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局2023年工作重点(4篇)

时间:2024-08-29 17:32:02 浏览量:

篇一:金融监管局工作重点

  

  金融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1500字

  金融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对于金融监管局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波动频繁,金融风险增多,金融监管局作为监管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在2023年取得了如下成绩:

  一、稳定金融市场,提升金融领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3年,金融市场波动频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金融监管局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稳定金融市场,确保金融安全。同时,金融监管局加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帮助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二、强化风险防范,完善监管体系

  2023年,金融风险增多,各类金融犯罪案件不断涌现,在风险防范方面,金融监管局加强监管和防范,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手段,提高金融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

  三、加强合作,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2023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金融监管局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事务,与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合作,打造开放型的金融市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合作。

  2024年工作打算:

  一、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金融监管

  2024年,金融监管局将坚决履行职责,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不同金融机构监管规则,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监管精度和效果,继续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二、创新监管方法,加强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2024年,金融监管局将创新监管方法,构建高效的风险监测和处置体系,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确保金融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和处置。

  三、拓展开放合作,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2024年,金融监管局将继续拓展开放合作,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事务,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型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

  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4年,金融监管局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加强金融服务质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规范,帮助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总之,金融监管局将继续秉持“稳定、创新、拓展、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为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篇二:金融监管局工作重点

  

  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创新金融监管方法,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

  2023年,中国的银行监管政策将会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出现的金融风险。在新政策的指引下,银行监管机构将继续深化监管改革,加强监管与市场的协调和互动,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以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在以往的银行监管中,监管政策主要关注传统业务领域的规范和稳健,对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务的监管则存在不足。但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型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将始终把提高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

  银行监管机构将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审批和监管。对于存在较大风险的新型金融产品,将会进行重点监管和审批,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规范性测试和定期的风险评估。

  由于新型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很快,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跟上,因此,将继续创新监管手段,加强监管的全过程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技术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风险的变化和趋势,以更好的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

  在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将加强对风险识别和应对的完善,建立更加灵活、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银行监管机构将注重风险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及时更新风险评估指标,完善知识产权和金融产品审计体系,提高风险评估的效度和准确性。同时,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和重点领域(如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的监测和预警,以便做出及时的风险应对措施。

  完善风险应对机制。针对不同的金融风险,银行监管机构将制定更加精细、针对性强的风险应对方案,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同时,将注重应对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相关企业的督导和管理。

  三、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

  在2023年银行监管新政策中,除了加强对金融创新和风险识别应对的完善外,还将重点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推进银行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

  推行智能化监管。银行监管机构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对金融数据进行归集和分析,提高金融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共享的便捷性,实现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银行监管机构将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做到知识更新、制度更新与创新相适应。

  总之,在2023年,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不断出现,银行监管新政策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加强对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识别和应对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

篇三:金融监管局工作重点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计划书

  首先,回顾2023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我们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我们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批、备案和监管。同时,我们加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联动、协作,提高跨部门的协同监管能力。

  二、推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我们关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监管科技的运用,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我们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强金融科技、5G等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发展。

  三、强化金融宏观调控

  我们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主动适应市场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我们加强对储蓄、信贷、外汇、利率等方面的调控,提高市场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促进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四、加强党建工作

  我们将党建工作作为推进金融事业的重要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模范工作带动全局党员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服务水平。我们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2023年的工作基础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下步工作打算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

  我们将加强对风险管控的监管力度,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对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风险等问题,及时制定监管措施,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

  二、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

  我们将重点关注数字化金融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支持智能投顾、在线信贷等新型金融模式的运用,提高金融科技的监管水平,推进金融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三、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协与联动,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和股权投资领域的合作,促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市场风险。

  四、加强党建工作

  我们将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和教育管理。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提高部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以上是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下步工作打算计划书,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仁的配合,共同推动我市金融事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篇四:金融监管局工作重点

  

  XX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XX精神,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推动“五大明星城”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加速资本引擎,实现"XX板块”扩容提质

  .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2023年X月X日,市政府召开全市企业上市发展推进大会,正式启动资本市场“双百行动计划”,吹响了推动资本市场“XX板块”扩容提质的“冲锋号”。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加速有效创新资本形成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扩大奖励范围、深化奖励内容、优化奖励方式,提升政策对企业股改上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年新增佳辰控股、凯迪电器、天合光能、盛德鑫泰、港龙地产、泛亚微透、澳弘电子、亚东科技、常辅股份、协和电子等IX家IPO企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省第四,首发融资合计XX.X亿元,全市累计上市公司X1家。

  .上市公司能级提升。一是促进企业资本市场再融资。随着监管政策放开,我局积极推动上市公司抢抓政策机遇,上市公司并购定增积极性明显提升,全年上市公司新增再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XX股份等IX家企业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10X.X1亿元,黑牡丹等10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预案均在推进之中,预计募集资金

  X2X亿元。此外,海鸥股份等X家上市公司完成并购、收购等资本运作,交易金额约1X?X亿元。二是上市公司质效提升。截至12月31日,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XX3X亿元,XX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市值突破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三是服务能力得到新加强。市政府先后与沪深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搭建上海证券交易所XX服务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XX路演中心两大服务平台,实现沪深交易所高端资本市场服务落地。

  .上市后备梯队更加雄厚。一是培育高质量上市后备企业集群。加快培育契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求的上市后备企业队伍,梳理筛选全市上市后备企业2XX家,动态调整,统筹兼顾,按照“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梯次推动企业上市。根据资本市场导向,实施“科创苗圃计划""作为“双百行动计划”企业的后备库,以领军型人才项目和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主体,深度参考创业投资机构甄选项目标准,进行科创苗圃企业选育,首批共XXO家企业入选。二是新三板挂牌融资稳步推进。全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X家,挂牌企业总数IOX家,其中X家为创新层企业,目前已有X家创新层企业进入新三板精选层IPO发行、申报、辅导阶段,有望将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转板到沪深A股市场。三是启动龙城金谷建设。优化股权投资企业扶持政策,以基金产业为主导,培育全周期基金产业集群,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加速创新资本的形成,加快推进创新资本集聚一产业转型升级一企业上市挂牌一良好资本回报的正向循环。

  二、聚焦“六稳”“六保”,汇聚金融支持工作合力

  .出台政策抓稳定。一是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意见》中相关金融支持措施,提出确保企业信贷增量、提高企业融资获得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等四大举措,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以及全市疫情防控相关重点企业。二是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银行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全面贯彻疫情防控总体要求,稳妥有序安排营业网点复工节奏,千方百计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发挥合力维护防疫稳定大局。三是会同工信、发改、银保监等部门建立疫情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名录,每旬滚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督导银行机构实时对接,精准服务,切实保障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已为X批XXX户企业落实贷款X.XX亿元;发布重大项目融资需求3批XX个,协调银行达成授信XX.4X亿元、受理33.X亿元、意向X3.X亿元。

  .优化平台抓环境。一是优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在平台开通“融资绿色通道”、开设“再贷款再贴现”专板、建立“XX发布”专栏,发布疫情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名录,督促、引导银行给予企业利率优惠。截至12月末,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XX子平台已有注册企业41X4X户,占全市注册企业数的比重为IX.X2%;平台内累计首贷小微企业数2032户,首贷率达IX.0X%;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响应时间1.4X个工作日。二是建成涉金融债权案件信息共享平台。为银行机构提供覆盖保全、审理、执行和仲裁等各阶段

  的全流程案件信息查询服务,充分发挥平台在大数据资源整合和金融风险预警方面的优势作用,从源头上减少金融纠纷。三是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优化升级“融E力、”品牌,由银行网点直接受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并采用“线上申请一线上受理一后台审核一电子法证”的业务模式,既可实现企业抵押登记、预告登记“零跑动”“零见面”,压缩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时限,改善营商环境,也可以有效降低抵押标的在办理转贷过程中被查封冻结的风险,提升不动产抵押登记效率,帮助银行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融E力、”品牌服务已覆盖我市2X家银行,全年共受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2X000余件,抵押权注销登记业务X300余件,抵押权登记网办比例已达XX%以上。

  .普惠金融抓创新。一是深化多层次金融顾问制度。出台《关于推进全市金融顾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金融顾问服务2.0版,建成全域覆盖的4X人重大项目金融顾问团、XX人明星城市金融顾问团和IXX人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团,以“百行进万企”活动为纽带,组织金融顾问深入乡镇、社区、企业,为3.X万家企业送政策、问需求、优服务、解难题,精准把脉、定制服务方案,其中对3XXX家企业开展深度走访服务1万余次,累计发放贷款余额达X3X.X2亿元;走访各类重大项目2XX次,成功对接重大项目4X个。二是高标准发展政府性转贷业务。市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设立首期规模为1亿元政策性转贷资金,在线发布“普惠融”转贷产品,对X月30日前办理的转贷业务不收取资金使用费,转贷时间控制在X天以内。普惠金融服务

  中心已与21家金融机构签约,全年累计提供转续贷融资服务21.X3亿元。三是精准推出“文旅专项贷”。疫情以来,文旅企业是受影响最直接和最严重的产业之一,我局在线开设“文旅专项贷”模块,组织银企精准对接,提供信贷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已通过平台为全市XX家文旅企业发放贴息贷款3.OX亿元,文旅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为3%o

  三、坚持目标引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银企合作促投放。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XX省分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等10余家金融机构先后来常对接交流,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产管理等领域加强银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参与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成本会商工作,持续引导平台公司压降融资成本,优化负债结构。会同发改委指导工行、国开行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银企合作模式,为我市10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项目单位提供近百亿的融资支持。建立涉农贷款投放引导、考核机制,组织全市银行行长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激励引导优服务。出台《在常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办法》,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扩大制造业信贷投放、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广转续贷服务、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等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2XX.02亿元,比年初增加IXXX.XX亿元,增长IX.3X%;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X44.XX亿元,比年初增加

  13XX.XX亿元,增长12.24%。

  .目标考核抓落实。明确下达2023年度全市金融工作目标任务,并分解至各银行金融机构及各辖市区,压实主体责任,采用月度通报、季度点评、年度考核等形式督促落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至12月末,全市制造业本外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32亿元,新增“首贷户”达XXXX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增量为2XX.XX亿元,转续贷累计完成122X.X亿元,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X4%,1X4.X%,1X3.XX%,1X3%o

  四、强化风险防控,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1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XX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XX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工作规则》,不断完善攻坚战指挥部工作机制。建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信息报送机制,按月梳理分析各地各部门金融风险情况,做好信息跟踪研判工作。制定了《2023年全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工作要点》,聚焦薄弱环节和工作重点。

  .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开展全市“套路贷”及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扫除黑恶犯罪滋生土壤。一是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今年以来,全市金融局系统共排查各类市场主体X03家,发现风险线索IX条并开展整治;“回头看”排查放贷机构XX家,停业及注销3X家;排查放贷自然人XX人,其中10人被起诉或判刑、IX人被列入职业放贷人名录、其余推送公安法院关注处理。二是开展

  重点领域专项排查。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市X1XO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房地产经纪机构、涉贷类APP开展专项摸底调查,并限期进行甄别、整治。三是组织开展重点线索现场核查。联合有关地区和部门,对各级各条线交办的XX条重点线索进行现场核查,并全部一一分类处置完毕。经过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持续发力,全市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新增数量大幅下降,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行业调研。分别对部分小贷、融资担保、典当、融资租赁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行业发展现状,倾听企业诉求。根据省局要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深入仔细排查,较好地完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省外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在我市展业情况、众筹类市场主体等摸底调查工作。

  2023年,我局将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旨不动摇,坚定不移锻长板、补短板,全面提升产业金融,支持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加速发展直接金融,打造长三角创新资本新高地;维护金融安全,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推荐访问:金融监管局工作重点 工作重点 监管局 金融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