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保护征文8篇土地保护征文 保护土地资源倡议书致全县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倡议书: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可持续发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土地是是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地保护征文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土地保护征文
土地资源倡议书 致全 县 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倡议书: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 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可持续 发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土地 是 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 富 富之母。我国人多地少,耕 地 地资源稀缺。当前,我县城 镇 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发 展 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矛盾越 来 来越凸现,珍惜国土资源、 节 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经 济 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是肩 负 负在我们身上不可推卸的责 任 任。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 为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 续发展,我们郑重地向广大 城 城乡居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
:
1、自觉宣传贯彻落实 十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切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坚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和 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营 营造珍惜资源、依法科学和 节 节约集约使用资源的良好社 会 会氛围。
2、牢固树立“ 人 人多地少是国情、节约集约 要 要先行”的用地意识,将珍 惜 惜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做 做为我们每个市民义不容辞 的 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我们的 自 自觉行动。
3、人人争做 珍 珍惜资源的带头者,当好节 约 约集约用地的宣传员,用我 们 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切 切实把“珍惜国土资源、节 约 约集约用地”落实到具体行 动 动之中。
4、工业发展、 城 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基 础 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节约 集 集约用地原则,自觉珍惜和 合 合理利用每寸土
地。
5、 坚 坚持做到“四个不用地”原 则 则。即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 规 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城 城乡规划的不用地;亩产税 收收达不到标准的不用地;不 符 符合节约集约用地和用地控 制 制指标要求的不用地;不符 合 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明令 禁 禁止的项目不用地。
6、 积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 挂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和 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农民 建 建房要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 。
。
积土成山,滴水成河, 节 节约集约土地资源依赖于每 一 一个人的行动。拯救土地就 是 是拯救未来。为了我们的生 存 存环境,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 ,为了明天的发展,让我们 从 从现在开始,携起手来同心 协 协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 起 起,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 约 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篇二:土地保护征文
土局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弘扬时代精神抒展国土情怀”征文演讲稿
筚路蓝缕见侠心,夙兴夜寐圆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来宾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的 xxx,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筚路蓝缕见侠心,夙兴夜寐圆国梦。
2017 年 10 月 18 日,党的十九大在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以震彻寰宇的气魄向世人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根植人民福祉的时代,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一个亿万国人圆梦的时代。
躬逢盛世,xx 国土人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以改革破冰的魄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谱写盛世华章倾注涓涓之力。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社会日臻完善,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物权利益,2016 年 1 月 28 日,xx 市国土资源系统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挂牌进行首发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先后为企业、群众办理办结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共计 28525 宗,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2076 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5591 份,办结率雄踞 xx 各县市区之首。两年来,中心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他(她)们
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他(她)们枵腹从公,淡泊明志;他(她)们履职尽责,善始善终。他(她)们就是新时代可爱的不动产人。他(她)们是一群“鞠躬尽瘁,心系民忧”的人,清代郑板桥曾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之物权,关系到千家万户,民生福祉,不动产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党的基层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激情奔放,颇有创意的开幕式让人久曲回肠,悦耳动听,婀娜多姿的曲舞使人无穷回味,豪迈高昂的诵读,低语深沉的敬仰之情,无不让人想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江歌罢调头东-----’’这一串串富有激情的话语荡漾在耳边”。
那主持风格,舞台经验,那抑扬顿挫饱含激情的串联词真让人折服,著名特性演员刘劲,黄维给我们再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恩来和颖超形象,世纪伟人的高大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以少年恩来作典范,为中华掘起而读书”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监利县新教育实验学校拉开了序幕。伟人风范再现眼前,时代精神引领前行。像”恩来”那样工作、生活、学习。说来易做来难。写得多,行得少,我们如何弘扬”恩
来”精神?树立”恩来”典范?如何引领我们的少年?这是一项长久深远的思想教育工程,像”恩来”那样“视名利淡如水,看工作重似山”的伟大情怀,更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废寝忘食、不持劳苦、勤奋笃学地工作和学习的精神。善良纯朴,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有那被世人所敬仰的人格魅力-------只有踏着前辈的足迹才能寻求成功的电梯。
有位文学家说过“花不可以无碟,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有时候人正是为了爱蝴蝶才爱花,也正是为了泉水才去登山,高雅富有个性的爱好,对于一个人就像是美丽的蝴蝶对于鲜艳的花朵-----------. 然而,有人为了追求时尚去爱明星,去追捧星族,那是一种时尚虚拟的人格。只有为了泉水才去登山,这样才能陶冶你的情怀,抒展你的才智,书写你心中的快感,培养你的品行,崇拜心中的偶像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敬仰,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人,有了他崇拜的偶像,他就会有一个锲而不舍的追求方向。
伟人的情怀,就像花中的蝶,总理的风范就像山中的泉,吸引了无数青少年,引领着莘莘学子,把少年”恩来”作一面镜子,做一尊偶像,思想才得以净化,个性才得以富有,情感才得以升华。
这样就少了纠纷的事端
琐事的围绕, 多了晴朗的天空
湛蓝的海水 少了胸心的狭窄
对人的嫉妒 多了人生的追求
成功的阶梯 行动吧!以少年恩来作典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018 年民主评议党员个人自评材料
一年来,本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认真履职尽责担当,积极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一、践行“四个合格”情况
(一)在政治合格方面。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和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做到了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工作中,积极乐观、勤勉敬业、履职尽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作为,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学习业务技能和政策法规,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不断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创造精神,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加强同事间的团结协作,主动研究解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二)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始终牢记党的宗旨“高线”、组织原则“准线”、权利义务“基线”和纪律规矩“底线”,自觉践行的党的宗旨,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的纪律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敬畏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始终坚持把遵规守纪内化为自觉行动,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之处筑牢思想防线,始终对党忠诚老实,说老实话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三)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能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以身作则,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待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抓好局党组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切实树立"落实也是创新"的工作理念。
能够时刻牢记入党誓词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身体力行地践行"三个代表"并将其溶合于实际工作当中。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能够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能够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和全局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为把全局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特别是在处理和党组成员的关系上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补台,和衷共济为共同搞好全局工作齐心协力。并注重联系群众,团结、关心、帮助同志,事事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注重维护好集体形象。
能够认真执行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强化党性党纪观念,严守党纪、政纪、国法,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及"八严禁"和"十不准",做到令行禁止,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秉公尽责,廉洁自律,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处处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反思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自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尽管一年来忙忙碌碌,但未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加强对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系统学习;二是把握全局整体工作的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对
年轻同志的关心和帮助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剖析产生上述不足的原因,我感到主要还是自己平时注意加强学习不够,工作上或多或少的仍然存在畏难情绪。
综上所述,一年来,尽管自己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我认为,自己的思想本质是好的,缺点和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一定能够克服和改正的。因此,根据"四对照四看"的评议要求,我认为自己基本属于合格党员。
篇三:土地保护征文
二届“地科杯” “珍惜资源爱我国土”
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一、 获奖征文与作者名单 一等奖(10)
名:
1.
伤心的泰山石
于云华
泰安师范附属学校(2010 级 9 班)
2.
无法延续的生命
臧金鑫
诸城第一中学(高一三九班)
3. 消失在月色里的荷塘
杨海晨
寿光市孙集二中(七年级二班)
4. . 土殇· 炎黄之哀
毛倩倩
诸城第一中学(2011 级 34 班 )
5. 一次非同寻常的穿越
王吉祥 利津县职教中心
6. 这儿没有树
吴磊
高密五中(2011 级 3 班)
7. 小喷头带来的大效益
杨云霄 寿光市古城街道桥子小学 五年级 8. 只要一朵花
任浥柳 潍坊中学(高二 5 班)
9. 我爱这份土地
孙亚男 泰安市英雄中学(2012 级 25 班)
10. 对莱州沿海“海水入侵” 情况的调查报告
林靖晗
莱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五年级一班)
二等奖(30)
名:
1. 大山在哭泣
张宸语 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 )
2. 爷爷的心愿
傅一笑 青州市邵庄镇邵庄小学(五年级一班)
3. 南柯一梦 梦醒话节能
——家庭节水小秘方
王跃轩
寿光市营里镇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
4. 妈妈的莱篮子
刘晓宇
寿光市古城街道桥子小学(六年级)
5. 蒲公英的爱
魏文郅
潍坊市民生街学校
6. 凤凰山下的那片麦田
边熙月
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小学(五年级)
7. 忠诚的国土卫士
高睿
昌邑市奎聚街道南隅小学(四年级)
8.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赵雯雯
平阴县玫瑰镇夏沟小学(六年级)
9. 我们家的“绿色革命”
徐文慧
沂南县大庄镇杨坡中心小学(五年级)
10.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宋书林
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三年级)
11. 一颗种子的梦想
蔡秀玉
临朐县辛寨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班)
12. 关于良庄镇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珍爱国土调查小组
泰安市岱岳区良庄二中(七年级一班)
13. 也许
姜莹莹
龙口市七甲镇七甲学校(初二)
14. 还能否为孩子们留一片乐土
王雯雯
平阴县第四中学(初二)
15. 姥姥的莱地
路畅
潍坊市昌乐县实验中学(初一)
16. 忘我今夏 不言夙伤
洪铭宇
乳山市第一中学
17、 我爱这土地
陈铭暄
桓台县荆家镇里仁中学 (九年级一班)
18. 哭泣· 贪婪
张靖涵
寿光市建桥学校(七年级三班)
19. 还我童年
付春蕾
寿光市孙集二中(七年级四班)
20. 冤屈· 报复
隋玉洁
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实验学校(八年级六班)
21. 乡 土变迁
刘雅
泰安市英龙雄山中学(高二 17 班)
22. 那遗失的麦浪
李明晗
泰安市英龙雄山中学(高一)
23. 如梦令
宋玉蓉 诸城市实验中学(高二 19 班)
24. 最真实的电影——《我们的土地资源》
于旭浩 乳山市第一中学(2012 级12 班)
25. 保护我们的“根” ——土地
孟文静
高密市第五中学(高一 18 班)
26. 命· 地
赵文宇
潍坊市第四中学(高一 35 班)
27. 三叔的“扩厂风波”
李景祯
寿光市现代中学(2012 级 37 班)
28. 那片土地
邵子旭
滨州实验学校(八年级五班)
29. 土壤里埋下的太阳
杨钰政 东营市河口区义和中心学校(七年级)
30. 修坟风波
王玥茗
莱阳市古柳中心中学(初一一班)
三等奖(60)
名:
1. 叮咚浆水泉
朱朝林
济南市燕山小学(五年级)
2. 土地梦· 故乡 情
刘可欣
泰安一中(2012 级 21 班)
3. 伤令赋
陶绪平
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一 13 班)
4. 我, 这片土地
陈雪杰
寿光市第二中学 5. 未来一天, 我们身在何方
张冬玲
泰安英雄山中学
6. 保护水源
李爱华
昌乐县鄌郚中心小学(四年级三班)
7. 那片消失的“世外桃源”
陈凌寒
沂源县历山街道办振兴路小学
8. 靠山还吃山
卢西康
临沭县大兴镇大兴初级中学(八年级八班)
9. 合理的资源利用
——当代人肩负的使命
田康晶
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2 级 9 班)
10. 土地, 这温暖的名字
刘睿智
临沂市第一中学(2012 级 25 班)
11. 走进边院看资源
——边院镇的自然资源状况与开发分析岩盐资源的调查研究报告
李文昊
肥城市边院镇初级中学(初一九班)
12. 在我身边
周昊
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12 级三班)
13. 夕阳的歌
张敏
泰安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五班)
14. 守住我们生存的饭碗
庄甜
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六年级)
15. 喂——!
赵梦菲
泰安英雄山中学(2012 级 25 班)
16. 家乡 的变迁
刘皓月
安丘市辉渠镇辉渠小学(五年级二班)
17. 大自然, 我欠了你多少? 袁雨晴
寿光市建桥学校 18. 大山爷爷, 你还在哭泣吗?
王玉媛
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五年级二班)
19. 人依旧, 风景不在
张聪捷
泰安市英雄山中学(高二三班)
20. 世界上最后一朵花
王钰祺
泰安市一中(高一四班)
21. 汶水行吟
周润东
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12 级 26 班)
22. 这一切无法重来
高洁
诸城市第一中学(2012 级高一)
23.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张彩云
昌乐特师附属聋哑学校(聋哑)
24. 醒
曾家傲
昌乐二中(初一(4)
班)
25. 你是否看见那楼兰古道
黄睿
诸城第一中学(2012 级 9 班)
26. 老房子· 蒲公英
王子涵
诸城市贾悦初中(七年级一班)
27. 未来之旅
王崔靖
诸城第一中学(高一 20 班)
28. 赎罪
程炳荣
诸城市龙源学校(六年级七班)
29. 缓缓和慢慢
王一栋
诸城市相州镇相州小学(六年级二班)
30. 润土
孙稳
诸城第一中学(2012 年 1 班)
31. 失乐园
李晓茹
菏泽第一中学(高一 33 班)
32. 哭泣的老屋
肖涵
东明县东明集镇第二初级中学(初三一班)
33. 水精灵出行记
张昌宇
曹县一中(高一 40 班)
34. 擦拭母亲的泪
齐乃苗
省潍坊市峡山区峡山二中(高二一班)
35. 土地情
范丽欣
潍坊四中(高一 36 班)
36. 宇宙的审判
许竹筠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
37. 回归
许梦瑶
潍坊四中(高一 36 班)
38. 等待, 恰逢的花开
卢可惠
潍坊峡山二中(高二一班)
39. 根不在了, 叶该去哪里流浪
王怡宁
高密市五中(2011 级 5 班)
40. 小阳台大菜园
高一鸣
临朐县东城双语小学(一年级三班)
41. 母亲的土地
王宁宁
泰安英雄山中学 42. 桃源一梦
王馨瑜
寿光市建桥学校 43. 稻田镇耕地资源保护调查报告
朱小宇
寿光现代中学 44. 阳光不曾照暖那一角
张炜婷
寿光中学(2011 级)
45. 蒲公英之旅
胡文玲
青州市偶园回民初级中学(八年级一班)
46. 一方净土
李婧
泰安英雄山中学(高一)
47. 节约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马丽娟 青州市苏埠屯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
48. 同在一片蓝天下——节约资源, 从我做起
李青萍
寿光市稻田镇梁武赵小学(四年级)
49. 家乡河, 流淌在记忆中——携手你我
李浩阳
寿光市稻田镇梁武赵小学(四年级)
50. 煤炭是我们的生命线, 我们是煤炭的保护神
周卓钰 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51. 农村住房土地利用之现状
杨莹
青州市谭坊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
52. 麦田里的守望者
郭皓磊
邹平县黄山中学(2011 级 28 班)
53. 地球妈妈法庭陈述词
王阳
利津县明集乡 马王小学(四年级二班)
54. 我和地球母亲聊聊天
赵佳琪
利津县北宋镇南宋小学(五年级二班)
55. 哭泣的家园
郑佳妮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三年级八班)
56. 姥爷生炉子
杨坤尧
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403 班)
57. “天坑” 无情人有道
潘建光
日照市东港区文登路小学(五年级一班)
58. 情系绿色家园
潘浩
日照市第二实验中学(七年级六班)
59. 唐僧师徒寻梦记
关梦迪
寿光市稻田镇武赵小学 60. 致人类的一封信
吴晓雯
龙口市第十中学(初二二班)
优秀奖(215)
名:
1. 珍惜资源 从我做起
郑力豪
济南市历下区名士小学(三年级一班)
2. 济南的泉水
徐泽芸
济南市甸柳一中(七年级 14 班)
3. 让荒漠变成绿洲
周雅琼
寿光市圣城小学(五年级五班)
4. 祖国妈妈我爱您
胡诚钊
济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学(二年级一班)
5. 我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
刘润达
青岛市第七中学(初二七班)
6. 爱我家园
张书杭
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四年级五班)
7. 青山绿水还万代
刘沈豫
临沂市商城实验学校(六年级四班)
8. 地球, 我们永恒的家园
王怡婷
临沂市商城实验学校(七年级三班)
9. 那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李佳凝
枣庄市四十一中南校七年级二班 10. 一次难忘的“三夏” 实践课
孔懿明
滕州市界河中学初一二班 11. 绿色生活
李瑞琳
枣庄市实验学校七年级四班 12. 家乡 的山啊
王晓川
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中学八年级 13. 停下, 让他休息一会儿
巩俞钊
桓台县实验中学 2011 级 2 班 14. 归来吧, 那多彩的季节
王煜熙
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学七年级一班 15. 孤独的荒山
张月
平阴栾湾中学 2012 级 4 班 16.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宋以风
沂源县石桥镇石桥中学八年级四班 17. 家在农村
张雪
沂南县张庄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三班 18. 十五岁的土地
杜晓雪
临沭县郑山街道初级中学 19. 家乡 的山
刘增瑶
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双沟中心校初中三年级 20. 我的奇幻旅行
孟祥芹
临沂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三班 21. 爱我国土, 珍惜资源
王艺凝
日照市第一中学 22. 大爱无疆
吴珂慧
枣庄市四十一中南校七年级 12 班 23. 梦中的蓝天
丁昶智
滕州育英学校五年级三班 24. 水坑的哭泣
李燕
枣庄十二中七年级二班 25. 光头强, 你该醒悟了
周娟
平阴县东阿中学八年级五班 26. 爱我国土
张洁
沂源县实验中学初二 11 班 27. 孤雁
尤璐瑶
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 28. 我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张语堂
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五年级 29. 麦田里的守望者
王禄玺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2011 级 4 班 30. 保护资源, 让绿色在生命中绽放 商佳 淄博市高新区实验中学七年级 13 班 31. 美丽的新型农民社区
岳筱琳
平阴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 32. 儿时那方土地
高建群
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七年级五班 33.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王慧
滕州育才中学八年级十四班 34. 我的村庄, 我的家
葛妍
费县上冶镇初级中学八年
35. 要天更蓝
郭凯鑫
平阴县第四中学八年级一班 36. 珍惜国土, 保护环境
刘甜甜
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中学七年级四班 37. 大地!
大地!
王亚
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二 19 班 38. 珍惜
邢伊楠
滕州市第二中学
高一五班 39. 大地· 母亲
司玉涵
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高二 32 班 40. 北岭的故事
辛坤娜
安丘市青云学府高二七班 41. 卖地
郑安静
泰安英雄山中学 2012 级 19 班 42. 姥爷的菜园
朱艺菊
安丘市刘家尧小学六年级 43. 风吹麦浪
张立国
泰安英雄山中学高二十七班 44. 绘就美丽家园梦
陈胜男
宁阳县伏山镇陈行小学五年级 45.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高晓涵
安丘市东埠中学初一 46. 还给我吧, 那片土地
鞠英雯
安丘市青云学府高二三班 47. 保护地球, 从我做起
王琨璐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西庄小学四年级一班 48. 奶奶记忆中的小河
李增慧
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六年级一班 49. 小徐庄的变迁
孙心如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 50. 远去的村落, 远去的童年 刘笑男
肥城市龙山小学四年级四班 51 人间漠然
翟心仪
泰安市岱岳区伹徕镇第二中学七年级三班 52. 外公的哀思
杨楠
泰安市岱岳区祝阳二中八年级五班 53. 山火
户鑫钰
泰安英雄山中学 2012 级 19 班 54. 整治的土地喜收获
刘靓
泰安市第六中学初四二班 55. 土地, 安身立命之本
杨航
泰山双语学校初一十二班 56. “愚翁” 拓荒记
刘作会
泰山双语学校初一 10 班 57. 记忆中的那片绿地
林芳
泰安市第三中学高一五班 58. 一曲麦香, 难诉愁肠
白龙珍
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二中学九年级四班 59. 记一次难忘的班会
胡金泽
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杜家庄小学五年级 60. 国土资源——我们的生命线
王英贤
泰安第十五中学八年级四班 61. 珍惜资源, 爱我国土
崔晓羽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五年级 62. 小养花大学问
岳祝凤
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二中学九年级四班 63. 珍惜国土资源, 共营生命绿色 刘依然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一九班 64. 没有植物的土地
刘雪晗
泰安东岳中学· 初三九班 65. 节约水资源
赵嘉轶
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
66. 回忆, 那种乡 情
孙丹萍
安丘市青云学府高二四班 67. 何时再见家乡 的小清河
刘晓晴
潍坊市锦海小学三年级 68.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张雨桐
东平县老湖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三班 69. 为我们的温馨家园——珍惜土地
王蔚然
宁阳县第一小学五年级二班 70. 爷爷与农地
孟祥霞
诸城第一中学高一 20 班 71. 那块地
王明迪
诸城第一中学 2012 级 4 班 72. 节约用水, 我们真有办法
张胜楠
昌乐二中初一(1) 班 73. 老奶奶的那片土地
胡文博
诸城市兴华东路 25 号初一(6) 班 74. 我渴望那曾经的“绿土”
张丽君
威海工业新区汪疃中学初三二班 75. 土地神的自述
张玉林
茌平县乐平联合校赵楼小学六年级 76. 芦苇丛
唐佳怡
乳山第一中学高二(12) 班 77. 让地球妈妈绽放笑脸
李怡坤
莱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三年级一班 78. 绿色山林的转变
刘心语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五年级五班 79. 珍惜土地爱我家园
李海龙(脑...
篇四:土地保护征文
7实 践 与 探 索INTELLIGENCE·········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双辽市国土资源局山丽丽摘 要: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久被忽视的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意义,最后提出加强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土地开发利用
生态问题
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一、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中的问题及其成因1、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1)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2)耕地严重流失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在这股洪流冲击下,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3)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中国人口占世界 22%,而耕地占世界 7%,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非农业用地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资源价值的成因(1)经济原因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2)法律原因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3)观念原因生态危机它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危机,科学本身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和目标,它归根结底与人的行为和意图有关,由人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的生态价值。二、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义及对策1、土地资源价值的意义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伴随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凸现的,具有时代必然性。2、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①调整产业政策,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②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 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2) 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 挖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2)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①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②严把用地审批关。③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3)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①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②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提高土地生产力。(4)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成为 发展 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①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②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中毒的昆虫被啄食,又害死鸟类,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所以,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 科学 施用的原则。一方面,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土地开发利用中的资源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提倡树立生态价值观理念是当务之急。只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保护,通过法律、经济和政策手段确立一套实现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篇五:土地保护征文
嵊教体普[2008]58 号
关于公布全市中小学生“节约一寸土”征文活动 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初中、小学:
根据嵊教体普[2008]52 号精神,嵊州市中小学生“节约一寸土”征文活动在各校的积极参与下,已顺利结束。经过认真评审,共评出优秀征文 188 篇,其中市属初中组一等奖 9 篇,二等奖 14 篇,三等奖 19 篇,乡镇初中组一等奖 7 篇,二等奖 16 篇,三等奖 19 篇,市属小学组一等奖 9 篇,二等奖 13 篇,三等奖 26 篇,乡镇小学组一等奖 9 篇,二等奖 15 篇,三等奖 32 篇,现予以公布(名单附后)
。
希各级学校继续重视中小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 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嵊 州 市 教 育 体 育 局 嵊 州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2 附件:全市中小学生“节约一寸土”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嵊州市教育体育局
嵊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节约
征文
获奖
通知
3
附件 全市中小学生“节约一寸土”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市属初中组:
一等奖(9 篇)
学校 学生姓名 年级 征文题目 指导老师 城关中学 徐诗燕 八 呢喃 王红珍 嵊州中学 俞露白 八 一只绿色小鸟的自述
马寅初中学 陈洁娜 八 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生存家园 马秋月 城关中学 刘宁 八 四叶草失去幸福 裘乐颖 城关中学 谢容斐 八 敬畏土地 王夏洁 城关中学 竺烨 八 寸土极边 王红珍 嵊州中学 陈洁 七 白云黑土系列之二
马寅初中学 钱茜泱 八 最后的稻谷 卞善钢 城关中学 马宁 八 彼 岸 景 王红珍 二等奖(14 篇)
马寅初中学 孙一薇 七 不舍土地 张
灵 城关中学 王煜 八 节约一寸土 黄吕渊 爱德外国语学校 袁卓妮 八 珍惜每一寸土地 王永 嵊州中学 赵铁颖 七 当世界都褪了颜色,可不可以有一块是回家的路 商新斌 嵊州中学 郭雯 八 枯萎的呐喊
马寅初中学 沈梦琳 八 那一方土地 商秋君 城关中学 裘泱 八 感悟寸土 王红珍 城关中学 俞琰 八 不要在后悔中哭泣 杨哲英 嵊州中学 杨畑畑 七 寻找家的旅途
嵊州中学 袁梦迪 七 生命的轨迹——土地 周国飞 马寅初中学 刘瑗璐 七 当鲤鱼跳过龙门之后 竹霞飞 马寅初中学 张红鸳 七 阴霾,不应该出现在大地上 竺悦波 马寅初中学 王
祎 八 珍惜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袁钧华 马寅初中学 丁舒滢 八 谁把泪水烙在地球的掌心 马秋月
4 三等奖(19 篇)
嵊州中学 魏涵霄 七 我也曾年轻过 周国飞 嵊州中学 张天宁 七 寸土寸生 周国飞 嵊州中学 沈爽 八 沙尘的归宿
马寅初中学 刘嘉珏 七 珍惜每一寸土地 竺悦波 马寅初中学 裘锦霄 七 珍惜每一寸土地 竺悦波 马寅初中学 戚璐璐 八 树的心声 商秋君 嵊州中学 俞铃琪 八 节约每一寸土地
马寅初中学 庞宁爽 八 可可人间一日游 金贤清 嵊州中学 黄潇 七 给人类朋友的一封信
嵊州中学 梁晗 八 土地的自白
马寅初中学 应柯萍 八 回忆?现实!
金贤清 城关中学 陈棋 八 我们的家园,我们自己保护 裘乐颖 城关中学 华恺 八 节约一寸土 黄吕渊 爱德外国语学校 黄烨恬 七 母亲的衰歌 应寨玲 嵊州中学 姚黄魏紫 七 一寸土一寸世界
嵊州中学 魏楚迪 八 我是一只小小鸟
马寅初中学 费
锋 八 给地球爷爷的一封信 何
芳 马寅初中学 金
晶 八 还我朋友 金贤清 马寅初中学 鲁心驰 七 最后的国度——珍惜每一寸土地 竺悦波
乡镇初中组:
一等奖(7 篇)
学校 学生姓名 年级 征文题目 指导老师 三江街道阮庙中学 丁益锦 八 画家的一生 王亚珍 长乐镇开元中学 范莹莹 八 未庄. 阿 Q 应淑渊 三界镇蒋镇学校
董莹 八 泥
土 郑苏燕 三界镇蒋镇学校
董毅 七 节约一寸土,幸福千万家 陈
飞 谷来镇中学 马江烨 七 《谁来救我》 邢贤祥 黄泽镇中学 丁蒙丹 七 绝望的预言 张甜甜 三界镇蒋镇学校
郑梦佳 八 你恨土地吗? 董国根
5 二等奖(16 篇)
三江街道阮庙中学 陈欣 八 受伤的我受伤的土地 赵斐虹 长乐镇太平中学 黄碧芳 七 节约一寸土 谢柯柯 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马佳威 八 土地,从幼苗说起 马晓英 三江街道阮庙中学 周京锦 七 土地的心愿 童巧珍 谷来镇中学 楼亚青 七 《哪里是我的家?》 金秋云 崇仁镇广利中学 胡益兰 七 亲爱的土地,你要同我说再见吗 赵彩霞 剡湖街道里坂中学 傅秀萍 八 我的脱发之苦 袁贤鑫 三江街道三塘中学 丁美玉 七 香樟树的自述 陈刚 谷来镇中学 董斐阳 七 《土地母亲》 金秋云 谷来镇中学 张梦婷 八 《雨后赏山》 马传华 黄泽镇中学 程雨桐 七 它们的呼唤 刘洁 黄泽镇中学 汪银岚 七 科学规划更节约 王建尧 黄泽镇中学 王辉 八 自然的叹息 李永春 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陈
媛 八 草原危机 钱晓灵 崇仁镇富润中学 支姗姗 八 一寸土
一寸金 陈晓东 里南乡中学 徐苏瑛 七 珍惜生命之源 王剑 三等奖(19 篇)
谷来镇中学 董浙良 七 《新一代世界首富》 邢贤祥 谷来镇中学 楼小玉 七 《我们拾到了一桶桶金》 金秋云 长乐镇中学 过丽娜 七 草 的 悲 剧 钱帅英 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叶林娜 八 两棵松鼠的对话 钱晓灵 崇仁镇中学 马飞
七 当我们面对土地的时候 邢丽萍 剡湖街道里坂中学 丁喜莲 七 节约每一寸土 冯园 剡湖街道里坂中学 张小丽 八 节约土壤,共建家园 曹石河 三江街道阮庙中学 王晶煜 八 希望世界越来越美 赵斐虹 三江街道三塘中学 赵
依 八 聆听自然
珍惜土地 王益 黄泽镇中学 王文静 七 如果土地能呐喊 王建尧 黄泽镇中学 竺烨航 八 今非昔比 李永春 长乐镇开元中学 张诗婷 七 节约资源 珍爱土地 吕秀萍 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史冰燕 八 田鼠找家 钱晓灵 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赵节吉 八 记住,寸土寸金 马晓英
6 崇仁镇中学 裘佳妮 七 “土地”兴亡 匹夫有责 邢丽萍 崇仁镇春联中学 袁乐 八 节约每一寸土 卢军平 崇仁镇广利中学 徐晓锋 七 节约每一寸土地 赵彩霞 崇仁镇富润中学 支佳琳 八 珍惜土地 捍卫地球 裘增良 剡湖街道里坂中学 朱梦佳 八 珍惜土地 王春红
市属小学组:
一等奖(9 篇)
学校 学生姓名 年级 征文题目 指导老师 鹿山小学 张
凯 俞惠丹 五 节约一寸土 人人做起 《标点土地》 徐丹丹 爱德外国语学校 六 李玉英 剡山小学 金彦浩 五 膜拜土地 张小洁 城北小学 过晨玥 五 《一寸土》 葛红蕾 育英小学 袁田田 六 一场特殊的官司 郭伶丽 育英小学 沈力 六 土地妈妈就诊记 周群 逸夫小学 张园萍
五 奶奶的“疙瘩” 陈 英 鹿山小学 徐俞芳 五 保护一寸土 你我共行动 节约每一寸土 张喜红 鹿山小学 陈铮铮 六 张国尧 二等奖(13 篇)
剡山小学 童格格 五 最后一片树林 张小洁 鹿山小学 金
馨 钱亦吟 六 稀“土”如金 相红霞 东圃小学 五 迷路的蚂蚁 周丽敏 东圃小学 陈星如 六 土地公公的哀号 史晓良 逸夫小学 陈晓隆 五 保护每一寸土地——为大地呼吁 吕美余 剡山小学 屠科峰 五 为地球妈妈买一份保险 张小洁 城北小学 竺鑫璐 六 《踏出最美的一步》 钱丽娜 城南小学 高可钦 三 地球的故事 张志瑛 城南小学 金晓波 四 妈妈的烦恼 陈淑君 剡山小学 俞诗岚 五 不要让大地流泪 章华琴 城北小学 马逸昆 四 《节约土地,成就美丽》 尹蔡英 城北小学 钱俊杰 五 《金色的土地》 卢柳青
7 城南小学 黄梦柯 六 大话土地
三等奖(26 篇)
逸夫小学 刘思宁 五 金土地 陈 英 逸夫小学 周吕可宁 五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
逸夫小学 钱冰潇 五 环境与我相连
剡山小学 郑乐雯 五 节约一寸土,留给子孙耕 吴芳影 剡山小学 郁天泽 五 节约一寸土 张小洁 东圃小学 姚心仪 五 节约土地,保护家园 商刘君 东圃小学 叶繁 六 珍惜土地,保护家园 周芳 城北小学 屠佳雯 五 《《珍珍爱爱土土地地》》
过肖斌 城南小学 倪毓秀 五 善待环境 节约土地
城南小学 龚步清 五 保护地球 从我做起
逸夫小学 郑纳川 五 2080 年的一天 周水凤 逸夫小学 张梦丽 四 节约每一寸土 徐晓玲 逸夫小学 陆颖 五 珍惜每一寸土 吕美余 剡山小学 张楚婕 五 珍爱一寸一土 吴芳影 剡山小学 李诗慧 五 假如没有土地 卜赵锋 东圃小学 黄雨梦 五 我的梦想 周丽敏 东圃小学 单芳芳 五 节约一寸土,留给后人耕 商刘君 城北小学 吴沈辉 四 《土地——希望》 尹蔡英 城北小学 马丹妮 四 《为后代手下留土》 方文照 鹿山小学 林
郁 俞雁韬 五 珍惜你,每一寸土地 潘海香 鹿山小学 五 让我们节约身边的每一寸土地 钱
盈 张国尧 鹿山小学 应
雯 俞乐漫 六 特殊的病人 爱德外国语学校 四 《给父老乡亲的一封公开信》 张文彩 爱德外国语学校 陈玮钰 六 《那个瘦小的老头》 吕燕 城南小学 吕思婕 五 都是土地惹的祸 吕洪福 城北小学 王柯露 四 《耕地的守护神》 许哲霞
8 乡镇小学组:
一等奖(9 篇)
学校 学生姓名 年级 征文题目 指导老师 三江街道章村路小学 张雯娜 三 雨一直下 王萍 甘霖镇蛟镇小学
张栗 四 站在美丽的池塘边缘 钱玉儿 三江街道四海小学 王青青
风华在消逝 张美萍 三江街道四海小学 叶文韬 六 迷
路 谢瑜瑛 崇仁镇中心小学 应帅兵 五 爷爷拆“房”记 马亚祥 浦口街道中心小学 竺思佳 六 未来的寻找
尹杰依 开发区中心小学 俞晶晶 四 给人类的一封信 单一芳 三江街道四海小学 王鋆畑 六 悲秋中的一棵树 谢瑜瑛 鹿山街道 屠鑫宇 六 地球的叹息 谢丽江 二等奖(15 篇)
黄泽镇校 李亚芳 六 《呻吟的土地》 王松亚 三界镇蒋镇学校 沈琳玲 五 不要哭泣 王世民 浦口街道中心小学 吴俊囡 六 保 护 土 地 张
莉 金庭镇晋溪小学 姚晶晶 六 心灵的寄托 姚利英 下王镇中心小学 赵天宇 六 不再拥有的过去 王黎明 三界镇中心小学 吴思婷 五 吴大爷的土地情 张君飞
石璜镇中心小学 周徐宁 六 节约每一寸土地 沈爱多 甘霖镇校 金琦欣 六 叹息的土地 王红珍 浦口街道中心小学 张清芳 四 感恩的心
北漳镇东林小学 黄伟力 五 节约土地,人人有责 王小玲 长乐镇锦水小学 邢
怡 卢
仪 六 《土地啊,我爱你》 蒋杭斌 鹿山街道中心小学 六 人类与土地 裘美蓉 崇仁镇春联小学 舒虹怡 六 一寸土一寸金 张幼萍 下王镇中心小学 任柳青 六 土地是人类永久的财富 王黎明 里南乡中心学校 陈南州 五
《节约一寸土》 王德娟 三等奖(32 篇)
石璜镇中心小学 周梦娇 五 召唤良知
节约寸土 张
园 谷来镇中心学校 黄园吉 六 门前的那片土地 卞明明
9 三江街道三塘小学 王聪冲 六 我想做个“种田人” 俞永军 三界镇长桥小学 郑瑞茜
四 土地爷爷的烦恼
张雄鹰 金庭镇中心小学 吴银春 五 大地母亲的哭泣 方
静 王
力
杨忠琴 金庭镇灵鹅小学 成莹钰 六 请惜土如金——“土家族”的倡议 开发区中心小学 裘巧莉 六 节约一寸土 里南乡中心学校 张剑宇 五 《土地,家园》 蒋忠平
石璜镇中心小学 周乐乐 六 请保护好人类的“生命线” 沈爱多 黄泽镇中心小学 丁俊杰 六 《让“海葬”来拯救“遗失”的土地》 宓国娟 谷来镇中心学校 黄颖颖 六 珍惜土地
保护环境 丁群群 谷来镇双溪小学 袁碧玉 五 人类啊,别再破坏土地了 黄霄丽 甘霖东湖小学 李晨露 四 做一个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吕颖莹 甘霖镇中心小学 周心怡 六 保护地球
保护土地 王红珍 甘霖镇蛟镇小学 金迪一 四 我 的 期 盼 章小芳 三江街道三塘小学 梁思雯 六 筑田塍 张向明 三江街道茶坊小学 施济民 六 携起手来,打一场土地保卫战 汤中权 长乐镇中心小学 商佳晗 六 960 万除以 13 亿=? 梦中的绿色 钱少异 长乐镇绿溪小学 朱俊杰 五 季淑君 三界镇中心小学
傅怡铭 五 外祖父炸坟 徐郑君 金庭镇中心小学 孙杭婷 六 还我“调色盘” 方
静 赵林江 金庭镇晋溪小学 吕
徽 盛城浩 四 爷爷的心结 金庭镇晋溪小学 五 土地的心声 王丽珍 鹿山街道新市学校 袁晓波 六 节约土地,人人有责 邢炜君 鹿山街道新市学校 施金丽 六 哭泣的土地 谢丽江 鹿山街道中心小学 屠家辉 六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裘美蓉 剡湖街道中心小学 徐美洁 四 如果土地消失了 周培刚 剡湖街道中心小学 郑帆 三 珍惜每一寸土地 李红伟 崇仁镇富润小学 费张东 六 生命的追问 裘海南 开发区中心小学 张梦园 六 垃圾侵占土地的感慨 高立峰 开发区中心小学 张怡 五 节约一寸土 童红庆 里南乡中心学校 张凯君 五 《珍惜土地》 蒋忠平
篇六:土地保护征文
13 年(第 41卷) 第6 期 黑龙江水利科技 H 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 6. 20 13 ( Total No. 41) 文章编号:1007 — 7596( 2013) 06 — 0090 — 03 概 论土地 资源利用 与保 护 马广奄 ( 肇源县水务局 , 黑龙江 肇源 166500) 摘要:
1 3 光、 空气、 水是大 自然给人类和万物的最大恩赐, 成为生命的三大要素; 而土地则是 亿万年之久宇宙运动给人类和万物留下的根基性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国以 7%的耕 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 口, 然而, 中国领导人已经划出了中国耕地的底线, 即永远不 能少于 16 × 10 ×666. 7m 的面积。珍惜土地吧! 唯一的途径是合理利用与科学规划 并配之法律保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关键词:
土地资源学; 研究对象; 内容 ; 土地分异规律 ; 保护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B 土地是万物生 长的根基 , 是人类 赖以生存 的 自
然赋给。因此, 科学利用土地和保护好土地资源极 为重要 。而要 自觉地切实做到这一点 , 首先 就要 了 解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 内容 。以下对其概 括性阐述。
l 土地资源学的基本内容 基本 内容包括土地资源学 的含义 、 研究对象及 一 考m
一 思一
一 策一
一 决一
研究内容 3 个部分 :
1. 1
含义 土地资源学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形成 、 发展 、 变 化的研究 , 准确把握其分类 、 数量 、 质量的时空分布 及演化规律, 探讨其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1. 2研究对象 土地资源学研究 的着 眼点是 以土地 的产生 、 演 变及其 自然属性为主 , 关注其具 有 的潜在生产能力 及演化趋势 ; 出发点则是 以资源的社会属性为主 , 满 足人类的社会需求, 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者 联结的纽带是社会科学技术, 使其潜在的生产力变 为现实生产力⋯ 。
1. 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 内容包括 4 个部分 :
1. 3. 1
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1. 3. 1. 1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土地资源学的
重要 内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 很大的变异性 , 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空间变异性很大。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 :
宏观 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
1. 3. 1. 2研究 内容 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 型的划 分方法 , 包括划 分的标准和原则 ; 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的空 间 分布规律 ; 土地空间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关 系, 一 般来说 , 土地类型是土地资源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1. 3. 2对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 土地 资源调查与评价 )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 的核心内容, 是研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基本 [ 收稿 日期 ]2013 — 04 — 24 [ 作者简介 ] 马广有( 1954 一) , 男, 黑龙江肇源人 , 工程师。
一90 一
0
马广有:
概论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 6 期 方法和途径。
1. 3. 2. 1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 调查 就是 运用 土地 资源学 的学 科知 识 , 借助于各种测绘制图手段和遥感技术 , 查清各类 土地 的数量 、 质 量 、 空 间分布 和利用现状 , 为 区域 土 地资源利用评价、 规划 、 提供技术支撑。
1. 3. 2. 2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即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鉴定,
通过土地资源评价揭示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 , 如土 地适宜性 ( 包括适宜利用方式及其适宜程度 ) 、 限制 性(包括限制因素的类型及其限制程度) 、 生产潜力 大小以及可能取得的利用效益等, 从而为合理地开 发 、 利用 、 治理 、 改造 、 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 依据 。由于土壤 因素在土地 系统 中的特殊作用 , 对 土壤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是农用土地资源评价 的 核心。
此外 , 对土地资源的社会 、 经济和评价也是土地 资源评价的重要 内容 , 而且随着社会 生产力 的不 断 发展 , 对 土地 资源 利用 的可持 续性 评 价 将 越来 越 重要 。
1. 3. 3对人与土地定量关 系的研 究( 土地生产潜力 与土地人 口承载力 ) 土地生产 力是 土地 各组 成 因素综合 作用 的表 现 , 同时也 取决 于人类科 学技 术水 平和 经济水 平。
因此 , 土地生产力又可 以分为土地 的 自然生产力 和 经济生产力 。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重点 内容就是计算上述两种 土地生产力 , 并在此基础上 , 对 土地上生产的食物可 能养活的人 口数量一土地人 口1 :
3承载力进行定量研 究 , 以便合理地协调人地关 系, 为土地利用的中长期 规划 、 土地资源保护政策 、 甚至人 口政策 的制定提供 科学的依据 。
1. 3. 4对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针对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土地人 口承载力研究 的结果 , 如何来解决人地 矛盾 , 就必须进行区域土地 资源 的 开 发 利 用 进 行 研 究。主 要 应 包 括 以下 2 方面 :
1. 3. 4. 1
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 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包括土地资源在 农 、 林 、 牧、 交通 、 建设 的空 问安排 和时间上的安排 ,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动态调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 的 选择与景观设计等内容。
1. 3. 4. 2区域土地资源 的综合开发 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主要是通过对 区域土 地资源的综合治理 、 改造和荒地资源的开发 , 解决土 地资源短缺, 提高土地生产保障能力的各种手段与 途径 。此外 , 对 山区土地 资源 、 湿地资源 、 荒漠化土 地资源等其他各种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也是区域土地资开发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j 。
2土地 资源的地域 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 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 的规律性现象。一般具 有纬 向地带性 、 经 向地带性 和垂直地带性 3 种最基本的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按作用范围不 同, 可分为 4 个 等级 :
1) 全球性规模 的分异规律。
2) 大 陆 和 大 洋 规 模 的 分异 规 律 区域 性 分 异 规律 。
3) 区域性分异规律 。
4) 地方性分异规律。
2. 1土地 的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是指土地资源特征大致沿纬线方 面 延伸成一定的地带、 有规律南北更替变化的现象。
纬向地带性的表现决定于地球的形状和太阳辐射在 地表分布不均匀而呈东西 向的带状分 布, 组成土地 的气候 、 土壤 、 植被 、 水等 因素也具有地带性 。反过 来讲, 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地带性, 从而表现出土地资 源整体性状的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是一个普遍 的规律 , 它在地形平坦 或均匀的大地域 内表现得最为明显 , 当然 , 也会 因距 海洋远近 , 受洋流和大气影响而表现出复杂多样 , 这 在全球各大陆尤其是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表现得更 为明显。如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雨量较充沛, 自
南向北受热量变化的严格控制, 土地的纬向分布也 ——9 1 — —
2013 年(第41卷) 第 6 期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rt 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 6. 2 0 13 ( Total No. 41) 较为明显。
2. 2土地的经向地带性 经 向地带性是指土地资源随地质构造 、 地形 、 海 陆分布、 洋流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的规律性 , 地质构造 以及 与之有密切关 系的地形对 这一 自然过程有着重大影响。
由于陆地表面 的组成和结构不是 匀质 的, 地壳 的变动、 海陆分布、 岩石和底土、 地表起伏 、 大气环流 等特征和现象, 在整个土地的形成和演变中, 对气候 的影响起着干扰和破 坏作用 , 使 土地资源呈现 出经 向地带性 的特征。经向地带性是指土地 由于距海洋 的远近不同, 按经度表现出来的规律性。按其成因
来说, 决定于陆海分布, 在大气环流系统中所占位置 和周围地形等的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干燥度的差异,
这是一种跨越纬向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在平原上, 它通过土地 的经度行列表现出来 , 如 我国秦岭淮河 以北的广大地区 , 从纬 向地带上看是 温带, 但由东向西, 距离海洋越远, 降雨量越少, 植被 依次为温带森林、 森林草原 、 干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 漠, 土壤分布也有明显的规律, 这就是土地经向地带 性的表现。
2. 3土地的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也称为高度地带性, 它是在纬向地 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基础上派生 出的规律 , 土地 的各 组成要素及由它们组成的单位常常随山地高度及走 向发生 有规 律 的变 化 , 这种 规 律称 为垂 直地 带 性 规律。
其形成 的根本 原因 , 决定 于构造 过程 和地表形 态, 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地高度不同, 引起热量和水 分变换及其对 比关系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既受纬向
地带性的影响, 又受经向地带性的影响, 当然又和它 们不完全相同, 是一种独立的地理规律。它的具体 性质, 土地带的内容、 数量、 顺序等决定于该山地所 处的区域位置和山体高度 ]。
2. 4区域性分布规律 由于土地利用受到地形坡度等影响, 从 自然适 宜性角度, 则形成了区域性的土地利用分布规律, 比 如在我国北方的山前洪 冲积扇上 , 则形成了林地 、 园 一9 2 一
地 、 稻田等的土地利用分布规律又如 以城市为 中心 向外 围, 则形成 了城市用地 、 菜地 、 农 田等有规律 的 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 J 。
3土地资源学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 作 用 土地利用变化受 到地域分布规律 的影响 和制 约, 土地利用变化 的结果导致 了土地覆盖变化。土 地利用变化受到土地利用者微观行为决策的影响,
土地利用者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 型的土地 收益差别 进行微观决策 “ 3。
土地资源学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形成、 发展、 变化 的研究, 把握其分类、 数量、 质量的时空分布及演化 规律。任何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都应以土地资源 的资源本底特征为基础, 探讨其合理开发、 利用和 保护。
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许多是受到土 地资源的本底特 征限制造成 的, 影响了土地资源利 用与保护, 人类只要在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中, 顺 应土地资源本地特征, 因势利导, 通过努力, 实现土 地资源配置的合理和效益最大化。
对水利工作者而言 , 我们要对水库的淹没损失 占 地做最优化方案选择, 同时要在异地开垦淹没损失的 土地; 同时要大力践行水土保持国策, 搞好水土保持 工作, 这是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保护着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
[ 1]梁学庆 , 土地资源学[ M].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06.
[2]刘黎 明, 土地资 源学 [ M] .北 京:
中国农业大学 出版 社 . 2004.
[3]陈百 明, 土地 资源学 [ M] .北 京:
北 京师范大 学出版 社 , 2008.
[4]王正庆 , 管太阳, 林子瑜 .矿产资源区域性分布规律研究 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及思路[J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8) :
10.
[5]封志明, 刘玉杰 .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 . 资 源科学 , 2004 , 26(04) :
2 —1 0.
[6]刘彦随, 杨子生 .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 [J ] .自 然资源学报 , 2008, 23(02) :
353 — 360.
篇七:土地保护征文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以株洲市9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姓名:刘彦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
谢炳庚; 李晓青201205
摘要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增加耕地数量,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是中国耕地保护绩效并不显著, 耕地保护模式单一, 只重数量, 不重质量, 使耕地保护无法有效开展。
因此, 本文以株洲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为平台, 探究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跳出传统的片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的模式, 研究适合株洲市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本文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涵义及特点、 以及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首先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进行了总结, 接着对农业集约化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高度城市化地区三个典型区域的耕地保护模式进行研究。
并在分析株洲市耕地数量、 质量现状的基础上,从2 0 0 9 年到2 0 10 年株洲市审查通过并立项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选择9 个典型项目, 在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背景下, 基于“D P S IR ”模型从驱动力、 压力、 状态、 影响和响应五个部分对耕地保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经因子分析法结合S P S S l 7 . O 软件, 得出耕地保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投入与产出、 政府行为、 耕地保护政策和科技进步四个方面的因素。基于研究区耕地保护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尝试性构建了适合株洲市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框架, 即“现代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 基础设施改进” 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模式。
进一步又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 基础设施改进” 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模式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
并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保障措施。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耕地保护模式, 株洲市
A B S T R A C TA s a nlm p o r ta n tw a ytoin cr ea seq u a n tityo fcu ltiv a tedla n d , im p r o v eth eq u a lity o f cu ltiV a ted 1a nd ,im p r o v em r a lp r o d u c tio n a n dliv in 2co n d itio n s a n deco lo g ica l en V ir o n m en t,p r o m o te sca lem a n a g e m e n t o fa g ricu ltu re, in d u st巧clu ster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m o d e ma g n cu ltu r e , e n su r e f o o dse c u d tyinm a jo rin itia tiv es, 1a n dc o m p r e h e n siv er e n o V a tio n is a 11iIllp o rta n tw a ytoa cceler a te th ep r o c e sso fu rba lliza tio n .C u ltiV a ted la n dp r o tectio nisa lw a y sab a sicn a tio n a lp o licyo fC h in a , b u tC h in a ’ scu ltiV a tedla n dp r o tectio n perf. om a nceisn o t sig n if ica n t.C u ltiV a ted la n dp r o tectio nM o d eissin g le , w h ichf o c u s o nq u a lltity , n o tq u a li吼cu ltiV a tedla n dp r o tectio nca Il n o t b ee疵ctivelv c a m e d o u t.T h er ef o r e, m r a lla n dr e m e d ia tio np r a cticein Z h u z h o ucitya s ap la tf o mtoe x p lo r eth ep r o b le m so fth ep r o tectio no fcu ltiv a tedla n d , g etn do u t o fth e tra d itio n a l o n e—sid eden lp h a siso n th ep IIo tectio no f th eq u a n titycu ltiV a ted n u m b e rm o d el,th isp a p e r a n a ly z e s th e cu ltiv a ted la n dp r o tectio nm o d e su ita b le f o r la n dc o m p r e h e n siv e r e n o v a tio n inZ h u z h o uC ity.B a se d o n th em e a n in ga n dch a ra cteristics o fla n dc o n lp r e h e n siv er e n o V a tio n a n d th e b a sicth e O 巧o f in teg r a tedla lldim p r o v e m e n ta n dp r o tectio no fcu ltiV a tedla n d , th isp a p e rm a d e asu n lm a r yo fcu ltiv a tedla n dp IIo tectio n p o licyinc h in a , f o U o w e d d iscu sse d th e cu ltiv a ted 1a n dp r o tectio nm o d e in th r eety p ica l r eg io n sw h ic ha r e in ten siv ea g ricu ltu ra lr e g io n , e c o lo g ic a le n V ir o n m e n t in V u ln e r a b le a r e a s a n dh ig h lyu r b a n iz e da r. ea s. T h eno n th eb a siso fa n a ly sisa b o u tth e cu ltiv a tedla n dq u a n titya n dq u a lityo fZ h u z h o ucity j th ep a p e rselected n in ety p ica l proIje c ts w h ic h
w e r e I. ev iew eda n da ppI. oved 舶m2 0 0 9 to 201Oin Z h u z h o ucity :
Int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th e 1a n dc o m p r e h e n siV e r e n o V a tio n , b a se do n ‘‘D P S IR ”m o d el,th ep a p e r a n a ly sisth ein n u e n c in gf. a cto rs o f cu ltiV a ted 1a n dp r o tectio nn 。
o m th ed r iV in g f o rC e, p ressu re, sta te, iIn p a cta n dresp o n se.A c c o r d in gto th e f a cto r a n a ly sis m e th o d ,c o m b in e d w ith S P S Sl 7. Oso R w a r e , th is p a p e ro b ta in e d m ein n u e n c in gf a cto rs f o r cu ltiV a ted 1a n dp ro tectio n ,in clu d in gth e f o u r f a cto rs o f th ein p u tsa n d o u tpu ts,g o v e m m e n ta l a ctio n , cu ltiV a ted1a n dp r o tectio n p 0 1icy ; a n dscien tif ic a n dte ch n o lo g ica l p r o g r ess.B a se d o n th e r e se a r C h o f cu ltiv a ted la n d c o n se r v a tio n sta m s a n din n u e n c in g f a cto r s, th e p 印er t巧tob u ild a m o d e l觑u 11e w o r k o fcu ltiv a ted la n dp r o tectio nsu ita b le f o rZ h u Z h o ucityin th ec o m p r e h e n siV eim p r o v e m e n to fth e m r a lla n d . T h a tis th etrinityo fm o d e ma g ricu ltu ra ld e v e lo p m e n t,eco lo g ica le n v ir o n m e n tg o V e m a n c ea Jld in 丘Ia stm ctu reim p r o v e m e n ts. F u r th e r ’ th isp a p e r a n a ly z e dth ef ea sibilitya n drea liza tio no f th etrin itycu ltiV a ted la Ildp r o tectio nm o d e th a t in clu d in gm o d e ma g d cu ltu r a ld e v e lo p m e n t,eco lo g ica le n v ir o n m e n t g o V e m a n c ea n din 行a stlllctllreiIn p r o v e m e n ts. T h e p 印er p u tf o r w a r d th e m e a su r e f o rcu ltiV a tedla n dp r o tectio nm o d einth ec o m p r e h e n siV er e n o V a tio n o fm r a l1a n dK e yw o r d s:L a n dC o m p r e h e n siV e R en o V a tio n , C u ltiV a ted L a n dP r o te c tio nM o d e, Z h u zh o uC ity
农村十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一以株洲市9 个十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1绪论1. 1选题背景及意义1. 1. 1选题背景1、 政策背景20 0 8 年10 月 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 “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 统筹安排、 连片推进”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此拉开序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对田、 水、 路、 林、 村进行综合整治。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动, 从而实现增加耕地数量,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农村生产及生活条件,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目标。
20 0 9 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现“保红线、 保增长” 的目标, 推出了“开展土地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治’ 示范工程”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被正式写入了20 0 9 年中央1号文件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长沙、 株洲、 湘潭城市群于20 0 7 年12月 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随着“两型社会” 建设进程的加快,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如何能既满足“两型社会” 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能实现耕地数量、 质量、 生态保护的统一,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尝试性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 既能保障发展用地又能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2、 现实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0 世纪50 年代为O . 20 h m ?, 6 0 年代为0 . 16 h m !
, 7 0 年代为0 . 13h m 2, 8 0 年代为O . 0 9 h m 2, 9 0 年代为0. 08 h m 2, 20 0 0 年降至约0 . 0 7 h m 2。
同时, 耕地质量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口3。株洲市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逼近0. 052h m ?, 眦且耕地后备资源也相当紧
硕十学位论文缺。
株洲市作为“两型” 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开展农田整治, 并有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虽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改善耕地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条件, 但不可避免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 1. 2选题意义随着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用地矛盾的日益尖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
因此, 在这一背景下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l、 理论意义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是中国耕地保护绩效并不显著, 耕地保护模式单一是耕地保护无法有效开展的根本原因。
很多学者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进对其展开了研究, 但是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的研究很少。
通过本文的研究, 尝试性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 既有利于耕地保护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又能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理论的深化。2、 现实意义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 能够有效促进株洲市耕地保护的有效开展, 突出了土地整治区域的综合性及多功能性等特点。
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国各地深入广泛的开展, 本研究不仅能为其他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起到示范作用, 也能为其他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构建提供借鉴。1. 2国内外研究动态1. 2. 1国外研究动态1、 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土地整理在世界各国存在一定的历史, 是人类利用土地的一项具有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的基本活动。
“土地整理” 一词较早出现在德国、 法国、 荷兰及俄罗斯等国家。
由于各国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各国在对土地整理的称谓上
农村十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一以株洲市9 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也有区别。
德国将土地整理称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地之问关系, 为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而实施的过程。
日本称之为土地整治, 而韩国则称为土地调整∞3。虽然称谓不同, 但仍表明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土地的一项实践活动。
在对土地整理性质的理解上还有不同见解, 有些学者认为, 土地整理是一项技术, 葡萄牙将土地整理理解为在归并零散地块的基础上, 消除土地细碎化并解决土地在空间结构上的问题的一种手段; 有些学者认为, 土地整理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技术,通过统一规划设计, 将这种技术在城市发展边缘地区进行推广实践, 改善基础设施, 将一些地块出售以提供资金支持, 另外将一些地块返还给土地所有者H 1。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一项综合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某种地域上应该被称为一项乡村土地开发活动∞1。
另外, 还有学者认为土地整理是一项土地改革方面的措施№3。国外在土地整理方面的研究重点在土地整理与农业及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的关系上。
这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研究土地整理的实施对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村景观建设的影响。
¨ 。
G . V a n H u y len b ro eck 等人认为土地整理是一项改变土地细碎化、 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比如改进交通水利设施和其他工程等的手段, 同时也能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有利于环境保护, 体现了景观生态价值m 3。
在土地整理模式研究方面, B in n s等人在对土地整理的参与主体行为研究基础上, 将土地整理划分为自愿型、 部分自愿型和强制型三种模式阳1; 张军连等人认为国外土地整理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 土地所有者主导型及规划主导型三种模式n0。
。
在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方面, 由只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 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转变。
荷兰相对较为注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 最初, 通过选取指标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 选取的主要指标即土地整理对国家经济回报率, 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等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n 卜123。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广泛开展, 荷兰在进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时, 考虑到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生态负效益,因而在进行具体评价时考虑综合效益。
主要选取了改善农村娱乐休闲设施等社会效益指标, 抵御洪水能力和水质等生态效益指标。
同时, 荷兰在其《土地整理法》中明确规定了:
在农业用地区内, 非农业用地的面积不能超过土地整理项目区总
硕士学位论文面积的5%n 315l, 促进了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其他国家在土地整理三效益统一上的研究经验也值得借鉴。
波兰土地整理主要以考虑农村生产、 生活的条件为主。
澳大利亚对土地整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学科综合研究、 促进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实现及重建土地生态系统理论等几个方面n 引。从国外土地整理的研究状况看, 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与农业及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土地整理模式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面, 为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 耕地保护研究动态耕地保护, 国外将其称之为农地保护。
国外农地保护虽然类似于中国耕地保护, 但与其不仅概念上有所差异, 而且在保护重点上也存在区别。
国外对农地的保护, 偏重于对农业用地的质量保护, 同时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农地转为它用n 7 瑚3。国外学者于20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对耕地保护进行研究, 北美和欧洲的学者以研究耕地非农化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主, 亚洲、 中美洲的学者研究重点在政府针对耕地数量变化所采取的相关调控措施及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供应所产生的影响上n9 |。
由于美国人少地多, H a rris认为, 美国公共部门应该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多带来的风景破坏、 外部不经济等问题, 而没有必要为保障粮食安全而对耕地予以保护乜0 |。
而迈克尔・T . 查夫曼等学者则看法不同, 他们认为城市发展不代表会对耕地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另一部分学者则建议美国加强对全国优质耕地的保护, 控制耕地向城市流转瞳1|。
在西欧各国, 许多学者研究的侧重点在土地质量的改善及土地景观生态的维护上乜引。
在日本、 韩国等经济发展较快且人多地少的国家, 耕地保护的研究备受重视瞳3。
。
韩国学者朱奉奎认为政府对耕地保护进行干预的直接原因是耕地利用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问的矛盾‘州。( 1)关于限制耕地非农化的研究美国学者伊利和莫尔毫斯在他们的著作《土地经济学原理》 中提出, 农业用4
农村十地综合整治中的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一以株洲市9 个十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地要比其他各类用地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乜引。
到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 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注重对农地保护的研究, 主要在于防止农地非农化, 这些研究组成了一系列较为全面的农地保护理论体系瞳引。国外对限制耕地非农化的研究集中在社会、 经济和制度等方面。
如M u ra k a m i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阶段对城市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关系产生着影响, 从城市化的角度研究了适合亚洲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国外学者在土地利用研究中也关注到了制度因素, 涉及到规划和税收等方面, 如美国俄勒冈州的土地利用规划及日本的遗产税等。
M a rk W . S k in n er还研究了中国地方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 执行过程及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之间的关系, 表明地方政府通过以耕地流失为代价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建议要重视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心引。( 2)关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为强调土壤的特性和限制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三个评价单元即土地潜力级、 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心引。
20 0 0 年,M a r sh a ll认为目前美国农业政策最为重视的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他在美国农业基金的沉浮角度探讨了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汹1。在20 世纪50 、 6 0 和7 0 年代, 英国的研究人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进行了研究, 他们的研究认为:
英国乃至欧盟各国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农村公共政策和乡村发展政策口引。纵观各国对耕地保护的研究, ...
篇八:土地保护征文
dquo;珍惜土地, 爱我家乡 ” 诗词楹联编委会主
任:
谢俊峰
副主任:
胡有守、 陈日华
编
委:
邓泽禾、 叶显友、 纪学文
周科生、 倪受强、 吕浩照
责任编辑:
吕浩照
校
对:
陈
刚、 郭
欣
二〇一〇年六月
前
言
旌德县地处皖南山区, 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东麓的一个小邑。
地域虽小乾坤大, 地杰人灵物华多。
这里崇岭叠翠, 万物争荣。
这里气候宜人, 风景幽美。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
县境“七山一水一分田, 一分道路与庄园”,耕地只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因此, 节约和合理用地, 保护耕地, 科学发展, 是我县人民面临的共同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强调指出: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始终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要“层层落实责任, 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要“规划永久基本农田,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用途不改变, 质量有提高”。
旌德人均耕地面积虽然只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但土质优良, 生产出的物品质量高, “旌德大米” 誉满江南, 旌德生姜、 甘蔗、 灵芝闻名遐迩。
旌德人民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耕地, 维护好县境内有限的土地资源, 这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为开展珍爱国土资源的宣传活动, 增强广大干群自觉地保护耕地, 节约和合理用地, 增强爱我国土资源氛围, 在县委、 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敬亭山诗词学会旌德分会等部门, 开展了本次“爱我家乡 , 保护耕地” 诗词楹联征集活动, 广大诗词作者踊跃参加, 抒发了自己对家乡 、 对土地的诚挚感情。
诗 词 部 分
马敬年 为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 宣传活动作诗四首 一、 珍爱土地 七山二水一分田, 农民种出粮油棉。
珍爱土地人有责, 浪费耕田罪难免。
二、 旌德田肥 旌德田肥产量高, 可惜人多田地少。
爱护耕地应重视, 破坏粮田罪难饶。
三、 粮食宝中宝 古今粮食宝中宝, 皇帝平民不可少。
要问宝从何处来, 农民流汗田里找。
四、 土地是个聚宝盆 土地是个聚宝盆, 人民依靠它生存。
中华儿女爱土地, 合理安排万代兴。
方本耕 山乡即景 绿野山原细雨天, 田园时见草蒿连。
只因耕种今朝少, 鹃鸟难寻插禾田。
叶显友 土地应珍惜 五星立国六十年, 国运兴隆惊世篇。
城市高楼鳞栉比, 农村小院展新颜。
人多兴旺繁荣景, 地少库虚忧患潜。
珍惜农田根本策, 科学规划不轻偏。
依法保护耕地 华夏城乡步小康, 丰衣足食列首桩。
生存发展赖耕地, 十八亿田立国章。
鹧鸪天· 誓保农田不乱流 柴米茶盐酱醋油, 官民无别列头筹。
小康生活今朝现,满目繁荣美九州。
国兴盛, 民丰稠。
离开土地万般休。
炎黄子孙同心愿, 誓保农田不乱流。
南乡子· 农田当珍惜 放眼望神州, 绿水青山景色幽。
塞北江南传喜讯, 丰收。欢乐歌声处处讴。
红线划心头, 珍惜农田国大猷。
开发保护同重视, 远谋。
不致儿孙苦泪流。
冯学淦 逛新街有感 祖孙今日逛新城, 未听当年蛙鼓声。
林立新楼掩沃土, 绿茵草地化烟尘。
我生不遭有灾患, 后辈岂能没地耕。
可叹眼前为政绩, 岂能遗祸给儿孙。
为子孙着想 人多地少土为珍, 莫顾功名乱耗田。
留得良田歌宪政, 子孙万代好繁衍。
为山区开发呐喊 新楼座座密如稠, 毁掉庄稼实可忧。
一寸农田诚可贵, 当与后代子孙谋。
邓泽禾 鹧鸪天· 爱我国土 确保民生 九亿农民乃国情, 粮油蔬果土中兴。
黎民以食为天大,社会无粮不太平。
珍国土, 保民生, 如何用地法规明。坚持科学严操作, 留下良田后代耕。
行香子· 视土如金 ——献给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 ”
万众黎民, 爱土如珍。
惜资源, 社稷安宁。
严依圭臬,强制施行。
要爱民生, 为民想, 让民欣。
土生万物, 地是民根。
用耕地, 执法严明。
良田沃土, 留给儿孙。
造福黎民, 万民乐, 国家兴。
江怡端 爱土、 惜土、 保土、 护土 爱
土 土地资源是命根, 中华民族赖生存。
人间万物土中出, 爱土当如爱自身。
惜
土 土地资源难再生, 太多浪费令人惊。
有关开发当珍惜, 严禁抛荒或废耕。
保
土 土地资源日渐稀, 粮棉忧患紧相依。
今人当替后人想, 确保子孙有食衣。
护
土 土地资源系国珍, 国家保护有条文。
不因发展费耕地, 才是炎黄好子孙。
吕锡山 忧土地吟诗三首 ——纪念全国第二十个土地日
一 国土引为戒, 亿人得知晓。
确保有饭吃, 耕地宝中宝。
二 乱采乱挖乱开发, 民观民忧民心嗒。
唤起国人齐整治, 赢得后辈赞口夸。
三 春风杨柳阳光照, 绿水青山湲妖绕。
但璺此景何处来, 劝君欲问土地佬。
李时琮
朝中措· 保护耕地 春风送暖到农家。
田野绿无涯。
稻菽盈仓积蓄, 丰衣足食年华。
耕田沃壤, 珍同生命, 寸土休奢。
关系惠民富国, 子孙万代争夸。
少年游· 珍惜土地 三山六水一分田, 百姓赖安全。
棉粮重任, 前车可鉴,民以食为天。
风调雨顺年成好, 百姓舞蹁跹。
护土保田,人人有责, 万代子孙衍。
临江仙· 纪念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
碧水青山沃土, 耕耘阡陌辛勤。
稻波麦浪庶民殷。
珍重方寸地。
菽粟满仓笼。
耕地农田若命, 绿菌花圃芳芬。如山法令禁因循。
惠民尤富国, 造福庇子孙。
吴筱旺 寸土寸金加倍珍
旌德山青水亦清, 肥田沃野惠人民。
前朝后世繁荣地, 寸土寸金加倍珍。
邵永武 珍惜土地求发展 国土资源民利多, 年年收获好稼禾。
如金耕地须珍惜, 万物出于地里头。
党的支农新政策, 国强民富万民歌。
农田珍惜好兴业, 日子越来越热火。
“二十个土地日” 宣传偶感 国土宣传二十年, 核心意义记胸间。
寸土寸金应珍爱, 岁岁增收日子甜。
阳光雨露政策好 阳光雨露洒山坡, 感谢党恩好筹谋。
保护农田应重视, 春播夏种好丰收。
汪孟岚 土地是我们的生命线
土地是生命的基础,
人类生存的空间。
在这金色的土地上,
五谷飘香,
牛羊肥壮。
森林草原,
百花齐放,
都靠它茂盛生长。
我们的衣食住行,
都依托在它的身上。
只能合理利用,
不能任意乱占。
更不能破坏污染。
唯有科学开发,
才能持续发展。
汪振茂 武陵春· 爱我国土 保护耕地 布谷催耕春万里, 禾麦绿无涯。
沃土耕耘硕果嘉。
稻粟裕中华。
十亿人民珍爱地, 寸土不容奢。
护土保田世代抓。万载子孙夸。
汪泰宝
保护土地 土地是金,
土地是银。
有了土地,
才能生存。
保护土地,
人人有责。
政府民间,
依规依法。
节约土地,
造福子孙。
寸土不丢,
富国富民。
张士婉 保护耕地生命线 一 保护耕田生命线, 惜珍土地子孙传。
加强管理依规法, 科学安排建乐园。
二 炎黄传世越千年, 吃饭穿衣全靠田。
放任人增田减少, 子孙延续梦难圆。
肖永秀 后代子孙笑语甜 土地宣传二十年, 立规定法保农田。
从严管理兴家国, 后代子孙笑语甜。
姚文俊 浪淘沙· 要依法护地 土地产粮棉, 民食为天。
人间万物取其间。
国土资源须爱惜, 保字当先。
经济大潮掀, 建设连连。
需求保护得双全。
一事当前思百代, 法制森严。
周科生 纪念我国第二十个土地日 高楼林立向蓝天, 绿树红花四季妍。
土地资源应爱护, 子孙后代好繁衍。
田园吟
青山绿水绕良田, 百姓靠它生活甜。
珍惜农田生万物, 资源利用好繁衍。
鹧鸪天· 纪念全国第二十个土地日 五月 烟花啼杜鹃, 连绵阴雨绿千山。
铁牛耕作喧声闹,机器插秧笑语欢。
除野草, 不休闲, 菜蔬瓜果倍新鲜。家人送饭地头望, 春醉山乡人醉田。
周邦宁 临江仙· 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 感赋 地厚恩深生万物, 何云白玉黄金。
天悬日月 并星辰。
稻粱皆丽土, 人类赖生存。
千古江山如绮画, 万方国土殊珍。
四疆红线不容侵。
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周成辉 耕地的呐喊 ——纪念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 ”
我是耕地,
是特殊的土地,
人类将我改造发育成粮食的培养基,
我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前提。
我见证了人类发展的生生不息,
我体会着人类前进的诸多不易,
随着发展,
人类朋友赋予了更高质量的生命。
我是耕地,
是特殊的土地,
人类将我改造发育成粮食的培养基,
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前提,
我的资源总是不断的变化分配,
新中国我成了农民朝夕相伴的兄弟,
改革开放,
我更成了中国人民五谷丰登的福地。
我是耕地,
是特殊的土地,
人类将我改造发育成粮食的培养基,
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提前。
占全世界耕地的百分之七,
能养活 13 亿中国人是我的福幸,
振兴发展,
我又被追求更大的效益。
我是耕地,
是特殊的土地,
人类将我改造发育成粮食的培养基,
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前提。
看见快速发展的业绩,
我有时变得面目全非,
暗自叹息,
觉得人类朋友开始对我不够珍惜。
我是耕地,
是特殊的土地,
人类将我改造发育成粮食的培养基,
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前提。
怀念我过去辉煌的时期,
我有时在悄悄的哭泣,
依法用地,
为子孙快停止蹂躏我的机器!
周本先 珍惜土地 一 农田可贵粮棉出, 世代源源万古春。
开发更需严保护, 九州百姓永昌荣。
二
青山绿水绕庄稼, 五谷飘香乐万家。
土地占空人怎活, 违规浪费摘乌纱。
季学文 古风
国泰民安步从容
艳丽百花生土中, 阳光普照万物荣。
五谷丰登靠田地, 雨露滋润世兴隆。
粮足衣丰社稷稳, 定国安邦百姓拥。
经天纬地粮仓盈, 国泰民安步从容。
胡有守 珍惜土地 创建美好家园 ——全国 6 月 25 日 为“土地日 ” 宣传而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耕地是人民赖以生活的生命线。
珍惜土地, 保护耕地,
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也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依法依规用地,
是保障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实现。
只有珍惜和合理用地,
才能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当今我们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
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多么雄伟。
我们的社会多么和谐,
人民的生活多么甜美。
国家实施对基本农田的“五不准”,
人人必须遵循国土法的管理。
保持 18 亿耕地的生产,
才能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存权,
才能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徐锦淮 珍惜土地二首 一 春回大地地萌青, 土地如金万物生。
珍惜农田人有责, 全民保护立奇功。
二 万物生长靠土营, 人无土地怎生存。
如金土地应珍惜, 领导把关勿放松。
珍惜大地 土地出黄金, 万物土中生。
土地是个宝, 万民少不了。
爱惜农耕地, 犹如生命线。
节约用土地, 子孙后代继。
保护基本田, 确保粮食全。
土管不放松, 留与子孙耕。
黄
斗 赖以生存 广饶土地五谷生, 人们住食赖生存。
旧时贫农无田种, 帮工讨要离家门。
封建王朝被打倒, 分得土地翻了身。
勤劳耕作丰收日, 温饱足食感党恩。
生态平衡 大哉中华千万载, 广阔土地万物兴。
巍巍五岳腾紫雾, 滚滚三江浪涛声。
地肺功能因沼泽, 山骨高耸数昆仑。
锦秀山河多壮丽, 生态平衡合人生。
珍惜土地 人多地少要珍惜, 一寸土地一寸金。
开河修路要规化, 减少宅地造高层。
荒山育林要覆盖, 沙尘风暴少发生。
科学种田粮增产, 丰衣足食得人心。
黄世忠 土地应比黄金贵 一 国土宣传二十年, 全民共识惜农田。
黄泥应比黄金贵, 留给子孙免受煎。
二 院楼栉比景繁荣, 草地绿茵尽占空。
美化生存皆重要, 农田保护不偏轻。
熊冬香 爱惜土地 一 一寸农田一寸金, 种粮吃饭赖生存。
兴工少把农田占, 利国利民利子孙。
二 风调雨顺民生好, 林茂粮丰国运强。
开发同时珍土地, 子孙福泽定绵长。
璞
如
鹧鸪天· 心愿 八十行年耳渐聋, 蹉跎岁月 志犹雄。
青山依旧朝阳艳。绿水奔流百业隆。
身后事, 意从容。
叮咛儿女记心胸,骨灰泼洒天棺葬, 莫费分毫土地壅。
楹
联
方本耕 一 保护环境为百姓共识, 爱惜农田应全民动员。
二 珍惜土地口碑留百代, 保护环境功德存万年。
三 居安思危须知土地最珍贵, 励精图治能使国家更繁荣。
四 盛世争进取应善惜地珍碧水, 居官多奋发当思为民留青山。
邓泽禾 依法依规用土地, 保民保国荫儿孙
叶显友 一 人要吃饭土里长, 菜须伸根泥中生。
二 节约农田政策鼓励, 浪费耕地法律不容。
三 节约农田宣传家喻户晓, 保护耕地教育深入人心。
四 看城市繁荣心欣慰赞扬规划合理,
见农村兴旺眉舒展点头措施可行。
五 双九耕地红线形势严峻, 二八人口高峰压力何轻。
六 有土有耕有希望, 无地无种无依存。
七 人多市荣自是欣欣喜, 地少粮紧不无隐隐忧。
八 斗泥棵稻祖宗农谚, 亩田吨粮现代目标。
九 喜闻保护耕地宣传进教室, 欣见珍惜农田教育上教材。
十 总体幅员广阔国人骄傲, 人均资源贫乏公民怀忧,
十一 开发保护上上下下心一致, 发展节约级级层层意相同。
十二
三分之一土地现状发展空间少,②
十三亿众人口实情吃饭压力多。
说明:
②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十三 珍惜农田应知人人有责, 保护耕地自当个个尽心。
十四
地多田广兴盛当代后世, 林茂粮丰繁荣社会国家。
十五 广袤九州天下第一大碗, 辽阔禹甸人间首个巨仓。
十六 开发力争少占地, 发展尽量微用田。
十七 桃红柳绿江山如画立足赖土, 林茂粮丰社会繁荣生根靠泥。
十八 珍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