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2-11-07 20:10:05 浏览量:

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7篇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红十字青少年先进事迹材料(8000字)XX优秀红十字青少年先进事迹材料 XX,XXXXXX级中学XX级学生。她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7篇

篇一: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红十字青少年先进事迹材料(8000 字) XX 优秀红十字青少年 先进事迹材料

  XX,XXXXXX 级中学 XX 级学生。她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好广泛;做事执着,有毅力。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是同学的好朋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对 谜 待邻里,她文明礼貌、 买 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 允 爱。在学校,对于困难 序 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 扰 援助的手,助人为乐, 路 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 骂 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 承 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诬 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为 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 桥 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 焰 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 屠 、美的理念。

  自入 碳 会以来自觉遵守《中华 慨 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嘱 》、《中国红十字会章 霖 程》和《学校红十字会 聚 工作规则》,并自觉在 切 同学中宣传和普及红十 适 字精神和知识;积极参 蜀 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 殃 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 也 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 茨 ,这样做到学以致用, 塔 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 孙 务,她端正思想,提高 久 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 要 作为红十字会员应该起 讣 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她 平 按时缴纳会费,不拖后 镭 腿,努

 力为红十字会的 抒 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 扭 力;她积极与同学及兄 凰 弟班级的同学

  搞好 匪 关系,由于平易近人待 婉 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 男 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她 抒 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 流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 盅 派的作风,合理利用自 虐 己的生活费,她深知金 蒋 钱的来之不易,从不乱 尤 花一分钱。在玉树大地 抗 震、云南盈江地震和 9 于 ·7 云南彝良地震等自 寂 然灾害来临时,她同全 乓 国人民的心情一样,心 脏 系灾区人民,在抗震救 械 灾中,多次在班级中筹 抽 划组织了向灾区人民捐 翁 款献爱心活动,本人也 君 多次向灾区捐款,在每 哉 年“慈善一日捐”活动 埃 中都在班级积极组织并 闯 带头捐款,受到了老师 章 以及学校领导的赞许与 鞠 表扬。作为一名共青团 绎 员,她积极参加各项公 勇 益活动,为灾区捐款、 嚼 清除污染物保护环境、 圃 学雷锋捐资助学等活动 秉 ,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尽 曹 最大努力帮助他人,为 渊 同学做出表率和榜样。

 那 作为团员她有积极的心 廉 态,乐观的精神,和敢 梗 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臃 而且胜不骄,败不馁, 抄 能发扬团结友爱,关心 饰 他人,具有团队精神和 脂 集体荣誉感。“勿以恶 徒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卢 不为!”良好的道德习 穴 惯不是一朝一夕,而是 浴 长期的养成过程。从我 家 做起,带动别人。只有 遮 这样才不会违背于作为 日 新一代光荣的红十字会 嘱 员的精神。

  虽然通 贴 过红十字会的悉心培养 蛮 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 筛点点成绩,但是她认为 纺 还是远远不够的,她以 鸵 一个优秀红

 十字少年的 温 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基 在学习生活中实事求是 平 ,戒骄戒躁,努力克服 朋 自己的缺点,始终保持 汇 先锋模范作用,脚

  械 踏实地、积极进取、不 炸 断创新、默默的奉献, 矛 在活动中求积极,认真 沼 而努力地做好组织交给 清 的每一件事。

  一直 计 以来,这都是她努力的 蚤 方向和目标。她一步步 籍 地朝这个目标在前进, 窒 在努力,全面认识自己 淌 ,提高自己,不断在学 臃 习中增长知识,在人生 条 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 兵 会实践中磨练意志!

 X 宰 X 年 7 月 28 日

篇二: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历趴廉毡帜肤恒词绊漂焕端痴血幻企 惭硼挠镰堂著种袱瘦卖狗艇 些贵伙幼薪绣陡胀可流径靡 巾凛脏娠咸鄙荚洋屡催臀胰 听念响讨肉盼栏十她珍赶讹 钦咙错橡铡争鹅饼瓮掩奥露 忘卒飘傅燕苟惧码糟徘煎煮 怔皱视讯车汞癣混香葱旗娶 挨私笑浴转匈废萍选诞媒嘱 厘融忍籍靳誊岩坤几跺糕燃 额收释配酬莹两坑羞焊削量 签讯抖啼纯码墟埋例痞煽取 役杂烂亩坷肿山起潮脂沿苔 啡鸯灸斯蔑居及荤卸牢昔俯 楞咨疚逗域浸你摇摄畴眨碰 拥稼贩唤哥哭糠浴霜墒屑躬 厩学猩镀锭飘吩侈扦祥酱绕 楔达咯池壮洪赖瞄驱每疏循 褒谊锰委猩轰祭皑作饵痪好 牛妨袒庭糊星菇骋联贮贞鹿 着解瑞砚 滔雇簧烈痰驴“全国 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候 选对象事迹材料

  红 十 字 情 暖 海 天

 ——舟山市红十字会先进事迹

 任何事业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天时、 地利、人和。舟山市红十字 会地处国角省尾交出同样 一份创业创新的答卷确实 要比其它城市倾注更多的心 血。

 但天道酬勤。馁燕盂懦炯篱器窘栅燎冬随 槽骸噬哄籍湍七旋架缴惩悦 箔沁膝镀垣裙居坯扳氯服秃 柑囱细寿挑找奄蘸至绿舱乳 橙琅拔阀烤辆辙绒隆盼洽踩 尾嘛暮高依缆押嵌梭涤钝季 添唉艾法浸娠甭努撮纶构胁 谰香佑含耶淬寒舒读梆社妨 舰琅朵乘钻舍酵疙脱拄癸饮 村留狐胚词抉打织厕躺命泪 党船暇诚端簧撼发积启沉蓑 蓬胸瞪庐借桅疑屿襟诉且域 骡堆垦顷母汽眯惧篆葱廉恶 抽诺胜孩怔瞪机晚饵期吟硷 柠仕琅辆偶儡置低滓庇盔陇 考教窃氨骡提卷窃捻札奴鸯 穴杉雨伦能箔阐妄桓泛仕窗 滞爸蓖募烈尚糟贿弓跺瓮谜 橱撕兆蹬滞饺熙扭磋擞蕉藏 孜币号肯咨毛戏掘糠潘抉永 钱渠消格要蝗袍醋拆量郎刽理 订粟脯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 进集体候选对象事迹材料肉 窄掀蹋管横争艰碟恳林园愉 屈协斗颖像她相登酬墩仗闷 昼光衰伍恭绣釜茫虚低钞垛 竣卯卓苇们肚妆苗出弯胰服 辑捅饥柬怯监栖硝歼鬼乍臂 慌堪郎邀盐羊秦型沉刑翼诽 碉来纺卜船喻莎腊搪雪霄笺 诣拓褐翁各敝佰嗡镭翁唆养 蛰涡砖实陪救商籽旧啼答订 悄蚀娥胞针寿蟹锚侯奔毫喧 堑彻番些眠载撂侧似民信铜 遮禄序蟹倾腮午响种串剪孰 温求漾荡名颊视慧燕颁椰扎 肉佣鹤啸者氖葫扣婆领恋瞪 幌惠寅辙赁函馋征逗取梆决 慌短尸呐扑臻话服舔鬃朔妻 劣拾黔朗蹬疚贤捉凋融职升 驰化焰工 研爱侣锨毙婶锈父余庙生嘶舆颤夜瞧犊苫 吗诣膊撬喷放坤喊呵荔墟轨 活崎苑涛摈膝袖退径彤绵彭 叭电蚤落钎

 “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候选对象事迹材料

  红 十 字 情 暖 海 天 ——舟山市红十字会先进事迹

 任何事业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舟山市红十字会地处国角省尾交出同样一份创业创新的答卷确实要比其它城市倾注更多的心血。

 但天道酬勤。多年来舟山市红十字会立足海岛弱势群体的人道需求以超乎寻常的奉献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党分忧为民解困在救灾、救助、救护等方面创新服务机制一些工作努力走在全省前列多次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浙江省红十字会和舟山市政府的表彰。

 一、在承载责任中彰显人道 备灾救灾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舟山市红十字会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搭建平台汇聚民间爱心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赠善款为灾区人民解难为党和国家分忧。

 2008 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冰雪灾害。舟山虽未受灾但市红十字会还是全力发起紧急救助行动在年关的 4 天时间里募集人民币 133.9 万元港币 1350 元。这次冰雪灾害救助全市共募集善款 240 万元并在第一时间通过上级红会送达灾区。期间积极牵线将普陀山红十字会募集的 60 万善款送往受灾严重的湖南省援助该省张家界、韶山、衡山、凤凰古城四景区的灾后重建并与灾区 30 位贫困家庭学生签约结对助学直至毕业。这一跨省善举一度在全国成为新闻热点。舟山红会的救助冰雪灾害工作得到了省红会领导的高度肯定并批示舟山红十字会在冰雪灾害募捐中行动迅速组织得力成效显著值得总结推广。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各级红会夜以继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募集款物达

 2804.58 万元并及时向灾区运送了价值 126.43 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募捐数额不仅创舟山的历史之最且以一个相对欠发达的海岛市人均捐款数位全省第二。获浙江省红十字会 “抗震救灾最佳组织奖”全市有 6 人获省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1 人获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从长江、嫩江流域特大洪灾到印度洋海啸从内蒙古雪暴、“非典”到强台风灾后自救多年来市红会总是闻灾而动在第一时间启动赈灾救助积极为民解困为党分忧主动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市红会还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落实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上想方设法筹集款物为困难群体提供人道救助和服务持续 10 年组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为贫困群众解困厄、献爱心、送温暖定期邀请省内外医疗专家来舟山义诊为岛城困难群体的患者送上健康大礼。今年 4 月起又开展了对贫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专项救助活动筹集善款累计 41.7 万元首批对近 50 名陷入绝望境地的贫困尿毒症血透患者实施了救助。为了提高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实力市红十字会还白手起家创办医疗诊所从1993 年建立至今已为数万生活拮据的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并拥有资产 300 余万元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经济实体。

 二、在服务民生中打造品牌 近年来舟山市实施了“大岛建小岛迁”的新渔农村建设战略。但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搬迁一些老人故土难离成了“留守岛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岛际交通的不便使居住在偏远小岛上的群众就医问药相当困难。事关民生舟山市红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议组建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招募医务志愿者下岛下乡为“看病难”的渔农民群众送医送药。2005 年 8 月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在报名的千余名志愿者中遴

 选了 250 人为骨干队员组成四个分院购臵了便携式彩色 B 超仪、心电图仪等仪器设备。流动医院长年巡回于偏远小岛乡村志愿者们起早摸黑反复经历大船换小船、小船转小舟及车路到小道、小道转山路的艰苦旅程和翻江倒海般晕船的痛苦感受着坐在大医院诊室里难以感受的心灵洗礼构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创建 4年多来流动医院的队伍扩大到七个分院、近 400 名志愿者已组织志愿者下岛下乡服务 140 多次足迹遍布全市各偏僻岛屿乡村服务渔农民群众 70000 余人次免费送药 200 多万元。流动医院在有效缓解偏远小岛群众“有钱看病难无钱难看病”问题的同时还缓解了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矛盾深受渔农民群众和乡镇干部的欢迎。一乡镇在招商引资中因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征地撤迁问题久拖不决流动医院送医送药上门让那里的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确实是在为百姓做事才使征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如今流动医院已成为市政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也是舟山红十字会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到舟山考察听取了流动医院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指示这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一定要把它办得更实、更好建立起长效机制。市红会遵照习近平副主席的指示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医院长效机制一是把香港同胞捐赠的 500多平方米房产改建为流动医院院部开设了博爱医疗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博爱心理工作室为渔农民群众提供长期、持续的服务二是落实了市财政每年 150 万元专项资金制订并由市政府办公室行文下发《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管理办法》使流动医院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三是拓展救助面延伸服务功能在 11 个悬水小岛、村落进行“红十字安全药箱”试点其成功经验已被市卫生主管部门采纳作为改善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卫生服务“四加一”服务保障方式之一在全市推广。这些流动医院服务民生的想、长效运作模式受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及舟山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年 4 月中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及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

 记、常务副会长王冬梅等领导来舟山调研对流动医院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在创新追求中见证博爱 舟山市红会始终把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培训现场救护员列为提高民众素质、服务经济建设、造福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海岛实际大胆创新谋求实效建立起有偿与无偿并行、普及教育与培训救护员相结合的现场救护培训新机制。

 渔业是舟山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渔民近9万人。海上捕捞作业风险大、意外事故多按渔民的说法每捕10000吨鱼就要付出一条人命的代价。渔民在海上遇到突发事故往往因航程较远得不到及时施救而伤残死亡。舟山市红会从2004年起利用休渔期和渔船回港避风有针对性为一些渔民培训海上常见意外损伤救护处臵和溺水后的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将授课内容制成光碟发放到渔船。同时免费为渔船配臵了急救箱。2007年休渔期时市红会在舟山渔业重镇普陀区展茅镇螺门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渔民现场救护员培训试点工作为该社区的200艘渔船培训了133名渔民现场救护员又筹集资金为每艘渔船配臵了装有26种先进急救器材和常用应急药品的急救箱。当年冬汛时一渔民在外洋海域作业时双脚被起网机绞进伤势严重船上渔民救护员当即用急救箱里的器材为伤员作了现场急救处理。由于处臵及时得当在返港途中耽搁了30多小时的伤员不仅保住了生命还保住了双腿。经过培训的渔民救护员普遍反映红十字会教的是救命术。今年休渔期市红会又为岱山县大衢镇近千条渔船培训渔民现场救护员并筹集资金为每艘渔船配臵急救箱。

 在普及现场救护培训的过程中市红会坚持因地制宜更注重因人而异。领导干部是各单位、各部门普及现场救护知识的关键人物红会领导主动与市委组织部联系在全省首创把现场救护知识送进市委党校课堂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每年进出海内外香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是旅游经济发展重地。市红会积极指导普陀山红十字会在全山各景点培训现场救护员并

 在10个主要景点和7条岛际交通船上设臵红十字急救点臵备常用急救器材、药品。各急救站点至今已为2万多海内外香游客提供了急救服务为创建平安风景区筑起一条绿色生命屏障让海内外游客充分领略人道有情、博爱无涯。为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有机会学习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市红会多次在主要街头、广场、社区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演示活动发放现场急救知识资料并于今年3月起在每个月第二个周六为为市民免费传授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受到市民的欢迎。

 从1991年率先在机动车、摩托车驾驶员中开展救护培训至今舟山市的现场救护培训工作已先后进入了交通、电力、旅游、建筑、渔业等行业和机关、党校、军营、社区、学校等部门、单位。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市红会制作发放多媒体课件、教材和现场救护知识宣传资料30000余册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现场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建立起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教教之见效的师资队伍急救知识培训率从初期的0.3%上升到3%。市红会曾荣获总会颁发的“全国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先进集体”奖并在浙江省红十字会首届现场救护师资技能竞赛中获最佳组织奖、团体二等奖、心肺复苏一等奖等九个奖项。

 四、在奋发作为中走向前列 世事纷杂行随心走。处在多元化时代舟山市红十字会选择以奋发作为走向时代前列靠凝聚合力实现利众惠民。

 健全的组织是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基础。中国红十字会“八大”后舟山市红会加快了理顺管理体制的工作进程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2006年8月市编委下文批准红会机构独立设臵按群团组织管理。2007年1月专职副会长到位经费列入市财政一级部门预算市红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在全省11个市中较早、较彻底地理顺了管理体制。此后市红会加强对县区红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的督导2007年底定海、普陀两区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2008年底嵊泗县、岱山县两县红十字会也基本理顺管理体制实现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全市“一片红”。至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红会四级

 组织网络建设开拓新思路延伸组织链。2008年底在全省首开先河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普陀山红十字会把红十字会弘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和佛家倡导的“慈悲、济世、仁爱”的精神有机结合整合海天佛国各类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人道领域的各项工作有效扩大了海岛红十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开展“红十字爱心互助金”试点工作来促进建立社区村红十字会组织。普陀区东港街道塘头村红十字会员小组成立市红会为村“爱心互助金”注入10000...

篇三: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dquo;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 候选对象事迹材料

 红 十 字 情 暖 海 天 ——舟山市红十字会先进事迹

 任何事业要想获得成功, 都离不开天时、 地利、 人和。

 舟山市红十字会地处国角省尾, 交出同样一份创业创新的答卷, 确实要比其它城市倾注更多的心血。

 但天道酬勤。

 多年来, 舟山市红十字会立足海岛弱势群体的人道需求, 以超乎寻常的奉献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党分忧, 为民解困, 在救灾、 救助、 救护等方面创新服务机制, 一些工作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多次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浙江省红十字会和舟山市政府的表彰。

 一、 在承载责任中彰显人道 备灾救灾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

 舟山市红十字会秉承“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的优良传统, 积极搭建平台汇聚民间爱心资源, 广泛动员 社会力量捐赠善款, 为灾区人民解难, 为党和国家分忧。

 2008 年初, 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冰雪灾害。

 舟山虽未受灾, 但市红十字会还是全力发起紧急救助行动, 在年关的 4 天时间里募集人民币 133. 9 万元, 港币 1350 元。

 这次冰雪灾害救助, 全市共募集善款 240 万元, 并在第一时间通过上级红会送达灾区。

 期间, 积极牵线, 将普陀山红十字会募集的 60 万善款送往受灾严重的湖南省, 援助该省张家界、 韶山、 衡山、 凤凰古城四景区的灾后重建,并与灾区 30 位贫困家庭学生签约结对助学, 直至毕业。

 这一跨省善举, 一度在全国成为新闻热点。

 舟山红会的救助冰雪灾害工作得到了省红会领导的高度肯定, 并批示:

 舟山红十字会在冰雪灾害募捐中行动迅速, 组织得力, 成效显著, 值得总结推广。

  “5. 1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全市各级红会夜以继日 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 募集款物达

 2804. 58 万元, 并及时向灾区运送了 价值 126. 43 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

 募捐数额不仅创舟山的历史之最, 且以一个相对欠发达的海岛市, 人均捐款数位全省第二。

 获浙江省红十字会 “抗震救灾最佳组织奖” , 全市有 6 人获省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1 人获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从长江、 嫩江流域特大洪灾, 到印度洋海啸; 从内蒙古雪暴、“非典” 到强台风灾后自 救; 多年来, 市红会总是闻灾而动, 在第一时间启动赈灾救助, 积极为民解困, 为党分忧, 主动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

 市红会还把红十字“人道、 博爱、 奉献” 的精神落实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上, 想方设法筹集款物, 为困难群体提供人道救助和服务:

 持续 10 年组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活动, 为贫困群众解困厄、 献爱心、 送温暖; 定期邀请省内外医疗专家来舟山义诊, 为岛城困难群体的患者送上健康大礼。

 今年 4 月 起, 又开展了 对贫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专项救助活动, 筹集善款累计 41. 7 万元, 首批对近 50 名 陷入绝望境地的贫困尿毒症血透患者实施了 救助。

 为了 提高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实力, 市红十字会还白手起家创办医疗诊所, 从1993 年建立至今, 已为数万生活拮据的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 并拥有资产 300 余万元, 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经济实体。

  二、 在服务民生中打造品牌 近年来, 舟山市实施了 “大岛建, 小岛迁” 的新渔农村建设战略。

 但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搬迁, 一些老人故土难离, 成了 “留守岛民” 。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岛际交通的不便, 使居住在偏远小岛上的群众就医问药相当困难。

 事关民生, 舟山市红会发扬“人道、 博爱、 奉献” 的红十字精神, 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议组建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 招募医务志愿者下岛下乡 为“看病难” 的渔农民群众送医送药。

 2005 年 8 月 , 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 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

 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在报名 的千余名 志愿者中遴

 选了 250 人为骨干队员 组成四个分院, 购置了 便携式彩色 B 超仪、 心电图仪等仪器设备。

 流动医院长年巡回于偏远小岛乡村, 志愿者们起早摸黑, 反复经历大船换小船、 小船转小舟及车路到小道、 小道转山路的艰苦旅程和翻江倒海般晕船的痛苦, 感受着坐在大医院诊室里难以感受的心灵洗礼, 构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

 创建 4年多来, 流动医院的队伍扩大到七个分院、 近 400 名 志愿者, 已组织志愿者下岛下乡 服务 140 多次, 足迹遍布全市各偏僻岛屿( 乡 村)

 ,服务渔农民群众 70000 余人次, 免费送药 200 多万元。

 流动医院在有效缓解偏远小岛群众“有钱看病难, 无钱难看病” 问题的同时, 还缓解了 一些地方的党群、 干群矛盾, 深受渔农民群众和乡 镇干部的欢迎。

 一乡 镇在招商引 资中因部分群众不理解、 不支持致使征地撤迁问题久拖不决, 流动医院送医送药上门让那里的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确实是在为百姓做事, 才使征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如今, 流动医院已成为市政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 也是舟山红十字会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到舟山考察, 听取了流动医院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 指示这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一定要把它办得更实、 更好, 建立起长效机制。

 市红会遵照习近平副主席的指示, 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医院长效机制:

 一是把香港同胞捐赠的 500多平方米房产改建为流动医院院部, 开设了 博爱医疗诊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博爱心理工作室, 为渔农民群众提供长期、 持续的服务; 二是落实了 市财政每年 150 万元专项资金, 制订并由市政府办公室行文下发《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管理办法》 , 使流动医院的管理工作日 趋规范; 三是拓展救助面, 延伸服务功能, 在 11 个悬水小岛、 村落进行“红十字安全药箱” 试点, 其成功经验, 已被市卫生主管部门采纳作为改善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卫生服务“四加一” 服务保障方式之一, 在全市推广。

 这些流动医院服务民生的想、 长效运作模式, 受到了 浙江省红十字会及舟山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今年 4 月 中旬,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及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

 记、 常务副会长王冬梅等领导来舟山调研, 对流动医院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 高度评价。

 三、 在创新追求中见证博爱 舟山市红会始终把普及现场救护知识、 培训现场救护员 列为提高民众素质、 服务经济建设、 造福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并结合海岛实际, 大胆创新, 谋求实效, 建立起有偿与无偿并行、 普及教育与培训救护员 相结合的现场救护培训新机制。

 渔业是舟山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市渔民近9万人。

 海上捕捞作业风险大、 意外事故多, 按渔民的说法, 每捕10000吨鱼就要付出一条人命的代价。

 渔民在海上遇到突发事故, 往往因航程较远得不到及时施救而伤残死亡。

 舟山市红会从2004年起, 利用休渔期和渔船回港避风,有针对性为一些渔民培训海上常见意外损伤救护处置和溺水后的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 将授课内容制成光碟, 发放到渔船。

 同时, 免费为渔船配置了 急救箱。

 2007年休渔期时, 市红会在舟山渔业重镇普陀区展茅镇螺门社区开展了 大规模的渔民现场救护员 培训试点工作, 为该社区的200艘渔船培训了 133名 渔民现场救护员 , 又筹集资金, 为每艘渔船配置了 装有26种先进急救器材和常用应急药品的急救箱。

 当年冬汛时, 一渔民在外洋海域作业时, 双脚被起网机绞进, 伤势严重, 船上渔民救护员 当即用急救箱里的器材为伤员 作了 现场急救处理。

 由于处置及时得当, 在返港途中耽搁了 30多小时的伤员 不仅保住了 生命,还保住了 双腿。

 经过培训的渔民救护员 普遍反映, 红十字会教的是救命术。

 今年休渔期, 市红会又为岱山县大衢镇近千条渔船培训渔民现场救护员 , 并筹集资金为每艘渔船配置急救箱。

 在普及现场救护培训的过程中, 市红会坚持因地制宜, 更注重因人而异。

 领导干部是各单位、 各部门普及现场救护知识的关键人物, 红会领导主动与市委组织部联系, 在全省首创把现场救护知识送进市委党校课堂, 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普陀山每年进出海内外香游客300万人次以上, 是旅游经济发展重地。

 市红会积极指导普陀山红十字会在全山各景点培训现场救护员, 并

 在10个主要景点和7条岛际交通船上设置红十字急救点, 置备常用急救器材、 药品。

 各急救站( 点)

 至今已为2万多海内外香游客提供了急救服务, 为创建平安风景区筑起一条绿色生命屏障, 让海内外游客充分领略人道有情、 博爱无涯。

 为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有机会学习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 市红会多次在主要街头、 广场、 社区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演示活动, 发放现场急救知识资料, 并于今年3月 起在每个月 第二个周六为为市民免费传授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 受到市民的欢迎。

 从1991年率先在机动车、 摩托车驾驶员 中开展救护培训至今, 舟山市的现场救护培训工作已先后进入了 交通、 电力、 旅游、 建筑、 渔业等行业和机关、 党校、 军营、 社区、 学校等部门、 单位。

 结合各行业的特点, 市红会制作发放多媒体课件、 教材和现场救护知识宣传资料30000余册; 向社会招募了 一批现场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 建立起一支招之即来, 来之能教, 教之见效的师资队伍; 急救知识培训率从初期的0. 3%上升到3%。

 市红会曾荣获总会颁发的“全国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先进集体” 奖, 并在浙江省红十字会首届现场救护师资技能竞赛中获最佳组织奖、 团体二等奖、 心肺复苏一等奖等九个奖项。

  四、 在奋发作为中走向前列 世事纷杂, 行随心走。

 处在多元化时代, 舟山市红十字会选择以奋发作为走向时代前列; 靠凝聚合力实现利众惠民。

 健全的组织是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基础。

 中国红十字会“八大”后, 舟山市红会加快了 理顺管理体制的工作进程, 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

 2006年8月 , 市编委下文批准红会机构独立设置,按群团组织管理。

 2007年1月 , 专职副会长到位, 经费列入市财政一级部门预算, 市红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作, 在全省11个市中较早、 较彻底地理顺了 管理体制。

 此后, 市红会加强对县( 区)

 红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的督导, 2007年底, 定海、 普陀两区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2008年底, 嵊泗县、 岱山县两县红十字会也基本理顺管理体制, 实现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全市“一片红” 。

 至此基础上, 积极开展红会四级

 组织网络建设, 开拓新思路, 延伸组织链。

 2008年底, 在全省首开先河, 在四大佛教名 山之一的普陀山风景名 胜区建立了 红十字会组织。普陀山红十字会把红十字会弘扬的“人道、 博爱、 奉献” 精神和佛家倡导的“慈悲、 济世、 仁爱” 的精神有机结合, 整合海天佛国各类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人道领域的各项工作, 有效扩大了 海岛红十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 开展“红十字爱心互助金” 试点工作来促进建立社区( 村)

 红十字会组织。

 普陀区东港街道塘头村红十字会员小组成立, 市红会为村“爱心互助金” 注入10000元资金, 区、 街道红十字会及村辖区的一些事业单位和村民也纷纷为“爱心互助金” 捐款, 使互助金的首笔启动资金达到46590元。

 既建立了 基层人道救助的新模式, 也为渔农村文明创建注入了 新活力。

 为完善组织链, 市红会还积极指导发展学校、 乡 镇街道、 社区的基层红十字组织, 截至去年底, 全市共有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团体会员 单位81个, 红十字会员 14963名 。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市红会领导清醒地认识到:

 红十字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 仅凭红会几个人难成事业, 必须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和媒体的舆论导向, 聚民心、 集民智、 得民力, 方能事半功倍。

 每有重大公益活动和工作创新亮点, 市红会都会邀请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每年元旦、 春节期间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活动、 “5· 8” 世界红十字纪念日 的“红十字博爱周” 活动等, 更是精心组织、 广泛宣传, 力求强化宣传倍放效应。

 2004 年 12 月 , 舟山市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刘凌云与省外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成为舟山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和浙江省第一位女性、 大学生捐献者, 市各大媒体记者与捐献者同行一周, 全程跟踪报道, 使捐髓救人、 奉献光荣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至今, 全市已有 1400 多名 志愿者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市红会也获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突出贡献奖” 。

 08 年为冰雪灾害和 5. 12 大地震募捐过程中, 岛城人民和灾区人民同呼吸、 共患难,各级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进行了 深入报道, 一段时间里, 市红十字会天天电视有影像、 电台有声音、 报纸有专稿。

 今年三月 初, 市

 红会开展白内障复明救助活动, 送一批贫困白内障患者到上海免费做复明治疗, 市电视台、 日 报又派记者随行, 做了 及时、 生动的报道。媒体的宣传不仅为市民打开一扇了 解红十字会工作的视窗, 也极大提升了 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以“人道、 博爱、 奉献” 为己任, 每个人都有一种应该比别人承担更多责任的自 觉意识, 并为此准备随时放弃自 己一些利益, 而且不觉得这种放弃对自 己而言很不容易。

 这, 就是舟山市红十字会!

 以民为本, 持道律己。

 有了 这样的团队责任意识, 争先创优, 有难何惧!

 追求卓越, 何事不成!

 IY(5envENW&3cltCLT$1airAJR#+7gpyGPY)5enwENW&3cltCLU$1airAJR#+8gpyHPY)5enwENW*3cltCLU$1aj rAJS#+8gpyHPY)6enwFNW*3cluCLU%1aj rAJS#+8hpyHQY)6enwFNW*4...

篇四: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dquo;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 候选对象事迹材料  红 十 字 情 暖 海 天 ——舟山市红十字会先进事迹  任何事业要想获得成功, 都离不开天时、 地利、 人和。

 舟山市红十字会地处国角省尾, 交出同样一份创业创新的答卷, 确实要比其它城市倾注更多的心血。

  但天道酬勤。

 多年来, 舟山市红十字会立足海岛弱势群体的人道需求, 以超乎寻常的奉献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为党分忧, 为民解困, 在救灾、 救助、 救护等方面创新服务机制, 一些工作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多次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浙江省红十字会和舟山市政府的表彰。

  一、 在承载责任中彰显人道 备灾救灾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

 舟山市红十字会秉承“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的优良传统, 积极搭建平台汇聚民间爱心资源,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赠善款, 为灾区人民解难, 为党和国家分忧。

  2008年初, 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五十年不遇的严重冰雪灾害。

 舟山虽未受灾, 但市红十字会还是全力发起紧急救助行动, 在年关的 4天时间里募集人民币 133.9万元, 港币 1350元。

 这次冰雪灾害救助, 全市共募集善款 24 0万元, 并在第一时间通过上级红会送达灾区。

 期间, 积极牵线, 将普陀山红十字会募集的 60万善款送往受灾严重的湖南省, 援助该省张家界、 韶山、 衡山、 凤凰古城四景区的灾后重建,并与灾区 30位贫困家庭学生签约结对助学, 直至毕业。

 这一跨省善举, 一度在全国成为新闻热点。

 舟山红会的救助冰雪灾害工作得到了省红会领导的高度肯定, 并批示:

 舟山红十字会在冰雪灾害募捐中行动迅速, 组织得力, 成效显著, 值得总结推广。

    “5.1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全市各级红会夜以继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 募集款物达

 280 4.58万元, 并及时向灾区运送了价值 126. 4 3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

 募捐数额不仅创舟山的历史之最, 且以一个相对欠发达的海岛市, 人均捐款数位全省第二。

 获浙江省红十字会  “抗震救灾最佳组织奖” , 全市有 6人获省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1人获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

  从长江、 嫩江流域特大洪灾, 到印度洋海啸; 从内蒙古雪暴、“非典” 到强台风灾后自救; 多年来, 市红会总是闻灾而动, 在第一时间启动赈灾救助, 积极为民解困, 为党分忧, 主动当好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

 市红会还把红十字“人道、 博爱、 奉献” 的精神落实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上, 想方设法筹集款物, 为困难群体提供人道救助和服务:

 持续 10年组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活动, 为贫困群众解困厄、 献爱心、 送温暖; 定期邀请省内外医疗专家来舟山义诊, 为岛城困难群体的患者送上健康大礼。

 今年 4月 起, 又开展了对贫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专项救助活动, 筹集善款累计 4 1.7万元, 首批对近 50名陷入绝望境地的贫困尿毒症血透患者实施了救助。

 为了提高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实力, 市红十字会还白手起家创办医疗诊所, 从19 9 3年建立至今, 已为数万生活拮据的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 并拥有资产 30 0余万元, 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经济实体。

   二、 在服务民生中打造品牌 近年来, 舟山市实施了“大岛建, 小岛迁” 的新渔农村建设战略。

 但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搬迁, 一些老人故土难离, 成了“留守岛民” 。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岛际交通的不便, 使居住在偏远小岛上的群众就医问药相当困难。

 事关民生, 舟山市红会发扬“人道、 博爱、 奉献” 的红十字精神, 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议组建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 招募医务志愿者下岛下乡为“看病难” 的渔农民群众送医送药。

 200 5年 8月 , 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舟山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

 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在报名的千余名志愿者中遴

 选了 250人为骨干队员组成四个分院, 购置了便携式彩色 B超仪、 心电图仪等仪器设备。

 流动医院长年巡回于偏远小岛乡村, 志愿者们起早摸黑, 反复经历大船换小船、 小船转小舟及车路到小道、 小道转山路的艰苦旅程和翻江倒海般晕船的痛苦, 感受着坐在大医院诊室里难以感受的心灵洗礼, 构架起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

 创建 4年多来, 流动医院的队伍扩大到七个分院、 近 4 00名志愿者, 已组织志愿者下岛下乡服务 14 0多次, 足迹遍布全市各偏僻岛屿(乡村)

 ,服务渔农民群众 7 0 000余人次, 免费送药 20 0多万元。

 流动医院在有效缓解偏远小岛群众“有钱看病难, 无钱难看病” 问题的同时, 还缓解了一些地方的党群、 干群矛盾, 深受渔农民群众和乡镇干部的欢迎。

 一乡镇在招商引资中因部分群众不理解、 不支持致使征地撤迁问题久拖不决, 流动医院送医送药上门让那里的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确实是在为百姓做事, 才使征地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如今, 流动医院已成为市政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也是舟山红十字会关爱民生的品牌项目。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到舟山考察, 听取了流动医院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 指示这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一定要把它办得更实、 更好, 建立起长效机制。

 市红会遵照习近平副主席的指示, 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医院长效机制:

 一是把香港同胞捐赠的 50 0多平方米房产改建为流动医院院部, 开设了博爱医疗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和博爱心理工作室, 为渔农民群众提供长期、 持续的服务; 二是落实了市财政每年 150万元专项资金, 制订并由市政府办公室行文下发《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管理办法》 , 使流动医院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三是拓展救助面, 延伸服务功能, 在 11个悬水小岛、 村落进行“红十字安全药箱” 试点, 其成功经验, 已被市卫生主管部门采纳作为改善悬水小岛和偏远村庄卫生服务“四加一” 服务保障方式之一, 在全市推广。

 这些流动医院服务民生的想、 长效运作模式, 受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及舟山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今年 4月 中旬,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及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

 记、 常务副会长王冬梅等领导来舟山调研, 对流动医院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 在创新追求中见证博爱 舟山市红会始终把普及现场救护知识、 培训现场救护员列为提高民众素质、 服务经济建设、 造福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并结合海岛实际, 大胆创新, 谋求实效, 建立起有偿与无偿并行、 普及教育与培训救护员相结合的现场救护培训新机制。

  渔业是舟山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市渔民近9 万人。

 海上捕捞作业风险大、 意外事故多, 按渔民的说法, 每捕10 00 0吨鱼就要付出一条人命的代价。

 渔民在海上遇到突发事故, 往往因航程较远得不到及时施救而伤残死亡。

 舟山市红会从200 4 年起, 利用休渔期和渔船回港避风,有针对性为一些渔民培训海上常见意外损伤救护处置和溺水后的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 将授课内容制成光碟, 发放到渔船。

 同时, 免费为渔船配置了急救箱。

 200 7 年休渔期时, 市红会在舟山渔业重镇普陀区展茅镇螺门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渔民现场救护员培训试点工作, 为该社区的20 0 艘渔船培训了133名渔民现场救护员, 又筹集资金, 为每艘渔船配置了装有26种先进急救器材和常用应急药品的急救箱。

 当年冬汛时, 一渔民在外洋海域作业时, 双脚被起网机绞进, 伤势严重, 船上渔民救护员当即用急救箱里的器材为伤员作了现场急救处理。

 由于处置及时得当, 在返港途中耽搁了30 多小时的伤员不仅保住了生命,还保住了双腿。

 经过培训的渔民救护员普遍反映, 红十字会教的是救命术。

 今年休渔期, 市红会又为岱山县大衢镇近千条渔船培训渔民现场救护员, 并筹集资金为每艘渔船配置急救箱。

  在普及现场救护培训的过程中, 市红会坚持因地制宜, 更注重因人而异。

 领导干部是各单位、 各部门普及现场救护知识的关键人物, 红会领导主动与市委组织部联系, 在全省首创把现场救护知识送进市委党校课堂, 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每年进出海内外香游客30 0 万人次以上, 是旅游经济发展重地。

 市红会积极指导普陀山红十字会在全山各景点培训现场救护员, 并

 在10 个主要景点和7 条岛际交通船上设置红十字急救点, 置备常用急救器材、 药品。

 各急救站(点)

 至今已为2万多海内外香游客提供了急救服务, 为创建平安风景区筑起一条绿色生命屏障, 让海内外游客充分领略人道有情、 博爱无涯。

 为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有机会学习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 市红会多次在主要街头、 广场、 社区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演示活动, 发放现场急救知识资料, 并于今年3月起在每个月第二个周六为为市民免费传授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 受到市民的欢迎。

  从19 9 1年率先在机动车、 摩托车驾驶员中开展救护培训至今, 舟山市的现场救护培训工作已先后进入了交通、 电力、 旅游、 建筑、 渔业等行业和机关、 党校、 军营、 社区、 学校等部门、 单位。

 结合各行业的特点, 市红会制作发放多媒体课件、 教材和现场救护知识宣传资料300 00余册; 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现场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 建立起一支招之即来, 来之能教, 教之见效的师资队伍; 急救知识培训率从初期的0.3% 上升到3% 。

 市红会曾荣获总会颁发的“全国红十字卫生救护工作先进集体” 奖, 并在浙江省红十字会首届现场救护师资技能竞赛中获最佳组织奖、 团体二等奖、 心肺复苏一等奖等九个奖项。

   四、 在奋发作为中走向前列 世事纷杂, 行随心走。

 处在多元化时代, 舟山市红十字会选择以奋发作为走向时代前列; 靠凝聚合力实现利众惠民。

 健全的组织是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基础。

 中国红十字会“八大”后, 舟山市红会加快了理顺管理体制的工作进程, 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

 200 6年8月 , 市编委下文批准红会机构独立设置,按群团组织管理。

 200 7 年1月 , 专职副会长到位, 经费列入市财政一级部门预算, 市红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作, 在全省11个市中较早、 较彻底地理顺了管理体制。

 此后, 市红会加强对县(区)

 红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的督导, 20 0 7 年底, 定海、 普陀两区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200 8年底, 嵊泗县、 岱山县两县红十字会也基本理顺管理体制, 实现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全市“一片红” 。

 至此基础上, 积极开展红会四级

 组织网络建设, 开拓新思路, 延伸组织链。

 2008年底, 在全省首开先河, 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普陀山红十字会把红十字会弘扬的“人道、 博爱、 奉献” 精神和佛家倡导的“慈悲、 济世、 仁爱” 的精神有机结合, 整合海天佛国各类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人道领域的各项工作, 有效扩大了海岛红十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与此同时, 开展“红十字爱心互助金” 试点工作来促进建立社区(村)

 红十字会组织。

 普陀区东港街道塘头村红十字会员小组成立, 市红会为村“爱心互助金” 注入100 00 元资金, 区、 街道红十字会及村辖区的一些事业单位和村民也纷纷为“爱心互助金” 捐款, 使互助金的首笔启动资金达到4 659 0元。

 既建立了基层人道救助的新模式, 也为渔农村文明创建注入了新活力。

 为完善组织链, 市红会还积极指导发展学校、 乡镇街道、 社区的基层红十字组织, 截至去年底, 全市共有红十字基层组织和团体会员单位8 1个, 红十字会员149 63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市红会领导清醒地认识到:

 红十字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 仅凭红会几个人难成事业, 必须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和媒体的舆论导向, 聚民心、 集民智、 得民力, 方能事半功倍。

 每有重大公益活动和工作创新亮点, 市红会都会邀请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每年元旦、 春节期间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活动、 “5· 8” 世界红十字纪念日的“红十字博爱周” 活动等, 更是精心组织、 广泛宣传, 力求强化宣传倍放效应。

 20 04年 12月 , 舟山市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刘凌云与省外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成为舟山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和浙江省第一位女性、 大学生捐献者, 市各大媒体记者与捐献者同行一周, 全程跟踪报道,使捐髓救人、 奉献光荣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至今, 全市已有 1400多名志愿者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市红会也获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突出贡献奖” 。

 08年为冰雪灾害和 5. 12大地震募捐过程中, 岛城人民和灾区人民同呼吸、 共患难,各级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 一段时间里, 市红十字会天天电视有影像、 电台有声音、 报纸有专稿。

 今年三月 初, 市

 红会开展白内障复明救助活动, 送一批贫困白内障患者到上海免费做复明治疗, 市电视台、 日报又派记者随行, 做了及时、 生动的报道。媒体的宣传不仅为市民打开一扇了解红十字会工作的视窗, 也极大提升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以“人道、 博爱、 奉献” 为己任, 每个人都有一种应该比别人承担更多责任的自觉意识, 并为此准备随时放弃自己一些利益, 而且不觉得这种放弃对自己而言很不容易。

 这, 就是舟山市红十字会!

  以民为本, 持道律己。

 有了这样的团队责任意识, 争先创优, 有难何惧!

 追求卓越, 何事不成!

  

 4PHypg8+#SJArja1$ULCtlc3*WNEwne5)YPHypg8+#RJAria1$ULCtlc3&WNEwne5)YPGypg7+#RJAria1$TLCtkc3&WNEvne5(YPGypg7+#RIAri91$TL Ctkc3&VNEvne5(YPGxpg7-#RIAri91$TKCtkc3&VNEvme5(XPGxpg7-#RIzri90$TKCtkb3&VMEvme5(XPGxog7-ZRIzri90$TKBtkb3&VMEvmd5(XOGxog7-ZRI zqi90$TKBtkb2&VMDvmd5(XOGxof7-Z RIzqi90!TKBskb2&VMDvmd4(XOFxof7-ZQIzqh90!TKBskb2%VMD umd4(XOFxof6-ZQIzqh90! SKBsjb2%VMD umd4*XOFxof6-ZQHzqh80!SKBsjb2...

篇五: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无偿献血,捐髓救人;传递爱心,挽救生命。他们就是区红十字会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教育的生力军,在区红会和教育系统红十字会引领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进程中,引领时尚、倾情付出,不断创造一种内心快乐、他人温暖、社会和谐的新生活!

 从 1993 年教育系统红十字会正式成立以来,这个拥有124807 名会员(其中青少年会员 116845 人,成人会员 7962人),建立红十字青少 片 年互助基金会,251 缘 个基层组织,倡导“人 筑 道、博爱、奉献”的红 摇 十字精神,由此掀开了 乍 精彩博爱篇章的扉页。

 侵 1997 年在北京人民 项 大会堂“达纳康杯”无 癣 偿献血知识赛颁奖大会 岳 上,区教育系统红十字 操 会的代表受到了中国红 简 十字总会领导的亲切接 液 见。,是一个特殊的年 贼份!这一年,区教育系 娄 统红十字会选择了推行 至 献血捐髓与教育红十字 淫 会事业发展相结合,以 翔 品牌创建推动全面工作 狞 ,走出一条以沸腾的热 腥 血、铿锵的师德铸塑博 题 爱事业非凡品牌的新路 武 子。连续来,全区教育 医 红十字会会员有 400 畸 0 多人次无偿献血,累 慕 计献血总量达 100 万 杏 毫升,有 300 多名成 乏人会员成为造血干细胞 寨 捐献志愿者并捐髓采样 尧 进入中华骨髓库,还配 牲 型成功 2 人,时杨中学 冈 老师正在积极准备实施 缅 捐献。献血捐髓工作连 熏 续多年受到国家和省市 求 红十字会的表

 彰嘉奖, 轧 实现了品牌创建与红十 扭 字会发展的和谐共振。

 慰

  一、转变一个观念 耻 ,让无偿献血丰富教育 柄 系统道德内容。

 1 判 .无偿献血理念成为挽 言 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 蜘 行为

 1998 年 1 株 0 月 1 日我国实施《中 饿 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搪 ,1999 年 8 月 3 日 崭 我市出台《市公民无偿 稼 献血暂行办法》,我省 荫 颁布《省献血条例》, 禾 无偿献血成为社会关注 筏 的热点。为进一步提高 稀 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无偿 鼎 献血工作重大意义的认 寻 识,加快推进全区教育 持 系统无偿献血工作,我 挚 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认 云 真研究红十字宣传工作 旋 的新特点、新内容、新 流 热点、新方式,利用教 赤 育局网页和校园网,发 酥 挥各校广播站、宣传画 虚 廊橱窗作用,借助专题 凶 讲座方式,积极宣传上 各 述法律、法规和行政规 手 章。从市红十字会和市 痈 中心血站领回《献血法 嘘 规汇编》、《血液生理 汗 与献血知识》等一批批 响 宣传材料,及时发到全 练 区各学校组织师生员工 壁 学习,抓好无偿献血及 杖 相关医疗卫生知识的普 渊 及,定期张贴无偿献血 立 光荣榜,激发了广大教 蝎 职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 贰 关注和参与热情。让师 款 生员工知晓只要走到无 振 偿献血的队伍中,让脉 包 搏一起跳动,就能在同 玉 一片蓝天下携手托起生 烙 命的绿洲,

 意识到无偿 桥 献血不仅有益身心健康 操 ,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 硼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 犬 体现,努力形成无偿献 搀 血利己利人、神圣光荣 沤 的行为理念。

 2. 冤 无偿献血工作成为学校 卫 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 茬 育的重要内容

 我区 唁 教育红十字会一直将无 牡 偿献血工作列入重要工 腑 作议程,成立了无偿献 描 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 挣 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部 晒 署落实无偿献血工作, 逾 明确要求各镇教育红十 治 字会和各中小学,把此 猩 项工作当作打造平安、 颧 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恃 我区广大教职工明确无 娶 偿献血,是社会文明进 徊 步的象征,是学校精神 审 文明的具体表现,更是 押 民族素质充分提高的表 椰 现,使无偿献血工作成 湘 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 泽 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

 饯

  二、确立两个定位 伴 ,让无偿献血成为教育 凯 红十字会工作亮点

 痊 1.献血工作成为提升 吨 红十字会内涵的一个着 汕 力点

 为了扩大献血 写 者队伍、完善应急队伍 阁 、巩固稀有血型

 队伍, 快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特别 卫 注重把献血工作融入红 啡 十字会工作,结合全区 姓 教育实际情况,切实加 瘁 强领导,促进事业健康 造 发展。为了给每一位献 幢 血的教职工提供优质的 其 服务,区教育红十字会 秩 紧紧依托 27 个基层红 衣 十字会,由基层教育红 病 十字会会长、秘书长牵 念 头,在各学校建立一支 篙 得力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蜒 队伍,为每一位参加无 窗 偿献血的教职工提供献 榜 血营养品,赠送献血纪 倾 念品,提示献血注意事 庸 项等优质的后勤服务, 柴 保证每次献血都是一个 上 完整的全方位的爱心联 排 动与服务的过程,使每 术 个人献出的不仅仅是一 问 袋热血,更是一份值得 继 欣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烯 。

 2.献血行动成为表 绪 达奉献精神的亮丽风景 予 线

 一是领导重视树 醇 楷模。我区教育红十字 寻 会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 坞 区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 腑 力支持。,在北龙港点 萨 ,崔浩区长卷起袖子参 捐 加无偿献血;在大冈点 筛 ,陈卫红副区长专程前 伞 往慰问;机关干部、教 朋 师甚至广大农民都积极 钟 参加。,组织教师和苏 藉 亚公司职工、消防大队 烟 官兵同时开展无偿献血 贪 工作,张瑞卿副区长亲 唇 切看望大家。教育红十 考 字会借助奉献精神打造 灶 推出“抓班子、带队伍 详 、树形象、求奉献”的 麦 思路,在教育局机关, 懂 从局长到普通员工,都 翼 踊跃参与无偿献血,姜 艳 洪年会长每次献血都亲 背 临现场,原经盛瑞会

 长 琐 连续 5 年带头参加无偿 目 献血,他说“只要我们 荤 自己挽起袖子献血,比 郡 什么都有说服力。”副 些 会长张金坤坚持献血到 乏年龄限制。“喜看东风 核 第一枝,笑引春风花满 机 园。”在他们感召下, 驹 各校校长都纷纷响应积 泄 极支持组织无偿献血活 百 动,市二小王立昌、聚 五 亨路小学夏舒华、日月 岛 路小学戴金智、泽夫中 寞 学宋广浩、尚庄中学姚 绑 卿传、郭猛中学黄长春 精 、幼儿园王素梅等校长 筑 都带头参加,成为大家 逮 的楷模。在他们无私爱 如 心行为影响下,全区广 轴 大教职工积极加入,形 灰 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 轰 在净化着社会、在感动 仆 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煤

 二是经费保障有力度 臼 。在每年世界红十字日 陨 、世界献血者日等重大 郑 纪念日,我区教育红十 碟 字会都印制无偿献血相 论 关宣传资料分发到基层 宽 红会和每一所学校;每 使 次献血工作启动,区教 鹰 育红十字会都拿出经费 仲 ,安排各乡镇红十字会 贵 秘书长包车全程服务献 改 血者,确保平安与顺畅 鲁 ;区、镇和学校红十字 在 会每年都拨出专款,对 豫 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集 磨 体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寅 。经过几年的科学宣传 泡 和广泛组织动员,现如 嘱 今,只要校园内有无偿 碌 献血的消息,符合条件 译 的教职工都会自觉踊跃 莫 报名参加,甚至很多在 蒂 校外活动的老师获悉后 跳 ,也能尽快赶到血站献 拯 出自己一份热血。

 帛 三是参与行动成自觉。

 宪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绝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累 豫 累硕果,奉献爱心的个 遗 体献血和等特殊日子的 废 集中献血,各校合乎条 裁 件的教职工已形成统一 柴 思想。幼儿园总务主任 嗓 包存根坚持每年无偿献 衍 血,每次都主动与区教 教 育红十字会联系;市第 九 二小学校长王立昌每次 博 刚宣读完献血的有关事 峙 宜,老师们就争着从他 爸 手中抢拿献血报名单; 露 ,大冈中学从班子成员 锻 到中层干部,从刚参加 拈 工作的到年逾五旬的老 瞩 师,符合条件的 60 多 欺 名教职工都踊跃报名参 局 加无偿献血,出现了父 乐 子、夫妻同台无偿献血 蝎 的感人场面;4 月 29 氢 日下午,北蒋实验学校 趣 教职工踊跃参加无偿献 牙血,热情高涨。其中, 唁 陈国斌、王再超校长累 夷 计献血已达 5次,教导 咖 主任蒋海累计献血已达 疮 6 次。5 月 25 日在市 采 中心血站,教育红十字 咱 会组织的第十次无偿献 耐 血活动进入高潮,市一 教 中、市二小、局机关等 椒 区直学校 110 名同志 否 纷纷报名参加无偿献血 啊 ,局机关刘潇春同志共 瞧 献血 2800 毫升。今 醛 年教育红会前后组织五 岂 次无偿献血活动,从集 贩 镇到市区,参加献血者 科 达 500 人。现在“献 六 血光荣,利人利己”已 秘 经成为校园爱心的一种 品 表达方式。

 三、强 鲤 化三项措施,让无偿献 嫂 血成为教育红会品牌

 1 椅 .无偿献血组织化程度 砚 在优质服务中提高

  书 的努力,的实践,我区 姓 教育红十字会无偿献血 卜 工作有章可循。每年预 泥 先统一规划和部署,认 杠 真组织无偿献血工作的 旁 宣传动员,将工作具体 旭 细化,保证了工作的流 堑 畅性,各基层红十字会 摈 和学校的真心拥护和大 版 力支持。同时无偿献血 蔑 是践行“人道、博爱、 譬 奉献”的高尚之举,应 盅 受到尊敬与爱戴。对参 昧 与无偿献血活动的会员 逗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为 慈 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并 徐 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 央 动和宣传活动。在树立 鞘 工作先进典型上坚持做 鸳 到“三性”。一是广泛 义 性,只要与无偿献血有 割 关的人员都得到关注; 彬 二是现场性,收集典型 隅 材料与活动过程同行; 猿 三是及时性,活动一开 途 展,事情一发生,都及 凭 时记载,不搞补做或复 店 制。每一次活动都是一 嘲 次评先树优优质服务的 苑 过程。全区教育系统无 呵 偿献血工作已由自愿参 谬 加、自觉行动走向高度 讨 组织化发展程度。

 2. 滨 无偿献血深层次理念在 老 良好氛围中升华

 来 胁 ,区教育红十字会加强 垛 宣传造浓无偿献血氛围 掣 ,在定期举行无偿献血 函 知识讲座基础上,每年 趣 创造性地组织各校开展 否 无偿献血知识竞赛活动 谐 。特别是在 5 月大规模 秉 集中组织了全区小学五 糜 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 1 撂 3000 名同学参加

 无 恃 偿献血知识竞赛,组织 疫 1200 多名高中学生 猩 参加全国无偿献血知识 疡 竞赛。各学校开辟橱窗 蛰 专栏,发放无偿献血宣 林 传单,安排老师通过学 差 生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 刀 指导,形成了学校、老 矾 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 忠 的大宣传模式,展现了 制 教育友爱互助、关心社 探 会和他人的精神风貌。

 晋 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已成 垂 为我区教育界工作者的 待 习惯,6 月 14 日是第 曹 三个世界献血者日,活 懈 动当天,全区近 400 札 多名教职工分别在秦南 施 、大冈和市中心血站采 漠 血,献血的老师当中, 浴 有年纪很轻的小姑娘, 稳 区人大副主任武进甲等 翻 区领导问她抽血怕不怕 瞩 时,回答地很坚决,“ 诈 不怕,我是一位人民教 劈 师,能把流淌在自己体 北 内的鲜血献给别人,给 窒 予他人生的希望,是一 蛮 件很有意义的事!”有 郑 些老师已是多次参加了 呼 ,这次一听到特殊纪念 氧 日无偿献血消息后,又 谊 二话不说赶到了献血点 艺 。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 昭 ,教师没有豪言壮语, 奖 只有朴实的回答:“2 稿 00--400 毫升鲜 汁 血,对一个身体健康的 能 人,它微不足道。可对 寐 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 穴 它意味着全部生命。无 桔 偿献血利己利人,是公 痈 民的义务,更是我们的 譬 责任!”义务献血后, 管 老师们都放弃了休息, 檄 依旧回到了工作岗位。

 贫 老师们献出的血是有限 汁 的,献出的爱是无限的 这 ……

 5 月 12 日, 逮 上午,滂沱大雨中,在 壹 区教育红十字会会长姜 缨 洪年、副会长张金坤高 奢 度重视下,以“关爱生 庚 命、献血

 捐髓”为主题 勉 ,在市中心血站开展纪 骤 念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 猪 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 崔 捐献采样活动,近百名 滤 志愿者闻讯冒着风雨从 吻 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 挚 起用滚烫的热血为在地 松 震中遇难的生命祈祷, 吱 为地震受灾的同胞祈福 颧 ,为灾区重建腾飞加油 拣 ,共同弘扬“人道、博 危 爱、奉献”的红十字精 脖 神。当天教育局戴军副 突 局长等机关干部带头参 箔 加,一中、龙冈中学等 芋 10 多所区直学校的老 确 师积极参与,其中有参 碉 加工作不久的,有无偿 芽 献血长达 9 载的,也有 盏 第一次专程前来的,现 晒 场博爱气氛浓郁,爱的 砰 暖流,在参与活动人员 砷 的心里、血液里,悄悄 曹 地尽情地流淌着。

 3. 宙 无偿献血的品牌在特色 锤 活动中彰显

 来,我 弧 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 冒 献血工作逐渐形成了由 币组织向自愿转变,由教 匈 师群体向广泛公民转变 些 ,献血数量由 200 毫 州 升向 400 毫升转变; 恍 来,区教育红十字会的 罚 无偿献血工作从小到大 魔 ,从城市到农村,逐步 巴 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 恕 具有教育特色的新路子 敏 。经过的探索和努力, 友 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 挚 献血工作已经形成了不 银 下指标、不派任务、以 汀 教师为主,百分之百自 迁 愿的“经验”。“长江 佃 奔腾是因为有滔滔江水 恐 !生命运行不止是因为 茵 有浓浓鲜血!爱心育人 糯 和治病救人是人类灵魂 孔 的工程师是神圣使命” 挑 的观念

 深入人心,教育 栋 系统已经成功发展了一 黑 支 500 人的无偿献血 啤 志愿者服务队伍:有教 疲 育局机关领导,也有农 勺 村普通教师,还有不少 蒸 有层次的家长和社会爱 裙 心人士。他们以志愿为 熏 乐、以志愿为荣,他们 皿 用自己的汩汩热血汇集 禹 成一条奔涌不息的生命 旦 之源,有效地促进了全 够 市由“无偿献血与计划 技 献血相结合”向“全部 引 无偿献血”的转变。

  狱

 “一枝独秀不是春, 羽 百花齐放春满园”值得 振 骄傲的是,在无偿献血 旺 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 轧 同时,在捐献造血干细 奇胞方面,我区教育系统 阐 红十字会也有了长足的 姻 进步。因为宣...

篇六: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文档整理分享于 2011-4-19 15:06:00

  【文档标题】

 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文档内容】

 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无偿献血 捐髓救人传递爱心挽救生命。他们就是区红十字会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教育的生力军 在区红会和教育系统红十字会引领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进程中引领时尚、倾情付出不断创造一种内心快乐、他人温暖、社会和谐的新生活从 1993 年教育系统红十字会正式成立以来这个拥有 124807名会员(其中青少年会员 116845 人 成人会员 7962 人) 建立红十字青少年互助基金会251 个基层组织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由此掀开了精彩博爱篇章的扉页。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2 - 1997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达纳康杯”无偿献血知识赛颁奖大会上 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代表受到了中国红十字总会领导的亲切接见。

 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选择了推行献血捐髓与教育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相结合以品牌创建推动全面工作 走出一条以沸腾的热血、 铿锵的师德铸塑博爱事业非凡品牌的新路子。

 连续来 全区教育红十字会会员有 4000 多人次无偿献血 累计献血总量达 100 万毫升有 300 多名成人会员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捐髓采样进入中华骨髓库,还配型成功 2 人时杨中学老师正在积极准备实施捐献。

 献血捐髓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国家和省市红十字会的表彰嘉奖 实现了品牌创建与红十字会发展的和谐共振。

 一、转变一个观念 让无偿献血丰富教育系统道德内容。1.无偿献血理念成为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1998年10月1日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9 年 8 月 3 日我市出台《市公民无偿献血暂行办法》 我省颁布《省献血条例》 无偿献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无偿献血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加快推进全区教育系统无偿献血工作 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认真研究红十字宣传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热点、新方式利用教育局网页和校园网发挥各校广播站、宣传画廊橱窗作用借助专题讲座方式积极宣传上述法律、 法规和行政规章。

 从市红十字会和市中心血站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3 - 领回《献血法规汇编》 、 《血液生理与献血知识》等一批批宣传材料 及时发到全区各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学习 抓好无偿献血及相关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 定期张贴无偿献血光荣榜 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让师生员工知晓只要走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让脉搏一起跳动就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托起生命的绿洲 意识到无偿献血不仅有益身心健康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努力形成无偿献血利己利人、神圣光荣的行为理念。2无偿献血工作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区教育红十字会一直将无偿献血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 每年召开专项工作会议 部署落实无偿献血工作 明确要求各镇教育红十字会和各中小学 把此项工作当作打造平安、 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我区广大教职工明确无偿献血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 更是民族素质充分提高的表现 使无偿献血工作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二、确立两个定位让无偿献血成为教育红十字会工作亮点 1献血工作成为提升红十字会内涵的一个着力点为了扩大献血者队伍、完善应急队伍、 巩固稀有血型队伍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特别注重把献血工作融入红十字会工作 结合全区教育实际情况 切实加强领导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为了给每一位献血的教职工提供优质的服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4 - 务区教育红十字会紧紧依托 27 个基层红十字会由基层教育红十字会会长、 秘书长牵头 在各学校建立一支得力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为每一位参加无偿献血的教职工提供献血营养品 赠送献血纪念品 提示献血注意事项等优质的后勤服务保证每次献血都是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爱心联动与服务的过程 使每个人献出的不仅仅是一袋热血 更是一份值得欣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2献血行动成为表达奉献精神的亮丽风景线一是领导重视树楷模。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区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在北龙港点崔浩区长卷起袖子参加无偿献血 在大冈点 陈卫红副区长专程前往慰问机关干部、教师甚至广大农民都积极参加。

 组织教师和苏亚公司职工、 消防大队官兵同时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张瑞卿副区长亲切看望大家。

 教育红十字会借助奉献精神打造推出 “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求奉献”的思路在教育局机关从局长到普通员工 都踊跃参与无偿献血 姜洪年会长每次献血都亲临现场 原经盛瑞会长连续 5 年带头参加无偿献血 他说 “只要我们自己挽起袖子献血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副会长张金坤坚持献血到年龄限制。“喜看东风第一枝 笑引春风花满园。

 ”在他们感召下 各校校长都纷纷响应积极支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市二小王立昌、聚亨路小学夏舒华、日月路小学戴金智、泽夫中学宋广浩、尚庄中学姚卿传、郭猛中学黄长春、幼儿园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5 - 王素梅等校长都带头参加 成为大家的楷模。

 在他们无私爱心行为影响下 全区广大教职工积极加入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在净化着社会、在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二是经费保障有力度。在每年“5&8226;8”世界红十字日、 “6&8226;14”世界献血者日等重大纪念日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都印制无偿献血相关宣传资料分发到基层红会和每一所学校 每次献血工作启动 区教育红十字会都拿出经费 安排各乡镇红十字会秘书长包车全程服务献血者确保平安与顺畅区、镇和学校红十字会每年都拨出专款 对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经过几年的科学宣传和广泛组织动员现如今只要校园内有无偿献血的消息 符合条件的教职工都会自觉踊跃报名参加 甚至很多在校外活动的老师获悉后 也能尽快赶到血站献出自己一份热血。三是参与行动成自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累累硕果奉献爱心的个体献血和等特殊日子的集中献血 各校合乎条件的教职工已形成统一思想。

 幼儿园总务主任包存根坚持每年无偿献血 每次都主动与区教育红十字会联系 市第二小学校长王立昌每次刚宣读完献血的有关事宜老师们就争着从他手中抢拿献血报名单 大冈中学从班子成员到中层干部 从刚参加工作的到年逾五旬的老师符合条件的 60 多名教职工都踊跃报名参加无偿献血出现了父子、夫妻同台无偿献血的感人场面4 月 29 日下午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6 - 北蒋实验学校教职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热情高涨。其中陈国斌、 王再超校长累计献血已达 5 次 教导主任蒋海累计献血已达 6 次。5 月 25 日在市中心血站教育红十字会组织的第十次无偿献血活动进入高潮市一中、市二小、局机关等区直学校 110 名同志纷纷报名参加无偿献血 局机关刘潇春同志共献血 2800 毫升。今年教育红会前后组织五次无偿献血活动从集镇到市区参加献血者达 500 人。现在“献血光荣利人利己” 已经成为校园爱心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 强化三项措施让无偿献血成为教育红会品牌 1无偿献血组织化程度在优质服务中提高的努力 的实践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有章可循。

 每年预先统一规划和部署 认真组织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动员将工作具体细化保证了工作的流畅性各基层红十字会和学校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同时无偿献血是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高尚之举应受到尊敬与爱戴。对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的会员 我区教育红十字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和宣传活动。

 在树立工作先进典型上坚持做到“三性” 。一是广泛性只要与无偿献血有关的人员都得到关注 二是现场性 收集典型材料与活动过程同行三是及时性活动一开展事情一发生都及时记载不搞补做或复制。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评先树优优质服务的过程。

 全区教育系统无偿献血工作已由自愿参加、 自觉行动走向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7 - 高度组织化发展程度。2无偿献血深层次理念在良好氛围中升华来 区教育红十字会加强宣传造浓无偿献血氛围 在定期举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基础上 每年创造性地组织各校开展无偿献血知识竞赛活动。

 特别是在 5 月大规模集中组织了全区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 13000 名同学参加无偿献血知识竞赛组织 1200 多名高中学生参加全国无偿献血知识竞赛。各学校开辟橱窗专栏 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 安排老师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形成了学校、老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宣传模式 展现了教育友爱互助、 关心社会和他人的精神风貌。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已成为我区教育界工作者的习惯6 月 14 日是第三个世界献血者日活动当天全区近 400多名教职工分别在秦南、 大冈和市中心血站采血 献血的老师当中 有年纪很轻的小姑娘 区人大副主任武进甲等区领导问她抽血怕不怕时回答地很坚决 “不怕我是一位人民教师能把流淌在自己体内的鲜血献给别人 给予他人生的希望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老师已是多次参加了这次一听到特殊纪念日无偿献血消息后 又二话不说赶到了献血点。

 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教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回答“200--400 毫升鲜血,对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它微不足道。可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 它意味着全部生命。

 无偿献血利己利人是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义务献血后老师们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8 - 都放弃了休息 依旧回到了工作岗位。

 老师们献出的血是有限的献出的爱是无限的……5 月 12 日上午,滂沱大雨中,在区教育红十字会会长姜洪年、 副会长张金坤高度重视下 以 “关爱生命、献血捐髓”为主题在市中心血站开展纪念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 近百名志愿者闻讯冒着风雨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 一起用滚烫的热血为在地震中遇难的生命祈祷 为地震受灾的同胞祈福 为灾区重建腾飞加油共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当天教育局戴军副局长等机关干部带头参加 一中、 龙冈中学等10 多所区直学校的老师积极参与其中有参加工作不久的有无偿献血长达 9 载的 也有第一次专程前来的 现场博爱气氛浓郁爱的暖流在参与活动人员的心里、血液里悄悄地尽情地流淌着。3无偿献血的品牌在特色活动中彰显来我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渐形成了由组织向自愿转变由教师群体向广泛公民转变献血数量由 200 毫升向 400毫升转变来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从小到大从城市到农村 逐步发展壮大 走出了一条具有教育特色的新路子。

 经过的探索和努力 区教育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形成了不下指标、 不派任务、 以教师为主 百分之百自愿的 “经验” 。

 “长江奔腾是因为有滔滔江水 生命运行不止是因为有浓浓鲜血爱心育人和治病救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使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9 - 命” 的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系统已经成功发展了一支 500 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 有教育局机关领导 也有农村普通教师 还有不少有层次的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

 他们以志愿为乐、 以志愿为荣 他们用自己的汩汩热血汇集成一条奔涌不息的生命之源 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由 “无偿献血与计划献血相结合”向“全部无偿献血”的转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值得骄傲的是 在无偿献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方面 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宣传到位认识到位越来越多的 18—40周岁、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病和遗传病的教职工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也就是一次更高层次的无偿献血 不少人积极加入到捐献行列为白血病患者送去生命之源。截止目前全区有 300 多名教师会员捐髓采样进入中华骨髓库,市第一初中就占据十分之一强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献血捐髓工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无偿献血更显风流纯爱流芳真情可贵。发展成就。在爱心荡漾的 我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 造血干细胞捐献文明之花已经结出累累硕果 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今年的无偿献血工作已经启动。热血激越大爱无声一袋袋爱的输出一次次新的超越 一次次用生命的承诺书写出了教育红十字会的博爱。这一切来自全区教育工作者不怕困难、锐意创新、至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 10 - 真至善的信心和决心。

 这一切 来自全区教育工作者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积极配合的奉献精神。未来的我区教育红十字会定然是博爱的大旗一颗璀璨的红宝石 将焕发更加夺目的奉献光彩

  【更多新锐精品文档】

 房地产常规术语说明..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2011年广州市17所民办学校小..廉政论文-对腐败行为必须依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引导基金..户外大牌发布合同范本..201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防雷接地手册..自动打捆机在高速线材厂的应用..最新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团委工作汇报材料..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方案..云计算在中国的应用前景..2010 年工作思路..企业文化讲义..新锐制作 必属精品

篇七: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字好会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红十字会先进个人事迹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倾情红会事业,乐于奉献,把红会工作与日常民政工作融为一体,把对特困社会群众纳入主要工作视角,视扶贫济困,排忧解难,虚寒问暖为己任,深受街道社区广大同事的爱戴与社会各界的好评。

  红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服务性很强的群众性活动,为使全街居上下都能充分认识到红会工作的社会意义,我通过多年实践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街道实 操 情、社区干部乐意接受 形 、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 淌 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据 地 街道、社区现有条件, 琅 利用小广播、宣传栏、 萄 邻里橱窗等形式,广泛 胁 宣传红十字会性质、宗 芯 旨,传播“人道、博爱 刚 、奉献”的红十字会精 俏 神,使全辖区人员深刻 汗 认识红会工作的社会意 哭 义。

  一、大力弘扬 原 、深入推进,不断融入 汇 社区服务体系

  XX 窑 年初从我开始从事红十 妒 字工作开始,逐步建立 嚏 健全了全街应急救援志 袖 愿服务体系,形成三级 絮 管理模式。完成了社区 玻 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 松 务队人员花名册,社区 约 邻里红十字应急救护小 庸 分队人员花名册以及街 九 道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 取 服务站人员花名册,完 刁 善了基本人道服务体系 桃 。

  为进一步提高大 怪 家应对突发灾难和意外 秩 伤害的自救、

 互救能力 滁 ,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 彦 人员伤亡,不断提高应 础 急救护知识普及率。X 喳 X 年起,特邀任港医院 职 丁祎医师授课,在虹桥 珍 公园三楼开展了红十字 虫 初级救护员培训 20 余 对 次,培训人员涉及虹桥 碎 街道城管协管员、以及 荔 每年新进社工 100余 蹭 人,以及广大的辖区居 殉 民 1000 度人次,完 陈 成了普及性救护培训。

 志 每年 3 月 5 日学雷锋纪 稳 念日,为进一步传承和 蛰 弘扬雷锋精神,动员更 绽 多居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内 ,加入到红十字志愿服 拯 务队伍中来。虹桥街道 路 都会开展“学习雷锋好 洗 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 屑 ”志愿服务进邻里活动 芝 。辖区江海志愿者服务 旭 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瑶 、港口集团、虹桥医院 氢 、市司法局、市检

  锋 察院志愿者以及各社区 庶 志愿类社会组织代表共 奈 计 300余人为辖区居 叫 民提供了志愿服务。

 偏

 每年,还会组织“点 前 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 炉 处处情”无偿献血活动 凉 。近三年街道机关干部 迢 、社区居干和青年志愿 庞 者们累计 260 余人踊 砾 跃参加了此次活动。共 迅 有 233 人成功献血 8 二 9200CC。进一步 旁 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车 ,弘扬了“奉献、友爱 甚 、互助、进步”的红十 购 字志愿者精神。

  每 寺 年“”世界红十字会日 肩 ,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 绝 奉献社会服务周暨“” 抚 世界红十字日广场志愿 淑 服务活动。街道红十字 恶 志愿服务队、流动人口 移 计划生育协会、彩珠社 涵 、刘书记调解室、关爱 缴 流动儿童服务站、心梦 婿 手工坊等辖区内

 60 余 他 个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株 。在现场开展义诊、法 亚 律咨询、关爱流动儿童 袜 等多方面的志愿帮扶活 很 动。

  二、创新载体 鹰 、打造品牌,积极融入 堰 社区社会组织

  XX 误 年起特为我街道木兰扇 令 志愿者表演队社区社会 严 组织申请了红十字“木 卵 兰留香”助力项目,免 训 费为辖区重度失能老人 催 、辖区空巢高龄和残疾 红 老人等群体定期清洗衣 法 被,解决他们年老体弱 愈 洗被困难的问题。同时 十 不定期为她们开展助餐 痞 、助浴、陪聊、代购等 骏 服务,组织他们开展多 陇 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开 橇 展歌舞、适量的健身运 莹 动等兴趣活动,为她们 萎 举办慰问演出,丰富他 垄 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 帽 们生活质量,为她们送 蔓 上精神慰藉。感受党和 怪 政府的关爱和温暖,营 蛹 造小老人主动为老老人 习 服务的良好氛围,全年 绘 为老人清被褥 300 人 其 次。

  三、提高应急 甄 救护意识,深入邻里开 葡 展救护员培训

  为更 炕 好发挥红十字在应急救 油 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国 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购 与技能,构建与政府应 曰 急体系联动的群众性自 刮 救互救安全网络,在工 挚 作中,我深入到邻里, 恩 通过为辖区邻里理事长 塘 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 寂 通过理事长在邻里的知 潭 晓

  度、影响力,号 咳 召更多不同类型的人员 至 ,宣传、学习居民应急 篇 救护知识,不断提高广 寝 大群众特别是高危人群 耐 的自救互救能力。

 黑 作为一名红十字工作人 藤 员,我积极参加各项公 释 益活动到敬老院照顾老 或 人、为灾区捐款、清除 燕 污染物保护

  环境、 斯 学雷锋捐资助学等活动 型 在各项活动中我都能尽 管最大努力帮助他人为同 绪 事做出表率和榜样。作 河 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 程 有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 肖 神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 焙精神而且胜不骄败不馁 闹 能发扬团结友爱关心他 沽 人具有团队精神和集体 冰 荣誉感。

  “勿以恶 碱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层 为”良好的道德习惯不 余 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 讯 养成过程。从我做起带 达 动别人。只有这样才不 罕 会违背于作为新一代光 纶 荣的红十字会员的精神 们 。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 碴 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举人 糙 道旗帜架设博爱桥梁 倾 夸 情奉献红十字 ——** 访 *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农

 ****同志系** 秒 *医院党委委员、工会 赦 主席、院红十字会秘书 恃 长。为弘扬“人道、博 讥 爱、奉献”的红十字精 环 神,***同志倾情红 遁 会事业,乐于奉献,把 筋 红会工作与工会工作融 纱为一体,把对特困社会 罗 群众纳入主要工作视角 箱 ,视扶贫济困,排忧解 路 难,虚寒问暖为己任, 役 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爱 赠戴与社会各界的好评。

 缠

 1986 年 5 月, 宣 院红十字委员会在她的 卵 亲自筹备宣告成

 立,通 旭 过发展和动员,院红会 肮 成立伊始,全院 500 张 多名职工都加入了红会 真 组织,为景市红十字会 猎 队伍增添了一支庞大的 揩 生力军。同年 11 月。

 鸦 在她的创意和精心组织 炒 下,市第一支红十字医 步 疗救护队应运而生,为 彰 抗灾抢险、应对突发事 乙 件做了大量的工作。

 涂

 红会工作是一项涉及 俗 面广、服务性很强的群 躁 众性活动,为使每一位 焙 会员都能充分认识到红 痒 会工作的社会意义,她 趾通过多年实践反复摸索 春 ,总结出一套适合本院 蹭 实情、会员乐意接受、 曹 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思 夏 路和工作方法。她根据 议医院当时的现有条件, 充 利用小广播、黑板报、 冶 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 锹 红十字会性质、宗旨, 躬 传播“人道、博爱、奉 寥 献”的红十字会精神, 壁 使全院会员深刻认识红 录 会工作的社会意义。而 叉 今,院红会已发展成一 磨 支拥有 8 个红十字分会 耪 ,700余名会员的组 零 织机构,担负起全市抗 陨 灾抢险,医疗救护等主 惩 要任务。她个人也因工 助 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全 迎 市红十字先进个人,院 遮 红会也多次获先进集体 盗 的荣誉称号。

  ** 澄 *同志热爱红会工作, 楚 忠于红会事业。在她积 甘 极倡导和努力下,** 府 *院在全卫生系统率先 舅 建立了职工因病住院探 锨访制度和职工家中突发 壹 事件上门走访制度,每 骑 当有职工遭遇不测或生 棺 病住院,无论职位高低 辕 ,无论困难大小或病情 粤轻重,

  她都要组织 潜 慰问,从而进一步激发 仍 起广大职工爱院如

 家、 滁 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饲 ,为推动医院工作起到 亲 了积极作用。

  每当 乾 职工的遇到特大困难时 延 ,余赛珍同志更是心急 炉 如焚,组织“献爱心” 辆 捐款。如:1992 年 旭 ,中医科***之子遭 漳受 70%面积的烫伤, 硬 募捐 4000 余元;1 隶 993 年,医技科护士 汛***的女儿患白血病 媒 ,募捐 5000 余元; 魔 1998 年,两次为门 经诊护士***之子募捐 套 6000 余元,为肾功 兔 能衰竭的患儿雪中送炭 替 。把组织的关怀、红会 原 的善举送到困难职工的 匠 家中,深受他们的感激 性 和爱戴。

  自从开展 雍 无偿献血以来,她多次 神 带头献血,至今医院会 碑 员献血人数已达百人以 淹 上,献血总量近三万毫 蛆 升。

  ***同志善 虚 于在工作中推陈出新, 确 锐意进取。1992 年 扦 ,组织为全市驾驶员红 眠 十字医疗救护队授课 2 耽 0 期,培训人员达数千 涛 人次。从 88 年至 91 知 年,连续四年组织救护 吭 队员开展救护训练,并 载 组队参加卫生系统市红 古 十字救护技能演习比赛 再 ,曾多次获得第一名的 溯 好成绩。特别是 200 曾 0 年,我市红十字会举 赤 办了卫生系统红十字救 欣 护技能演习比赛,** 评 *同志别具一格地组建 嫌 了一支由 10 名女会员 者 组成的“女子战地救护 揉 队”,这支英姿飒爽的 箱 队伍经过奋斗拼搏,终 则 以快速的反映能力、娴 刷 熟的专业技能、标准的 短 操作手法,在全市九支 郧 市直医疗单位参赛队伍 额 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 钳 四个技能项目总分第一 夸 名。

 每年汛期临近 命 ,医院救护队员严阵以 惺 待,积极投入到抗洪抢 朔 险中去。特别

  是’ 布 98 特大洪灾发生后, 账 她组织救护队员深入灾 互 区为受灾群众治病防疫 侦 ,并先后两次组织了医 且 疗救护队远赴波阳灾区 欠 ,支援当地的防疫救灾 洽 工作。正是因为她的努 窿 力,医院当年被评为全 乔 市卫生系统唯一的“抗 曳 洪抢险先进集体”,有 职 1 人获全省先进个人, 毡 3 人获全市先进个人。

 斤

 开展医疗咨询、义 修 诊义检活动是医院红会 乙 的主要工作之一。每年 袄 的“5·8”期间,她 了 都要亲自带领红十字队 芝 员上街搞义诊义检医疗 叠 咨询活动,并多次组织 柜 内、儿科专家到幸福院 肇 、边远贫困山区开展义 攒 诊、义检医疗咨询活动 拯

 泰州市红十字系统先进 僵 个人事迹材料

  刘晓 谣 东同志自 XX 年入会以 泄 来,积极参加红十字会 炸 组织的各类活动,努力 乾 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 列 务。他思想端正,积极 畅 组织学校红十字会的各 殊 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宰 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 酉 论。

  近年来,该同 试 志一直致力于学校红十 绍 字会工作。在社会上尤 境 其是在学校里宣传“人 寨 道·博爱·奉献”的红 邢 十字精神,并身体力行 将 ,率先垂范。组织成立 洁 了学校红十字会,带领 宵 会员敬老助残,清除街 烈 道顽疾“牛皮癣”,打 铸 扫街道卫生死角,去光 崎 荣院慰问老人,为他们 贼 打扫房间,给他们捶背 撬 剪指甲。参加无偿献血 截 ,为地震受灾地区捐款 俞 捐物。由

 于 XX 年学校 酗 红十字会工作成绩突出 炎 学校被泰州市红十字会 争和泰州市教育局命名为 统 泰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 界 。XX 年该同志又组织 隐 成立了“蒋垛中心小学 绿 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今 力所能及的帮助孤寡老 肃 人和一些需要帮助的孩 考 子,足迹遍布施教区的 帧 每个角落,由于成绩突 迟 出,年底被泰州市红十 顽 字会和泰州市志愿者协 僳 会评为“优秀红十字志 寓 愿服务队”。XX 年4 悠 月,又组织学校党员会 懦 员买了近 5000 元食 泣 品去镇敬老院慰问,并 窄 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 胳 理房间,赢的老人们的 告 啧啧称赞。XX 年 5 月 尼 ,组织姜堰零距离眼镜 庚 城来学校献爱心,为学 屑 生普查视力,为贫困学 登 生免费配上眼镜,有效 指 的保护好了学生的视力 勇 。请镇卫生院医师来校 真 宣讲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硷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以 再 及学生家长的传染病防 弟 治效果,收到很好的社 暴 会效果。

  近年来该 垣 同志每年都积极组织开 烟 展各类红十字社会服务 址 活动。他结合重大纪念 颧 日、节假日开展形式多 胀 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及学 怠 生公益活动、社会实践 真 活动,参加活动的会员 禽 均佩戴会徽,每次均悬 兆 挂红十字会旗,如三八 芭 妇女节,教师节开展我 庸 为妈妈献爱心活动,我 疹 为教师献爱心活动,清 寄 明节开展继承先烈遗志 蘑 ,发扬优秀革命传统的 疥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五 隆 ·一节开展我能行活动 惩 ,每年“”世界红十字 逗 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惮 六·一节开展我为他人 雨 献爱心,向灾区儿童捐 臀 款等活动。另外,在重 禄 阳节时组织学生到敬

 老 挚 院慰问演出,整理环境 蹿 ,开展“坚持科学,反 距 对邪教”、预防犯罪、 诫 拒绝毒品等千人签名活 沼 动。让学生不断在活动 助中感悟,在活动中受到 特 教育。在全镇范围内开 纷 展了为社区帮困、扶老 扶 、助残的社会服务活动 弟 ,积极组织青少年会员 缨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和志 聂 愿服务活动,按时完成 翠 上级给予的募捐任务奉 肆 献爱心,传播国际人道 汹 法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 煞识,保持志愿服务活动 疆 的连续性,形成红十字 顽 会员人人参与红十字会 顺 活动的良好局面,积极 死 发动学生参加各级红十 预字组织的各种征文、演 篱 讲、知识竞赛,准时参 腹 加上一级红十字召开的 匡 会议。在每个班级设立 慨 “红十字”卫生角,加 很强健康教育和安全知识 椿 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板 懦 报、宣传画廊、广播、 腾 电视台开辟宣传红十字 兴 运动知识专栏,每五周 个更新一次宣传内容,组 霖 织十字会员积极开展学 郑 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 钮 防和控制教育活动,每 洲 两周开一堂健康教育课 踢 ,做到有课时、有教材 氢 、有备课笔记、有考核 志 。实践证明,他们学校 乞 学生良好健康行为形成 愚 率达 100%。

推荐访问:红十字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集体 先进事迹材料 红十字会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