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华职教社社长
我院院长朱厚望参加中华职教社百年盛会并领奖
佚
名
【期刊名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7)002【总页数】1页(P封2)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我院院长王长文同志当选
为哈尔滨市中华职教社校长联谊会会长[J],2.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朱厚望院长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J],3.人民日报记者就卓越校建设采访朱厚望院长[J],4.名誉院长朱经武先生参加百年校庆活动[J],5.长沙航空职院应邀参加世界职教院校联盟2014年会,朱厚望院长在年会论坛上发言[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中华职教社社长
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隆重召开成立大会
作者:赵鹏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4年第11期
10月16日,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大会在南京市隆重召开,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罗一民为新成立的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授牌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主委洪慧民,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省委主委麻建国,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刘海富,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马连美,民革省委副主委殷志强,民盟省委副主委吴胜兴,民进省委副主委
篇三:中华职教社社长
中华职业教育社简介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7年5月6日,由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该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追求“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理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教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研究、开展职业教育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篇四:中华职教社社长
黔籍教育家黄齐生与中华职教社
黔籍教育家黄齐生与中华职教社
黄齐生
在隆重庆祝中华职教社建立
90周年,贵阳职教社恢复重建l0周
年和在黄齐生代表延安各界慰问较
场口事件受伤的李公朴,郭沫若等
飞返延安飞机失事"四八"烈士牺
牲6l周年之际,使我们不能不怀念
敬爱的贵州黄齐生老先生.黄齐生一生坚持真理,正义,民主,热爱祖国,热爱教育和科学
而屡遭反动派的迫害,却坚持斗
争,直到成为党的"四八"烈士.他自学成才,不仅是着名的平民
教育家,而且是学者,诗人,剧作
家,教授.他是黄炎培,陶行知等
的挚友,战友,同为中国职业教育
的先驱,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元老之一.他受到人民的爱戴,毛
主席,郭沫若也尊之为师.家境贫困身体虚弱多病的童
年,贤母教他的民谣也许影响了
他一生."一张白纸飞过街,那个
读书哪个乖;人人读书想做官,丢
下秧苗那个裁?"曾从外公,表哥
发蒙学三年.家贫难继,l5岁即去
商店学徒.店主苛刻凶狠劳役繁
重,他仍偷空苦读.一日店主发觉
狠打并说"你能读成书,老子把眼
珠挖下给你当晌炮踏".黄仍嗜书
如命,不顾虐待,发愤成才,终生
从教.八年尽读四书,五经,通鉴,楚辞,庄子,老子和李白,杜甫诗
篇,以及西厢,水浒,三国,红楼
梦等小说与戏曲;同时还认真阅读
其兄黄干夫从贵阳带去的近代西
方政治,哲学书,如民约论,天演
论,进化论和意,日维新史,康有
维,梁启超维新派的时务报》等,打下基础.其兄黄干夫好友儒商
蔡衡武,见其与兄通信中之诗书
见解,惊为商界奇才.于是具重金
为黄齐生偿还在店8ff支欠债,聘
为贵阳最大商店"群明社"总经
理.黄放手改革,以聘用取代学徒
用工制,组织职工学习,改善经
营,开商界新风,效益显着,正拟
委以重任,黄却不顾穷困,要求去
蔡衡武支持其兄等创办的贵州第
一
所新制民校达德学校,以解其
燃眉之急,遂其教育救国之愿.令
蔡感佩应允,并以白银百两支助.他在达德学校与时俱进与民共
进,1905年就创办了贵州的第一
个女生班.他与达德同仁积极参
与1911年贵卅I辛亥革命,当时曾
定黄齐生为省交通部长,他坚辞
不就,坚守达德.协助其兄黄干夫
@教育春秋@2007—3肖锺
省实业司司长大办职业教育,设
立劝工局,分织,木,金,陶工等
专业,招男女生入学,边学技术边
生产.又办工业,女工讲习所,建
农事试验场,开贵州首次工艺品
展览会,成立商品陈列所,出《贵
州实业杂志》.1915年他在达德又
创办贫儿部,免费上学.袁世凯称帝,黄倡议达德首先
通电响应云南起义,后为贵外I独
立代表去昆明与蔡锷接洽,继而
至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地进
行反帝制宣传.护国之役黄齐生
劳苦功高,再次辞官不就,谢绝升
官发财.l9l7年黄齐生倡议达德选派
学生留日,影响黔中道考送和自
费留日20余人,由他率领赴日.黄
趁机考察日本教育.后因纪念五
月七日国耻受辱愤慨率生回国.黄领导他们组成《贵州教育实业
参观团》到江苏浙江,山东北
京等考察参观,后困昆山.黄苦心
筹划偕王若飞,刘方岳lO余人赴
法勤工俭学3年,与中共早期党员
周恩来蔡和森徐特立等亲密接
触,曾积极襄助中国共产主义青
年团((少年))杂志的编写工作.同
时考察英法德比等国教育,对教
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体会.l925年贵州军阀周西成"招
贤"委黄齐生以高官不就,却选任
视学深入乡镇视察2O余县,后任
省立遵义三中校长.到校力除腐
败积习,旧制,气象一新,三中培
养出周林(原任中共贵州省委书∞
2007—3贵阳文史GU1YANGwENSH豢霉
文
芝
记),韩念龙(原任中华人民共和
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沂(原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等一批进步学生.1927年以"接近
共产党嫌疑,主张自由恋爱"被通
辑.黄被迫逃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社会
大学成就了黄齐老.黄流亡上海被交通大学聘为
训育主任,他漂泊半生才将妻子
和兄全家接沪团聚.未及一年,受
"五?四"运动的影响,为寻救国
强国之道,有志之士掀起平民教
育运动,力图为农工劳苦阶级办
学,唤醒农民革命,改造建设新农
村.他又带着视为螟蛉子的少年
袁咨桐一起逃亡,同往挚友陶行
知创办的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学校.因受中共当时左倾冒险主
义之害,不久,陶被通缉,学校解
散,袁也惨遭杀害.黄齐生又迫走
上海.黄炎培聘黄为中华职教社
第一个农村实验改革点昆山徐公
桥农村改进实验区总干事兼农村
改进讲习所主任.当时黄炎培提
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认为"专
守教育岗位不足以救国……须分
一
部分精神参加社会运动.""须
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
地沟通和联络."职教社"使无业
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个性
发展,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为世界和国家的发展服务."实施
"平民教育"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
幸福的宗旨,与黄齐生不谋而合.黄炎培的主张与黄齐生的主
张相一致.黄齐老全力以赴先抓
乡村改进讲习所工作,根据职教
社"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精神,
招收中专以上新生,不但进行笔
试,口试,而且进行劳动考试."课
程特重村制,经济,农事教育及语
言文字训练,期其简当,容易着力
也;然于人格修养,及做学并重,尤加意焉."黄齐生主持全面工
作,又主讲政治思想和社会教育
等课,参古酌会,生动活泼,批阅
笔记,个别谈心,"学员都心悦诚
服,受益甚深".1930年底黄"感
乡属见闻之寡,思游学观摩之
盛",为进一步做到学用结合,得
到江苏省农矿厅赞助,以讲习所
学友为主,黄带领参观访问了苏
州,无锡,镇江,南通,南京之农
村改革,社会教育试验区的民众,学校教育,农事改进,经济合作,农村建设以及妇女,职业,宗教,慈善事业等,学得乡村建设经验,为苏浙闽赣皖鄂川黔等省培养输
送了乡村改进干部.回到徐公桥,黄在试验区推广
了各地乡村改进经验,积极主动
与地方行政和文教科卫各方面联
系,加强辅导,开展教育宣传,大
见成效."一年之间,徐公桥地区
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基本上奠定
了职教社"地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四句口号的基础.抗战开始后,徐公桥广大群
众抗敌意志高昂,不少人为国壮
烈牺牲,这和职教社当年的教育
和熏陶不是没有关系的"(见张雪澄
《黄齐生先生在中华职教社》,以
下引文,下同.).1934年,中华职教社又在上海
南郊大海边漕河泾建与徐公桥类
似的"农村改进试验区"及"农学
团",又聘黄齐生为试验区总于事
和农学团主任.黄一如已往,一边
主持招收专科以上毕业青年30人
的农学团教学,一边带领30个学
友参加试验区的建设和劳动,并
主讲国族精神.他联系国史和抗
日实际,慷慨激昂,唤起学员爱国
热情.学友常说:"听黄先生上课
比听书还有劲.他是教我们做时
代人,走革命路的一盏明灯."1937年底,他为了驳斥国民党
之共产党抗日不积极的谣言而亲
访延安,受到毛主席接见,赞许他
为共产党最艰难时候,党外人士
同情爱护党最早的一人,并尊之
为师.回贵阳后,他宣传延安真
象,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又遭国民
党驱逐.1938年中华职教社已迁至重
庆,并将在重要城市分建中华职
教社.黄齐老积极协助在西南交
通枢纽贵阳建社,并提供达德学
校为活动基地,介绍校长曾俊侯
组成班子开展职教社工作,协助
党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另有专文).得知职教社正需派得力干部去云
南支持开蒙垦殖局,黄主动请缨
前往,主持开创草坝蚕业新村工
@教育春秋@叠∞7—3黄齐生{后排左七}与中华职教社三位负责人黄炎培{后排左六},江问渔(后排左五I,杨问玉(后排左四}等1939年于云南昆明留影
作.仅年余,不仅帮助农民发展生
产获得稻米,蚕丝两丰收,而且普
及文化科学知识,开展演出,体
育,军事训练,甚至像延安一样办
起了冬学和夜校,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各方面均有创建,对抗
日救亡宣传开展及于附近县镇.因此,当地反动势力蓄谋对之陷
害,黄又不得不忍痛离去.二位黄老志同道合,肝胆相
照,荣辱与共,自认为共同创建的徐公桥,漕河泾乡村改进试验区
是理想世界,直到延安参观才深
感自愧不如.没有共产党的领导
何能如此!?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仅
是幻想.黄齐老学徒出身,苦学成才,
继承我国传统,又到国内外广泛
深入考察教育,结合近四十多年
的城乡教育改革实践,形成他独
到的教育思想…….黄齐老自投身1904年创办的贵州第一所代表科学与民主的新
式学校——以"智仁勇三者,天下
之达德也"命名的达德学校,即以
"智仁勇"的校旨贯穿一生,既以
自励,又以教人."仁者不忧,智
者不惑,勇者不惧".二位黄老与
党"心有灵犀一点通",殊途而同
归.他们本着爱国富民振兴中华
的良心,力图以教育,科学,实业
救国,执着地进行职业教育的改
革,建设新村……却四处碰壁终
于成为党的挚友,铮友.他们以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宣传
延安归来,他们在亲人,学生牺
牲后毅然前仆后继…….在庆祝
中华职教社90周年,贵阳职教社
恢复重建10周年和黄齐老成为党
的"四八"烈士61年之际,让我
们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缅怀学
习二位黄老的高尚情操,学习他
们的教育思想和职教宗旨,在全
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教育方针
中继承发扬中华职教社的光荣传
统,发挥职教社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优势和特点,在科学发
展观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华职教
社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
小康再作贡献!注:本文参考了谢孝思和王鸿懦的《黄齐生传略*.张克之《关山度若飞》,《中国现代教育家抟》,《百
年人瑞谢孝思*和张榕明的《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
思想》等材料.作者单位贵阳中华毋】教社
责任编辑:李守明
0.一氮
篇五:中华职教社社长
作者:无
作者机构:不详
出版物刊名:职业技术教育
页码:7-8页
年卷期:2017年
第12期
主题词:中华职业教育社
民办教育协会
专题座谈会
教育创新
中华职教社
专题调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人民政协报
摘要:3月31日至4月1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苏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分会承办,《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支持举办的"民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题座谈会"在苏州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