒粉等物资,县委副书记 xx、县人大副主任 xx 专程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截至目前,中心共开展“双报到”x 次,深入社区和第一书记村 x 次,美丽乡村建设帮扶 3 次。

 二是对接科研院校,争取人才项目。列出四张清单,以科研课题和我县特色农产品、食品、工业品为媒介,积极与科研院校、检验检测公司、知名企业对接,梳理“双招双引”线索 x 条,意向单位 x 家。中心领导参加了县政府组织的与 xx 农研院合作洽谈会,科研课题《xx》

 被 xx 教授关注,近期将来 xx 考察。与 xx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达成合作意向。经县委副书记 xx 同志介绍,与 xx 就银杏食品加工达成合作意向。人才引进方面正在和一名研究生对接洽谈中。

 三是对接服务对象,争取满意评价。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工作满意度。充分发挥青年职工作用,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农产品检验科副科长 xx 被评为全县十大优秀青年,业务科副科长 xx 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云成悦被团县委评为“青春建功先进个人”。

 四是对接行业系统,争取协作共进。加强和市中心、各县中心和检验检测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共同探索新的检验检测技术,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应用。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为技术人员到先进实验室参观、学习、交流创造机会和平台。

 三、聚焦履行职能,积极承担检验检测任务 。

 一是积极参与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服务创建大局。严格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开展重点品种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对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对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承担食品安全宣传、业务培训、责任路段监管等各项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监督抽检工作。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局、畜牧发展中心等搞好检验检测任务衔接,协调制定

 2020 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建立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交流、联系、报告制度,实行监检联动工作机制,工作中监检有效结合、定期会商,联络协调机制畅通。加大了对消费集中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品种和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小型餐馆、夜市、学校、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抽检力度,增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提高问题发现率。首批x 批次检验计划已完成样品抽取 x 批次,检验 x 批次,出具报告 x 份。同时积极服务民生,主动开展公益性检测,完成公益性检测水质 x 批次,土壤 x 批次,农残速测 x 批次。

 三是着力推进能力建设。

 (一)大力开展标准化研究。作为市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立足我县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开展标准化研究。就银杏标准化研究及银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起草完成了银杏制品(酒、茶、银杏粉)市级团体标准,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牵头联系省纤监中心和市纤监中心及我县部分乡镇,开展“中国结生产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二)充分发挥科研效应。围绕我县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支持全县重点产业发展。结合检验检测职能,开展富硒大米推广与研究项目,在龙大家庭农场设立科研基地,已完成 x 块试验田播种工作,《xx 县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吸收利用的研究》课题正在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立项。与 x 县华银银杏制品有限公司合作,申请利用喷雾干燥法生产银杏粉国家专利的工作正在推进中。

 (三)大力引进人才,强化技能培训。配强检测中心人员力量,将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充实到检测中心队伍中。加强

 对检测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操作规范等岗位培训,并组织中心人员积极参加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等专业素养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积极参加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能力验证工作,和兰陵县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考核,取得了比对全部满意的结果。组织人员到 xx 鲁健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学习交流国抽系统应用。

 (四)加大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经费 x 余万元,对实验室进行提升改造。购置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一台,改造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提升中心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改造提升后的中心能够开展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等检验项目,基本实现风险项目检验全覆盖,保障我县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食品安全检测需求。

篇二: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检测中心 0 2020 年 上半年工作总结 范文

 ( 200 20 年 年 0 06 6 月) )

 今年以来,县检验检测中心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攻坚打擂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党建、检验、科研三位一体推进,突出打造县域特色检验检测品牌,积极开展“四对接、四争取”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中心被市食品工业协会确定为“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2 项工作、5 名职工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 名职工被评为×县十大优秀青年,2 名职工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被推荐申报先进典型。市检验检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市检验检测系统推广县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四对接、四争取”活动的经验做法,县委书记专门作出批示:“检验检测中心,工作思路清晰,积极主动,取得较好成绩,请继续努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聚焦党建统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是创新推行党建引领“三三三工程”。坚持以党建促业务,党建、检验、科研三位一体推进,积极探索推行党建引领“333”工程,着力打造“真诚奉献•检验为民”党建品牌,形成“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良好局面。相关经验在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山东机关

 建设》报道推广。

 二是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做细做实防控措施、积极推进联防联控。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排查上报武汉来郯人员和接触人员 6000 余人次,签订《无接触湖北来人承诺书》200 份。开展办公区和家属区消毒 100 余次,发放防控物资6 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网格企业督导 8 次,到第一书记村督导疫情防控 2 次,发布防控工作安排 50 余条。

 三是全力服务复工复产大局。围绕企业复工复产,为马头玉洁卫生制品有限公司转产口罩熔喷布提供技术咨询,为山东郯润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质量检测服务。围绕春耕备播,到新村银杏开发区开展土壤检测服务,到四个村取样检测 20 个土壤样品。做好应急保障检测,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食品、防控物资的应急检验,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局专项稽查行动,对卫生巾、建筑材料等 50 批次进行检验检测。

 二、聚焦创新突破,积极开展“四对接、四争取”活动 一是对接中心大局,争取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主动与市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对接,积极争取改革试点任务。承接的全国蚕茧生丝质量监测工作试点为国家级改革试点。按照改革方案部署,完善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工作落实,统筹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共落实我县桑蚕种植面积 310 亩,完成信息报送 5 次,对植桑地块、桑树品种及

 生长情况进行了监测,按标准抽取检测土壤样品 6 个、肥料样品 2 个和灌溉用水样品 6 个。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开展了“两帮一促一提升”大走访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孙埠村开展义务劳动并捐赠洗衣液、消毒粉等物资,县委副书记张霄、县人大副主任王柏亮专程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截止目前,中心共开展“双报到”2 次,深入社区和第一书记村 4 次,美丽乡村建设帮扶 3 次。

 二是对接科研院校,争取人才项目。列出四张清单,以科研课题和我县特色农产品、食品、工业品为媒介,积极与科研院校、检验检测公司、知名企业对接,梳理“双招双引”线索 36 条,意向单位 7 家。中心领导参加了县政府组织的与浙大山东农研院合作洽谈会,科研课题《银杏雌雄株鉴定技术研究》被浙江大学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飞教授关注,近期将来郯考察。与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达成合作意向。经县委副书记张霄同志介绍,与青岛科技大学解万翠教授就银杏食品加工达成合作意向。人才引进方面正在和一名研究生对接洽谈中。

 三是对接服务对象,争取满意评价。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工作满意度。充分发挥青年职工作用,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农产品检验科副科长王欣欣被评为全县十大优秀青年,业务科副科长

 杨元芳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云成悦被团县委评为“青春建功先进个人”。

 四是对接行业系统,争取协作共进。加强和市中心、各县中心和检验检测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共同探索新的检验检测技术,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应用。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为技术人员到先进实验室参观、学习、交流创造机会和平台。

 三、聚焦履行职能,积极承担检验检测任务 一是积极参与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服务创建大局。严格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开展重点品种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对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对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承担食品安全宣传、业务培训、责任路段监管等各项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监督抽检工作。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局、畜牧发展中心等搞好检验检测任务衔接,协调制定 2020 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建立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交流、联系、报告制度,实行监检联动工作机制,工作中监检有效结合、定期会商,联络协调机制畅通。加大了对消费集中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品种和食品加工小作

 坊、小食品店、小型餐馆、夜市、学校、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抽检力度,增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提高问题发现率。首批 500 批次检验计划已完成样品抽取 462 批次,检验324 批次,出具报告 324 份。同时积极服务民生,主动开展公益性检测,完成公益性检测水质 15 批次,土壤 10 批次,农残速测 6 批次。

 三是着力推进能力建设。

 (一)、大力开展标准化研究。作为市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立足我县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开展标准化研究。就银杏标准化研究及银杏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起草完成了银杏制品(酒、茶、银杏粉)市级团体标准,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牵头联系省纤监中心和市纤监中心及我县部分乡镇,开展“中国结生产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二)、充分发挥科研效应。围绕我县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支持全县重点产业发展。结合检验检测职能,开展富硒大米推广与研究项目,在龙大家庭农场设立科研基地,已完成 5 块试验田播种工作,《×县土壤硒水平和硒肥对水稻吸收利用的研究》课题正在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立项。与×县华银银杏制品有限公司合作,申请利用喷雾干燥法生产银杏粉国家专利的工作正在推进中。

 (三)、大力引进人才,强化技能培训。配强检测中心

 人员力量,将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充实到检测中心队伍中。加强对检测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操作规范等岗位培训,并组织中心人员积极参加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等专业素养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积极参加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能力验证工作,和兰陵县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考核,取得了比对全部满意的结果。组织人员到山东鲁健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学习交流国抽系统应用。

 (四)、加大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经费 300余万元,对实验室进行提升改造。购置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一台,改造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提升中心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改造提升后的中心能够开展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等检验项目,基本实现风险项目检验全覆盖,保障我县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食品安全检测需求。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县 X 技术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立足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各项教育培训计划,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通过紧密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着力加强本部门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各项干部教育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增强服务能力 按照县 X 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安排部署,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全县 X 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 X“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打造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为中心工作,为适应科技不断进步、产业提档升级的新需求,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和人才提升行动。采取外出参观交流、专家授课、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县镇两级农技推广干部专业知识更新和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组织基层农技干部赴 X 参观、培训。为了学习外地先进的 X 发展经验,了解掌握现代 X 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X月,县X技术服务中心组织各镇街的X名技术指导员,赴 X 国家农业公园、现代 X 科技示范园实地参观学习,详细了解 XX 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做法,以及适合当前及今后 X生产推广应用的许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期间举办 X 技术培训班,邀请 XX 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付成高,就“X 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课题作了详尽讲解。参加观摩培训和互动交流的众多学员受益匪浅,拓宽了视野。

 二是参加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X 月,组织 X 名单位的技术推广人员赴 XX 大学教育培训基地,参加“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为期

 X 天的专家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对现代农业发展路线、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全面认识,提升了参训技术人员的科技服务能力。

 二、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发挥现场技术培训学习和展示的窗口作用 今年初,县 X 技术服务中心从全县 X 科技示范园区中遴选出 XX 作为长期稳定的两个 X 科技示范基地。集成应用众多先进适用的 X 高产高效新品种和新技术,分别作为节能日光温室 X 和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培训的新平台,实现 X 技术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高了培训效果。X 月,本部门组织近 X 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及部分科技示范户赴两大科技示范基地参观,实地接受大棚 X和高端食用菌生产模式、实用栽培新品种和新技术、生产效益分析、产业前景等方面的田间培训。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成熟模式和产业振兴路径,各镇街农业科技干部可以从中找到一条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三、加强本部门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教育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县 X 技术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开展本部门全体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不仅学习教育的方式多样化,而且教育的内容细致化。采取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媒体平台先进典型学习与 X 县党史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等相结合,不断提高本部

 门干部干净担当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干事敬业、为民服务的澎湃动力,努力锻造一支奋战在 X 生产发展一线的优秀干部队伍。

 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是教育培训力度和覆盖面不够。无论是干部教育培训次数,还是培训覆盖的人数,无论是外出参观学习,还是本地田间专家讲课,都不能满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对此,要加大与先进地区的学习交流,多借鉴吸收,结合本地实际,引进创新一批 X 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新政策、新模式、新做法。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和强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培训工作走向深入。

 二是培训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干部进行集中时间系统化的专题教育培训的力度不够,培训时间相对比较零散,效果也大打折扣。要分层次、合理地安排更多的培训时间,同时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多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好对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

 三是在干部政治训练、党性教育方面重视不够,还存有短板。要强化政治理论、党性修养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政治站位,补齐培训制度短板,用思想理论武器来武装干部头脑,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干事创业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篇三: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1 3年“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201 3年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检验医学专项申报指南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检验医学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目 目录录 专项背景 资助范围 资助类型 资助类型 申请条件 申报事项

 专项背景专项背景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是卫生部直属的 行业基金会。

 终身名 誉会长为吴阶平院士,名 誉会长为全国人 大 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 德院士。

 理事长为晓萌女士。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的 前身是吴阶平泌尿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的 前身是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基金会, 在吴阶平院士亲属台湾裕 隆集团董事长吴舜文女士及其他国内外亲友的 共同倡 议和支持下于1995年成立。 检验医学专项 基金设立于2011年2月 ,是为检验医学在医疗改革中更好的 发挥作用。

 专项 基金的 使用范围:1、 开展医学研究, 设立 科研课题, 推广科研成果 。2、 激励和奖励优秀医护 人 员等, 务实创 新, 惠及百姓。3、 支持相 关的 培训 项 目 ,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4、 开展科普和宣传教育活动。5、 奖励和资助 各项 学术活动。6、 接受 并完成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及社会相 关机构委托的 其他工作。

  首都临床检验优势特色保持和发展的需要 填补各类基金计划在临床检验应用研究方 填补各类基金计划在临床检验应用研究方特特点点面的不足 定向资助(研究方向性)

 资助范围 限于临床各类血液、 体液、 粪便分析, 临床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研究( 微生物学研究仅限于能在基层 实验室条件下应用的 研究)

 ; 分子诊断学方面的 研究不在支持范围内; 分子诊断学方面的 研究不在支持范围内; 鼓励主申报单位联合基层 医疗机构实验室共同申报; 结合卫生部医改相 关政策, 对于检验医学侧重于基层 实验室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的 项 目 优先; 十类重大 疾病 中已支持的 研究不列入专项 支持范围;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诊断试剂不在专项 申报范围内; 纯研究性或转化医学范围不在专项 申报范围内。

 资助类型 临床应用研究、 创 新性研究、 规范化研究:以临床检验常见问 题、 规范化为切入点, 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疾病 诊断分析和筛查技术方法的 创 新性主要研究对象, 疾病 诊断分析和筛查技术方法的 创 新性研究, 以及配合医疗改革的 病 历检验信息的 规范化研究。 课题类型资助 强度:• 特色课题:

 约15万

 申请条件申请单位条件 : 主申请单位为北 京地区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 参与单位可不局限于医疗机构; 课题负 责人 必须为上述医疗机构检验科人 员; 申请单位在市科委信用管理评价中无C级或 D级记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且市科委信用管理评价中无C级或D 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 且市科委信用管理评价中无C级或D级记录; 研究样本在北 京地区具有覆盖性或普及( 高发)

 性; 研究样本量( 病 例数)

 在北 京地区或全国处于领先; 研究样本量( 门诊数, 或住院病 例数, 或床位数)

 在北 京地区或全国同一检验量领域处于领先。

  申请人 条件:1、 热爱医学事业, 具有良 好的 医德医风和科学道德, 且三年内未作为主要责任人 出 现重大 医疗安全事故;2、 正式受聘于课题主申请单位检验科, 能够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完成规定的 课题任务, 且每年在主申请单位工作时间 不少于六个 月 , 保证有足够的 时间 和精力 参与课题研究工作;3、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职务)

 , 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和两年以上工作经验;4、 在研省部级以上( 含)

 各类课题不超过2项 。5、 研究工作内容 未重复申报。

  申请单位职责:• 主申请人 的 研究能力 或基本的 研究条件;• 申报课题初审;• 提供相 关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 配合市科委及基金会监督课题实施;• 配合市科委做好课题结题和成果管理。

 申报事项 申报方式:• 申报单位科研主管部门推荐• 限项 申报各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

 检验专项 特色课题不超过2项 。检验专项 特色课题不超过2项需由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科室牵头申报• 电子在线申报

  在线申报和预审:• 申报单位在科委申报网 站上填写申报后, 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检验医学专项 基金办公室组织专家预审核, 审核研究方向;• 预审核通 过后预审核通 过后, 通 知申报单位及科委。

 由申报单位向北 京市科委正式申报通 知申报单位及科委。

 由申报– 课题申报经科委评审立项 后, 需同基金会签订《科研经费资助 协议书》

 2012年首都临床应用特色检 验类课题汇总表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申报单位课题负责人联系电话开户行行号帐号Z121107005112001差减富集循环肿瘤细胞技术的建立及在抗肿瘤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解放军第307医院陈建魁13621100632农业银行北京市丰台区支行营业部10211-060101040021969Z121107005112002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离鉴定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肺癌个体化诊疗中的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崔巍13522649418建行朝阳支行18711001018700059999999Z121107005112003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子特征及主要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卫生部北京医院许宏涛15010594850工行王府井金街支行0070200000709089135235Z121107005112004建立抗Survivin单抗-酶联免疫技术通过尿液筛查膀胱癌的新途径研究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青云13693354422北京银行丰台支行34101090341400120105241315Z121107005112005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的新型分子标志物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韩晓红13810659230中国银行北京东城区支行营业部81807419838808091001Z121107005112006慢性肾脏病的实验室预警---eGFR标准化及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学晶13810296169工商银行北京西四支行280200002809089001294Z121107005112007Z121107005112007八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验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王建中王建中13911537232工商银行北京西四支行28280200002809089001294医院Z121107005112008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筛查及MMACHC基因突变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宋文琪13651260391北京银行阜成支行323201051376-78Z121107005112009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人粪便中胃癌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白洁13911013819北京工商行太平路分理处8020200080209098500188Z121107005112010自动化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绵洋13671191329北京工商行太平路分理处8020200080209098500188Z121107005112011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与华法林用药关系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玫13910881266工商银行西直门支行6500200065009024900140Z121107005112012GP73用于肝癌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杨晓莉13581963388工商银行永定路支行00490200004909010000171Z121107005112013MMP-9, MMP-2, MPO在识别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丛祥凤15811409923建行北京金融街支行70811001070800059000328Z121107005112014血常规检查指标的新应用:RDW与MPV联合预测心衰患者死亡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康金锁13701084909建行北京金融街支行70811001070800059000328Z121107005112015机器视觉尿沉渣分析仪评价及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区间建立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13901303264北京银行建国支行3294001201090057-80Z121107005112016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标志物研究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13381029956建行北京市樱花支行45411001045400056019777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检验医学专项 基金管理办公室联系 方式:联系 人 :

 许冠一邮箱:

 wjp lab@126 com邮箱:

 wjp_lab@126.com13810180675

 84111974谢谢!

篇四: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1 页 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总结(6 6 篇)

 质量与平安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1

  20xx 年年初以来,依据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工作打算,拟定了各项工作标准,并逐步落实完成。但仞存在很多缺乏之处,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良和完善,现将 20xx 年质量平安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1、依法执业管理。仔细学习全院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科室每月组织学习 1—2 次,无执业资格的医师必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执业。通过学习,提高了我科医务人员依法行医的意识,保障了医疗平安。全年无经济赔偿,同时医疗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2、制度建设:连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落实,持续改良医疗质量。

 1〕定期质量检查;科主任与二线医生每周进行医疗文书质量督导检查,从而降低了缺陷病历率,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把运行病历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来检查。通过检查病历书写的准时性、科学性,交接班记录,疑难病历商量,抢救记录的书写,以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状况。依据我科疾病的特点及实际状况,制定并实施了常见病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2〕加强三基培训。科室依据年初制定的三基培训打算,以科室组织学习和全院性业务学习相结合,尽量抬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3、质量管理成效:改善了服务理念,加强了医患沟通,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进展,医患冲突削减,同时已加强了对患者知情同

  第 2 页 意及隐私权的爱护工作。全年无丙级病历。医疗质量排名名列医院前茅。合理用药及抗生素使用率上有所改善。

 4、缺陷:

 1〕有无执业资格书写的医疗文书未准时得到有执业资格的医师签字。

 2〕病历内涵质量有欠缺。

 3〕抗生素使用率未下降到医院规定的范围。4〕病原学送检有时未达标。

 下一年打算: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执业。

 2〕加强质量管理的学习,提高医疗质量。做到诊断有标准,治疗有根据,从而到达削减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之目的。

 3〕连续做好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工作,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4〕改善服务看法,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

 质量与平安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2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造优质的医疗服务及品牌,我院成立了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在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委员会在全年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工作有成效的缘由总结如下:

 一、充分的人力资源;

 通过对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准时调整,我委员会各成员分布至临

  第 3 页 床各科室,作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对科室质量与平安指标进行掌握,定期对科室进行检查,准时发觉问题及改良,使医疗质量平安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临床。

 二、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培训;

 医院定期选送质量与平安委员会骨干外出学习、培训,使委员会成员能够把握正确的质量与平安管理技能及方法,并能够应用到临床实际当中去,颇有成效。

 三、专项资金的下放;

 医院成立了专项资金,作为医疗质量与平安的检查活动中的经费,用作每月质量与平安管理检查活动中发觉的问题进行奖罚,对全员主动参加质量与平安管理活动起到了主动的作用。

 质量与平安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3

  20xx 年,我院申报了“创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呼应了医院领导的号召,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检验科各位同志齐心协力,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主动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平安、提高全科素养,较好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思想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的平安,检验报告的精确性,给临床供应有效的诊疗根据,检验科成立了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成员有:x。针对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成员

  第 4 页 强化培训,提升自身的医疗质量和平安意识,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医疗平安与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催促检验科各位员工仔细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保证检验质量。

 二、活动打算

 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打算,定期对检验科各岗各室工作状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有成效,持续改良。

 三、活动记录总结

 从 20xx 年 1 月开头,质量与平安小组对检验科各岗各室进行督导检查。

 1、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排解平安隐患,制订医疗平安整改措施,全面提高了医疗质量。20xx 年检验科全年无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过失事故发生。

 2、科室感染治理:通过督导检查,完善了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加强了院内感染学问宣教和培训,仔细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危险值报告:检验科属医技科室,职责是全力协作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质量供应有效的诊断根据。消失危险值,到达 100%报告给临床医生,并做好检验科登记记录,确保有据可查。

 四、存在问题及缺乏

 依据 20xx 年上半年检查督导状况可以看出,检验科在各种登记记录及工作的交接班状况存在着不怜悯况的问题。针对发觉的问题及缺乏,质量与平安小组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及改良方案,确保彻底解

  第 5 页 决检验科工作中存在的缺乏,提高检验质量及科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综上总结,在下一步工作中,检验科将仔细总结阅历,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缺乏,根据科室进展规划,仔细长久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努力为人民群众供应平安、有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质量与平安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4

  为进一步完善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充分发挥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对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督导作用,实现质量管理部门与临床一线之间质量与平安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全面提升科室的质量管理水平,结合本院状况,制定本方法。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二、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统称“科室质控小组”〕

 各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人数视科室详细状况自行确定。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第一责任人,担当科室质控小组组长,成员包括:科室副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联络员及其他有质量管理力量且责任心强的人员。

 三、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1、科室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第 6 页

  2、科室质控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院感质量与平安管理工作,对本科室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3、依据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定本科室质控小组年度活动打算和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相关制度并催促落实。

 4、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至少 1 次/月,全面排查和梳理质量与平安隐患,查找漏洞、薄弱环节,检查本科诊疗常规、操作规范、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状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看法,依据检查状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持续改良。

 5、依据医院下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控相关指标与数据,并把握和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的质量管理。

 6、结合本专业特点及进展趋势,根据国家诊疗规范,完善本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规范、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到人。准时通报质量管理信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平安。

 7、仔细落实医院质量与平安的相关要求,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核心制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与平安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质量与平安意识和质量管理力量。

 8、每月由科室主任主持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商量活动会,分析探讨科室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良措施,并做好记录。

 9、科室质控小组活动状况每月上报相关职能部门与质管办。

  第 7 页

  四、科室质控小组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活动的时限:科室质控小组除对科室的质量与平安日常管理外,定期召开质量与平安管理活动商量至少 1 次/月。

 〔二〕活动的形式:运用 PDCA 方法持续改良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现场评估、暗访、抽查追踪、访视病人、查阅病历等方式开展活动。

 〔三〕活动的主要内容:

 1、质量与平安监测指标〔日常工作量指标、住院患者相关指标、单病种质量指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指标、医院感染监测指标、各医技科室专科质量指标等〕;

 2、核心制度执行状况〔医疗、护理核心制度〕;

 3、患者平安目标管理;

 4、病案质量管理;

 5、合理用药、合理用血、合理检查;

 6、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

 7、医疗平安〔不良〕大事管理;

 8、医院感染管理;

 9、急危重患者的管理、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住院超过 30 天患者的管理、大额医疗费用患者的管理等。

 〔四〕活动记录及报告要求:

 1、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活动,必需严格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 年版〕》中有关本科室的各项评价

  第 8 页 标准要求,仔细组织开展实施。

 2、科室质控小组活动商量的时间必需提前一天报告质管办以便督导或参加。

 3、质控活动商量记录格式及字体、字号排版严格根据要求统一排版。

 五、建立质量与平安管理联络员机制

 〔一〕联络员产生: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各指定一名热心科室管理、熟识科室各项业务、责任心强的医师〔技师〕和护师担当本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联络员,并报相关职能部门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联络员的培训: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对科室联络员进行科室日常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指导和培训,质管办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度组织 1—2 次全院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联络员业务力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与平安理念和意识的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的组织、日常活动的记录等方面。

 〔三〕联络员的职责:

 1、在科室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帮助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做好本科室各项医疗相关统计数据和指标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

 3、帮助科室做好医院和本科室对质量与平安检查状况反馈的整理、评价、分析和整改记录工作。

 4、帮助科室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质量与平安检查的迎

  第 9 页 接预备、协作实施和检查状况反馈的整理、记录工作。

 5、参加质管办组织的相关医疗质量与平安检查工作,准时将科室管理或诊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的看法或建议反馈给质管办。

 六、奖惩罚法

 〔一〕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活动状况是科室主任、护士长任期考核的重要根据。

 〔二〕对于科室管理规范,科室各项质量与平安管理指标完成状况良好。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成果突出,职能部门检查成果突出,年度内无重大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医疗过失,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活动开展和报送准时、内容充实且紧扣质量与平安主题的,每年全院评比 3 名“优秀科室质控小组”和质控联络员,并予以相应嘉奖。

 〔三〕对于科室管理混乱,各项质量与平安管理指标完成较差。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成果排名靠后,职能部门检查成果较差,年度内科室消失重大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医疗过失的,科室质控小组活动开展和报送不准时,甚至弄虚作假的临床、医技科室和护理单元,取消科室、护理单元、科主任、护士长、联络员年度评优评先资格,撤销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联络员资格,由科主任、护士长重新指定。

 质量与平安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5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进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凹凸表达,医疗平安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仔细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

  第 10 页 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主动参加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看法。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削减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现对本年度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平安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阔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仔细开展了内容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足”的“三好一满足”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支配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准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亮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具体状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良沟通方式,注意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平安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平安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平安使用,避开发生医疗过失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仔细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

篇五: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申

 报

 书

 学 校 名 称

 长沙医学院

  院 系 名 称

 医学检验系

  专 业 名 称

  医学检验

 专 业 代 码

 100304

  学

  制

  四 年

  联 系 电 话

 0731-8498516

 填 报 日 期

  2008 年 4 月 21 日

  湖 南 省 教 育 厅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制

 二○○八年三月二○○八年三月

 填填

 写写

 说说

 明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 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栏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 申报书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医学检验 学制 四年 专业开始招生时间 2005年 专业所属科类 医学 专业实验室数量

 6

 专业课实验开出率 100%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030万元

 实验室面积(平米)

 500 m2

 图书(册)

 生均数 电子图书 (种数)

 生均数 国外学术期刊(种)国内学术期刊(种)

 专业图书资料 5.3万 115 2.2万 47.8 21 107 专科生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合计 在校生数(人)

 288 172 0 0 46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专)科招生数量(人)

 145 138 172 专业学生状况 一次就业率(%)

 84.5% 88.5% 87.9% 专任教师

  37

 人。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其它 职称 情况(人)

 6 13 10 8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其它 学历 情况(人)

 4 11 20 2

 60岁以上 50-60岁 41-50岁 31-40岁 30岁以下 师 资队 伍状 况(含实验 教学 人员 )

 年龄 情况(人)

 2 8 12 5 10

 二、专业建设现状二、专业建设现状 2. 1 教学基础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教学基础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我系已有 8年开办医学检验本专科教育的经验,已建立了完整的校、系、室三级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管理机构, 教学文件齐全, 基础设施、 师资队伍等能满足本科层次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要求。我系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担任医学检验本专科教学的的专任教师有 37 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 6 人,副高职称 13 人,中级职称 10 人。专任教师中博士 4 人,硕士 11 人;此外还聘请了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兼任教师 7 人,其中副高以上教师 6人。

 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长沙、衡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260余亩,建筑面积 63. 5万平方米,总投资逾 13 亿元。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实验室设备先进,具有价值过亿元的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 60 间;图书馆现有中外藏书 81. 5 万册,电子图书 40. 5 万册,各类期刊 2000 余种;现有附属医院 5 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 2 所,二级甲等医院 3 所;教学医院 8所,实习医院 70多所,社区实习基地 30 多所。

 专业教学设施及场地:医学检验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合计 1030 万元,学生实验用房面积 700余平方米,另有预备室、精密仪器室、危险物品储藏室、库房等 6间。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另本专业有校外实习基地 70 余个,校内实习基地 1 个,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 2 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 在科研方面,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杂志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编和参编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材 3部。目前,本专业承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3项,校级科研基金 5项。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同时,重视教学改革。对医学检验教学条件: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现承担省级、校级教改课题 3项,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反响。在研发和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2. 3 教学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教学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果评价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医学检验为基础,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医院交叉感染监控方向为核心的、同时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检验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措施 1.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

 改革。建立导师制,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多渠道加强学生职业素 质教育。

 2.

 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把相关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分解 落实到相关课程,建立体现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

 3. 完善教学制度,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积极进行教 育思想。

  3.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通过完善各类实践环节(创新科技活动、三下乡、第二课堂、竞赛、社会实践、临床见习、实习、讨论课等)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

 (二)素质、能力、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形成并能养成自我 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交叉感染监控和实验室质量控制 方向为核心的医学检验等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备病理技术、脱 落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诊断学等细胞形态学和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现代 医学类实验室方面的理论与技能,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学本科专业规定的本专业培 养要求。知识结构要求如下:

 1.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院感染、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 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等。

 3.专业课程: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微生物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分子诊断学、脱落细胞学、输血学等。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

 五、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学、流行病学、医院感染、实验室质量管理、生 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内科学、传染病学、临床检验基础、临 床微生物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输血学、 分子诊断学等。

 六、主要实践环节 1. 入学教育与军训(军训理论)3周 2. 公益劳动与社会实践(调查)寒暑假 7周 3. 课程实验、实训与临床见习 3. 创新科技活动、三下乡、第二课堂、竞赛等 4. 临床实习(毕业论文)48周 四、主干学科五、主要课程六、主要实践环节

 (1)医院:临床 4周,医院感染调研 4周、检验科 38周、血库 2周。

 (2)岗前培训 2周,毕业考试 2周。

 七、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完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取得 220学分,可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凡符 合《长沙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八、教学时间分配表 全学程按 196周安排,其中教学 102周,实习 48周,考试 12周,军训(含入学教育、毕业教育)4周,假期 29周。附表如下:

 七、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八、教学时间分配表学年 学期 入学、国防、实习、毕业教育 教学 考试 社会实践 公益劳动 假期 临床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总计 1 3 15 2 * 5

 一 2

 18 2 * 7

 52 3

 18 2 * 5

 二 4

 18 2 * 7

 52 5

 18 2 * 5

 三 6 1 15 2 * 0

 43 7

  1 四 8 1

 1

 0 48 51 合计 5 102 13 0 30 48 198 注:1. *2. 临床实习:48周,内科 4周、医院感染调查与研究 4周、临床生化检验 8周、临床免疫学检验 6周、临床微生物检验 8周、临床血液学检验 4周、临床检验基础 8周、输血学检验 2周、论文写作 4周等。

 九、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统计 *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安排在假期执行,是教学计划的内容 九、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统计课程类别 门数 学时 构成%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理论 实践 学分 学分 构成% 必修课 28 2044 79.6% 1204 8 4 2 / 4 8周 1:1.90 164 74.5% 限选课 16 524 20.4% 345 179 1:0.52 33 15.0% 专业任选课

  10 4.5% 公共任选课

  8 3.6% 创新教育

  5 2.4% 合

 计 44 2568 100% 1549 2461 1:

 1.5 9 220 100%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十、指导性教学计划 学时 学年及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1学 期

 2学 期

 3学 期

 4学 期

 5学 期

 6学 期

 7学 期

 8学 期

 15周每周学时数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5周

 30周

 18周

 课程类别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1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3.0 54 50 4

  3.0

 2 毛 、 邓 三 重 要 思 想 概 论

 3.0 54 50 4

 3.0

  3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 基 础

 2.5 48 32 16 3.0

 4 中国近代史纲要 2.0 32 28 4

 2.0

  5 大学英语 14 256 180 76 3.0 3.0 4.0 4.0

  6 体育 6.0 106 6 100 2.0 2.0 2.0 2.0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5.0 108 54 54

 6.0

  8 军事课 社会 实践 ( 调查 )

 、 劳动锻炼 3.0

 #

 9 2.0

 # # # # # # 10 医用物理学 3.0 54 30 24 3.2

 11 无机化学 3.5 64 34 30 4.0

 12 有机化学 4.0 72 48 24

 4.0

  13 分析化学 4.0 72 48 24

 4.0

  14 仪器分析学 3.0 60 40 20

  4

 15 生物化学 6.0 104 60 44

  6

 16 病理学 微生物学(包含医学微生物学)

 3.0 60 30 30

 4. 5

  17

 4 72 42 30

  6

 18 医学免疫学 2.0 38 26 12

 2.0

  19 临床检验基础 7.0 126 74 52

  7. 8

 20 临床微生物检验 6.5 120 64 56

  7.0

 21 寄生虫学及检验 2.0 38 20 18

 2.0

  22 临床免疫学检验 5.0 90 46 44

 5.0 23 临床生物化学 6.5 120 60 60

 6. 7 24 临床血液学检验 7.0 126 60 66

 7. 8 25 检验核医学 2.0 36 36 0

 2.0

  26 流行病学

 3 56 32 24

 3

  27 临床 实验 室 质量 管理 2.5 48 28 20

  5

 28 医院感染 1.5 42 30 12

  2

 必修课 小

  计 116 2044 1204 840

 29 循证医学 1.5 30 18 12

 3.0

 毕业实习 48 周

 30 药理学 2.0 42 32 10

 3.0

  31 内科学 3.0 60 40 20

  4.0

 32 外科学 1.5 30 20 10

  2.0

 33 传染病学 1.5 30 20 10

  2.0

 34 物理诊断学 1.5 30 15 15

 2.0

  35 组织胚胎学 3.0 40 20 20

  2.0

 36 人体解剖学 3.5 68 34 34 4.0

 37 临床输血学 1.5 30 16 14

 2.0 38 生理学 2.5 42 22 20

  3.0

 39 高等数学 2.5 48 48 0 3.0

 40 公益劳动 2.0

 # # # # # # 41 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与创 业 指 导

 1.0 20 20 0 2.0

 42 1.0

 #

 #

 #

  限选课

 43 形势与政策 2.0

 # # # # # # 小

  计 33 524 345 179

  合

  计 149 2568 1549 1019

  1 分子诊断学 2.5 45 33 12

  2 卫生统计学 1.5 30 30 0

  3 卫生检验基础 3.0 54 40 14

  4 文献检索 1.5 30 20 10

  5 医学科研设计 1.0 20 20 0

  6 细胞生物学 2.0 36 26 10

  7 检验医学进展 0.5 10 10 0

  8

 检验仪器学 1.0 20 16 4

  9 现代医学成像原理 1.0 20 16 4

  10 专业外语 1.5 30 30 0

  11 卫生检验基础 3.0 54 40 14

  12 实验动物学 1.0 20 12 8

  13 医用电子学 2.5 48 40 8

  专业任选 课 14 医学遗传学 1 20 20 0

  小

 计 20 383 313 70

  专业任选最低学分要求 10

  毕业实习 48 周

 附:1.实践包括实验、见习及讨论等;2..形势与政策、就业、创业指导、军事课(理论与实践)

 、公 益劳动锻炼、形势与政策课程统一下达教学任务;3.#为开课学期。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一)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1.根据学校现有制度,配合医学检验教学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医学检验实践教学工作的特色,完善了医学检验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医学检验临床实践教学工作要求》 、 《医学检验临床教学督导组工作规范》 、 《医学检验系主任职责和工作细则》 、《教研室主任职责和工作细则》 、 《实验室主任职责和工作细则》 、 《实习医生行为规范》 、《实习医生纪律管理条例》 、 《实习医生实习鉴定及成绩考核办法》 、 《优秀实习生评定方法》 、 《优秀带教老师评选实施办法》 、 《实习生岗前培训制度》 、 《优秀医学检验临床实习基地评选办法》 、 《实习医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 《本科生导师制》 、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教学工作委员会章程》等规章制度 20余部。

 2.重新修订医学检验本科《医学检验临床实习鉴定手册》 、 《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指导》 ,建立和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重新组织修订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 临床血液学、 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的标准要求, 使学生能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3.修订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所有课程已完成了《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要求...

推荐访问:检验科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 优秀成果 检验科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