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3篇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各应急预案 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2 XXXX医院消防应急疏散预案(一) 2 XXXX医院停电应急预案(二) 5 XXXX方医院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
机构各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2
XXXX 医院消防应急疏散预案(一)
2
XXXX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二)
5
XXXX 方医院停水停汽应急预案(三)
8
XXXX 医院通讯中断应急预案(四)
9
XXXX 医院网络系统中断应急预案(五)
11
XXXXX 医院医用氧舱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
13
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预案 16
XXXX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
16
XXXXX 医院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二)
20
重大食物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三)
22
XXXXX 医院救灾防病应急预案(四)
26
XXXXX 医院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五)
30
临床医疗类应急预案 33
XXXXX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处置应急预案(一)
33
XXXXX 医院医疗事故防范应急预案(二)
35
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三)
40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四)
41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然断电的应急预案(五)
43
住院患者显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六)
44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七)
45
手术中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八)
46
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九)
47
XXXXX 医院门诊突发急、危重病人抢救应急预案(十)
48
放射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十一)
49
社会事件类应急预案 52
XXXXX 医院信访稳固工作应急预案(一)
52
XXXXX 医院紧急状态人力资源调配方案(二)
53
装备科火灾应急预案 55
消防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57
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XXXX 医院消防应急疏散预案(一)
为了在火灾意外发生时,保证及时疏散病人、迅速解除火情,最大限度地保证医务人员、就诊患者和陪同家属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固,将医院资产缺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方针,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思路,建立综合性的标准化应急体系。
二、应急体系目标 最大限度降低意外火灾给医院带来的各种缺失,保证人员及财物安全。
三、组织机构、职责及应急程序 成立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责:进行消防宣传,抓好宣传培训,做好消防应急防范工作,并在火灾发生时负责和谐调度,确保各项抢救工作顺利执行。
为使应急处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高效,在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小组,分别负责各自范畴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安全戒备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火灾发生时的外围戒备工作,在火灾发生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在第一时刻赶赴现场,疏通安全通道,并在外围用拦出足够的隔离带,疏散围观群众,方便火灾抢救。
(二)物资供应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火灾发生时各种急救物资的采购供应,包括:自动报警、灭火系统设备 1 套、手动报警器共 32 个、自动喷淋头共 609 个、消栓箱共65 个、灭火器共 63 个,在接到火灾通知时,应赶忙赶到医院,组织各种的应急物资供应发放,为火灾抢救提供物资保证。
(三)后勤保证组 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火灾发生后的各类后勤保证工作,包括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水电供应等。
(四)设备抢修组 组长:
组员:
职责:在火灾发生时及发生后,视紧急程度,迅速将受损设备修理完毕,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车辆保证组 组长:
组员:
职责:火灾发生时,负责各类抢救运输工作,保证各类救灾物资安全及时、迅速到位。
(六)伤员抢救组 组长:
组员:
职责:火灾发生时,负责各类伤员应急抢救工作,保证伤员抢救及时、方法正确。
(七)抢救宣传组 组长:
组员:
职责:火灾发生后,及时宣传抢险救灾中所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宣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增强职员凝聚力,确保稳固的医疗连续。
四、应急流程 火灾时,在楼内的人员有被烟气中毒、热气流烧伤,第一了解火场被困人员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进行安全疏散,指挥人员采取措施,主动组织抢救和疏散。
稳固情绪,爱护现场秩序,指挥人员赶忙报警,引导疏散,打开楼上、楼下各大门及安全通道,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疏散时,抢救组在指挥人员带领下,一定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语或前后扯着衣服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东、南、西广场安全地带。
在组织疏散撤离途中被浓烟所困时,赶忙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或采取毛巾(湿)等堵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迅速撤出烟雾区。
在楼上的人员,疏散较为困难,指挥人员沉着平复地观看从三个楼梯口疏散出去,疏散时应按指示标志,尽快安全撤出。
先疏散受水、火、烟威逼最大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堆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堵塞并派人看护,切断电源,疏散贵重物品及带有危险的物资。
工作人员应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保证各安全通道畅通无阻。主动使用好灭火器等,有利于灭火器的工具,及时与 119 火警、120 抢救联系。各组负责人员撤离后应清理现场,防止有人在慌乱中采取隐藏的方法,而发生中毒或被烧死(伤)的事故。
五、保证措施 (一)人员保证 院属各科室按人员需求建立科室应急预备队,随时待命。灾情发生后,消防安全处理领导小组按照实际情形,抽调最优人员,参与抢险救灾。
(二)物资保证 药械采供科、总务科、后勤服务中心做好应急药品、物资的日常采购、储备工作,院办、急诊科做好各类车辆的应急派遣。
(三)制度保证 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的应急预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觉遗漏,勒令改正。总值班电话保证 24 小时开通,确保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刻听从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指令,进入应急处理流程。
XXXX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二)
为了在各种突发性停电事故发生时,保证快速、有序、高效的降低停电对医院的危害,最大限度的保证来院就诊病人、家属和职工的安全,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停电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思路,建立综合性的、标准化应急体系。
二、应急体系目标 最大限度的降低停电对医院的危害,保证来院就诊病人、陪同家属和医院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大对突发性停电事件的领导,医院成立停电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全面处理突发停电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停电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
责:负责发出“启动停电应急预案”命令,调动全院各部门,保证医院迅速复原供电,保证病人安全和医院财产安全。必要时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及市政府。复原正常供电后,下达“终止停电应急预案”命令。
为使应急处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高效,在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小组,分别负责各自范畴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通讯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各种突发性停电故障故发生时,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负责向通讯组发出“停电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各组进入应急实施状态。通讯组负责通知电工班备班人员、后勤中心、设备修理科、护理部等各科负责人,各科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人员的集合、调度和任务分配,执行应急实施程序,后勤中心负责人及时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现场情形,由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按照情形下达应急实施程序终止命令,各科负责人接到应急实施程序终止命令后,方可停止应急实施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迅速复原医院正常秩序。
(二)电力保证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所有成员接到停电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后,赶忙赶到医院。史占楼负责电力故障排除人员、设备的调度,随时将故障缘故、排除进展向停电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王根才负责查看停电缘故,(1)院内缘故,迅速排除故障。(2)都市电网咨询题,赶忙联系市区供电,迅速启用备用线路。
(3)如果短时刻内不能正常送电,赶忙启动院内发电设备,保证重点科室用电。阮绍强负责电梯关闭人员的挽救(注:①电梯内有急救电话号码②电梯钥匙电工班、行政科各一把)。李爱盘负责了解重点科室(ICU、手术室、急诊室、血透室)病人情形,并将了解的情形迅速报告停电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以便安排医务人员采取应急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三)院内发电保证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医院自备发电机的日常保养和及时检修,保证随时能够发电供临床急需。突发停电时如果短时刻内不能正常送电,院内发电保证组赶忙启动院内发电设备,保证重点科室用电。
(四)治安保卫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全院治安保卫工作。巡查应急灯是否正常工作,专门要注意防火、防盗,加大安全巡视。
(五)临床工作保证组:
组长:
成员:
四、应急流程 (一)临床科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二)接到停电通知后,赶忙做好停电预备。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三)突然停电后,赶忙查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坚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照明等。
(四)手术室巡回护士迅速打开应急灯,手术大夫在护士配合下爱护住病人的伤口,危重患者、手术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常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遇突然停电,麻醉大夫赶忙将呼吸机脱开,使用手控简易呼吸
器坚持呼吸,使用简易脉氧监护仪和人工血压计。医护人员使用电动吸痰的患者,用 50ML 注射器接吸痰管吸痰。
(五)如双线均突然显现供电故障,院内发电机供电前,各科医护人员则应第一保证病人抢救:护士应沉着冷静,上呼吸机者采纳手抱球法,上监护仪者采纳人工测血压、脉搏,电动吸痰者则采纳 50 毫升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等,严密观看病情变化,其余工作人员则赶忙电话通知电工班、院总值班,并采纳应急灯供照明。
(六)加大巡视病房,安抚患者。
(七)通过电话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缘故。
XXXX 方医院停水停汽应急预案(三)
为了在各种突发性停水停气事故发生时,保证快速、有序、高效的降低停电对医院的危害,最大限度的保证来院就诊病人、家属和职工的安全,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组织、抢救及时的方针,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思路,建立综合性的、标准化应急体系。
二、应急体系目标 最大限度的降低停水停电事故对医院的危害,保证来院就诊病人、陪同家属和医院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加大对突发性停水停汽事故的应急领导,医院成立停水停汽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突发性停水停汽事故应急处理的领导工作。
停水停汽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
责:按照后勤中心突发事件的险情,统一指挥和紧急组织防险抢险、抢修排障、隔离操纵等工作;执行政府和医院下达的其他关于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防灾救灾任务。
四、应急流程 (一)加大对突发事件有关信息的监测、推测和收集,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
(二)对一样性突发事件应按照分工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应急处置。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应赶忙报告医院应急领导小组,请示批准应急预案的启动,通知有关应急工作组,并及时主动地进行先期处置,操纵事态。
(三)应急成员应按照本预案,做好班组人员落实,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有关知识、技能培训和练习,切实提升应对后勤服务保证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保证措施 (一)综合修理班要安排人员备班。
(二)班组长及备班人员保证 24 小时联系畅通。
(三)后勤中心各班组成员在紧急停水时有配合抢修的义务。
(四)值班人员遇到局部紧急停水停汽时应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查明缘故,及时进行修理处理。
(五)遇到大面积停水停汽时,在实施抢修的同时应迅速逐级上报。
(六)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及时通知有关科室。
(七)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班组人员协助做好保证工作。
(八)以病人为中心,科学组织,尽可能减少缺失。
XXXX 医院通讯中断应急预案(四)
通讯系统的安全畅通是医院医疗卫生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通讯安全牵涉到医疗风险防范的方方面面,为确保医院通讯系统的连续、安全、稳固运转,进一步强化医院通讯安全治理制度,提升医院应对通讯系统安
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处理医院通讯系统突发故障,爱护医院正常的门诊、住院工作流程和医疗程序,保证患者正常就医,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思路,建立综合性的、标准化应急体系。
二、应急体系目标 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通讯中断对医疗工作的阻碍。
三、适用范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固定电话故障、总值班小灵通故障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医院通讯系统故障发生时负责有关人员的和谐调度,通过认真调查,及时发觉并解决咨询题,确保医院通讯系统的迅速复原。
五、应急流程 (一)如显现通讯中断咨询题,发觉人员应赶忙报告院办或总值班人员(夜间、 中午下班时刻及周末假期)。
(二)院办和总值班人员赶忙就通讯故障缘故进行调查,及时发觉咨询题所在并向举报科室或人员做好讲明工作。
(三)按照通讯故障的具体类型,院办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通知一拖通讯公司、设备修理科,并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四)如咨询题比较复杂,无法赶忙解决,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要求协助,并做好信息上报科室或人员的讲明工作。
(五)通讯故障解决后,及时向院领导和有关科室、人员反馈。
XXXX 医院网络系统中断应急预案(五)
医院信息系统是全年不停止运转的信息系统。为确保医院信息系统长时刻、安全、稳固运行,进一步强化医院信息安全治理...
篇二: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
预防医学?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100071?北京?解放军 307 医院?夏 ?侠 ?罗卫东 ?何跃忠?李彦博?法云智??关键词: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 医学救援???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83, R 18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经灭绝的传染病病种再度出现, 某些新发传染病时有发生, 恶性、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等给人类生存和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作为医疗机构, 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何做到预有准备、 从容应对, 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近 20 年来, 一些已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概况1 ?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2]?事件: 1995 年东京沙林中毒事件, 近 5000 人受累,10 人死亡; 1996 年日本 O?157!大肠杆菌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9000 多人发病, 7 人死亡; 1999 年 二恶英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 3 ?55 亿欧元。( 2) 传染性疾病: 20 世纪 80~ 90 年代, 疯牛病暴发流行;2003 年的 SARS 流行。( 3) 核辐射事故: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385 人受照射; 1987 年巴西C137源辐射事故, 250 余人受照射。截至目前, 世界各国仍不断有核辐射事故发生, 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和安全威胁。1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现状?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均注重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以美国为例, 美国危机反应系统由 联邦应急计划!管理, 该计划明确了各联邦部门和机构灾难情况下的责任; 还建有完善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医疗机构建有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 其快速应急救治能力较强; 从地方到州、 联邦政府各层次都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健康教育队伍; 2003 年的 SARS 大流行, 美国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 74 例, 实现了零死亡。( 2) 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我国出色( 1) 中毒( 1) 各国在处地完成了多起突发重大疫情的处理, 现已初步建成了一套公共卫生体系, 拥有一批疾病预防、 卫生监督、 医疗救治的专业机构和技术队伍。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实施后, 各级应急救援体系纷纷建立,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的作用逐步显现。但在现行医学救援体制下, 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预警与救援还主要以各大城市医院院前急救队伍为主, 在实际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过程中, 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合理利用医学资源, 充分发挥救治技术优势, 加强医疗机构应急指挥系统和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已迫在眉睫。2?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与准备??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 医疗机构承担着早期报警、 医学救治、 控制传播、 降低突发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涉及到医疗机构的条款有第十七条、 十八条及第三十九条。针对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承担的责任, 现阶段医疗机构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增强应对能力、 提高救治水平, 为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医疗应急准备。2 ? 1?强化医疗机构的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 ?以来, 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和概念比较淡薄, 以至于在 2003年的 SARS 流行初期, 由于医疗机构重视不够、 认识不足、 反应不灵, 曾一度陷于被动。因此, 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必须在医务人员中牢固树立突发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一是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学习, 认真领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深刻内涵, 作到警钟长鸣。二是狠抓惯性医疗运行状态下应急能力的准备, 从组织管理、应急救治技术储备、 应急救治专业学术队伍建设、 资源配置等方面认真准备,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长期?326?人民军医 2007年第 50 卷第 6 期( 总第 571 期)临时, 能够及时发现、 快速反应、 科学应对、 高效处置, 最大限度降低其危害。2 ?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发和流行来看, 建立反应灵敏、 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已经提升到了突出地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后, 国家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抓紧建立和完善当地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的要求。对医疗机构而言,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医疗机构具备在短时间内接受大批患者的能力, 因此, 根据本身担负的医疗任务和技术特色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预案带动应急能力建设, 就成为医疗机构实施快速反应的前提。医疗机构应急预案具有目的明确, 操作性强的特点, 须确保一旦出现情况就能拉得出、 展得开、 救得下[ 4]。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 1) 明确的组织领导。由单位领导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健全的紧急报告制度。建立各级紧急报告制度, 做到下情上达, 上情下传,确保信息渠道通畅。( 3) 紧急动员机制。针对不同性质、 不同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制定相应的人、 财、 物、 技术支持等紧急动员方案。( 4) 全面的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包括院前急救、 院前接运、 院内接诊、 收容、 救治、 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紧急救治方案, 以及相关的分级救治方案; 医疗仪器和药材的储备与保障方案; 车辆、 通讯等后勤保障方案等。2 ?3?规范和加强应急救治技术储备2 ?3 ? 1?规范医疗紧急救治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 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医疗资源[ 5]。利用这些资源, 加速整合技术特色和优势, 建立合理的医疗紧急救治体系, 加强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协同与合作, 形成高效快捷的医疗紧急救治体系布局, 有助于发挥最大的医疗效能, 避免重复浪费甚至延误时机。国家组建了专业机构、 各地也已成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如何使紧急医疗救援力量充分发挥效能,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 ?3 ? 2?加强应急救治临床技术储备?强应急救治医学基础建设, 提高快速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临床技术水平。对医疗机构来说, 加强应急救治的基础建设, 其实就是加强急诊专业建设[ 6]。急诊科既是医疗机构服务的窗口, 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前期救治得是否准确、 规范、有效, 决定了最终治疗的成败和病情的转归。因此,医疗机构需要重点加强急诊科建设, 并按照功能配从 2003 年 SARS 的暴我国的卫生事业平战结合, 加齐配强急诊技术人员和装备, 达到常规急救处理技术的高水平化; 医务人员应熟悉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殊处理办法、 转诊与咨询渠道, 为进一步的后续治疗创造时机和条件。2 ? 4?强化应急救治技术培训和演练 ?对性的技术培训。一是应急能力培训。应在医疗机构开展重大传染病及其相关措施、 常见中毒及其处理、 生物恐怖和核恐怖袭击的防护, 以及新发传染性疾病、 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等有关的技术标准、 规范和控制措施的业务培训, 优化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 扩大其知识面, 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7]。二是应急技术演练。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技术演练, 使医务人员熟悉预案要求, 加强各方面的配合, 提高医务人员个人的应急救治现场能力; 适时组建国家、 地区的公共卫生培训基地和应急救治技术培训基地, 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2 ? 5?建立应急救治技术网络系统 ?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技术信息系统,构筑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平台。针对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 如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救治原则, 各类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 生物与核辐射的医学防护和相关知识等, 开发建立医疗救治技术信息网络数据库和救治专家数据库, 建立远程专家会诊系统, 形成医疗紧急救助网络, 实现医疗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开展针建立并完善应参?考?文?献[ 1] ?鄂启顺?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常规化措施[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1) : 5 ?6 ?[ 2] ?李继光? 浅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提高[ J]? 中国医院, 2003, 7( 11) : 23?25 ?[ 3] ?全钰平, 王绪东, 张劲松? 医院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设计[ J]? 中国医院, 2003, 7( 9) : 66 ?67 ?[ 4] ?卢?安, 蒋春艳?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10) : 9 ?10 ?[ 5] ?辛阔林, 陈新年, 徐昕明? 军队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体系探讨[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3( 1) 25?26 ?[ 6] ?张曙光, 徐晓莉, 朱衍謦, 等? 军队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构的建立与工作方法的探讨[ J]? 西北国防医学, 2007,17( 1) : 97 ?98 ?[ 7] ?曾?光? 我国应对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6, 31( 7) : 643 ?(编校: 王?敏?收稿: 2007- 04- 27)?327?人民军医 2007 年第 50 卷第 6 期( 总第571 期)
篇三: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
院病房密集人群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省统一部署, 结合市政府关于制订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 遵照“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迅速控制、 减少损失”的原则, 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前提下,突出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 伤亡, 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特制定本预案。
一、 总则 ( 一)
目 的 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对重大火灾事故的控制和处理, 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损失和社会影响。
( 二)
工作原则 各医院内设的安全委员 会为最高的领导机构, 下设安全领导小组, 在各医院安全委员 会的统一指挥下, 分级管理。
各分级管理部门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 按照需要相互协作、 相互支援,形成合力, 确保平安。
( 三)
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61 号令》、《*省人民政府消防条例》、《*省医院病房密集人群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预案》, 以及市委、 市政府的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
( 四)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 适用于全市各级医院。
二、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 一)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 决策机构 即各级医院内设的安全委员 会, 其职责是对发生的火灾启动本单位制订的应急预案, 指挥各分支机构进行自 救和疏散, 在报警的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火灾情况。
2、 运行管理机构 即各医院内安全委员 会下设的领导小组成员 科( 室), 按照本单位制订的预案分工, 组织本科( 室)
人员 ,履行各自 职责,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迅速疏散就医患者和住院病人, 并及时向决策机构通报情况。
3、 现场指挥机构 由各医院医务科和保卫科组成, 在分管副院长的指挥下, 医务科组织有关科室疏散门诊、 病房的就医患者和住院病人, 保卫科组织保卫干部和相关人员 对起火部位进行扑救和灭火, 并保护现场和负责现场的交通和治安工作。
( 二)
组织体系 保卫科接到火情报警后, 迅速向医院安全委员 会报告, 由医院安全委员 会根据火情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 视火灾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启动《应急预案》 在组织自 救和疏散密集人群的同时, 及时向 119 指挥中心报警, 根据火灾情况, 灵活调整预案, 起火部位所管辖的科( 室)
积极扑救和疏散人群, 其
他相关科( 室)
在做好本 职工作的同时抽调部分人员 支援灭火组和疏散组, 并积极抢救受伤人员 。
对重患病人应采取专人负责, 用担架、 移动式病床, 转移到安全区域。
三、 预防预警机制 ( 一)
预防预警信息和措施 各级医院应按照法律、 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 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大检查, 各科室协助保卫科每月 进行一次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重大隐患上报医院安全委员 会, 并报请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同时保卫科对重大隐患进行备案, 重大隐患解决后方可销案。
四、 应急响应 ( 一)
分级响应程序 1、 初级火灾 对一般性火灾医院安全委员 会应组织内部相关科( 室),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自 行扑救, 不用启动应急预案。
2、 重大火灾 医院安全委员 会对火灾起火部位、 过火面及火势燃烧速度正确判定后, 确认情况比较严重, 本单位没有能力进行扑救方可启 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启 动后, 应在第一时间向119 指挥中心报警, 并及时将火灾情况通报上级有关部门, 同时明确本单位一名 主要联络人和备用联络人与 119 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保持通讯联络。
( 二)
信息报送和处理
火灾发生后, 各医院在组织实施应急预案过程中, 抽调相关人员 对现场火势、 救援力量、 救援物资、 受伤人员( 港澳台或外国人)、 失踪、 被困人员 等情况进行信息采集, 及时向医院决策机构汇报, 医院决策机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 119 指挥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如突发事件中的伤亡、 失踪、 被困人员 中有港澳台或外国人, 医院决策机构应将上述人员 国籍和基本情况,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由上级主管部门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 三)
通讯 各级医院安全委员 会及下设的领导小组和分支机构的成员 ,除配有固定的电话外, 应有移动通讯工具或对讲机, 决策机构掌握所有成员 的通讯方式, 根据情况制订备用方案。
( 四)
指挥和控制 各级医院安全委员 会制订应急预案应下设:
1、 现场总指挥:
指挥现场各组, 按各自 分工履行各自 职责。
2、 现场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并协调消防部门和其它支援单位开展扑救工作。
3、 抢救组:
负责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和国家财产。
4、 疏散组:
负责疏散门诊的就医患者, 转移病房的住院病人到安全区域, 对正在抢救的病人和重患病人应采取妥善办法,用担架或移动病床转移到安全区域并有专人进行监护。
5、 灭火组:
负责在第一时间利用本单位的灭火设备进行初
级灭火和阻燃, 在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引 导和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
6、 救护组:
负责抢救伤员 , 协助疏散安置重患病人。
7、 通讯联络组:
负责在紧急情况( 一旦失去原有的通讯方式时)
下, 人工联络总指挥与各组的通讯。
8、 警戒组:
负责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 保护抢救出的国家财产安全。
9.后勤保障组:
负责提供各组所需物资, 灭火器材及各种给养。
10、 善后处理组:
负责火灾结束后, 统计人员 伤亡情况, 财产损失情况, 协助消防部门调查火灾事故原因, 安置伤亡人员 家属等工作。
( 五)
紧急处置 紧急情况下现场总指挥有权调派各组人员 、 设备、 器械、 物资等。
( 六)
应急人员 的安全防护 所有参予应急预案人员 , 应配有防毒面具, 灭火人员 应配有防护服和便携式养气瓶, 以上物资应统一管理, 发生紧急情况后,按各组分工由组长领取。
( 七)
群众的安全防护 火灾一旦发生, 疏散组在疏散病人的同时, 按消防常识要求,告知病人及现场群众用湿毛巾捂住呼吸器官,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
路线撤离现场到安全区域。
如应急预案规定撤离路线受阻, 及时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情况, 由现场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 启动备用撤离路线进行疏散。
( 八)
突发事件的调查、 处理、 检测与后果评估 突发事件的调查、 处理、 检测与后果评估应由消防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 对事故的原因, 有关责任人进行询问和调查, 情况查明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并向事故单位通报情况。
( 九)
新闻报道 各级医院要特别重视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在现场情况不明的情况, 不能向媒体作任何不负责任的情况介绍或说明, 一旦情况解除, 根据现场采集的准确信息, 决策机构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准确的数据, 方可由决策机构指定专人向媒体进行公开报道。
五、 应急保障 ( 一)
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医院为确保应急期间信息渠道畅通, 应建立和完善通信系统维护制度以及信息采集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
( 二)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各级医院在完善应急预案的同时, 应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和机构, 列出人员 名 单, 以及应装备的的物资、 药品、 食品、 资金名 称和数量等。
( 三)
宣传、 培训和演习
1、 公众信息交流 各级医院应印发消防常识宣传单, 向前来就诊的患者, 宣传应急法律、 法规和预防、 避险、 避灾、 自 救、互救的常识, 并在明显部位设立应急疏散指示图, 病房内应张贴疏散指示图, 并标明所处位置。
2、 培训 各级医院的应急管理人员 与救援人员 , 应定期接受消防知识培训、 熟练掌握本单位应急预案和各自 职责。
3、 演习 各级医院每年应进行一次消防应急预案演习, 聘请消防及有关专业人员 进行现场指导, 医院安全委员 会根据应急预案要求进行演习。
六、 后期处置 ( 一)
善后处置 各级医院在火灾结束后, 应及时安置重患病人和住院病人,同时安置救火过程中的受伤人员 , 对在抢救国家财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有功人员 给予相应的奖励。
对死亡人员 按有关规定给予本人和家属相应的补偿。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 方可清理现场, 决策机构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灾后重建计划。
( 二)
社会救助 各级医院对火灾后, 社会各界提供的救援物资、 资金等, 应成立专门的按收部门, 指定专业人员 负责, 并做好登记, 以备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监察部门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 三)
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和应急经验教训总结改进建议
各级医院在突发事件结束后, 应对火灾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和
认真的调查, 并根据有关部门认定的火灾事故的原因认真进行总结, 同时针对应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 从中吸取教训, 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的各个环节,以利于在今后的突发事件中, 能够快速反应, 扑救及时, 减少损失, 确保一方平安。
推荐访问:医疗机构特重大事故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 实施方案 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