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

时间:2022-10-25 14:50:07 浏览量:

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LOWCARBONWORLD2019/5 人和动物都需要良好的环境进行生存。 从我国的法律法规角度来看,畜牧养殖方面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5篇

篇一: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W CARBON WORLD 2019/5

 人和动物都需要良好的环境进行生存。

 从我国的法律法规角度来看,畜牧养殖方面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当地政府也没有对环境保护进行大力投资与支持。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要想有效解决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 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相关部门应相继建立起来了一些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机制, 借助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的约束力加以规范。

 畜牧养殖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环保意识不强,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并逐渐加大法律监控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原有的养殖技术规则进行规范,控制剂量超标类药品的出售,对违反规定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饲料添加剂、兽药添加剂等进行严格监控,做到“依法治污、执法必严”。

 人们在进行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禁止滥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及化学除草剂,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畜牧养殖的生态化和安全化,防止畜牧产品产生直接污染,减少污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各种危害。3.4 实行健康养殖,提高自身的抗病免疫力养殖人员应减少对牲畜的兽药使用,并应积极、主动解养殖污染治理技术,通过健康养殖,提高牲畜本身的免疫力,促进牲畜的健康生长,应积极开发绿色的畜产品,合理使用生物活性物质,要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饲料,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提高养殖生态化水平,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4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在发展畜牧养殖业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经济与社会效益外,还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和技术力量,增强环保意识、增加资金投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的生态化水平,加强防治力度,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童达飞,张洪垒 . 对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湖北畜牧兽医, 2017 ( 09 ):

 78-79.[2] 杨 璐 . 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 [J]. 中国动物保健, 2017 ( 04 ):23-24.[3] 邓 斌 . 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探讨 [J]. 饲料博览, 2018 ( 07 ):67-68.[4] 王秀玲 . 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J]. 乡村科技, 2017 ( 16 ):

 34-35.收稿日期:2019-4-16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姜 森 (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水处理事业部,上海市 200123)【摘 要】笔者根据自身在海南省万宁市 6 个乡镇的污水管网及污水厂建设的实际经验,结合其他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现状,提出了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乡镇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分散处理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5-0034-021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必要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96% 的村庄没有排水渠和污水处理系统。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 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不仅是农村地区水源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短缺,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从而危害农村的生存发展。[1]鉴于此,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开展如火如荼。

 但就笔者了解到的此类项目或多或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项目运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以笔者在海南省万宁市 6 个乡镇污水管网及污水厂建设的实际经验, 结合其他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现状,提出了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建议。海南省万宁市 6 个乡镇污水管网及污水厂项目投资规模约 4 亿人民币,各乡镇政府规划、地形地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管网布置和污水工艺的选择非常具有典型性,对类似项目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 1 )应当认真落实多规合一,避免项目设计、施工与其他的规划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强调规划的整体性、互补性、协同性和前瞻性,合理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避免出现刚建成的道路需要开挖, 甚至再三开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 )应当确定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采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与集中型的有机结合。

 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需要根据农村自身特点来定制处理方法, 因地制宜的找出最合适本地情况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对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业或旅游业发达、 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统,采用集中处理模式。

 对于其他大多数行政村,由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 如若采用集中处理方式, 管网投资成本非常大,且不实用。

 可采取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 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节能环保34万方数据

 LOW CARBON WORLD 2019/5

 ( 3 )应当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不建议千篇一律采用分流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分流制、合流制和截留制,少数已新铺设雨污合流管道的农村,经过计算,合流污水量仍在设计规模范围内,且现场情况不适合分流制时,建议保留合流制或者采用截留制,其他需要新建的乡镇、农村采用分流制。( 4 )合理确定设计规模:农村、小镇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参考,而且人口变化也大,带来了估计污水量的不确定性。

 目前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过程中参照城市标准选取设计用水指标, 人均水量指标选取值偏高, 造成设计规模偏大。

 另外,对于集镇和场镇人口预测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乡镇人口加速向县城、城市和中心集镇转移,其人口逐步减少,而规划设计对此考虑不周,仍旧考虑一定的人口自然增长, 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偏低。

 目前已建成并运行的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很大一部分都存在这个问题。[2]( 5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应充分考虑本工程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和要求处理达到的出水水质指标, 并考虑污水排放现状、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与可利用情况,经比较决定优先采用低能耗、运行费用低、基建投资少、占地省、操作管理简便的成熟处理工艺。

 原则: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

 着重考虑以下三点:① 没有必要千篇一律要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 A 标准,高标准意味着处理设施、运行维护量、成本、运行费用的增加。

 目前很多地方实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时,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味要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 A 标准, 而不考虑将来运行时维护要求、成本要求、污泥处置方面的要求。

 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河流自净能力等综合确定,不宜一刀切的出水水质执行一级 A 标准。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具有较强稀释能力的河湖或者地表水 Ⅲ 类功能水域等其他水体时, 可执行一级 B标准。② 要考虑农村污水量变化大对运行工艺的影响, 正如前文介绍, 目前运行的很多污水厂面临着污水量不足的尴尬局面。

 个人认为目前采用的好氧工艺采用接触氧化法更能适应水量的波动。

 接触氧化法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BOD 负荷高,MLSS 量大,效率较高,并且对负荷的急剧变动适应性强;处理时间短。

 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装置设备小,因而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方便,无污泥回流,没有活性污泥法中所容易产生的污泥膨胀;易于培菌驯化,较长时期停运后,若再运转时生物膜恢复快;剩余污泥量少。

 以上优点正好解决目前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③ 运行工艺维护方便与否:相对而言,农村污水厂维保技术力量薄弱,个人认为 A/O 工艺、人工湿地技术比 MBR 工艺运行维护更方便。虽然 MBR 工艺出水水质稳定,但 MBR 需要清洗和定期化学清洗,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对运行维保人员的要求较高。3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施工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乡镇农村建设规划不完善,其地形复杂,建筑年代久远,民房居多,地基未处理或者简单处理,建筑与道路之间无防护距离,且可能只有一条主要交通道路的问题。

 施工工艺不当,极有可能造成房屋开裂,甚至倒塌。

 采用何种施工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房屋损坏,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影响值得认真考虑。

 另外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会带来管材、成本的变化。

 根据笔者在海南省万宁市 6 个乡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厂建设项目的经验,在不影响周边建筑、埋深较浅时,可采用拉森钢板桩工艺,管材采用 HDPE 双壁波纹管;埋深较深时,采用拖拉管的方式,管材采用 HDPE 牵引拖拉管,不会增加施工费用,同时可降低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但拖拉管施工要避免引起管道坡度的改变。

 具体采用何种施工工艺,仍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土质情况等最终确定。( 2 )施工牵涉面广,协调工作量大。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和政府部门、村委会、村民等各利益方进行协调。( 3 )污水管网建设还普遍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例如施工单位随意更改管道坡度,导致管道日后运行存在淤积可能;管道接头质量不好,存在脱节和移位等情况,渗水漏水现象严重,导致收不到水;为通过闭水试验在检查井内乱设封头;拆除封头不彻底;沟槽、检查井回填作业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检查井沉降明显等。

 这些情况都给污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和养护管理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必须加强污水管网建设的施工管理。[3]4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营维护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目前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 维护运营不到位,甚至存在建设完成后没有投入运行的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费用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 由于乡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的财政资金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 1 )采用市场化运作,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水平。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力度不断加大, 建议逐步实现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改革, 由目前的地方环保部门全权管理运行模式逐步向更为经济、 合理的市场化运作( BOT 、 BT 、TOT 等模式)转变。

 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环保服务,以取得可量化的水环境治理效果为基础, 大力推行综合环境服务和合同环境服务,以县(区)为单元,将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打捆,委托第三方专业化运行单位进行运行维护管理。[2]( 2 )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出水水质指标,从而选择运营维护成本更低的工艺。( 3 )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减少人工成本。

 尤其针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互联网 + 运维管理,可有效减少维保人员数量,减少人工成本。因此,在乡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乡镇规划、地形地质、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等因素,只有选择合理的收集处理方式、排水体制、设计规模和工艺路线,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加强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才能发挥污水处理项目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 刘艳菊 . 论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与推进乡镇城市化的路径研究 [J].区域经济, 2011 ( 5 ):

 36-37.[2] 邵 蕾,王 一,何家军 .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J]. 环境保护, 2017 ( 24 ):

 56-58.[3] 汤洁婷 . 对当前污水管网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 10 ):

 317-320.收稿日期:2019-4-11作者简介:

 姜 森( 1984-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废水及农村污水处理。节能环保35万方数据

篇二: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ANGCUN KEJI 2021 年 1 月(下)

 115大理市环洱海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黄一良(大理市凤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摘 要] 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闭合运行,实现了国内首例全流域范围内建成城镇和农村雨污分流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本文就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工程项目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展开讨论,并结合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建设进行经验总结,以期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 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截污治污;典型经验[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1)03-115-2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于2018年6月实现闭合,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该项目完工后,彻底斩断了流向洱海的生产生活污水,从根本上治愈了洱海因污水治理“主动脉”不通畅、 “毛细血管”不健全的症结,让云南省大理市的母亲湖更洁净清澈,并为高原湖泊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破解之策。1 项目背景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属澜沧江 — —湄公河水系,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大理人的“母亲湖”。流域面积2 565 km 2 ,湖面积252 km 2 ,蓄水量25.59亿m 3 。流域内含有大理、洱源2个市县,共计15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469个自然村,涉及总人口达86万人。调查研究发现,洱海主要的入湖污染源来自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服务业)等,要想保护、治理洱海,第一步就要切断污染源。为此,大理市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截污治污体系工程建设。2 环洱海区域截污治污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2.1 截污治污工程成果覆盖洱海流域城乡一体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从 2014 年 3 月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截污治污工程建设至2018年6月流域截污治污体系闭合历时5年,共完成11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99亿元,共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135 个污水处理站、12.08 万个化粪池,铺设管网4 461.6 km,人造湿地0.184万hm 2 。2.2 村落污水处理工程主要问题该项目于2014—2016年先后分5个批次完成了环洱海146个村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建成了31座土壤净化槽、72座碧水源、53座金达莱一体化膜处理工艺村落污水设施,项目建成158个村落污水处理站。项目建成后虽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较多,但仍存在主管网覆盖率低、污水收集率低等缺陷。由于部分村落地势低洼、农户分散,导致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难度加大,建成后利用率并不高。而且部分村落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收集脱节,管网建成后仍有乱排乱放现象,污水主管网覆盖率仅有65%,污水收集率只有60%左右。除此之外,村落污水管网与户管连接端口未设置沉淀过滤设施,易造成管网堵塞、冒井等问题。污水管网末端处理与城镇截污管道规划建设严重脱节,污水排放路径单一,除了部分能就近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落外,仅有158座新建的土壤净化槽、碧水源、金达莱等一体化处理设施。村落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持续排放时稳定性较差,能耗、运营成本、维护成本、故障率均较高,且膜片清洗、更换成本较高,由此导致已建成的管网、设施缺乏运行维护,管网破损、设施停运、超负荷运行等问题时有发生。2.3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缺乏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因此难以改善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已建成的城镇污水管网仅对城区的污水进行收集,导致周边的村落污水末端无法消纳,只能被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重复性地建设污水管网,造成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建设周期延长。二是为降低投资,设计时采用的地形图版本较老,数据未及时更新,与现状严重不相符。三是为规避深开挖风险,局部管道铺设高程高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水口,受成本有限影响,部分地势低洼、农户少于5户居住分散的区域并未覆盖管网。四是受农村生活水平影响,大多数民房初建时并未考虑化粪池等配套设施,从而导致周边虽已覆盖管网,但不具备接入条件,污水仍然乱排乱放,同时主管、支管并未顺道路走向布局,而是按照当地村民建房习惯进行建设,化粪池排出口一般设于民房背后,远离支管接入口,从而造成外挂户管耗材多、接户管裸露,导致破损、脱落、渗漏等故障发生率较高。五是农村生活污水多是不过滤直接排放,而污水管网与户管连接端口并未设置沉淀过滤设施,因此管网支管、主管极易堵塞。六是受进乡村科技·资源与环境。

 。. .。

 。

 村乡 科技XIANGCUN KEJI116 XIANGCUN KEJI 2021 年 1 月(下)水浓度低、设施运行稳定性差多重因素影响,加之已建成的管网、设施长期缺乏专业系统性的运营维护管理,出现问题时未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尾水不能持续稳定达标,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从而致使雨季冒井、设施停运、污水直排时有发生。2.4 解决措施经评估,洱海的环湖截污工程总投资已超过35亿元,仅靠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项目资金,完全依靠政府投资的确是“有想法,没办法”。因此,项目组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或采用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BOT(建设—运营—移交)、DBFO(设计—建设—融资—运营)模式进行融资,既节约了投资,又缩短了工期。多举措融资199亿元,截污治污节约了6亿元投资,缩短了18个月工期。一是针对管网覆盖率低、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以及雨季冒井、设施停运等问题进行改造提升。当地遵循边发现、边整改的原则,2017年对该项目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管网遗漏、倒坡、堵塞的区域进行了提升改造;对设施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处理能力不足的污水站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了38座博士科ACM膜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设施,最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有194座。二是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当地先后为流域内12.08万户民房新建了配套化粪池,按应收尽收的原则,对近8万户农户的厨房、卫生间、洗涤、圈舍的废水进行“四水全收”,对地势低洼区域采取一户一提、集中提升等措施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三是衔接好区域污水治理规划与截污体系的搭建,避免各自为政。为减少运行环节,大理市环洱海区域建设了6座高标准污水处理厂,在环洱海东、北、西岸新建了235 km污水管(渠)、12座污水提升泵、21.94 km尾水输水管、5座尾水提升泵;对流域内具备并网条件的不同时期、多种标准、多种工艺、多个项目建设的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进行体系搭接,原已建成的污水收集站点一律取消,直接接入截污干管;对影响水源地的污水处理站通过2次提升的方式接入截污干管;对改造成本高于新建站点、确需污水处理设施的站点进行保留[1] 。通过体系搭接原址拆除了31座土壤净化槽,搬迁了7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57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原址养护,35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迁建利用。洱海流域体系运行后,大理市环洱海范围仅有35座一体化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减少了能耗。四是管网设施应三分建七分管,为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建立专业的管理维护团队对已建成的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势在必行[2] 。经商讨研究,环洱海百村村落污水截污治污工程项目试运营期间,北京碧水源、江西金达莱派出了专业人员对污水设施加强运营维护。2017年,项目竣工验收后,大理市委托大理水务公司对项目设施进行整体运营管理,遇雨季冒井、设施停运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污水外运。为加强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运营管理,2018年6月在体系闭合投入使用后,大理市、洱源县专门成立了截污治污运营管理中心,组建了运营队伍,编制了考核办法,制定了应急预案,对流域截污治污体系进行日常专业运营管理[3] 。3 结语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前期调研和规划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建设工期长等特点,因此可研报告的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要更加严谨、专业,才有可能向国家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资金支持。在资金不足以完成项目建设的情况下,可采用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BOT、DBFO模式或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项目建设前要展开全方位、深层次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研究好国家扶持政策的方向,做好整体超前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实施完善,避免浪费资源、增加建设成本、延长工期。村落污水工程项目建设目的是截污治污,要做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截污干管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中水回用、体系搭接、体系运营管理[4]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为保持项目的一致性、完整性,一定要有超前的思路和持之以恒的信念,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专业规划、建设[5] 。农村污水处理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大理洱海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顺利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得以妥善处理,依赖于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施工单位的努力与付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当地居民的理解与配合。这项施工耗时长、消耗资金大、覆盖范围广、受惠人口多的项目竣工,标志着环洱海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再是问题。参考文献[1]方军毅,唐雨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0(7):131-132.[2]王科.浅谈管网不完善对某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6):80-81.[3]王家廉,许丹宇,李屹,等.水污染治理行业2017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8(12):5-18.[4]鞠昌华,张卫东,朱琳,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6):49-52.[5]吴玉凤.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 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基于桐庐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6-30.。

 。. .。

 。

篇三: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研究 2018 年 3 期 ︱397︱ 探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王玉萍

 奚永武 天台县龙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浙江 天台 317200

  摘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既是一项着眼长远、造福于民的惠民利民工程,也是一项环保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人们日常的生活用水是农村污水的主要源头,若直接排放处理,这样会给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关键词:世行贷款;天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8)03-0397-02

  1 概况 项目拟在浙江省天台县中北部片区建设 31 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服务的住户数为 9198 户,服务的人口数为 3.43 万人。项目总投资估算 12105.26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0195.2 万元,基本预备费用 815.62 万元。本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于世行贷款和天台县政府财政资金,其中世行贷款资金为工程费用的 60%,剩余资金由县财政统筹安排。

 2 城乡排水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污水处理水平有限、处理率低 乡镇工业较为发达,产生的污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至附近河道,但是至今都没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严重影响东部区域经济和民生发展。镇区现有的污水处理站基本按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标准建设,没有考虑到城镇的发展和周边产业的集聚,工程设施简陋,处理水平有限,无法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污水管网没有与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试用,导致污水处理能力闲置,未建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2.2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现有设施建设标准低,施工不规范,亟待改造提升

 全县农村污水处理村庄覆盖率仅 67%,覆盖人口比例为 42%,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庄和农户尚未享受到污水处理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不足,存在建设标准低、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又由于缺乏后期的管理现有人员,导致部分污水设施废弃,管网严重破损。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及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绝大多数的村庄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管网不够完善,收集范围小,户接入面宿窄,污水收集率低。天台县村庄主要以群落式分布,临水而居,依山而建,量多,规模小,分散,且多数村庄地势高低不平,使污水处理投入和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设施共享率却很低。

 2.3 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资金有限,亟待解决融资渠道

 污水处理设施以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由于天台县和所属各乡镇财政资金有限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污项目进展缓慢,导致工程建设无法完事实施,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这么高简陋,各乡镇和村庄的污水管网没有与设计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导致污水处理能力闲置,未建成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3 农村生活污水建设方案 3.1 村庄污水收集模式选择 由于农村的人口居住密度低,住宅比较分散,所以农村的污水排放不同于城市,面广而比较分散,故而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模式不适用于农村。必须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收集和处理模式,这样才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问题。根据此次项目村庄情况,我们采用了三种污水收集布置模式。

 (1)集中布置模式 集中布置模式是将全村污水通过管网系统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处理全村污水方式,可以有效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适用于村庄布局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或村庄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处理。

 (2)分散式布置模式 因为有些农村的地形比较复杂,高低错落,而村庄住户又比较分散,或者或者沟渠和桥路横穿错落,难以将污水收集到一处进行处理,可以根据村庄的居住密度、地势坡度、沟渠路桥位置等,将村庄分为不同区域,分散收集分区处理。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一些山区村庄常常采用这种模式。

 (3)管网截污模式(纳管模式)

 管网截污模式是指以解决某一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为目的,对某一区域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农村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通过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设施,利用其辐射作用,解决周边村庄的环境问题。

 3.2 排水管道的选择 在污水工程中,管道工程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管材费用约占管道工程费用的 50%左右。污水管道属于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对任何管道,要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排水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

 (2)排水管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它管线和建筑物。

 (3)排水管必须能抵抗污水中杂质冲刷和磨琢,也应有抗腐蚀的功能,特别对某些腐蚀性的工业废水 (4)排水管的内壁应严整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最小。

 (5)排水管应尽量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减少运输和施工费用;其材质应满足设计确定的使用年限。

 本次工程采用管道:

 (1)住户排水管,采用 UPVC 平壁管,管径一般小于 De160 (2)排水管,HDPE 双壁波纹管,SN8,管径一般小于 De400; (3)排水管,钢筋混凝土管; (4)特殊地段管道,沿河道河床铺设、过河管道以及沿村庄公路铺设的管道采用 HDPE 实壁管,SDR17。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个部分。

 4.1.1 直接经济效益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运行使用中并不产生效益,因此没有直接经济效益 4.1.2 间接经济效益 (1)工程的建设运行,可减少因生活污水污染而造成农村居民产生疾病和健康水平下降而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村民身体健康,有利于更好的人事生产劳动,从而保证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工业 (下转第 417 页)

 学术研究 2018 年 3 期 ︱417︱ 首先,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及广播收音机等渠道宣传,加强社会各层人士重视电梯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监管质量。

 其次,对乘客电梯安全知识进行普及。乘客乘梯不当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幼儿对乘梯注意事项没有认知,在无成人陪同下进出电梯很容易出现事故,因此对乘客乘梯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也十分重要。

 4.2 加强培养电梯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1)提升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由于现许多电梯监管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粗心马虎的现象严重,这也为电梯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对监管人员需要大力培养监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意识。而企业单位在对外招聘电梯监管人员时,不应只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应将其责任心、职业道德感等也作为优先选拔的条件。在职前选拔时还应加入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必须时时提醒注意事项,督促从业人员尽职尽责。

 (2)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 首先企业对电梯监管人员的职前选拔应高度重视。现在有些企业为了缩小资金开支,招收部分经验不足、技术不高的人员,甚至有些员工无专业资格证,从而导致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低下。因此,严格制定招收标准,招收专业人员从事监管工作,避免无证上岗的现象。

 其次,对电梯监管人员的职后培训也十分重要。电梯监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业务水平,能够分析研究各项数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准确排除故障,及时恢复电梯的正常使用。

 5 结束语 电梯轿厢正常运行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从根本上分析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问题,找出其出现的原因。通过设计优化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在发生事故之前提前预警,及时控制非正常运行的轿厢,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测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5.

 [2]蔡剑雄.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保护装置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5,07:227-229+242.

 [3]韩向青.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6,03:166+168.

 (上接第 397 页)

 生产的有效运行;排污系统的建立,在保护下游水源确保下游供水费用的节约,间接地在经济上作出了贡献。

 (2)环境卫生改善后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为当地的可持续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2 社会效益 在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国策的今天,水污染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甚至对社会的安定、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天台县的农村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4.3 环境效益 (1)改善村庄环境卫生状况 (2)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身体健康。

 总之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水源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有利于农村水环境质量的提高,为农村地区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奠定基础。

 5 结语 5.1 工程有所滞后 主要原因:(1)是设计和建设时间短,且本项目点多、面广、地质复杂,由于初步设计时间仓促,对实际地形、地质等资料难以全面撑握。致使实际施工时图纸变动大,变更很多。(2)是由于低价中标,实际施工时,施工建设单位是亏损的,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建设单位有意拖延,致使工程迟迟不能完工。

 5.2

 建议以后招投标时要控制好合理的中标价格,排除掉不合理的中标单位,确保工程能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黄双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探析[J].化工管理,2016,(23):289- 289. [2]聂秋月,彭元富,顾熠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4):38-40.

  (上接第 403 页)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得到企业的充分认识与合理利用。作为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做好宣传工作是企业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研究并提升企业的文化精神。提升企业对社会大众的认同感和影响力。才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殷承泰.论高校新闻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59-61. [2]顾明高.新闻宣传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4):36-37,40.

 [3]欧阳宁怡.论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承载的舆论导向责任[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4]梁建.发挥电视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川化,2011,(1): 45-46. [5]徐秋夏.对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47. [6]朱超.以企业新闻宣传为例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7):9-10.

 (上接第 411 页)

 对于工厂的配电系统来说,对于电压的选择所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不仅需要对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考虑,还应该对工厂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在选组电压值的大小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用电量的实际值,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供电地方具体工厂的距离,只有在对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之后才可以对电压值的实际大小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所选择的电压大小是合理无误的。例如,如果在工厂的周围的配电压小大是 6KV,那么对于工厂来说,其配电系统的电压值也应该与 6KV 非常接近,因为这样选择可以更好的降低电能的消耗,从而达到工厂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

 (3)使用节能型变压器 在工厂的全部能源消耗中,变压器的损耗大约占到了全部用电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如果选择更加节能的变压器,对于工厂的节约电能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此外,选择节能类型的变压器,可以有效地将工厂里面的节能技术提升上去。

 3 结束语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工厂的电气技术中应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消耗,使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下去,提升工厂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永刚.浅谈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技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102. [2]吴周平,陈贵萍.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审计技术方法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1(07):15-16. [3]孔凡君.如何促使节能技术在工厂电气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7):231+273. [4]王勇,陈德赋,李国常.关于在工业企业以增加值能耗指标考核节能量的浅见[J].节能与环保,2010(03):32-35.

篇四: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报告:农村污水处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设计存在缺陷 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未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存在脱节、不协调的现象。部分项目调研勘察不详实、可研深度不够,导致项目建设完成后因用地、排污口设置不符合规定而迁置甚至因整村拆迁而拆除,造成损失浪费;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布局、规模不合理,导致污水收集率低、运行效率低,甚至造成设备闲置的问题;部分项目未结合当地河流自净能力、一味要求出水水质到达一级 A 标准,导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增加。

 (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监管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涉及管理部门众多,从投资建设到设施运营再到后期维护管理,涉及住建、水利、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各部门单位之间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同时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也缺乏监管,设施的运营维护主要由乡镇派人兼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部分设施长时间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水体,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出水水质监测频率低,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长年未监测,无法判断设施运行正常运行,增大不合格水排向水体的风险。

 (三)农村环保意识淡薄 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民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足,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更看重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带来的危害。因此,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是导致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且相关部门也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没有起到带头作用。

 二、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确定规划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统筹改水改厕的原则,科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与乡村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合理确定各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标准。

 (二)强化部门监管,创新运营管护模式 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严格履行监管职责,逐步建立起部门间信息互通机制。污水处理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对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制度化约束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和惩戒措施,确保污水处理安全高效。探索市场化的专业运营模式,

 由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环保型企业充当第三方,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专业运营,以政府补贴为辅助,建立运营费用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法制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宣传教育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全面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保的良好风气。

 (四)加强再生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能够被重新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合理回收利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城区基本建成了再生水的循环回收利用系统,但农村再生水的利用因资金、设施等方面的制约,虽然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尚未建立再生水循环回收系统,再生水的利用率较低,应加强对再生水的研究与应用。

篇五: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23)基金项目:生态环境部部门预算项目“农村与农业保护监管”(144028000000182811);生态环境部部门预算项目“流域水环境管理”(144028000000182820)。作者简介:姜珊(1990—),女(回族),湖南长沙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9-10-3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姜 珊 李 想 * 姜彩红 丘丽清 佘 磊 李方鸿(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535)摘 要: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度、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选取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池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宿迁市和浙江省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3省9市为研究对象,对59个村庄进行了现场调研,掌握了污水处理后出水主要去向、管网配套情况、建设和运行成本、主要的运行主体类型等,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及适用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技术,选择因素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122-04Analysis of the Selective Factors of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Jiang Shan et al.(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MEE,Guangzhou 510535,China)Abstract:Recently,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s become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a"s Rural Revival Strate⁃gy.In our country,different regions included current rural situations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parity,therefore,local governments to choose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suitable technology are also large different.This arti⁃cle into account factors on topographic features,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population density,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choose research objects 3 provinces and 9 city:Anhui,Jiangsu,Zhejiang and Hefei,Suzhou,Chizhou,Yangzhou,Suqian,Huzhou,Hangzhou,Jinhua,to research its 59 villages.The facilities discharge direction,pipe net⁃works,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main operation were obtain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islead to local choice of suitable technology and process mode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opinions for local choic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applicable technology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Key words: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Treatment process;Applicable technology;Selective factor.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多次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同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9年7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地方为落实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及任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地方在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地形地貌、人口密集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最终优选出符合地区条件的适用技术和工艺模式[1] 。本文对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池州市,浙江省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和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宿迁市3省9市的59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其设施出水主要去向、管网配套情况、单位建设和运行成本、主要的运行主体类型等内容,整理并分析导致地方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和工艺模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各地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及适用技术的选择提供借鉴。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本文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敏122

 25卷23期感程度和人口密集度等因素[2] ,在安徽,选取合肥巢湖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水环境质量较敏感的丘陵地区代表,宿州市埇桥区、砀山县、萧县作为人口和农业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代表,池州市石台县、东至县作为人口少、居住较分散的山区代表;在江苏,选取宿迁市宿豫区、泗阳县作为苏北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相对发达区域的代表,扬州高邮市、江都区作为苏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代表,苏州常熟市、吴中区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其中,苏州市属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比较敏感,污水排放标准要求较高;在浙江,杭州建德市为山地和丘陵区代表,该地区位于钱塘江上游,区域水环境质量较好。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为太湖流域和平原区代表,环境较敏感,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较高;金华义乌市、金东区为丘陵区代表。调研以3省9市为对象,采取查资料、听介绍、看现场、座谈讨论、走访运营企业及村民等方式共调研了59个村庄[3-4] 。其中现场调研污水处理设施5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座。研究分析了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情况,以及出水主要去向、管网配套情况、单位建设和运行成本、主要的运行主体类型等内容。2 结果与分析2.1 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2.1.1 主要工艺路线和装备 (1)总体情况 从现场调研情况来看,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类型主要包括A/O、A 2 /O、接触氧化、人工湿地、MBR及净化槽6种工艺类型及其组合工艺[5-8] 。如安徽省合肥市主要采用A 2 /O工艺;宿州市主要采用A 2 /O和A/O工艺;池州市主要采用A/O+MBR和人工湿地工艺;江苏省宿迁市主要采用A/O和接触氧化工艺;扬州市主要采用A 2 /O 和A/O工艺;苏州市主要采用净化槽和人工湿地工艺;浙江省杭州市主要采用A 2 /O和A/O工艺;湖州市主要采用人工湿地、A/O和A 2 /O;金华市主要采用人工湿地、A/O和A 2 /O工艺。表1 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省份安徽江苏浙江调研点位162221主要工艺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A 2 /O、A/O 等)11 个,人工湿地 5 个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 12 个,人工湿地 2 个,净化槽技术 3 个,接触氧化工艺 5 个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 10 个,人工湿地 4 个,生物转盘和生物滤床各 2 个,净化槽技术 1 个,另有 2 个村庄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厂管网。出水主要去向11 个用于灌溉水或肥田,5个均向自然水体排放均排入自然水体11 个排入自然水体,8 个用于灌溉水,2 个排入城镇市政管网运行主体类型7 个专业公司负责运行,9 个村集体负责运行17 个专业公司运营,4 个村集体代管,1 个乡镇政府管理10 个由专业公司负责运行,11 个由村集体+专业公司负责运行(2)调研点情况 本次调研的处理技术安徽省16个村庄中,采用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A 2 /O、A/O等)的处理技术有11个,采用人工湿地的有5个。从地区来看,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和人工湿地工艺在平原和丘陵区均有较多应用,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设施所在地的排放标准。江苏省调研的22个村庄中,主要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含A 2 /O、A/O等为主后加人工湿地、MBR的工艺)的有12个,使用人工湿地(不包含活性污泥法处理后使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的2个,使用净化槽技术的3个,使用接触氧化工艺的5个。从不同地区来看,江苏省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和人工湿地,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设施所在地的排放标准。浙江省调研的21个村庄中,主要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以A 2 /O或A/O和人工湿地或MBR的组合工艺)的有10个,使用人工湿地(不包含活性污泥法处理后使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的4个,使用生物转盘和生物滤床的各2个,使用净化槽技术的1个,另有2个村庄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厂管网。工艺的运用主要取决于设施所在地的排放标准[9-13] 。2.1.2 污水处理后出水主要去向 安徽省调研的16个点位中,11个排水用于灌溉水或肥田,其余5个均向自然水体排放。江苏省调研的22个点位中,所有点位排水均排入自然水体。浙江省调研的21个点位中,其中11个点位排入自然水体,8个用于灌溉水,其余2个排入城镇市政管网。2.1.3 管网配套情况(配套管网的集中处理设施比例)安徽省调研的16个点位均属于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也都不同程度配套了管网。砀山县李庄镇吴庙村主要使用改造的雨水渠道收集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管网建设费用,其余村庄均新建配套管网,实行雨污分流,配套管网长度与设施规模无显著关系,受到成本、地形、原有管网配套情况等影响。江苏省调研的22个点位均通过新建或改建的方式配备了管网。江苏省苏州常熟市采用日本净化槽技术,因地制宜采用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余宿迁、扬州均为集中处理方式。调研配套管网的集中处理设施比例为86.4%。浙江省调研的21个点位均通过新建或改建的方式配备了管网。调研地点中,湖州安吉县有分散式净化槽处理工艺,其余均为较大规模集中式处理工艺,调研配套管网的集中处理设施比例为95.2%[14-16] 。2.1.4 建设和运行成本(每常住人口平均投资和年均运行费)

 安徽省16个调研点中,AO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不含管网)从0.38~0.73万元不等,吨水运行成本为0.20~1.60元;厌氧+人工湿地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不含管网)为姜 珊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123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23)0.37~2.25万元,吨水运行成本为0.22元;膜处理工艺吨水建设成本在2.84万元左右,吨水运行成本从0.66~1.32元不等;A 2 O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为0.50~2.00万元,吨水运行成本从1.37~1.85元不等。江苏省22个调研点中,AO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不含管网)从0.47~2.10万元不等,吨水运行成本为0.41~2.00元;AO+人工湿地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不含管网)从0.45~2.30万元不等,吨水运行成本为0.17~1.75元;膜处理组合工艺吨水建设成本在0.70~0.80万元左右,吨水运行成本从0.44~0.46元不等,相较安徽、浙江采用膜处理组合工艺的调研点,江苏膜处理组合工艺建设成本较低,主要原因是建设日处理规模较大,工艺较为简单,主要为采用MBR工艺处理后直接外排;在调研的村庄中,仅有一个村庄采用SBR工艺,吨水建设成本为1.83万元,吨水运行成本为1.10元。浙江省21个调研点中,多为AO工艺(含微动力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其吨水建设成本在0.65~2.57万元左右,吨水运行成本为0.16~5.48元,其中规模最小的日本久保田净化槽技术,吨水运行成本最高;人工湿地工艺或氧化塘工艺吨水建设成本在0.87~1.90万元左右,吨水运行成本为0.62~2.19元;膜处理工艺吨水建设成本在0.88~2.67万元左右,吨水运行成本从0.67~2.05元不等,主要原因是虽然主体工艺采用MBR,但组合工艺不一,部分MBR后接人工湿地,部分直接外排。其他工艺还有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工艺、高负荷地下渗滤+絮凝沉淀,其吨水建设成本分别为3.78和0.55万元,吨水运行成本分别为1.10和1.33元[17-18] 。2.1.5 运行主体类型(专业公司、村集体、个人等)

 安徽省各市运行主体部分为村集体,部分为专业公司,16个调研点中,专业公司负责运行的有7个,村集体负责运行的有9个。江苏省调研的设施运行主体大部分为专业公司,22个调研点位中,17个采用专业公司运营,4个为村集体代管,1个为乡镇政府管理。浙江省调研的设施全部都有专业公司参与运行,21个点调研点位中,有10个完全由专业公司负责运行,有11个由村集体+专业公司负责运行,其中村集体负责清理工作,专业公司负责机械维护工作。2.2 问题分析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础薄弱。安徽省和江苏省省级环保部门从2018年底才开始全面接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存在家底不清、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同时在现场调研中发现,村镇一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建设和运维资金缺口大。首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其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资金缺口大。再次,大部分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行维护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压力较大。在调研的3个省中,除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和江苏苏南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的财力均比较薄弱, “建得起、用不起”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网部分未实现雨污分流[19-21] 。2省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是在原雨水排水管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没有实现雨污分流,雨季来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且雨季时存在污水溢流情况。四是缺乏适用处理技术。从调研各省来看,各地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质量、效果参差不齐,许多不能满足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要求。就安徽省池州市而言,作为一个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村人口分布分散的地区,亟需研究开发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运行费用或低费用、维护管理方便、适用于山区分散分布村庄的处理技术或专用设备。3 对策建议(1)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

推荐访问:农村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污水处理 存在问题 农村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