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实施方案3篇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1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二)项目单位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三)项目规划审批1.2019年1月21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污水处理实施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二)项目单位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三)项目规划审批1.2019 年 1 月 21 日,济南市规划局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370103201900015 号)。2.2020 年 10 月,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具《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3.2021 年 4 月 2 日,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关于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济发改审批审〔2021〕2 号)。4.2021 年 9 月,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出具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2021 年 10 月 13 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市中分局出具《关于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6.2022 年 3 月 8 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鲁(2022)济南市不动产权第 004463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四)项目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七贤街道井家沟村,二环南路北侧,大涧沟西侧,津浦铁路和京沪高铁之间,大涧沟污水处理站厂区内,本项2目设计规模 1 万立方米/天,总建筑面积 1402.48 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大涧沟污水处理站总设计规模达到 2 万立方米/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综合生化池及污泥回流泵房、沉淀池、絮凝沉淀池、连续流砂滤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化验室、食堂及宿舍、除臭草坪等,对现状污泥脱水机房设备间、加氯加药间、鼓风机房、变配电室及污水外排管道进行修缮、改造,同步进行厂区道路、绿化、室外管线及海绵城市设施等建设。( 五)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 1 年,预计工期为 2021 年 6 月-2022 年 6 月。二、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一)投资估算1.编制依据(1)本工程投资估算主要采用建设部颁发的《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的《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同时结合类似工程以及济南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考虑济南市实际市场价格情况。(2)其它工程费用:主要采用建设部《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中其它费用定额,并结合当地其他情况而定。2.估算总额项目估算总投资 6,644.20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5,186.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46.00 万元,基本预备费 583.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81.00 万元,建设期利息 148.20 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1、项目资本金 1,004.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11%;
3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 (国发〔2019〕26 号),可适当调整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维持 20%不变。其中,公路(含政府收费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但下调不得超过 5 个百分点。本项目符合其中提到的生态环保领域,故资本金比例定为 15.11%。2、发行政府专项债券 6,000.00 万元,其中本次发行 3000 万元(360 万元用作项目资本金)。三、项目预期收益、成本及融资平衡情况(一)运营收入预测本项目预期收入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费收入。运营期各年收入预测如下:表 1:经营活动收入预测表(单位:万元)年度 数量(万 m³/d)
单价(元/m³)
天数 年收入2022 年 2 1.50 182.5 547.502023 年 2 1.80 365 1,314.002024 年 2 1.80 365 1,314.002025 年 2 1.80 365 1,314.002026 年 2 1.80 365 1,314.002027 年 2 1.80 365 1,314.002028 年 2 1.80 365 1,314.002029 年 2 1.80 365 1,314.002030 年 2 1.80 365 1,314.002031 年 2 1.80 365 1,314.002032 年 2 1.80 365 1,314.002033 年 2 1.80 365 1,314.002034 年 2 1.80 365 1,314.002035 年 2 1.80 365 1,314.002036 年 2 1.80 365 1,314.00
4年度 数量(万 m³/d)
单价(元/m³)
天数 年收入2037 年 2 1.80 365 1,314.002038 年 2 1.80 365 1,314.002039 年 2 1.80 365 1,314.002040 年 2 1.80 365 1,314.002041 年 2 1.80 365 1,314.002042 年 2 1.80 180 648.00合计 26,161.50该项目预期收入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费收入。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济南市大涧沟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将污水处理站总处理规模扩建至 2 万 m³/d。收费标准参照 2017 年 7 月 26 日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非居民用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通知》,非居民用水、特种用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由每立方米 1.3 元/吨调整为 1.4 元/吨。参考周边两个已运营类似规模污水处理项目,金牛公园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费 1.7012 元/吨、赤霞广场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费 1.89 元/吨。2022 年按照项目单位实际收费标准 1.5 元/吨计算,2023 年建成后收暂按 1.8 元/吨测算。(二)运营成本预测项目成本主要包括经营成本、折旧与摊销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利息支出等。1.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动力费、药剂费、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债券发行期间项目经营成本预测如下:表 2:经营活动支出汇总表(单位:万元)年度 动力费 药剂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管理及其他费用合计2022 年 130.11 78.69 21.60 56.81 28.72 315.932023 年 260.21 157.37 43.20 113.62 57.44 631.842024 年 260.21 157.37 43.20113.62 57.44 631.84
5年度 动力费 药剂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管理及其他费用合计2025 年 260.21 157.37 43.20113.62 57.44 631.842026 年 260.21 157.37 43.20 113.62 57.44 631.842027 年 260.21 157.37 47.52 113.62 57.87 636.592028 年 260.21 157.37 47.52113.62 57.87 636.592029 年 260.21 157.37 47.52 113.62 57.87 636.592030 年 260.21 157.37 47.52113.62 57.87 636.592031 年 260.21 157.37 47.52 113.62 57.87 636.592032 年 260.21 157.37 52.27113.62 58.35 641.822033 年 260.21 157.37 52.27 113.62 58.35 641.822034 年 260.21 157.37 52.27 113.62 58.35 641.822035 年 260.21 157.37 52.27113.62 58.35 641.822036 年 260.21 157.37 52.27 113.62 58.35 641.822037 年 260.21 157.37 57.50113.62 58.87 647.572038 年 260.21 157.37 57.50 113.62 58.87 647.572039 年 260.21 157.37 57.50 113.62 58.87 647.572040 年 260.21 157.37 57.50113.62 58.87 647.572041 年 260.21 157.37 57.50 113.62 58.87 647.572042 年 130.11 78.69 28.7556.81 29.44 323.78合计 5,204.21 3,147.41 1,009.61 2,272.40 1,163.37 12,796.98(1)动力费:年度用电量×电费单价(0.8 元/度)。(2)药剂费:药剂量×单价。PAC 加药量为 30mg/L,年消耗量291.6 吨,单价为 900 元/吨;PAM 投加量为 2mg/L,年消耗量 7.3 吨,单价为 26000 元/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 10mg/L,年次氯酸钠消耗量为 288 吨(10%),单价为 1400 元/吨;乙酸钠投加量为 50mg/L,年消耗量 360 吨,单价为 1650 元/吨。(3)工资福利费:职工每人每年的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平均福利费×职工人数。人均福利费以工资额的 30%计。(4)修理费:设备费×修理费率(2.4%)。
6(5)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按上述费用合计的 10%计算。2.折旧与摊销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4.8%)3.相关税费(1)增值税及附加税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 号)的规定,对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公司)随水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本项目暂不考虑增值税及附加税。(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 25%。4.利息支出2021 年 4 月已发行专项债券 3,000.00 万元,票面利率 3.89%,期限 20 年。按照资金筹集计划,本次拟发行债券 3,000.00 万元,债券期限 20 年,假设本期发行债券票面利率 4.20%,在债券存续期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根据债券发行计划及利率计算利息费用,应还本付息测算如下:表 3:专项债券还本付息测算表-2021 年 4 月(单位:万元)年度期初本金金额本期发行金额本期偿还本金期末本金余额融资利率支付利息还本付息合计2021 年 3,000.003,000.00 3.89% 58.35 58.352022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3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4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5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6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7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28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
72029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0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1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2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3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4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5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6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7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8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39 年 3,000.00 3,000.00 3.89% 116.70 116.702040 年 3,000.003,000.00 3.89% 116.70 116.702041 年 3,000.00 3,000.00 3.89% 58.35 3,058.35合计 3,000.00 3,000.00 2,334.00 5,334.00表 4:专项债券还本付息测算表-本次发行(单位:万元)年度期初本金金额本期发行金额本期偿还本金期末本金余额融资利率支付利息还本付息合计2022 年 3,000.00 3,000.00 4.20% 63.00 63.002023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4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5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6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7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8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29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0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1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2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3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4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5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6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7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38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
82039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40 年 3,000.003,000.00 4.20% 126.00 126.002041 年 3,000.00 3,000.00 4.20% 126.00 126.002042 年 3,000.00 3,000.00 4.20% 63.00 3,063.00合计 3,000.00 3,000.00 2,520.00 5,520.00(三)项目运营损益表项目运营损益表见表 5。(四)项目资金测算平衡表项目资金测算平衡表见表 6。
9表 5:项目运营损益表(单位:万元)年度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2025 年 2026 年 2027 年 2028 年 2029 年 2030 年 2031 年 2032 年一、收入/成本/税金营业收入 547.5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营业成本 283.75 567.48 567.48 567.48 567.48 572.20 572.20 572.20 572.20 572.20 577.41税金及附加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263.75 746.52 746.52 746.52 746.52 741.80 741.80 741.80 741.80 741.80 736.59二、折旧和摊销总折旧和摊销 158.78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息税前利润 104.97 428.95 428.95 428.95 428.95 424.23 424.23 424.23 424.23 424.23 419.02三、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179.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总财务费用 179.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税前利润 -74.73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1.53 181.53 181.53 181.53 181.53 176.32四、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五、净利润 -74.73 186.25 186.25 186.25 186.25 181.53 181.53 181.53 181.53 181.53 176.32
10续表 5:项目运营损益表 (单位:万元)年度 2033 年 2034 年 2035 年 2036 年 2037 年 2038 年 2039 年 2040 年 2041 年 2042 年 合计一、收入/成本/税金营业收入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1,314.00 648.00 26,161.50营业成本 577.41 577.41 577.41 577.41 583.13 583.13 583.13 583.13 583.13 291.56 11,508.90税金及附加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736.59 736.59 736.59 736.59 730.87 730.87 730.87 730.87 730.87 356.44 14,652.60二、折旧和摊销 0.00总折旧和摊销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317.57 105.86 6,298.47息税前利润 419.02 419.02 419.02 419.02 413.30 413.30 413.30 413.30 413.30 250.58 8,354.13三、财务费用 0.00利息支出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242.70 184.35 63.00 4,795.65总...
篇二: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
( 2022- -5 2025 年 )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XX 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总体要求,切实提高 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全面实施 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 2022 年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全覆盖;到 2023 年底,水环境功能重要地区、人口相对集聚地区等重点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 95%以上(下称双达标);到2025 年底,全县所有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双达标。
(二)分年度目标 2022 年,计划新增覆盖行政村 7 个,新增接户 2111 户(其中 560 户纳厂),新建纳厂设施 3 座,新建 12 座集中处理终端(总日处理规模 416 吨);改造处理设施数 64 处,
包含提升改造 36 处,纳厂 28 处;绿色处理设施 1 座,零直排村一个。
2023 年,计划新增覆盖行政村 19 个,新增接户 4728 户(其中 789 户纳厂),新建纳厂设施 2 座,新建 20 座集中处理终端(总日处理规模 649 吨)。改造处理设施数 139 处,包含提升改造 122 处,纳厂 17 处。
2024 年,计划新增覆盖行政村 24 个,新增接户 5733 户(其中 1975 户纳厂),新建纳厂设施 6 座,新建 37 座集中处理终端(总日处理规模 882 吨)。改造处理设施数 141 处,包含提升改造 117 处,纳厂 24 处。
2025 年,计划新增覆盖行政村 7 个,新增接户 1190 户(其中 382 户纳厂),新建 4 座集中处理终端(总日处理规模 163 吨)。改造处理设施数 42 处,包含提升改造 26 处,纳厂 16 处。
各年度项目实施前,需根据常住人口发展及实际情况调整实施内容和资金。
(三)基本原则 ——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遵循城乡发展演变规律和人口流
动趋势,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有序推进,优先解决重点区域治理问题。
——因地制宜,精准治污。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征、生产生活特点,科学划定纳厂处理、集中设施处理、户用设备
处理或管控治理范围和对象,实现全域精准治理。
——稳步推进,质量为上。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项目周期,进度服从质量,严格把好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确保建成一个、达标一个,防止运动式、一刀切。
——数字改革,提升效能。将数字化改革贯穿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维和决策分析全过程,加快推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基础信息数字化、水质监测动态化、问题处置便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摸清现状 在《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期建设规划(2021-2025)》编制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摸清县域内行政村、自然村、常住和户籍人口、现有处理设施与农户生活污水接入处理设施情况(以下简称农户接户)等基础信息,全面掌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出水水质达标率和农户接户率等数据,梳理各类问题设施清单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服务系统。
(二)明确技术路线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期建设规划(2021-2025)》相关要求,结合 XX 县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需求、施工条件等,科学确定治理范围和方式。对城镇建成区周边区域
和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采用纳厂处理方式;对距离城镇较远且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优先采用集中设施处理方式;对边远山区且人口较少、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合理采用户用设备处理或管控治理方式。完成治理的行政村应满足应接农户70%以上接户、管控农户 100%管控的要求。根据处理规模、排放要求,优先选择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三)规划引领编制计划 依据《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结合《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期建设规划(2021-2025)》编制 5 年实施计划,明确每年目标任务和实施项目。
(四)抓好问题整改 要不折不扣、举一反三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我县已于 2021 年 11 月底前全部完成所有闲置处理设施的整改销号工作。对因项目烂尾造成的问题设施,要厘清责任边界,明确设施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等,限时完成整改。总结经验,新一轮的治理行动要狠抓质量和进度杜绝类似情况。
(五)规范项目实施 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抓好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XX 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和相关规范标准,加强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
等全过程监管。设计环节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单位,严把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关。项目施工由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重点抓好接户、材料、隐蔽工程、终端设施、闭水试验、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新建或改造后的处理设施进水正常、出水达标。严格禁止使用无产品标准、无法定检测报告、无产品合格证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有条件的乡镇(街道)鼓励聘请村民监督员参与监督。
(六)强化运维管理 严格执行 XX 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标准,大力推进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工作。目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主要以购买第三方服务为主,由运维企业运维的处理设施占比为 92.2%。2022 年底前,要实现既有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按照《XX 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发布施行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各相关部门要强化部门工作协调和治理措施衔接,切实做到互促共进。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形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强大合力。
(七)深化数字化改革 按照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数字化监管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要求,同步做好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和县域监管服务子系统的配套建设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完成基础信息
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强化数据分析和场景应用,构建县域一体联动,规划、建设、运维全流程管理,管理服务、监督检查、综合评价、辅助决策全方位赋能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机制。2022 年底前,完成日处理能力 200 吨以上处理设施率先实现进出水水量、水质在线监测全覆盖。
(八)整合要素保障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推进。主要以人力、财力、制度三要素为重点。一是突出人员要素保障。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属地管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签订任务书、责任状、合同书等形式,有力促进“五位一体”(县区、乡镇、村、农户、第三方)运维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真正实现责任落实“最小化、人格化、倒查化”。二是强化资金要素保障。针对我县财政资金薄弱的现状,通过向上争取、自身整合等方式确保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健全制度要素保障。进一步规范化、市场化管理我县农污运维工作。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考核的重要项目。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督查暗访,并对结果进行通报。开设举报投诉电话,对举报投诉件和典型案件进行严肃查处,责任追究到位。
(九)引导行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运维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管理,依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单位基本条件》制定实施细则,支持运维企业做强做大,对不符合基本条件的运维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整改。积极鼓励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先进适用成果,依法依规严格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耗地、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后技术产品,引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业健康发展。2022 年在仙都街道铁城村开展绿色处理设施和污水零直排村试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合理配置人员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会商、抓好进度。县运维办、建设局作为污水治理工作主管部门,要加大督促、检查、考评力度,指导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抽查统计,检验治理成效;监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各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管理负责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为乡镇街道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县农业农村、环保、发改、自规、财政、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污水治理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管理主体,按照《XX 省农村生活污水处
理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属地管理”原则,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管理;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受理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投诉、协调等工作;完成县级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引导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做好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为全面落实 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统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积极探索“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上级补助、社会帮扶、村镇自筹、村民适当缴费等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方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公众参与污水治理。
(三)强化监督考核 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抓手,将 XX 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年度任务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考核,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
层层抓好落实,对工作突出的予以激励。
(四)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组建专家服务团,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开展送技术、送服务下乡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学习培训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强化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秀案例和贯彻《XX 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引导规范村民建好户内设施、履行维护责任、依法依规排放,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附件:2022-2025 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改造计划表
2025 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改造计划表
乡镇(街道)
行政村 年度项目 投资估算 新增覆盖行政村数(个)
新增接户数(户)
新增纳厂设施 新建处理终端 改造处理设施数(个)
绿色处理设施数(座)
零直排村数(个)
新增接户投资估算(万元)
新建处理终端投资估算(万元)
新增接户纳厂主干管建设投资估算(万元)
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及创新试点 新增纳厂接户数(户)
新增设施数(个)
新建终端数(座)
新建终端日处理规模(吨/日) 占地面积(亩)
提升 纳厂 提升改造(万元)
绿色处理设施投资估算(万元)
接户整改投资估算 处理终端提升投资估算 2022 年标准化运维改造投资估算 小计
合计
篇三: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1福建省 2022 年海漂垃圾综合治理 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 2022 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闽委〔2022〕17 号)(以下简称《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加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行动方案》(闽政办〔2020〕62 号)有关部署,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海漂垃圾污染问题,实现近岸海域岸滩垃圾治理常态化,打造整洁海滩和洁净海面,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2 年,沿海地区要在全面建成“海上环卫”队伍的基础上,持续健全完善队伍建设,根据辖区内海漂垃圾清理工作需要,不断充实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切实做到海漂垃圾清理常态化、网格化、全覆盖。厦门、泉州市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平均分布密度应持续保持在 300m2 /km 以下;福州、莆田市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平均分布
- 2 - 密度应比 2021 年下降 10%以上;宁德市、漳州市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平均分布密度应比 2021 年下降 15%以上。各地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群众满意度均应达 85%(含)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加强源头管控。海渔、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应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按照《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闽环保海〔2019〕2号),持续抓好各重点领域源头管控。其中海渔部门应切实落实《福建省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确保各项任务按序时进度开展,并深化海上综合整治行动,巩固治理成效,持续推进浮球、渔排、网箱等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和渔业垃圾减量化。水利部门应依托“河湖长制”,加强河漂垃圾的打捞清理,住建部门应健全完善海湾沿岸、河流两岸镇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夯实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源头减少陆源生活垃圾入河下海。
(二)强化“海上环卫”队伍建设。沿海各地应在初步建成“海上环卫”队伍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筹措工作资金,根据辖区内海漂垃圾日常清理工作量,科学合理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保障辖区内近岸海域海滩垃圾清理常态化、全覆盖。同时应加强指导和督促,切实强化“海上环卫”队伍日常管理,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不断建
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规范日常清理工作,实现与陆上环卫无缝对接,确保清理成效。
(三)完善海陆环卫衔接 。打捞清理上岸的垃圾应科学分类并做到日产日清。塑料、木材、泡沫等已回收再利用为主,垃圾袋、米草枯枝等无法再次利用的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理,涉及危险废物的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加强垃圾密闭运输监管,规范海漂垃圾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构建完整的海漂垃圾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
(四)持续深化智慧监管。持续深化和创新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值模型等先进科技手段在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密无人机巡航频次,由原来的一季度一次增加到每两个月一次巡航,并持续扩大巡航范围,提高治理成效评价的客观准确性;持续推进 50 个左右重点岸段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开展重点港湾海漂垃圾漂移轨迹模型研究应用等,推动治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协同推进全省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现代化。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地应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工作合力,把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目标责任制和有关效能考核内容,推动任务落实。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公开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监督力量,发挥渔业、环保等社
- 4 - 团组织及志愿者作用,推动社会共治,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沿海市、县(区)人民政府是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各地应及时提请完善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领导机制,统筹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部门协调督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治理调度和帮扶,确保海漂垃圾治理取得实效;沿海六市一区制定细化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年度实施方案,明确绩效和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机制以及资金预算等,于 3 月底前报送省生态环境厅。
(二)严格资金管理。沿海各地要强化海漂垃圾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海漂垃圾综合治理省级奖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分解落实专项资金,做好相关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专项资金的使用应接受财政、生态环境、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
(三)强化跟踪问 效。根据《通知》要求,省委省政府对为民办实事项目执行季报制度,请各地于 4 月 5 日、7 月 5 日、10 月 5 日、12 月 25 日前通过生态云平台向省生态环境厅报送
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和海上环卫队伍建设情况(见附件)。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开展无人机航拍巡查,适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指导帮扶。各地工作情况以及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情况作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以及次年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严重滞后的地方,省生态环境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通报、约谈等形式予以指导督促,视情启动专项督察,全力保障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2022 年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调度表 2.2022 年海上环卫建设情况调度表
- 6 - 附件 1-1 2022 年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调度表 填报单位:
(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目标 工作措施 进展情况 存在问题 及有关建议 一
持续加强源头管控
海渔部门切实落实《福建省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确保各项任务按序时进度开展,并深化海上综合整治行动,巩固治理成效,持续推进浮球、渔排、网箱等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和渔业垃圾减量化。
(请重点填写落实《福建省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进展,尽量填写量化信息,如淘汰**泡沫浮球,升级**传统养殖渔排等。)
水利部门应依托“河湖长制”,加强河漂垃圾的打捞清理,住建部门应健全完善海湾沿岸、河流两岸镇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夯实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源头减少陆源生活垃圾入河下海。
二
强化“海上环卫”队伍建设
结合地方实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筹措工作资金,根据辖区内海漂垃圾日常清理工作量,科学合理配备充足的人员和设备,切实做到辖区内近岸海域海滩垃圾清理常态化、全覆盖。
(请汇总重点填写辖区内“海上环卫”队伍人员数量和设备情况)
垃圾清理情况,包括清理范围、岸线长度、垃圾重量等。
7 - 三
构建完善处理体系
打捞清理上岸的垃圾应科学分类并做到日产日清。加强垃圾密闭运输监管,规范海漂垃圾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构建完整的海漂垃圾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
四
持续深化智能监管
持续深化和创新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值模型等先进科技手段在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
(请重点填写应用情况,如设立**个摄像头,无人机航拍频次、相关预测模型应用等)
五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工作合力,把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有关效能内容,增强地方领导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公开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监督力量,发挥渔业、环保等社团组织及志愿者作用,推动社会共治,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
六
资金保障
省级下达资金使用情况。
地方海漂垃圾综合治理资金投入情况。
- 8 - 附件 1-2 2022 年海上环卫建设情况调度表 填报单位:
(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请勾选:□一市一公司 □一县一公司 市(区)
县(区)
海上环卫机构名称 工作经费 (万元/年)
清理区域 (陆域、海域)
清理海岸线长度(km)
人员数量 (人)
设备情况 是否完成海陆 环卫衔接工作 备注
- 9 - 附件 2
福建省 2022 年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年)》(闽政办〔2021〕28 号),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2022 年为民办实事等工作要求,坚持属地主责、多元共治,建管并重、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推动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格局,现制定 2022 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强化市县统筹,落实建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总结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和模式。2022 年完成有效投资 10 亿元以上,推进 500 个以上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消除 36 条以上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重点任务
- 10 - (一)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
推进 0 500 个以上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统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小微水体、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在前端收集上,要实行冲厕水、厨房废水、洗涤废水“三股水”三管收集、能收尽收,雨污能分则分; 在管网选材上,要优选 PE、HDPE(B型)等新型管材,做到“一次建设、长久使用”; 在建设质量上,县级政府要组织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加强日常监督及抽验,把好工程质量关; 在尾水资源化利用上,要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实施生态补水或还田还林。要坚持“修复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对不能正常使用的存量设施实行挂账销号,及时改造设施设备、完善配套管网,确保 2022 年底前完成 70%以上提升改造任务,2023 年 6 月底前全面完成提升改造任务。要落实“一县一规划、一镇一方案、一村(自然村)一设计”要求,规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完成时限和项目责任单位,推进 500 个以上村庄建设管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村庄名单见附件 2),实施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审查并批准实施,并于 2022年 4 月底前报送省农污提升办备案。
进 推进 5 1455 个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核查评估工
- 11 - 作。坚持厂站与管网并重、建设与运维并重、集中评估与长效监督并重,根据《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村庄核查评估管理暂行办法》(闽农污提升办〔2021〕4 号),推进全省 1455个村庄通过提升治理核查评估,其中福州 225 个、厦门 60 个、漳州 180 个、泉州 225 个、三明 150 个、莆田 90 个、南平 150个、龙岩 180 个、宁德 165 个、平潭 30 个。核查评估结果要依托省生态云平台,按照“一图一册一表”的要求形成村庄档案。
(二)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动态更新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各设区市要结合遥感卫片分析和群众举报问题等,组织开展村庄黑臭水体疑似清单复核,2022 年 6 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村庄黑臭水体清单动态更新工作。对最终判定为黑臭水体的,要通过“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系统”手机 APP 动态更新黑臭水体的位置、水体类型、黑臭范围,以及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污染来源和水质指标情况等,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 2022 年 7 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和负责的河段长名单。
整治消除 6 36 条以上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对已列入国家监管清单的 312 条农村黑臭水体要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
- 12 - 确治理措施和治理时限,2022 年度内需消除 36 条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其中福州 2 条、厦门 2 条、漳州 26 条、泉州 4 条、莆田2 条。
(三)加快试点示范工程
加快推进莆田市等“一市十县廿镇”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及智慧监管试点,福清、诏安、南安等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立足区域一体化、项目建管一体化、城乡水务一体化,因地制宜探索投融资模式、适用技术模式、智慧监管模式,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全链条治理的工艺路线。有关市、县要及时总结上报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各地要进一步推动智慧监管工作,更要打造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样板工程。
(四)组织策划“十四五”提升治理项目
按照省、市、县提升治理五年实施方案明确的年度计划,以人口聚集的、环境区位敏感的、发展潜力大的以及周边环境质量差的村庄为重点,策划生成“十四五”提升治理项目并申报省级项目储备库。2022 年底前,各地经评审进入省级项目储备库的项目总投,应占本辖区“十四五”规划要求资金盘子的70%以上。其中主要流域国省控及小流域受农村生活污水影响不能稳定达标的断面控制单元内的有关村庄治理任务,要在 2022
- 13 - 年 6 月底前策划生成项目并入库。
(五)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并落实问题整改
各地要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回头看”,特别是流域水质不稳定断面所在的区域,要组织县(市、区)结合日常执法检查持续明察暗访,每县每月至少抽查 5 个村庄,抽查结果实时录入“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系统”手机 APP。对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要组织专人督促相关乡镇及时现场核查,明确整改时限,逐项整改销号。
(六)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业务培训指导
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政策宣贯、技术指导,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及资金运作等培训内容纳入市、县党校、行政学院课程或专项培训内容,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和运维要求宣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