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追悼会悼词5篇

时间:2022-11-02 10:55:05 浏览量:

教师追悼会悼词5篇教师追悼会悼词 教师追悼会悼词十三篇(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教育战线上忠诚战士、我们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追悼会悼词5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追悼会悼词5篇

篇一:教师追悼会悼词

追悼会悼词十三篇 (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教育战线上 忠诚战士、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优秀党员教师**同志。

 白水长歌,声声泣漓送别离;青山含悲,幽幽伫立悼亡魂。松溪低沉呜咽,湛卢肃然垂首。忽闻张老猝然辞世,我们震惊悲痛,虽仰遗容尤不信,昨日今晨永相隔。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

 张老出生于 19**年 8 月 23 日,自** 年 3 月参加工作创办水炉小学并任教员,1950 年、**年、1960 年三次往返于金马村寨子头小学直到**年 4 月教师史册才正式记录他的档案,1955—1972 年间先后奔波于打平、灵宝、李家箐、小厂等办学点并主持教学工作,1973 年辗转到羊街,1974-1978 年间返回耈街并在汉家箐创办学校挑起负责人的重担;1979—1987 年因工作需要到耈街中学扛起了首届耈街中学工会主席的大梁,1988 年光荣退休。老骥伏枥志在教育,随后教师紧缺自愿到岩子根小学代课一年,再后来给耈街中学志愿服务两年。为学校、为学生奉献了自己全部热情和青春岁月,36 年来一直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整个生命为教育留下了一座不朽师魂的丰碑。

 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张老性格耿介方正,谦和高洁,尚义贤良,顶天立地;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张老为人热心坦诚,谦虚平易,宅心仁厚,高亮雅直;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张老工作勤恳敬业,恪守准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张老生活朴素节俭,至情至孝,行胜于言,严谨务实。

 张老既是我们授业的经师,更是我们处世的人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任岩子根党小组长的他临终前还在宣传动员积极分子入党,关心党组织,翻开数十本地区、县、乡级优秀党员、教育先进个人、教学能手获奖证书,看着微微发黄的封面,生者愕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宽仁美德似甘霖披泽生灵,敬业风范如溪水响照青天的张老,今天离我们而去了,但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逝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

 忆昔寒窗教子,孤灯挑尽未成眠;江东各山头教学点洒遍热血,盼铁成钢终成恨。吾未尽无时无有之力承恩师美德,叹吾未能青云向上之志扬恩师之泽。唯将一腔恩师敬意,泣血灵前,愿吾师早登天台,生时含辛茹苦,此后长息,永享安乐! 让我们从心底里祝愿,张老!您一路走好。

 **县**民族中学全体叩拜 **年 6 月 19 日 (篇二)

 今天,在这令人悲伤的时刻, 我谨代表同事们、朋友们致词,以表达对** 的深切缅怀和沉痛悼念!

  ** 于 199 6 年调来华南师大美术系,在这里工作生活已 16

 年了。他以诚实、和蔼、热情赢得同事们的爱戴,以认真、负责和高深的造诣而广受学生们的尊重。当得知他罹患重病,广大师生和院校领导都深感震惊,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并以各自的方式鼓励他与病魔抗争,他也坚强地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

 的离世不仅是家庭和亲人们的巨大痛苦,也是我们学院和华师大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一位好同事、好老师、好朋友。

 ** 是美术学院副教授,曾任(学院前身)美术系的副主任,他为专业教学倾注了许多心血,也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他的贡献永远不会磨灭。他是一位认真敬业、勤奋努力的油画家,多年来,他坚持不断探索,创作出许多精彩作品,多次参加重要展览并广受好评。他是一位耐心负责、学识深厚的好老师,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下,他都尽心尽意的关心着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直到他病危之际,他还惦记着把研究生的学业托付给同事。他对学院充满感情,也深爱着美术教育工作,入院前他还要求把这学期要上的课调后一些,等出院后再补上;他在病榻上还与同事相约再一起带学生下乡写生。。。。。。

 可是,**呀!你失约了。但,这怎么能怪你呢?我们看到你是怎样承受着巨大的病痛积极配合治疗,我们也强烈感受到从你身上发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勇气。可我们也明白,这场战斗太艰难,耗尽了你所有的能量,你已做到常人所不能。

  你让我们感到震撼,也让我们为你骄傲,你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悲伤;也使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们一定继承你的优秀品格,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珍视同事缘分和师生情谊,关爱家人和朋友,以此告慰你的在天之灵。

  ** 我们的好同事、 好朋友, 安息吧!

 (篇三)

 各位领导、来宾、亲友们: 青山垂首,苍天呜咽。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我们的退休老教师**同志。在此,我谨代表盐池中

 学对**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老师生于 1922 年 7 月 29 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年 3 月**日上午 11 时 55 分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幸仙世,享年**岁。

 **老师出生于普通劳动者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奋上进、品学兼优。他于**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先后在团林、马良、沈集、罗集、盐池等地任教。**老师在他 30 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踏踏实实工作,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小的心灵,培育了无数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国家输送了千千万万的英才,真是“一片丹心为学子,勤勤恳恳育英才”。现在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不愧为一名辛勤的园丁,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就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象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美好的东西。

 **老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的辞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教师、好同志、好朋友,儿女们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父。是苏氏家族的不幸,也是我们学校的重大损失。他的优秀品德和高贵的情操、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老师为人正直、心胸宽阔、热爱生活、艰苦朴素。他的人生始终刻守着与人为善、以德为首的行为准则。对家庭他是一位真正负责任的男人。作为儿子**老师忠孝双全,为父母养老送终;作为女婿他对岳父岳母关心倍至、尽心尽孝;作为丈夫他对妻子体贴入微;作为父亲**老师教子有方、宽严适度,为儿女的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心血。现在令我们心慰的是他的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正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聪明才智,为建设国家,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我们相信**老师定会含笑九泉。同志们,最初的哭声与最后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最初的晨曦与最后的晚霞一样光照人间。九十年前**老师出生在漳河镇京河村,今天

 他魂归故里在家乡的黑土地上长眠安息。我们相信他会把生命的每一粒飞尘都融化在泥土当中,去报答给葱茏的绿色,去回报栖身的黑土地。

 今天,前来参加**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及悼念活动的领导、同志们都是苏老先生的生前友好老同志、儿女们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以及苏氏家族的亲朋挚友,我受苏氏家族的委托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请所有的亲朋好友节哀顺便。我们知道:人奔西土,音容宛在。**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他的宽厚美德,他的勤劳,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精神的动力。

 **老师,您的精神将永驻人间,我们一定化悲痛为力量,以您的工作精神为榜样,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全力。

 **老师永垂不朽,师魂永垂不朽!

 (篇四)

 昨天早上(即 3 月 26 日)8:40 分**老师逝世了!本来的我并不感到您的主要!直到这一刻可能也是逝世亡自身就带给我悲伤!!我好思念您!您的长相,您的性情,您的时不断的风趣,都让我缅怀!尤其是晓得了您从上海回来明知本人已是命未几矣!换做是别人必定会保命的住在病院,可您呢?您居然还回来持续给我们上课!

 您还记得吗?您回来的第一天,我们给你办了一个小型欢送会欢迎您回家那天的我们都很开心!您在讲台上表示出来的那种不好心思,傻傻的又很快慰的表情,是多么让人怀念,可能也恰是由于这样,所以您才抉择拖着癌症的身材继承上课!

 

 您为什么要这样?您为什么这么狠心的抛下所有人寿终正寝?您忍心么?您有一个才上初一的女儿您有您的父母要照料还有一个妻子要维护您还有一群正面临高考却对数学恐之惧之的学生。。。。。。

 您有这么多的累赘在身上,您应当要辅助我们缓缓减负!而不是这样洒脱的扔下所有乘着我们对您的爱跟悼念而去 今天,殡仪馆里躺在水晶棺里的你,是如许的清癯无力的你,你的嘴巴仍坚强的不肯闭紧,是对这个世界的纪念吗?哀曲接踵而来,亲朋挚友对您的悼词相继而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泣不成声的眼泪,, 我不是随便就会拭泪的人,可是这个处所好熟悉一路上的山好熟习里面的滋味好熟悉三年前的这个地方也是外公躺过的地方 在我的耳边我听到了家人撕心裂肺的声音,我深知他们的肉痛,他们的无助同窗老师们一直在擦着眼眶里天然流下的泪水我善意痛,,在里面的我被那种痛苦悲伤窒息了我一直在试图忍住忍住忍住可是我听到老师女儿的那句:爸爸睡着了,睡得很沉很沉。。。。。。。。。。。。。

 我的心再一次被利刀划过 在沿途回家的路上,我知道老师您一定也始终在追随着我们!陪同着我们,,老师愿您和您的家人当前都好好的!!!

 人生促,仅年 42 岁的老师,就这样匆匆而去,伤心过后的尽力是我们对他最好的回报!!

 吊唁你**老师咱们心中永远的老官!!!!!

 (篇五)

 各位领导、来宾、亲朋好友:

 围山垂首,浏河呜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深切悼念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原官渡镇退休教师**老师。

  **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年 6 月 17 日凌晨 2 时 36 分逝世,享年 86岁。

  **老师一生是曲折的一生,聚散无常,命运多舛。**老师 1927 年 12 月 21 日出生于北京市东单忠孝里 2 号一个工人家庭,工人家庭先进性的教育,耳濡目染,使**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质,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天生丽质,亭亭玉立,一表人才。她凭着扎实的功夫考取了北京女子护士学校,1944 年毕业。1945 年在北京铁路医院从事护士工作。19**年与时任傅作义将军和平起义部队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熊光昭结婚。1947 年 12 月 20 日生长子小平,现为浏阳一中退休教师。1950 年,**随丈夫回老家湖南浏阳,同年正月初五日生长女小艳。1951 年,中共开展肃反运动,由于肃反运动扩大化,熊光昭在肃反运动中含冤被关押在长沙,**为了谋求生路,只身前往香港投奔亲戚。**年底丈夫熊光昭从长沙释放,并以起义军军官的身份当选为浏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随即从香港返回浏阳与子女团聚。1953 年 12 月 25 日生下次女小祥。1954 年因特大洪灾,**一家的房屋被洪水冲垮,生活陷入极度的艰难中。1955 年,**调入浏阳二中任校医并兼任音乐教师,从此正式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1956 年 5 月 5 日生次女小芬,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小孩才八个月大就由婆婆护养,**在学校、家庭之间来回奔波、劳碌。1957 年,中共错误的发动反右运动,**的丈夫熊光昭在运动中再次受到冲击,**也在这场政治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被下放到农村参加

 劳动改造。为了保住公职和生活来源,**作出了痛苦的选择,被迫与丈夫离婚,降调到七宝山洪庄小学任教。1960 年,**调官渡区大光乡东冲小学任教;1961年**与当地农民吴国兴结婚;1962 年 4 月 10 日生小儿可心,现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工作。1964 年 2 月 4 日生小女晓华,现在浏阳市住建局城建档案馆工作。1979 年,**在官渡区大光中心完小退休,退休后一直奔波于各个儿女的家庭,继续释放着母爱与关怀。**老师坎坷的一生,映照出共和国经历过的种种磨难。**晚年苦尽甘来,欣逢改革开放,重见天日。八十六年人生路,风雨兼程,顶天立地,换来彩霞满天。

 呕心沥血育桃李,大爱无言济苍生。**老师先后下放到穷乡僻壤的洪庄小学和东冲小学任教,不仅条件异常艰苦,还要遭受政治和生活上的歧视。但她内心坚强无比,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工作上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生活上艰苦朴素,为人师表。她心地善良,团结同事,关心学生,爱校如家,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其间经历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整风反右、文化大革命等自然灾害和政治运动。在那特殊的年代里,教育被否定,教师被称之为“臭老九”,教师政治地位低下,经济收入菲薄。无论环境条件怎样艰苦恶劣,**老师始终做到政治上不动摇,教书育人的信念不动摇,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动摇,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小学教学这个岗位上,以三尺讲台作为阵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的命运和学生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同呼吸、共患难,用洁白的粉笔抒写着自己洁白的品质和美好的人生。精神永驻,师魂不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师老当益壮,心红志坚,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小学的包班教学,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她常常带病坚持工作,

 有苦不言苦,有累不说累;多少个节假日,她不辞山高路远,登门家访,为差生补课;为了劝学,她的足迹踏遍大光山区的山山水水。多少个窗前明月,映照着她备课批改作业的匆忙身影,她天生好强的秉性,以及严谨的教学态度构成了她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课下,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做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丝不苟,不甘落后。她就像辛勤的园丁,把人类的知识,做人的道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祖国的幼苗;她又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艄公,把一批批幼稚的蒙童,送往真理的彼岸。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满腔的热血和深深的慈爱。每逢开学初,凡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老师都要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她历次任教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期期统考,教学业绩都非常显著。从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老师一颗红心,两袖清风,立足三尺讲台,揽四季风云,情系教育,情系学生,用青春、热血、智慧、勤劳铸造了...

篇二:教师追悼会悼词

悼会悼词 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 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个翠柏凝春、 天人同悲的日子里,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一齐来到这里送别我们的一位挚友、 一位朝夕相处的同事、 一位英年早逝的教育界的精英 XX 同志。

  此时此刻, 亲人掩面, 朋友伤怀, 同事哽咽。

 在此, 请允许我代表 XX 小学的全体师生及 XX 镇全体教育界的同仁

 向华文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我们无法相信, 我们也不能相信这一沉重的事实。

 教室里他那活泼生动的话语, 操场上他那舞动身躯的英姿, 办公室他那奋笔疾书的身影……无一不浮现在我们眼前, 曾经如此鲜活的他, 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往事依稀, 泪眼朦胧。

 千言万语, 道不尽我们对他的思念。

  XX 同志生于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年毕业于 XX 师专(现 XX 学院)

 同年被分配到马口镇马口中学任教, 其后又调入窑新中学, XX 年调入 XX 小学, 担任教务主任至今。

  对工作:

 他充满激情, 工作勤恳, 任劳任怨, 大公无私。

  对同事:

 他不存欺心, 平易近人, 谦虚谨慎, 和蔼可亲。

  对学生:

 他充满爱心, 教书育人, 爱生如子, 德艺双馨。

  对妻女:

 他饱含深情, 寸草春晖, 舔犊情深, 相敬如宾。

  对父母:

 他倾注孝心, 箪食豆羹, 仁义慈孝, 常怀感恩。

  树欲宁兮, 风不止, 子欲养兮, 亲不待。

 长生百年岂足, 哀哉天降不幸, 竟然撒手长去, 留下满目凄清, XX 同志走了, 带着对美好人生的无限眷恋, 永远地走了。

 从此, 女儿失去了一个慈爱的父亲, 妻子失去了一个温情的丈夫, 父母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 学生失去了一个敬爱的老师, 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 马口教育失去了一个才德兼备的好教师, 高风传乡里, 亮节启后人。

 他音容虽逝, 但德泽永存。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作丹心照汗青。

 XX 同志 43 个年轮的人生之路是所有相知、 相识人永远的遗憾、 永远的伤痛。

 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对工作的敬业、 对老人的孝敬、 对家庭的负责、 对女儿的关爱、 对朋友的坦诚, 则永远铭记在亲朋好友的心中。

 青山永在, 英名长留,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事业未捷身先逝, 常使英雄泪沾襟, 此时此刻, XX 中心初中的领导为你送行来了,XX 小学的同事们为你送行来了, 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为你送行来了, 你的亲人为你送行

  来了, 你的朋友和同学为你送行来了!

  长歌当哭, 逝者逝亦, 生者善之。

 XX 同志, 你就安心的去吧, 要相信, 你的女儿一定更坚强, 亲友一定更和谐。

  天堂路远, 愿君一路平安。

篇三:教师追悼会悼词

清老师追悼会上的悼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 各位亲友、 同志们:

 近百人生情同义, 一世辛苦何须愧。

 三尺讲台晒热血,两袖清风不为悔。

 今天, 郴江哀鸣, 天地含悲,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李纯清同志举行追悼会, 深切哀悼教书育人的模范, 辛勤耕耘的园丁, 马田中学退休教师李纯清同志。

 首先, 我代表马田中学全体师生, 对李老师的突然仙逝表示深切地哀悼(鞠躬)。

 对李老师的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 并请节哀顺变!(鞠躬)

 李纯清同志。

 女, 汉族, 苏仙区廖王坪乡 草田埔人, 生于 1924 年 10 月 19 日。

 2014 年 12 月 6 日下早上约九点中,在家中突然仙逝, 享年 90 岁。

 遗风长在, 师德永存。

 李纯清同志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

 她热爱党、 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她把酷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 以她一生的实践, 谱写了一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先进, 具有反封建意识。

 她自幼勤奋好学, 品学兼优。先后就读于龙泉书院、 西寺庵学堂、 衡阳含章女子中学、 湖南省立三师、 广州中日文化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辍学在

 家待业。

 她年轻时性格勇敢刚强, 抗战期间受爱国思潮的影响, 做过许多抗战外围工作。

 如:

 刻印抗日传单, 以学校名义搞地下联络, 保密掩护地下工作人员。

 如:

 黄平、 曹修竹、杨晓芝、 林尚书、 邓兴孝等老一辈革命者。

  1945 年从事教育工作, 解放后先后任教于永兴县油市、 黄泥、 复合、 马田等乡 镇。

 在 30 多年的教育生涯中, 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亭上,她刻苦钻研业务, 脚踏实地工作, 以她崇高的师德、 渊博的学识, 启迪了 无数幼小的心灵, 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为祖国的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栋梁之才。

 几十年来, 她牺牲了 无数个节假日, 到学生家中家访、 补课, 为渴求知识的学生送去甘霖。

 几十年来, 她"一片赤心为学子, 勤勤恳恳育英才"。

 几十年来, 她耕耘在教学一线, 教学效果突出。

 现在, 她的学生普遍各地, 可谓桃李满天下。

 她一生勤勤恳恳, 工作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一心扑在工作上, 为学校、 为学生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在平凡的岗亭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仰慕。

 乐善好施, 不计得失。

 李纯清同志的一生是以德为重、 关爱他人的一生。

 她心胸宽广、 为人正直、 待人真挚, 与人为善。

 在同事眼里, 她是一位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的好教师; 在亲人眼里, 她是一位嘘寒问暖、 关心备致的好长辈; 在朋友眼里, 她是一位心

 胸开朗、 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她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 有口皆碑。

 对待家庭贫困的的学生, 他像母亲一样给予关爱, 又是送衣服, 又是送被子; 对待乞讨要饭的残疾人她又是送饭又是掏钱; 对待公益事业她更是慷慨解囊, 2008 年马田一中创办省合格学校, 他硬是从其微薄的工资中捐出了 2000 元。她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精神永驻, 皓气长存。

 李纯清老师走了 , 她的刚烈坚强, 她的严谨教风, 她的刻苦好学、 助人为乐的高洁品格和与人为善、 乐善好施的人生信条, 都给我们留下了 思考和深刻的记忆。

 李纯清同志的逝世, 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 后代们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

 但她崇高的师德, 谦和务实的人品,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的博大胸怀,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模范, 永远激励着我们!

 34 年耕耘路, 三尺讲台, 春风化雨, 催开一园桃李秀;90 载奉献歌, 一身正气, 大爱无疆, 赢得后辈众人夸。

 疾风劲吹, 山水含悲。

 李纯清老师, 明天, 您将和青山相伴, 与黄土相依, 与日月共存。

 我们请您一路务必慢行,一路走好!

  师魂不朽, 精神永生。

 请安息吧!

 李老师!

  (最后鞠躬退位)

篇四:教师追悼会悼词

唐老校长追悼会悼词

 各位领导、 各位亲属、 各位何鑑唐老校长的同事、 生前好友:

 今天,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 在这里隆重悼念德高望重、 深受永泰各界人士好评的教育界前辈——何鑑唐老校长。

 此时此刻, 我和大家一样,

 心情沉重, 悲痛万分。

 我们悲伤,

 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敬重的老校长; 我们心痛,

 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爱的长者; 我们难舍,

 因为我们就此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何鑑唐老校长 1929 年 3 月出生于永泰县大洋镇, 1950 年 1 月毕业于福建学院经济系,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51 年—52 年在嵩口小学任教员; 52 年—63 年在福清一中任教务处副主任; 63 年—77 年,在永泰一中任教务处主任、 曾一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77 年—81 年,在同安中学、 大洋中学任校长; 81 年 9 月起任永泰一中校长兼校党支部副书记; 84 年退居二线, 担任永泰一中调研员; 89 年 9 月退休后担任永泰县教育局督导员、 局关工委副主任兼德育报告团名誉团长。

 2010 年 4 月 1 日 10 时 20 分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永泰县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 享年 82 岁。

 作为教师, 他师德高尚, 学识渊博, 业务精通, 教学成绩突出。五十年代就提出了抓“五个环节” 的教学,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八十年代提出教改“七字法” (育、 学、 导、 精、 实、力、 创)

 , 并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了 5 篇相关的教学教改论文, 有力地促进了永泰山区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导主任, 他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始终兼任高中年级的教学, 与教师同学习, 同教研, 同备课, 同教学。

 深入课堂, 深入教研组, 切磋改进教学。

 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使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校长, 他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注重教书育人, 学文立德并举。

 他是一位执着的践行者, 用他的学识修养、思想行为影响着每一位员工、 每一名学生。

 他坚持教育的公平性, 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他坚持教育的全面性, 努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他坚持教育的人文性, 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盼; 他坚持教育的高效性, 多次创造了永泰一中令人叹服的高考佳绩。

 作为局关工委副主任, 他退而不休, 心系教育, 心系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为局关工委撰写德育报告稿 28 篇, 达 16 多万字。

 不顾自己年老体衰, 退休至今共为中小学、 职专、 建专等学校做德育报告1075 场, 听讲受教育者达 56 万多人次。

 本周一, 他还为一中北区学生做了一场德育报告。

 何鑑唐老校长的一生, 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永泰的教育事业, 他爱岗敬业, 爱校如家,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 从教 39 年, 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58 年—62 年, 连续 5 年获县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85 年再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他的一生, 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为人正直, 襟怀坦白, 严于律己, 团结同志, 廉洁奉公, 厉行节约,始终保持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

 以他一生的实践, 谱写了一首优秀共产党员的壮丽诗篇。

 82 年、 84 年分别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1 年获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他的一生, 是无止境关爱祖国下一代的一生。

 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后, 他仍然关心党的教育事业,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他用人生的余热照亮了千万朵祖国花朵的心灵。

 95 年, 被省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被国家关工委授予“中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称号。

 他是教师的楷模, 是一代师表。

 他用自己整个生命为永泰教育留下了一座师魂的丰碑。

 联奎塔肃然垂首, 大樟溪低沉呜咽, 杜鹃泣血, 百灵哀鸣。

 何鑑唐老校长的离去, 使我们痛失一位难得的前辈、 良师和益友。

 这是永泰一中、 也是永泰教育界的巨大损失!

 斯人已逝, 精神长存, 何鑑唐老校长虽然离开了我们, 但他那种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的精神, 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的作风, 严于律已、 为人师表的风范, 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 继续努力工作,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告慰何鑑唐老校长的在天之灵。

 安息吧, 我们敬爱的何鑑唐老校长!

  永泰一中

 2010 年 4 月 3 日

篇五:教师追悼会悼词

死者追悼会送别悼词

  追悼会是为死者举办的送别仪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下面是精心挑选的追悼会送别悼词,供大学习和参阅。

  追悼会送别悼词

  各位亲朋好友及各位来宾:

  今天,大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来到这里,沉痛悼念**老人。

  **老人生于 1920xx 年 12 月 30 日,由于年老体弱,经开原中医院抢救无效,于**年 1 月 24 日 11:03 时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 92 岁。

  青山无语是大家在为你的离去而伤怀,九天寒彻是苍天在为你的去世而动容。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老人。请允许我代表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亲朋好友和各位来宾,向不幸驾鹤仙逝的**老人及老人的亲属,表示沉痛的哀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最痛苦、最伤心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的离去。**老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度过了 92 个春秋。

  老人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人。老人生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无怨无悔地抚养儿女。为五个儿女,她奉献了崇高而无私的母爱。老人家一辈子积劳成疾,如今寿终正寝。对老人的离去。天地同悲,山河同泣。如今,**老人的英灵已赴极乐世界,她为人之母的典范犹存故里。

  老人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她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岁月,却体现了老人一生的返璞归真。老人一生辛劳,淳朴随和,勤俭朴素,甚至节衣缩食。特别是在养育

 儿女成才方面,老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老人一生养育了五个儿女,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老人是一个充满了伟大母爱的人。由于丈夫过世的比较早,四十岁刚过的她,就孤身一人领着五个孩子,可以说鳏寡孤独。丈夫去世后,中年丧夫的她把自己全部的爱心都转移到孩子们的身上,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老人出身贫苦,几十年来,她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孩子们一个一个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当年的她,每个月仅仅四十几元钱的工资。自己舍不得抽一包烟,舍不得买一身新衣服,为家庭和子女付出了很多很多。对于这一切,她只有执着,没有怨言,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有当孩子们一个一个身为人父、人母的时候,儿女们才体会到老人最平常、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养育之恩,这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它包含了老人给子女的爱心和责任心。可以说,老人对她的每一个子女都恩重如山!

  老人是一个只为别人想着的人。她善于从细微处关爱孩子,关爱子女,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只要她知道,必定会尽心尽力的给予帮助。

  她乐意为孩子们做一切细碎的事情,一丝不苟,不怕麻烦,却不轻易接受孩子们的回报。老人对孙子孙女疼爱有加,不用儿孙开口,零花钱随便拿。只要是孩子们开口吃的玩的,都给孩子们买来。但是,老人即使需要什么也从不向儿女们开口,她总是怕给孩子们添麻烦。

  老人若有了头痛脑热,总是尽量不去医院。如果病情加重不得住院治疗,只要病情稳定就着急回家,她生怕给子女添加更多的麻烦。

 许多时候,老人宁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病痛折磨,也不愿意给儿女添太多的麻烦。所有这些事情,让她的儿女们每每回想起来,总感到十分的心酸和悲伤。

  老人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老人与周围邻居的关系相处得友好和谐。老人有她的人生理念:就是做好事、做善事、不做坏事。甭管邻居谁家有了大事小情,他总是主动上前问寒问暖,热心肠的帮助他人。为此,邻居称呼她为"爱管闲事的老太太"。在与邻居相处的几十年里,老人从来没有跟邻居红过脸、吵过架。

  五个儿女对老人的无限思念。俗话说善有善报,如今老人以 92岁的高龄告别了这个世界,可以说是老天爷对她的最好回报。但是,五个儿女还是认为母亲走的太匆忙了。

  五个儿女同我讲:"我们还有许多的话没有来得及对母亲说,还有很多心声没有来得及对母亲倾诉,母亲还没有充分享受儿女的孝道和天伦之乐……如今,母亲说走就走了,母亲的走,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痛苦和无限的伤悲……"

  **老人做母亲的伟大和五个儿女对母亲孝心的故事,听起来让我们每一位都为之动容。

  送给老人最后的祝福。作为操办这次丧事的主持人,连日来我与何家五位儿女多次交流,感觉何家上下家风端正,每个小家庭团结和睦、和谐相处、相互关照……我愿意把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转告**老人家,请老人放心的去吧!

  你的孩子们已经再三表示:一定会继承您的优秀品质、完成您的

 遗愿,一定会将您的优良传统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发扬光大!您就一百个放心吧!

  永别了,**老人!安息吧,**老人!祝您一路走好!

  追悼会悼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苍天泣泪,草木含悲!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此,为冉发老先生做最后一次祭拜和送别。

  公元**年 2 月 8 日下午 5 时 30 分,人们敬重的冉发老人,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在哈市家中与世长辞,享年 87 岁。惊悉噩耗,亲朋好友无不为之悲痛欲绝, 肝肠寸断。子女、孙辈单位领导、同事和众多亲友邻里,纷纷前来吊唁慰问。在此,我受老人家子女的委托,代表冉氏家族,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冉发,1931 年农历四月初七,出生于黒龙江省兰西县平山镇卫兴村老冉屯的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做过生产队社员,团结公社民政助理,平山供销社统计等职。在那个生活极度清贫的年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抚育二子五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并事业有成。

  白屋寒门,锻造磨练了他不畏难辛的意志,勤勉持家的作风,乐观向上的性格。几十年来,在乡亲邻里中,他是一位好善乐施,恤贫济困,平易近人的好人;在子女亲属的眼里,他是一位敬老爱幼,勤俭持家,热爱生活的好父亲好亲戚;在工作和社会上,他是一位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奋发图强,淡泊名利的好同志。他一生始终严守正派为人,本分做事,谦恭礼让, 晚年生活,从任家岗来到省城**居

 住,妻贤子孝,儿孙绕膝, 四代同堂,尽享清福。而今天,他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一生没有给子孙留下官亨显贵,**银山,而他却给子孙和社会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逝者安息,生者奋发。虽然您老人家离开了我们,您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子孙后代。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工作生活和学习。愿您老人家含笑九泉!遗爱千秋,永垂不朽!

  追悼会上致悼词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共党员朝邑农场退休干部,精英女连长**同志。

  **同志于**年 3 月 4 日在**不幸去世,享年 83 岁。刘连长在老年生活及重病期间,得到子女不辞劳苦精心照顾,在此,我代表朝邑农场党政工领导对老连长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其家属和子女表示深深的谢意。

  **同志是**城**人,1950 年 1 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 年 3 月在当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 年 1 月在朝邑农场光荣退休。

  1950 年 1-50 年 12 月,在城**沙河营乡新尼村任民兵连长。

  1951 年 1-52 年 8 月,在城**沙河营乡任副乡长妇联主任。

  1952 年 9-56 年 1 月,在新疆西北军 10 团一营五连任事务长。

  1956 年 2-58 年 6 月,在新疆草滩农场六连任分队长。

  1958 年 7-59 年 3 月,在新疆天山农场任排长。

 1959 年 4-66 年 7 月,在**南泥湾 4 连任排长。

  1966 年 8-79 年 12 月,在**南泥湾 8 连任排长。

  1980 年 1-91 年 1 月,调朝邑农场家属连任副连长。

  1991 年 1 在朝邑农场光荣退休。

  **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她为农场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是农场唯一的女连长,担任连长期间,泼辣能干、勇挑重任、任劳任怨、一贯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乐于助人。在场当一个好领导,家中是一个贤妻良母,教育子女有方,儿女事业有成,她居功不骄,乐于平凡,堪称人摸,尤其在退休后,仍关心着农场的发展,表现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坚持党性和崇高品德。

  她用自己的自身给后人留下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激励着大家,为农场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连**息吧!一路走好!

推荐访问:教师追悼会悼词 悼词 追悼会 教师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