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结构抗震等为四级。
基础为筏板基础, 1#2#3#5#楼主体为 200 厚剪力墙, 地下车库独立基础梁柱。
1、 混凝土构件截面 独立柱
700×700 现浇板
7. 60×4000 现浇梁
1100×550 砼墙
500×5. 5m 主体
200×2. 8m 厚胶带
800 宽结构厚度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1. 垫层:
c15 2. 基础筏板
防水板:c30P6 3. 主体混凝土:
c30 (二)
原材料 1、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坍落度控制在 160mm-180mm 混凝土坍落度的允许偏差值要控制在 200mm 范围之内。
2、 对进场的混凝土及时坍落度, 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返回 3、 当相邻车次间隔时间超过正常间隔时间时, 应取该罐车混凝土作坍落度实验, 混凝土从罐车输出时不得任意加水, 施工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4 混凝土浇筑值班制度 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 由栋号长确定本次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以便提前准备, 做到岗位责任到人。
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不少于二人,其中有一人在现场值班实行旁站式管理, 搅拌站也设置一人值班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三)
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关键控制点是保证混凝土的抗裂防水问题, 本方案设计针对两方面:
一是配制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 在满足设计的基础上,达到设计的限制膨胀率要求, 同时对于易于开裂的部位提高膨胀剂掺量,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二是大体积混凝土 的水化热控制及放热高峰的向后推移,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差裂。
设计思路:
选择适宜的水泥, 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在满足设计对水泥用量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加大取代水泥的掺和料用量, 降低温度峰值, 推迟放热峰的出现, 并有利于早期散热; 控制集料含泥量, 提高混泥土的早期抗裂性及耐久性; 掺加膨胀剂, 补偿混凝土早期收缩,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密 实度。
具体措施如下:
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
抗渗性能和施工性能等条件下是单方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总发热量最小。
优先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我公司选用 三河市福成隆泰普通硅酸盐 P. 042. 5 水泥, 其 3d水化热 为 286kJ/kg, 7d 水化 热 为 330kJ/kg, 碱含量≤ 0. 63﹪ ;
2、 选用良好级配的组细骨料,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减少用水量, 以减少水泥用量。
粗集料公称粒径为 5. 00-25. 0mm 卵石含泥量≤2. 0﹪。
细集料细度模数为 2. 7 左右的二区中砂, 含泥量≤3. 0﹪。
3、 加入适量的粉煤灰、 矿粉, 降低初始水泥用量的 10﹪, 降低混凝土总发热量, 改善和易性, 利于泵送。
另外, 粉煤灰、 矿粉的填充效应可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减少裂缝, 提高耐久性。
我单位选用的承德市久长商贸有限公司二级粉煤灰, 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二级粉煤灰要求。
宽城兆丰建材有限公司 S95 级矿粉 , 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S95 级矿粉要求。
4、 掺入适量的高性能混凝土膨胀剂, 等量替代水泥, 可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 起到补偿收缩作用, 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采用北京华兴飞龙建材厂的混凝土膨胀剂, 掺量为胶料的 8﹪.
5 掺加高效减水剂,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水化热, 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效果。
调整外加剂的加入时间, 充分发挥外加剂的吸附与分散作用, 利用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6、 混凝土拌合用水采用低温地下井水, 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进而达到降低混凝土总温度和内外温差的效果。
7 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保温、 覆盖和养护。
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必要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如将泵送管覆盖淋水等;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垫, 必要时初凝后即进行蓄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8、 基础筏板浇筑后应抹、 压 2 次, 加强混凝土表面低的覆盖和湿养护。
在混凝土初凝过后及时进行湿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由
于掺入的防水膨胀剂主要为硅铝酸盐矿物, 其水化需要大量水, 膨胀主要发生在硬化初期, 因此早期谁养护非常重要。
养护过迟、
没有足够的水, 不但达不到膨胀效果, 甚至会产生收缩。
9、 做好混凝土试块成型和养护工作, 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混凝土试块成型 24 小时后拆模, 及时送到检测单位进行养护。
(四)
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生产施工是一项综合技术, 因此, 在保证生产的同时,有良好的施工方案和养护措施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 根据现场泵车安排, 从筏板一段开始浇筑, 依次推进, 混凝土自然流淌, 斜面分层, 薄层浇筑, 连续推进施工。
根据站内发车速度控制泵车的浇筑速度, 保证连接处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完好, 避免出现冷缝。
2、 振捣手负责振捣混凝土使之顺利通过面层钢筋流入到底部, 负责把混凝土振实。
振捣时快插慢抽, 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 振动点的间距、 交叉处的振捣深度, 避免漏振、 过振的发生。
3、 分段分层浇筑时, 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
4、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马上抹面, 抹面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在混凝土凝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抹面时要边揭塑料薄膜边抹面, 抹后即盖, 以抹掉混凝土表面浮浆。
终凝后应蓄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14 天。
5、 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初凝过后, 接近终凝时严禁对套筋进行振捣或
扰动, 因为此时混凝土开始失去塑性, 任何轻微的外力作用都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 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较大的面积的裂缝。
6、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 原混凝土表面必须全部凿毛露出石子, 便于与新混凝土结合密实。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每一层高段一次浇筑完成, 在底板、 楼板位置形成的水平施工缝与所在部位外墙的水施工缝相同。
7、 墙的混凝土采用分层斜坡浇筑, 首层厚度为 400mm, 以上每层浇筑高度为 900mm, 每层振捣密实后在覆盖新一层混凝土, 上下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1. 5h, 但上层浇筑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 混凝土布料机臂端混凝土出口处采用软管配混凝土下料, 以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淅。
8、 混凝土现浇板浇筑时, 边浇边用铁锨摊平, 振捣也用 2m 长刮杆刮平。
混凝土拆模时拆模强度不准以估算值为准, 必须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 振压强度报告为准, 不同施工段的, 不同结构件的混凝土拆模强度报表要归档保存。
柱拆模强度部低于 1. 5mPa, 墙拆模强度不低于1. 2mPa.
(五) 、 质量保证措施 1、
搅拌站加强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 现浇板混凝土浇严格按着标高铺设混凝土料, 在混凝土临近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挂好标高线, 高低差距要认真填料找平, 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
3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检查表
4 混凝土热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