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好利来品牌现状
目
录
一、企业现状
.............................................................1(一)公司简介
........................................................1(二)好利来企业理念
..................................................1(三)企业产品
........................................................2(四)测试分析
........................................................3二、SWOT分析
............................................................(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
..........................................(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
..........................................(四)弱势分析(WEAKNESS)
............................................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
..............................................10(一)经济环境
.......................................................10(二)
政治与政策环境
................................................10(三)
技术环境
......................................................10(四)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10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
.............................................11(一)
连锁店系统
....................................................11(二)
财务资源
......................................................11(三)
人力资源
......................................................12(四)
技术资源
......................................................12(五)
品牌资源
......................................................13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
.................................................14六、好利来发展前景
......................................................14一、企业现状
(一)公司简介
好利来创建于1992年9月,创始人为现任总裁罗红。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月饼、汤圆、粽子等产品为主,拥有分布于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营连锁店,北京、天津、沈阳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上万名高素质员工的国内焙烤行业领军企业。
好利来在北京、天津和沈阳均按国际制药行业GMP标准投资兴建了业内最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无菌食品工厂,通过对技术与生产设施设备的高投入来严格杜绝品质问题。同时,好利来推行ISO9001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在管理方面又为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好利来在行业里率先吸纳和采用国际一流先进技术、硬件设施、生产理念,将原本劳动密集型的焙烤食品产业创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加工食品的安全卫生,带动和推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行业的技术进步。
自企业创立以来,好利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优异的市场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饼店、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等诸多荣誉,并连续多年荣获焙烤行业比赛金奖……
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好利来一直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奉行“爱就在你身边”的企业文化,并在传递爱心和快乐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2003年,非典期间,好利来捐款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6年,好利来总裁罗红先生,出资1000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了“罗红环保基金”,这是中国人在联合国设立环保基金的第一人;2007年,通过“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推广环保基础教育;2008年,除继续推行“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之外,开始“中国青年环保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中国的青年环保教师队伍,使环保基础教育能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并组织员工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的义务服务。
(二)好利来企业理念
1.好利来的愿景
共创一流的食品连锁企业,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传递爱心,共享快乐,让生活更精彩!
2.好利来的未来蓝图
好利来将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传递情感的首选品牌,并不断引领着行业发展。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随时都能享受到我们健康美味的食品与优质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受。
好利来将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卓越团队,每一个员工都满怀热情地工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充满爱、尊重、信任和关怀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体现价值、实现梦想,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好利来将成为所有客户最真诚、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3.好利来的价值观
品德比才华重要
诚信经营,视品质为生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
企业荣誉至上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崇尚执行文化,讲求团队协作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以品绩为导向,奖励杰出
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以奉献的精神创造价值
(三)企业产品
蛋糕系列
月饼系列
面包系列
西点系列
茶点系列
商务茶点
粽子系列
汤圆系列
冰饮系列
其他产品
(四)对企业领导风格、企业成熟度、工作满意度、员工需求、员工期望测试分析
企业最高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测试结果为:关心人8.8,关心工作8.5,是一个“团队管理型”的作风,这种风格下的领导为追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协调、乐于学习、工作自主性强、分析问题切合实际、能正视矛盾与冲突、积极发现鼓励因素、重视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等等。
企业成熟度测试显示,顾客导向指标值较高,接下来是团队管理、激励发展;而信息共享、应对变化和系统观念指标值较低。同一般企业相比有明显特点:大部分基层的指标值高于中层。
这些组织特征的指标变化说明,公司基层比中层更直接面对顾客,了解顾客需求和工作目的,并且公司不同层级均形成了工作团队,但是不同店、市区之间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各工作范围缺少授权,不能独立应对情势变化,相应的也就不会有整体工作观念。
上图为标准图,下图是将中心刻度定位60的指标放大图。
工作满意度显示,总体上员工对工作是较满意的,分值均在70——92之间,相对差距较小。从细微处看,各级对“工作成就”较满意,相对地对“工作压力”、“采纳谏言”和“工作条件”不够满意;这里各层级感受的顺序也不一样,“工作压力”中高层对工作压力最不满意,中层次之,“采纳谏言”中是底层次之,而“工作条件”是基层最不满意。相对地员工对“工作成就”、“工作报酬”、“工
作稳定”、“工作选择”等较满意。
这些数据说明,好利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压力较大,基层的工作条件较差(有反映工作时间太长);中基层的升职机会较少;因此应该从理顺工作、教会工作方法、工作工具,给员工设立升职梯级等方面改善企业的状况。
“员工需求分析”是员工留在公司工作的原因。高层感受到公司的成长,实现了自我愿望并受到尊重,但回首过去,感到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中层却觉得学到了较多知识,实现了自我价值并随同企业一起成长;基层亦感到能够自主工作,实现了个人成长的愿望。
从这里可看出,高层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已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基层并不关注公司前景和薪资,认为只要能在公司工作,即能够获得成长。
“员工期望分析”是员工在公司工作对未来所抱的期望。
图中显示高层对企业实现自我理想较突出,并期望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中层则希望在增加薪资福利和安全感;基层除对薪资有要求外,还希望能得到晋升和实现自我价值;三个层次都把学习提高摆到了次要位置。
需求与期望分析说明了员工对公司已满足需求和未满足愿望之间,公司高层对未来仍有较大抱负,希望从改善工作管理入手;中层则已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了,希望改革别太触到自己利益;基层则期望通过改革获利;表达了不同层次者的心态。
二、SWOT分析
好利来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势,又不乏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中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国家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经济发展更趋平衡,这给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国内烘焙行业,部分厂家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好利来公司可凭借其设备优势、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等与之抗衡,并找出产品市场切入点,在优势市场超过对手。
3.从好利来目前的产品看:蛋糕系列、月饼系列、面包系列、西点系列、茶点系列、商务茶点、粽子系列、汤圆系列、冰饮系列等,包装设计有水准,质量佳,价格较为合理,各种规格齐全,适合不同阶层的人士消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4.好利来良好的市场形象。规模实力强,高品质,提供高服务店面统一形象,卫生洁净。
5.总裁优秀的个人人格魅力。他勤奋、非常尽心努力工作;注重品德,先做好人,再做事;宽爱仁慈,体贴员工疾苦;注重成果,追求顾客满意。
6.始终如一的产品经营策略。蛋糕无可比拟,追求品质至上、裱画艺术传情,讲究卫生和服务,专注做好每件事。
7.恰当处理了与高层创业者、老员工的关系。各人分配了资产、工作区域,使用同意品牌,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营;功勋员工给予适当补贴。
8.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生产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能吃苦耐劳的农村青年;照顾员工利益,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有较好的福利待遇。
9.注重现代科学管理。建立了各级员工工作手册,神秘顾客系统全面展开,基层部分服务工作实行钟点制,考核、薪资走向正规。
10.蛋糕市场份额全国第一。规模、影响力、品牌全国第一,在许多北方城市是第一品牌,连锁店的分布横跨东西南北,影响到上有设备、材料供应商。
11.财务管理工作比较严格。资产负债率低,财务安全性好,财务单线管理、保证资金回笼,出纳在店内的职责职位较高。
(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
1.机遇往往是伴随着威胁同时并存。品牌空间的另一面是竞争手段的低劣,恶性的价格战,特别是一些即无实力、又无技术的地方工厂,靠生产低质、廉价或假冒产品及通过不正常的经营手段,对优质产品造成一定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加之新增厂家或一些老厂规模扩大、经验的成熟、设备的更新、销售网络的健全、品牌意识的加强等,商战将愈演愈烈(价格、经营手段等),也将会
对其造成严重威胁。
2.饮食行业,产品本身差异化小,技术含量低且进步缓慢,使得今后相当时期内也难得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等手段来谋求产品“硬件”的系列化,难已获得产品自身的独特卖点,从而使该行业很难走出价格的漩涡。
3.无论是消费者已认可的名牌产品,还是尚未认可的“好产品”,除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外,一个消费者信得过、走货快的销售窗口,也很重要。现在国内的一些A类卖场,进场条件极其苛刻。但一些厂家,为了扩大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不得不委曲求全,明知微利或亏本也要往里挤,从而给厂家造成成本增加,有销量而无利润。
4.今年,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都慨叹“生意难做,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
“钱越来越难赚”的重要因素,正是原材料的进货价暴涨。原材料价格坐上“直升机”,成为拉低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正牵动着所有烘焙行业生产企业的神经。
(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
1.信息反应灵,产品调整快
2.包装灵活多样,精美新颖——包装即广告
3.总裁亲自抓营销,人员推广得力,与经销商关系相对融洽
4.销售多渠道并举
5.有效的质量控制,一定的成本优势
6.资金优势
7.品牌知名度、规模与影响力优势
8.辅助产品开发速度快
9.人才优势
(四)弱势分析(WEAKNESS)
1.缺乏资源优势(如:不具备固定的奶原料生产基地等)
2.不具备独立的科研开发能力
3.管理与行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4.展店无系统标准
5.管理工具缺乏,管理不成系统。中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疲惫,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整体效率比较低,信息沟通比较差
6.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跟踪和检讨,常以情感、信任代替管理
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2006-2010年,我国烘焙食品产业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以21.62%和27.42%的年均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85.06亿元,同比增长36.72%,实现利润总额83.31亿元,同比增长28.28%,产品销售利润162.75亿元,同比增长37.62%,大的经济环境依旧成每年上升趋势。
(二)政治与政策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益。它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为了促进和指导企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用于规范企业与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食品安全法》等。
好利来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企业率先通过ISO9000认证和QS认证,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自我监督检查,并且企业标准领先行业标准,以此更高标准的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并对原材料进行同等规格的审查,从原材料的源头抓起,排除安全隐患,为顾客提供安全放行的食品。
(三)技术环境
好利来的技术水平已经由企业发展初期的国内领导者地位推诿领先技术的模仿者和追随者的角色,在未来的自身品牌发展中,已经烘焙业内品牌竞争中,领先的技术水平无疑是竞争的利器。
(四)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好利来的主打蛋糕均为植脂奶油,不含动物脂肪,在季节性产品上,例如月饼上,还特别推出清真月饼,以适应不同民族习惯的顾客,并且针对糖尿病患者,推出木糖醇系列、无糖面包和无糖月饼等。针对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推出全麦健康系列。这些系列均作为常态产品出现在好利来的产品结构中,给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好利来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分为三种店面:一是市中心、繁华的十字路口、步行街,看重的是客户流量大,随即消费几率较高,产品结构以面包、西点、饮料、冰点为主;二是写字楼附近,针对白领消费者,产品结构以西式甜点+咖啡类似星巴克的消费模式,并且好利来还于2009年在北京分公
司试水商务套餐,意在打造多元化品牌。三是社区交叉点,针对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产品结构也倾向于蛋糕、面包、西点主打的方式。
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
(一)连锁店系统
连锁店是连锁组织规模之扩大,逐渐形成经营规模,再利用组织运作及制度建立赚取经营利润。整个连锁店的经营加以标准化,规格化和手册化。连锁店的经营最强调连锁组织运作体系,特别是重视连锁总部。好利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食品连锁店,拥有全因65个城市的800多家连锁店。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会直辖市,并辐射周围二三线城市。好利来以统一的招牌,店面形象,产品结构,服务水平,销售模式展现在顾客面前。好利来一直以采取的直营不加盟的政策,在这些方面得以有效的控制,使得顾客在不同城市不同连锁店的所购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都有保证。在企业控制管理方面,好利来实行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制度,由总部的品控部门对每个城市的产品、设施设备,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服务水平,财务,连锁店管理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审核评定。同时实行神秘顾客检查制度,由总部指派神秘顾客,每个月对每个城市的几家店进行顾客体验式的神秘抽检。统一的检查标准,对不合格的店面进行处罚。
另一方面其连锁系统优势更体现在便捷的方式,顾客可以走进身边的一家好利来订购产品,在其他城市的任意一家好利来取货。好利来800多家连锁店这一强大网络布局的优势是任何一家饼店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量即是品牌。
(二)财务资源
烘培行业属于快速消费零售业,所以其财务资源具有资金投入少,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好利来作为效益稳步增长20年的品牌,现金流稳定、充足,没有融资需求,长期秉承着“直营不加盟”的开店方针,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财务单线管理,安全性强。就资金链来说,好利来具备有效的,应对未来环境变化带来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另外,好利来的供应商均为总部审核通过的合格供方,长期合作,具有较其他品牌成本低,先付货后结算,结算期长等特点。
2005年起,好利来推行库房管理“0库存”的管理理念来控制成本,意为,连锁店提前预估销量,上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提前估算原材料的消耗用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库存,使之接近于零的理想化状态。没有原材料积压,充裕流动资金,也减少原材料大量存储出现过保质期,或囤积不当变质造成浪费,成本消耗过大的现象。
11在财务安全管理方面,好利来的管理是处于相对原始落后的作坊式管理。连锁店营业款一日一结,手工结算,店面管理者既是销售者,又是结算者。市场的财务部门无法对辖区内的连锁店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对于一个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财务漏洞。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好利来应尽快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引进销售软件,联网同步。财务部门在城市总部可以实时关注监控连锁店进出库以及随时调取进销存状况,杜绝财务隐患,控制各环节成本
(三)人力资源
好利来的员工培训有标准的服务手册制作手册以及培训手册等,进二十年搭建起的健全培训体系,可以在企业内部对员工实施有效的培训。作为食品销售平台,最能直观吸引顾客的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一是服务。好利来着重于这两个方面的培养,服务一直是好利来引以为自豪的,很多服务企业甚至到好利来连锁店现场来观摩学习,产品制作方面,好利来更是尤为重视,培训体系也相当健全。
在产品制作员方面。好利来在每个片区均有由多名资深制作师担任讲师的培训中心,从学校招收零基础的毕业生,定向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合格制作员。由于饼店产品均为手工操作,这样避免了连锁企业中常见的同一款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的问题。经由培训中心统一进行初级培训后分配到各个城市
好利来的薪酬按照岗位不同分为:计时工资,月薪,和绩效工资。钟点工的服务员按小时计算拿计时工资,实习服务员(实习制作员)拿月薪,合格后成为正式员工拿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根据城市销售情况而定的绩效工资+店面的销售奖励)。相比之下,正式员工工资高满意度较高离职率低,计时员工和实习人员工资低满意度低离职率较高。2006年4月,好利来进行了基层员工的薪资调整,员工不在只拿基本工资,改为个人绩效加基本工资两部分,个人绩效工资和销售额直接挂钩,提高销售积极性,带动店面营业额的增长。
2004年起,好利来公布的未来蓝图中增加了关于员工的部分,明确表示: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对外界很神秘的“内部加盟"制度。好利来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店,但好利来允许工作八年以上并且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申请内部加盟,总部控股加盟店,但授权加盟店独立核算,这样加盟者可以独自享受收益。增加了员工的期望值和忠诚度。
(四)技术资源
食品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是考验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利来首次参与即获得第二届全国烘培技术大赛团体赛特等奖,并有三名技师分获中点,蛋糕,面包金奖。并且连续数年获得名牌月饼的称号。在国内饼店行业迅猛发展的前十年,好利来无论产品服务还是规模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日本,韩国等原材料,技术,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好利来技术方面显现出疲态,停滞
12不前。尽管每个片区都有由权威技师组成的产品研发团队,但与其他品牌相比,还是更新速度缓慢,推广效果不佳,依旧是老式产品占销售主导。目前企业自己研发并取得成功的只有北京市场的恐龙蛋和南昌市场的老婆饼两款产品,在全国推广,初期销售火爆,销售稳定后沉淀为固定的常规产品。烘培行业是一个产品类型同质化较为严重的行业,好利来在2009年推出了旗下高端品牌“黑天鹅”,黑天鹅系列蛋糕是好利来与全球顶尖级大师交流合作后,成功将欧洲蛋糕的品质理念、日本的口味调制理念和好利来蛋糕的情感理念融为一体,推出的经典与时尚口味蛋糕,专为高端人士提供顶级的产品和服务,在北京和天津顾客只要订购婚礼蛋糕,将使用中国唯一的一辆白色价值500万的劳斯斯为顾客送到婚礼现场,好利来可成为蛋糕中的“劳斯莱斯”。
传统的烘培食品销售渠道发展较为成熟,如今,电子商务成为烘培食品热门的销售渠道。网络购物在人们足不出户买到生活所需的同时,更让大家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网购食品成为了热门时尚的购物途径。高端蛋糕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品牌集中度低,利润高,而目标人群的闲暇时间较少,难以长时间持续去蛋糕店消费,所以网上购物成了一种流行的购物消费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连锁店经营模式,黑天鹅品牌创建后,采取传统渠道加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经营,依附于好利来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在销售城市建立了呼叫中心,制作中心和配送中心,其次好利来加强了电子商务“买蛋糕”网的经营,客服人员在一部电脑上实现了“来电接听,预定处理,与客户管理”一站式管理,实现了电子商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在网络购物日渐成为稳定的消费方式的时候,买蛋糕网也成为好利来一个销售额逐渐攀升的品牌店。
(五)品牌资源
好利来一直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好利来产品技术屡获国内大奖。好利来的服务也是品牌的代名词,秉承着贴心的百分之一百零一服务和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服务成为好利来经营持久的另一个优势。作为好利来总裁罗红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是摄影家。总裁罗红个人作为慈善摄影家应邀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并出资1000万成立“联合国罗红环保基金”,同年,通过举办“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推广环保基础教育。以及带着好利来总裁头衔的罗红先生参加各种时尚盛会等从另外一方面提高企业知名度。好利来的企业价值观中的一条是,以感恩的心汇报社会。2003年非典好利
来捐赠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元。,这些举措对好利来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
1.巩固现有核心竞争力,竭力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来武装自己,来提升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抗击打能力。
2.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客户的真正需求信息,在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财产来管理,应该将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联系起来,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叼,这就要求好利来务必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建立多种信息收集的渠道,信息收集要走在改革行动的前面,唯有充分掌握了市场和客户的第一手资料,方能使好利来的改革走在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真正实现快鱼吃慢鱼。
3.务必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因为技术和创新管理(TheManagementofTechnologyandInnovation,MTI)是当今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它不单纯关注技术,也不单纯关注管理,而是对二者的系统性整合,因此好利来应该在稳定现有明星产品的基础上,务必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让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接轨,所有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准则,以客户需求为目标,让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做到真正有的放矢。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强化执行力度
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机制1,在组织内部个阶层引入部分外来人才,为人力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激发各层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如上四点所述,好利来唯有在未来3至5年内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可能,否则只能是靠吃老本,慢慢的在市场大潮中淡去或不断的被竞争对手所蚕食,事实证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都避免不了会带来阵痛,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做的更大更强,才能更加价值创新:蓝海战略的基石”,也可以让我们避开和竞经得起市场大风大浪的洗礼,争对手的正面冲突,开拓出属于自己全新的市场。
六、好利来发展前景
蛋糕多年来一直是餐饮行业的宠儿,而且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7年,蛋糕行业也将火爆。好利来蛋糕的所有系列产品一年四季必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蛋糕店早已经遍布全国上下的大街小巷,可以说是蛋糕行业的火爆,但是蛋糕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是尤为激烈的。要想自己的蛋糕店人流不断,就需要自身有足够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好利来蛋糕产品的口味是与众不同的,有人说餐饮行业是拼服务的行业,我觉得然,服务取决于
14人,是可以认为决定的。而口味虽说也是人研制的,这就是技术上的不同了,没有好的口味,也就没有顾客。好利来蛋糕总部有着专业的蛋糕研制团队,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研制消费者喜欢的甜品。
好利来蛋糕总部十分看重蛋糕的经营策略,传统的经营策略早已不符合当今餐饮的发展趋势,好利来蛋糕走全新的经营模式——复合式经营。一家蛋糕店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蛋糕。在炎热的夏季消费者走进蛋糕店肯定不想出去,所以说好利来蛋糕的这种经营模式间接的做到了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15附件:
表1—7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年龄的人口
连接: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7.htm
1、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1-3月
963.72555.4499.221056.5276.031247.02605.13165.03186.5679.761269.761410.0比上年同期增减(%)
13.14.5-2.9.610.416.10.313.612.11.318.311.31-3月以上年同期为10109.91107.76111.53108.53107.1109.0110.1112.24110.66110.5108.2110.7比上年同期增减(%)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
%
%
%
%
%
%
%
%
%
%
%
单位
上月为1099.1299.5299.45100.2100.2699.498.9398.4599.299.8199.898.51-3月
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4259.633631.243154.643421.02912.03357.02749.72839.23399.422981.463820.04021.43月
172.347.3320.4586.053.1516.319.4366.6611.55101.951-3月
143.32377.84136.32205.0155.13169.05119.5237.4651.9140.432.9224.3514.112.517.2410.319.516.612.29.4315.36.715.513.96比上年同期增长(%)
28.731.9618.441.725.726.075.322.966.1535.112.632.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
17
篇二:好利来品牌现状
营
销
计
划
”司公来利
“好书录
目▼前言▼企业现状分析
好利来公司简介*
企业理念*
企业产品*
好利来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企业发展促进、影响因素的变化*
企业领导风格、成熟度、工作满意度、员工需求、员工期望测试分析*
分析
SWOT▼)OPPORTUNITY﹡机遇分析()﹡威胁分析(THREATNESS
STRENGTHEN)﹡营销强势()﹡营销弱势(WEAKNESS
▼目标市场及其细分
▼营销目标
▼
营销战略
﹡可供选择的战略分析
﹡总体营销战略确立
营销路线
▲
结束语
▲
前言: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业的要求,我们对好利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资料调阅等,接着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资料研究等工作,现在阶段性工作基本结束,预期的目的已达到,。产生了《好利来营销计划书》本次调研诊断是以“好利来公司稳定、持续、健康、卓越发展”为主目标,对好利来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内部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调研所得的信息,针对性的设
计了营销项目工作方案。由于本次调研的时间及抽样范围因素,对好利来的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十分有限,因
此本次方案不作为实际执行策略。
一、企业现状:
:(一)、公司简介
好利来创建于1992年9月,创始人为现任总裁罗红。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月饼、汤圆、粽子等产品为主,拥有分布于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营连锁店,北京、天津、沈阳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
园,上万名高素质员工的国内焙烤行业领军企业。.
好利来在北京、天津和沈阳均按国际制药行业GMP标准投资兴建了业内最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无菌食品工厂,通过对技术与生产设施设备的高投入来严格杜绝品质问题。同时,好利来推行ISO9001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在管理方面又
为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好利来在行业里率先吸纳和采用国际一流先进技术、硬件设施、生产理念,将原本劳动密集型的焙烤食品产业创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加工食品的安
全卫生,带动和推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行业的技术进步。自企业创立以来,好利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优异的市场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饼店、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最具竞争
力十大品牌”等诸多荣誉,并连续多年荣获焙烤行业比赛金奖……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好利来一直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奉行“爱就在你身边”的企业文化,并在传递爱心和快乐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2003年,非典期间,好利来捐款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6年,好利来总裁罗红先生,出资1000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了“罗红环保基金”,这是中国人在联合国设立环保基金的第一人;2007年,通过“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推广环保基础教育;2008年,除继续推行“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之外,开始“中国青年环保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中国的青年环
保教师队伍,使环保基础教育能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并组织员工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的义务服务。
:
、好利来企业理念(二).
、好利来的愿景1共创一流的食品连锁企业,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传递爱心,共享快乐,让生活更精彩!
、好利来的未来蓝图2好利来将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传递情感的首选品牌,并不断引领着行业发展。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随时都能享受到我们健康美味的食品与优质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
感受。好利来将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卓越团队,每一个员工都满怀热情地工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充满爱、尊重、信任和关怀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
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体现价值、实现梦想,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好利来将成为所有客户最真诚、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共同
发展、实现双赢。
、好利来的价值观3品德比才华重要*
诚信经营,视品质为生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
*企业荣誉至上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崇尚执行文化,讲求团队协作*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以品绩为导向,奖励杰出*
*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以奉献的精神创造价值
、企业产品:(三)蛋糕系列
月饼系列
面包系列
西点系列
茶点系列
商务茶点
粽子系列
汤圆
其他产品
冰饮系列
系列
、关于好利来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宏观)(四)
、人口环境1重庆是一个人口大都市,好利来在重庆还是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在制定相关市场营
销战略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这样的一个因素,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经济环境2重庆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处于一个中等的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消费水
平不断上升,好利来作为食品行业的大品牌,在重庆的发展前景巨大。
(五)、企业发展促进、影响因素的变化
变化说明影响变化影响因素内容影响
因市场需求市场对好利来产初期市场无蛋糕供应,好利来
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至今市的需求及好利来迎合有大量的多品牌的供应,消费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更多更高的需市场的满员工勤奋全体员工为企业企业长大、安稳了,老员工有
自满和功臣的感觉且职工众多顾客忘我工作,搏需求也较多,不似从前那般牺计个人得失的程自我而工作团结协调各层次员工内部高层分开运作后,原有的艰苦
斗团结战斗的合力减弱,企业相互间为工作团致模不断扩大,管理力度、企业友爱、相互支持化传播的力度减弱,企业管理助的程一致性降低培养型人在企业培训和在初期培训跟不上需求,后来建
校进行业务培训等,近期培训际工作中锻炼成供应及满知识体系、成长的人才,与以的人才,迎合企相对满足市场的同类需求相比及市场需求的程度.
满足于企业渴望的作用降低产品、服以产品、服务、初期产品、提供方式和服务脱
与市场同业,但现在其他对手化显现于市场、特色影响市场均如此,好利来独有的产民中的特色程特萨就大大降低了“好利来品牌影响消费者品牌价值和影响范围整体在
升,但近年有较多竞争者及替品牌影响费公司产品,以产品出现与过去相比好利来品牌对竞争者的品牌的影响相对下降击力策略领导指挥组织管初期规模小,能保持行动一致
后来各区域相对独立,企业规控制,店、市、统一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使统一域等各自对内管降低,但加强管理阻止了继续及对外印象的统化性及一贯性专业型人基本素质好,工专业型人才引进较晚,几经调
和加入投入力度,现在形成了供应能力强,受过外分中层专业化人才队伍专业训练的人才盟的量
管理能力企业各个发展阶初期规模小,以经验管理就足
了,随企业成长,其不能满足的管理方法足需求工具求目前是经验管系统的满足程情感管(少部分)科学管企业员工企业持续成长惯创业时企业及员工能够全心满
市场需求而工作,现员工开始我发展机力;内部运作、虑个人得失,企业缺乏促使其理机制的作用下动成长的机制;企业发展的思企业员工自动成不太清晰的促进性
0.,最低分为注:“影响变化”是对企业各年的状况判断打分后综合给出的,最高分为1、对企业领导风格、企业成熟度、工作满意度、员工需求、员工期望测试分析(六)企业最高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测试结果为:关心人8.8,关心工作8.5,是一个“团队管理型”的作风,这种风格下的领导为追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协调、乐于学习、工作自主性强、分析问题切合实际、能正视矛盾与冲突、积极发现鼓励因素、重视组织与个
人的共同发展等等。企业成熟度测试显示,顾客导向指标值较高,接下来是团队管理、激励发展;而信息共享、应对变化和系统观念指标值较低。同一般企业相比有明显特点:大部分基层的指标
值高于中层。.
这些组织特征的指标变化说明,公司基层比中层更直接面对顾客,了解顾客需求和工作目的,并且公司不同层级均形成了工作团队,但是不同店、市区之间的信息不能充分共
享,各工作范围缺少授权,不能独立应对情势变化,相应的也就不会有整体工作观念。
的指标放大图。60上图为标准图,下图是将中心刻度定
位工作满意度显示,总体上员工对工作是较满意的,分值均在70——92之间,相对差距较小。从细微处看,各级对“工作成就”较满意,相对地对“工作压力”、“采纳谏言”和“工作条件”不够满意;这里各层级感受的顺序也不一样,“工作压力”中高层对工作压力最不满意,中层次之,“采纳谏言”中是底层次之,而“工作条件”是基层最不满意。相对
“工作选择”等较满意。、“工作报酬”、“工作稳定”地员工对“工作成就”、这些数据说明,好利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压力较大,基层的工作条件较差(有反映工作时间太长);中基层的升职机会较少;因此应该从理顺工作、教会工作方法、工作
工具,给员工设立升职梯级等方面改善企业的状况。“员工需求分析”是员工留在公司工作的原因。高层感受到公司的成长,实现了自我愿望并受到尊重,但回首过去,感到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中层却觉得学到了较多知识,实现了个人成长的愿望。基层亦感到能够自主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并随同企业一起成长;从这里可看出,高层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已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基层并不关注
公司前景和薪资,认为只要能在公司工作,即能够获得成长。
“员工期望分析”是员工在公司工作对未来所抱的期望。图中显示高层对企业实现自我理想较突出,并期望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中层.
则希望在增加薪资福利和安全感;基层除对薪资有要求外,还希望能得到晋升和实现自我
价值;三个层次都把学习提高摆到了次要位置。需求与期望分析说明了员工对公司已满足需求和未满足愿望之间,公司高层对未来仍有较大抱负,希望从改善工作管理入手;中层则已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了,希望改革别太触
到自己利益;基层则期望通过改革获利;表达了不同层次者的心态。
分析二、SWOT好利来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势,又
不乏劣势——具体分析如下:)OPPORTUNITY(一)机遇分析(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中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国家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经
济发展更趋平衡,这给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国内烘焙行业,部分厂家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好利来公司可凭借其设备优势、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等与之抗衡,并找出产品市场切入点,在优势市场超过对手。3、从好利来目前的产品看:蛋糕系列、月饼系列、面包系列、西点系列、茶点系列、商务茶点、粽子系列、汤圆系列、冰饮系列等,包装设计有水准,质量佳,价格较为合理,各种规格齐全,适合不同阶层的人士消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4、好利来良好的市场形象。规模实力强,高品质,提供高服务店面统一形象,卫生洁
净。.
5、总裁优秀的个人人格魅力。他勤奋、非常尽心努力工作;注重品德,先做好人,再
做事;宽爱仁慈,体贴员工疾苦;注重成果,追求顾客满意。6、始终如一的产品经营策略。蛋糕无可比拟,追求品质至上、裱画艺术传情,讲究卫
生和服务,专注做好每件事。7、恰当处理了与高层创业者、老员工的关系。各人
分配了资产、工作区域,使用同意
品牌,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营;功勋员工给予适当补贴。8、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生产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能吃苦耐劳的农村青年;照顾
员工利益,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有较好的福利待遇。9、注重现代科学管理。建立了各级员工工作手册,神秘顾客系统全面展开,基层部分
服务工作实行钟点制,考核、薪资走向正规。10、蛋糕市场份额全国第一。规模、影响力、品牌全国第一,在许多北方城市是第一
品牌,连锁店的分布横跨东西南北,影响到上有设备、材料供应商。11、财务管理工作比较严格。资产负债率低,财务安全性好,财务单线管理、保证资
金回笼,出纳在店内的职责职位较高。)THREATNESS(二)威胁分析(1、机遇往往是伴随着威胁同时并存。品牌空间的另一面是竞争手段的低劣,恶性的价格战,特别是一些即无实力、又无技术的地方工厂,靠生产低质、廉价或假冒产品及通过不正常的经营手段,对优质产品造成一定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加之新增厂家或一些老厂规模扩大、经验的成熟、设备的更新、销售网络的健全、品牌意识的加强等,商战.,也将会对其造成严重威胁。将愈演愈烈(价格、经营手段等)2、饮食行业,产品本身差异化小,技术含量低且进步缓慢,使得今后相当时期内也难得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等手段来谋求产品“硬件”的系列化,难已获得产品自身的独特卖
点,从而使该行业很难走出价格的漩涡。3、无论是消费者已认可的名牌产品,还是尚未认可的“好产品”,除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外,一个消费者信得过、走货快的销售窗口,也很重要。现在国内的一些A类卖场,进场条件极其苛刻。但一些厂家,为了扩大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不得不委曲求全,明知
微利或亏本也要往里挤,从而给厂家造成成本增加,有销量而无利润。4、今年,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都慨叹“生意难做,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
“钱越来越难赚”的重要因素,正是原材料的进货价暴涨。原材料价格坐上“直升机”,成为
拉低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正牵动着所有烘焙行业生产企业的神经。)STRENGTHEN(三)好利来公司营销强势(信息反应灵,产品调整快、??1包装灵活多样,精美新颖——包装即广告
、2总裁亲自抓营销,人员推广得力,与经销商关系相对融洽?3、销售多渠道并举、??4?、有效的质量控制,一定的成本优势5资金优势
、6.
品牌知名度、规模与影响力优势、辅助产品开发速度快
8、人才优势
9、)
WEAKNESS(四)好利来公司营销弱势(、1缺乏资源优势(如:不具备固定的奶原料生产基地等)
不具备独立的科研开发能力
2、??管理与行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3、展店无系统标准
4、管理工具缺乏,管理不成系统。中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疲惫,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5整体效率比较低,信息沟通比较差
、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跟踪和检讨,常以情感、信任代替管理6三、目标市场及其细分潜力与现实
根据目标市场全部售点数量、人口密度及购买力水平等因素,将本产品在各区域的最大市场潜力测算出来加以列示;现将已占领的售点及销量一一对应列示,加
以对比,使市场开拓任务从总体到各个分区域都一目了然。划分责任区在重庆,公司将重庆市分为南岸区、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者几个板块,分别以南岸和江北的营业所为中心向周围幅射;每一销售区又.
个销售片,设立办事处;每一销售片再进行细分,直至指定专人负责。所有业务单6分为
位及业务员不准跨区跨片销售。
四、营销目标在国内烘焙连锁行业,好利来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仅食品行业内单一的蛋糕分支,多个大中型城市开设近千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0%70),在全国好利来年销售额逾20万吨月饼。基于此,确定20家直营连锁店,每天能卖出30吨生日蛋糕和面包,每年卖出个亿;赶超台湾元祖GANSO好利来在未来三年之内的目标如下:营业收入达到80而成为
全国第一品牌,并让产品走出国门,走进欧美。
三、营销战略
、可供选择的战略分析(一)1、总成本领先战略
该战略的重点是通过对总成本的控制来维护产品相对较低的成本以获得竞争力,即要求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相对优势,如原材料与包装物的采购控制管理、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等。该战略适合好利来公司目前的核算体
系及经营方式。2、集中化战略
许多成功的中小企业往往采取这一战略。该战略是为了避免同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作正面冲突,往往集中精力于某一市场。这方面好利来前期做得比较好,目前,我们仍需采取此战略,不能广种薄收。3、差异化战略
大多数成功的大企业均采取这一战略,对于好利来目前来说,也是较好的选择。差异化是指企业通过获得差别于同类竞争性产品的“卖点”来谋求产品的持久竞
争力。正如前文威胁分析所言,产品“硬件”本身很难获得差异化,我们只能在经营策略上创造出更大的差异化,如利用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创造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尽管产品是一样的)。个性鲜明的销售服务网络、新颖独特的促销手段、专利化的个性包装以及别具
一格、不同凡响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战略等。4、适应
性战略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目标,而非刻意选择
这也是好利来公司目前的最佳选择。上述三种的某一种,或者称之为“没有战略的战略”。
、总体营销战略确立(二)1、实行“八化”管理,打造起飞平台。
“八化”是指:作业标准化、流程表单化、管理数据化、人才专业化、营销阵地化、形象社会化、团队人性化、行动军事化。2、利用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研发优势、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广泛寻求行业内的横向联合,利用有限的资金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品种范围,巩固并不断提高
“好利来”在行业内的地位。
3、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把经营目标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长远资产增值(包括无形资产)的最大化,以此赢得企业经营的所有相关群体,如经销商、消费者、员工及其它社群组织等的全面支持,把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从“经销获利”为主转变为
“创新获利”为主,包括战略管理、技术、产品、营销等的全方位创新。4、好利来的连锁联销渠道。最牢固的联盟是利益的联盟,“联销体”渠道网络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了一个厂商和渠道商的利益共同体。好利来产品在全国具有上千家连锁店,它在“联销体”网络内部,厂商控制着渠道商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这就为厂商实施对渠道.
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厂商以高于银行利息和提供人力支持作为回报,使渠道商得到额外的利益,实现了双赢。当然,该产品强大的品牌实力和一贯热销的产品是厂商实
施这一系列渠道策略的前提。5、改进控制渠道窜货的措施:年初签定合同的时候留1到5个点的比例在手上,作为无窜货的奖励;在每个地区只能设立一个经销商,其他的都做分销商,让这个一级经销商来进行渠道调控;扎实的做好终端的消化工作和分销商的消化工作,让货物的周转期变得更
短;经常去经销商那里打流向单,一旦发现窜货立即处理等。
包括、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6(1)通过与一些体育赛事、央视合作,利用体育赛事、央视这两个强势品牌来提升自身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通过口碑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产品口味质量方面赢得大家对于该产
品的信赖和认可,并通过消费者来宣传产品。(3)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现象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服
务和捐助等形式,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从而提高好利来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建立公司内部管理的良好机制,从员工和领导做起,在自身素质方面建立公司的良好形象。(5)人员推销策略、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包括宣传性公关、征询性公关、交
际性公关、服务性公关、赞助性公关)等。
、服务至上取信于民:7.
(1)、重视环保,以利于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少包装的重量;采用
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质;取消污染环境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2)、保证食品卫生,关爱消费者健康。规定销售食品的细菌标准,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迅速而有效的食品收回程序。(3)、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包括灾害紧急援助、反贫困、助学、支持
医学和科学研究等。8、本土化战略:根据好利来一进入重庆市场,分析在重庆市场的优劣,因地制宜、根
据重庆的特有文化和消费习惯,专门制定出受广大重庆人民喜欢的产品。9、美丽风景,无声营销。企业总裁罗红走遍了中国西部所有的省份,并十余次走进非洲,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下一幅幅壮丽广阔的画面。很多好利来的消费者通过地铁站里美丽的图片认识了罗红,对好利来品牌的好感也陡然增长,好利来品牌可以在
这无声的画面中悄悄地传播──这些美丽的图片或许要比好利来的广告更有效果。
四、营销路线
综合以上SWOT分析与营销战略陈述,好利来公司中期营销总路线可以归纳为:准确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行业布局,适时推出适销产品,配以灵活多样,精美新颖的包装;重视行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走多渠道行销路线,并配合一定的经销优惠、终端促销与品牌形象展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合理规划行销费用,适当强化成本优势——使好利来公
司始终以灵活而稳健的姿态,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结束语:
经过两周的工作形成了上述阶段性成果——《好利来公司营销计划书》。依靠创业者的勤奋拼搏和选择了正确的产品服务,好利来公司在十年间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蛋糕生产服务连锁企业,其经营管理和营销模式十分值得认真总结、完善和提高。因此,建立完善的营
销系统,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对好利来集团将具有极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附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年龄的人口71—表连接:
1、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西部十二省区重庆
单位
亿元
1-3月
963.7比上年同期增减(%)
13.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2555.4499.221056.5276.0314.5-2.9.610.4陕西甘肃青
亿元
亿元
亿1247.02605.13165.0316.10.313.612.11.3海宁夏新疆
元
亿元
亿元
186.5679.76内蒙古
广西1-3月以上年同期为西部十二省区单位上月为1010重庆%99.12109.91107.76%四川99.52111.5399.45贵州%
亿元
1269.7618.3亿元
贵州元
元云南
1410.0/人3154.64/11.37.2410.3人3421.0108.53云南%100.2107.19%100.26西藏
109.08%99.40陕西
110.18甘肃98.93%
112.24青海%98.45110.6699.27宁夏%
19.502912.00元西藏/人
16.60元/陕西人3357.012.272749.79元/甘肃人
9.43元青海/人2839.215.30元/宁夏人
3399.426.702981.46/人元新疆
15.50内蒙古3820.00元/人
13.96元广西/人4021.4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10.5999.81新疆%
108.29内蒙古%99.8110.78广西%98.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部十二省区单位1-3月比上年同期增减(%)
14.10/人重庆4259.63元
12.51人元四川/3631.2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
比上
年同期增长
西部十二省区单位3月1-3月
重庆亿元143.32四川亿元172.37377.8447.33亿元136.32贵州
云南亿元205.01西藏亿元20.4555.13陕西亿元86.08169.0528.731.918.441.725.726.甘肃亿元53.15119.5275.322.9016.3037.46青海亿元
66.15宁夏亿元51.9719.4335.1066.66140.47新疆亿元
12.60亿元11.55内蒙古32.932.90224.35101.95广西亿元
篇三:好利来品牌现状
目录
一、企业现状1(一)公司简介1(二)好利来企业理念2(三)企业产品3(四)测试分析3二、SWOT分析4(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4(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5(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6(四)弱势分析(WEAKNESS)6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7(一)经济环境7(二)
政治与政策环境7(三)
技术环境7(四)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7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8(一)
连锁店系统(二)
财务资源8(三)
人力资源9(四)
技术资源10(五)
品牌资源10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11六、好利来发展前景12一、企业现状
(一)公司简介
好利来创建于1992年9月,创始人为现任总裁罗红。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月饼、汤圆、粽子等产品为主,拥有分布于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营连锁店,北京、天津、沈阳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上万名高素质员工的国内焙烤行业领军企业。
好利来在北京、天津和沈阳均按国际制药行业GMP标准投资兴建了业内最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无菌食品工厂,通过对技术与生产设施设备的高投入来严格杜绝品质问题。同时,好利来推行ISO9001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在管理方面又为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好利来在行业里率先吸纳和采用国际一流先进技术、硬件设施、生产理念,将原本劳动密集型的焙烤食品产业创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加工食品的安全卫生,带动和推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行业的技术进步。
自企业创立以来,好利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优异的市场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饼店、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等诸多荣誉,并连续多年荣获焙烤行业比赛金奖……
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好利来一直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奉行“爱就在你身边"的企业文化,并在传递爱心和快乐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2003年,非典期间,好利来捐款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6年,好利来总裁罗红先生,出资1000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了“罗红环保基金”,这是中国人在联合国设立环保基金的第一人;2007年,通过“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推广环保基础教育;2008年,除继续推行“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之外,开始“中国青年环保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中国的青年环保教师队伍,使环保基础教育能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并组织员工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的义务服务.
(二)好利来企业理念
1。好利来的愿景
共创一流的食品连锁企业,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传递爱心,共享快乐,让生活更精彩!
2.好利来的未来蓝图
好利来将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传递情感的首选品牌,并不断引领着行业发展.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随时都能享受到我们健康美味的食品与优质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受。
好利来将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卓越团队,每一个员工都满怀热情地工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充满爱、尊重、信任和关怀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体现价值、实现梦想,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好利来将成为所有客户最真诚、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3。好利来的价值观
品德比才华重要
诚信经营,视品质为生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
企业荣誉至上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崇尚执行文化,讲求团队协作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以品绩为导向,奖励杰出
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以奉献的精神创造价值
(三)企业产品
蛋糕系列
月饼系列
面包系列
西点系列
茶点系列
商务茶点
粽子系列
汤圆系列
冰饮系列
其他产品
(四)对企业领导风格、企业成熟度、工作满意度、员工需求、员工期望测试分析
企业最高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测试结果为:关心人8。8,关心工作8。5,是一个“团队管理型”的作风,这种风格下的领导为追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协调、乐于学习、工作自主性强、分析问题切合实际、能正视矛盾与冲突、积极发现鼓励因素、重视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等等。
企业成熟度测试显示,顾客导向指标值较高,接下来是团队管理、激励发展;而信息共享、应对变化和系统观念指标值较低。同一般企业相比有明显特点:大部分基层的指标值高于中层。
这些组织特征的指标变化说明,公司基层比中层更直接面对顾客,了解顾客需求和工作目的,并且公司不同层级均形成了工作团队,但是不同店、市区之间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各工作范围缺少授权,不能独立应对情势变化,相应的也就不会有整体工作观念。
上图为标准图,下图是将中心刻度定位60的指标放大图。
工作满意度显示,总体上员工对工作是较满意的,分值均在70——92之间,相对差距较小。从细微处看,各级对“工作成就”较满意,相对地对“工作压力”、“采纳谏言”和“工作条件”不够满意;这里各层级感受的顺序也不一样,“工作压力"中高层对工作压力最不满意,中层次之,“采纳谏言”中是底层次之,而“工作条件"是基层最不满意。相对地员工对“工作成就”、“工作报酬"、“工作稳定"、“工作选择”等较满意.这些数据说明,好利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压力较大,基层的工作条件较差(有反映工作时间太长);中基层的升职机会较少;因此应该从理顺工作、教会工作方法、工作工具,给员工设立升职梯级等方面改善企业的状况.“员工需求分析”是员工留在公司工作的原因。高层感受到公司的成长,实现了自我愿望并受到尊重,但回首过去,感到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中层却觉得学到了较多知识,实现了自我价值并随同企业一起成长;基层亦感到能够自主工作,实现了个人成长的愿望。
从这里可看出,高层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已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基层并不关注公司前景和薪资,认为只要能在公司工作,即能够获得成长。
“员工期望分析”是员工在公司工作对未来所抱的期望.图中显示高层对企业实现自我理想较突出,并期望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中层则希望在增加薪资福利和安全感;基层除对薪资有要求外,还希望能得到晋升和实现自我价值;三个层次都把学习提高摆到了次要位置。
需求与期望分析说明了员工对公司已满足需求和未满足愿望之间,公司高层对未来仍有较大抱负,希望从改善工作管理入手;中层则已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了,希望改革别太触到自己利益;基层则期望通过改革获利;表达了不同层次者的心态.二、SWOT分析
好利来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势,又不乏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中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国家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经济发展更趋平衡,这给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国内烘焙行业,部分厂家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好利来公司可凭借其设备优势、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等与之抗衡,并找出产品市场切入点,在优势市场超过对手。
3.从好利来目前的产品看:蛋糕系列、月饼系列、面包系列、西点系列、茶点系列、商务茶点、粽子系列、汤圆系列、冰饮系列等,包装设计有水准,质量佳,价格较为合理,各种规格齐全,适合不同阶层的人士消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4。好利来良好的市场形象.规模实力强,高品质,提供高服务店面统一形象,卫生洁净。
5。总裁优秀的个人人格魅力.他勤奋、非常尽心努力工作;注重品德,先做好人,再做事;宽爱仁慈,体贴员工疾苦;注重成果,追求顾客满意.
6。始终如一的产品经营策略。蛋糕无可比拟,追求品质至上、裱画艺术传情,讲究卫生和服务,专注做好每件事。
7.恰当处理了与高层创业者、老员工的关系.各人分配了资产、工作区域,使用同意品牌,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营;功勋员工给予适当补贴。
8。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生产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能吃苦耐劳的农村青年;照顾员工利益,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有较好的福利待遇。
9。注重现代科学管理.建立了各级员工工作手册,神秘顾客系统全面展开,基层部分服务工作实行钟点制,考核、薪资走向正规.10。蛋糕市场份额全国第一。规模、影响力、品牌全国第一,在许多北方城市是第一品牌,连锁店的分布横跨东西南北,影响到上有设备、材料供应商。
11。财务管理工作比较严格。资产负债率低,财务安全性好,财务单线管理、保证资金回笼,出纳在店内的职责职位较高.(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
1。机遇往往是伴随着威胁同时并存.品牌空间的另一面是竞争手段的低劣,恶性的价格战,特别是一些即无实力、又无技术的地方工厂,靠生产低质、廉价或假冒产品及通过不正常的经营手段,对优质产品造成一定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加之新增厂家或一些老厂规模扩大、经验的成熟、设备的更新、销售网络的健全、品牌意识的加强等,商战将愈演愈烈(价格、经营手段等),也将会对其造成严重威胁。
2。饮食行业,产品本身差异化小,技术含量低且进步缓慢,使得今后相当时期内也难得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等手段来谋求产品“硬件”的系列化,难已获得产品自身的独特卖点,从而使该行业很难走出价格的漩涡.3。无论是消费者已认可的名牌产品,还是尚未认可的“好产品”,除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外,一个消费者信得过、走货快的销售窗口,也很重要.现在国内的一些A类卖场,进场条件极其苛刻。但一些厂家,为了扩大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不得不委曲求全,明知微利或亏本也要往里挤,从而给厂家造成成本增加,有销量而无利润。
4.今年,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都慨叹“生意难做,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
“钱越来越难赚"的重要因素,正是原材料的进货价暴涨。原材料价格坐上“直升机”,成为拉低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正牵动着所有烘焙行业生产企业的神经.(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1。信息反应灵,产品调整快
2。包装灵活多样,精美新颖——包装即广告
3。总裁亲自抓营销,人员推广得力,与经销商关系相对融洽
4。销售多渠道并举
5。有效的质量控制,一定的成本优势
6。资金优势
7。品牌知名度、规模与影响力优势
8.辅助产品开发速度快
9。人才优势
(四)弱势分析(WEAKNESS)
1。缺乏资源优势(如:不具备固定的奶原料生产基地等)2。不具备独立的科研开发能力
3.管理与行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4。展店无系统标准
5。管理工具缺乏,管理不成系统.中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疲惫,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整体效率比较低,信息沟通比较差
6。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跟踪和检讨,常以情感、信任代替管理
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2006-2010年,我国烘焙食品产业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以21。62%和27.42%的年均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85。06亿元,同比增长36。72%,实现利润总额83。31亿元,同比增长28。28%,产品销售利润162.75亿元,同比增长37。62%,大的经济环境依旧成每年上升趋势.(二)政治与政策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益。它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为了促进和指导企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用于规范企业与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食品安全法》等。
好利来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企业率先通过ISO9000认证和QS认证,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自我监督检查,并且企业标准领先行业标准,以此更高标准的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并对原材料进行同等规格的审查,从原材料的源头抓起,排除安全隐患,为顾客提供安全放行的食品。
(三)技术环境
好利来的技术水平已经由企业发展初期的国内领导者地位推诿领先技术的模仿者和追随者的角色,在未来的自身品牌发展中,已经烘焙业内品牌竞争中,领先的技术水平无疑是竞争的利器.(四)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好利来的主打蛋糕均为植脂奶油,不含动物脂肪,在季节性产品上,例如月饼上,还特别推出清真月饼,以适应不同民族习惯的顾客,并且针对糖尿病患者,推出木糖醇系列、无糖面包和无糖月饼等。针对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推出全麦健康系列。这些系列均作为常态产品出现在好利来的产品结构中,给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好利来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分为三种店面:一是市中心、繁华的十字路口、步行街,看重的是客户流量大,随即消费几率较高,产品结构以面包、西点、饮料、冰点为主;二是写字楼附近,针对白
领消费者,产品结构以西式甜点+咖啡类似星巴克的消费模式,并且好利来还于2009年在北京分公司试水商务套餐,意在打造多元化品牌。三是社区交叉点,针对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产品结构也倾向于蛋糕、面包、西点主打的方式。
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
(一)连锁店系统
连锁店是连锁组织规模之扩大,逐渐形成经营规模,再利用组织运作及制度建立赚取经营利润.整个连锁店的经营加以标准化,规格化和手册化。连锁店的经营最强调连锁组织运作体系,特别是重视连锁总部。好利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食品连锁店,拥有全因65个城市的800多家连锁店。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会直辖市,并辐射周围二三线城市.好利来以统一的招牌,店面形象,产品结构,服务水平,销售模式展现在顾客面前。好利来一直以采取的直营不加盟的政策,在这些方面得以有效的控制,使得顾客在不同城市不同连锁店的所购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都有保证。在企业控制管理方面,好利来实行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制度,由总部的品控部门对每个城市的产品、设施设备,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服务水平,财务,连锁店管理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审核评定.同时实行神秘顾客检查制度,由总部指派神秘顾客,每个月对每个城市的几家店进行顾客体验式的神秘抽检。统一的检查标准,对不合格的店面进行处罚。
另一方面其连锁系统优势更体现在便捷的方式,顾客可以走进身边的一家好利来订购产品,在其他城市的任意一家好利来取货。好利来800多家连锁店这一强大网络布局的优势是任何一家饼店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量即是品牌.(二)财务资源
烘培行业属于快速消费零售业,所以其财务资源具有资金投入少,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好利来作为效益稳步增长20年的品牌,现金流稳定、充足,没有融资需求,长期秉承着“直营不加盟”的开店方针,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财务单线管理,安全性强。就资金链来说,好利来具备有效的,应对未来环境变化带来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另外,好利来的供应商均为总部审核通过的合格供方,长期合作,具有较其他品牌成本低,先付货后结算,结算期长等特点。
2005年起,好利来推行库房管理“0库存”的管理理念来控制成本,意为,连锁店提前预估销量,
上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提前估算原材料的消耗用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库存,使之接近于零的理想化状态.没有原材料积压,充裕流动资金,也减少原材料大量存储出现过保质期,或囤积不当变质造成浪费,成本消耗过大的现象。
在财务安全管理方面,好利来的管理是处于相对原始落后的作坊式管理。连锁店营业款一日一结,手工结算,店面管理者既是销售者,又是结算者。市场的财务部门无法对辖区内的连锁店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对于一个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财务漏洞。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好利来应尽快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引进销售软件,联网同步。财务部门在城市总部可以实时关注监控连锁店进出库以及随时调取进销存状况,杜绝财务隐患,控制各环节成本
(三)人力资源
好利来的员工培训有标准的服务手册制作手册以及培训手册等,进二十年搭建起的健全培训体系,可以在企业内部对员工实施有效的培训。作为食品销售平台,最能直观吸引顾客的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一是服务。好利来着重于这两个方面的培养,服务一直是好利来引以为自豪的,很多服务企业甚至到好利来连锁店现场来观摩学习,产品制作方面,好利来更是尤为重视,培训体系也相当健全.在产品制作员方面.好利来在每个片区均有由多名资深制作师担任讲师的培训中心,从学校招收零基础的毕业生,定向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合格制作员.由于饼店产品均为手工操作,这样避免了连锁企业中常见的同一款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的问题。经由培训中心统一进行初级培训后分配到各个城市
好利来的薪酬按照岗位不同分为:计时工资,月薪,和绩效工资.钟点工的服务员按小时计算拿计时工资,实习服务员(实习制作员)
拿月薪,合格后成为正式员工拿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根据城市销售情况而定的绩效工资+店面的销售奖励)。相比之下,正式员工工资高满意度较高离职率低,计时员工和实习人员工资低满意度低离职率较高。2006年4月,好利来进行了基层员工的薪资调整,员工不在只拿基本工资,改为个人绩效加基本工资两部分,个人绩效工资和销售额直接挂钩,提高销售积极性,带动店面营业额的增长。
2004年起,好利来公布的未来蓝图中增加了关于员工的部分,明确表示: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对外界很神秘的“内部加盟”制度。好利来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店,但好利来允许工作八年以上并且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申请内部加盟,总部控股加盟店,但授权加盟店独立核算,这样加盟者可以独自享受收益。增加了员工的期望值和忠诚度.
(四)技术资源
食品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是考验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利来首次参与即获得第二届全国烘培技术大赛团体赛特等奖,并有三名技师分获中点,蛋糕,面包金奖.并且连续数年获得名牌月饼的称号。在国内饼店行业迅猛发展的前十年,好利来无论产品服务还是规模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日本,韩国等原材料,技术,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好利来技术方面显现出疲态,停滞不前.尽管每个片区都有由权威技师组成的产品研发团队,但与其他品牌相比,还是更新速度缓慢,推广效果不佳,依旧是老式产品占销售主导.目前企业自己研发并取得成功的只有北京市场的恐龙蛋和南昌市场的老婆饼两款产品,在全国推广,初期销售火爆,销售稳定后沉淀为固定的常规产品。烘培行业是一个产品类型同质化较为严重的行业,好利来在2009年推出了旗下高端品牌“黑天鹅”,黑天鹅系列蛋糕是好利来与全球顶尖级大师交流合作后,成功将欧洲蛋糕的品质理念、日本的口味调制理念和好利来蛋糕的情感理念融为一体,推出的经典与时尚口味蛋糕,专为高端人士提供顶级的产品和服务,在北京和天津顾客只要订购婚礼蛋糕,将使用中国唯一的一辆白色价值500万的劳斯斯为顾客送到婚礼现场,好利来可成为蛋糕中的“劳斯莱斯”。
传统的烘培食品销售渠道发展较为成熟,如今,电子商务成为烘培食品热门的销售渠道.网络购物在人们足不出户买到生活所需的同时,更让大家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网购食品成为了热门时尚的购物途径.高端蛋糕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品牌集中度低,利润高,而目标人群的闲暇时间较少,难以长时间持续去蛋糕店消费,所以网上购物成了一种流行的购物消费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连锁店经营模式,黑天鹅品牌创建后,采取传统渠道加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经营,依附于好利来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在销售城市建立了呼叫中心,制作中心和配送中心,其次好利来加强了电子商务“买蛋糕”网的经营,客服人员在一部电脑上实现了“来电接听,预定处理,与客户管理”一站式管理,实现了电子商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在网络购物日渐成为稳定的消费方式的时候,买蛋糕网也成为好利来一个销售额逐渐攀升的品牌店。
(五)品牌资源
好利来一直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好利来产品技术屡获国内大奖。好利来的服务也是品牌的代名词,秉承着贴心的百分之一百零一服务和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服务成为好利来经营持久的另一个优势.作为好利来总裁罗红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是摄影家。总裁罗红个人作为慈善摄影家应邀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并出资1000万成立“联合国罗红环保基金”,同年,通过举办“中国儿童环
保绘画大赛”推广环保基础教育。以及带着好利来总裁头衔的罗红先生参加各种时尚盛会等从另外一方面提高企业知名度。好利来的企业价值观中的一条是,以感恩的心汇报社会。2003年非典好利
来捐赠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元。,这些举措对好利来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
1。巩固现有核心竞争力,竭力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来武装自己,来提升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抗击打能力.2.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客户的真正需求信息,在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财产来管理,应该将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联系起来,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叼,这就要求好利来务必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建立多种信息收集的渠道,信息收集要走在改革行动的前面,唯有充分掌握了市场和客户的第一手资料,方能使好利来的改革走在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真正实现快鱼吃慢鱼。
3。务必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因为技术和创新管理(TheManagementofTechnologyandInnovation,MTI)
是当今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它不单纯关注技术,也不单纯关注管理,而是对二者的系统性整合,因此好利来应该在稳定现有明星产品的基础上,务必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让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接轨,所有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准则,以客户需求为目标,让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做到真正有的放矢。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强化执行力度
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机制1,在组织内部个阶层引入部分外来人才,为人力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激发各层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如上四点所述,好利来唯有在未来3至5年内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可能,否则只能是靠吃老本,慢慢的在市场大潮中淡去或不断的被竞争对手所蚕食,事实证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都避免不了会带来阵痛,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做的更大更强,才能更加价值创新:
蓝海战略的基石",也可以让我们避开和竞经得起市场大风大浪的洗礼,争对手的正面冲突,开拓出属于自己全新的市场.
11六、好利来发展前景
蛋糕多年来一直是餐饮行业的宠儿,而且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7年,蛋糕行业也将火爆。好利来蛋糕的所有系列产品一年四季必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蛋糕店早已经遍布全国上下的大街小巷,可以说是蛋糕行业的火爆,但是蛋糕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是尤为激烈的。要想自己的蛋糕店人流不断,就需要自身有足够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好利来蛋糕产品的口味是与众不同的,有人说餐饮行业是拼服务的行业,我觉得然,服务取决于人,是可以认为决定的。而口味虽说也是人研制的,这就是技术上的不同了,没有好的口味,也就没有顾客。好利来蛋糕总部有着专业的蛋糕研制团队,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研制消费者喜欢的甜品。
好利来蛋糕总部十分看重蛋糕的经营策略,传统的经营策略早已不符合当今餐饮的发展趋势,好利来蛋糕走全新的经营模式——复合式经营.一家蛋糕店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蛋糕。在炎热的夏季消费者走进蛋糕店肯定不想出去,所以说好利来蛋糕的这种经营模式间接的做到了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附件:表1—7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年龄的人口
连接: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7.htm
1、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1—3月
963。72555。4499。221056。5276.031247。02605。13165。03186.512比上年同期增减(%)
13。14.5-2。9.610.416.10。313。612。新疆
内蒙古
广西
亿元
亿元
亿元
679。761269。761410。011。318。311。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
%
%
%
%
%
%
%
%
%
%
%
上月为1099。1299。5299。45100。2100。2699。498。9398。4599.299.8199.898。51-3月以上年同期为10109.91107.76111.53108。53107。1109.0110。1112。24110。66110。5108。2110.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1—3月
4259。633631。243154。643421。02912.03357.02749。72839。23399。422981。463820.04021。4比上年同期增减(%)
14。112。517.2410。319。516。612。29。4315。36.715。513.96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单位
亿元
亿元
3月
1—3月
143.32377。84比上年同期增长(%)
28。731。96172。313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47.33136。32205.0155.13169。05119。5237.4651。9140.432.9224.3518.441.725。726。075。322。966.1535.112。632。920.4586.053.1516.319。4366。6611。55101。9514
篇四:好利来品牌现状
好利来员工培训计划的现状
目前好利来培训呈现出三个特征:首先是形式单一,常见的形式就是读与听,一人读,众人听,枯燥无味,还有就是看光盘。形式单一,难以深入,不易引起员工共鸣。其实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比如企业与员工互动,“请进来,走出去”等等,都可以尝试。其次是内容单一,往往局限于学习文件、制度、讲话,对于专业技术知识,则很少涉及。第三是缺乏系统性,今天学习一个主题,明天又学习另一主题。所以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大胆创新,只要能增强效果,均可尝试。
由于员工接受培训到其产出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也这就增加了对员工绩效考核的难度。大多数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考核方式较为简单,在培训考核方面,常见的考核方式有考试、写心得体会、做学习笔记等等。平心而论,这种单一的不立足效果的考核方式,没有几个人乐意接收。也没有几个人会一本正经地写什么体会。这种考核形式对于被培训者来说,会认为考核只不过是走过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往往会忽视培训的重要性。因此,在培训考核的创新上,应掌握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其二是个人绩效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其三是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相结合,即除了考核受训人员掌握程度之外,还要进行延伸,考核学习培训产生的效果。
总之,员工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必须统筹兼顾,使培
训工作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篇五:好利来品牌现状
目录
一、企业现状1(一)公司简介1(二)好利来企业理念1(三)企业产品2(四)测试分析3二、SWOT分析7(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8(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9(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9(四)弱势分析(WEAKNESS)10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10(一)经济环境10(二)
政治与政策环境10(三)
技术环境11(四)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11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11(一)
连锁店系统11(二)财务资源12(三)
人力资源12(四)
技术资源13(五)品牌资源14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14六、好利来发展前景15一、企业现状
(一)公司简介
好利来创建于1992年9月,创始人为现任总裁罗红.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月饼、汤圆、粽子等产品为主,拥有分布于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营连锁店,北京、天津、沈阳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上万名高素质员工的国内焙烤行业领军企业.好利来在北京、天津和沈阳均按国际制药行业GMP标准投资兴建了业内最具规模的大型现代化无菌食品工厂,通过对技术与生产设施设备的高投入来严格杜绝品质问题.同时,好利来推行ISO9001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在管理方面又为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好利来在行业里率先吸纳和采用国际一流先进技术、硬件设施、生产理念,将原本劳动密集型的焙烤食品产业创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加工食品的安全卫生,带动和推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行业的技术进步。
自企业创立以来,好利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优异的市场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饼店、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最具竞争力十大品牌”等诸多荣誉,并连续多年荣获焙烤行业比赛金奖……
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好利来一直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奉行“爱就在你身边”的企业文化,并在传递爱心和快乐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广泛的社会责任:2003年,非典期间,好利来捐款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6年,好利来总裁罗红先生,出资1000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了“罗红环保基金”,这是中国人在联合国设立环保基金的第一人;2007年,通过“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推广环保基础教育;2008年,除继续推行“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活动之外,开始“中国青年环保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中国的青年环保教师队伍,使环保基础教育能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并组织员工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的义务服务.(二)好利来企业理念
1。好利来的愿景
共创一流的食品连锁企业,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传递爱心,共享快乐,让生活更精彩!
2。好利来的未来蓝图
好利来将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传递情感的首选品牌,并不断引领着行业发展.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随时都能享受到我们健康美味的食品与优质服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受。
好利来将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卓越团队,每一个员工都满怀热情地工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充满爱、尊重、信任和关怀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体现价值、实现梦想,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好利来将成为所有客户最真诚、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3.好利来的价值观
品德比才华重要
诚信经营,视品质为生命,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己任
企业荣誉至上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崇尚执行文化,讲求团队协作
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以品绩为导向,奖励杰出
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以奉献的精神创造价值
(三)企业产品
蛋糕系列
月饼系列
面包系列
西点系列
茶点系列
商务茶点
粽子系列
汤圆系列
冰饮系列
其他产品
(四)对企业领导风格、企业成熟度、工作满意度、员工需求、员工期望测试分析
企业最高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测试结果为:关心人8。8,关心工作8。5,是一个“团队管理型”的作风,这种风格下的领导为追求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协调、乐于学习、工作自主性强、分析问题切合实际、能正视矛盾与冲突、积极发现鼓励因素、重视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等等。
企业成熟度测试显示,顾客导向指标值较高,接下来是团队管理、激励发展;而信息共享、应对变化和系统观念指标值较低。同一般企业相比有明显特点:大部分基层的指标值高于中层。
这些组织特征的指标变化说明,公司基层比中层更直接面对顾客,了解顾客需求和工作目的,并且公司不同层级均形成了工作团队,但是不同店、市区之间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各工作范围缺少授权,不能独立应对情势变化,相应的也就不会有整体工作观念。
上图为标准图,下图是将中心刻度定位60的指标放大图.工作满意度显示,总体上员工对工作是较满意的,分值均在70——92之间,相对差距较小.从细微处看,各级对“工作成就”较满意,相对地对“工作压力”、“采纳谏言”和“工作条件”不够满意;这里各层级感受的顺序也不一样,“工作压力”中高层对工作压力最不满意,中层次之,“采纳谏言"
中是底层次之,而“工作条件”是基层最不满意。相对地员工对“工作成就"、“工作报酬”、“工作稳定”、“工作选择”等较满意。
这些数据说明,好利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工作压力较大,基层的工作条件较差(有反映工作时间太长);中基层的升职机会较少;因此应该从理顺工作、教会工作方法、工作工具,给员工设立升职梯级等方面改善企业的状况.
“员工需求分析”是员工留在公司工作的原因。高层感受到公司的成长,实现了自我愿望并受到尊重,但回首过去,感到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中层却觉得学到了较多知识,实现了自我价值并随同企业一起成长;基层亦感到能够自主工作,实现了个人成长的愿望。
从这里可看出,高层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已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而基层并不关注公司前景和薪资,认为只要能在公司工作,即能够获得成长。
“员工期望分析”是员工在公司工作对未来所抱的期望。
图中显示高层对企业实现自我理想较突出,并期望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中层则希望在增加薪资福利和安全感;基层除对薪资有要求外,还希望能得到晋升和实现自我价值;三个层次都把学习提高摆到了次要位置。
需求与期望分析说明了员工对公司已满足需求和未满足愿望之间,公司高层对未来仍有较大抱负,希望从改善工作管理入手;中层则已在工作中成长起来了,希望改革别太触到自己利益;基层则期望通过改革获利;表达了不同层次者的心态。
二、SWOT分析
好利来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势,又不乏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机遇分析(OPPORTUNITY)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中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国家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使经济发展更趋平衡,这给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国内烘焙行业,部分厂家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好利来公司可凭借其设备优势、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等与之抗衡,并找出产品市场切入点,在优势市场超过对手。
3。从好利来目前的产品看:蛋糕系列、月饼系列、面包系列、西点系列、茶点系列、商务茶点、粽子系列、汤圆系列、冰饮系列等,包装设计有水准,质量佳,价格较为合理,各种规格齐全,适合不同阶层的人士消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4。好利来良好的市场形象。规模实力强,高品质,提供高服务店面统一形象,卫生洁净。
5。总裁优秀的个人人格魅力。他勤奋、非常尽心努力工作;注重品德,先做好人,再做事;宽爱仁慈,体贴员工疾苦;注重成果,追求顾客满意.6。始终如一的产品经营策略.蛋糕无可比拟,追求品质至上、裱画艺术传情,讲究卫生和服务,专注做好每件事。
7。恰当处理了与高层创业者、老员工的关系。各人分配了资产、工作区域,使用同意品牌,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营;功勋员工给予适当补贴。
8.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生产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能吃苦耐劳的农村青年;照顾员工利益,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有较好的福利待遇。
9。注重现代科学管理.建立了各级员工工作手册,神秘顾客系统全面展开,基层部分服务工作实行钟点制,考核、薪资走向正规。
10.蛋糕市场份额全国第一。规模、影响力、品牌全国第一,在许多北方城市是第一品牌,连锁店的分布横跨东西南北,影响到上有设备、材料供应商。
11.财务管理工作比较严格。资产负债率低,财务安全性好,财务单线管理、保证资金回笼,出纳在店内的职责职位较高。
(二)威胁分析(THREATNESS)
1。机遇往往是伴随着威胁同时并存.品牌空间的另一面是竞争手段的低劣,恶性的价格战,特别是一些即无实力、又无技术的地方工厂,靠生产低质、廉价或假冒产品及通过不正常的经营手段,对优质产品造成一定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加之新增厂家或一些老厂规模扩大、经验的成熟、设备的更新、销售网络的健全、品牌意识的加强等,商战将愈演愈烈(价格、经营手段等),也将会对其造成严重威胁。
2.饮食行业,产品本身差异化小,技术含量低且进步缓慢,使得今后相当时期内也难得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等手段来谋求产品“硬件”的系列化,难已获得产品自身的独特卖点,从而使该行业很难走出价格的漩涡.3。无论是消费者已认可的名牌产品,还是尚未认可的“好产品”,除大力度的广告宣传外,一个消费者信得过、走货快的销售窗口,也很重要。现在国内的一些A类卖场,进场条件极其苛刻。但一些厂家,为了扩大销量,提高产品知名度不得不委曲求全,明知微利或亏本也要往里挤,从而给厂家造成成本增加,有销量而无利润.4.今年,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都慨叹“生意难做,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
“钱越来越难赚”的重要因素,正是原材料的进货价暴涨。原材料价格坐上“直升机”,成为拉低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正牵动着所有烘焙行业生产企业的神经。
(三)优势分析(STRENGTHEN)
1。信息反应灵,产品调整快
2。包装灵活多样,精美新颖——包装即广告
3。总裁亲自抓营销,人员推广得力,与经销商关系相对融洽
4。销售多渠道并举
5.有效的质量控制,一定的成本优势
6.资金优势
7。品牌知名度、规模与影响力优势
8.辅助产品开发速度快
9。人才优势
(四)弱势分析(WEAKNESS)
1.缺乏资源优势(如:不具备固定的奶原料生产基地等)
2。不具备独立的科研开发能力
3.管理与行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4。展店无系统标准
5.管理工具缺乏,管理不成系统。中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疲惫,工作常常不能顺利进行,整体效率比较低,信息沟通比较差
6.缺乏对管理工作的跟踪和检讨,常以情感、信任代替管理
三、关于好利来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
2006-2010年,我国烘焙食品产业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分别以21.62%和27.42%的年均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85。06亿元,同比增长36.72%,实现利润总额83.31亿元,同比增长28。28%,产品销售利润162。75亿元,同比增长37.62%,大的经济环境依旧成每年上升趋势。
(二)政治与政策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变化显著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益。它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为了促进和指导企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用于规范企业与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食品安全法》等.好利来非常重视食品安全,企业率先通过ISO9000认证和QS认证,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自我监督检查,并且企业标准领先行业标准,以此更高标准的确保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并对原材料进行同等规格的审查,从原材料的源头抓起,排除安全隐患,为顾客提供安全放行的食品。
(三)技术环境
好利来的技术水平已经由企业发展初期的国内领导者地位推诿领先技术的模仿者和追随者的角色,在未来的自身品牌发展中,已经烘焙业内品牌竞争中,领先的技术水平无疑是竞争的利器。
(四)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好利来的主打蛋糕均为植脂奶油,不含动物脂肪,在季节性产品上,例如月饼上,还特别推出清真月饼,以适应不同民族习惯的顾客,并且针对糖尿病患者,推出木糖醇系列、无糖面包和无糖月饼等。针对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推出全麦健康系列。这些系列均作为常态产品出现在好利来的产品结构中,给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好利来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分为三种店面:一是市中心、繁华的十字路口、步行街,看重的是客户流量大,随即消费几率较高,产品结构以面包、西点、饮料、冰点为主;二是写字楼附近,针对白领消费者,产品结构以西式甜点+咖啡类似星巴克的消费模式,并且好利来还于2009年在北京分公司试水商务套餐,意在打造多元化品牌.三是社区交叉点,针对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产品结构也倾向于蛋糕、面包、西点主打的方式.四、关于好利来内部环境分析
(一)连锁店系统
连锁店是连锁组织规模之扩大,逐渐形成经营规模,再利用组织运作及制度建立赚取经营利润。整个连锁店的经营加以标准化,规格化和手册化。连锁店的经营最强调连锁组织运作体系,特别是重视连锁总部.好利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食品连锁店,拥有全因65个城市的800多家连锁店。涵盖全国大部分省会直辖市,并辐射周围二三线城市。好利来以统一的招牌,店面形象,产品结构,服务水平,销售模式展现在顾客面前。好利来一直以采取的直营不加盟的政策,在这些方面得以有效的控制,使得顾客在不同城市不同连锁店的所购买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都有保证。在企业控制管理方面,好利来实行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制度,由总部的品控部门对每个城市的产品、设施设备,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服务水平,财务,连锁店管理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审核评定。同时实行神秘顾客检查制度,由总部指派神秘顾客,每个月对每个城市的几家店进行顾客体验式的神秘抽检。统一的检查标准,对不合格的店面进行处罚.
11另一方面其连锁系统优势更体现在便捷的方式,顾客可以走进身边的一家好利来订购产品,在其他城市的任意一家好利来取货。好利来800多家连锁店这一强大网络布局的优势是任何一家饼店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量即是品牌。
(二)财务资源
烘培行业属于快速消费零售业,所以其财务资源具有资金投入少,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好利来作为效益稳步增长20年的品牌,现金流稳定、充足,没有融资需求,长期秉承着“直营不加盟"的开店方针,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财务单线管理,安全性强。就资金链来说,好利来具备有效的,应对未来环境变化带来的资金风险控制能力.另外,好利来的供应商均为总部审核通过的合格供方,长期合作,具有较其他品牌成本低,先付货后结算,结算期长等特点。
2005年起,好利来推行库房管理“0库存”的管理理念来控制成本,意为,连锁店提前预估销量,上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提前估算原材料的消耗用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库存,使之接近于零的理想化状态。没有原材料积压,充裕流动资金,也减少原材料大量存储出现过保质期,或囤积不当变质造成浪费,成本消耗过大的现象.在财务安全管理方面,好利来的管理是处于相对原始落后的作坊式管理。连锁店营业款一日一结,手工结算,店面管理者既是销售者,又是结算者。市场的财务部门无法对辖区内的连锁店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对于一个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财务漏洞。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好利来应尽快投入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引进销售软件,联网同步。财务部门在城市总部可以实时关注监控连锁店进出库以及随时调取进销存状况,杜绝财务隐患,控制各环节成本
(三)人力资源
好利来的员工培训有标准的服务手册制作手册以及培训手册等,进二十年搭建起的健全培训体系,可以在企业内部对员工实施有效的培训.作为食品销售平台,最能直观吸引顾客的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一是服务.好利来着重于这两个方面的培养,服务一直是好利来引以为自豪的,很多服务企业甚至到好利来连锁店现场来观摩学习,产品制作方面,好利来更是尤为重视,培训体系也相当健全.在产品制作员方面.好利来在每个片区均有由多名资深制作师担任讲师的培训中心,从学校招收零基础的毕业生,定向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合格制作员.由于饼店产品均为手工操作,这样避免了连锁企业中常见的同一款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的问题。经由培训中心统一进行初级培训后分配到各个城市
12好利来的薪酬按照岗位不同分为:计时工资,月薪,和绩效工资。钟点工的服务员按小时计算拿计时工资,实习服务员(实习制作员)拿月薪,合格后成为正式员工拿绩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根据城市销售情况而定的绩效工资+店面的销售奖励)。相比之下,正式员工工资高满意度较高离职率低,计时员工和实习人员工资低满意度低离职率较高。2006年4月,好利来进行了基层员工的薪资调整,员工不在只拿基本工资,改为个人绩效加基本工资两部分,个人绩效工资和销售额直接挂钩,提高销售积极性,带动店面营业额的增长。
2004年起,好利来公布的未来蓝图中增加了关于员工的部分,明确表示: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对外界很神秘的“内部加盟"制度。好利来所有连锁店均为直营店,但好利来允许工作八年以上并且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申请内部加盟,总部控股加盟店,但授权加盟店独立核算,这样加盟者可以独自享受收益。增加了员工的期望值和忠诚度。
(四)技术资源
食品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是考验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利来首次参与即获得第二届全国烘培技术大赛团体赛特等奖,并有三名技师分获中点,蛋糕,面包金奖。并且连续数年获得名牌月饼的称号.在国内饼店行业迅猛发展的前十年,好利来无论产品服务还是规模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日本,韩国等原材料,技术,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好利来技术方面显现出疲态,停滞不前。尽管每个片区都有由权威技师组成的产品研发团队,但与其他品牌相比,还是更新速度缓慢,推广效果不佳,依旧是老式产品占销售主导。目前企业自己研发并取得成功的只有北京市场的恐龙蛋和南昌市场的老婆饼两款产品,在全国推广,初期销售火爆,销售稳定后沉淀为固定的常规产品。烘培行业是一个产品类型同质化较为严重的行业,好利来在2009年推出了旗下高端品牌“黑天鹅”,黑天鹅系列蛋糕是好利来与全球顶尖级大师交流合作后,成功将欧洲蛋糕的品质理念、日本的口味调制理念和好利来蛋糕的情感理念融为一体,推出的经典与时尚口味蛋糕,专为高端人士提供顶级的产品和服务,在北京和天津顾客只要订购婚礼蛋糕,将使用中国唯一的一辆白色价值500万的劳斯斯为顾客送到婚礼现场,好利来可成为蛋糕中的“劳斯莱斯”。
传统的烘培食品销售渠道发展较为成熟,如今,电子商务成为烘培食品热门的销售渠道.网络购物在人们足不出户买到生活所需的同时,更让大家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网购食品成为了热门时尚的购物途径。高端蛋糕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品牌集中度低,利润高,而目标人群的闲暇时间较少,难以长时间持续去蛋糕店消费,所以网上购物成了一种流行的购物消费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连锁店经营模式,黑天鹅品牌创建后,采取传统渠道加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经营,依附于好利来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在销售城市建立了呼叫中心,制作中心和配送中心,其次好利来加强了电子商务“买蛋糕”网的13经营,客服人员在一部电脑上实现了“来电接听,预定处理,与客户管理”一站式管理,实现了电子商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在网络购物日渐成为稳定的消费方式的时候,买蛋糕网也成为好利来一个销售额逐渐攀升的品牌店.(五)品牌资源
好利来一直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好利来产品技术屡获国内大奖。好利来的服务也是品牌的代名词,秉承着贴心的百分之一百零一服务和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服务成为好利来经营持久的另一个优势。作为好利来总裁罗红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是摄影家。总裁罗红个人作为慈善摄影家应邀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并出资1000万成立“联合国罗红环保基金”,同年,通过举办“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推广环保基础教育。以及带着好利来总裁头衔的罗红先生参加各种时尚盛会等从另外一方面提高企业知名度.好利来的企业价值观中的一条是,以感恩的心汇报社会。2003年非典好利
来捐赠50万元和价值11万元的蛋糕.2008年的汶川地震,好利来及全体好利来人共向灾区捐款770万元。,这些举措对好利来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好利来发展战略制定
1.巩固现有核心竞争力,竭力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来武装自己,来提升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抗击打能力。
2.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客户的真正需求信息,在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财产来管理,应该将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联系起来,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叼,这就要求好利来务必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建立多种信息收集的渠道,信息收集要走在改革行动的前面,唯有充分掌握了市场和客户的第一手资料,方能使好利来的改革走在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真正实现快鱼吃慢鱼。
3.务必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因为技术和创新管理(TheManagementofTechnologyandInnovation,MTI)
是当今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它不单纯关注技术,也不单纯关注管理,而是对二者的系统性整合,因此好利来应该在稳定现有明星产品的基础上,务必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让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接轨,所有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准则,以客户需求为目标,让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做到真正有的放矢.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强化执行力度
14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机制1,在组织内部个阶层引入部分外来人才,为人力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激发各层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如上四点所述,好利来唯有在未来3至5年内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继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可能,否则只能是靠吃老本,慢慢的在市场大潮中淡去或不断的被竞争对手所蚕食,事实证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都避免不了会带来阵痛,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让企业做的更大更强,才能更加价值创新:蓝海战略的基石”,也可以让我们避开和竞经得起市场大风大浪的洗礼,争对手的正面冲突,开拓出属于自己全新的市场。
六、好利来发展前景
蛋糕多年来一直是餐饮行业的宠儿,而且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7年,蛋糕行业也将火爆。好利来蛋糕的所有系列产品一年四季必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蛋糕店早已经遍布全国上下的大街小巷,可以说是蛋糕行业的火爆,但是蛋糕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是尤为激烈的。要想自己的蛋糕店人流不断,就需要自身有足够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好利来蛋糕产品的口味是与众不同的,有人说餐饮行业是拼服务的行业,我觉得然,服务取决于人,是可以认为决定的。而口味虽说也是人研制的,这就是技术上的不同了,没有好的口味,也就没有顾客。好利来蛋糕总部有着专业的蛋糕研制团队,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研制消费者喜欢的甜品.好利来蛋糕总部十分看重蛋糕的经营策略,传统的经营策略早已不符合当今餐饮的发展趋势,好利来蛋糕走全新的经营模式——复合式经营。一家蛋糕店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蛋糕。在炎热的夏季消费者走进蛋糕店肯定不想出去,所以说好利来蛋糕的这种经营模式间接的做到了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15附件:表1—7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性别、年龄的人口
16连接: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7.htm
1、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1—3月
963。72555.4499。221056.5276.031247。02605.13165。03186。5679。761269.761410.0比上年同期增减(%)
13。14.5-2.9.610。416.10。313。612.11.318.311.3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
%
%
%
%
%
%
%
%
%
%
%
上月为1099。1299.5299.45100。2100。2699。498。9398.4599。299。8199。898。51—3月以上年同期为10109.91107。76111。53108.53107。1109.0110.1112。24110。66110.5108。2110。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部十二省区
单位
1-3月
1比上年同期增减(%)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元/人
4259。633631。243154。643421。02912。03357.02749.72839。23399.422981.463820.04021。414。112。517.2410.319。516.612。29。4315.36。715.513。96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含基金)
西部十二省区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单位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3月
1—3月
143。32377.84136。32205.0155。13169。05119.5237.4651.9140.432。9224。35比上年同期增长(%)
28。731.9618。441。725。726。075。322.966.1535。112。632。9172.347。3320.4586.053.1516.319。4366.6611。55101.9518
篇六:好利来品牌现状
好利来2020年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好利来2020年资产总额为47,021.0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5,182.85万元,主要以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53.54%、21.32%和16.17%。非流动资产为21,838.22万元,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88.43%、6.12%和2.61%。
资产构成表(万元)项目名称
总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2018年
数值
百分比(%)
48,355.3524,590.649,499.644,310.83,921.923,764.7116,320.64861.756,109.82019年
数值
百分比(%)2020年
数值
百分比(%)
100.053.5628.611.428.6646.4441.02.841.21100.049,141.0150.8522,250.2219.658,833.768.914,533.88.113,354.249.1526,890.733.7520,131.51.71,366.9612.64686.5100.047,021.0645.225,182.8517.913,484.069.235,368.846.834,071.3554.7221,838.2240.919,312.32.71,337.31.4570.86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53.5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1.48%,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流动资产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预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
其他流动资产
2018年
数值
百分比(%)
24,590.649,499.644,310.83,921.998.624,051.286.92019年
数值
百分比(%)2020年
数值
百分比(%)
100.053.5421.3216.11.560.160.0100.022,250.2238.638,833.7617.534,533.815.953,354.20.416.40.35121.735176.13100.025,182.8539.713,484.0620.35,368.8415.04,071.350.551.50.34392.0139.0.53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总资产为47,021.06万元,与2019年的49,141.01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31%。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货币资金增加4,650.3万元,应收账款增加834.97万元,存货增加717.08万元,预付款项增加270.23万元,在建工程增加109.64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6.23万元,共计增加6,588.4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无形资产减少29.6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75.6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减少115.71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311.09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减少528.96万元,固定资产减少819.27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500万元,共计减少4,380.23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资产总额减少2,119.95万元。
资产主要项目变动情况表(万元)项目名称
总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预付款项
非流动资产
在建工程
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9年
数值
49,141.01差值
增长率(%)数值
785.662020年
差值
增长率(%)
-4.3113.152.6418.4221.3221.8-18.740.818.71.6247,021.06-2119.95-9.5225,182.852,932.63-7.0113,484.064,650.35.15,368.84-14.44,071.3523.487.75-23.2392.01378.3377.22834.9717.0270.23109.646.2322,250.22-2340.428,833.76-665.84,533.8121.7268.670.922323.16125.5-21.453,354.2-567.7126,890.73,126.013.1521,838.22-5052.5二、负债及权益构成
1、负债及权益构成基本情况
好利来2020年负债总额为5,433.64万元,实收资本为6,66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1,587.4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1.56%。在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为5,390.85万元,占负债和权益总额的11.46%;非流动负债为42.78万元,占负债和权益总额的0.09%。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负债及权益构成表(万元)
项目名称
负债及权益总额
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2018年
数值
百分比(%)
48,355.3543,352.114,931.4671.72019年
数值
百分比(%)2020年
数值
百分比(%)
100.088.4411.460.0100.049,141.0189.6544,762.210.24,331.90.1546.7100.047,021.0691.041,587.438.825,390.850.142.72、流动负债构成情况
企业经营活动派生的负债资金数额较多,占流动负债的48.84%,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企业短期融资性负债所占比例较大,占流动负债的30.59%。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3、负债的增减变化情况
2020年负债总额为5,433.64万元,与2019年的4,378.7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4.09%。2020年企业负债规模有较大幅度增加,负债压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负债主要项目变动情况表(万元)项目名称
总负债
流动负债
2019年
数值
差值
增长率(%)数值
4,378.73-624.54,331.9-599.42020年
差值
增长率(%)
24.024.44-12.45,433.641,054.-12.165,390.851,058.8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非流动负债
递延收益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99.6379.14602.11118.5546.723.3167.961.31-92.46-25.01-24.3610.92,521.6647.75659.22121.042.722.7520.030.22-43.82-34.85-
-51.05822.01268.6157.112.53-3.922.75-3.3348.3670.859.42.14-8.51-
-14.25377.9431,498.614、负债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负债总额增加:应付账款增加822.01万元,应付票据增加268.61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增加57.11万元,递延收益增加22.75万元,应交税费增加2.53万元,共计增加1,173.01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负债总额减少:短期借款减少0.1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3.33万元,其他应付款减少14.99万元,其他流动负债减少65.49万元,预收款项减少90.6万元,共计减少174.53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负债总额增加1,054.9万元。
5、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
2020年所有者权益为41,587.43万元,与2019年的44,762.28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7.09%。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万元)项目名称
所有者权益合计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2018年
数值
增长率(%)
-
43,352.116,6617,834.062,248.116,522019年
数值
增长率(%)
-
3.5544,762.26,66-
17,834.061.032,248.19.0618,214.132020年
数值
增长率(%)
-7.0-
-
-
3.363.2541,587.436,66-
17,834.06-
2,248.110.2618,825.836、权益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未分配利润增加611.7万元,共计增加611.7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所有者权益减少:其他综合收益减少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3,786.55万元,共计减少3,786.55万元。各项科目变化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3,174.85万元。
三、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2020年流动比率为4.67,与2019年的5.14相比有较大下降,下降了0.47。2020年流动比率比2019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流动资产为25,182.85万元,与2019年的22,250.2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3.18%。2020年流动负债为5,390.85万元,与2019年的4,331.9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4.44%。流动资产增加速度慢于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致使流动比率下降。用当期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没有困难,流动比率比较合理。
2、速动比率
2020年速动比率为3.92,与2019年的4.36相比有较大下降,下降了0.44。2020年速动比率比2019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速动资产为21,111.5万元,与2019年的18,895.9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73%。2020年流动负债为5,390.85万元,与2019年的4,331.9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4.44%。速动资产增加速度慢于流动负债的增长速度,致使速动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比率下降。速动资产充足,速动比率合理。
3、短期偿债能力变化情况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主要是由经营业务萎缩、资产周转速度放慢、经营业务创造现金的能力下降引起的。
4、短期付息能力
从短期来看,企业拥有支付利息的能力。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偿债能力指标表
项目名称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利息保障倍数
资产负债率(%)2018年
4.94.1-22.410.352019年
5.144.3681.338.912020年
4.63.926.611.565、长期付息能力
从盈利情况来看,企业盈利对利息的保障倍数为6.67倍。从实现利润和利息的关系来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利息支付有保证。
(注:报告中使用的分析参数为2019年行业分析参数。)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篇七:好利来品牌现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好利来蛋糕品牌效益分析
作者:曹百瑛
成榕
王岩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06期
摘要:分析好利来现代城店的品牌效益,简介好利来公司并界定品牌效益内涵;以北京市好利来现代城店为例对好利来品牌效益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好利来公司品牌效益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好利来公司发展的优缺点;最后,为好利来品牌营销及维护提出实时性策略,品牌营销策略包括:电视媒体宣传、户外站牌宣传、POP广告宣传、主题促销、无声营销;维护策略包括: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策略、制定产品本土化策略、提升产品服务化策略、创造可持续创新策略。
关键词:好利来公司
品牌效益
营销维护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基金号:JG2014010903)阶段性成果;黑河学院2014年度校级课题《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基金号:JYQ201414)阶段性成果。
一、公司定位及品牌效益的界定
(一)好利来公司定位
好利来是一家烘焙连锁企业,经营产品主要有:咖啡饮料、面包、蛋糕以及中西甜点等等,该企业是我国整个烘焙行业的领头军。好利来是一个充满孝心的事业,而这份事业则恰恰始于罗红的一片孝心。
对于产品来说,质量就是生命,消费者的满意就是灵魂。自创立以来,好利来品牌始终秉着天道酬勤,谦虚利他,自强不息的企业理念持续经营。好品牌的企业不一定只有一种形态,但每种形态都要对如何持续发展给出自己的答案。对企业创始人罗红而言,企业的规模可以不大,但质量、服务以及品牌一定要最好。想要做强自身品牌不一定要依靠融资上市,产品在顾客心中的位置是钱换不回来的。
(二)品牌效益
用最少的劳动耗费来获得最大的经营成果或用一样多的劳动耗费来获得更多的经营成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效益。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品牌。在发展初期,人们只是把品牌当做一种产品的标志,用来和其他商品进行区分。然而,伴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健康快速发展,品牌除了
篇八:好利来品牌现状
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强,尤其是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整体经济向上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每个民营企业都能取得应有的成就,相反,很多民营企业都被时代的浪潮淹没。稳步发展也好,大起大落也罢,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造成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制度缺陷等,但主要是因为文化体制的缺陷,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进而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为必选之路。因此,作为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重视,打破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
从已有文献看,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氛围和员工精神会对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鲜有学者立足于民营企业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
本文主要是研究民营企业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阐述了好利来公司在25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即“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以家为主的员工文化”,并由这三个文化形成好利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好利来公司的迅速发展,成为了它独有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上独占鳌头,成了全国最大的饼店,国人的骄傲。
关键词: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AbstractWiththeadvancementofthereformandopeningupprocess,privateenterprisesplay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importanceofthenationaleconomyisincreasingdaybyday,especiallyforthewholesociety.However,severalhappyseveralworry,intheoveralleconomicupthebackground,noteveryprivateenterprisecanachievethedesiredachievements,onthecontrary,manyprivateenterpriseshavebeenfloodedbythewavesofthetimes.Steadydevelopment,orupsanddownsworthmentioning,thedevelopmentofprivateenterprisesshouldbetheconcernandconcernofthecommunity.Manyofthereasonsforthedevelopmentofmanyprivateenterprisesarecomplex,includingthecomplexandexternalenvironment,theinherentsystemdefects,butmainlybecauseoftheculturalsystemdefects,thelackof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andthuscannotstandinthemarket.TheEconomicglobalization,themarketcompetitionisbecomingincreasinglyfierce,enterprisesfor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attentiontothecorecompetitivenessofthecultivationandupgradingasamust.Therefore,asakeyfactortopromote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corecompetitiveness,corporateculturehasbeenmoreandmoreprivateenterprisesattention,breakingthepreviousone-sidedpursuitofeconomicefficiencyandignorethecorporatecultureofthesituation.Fromtheexistingliterature,manyscholarsonthe"corporatecultureand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therelevantresearchandfoundthatdifferentcorporatecultureundertheinfluenceoftheformationofcorporateatmosphereandthespiritofthestaffwillhavedifferentcorecompetitivenessinfluence,thatis,therelationshipbetweencorporatecultureand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isnotsimplyalinearrelationship,butaninteraction.However,mostofthemarebasedontheresearchoflargestate-ownedenterprises,fewscholarsbasedonprivateenterprisestostudythisissue,onthe"privateenterprisecultureandth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theresearchresultsless.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corporatecultureandenterprisecorecompetitivenessofprivateenterprise,andexpoundsthatthecompanyhasgraduallyformeditsownuniquecorporatecultureinthe25yearsofdevelopment,namely,"productculture,serviceculture,homeStaffculture",andbythethreeculturestoformagoodprofittothecompany"scorecompetitiveness,andpromotethegoodlucktothecompany"srapiddevelopment,hasbecomeits
uniquecompetitivenessinthefiercemarketchampion,becamethecountry"slargestbakery,Theprideofthepeople.Keywords:HaoLilai;Company;Companyculture;Corecompetitivenessofenterprises;Research
目
录
1绪论...............................................................................................................................................51.1选题背景
............................................................................................................................51.2选题意义
............................................................................................................................61.3好利来公司介绍
................................................................................................................71.4研究方法
............................................................................................................................81.5研究内容
............................................................................................................................81.6论文框架
............................................................................................................................92好利来的背景以及存在的文化和战略问题诊断
...................................92.1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献
........................................................................................................9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122.3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3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43.1企业文化概述
..................................................................................................................143.2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224.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54.1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254.2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54.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作用
.......................................................................264.4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战略架构的影响
.......................................................................264.5企业文化对组织知识积累的影响
...................................................................................274.6企业文化对协作与沟通的影响
.......................................................................................284.7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285.通过提升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95.1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295.2创新组织模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305.3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315.4.创新管理制度
.................................................................................................................326.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37.结论.............................................................................................................................................35参考文献.........................................................................................................................................36致谢................................................................................................................................................31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强,尤其是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整体经济向上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每个民因企业都能取得应有的成就,相反,很多民营企业都被时代的浪潮淹没。稳步发展也好,大起大落也罢,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造成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制度缺陷等,但主要是因为文化体制的缺陷,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进而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为必选之路。因此,作为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重视,打破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
从已有文献看,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氛围和员工精神会对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鲜有学者立足于民营企业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
由于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国家政策的8项禁令出台,不再有公款消费,传统行业销售突然下滑严重,以“关系”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直接进入“关、停、并、转”。中国刚刚开始大数据的时代,网络营销像“神”一样的案例层出不群,企业经营者的思想,不断的发生的洗礼,由“酒好不怕巷子深”,发展为“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到“酒好不好不要紧,只要上淘宝”,还有天猫、微营销等。经营者的思想全部转向网络、花重金进行网络渠道的建设,但也无法阻止业绩下滑的趋势,企业一时进入了迷茫中,不知所措。随着经济的低迷,企业文化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也显得十分重要。
1.2选题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兴起,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他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应。企业文化成了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总之,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决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拥有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立足市场,不断壮大和发展。
1.3.1理论意义
本文将从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进行阐述;然后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进行逐步剖析,尤其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1.3.2现实意义
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大价值,许多企业也开始有意识的培育企业文化。但从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的文化尚不成熟,在与发达国家百年企业竞争中显得乏力。主要表现在:从表现形式上看,只注重公关形象的运作过程、目标和结果,但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从内涵上看,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从企业文化的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本作者通过在好利来多年的工作亲身经历相结合,深入调研好利来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各个时期及时构建及调整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为公司的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揭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以便为企业更有针对性的集中资源进行自身企业文化与核心能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企业的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因而,该课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1.3好利来公司介绍
好利来公司于1992年9月在兰州诞生,后总部迁到北京。现为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七千多名员工,及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商贸有限公司等三家控股公司的大型食品专营连锁企业集团,创始人及现任CEO为著名摄影人罗红。
经过多年努力,好利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蛋糕、面包、西点、中点、咖啡饮料、月饼、汤圆、粽子等产品为主,拥有分布于全国8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营连锁店,北京、天津、沈阳三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食品工业园,全国最大的烘焙连锁企业。
好利来的核心业务由两大部分组成:1.饼店连锁系统:以连锁店的形式,主营生日蛋糕、西点、中点、面包等产品。截止目前,已在全国五十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五百多家连锁店,建立了庞大的连锁经营体系。2.包装食品制造系统:主营产品为好利来牌月饼其他包装食品。目前在北京和沈阳建有大型现代化食品工厂。这两个食品工厂的生产厂房均按照国际制药行业的GMP标准设计,采用全封闭空调净化系统,使空气净化指数达10万级,同时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进口生产线,科学的生产流程与严格的品质控制系统,是国内食品企业的标志性工厂。近期,沈阳又在兴建3万多平米的大型食品工业园,设计的年生产能力达50亿元。
北京天天好利来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14日,是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属的独立经营权实体子公司,主要负责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销售好利来品牌下的各类包装食品,包括:月饼、汤圆、粽子、曲奇、饼干、香糕等烘焙产品。现在全国范围内诚征各地经销商,并接受大宗团购订货业务及委托加工生产等业务,同时,承接代理业务。(包括健康食品、烘焙类产品、糖果)
多年以来,好利来一直以行业领跑者的姿态在迅猛发展,2000年被中国名牌产品市场保护调查所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品牌”;2002年成为食品行业首家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3?15标志的企业,通过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并被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列为食品行业唯一一家月饼生产过程全程跟踪的企业,并批准在产品外包装上注明:“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保证”字样。2002年—2004年,凭借自身强劲实力,好利来蝉联了全国月饼、蛋糕销量双冠王。
展望未来,好利来将以企业的愿景
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共创一流的食品连锁企业,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传递爱心,共享快乐,让生活更精彩!”。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好利来公司实际现状入手,选择性的借鉴和运用该企业的成功经验知识,在结合前文文献综述中提到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指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与理论观点相结合的原则,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有: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借助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及ElsevierSDOS外文数据库和有关书籍、杂志、网站等文献检索工具,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文献资料,收集总结国内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因素关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研究主要涉及有共被引分析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心理契约理论等。
(2)理论研究与调研相结合
作为案例的参与人笔者根据多年在好利来公司亲身经历。由此获取的一手数据及问卷调查等资料,更为真实有效。同时,与前面所研究的理论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得出客观、真实的研究成果。
(3)定性分析与量化研究相结合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理论的逻辑梳理,首先分析与阐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涵义、类型、特点及关系,其次构建各因素间的量化分析框架,结合分析框架,梳理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并结合案例中的企业进行具体验证。并归纳总结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关键点,得出提升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终极密匙。
1.5研究内容
本文是对好利来公司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做实例案例研究。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一个战略作用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这正是许多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所在。企业要想稳步的,持续的发展就要建设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要素进行研究,提炼出好利来公司各个时期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
(2)对好利来公司各个时期企业文化产生的核心竞争优势研究。企业实例分析不同于理论研究,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再比对理论支撑,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研究结论。
(3)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好利来公司的调研获得一手数据,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普通员工问卷调查、中层访谈、高层访谈的具体策略展开工作。对各渠道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好利来公司在面临困境的各个时期,如何及时构建及调整自身企业文化,增强自身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及实例研究成果。
1.6论文框架
本论文整体分为七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好利来公司介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为好利来的背景以及存在的文化和战略问题诊断,主要论述了好利来的背景、好利来存在的文化和战略问题诊断;第三部分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部分,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构成及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构成要素;第四部分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部分;第五部分为通过提升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六部分为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第七部分为结论。
2好利来的背景以及存在的文化和战略问题诊断(紧密结合好利来的情况进行分析)
2.1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献
2.1.1企业文化的涵义
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特雷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
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缘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的威胁和挑战。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的不同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概括来说,企业文化现象产生于日本,企业文化理论形成在美国。(倪宏伟,2010)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包括在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刘光明,2002)
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观、英雄人物、习
俗仪式、文化网络和企业环境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提出的企业成功不可忽视的七个变量的“麦肯锡7S框架”,即战略、结构、体制、人员、作风、技能、共同的价值观,这些都可视为西方学者对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观点。
松下幸之助对企业文化有一番较为通俗的解释,他说:“到一个企业,只要几秒钟的接触,从接待人员、办公室、车间的工作神态、情绪和秩序,就可以捕捉到一种精神、一种气氛、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就是‘企业文化’。甚至不用看数字,也不用看图表,我们马上就能感到这些工作人员、工人是如何在劳动、工作的。我们就能看得很明白。因为‘企业文化’体现在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充分地体现出来,从企业的哲学、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追求、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的形象以及员工风貌、管理的风格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它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看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在背后影响着我么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2.1.2企业文化的层次
加拿大学者佩格·纽豪热,佩·本德和科可·斯特姆斯伯格提出,说明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价值观;第二层次(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第三层次是简单易见的企业标识、文字等。
2.1.3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七维图”:罗宾斯和卡特尔提出企业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创新和甘冒风险;注重细节;以结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团队为中心;进攻性;求稳。在这七个维度当中,一般由一维占主导地位,从而形成一个企业的个性。据此企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创新型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甘冒风险,积极创新,任何创新都需要有冒险精神。二是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极其注重质量,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各个过程,严密注意细微处。三是以结果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注重事情的结果,效果是评判事物的最重要标准,信奉“顾客的满
11意是我们存在的根本”。四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看得最重要,当作“资本”,员工被视为“家庭成员”,这类企业信奉人及人的创造性。五是以团队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观念,企业的运作基本围绕团队进行。六是进攻型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积极进取,企业家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七是保守型企业文化:强调平稳发展,不愿冒险。员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不破规矩,不犯错误;企业也不期待有惊人之举、非凡成就。八是以发展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最重视发展,不满足现状,雄心勃勃,一直致力于领导潮流。
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在此之后便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么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的技术和知识的技能。我们看在这个定义中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什么?强调两个字“整合”。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不是产品、不是人才、也不是企业家,而是被整合的东西,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说一个企业经过整合了的东西——核心竞争力,别人是学不到的,如果轻易就能学到那就不是核心竞争力了。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博士的“张氏定义”。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
买不来,是指不能从市场是获得这些资源。一般人们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一概念是要以人才不能流动为前提的。比如,一个公司高薪聘请人才,而另一家公司很可能用更高的薪金把他挖走,所以说单个的人才并不能称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拆不开是指企业所有的资源都是密不可分的,分开了就一文不值,例如筷子,只拿一根筷子是没有用的,必须要一双筷子才有它的价值。
带不走,是指企业中所有资源的组织性和统一性,个人的技术,才能可以被带走,所以说身价再高的人才也不能称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企业中所有资源整合,统一起来的竞争力才能称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溜不掉,是指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如果坐享其成的话,12未来还是会失去现在拆不开,带不走的资源。所以企业要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才能永久保持充沛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张建民总结性地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能提供具有特异性或成本优势的关键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或者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能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关键事业达到业界一流水平。
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2.3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两种整合来实现的: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经济格局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的较量。新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单靠物质力量较量的时代已经过去。竞争中核心能力的形成必须靠企业文化的力。从源头上来思考企业文化。
德鲁克曾提出企业的三个思考,就用德鲁克的三个思考来分析一下。他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这是思考我们企业文化的三个源点,其实这三个问题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不能没有文化,不能没有价值观。所以这里我提出两了核心;第一核心,核心竞争力;第二核心,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核心价值观是支撑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观念。一个进步的企业要有良好的风格,作为员工要有一流的素质、高境界、有良好的技能。而这些支撑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解决赚钱的问题,企业文化解决百年老店,长寿公司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一个战略作用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这正是许多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所在。企业要想稳步的,持续的发展就要建设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3肖景先(2010)研究分析证明企业文化通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展现,更通过人的推动不断前进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是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发展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
陈光(2010)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主要有研发能力底下,管理能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多,战略定位不明确等。要想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提高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组建优秀的职工团队和合理的管理结构,集中资源专注一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等。
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紧密结合好利来的情况进行分析)
3.1企业文化概述
3.1.1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
14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东堂策《企业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证,其中也详细道出企业文化产生机理。
企业领导者把“文化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企业文化继承性: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企业文化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企业文化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企业文化整体性: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企业文化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15经营哲学: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源于社会人文经济心理学的创新运用,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
企业文化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
16作风。
企业文化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企业文化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
1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企业文化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文化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文化层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学习型组织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从而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物质层文化:是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的表层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是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也构成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
行为层文化:行为层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公共关系的规范。企业行为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行为。
1.企业行为的规范是指围绕企业自身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
1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行为的规范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为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和员工行为等。
2.企业人际关系分为对内关系与对外关系两部分。对外关系主要指企业经营面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市场环境、国家机关、文化传播机构、主管部门、消费者、经销者、股东、金融机构、同行竞争者等方面所形成的关系。
3.企业公关策划及其规范。
4.服务行为规范:是指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制度层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与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企业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流程
:1.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
2.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为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与企业文化的导向相匹配。
3.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利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
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按照企业的任务和经营方式的不同,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分为四种类型:即强人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攻坚文化;过程文化。
1、硬汉型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内部竞争和创新,鼓励冒险。竞争性较强、产品更新快企业文化特点
。2、努力工作尽情享受型文化。这种文化把工作与娱乐并重,鼓励职工完成风险较小的工作。竞争性不强、产品比较稳定的企业文化特点。
3、赌注型文化。它具有在周密分析基础上孤注一掷的特点。一般投资大、见效慢的企业文化特点。
14、过程型文化。这种文化着眼于如何做,基本没有工作的反馈,职工难以衡量他们所做的工作。机关性较强、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任务的企业文化特点
。按照企业的状态和作风的不同分为:1、有活力的企业文化。特点是:重组织、追求革新,有明确的目标,面向外部,上下左右沟通良好,责任心强。
2、停滞型企业文化。特点是:急功近利,无远大目标,带有利己倾向,自我保全、面向内部,行动迟缓,不负责任。
3、官僚型企业文化。特点是: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按照企业的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分为:1、温室型。这是传统国有企业所特有的。对外部环境不感兴趣,缺乏冒险精神,缺乏激励和约束。
2、拾穗者型。中小型企业特有。战略随环境变动而转移,其组织结构缺乏秩序,职能比较分散。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尊重领导人。
3、菜园型。力图维护在传统市场的统治地位,家长式经营,工作人员的激励处于较低水平。
4、大型种植物型。大企业特有。其特点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激励。
3.1.2企业文化构成及要素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
2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学习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地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
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3.1.3企业文化作用
美国学者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问题中所学习到的,由组织自身所发明和创造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有效的,由此被新的成员所接受。企业文化由表象(显而易见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表达的价值(战略、目标、哲学)和基本假设(视为理所当然的、无意识的信念、理解、思维和感觉)三个层次构成。一个企业真正的文化则是隐含在组织成员中的潜意识,它是价值观和行为的终极根源。
当前比较有共识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三大要素是: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现有文献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渗透和辐射六项功能。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组织所追求的价值体系把人们组织起来,按由其成员所接受,或后天习得的技能、习惯、规范和伦理指令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化合作活动。当价值仅停留在表达阶段,未被成员认同和接受,既未被转化成组织性活动时,表达的价值在企业文化上是全然无效的。从这个方面理解沙因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容易地找到为什么有些企业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因,这对我们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213.2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3.2.1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
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3.2.2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念。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学习能力;是生产技能协调和技术整合能力;是工作的有效组织和价值在各环节的有效传递;是企业内外的沟通与合作。其特征是可以开发潜在市场;可以满足客户现实需要和创造客户潜在需要;对手难以模仿。是一种可使企业长期持续参与竞争的能力。
分析对核心竞争力的描述逻辑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是有三种能力构成的能力系统:1.资源整合能力。把分散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中的知识性、技术性资源——这些资源单独使用时,不足以产出高附加值、差异化的产品。整合成能产出有别于其它企业,且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终端产品的资源。由于行业不同、竞争层面不同,终端产品的形式也不同。整合后的资源可能是核心技术、可能是核心产品、也可能是服务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企业首要考虑的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选择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目标。2.协作能力。对分散资源的整合不是某一部门单独能完成的,需要各层级、各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协作,需要他们用各项工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或传递价值。协作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3.沟通能力。沟通使得目标和协作能够动态地结合起来。没有沟通部门间很难就企业的目标、客户的需求、技术的可能性等达成共识,员工间很难把别人
22的专长与自己的专长以新颖的方式结合起来。库姆斯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组合的组织能力。可以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既有技术特性,又有组织特性,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有机结合体。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它是在企业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氛围中不断演变发展的。4.具备创新的技术。企业是否具备创新技术往往对其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它要求实现的是产品的功能性、独特性以及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尖端性。这种优势的技术,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普通企业的客户关注度以及市场广泛度。
5.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即便是在信息时代,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依旧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创新技术,最终也必须是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来完成开发设计。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创新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能否引领行业潮流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6.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抽象意识的范畴,与一些生产要素相比,企业文化的价值往往是很难被评判的,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中,企业文化的地位却是被普遍认可和尊重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等较为具体的方面。当前,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企业内部员工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考虑到一个企业的文化。这是因为,一个有着优秀文化内涵的企业,它会在社会责任承担、质量安全等方面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是企业建设重要的软实力。7.品牌影响力。品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品牌战略的打造。在商品高度趋同的今天,消费者已经很难从使用价值的层面来判断究竟哪一种产品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已经成为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重要标志,它也是表示企业文化、价值、特色的符号。在现代社会,品牌影响力意味着财富的积聚程度,拥有广泛影响力、口碑良好的品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的建立是一条漫长积累的道路,但是毁灭品牌却是朝夕之间的事,所以,品牌影响力的打造,需要企业长期的坚持。
3.2.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国外管理学者普拉德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提供
23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二是它所服务的顾客体现出的价值;三是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须具备如下三个特征。价理念先性:价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存在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先进性,能指引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增高效率性:不能给企业资产带来增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不具有生命力的,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重视并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故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其资产增值高效率性。
品知不可授性: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以知识为主要产品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经济。产品的知识更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在这基本要素中,最具独特且不可传授的部分更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特征。企核心争力的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值、资产、知识技术、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均有不同的竞争要素,本文从企业竞争要素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分解,可以分解为
13种力。价方面:价值理念感召力:是指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而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品牌力:品牌力,是渠道经营主轴。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是指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形成的概念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品牌力基本上是由品牌商品、品牌文化、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这四要素在消费者心智中协同作用而成的。
资产方面:背景及根基实力,是指企业发展的基础、社会背景、市场地位等经济实力;资源调配利用力,是指企业调配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知识技术方面:技术工艺领先力,保持技术或工艺领先的能力;情报搜集力,是指企业针对所需情报资料收集的范围和速度的能力;技术创新力,是综合利用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术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技术组织能力的能力。
管理方面:领导力就是指懂得进行人力资本管理;能进行团队设计和培养;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具有个人主动性;有较好的工作组织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执行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战略决策谋划力:战略决策是指企业发展方向、原则和总目标的全局性决策是企业决策中的首要决策。战役决策是围绕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为完成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决策。具体是指对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机会的发现与利用和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威胁进行规避的活
24动,而能否发现利用市场机会或规避威胁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市场反应力:企业应对市场发生变化的可以快速做出对策的能力。资本运作力:资本运营又称资本运作概念,资本投资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投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创建力:是指企业依据市场和自身条件创建出更能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竞争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往往又是多个方面的优势共同形成立体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紧密结合好利来的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文化培育出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着不同的导向意识。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文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4.1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企业文化为核心竞争力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是支撑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塑造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众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毕生追求的价值取向。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市场竞争力是由该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竞争力所决定,即技术竞争力高于产品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即制度竞争力高于技术竞争力。制度是物化了的企业经营发展理念与管理经验,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理念是竞争转向了深层次的经营理念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理念中如何进行价值抉择,取决于该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土壤与基石,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4.2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过整合与提升而形成的标识
25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潜势的核心能力。其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一个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是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是能够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充足发展前景的企业及其核心管理层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便失去了方向,会迷失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漩涡中而茫然不知所措。一个企业欲立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必须不断培育其先进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强烈地影响企业领导与职工的行为方式和偏好,并通过其决策和行为习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推进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4.3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作用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互动性,二者相互制衡,相互依赖而生存、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思想的积淀,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消极腐朽的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走向衰败的温床。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理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当企业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竞争力发展方向相一致时,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当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方向不相一致时,企业文化就可能偏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向而阻碍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乃至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双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土壤与基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企业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制度性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发展变化时,稳定性就表现为某种抗拒变化阻碍发展的惰力。而企业文化建设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需要对原有的文化系统进行某些变革与创新。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变革,那么,原有对企业文化建设起推动作用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阻碍因素。
4.4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战略架构的影响
战略架构是核心竞争力的逻辑起点,它指明需要培养哪些核心竞争力以及这些核心竞争力是由哪些相关技术组成的。战略架构是在一系列假设和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它规划了目标和执行策略。愿景和使命指引着目标制定的方向,核心价值观引导着思考方式和执行策略。目标和策略是企业的行动指
26南,企业各层级、部门和成员会依据它来判断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竞争,是否能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或传递价值,清楚和理解企业决策和资源分配的依据。没有目标和策略企业各层级、各部门和成员就不知道企业要它们做什么,这样协作就没有了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架构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引领着企业的行动方向。战略架构以目标和策略的规划形式,指出企业的中长期行动方向,侧重于经济面;而文化则以使命和愿景的形式,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架构注入了更重要的意义,成为企业超越经济面的终极行动指南。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架构深受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讲道:美国企业并不缺乏用来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但是美国企业的管理层常常缺乏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远见,他们死抱着一个陈旧的公司概念,这个概念限制了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正确回答,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会是什么?这三个由使命和愿景决定的问题。那么在目标选择时就会缺失战略思考。如果不能在各种纷繁杂乱的目的中找到企业使命和愿景得以履行的基本目标,就不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成果。
4.5企业文化对组织知识积累的影响
组织知识积累是生产技能和技术整合的前提,而组织知识积累是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的。组织学习是特定文化范围内企业围绕自己的核心商业活动建设、补充、调整知识结构和商业运作程序的过程。它在组织内部潜在的问题或外界环境中发现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总结经验,在员工的交流讨论中推广传递知识,最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固化为企业的整体知识和能力。
企业文化决定着员工对待知识的态度,决定着企业对待获取和传播新知识的行为,影响着员工个人知识与企业集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对知识的创新。企业文化对组织学习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激励和共享。企业文化指导员工按照期望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企业按照期望的方向发展;通过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树立奋斗目标,使员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投入工作,正面且支持性的企业文化鼓励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从而强化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提倡企业内部共享资源,并提倡借助外部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知识共享的环境,营造组织学习的氛围,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24.6企业文化对协作与沟通的影响
协作是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没有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就发展不起来。因为每个组织成员的需要不同,组织的目标不一定是一种“个人”目标。没有沟通,组织成员就不了解组织要求他们做什么,做成功以后他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就不可能诱导出协作的意愿。但如果成员与企业有相同的价值观,就是沙因所讲的基本假设,在沟通的基础上,他们就会认识到组织目标对整个组织和他们个人的意义。会感到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实现他们的个人目标,并满足相应的需要,组织目标就成为了组织和成员的共同目标。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他们就会乐于为协作,并做出贡献和牺牲。组织目标成为共同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组织目标与使命和愿景相符合,可以为使命与愿景作出解释。麦当劳的一名经理说:“在一个企业中越往下层的职工越难接受企业的经营目标,对洗碟工和清洁工来说,企业的使命比经营目标更具有吸引力。为生活不富裕的美国人提供实惠服务的企业使命,不仅使他们乐于接受严格的管理,而且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有意义。”
4.7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企业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虽然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一样都是企业的生产要素,在整个企业正常运营中缺一不可。但是,诸要素的作用却不相同,其中,唯有人力资源是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第一要素,是能动性要素。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也正是这种主导与辅助、能动与被动的关系,企业科技人员的竞争力与水平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强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竞争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反应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和组织管理竞争力的强弱,企业生产工人的竞争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生产制造和连带服务竞争力的强弱,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在能力与任务匹配的前提下,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公平问题。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平均分配、机会均等、分配的合理差距是公平。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做到机会均等和合理差距。为此,有的学者又提出了公平来自认同,当群体中的成员对群体是认同的,
2公平感就产生了。而企业文化正是在协同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正是员工对组织的认同,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赋予了组织强大的力量,以保证众多成员协调行为,完成组织目标”。由此可见,公平感一旦产生,人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对企业绩效有着神奇的功效,有利于公司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现有研究表明,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三。其一,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不一致;其二,员工之间不协调,效率互相抵消;其三,每个员工周围都存在惰性区,既影响个体的效率,又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仅仅靠制度和职责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企业文化的基本假设,可引导员工形成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得企业同员工、员工彼此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习俗,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如汤姆森所说:“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他自己的经营哲学和原则、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自己深植人心的‘我们如何完成周围的这些事情的模式’、他自己的口头禅??”。就像部落文化中拥有支配每个成员对待同部落人及外来人的图腾和戒律一样,拥有支配其成员的无形力量。如果基本假设与企业表达的价值观一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违背企业价值观念的行为必将遭到人们的一致批评。由此可见,唯有企业文化方可解决企业的低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企业文化的道德力量可以产生超常规效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得到提高。
5.通过提升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好利来的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之源泉,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核心和实质的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建造和提升,要有富有个性的、独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企业才会拥有自身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5.1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进行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
2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因此,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随着技术壁垒的降低,产品日益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价值竞争、产品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品牌越来越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品牌的背后除了质量与质量硬碰硬的较量之外,就是软性的文化与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品牌是“内隐”和“外显”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品牌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凝聚人心,招揽人才,吸引顾客,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
如
IBM的三条行为准则就是“沃森哲学”的体现:第一条是必须尊重个人;第二条是必须尽可能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这是
IBM企业文化的最大特色;第三条是必须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卓越是沃森要求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以追求完善的精神去做。这种令人振奋的做法,传播给客户,便会产生积极的反应,客户们喜欢这种作风并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评论
IBM时说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沃森哲学造就了
IBM的企业文化,IBM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成功的IBM公司。
5.2创新组织模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20世纪
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PeterSenge)博士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型组织的设计蓝图和管理思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热门的管理新理念,提出了公司领导及企业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如何以学习促进有效的企业管理。圣吉提出了帮助组织学习,开发组织实现最高期望的能力,其学习的基本工具包括个人超越、心智模式、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个方面。组织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来自对经济和历史的反思;二是制度化的、有组织的学习。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途径,首先应从企业价值观提升入手。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要素。企业发展依靠人才,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建学习型组织则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企业共性和员工个性的统一,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才可能统一思想,建立共同的理想和愿景,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融员工个性入企业共性,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从而增强
3企业的凝聚力。
海尔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一是强调全程,在员工整个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关口,如提职、转岗都要接受培训;二是强调全员,对以骨干为重点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三是善于学习,活学活用,通过自己的创新证明自己学到了东西,而非照抄照搬。海尔在名牌战略阶段,贯彻执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在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契机,加速发展,从一个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园,从单一的冰箱品种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在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又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方针,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走向世界创建国际化的海尔。通过了解海尔文化,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它富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日本特色的团队意识、吃苦精神以及美国的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意识”。
5.3注重人才和技术资源的积累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依靠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对财富的贡献越来越大或者知识能直接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额收益,但知识的更新、知识资产价值的发挥,非要靠人才完成不可。因此,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谁最善于整合人才,发挥人才的群体优势,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谁就能拥有未来,赢得领先地位。企业技术资源的积累与人才资源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技术是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技术水平是检验企业素质与能力最直观的标准,它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华为集团与中兴集团,在近
20年的发展中他们逐渐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佼佼者,他们的产品基本处于同一领域,在资源、市场、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但他们却又互为竞争对手,他们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截然不同,但其企业文化所创造出的核心竞争力却不可忽视,这正是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的成功基石。作为科技型企业,技术是生命线,而技术的最终目标又是市场,华为实施的是一种领袖型战略,即不单纯的注意市场需求,还注意竞争对手的攻防转换,强调高投入高壁垒形成绝对的技术领先。中兴采取的则是一种防守型技术发展战略,研发的未必都是市场领先的高新技术,核心是适应成熟的市场。中兴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宽容的人性文化,而华为却
31相反它是一种强势的攻击行文化。业界把华为与中兴的企业文化分别称为“狼”与“牛”的文化,这很好地概括了两个企业的文化特征,不论“狼”还是“牛”,他们所创造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特征,没有固定通用的模式。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的,资源总有枯竭,人才可能流失,技术可以转让,只有企业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创造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基石。
5.4.创新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且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它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科学、完善与实用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海尔的管理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1984-1988)、由有序到体系(1988-1990)、由体系到高度(1990-1992)和由高度到延伸(1992至今)四个发展阶段,从初期采取的直线职能式管理到多元化阶段的矩阵结构管理再到新经济时代的“市场链”管理直至朝向文化管理的逐步迈进。海尔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
为手段,从而实现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并以物质文化创新实现“敬业报国”、创世界名牌的企业精神与追求。海尔的管理理念是基于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自成一家。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念体现为“斜坡球”理论(企业发展犹如斜面上的小球,需要有止动力和上升力才能让企业不下滑和不断发展);管理模式体现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都有所提高),它由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构成。无论是其
“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的科研开发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还是“用文化激活休克鱼”的企业兼并理念和“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以及“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理念,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海尔管理的创新成就,并成为塑造海尔文化鲜明特征的最有力的助推器,从而使得海尔人特有的理念得以逐渐
形成、巩固和强化。
张瑞敏曾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现实中,很多企业是在取得很大成功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的,只能说明企业文化不是短期直接有
32效的,而是长期发挥作用的,企业文化志在长久之效,而非一时之功,非朝夕所能成就。因此,构建企业文化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应是那些心存高远、志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
6.好利来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好利来对知识管理的需求。以经营饼店业务为主的好利来公司的战略重点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销售终端,迅速扩张与占领市场。从创业至今二十五年好利来利用连锁经营模式高速的现金流编织了一张庞大的零售网络,目前已拥有员工7000多人,在全国80多个城市开设了近1000家连锁店,同时在北京和沈阳建设了现代化的食品工业园,以满足月饼与包装食品的市场需求。拥有如此良好的基础与资源,好利来却在近一年来放慢了迅速扩张与占领新城市的步伐,真正的原因不是缺乏市场机会,亦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是因为内部员工的成长速度已经满足不了公司扩张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连锁店的生命在于标准化与商业模式的复制,然而由于地域广泛,传统的培训方式受到了新的挑战。好利来拥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其师资与规模可满足一次性接纳培训学员200多人,这种方式对新员工为期三个月的职前培训非常有效,然而对于在职管理人员与员工,却只能每年召集一到两次进行集中培训,不仅会花费巨额培训费用,而且培训时间短,培训的效果与信息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发展与学习的需求。
"人"是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真正价值则来自于"分享"。企业与员工的成长需要培养并形成学习的氛围与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员工学习、创造与运
用知识经验。好利来在二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沉淀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却由于覆盖地域广阔而难以传播与推广。同时,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消费者日益
成熟,竞争对手在不断成长,为了稳固市场的领导地位,必须随时调整公司战略,而每一次战略重点的转移,都意味着公司以往积累的经验与知识将面临全面的更新,因此,好利来需要有一种新的促进员工成长的模式与方法,结合公司战略,将不断更新的知识、经验与资讯源源不断地注入给每一位员工,为员工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与良好的条件。
知识管理规划。良好的绩效产生需要几个条件--知识、技能、价值观--所以知识管理需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两个专题进行展开,才能为产生良好的绩效打下基础。顾问与好利来公司的经理结合好利来公司的现实状况与对知识管理的要求,33对好利来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进行规划。由于好利来公司的行业性质,好利来公司选择了知识与人的分离--编码战略。即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
核心竞争力的描述逻辑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是有三种能力构成的能力系统:1.资源整合能力。把分散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中的知识性、技术性资源——这些资源单独使用时,不足以产出高附加值、差异化的产品。整合成能产出有别于其它企业,且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终端产品的资源。由于行业不同、竞争层面不同,终端产品的形式也不同。整合后的资源可能是核心技术、可能是核心产品、也可能是服务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企业首要考虑的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选择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目标。2.协作能力。对分散资源的整合不是某一部门单独能完成的,需要各层级、各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协作,需要他们用各项工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或传递价值。协作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3.沟通能力。沟通使得目标和协作能够动态地结合起来。没有沟通部门间很难就企业的目标、客户的需求、技术的可能性等达成共识,员工间很难把别人的专长与自己的专长以新颖的方式结合起来。库姆斯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组合的组织能力。可以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既有技术特性,又有组织特性,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有机结合体。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它是在企业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氛围中不断演变发展的。4.具备创新的技术。企业是否具备创新技术往往对其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技术创新,它要求实现的是产品的功能性、独特性以及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尖端性。这种优势的技术,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普通企业的客户关注度以及市场广泛度。
5.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即便是在信息时代,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依旧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财富。因为创新技术,最终也必须是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来完成开发设计。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创新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能否引领行业潮流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6.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抽象意识的范畴,与一些生产要素相比,企业文化的价值往往是很难被评判的,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中,企业文化的地位却是被普遍认可和尊重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等较为具体
34的方面。当前,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企业内部员工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考虑到一个企业的文化。这是因为,一个有着优秀文化内涵的企业,它会在社会责任承担、质量安全等方面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是企业建设重要的软实力。7.品牌影响力。品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品牌战略的打造。在商品高度趋同的今天,消费者已经很难从使用价值的层面来判断究竟哪一种产品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已经成为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的重要标志,它也是表示企业文化、价值、特色的符号。在现代社会,品牌影响力意味着财富的积聚程度,拥有广泛影响力、口碑良好的品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的建立是一条漫长积累的道路,但是毁灭品牌却是朝夕之间的事,所以,品牌影响力的打造,需要企业长期的坚持。
7.结论
“一年的企业靠老板,五年的企业靠团队,十年企业靠企业文化,百年企业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国际化竞争的今天,企业家们都在思考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都在寻找步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根本解决之道就在于缔造优秀企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根本精神力量;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能更好的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深入人心。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凝练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强,尤其是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就业。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整体经济向上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每个民因企业都能取得应有的成就,相反,很多民营企业都被时代的浪潮淹没。稳步发展也好,大起大落也罢,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应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造成许多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制度缺陷等,但主要是因为文化体制的缺陷,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进而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谋求生存与发展,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为必选之路。因此,作为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重视,打破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
35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面。
从已有文献看,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氛围和员工精神会对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即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鲜有学者立足于民营企业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
从分析可看出,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方向和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是影响企业知识性、技术性资源积累、开发和整合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协作、沟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如果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这棵大树的根系,那么,企业文化就是根系赖以生长的沃土。究其机理,缘于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组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的能力的集合。这种能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依赖于成员具有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并沟通顺畅。文化正适于担当此任。愿景和使命构成了员工的共同目标,并与经济、战略目标相辅相成。价值观与经济诱因合力促成了员工的贡献意愿
。有共同目标,有共享价值观,则有共同语言,有沟通意愿和便利。一言以蔽之,企业文化是根源性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remSikka.Enterprisecultureandaccountancyfirms:newmastersoftheuniverse[J].Accounting,Auditing&AccountabilityJournal.(2008).[2]ChinhoLin,Shu-MeiTseng.Theimplementationgapsforthe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J].IndustrialManagement&DataSystems.(2005).[3]CynthiaA.Lengnick-Hall,MarkL.Lengnick-Hall,SueAbdinnour-Helm.Theroleofsocialandintellectualcapitalinachievingcompetitiveadvantagethrough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systems[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4).[4]WillemVerbeke,MarcoVolgering,MarcoHessels.ExploringtheConceptualExpansionwithintheFieldofOrganizationalBehaviour:OrganizationalClimateandOrganizationalCulture[Addressfo][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2).[5]L.T.Ndlela,A.S.A.duToit.Establishingaknowledgemanagementprogramme
forcompetitiveadvantageinanenterpris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1).[6]ColinC.Williams,JohnRound.TheHiddenEnterpriseCultureOfMoscow:EntrepreneurshipAndOff-The-BooksWorkingPractices[J].JournalofDevelopmentalEntrepreneurship.(2008).[7]WillianmsonOliver.TransactionCosts[J].JournalofWomensHealth.(1994).[8]Korczynski,Marek.ThePoliticalEconomyofTrust[J].JournalofManagement.
36(2000).[9]MichaelPeters.Education.EnterpriseCultureandtheEntrepreneurialSelf:AFoucauldianPerspectivel[J].EducationalEnquiry.(2001).[10]Kotter,J.P,&HeskettJ.L.CorporateCultureandPerformance[J].JournalofWomensHealth.(1992).[11]M.S.Nevins,S.A.Stumpf.21centuryleadership:Redefiningmanagementeducation[J].Strategy&Bussiness.(1999).[12]SueJones.DevelopingaLearningCulture[J].JournalofWomensHealth.(1996).[13]YochananAltman,YehudaBaruch.CultureTheoryandOrganizations:AnalyticalMethodandCases[J].OrganizationStudies.(1998).[14]肖景先.从燕山石化企业文化看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沈春雷,方一平.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乡镇经济.2007.[16]倪宏伟.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基于企业领导人文化管理力视角[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7]曹东林,张云初,王清.企业文化实践.海天出版社[J].200.[18]现代管理领域知识更新教材编写委员会著.企业文化塑造——理论·实务·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9]廖代月.企业文化实践——从理念到行为习惯的操作工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0]李玉海.企业文化建设实务与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1]黄小勇,李原,译.新企业文化(TheNewCorporateCultures)[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2](美)埃德加·H·沙因,侯文西,朱明伟,罗丽萍,译.企业文化与领导[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23]杨培斌.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24]刘彬.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J].中国外资.2011.[25]周宇光.实施企业资源管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建设信息.2010.[26]侯晓芹,王国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27]李宇,邢宝君.浅析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郝国强,孙惠民.企业文化决定核心竞争力[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9]王德胜.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30]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31]谢秀珍,黄宏武.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时代金融.2009.[32]杨小宁.试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时代金融.2009.[33]刘光明.企业文化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34]孙青松,吴彦.EPC工程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管理纵横.2009,4(41):75-76.[35]张滢.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2012年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正文.2012,4(10):10-12.[36]张滢.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管理纵横.2013,20(101):165-166.[37]季红益.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9,10(12):100-105.
3[38]马文静.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商业文化.2013,10(8):10-13.[39]范后生.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绿色科技.2013,12(2):244-246.[40]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5(12):126-128.[41]陈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以A公司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6.[42]张宣.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43]杨博.瑞康医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44]张洁懿.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背景交通大学,2008.[45]蔡爱萍.文化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致谢
本论文是在敬爱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论文开始选题,到论文构思、开题报告、论文初稿以及毕业论文最后的定稿,每一步都凝聚着
导师的智慧以及心血。并且
导师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及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导师的博学和循循善诱的教导是我最难忘的。我要真挚地感谢
老师,这篇毕业论文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您的细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谨向
导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毕业论文进行期间,感谢各位老师给我的指导以及帮助;在此,还要感谢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感谢参加本论文审阅和答辩的各位领导及老师!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