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10篇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关于开展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汇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l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于开展科技服务企业、 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的意见》 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为企业解难题、 为群众送服务活动”(以下简称“两为”活动)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深化全省科技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积极促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的深入开展, 河北省科技厅深入开展科技服务企业、 服务基层工作。
一、 切实把
科技服务企业、 服务基层摆在重要工作位置
1、 千方百计做好新形势下科技服务企业、 服务基层工作。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 加强科技服务企业、 服务基层工作, 对“扩内需、保增长、 调结构、 惠民生”, 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要坚持市场引导、 企业自主、 科技促进 的原则, 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 的组织形式,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 的科技创新、 技术转移机制, 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全省科技系统要紧密结合“两为”活动, 采取更加有力 的举措, 把科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把科技服务基层工作落到实处。
2、 发挥好科技资金在企业技术创新中 的引导作用。
省级新立项 的重大科技项目, 要以企业为主, 联合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同承担,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 在科技资金投向上优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 的现实性需求,帮助企业战胜困难、 渡过难关。
3、 积极落实好国家一系列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各地要把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摆到重要工作日程, 加大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促进企业专利工作规定》、《河北省专利保护条例》 等政策 的宣传力度,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省将研究制定《河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 等相关政策, 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度。
要瞄准高新技术企业渗透力强、 带动力大这个关键环节, 强化工作服务。
省将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 明确认定工作流程, 推行服务“六公开”制度。
各地要采取有力 的服务措施, 省市联动, 力争年内完成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500 家 的目标。
2、大力应用自主创新产品。
按照《河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 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各地要积极应用 我省企业研发、 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 的首台(套)
重大装备。
三、 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1、 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的引导作用, 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各地要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 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 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全省筛选 200 项技术水平高、 应用前景好、 市场潜力大 的最新科技成果, 选择一批中小企业, 通过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开展产业化示范。
四、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
1、 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创新平台 的作用。
省内现有国家级、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的公共科技资源, 要向企业全方位开放, 在课题设置、 科技成果熟化、 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制定为企业服务 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 发展一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按照《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 以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 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合参与, 新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深化产学研结合, 组织具有较强研发实力 的同类企业和高校、 科研单位, 共同推进抗生素、 维生素、 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推动产业科技创新。
五、动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企业
1、 组织一批服务企业 的专家队伍。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培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 按照“政府引导、 双向选择、 需求对接、 突出实效” 的原则, 全省组织 1000 名以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的专家到企业开展服务活动。
2、 开展院士、 专家咨询活动。
围绕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 推进 我省重点产业升级, 组织有关院士、 专家开展咨询, 对发展思路及需要解决 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把脉会诊, 进一步明确科技支撑方向, 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六、 强化对基层 的科技服务
1、 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
全省重点抓好 15 个县、 30 个乡 镇、 200 个村 的省级试点, 开展工程示范市建设。
集成示范 8大配套技术体系, 推广 100 项先进实用技术, 推行 6 种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 健全星火科技 12396 信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息服务体系。
建设星火科技 12396 信息服务平台, 在全省开通服务热线, 建立起省、 市、 县管理服务中心, 建设一批乡 村及企业信息服务站, 实现 我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 的全覆盖。
3、 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力度。
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 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人数达到 3000 人以上。
4、 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周。
以“携手建设创新型河北”为主题, 突出“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和谐发展”, 组织实施 15 项重大专题科普活动, 覆盖到市、 县、 乡、 街道、 社区等社会各层面, 通过科技下乡 , 医疗卫生进社区、 进农村, 举办科技讲座、 发放科普读本、 举办科普展览等各种形式 的宣传和推广服务, 让科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5、 组织实施科技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
结合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高新区、 孵化器等建设, 吸纳一批高校毕业生, 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篇二: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p>: IT Corridor | 栏目编辑:马 俊基层央行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及体系研究文 II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刘建华刘舒野逄浩亮王京晶引言2021年 是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范一飞副行长在2021年人民银行科技工 作会议上指出,掌握核心和前沿技术的领 军人才极为匮乏,现有科技团队知识更新 和技能转型迫在眉睫-目前,科技人才管 理水平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需构建以 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 使用与激励机制:,基层人民银行如何适应 新形势下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求,贯 彻落实总行“三集中”决策部署,建立多 元化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与体系,促进 科技人才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下及未来一 段时期内亟需解决的问题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人民银行科技“三集中”对科技人才 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民锒行印发的 〈 〈金融科技( FinTech ) 发展规划(2(119— 202〗 年 )》中明确指出,虽然我国在金融 科技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金融科技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并将加 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的 重点任务1.培养现状。受地域、历史、环境 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基层央行金融科技 人才培养现状不同_ 以吉林省人民银行系 统为例,长春中支外五县及辖内地市中支、 县支行共有科技岗位正式职工1(16人,平 均年龄41.43岁,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0 人 ,高级工程师7 人,党员5 9 名,每年参加总行及自行举办的各类培训十余次:, 基层人民银行科技队伍建设情况已被纳入 考核指标2. 共性问题。一是较金融科技发展 速度快的其它省份相比,科技人员接触到 新技术的机会不多,创新能力缺乏:二是 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多数为计算机相关专 业,对金融知识了解不足三是地市中支 科技人员普遍为本科学历,科研能力相对 不足四是县域央行的科技人员仅有1 至 2 人,且兼职其他岗位,人员配备缺乏:
五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人员素质不能适 应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六是新人入职往往 安排在空缺岗位,没有专业的培养规划:
七是综合实践平台不够完善,激励机制不 完善。3. 特性问题。一是党建工作重视程 度待提高,个别地市中支科技部门党建工 作与业务融合不够二是个别金融科技人 员身兼数职,用于钻研金融科技领域的时 间有限:三是信息调研水平有待提升,个 别地市中支科技部门在信息调研方面参与 度不够: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及体系建设1. 基本原则。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遵循如下三条原 则 :基于金融科技专业的市场需求为主的 “导向性原则”,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 “科学性原则 ” 以 及 从综合素养和专业水 平角度的“完备性原则”2. 基本框架。基层央行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素养、综 合能力、认可度三方面指标,如 表 1 所示3. 评价模型。通过使用AHP层次分 析法确定_指标权重的方式建立核:型,一■级 指标基本素养、综合能力、认可度作为A 层指标,A 层指标下的分支作为13层指 标,B 层细分则划分为C 层指标,以此类 推.邀请多位专家采用1-9的标度对各级 层之间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比较的结果 得到多个 S ta a y 的指标判断矩阵,根据矩 阵计算出该层各个因素的权重<后,再 计算出各个因素在整体模型中所占的最终 权重4. 模糊综合评价。建立模糊评价矩 阵,根据专家对每一项指标的评语或者分 数划分等级:分为优、良、中、差,用字 母表示为:v l、 、v2、 、v3、 、v 4 ,汇总专家评价,
构建专家评语集,按照评价尺度,来确定 各项因素的隶属度评价尺度分为四级,
专家对第i 个评价指标有一个与之相应的 隶属度 Ri ={ r „,心 ru , ri4}, i
= l,2,.V--n并通过划分因素集并进行评判得到 综合评判矩阵Ri
=若 U,= {U|W, u/1,....u„U1} 的 权 重 为 W ,=丨w /", w 2w , ....w ,,1"1} , 则综合评判 为 :
U ^ W ^ R , ( i =1,2.... k ) . 再对第一 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权 重 为 W = { w ,,r ^r ,?…r f94
^ 2021.9 I IT Corridor IT 长廊表 1 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衡量方法基本素养综合能力认可度政治表现 政治理论学习水平、政治表现、党建活动参与度等政治素养卿 纪 律 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等思想道德 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家庭和睦等道德品质职业道德 是否有学术不端、失密泄密、有违职业道德行为等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状况健康状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状况学习能力 学习消化新知识,学以致用能力及参加培训情况认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底层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效果文字能力 信息编报能力,工作方法、经验总结能力调研能力调研成果 论文著作、研究成果、科研项目等专业能力 金融科技及金融知识水平和技能管理能力 组织开展工作、团队建设、完成任务等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对青年人才、新同事引导和培养情况国际化交流能力 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文献编译等专业创新能力 新技术应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等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水平、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能力省级以上荣誉奖项 获得省级以上各项荣誉称号、奖项等荣誉奖项地方荣誉奖项 获得地方各项荣誉称号、奖项等省级以上资质认证 获得省级以上专业资质证书、认证等资质水平地方资质认证 获得地方专业资质证书、认证等本单位评价 本单位领导及同事评价业内评价社会评价 业务相关外单位人员评价W , ,....w„},则综合评判为U=W * R . 人才的综合评价结果,并根据最大隶属原5.实例分析。邀 请 10位专家对科技则判定各位科技人才的等级。现以人民银 人才进行评价,根据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和行吉林省某地市中支科技岗位工作人员为 模糊矩阵,按照以上公式及步骤计算科技例,基本素养因素专家评价占比结果如表表 2 基本素养因素专家评价占比结果优秀 良好 中等1政治素养 0.3 0.3 0.1 0.3道德品质 0.2 0.3 0.2 0.3健康状况 0.1 0.4 0.3 0.22 所 示 :计算 U = W R = ( 0.472, 0.244, 0.120, 0.164)-. 取值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取最大 值 0.472, 根据评分标准{ (0-0.25) 差,(0.25—0.5 ) 中,( 0.5—0.75 ) 良,( 0.75—1 ) 优则该员工的金融科技综合能力为中 等 同 时 ,从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得分中,
可以看出该员工在每项指标得分情况,其 他员工综合评价计算方式以此类推,最 终可获得本单位金融科技人才发展整体情 况,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整体能力素质 培养及优化结论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为例,分析了当前基层央行金融科技人才 培养现状及问题,综合运用了 A H P 层次 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基层央行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基本框架及评价模型_ 经实例验证,该评 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完 善人才培养“e数 e智”特色综合实践平台, 为基层央行科技条线人才培养提供改进 依据,也可为基层央行选人用人提供借鉴 参考,还可为总行选用借用科技人才提供 决策支持:基层央行金融科技人才评价标 准及体系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与 人才储备、人才激励、人才培养等诸多方 面,需要综合考虑科技综合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等诸多因素,后续将作进一步研究 和 探 讨 a95
篇三: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步完善基层央行综合评价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华坪县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华坪县支行,云南丽江674100)央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转换十多年以来,基层央行在法定履职实践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充分利用现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开创了“ 两综合、两管理、一保护” 金融监管模式,逐步改变对外的监督管理理念,优化监督管理手段。综合评价是在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执法检查和人民银行日常履职中所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开展的,对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央行各项政策具有积极作用。201 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省分局对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各项政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各地州中心支行和县支行依据“ 属地管理,属地评价” 的原则,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综合评价办法及操作规程,在具体操作中,尽管做了很多事情,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综合评价结果运用还是不理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综合评价结果认识还不到位,重视不够,综合评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产生的作用不太。笔者结合综合评价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谈谈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工作的想法,使综合评价结果得到较好运用。一.综合评价工作基本情况基层行都成立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情况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评价,县支行一般由综合业务股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考核内容主要从综合管理、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统计、征信管理、外汇管理、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反洗钱、国库业务、金融科技等1 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各部门结合日常管理和现场检查等情况,根据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完成工作任务等进行综合量化评分,再根据每块工作所占权重算出金融机构综合得分。在量化评价打分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结果采取等级制,分别设置A、B、C三个等级,在A、B级中有又分别设立“ A+、A、A一” 和“ B+、B、B一” 三个档次,C级设立一个档次,将量化评价转化为定性评价等次。最终形成综合评价报告,上报给上级人民银行,并分别抄送被评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操作流程不规范。部分环节和步骤缺失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应是人民银行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督促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央行政策,纠正执行偏差、执行不到位情况的一项措施。具体操作中,一般情况往往只是按部就班的开展评价前的部分准备、量化评分、确定评价等级、分管领导审定评价结果、向上级人行报告评价结果及组织实施简况、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文反馈评价结果等支行内部工作步骤,出现“ 三缺” 。一是缺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评价前组织开展的自查和向人民银行报送自查报告;二是缺少了金融机构对综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环节及整改结果的报送。三是缺失人民银行的跟踪督促整改过程。( 二) 对综合评价重视程度不高,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一是综合评价实际操作中,尽管成立了综合评价领导小组,但实际工作仅仅由综合业务部门开展评价后,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基本上就完成了所有工作流程,领导小组审核研究综合评价工作环节简略。二是向被评价机构反馈评价结果时,只是平行抄送评价报告,并未开展集中通报,部分评价结果未向被评价机构的上级行反馈,缺少被评价机构的上级行的直接监督整改。三是尽管综合评价的办法和操作规程已印发各金融机构,甚至进行了培训,但个别行还是对应该报送的重大事项、重要信息不甚了解,对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项,如高管人员更迭、内部机构变动、金融案件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主动地向人民银行报告。有的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安排的临时调研等工作配合不积极,消极对待。四是金融机构收到评价报告后,往往止于阅读了解,而不去认真整改落实,不去纠正执行央行政策中出现的偏差,不去整改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综合评价成果运用被弱化。( 三) 评价等次差距过小。不能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一是由于量化评价分数经过权重计分后产生了钝化现象,评价差距不大拉不开等次。二是评价过程中监管意识不强,依法评价不到位,部分评价不够严肃、不够全面,未按规定认真评分。三是碍于情面,在自己评价的那一块工作上怕扣分较多,影响到自身工作,应扣分的项目采取了不扣分或者少扣分,直接影响了量化评价分数。【四)县级支行人员普遍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综合评价工作涉及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统计、征信管理、外汇管理、货币发行、会计核算、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反洗钱、国库业务、金融科技等多项内容,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资源的综合性工作,目前县支行人员普遍不足,以华坪支行为例,现有职工19人,承担着货币发行、账户管理、国库业务、统计、征信、反洗钱、安全保卫等几十项职责,内设三十多个岗位,兼岗现象比较普遍,很难把综合评价工作做细做深。二是综合评价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考核评价系统性强,需要的知识面广,掌握的政策、法规、制度多,因此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县支行自2000年以来的十多年中没有招录正式行员,近3年来新进行员又不稳定,辞职率高,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人才缺乏,很难适应“ 两管理,两综合” 工作要求。三,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J 严格遵循综合评价工作的基本程序一是做好自评自查。金融机构的自查自评是基层央行做好综合评价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首先,安排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自评自查,辖区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人民银行以正式文件形式书面报告自评自查情况,不仅起到促进金融自我纠正的目的,也为基层央行开展评价工作提供资料。二是做好评价前准备。评价工作开始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收录评价期内各部门、各专业日常管理和对外履职中的文档资料和信息等。三是做好量化评价和定性等级评价工作。对照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逐项逐条进行量化评价打分,其过程是整合日常管理和对外履职中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各项业务工作中,甚至是各重要岗位上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的过程,综合各种客观因素将量化评价打分转化为定性评价等级,得出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等级结果。四是审定评价结果。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量化评价打分情况和定性评价等级情况报告,客观公正作出综合评价等级结果上报和通报。( 二) 评价中注重维护央行的公信力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充分发挥正向效应。一是要做好宣传,把综合评价协法渖宣传好、解释好,央行政策要传导到金融机构,并使其贯彻落实,金融机构相关岗( 下转第271页)Ti mes Fi nance267万方数据( 六) 加强人员补充规划。缓解人员紧缺的压力一是加强对行员招录的政审把关,尽量录用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人员,以持续、长远、稳定发展为优先考虑条件。二是完善业务操作岗位聘用制员工管理机制。促进业务操作岗位聘用制人员招录工作常态化,建立完善空缺指标补录机制。完善聘用制人员岗位晋升和工资正常晋升机制。三是针对县支行的人员补充应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针对边疆、民族、经济欠发达区域,通过事前报批,对特殊县域适当放宽招录人员条件以及在新进员工辞( 离) 职以后实行从原批备选人员中启动顺序录用等途径,给予特殊的补员机制保障,有效化解人员缺失的矛盾。四是对县支行以外包劳务派遣方式补充人员,从事后勤服务保障等岗位的,应当在管理和经费预算上给予特殊支持。(七)持续推进基层央行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进取、创新、发展的工作氛围一是以抓好央行精神和岗位工作理念“ 落地” 为重点,结合实际开展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央行文化建设活动。二是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握正确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坚持价值引领和典型示范,凝聚正能量,共创央行业。三是强化“ 以人为本” 的央行理念,注重职工价值目标实现,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上接第267页)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必要时可开展适当的制度培训和指导,使金融机构及时全面掌握央行各项制度的变化。二是要强化依法履职理念,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升执法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使综合评价工作做到执法程序合规、文书严谨,评价公正、透明、有理有据。( 三)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央行履职水平开展综合评价工作,我们不但要掌握人民银行相关政策及管理办法,还要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作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一是要充分运用人总行远程培训系统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自学,掌握综合评价工作方法和技能。二是要有计划地加大对县支行的人员补充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建议由中心支行整合涉及金融管理职能的各专业培训资源,统一规划,综合培训。同时借鉴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培训经验,将金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请进来讲课与交流,使县支行业务人员充分了解金融机构目前的业务开展情况,加快培养县支行的业务骨干。( 四) 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综合评价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是央行政策执行落实到位的重要推手,因此,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对推进综合评价工作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做好上报和通报工作。上报,即基层评价央行向上级央行报告对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的等级结果和组织实施简况;通报可从三个层级开展,一是将综合评价结果报告抄送给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指出存在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等;二是在年度金融专业工作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有效提高评价情况反馈效果,使各金融机构了解各自情况,达到正向鞭策效果;三是报告同时抄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上级主管行,以便其上级主管行了解情况,并督促其进行整改。2.奖惩并举,有效推动央行政策贯彻落实、执行。对于综合评价为“ A” 类的金融机构,建议采取以下鼓励措施,一是上报同级政府,为制定相关金融奖励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在本级金融机构内通报表扬,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三是在业务试点、产品创新、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综合评价为“ c” 类或者评价在辖区金融机构内靠后的,可采取通报批评、约见主要负责人谈话、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暂停某项业务系统资格等措施进行督促。课题负责人:冯迎华组长:顾品永成员:王国剑、陈晓林、陈嘉文、杨雪睛、张健执笔:顾品永( 上楼第268页)为持卡人带来更多的应用附加值的宣传力度,扩大金融IC卡应用社会舆论基础,鼓励引导客户持卡、用卡。金融机构要积极举办金融IC卡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营销活动等,引导公众了解、熟悉金融IC卡,培养使用金融IC卡兴趣,从内心接受并积极使用金融Ic卡。二是要加强特约商户收银员的金融IC卡操作、应用培训,使之掌握金融IC卡的相关知识,熟练金融IC卡业务操作流程,能够快速、准确地办理金融IC卡应用业务,激发持卡人使用IC卡的热情。三是加强金融业金融IC卡知识的培训。金融IC卡推进工作的各级组织机构应切实履行职责,学习现金推广经验,加强对金融IC卡标准、产品、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拓金融IC卡推广应用发展思路。( 三)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支付环境一是加强金融IC卡受理环境建设,通过建设金融IC卡刷卡无障碍街区景区、非接触式金融IC卡小额支付商圈等形式,扩大银行卡终端设备的投放范围。二是加大金融IC卡覆盖范围,积极向城区周边及景区、特别是以惠农支付服务点为辐射的广大农村等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延伸。Ti mes Fi nance271万方数据
篇四: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央行涉密载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一 中国人民银 行赣州市 中心支行刘燕辉许诚栋 当前 , 人民银行业务、 政 务基 本实现了电子化、 信 息化和自 动化, 各种数据信息的保存处理越来越依赖于 各类磁介质信息载体 , 但从 目 前基层央行对涉密磁介质 信息载体的管理情况看, 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 基本情况 (一) 涉密磁介质信息载体的情况 当前 , 基层央行使用 的数据 信息存储 载体一般有 计 算机硬 盘、 移动硬盘 、 U盘、 软盘、 光盘, 其中软盘使 用较少。
载体按存储信息不同分为涉密和非涉密载体,
规定用于接人人 民银行 内联 网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存 储和交换 的载体为涉密载体, 用 于接人人 民银行 内联 网以外的计算 机以进行数据信息存储 和交换 的载体为 非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按存储信息密级不同分为绝密、
机密、 秘密和工作秘密4个密级 。
工作秘密级载体是指 用于接人人民银行 内联网计算机进行一般数据信息存 储和交换 的载体 , 基层央行涉密载体 的秘 密等 级 般 为工作秘密级 。
工作秘密级载体又根据业务性质分为高 、 巾、 低等 级进行管理 , 接人资金 网段 的计算 机并存 储其所属信 息为高等级 工作秘 密载体 ( ~DABS, TBS, 发行业务系 统等 ) , 接人办公 网段 的业 务用机和邮件收发 的计算 机并存储其所属信息为中等级工作秘密载体, 接人内
网信息浏览用计算机并存储普通信息为低等级 工作秘 密载体 。
(二 ) 管理情况 涉密载体的密级分类 , 由科技人员根据接人不 同用 途的计算机, 将涉密载体分为高、 中、 低工作秘密级, 贴 上标签, 登记其序列号、 使用部门、 使用人、 密级后, 交 具体使用人保管和使用, 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谁运 行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 的原则, 由使用人根据保密管 理的有关规定管理涉密载体, 科技人员负责检查监督。
80 I ;
2
oM p L rrFR
oF H uAN A N
二. 存在的问题 从 近年开展的基层央行保 密安全检查情况看, 基 层 央行对涉密磁介质信息载体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 ) 涉密载体 随意存放 由于基层央行员工安全保 密意识不强 , 对工作 中 使 用的移动硬盘 、 光盘 、 u盘 等工作 秘密级涉密载体随 意 放在办公桌上或抽屉 内, 没有养成使 用完后立即放 回专门的铁皮柜或保 险柜保管的习惯 , 有的工作人员甚 至把涉密载体长期存放在办公桌抽屉 内。
(二) 涉密载体管理没有严格执行专人专用制度 工作 中存 在将涉密载体 随便借 给其他 同事使用,
以及低等级 工作秘密载体 存放高等级工作秘密信息的 现象 , 对涉密载体的管理不能严格执行专人= 号 用制度。
(三 ) 内外网间交叉混用涉密载体 在实际工作中, 个别员工 因对 内外网信息进行光盘 刻 录交换 , 嫌麻烦 、 怕费时, 直接用涉密载体在 内外网 问传递信息, 存在内外 网交叉混用涉密载体 的现象 。
( 四) 在人 民银行 内网使用外来移动存储载体 在与外单位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个别员工图省 事 , 直接将外单位 的移动存储 载体 插人 人民银行 内网 计算机拷贝信息, 存在人民银行内网计算机使用外来 移动存储 载体的现象 。
三、 原因分析 (一) 信息安全保密意识不到位 当前, 基层央行部分员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 息系统的保密意识松懈 、 疏于防范 , 个别员工明知信息 系统的安全风险, 也认为风险事件不会发生在自 己的身 上, 存侥幸心理。
(二 ) 信息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个别员工在工作中嫌麻烦、 怕费时、 图方便, 将信 息安全制度置于一边, 不能严格执行 《 中国人民银行信 专 尸
之一
目
息安全管理办法》 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三) 信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根 据人民银 行信息安全 管理的要求 , 基层 央行 领 导均与签订了计算机安全 责任状 , 各部门也相应配备了
部门安全员, 但有些部门领导错误 地认为信息安全与自
己关 系不大 , 没有把信 息安全当作本部 门的一项大事抓 实抓好, 没有很好履行应尽的信息安全责任。
本部 门的 人员从事可能严重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时, 部门信 息安全员没有及时向本部门领导反映问题 , 个别部 门领 导片面认为谁出事谁负责, 对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 放任不管, 对违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也没有 进行责任追究, 信息安全责任不能落实到位。
四、 意见建议 (一 ) 矫正认识 各 级行特 别是 基层 行要在 宣传保 密知识 的基 础 上 , 加大计算机信息 系统安全管理 、 泄密危害性 、 泄密 途 径, 以及加强对涉密载体管理 的重要性 和必 要性 的 宣传教育力度, 不断强化员工对涉密载体安全管理的 认识 , 不断矫正员工 的认识偏误 。
⋯栏 目 编 辑 :
梁 春 丽 E ~ m a I I :⋯⋯一 基li a ngli层z i505 @之163声.c om63 c or n目
—
一
(二 ) 完善制度 各 级行 特别是基 层行要结合本 部门实 际, 进一步 建 立健全涉密信息载体 的管理制度和实施 细则 。
制度 和细则应 规定密级划分标准, 严格规范员工使用、 操作 行为, 内容必须涵盖涉密载体安装、 使用、 操作 、 管理 、
维修 到监督检查 的每一个环节, 并保证有较 强的操作 性 、 实用性 和实效性。
(三 ) 加强管理 是组织开展对人 民银行重要业务数据等 电子文 档的定密工作 , 科学制定电子文档密级标准 , 以便 规范 涉密载体 的管理工作; 二是规范信息管理, 约束信息的 存取行为, 杜绝未经许可随意使用磁介质存取涉密信 息; 三是规范涉密载体 档案管理工作 , 如实行保 险柜存 放管 理制度 , 防止火灾、 失盗等安全 隐患 ; 四是对重要 涉密载体要建立维修档案 , 严格规范检修操作。
( 四) 落实检查 科技部 门要 按照有关 要求 组织定期检 查, 同时要 发挥 内审、 监 察部门再监督作用 , 由内审、 监察部门组 织不定期抽查, 确保绝对安全。
一( 上接 第79页 ) (三 ) 强化管理 , 健全制度是重要保证 案件防范工作是 否有效 , 关键是强化 内部控制机 制的落实和执行。
要有效防范金融案件的发生, 并且认 真按照 内控机制的规定要求 , 以 “权 、 钱 、 物” 的管理、
要害业务部门和要害岗位的管理为切入 点, 及时健全和 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岗位责任制、 业务管理办法和具体 操作规程, 使各项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操作 。
( 四) 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是有效途径 必须树立全行 “一盘棋 ” 的观念 , 充分发挥各部门 职能优势 、 全体动员、 齐 头并进 、 齐抓共 管、 综合治理 才是做 好案件 防范工作 的有 效途 径 , 达 到 “查 处 、 教 育、 改革 、 立制 、 监督” 五位一体综合治理的目的。
一要 大力强化内部监 督机制, 加大监督职能部门作用, 积极 构建 “大 监督” 机制 ; 二要坚持 民主集 中制 , 自觉接 受 组织和群众 的监 督; 三要实行社会监督, 建立起广泛的 监督 网络, 从而极大地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防止各类 风 险和案件发生。
(五) 严肃执纪, 加大责任追究是有力措施 纪检 监察 、内审、 事后监督 等 职能部 门要认 真履 行监督检查职责, 按照要求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 , 及时进 行风险分析、 评估和提示。
在责任追 究 和案件 查处上 , 对在 检查 中不尽心尽责的检 查人要 采 取相应 惩诫 措施 ; 对 在检查 中暴 露出的事情 , 要一 查 到底 , 决不可手软 ; 对检查 出来 的问题要积极做 好 整 改工作 , 同时要加大对 责任人 的惩处力度 , 杜绝 案 件发生。
( 六) 创新手段, 增加科技含量是必要武器 当前, 在人 民银行系统要加强金融 电子的安全 防 范工作, 加大科技投入, 构筑 “防火墙” , 不断提高案防 和风险管理 的技术含量 。
案防管理工作要 不断提高系 统和电子化水平, 把制度性案防和风险管控要素嵌入流 程管理中, 提高 “机器管人’ 的技术屏障, 建立健全职责 明确、 平衡制约、 操作规范、 运作有序的内控制度体系,
提高业务操作规范化、 标准化的要求。
F I N A Nc IA L
c o M p LrrE R
’I2 § l 8 1
篇五: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6 6 篇农村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一)
近年来,XX 农村银行机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业务种类逐渐丰富,在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风险等方面成效明显,内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农村银行机构内控能力和水平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我局结合 2021 年对农村银行机构开展的现场检查及属地监管情况,对农村银行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末,XX 辖内共有农村银行机构 X 类 X 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机构 X 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X 家、村镇银行 X 家,营业网点共计 XX 个,从业人员 XX 人。资产总额 XX 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XX 亿元。负债总额 XX 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XX 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为 XX%。不良贷款余额 XX 亿元,不良贷款率 XX%,拨备覆盖率达到 XX%以上。当年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全部实现盈余,净利润 XX 亿元。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主要监管指标基本达到监管要求。
二、对内控制度的现场检查及评价 (一)内控建设情况 1.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环境。从现场检查情况看,近年来,各法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已建立由股东(社员)代表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构成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各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
了《公司(联社)章程》,并对董(理)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规则、职责等进行了明确,基本能够按规定及时召开“三会”,使“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发挥实效。同时,在各项业务及管理活动中制定了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目标和操作要求,基本能够发挥“三会一层”对内部制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内部控制措施。各法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内设综合部、业务发展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合规部、稽核监察部、电子银行部、信息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部门;三家村镇银行内设综合办公室、业务发展部、电子信息管理部、合规部等。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各机构内设各部门、各岗位均有明确的分工、职责范围、权限及报告关系。各部门及各营业网点能够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合同契约等。
3.监督评价与纠正及信息交流与反馈。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各法人农村银行机构能够对各项业务经营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稽核部门能够对各部门、各岗位实施较全面的监督与评价,并对检查、审计结果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风险管控能力 1.授信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各法人农村银行机构建立有比较完善的授信制度,设立有授信管理部门,建立了有效的授信决策机制,实行分级授权、统一授信的管理模式,并按照业务品种设置授信限额。建立了统一的授信操作规范,明确贷款“三查”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尽职要求,建立贷款风险分类制度,规范贷款质
量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能够按照五级分类方式对资产进行分类,反映不良贷款的状况。建立资产质量监测、预警机制,按照不良资产的成因及结构,制定相应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对策。在授信制度和操作细则日趋规范的前提下,授信制度基本得到了执行,违规授信得到有效遏制,资产合规程度和经营效益不断改善。
2存款和柜台业务情况。各法人农村银行机构能够执行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设立事后监督部门(岗位〉,对基层网点、要害部位和重点岗位实施有效监控,严格执行“印、押、证”三分管制度,柜台人员名章、操作卡和操作密码实行个人负责制,妥善保管并按规定使用。对存款账户实施有效管理,能够按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对账,对重点账户实施余额对账和明细对账,对账实行网点负责人负责制,由主任(行长〉对账或安排非营业柜员对账,防范侵占客户资金案件的发生。对大额款项支付按照不同的限额进行登记或备案。对信用社(支行)主任(行长)、会计、出纳和客户经理等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年限实施轮岗。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3 3 、 中间业务情况。各法人农村银行机构所开展的中间业务均取得了相关部门业务授权,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办理符合规定。农合机构信用卡和借记卡发行严格按照制度办理。相关的档案资料专夹保管,专人.负责。借记卡的取款、转账、消费等支付业务操作规范。农合机构对特约商户 POS 业务能够实施有效管理,按照省联社制定的相关操作规程和程序规范操作。
(三)IT 系统的风险管控
从现场检查情况看,辖内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 XX 镇银行、XX 村镇银行 IT 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均由省农村信用联社统一管理,XX 村镇银行 IT 系统挂靠西安银行,各农村银行机构均设置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成立信息管理部门。建立了 IT 系统风险防范制度,明确 IT 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按照“三道防线”不断完善安全控制措施,及时更新系统安全设置。实施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口令、密码管理制度,对用户的创建、变更、删除能够经过主管领导审核后办理。能够对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分别建立了必要的工作日志,建有安全应急系统,制定了应急方案。信贷及资产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对信贷流程中的各类风险点进行识别和预警,对部分关键风险点实施系统拦截。防范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四)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各法人农村银行机构能够根据银监会《农村银行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制定风险管理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积极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订了清晰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有较为科学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了风险监督评价机制,形成与业务规模及其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稽核监察部对风险管理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进行了相对独立的审计监督。风险部门积极履行风险管理职能,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及相应的控制制度、程序和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
从现场检查情况看,XX 市农合机构虽然建立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提高,但制度执行力、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一是监事会未能完全履行对理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监督职能。二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辖内农村银行机构由农信社改制而来,在增资扩股、改制过程中老股东得以大幅保留,导致股权小而分散,一方面造成协调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股东无法形成合力参与公司治理工作,难以形成对董事会、高管层的有效制衡。三是资金业务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信贷管控能力尚处于完善阶段,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对风险评估、计量手段与方法还不能全面掌握、科学运用,特别是未掌握运用计量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的手段、方法。四是 IT 系统开发由省农村信用联社统一指导,自身并无开发能力,对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受限。五是目前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全员风险管理根基不深,未能形成上下一致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六是构建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理念还有待加强。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独立的风险报告路径尚未形成,在风险掌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上仍有待加强。目前侧重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对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需要进一步系统管理。
XX 镇银行、XX 村镇银行、XX 镇银行受自身规模限制,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还需要完善。表现在:一是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均为兼职,履职情况不充分。个别执行董事兼任行长,权利划分难以
得到有效落实,外部监事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二是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三家村镇银行尚未未单独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有限。三是无专门的内部稽核部门,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有限。内部审计主要依靠其主发起行组织进行,难以有效实现对各部门、各岗位和各项业务的全面监督和评价,也无法对内控建设、执行和内控的监督和评价定期进行检查,缺乏有效的内控问题和缺陷的处理纠正机制。四是 IT 系统不独立,需要进一步完善。XX 镇银行 IT 系统完全依靠主发起行西安银行支持,不具备独立性,仅能够实现使用功能,维护、更新等职能完全依靠西安银行;XX 镇银行、XX 村镇银行 IT 系统,依靠发起行平利农商银行,IT 系统实际是省农村信用联社。五是资金业务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完善。三家村镇银行未建立规范的资金交易风险评估、控制体系和相应的资金交易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没有制定本机构风险控制政策、措施和定量指标,没有建立资金业务风险责任制,资金业务组织结构未能体现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的原则。
四、监管措施及意见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操作。农村银行机构要针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完善各项业务制度,规范各条线操作流程,不断提升内控有效性。
(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公司治理。一是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促进自身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公司治理由形似向神似转化。二是发挥“三会一层”组织架构的实效,特别是促进监事会充分发挥对
董事会及高管层的监督职能,实现内部权力制衡,使决策更加科学、高效。
(三〉完善信息反馈渠道,提高自我纠错能力。一是建立内控风险责任制,强化员工特别是高管人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对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纠正、完善内部控制问题、缺陷。三是定时、不定时指定不同部门分别对内控建设、执行和内控的监督评价进行检查。四是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要求。
(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判断、规避能力。一是不断加大员工的培训、轮训力度,使员工认识到风险防范涉及操作的各个层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要坚持轮岗制度,加大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对综合柜员、委派会计、客户经理、信贷主管人员的业务处理过程实行即时、事后、定期的监督和审核。
(五)完善内部稽核审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稽核审计机制,实行稽核审计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实施稽核审计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问责制,建立稽核工作整改机制;转变稽核方式,从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转变为与事前、事中预防性监督检查并重相结合;从主要依靠合规性审计转变为与风险防范性审计并重;从以单纯的经济惩处转变为教育与行政惩处并重。
(六)加强 IT 系统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 IT 系统风险防范制度,加强信息科技系统风险管理。二是建立信息科技风险安全应急系统及方案,并适时的进行修订和演练,积极做好数据备
份的异地存放和异地计算机灾备中心。三是适时的改进和完善 IT 系统,充分发挥 IT 系统对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
银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总结报告 (二)
今年以来,为了保障我行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百亿利润的顺利实现,在省行领导下,全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制定了多项相关制度及措施。就内控板块,省行特别制定了《“中国银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方案》(粤中银法〔2010〕52 号)。作为基层网点,对上级指示的重视和执行到位是决定成效的关键,我们深知形势的紧迫,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故十分重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在第一时间着力配合,全面部署,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分进度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如今良好的成效已日渐显现,现将本年度“执行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自今年六月份开始,我们正式启动了内控防案制度执行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进度要求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并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首先,组织大家进行集中学习与讨论制度及作风建设学习材料,并督促每一位员工书写心得体会,从大家的言辞语录中,感受的
到在学习过后,思想上有一定进步;其次,我们开展了及时的自查和排查工作,对照各条线制度要求,对日常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自查与排查工作,查漏补缺,并对困扰的问题及时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对制度更新的部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加强制度执行力度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最后,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培训工作,所有人员都参加了由操书记主讲的关于“双十禁”的专题演讲,并都通过了由监察内控部安排的关于内控防案及合规操守的测试,定期开展网点安全知识学习与防案演练。
二、主要成效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使得全体员工能够及时领会省行对于2010年各项工作部署及活动开展的精神、意义。能够配合上级部门,做到全行一盘棋,步调一致的开展工作,使得全员努力的方向更为明确,士气更加高涨。此外,对于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老问题,做了集中的、有针对性的根除,在关键时期对全体员工做了一次及时警示和预防,对潜在问题有一定遏止作用,同时,大家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也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员工对于制度和作风建设的学习不能保持持久热情,这将对学习成果形成直接威胁,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其次,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机制有待健全,特别是前台业务部门与后台保障部门的沟通问题,对于风险点的把握不够到位,直接导致相关制度的片面性,局限性,甚至疏漏偏差,反过来制约了某些业务的发展,
我们的部分员工,在遇到此类问题,依旧墨守成规,使得有问题不反馈,只做消极抱怨,日积月累,严重影响了制度建设的实效性。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了保...
篇六: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调查研究(之三) ——张平军 (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 肃兰州730070)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能源供应、 生态环境和 自然资源等对我国经济 增长的约束强度也在加大, 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 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 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这给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 一些欠发达地 区的科技管理人才和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只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中才能加以解决, 使科 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 出贡献。
关键词:
基层科技工作机遇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3. 3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
003— 6997(2 01 4)18- 0059- 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 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改革浪潮在相当程度上通过扩大对外开放、 引入国际竞争进 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行来反哺和倒逼, 必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巩固 体制机制,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 中国在世界中发展的态势。
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国步入主动谋 发方向、 路线选择 、 要素价格、 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 势的新阶段 , 谋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 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 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结底是要积极创造各种内外条件, 确 体地位 , 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 ,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 保中国顺利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要实现这些宏伟 力, 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 企业化改革 , 建设国家 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 目标 , 首先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领导与科技工作者的努 力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本质上明确了我国的科技体制改 制,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 建立 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 目和经费分配 、评价成果的机 革是科技进步与创新主导的新型工业化, 将成为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 提 制。发展技术市场,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 出加强市县基层科技工作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 创新商业模式 , 促进科技成果 l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深刻认识基层科技工作面临的 资本化、 产业化。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 完善政府对基础性、
战略性、 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 新机遇与要求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导下, 基层科技工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
建 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 作必须有更大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速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对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提出了 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决定》 指出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 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 一系列迫切的要求。
首先,是以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内容落实到基 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独立进行环境监管 和行政执法;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 层 , 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是依靠科技 改革创新与进步。
基层市县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 区域联动机制 ; 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 完善集体林权 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制度改革; 及时公布环境信息 , 健全举报制度 , 加强社会监 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 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发展壮大县域经 济 ,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是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的
基本任务。大量事实表明, 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 度,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乡差距 、 区域差距 ,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差距造成的, 而且 十八届三中全会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乐章。
新的 主要是 由县级基层科技差距造成的。科技兴则县兴 , 特别是 2014 年· 第 l8 期( 总 443 期)
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 仍停留在传统发展模式的 困境中, 经济增长乏力 , 结构调整缓慢, 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 科技改革与科技创新这个有力的推进器。其次, 统筹城乡发 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 这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出路。如 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农业 发展 、 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富裕, 是新形势下基层县级科技 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命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 乡统筹发展 , 从根本上解决好“ 三农” 问题, 关键在于充分发 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近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 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而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已经成为两 大突出问题, 有效地解决好这两大问题, 必须发挥科技第一 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再次, 基层科技管理工作是建设国家 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县(市)级科技管理工作主要承 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 , 这也反映着国家科 技工作的总体成效, 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 , 也是国 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长期以来, 我 国科技工作对基层科技体系和能力建设重视不足, 对满足公 众的科技需求重视不足。通过加强县(市)级基层科技工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福 祉, 使基层科技工作成为我国科技事业中一项基础性 、 常规 性的工作,将能引起科技整体工作思路和重点的重大转变,
有效地拓展科技工作空间, 实现科技在各领域发挥重要引领 的作用。然后, 基层市县科技管理工作主要为广大科技人员 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天地。从统计数据看, 目前全国县及 县以下技术机构近 2 万多个,而技术服务机构近 10 万个以 上,而为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 460 万人,
这是我国科技战线一支非常宝贵的力量。这些科技管理及技 术人员长期战斗在科技成果应用第一线,熟悉基层情况 , 了 解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
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和专业技术 人员对下要推广技术, 对上要提出科技问题, 发挥着承上启 下的重要作用。领导与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基层广大 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不仅是加快科技 成果转化应用的客观要求, 而且对提高我国科技改革与创新 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 , 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是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提高到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关系中华民族前途 命运 、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随 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 强化公共服务, 为社 会提供基本的科技基础设施、 基本的科技信息和知识 、 基本 的技术培训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
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基本任务。通过加强基层县级科技工 作 , 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科技公共服务 , 特别是在经济发 2014 年·第 l8 期(总 443 期) 展水平低、 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 将基层科技工作放在与 义务教育、 公共卫生、 扶贫和保护环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 进 行重点部署 ,使科技改革与创新充分惠及亿万普通民众, 是 执政为民, 为实现党在各项工作中的实际体现。
2 基层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有关科技工作部门对县市科技工作的调查材料看 , 全 国基层市县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有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 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科技工作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科技 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基层县级科技创新与发展和服务体 系不健全, 科技推广能力较弱,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农民迫切 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在经济落后的贫困乡及少 数民族县乡、 科技工作开展并不好, 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 后相互影响 , 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广大贫困 县乡, 科技工作困难重重, 情况令人担忧。一些地方县科技工 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据资料调查统计看, 贫困县 的基层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从总体上看, 我国科技 管理者队伍的能力素质还是比较强的,但是面对新形势、 新 任务、 新要求, 还存在以下差距。
2. 1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队伍谋划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 一是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没有审时度势、超前谋划,
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
从县市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总体情况 看 , 传统型、 经验型的科技行政领导干部多, 谋划型、 创新型 的科技管理人才相对不足。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 势, 部分科技管理者思想不够解放, 思路不够开阔, 改革创新 的紧迫感不强。一些科技管理者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
对宏观局势、 发展趋势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准, 不善 于从宏观上思考问题、 把握规律。有的科技管理者缺乏果断 决策的胆识和气魄, 不善于超前谋划, 抢抓机遇。
极少数科技 管理人员有守摊思想, 安于现状 , 不敢、 不愿创新。二是转变 职能、 依法行政、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部 分科技管理者在转变职能、 依法行政 、 优化环境等方面存在 较大差距, 习惯以行政命令手段解决问题, 不能很好地综合 运用行政、 经济、 法律等手段。
一些科技管理者欠缺公共管理 和公共服务知识 , 还没有适应由单纯的行政管理、 行政干预 向优化发展环境、 提供高效服务的职能转变 , 为公众提供高 效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有的科技管理者对市场经济 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 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不准, 引导 、 调控经济 发展态势,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灵活 应变、 解决矛盾、 协调发展的能力还不够。相当一部分科技管 理者面对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新矛盾, 不善于协调处理,
缺乏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有 些开展工作的能力比较弱, 关键时刻束手无策、 一筹莫展; 部
分年轻科技管理者预见问题、 综合协调 、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 力较弱, 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心中无底 , 不能从容应对;
有的科技管理者工作中习惯于机械执行政策, 不善于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应变; 少数科技管理者深入基层、 深人群众不够,
对群众工作缺乏应有的耐心, 不愿、 不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 工作, 难以很好地宣传群众、 说服群众、 发动群众。四是部分 科技管理者储备知识 、 获取信息 、 学习提高的能力需要进一 步增强。相当一部分科技管理者, 尤其是科技行政领导干部 在学习上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以干代学 、 重干轻学现象比 较普遍, 自我充电的意识不够强, 获取新知识 、 新方法、 新技 能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不够 , 不善于积累和储备知识 , 知识老 化现象 比较严重, 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 求。有的科技管理者不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发现、 收集 、 分析和 处理信息来弥补 自身知识的不足。
还有的科技管理者虽然注 意学习, 但不注重系统思考和总结提高, 有知识不善于运用,
有理论不善于结合, 没有做到好学善学 、 活学活用。
从问题的原因分析看有以下几种。一是在一些贫困地区 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科技文化知识基 础不够厚实, 结构不够合理。出于历史的原因, 科技行政领导 干部队伍的整体知识层次不高, 前学历的少, 后学历的多, 大 学 以上 文化程度 的科技 行政领导 干部有 三分之二 以上是工 作以后取得的学历, 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 造成整个科 技行政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科技行政领导干 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年龄上没有完全形成 梯次配备, 专业结构也较为单一, 相当数量 的科技行政领导 干部所学专业集中在党政管理类, 熟悉现代管理、 财政金融、
外经外贸和法律、规划等专业的科技行政领导干部不足, 不 少班子在能力和性格结构上没有完全达到互补和相容 , 影响 了班子整体功能和科技行政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特长的充分 发挥。二是基层市县一级对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的措施不够配 套, 效果不够明显。科技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 新时期的要求, 对运用各种培养措施全面提高科技管理者综 合素质研究得不够, 特别是对如何进一步使广大科技管理者 更新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还缺乏行之有效的 措施。工作中重视科技管理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调整 , 忽 视成长中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改进 , 培养与使用脱节问题仍然 没有很好地解决。科技管理者培训的针对性、 实效性还不够 强, 重政治理论教育、 淡化业务技能培训的问题依然不能理 想的解决, 对吸取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新的培训方式研究 得不够, 没有真正实现根据科技管理者 自身需求开展分类培 训和个性化培训 , 影响了培训效果, 没有完全达到通过培训 尽快提高科技管理者整体素质的预期 目的。
三是基层科技管 理人才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 , 激励不够充分 , 虽然中央和各 级党委、 政府对科技部门改革方面不断探索 , 取得了明显成 效 , 但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的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任用和管理 监督机制, 与其他领域相似 , 科技管理...
篇七: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国软科学增 刊( 下 )基层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能力研究—基 于 江苏省县(市) 基 层案例分析张玉赋,张巍巍,高冉 晖(江 苏省科 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院,江 苏 南京21 004 2)摘要:科技创新成 为推动我 国区域发展的主导性 因素,基层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为了探 索更加有效的基层科技管理体制 和工作机制,以江 苏昆 山市、如 皋市、大丰市为研究对 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 类型地区基层科技管理体制 与管理能 力 的情况及其对科技创 新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 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基层;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案例 分析中图分类号:F0 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X)02T heStudyo nSeie n e ea nd Te ehn olog yMa n ageme nta nd CaPab ilit yof Gr a s s一r o otsGo v e r nme nt—Ba s eo nt heEmPirie al An alysisof J ia ngs uPr o vin e eZH A NG Yu一fh,ZH AN G Wei一wei,GAO Ran一hui(Jia鳍5 0Ae ade哪 ofSciencea nd Teehn ol口召〕ofrDe: el叩ment,Jia娜。,Na nij 鳍,2 10042)A bstr a ct:Seie n e ea ndte ehn olo郡in n o v atio nha splayedale adingor leinpor motingtheerg io n al de v elop me nt.Seie n e ea ndte ehn olo郡in n o v atio natG ars s一orotsle v elsho uldn oto nly payat te ntio ntothete ehn olog ie al in n o v atio n,bu tals othein stitutio n al in n o v a tio n.Thereofe o u ntrie sinJia ngs uha v ebe e ntake na stheportoyt pe s,a nd ma n ageme ntsystema ndma n ageme nte apabiliytinthe s eth erediefr e nte o u ntrie sha v ebe e nin v e sti gated.Theim pa eto nthede v elop me ntofs ei-e n e ea ndte ehn olo郡,e e o n om y,a swel la sthes o eieytha sbe e ne xam in ed,a nds omes ugge stio n sha v ebe e npor po s ed.Key wo rds :gars s一orotsle v el;s eie n e ea ndte ehn olo郡in n o v atio n;ma n ageme ntsystem ;em p irie ala n alysis一、引言我 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关键 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 变经 济发展方式 的攻 坚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 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重强调科技创新是 提高社会生产 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 国家发展全 局的核心位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技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基层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 ( 市 ) 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 撑和强大动 力,是科 技成果转收稿 日期:20 13一10一0 8修回 日期:2 0 13一10一2 8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研究项 目(20 12 GXsZD021 )作者简介:张玉赋(1962一),男,常州漂阳人,江苏省科学技术发 展战略研究 院研究员,科 技政策研究 中心 主任,研究 方向:科技政 策、区域创新、科技体制改革1 5 6科技与社会基层科技管理体制 与 管理能 力研究化的主战场,是科技惠及广大民众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备受瞩 目,在党 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目标的指引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对县 (市 ) 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 日益显著,新机制新模 式不断涌现,县 ( 市 ) 域科技 自主创新 和服务“三农”能力大幅提升,政策法规建设 不断加强,基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大 幅改善。但 同时,基层科技创 新仍是我 国科技创新体 系建设亚需完 善的薄弱 环节,创新资源匾乏、管理服务能 力薄弱、政策落实缺乏成效、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 日益凸显「2 5」。为了进一 步推动我 国基层科技工作,深人了解我 国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 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 向基层 集聚、充分 释放基层创新活 力的制度 因素,现选取较早 实施 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型省份建设 成效显著、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第一的江苏为典型,并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显著差异、区域经 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基层科技工作方式方法 的差异性,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昆山市、如皋市、大丰市为研究对象,广泛调查、深人剖析,总结 三地推动基层 科技创新工作 的做法 和经验,比较并提炼不 同发展水平地区基层科技创新 的思路、新模式、新机制,探寻现阶段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 管理 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推动我 国基层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能 力大幅提升提供助 力,为全 国基层科技工作跨 越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训。二、江苏不 同地区案例对比分析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发展 的主导性 因素,基层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科技创 新,也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发挥支撑作用,也要发挥引领作用。为了深人剖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科技工作在支撑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探索更加有效 的基层 科技管理体制 和工作机制,本节以江苏南 部的昆山市、中部 的如 皋市、北部的大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地区基层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能 力的情况及其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 科技管理部门机构设置 与人 员配备 情况分析1.科技 管理部门机构设置情况县 ( 市 )科技 管理部 门的机构设 置健全与否,直接反映出基层科技管理部 门的职能大小 与工作业务开展 的范围和状态,进而决定了科 技管理部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作用 与角色「8」。研究结果显示,我省县 ( 市 ) 基层科技管理部 门因地区的不 同,机构设 置数 量也存 在较大的差异。如20 12年昆山市科技管理部门下设8个职能科室,而如皋市设有6个,大丰市设有4个。从科技局所设科室的数量来看,昆山市要 明显多于如皋市和大丰市,同时,昆山市的科技管理部 门职能相对 比较健全,职责和分工也比较明确。这同昆山市经济发展较快、企业数量和规模较大有 密切关联。目前,昆山科技型企业和居于国内行业领域先进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企业对科技的需求十分旺盛,当地政府 十分重视依靠科技来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对市科技局的各项工作 和事业发展给予大 力的支持。表1中还列出了近 3年中各市科技局新增 的内设科室,昆山新增合 作交 流科,如 皋新增 知识 产权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各市科技 管理工作 的新需求和工作 的侧重点。表1县级管理部 门机构设置及工作条件状况地年份内设部近 3年下属行政事业实际区门个数新增 内事业编制编制在职(((个))设部 门单位人员数人员数人数名称(个))(人))(人))(人))昆201222((合作::1444::3 555山2 0 100000交流科l 222223 222女口201222::知识::1333::::皋2 0 100000产权科l 2222222大201222444无::12221OO2 111丰2 0 10004444444l 222l 0002 2222.科技 管理部门人员配备情况从科技管理部 门的人员 编制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的数量要略高于欠发达地区。20 12年,昆山为35人,如皋为3 1人,而大丰为2 1人;20 10年,昆山为32人,如 皋为27人,大丰为 2 人。尽管如此,江苏县 ( 市 ) 的科技管理15 7
中 国软科学增 刊(下)部门的人员编制数远高于国内的平均水平,约为巧 人,这表明江苏各县 ( 市 ) 地区政府对科技部 门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也对于促进当地经 济社 会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尽管如此,实地研究发现,昆山、如皋两 市均存在 实际在 职人员高于人员 编制数的现象,特别 是昆山。这说 明两市不 同程 度的存在部门设置偏少、人员编制不 足等现象。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造就一支强有 力的基层科技 队伍,是 搞好 基 层 科技 工 作 的关 键 所在「9,。」。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县 (市、区) 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科技进步摆 在支撑 县域 经济社 会发展 的关 键位置。3.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经费情况在实际的研究 中,我们还了解 到苏中和苏北科技局的工作经费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2012年,如皋市科技局工作经费 总额达到了 580万元,较200 8年分别 增加了 100万元,增幅为20.8%;大丰市科技局的工作经费总额达到了 493 万元,较2008年分别增加了 314万元,增幅为175.4%。大丰市科技局的工作经费近五年 翻了近两番。这表明,大丰市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这也正是近几年大丰市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的原因之一。当然,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地方 的科技工作经费和工作条 件都相对好于落后 地区。因此,地方科技局的经费投人状况主要受地方经济状况好坏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的影响程度较大。(二)基层科技服务体 系建设情况 分析基层科技服务体 系建设工作是 我国区域科技工作 中的薄弱环节,江苏 的科技工作走在全 国的前列,调研小组专门对昆山、如皋和大丰 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人研究。1.基层服务体 系建设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 出,3个县 ( 市) 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多的在 18 个,数量少 的只有3个。201 2年,昆山作为苏南的典型代表,拥有大量的创新载体,科技示范基地9个,科技园区 9个。示范基地、科技 园区1 5 8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重要引擎,功能健全,体 系完善、支撑能 力强 的创新创业载体 和服务平 台能够从整体上 大大提高区域创 新能 力。同样,科技园区、科技场馆、基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服务体系设施等建设 的滞 后,既制约了科学 知识的有效普及,也阻碍了科技进步对县 ( 市 ) 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发挥。表2县 ( 市)基层科技 服务体系情 况( 个)地区年份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场馆科 技园区昆山2 0 12299`// //99如皋2 0 122OOll22大丰2 0 122OO44332.基层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我们还对各市科技开发和服务机构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我省经 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基层科技开发与服务机构设 置上有了较快增长,特别是位于苏北 的大丰市,服务机构 的数量增至 29 个,基本接近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 和苏 中县市情况。服务机构数量一方面反映出基层科技市场 主体数量 的差异,另一方 面也 间接反 映出科技创新和科技市场交易行为在 当地呈 现出的活跃状态。这表 明随着经 济发展,科技 开发 的服务需求将会越来越 强盛,这也从一个侧 面反映 出科技开发 应用与区域经 济社会 发展 的密切 相关性。大力培育和推动基层科技开发与服务机构建设,并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科技与经 济建设 中的作用,是推进基层科技市工作 的重要内容之一。3.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研究 中我们还发现,各县市在科技人才 队伍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苏南和苏 中县 ( 市 ) 由于具有良好 的区位优 势和发展基础,人 力资源较为丰富。相反,对于苏北 的城市而言,比如大丰的科技人员无论从 自身知识结构,还是从专 业技术水平方面,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 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较 大差 距,难以对关 系区域 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提供有效 的技术支撑。当前,地方科技人才匾 乏的 问题,已成为制约县 ( 市 ) 科技工作的一个重 要瓶颈。因此,对于经 济欠发达地区,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 和
科技与社会基层科技管理体制 与 管理能 力研究培养 力度。(三)科技 管理部门统筹协调 能 力建设 情况分析基层科技工作是一个 结构复杂 的大系统。科技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管理部 门与地方政府领导之 间、科技 管理 部 门与政府其他 部 门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 制约。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基层科技工作 才能顺利 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 的理论精 髓,科技管理部 门 自身 的能 力建设 中,也要贯彻 这一根本要求,要努力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坚持在统筹 中处理矛盾,在 兼顾 中把握 平衡,在 协调 中促进 发展,使科技工作 的各个要 素、各个 方面、各个 环节都 能 够 健 康、有 序、优 质、高 效 持 久 地 向 前推进[’ 1 12」。从表3中可以看 出,调查的3个县 ( 市 ) 平均每年 由科技管理部 门牵头协调召开、其他各 部 门参加的会议,平均每县 ( 市 ) 每年约为4次;其 中,县 ( 市 )党政领导组织召开的科技工作专项会议,平均每县每年召开2次。3个县 ( 市 ) 均设有跨部门科技创新组织领导与协调机构,比如 昆山的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如 皋和大丰设 有创新城 市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结果充分说 明基层科技管理部 门的统筹协调能 力在地方政府 的支 持下,正逐 步增强。各地方科技 管理部 门纷纷创 新协调、统 筹方式、方法,使得科 技创新方 面的工 作更加到位,有利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是政策上赋予各级党 委、政府 的重要 职责。在 开展基层科技工作过程 中,需要唤醒引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 同志 的重视,需要协调 政府其他各个部 门对科技工作给予支持,需要 引起市场主体对依 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效益的认 可。这便需要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结合地方实 际情况,深人实 际调研 和座谈,切实了解和摸清市场主体对科技 的现实需求,进而采取有效 的方法 和措施,统筹兼顾宏 观调控与市场配置,协调各方利益,积极推进基层科技工作的有序开展。从基层科技管理部 门开展重大调研次数看,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昆山市还是经济欠发达 ...
篇八: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编辑:梁春丽E-mail:lianglizi505@163.com2021年·第9期71Practice|运维管理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基层央行IT运维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中心支行 张 哲摘 要: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新兴技术发展的潮流实现IT运维数字化转型,是提升运维管理可靠性与智能化转变的必由之路。当前,基层人民银行网络的复杂性和异构性逐渐增强,传统网络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本文讨论了运维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并针对运维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资产管理;三道防线;网络安全一、当前IT运维的难点(一)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人行省级数据中心各类资产存在数量大、种类多、周期长、人员变动大等问题,致使管理难度较大。且当前依靠人工方式,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容易出现资产账目不清、数据不明及盘点工作繁重、工作耗时耗力等问题。此外,在传统运维管理中,重点关注的是IT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用户行为的安全性,没有对资产进行集中安全管控,容易造成两大问题:一方面,资产定位比较难,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设备定位与备品备件出库困难;另一方面,资产管理混乱,容易出现需要更新的设备存在超期服役的风险。(二)风险控制具有滞后性运维管理、风险控制、内部审计构成了网络安全管理的“三道防线”。传统的网络安全管理通过人为的方式实现“三道防线”的有机结合,但每道防线的执行几乎都是由相关人员完成的。由于人为原因,某些风险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是在运维管理中,由于参与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且这种风险还不能及时被发现,给日常生产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二是风险控制主要是对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但是安全管理人员行为存在不可控性,一旦其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执行,风险控制又不能实时对运维管理进行跟踪与控制,容易引发风险。三是内部审计是对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计,由于诸多原因,不能对所有业务进行审计,个别业务只能进行抽样监督检查,因此,存在潜在风险未被发现的可能性。(三)日常运维过渡依赖运维人员为了确保各类IT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各数据中心均借助技术手段对与日俱增的IT基础设施进行管控和监测,但是面临许多问题,如监控系统种类繁多、数据作者简介:
张 哲(1983-),男,陕西榆林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科长,现作为援青干部供职于人民银行海北 州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网络安全。收稿日期:
2021-05-24
栏目编辑:梁春丽
E-mail:lianglizi505@163.com2021年·第9期72Practice|运维管理格式存在差异化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数据利用率低,只有在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时才进行回溯定位处置,严重降低了故障处置的时效性,使得日常运维依赖运维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且数据分散处置对于整体网络安全防范有一定限制,亟须对数据进行集中智能管控。(四)广域网流量与管理的矛盾对于运维人员而言,广域网流量类似于网络“黑盒”。运维人员一般很难实时了解广域网业务流运行、带宽占比等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广域网流量大幅增加、成本昂贵的情况下,带宽与业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流量管理一般采用QoS队列调度,在链路拥塞时,由于报文排队的原因,业务会出现较大的延迟和抖动,出现质量明显下降的问题。二是电视会议、保卫视频监控、补丁防病毒等突发流量可能导致国库、营业部等核心业务办理较慢,甚至出现业务中断的现象。这也是传统广域流量调度的一大难题。三是流量分析工具成本较高,使用复杂,造成流量应用级分析很难落地,同时,定位应用层面故障处置周期较长。二、运维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一)自动化资产管理随着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运维管理、资产管理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管理方式,打通了管理末端的堵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末端设备的互联互通,不断将原有人为观察记录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射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采集需要监控的设备的数据信息,实时显示、分析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资产脆弱性和暴露面等相关情况。一般电子设备资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IT基础设施,另一部分是设备终端。IT基础设施管理,是以智能化资产模块实现对IT基础的设备上线时间、维保情况等进行多维度的管理,通过对设备的部署情况进行分析,使得各类设备部署更加合理化,避免设备出现超期服役和断保的情况。终端资产管理,是以终端为管理单元,对所有的终端软件资产(操作系统、安装软件)、硬件资产(设备品牌、型号、硬盘)进行管理,并通过一体化终端对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从而对终端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资产的合理化采购、配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资产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结合资产信息、资产变化、所监测到的脆弱性信息和威胁信息,对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协助系统安全管理人员掌握整体安全状况。(二)全流程监督业务快速变化、用户环境日益复杂、IT应用日益繁多等因素导致了IT服务与实际业务需求脱钩。在网络安全生产中,运维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从技术和业务的双重视角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保障业务处理平台高效、安全、正常运行,为业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成为运维人员和IT部门的常态工作。一是建立一套高效的运维交互平台,理顺不同部门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协作关系,从整体出发,建立一个系统化流程,细化和构建日常运维、管理、监督、审计等环节。二是建立端到端的流程,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到满足用户需求端去,将两端连接起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故障处理、资源调度优化、系统割接、业务保障等运维工作的闭环流程监控和管理。在流程设计阶段必须采用精益和敏捷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三是建立审计全覆盖大数据分析平台,将审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使用,改变传统数据分散、审计周期长的现状。定期完成各种主体性业务分析并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同时也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数据毁损、缺失、泄密的情况,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感知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了解网络中各种不同业务流量的运行情况,同时也可以为网络管理员制定QoS策略提供依据。二是为内网用户画像,描述每个用户是否存在潜在违规行为、用户使用终端的习惯等,从而为资产管理分发设备提供依据,
栏目编辑:梁春丽
E-mail:lianglizi505@163.com2021年·第9期73Practice|运维管理使得设备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三是对日志解析和事件进行定义,将原始日志转化为安全事件,然后通过关联分析规则对安全场景进行规则模型的建立,对实时日志流进行单一逻辑的关联、复合逻辑的关联、基于黑白名单的关联、基于漏洞的关联、基于威胁情报的关联、基于统计的关联、基于时间序列的关联、基于攻击链的关联等,支持实时流处理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深度挖掘安全隐患、发现网络内的入侵威胁或疑似威胁行为,判断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帮助安全运维人员实现对全网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四)智能化的广域网流量管控智能流控通过优化流量调度和管理的技术,实现动态、精确的流量控制,从而提升业务服务质量和链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利用对令牌机制创新的分层CAR技术,实现了PQ,CQ,CBQ等传统的调度策略,不仅简化了QoS调度设计,还大大降低了业务流的时延和抖动程度,显著提升了业务的保障能力。二是入接口分层CAR和出接口共享带宽限制设计,为省级数据中心提供了带宽在多部门间预留和共享的方案。该设计不仅继承了IP承载的带宽共享特征,保证了带宽的利用效率,还支持多个在线IP终端的带宽公平分配。三是能够对广域网全流量进行分析和存储,对广域网所有应用进行监控,为QoS进行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在业务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回溯分析数据包特征,迅速定位故障并处置,大大减少故障处置时间。三、运维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建议(一)转型周期较长虽然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但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影响数字化转型的因素较多,建设周期较长是最突出的问题。运维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有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这要求人民银行省会中支高度关注和重视数字化转型,正视自身面临的转型压力,找准自身定位和目标需求,加强数字化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能力,要建立新的架构,做好顶层架构和路线图设计,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二)缺失专业技能人才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规划设计、平台建设、实施运维、技术支持等IT人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缺乏数字化转型的相关人才。单位聘请相关人才成本较高,而且对现有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因此,省会中支需要长期培养具备IT视野的流程管理、业务分析等业务人员,制定鼓励各种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努力营造人才成长和锻炼的良好环境,从而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需要省会中支支持,持续加快推进业务系统“三集中”和两大平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不断推进基于平台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加强对大数据、5G、人工智能的研究,推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强和重视对数据资产的梳理、分类、采集、存储和应用,提升数据资产价值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为人民银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四)资金预算有限虽然人民银行对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视,但利用人民银行有限的预算只能分步实施、分阶段部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伴随着专业技术与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需要申请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统筹考量分步骤实施,避免因考虑不完备导致的选择失误与重复建设,最大化实现运维的数据化转型。
FTT参考文献:[1]石菲. 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器[J]. 中国信息化,2019(9):33-35.[2]张云帆.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发展策略与价值挖掘[J]. 移动通信,2016(5):20-23.[3]沈建光,朱太辉. 金融数字化进阶之路[J]. 中国银行业,2020(5):83-85.
篇九: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mes Finance2017 年第 11 期中旬刊(总第 678 期)时 代 金 融Times FinanceNO.11,2017(CumulativetyNO.678)Times Finance2017 年第 11 期中旬刊(总第 678 期)时 代 金 融Times FinanceNO.11,2017(CumulativetyNO.678)基层央行加强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做法及建议马千里(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甘肃 嘉峪关 735100)【摘要】干部能上能下,一直是制约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某基层央行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准、方式、渠道,积极探索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取得较好成效。【关键词】干部 基层央行 能上能下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制度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下”的标准,规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用人导向是最大的根本。为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某基层央行探索开展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得到进一步落实,逐步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环境,为广大干部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充分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工作精气神。一、主要做法一是基层党委高度重视,铸造“大”的平台。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印发施行后,该基层行党委高度重视,结合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规定,围绕干部新《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切实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平稳推进,真正让“有为”者“有位”, “不为”者“失位”,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着力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制度环境和政治生态。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构造“大”的视野。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就必须打破常规,破除求全责备、平衡照顾、论资排辈等做法,为选贤任能开辟新路,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以脱颖而出。近年来,按照系统非领导职务设置暂行办法,对部分年龄较大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转任,对新任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不断激发干部增强开拓进取精神,促使干部加强学习,迫使干部干出实绩。制定《非领导职务工作督查督导管理办法》,继续发挥转任干部的管理特长、履职专长和工作优势,认真履行制度管理与执行、重点工作部署、党建任务落实、目标考核管理及双联工作等职责落实情况的督察督办工作。三是深入学习宣传,营造“好”的氛围。该基层行高度重视,把学习宣传《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制度作为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领导干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学习,形成了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带头,带动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利用科务会全面学,部门负责人利用会议等形式政策进行解读学习,提高了职工对干部能上能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工干部全面领会深入学习,组织人事部门把学习贯彻干部能上能下相关政策作为提高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细读精读文件。通过组织学习,努力使领导干部 100%掌握,组工干部 100%精通,一般干部 100%知晓,全面营造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考核了解,打通“下”的出口。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过程中,通过谈心谈话、综合研判、列席会议、强化考评等方式来跟踪了解干部,准确掌握干部身体条件、履职情况、勤政廉政情况、遵守政治纪律和相关管理规定等情况。首先,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和谈心谈话工作,根据《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结合部门工作考核和民主测评结果,对中层干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结合分析研判工作,开展绩效面谈工作,并对不适合在现职岗位工作的人员开展调整。其次,实行纪委监察部门全程列席各类会议制度,由纪委检察部门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直接观察识别干部,从而深入了解干部、从严从实识别干部,并在干部考察中征求纪委监察部门的意见建议。再次,严格执行干部职工《金融事项报告办法》,加大对干部个人有关金融事项报告的核实,并将核实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使用的参考因素。最后,严格落实制度措施,疏通“下”的渠道。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及时办理到龄退休手续,推进工作人员到龄退休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认真落实问责制度,对连续两年工作考核排名部门负责人,给予岗位调整交流。二、工作建议一是健全干部交流机制。要通过上下交换地方、左右交换单位、彼此交换工作等形式,为干部能上能下创造新天地。特别是对长期在人、财、物等部门工作的干部,要有计划地在本单位内部开展交流。二是积极把干部送出去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之一为“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建议加强对基层行新选拔任的中层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不断解决基层行干部选拔中培训层次低的现状。三是严格实行干部试用制度。试用期间,要有重点、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新选拔任用干部的德才素质,以弥补因干部考察时间短所造成的不足。试用期满后,考核不合格的,要坚决予以调整,防止试用期考核变样。作者简介:马千里,男,汉族,甘肃安定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302万方数据篇十: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秩序 ,促进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 高。要贯彻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有关风险评价准则,实施贷款卡发放 核准行政许可,并对贷款卡的持有、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依 法处理征信 违 法违规 行 为 ,有效解 决违规 成本过 低 的问 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不 作 为、渎职的行为严肃处理。要组 织实施征信行 业标 准,促 进 信息跨部 门跨行 业共 享,规 范征 信 业务活动 ,推 动社会 信 用体 系建设 。要督促发 生严重违法 、违规行为 的征信机 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清偿有关债务,退出征信市场。(四)发挥优势,营造良好的征信管理环境。创造 良好 条件,为信用体 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要健全信息资源 共享机制 ,为地方政府准确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应对突发 事件、改进公共管理提供数据 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对人民 银行征信工作的支持。要为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 营业 网点提 供优质 、高效 的征 信服务 ,帮 助银 行 类金 融机 构 降低 信贷风险 、扩大信贷营销 、培育忠诚客 户群 、提升 市 场竞争力。要加大资金引导和扶持力度,开展征信政策法 规、重点地区和重点征信问题等方面的研 究和技术示范,
加强高新技术在征信管理中的应用,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的 深入 开展 。要对征信业务人 员开展 多层次 、多类别的 专业 培 训和继 续教 育,逐 步形成政 府引导 、社会 支持和 企业 自 主 相结合 的征 信从 业人 员培 训体 系。要 广泛开展 征信 宣 传 ,进 一步提 高全社会信 用意识 ,积 极推广信 用体 系建设 中的成功经验 ,营造浓厚的信用体 系建设氛围。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信用环境已成为地方 经济发展 的重要 因素 ,并且 直接 或 间接地 影响社会生 活的 方方面面。因此,构建合理完善的地方信用体系不仅是经 济发展 的需要 ,更是 构建和谐社会所 需。人 民银行应 当切 实加强征信队伍素质建设,充实征信人员,解决好征信部 门“事有人做”和“人能应事”的问题,为履行好部门职能创 造条件;要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依靠全社会力量一定能实 现信 用体 系建设的最终 目标。
(责任编辑:李彤)(校对:LT) 王 立枫 (中国人 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呼和浩特 010020) 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简称养老统筹 )是职工的“养老 钱”,管好、用好养老统筹,事关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切身利 益,事关在职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但在 实际工作中我们 发现,基层央行养老统筹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 待解决。
一、 存在 的问题 (一)养老统筹岗位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基层央行养 老统筹 岗位挂靠综合办公室,大多数为兼职,由非专业人 员从事此项工作 ,必然造成业务不精通 ,只知其然不知其 所以然 ,对于职工的咨询 ,不能做 到答疑解 惑,使 职工 心存 疑虑 ,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职工关心养老统筹工作的积极 性不高。
(二)养老统筹业务培训欠缺。目前,人 民银行经费紧 张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面的业务培训几乎不开展 ,基层 央行养老统筹岗位人员,无非每个月末打印报表 ,向上级 行人事部 门上划养老统筹基金 ,除非工资调整 ,日常无事 可做 ,养老统筹业务培训十分欠缺,岗位人 员发生轮换时,
也只能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法,不求甚解,突击 式的学习方式,只能使 岗位人员应付 日常工作,知识和能 力无法再进一步向纵深挖掘发展。
(三)养老统筹监督机制乏力。养老统筹基金涉及到职 工的切身利益,由于大多数职工不明白其业务操作流程和 有关规定,加之养老统筹岗位人员对有关问题解释不清 楚,导致职工年终被动在年末个人账户的对账单上签字确 认 ,数字正确与否,从不予以过问,使养老统筹监督机制不 健全且严 重乏 力。
(四)养老统筹调研工作开展不力。随着国家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范围不断扩大,基层央行养老统筹 工作中还存在 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加以解决,调查研 究正是向上级行有关部门反映现实情况的最佳途径,通过 提供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上级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和依据,已是基层央行义不容辞的职责。目前,基层央行从 事养老统筹管理工作人 员素质不高,开展相关调研能力有 限,致使养老统筹调查研究工作还缺乏力度。
二、对策建议 (一 )加 强业务 培训 ,切 实提 高人 员素质 。鉴 于 目前人 民银行各级行经费紧张的现 实,建议人民银行充分利用网 络 系统,开展 自上而下的远程培训活动,将养老统筹培训 业务 纳入其 中,开展 全 员培 训 ,既能让 干部职 工 了解这 项 工作的来龙去脉,解除心中疑惑,又能培养后备力量,以防 不 时之需。
(二)强化养老统筹监督机制建设。针对职工年终被动 在个人账户的对账单上签字确认的情况,养老统筹 岗位 人员应增强养老统筹业务办理的透明度 ,将个人账户足 页打印 ,提供相 关依据 ,反馈给职 工个人进行核 实。同时 , 内审部 门应联合相关部门按季审计养老统筹账户管理情 况,对其正确性进行复查,以切实保障职工养老统筹工作 的严肃性 。
爨纛 l
莆 |
釜 (三)积极开展养老统筹调研工作。基层央行养老统筹 岗位人员应对阻碍工作有效开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工作 开展 的想 法、顺应 时代潮 流改进 的做 法 ,积极 开展 调查研 究工作 ,向上级行反 映 来 自最基层 的第一手 资料 ,使 问题 得到明确和解决,从而更有利于人民银行系统养老统筹工 作 的有效开展 。
(责任编辑:李彤 )(校对:LT) 远程培 训 管理 设 计 与优 化 的 李长春 崔 彬 (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 中心支行 通辽 028000) 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不断完善培训信息 管理体系,建立远程培训管理系统,便于对员工学习情况、 培训开展情况进行完整记录、统计分析、改进提升。同时可 以考虑将 远程培 训 管理 系统 与人 力资 源管理 信 息 系统相 连接 ,不断完善现有的远程培训体 系架构 ,相应的培训信 息完整地记入培训管理系统,每个员工从参加培训到最后 的成绩所有的信息都由网络 自动完成,与人力资源管理信 息系统 自动连接 ,将培训成绩等信息 自动输入人力资源管 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上,既要 实现与主站数据同步、课程资 源同步、监控管理 同步,又要做到平台下移、权限下放 ,在 总行远程培 训 中心的统 一安排 与宏观指 导下 ,赋 予各 分支 行 自主使用 、自主管理的权力 。
按 照 “网络应 用 系统 +培训课 程 资源 +教 学 管理功 能”的总体构建思路 ,促进远程培训流程的不断完善与优 化 ,使远程培训系统不仅能提供远程教学、互动交流、综合 评价、网络培训、网络考试 、结果统计等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与管理功能 ,实现学员从注册到学习、交流、辅导、考试全 过 程 的 网络化 ,以及培 训 需求 、培训规 划 、培 训项 目、培训 课程、考试考核、成绩查询的网络化,还能实现员工在线技 术 问答 、在线 竞赛 、统 计评估 等一 系列的现 场培 训及 管理 考核工作。要通过流程的优化设计,切实提 高教育培训的 灵活性和效 果。
(责任编辑:李彤)(校对:LT) 基层部分超市P 设定最低消费额 王建新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 中心支行 赤峰 024000)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速发展 ,在刷卡消费 日益 成为方便服务普通百姓的重要支付手段的 同时,也为商家 降低 了现金 收付 、保 管的成 本与 风险 ,但部 分超 市存在 POS机刷卡设定最低消费额现象,当引起金融监管部门关 注 。
一、 POS机刷卡设定最低消费额的弊端 (一)刷卡最低消费影响消费者持卡消费的心理。超市 设定最低消费额未在明显位置提示,容 易使持卡人在消 费过程 中造成尴尬 ,如 未携带现金 ,选购的商品低于商家 最低消费额而无法购买,从而影响持卡消费心理 ,一定程 度上抑制 了使用银行卡结算的热情,不利于信 用卡的推 广使 用。
(二)刷卡最低消费加剧现金供需矛盾。超市限制银行 卡消费额度,导致小面额结算现金化,增加 了超市现金结算 量,特别是加大了辅币、小面额人 民币流通量和清点工作, 加剧 了基层 小面额人 民 币紧张状 况。
(三)刷卡最低消费引发公众对央行政策的质疑。央行 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 知》中明确提 出七项具体措施,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方 便群众,解决客户排队等问题 ,但是超市对银行卡消费刷 卡设置最低消费额度 ,极易让群众误解央行的政策。
二 、原 因剖析 (一)超市为降低销售成本而设置最低消费。超市作为 零售业主体,商业竞争压力大,多以薄利多销为经营理念,
尽 可能压缩支 出降低销 售成本 。目前 POS机一般 由银行业 金 融机构或银联 公 司向商家免 费提供 ,商 家并 不需要 支付 购机费用。打印用的每套一式三份签购单由银联公司免费 提供 ,但对 日耗材在 300份以上的超市需自行购买,签购单 每 套成本约为 0.1~O.12元 ,超 市为降低 销售成本提 高利润 率,便对小额消费限制使用银行卡。
(二)超市为提高结账速度而设置最低消费。超市客流 量 大容 易 出现排 队现 象 ,结账速度 对于超市吸 收客源 十分 重要。目前刷卡存在着银联连接慢,结账时间多于现金结 账时间的问题。对于小额消费,尤其是 10元以下的消费,既 不如用现金结账快,超市还要从微薄的收入 中向银行、银联 分配部分营业利润,导致了商户对消费额刷卡进行限制。
(三)监督主体不 明确形成监督 真空。超市设 置刷卡最 低消费违反《支付结算办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特约单位不 得拒绝受理持卡人合法持有的、签约银行发行的有效银行
推荐访问: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报告 央行 工作报告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