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7篇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无偿献血社会实践报告2篇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献血社会实践报告 2 篇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
作为一名今天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人,传承爱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在大学期间,我们不应该只是天天泡在课本中,往来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徘徊于大学的校园里!更重要的是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懂得如何与社会相处 难 ,让自己检阅自己学习 炬知识后的实践能力,让 泌 自己明白这个社会哪里 柄 需要我们。
随着 x 政 x 年“红色盛夏”无偿 广 献血志愿服务的倡议, 低 我积极地参加到其中, 成 为首都无偿献血活动尽 迂 职尽责。作为一名无偿 辊 献血的志愿者,我的责 岗 任心提高了很多,我知 壬 道了很多我们大学生能 闸 为社会做的事情。当然 箩 ,我也在志愿者的工作 絮 中学习了一些课本之外 佛 的知识,也为自己的社 损 会实践工作打下了厚厚 售 的基础。我相信我们每 姬 个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 凌 能及的事,希望更多的 飞 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
粘
xx 年 8 月,暑期 酚 的炎热天气却没有使我 传 们退却!上午十点,我 疥 们和以往一样,准时到 驳 达北京东直门枢纽站外 沥 集合,参加无偿献血志 伎 愿者活动。虽说活动内 譬 容简单,但酷
暑的考验 瞻 也绝非易事。我们分工 舀 行动,一队向过路人发 劲 放无偿献血知识卡和书 悬 籍;二队是辅导无偿献 奔 血者填写无偿献血的相 沂 关表格;三队是献血后 蒙 的服务,主要是给无偿 项 献血者水,蛋糕,营养 烤 品等等。看似简单的事 饭 情,我们可是紧张了!
千 当有人主动来献血时, 梁 大家七嘴八舌,语无伦 茵 次,甚是尴尬!多亏大 稚 家齐心协力,才慢慢熟 赃 悉这个新环境。
看 僚 到一个个无偿献血者的 肪 笑容,我们也多了许多 监 欣慰之情,因为我们参 尖 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彩 并不多,我们很珍惜每 尾 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希 部 望每一次都给他人带来 焊 最真诚的服务。
当 歇 然,在这次社会实践活 盎 动中我也学习了许多知 哟 识。比如稀有血型,成 召 分献血,成分献血者身 顷 体条件等等。下面我就 扑 做一下简单的陈述:
增
成分献血是利用先进 栽 的科学仪器采集血液中 汤 的某一指定成分,以满 勘 足临床病人病情的需要 燎 ,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 笆 源,提高疗效,减少输 紧 血后反应的目的。临床 拴 一些病人并不是因为全 帚 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 蹄 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 眠 种成分。所以,这就需 招 要人们仅献血液中的某 芽 种成分,有针对性地满 圆 足病人的病情需要求。
狸 成分献血者需要各项检 靡 验结果正常;体重大于 柔 五十公斤;肘臂上的静 犹 脉血管较为明显等等。
颐 成分献血者应当注意献 宴 血前一天请不要吃高脂 锰 或高蛋白的食物,如肥 篡 肉,油条等;献血当日 恤 请务必空
腹;献血者在 聪 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 挣 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 度 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 蚜 匹林,维生素 e,消炎 炒 痛,潘生丁,安茶碱, 骤 绿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 绊 ;献血前保证充足的睡 觅 眠和稳定的情绪。
喳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型主 烦 要是指红细胞的血型, 援 血型系统则是根据不同 柄 标准对红细胞血型进行 胡 分类的方法。目前已知 莲 的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 媚 共有 26 个,其中最重 召 要的是abo 血型系统 腑 ,其次是 rh 血液系统 侮 。rh 血型系统发现于 喊1937 年,是最复杂 奎 的血型系统之一。简单 史 地说,当红细胞上存在 铸 d 抗原时为 rh 阳性, 恼 用 rh(+)表示;当 鸯 缺乏 d 抗原时即为 rh 鱼 阴性,用 rh(-)表 一 示。rh(-)血型是 握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 鸳 义。因为 rh 血型不合 淌 的输血有可能危及病人 妻 的生命。母子 rh 血型 朗 不合的妊桭,有可能会 咸 发生死胎,早产,新生 抚 儿溶血病。由此可见 r 创 h 血型的稀有之处啊!
挛 如果您是 rh 血型者, 窍 在生病或手术需要输血 舆 时,您一定要将您的特 填 殊血型告知医生,以便 狮 医生及早和血液中心联 唐 系,提供您所需要的 r 袜 h 血液。rh(-)血 司 型是稀有血型,希望r 辗 h(-)血型者能够团 徊 结起来,主动在相关部 沮 门登记血型,保证您或 秧 他人在需要输血时有充 雁 足的血液可供。还有, 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 鸭 己的身体,如果生病一 只 定要及时就诊,切勿耽 遇 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 萤 的局面。当然,当与您 拍 血型一样的人需要血液 凳 时,也可以就此及时地 沤 筹集到足够的血
液。这 肢 样不但可以帮助自己, 色 也可以帮助您的朋友!
长
以上这些是我在活 肝 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但 喜 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 楚 有一种志愿者的幸福感 为 与自豪感!我希望青年 爵朋友们,一起加入光荣 滁 的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 折 队伍,用我们的微笑点 盐 亮志愿服务的火炬,让 葵 我们的爱心在志愿服务 鳖中永恒流转。朋友们, 亮 这里有苦,烈日下的工 求 作晒黑了白皙的皮肤; 旭 这里有辣,辛勤的汗水 宰 浸透了崭新的衣服;这 与里有酸,分离的泪水打 亡 湿了友谊的天空;这里 喧 有甜,献血者满意的笑 场 容像清泉流入我们的心 蚕 田。在这里,我们共同 菩体验着志愿服务的酸甜 病 苦辣,书写出不一样而 峭 精彩的志愿人生!
胰 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 韧 有限的青春因为奉献而 陛 变得充实,久远。在这 瓷 个盛夏,请与我们同行 讫 。将我们的热情与汗水 酒 献给祖国,献给首都, 诣 献给无偿献血者,献给 雏 自己的青春!xx 年的 蹈 盛夏,让我们的青春与 委 健康共舞,与志愿同行 呀 ……
暑期社会实践 蝴 报告--无偿献血车服 封 务无偿献血社会实践报 约 告(2)
随着放假 控 的到来,我校的社会实 鸭 践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辰 今年我们数学系依旧到 知 新乡市中心血站的无偿 潜 献血车上为那些无偿献 斗 血的各阶层人们服务。
赠
通过两天的自愿服 买 务,我对那些前来献血 肄 的人们真的
是刮目相看 粳 。他(她)们朴实的言 她 语,实际的行动感动了 桐我。他(她)们中有日 蹋 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 应 民;有上班一族的市民 懈 ;也有像我们这样朝气 厉 蓬勃的学生;还有穿着 则一身警服的警察叔叔。
历 他(她)们积极踊跃、 邢 热情澎湃的程度完全出 虹 乎我的意料,尤其是农 细 民,更让我从心底萌生 佑一种钦佩之情。
第 胶 一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小 丘 店乡,车刚停下来就有 忧 人上来,我们就给他发 渔 了检查表,并给他讲解 遭 怎样填写。随后来献血 性 的人络绎不绝,整个上 续 午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 独 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 鹰 中年叔叔,当我们结束 吓 时他恰巧赶来。采血人 办 员说:“不好意思,今 雨 天停采了。”他便愁眉 强 紧锁,好是伤心,硬是 仍 坐到沙发上说:“我今 哨 天跑了三十里地,就是 茧 为了献血,今天要不让 稚 我献,我就不走了。” 卤 当时我们都哭笑不得。
栅 叔叔的精神是多么高尚 蛰 啊,无常献血,什么也 层不为,为的是献出自己 艳 的一点爱心,拯救垂危 内 的病人吧,这也许是叔 蚜 叔最简单但是最崇高的 盐 心愿吧!
第二天我 要 们来到了延津县的一个 皮 集贸中心,车刚停下来 迈 ,人们都挤着要献血。
桥 在炎炎夏日里,街道边 瘫 排起了献血的长龙,他 垫 (她)们来自不同的家 来 庭,不同的村庄但却有 肮 着共同的目的——献血 宋 。记得检查表上有一项 痛 说是近一年内是否注射 霍 疫苗,当时有位叔叔说 翘 :“我注射了甲型 h1 竹n1 疫苗,还能献吗? 奔 ”这么专业的问题只好 档 让他问车上的
医生。可 株 是人山人海的,哪能挤 拔 上车啊。但是那叔叔却 隶 拿着检查表硬是等到最 永 后,听到“不好意思, 疲 先不要献了,再停一段 昼 时间吧”之后才失望的 税 离去。
每次拥挤的 竞 画面,每个失望的面孔 巡 都在我脑海里盘旋。让 美 我深深的感受到不仅新 软 中国的经济有着突飞猛 翌 进的发展,而且教育事 是 业也是蒸蒸日上啊。从 封 一件小小的鲜血之事, 舌便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 反 素质在提高,品味在提 烧 升!
通过这次实践 语 活动,我们这些“一心 毕 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 抒 窗外事”的大学生接触 泽 到了,了解到了平日里 助 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社 全 会,为我们将来走向社 矣 会做了个学前教育,受 附 益匪浅!
篇二: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的调研报告 上周五在学校进行了无偿献血的活动, 许多同学都积极的参加奉献自己的爱心, 于是围绕着无偿献血, 我们调查了人们关于无偿献血的态度。调查主要基于五一期间我们随着北邮红十字会去北京市密云县中心血站的志愿者活动, 在志愿者工作过程中, 我们详细地询问了血站工作人员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圆满完成了社会实践, 更加对无偿献血有了 更深层次的认识, 不足的是在志愿者活动期间我们并没有采访一些去献血的人(也是一点小遗憾), 随后我们在网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关于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 调查过程中共收到有效问卷 72 份。
一、 调查背景 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 4.54%, 中等收入国家为 1.01%; 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 0.84%, 美国则高达 6%。
在低人口献血率的表象背后, 还隐藏着更危险的信号:近两年全国各地“血荒” 现象大面积的升温, 昆明告急、 南京告急、 青岛告急、 北京告急……血荒触目惊心。
6 月 14 日为世界献血日。
世界献血者日 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出 于利他目 的而献血的自 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 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同时,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 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 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 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 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 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献血
是爱心奉献的体现, 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 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
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设, 是无偿献血的主力, 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 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 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 调查目的:
1. 调查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
2. 培养自身调查和采访能力, 感受收集资料的过程, 从复杂的数据和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在困难中提高社会实践调查的能力。
3. 借此向人们倡导无偿献血的社会风尚。
让愿意献血的大学生顺利实现捐血救人的愿望, 向公众诠释无偿献血的意义。
4. 向人们宣传普及献血小常识(很多大学生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由于调查的随机性很强, 而且是小范围调查, 抽查的人也都是大一学生, 所以此次调查不能保证其普遍性)。
三、 调查地点:
北京市密云县中心血站、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四、 调查时间:
5 月 2 号~5 月 5 号 五、 调查对象 主要为大一学生 六、 调查内容 1.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调查问卷 4 题涉及)
2.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出发点(调查问卷 8 题涉及)
3. 随机调查大学生对献血有关基本常识的了解(调查问卷 3、 7 题涉及)
4.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看法(调查问卷 10 题涉及)
5. 分析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调查问卷 9 题涉及)
6. 分析家长对孩子参加无偿献血的态度(调查问卷 5 题涉及)
7 大学生对社会一些做法的看法(调查问卷 2、 6 题涉及)
8 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宣传的认可度和建议(调查问卷 2 题涉及)
七. 调查具体情况(数据与分析)
第 1 题
您对献血的条件了解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很清楚 9
12. 5% B. 知道一点 58
80. 56% C. 一点也不 5
6. 9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从此项数据得出, 大部分人都只对献血有初步的认识, 并没有很详细的了解。
第 2 题
统计调查对象的人群。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第 3 题
您认为献血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会伤害身体 10
13. 89%
B. 有益于身心健康 46
63. 89% C. 没有任何别的影响 16
22. 2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在这项调查中, 有 63.89%的选择献血有益于身心健康,
22.22%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13.89%选择会伤害身体。
献血在无菌前提下是有益无害的 能让你的体内增生新鲜血液 促进血液循环代谢, 虽然大多数人选择会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仍有不小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其他选项, 说明人们对于献血的知识不够清楚。
第 4 题
您有参加过无偿献血活动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没有 60
83. 33% B. 一次 12
16. 67% C. 两次 0
0% D. 两次以上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在这项调查中, 有 83.33%没有献过血, 只有 16.67%的人献过一次血, 而没有人献过两次及两次以上, 这说明我们大学生目前的献血积极性非常低, 大学生鲜血意识薄弱。第 5 题
您的家人是否支持您参与无偿献血?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支持 28
38. 89% B. 不支持 8
11. 11% C. 没问过, 不知道 36
5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在此项调查中, 关于父母是否支持自己献血, 50%的人表示没问过, 不知道, 38.89%的父母支持, 11.11%的父母不支持, 没问过表示家庭教育中缺乏献血知识的普及, 而在另一半中支持是不支持的 3 倍多, 表示父母在献血知识上有一定的认识。第 6 题
您认为是否需要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需要 54
75% B. 不需要 12
16. 67% C. 不知道 6
8. 3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在此项调查中, 关于是否应该加大力度宣传无偿献血 75%的人选择需要, 有 16.67%选择不需要, 8.33%表示不知道, 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献血能够普及。第 7 题
您献血之前会对安全问题有什么顾虑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有, 怕被传染疾病 37
51. 39% B. 有, 但不是很在意 27
37. 5% C. 没有, 相信是安全的 8
11. 1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此项调查调查人们在献血之前对安全问题的顾虑, 只有 11.11%的人选择完全相信其安全性, 其他都对献血的安全性表示怀疑, 这说明我们的无偿献血制度仍需完善, 要加大对于无偿献血的安全措施, 保障献血人的安全。第 8 题
若您想参与无偿献血, 您的动机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奉献爱心, 造福社会 61
84. 72% B.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2
2. 78% C. 见别人献自己也献 4
5. 56% D. 其他 5
6. 9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此项调查调查献血人的献血动机, 绝大多数人选择奉献爱心, 造福社会, 这正是献血的意义所在, 献血本身就是为了那些急需血液的病人, 为了造福社会。第 9 题
您或您身边的人不去献血的理由有:
(可多选)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 自己身体不达标 48
66. 67% B.
心里有阴影, 怕见到针, 怕痛 33
45. 83% C.
担心献血的地方卫生不合标准 43
59. 72% D.
自己的血凭什么要无偿地给别人?
4
5. 56% E. 自己无偿献血, 但医院却高价把血卖给有需要的人, 觉得不公平 19
26. 39% F. 不为什么, 就是没那爱心 4
5. 56% G.
太忙, 没时间 23
31. 94% H.
附近没有献血点 31
43. 0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此项调查调查人们不献血的主要原因, 统计结果表明主要的原因有对自己身体是否达标存在异议, 心理阴影, 担心献血地点不卫生, 献血地点太少等原因, 这要求我们多锻炼身体,献血部门完善献血体制, 加强献血宣传, 献血的力度。
第 10 题
您认为血站对献血者的态度是什么?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什么都不管, 能抽多少抽多少 7
9. 72% 会对健康负责, 依献血者的实际情况而判断是否适合抽血 44
61. 11% 不清楚 21
29. 1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2
在此项中, 我们了解到人们对于献血部门人员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说明献血部门应该继续努力, 培训更优质的医务人员对献血人负责。
八. 解决措施:
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 己力量的公益活动, 侧面体现了 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 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偿献血是自 本着自 愿原则而且不寻求任何报酬的公益行为, 所以无偿献血工作进行的好坏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公民的帮助他人的意识能否提高, 这也应该成为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另外, 学校上相关的宣传增多, 近年来有关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出色, 这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由于学校的重视, 使得无偿献血的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 其次, 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 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流动献血车、 献血网站、 报纸、 宣传单、 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了 解到无偿献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 这同样有利于宣传涉及到拥有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
最后, 宣传活动的内容更加详细也更
加丰富 , 同时志愿者在相关方面的讲解也更加生动耐心。
以上这些因素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 大的提高, 也就促进了 整体的献血事业。
最后社会方面:
无偿献血” 硬件” 设施和相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血液中心的献血设备不断的提高, 同时相关医疗服务人员 和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不断提高, 使越来越多的献血者献血时能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下, 使更多的献血者对献血工作增添了 信心, 那么必然会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献血中来而且同时也使一些献血者再次甚至多次献血,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 前面已经提到过, 在本次社会实践宣传和做问卷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无偿献血存在着一些误区甚至抵触心理, 这是我校无偿献血事业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于这些误区比如献血危害健康论, 不是个别情况, 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情况, 关于这些问题的由来, 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一个直接的原因源于公民对血库的“ 信任危机” ,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艾滋病病人是因为输血或采血而被感染。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 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比例占到了 l1. 2% (包括采血、 血液和血制品感染) , 仅次于注射吸毒的感染率 l7%。
加上体制的不完善, 人们对因献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恐惧被不适当地扩大。
其次, 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 公众对献血了 解不多, 容易被传统观念误导, 认为献血有害身 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些地方存在在献血工作机制上存在着重要问题,比如计划指标式的做法导致的不正常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是变相有偿卖血或者强制献血, 扭曲了 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
另外高额补贴或休长假等刺激方式, 更带来“ 献血有害健康” 的误导。
造假现象也增加了 传染病血液传播的概率。
这些不良的后果的影响范围被报刊媒体不断扩大, 最终造
成了 越来越多的公民对献血的疑虑甚至抵触。
现在人们存在着对献血的四种疑虑:
献血对健康有害吗; 献血安全吗? 会不会染上疾病; 我的血用在哪儿了 , 会不会挪作他用; 修复这些疑虑, 我小组认为基本的一点是不变的——我们要用更热情更高效的宣传、 更优质的服务、 更良好的形象来增加大学生和普通市民的信任, 并且严厉抵制那些“ 献血危害健康论” 的鼓吹者, 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
此外政府要有足够的投入并在制度和机制上进一步严格规范, 信息公开、 公众参与必不可少。
唤起人们的爱心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在长时间内 的不断努力。
1.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让大学生和普通公民了 解无偿献血
通过电视、 广播、 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 在街头献血车、 采血点利用宣传画及各种献血照片展示进行, 无偿献血志愿者从公益角度宣传, 组织参观学习 , 普及“ 献血无损健康, 献血有益健康”的科学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全民献血意识。
2. 改善献血环境和条件, 提高硬件设备, 吸引更多的献血者 ( 给献血点提得建议)
应该通过有关工作, 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营造温馨、 宽松的献血环境, 比如可以在成分血采集点布置花卉盆景、 提供看电视、 上网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等等一系列的人性化设施, 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血液捐献设备的水平。
3. 提高无偿献血宣传团队综合素质, 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无偿献血宣传团队应该首先提高自 身 的综合素质, 无偿献血宣传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提供详尽的讲解和周到的服务,打消献血者的顾虑, 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4. 大学生和普通公民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
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九. 调查总结: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 拯救他人生命, 志愿将自 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 而献血者不向 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 的荣誉, 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 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 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
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 使病员 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 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但由 于大多数公民对无偿献血方式感到陌生, 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
篇三: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 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有数据显示,仅“十一五”期间,我国自愿献血人口由 675万增加到 1180 万,年采血量由 2295 吨上升到 3938 吨。成绩虽然喜人,但现实仍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 8.7‰,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 45.4‰,是全球最低的 30 个国家和地区之一。而大学生一直是无偿献血的主体之一。本调查以无偿献血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研究选题,试图通过对山东大学无偿献血状况 的关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为如何更好地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调查内容 了解大学校园无偿献血的情况,包括参加献血的人数和次数,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度,了解并分析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出发点和未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 调查对象的选取是社会调查实施的关键一步.只有科学地选择调查样本,调查才有代表性.本次调查的对象是现在山东大学(济南)就读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样本容量为300 人。根据调查目的,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第一阶段,将山东大学招收本科生的 36 个学院按照本科生人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并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样本数量为 100。在每个等级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 2 个学院。
第二阶段,在每个学院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 2个班。
第三阶段,在所抽取的班级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学生中抽取调查对象。并注意性别的合理分配。
四、收集资料方法 资料质量直接影响调查的真实性。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要求,我们采用送发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由访员对抽中样本进行问卷面访。
五、分析资料方法 我们将使用国际通用的市场调查分析软件 SPSS13.0 对调查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保证调查的精确性;对开放式的部分资料将作定性分析。
六、质量控制与调查的组织 质量是调查的生命,我们将严格遵循调查程序,认真进行质量控制. 1.认真接受培训,遵守调查纪律。
2.严格复核 复核员将对每位访员的调查问卷作 15%左右的反抽样复核,发现问题将作作废、重访、补充反问处理。
3. 调查实行督导负责制 指导老师:泥安儒,副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社会调研中心主任 调查督导:
统计分析:
报告撰写:
七、调查的进程
1.计划准备阶段
2.试调查阶段
3.实地调查阶段
4.资料整理、录入、分析阶段
5.报告撰写阶段
6.提交报告
八.调查费用
附件问卷:
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你好!
为了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无偿献血事业及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的看法与建议,探索出更有益于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道路,我们在山大各个校区开展了这项调查,为如何更好地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您一到将爱心进行到底!
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我们承诺对您的填答保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真诚地感谢您的认真填答!
山 东 大 学 2011级 社 会 学 2班
徐佩力
18253160206
1.您对无偿献血的看法是:
A 非常支持 B 支持 C 中立 D.不太支持
2.您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
A 参加过(转题3)
B 没参加过,但愿意参加(转题4)
C 没参加过(转题4)
3.您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帮助他人,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B 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C 可以拿到喜欢的纪念品 D 获得献血证,增加操行分
E 没什么特别原因,别人献,我也去献 F 其他
4.您不曾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认为自己可能患有贫血
B 内心恐惧,害怕扎针
C 自身有不能够献血的疾病
D 担心采血用具不卫生,会传染疾病
E 家人朋友都不赞成无偿献血
F 体重、血压等自身条件未符合献血条件
G 想献但是不知道献血的具体地点
H 其他
5.您认为无偿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A.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B.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C.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D.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E.可延年益寿
F.以上全是
6.您知道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宜献血吗?(多选)
A 刚刚打了乙肝预防针
B.24小时内刚吃了板蓝根等降火去热的药
C 剧烈运动肌肉酸痛着
D 昨晚睡眠不住感觉疲乏或喝酒了
E 一周内有感冒发烧或吃药
7.人类常见的血型有哪几种?
A O 型血 B A 型血
C B 型血 D AB 型血
E Rh 阴性型 F Rh 阳性型
8.您觉得 O 型血是万能血么?
A.是 B.不是 C.不清楚
9.医院临床输血需要收费,您认为所收取的费用是什么?
A 慈善机构的救助资金
B 医院的工作人员的薪水,奖金
C 血液采集、分离、检验、储存等的成本
D 采血机构的收入资金
10.关于无偿献血你最感兴趣的是
A 获得想要的纪念品 B 能否真正帮助需要的人
C 献血之后享有免费用血政策 D 其他________
11.您知道现今南宁市规定无偿献血累计多少毫升本人可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么?
A 500ml 以上 B 800ml 以上 C 1000ml 以上 D 1500m 以上
12.您知道本人无偿献血,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兄弟姐妹需临床用血的,自献血者最近一次献血时起五年内按献血总量的 2倍免费用血,五年后按献血总量等量免费用血的规定么?
A 知道 B 不知道
13.您希望无偿献血后能得到怎样的回报:
A 奉献爱心不需要回报
B 小纪念品
C 医疗优惠
D 精神奖励.
14.您希望得到什么类型的纪念品?
A.装饰品(如玩偶等)B.日用品(如水杯、雨伞等)
C.食物(如月饼、年糕等)D.优惠券(如门票、购物券等)
E.衣物(如 T 恤、帽子、手套等)
F.其他______
15.您是从什么途径知道学校的固定献血日的?
A.同学告知 B.看到志愿者在宣传
C.看到校内有采血车 D.根本不知道献血日
16.知道血库告急,您有什么想法吗?
A 马上去献血 B 自己暂不能献血,但会鼓励旁人去献血
C 担心这个情况是否属实 D 没什么想法
17.您认为在校内最方便同学们了解无偿献血的宣传方式是什么?
A 摆展板 B 发传单
C 办活动(如知识竞赛)
D 其他______
18.您认为现今无偿献血的服务怎样:(以往献血者答)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有待提高
19.您知道学校的固定献血日是什么时候么?
A.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B.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C 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D.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二
(开放题)
1.为了能更好的进行采血工作,您对捐血车进校园的采血工作以及志愿者的服务有什么建议或看法么?
篇四: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招募科( 730046)2.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科△通信作者:柏淑英. Email:
bshygscdc@ 163. com2002 - 2011 年兰州地区采供血状况与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王水珊1柏淑英2Δ陈斌1谢英1【提要】目 的掌握兰州地区近 10 年采供血状况与献血人群分布特征, 为完善血源招募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以兰州地区近 10 年建立了电子档案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2002 - 2011 年无偿献血者登记表数据,采用全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结果兰州地区人口献血率为 1. 07% ; 供血量年均增长率 11. 35% ; 献血人次年均增长率为 3. 01% ,供血量和献血人次环比、定基均呈持续增长态势。
献血人群中男性占 56. 75% ( 250 720/441 789)
,18 ~40 岁青壮年占 92. 23% ( 492 525 /533 988)
;而其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献血者占 82. 95% ( 442 954/533 988)
; 从职业分布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 44. 47% ( 237 464/533 988)
,其次为其它职业者占 23. 36% ( 124 722/533 988)
, 而作为社会主体职业的公职人员占的比例较少 4. 83% ( 25 753 /533 988)
;三种献血方式中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占 75. 98% ( 405 707 /533 988)
,亲友互助仅占 1. 67% ( 8907 /533 988)
。
结论兰州地区供血需求旺盛、献血人次增长较为缓慢。
献血人群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
亟待进一步完善血源招募对策,提高人口献血率,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关键词】无偿献血状况人群分布特征血液供应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 血液安全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 因此, 医疗用 血备受社会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以下简称《献血法》)
实施初期,兰州就成为全国省会城市首家发生“血荒”的城市,在当时社会上引 起了不小的震动。
为掌握兰州地区采供血状况与无偿献血者分布特征, 我们对 2002 -2011 年兰州地区采供血情况和无偿献血人群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2002 - 2011 年甘肃省血液中心献血者计算机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献血者健康征询登记表。2. 调查对象月 31 日经献血前体检、血红蛋白、ALT、HBsAg 快速初以 2002 年 1 月 1 日 至 2011 年 12筛检测合格并建立了电子档案的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3. 调查内容与方法无偿献血者人口学特征:
性别、年龄、学历、 职业。
文化程度分为小学以下、 初中、高中及中技、大专以上; 职业分为学生、 工人、 农民、 职员、医务人员、公职人员、其它职业 7 类;献血方式分团体、个人、亲友互助 3 类。
献血基本情况统计指标有人口献血率、供血量、献血人次等。4. 统计分析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检索功能统计,应用 EXECL 进行汇全部信息通过甘肃省红十字血液总。
统计指标有率、构成比、环比、定基。结果1. 供血和献血状况兰州市辖区人口加上流动人口约为 500 万, 本次统计10 年献血者共计 533 988 人次, 按此计算兰州地区人口献血率为 1. 07% ( 533 988 /5 000 000)
, 供血量以年均 11. 35% 的 速 度 增 长, 献 血 人 次 年 均 增 长 率 为3. 01% , 供血量定基增长远高于献血人次定基增长速度。
见表 1。2001 - 2011 年兰州地区供血和献血人次统计结果按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 1年份供血增长情况供血量( u)
环比( % )定基( % )献血人次增长情况献血人次( n)
环比( % )定基( % )200256 514--46 019--200361 8569. 459. 4546 8571. 821. 82200474 26220. 1031. 4046 583-0. 051. 23200583 55412. 5047. 8547 9152. 854. 12200698 03917. 3173. 4748 1680. 534. 672007122 50124. 95116. 7655 62815. 4820. 882008141 76715. 72150. 8559 2076. 4328. 662009155 3449. 57174. 8760 3501. 9331. 142010157 4391. 35178. 5861 3761. 733. 372011165 6325. 20193. 0861 8850. 8334. 472. 献血者人口学分布特征及献血方式构成从 10 年 的 数 据 统 计 显 示, 献 血 者 中 男 性 占56. 75% ( 250 720 /441 789 )
, 18 ~ 40 岁 青 壮 年 占92. 23% ( 492 525 /533 988)
; 而其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献血者占 82. 95% ( 442 954 /533 988)
; 从职业分布看,学生和其他职业者已逐渐成为本地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见表 2。兰州地区自 1998 年《献血法》 实施以来, 自 愿献血者比例逐年增加,1999 年计划献血为 70. 00% ,2001年起血液中心每天派出流动采血车开展街头采血, 改变了以往由各单位组织团体来中心献血的方式, 自 愿·81 4·中国卫生统计 2013 年 6 月 第 30 卷第 3 期
献血者比例迅速提高,2002 年至今所供血液 100% 来自无偿献血。
目前参加无偿献血的方式不外乎街头个人自愿、团体自愿以及应急情况下亲友自 愿互助三种方式, 本次统计个人自 愿者为 75. 98% ( 405 707 /533 988)
,亲友互助仅占 1. 67% ( 8 907 /533 988)
。表 2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口学分布特征及献血方式构成特征n例数构成比( % )性别男25072056. 75女18 ~19106943. 25年龄( 岁)42099578. 8331 ~7153013. 441 ~342946. 4351 ~71691. 34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22943. 23初中7374013. 82高中及中技14122726. 45大专以上30172756. 5职业学生237 46444. 47工人49 2029. 21职员64 76712. 13医务人员7 8741. 47农民24 2064. 53公职人员25 7534. 83其它职业124 72223. 36献血方式团体119 37422. 36个人405 70775. 98互助8 9071. 67讨论兰州市在 1998 年《献血法》 实施之前, 自 愿参加无偿献血者总计只有 5500 多人次,临床用血主要依靠计划献血和有偿供血。
计划献血作为一定时期政府督导的献血组织方式,对临床供血起过积极重要的作用。1998 年 10 月 1 日《献血法》实施, 标志着我国血液工作开始进入依法管理, 献血方式进入自 愿无偿模式的新阶段。
我市公民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增强, 自 愿无偿献血者大量增加。
2001 年自 愿无偿献血量达临床用血量 85% ,2002 年 3 月 至今自 愿献血 100% 满足临床用血。
资料证明自 愿献血是最佳献血模式〔1,2〕, 这对保证安全输血,降低血液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集中了 全省最好的医疗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长,血液保障任务艰巨。
但兰州地区人口献血率仅为 1. 07% ,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地区的供血量以年均 11. 35% 的速度增长, 献血人次增长速度则只有 3. 01% ,且供血量环比和定基增长持〔3〕, 而兰州续高于献血人次增长速度,说明采供血矛盾存在已久,且可能将长期存在。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 与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总的需求迅速增加外,还与我国 2003 年起正式启动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试点( 2008 年已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使以前看不起病的大批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民陆续涌向医疗条件较好的省城有关。
因此,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临床用血量将持续增长, 采供血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提高人口献血率,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合理用血节约血源, 实现“开源与节流”并进, 才能真正告别供血紧张的局面。本次统计的献血者人口学特征资料显示, 兰州地区参加献血的男性献血者人数略占优势,男:
女之比为1. 3∶ 1,这个比例高于本地区 2003 年的报道〔4〕, 与全国多数地区献血人群的调查结果相近上,18 ~30 岁人群占 78. 83% ( 420 995 /533 988)
,与本〔1〕; 在年龄结构地区文献报道比较该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有显著提〔4〕。
这可能是男性青壮年人群正处于体格强健、 精力旺盛时期,更勇敢、 更富有激情和奉献精神, 另外近高年通过网络等媒体途径加大了宣传力度, 而青壮年人群正是这些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思想开放,社会服务意识强,较易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45 周岁以上的公民随着年龄的增加, 体质和心理因素等容易影响其献血积极性,因此, 献血人数较少。
另外, 中国社会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用血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 相应的18 ~ 30 岁年龄段的献血者将会相对减少。
因此, 笔者认为 45 岁以上人群心理成熟,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接受无偿献血的潜力较大,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宣传,消除他们的顾虑, 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使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大军中来, 将有利于保证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职业分布上以学生和其他职业者为主, 公务员等公职人员所占比例很小,这与 10 年前的本地区献血〔5〕, 与近年国内 本溪、 长沙等〔1〕。
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受教育程度人群职业分布显著不同地报道基本一致高、更容易接受献血行为而参与献血。
另外,随着社会行业的多元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从业人员中其它职业和职员比例显著提高, 因而这部分献血者比例也相应的增加,而军人、工人和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等公职人员在社会职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 自 然使他们退出了献血人群主力地位, 这也符合中国社会整〔6〕。
农民由于自 身的特点, 不容体性职业结构的变迁易也没有条件接受献血的有关知识, 加之采血点大多设在城市,不便于农民参与,因此农民献血者比例基本与 10 年前相同献血者高中以上学历者占献血人群的 82. 95% ( 442954 /533 988)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应的献血人次也随该人群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提示献血者受教育程度〔5〕。
从献血者受教育程度看,兰州地区对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这除了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容易接受献血有关知识, 对无偿献·91 4·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Jun 2013,Vol. 30,No. 3
血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外,还可能与近 10 年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关〔7〕。
尽管多年来献血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更多的爱心人士自觉投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使个人自愿献血者显著增加,并已成为兰州地区无偿献血的主要方式。
尽管这样仍难以满足近年临床用血量的激增,不时出现供血紧张现象,亲友互助献血即为应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一般来说,献血者从对献血知识的初步认知到采取自愿无偿献血的行为是要遵循, 知 - 信 - 行的转变过程。
国外的调查结果显示, 公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影响其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8〕, 而国内报道的天津市居民对无偿献血条件的全部正确知晓率仅为 4. 40%〔9〕。
可见对于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无偿献血行为。
为了更好的保障临床医疗用血,我们应该根据本市献血相关状况, 针对献血者分布特征,制定更为个性化的、 行之有效的招募策略, 有针对性的在全市范围内强化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全民献血意识,促进市民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实现由一次、偶然向多次、重复转变,由随机自 愿向固定预约转变, 提高献血服务水平,不光让他们再次走上采血车,同时也要让他们的言行去感召周围的人, 去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使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及至建立符合本地区实情的无偿献血模式。
在这方面哈尔滨市的探索已取得成功经验〔2〕, 值得甘肃省和国内其它采供血机构借鉴和推广。参考文献1. 王红梅,姚萍,苏虹. 我国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及血液检测状况.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 2)
:190 - 192.2. 枊堤. 建立符合国情的无偿献血模式.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 12)1034 - 1035.3. 安万新,梁晓华,孟庆丽, 等. 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的调查.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 3)
179 - 181.4. 陈斌,张玉春,杨勇毅.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调查.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 6)
:422.5. 张支凤,谢云,王水珊.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成分结构及心理状态分析. 甘肃科技,2002,18( 12)
:77 - 78.6. 赵定东,朱励群. 中国与俄罗斯职业结构变迁研究. 人口学刊,2008,2:44 - 48.7. 孔凡哲. 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4)
:12 - 14.8. Gutierrez MG, De Tejada ES,Cruz J R,A Study of sociocultural factorsrelated to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in the Americas. Rev Panam SaludPublica,2003,13( 2 - v3)
:85.9. Pei XM, Gu Q, 1i XJ, et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aboutblood donation without compensation among the residents in TIANJIN.Modernpreventive medicine,2005,32( 9)
:1053 - 1054.( 责任编辑:刘壮)( 上接第 417 页)RSR 值变化趋势以及秩和比法获得的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工作运行状况相吻合, 表明秩和比法评价医疗质量可以客观反映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和优劣。
秩和比法结果表明,2006 年由于医院开办新院, 由原来一个院址变为两个院址, 人才力量储备不足, 造成老院、新院两院的人力资源均薄弱; 同时为了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大量招聘新的人员,新人未进行规范有序的培训直接走上岗位,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较薄弱等原因,造成 2006 年医疗质量低下,其余年份主要医疗指标呈递增趋势, 特别是 2009 年以来, 各项医疗指标得到很好的发展,医院医疗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显示医院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 谈永飞,顾胤杰. 医疗质量管理述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0( 3)
:39- 42.2. 庄培芬,桑列勇,傅立强. 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某血站 2000 - 2009年采供血业务质量 . 中国卫生统计,2011,28( 5)
:593- 595.3. 宋险峰,孙爱峰. 秩和比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 4)
:354- 355.4. 赵文云. 2004 - 2008 年医 院医 疗质量综合评价. 中 国 医 院统计,2010,17( 2)
:164- 165.5. 谢思霞,蔡巧玲,黄彩云. 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院...
篇五: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104 期2020Vol.7
No.104 179・调查分析・徐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TLV感染情况调查赵艳梅,刘 晶(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6)【摘要】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流行现状,为本地区制定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对2016年3月28日—2020年9月15日采集的部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26170份进行检测,ELISA阳性和灰区标本送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核酸检测和免疫印迹(WB)试验,以进一步确证。结果 ELISA抗-HTLV阳性率为0. 015%(19/126170),灰区检出率为0.007%(9/126170),WB试验结果不确定2例,其余全部为阴性;抗体确证阳性率为0%;追踪2例WB试验结果不确定献血者,WB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徐州地区属HTLV低流行地区,可以暂不开展献血者HTLV全面筛查。【关键词】徐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104.179.02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可以导致感染者出现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轻瘫等疾病,该病毒主要经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输血传播,我国于1982年开始HTLV-1抗体调查,并在福建、广东、浙江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发现小流行区, 但仅发现10余例病人 [1] 。HTLV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城市确切的感染率尚不清楚,国家卫健委2016年在血站开展HTLV监测,掌握我国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为制定血液管理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国血液安全水平。徐州市中心血站在2016年-2020年间共对126170份献血者标本进行了HTLV-1/2型抗体监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徐州地区2016年3月28日至2020年9月15日采集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26170例。1.2 试剂与仪器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批号T20200503B)。STAR全自动加样仪(瑞士Hamilton公司),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瑞士Hamilton公司)。1.3 血液检测方法及判定规则(1)使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对126170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抗- HTLV-1/2筛查,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对初次检测S/Co值≥0.5的样本均做双孔复查,复查任1孔S/CO≥1判为筛查阳性样本,复查任1孔0.5≤S/CO<1判为筛查灰区样本。(2)将筛查阳性和灰区样本再次离心3000×g/min,10min,取全部血浆分装;再取白膜层1.0 mL分装,送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核酸检测(PCR)和免疫印迹(WB)试验。(3)对WB证试验结果不确定的献血者追踪采集样本,再次送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进行WB试验。2 结 果126170份献血者标本中共筛查出抗-HTLV-1/2阳性样本19份,灰区样本9份。筛查阳性率为0.015%(19/126170),灰区检出率为0.007%(9/126170);28份筛查阳性和灰区标本均送卫健委临检中心进行核酸检测(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B)。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免疫印迹试验结果为阳性0份,“不确定”2 份(2016年),其余为阴性。2016年对WB试验结果为不确定的2例献血者进行追踪采样,WB试验结果均为阴性。2016年至2020年无偿献血者HTLV-1/2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见表1。表1 2016年至2020年无偿献血者HTLV-1/2检测结果统计(n,%)年度 标本数ELISA初筛结果 WB结果PCR结果阳性数S/CO≥1 0.5≤S/CO<1 阳性数 不确定数2016 25012 6(0.024)
3(0.012)
0(0)
2(0.007)
0(0)2017 25277 4(0.016)
2(0.008)
0(0)
0(0)
0(0)2018 25184 6(0.024)
4(0.016)
0(0)
0(0)
0(0)2019 25521 3(0.012)
0(0.000)
0(0)
0(0)
0(0)2020 25176 0(0.000)
0(0.000)
0(0)
0(0)
0(0)合计 126170 19(0.015)
9(0.007)
0(0)
0(0)
0(0)3 讨 论HTLV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 Poiesz等和日本 Miyo shi等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逆转录病毒,1983年在美国冷泉港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研讨会上将其命名为 HTLV-1,同时将1982年日本Kalyanarman报告的1例T细胞变异的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与HTLV-1有血清学交叉反应的病毒命名为HTLV-2 [2] 。自上世纪末季阳等首次发现福建地区存在HTLV流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104 期2020
Vol.7
No.104 180行后,我国已陆续报道了部分地区的HTLV流行率,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最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发展而来的人口的频繁流动,势必造成当前各地区的HTLV在献血者中流行情况的变化。为获取HTLV在我国各地区献血者中的流行情况,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献血者HTLV筛查试点工作 [3] 。本研究对徐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HTLV-1/2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采用ELISA法对12617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了HTLV-1/2抗体的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19例,灰区样本9例。28例样本送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对抗体进行确证(WB试验)和PCR核酸检测,PCR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WB试验结果为17例阴性,2例不确定,对2例不确定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采样,再次进行WB试验,结果为阴性。徐州地区的初筛阳性率为0.015%(19/126170),与陈善华等报道的洛阳地区的初筛阳性率0.015%(5/34009)的结果一致 [4] 。与周学勇等报道的安徽地区的万泰试剂初筛阳性率0.059%(51/85948)有统计学差异(x 2 =29.06,P<0.01)
[5] 。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实验室检测人员、检测环境、设备状况、标本内源性因素(如溶血、乳糜血、自身抗体等)和外源性因素、试剂批间差异等的影响。综上所述,徐州地区为HTLV非流行地区,目前尚无开展HTLV-1/2常规检测的迫切性,但徐州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人口流动性高,对HTLV对输血安全的威胁不可掉以轻心,警惕流动人群中HTLV的传播,进行适时监测,了解HTLV的感染情况。因HTLV的致病性较强,且输入被HTLV污染的血液制品感染HTLV的可能性高达40%-60% [6] 。现阶段可以采取白细胞过滤技术、病毒灭活技术与针对性血液筛查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参考文献[1] 曾毅,蓝祥英,王必瑺,等.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病毒学报,1985,1(4):344-348.[2] 李瑞兰,李忠平.HTLV传播及流行现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3):235-238.[3] 刘 忠 , 李 玲 . H T L V 与 血 液 安 全 [ J ] . 中 国 输 血 杂志,2017,30(3):221-223.[4] 陈善华,朱丽莉,李慧晓,等.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8):874-876.[5] 周学勇,程卫芳,张云,等.安徽地区献血人群HTLV感染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20,33(2):145-147.[6] 尤庆柱.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9:1-51.参考文献[1] 黄杰,于鹏飞.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0,35(06):682-683.[2] 曹蕾,赵越,孙红鑫.甲巯咪唑片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0,30(11):772-776.[3] 田淋蓥,张庚良,和欢,等.丹栀逍遥散加减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9例[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1):62-64.[4] 周宇清,黄淑玲,张慧芬,等.玄栀颗粒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鼠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实验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1):2188-2193.[5] 李冠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候的分析研究[J].系统医学,2020,5(22):133-135.(上接172页)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指标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AST对照组 35 491.28±383.33 55.53±62.25 6.6381 0.0000实验组 35 474.81±541.22 44.61±42.38 4.6881 0.0000ALT对照组 35 744.74±714.51 75.41±102.81 5.4855 0.0000实验组 35 650.32±650.81 45.70±22.45 5.4929 0.0000c(TBIL)/umol•l对照组 35 100.17±72.33 25.13±32.40 5.6014 0.0000实验组 35 94.71±65.40 13.15±20.10 7.0524 0.0000C(DBIL)/umol•l对照组 35 62.43±55.71 9.60±10.28 5.5171 0.0000实验组 35 48.34±32.05 5.15±10.50 7.5762 0.0000本次研究表明:应用苦黄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给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按时用药,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胆红素及ALT和AST等肝功能指标,有效推动了患者病情的良好发展,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促使患者症状逐渐改善,身体逐渐恢复,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愈。综上,苦黄注射液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中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 赵芳丽.运用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苦黄注射液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2):145-146.[2] 陆芳,沈斌,钟剑峰.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45(6):624-626.[3] 刘娟,付淑兰,杨志伟.苦黄注射液联合甘草制剂治疗黄疸肝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8):1162-1163.(上接178页)
篇六: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i:10.3969/j.issn.1002 -7386.2015.04.050 · 调查研究·石家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认知调查王凤红 宋俊贞 王娇 马俊清作者单位:050071 石家庄市,河北省血液中心(王凤红、宋俊贞、王娇);河北省邯郸市某预备役部队(马俊清) 【摘要】 目的 调查石家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对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献血相关知识的途径,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献血宣传教育、招募献血员提供依据。
方法 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分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两组。
用自行设计的“居民无偿献血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
比较并分析他们的人口学特征、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献血相关知识的途径。
结果 受教育程度在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Ú .01);2 组居民对献血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均比较低,以农村更为明显,除“采血机构是公益性的卫生机构”和“献血者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在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其余献血相关知识条目在 2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通过广播电视、邻居亲朋好友获得献血知识农村显著高于城市( P <0.05);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标语广告宣传册、流动采血车获得献血知识农村显著低于城市( P <0.01)。
结论 石家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对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低(尤其是农村居民),需要根据获得献血知识的不同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献血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宣传教育的深度。【关键词】 无偿献血;认知;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 R 3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7386(2015)04 -0604 -03 自枟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枠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但随着医疗用血的不断增长,血源短缺越来越突出[1]。
因此,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
农村和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是庞大的献血群体,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无偿献血,对开发献血潜力,解决血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2]。
有调查发现,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使不少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存在很大顾虑,尤其是对献血传播疾病、献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3],成为制约献血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石家庄市民众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获得献血知识的途径,我们于2010 年2 月至 2010 年 5 月进行了调查,为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发展献血队伍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和县城随机调查经过献血点的街道、年龄符合献血要求、思维正常的未参加献血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各700 人。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居民无偿献血认知调查表”进行调查。
调查表共分 3 部分内容:一般资料、无偿献血相关知识、获得无偿献血知识的途径等。
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分发给调查对象。
文盲或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员给予阅读每一条内容,并代替填写答案,其余人员各自独立填写。
调查完毕由调查员收回调查表。
未收回、未填写、填写不完整、填写不真实者视为无效问卷。
共得到有效问卷 1 353 份(有效率 96.64%),其中农村居民672 份,城市居民681 份。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5.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石家庄地区居民人口学特征 性别、婚姻、民族、年龄在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主要是小学或初中,而城市居民主要是高中、中专和高等教育;农村参加献血人数也低于城市。
受教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见表 1。2.2 石家庄地区居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农村和城市居民对献血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均比较低,以农村更为明显。
除“采血机构是公益性的卫生机构”和“献血者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在 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其余条目在 2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或 <0.01)。见表2。2.3 石家庄地区居民获得献血知识的途径 通过广播电视、邻居亲朋好友获得献血知识农村显著高于城市,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标语广告宣传册、流动采血车获得献血4 0 6 河北医药 2015 年 2 月 第37 卷 第4 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5,Vol 37 Feb No畅4
表 1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人口学特征比较 例(%)人口学特征 农村居民( n =672)
城市居民( n =681)
χ2 值P 值性别 男 348(51 ç .785)
325(47 ? .724)
2 £ .232 0 ü .142 女 324(48 ç .214)
356(52 ? .276)婚姻 已婚 557(82 ç .886)
538(79 ? .001)
3 £ .309 0 ü .069 未婚 115(17 ç .113)
143(20 ? .999)民族 汉族 647(96 ç .279)
639(93 ? .833)
3 £ .022 0 ü .096 其他 25(3 j .720)
42(6 Ú .167)年龄(岁) 18 ~30 ® 133(28 ç .720)
152(26 ? .725)
6 £ .017 0 ü .056 31 ~40 ® 278(41 ç .369)
312(44 ? .347) 41 ~55 ® 261(29 ç .911)
217(28 ? .928)教育 小学以下 162(24 ç .107)
72(10 .573)
244 ? .787 0 ü .000 初等教育 335(49 ç .851)
167(24 ? .523) 中等教育 146(21 ç .726)
237(34 ? .802) 高等及以上教育 29(4 j .315)
205(30 ? .103)表 2 农村居和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例(%) 献血相关知识条目 农村居民( n =672)
城市居民( n =681)
χ 2 值 P 值1 ß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358(53 ƒ .274)
406(59 ™ .618)
5 ’ .538 0 ? .0192 ß .无偿献血是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 304(45 ƒ .238)
366(53 ™ .744)
9 ’ .791 0 ? .0023 ß .采供血机构是公益性的卫生机构 97(14 · .435)
112(16 ™ .446)
1 ’ .025 0 ? .3114 ß .献血年龄为 18 ~55 岁 89(13 · .244)
196(28 ™ .781)
49 ‚ .107 0 ? .0005 ß .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 285(42 ƒ .411)
343(50 ™ .367)
8 ’ .609 0 ? .0046 ß .献血者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 267(39 ƒ .732)
308(45 ™ .228)
4 ’ .080 0 ? .0537 ß .献血前后的休息及营养 69(10 · .268)
108(15 ™ .859)
9 ’ .299 0 ? .0038 ß .两次献血间隔应大于 6 个月 91(13 · .542)
201(29 ™ .515)
50 ‚ .995 0 ? .0009 ß .一次献血量占总血量很小,可很快得到补充 137(20 ƒ .387)
244(35 ™ .830)
39 ‚ .872 0 ? .00010 ¡ .每年两次献血不会造成贫血 241(35 ƒ .863)
305(44 ™ .787)
11 ‚ .191 0 ? .00111 ¡ .献血后不影响身体健康 218(32 ƒ .440)
347(50 ™ .954)
47 ‚ .669 0 ? .00012 ¡ .献血不会感染其他疾病 203(30 ƒ .208)
354(51 ™ .982)
56 ‚ .210 0 ? .00013 ¡ .献血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108(16 ƒ .071)
223(32 ™ .746)
49 ‚ .891 0 ? .00014 ¡ .对献血超过一定数量者给予奖励 101(15 ƒ .030)
172(25 ™ .257)
21 ‚ .966 0 ? .00015 ¡ .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可按规定免费用血 283(42 ƒ .113)
379(55 ™ .653)
24 ‚ .816 0 ? .000知识农村显著低于城市,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表 3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获得献血知识途径比较 例(%)获得献血知识的途径 农村居民( n =672)
城市居民( n =681)
χ2 值P 值广播电视 384(57 .143)
347(50 9 .954)
5 « .215 0 ± .022互联网 76(11 ü .310)
298(43 9 .759)
178 Í .066 0 ± .000报刊杂志 84(12 ü .500)
196(28 9 .781)
54 ÿ .630 0 ± .000标语广告宣传册 157(23 .363)
276(40 9 .529)
45 ÿ .799 0 ± .000邻居亲朋好友 233(34 .673)
125(18 9 .355)
46 ÿ .281 0 ± .000流动采血车 186(27 .679)
308(45 9 .228)
44 ÿ .937 0 ± .000其他 53(7 é .887)
32(4 ? .699)
5 « .309 0 ± .0213 讨论 目前我国无偿献血人口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医疗用血的增长,用血紧张不断发生,特别是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4]。
人造血液制品的研究尽管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
因此,解决临床用血紧张,除了强调合理用血外,扩大献血队伍是无可替代的选择。
然而,扩大发展献血队伍并非易事。
这其中的原因与受传统观念束缚、工作性质、教育程度、民族等因素有关,更与广大民众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不足,存在种种顾虑有关。 从本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性别、婚姻、民族、年龄分布上无显著差异,但教育程度在 2 组间差异显著,城市居民教育程度显著高于农村。
据唐丽娜[6] 报道,教育程度对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有明显影响。
这可能与教育程度高者更易接受新鲜事物,视野开阔,不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
有调查发现,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影响献血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7] ,因此,提高民众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有利于扩大献血队伍。
但本调查发现,石家庄地区民众在献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知晓情况方面,总体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知晓率均比较低,农村居民更为显著,与国内一些报道[8 -10]相似,这显然不利于扩大发展献血队伍。
同时我们调查发现,居民在对一些浅显、口号性的献血知识政策如无偿献血制度、献血是公民的义务、献血前体检、免费用血等方面两组居民知晓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一些较深、具体的献血知识如献血年龄、献血前后的休息和营养、献血间隔、献血量、献血感染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知晓程度较低。
这说明尽管做了较广泛的献血宣传,但宣传教育的深度还不够,多数居民对献血认知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这与王晓妹等对农村居民献血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有所不同[11]。
另外,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民,对采血机构的公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知晓率均很低。
梁振鸿等调查发现,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参与度[12]。
要解决广大民众对无偿献血认知问题,动员民众参与献血,关键在于做好献血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教育。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在开展献血宣传教育时,应该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根据教育程度、工作、民族等的不同,从大政方针、民众最关心的项目入手,特别是献血是否会传播疾病,是否会对健康、工作有影响,有哪些优惠政策和补助等,采取不同的、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真正激起广大民众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共鸣,切实将献血知识深深地刻在民众的脑海里,不断将无偿献血宣传引向深入。 本调查还发现,通过广播电视、邻居亲朋好友是农村居民获得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标语广告宣传册、流动采血车是城市居民获得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9,13],说明农村居民在获得献血知识方面较城市居民获取途径更少,接触频率更低。
这与广大农村地区封闭、与外界接触少、各种媒体在农村普及不够等有关,广播电视仍然是农村居民获取各种信息的最主要途径,需要进一步在农村拓宽信息交流渠道。
同时,农村通过邻居亲朋好友获得献血知识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说明在农村地区邻居亲朋好友的日常交流在获得献血知识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的宣传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另外,可以对献5 0 6 河北医药2015 年2 月 第 37 卷 第 4 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5,Vol 37 Feb No畅4
血者开展些必要的健康体检项目,献血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舒适护理模式,给献血者赠送纪念品等,以增加对献血者的吸引力,增强无偿献血的正面辐射效应,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石家庄地区居民对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献血宣传教育。
只有将献血工作建立在民众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支自愿、稳定、长期的献血队伍。
但要从根本上突破无偿献血宣传与推广的瓶颈,需要建立一套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各级政府的参与[14],也是今后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另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在石家庄市和县城经过献血点而未参加献血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其结果可能与深入城镇小区和农村家庭调查的结果有所不同,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参考文献1 蔡敏,高潘,东傅强.浅析目前血源紧缺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卫生产业,2012,8:187-188,190.2 方春霞,王欢欢.发展农村血源队伍 保障血液充足供应.中国输血杂志,2007,20:425-426.3 陶红兵,苗卫军.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顾虑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277-279.4 毛桂平,王玉生.临床用血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9:374-375.5 杨成民.血液代用品研究进展与输血医学.中国输血杂志,2010,23:3-4.6 唐丽娜.长春市 1104 名居民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吉林大学,2013.7 周银素,陆典瑞,卢岑,等.影响无偿献血模式的多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862-3864.8 王乃红,傅雪梅,廖耘等.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11-114.9 刘雪荣,陈立友,胡凤娟等.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识态度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61-664.10 吴小清,殷晓梅,夏娴.南京市人群献血行为、知识及态度调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986-988.11 王晓妹,窦燕,夏志强等.安徽省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晓水平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9,22:656-659.12 梁振鸿,张桂秀,尹江源等.对阳江市公民无偿献血知晓情况的调查与评价.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33-34.13 曾四海,张晋昕,曾祥凤等.广州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调查情况分析.广州医药,2011,42:51-53.14 范瑾.浅谈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与分析对策.中国输血杂志,2012,25:24.(收稿日期:2014 -06 -10)doi:10.3969/j.issn.1002 -7386.2015.04.051 · 调查研究·北京市昌平区 2010 至 2013 年征兵体检实验室结果回顾性分析张霆 王绚 李全亭作者单位: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 2010 至2013 年征兵体检实验室结果,揭示影响该地区征兵体检不过关因素的演变驱势,对该地区青年人健康因素进行评估,为征兵体检工作提供支持。
方法 运用卡方检验对北京市昌平区2010 至2013 年间的征兵体检指标艾滋病(HIV)、吗啡/摇头丸/甲基安非他明(MOR/MDMA/MAMP)、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尿常规等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各种不合格检验指标所占的百分率,并分析四年间的结果变化,评价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0 至 2013 年间共体检 1911 名适龄男青年,未发现 HIV 与MOR/MDMA/MAMP 阳性者,ALT 不合格率为 10 ? .73%,各年阳性率为 8.06%、10.94%、9.98%和 13.21%;乙肝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 1.1%,各年阳性率为 0.46%、1.92%、0.73%和 1.1%;尿常规不合格率为 11.56%,各年阳性率为11.06%、11.9%、13.38%和10.28%。
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 2010 至 2013 年征兵体检各项不合格指标未呈现明显变化趋势,尿常规不合格比例较高,乙肝表面抗原不合格率较低。【关键词】 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测;回顾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R 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7386(2015)04 -0606 -03 征兵体检是保证现代化军队的一项基础工作,实验室检验作为征兵体检的重要部分,承担着筛选优良体质士兵的重任,严格认真的检验是把好合格兵源的关口。
对这部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能够为提高征兵体检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
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相关报道不多。
因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今后征兵工作和疾病调查提供方向性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区 2010 至 2013 年应征6 0 6 河北医药 2015 年 2 月 第37 卷 第4 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5,Vol 37 Feb No畅4
...
篇七: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医药 2014 年第 33 卷第 5 期Gansu Medical Joumal,2014,Vol.33,No.5无偿献血作为社会一项高尚的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广大公民的热情参与。随着近年来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增加,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已成为各地血站工作的重点。
了解和掌握全市居民的献血动态,科学制定针对性的宣传和招募策略,有效地调动全市居民主动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对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良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无偿献血者调查1.1酒泉市无偿献血的总体情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 19.12 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 42.0%,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
全市辖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七个县市 ( 区)、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 40 个民族,总人口 109 万人。近年来,酒泉市无偿献血工作发展迅速,无偿献血的人次和无偿献血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9-2012年, 酒泉市无偿献血人数共计 31537 人次、 献血量109896 毫升,无论人数和献血量均居甘肃省前列,先后被国家评为 2006-2007 年度,2008-2009 年度,2011-2012 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技术缺乏认识。
第三,剖宫产率高。
第四,医院未设立专门医疗项目,医生积极性不高,四方面的原因。
美国麻醉医师,以自己的服务和价值,在产房里 24 小时驻扎下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抢救危重产妇中担任主角,赢得了产科医师的依赖和信任[12]。
国内产科同行业已意识到,麻醉医师进驻产房是现代化产房的基本要求。
要是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及医院内部政策的倾斜,能有专门的麻醉医生 24 小时进驻产科,那么产妇的安全就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大规模开展无痛分娩也就不是什么难题。参考文献[ 1] 马桂琴.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 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 C].2007,16 ( 03):52-58.[ 2] 刘兴会.分娩镇痛 [ 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产科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第一届全国产科主任论坛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C].2009,3 ( 5):171-172.[ 3] 翟伟.浅谈无痛分娩的方法 [ J].中国保健营养,2013,3:689.[ 4] 邵小青,马立新,马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 [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9 ( 25):755-757.[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椎管内麻醉 [ M].见:现代麻醉学,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90.[ 6]沈上荣.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临床观察[ J]. 海峡医学,2011,23 ( 04):143.[ 7] 马美红,吴秀英,董梅娇.罗哌卡因配伍小剂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 490 例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 J].2011,26( 13):2057.[ 8] 单祥英,李生德,魏建凤,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 ( 4):452-454.[ 9] 李兵,王燕琼,苏纲,等.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 ( 8):781-793.[ 10] 曲元,吴新明,徐成娣,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 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 ( 4):216-219.[ 11] 任冉,卜秀华.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 J].2009,24 ( 14):1908.[ 12] 胡灵群,李韵平,夏云,等.从 “ 无痛分娩中国行”看中国的分娩镇痛[ 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29 ( 2):205,207.[ 13] 谢骏,张红,孙新平.无痛分娩在基层二级助产医院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 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 ( 4):280.无偿献血者调查分析及招募方法杨静【 摘要】
通过对酒泉市 2009-2012 年参与无偿献血者的职业、学历、年龄、性别、行为等方面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无偿献血者的主要人群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技巧和策略,为确保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无偿献血、奉献爱心,提供安全、高效的临床用血,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良性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无偿献血;调查分析;招募方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25 ( 2014)05-0355-05· 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735000 甘肃 酒泉,酒泉市中心血站体检采血室355··
甘肃医药 2014 年第 33 卷第 5 期Gansu Medical Joumal, 2014,Vol.33,No.5表 2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者职业分布情况职业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总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工人160124.79204025.93147617.62148616.81660321.9农民6409.917599.6588310.54107112.12335310.6驾驶员5258.134786.075536.605876.6421436.80个体206431.96207126.3399411.87124014.03636920.2公务员3605.574035.123924.684455.0316005.07学生3595.565136.524665.563644.1217025.40教师2123.282262.872272.712342.648992.85医护2513.891782.262733.263393.8410413.30军人4476.924806.106627.903834.3319726.25职员1942.46107112.79140215.8626678.46其他5236.64137716.44128814.57318810.1合计645910078651008374100883910031537100职业表 3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者学历分布情况学历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总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研究生121.8180.22260.3390.44950.30本科5228.087099.0194111.23105212.01322410.25大专149523.14207826.54197923.63199922.62756123.98中技82512.7799412.6103012.30104911.75388812.33高中184928.62205526.1240728.74249228.20880327.91初中及以下175627.18201125.56199123.78220824.98796625.26合计645910078651008374100883910031537100学历表 4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者年龄分布情况年龄 ( 岁)2009201020112012总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18~30212832.94352944.87371444.35325236.791262340.0231~40210832.64253332.20247729.58274631.07986431.2841~55222334.42180322.92218326.07284132.14905028.70合计645910078651008374100883910031537100年龄 ( 岁)表 1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量年度献血人次献血量 ( ml)2009 年6459223042010 年7865275262011 年8374296782012 年883930388合计315371098961.2酒泉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通过对献血者填写的 《 酒泉市无偿献血登记表》中职业进行分类统计:工人占 21.9%,个体占 20.2%,农民占 10.6%,其他占 47.3%。
见表 2。1.3酒泉市无偿献血学历分布情况酒泉市无偿献血者中,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 10.55%, 高中及以上占64.22%,初中及初中以下占 25.26%。
见表 3。1.4酒泉市无偿献血年龄分布情况酒泉市无偿献血者中,18~30 岁的年轻人占 40.02%,31~40 岁的中年人占 31.28%,41~55 岁中老年人占 28.7%。
见表 4。1.5酒泉市无偿献血性别分布情况酒泉市无偿献血者中,男性人数占 74.47%,女性占 25.53%。
见表 5。1.6酒泉市无偿献血者的行为情况酒泉市无偿献血者中, 初次献血者占 50.67%, 二次献血者占49.33%。
见表 6。356··
甘肃医药 2014 年第 33 卷第 5 期Gansu Medical Joumal,2014,Vol.33,No.52无偿献血调查分析2.1无偿献血者中农民所占比例较低从表 2 统计分析看:目前,酒泉市无偿献血者的职业已经遍布各个行业。
然而,酒泉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村人口占全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中,工人和个体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农民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居住分散,有些地方比较偏远,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村居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加之受传统观念和习俗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认为献血会影响身体、传染疾病,所以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不高,今后要引起足够重视。2.2无偿献血者受教育文化影响从表 3 统计分析看,酒泉市无偿献血者学历基本符合酒泉市人口基本文化水平,也反映出酒泉市无偿献血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同时,人群受教育程度对无偿献血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 酒泉市高中及高中以上献血者占到74.77%,明显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无偿献血的知晓率和接受能力。2.3无偿献血者年龄趋于老龄化从表 4 统计分析看,按照国家规定,献血者年龄段为 18-55 周岁。
而酒泉市无偿献血者年龄以 3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呈明显的中老年化,这主要是因为酒泉市大中院校较少所致。
30 岁以上人群生活工作比较稳定,已经成为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今后应继续保持这一人群。2.4无偿献血者中男性是主体从表 5 统计分析看,酒泉市无偿献血者男性明显大于女性,接近女性献血者近 3 倍。
说明女性献血者的顾虑比男性的多。2.5多次献血者流失严重从表 6 统计分析看,二次及以上献血者比例低于初次献血者比例,说明全市居民群体对无偿献血存在偶然性和短期的热情,并有从众心理。
因此,在献血宣传和沟通时,应以正确理念为引导,鼓励无偿献血者再次和定期献血。3无偿献血者招募的途径与策略自 1998 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 经历了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到全部自愿无偿献血过程,献血者主体由计划阶段的机关干部、军人、大学生过渡到主要以工人、个体、职员为主体。
2004 年 5 月酒泉市血站在省内率先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转变,招募方法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经受住了天气、季节变化血型偏型和重大公共应急事件的考验,保证了所辖 7 个县市的用血医院的血液供应,2012 年供血量突破 3 吨。
几年的实践证明,准确、到位、有效的献血者招募,对解决血液紧张局面显得尤为重要。3.1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和交流( 1)
可以通过电话、网站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动员招募,加大宣传,其中通过街头采血车宣传招募, 这是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市民最便捷的献血方式,所以加强街头的宣传力度是保证血源的关键。( 2)通过电脑查询献血员以前的资料招募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招募途径,血站工作人员可根据献血者的血型、移动电话、何时到献血日期等资料作计划安排,提前预约血源。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寻找不同血型的献血员。( 3)血站通过组织献血先表 5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分布情况性别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总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470372.81581973.99626674.82669975.792348774.47女175627.19204626.01210825.18214024.21805025.53合计645910078651008374100883910031537100性别表 62009-2012 年酒泉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行为情况献血者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总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初次献血者313748.56395450.27429051.22460052.041598150.67二次献血者332251.44391149.73408448.73423947.961555649.33合计6459100786510037499.95883910031537100献血者357··
甘肃医药 2014 年第 33 卷第 5 期Gansu Medical Joumal, 2014,Vol.33,No.5进个人联谊活动、 “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和政府组织无偿献血表彰会活动等,使无偿献血者这个大家庭的每位成员和员工们心意相通,使血站得服务更具人性化,让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无偿献血队伍。( 4)学习和提高语言交流的艺术。针对献血者男性且中年人较多的实际, 运用倾听、耐心解释等措施对献血者巧妙、恰当地实施暗示性的语言心理护理,并将其贯穿于采血的整个过程中。
采血人员需态度和蔼,以亲切自然的语言主动与献血者交流,使其精神放松,解除疑虑,有礼有节、掌握分寸,热情地做好献血基本常识的宣教工作,建立融洽的采供关系。3.2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 1)与新闻媒体建立联系,举办各种大型的活动都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通过媒体宣传报道,以引起市民对无偿献血的关注。
由于新闻媒体报道得全面、客观、准确、真实,可信度高,拉近市民与血站的距离。
也可以及时地报道医院用血情况的新闻热点问题,并介绍有关献血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向社会加大招募力度。
并在血液库存临近警戒线前及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呼吁,发挥媒体的推动和催促作用。
充分利用街头采血车的优势,向过往市民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材料,确保市民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市民进行宣传,动员其参加献血。( 2)印制宣传材料。
充分利用周六、日在繁华路段或下乡赶大集,向过往市民,尤其是农民朋友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材料,在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同时加强招募力度。
向各企事业单位、驻酒部队、大专院校发放无偿献血倡议书,开展“ 无偿献血献爱心”的宣传活动,可通过设展牌、拉条幅、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无偿献血。( 3)社会公关。
通过邮寄生日贺卡、感谢信、贺年卡;电话慰问以及往来接待等形式,作为增进血站与社会各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运用无偿献血社会营销理论与企业、单位联合起来开展活动,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
如在 2011 年 “ 情人节”向献血者提供玫瑰花;2012年 “ 圣诞节”,与酒泉市邮政公司合作,向多次献血者寄送贺年卡等活动,既宣传了血站形象,又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3.3优化服务,温暖献血者的心 ( 1)改造硬件。
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购置和装备采血车,让献血者在车上有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装修站内采血室,把采血室和休息室装修成色调温馨,样式新颖的格局,配有电视机、音响等设备、购置国际最先进的血小板采集设备,让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血站也可为献血者建立体育活动室, 在献血之余可体育锻炼。( 2)优化软件。
不断进行礼仪培训,对待献血者送上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份宣传材料,一份纪念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千方百计使奉献爱心的人得到关爱。
始终把 “ 献血者永远是对的”做为服务理念,在职工中设立 “ 委屈奖”。
为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通免费咨询热线,并在网站开办献血者论坛,及时梳理和解决献血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推荐访问:无偿献血人群调研报告 无偿献血 调研报告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