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3篇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 劳动最光荣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
最光荣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体验劳动的快乐,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 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 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 主要方法:
演讲法、 表演法 三、 会前准备:
1、 全班准备歌曲《劳动最光荣》
2、 两名学生准备劳动故事
3、 一名学生准备诗歌朗诵 4、 两名学生准备劳动节知识
5、 主持人准备开场白、 串词和小结以及有关劳动诗句
6、 班长准备倡议书
7、 学生准备劳动感受和身边人的劳动故事发言稿 8、 学生准备给父母的一封信 四、 班会过程:
(一)
主持人致开场白 达•芬奇说过:“劳动一日 可得一天的安眠, 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 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 才能尊重劳动人民, 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 就更应该热爱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呢? 五月一日 是国际劳动节, 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我们最熟悉的劳动赞歌是什么呢?(全班齐:《劳动最光荣》)
(二)
全班齐声合唱革命歌曲《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点拨:
歌声唱出了 热情, 歌声唱出了力量。
那么, 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劳动的辛苦呢? 有多少人了解相关的知识呢? 接下来, 让我们了 解一下五一劳动节吧!
你了解它的来历么? 下面让桑延强同学来给我呢讲讲有关五一劳动节的知识吧。
(三)
了 解五一劳动节 主持人点拨:现在我们了解了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如今, 每到五一劳动节,我们会放三天假, 来庆祝这个节日。
那么,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劳动节的吗? 下面让毛庆阳同学来给我们讲讲我国最早的劳动节是怎样过的吧?
(四)
毛庆阳讲中国庆祝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主持人点拨:
原来五一劳动节在我国走过了 近八十年的历程, 我国劳动人民在此期间, 写下了多少不朽的篇章啊!
在一些文章、 一些诗歌中, 有许多意蕴悠长的诗句赞美了劳动, 歌颂了 劳动人民, 接下来, 我要考考大家, 你们是否还记得学过的一些诗句。
(五)
吟诵有关劳动节的诗句 (主)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全班)
汗滴禾下土 (主)
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 (全班)
五月 人倍忙
(主)
以上的诗句是我们学过的, 下面我也送给大家两首有关劳动的诗。
《麦收》 天高日正晌, 遍地黄金浪。
挥汗如热雨, 农夫收割忙。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伯伯在正午收割麦子, 大汗淋漓的场景。
《蚕妇》 昨日如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养蚕的妇女入城归来, 发现穿着绫罗绸缎的, 没有一个是养蚕的, 不禁泪湿衣襟。
以上的诗句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希望同学通过吟诵, 永远记得, 并由此激起你对劳动的热爱, 因为劳动是最光荣的。
所以, 让我们热爱劳动、 珍惜劳动、一起融入劳动人民中吧。
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辛勤、坚韧, 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来走进他们吧。
接下来请两名同学给我们讲讲两位劳动者的故事。
(六)
小亮讲《毛主席学编草鞋的故事》
婷婷讲《修鞋老人徐大爷的故事》
主持人点拨:
以上两名同学讲了 毛主席和我们身 边的一位普通人的劳动故事。
其实, 我们身边的许多平凡人也铸就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下面, 让我们来讲讲, 你身 边的人有哪些劳动故事吧。
(七)
学生讲身 边人的劳动故事(自 由发言)
主持人点拨:
同学们讲的很精彩, 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劳动者的辛苦, 从此用崇敬的目光去看待劳动者。
今天, 我们的班会还请来了 几位家长,我想代表全班同学对在场以及所有的爸爸妈妈说一声:“你们了 !” 其实, 我们班的同学对家长的辛苦又深切的感悟,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们理解父母的辛苦,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辛苦, 我们看在眼里, 牢记在心, 我们会用我们的真心和行动来回报父母。
在这里, 我们因该有许多话涌在胸口, 下面请同学们讲讲你对父母的心声吧。
(八)
学生读写给父母的信 主持人点拨:
既然同学们表达了 对父母的心声, 那么, 就把我们的心里话变成实际行动吧。
平日里, 可以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帮父母分担一些辛苦。
同时,请允许我代表全班同学对所有的父母说:
“爸爸、 妈妈, 我们感谢你们, 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你们。”
生活中, 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为了 美好的明天, 劳动者, 奋斗着, 拼搏着,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 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劳动呢? 接下来请欣赏小品《大扫除》。
(九)
小品表演《大扫除》
主持人点拨:
其实, 我们班的同学平时是很热爱劳动的, 经过选举, 我们选出了四名劳动模范。
下面, 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他们上台, 他们是郭亮、 张恒、于海坤、 肖芷明。
(十)
表彰劳动模范 主持人点拨:
李家凯是我班的取奶员, 同学喝的水都是他负责搬运, 除此,在各项劳动中也冲在最前头。
程梦婷同学平时言语不多, 但总是不计较, 总是干最脏最累的活。
余吉缘是班级的卫士检查员, 除了 自己值日, 她每天检查分担区,保证了班级卫生的清洁。
接下来, 是对这三名同学的表彰。(分发礼物)
这些奖品当中有班主任老师对你们的祝福和鼓励, 希望你们可以做的更好。
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 向他们学习, 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据我了 解, 其他同学也是很勤快的, 在学校做好分内的劳动任务, 在家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持人点拨:
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可以从身 边的小事做起, 培养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 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因此, 我建议, 让我们来为热爱劳动进行一次签名活动, 希望大家身体力行, 尽可能从事劳动, 热爱劳动, 大家说好不好? 下面请班长宣读倡议书。
(十一)
班长宣读“爱劳动, 惜成果” 的倡议书。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把热爱公益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全班签名)
主持人点拨:
既然同学们都在倡议书上签了你的名字, 那么, 将热爱劳动的意愿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吧!
下面请班主任老师对班会进行总结。
(十二)
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
我觉得, 我们班的这次班会开得很成功, 几位家长能够来到班会,让我倍感荣幸, 同学们的表现也很出色, 你们的发言让我很受感到, 同学们道出了你们的心声, 那么, 希望大家可以珍惜父母的劳动、 珍惜老师的劳动、 珍惜一切劳动成果, 祝愿大家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十三)
主持人宣布闭会
妈妈我爱您
二(2)
班纪念母亲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 解亲情, 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让学生回报亲情, 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 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 树立心中有他人, 心 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 活动准备:
1、 准备节目 , 搜集故事, 收集名言, 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 制作相关的课件。
3、 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 场景设计, 渲染环境, 奠定情感基调。
三、 活动过程:
〈一〉、 宣布活动开始:
甲:
亲情, 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
亲情, 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
二(2)
班“妈妈我爱您”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 回顾篇——走近亲情 1、 我名字的故事 (1)
甲:
我的降临, 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是家庭未来的曙光。
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
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 父母多少的期望!
学生通过向父母了 解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期望, 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
我成长的足迹 (1)
乙:
有了 泥土, 嫩芽才会长大; 有了阳光, 春芽才会开花;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
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 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
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 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 引起情感的共鸣。
3、
父母写真 (1)
甲:
母亲的皱纹, 父亲的白发, 是父母操劳的见证, 是爱的涓涓印痕, 是亲情无偿. 〈三〉、 拥抱篇——体验亲情 1、
亲情赞颂知多少 (1)
甲:
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 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
因此, 酬劳不是她的目的, 收获不是她的动机, 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
多么质朴的情感啊!
古今中外, 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 词; 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 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
让我们尽情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 母爱的歌曲和诗文, 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 课件展示关爱父母、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四〉、 行动篇——回报亲情 1、 确定回报方案 (1)
甲:
记得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 他写下了 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
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
乙:
故事让我们感动, 榜样为我们引路, 名言伴我们同行。
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 我们已经渐渐长大, 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
学生讨论交流, 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 实施回报方案 (1)
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 如自 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 给父母洗洗脚; 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 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
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向父母表示关爱。
(3)
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 说说学校发生的事, 同学之间的事, 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 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 倾听父母的感受 (1)
甲:
听了 大家的回报方案, 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
下面请妈妈、 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爸爸、 妈妈谈感受。
(3)
乙:
亲爱的爸爸、 妈妈, 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 您们放心吧, 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 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 回报给你们, 回报给社会, 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
合:
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
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
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
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 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 要有一颗孝心; 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 点点滴滴中。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自 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 己的事自 己做 活动目的:
1、 坚持每天自己的事自 己做, 培养自理意识, 不会做的学着做。
如:
自己穿衣、吃饭等。
2、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 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主人。
4、 感受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以及他们的辛苦。
活动准备:
1、 事先调查学生在家的表现 2、 搜集与主题有关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在家里你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吗? 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应该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了。
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得到锻炼, 还能减轻爸妈、 爷爷奶奶的负担。
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自 己的事情自 己做”。
二、 学习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万能的手,
样样事情都会做, 都会做,
洗衣裳呀, 洗手绢呀,
补袜子呀, 缝钮扣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 己做。
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
爸爸他也常常夸奖我, 夸奖我
师:
同学们, 你们是不是也有一双万能的手啊? 你们说说, 我们的手都能干些什么事?
生:
写字、 扫地、 穿衣…… 师:
我们的双手能做这么多事, 真是一双万能的手啊。
三、 现场比赛并学习 1、 系红领巾比赛
师:
既然我们有一双万能的手, 而你们也都是少先队员了 , 老师有个提议,让全班同学来进行一个系红领巾的比赛。
2、 学习绑鞋带
师:
同学们, 有一天, 我看到我们班姚琦同学帮助另一位同学绑鞋带, 老师很高兴。但是似乎班上很多学生都不会,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绑鞋带, 好吗?
四、 小调查
师:
同学们, 我有几个问题, 需要你们帮忙, 我们一起来看看:
⑴你在家是自己穿衣、 穿鞋袜吗? ⑵自己的学习用品自 己整理吗? ⑶每天早上自己背着书包
来上学吗?
师:
穿衣、 穿鞋袜, 整理书包等都是你们自 己能做的事, 可是有的学生却是家里的长辈帮忙, 想想家里的长辈他们在忙自 己事的同时, 却还要操心你。
想到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你应该自 己学会做自己的事。
劳动是最光荣的!
五、 歌曲《劳动最光荣》
太阳光金亮亮, 雄鸡唱三唱。
花儿醒来了, 鸟儿忙梳妆,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 小蝴蝶在玩耍, 不爱劳动不学习, 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 要学蜜蜂采蜜糖,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 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六、 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 希望同学们日 后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拥有一双万能的手!
同时, 也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主动帮忙长辈, 做长辈的小助手。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2)
班主题班会
师导入:
天气逐渐炎热, 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
为了 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六月中旬我校各班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
篇二: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
二首一、 秋浦歌二、 悯农李白(701-762)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被誉为“诗仙” , 他与杜甫齐名, 并称为“李杜” 。主要作品:
《赠汪伦》 , 《早发白帝城》 , 《望庐山瀑布》
1、 诗中描写了 哪些景物? 什么人物?2、 哪些诗句写景? 哪些诗句写人?3、 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自由朗读古诗, 结合插图思考下面问题:
秋浦:歌:歌: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歌颂, 赞美歌颂秋浦歌:赞美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紫烟:
冶炼时炉中升腾起的烟炉火熊熊燃烧, 映红了 整个天地, 在夜幕中远远望去, 景色非常壮观 , 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 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赧郎明月 夜, 歌曲动寒川。赧:
被炉火映红了 脸庞的冶炼工人明:
形容此时动用法, 使月夜明亮动:
荡漾熊熊的炉火映红了 天和地, 红星在熊熊的炉火映红了 天和地, 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 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
这首古诗表达了 诗人的什么情感?诗人描绘了 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全景图, 有远有近,有面有点, 有声有色, 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 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
汉族, 亳州(今属安徽)
人, 字公垂。
27岁考中进士。
与元稹、 白居易交游甚密, 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 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的部分在于诗歌, 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著有《悯农》 诗两首: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脍灸人口, 妇孺皆知, 千古传诵。
《全唐诗》 存其诗四卷。
以“春种” “秋收” ,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粒粟” 化为“万颗子” ,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 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农夫却还是饿死了 。没有
这首诗语言通俗、 质朴,音节和谐明快, 朗朗上口。诗人采用了 鲜明的对比, 通过前后对比来反映社会问题。全诗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劳动人民真挚的同情。
篇三:赞美劳动人民的诗歌
秋浦歌》教学目标:
1、 读懂古诗,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 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 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 认识“赧” 字, 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 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 不畏艰辛的精神
2、 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一、 温故知新, 初识李白。
同学们,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海中, 有这么两位伟大的诗人, 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 显得熠熠生辉、 光彩照人。
他们一位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另一位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 背来听听。
二、 初读诗歌, 读通读顺。
1、 师:
同学们, 从刚才这几首诗中, 我们感受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李白。
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 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 极为珍贵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 第 14 首。(板题:
强调怎么记住“浦” 字)
2. 读题, 释题
(1)
师:
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
追问:
知道“秋浦” 在哪儿吗? 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 【课件 2 指名读】
补充:
李白晚年曾五游秋浦, 所作《秋浦歌》 共 17 首。
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 14 首。(2)再读诗题。
3.师:
请大家打开书本, 自由朗读《秋浦歌》 这首诗, 注意, 认认真真读上 2 遍。
读时,注意诗中的一个生字, 结合注解把它读准了, 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1)
自由练读(生自由读课文)
(2)
检查读(指名朗读)
正音:
赧郎 师:
来, 我们读一读,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生齐读)
4.很好!
把诗歌再读两遍, 把诗念通顺, 还要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生自由读课文)
(3)
检查评价读
师:
谁再来读一读《秋浦歌》 ? 其他同学特别注意听, 他在读诗句的时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是不是读得通顺流畅, 还有板有眼。(指名朗读)
(4)
吟诵诗歌(学生齐读)
师:(吟诗)
其实诵读古诗最重要的还是吟。
古人作诗是很讲究平仄的, 一声、 二声是平声,读得舒缓; 三声、 四声是仄声, 读得短促。
来, 咱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吟吧。(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 跟着感觉读。
可以再吟一次)
3、 指导理解诗意。
师:
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 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 (抓住了解诗人, 借助注解, 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
接下来, 就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 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4、 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自学, 然后汇报。
师指名说诗的大意, 疏通诗意后追问:
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②从“照” 和“乱” 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 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赧郎” 指什么? 让你联想到什么?
④他们唱的什么歌? 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
⑤小结:
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 光、 热、 声、 色交相辉映, 明与暗、 动与静烘托映衬, 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 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5、 指导朗读, 想象诗中营造的意境。(自由读→齐读→闭眼读, 想象: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
6、 播放课件(旧时冶炼工人炼铁时的场面), 齐读这首诗歌, 再背诵。
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四、 走进李白, 感受同情。
1、 谈感受:
同学们, 此时此刻, 你的心里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啊? (生谈)
2、 叩问李白:
李白呀李白, 为什么别人都能入睡, 而你却不能入睡, 偏偏要来到这冶炼现场呢?
追问:
那李白究竟有什么心事呢?
3、 介绍背景, 读第十五首诗 大约在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左右, 年过半百的李白来到贵池, 在秋浦等地漫游。
本来傲岸不屈、 浪漫的李白, 在秋浦时, 生活的窘迫、 仕途的无望, 使他越来越愁肠百结, 在
这组《秋浦歌》 中多有反映。
其中流传千古的是第十五首《秋浦歌》(课件出示)
总结全文:
秋浦歌壮观的是劳动的景象, 辛酸的是劳动者的生活; 诗人赞美的是劳动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同情的却是劳动者的苦难遭遇。
这首诗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李白——看到一个充满大胆想象, 而又关心劳动人民的李白。
五、 作业设计 李白《秋浦歌》 系列诗共十七首, 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
课后搜集其他的十五首, 挑自己喜欢的读一读, 背一背。
附:
板书设计
秋浦歌 壮观
赞歌
月夜冶炼 辛酸
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