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4篇

时间:2022-11-04 20:55:08 浏览量:

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4篇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国税分局创新服务事迹材料目标: 让纳税人满意——×××国税分局创新服务纪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4篇,供大家参考。

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4篇

篇一: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税分局创新服务事迹材料 目标:

 让纳税人满意——×××国税分局创新服务纪实近年来,×××国税分局在党委、 镇政府和上级国税部门正确领导下, 按照“三个代表” 总体要求, 与时俱进, 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坚持“依法征税, 应收尽收” , 大力组织税收收入。

 自去年以来累计征收工商税收 1216 万元, 同比增长 8. 5, 为全镇财政收支平衡,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推进征管改革, 深化“三基” 建设, 加强税收管理。

 建立了“以信息化为依托, 集中征收, 多元申报, 一级稽查” 的科学征管模式。——坚持依法治税, 积极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优化服务措施,营造了公平合理、 健康有序的税收环境。

 ——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全局有 3 人分别被评为省市级文明税务工作者, 10 人次受到省市嘉奖。

 这是绣惠分局一直把“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税收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的结晶。

 细心聆听×××国税分局工作的宏伟乐章, 最打动人心的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所奏响的“服务” 主旋律。

 一、 制度上:“钢铁” 铸框架×××国税分局以办税服务厅为依托, 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改善环境条件, 实行税务登记、 纳税申报、 发票销售一条龙服务。

 围绕高标准的行风建设目标, 制定了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 10 项规章制度, 用铁的纪律规范税务人员行为,在制度落实上, 不折不扣, 毫不留情。

 有一次一新开业户, 在填

  写纳税申报表时, 一税务人员顺口说了句“下班了, 没时间” ,分局长×××得知后, 立即令其写出检查, 并向纳税人道歉, 正如×××局长说的“即然制度定了, 就不是挂着看的, 就是要落到实处, 落实到每个税务人员心里” 。

 二、 服务上:

 追求零距离为了方便纳税人, ×××国税分局围绕“高效率办税、 高质量服务” 做文章, 不断充实服务内容, 拓宽服务范围, 改进服务手段,简化服务程序, 提高服务效率。

 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 让纳税人所有涉税手续一次性完成, 基本上满足了纳税人的需要, 改变了过去那种跑了东家跑西家的局面。

 实行贴近式服务, 积极为纳税人排扰解难, 国税部门作为执法部门, 在纳税人心里曾有过“门难进, 脸难看, 话难听, 事难办” 的印象, ×××国税分局从改善形象入手, 针对国税工作特点和纳税人的需求, 开展形式多样的纳税服务活动, 采取上门辅导方式宣传税收知识, 积极为纳税人宣传各种税收咨询服务, 率先实施“开放式办税” , 在税务登记、 办税时限、 服务承诺等项全部公开, 让每个纳税人不论办哪项纳税事宜心里都亮堂堂的, 进一步密切了税企关系。

 今年年初一下午, 一家企业接合同发货到了最后期限, 因微机的故障开不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他们向分局求援, 分局人员赶到后也未能排除故障, 这时分局用自己的车将微机带到市局, 经过 4 个多小时的努力, 终于打出了税票, 尽管天已黑了, 但没有延误发货时间,企业老板感动地拉着税务人员的手说:

 “多亏了咱国税局, 谢谢!谢谢!

 ” 三、 时间上:

 追求最高效对于纳税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为此, 国税分局推出多项服务新举报, 节省纳税人时间。

 出台了《关于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实现国税工作全面提速的意见》, 在税务登记、 兑现税收优惠政策等 16 个方面减少办税环节, 规范办税程序, 提高了纳税效率, 真正叫向“做纳税人的贴心人” 口号,使纳税人倍感亲切。

 几年前, 一张写着“计算有误, 核对后再申报” 的票条让距离分局 10 多公里的一个体纳税户来回跑了 4 趟。如今, 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国税分局以提高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目标, 积极加大科技投入, 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构建国税信息高速公路。

 现在征收大厅申报:

 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的多元化申报方式的应用, 省时省力、 高速快捷, 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的说:

 “国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我们纳税人得到的实惠最大。

 ” 四、 理念上:

 追求最满意×××国税分局秉承“服务纳税人, 奉献全社会” 的工作理念, 坚持走好“三部曲” , 从追求上让税上满意, 到让纳税人更满意, 再到纳税人最满意, 逐步强化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质量。×××国税分局上下对税收服务有着自己的观点:

 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是国税部门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理解税收服务, 要从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的层面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创新纳税服务, 必须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想问题, 从纳税人满意的地方做起,从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遵循“纳税人办税更经济, 税务机关办事更高效, 税收负担更公平” 原则, 不断创新“信息服务、 权益服务、 透明服务和真情服务” 等形式, 让纳税人沐浴“税收文

  化” 的温馨。

 为此, ×××国税分局在今年 4 月的税收宣传月,通过发放《纳税服务情况调查表》 重点就“征纳双方沟通渠道是否畅通” 、 “办税程序是否合理” 、 “维护纳税人权益是否到位” 对国税分局服务的评价等问题展开调查, 倾听纳税人呼声,接受纳税人的合理化建设, 进一步夯实为纳税人服务的根基。

 为进一步丰富税收服务的内涵, ×××国税分局认真开展了“纳税服务六个一” 活动, 作为创新服务的新举措, 即“联系一户企业,提供涉税咨询; 提一条建议, 帮助企业增收节支; 出一个点子,为企业解决困难; 当一次纳税人, 充分感受纳税人的需要; 当一天纳税服务员, 热情接受纳税人咨询; 搞一次调研, 广泛征求纳税人意见, 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转变纳税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层次。

 “进门有温暖感, 办税有亲切感, 纳税有光荣感” ,×××国税分局人以真诚的服务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 增强了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 在全镇树立了公正廉明的执法形象, 廉洁勤政的公仆形象, 程序优良的部门形象。

 下一步×××国税分局决心在镇委、 镇政府和上级国税部门正确领导下, 进一步解放思想, 扎实工作,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为建设繁荣、 富强、 文明的×××再立新功。

篇二: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3 1 卷 第 5 期 2 0 1 4 年 9 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urnal of An hui U niv ersity of T 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s) V o 1.3 1 , N o .5 . Septem ber ,20 14 关于促进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 的税收政策探讨 张元 琚 ,倪 楠 ( 1.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 :促进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是安徽省构建 区域创新 系统 的重要战略 。非营利科 研机构的非营利性 和公益 性特征 ,决定 了其发展中必须得到政府的各种支持包括税收政策支持。我 国政府 目前给予非营利科 研机构的税收优 惠政策存在立法不完善 、范围过窄 、对社会捐赠 的支持 力度不够等问题 。可通过构建 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体系 、加 大对 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支持 、突出对捐赠者 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 :安徽省 ;非营利科研机构;税 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247( 2014)05—0018—03 B rief A naly sis of the T ,w a tion Policy R elated to the P r o m otion of D evelopm ent in the Non-pr of i t S cientif i c R esear ch Institutions ZHANG ~ uan-jun~,NI Na ( 1J College of E conomiCS and M anagement ,H efei Normal U ni versity ,H efei 2300 61 ,Anhui ,C hin a ; 2.S c ience and T echnology Instit ute of A nhui Province ,H erei 230031,A nhui,C hina) A bstract :T 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 opment in the non-profi 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 ies tO t he establi sh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nhui Provi nce.an 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 profitabil ity and publ ic benefi t tO those inst it utions can be ta 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cquisi tion of th e governmenta l supp o r t needed in the development ,taxation p o li cy supp o rt incl ude d .But there ar e issues of the leg al ly less per f ect p o licy , the limi ted coverage,an d the inadequate support tO social donation in the aspect of prefer ential tax a tion pol icy given tO those institutions by governments in Ch i n a ,al l of which can be resol ved in th e establishment of leg al system for tax a tion.the more suppor t in taxation p o l icy tO priv ate insti tutions .an d the more preferential p o l icy tO don a tors. K ey words :An hui P rovinc e ;no n- profit sc ie ntific rese arc h ins titution;taxatio n p olicy 根据科技部、中编办、财政部、税务总局于 2000 年 底联合发布的《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 见 (试行 ) 》的精神 ,非营利科研机构是指“ 主要 从事应用 基础研究或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无法得到相应经济 回报 ,确需国家支持的国务院部门(单位) 所属社会公 益类科研机构”。该意见中对于非营利科研机构 的范 围界定较窄 ,主要是 指利 用财政 资金设 立 的、具 有事 业 单 位性质 的科 研 机 构 。2008 年起 实施 的《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科学技 术进 步 法 》规 定 了社会 力 量设 立 的非 营利 科研机构,并明确规定“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 自行创办科 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非 营利科研机构都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 目的,主要从事 社 会公益为 主 的科 学研 究 、技 术 咨询 与 服务 活 动 的独 立部 门” ,L】] 无论其是 由财政 资金设 立 ,还是 由社 会力 量 设 立 。

 一、 安徽省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自 2002 年起 ,安徽 省全 面启 动公益 类科 研 机构 改 革,至 2013 年底,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的省属公 益类科研机构共有 27 家,科研和技术服务领域涉及林 业、煤炭、水利、安全生产、医学、计生、体育、机械 、电子、 原子能等领域。至 2010 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省级 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共有 55 家,全省各级科技类 民 办非企业单位共有 470 家。[2 部分科研机构的资金来源 不足 ,导致科研设备 投入 不足 ,无 法满 足科研 工作 的需 要,并且科研人员存在流失现象 ,科研机构无法正常开 展科研活动,科研水平停滞不前。而民办的非营利科 研机构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这种纯粹 自发设立的非 营利组织没 有对 应 的 主管 部 门 ,进 而也 影 响 到其 资金 的筹集 以及对 于政府所提供优 惠政策的获取 。

 促进 非营利 科研机 构发 展是安 徽省 构建 区域创 新 系统的重要战略。创新系统有效运转的前提是政府 、 企业和学术界之问能够有效沟通 ,而非营利科研机构 的优势在于能够密切联 系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 构,能够根据企业提供的市场信息找准研究方向,提高 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率,反过来又能为企业提供技术 及人 力支持 ;与 高校 的密切 联 系使 其 能够 获 取 丰富 的 科研人力资源,保障科研顺利进行 ;并且能够获得政府 的财政资助 ,及 时获 取 有关 技 术 创新 方 面 的法 律法 规 和政策。可以说,非营利科研机构在 区域创新系统 中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市场经济中政府 推动科技进 步与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3] 能够有效推动官 、学、产 、 研各方的合作 ,因此非营利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系统的 收稿 日期 :2014-06—13 基金项 目: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 目( 1302053080) 作者简介:张元瑁( 1983一) ,女,安徽含 山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18

 张元绣,等 :关于促进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重要组成 部分 。

 二、税收政策在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中的作用 (一) 税 收政 策的作用机理 非 营利科 研机 构 的非 营利 性 和公 益 性 特 征 ,决 定 了它开展 的通常是营利性科研机构不愿意从事 的活 动,是无法从市场获利但又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的科研活动,提供的产品是“公共”或“准公共”的科研产 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市场利润无法保障非 营利科研机构的生存和运转 ,而只能依靠政府的支持, 主要是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是通过减轻税负或延迟纳税时间的 措施激励纳税 主体从事政府所鼓励的行 为,实现政府 特定的政策 目标 。[4 具体措施包括免税、优惠税率、纳税 扣除、延期纳税 、加速折旧等。免税、优 惠税率属于税 额式优惠,是利益的直接让渡;研发费用扣除是税基式 优惠,是鼓励非 营利科研机构从事技术研发 的税收优 惠方式 ;实行 加 速折 旧,有加 快设 备 更新 、促 进 技术 进 步的作用。以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 ,能够降低 非营利科研机构及其投资者的资本使用成本 ,增加其 资本需求,既能提高社会力量投资设立非 营利科研机 构的积极性,又能提高非营利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 的积极性,从而鼓励 、刺激非营利科研机构 的发展 ,吸 引私人投资于公益科研事业。

 ( 二) 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科研机构提供的税收优惠包括 非营利科研机构 自身享有的税收优惠和非营利科研机 构的捐赠者享有的税收优惠。

 非营利科研机构 自身享有的税收优 惠,主要体 现 在 2001 年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出台的《关于非营利性科 研机构税收政策的通知》中,主要包括 :( 1) 非营利性科 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 术咨询 、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按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 和企业所得税。( 2)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与其科研 业务无关的其他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如租赁收入、财产 转让 收入 、对 外 投 资 收 入 等 ,应 当按 规 定 征 收各 项 税 收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从事一h 述非主营业务收入用于 改善研究开发条件的投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 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3)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自用 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此外 ,根 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非营 利科研 机构进 口国内不能 生产 或者性 能不 能满 足需 要 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用 品,或是为实施国家重大 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大项 目,进 口国内 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的,可以免征 增值税 。

 非 营利科 研 机构 的捐赠 者 享有 的税 收优 惠 ,除 了 在. 一h述《通知》中规定 的“社会力量对非营利性科研机 构的新产品、新技术 、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资 助 ,可依 照税 收法 律 、法规 规 定 ,允许在 当年 度应 纳 税 所 得额 中扣 除” ,还 有《企业 所得税 法 》中规定企 业在 年 度 利润总额 12 以 内的公益性捐 赠支 出可 以在所得 税 前扣除,《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个人在其 申报的应纳 税所得额 30 以内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 扣 除。这些措施有效 地鼓 励 了社 会力量对 非 营利科 研 机构进行捐赠,加大了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收入来源。

 ( 三) 我 国非营利科研机 构税收优惠政策的缺 陷 第一 ,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立法不完善。非营 利科研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是具备完善的税 法 。从 国外 非营利科研 机构 的发展 来看 ,美 国有《非 营 利法人示 范法》、《美 国统 一 非法人 非营利社 团法 》、《国 家与社会服务法案》、《巴耶一多尔法案》,法国有《法国 民法典》、《非营利社团法》,德国有《德国民法典》、《巴伐 利亚州财 团法 》、《德 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 》等 。[5 但我 国至今仍未 出 台专 门 的非 营利 组织 法 ,更 没有 针对 非 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法律制度 ,关于非营利科研机 构 的税收优 惠规定 散 见 于各 部 门的规 范性 文 件 以及 《企 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单 行法 中。

 第二 ,对 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支持不足。

 我国现行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明显偏向 于“官办”非营利科研机构,即主要由财政资金设立、具 有事业单位性质的非营利科研机构。《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税收政策的通知》针对 “官办”非营利科研机构规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 但是该规章适用范围过窄,不能包容社会力量设立 的 非营利科研机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十七条第三 款规定社会 力量设立 的非 营利科研 机构按 照相关 规定 享受税收优惠,但并未出台具 体的优惠措施 和使用 条 件 ,税收优 惠的规定流于形式 。

 第三 ,对社会捐赠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够。虽然《企 业所得税 法》、《个 人所 得税 法 》以及《公益事 业捐 赠法 》 等法律 中都规 定 了企 业 、个 人 对公 益性 事 业进 行 捐 赠 可以享有税收优惠,但是现行规定对于受捐赠者的范 围界定过窄,只有向少数通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特许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的捐赠 ,才可在税前扣除,向其 他非 营利 组织进行捐赠则 不可在税前扣除 。从 2006 年 到 2009年,以函件形式确立的单位、社会组织为 28 家, 能够开具减免税凭证的非营利组织为 38 家,与社会上 众多的非营利科研机构相 比,接受捐赠而能使捐赠者 享受税收优惠的主体很少。[6 其次给予捐赠者的税 收 优 惠程度 也偏 低 ,个 人对 公 益性 事 业 的捐 赠额 在 其应 纳税所得额 30 9/6的范围内可以税前扣除,企业扣除的 】9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杜会科学版 ) 2014 年第 5 期 额度 是年度利润 的 l2 ,超 过这 个 比例 的捐 赠则 无法 在税 前扣除 ,并且不可结 转 到 以后 年度 扣除 ;企 业若 以 实物进行捐赠 ,该捐赠行 为 视 同销售 ,还应 确认 视 同销 售收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无形 中增加了捐赠企业的 负担。我国现行关于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规定存在诸 多不合理之处 ,对于社会捐 赠的鼓励作用非 常有 限 。

 三、促进非营利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 构 建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体 系 要实现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有效税收激励,首先 应 由全 国人大 制定专 门的非 营 利 组织 法 ,在 区分非 营 利组织不同类型的基础上规定非营利科研机构,突出 非 营利科研 机 构 的税 收 主体 地 位 ,明确 非 营利 科研 机 构与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区别 ,体现国家对非 营利科研 机构 的 特殊 扶 持 。只有 给 予 非 营 利科 研 机 构法 律 保 障 ,提 高非营利科研机 构税收 优惠 的立法 层次 ,才能有 效促 进非营利科研 机构 的发展 。应 当区分非 营利组织 的不同类型 ,按照不 同的类别 作 出针对 性规定 ,对于 非 营利科研机构,统一规定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率、计 税依据、税收优惠等课税要素 ,改变有关规定散见于各 税种的现状 ,便于有关税 收优 惠政策 的执行 。

 (二) 加 大对 民办非营利 科研 机构 的税 收支持 我国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大多是利用财政性资金设 立、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官办”色彩较为浓烈 , 由社会力量设立的非营利科研机构较为薄弱。现行非 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官办”非营利科 研机构 ,而忽略了对“ 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支 持 ,也 就无 法吸 引 民 间资本 进 入公 益 科 研事 业 。政 府 应当加大对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税收支持力度,扩 大 民办非营利 性科 研机 构 免税 收 入 的范 围,增 加 其享 受优...

篇三: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1 21 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填写案例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 ——非营利组织一、简要概述二、涉及申报表及表间关系图适用范围 :

 享受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政策依 据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第八十五条;(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 号);(四)《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 号);(五)《广州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关于明确广州市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穗财规字[2018]3 号);(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8 年第23 号)。《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 明 细 表 》(A10701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A0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A类)》(A100000)对应 A100000 表第 17 行

 A000000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基本经营情况(必填项目)101 纳税申报企业类型(填写代码)

 102 分支机构就地纳税比例(%)103 资产总额(填写平均值,单位:万元)

 104 从业人数(填写平均值,单位:人)105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填写代码)

 106 从事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 □是□否107 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填写代码)

 108 采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2019 年版)

 □是□否109 小型微利企业 是 否 110 上市公司 是(□境内 □境外)

 否有关涉税事项情况(存在或者发生下列事项时必填)201 从事股权投资业务 是 202 存在境外关联交易 □是203 境外所得信息203-1 选择采用的境外所得抵免方式 □分国(地区)不分项 □不分国(地区)不分项203-2 新增境外直接投资信息 □是(产业类别:□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204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 是 205 创业投资企业 □是206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类型(填写代码)

 207 非营利组织 是208 软件、集成电路企业类型(填写代码)

 209 集成电路生产项目类型 □130纳米 □65纳米 □28纳米210 科技型中小企业210-1__年(申报所属期年度)入库编号 1 210-2 入库时间 1210-3__年(所属期下一年度)入库编号 2 210-4 入库时间 2211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所属期年度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11-1 证书编号 1 211-2 发证时间 1211-3 证书编号 2 211-4 发证时间 2212 重组事项税务处理方式 □一般性□特殊性 213 重组交易类型(填写代码)214 重组当事方类型(填写代码)

 215 政策性搬迁开始时间 __年__月216 发生政策性搬迁且停止生产经营无所得年度 □是 217 政策性搬迁损失分期扣除年度 □是218 发生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递延纳税事项 □是219 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转让所得递延纳税年度□是220 发生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事项 □是 221 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年度 □是222 发生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事项 □是 223 债务重组所得递延纳税年度 □是224 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 2015 版 □2021 版 □自行设计主要股东及分红情况(必填项目)股东名称 证件种类 证件号码投资比例(%)当年(决议日)分配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国籍(注册地址)

 其余股东合计 —— —— ——A107010 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行次 项 目 金 额1 一、免税收入(2+3+9+…+16)2 (一)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3(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4+5+6+7+8)4 1.一般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填写 A107011)52.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沪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 H 股满 12 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填写 A107011)63.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深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 H 股满 12 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填写 A107011)7 4.居民企业持有创新企业 CDR 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填写 A107011)8 5.符合条件的永续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填写 A107011)9 (三)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0 (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1 (五)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2 (六)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3 (七)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的保险保障基金等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4 (八)中国奥委会取得北京冬奥组委支付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5 (九)中国残奥委会取得北京冬奥组委分期支付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16 (十)其他17 二、减计收入(18+19+23+24)18 (一)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19 (二)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减计收入(20+21+22)20 1.金融机构取得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21 2.保险机构取得的涉农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22 3.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23 (三)取得铁路债券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4 (四)其他(24.1+24.2)24.1 1.取得的社区家庭服务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24.2 2.其他25 三、加计扣除(26+27+28+29+30)26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填写 A107012)27(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填写 A107012)28(三)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加计扣除(加计扣除比例____%)29 (四)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

 30 (五)其他31 合计(1+17+25)A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A 类)行次 类别 项 目 金 额1利润总额计算一、营业收入(填写 A101010\101020\103000)2 减:营业成本(填写 A102010\102020\103000)3 减:税金及附加4 减:销售费用(填写 A104000)5 减:管理费用(填写 A104000)6 减:财务费用(填写 A104000)7 减:资产减值损失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 加:投资收益10 二、营业利润(1-2-3-4-5-6-7+8+9)11 加:营业外收入(填写 A101010\101020\103000)12 减:营业外支出(填写 A102010\102020\103000)13 三、利润总额(10+11-12)14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减:境外所得(填写 A108010)15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写 A105000)16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 A105000)17 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写 A107010)18 加: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填写 A108000)19 四、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16-17+18)20 减:所得减免(填写 A107020)21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 A106000)22 减: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填写 A107030)23 五、应纳税所得额(19-20-21-22)24应纳税额计算税率(25%)25 六、应纳所得税额(23×24)26 减:减免所得税额(填写 A107040)27 减:抵免所得税额(填写 A107050)28 七、应纳税额(25-26-27)29 加: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填写 A108000)30 减: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填写 A108000)31 八、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8+29-30)32 减:本年累计实际已缴纳的所得税额33 九、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31-32)34 其中:总机构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 A109000)35 财政集中分配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 A109000)36 总机构主体生产经营部门分摊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填写 A109000)37实际应纳税额计算减: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免征 □ 减征:减征幅度 %)38 十、本年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33-37)

 (一)表间关系:表 A107010 第 9 行= 表 A100000 第 17 行。(二)填报要点1.表 A000000 填报要点:“207 非营利组织”:纳税人为非营利组织的,选择“是”。2.表 A107010 填报要点:第 9 行“(三)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 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但不包括从事营利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当表 A000000“207 非营利组织”选择“是”时,本行可以填报,否则不得填报。3.表 A100000 填报要点:第 17 行“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报属于税收规定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金额。本行根据《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填报。三、政策解析(一)

 政 策概述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捐赠收入、不征税收入以外的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会费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为免税收入。

 免税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二)认定条件或资格1.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4)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处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

 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三)享受优惠方式企业享受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企业应当根据经营情况以及相关税收规定自行判断是否符合优惠事项规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时间自行计算减免税额,并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按规定归集和留存相关资料备查。(四)留存备查资料留存备查资料是指与企业享受优惠事项有关的合同、协议、凭证、证书、文件、账册、说明等资料。留存备查资料分为主要留存备查资料和其他留存备查资料两类。1.主要留存备查资料:(1)非营利组织资格有效认定文件或其他相关证明;(2)非营利组织认定资料;(3)当年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

 (4)当年工资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少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 10 的人员);(5)当年财务报表;(6)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当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的材料;(7)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的情况说明;(8)取得各类免税收入的情况说明;(9)各类免税收入的凭证。2.留存备查资料保存期限:企业留存备查资料应从企业享受优惠事项当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结束次日起保留 10 年。3.留存备查资料管理规定:(1)主要留存备查资料由企业按照列示的资料清单准备,其他留存备查资料由企业根据享受优惠事项情况自行补充准备;(2)企业享受优惠事项的,应当在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后,将留存备查资料归集齐全并整理完成,以备税务机关核查;(3)企业同时享受多项优惠事项或者享受的优惠事项按照规定分项目进行核算的,应当按照优惠事项或者项目分别归集留存备查资料;(4)设有非法人分支机构的居民企业以及实行汇总纳税的非

 居民企业机构、场所享受优惠事项的,由居民企业的总机构以及汇总纳税的主要机构、场所负责统一归集并留存备查资料。分支机构以及被汇总纳税的非居民企业机构、场所按照规定可独立享受优惠事项的,由分支机构以及被汇总纳税的非居民企业机构、场所负责归集并留存备查资料,同时分支机构以及被汇总纳税的非居民企业机构、场所应在当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后将留存的备查资料清单送总机构以及汇总纳税的主要机构、场所汇总;(5)企业对优惠事项留存备查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四、填报案例【 案例】A 社会团体为中国居民企业,2020 年获得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2021 年预缴时已缴纳 2500 元。2021 年收入具体如下: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100 万元;2.政府补助收入 20 万元;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200 万元;4.上述会费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1 万元;5.出租自有房产取得租金收入 10 万元。假设 A 社会团体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在不考虑任何成本费用和纳税调整事项的情况下,申报表填写如下。(一)

 分析 过程1...

篇四: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研究——以南昌市非营利组织为例姓名:

 敖燕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公共管理指导教师:

 陶学荣20080621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日益成为一股显著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在各国匿内及国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政府职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小致府, 大社会” 格蜀的正在逐步建立, 尤其中国加入W T O , j筹营利组织获得了翦所未有的发育和成长的空间, 在我国的社会、 经济、 文化、 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面, 由于我豳的历史和现实的耪种原透, 苏及与国际社会存在的董大差异,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管理日益显现出种种问题和矛盾, 严重阻碍了其健康稳定发震。、’,笔者从分析非营利组织的有关理论入手, 结合现代国际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界定、 政策规范、 税收政策优惠等, 对我国毒≥营剩组织的发展、 存在的闻题进行分析, 然后重点从我囡税收政策的调整角度, 用税收经济杠杆、 强化税收管理等方面促进我圈菲营剩缀织的发展。

 首先分析我国现有对非蕾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及缺陷, 然后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思路:

 明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 调整相关的税收政策( 包括瓣非营利缰织和捐赠主体)、 改进对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管理等, 在使真正的非营利组织享受到免税待遇的同时,又能对那些“以非营利力名、 行真营利之实” 的假菲营剩组织的蕾剩行为加强税收征管, 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珏

 A b str a e tA b str a c t。W o r ldN P O ( n o n - p ro f ito rg a n iz a tio n )isd e v e lo p in g c o n sta n tly ,b e c o m in ge c o n o m ic a n dp o litica lstr en g thw ith ar e m a r k a b le sh a r ed a y b y d a y , p la y in ga llim p o r ta n tr o le in v a r io u sco u n tries’ d o m estica n din tern a tio n a la ctiv ity . InO U rco u ntry,sin c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n g —u p ,e sp e c ia llyw ith th eg r a d u a l settin g - u pa n dp erf ectin go fth e so cia list m a r k e t eco n o m y sy ste m , g r e a te rtra n sitio n h a s ta k e np la ceing o v e r n m e n t's f u n ctio n , th e se ttin g u p p r o g r e ssiv e lyo fp a tterno f ” t h e littleg o v e r n m e n t, th e b igso ciety It,e sp e c ia llyC h in ajo insW T O , N P Oh a s o b ta in e d th eu n p r e c e d e n te d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sp a c eo fg r o w th , p la y in gam o r ea n dm o r eim p o r ta n tr o le 证th eso ciety , eco n o m y , cu ltu rea n dlif e o fo u rco u n try . H o w ev er,beca u seo fh isto ryo fo u rco u n trya n da ll so r ts o fr e a s o n s o fr e a lity ,a n dth ee n o r m o u s d if f e r e n c eex istin gw ith th e in te r n a tio n a lco m m u n ity ,th e 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N P Oo fo u rco u n tryd isp la ya ll so r ts o fq u estio n sa n dco n tra d ictio n sd a yb y d a y ,w h ic h ,h a v eh in d e r e d it tod e v e lo ph ea lth ilyste a d ilyserio u sly .:’Ista r t w itha n a ly sin gth e r e le v a n t th e o r ie so fN P O , co m b in in gth em o d e r nth e o r yd ef in itio n o fin te r n a tio n a lc o m m u n itytoN P O , p o lic yn o r m , ta xp riv ileg epo licy, etc. ,a n a ly sin ga b o u t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N P O o fo u rco u n try , ex istin gp r o b le m , th e nth ef o ca lpo intp r o m o te s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o u rco u n try 'sN P O w ith th er e sp e c ts, su c ha se c o n o m ic le v e r o f th e ta xr e v e n u e , str e n g th e n in gta xju risd iction, etc。

 interm s o fa d ju stm en to f th e ta xpo licyo f o u rco u n try . A n a ly sin ga t f irst th a t o u rc o u n tr yise x istin gth e ta x r e v e n u ep r e f e r e n tia l p o lic ya n d d ef ect o fN P O , th e n p ro p o sep e r f e c tin gth e tra in o fth o u g h to f ta xp o lic yo f N P Oo f o u rco u n try :

 D ef in eth ed u ty ‘f r eeq u a lif ica tio no fN P Oo fo u rco u n try ,a d ju stth e r e le v a n t ta xp o licy ( in clu d esto N P Oa n dp r e se n tsth e m a inb o d y ), im p ro v eth e r e le v a n t ta xju risd ictiono fN P Oete. , w h ilem a k in grea lN P O 删o yd u ty - f r e etr e a tm e n t,str e n g th e n in gth e ta xle v y in gto th e f a lse N P O ’ Sp ro f itb e h a v io r , sto p p in gth e lo sslo o p h o leo fth e ta xr e v e n u e .K e yw o r d s:

 N P O ; T a xp riv ileg e:

 T a xp o lic y11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壶昌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桫签字罄期:

 夕伽8年眵月乡F t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态堂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阕。

 本入授权壶昌态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签字日期:

 夕嬲年髟月多pE t导师签名( 手写蝴》 沪多7 W?

 第1章引富1. 1概述第1章引言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我毽政府职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小政府, 大社会” 格局的正在逐步建立。

 近些年来, 我国非营利组织( N o n . P ro f itO rg a n iza tio n ,套潆O )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接管了大量政府不髯承担的社会事务, 如教育、扶贫、 社会福利和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随着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 我国社会扶“两头大, 孛闻夸” 的社会结构囱“两头小, 中闻火” 兹÷字型社会结构过渡, 各类非营利性组织将会越来越多。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迅速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深化政治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加入W T O 的客观要求,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已引起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如何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规制、 弓|导非营利组织, 尤其是在税收政策方面规范组织行为, 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良性的外部环境, 愈益成为我国税务理论和实践急需研究的课题。1. 2研究目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认为, 为了维护平等和社会正义, 政麝毖须确保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财货能被提供, 但提供服务的事可以交给志愿性机构来承担, 而不必亲自处理。

 因此, 政府必须在叁身之磐寻找一个合作者, N P O 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成为政府挑选搭档的天然候选人。1. 2. 1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界定非营利组织( n o n p ro f it o rg a n iza tio n s), 通常也称为毒# 政府组织( n o n g o v ern m en to rg a n iza tio n s)、 第三部f - j( th eth ir dsecto r)、 民间组织( civil o rg a n iza tio n s)等, 是指在政府体系之癸, 依法成立, 具有公共服务宗旨或促进衽会福利发展, 不分配盈余, 享有免税或减税待遇的组织①。

 从职能上讲,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特殊形国王绍光, 多元与统一# 第三部门估计比较研究[ M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 9 6 , 第6 页1

 第1章引言式的公共物品, 对政府职能不足提供必要的补充, 其存在不以营利为目的, 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的职能是促进“公共利益” 或“公共目的” 。

 因此, 可以把非营利组织定义为服务公共目的的私立组织, 即公益法人; 从活动领域上讲, 它主要从事慈善、 科学、 教育、 文化、 卫生和互助等事业; 从性质上讲, 它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往往有着明显的公益性或互益互助性; 从机构性质上讲, 它区别和独立于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政府和作为营利部门的企业, 是第三部门。从国外看, 各国法律专家普遍认为, 非营利组织是: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不分配利润、 收益或资产。

 非营利组织严格的范畴是“公益组织” ( P B O s)。

 一般而言, 公益组织的唯一宗旨是, 通过使社团的所有成员或某些处于不利地位或其他特别受益的特定人群受益来为公众服务。

 如美国联邦国内税法对于合乎规定的非营利组织作了以下界定:

 非营利组织本质上是一种组织, 其净余的分配, 包括给任何监督与经营该组织的人, 如组织的成员、 董事或理事等的报酬都受到限制。

 据估计, 在19 9 5年, 在美国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达116万个之多①。

 日本非营利组织根据《日本民法典》 设立, 有公益性团体、 私立学校团体、 社会福利团体、 宗教团体、 医疗团体等, 公益性类型包括“崇拜、 宗教、 慈善事业、 科学、 艺术和手工艺” 及“健康改进、 环境保护、 国际交流” 等相关活动, 各种非营利组织设立的程序和要求不同。

 比较中外关干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解释, 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都重视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和目的; 不同之处是国际标准的概念突出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地位, 强调其法人地位, 并附带限制条件,如不分配利润、 收益或资产。

 另外, 世界各国将非营利组织从事政治活动排除在税收优惠政策之外, 即非营利组织不可从事任何政治活动。我国的非营利部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单一采取上述任何一种分类法都是无法囊括的。

 结合我国实际以部f - ]歹d 举, 包括下列6类非营利组织:( 1)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各种慈善会、 基金会、 学会、协会、 联合会、 研究会等。

 社会团体在我国的非营利部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

 王绍光, 多元与统一; 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f M l.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 9 9 , 第6 6 页2

 第1章弓l谢组织。

 包括各种民办的非营利性的学校、 医院、 福利院、 研究所、 文化中心等。( 3)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由匿家举办的毒# 营利组织, 如国家举办的学校、医院、 研究所、 文化艺术团体、 新闻机构等。( 4 )单位内部的社会霞体。

 高校内存程的学生裢团, 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的职工业余组织等都属于此类不需登记的社会团体。

 单位内部的社会团体也是一种正式组织, 因为一般来说, 这些组织首先要获得其所在单位酌领导或者职能部门的批准, 在业务上受其所在单位的指导, 具有正式的组织机构, 固定的活动场所,甚至稳定豹活动经费。

 但是, 单位内部的社会团体不具各独立麴法人资格。

 这使得单位内部的社会团体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正式组织, 而不是非正式组织。

 因此, 我们把单位内部的社会团体剜为我国非营利部门之一。( 5)特殊社团法人。

 这类组织包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视关核定, 并经匡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圈体, 国家根据特定目的或特定法律设立的社会团体。妒( 6)以企业法人形式存在的毒摹营利组织。

 由予我国社团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 即社团既要接受登记机关的管理, 又要接受业务主管管理。

 有些新生的社团由予各种原因难以纳入到这静双重管理体制之内, 因此谴们采取工商注册的方式获得法人资格, 但从事的仍然是非营利性活动①。

 例如, 北京市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 北京市级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都是企业注册的组织。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认为,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分配收益,活动有公益性或臣益互助性, 主要从事慈善、 科学、 教育、 文化、 卫生和自律性行业服务等事业的社会组织。

 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 1)“正规性” , 即非营利组织必须具有燕式注册的合法身份; ( 2)“民间性” , 即菲营利组织从组织机构’上应与政府分离:

 ( 3)“非蓠利性” , 即非营利组织不得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 ( 4 )“自治性” , llp ll芭营利组织要能控制自己的活动; ( 5)“志愿性” , 即在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均有显著的志愿参与成分:

 ( 6)“公益性” , 即非营利组织要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并为公众奉献。’。

 刘国翰, j# 营利部门的界定【J】

 , 南京:

 南京社会科学。

 20 0 1( S )3

 第1章引言1. 2. 2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原因及社会功能1. 2. 2. 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原因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 它经历了民众互助模式、 慈善赞助模式、 人民权力模式、 竞争与市场模式的发展过程。

 从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来看, 其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

 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存在的原因,由于不同学者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 因而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总的看来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 1)市场失灵论。

 市场失灵基本是指市场可以非常好的处理我们个人消费的物品, 但是市场没法很好处理那些共同消费的物品, 如国防、 社区安全等, 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严重的“搭便车” 的问题, 因为公共物品一产生, 任何人均可得益。

 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 结果就会造成几乎无人想购买公共产品( 虽然公共产品对每个人都有利益可得), 除非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到能有效地使消费者进行协商、 讨价还价, 最终达成共同付款的协议。

 但这种情况在一个大规模的集团中是不可能的, 因为每个消费者之间各自应该支付多大份额的价款进行谈判和协商是极其困难的, 成本相当高, 足以阻止最后协定的形成。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建立非市场机制, 如政府通过个人征税, 政府迫使每个人分担公共物品的成本。

 而非营利组织是另一种克服市场失灵的机制, 它使个人群体将他们的资源集中以解决他们共同需求的但又无法使大多数人都支持的公共物品。

 同时,尽管有些人不付款也可以从某些组织行为获得利益。

 但如果他们的确支付了一定数额的价款, 他们就会从中获得更高的心理利益( p sy ch o lo g ica lben ef its)。、( 2)政府失灵论。

 由于政府行为往往伴随着臃肿、 不负责任和官僚化, 人们仍然存在着更倾向于由非政府机制提供服务和回应公共需求。

 同时, 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倾向于反映中位选民( m ed ia n v o ter)的偏好; 而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 ex ceedd em a n d )或特殊需求’ ( d if f eren tia tedta stes)等得不到满足,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就是拾遗补缺, 为这一部分人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他们的特殊偏好。

 政府机构需要非营利组织作为协调机构, 发挥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纽带作用。

 非营利组织具有志愿性、 私立性及非利润分配性, 这就决定非营利组织参与者能够以更大的公共目的性去处理公共物品。( 3)第三者政府论。

 所谓第三者政府, 主要的特点是由非营利组织来执行4

 第1章引言政府目标, 对公共基金的支出具有实质的决定权, 代为执行公务。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主要是调和人民对公共服务的渴望, 但又惧怕政府权力过度膨胀, 因而透过第三者政府形成的组织, 来增加政府提供福利服务的角色和功能。

 虽然, 第三者政府有其缺点, 但它仍是传统政府及市场部门...

推荐访问:非营利企业税收管理创新成果税收材料 税收 管理创新 成果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