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6篇

时间:2022-11-18 11:35:08 浏览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6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天津市卫生局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以创促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6篇

篇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市卫 生局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以创促建 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三、完善机制,持续保持机构示范性四、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五、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经验交流

 1、天津市基本情况天津,距离首都北京120公里,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是北方十几个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连接了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300多个国际港口。天津市辖13个市辖区、3个县,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354.58万人。

 探索与创新较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家庭病床”、“责任医生”等服务模式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确立了以政府补偿、调控收支、结果考核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思路。1997、2006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农村乡镇卫生院“三项建设”以及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机构标准化建设2、天津市社区卫生工作发展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76 个 419所城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5359人护士1550人 人医生2177人 人基本构建“服务半径在1.5公里、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健康服务圈”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三、完善机制,持续保持机构示范性四、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五、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经验交流

 (一)组织推动市、区领导及基层单位高度重视,以示范创建活动作为深化医改、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措施2、召开一把手会议,明确了“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强服务,以服务上水平”的工作目标。成立示范中心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求真务实,圆满完成创建任务。1、制定并印发了《天津市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分年度制定《2011和2012年天津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标准》

 市局组织专家进行复评,对评估结果公示根据复核评估结果,择优推荐参加全国示范中心和培训基地的评选。复核评估(二)工作步骤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评与申报各区卫生局进行初评,根据评优结果,推荐候选单位。自评申报前期准备各区卫生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创建计划,逐条对照“评估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推进示范工作。工作步骤

 (三)创建结果2011-2012年,我市共有14所机构评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机构评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另外,有8所中心评为“天津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自评逐级考核 择优推荐 上级复核

 2、细化服务、优化设备,提供便捷质优的诊疗服务,构建完成了顺达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四)实施效果1、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分区、美化环境,提供给居民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履行政府职责(四)实施效果以责任医生为骨干,由医、护、防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将家庭责任医生团队与公共卫生服务有机结合,采用网格化管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强化了“依法执业、规范诊疗”意识,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四)实施效果弘扬祖国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开展“国医堂”创建工作,整合区域,营造中医文化氛围,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药工作有效的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兼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将创建示范中心活动与 “环境年”建设、“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量有明显增长。1152.914661529.62010 2011 2012门诊诊疗人数(万人次)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三、完善机制,持续保持机构示范性四、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五、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经验交流

 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延伸示范效果,启动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完善机制保持示范性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1.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2013年我市以“基层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年”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统一建立包括院内感染、护理、病案、口腔、放射、检验、药学、中医药等8个质控组,并制定了基层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完成质控组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区县质控组的监管和督导作用。各区质控小组根据质控标准,每季度对基层机构进行质量控制督导,保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质量、高水平的创建要求,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

 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延伸示范效果,启动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完善机制保持示范性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2.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充分发挥示范中心软、硬件优势,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实践操作技能,2013年我市在城乡开展社区卫生岗位培训实践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对示范社区中心进行遴选推荐、复评考核后确定为“天津市社区卫生岗位培训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创建活动,有利于示范社区机构保持高标准、规范化运营,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延伸示范效果,启动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完善机制保持示范性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3、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通过多部门组成联合专家组,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和评价考核。公共卫生项目考核机制,使基层机构始终保持严肃规范、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势,2012年第三方居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儿童保健、计划计免、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等满意度均超过98%,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满意度超过92%。

 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延伸示范效果,启动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完善机制保持示范性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4.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2012年制定并印发了《天津市城区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工作指导方案》,全面推广家庭责任医生服务模式。2013年,将“开展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列入“20项民心工程” 。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组建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团队624个,辖区居委会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家庭责任医生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强化医疗质量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创建培训基地,建立岗位培训机制延伸示范效果,启动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完善机制保持示范性做好公卫服务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5.延伸示范效果,启动农村乡镇卫生院示范创建工作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活动,在全市造就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雅、人员配备合理、行为规范、流程便捷、服务优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能将城市创建经验延伸至农村地区,推进农村地区医改工作深入开展,2012年制定了《天津市农村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标准》,启动了天津市农村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最终确定宝坻区马家店卫生院等17家机构为2012年天津市农村示范乡镇卫生院。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三、完善机制,持续保持机构示范性四、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五、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经验交流

 (一)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市卫生局、市人力社保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实行市、区县两级考核,机构考核每年一次,个人考核每月一次。特别设立了“三条红线”:一是以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妇女儿童保健项目工作覆盖率达90%以上;三是基层医疗机构100%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不达标者,对单位和主要领导扣减部分绩效工资总量。

 (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2010年天津市基层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改革,2011年在示范创建过程中发现,基层机构在运行经费和人员经费不足方面仍然存在困难,我局积极与财政等相关部门协调,制定政策,重点解决经费保障问题:一是,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部分,经区县财政核定后予以足额安排二是,区县财政原经费补助水平高于按正式职工基本工资总量110%核拨经费补助水平的,要保持原经费补助水平不降低经费保障按不低于正式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总量的110%, , 编制预算并核拨经费,其中 增拨的10% 经费用于聘用非正式工作人员开支

 (三)严格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中心创示范和基层绩效考核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天津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暂行办法》,以规范和加强社区卫生经费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制度 .卫生专业部门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社会满意度对全市各区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项目质量进行抽样全面考核,得分占考核总分的40%对经费管理、特困救助与残疾康复等工作质量进行复核,得分占考核总分的30%社区居民对接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社会学调查,得分占考核总分的30%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领导小组每年进行半年和年终两次抽样复核,并根据复评结果核定各区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

 (三)严格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制度2012年5月,接受国家专家组201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取得全国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制度和基层绩效考评机制,有效推动了基层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一、天津市整体概况介绍二、2011-2012年示范中心创建工作三、完善机制,持续保持机构示范性四、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五、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经验交流

 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但个别单位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员配置不足及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上也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软硬件基础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质量,逐项落实标准,层层分解责任、同步实施改进,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持续发挥示范社区中心示范作用,引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为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持续做好2013年度的示范中心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市级评审,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示范中心。继续借助国家创建契机,再创建市级示范中心和示范乡镇卫生院。努力争取市及区县财政支持,促进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再上水平。二是,将创建经验与社区卫生全面工作有机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效率和效益提升夯实载体—— 加强社区机构业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壮大队伍—— 科学核定基层人员编制、全科医生及各类基层人员的培养引进机制运行保障—— 补偿政策的落实、医疗保障政策的协调、考核反馈机制的创新完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

 谢谢大家

篇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优化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布局,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好保障广大居民的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任务

 各街道在 2014 年底前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确保在 2016 年底前全面完成辖区所规划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任务,使社区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三、建设标准

 (一)规划设置

 1、社区卫生服务站需在人口相对集中区域设置,并与邻里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统筹考虑。原则上,根据地方实际,参照“服务人口每万人或每个居委会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数量不低于辖区居委会总数的 60%。各街道结合实际,向区卫生局报送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由区卫生局统筹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

 2、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街道名+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命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使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识。

 3、社区卫生服务站属公益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由集体建设,房屋产权归集体所有。

 (二)标准规范

 1、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使用面积不低于 150 平方米,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面积不低于 220 平方米,主体业务用房在第一层。

 2、社区卫生服务站功能室设置分区合理,流程科学。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分开设置全科诊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药房、预防保健室、健教室、计生指导室、值班室和卫生间等;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增加康复室、处置室、中医(理疗)室、中医药房、库房等。

 3.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内外统一着色,统一标识标牌制作标准,统一宣传栏、公示栏制作规格,整体环境温馨,采光充裕,整洁美观。

 四、工作步骤

 2014 年底前各街道要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体用房,无集体用房的,要提供临时过渡业务用房,过渡用房需满足基本诊疗需求,确保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1、各街道要在 2014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达标(不低于 150 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体用房选定及装潢改造,对当前不能提供达标社区卫生服务站集体用房的,2014 年 12 月31 日前要选定过渡用房,并完成装潢改造。

 2、对采用过渡用房的,要于 2015 年至 2016 年两年新建或改造完成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每年完成应新建或改造任务的 50%,集体持有产权。

 3、配置相关设施设备。2014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设备的招标采购,确保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运行前配备到位。

 五、考核验收

 各街道负责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的选定或建设工作。社区卫生

  服务站选定或建成后,各街道应及时填报《标准化(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验收申请表》(附件 3),报送区卫生局申请验收,由区卫生局会财政局进行初验,并报请市医改办审核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区政府将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已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各街道要成立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协调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确保如期完成。

 (二)排定工期。各街道要根据本辖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任务,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细化到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倒排推进计划,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按时完成。

 (三)落实资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所需资金筹集要充分发挥政府、集体、社会的作用,通过财政补助、街道与社区自筹等多渠道筹措解决,对于及时完成任务的社区居委会,区财政要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奖补资金要专款专用,各街道不得截留挪用。

 (四)严格监督。区卫生局要定期督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规划、设计、用地、资金落实等方面情况,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监督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和效果。同时,区卫生局要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并通报督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责任编辑:杨雪

篇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市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人为本 健康服务积极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得体会电话:

 0571 -87036591

  E-mail:

 hzcqcm@1 63.com

 中心建筑面积中心在职职工高、 中级职称卫技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参加全科护士培训4000平方米17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0%全科正高3人、 副高9人、 中级40人共52人52人 占95. 04%42人 占97. 35%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得体会

 管辖服务2个街道3. 37平方公里, 4. 2万户人口约9. 9万人,15个社区, 65岁以上老年人占15. 78%。中心地理位置★中心基本情况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得体会

 服务网 络化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市长庆潮鸣街道区域图按照每1万余人口 居民、 就近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 , 设一个中心和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面实行“社区 责任 医 生 团 队分片网格化管理 服务”新模式

 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强基层、 保基本、 建机制” 的工作举措。

 进一步明确了 机构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的方向, 是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 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搭建了 更高的交流学习平台。我中心以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为契机,落实创建工作内涵, 从强化内涵建设和规范工作细节着手, 促进机构硬件建设、 提升机构内涵建设, 规范机构内部管理,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不断提高居民信任和满意度, 以全面提升机构服务水平上新台阶。创建工作认识

 一、 学习领会创建标准, 广泛动员积极参与1、 学习标准、 统一思想、 落实创建工作任务。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学习领会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 的意义和标准,明确中心创建的工作目 标。掌握创建指标内 容、 分解落实任务, 强化工作职责,明确创建促工作要求, 夯实基础上新台阶。创建促工作、 工作促创建

 2、 召开创建动员大会, 广泛发动积极参与。2011年中心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目标做好二项任务、 三条要求、 四个保障、 六项工作的12346工程, 要求大家统一思想、 明确目标、 坚定信心,继续发扬“认真干在实处、勇于走在前列、 努力争创一流” 的开拓创新精神, 坚持以“强基础, 抓创新, 求实效” 为工作要求, 大力推进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一、 学习领会创建标准, 广泛动员积极参与

 召 开长庆潮鸣街道健康促进领导小组会议, 向领导小组汇报中心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 标, 需要街道、社区给予更大支持配合的要求, 两街道领导均表示争创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 也是辖区居民的真实需求, 街道社区将全力支持中心创建工作。3、 加强与街道联系, 争取社区支持和配合。一、 学习领会创建标准, 广泛动员积极参与

 通过致社区居民一封公开信, 表达了 中心对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让社区居民有知情权、建言权、 监督评议权。

 主动参与支持中心创建工作, 成为创建工作的支持者、 参与者、 监督者。4、 知情于民, 致社区居民的一封公开信。一、 学习领会创建标准, 广泛动员积极参与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部后勤保障部办公室工青妇全科门诊五官眼科妇科计生门诊机构环境检验科针推康复门诊B超心电特检科中医门诊中西药剂科康复病区财务医保资产管理放射科人力资源文化建设信息管理口腔门诊满意度社区康复公共卫生服务350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社区居民病区、 康复医技、 中医预防、 妇幼公共卫生全科、 临床妇女产前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潮鸣社区站十五家园社区站计免接种门诊浙大御跸社区站所巷社区站1 5 支全科医生团队机构管理220满 意 度100基本医疗服务230中医中药服务1001、 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考核指标分解责任到人。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2、 明确责任合理分工、 统一规范整理台帐资料。合理分工、 责任到人由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公共卫生部” 具体做好创建台帐资料的统一规范归档工作。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问题一:

 中心及站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策一:

 合理布局、 优化流程、 不断改进。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

 合理布局、 优化流程、 不断改善中心工作服务环境对二楼、 三楼、 四楼布局进行重新改造, 使医 疗 、 保健分区 更合理, 服务流程更方便。

 对患者、 居民、 职工反映卫生 差 的一楼厕所进行改造, 卫生 条件改善得到大家的认可。合理布局、 优化流程、 不断改善中心工作服务环境

 完成体东与小天竺社区 卫生 服务站扩建装修(达150平方)

 , 提升工作服务环境。体东站合理布局、 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环境

 问题二:

 少部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没有动态化。对策二:

 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促进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充分利用 杭州市社区 卫生 服务信息系 统平台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 儿童保健、 妇女保健、 老年保健和慢病管理等工作。认真核实、 促进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

 认真核实、 促进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充分利用 浙江省慢病监测信息系 统及时掌握居民健康 信息责任医师核实信息记录

 认真核实、 促进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PDA系 统实时录入居民随访信息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 (计 划 编 号:

 20082232F02)健康 档案网络在线平台社区居民社区居民VPDN专网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路由器交换机交换机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CHS应用服务器CHS应用服务器CHS应用服务器①②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工作站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工作站长庆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网…..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开发健康档案在线平台、 促进动态化管理服务

 问题三:

 每万人公共卫生医生1名未达标 。对策三:

 加大引进和公开招聘公卫医生。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二O一一年度下城区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审批表填报单位( 章)

 :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报日 期:2011年3 月 8 日从事防保工作2年以上从事康复工作3年以上年 月日区分管领导意见( 章)年 月 日区 编 办区人事局意见领导签名 :单位( 章)日年 月单位主管部门意见检验技士医学检验学大专及以上女1检验科护师35周岁以下1护士2主管护师护理学本科及以上38周岁以下女1护士1康复技师康复技术不限1康复技师执业医师医学影像学或临床医学1B超医生执业医师预防医学或全科医学1公卫医生2/师预防医学女1公卫医生1执业医不限2全科医生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全日 制本科及以上大专及以上女1临床医生其他要求说明工作年限职称专业文化年龄性别人数职位( 岗位)增人要求下城区卫生局朱月 伟差额拨款1165124235差额事业填报单位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来源经费余编数自 然减员数现有人数编制数单位性质填报单位基本情况从事B超工作2年以上加大引进和公开招聘公卫医生。

 问题四: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偏低 。对策四:

 发挥责任医师团队力量, 明确目标, 加强考核。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结合社区 企业退休人员 健康 体检, 为辖区 未管理老年人建立健康 档案, 开展健康 管理服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2010年为退休老年人16932人免费健康检查, , 其中新发现高血压病人626人、 糖尿病人552人、 新发现并确诊各类肿瘤病人9人得到早期的治疗。

 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辖区 65岁 以上老年人有15704人, 健康 管理率由2010年6月 的72%, 12月 31日 止上升到87.1%。主动上门服务

 问题五:

 缺少成年人高血压、 糖尿病患病率资料。对策五:

 多方寻找资源, 获得患病率指标 。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多种途径获得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资料通过市区 卫生 局、疾控中心等部门联系 获得浙江省最近的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资料。通过网络会员 文献平台 查 询相关 论著

 多种途径获得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资料文献平台查询到的论著从省疾控部门获得的 报告2002年我省按国家技术方案完成《中国居民营养与 健康 状况调查》 , 调查 结果显示:

 我省15岁 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9.8%, 糖尿病患病率3.02%。

 问题六:

 未全面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调查。对策六:

 设计问卷, 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调查。3、 开展自查自评, 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调查从 基本信息、 工作环境、 机构管理、 工资待遇、 培训机会、 职称晋升、 发展前景 七个方面设计调查 问卷开展匿名调查后对问卷进行流水编号统计

 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调查将职工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录入SPSS数据库

 开展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调查通过对职工和团 队满意度调查 分析 、 了 解职工最关 心的问题和真实需要, 不断创造条件改进工作, 提高职工满意度。

 4、 开展自查自评, 不断规范提升工作。( 1)

 不断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2)

 提升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3)

 主动接受评议, 提高居民满意度。二、 认真组织自查、 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 1)

 不断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更新医务人员知识, 加强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基本技能, 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 1)

 不断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 疗 质 控检查 , 持续改进提高医 疗 质 量

 开展处方点评, 加强合理用 抗茵素考核( 1)

 不断持续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按规范要求积极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慢性病、 老年人, 妇幼儿童、 重性精神病、 残疾人等健康管理和保健指导服务, 以及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2)

 提升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推进健康管理服务

 加强健康教育 , 普 及卫 生保 健知识, 实施重点 人群 及重 点场所的健康干预 , 帮助 居民改变不良的 生活 方式, 形成 良好的 健康行为 。五进社区二响应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2)

 提升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加大下社区和电话随机抽查考核力度, 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2)

 提升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通过中心内部网站和团队考核工作简报及时有效反馈考核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考核工作简报(2)

 提升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开展年度责任医师团队下社区述职汇报和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工作。责任医师下社区年度述职汇报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录入EpiData数据库综合满意度与责任医师团队年度效果奖考核挂钩(3)

 主动接受评议,提高居民满意度。

 主动接受服务对象评议:健康促进领导小组会议下社区满意度调查上门满意度调查(3)

 主动接受评议,提高居民满意度。

 1、 创建促进工作, 工作促进创建。(1)、 努力做好基本医疗服务。2010年中心门诊46. 89万人次(人均2726, 同比增长5. 46%) ; 业务收入5274. 59万元, 同比减少2. 65%。

 ( 2月25日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试点工作, 零差价让利450余万元。

 )

 积极推进中医中药进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内涵建设规范管理加强,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强化绩效考核促进了 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三、 创建工作的心得体会

 1、 创建促进工作, 工作促进创建。(2)

 、 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三、 创建工作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加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与全科医生团队建设。全面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90. 1%) 、 健康教育、 慢病管理(68. 6%和95%) 、 老年人保健(87. 1%) 、 妇幼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务。加强预防免疫接种服务, 做好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加强与省市医院“1+8”牵手合作,推行社区预约挂号落实双向转诊。做好“计卫联手、 育医结合”及残疾人康复指导工作。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制度, 做好内 部考核, 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2、 创建促进了 机构内涵建设和满意度提高:☆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有了 明确的目 标。☆中心健康管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职责更加清晰、 管理更加规范。☆社区居民对中心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统一思想, 明确目 标, 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认真创建, 力 争工作上新台 阶!三、 创建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xx 市卫生局关于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中心认真对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进行创建,现将有关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市 xx 街道成立于 XX 年 10 月,位于 xx 市城南 2.5公里处,辖三个居委会和一个村委会,总人口 16165 人,现 xx 街道被规划为 xx 市的新兴开发区进行建设,预计到XX 年,人口将达 5 万人。社区卫生服务 彦 中心于 XX 年曲市 豫 卫字[XX]18 婚 0 号文件批准成立 磐 ,属独立设置、独 旋 立编制、独立账号 箕 运行,现有在职在 动 编职工 7 人,其中 镜 主治医师 3人、医 惮 师 1 人、主管护师 铱 1 人、护师 1 人、 硬 助理会计师 1人, 赛 建筑面积 2446 簇 平方米,开展基本 惺 医疗、防疫、保健 摸 、康复、健康教育 逗 、计划生育服务等 够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夯 ,属新型农村合作 碘 医疗及城镇职工、 幼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洲 定点医疗机构。

 二 鞋 、主要成绩

  1 民 、中心自 XX 年成 珊 立至今,未发生任 裤 何责任医疗事故或 唁 违法违规事件,年 毅 业务收入由 XX 年 抽 的 20 万元增加到 刹 XX

 年的 219 万 褐 元,中心资产由 X 哑 X 年的 2 万余元增 扣 加到 XX 年的 50 样 0 余万元,XX 年 一 —XX 年在 xx 市 咋 卫生局对全市公共 荐 卫生工作的综合考 瘴 核中,xx 连续六 哉 年获一等奖,XX 踏 年被列为12 个“ 史 省级社区卫生服务 奸 试范点”之一进行 充 规范化建设,XX 机 年 2 月被 xx 市委 沛 、市人民政府授予 嗅 “卫生工作先进集 泽 体”称号。

  2 鲁 、xx 街道 xx 卫 辅 生服务站站长 xx 雪 获 XX 年度“全国 异 优秀乡村医生”称 患 号。

  3、社区 喻 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继 陈宣莽于 XX 年 1 浪 2 月被 xx市委、 遏 市人民政府授予“ 养 先进工作者”称号 投 ,XX 年 3 月被x 砾 x 市人民政府授予 消 “优秀卫生院长” 蝉 称号,XX 年 4 月 续 被xx 市人民政府 奄 授予“先进工作者 湛 ”称号,XX 年 2 猩 月被 xx市委、市 晰 人民政府授予“卫 便 生工作先进个人” 掳 称号,XX 年3 月 峨 被 xx 市卫生局授 胰 予“优秀卫生院长 昭 ”称号。

 三、自评 呢 情况

  1、对照 趟 社区卫生服务示范 腊 点基本条件:我中 遣 心全部具备。

  怨 2、对照社区卫生 峪 服务点标准:我中 出 心环境温馨,人事 恒 、财务、资产、药 译 品管理有序,信息 学 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残 ,注重文化建设, 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英 数量、质量能符合 背 国家有关要求,基 渐 本医疗服务规范, 卸 医药费用控制良好 痒 ,能提供适宜的中 低 医药服务,社区居 程 民对中心服务满意 桔 ,反映良好,

 医务 咒 人员工作积极性高 爽 ,满意度高,具有 审 改革创新精神,能 雾 探索总结出具有典 井 型示范作用和推广 颜 价值的实践经验。

 续

 3、对照《示 采 范社区卫生服务中 渺 心参考指标体系》 队 自检,分数能达到 俭 942.5 分,在 坚 今后的创建过程中 谁 逐项完善,可以达 蜀 到更高的分数。

 四 双 、下一步工作打算 匡

 我中心创建示 颇 范社区卫生服务中 书 心完全具备各项条 捡 件,虽然存在一些 场 困难,如编制 7 人 磊 太少等,但我们坚 艳 信,在各级卫生行 挟 政主管部门的帮助 选 和指导下,在街道 翌 党工委、办事处的 屈 坚强领导下,通过 祈 中心全体职工的共 匙 同努力,一定能克 生 服困难,顺利通过 耸 验收,促进我中心 旭 各项工作规范化、 淹 标准化。

 xx 街道 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懈

篇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匿瞳筻理釜查!!!!生!旦箜!!鲞筮!塑堡b堕』 旦!塑垒!鲤旦!垒巳!; Q Q !!y 型垫!垒I旦!( 七)建立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健康信息系统设置了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使中心主任对中心各项管理工作可以实时监控,及时掌握中心各项工作情况, 提高了中心的管理质量。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 成功地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 它综合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 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各项工作效率, 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实践证明,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不但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更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发挥“一把手” 的综合管理能力。

 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和推进阶段, 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心主任的素质培训, 促进中心主任吸收先进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 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从而加速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卫生信息发展规划纲要. 2003- 03.24.2卢水灵, 李杰. 杜区卫生服务中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现代医院, 2006, 6:

 130- 13L3李龙军, 陈敬晖. 浅谈湖南省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经纪人学报, 2005, l:

 130- 133.4王光荣, 龚幼龙, 沈伟珍, 等. 社区健康信息系统的功能与评价.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616—519.5沈伟珍, 龚幼龙, 王光荣, 等.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519—521.6方志伟。

 陆超娣, 武桂英。

 等. 健康信息系统对儿童免疫工作的作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52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沈伟珍武桂英龚幼龙方志伟彭德荣19 9 7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提出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目标是建立以社区居民健康为基础, 以个人生命历程为导向, 为社区居民健康全过程提供“六位一体” 的卫生服务。

 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在20 0 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紧紧抓住人才培养、 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 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0 0 6年9 月 7 日, 卫生部副部长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强调: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现在我们感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

 解决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当务之重[ 1q ]。

 我们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于19 9 9 年开始实施人才管理规划“三步走” 策略。一、 制定和实施卫生人力发展规划作者单位:

 200443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沈伟珍、 方志伟、 彭德荣),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武桂英、 龚幼龙)( 收稿日期:

 20 0 7 - 0 2- 0 1)19 9 9 年, 上海市政府按照国家城市卫生改革的精神, 将全市街道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的拓展, 街道医院卫生人力的原有知识、 技能与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我中心领导班子认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需要对本院卫生人力进行评估, 制定和实施科学、 合理的卫生人力发展规划。( 一)分析卫生人力承担的工作范围与需要的技能:

 根据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居民“六位一体” 服务要牵涉到14 个预防保健与管理系统和3个临床医疗系统。

 预防保健与管理系统包括儿童保健、 计划免疫、 妇女保健、家庭病床、 生命统计、 职业病防治、 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 其中含有高血压、 眼病、 肿瘤和结核病管理)、传染病管理、 疾病预警、 精神病管理、 学校卫生、 残疾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管理等。

 临床系统包括:

 临床诊疗、 临床检验、 医学影像与实验室。

 这些内容牵涉到预防保健、 心理卫生、 康复专业、 社会医学、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 妇女儿童保健、 老年保健、 健康教育与万方数据

 ・2 3 6 -生垡堕瞳笪堡苤查21Q !芏!旦筮!§ 鲞箜!朔!垄!!』 旦!塑垒坌堡i垒:

 垒巳!!!!!!Y !1 2; !奠!:

 !临床医疗等专业, 就我中心卫生人员的学历与知识状况而言, 实施上述工作是有难度的。( 二)制定和实施人才规划“三步走” 策略:

 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是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9 9 年, 我中心卫生人力学历与职称结构为:

 中专学历占7 7 %、 本科仅占2. 7 %; 初级职称占86. 5%、 中级占13. 5%、 没有高级职称人员。

 面对卫生人力现况, 中心管理人员一致认为优化卫生人力结构、 提升卫生人力综合素质是关键。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发展规划需要, 中心对职工提出发展目标与要求, 并制定卫生人力发展“三步走” 规划:

 第一步, 分批对4 5岁以下职工进行在职学历培养; 第二步, 对4 5岁以上职工开展在职知识与技能培训; 第三步, 有计划分步骤引进较高学历和职称的卫生人才( 4 0 岁以下)。

 规划设定20 0 7 年中心初步实现临床医生具有本科学历、 预防保健医生与护士具有大专学历的目标。

 同时制定了人力发展规划实施细则、 人才引进制度和人才培养奖惩措施, 使全院每位职工都明确了自己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在人才规划实施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过岗位培养大专和本科医生, 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从二级医疗机构引进中、 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生, 来改变中心卫生人力学历、 职称结构。

 ②加强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培养, 使其成为科室负责人或者业务骨干, 逐步形成医疗与预防业务骨干的梯队力量,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提升与发展。

 ③我们还注重在慢性病防治等科研工作中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 以及在基层工作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积极承担国外、卫生部、 上海市卫生局以及区科委的社区卫生服务课题项目研究, 如参与与加拿大合作项目《健康信息系统监测慢性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 、 参与国家科委和卫生部项目《城市社区卫生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研究》 、 承担上海市医学重点社区项目《中医冬病夏治社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研究》 、 承担区科委《全科医生知识与时间优化对糖尿病防治的影响研究》 等, 促进了中心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特色项目。

 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中心医务人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很注重员工管理能力的培养。

 中心主任做到放手、 放权, 调动业务骨干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医务人员的聪明才智,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二、 成效我中心人才队伍学历、 职称结构逐年提高。

 临床医师中本科学历者从19 9 9 年的9 . 1%提高到20 0 6年的55. 1%, 中专学历者从36. 4 %减少到6. 1%, 具有大专与本科者占93. 9%; 预防保健医师中本科学历者比例从19 9 9 年的O 提高到20 0 6 年的22. 7 %, 大专比例从17 . 6%提高到45. 5%, 大专与本科学历者比例共占68 . 2%( 图1)。

 目前, 中心7 1名临床与预防医师中, 本科学历者占4 5. 1%, 大专占40. 8%, 两者共占85. 9%。

 在学历培养的同时,职工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现有高级职称医师3名, 中级职称医师从10 名增至4 9 名。图119 9 9 年与20 0 6 年医师学历情况比较目前, 中心各科室负责人均获得本科学历, 能够对本科室业务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 能够带领科室成员顺利完成岗位工作。

 正是在这支对工作投入、敬业, 又具备较好业务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业务骨干队伍的带动下, 我中心在全区业务考核中, 连续几年成绩名列前茅。我中心人才规划的实施, 使专业技术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 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推动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得到社区居民和政府的赞许。参考文献l梁万年, 李静, 关静, 等.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的比较.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1038一104 1.2秦美娇. 张青. 张冬兰, 等. 上海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中国卫生资源, 2005, 8:

 258- 259 .3魏海龙, 徐海涛, 刘东会, 等. 我院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 0 4 . zO :

 28 9 —29 1. +4 钟焕清, 陈海生, 吉琳, 等. 构建优势学科群体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508—512.( 收稿日期:

 2007 ・02- 01)万方数据

篇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 2011〕 72 号

 关于印发《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 二○一一年六月 九日

  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 《关于落实 2011 年市政府十件实事和主要工作任务的通知》( 东府〔2011〕 16 号)

 的要求, 为抓好我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整体水平,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 充分发挥政府、 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 驻社区单位、 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 搭建服务平台, 健全服务队伍, 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 强化服务功能,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 文化和生活需要, 着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我市“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东莞” 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 基本原则 ( 一)

 以人为本, 服务居民。

 从社区居民最关心、 最迫切的

  —3— 服务需求出发, 为居民提供便利、 高效、 优质的社区服务, 将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成效的标准。

 ( 二)

 政府主导, 多 方参与。

 强化政府主导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 壮大社区服务队伍, 支持社区居委会开展自 助、互助服务; 鼓励工、 青、 妇等人民团体、 社会组织、 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 注重共建共享, 发挥各方优势。

 ( 三)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结合各社区服务设施实际, 加强分类指导, 整合各类资源, 使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符合整体要求的同时突出社区特色。

 三、 主要目标 ( 一)

 整体目 标 “十二五” 期间, 在全市创建 100 个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服务设施完善、 服务内容丰富、 服务队伍健全、 服务水平专业、群众参与积极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2011 年, 在全市选取 20 个基础条件好、 培育潜力大的不同类型社区, 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率先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服务示范点,努力构建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 以社会组织为驱动、 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 社区服务机制, 逐步完善“幸福家园” 社区服务体系 。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2012—2015 年, 每年再选取 20 个社区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镇街可根据实际每年自行建设 1—2 个, 力争到 2015 年全市 50%的社区( 村)

 都建有社

  —4— 区综合服务中心, 推动我市社区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 二)

 具体目 标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的场所, 服务内容包括面对老年人、 儿童、 残疾人的福利性服务, 面对家庭、青年人、 新莞人的公益性服务, 面对广大居民、 企事业单位的低偿便民服务, 组织居民开展的自 助、 互助性服务等。

 具体要达到以下目 标:

 1、 服务功能多样化。

 根据居民服务需求, 通过改建、 扩建等方式, 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类服务功能室, 搭建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 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努力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2、 运作方式社会化。

 创新社区服务模式, 原则上要求引 进专业社会组织进驻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负责运营服务中心各类功能室。

 引 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建立社工、 义工联动发展的机制, 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具备运营能力的社区亦可组织服务队伍自 主运营。

 3、 服务活动常态化。

 建立社区服务长效机制, 丰富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 扩大居民参与, 形成社区居委会、 社会组织、 驻社区企事业单位、 社会工作者、 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广泛参与 的社区服务网络。

 四、 主要任务

  —5— 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 一)

 调研服务需求, 制定建设方案。

 通过网络、 报纸等媒体, 公开邀请市内外社会组织参与 我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服务。

 根据报名 情况, 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 深入 20 个示范点, 通过问卷调查、 现场访谈等形式, 对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研究制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 规划设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室, 明确服务项目 、 服务计划和建设进度。

 ( 二)

 开展公开竞投, 确定运营机构。

 制定公开竞投评分标准, 并召开公开竞投会议, 确定负 责运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1、 协助社区居委会建设、维护、 管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类服务功能室; 2、 利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的社区服务; 3、 协助社区居委会组建社区各类服务队伍; 4、 引 导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社区活动; 5、 就服务项目 开展情况定期向服务购买方及有关部门报告;6、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估。

 ( 三)

 完善服务设施, 拓展服务功能。

 各示范点根据前期制定的方案完善服务功能室。

 服务功能室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 1500平方米, 包括必备功能室和选择性功能室。

 每个示范点必须具备规定的必备功能室, 结合本社区居民的需求, 设立 50%以上的选择

  —6— 性功能室, 并可自 行拓展富有社区特色的其他服务功能室。

 服务功能室要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 因地制宜建设, 不能流于形式。

 ( 四)

 组建服务队伍, 开展服务活动。

 负 责运营的社会组织要结合服务项目 和服务对象, 派专业的服务队伍进驻社区。

 社会组织的服务队伍要包括专业人才和普通服务人员 , 专业人才要面向社会招聘, 普通服务人员 优先从本社区招聘。

 要充分利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室, 面向居民群众开展各类服务活动, 优先满足老年人、 残疾人、 困难居民、 青少年的服务需求, 逐步扩大到社区所有人群和企事业单位, 满足广大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要协助居委会组建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敬老、 爱幼、 助残、 帮困、 环保、 文化、体育、 科普、 医疗卫生、 法律咨询与援助、 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各类服务队伍, 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组织居民开展自 助、 互助服务活动, 丰富居民生活, 提高居民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区服务氛围, 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五、 实施步骤 ( 一)

 前期准备阶段( 2011 年 5 月 底前)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建设目 标、 任务和实施步骤。

 组织社区申报示范点, 经镇街审核后上报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 对各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并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拟定示范点后报市政府审定。

 ( 二)

 示范创建阶段( 2011 年底前完成)

  —7— 1、 调研服务需求。

 6 月 中下旬前, 召开社会组织与示范点供需见面会, 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 深入示范点开展居民服务需求调研, 与各示范点研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

 2、 核拨建设经费。

 6 月 底前,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根据各示范点建设方案和实地考察情况, 确定各示范点经费资助额度, 并按相关程序将资助经费核拨到镇街财政, 由镇街财政将本镇街配套资金一同划拨到示范点社区, 与社区投入经费统筹使用。

 3、 召开竞投会议。

 7 月 底前, 组织召开公开竞投会议, 专家评审组根据有关社会组织提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方案, 确定负责运营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

 4、 完善服务设施。

 10 月 底前, 各示范点根据确定的建设方案,装修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室, 配备相关服务设备。

 5、 开展社区服务。

 11 月 底前, 负责运营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进驻社区, 组建服务队伍, 开展社区服务。

 6、 组织绩效考核。

 12 月 底前, 市组织绩效考核组, 对各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镇街领导班子、 社区“两委” 干部年度考评的依据; 对社会组织的考核要作为社会组织资质评定及以后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依据。

 对未完成建设任务的, 督促加快整改, 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 三)

 大力推进阶段( 2012 年至 2015 年)

  —8— 在总结示范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2012—2015 年, 市政府每年资助建设 20 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镇街和社区自 行建设一批, 逐步实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的目标。

 六、 工作要求 ( 一)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是2011 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东莞的一项重要举措。

 市、 镇( 街道)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切实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 程,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构建多方参与、 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

 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具体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在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 相关成员 单位积极配合。

 镇( 街道)

 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本镇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

 社区居委会具体负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 同时, 要加强与进驻运营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 积极配合社会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服务活动,并对社会组织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确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达到预期目 标。

 ( 二)

 切实保障建设经费。

 建立市、 镇( 街道)、 社区( 村)三级负担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经费投入机制, 市、 镇( 街道)财政要设立专项建设资金, 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经费和工作

  —9— 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政府每年投入一定专项资金, 资助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镇( 街道)

 和社区( 村)

 也要根据市统一要求,投入不低于市资助资金 50%的配套资金, 不足部分由镇( 街道)和社区( 村)

 协调解决, 切实保障建设项目 顺利推进。

 ( 三)

 切实做好宣传引 导。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宗旨就是服务群众, 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各级、 各部门要加强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 的意义、 服务项目 及服务方式的宣传,让社区居民了 解、 支持服务中心建设; 要做好引 导工作, 让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要及时总结建设经验, 推广好的做法, 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动性和自 觉性, 让更多社区自 行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逐步实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 四)

 切实强化监督指导。

 市、 镇( 街道)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特别是要加强对项目 招标、 建设过程、 经费使用的监督, 确保各项工作公开、 公正、透明, 严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市民政、 财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确保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符合工作要求, 符合社区实际, 符合居民需求。

 各镇( 街道)

 要加强对项目 实施各个环节的检查, 每月至少要检查一次, 并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附件:

 1.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

  —10—

  2.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经费资助办法

  3.2011 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名 单

  附件 1:

 东莞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

 为抓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明确建设要求, 落实工作责任, 确保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现结合实际, 制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

 一、 考核时间

  每年 12 月 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考核时间。

 二、 考核内容 重点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 服务队伍建设、 社会组织运营、 服务活动开展、 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核。

 三、 考核方式 市组织考核专家组或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 采取实地查看、居民满意度测评、 查阅相关材料等方式进行考核。

 四、 考核指标 ( 一)

 服务设施( 40 分)

  —11— 1、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一栋或几栋服务大楼, 服务功能室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 1500 平方米。

 2、 服务大楼外墙悬挂明显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标牌,方便指引 居民参与服务。

 3、 服务功能室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设备完善, 符合居民服务需求。

 各服务功能室原则上按以下要求设置, 亦可根据各社区( 村)

 的实际因地制宜建设, 注重整合资源, 突出 特色。

 具体标准如下:

 ( 1)

 必备功能室 —— 老人日 间照料室:

 为社区孤寡、 独居及日 间无人照料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复服务, 提高老人生活品质。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100 平方米。

 ——青少年活动室( “四点半学校”):

 组织社区青少年、 儿童开展读书、 娱乐活动和青少年帮教服务,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100 平方米。

 ——社会工作室及志愿者活动室:

 一是引 进专业社工, 以社会工作方法帮助社区解决有关社会问题, 促进社区健康发展; 二是方便社区志愿者日 常联络和活动, 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各项志愿活动; 三是作为进驻社会组织的日 常办公室。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50 平方米。

 ——图书阅览室:

 组织居民开展读书活动, 提高居民文化素

  —12— 质。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100 平方米, 藏书不少于 5000 册。

 ——体育活动室:

 组织居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运动, 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200 平方米。

 ——残疾人康复室:

 帮助社区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丰富残疾人生活。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100 平方米。

 ——市民学校:

 组织居民开展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 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提高居民文化素质。

 功能室面积不少于 100平方米。

 ——家政服务室:

 为孤寡老人等特殊服务对象提供政府购买类居家养老服务, 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低偿...

推荐访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家示范中心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建国 社区卫生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