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5篇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有限公司 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版)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
述
一、项目特点介绍 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位于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驻地,公司占地19.3hm 2 ,建筑面积12.3万m 2 ,员工330人。公司现有4000t/d熟料生产线一条,配套建设9MW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及120万t/a水泥粉磨站。公司于2009年建设完成4000t/d熟料生产线并投入生产。2020年通过磨机技改,新增60万t/a矿渣水泥生产能力。具备年产熟料120万t,水泥160万t的生产能力。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具有环境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利用现有水泥窑设施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不但可以节省新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还可以缓解社会固体废物处理压力和新建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占地等问题。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对于带动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金桥水泥拟投资1050万元对现有实施技术改造,在现有1条4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带纯低温余热发电)的基础上增加部分综合处理设施,建设一套日处置320t市政污泥工程。该工程利用原厂区用地新建一套污泥卸料、污泥储存及传输系统,主要包括2356m 2 污泥贮存车间、1105m 2 污泥上料仓、配套污泥平台及输送管廊、除臭设备等。年可处理城市污泥96000t,改造后水泥产量并不增加。该项目于2020年5月19日取得了枣庄市市中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备案证明(2020-370402-30-03-042477)。
二、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以及生态环境部1号令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本项目属于“1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类别,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枣庄市金桥水泥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委托山东省鼎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枣庄市金桥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厂址及周边地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区的环境保护相关资料,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讨论了环保治理方案,随即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在环评报告编制期间,金桥水泥于2020年7月8日至7月21日在环评互联网进行了第一次信息公示;两次信息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评价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分析判定有关情况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该项目于2020年5月19日取得了枣庄市市中区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备案证明(2020-370402-30-03-042477)。
本项目位于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东三里屯村东北侧,金桥水泥厂区内,选址及建设内容不违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功能区划内容;符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等相关规划及文件要求,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用地布局和产业布局,符合开发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要求,厂区占地范围内不涉集中饮用水源地、分散式饮用水井及各级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等环境敏感区。
本次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低于三级B、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
四、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项目营运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水泥窑窑尾废气:颗粒物、SO 2 、NOx、HCl、Hg、Tl+Pb+Cd+As、Be+Cr+Sn+Sb+Cu+Co+Mn+Ni+V;污泥车间恶臭废气:NH 3、H 2 S。水泥窑窑尾烟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SNCR脱硝+电袋复合式除尘+湿法脱硫+烟气消白技术,可保证尾气处理达标排放。
污泥车间恶臭气体通过密闭、负压以及环境管理可有效控制恶臭气体的逸散和排放,使用引风机将恶臭气体引致生物滤池除臭设施,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能够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
(2)本项目不新增职工,不新增生活污水,项目设备、地面冲洗废水及车辆冲洗废水送公司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不会对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地表水造成明显影响。
本项目在采取源头控制、严格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监控和风险事故应急响应的防控措施基础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3)本项目产噪设备主要为风机、泵类等,采取设备设置减振基础或减震垫、风机进出口软连接、厂房密闭隔声等措施,可有效实现降噪,厂界及敏感点噪声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4)本项目新增固体废物主要为生物滤池运行时产生的少量污泥,污泥处理途径送至水泥窑焚烧。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五、主要结论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位于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东三里屯村村东北、金桥水泥现有厂区内,符合全国及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符合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不在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内;建设内容符合当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开发区规划环评“三线一单”和审查意见要求;项目采取完善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制定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可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全厂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在采取源头控制、严格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监控和风险事故应急响应等防控措施基础上,以及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各具体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通过采取工程提出的各项噪声控制措施,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环境风险处于可接收水平。根据水泥有限公司反馈的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两次公示均未收到反馈意见。为此,本评价从环保角度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可行。
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环保管理部门、相关专家、检测单位和水泥有限公司等诸多单位及个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项目组
2020 年 9 月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
录 录
1. 总则 ............................................................................................................................ 1
1.1编制依据 ...................................................................................................................... 1
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 6
1.3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 .......................................................................................... 7
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 8
1.5评价内容和重点 ........................................................................................................ 14
1.6评价标准 .................................................................................................................... 15
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20
2. 工程分析 .................................................................................................................... 23
2.1现有工程概况 ............................................................................................................ 23
2.2技改工程分析 ............................................................................................................ 43
2.3技改项目投产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 ................................................................ 76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8
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8
3.2社会环境概况 ............................................................................................................ 89
3.3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 ............................................................................................ 93
3.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94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120
4.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 120
4.2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 122
4.3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 124
4.4施工固体废物环境的影响分析 .............................................................................. 124
4.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125
5.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26
5.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126
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152
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153
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78
5.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180
5.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181
6. 环境风险评价 .......................................................................................................... 190
6.1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回顾性评价 ............................................................................. 190
6.2
技改工程风险评价 ................................................................................................. 193
7. 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206
水泥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7.1水泥窑处置危险废物的优势 .................................................................................. 206
7.2废气控制措施可行性论证 ...................................................................................... 207
7.3废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论证 .................................................................................. 212
7.4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214
7.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可行性论证 .............................................................................. 214
8.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篇二: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二章 新建工业对除尘系统的要求……………………………………………6 第三章 除尘工艺…………………………………………………………………9 第四章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20 第五章 建筑与结构………………………………………………………………22 第六章 消防………………………………………………………………………23 第七章 环境保护…………………………………………………………………24 第八章 职业安全卫生……………………………………………………………24 第九章 企业组织与管理…………………………………………………………25 第十章 建设计划进度设想………………………………………………………26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27 第十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29
附表:
附表 1:
经济评价指标汇总 附表 2:
现金流量表 附表 3:
利润表 附表 4:
资产负债表 附表 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6:
回收物料及直接成本估算表 附表 7:
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 8: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1 总 论
1. 1 项目名称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1. 2 项目背景 1. 2. 1 公司概况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地处某某某省东部, 某某山市与福利屯(集贤县县委、 县政府所在地)
之间, 双---福公路一侧, 距某某山市 6 公里, 距福利屯 2 公里(详见附图 1. 行政区域位置图) 。
厂界呈长方形,南北走向, 地势较平坦, 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 其中生产区占地面积 15. 11 万平方米。
公司始建于 1958 年, 1999 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由国有转为民营, 是某某某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 民营科技型建材企业, 2001 年通过 ISO9001:
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生产“安邦河” 牌 42. 5 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为“某某某名牌产品”、“某某某省免检产品”。
通过 2001 年和 2004 年两次大的改造, 现有φ 3. 0×46. 0m 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窑, φ 2. 8/2. 5×41. 0m 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窑, 已成为二条新型干法生产线。
产品销售市场范围在某某某省东部地区, 达 4. 82 万平方公里, 最大辐射半径 550 公里。
公司现有员工 943 人, 其中:
技术人员 147 人, 有一支善经营、 懂管理、讲实干的专业型人才队伍。
厂区道路与厂外公路相通, 有自备铁路专用线,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有自给原材料的石灰石矿山基地, 给、 排水以及工程地质自然条件良好; 煤、 电能源供应有可靠保证。
资产总额 23128 万元, 固定资产 14168万元, 资产负债率 59. 88%。
1. 2. 2 项目建设目的意义 (1)
改善车间厂房内的作业环境及厂区和周边环境。
(2)
消除烟尘使烟气排放达标。
(3)
淘汰落后的收尘设备和生产工艺, 采用国内先进的袋式脉冲除尘和电除尘器。
(4)
回收粉尘、 降低成本、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降低排放、 美化环境, 杜绝对大气的污染, 争取零排放。
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已有文件明确规定:
要求做好建材行业
2环保准入工作, 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准入, 同时现行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粉尘排放、 大气污染、 噪音及废水排放必须达到《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
及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为此本公司要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保工作必须同步跟上, 企业才有立足之地, 才能生存和发展。
同时, 也改善厂区的环境和车间作业环境, 减少污染和粉尘排放, 使烟尘和粉尘排放达标, 使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
本企业是由国有老企业改制设立的, 收尘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虽然有除尘设施, 但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和环保要求, 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改造, 才能确保烟尘达标排放, 才能保证不对大气造成污染。
本企业由于除尘设备不能发挥正常效果, 每年生产投入量和产出量都要考虑外排损失, 仅生料系统外排损失 0. 8%、 烧成系统排放损失 1. 0%、 制成系统排放损失 1. 2%、 包装系统排放损失 0. 5%, 也就是说, 生产 100 吨生料将有 0. 8 吨生料排放、 生产 100 吨熟料将有 1. 0 吨熟料损失、 生产 100 吨水泥从制成到包装将有 1. 7 吨水泥飞扬, 严重影响了作业环境和厂区及周边环境, 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同时, 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提高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效益。
本企业离某某山市区 6. 9 公里, 某某山外环公路从门前经过, 是进出某某山的必经之地, 该企业的生产环境及环保工作直接影响到生态某某山、 绿色某某山整个区域环境; 此次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 该企业将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将成为生态某某山区域环境的一个亮点。
该项目得到了 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一致赞同。
由此看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改造后, 不仅使烟尘达标排放, 而且资源也得到了 充分利用。
所以该项目是必要的, 不仅有企业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7 年 4 月委托某某某省工程咨询评审中心进行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1. 3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1. 3.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1. 3. 2 设计原则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为“生产可靠、 技术领先、 节省投资、 提高效益”。
设备选型首先确保生产可靠, 并尽量做到技术先进、 综合利用资源、 降低能耗、 注
3重环保、 劳动安全、 工业卫生、 设备设施、 消防等方面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控制粉尘、 污水、 噪声等污染源, 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扬尘点都配置了 先进的除尘设备及相应的措施, 使粉尘、 废气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争取工厂的零排放, 做好文明生产及安全生产。
1. 4 建设范围及内容 整个生产工序粉尘排放点、 废气排放点收尘器更新与完善、 无组织排放的封闭、 厂区道路重新辅设及绿化。
1. 4. 1 建设范围 #窑系统粉尘、 排放、 收尘设施改造。
#窑系统粉尘、 废气、 设施改造。
(1)
1(2)
2(3)
矿渣和钢渣粉磨系统粉尘排放设施改造。
1. 4. 2 建设内容 详见汇总表: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除尘设施改造汇总表
1. 5 项目厂址及建设条件 1. 5. 1 项目厂址 1. 5. 2 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 厂址, 位于某某某省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工序生产线上。
1. 5. 3 厂址现状。
某某某省某某山市集贤县福利镇河东区 62 委 314 号。
该厂址土地系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地, 拥有土地使用权。
1. 5. 4 自然环境概况 (1)
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地形较平坦, 适宜建厂。
(2)
气候情况 某某某省某某山市的天气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多风, 夏季温热多雨, 秋季凉爽多晴, 冬季漫长寒冷。
通常 4 月份开春,6 月初入夏, 9 月秋高气爽, 10 月底秋去冬来。
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如下:
a. 温度 年平均气温
4. 2℃ 极端最高气温
33. 2℃ 极端最低气温
-41. 7℃
4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8℃ 夏季通风室外温度
21. 9℃ b. 湿度 年均空气相对湿度
68% c. 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751. 3mm 平均降雨天数
76. 3d d. 冻土最大深度
1700mm e. 风速
平均风速
2. 7m/s
最大风速
33m/s
基本风压
未提 f. 主导风向
WS g. 气压
975. 4MPa h. 雪
最大积雪厚度
未提 雪荷载
未提
1. 6 建设条件 1. 6. 1 基础条件 该项目是改造更新项目:
把原设备拆除报废, 上新设备基础采用土建及钢结构结合。
1. 6. 2 交通运输条件 公司所处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能满足生产、 销售的运输要求。
1. 6. 3 供电条件 工厂用电由佳木斯电业局福利变电所供电, 电压为 10KV, 供电有保障。
1. 6. 4 给排水条件 厂区设自备井四座, 可满足生产、 生活用水要求。
1. 6. 5 通讯条件 厂区附近已有电话线路, 通讯条件不存在问题。
1. 7 项目建设规模
5本项目是对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 该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粉尘在物料破碎、 输送、 煅烧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粉尘。
这其中主要有原料粉尘、 煤粉尘、 水泥窑粉尘、 水泥生产及包装粉尘等。
本项目共更换收尘 48 台、 废气排放3/h, 除含有粉尘外还有SO2及NO2等有害气体。
本项目新上两座增总量为 606000m湿塔, 该项目完成后年可回收生料 6765 吨、 原煤 1180 吨、 熟料 1164 吨、 水泥7340 吨, 年可回收经济效益 225. 67 万元。
1.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一
项目规模 1 回收物料 二
产品品种 1 生料粉 2 矿渣粉 3 熟料 4 水泥 三
主要生产设备 1 袋式除尘器 2 电收尘器 3 增湿塔 四
全厂性能指标 1 工艺设备总重量 2 装机容量 3 全年耗电量 4 生产用水量 五
总投资 1 建设投资 2 投资方向调节税 3 建设期利息 4 铺底流动资金 5 总投资 七
单位产品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吨/年16449
吨/年吨/年吨/年吨/年6765 1180 1164 7340
台 台 座 44 4 2
吨 千瓦 万度 M3/d 1500 1281.25
710 12.5
循环利用率 90%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500 0 0 200 2700
1 工艺电耗(平均)
kwh/吨 元/吨万元 9.49 按 150 万吨水泥 2 吨投资 3 年均回收收入 八
职工人数及生产率 17.871 按 150 万吨水泥 225.67
61 全生产线定员 人 吨/人.年 30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1. 9 结论与建议 该项目建成运行后, 每年将回收物料 16449 万吨, 年平均回收收入 222. 66万元;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744. 99 万元; 年平均利润总额-524. 56 万元。
该项目完成后, 该公司每年将投入 500 万元资金, 也就是说公司每年将减少利润 500万元, 用于该项目的运行。
虽然利润减少了, 但大气污染得到了彻底根治, 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该项目投产后, 每年减少粉尘排放 16449 万吨, CO2和SO2及NOX等有害气体得到了 有效降解。
对周边地区及某某山整个区域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建议本项目尽快批准实施。
2 新建工艺对除尘系统的要求 2. 1 工艺流程图简述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如下:
(1)
石灰石破碎及输送 开采后的石灰石由汽车从矿山至厂内破碎工段, 喂入石灰石破碎机受料斗,经板式给料机喂入石灰石破碎机内, 破碎后的石灰石由提升机输送至石灰石储库内。
石灰石破碎采用 TFC-1818 型单段锤式破碎机, 入料粒度可达 600×600×900m, 排料粒度<25mm 。
(2)
粉煤灰输送与储存 在某某山热电公司粉煤灰储库下ф 8×10M, 装车运送到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院内两座粉煤灰圆库内, 生产时通过库下计量配料。
(3)
输助原料、 煤储存及输送 辅助原料铁粉和煤利用原有堆棚和输送系统, 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并对部分设备进行调整, 能满足技改项目的生产需要。
(4)
原料调配 粉煤灰、 铁粉、 石灰石配料库, 使用微机控制变频调速配料秤, 以保入窑生料成份的均匀稳定, 按设定比例调配好原料经胶带输送机送至原料磨。
(5)
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 原料粉磨系统, 新安装一台ф 3. 4×9M 球磨机和组合式选粉机组成闭路系统。
7入磨原料粒度为<25mm , 入磨原料水分<2. 5% , 要求出磨成品细度<12% ,系统产量为 90t/h。
来自配料库的混合料经胶带输送机喂入原料磨, 出磨生料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组合式选粉机, 选粉后的粗粉按比例回磨头及磨尾, 细粉作为成品与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窑灰一起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生料均化库。
为了 充分利用余热, 原料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 300—400℃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出磨废气经组合式选粉机进入排风机, 由排风机出来的废气一部分作为选粉机的循环风回选粉机, 剩余部分送入废气处理除尘器。
生料入提升机前装有生料连续式取样装置, 生料试样经 X-荧光分析仪分析,由质量控制计算机按设定率值调整物料各组分的配合比, 以保证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
(6)
生料均化储存及生料入窑喂料系统 生料均化储存库ф 15×28M, 其有效储存量为 4000t, 储存期 3d。
来自原料磨的成品生料经斗式提升机进入生料库。
出库生料经流量控制阀、 空气输送斜槽送至生料入窑的喂料仓, 喂料仓带有荷重传感器及充气助流装置, 仓下设有流量控制阀和冲击式流量计。
对入窑生料进行自动计量喂料, 计量后的生料经提升机送至预热器。
生料入窑之前设有自动连续取样装置, 及时分析生料成分以指导烧成系统操作。
(7)
熟料烧成系统及输送(1#窑烧成系统)
熟料烧成系统采用原ф 3×45M 回转窑, 窑尾采用单毓五级旋风预热器及 TDF分解炉, 实际生产能力 1200t/d。
熟料热耗 850kcal/kg, 窑和分解炉用煤比例为 40%和 60%, 入窑生料的碳酸钙分解率 90%左右。
熟料冷却采用一台 TC 系列可控气流推动篦式冷却机, 生产能力 1200t/d,出冷却机的熟料<环境温度+65℃, 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式破碎机, 破碎后的熟料粒度≤25...
篇三: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粉磨站大气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专项评价第一章
总
则
1 1.1 项目由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六盒水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各项基础设施、房地产、新农村改造和城市建设需用水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区域性产品的水泥用量大幅度增加,而目前六盒水市的水泥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外,六盒水市工业废渣产生量大,年产生电厂粉煤灰 100 多万 t,脱硫石膏 30 万 t 以上,水城钢铁厂每年有近 100 万 t 矿渣除了现有的水泥厂使用一小部分外其他基本上没有利用。大量工业废物的排放不仅占用了农田,而且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六盒水市水城海龙水泥(原名为水城黔峰水泥)[附件 1:水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关于原水城海龙水泥更改名称的情况说明》 (水发改字[2008]132 号)]顺应六盒水市水泥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丰富的工业废渣资源,利用 30 万 t/a的工业废渣,拟建年产60万t水泥粉磨线,得到了六盒水市发改委的立项同意[附件 2:《六盒水市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备案通知》(市发改工业[2008]470 号)]。
遵照《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及其它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省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的管理要求(附件3: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业务咨询服务登记表),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大气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专项评价。水城黔峰水泥特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大气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专项评价的编制工作(附件 4:水城黔峰水泥环评委托书)。为此,我所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环境状况调查、资料收集以及认真分析工程容等工作基础上,编制出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大气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专项评价。经审查批准后,作为环境保护审批部门和环保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
2 1.2 编制目的
本专项评价将从项目拟建地环境的特征和现状出发,结合本项目工程特征,依据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评估本项目建设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进行评价,提出减轻不良影响和预防的措施;把对环境可能的影响减轻至最低程度,为该项目的环保工程设计、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1.3 指导思想
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规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结合本项目特征和当地环境特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努力做到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正确,污染防治措施具体可行,使评价结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保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 1.4 评价依据
1 1.4.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 (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年 5 月修订); (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4 月 29 日)
(5)《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
(6)《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年 12 月 29 日)
(7)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 29日)
(8)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 年 2 月 24 日)
(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031 号,(1996 年8 月 16 日); (10)国务院国发[2005] 39 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年 12 月 3 日)
(1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007 年 5 月 23 日)
2 1.4.2 部门规章及规性文件
(1)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14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项目目录》, 2002 年 10 月 31 日; (2)国家环保总局(国环发[1999]107 号,《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 年 4 月 2 日)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第40号2005年) (4)《关于印发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八部委及发改运行(2006)609号)
(5)《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0号)
(6)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1]19号)
(7)《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 2 1.4.2 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 规性文件
(1)《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9 年 6 月 1 日); (2)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年 6 月; 3 1.4.3 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4 1.4.4 本项目技术文件
(1)《水城黔峰水泥年产 60 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008 年 7月 25 日 (2)六盒水市人民政府《关于水城县 60 万吨/年矿渣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用地局部调整水城县滥坝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复》(市府复字[2009]22 号)
(3)《六盒水市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备案通知》(市发改工业[2008]470 号)
(4)《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业务咨询服务登记表》,(2008.4)
(5)《水城县黔峰年产 60 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拟征用林地各项补偿(助)费用测算报告》 (6)《水城黔峰水泥年产 60 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2009 年 1 月)
(7)《水城县前锋水泥年产 60 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使用林地现场查验报告》(2009 年 3 月)
(8)《省林业厅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黔林资地许准[2009]158 号)
(9)《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10)水城黔峰水泥给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委托书(2009.9)
1.5 5 评价标准
1.5 51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1-3。
表 表 1 1- -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 1 小时浓度 日帄均 年帄均 SO 2
0.50 0.15 0.06 TSP —— 0.30 0.20 1.5 52 .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营运期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见表1-7、1-8; 表 表 1 1- -7 7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生产设备 排放浓度(mg/m3 )
单位产品排放量(kg/t)
颗粒物 破碎机、磨机、包装机及其它通风生产设备 50 0.04
表 表 1 1- -8 8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要求)
生产设备名称 烘干机、烘干磨、煤磨及冷却机 破碎机、磨机、包装机及其它通风生产设备 单线(机)生产能力/(t/d) >1000 高于本体建筑物 3m 以上 最低允许高度/m 30 (2)烘干机沸腾炉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见表 1-9;
表 表 1 1- -9 9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
mg/Nm3
污染物 生产工艺 排放浓度 SO 2
烘干机沸腾炉 850 颗粒物 200 (3)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型),标准值见表 1-10; 表 表 1 1- - 10
饮食油烟排放标准
规
模 中
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75 6 1.6 空气环境评价等级
煤矸石和石膏破碎、原料输送、粉磨、储存、包装等主要产尘点产生以原料、水泥等成分为主的颗粒物(粉尘)废气,经除尘处理后通过不同的排气筒排放,本次评价将排放粉尘的排气筒等效处理后,按一个等效排气筒排放含粉尘废气纳入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依据,同时,将本项目燃煤沸腾炉烘干矿渣所排放烟尘和 SO 2 也作为一个污染源纳入进行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项目所在区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二类区,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含尘废气和烘干机烟气中的 SO 2 、TSP。本工程烘干机烟气产生的 SO 2 、TSP 的排放量分别为 1.2g/s、0.048g/s,其余产尘点等效后的 TSP(生产过程中的颗粒物)排放量 0.89 g/ s。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参数见表 1-10,计算结果见表 1-11。
表 表 1 1- -1 10 0
估算模式取值参数一览表
计算参数 单位 SO 2 (烘干机烟气)
TSP(烘干机烟气)
TSP(含粉尘废气)
排放源类型 — 点源 排放速率 g/s 1.2 0.048 0.89 烟囱高度 m 30 30 21.5 烟囱出口径 m 0.5 0.5 0.5 烟气排放流量 m3 /s 4.86 4.86 102.30 扩散参数 — 乡村环境 乡村环境 乡村环境 烟气温度 K 323 323 293 环境温度 K 285 285 28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mg/m3
0.5 0.9* 0.9* 注:*为 3 倍日帄均浓度
表 表 1 1- -1 11 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 D(m)
SO 2 (烘干机烟气)
TSP(烘干机烟气)
TSP(含尘废气)
下风向预测浓 度C i1 (mg/m3 ) 浓度占标率P i1 (%) 下风向预测浓 度C i1 (mg/m3 ) 浓度占标率P i1 (%) 下风向预测 浓 度C i1 (mg/m3 ) 浓度占标率 P i1 (%) 100 0.00462 0.924 0.0001848 0.02053 3.91E-05 0.00434 200 0.03358 6.716 0.001343 0.14922 4.5E-05 0.005 300 0.04168 8.336 0.001667 0.18522 0.0001196 0.01329 400 0.03701 7.402 0.00148 0.16444 0.0003182 0.03536 500 0.03794 7.588 0.001518 0.16867 0.0005925 0.06583 600 0.03671 7.342 0.001468 0.16311 0.001 0.11111 ……
2500 0.02032 4.064 0.000813 0.09033 0.0009436 0.10484 下 风 向最 大 浓度 0.04177
0.001671
0.001673
浓 度 占标率 —— 8.354 —— 0.18567 —— 0.18589 最 面 浓度 距 离(m)
308 —— 308 —— 986 —— 由表 1-11 可知,烘干机烟气中的 SO 2 、TSP 的最面浓度占标率 P max 分别为8.35% 、0.19%,含粉尘废气中 TSP 的最面浓度占标率 P max 为 0.186%;均<10%,
故空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7 7 评价围及评价重点
1 1.7.1 评价围
以本项目厂址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圆围,重点以本项目厂址为中心的600m围。
1.7 72 .2 评价重点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
1.8 8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空气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2。
表 表 1 1- - 12
空气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 性质 保护目的 法都村 NE 200m-1300m 70 户,1113 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7786)二级标准 法都小学 NE
600m 教师 10 人,学生 100 人 王家寨 NE
1800m 100 户,432 人 石板河村 N
2.5km 50 户,224 人 家寨 SW
700m 120 户,520 人 苗寨 SE
2400m 80 户,345 人 官家寨 E 2000m 60 户,281 人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 2.1 工程概况
1 2.1.1 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水城黔峰水泥年产 60 万 t 矿渣水泥粉磨站 建设地点:水城县滥坝镇法都村(详见附图 1)
建设单位:水城黔峰水泥 法人代表:顺有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水泥制造(C3111)
占地面积:3.2488hm2
总投资:4800 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8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 万元,全部自筹。
工作制度:生产线实行“三.八”工作制 ,年生产 300 天。
劳动定员:项目建成投产后,职工定员人数 80 人,其中有 30 人在厂食宿。
建设周期:300 天,预计 2010 年 5 月投入运行 2 2 .1.2 2 主要建设容及土建技术经济指标
①主体工程:石膏、煤矸石破碎车间;烘干机房;配料库;粉磨车间;水泥库;水泥包装车间。
②辅助工程:机修房、空压机房、地磅房、风机系统、生产用水供水系统。
③储运工程:石膏堆棚、煤矸石堆堋、混合材堆棚、燃煤堆棚、原材料及产品输送系统、提升系统、卸料系统、定量给料系统、下料系统、空气输送斜槽系统、水泥储存库、水泥成品库、散装水泥装车系统、包装水泥装车系统。
④公用工程:综合办公室楼、生活用水供水设施、排水工程、供电设施、露天停车场、食堂浴室、厕所、厂道路、厂区大门及门卫等。
⑤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噪声治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厨房油烟净化、厂区绿化。(具体见环境影响评价表中表 1 和附图 2)
本项目建筑占地面积 8846m2 ,总建筑面积 10000m 2 ,建筑密度 27.2%,容积率 0.31。绿地面积 2800m2 , 绿化率 8.6%。
2 2 .1.3 3 帄面布局
本项目的功能分区分为两个区:生产区和工作生活区。生产区主要建筑有原料堆棚,原料库、烘干机房、配料库、粉磨车间、水泥库、包装车间、水泥成品库等,工作生活区建筑包括办公化验楼(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
厂区南面布置原料(煤矸石、石膏、混合材、煤)堆场,其烘干机房建在厂区最东南面。配料库、粉磨车间、水泥库和包装车间布置在距原料堆场 19m 的北面,各厂房朝西北和东南两面按工艺流程采用一字形布置;既紧凑流畅又可减少物料运输距离,在原料堆场东面布置烘干机房以及沉淀池,在堆场的西南角布置变电站以及高位水池。综合办公楼布置在厂区西北面,综合办公楼的西南面为地磅房,综合办公楼的东面是食堂浴室,在食堂浴室的东面依此布置有机修车间、隔油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蓄水池、化粪池、厕所,在食堂的南面为停车场。厂区大门设置在厂区的最北西面离 102 省道 100m 处。总体布局详见总帄面布置图(附图 2 水城黔峰水泥年产 60 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总帄面布局图)。
2 2 .1.4 4 生产 规模
年产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万 t,其中 P.S.A42.5 型矿渣硅酸盐水泥 30 万 t,P.C32.5 型复合水泥 30 万 t。产品包装形式根据市场需求作相应调整,初步定为散装水泥 42 万 t(总产量的 70%),袋装水泥 18 万 t。
2 2 .1.5 5 原辅料消耗
主要原材料消耗见...
篇四: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19 年 8 月 张 宁等. 水泥行业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荐访问:水泥厂环境治理的工作报告 水泥厂 工作报告 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