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8篇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简短﹞4篇 【篇一】 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是我局的传统职能,工作对象主要是流浪乞讨人员,通过在短期内给予救助对象基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局工作创新案例﹞ ﹝简短﹞4 篇【篇一】
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是我局的传统职能,工作对象主要是流浪乞讨人员,通过在短期内给予救助对象基本饮食、住宿、急病救治等服务。我市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历经 13 年发展完善,为全市的和谐稳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职业乞讨行为无法遏止。在我市繁华路段常见有职业乞讨人员,但他们普遍无明显危害社会治安倾向,因此不适合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权限。
二是救助力量仍相对不足。尽管我市目前有三所专业性质的救助管理机构,从业人员 30 人,并且有覆盖基层的完善的救助网络,但是面对全市每年 2000 多人的实际救助量,民政部门在甄别、救助、护送返乡等程序上所耗精力极大。
因此,建议转变政府职能,积极采购社会组织的救助服务,优点如下:一是可以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心理学、法学等领域专业优势,可以为救助对象提供多维度和高质量的服务;二是通过购买服务,发挥社会组织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救助范围,可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用;三是
利用社会组织培育志愿者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全市救助工作提供更多人员力量;四是社会组织可以作为政府部门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缓冲带,减少各类负面事件中对于政府部门的直接冲击。
【篇二】
首先我想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救助站的工作,救助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指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处于流浪或者乞讨状态的人员,流浪救助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这部分群体返回家庭、返回校园、融入社会,恢复社会功能,然而这些人员中有不少属于精神异常和智力障碍的人员,无法准确描述其本人身份信息和家庭地址,因此,为这部分群体核清身份,找到亲属就成为了救助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传统的工作方法概括起来讲,主要可以分为“望、闻、问、切”四个部分。即在智障和精神异常救助对象接受救助伊始,对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可能还有部分零星记忆,随身可能寻找到亲属相关线索,就通过观察穿着、检查随身物品和行李,与之沟通对话了解相关信息,再通过户籍查询、口音辨别、站际间协作、及新闻媒体发布寻亲启事等方式开展寻亲工作。传统方法对于刚刚走失不久,离家距离不远的救助对象寻
亲效果较好,但对于流浪时间较长,离家距离较远的救助对象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从海量的户籍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最相似的,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把救助寻亲的信息发布并扩散出去,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优势明显。以目前市救助站归纳的寻亲工作方法来说,可以总结为“三个立即”,一是立即发布寻亲,主要是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手机 APP、微信朋友圈等等发布寻亲启事;二是立即报请公安部门采集人像开展人脸识别;三是立即采集 DNA 血样报刑侦部门录入打拐和走失人员库滚动比对。有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三板斧”加持,救助寻亲工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仅**年年初至今,**市救助站成功寻亲的就有 17 例,其中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寻亲的有 9 例,占比达 52%。
目前,今日头条手机 APP 运营公司已与民政部签署合作协议,以互联网科技手段助力救助寻亲工作,由民政部主导开发的基于“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人脸识别库正在投入试运行,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与实际救助工作更加深层次的融合,会有更多的流浪救助对象经我们的手找到亲属、重返家庭,实现他们的“回家梦”。
【篇三】
民政资金是国家用来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管好用好民政资金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生保障制度的健全,民政部门管理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大部分单位都有专项资金,但由于很多因素, 各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具体用途不能准确地把握,往往造成专款不能完全专用,一些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不到真正体现,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1、加强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建设,建议出台专项资金使用规范性文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拨付和发放等方面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2、严格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程序,加强专户管理制度,做到民政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核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 3、加强专项资金监管的法制化建设,针对专项资金支付时缺乏依据、资金使用没有细化标准、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情况,建议在专项资金的筹措渠道、分配环节、管理职责、使用范围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使用标准、监管法规,同时要保证标准、法规的先进性,了解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篇四】
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我深知,目前作为核算中心会计自己的职责,但是实行这样的会计集中核算后,并不是说各单位的报账会计就可以放松对工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核算中心会计独立于单位,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单位的专项经费及往来款,这些都需要详细的询问报账会计,由此可见报账会计的工作直接联系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另外,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新人,多数都是在实践中自我学习。当某些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变更时,往往都是一份文件下达下来,需要会计自行查看和理解,并由此进行实际操作,如果个人的业务水平本身就不高,极有可能理解错误文件的要求,也会增加矛盾。并且有些单位距离较远,报账会计本身就工作繁忙,报账出现问题,只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双方的工作量。
我觉得不论是下属单位的报账会计,还是核算中心的会计,作为需要专业支撑的工作人员,在现在信息变更如此之快的时代,是需要更多专业指导的。这就需要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交流,
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篇二: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东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涉密情况:/虹环保密口保密, 保密期( 一年——月——日至一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票蔼/啦日期:
沙传年钥> E l将老师躲馋柚琴日期0彳 多年弓月乡日
作者声明我郑重声明:
本人恪守学术道德, 崇尚严谨学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
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内容。
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并对所写内容负责。论文作者签名:
粟吉絮}沙/务弓月 步日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嵌入与建构:
社区综合服务中,bill务创新研究—甚于S 市若干试点的案例分析摘要S 市民政相关部门以社区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为载体, 逐步创新和开拓社会服务管理与提供方式,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就是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服务的新探索。
S 市起初试点五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笔者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来研究S 市试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和介入中经验的问题。
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采用文献法、 二手资料法, 主要搜集S 市社会工作发展和五家试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的背景、 各试点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月 报表” 等数据资料。
在嵌入与建构的理论视角下以“背景铺垫、 一阶抽象、 二阶抽象以及三阶抽象” 的线性分析模式的路径来分析数据。研究发现S 市试点社服的发展是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与建构的过程, 社会工作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为载体嵌入到社区社会服务体制中并建构起纵横整合为原则与理念的社区社会服务体系。
S 市试点社区筹建和运营中的经验主要是社服应该坚持运营的自主性, 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充分发掘与整合资源, 提升社工为主体的服务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注重团队建设等。
S 市在未来大力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起草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时, 需要借鉴试点的成功经验, 同时也要参考试点社服运作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关键词: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嵌入与建构; 社会工作; 整合服务
第1I页一.竺查墨兰垄兰堡主堂垡笙奎E m b e da n dC o n str u c t:
th eIn n o v a tio nS e r v ic eR e se a r c ho fC o m p r e h e n siv eS e r v ic eC e n te rf o rC o m m u n it y—B a sedo nth eA n a ly siso fso m eP ilo ts in ScityA b str a c tS m u n icip a lcivil舳s r e la te dd ep a r tm en tstoc o m m u n ityso cia l serv ices a n dth ed e v e lo p m e mo f so cia l w o r k a s th e c a r r ie r ,a n d g r a d u a llyin n o v a tio n a n dd e v e lo pso cia lse r v ic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p r o v id e w a y s, c o m m u n ity co m p r e h e n sN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so cia l w o r kin te r v e n tio n inc o m m u n ityso cia l serv icesn e we x p lo r a tio n ・Sse r v ic e c e n te r IS th ecitya t f irstp ilo tf iv e c o m m u n ity c o m p r e h e n siv ese r v ic e c e m e r a n d o n th e b a sis o fsu m m a r iz in gex p er ien cetod ev elo p .田1e乱l:
th o r u s e o f c a sestu d ym e th o d to co llect a n da n a ly sisS cityso cia l w o r kd e v e lo p m e n t b a c k g r o u n d ,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 ba ck g ro u n da n dth ep ilo tc lu b suit” com m unity c o m p r e h e n siv eserv icec e n te rm o n m lvrep o rt” a n dS O o nth e d a ta m a teria l, Inth e e m b e d d e d a n dco n stru ctio n u n d e r th ep e r sp e c tiv eo f th eth e o r y o f ” ba ck g ro u n df o r e sh a d o w in g , f ir sto r d e r a b str a c t,se c o n do r d e rd bS t谢and 缸eeo r d e ra bstra ct” lin ea ra n a ly sism o d e ltoa n a ly zeth ed a tapa th ・T h estu d yf o u n d th a t th e Sc ity p ilo tso cia l serv ice d e v e lo p m e n tis so cia l w o r kf iv ep ilo t c o m m u n ity c o m p r e h e n siv ese r v ic ec e n te reIIlb ed d ed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c o n str u c tio n p r o c e ss, e m b e d d e din to th esy ste mo fcom m unityso cia l se r v ic e sv S te ma n dco n stru ctedo fv ertica l a n dh o r iz o n ta lin teg ra tio np r in cip lew ithth ec o n c e p to fc o m m u n itya s a ca r r iero f so cia l w o r kto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C om m unityS eⅣiceC e n te r so c ia l serv icesy stem . E x p er ien ceinth ep r e p a r a tio na n do p e r a to ro fth e SC ityp ilo tcom m unityso cia l se r v ic esh o u ld in sist o nth ea u to n o m yo fth eo p e r a to r sto e n h a n c eth ep a rticip a tio no fth e c o m m u n ity ,to f u lly e x p lo itth ein teg ra tio no freso u rces, en h a n ceso cia lw o r kp r o f e ssio n a l c a p a c itym a in se r v ic ete a m a n d f o cu s o n tea mb u ild in g . T h eSC ityv ig o r o u slyinth e f u tu r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C o m m u n ityS e r v ic eC e n te ra n dd r a f tin gp o licie sa n dr e g m a tio n sn eedtOle a r nf r o mth e su ccessf u l e x p e r ie n c eo fth ep ilo t,th ef ru stra tio ns a n dd i伍C u lties en co u n teredinth eo p e r a tio no fth ep ilo tcom m unityserv icea sw e ll a s r e f e r e n tetog r a d u a llyim p r o v erd a tedp o licies.K e y w o r d s:
th eC o m p r e h e n siv eS e r v ic e C e n te rf o rC om m unity; E m beda n dC o n stru ct; S o cia lW o rk ; In teg ra tedS erv ices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II页目录第1章导论……………………………………………. .1. 1背景………………………………………………1. 1. 1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趋势……………………….1. 1. 2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新探索……………………. .1. 1. 3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快速发展……………………….1. 2问题的引出…………………………………………1. 3文献综述…………………………………………. .1. 3. 1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相关文献综述……………………. .1. 3. 2整合服务相关文献综述…………………………….1. 3. 3嵌入性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 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5研究方法………………………………………….1. 5. 1研究对象………………………………………1. 5. 2案例研究法…………………………………….1. 5. 3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2章嵌入:
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2. 1嵌入的主体、 客体…………………………………. .2. 1. 1宏观嵌入主体与客体……………………………. .2. 1. 2微观嵌入主体、 客体……………………………. .2. 3嵌入的过程与空间…………………………………. .2. 3. 1加强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宣传………………………. .2. 3. 2增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2. 3. 3积极与社区行政单位沟通与互动…………………….2. 3. 4 努力与社区内外社会组织合作………………………2. 3. 5学习与借鉴成功经验……………………………. .第3章建构:
纵横整合的服务体系……………………………3. i纵向整合的服务方向…………………………………3. 2横向整合的服务方向…………………………………3. 3纵横整合的服务提供体系……………………………. .3. 3. 1纵横整合的服务方向……………………………. .3. 3. 2整合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第4 章嵌入与建构中的经验…………………………………4 . 1避免依附性嵌入地位…………………………………4 . 2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4 . 3有效整合与发掘社会服务资源………………………….4 . 3. 1建立服务域共识…………………………………4 . 3. 2充足工作团队人手………………一……………. .4 . 3. 3发掘与整合社会服务资源………………………….4 . 4 增强社工专业性…………………………………….1 l l 2 3 4 4 4 6 8 9 O O l 2 5 5 5 6 9 O l l 2 3 4 4 5 6 6 7 9 9 O l l 2 3 4 l 1 l l l l 1 l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第1V 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 . 5加强团队建设………………………………………35第5章结论与讨论………………………………………. 375. 1结论……………………………………………. . 375. 2讨论……………………………………………・・3’ 7参考文献………………………………………………・・39致谢……………………………………………………4 z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第1章导论1. 1背景1. 1. 1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S 市继改革开放30 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后, 在社会转型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S 市开始考虑社会建设、 社会发展的改革与创新, 把社会发展和建设与经济的发展摆在了同等的位置。
而改革、 创新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的有力支撑。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 运用专业知识、 理论和方法,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
20 0 6年12月 , 民政部在S市召开了“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 , 这成为S 市发展社会工作的新起点, 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社会工作1。
S 市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是“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主导推动、 民间组织运作、 公众广泛参与” 2, 其发展的核心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民间机构提供服务。自此, S 市民政部门开始了发展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向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社工岗位服务和项目服务的探索, 以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服务起步3, 逐步延伸到社会工作项目服务4 的购买, 并且成为以后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 即社会工作服务由岗位为主项目为辅向项目为主岗位为辅的趋势发展。
其中,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发展主要是扎根在社区的各种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是一种“社区为本” 的社会工作服务。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是指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5, 基于社区这一平台开展的各类社会工作, 而不止是指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传输体系和实践载体, 随着社会福利社区化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必然趋势6’ L8, 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成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刘淑娟. 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J】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舨), 20 10 ( 6).2易松国. “双核” 支撑深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J】
. 社会工作( 实务), 20 0 7 ( 11上):
14 .’ 向木杨.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深圳模式” 实践【J】
. 社会工作( 实务), 20 0 9 ( 8 上).4 社会工作项目服务购买主要是民政部门利用部分福彩金以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方式购买社会工作项目服务.’ 在社区平台开展的各类社会工作主要包括社区救助、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 社区婚姻家庭、 社区居家照顾等, 涉及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 残障康复、 优抚保障、 社区建设、 心理疏导、 司法矫正等领域. 张和清从中国社会转型下的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出发, 认为要实现这个使命必须向社会工作原初的精神及其实践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守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唐咏. 从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思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行为【J1. 甘肃社会科学, 20 lo ( 3):
153.7 温敏婷. 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社区化四. 社会工作, 20 0 7110下):
48. 50.5朱长柏. 我国大陆福利社区化的路向选择【J】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 0 5( 10 ):
16.
第2 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1. 2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新探索跟其他大部分城市一样, S 市原有的社区服务主要是由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工作站提供。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工作站属于城镇居民自治组织, 是在街道或者社区层面开展社区服务的专门人员。
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 《“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文件规定要求, 要在街道设立“一站式” 服务为特点的服务大厅, 在社区成立提供多元化、 综合性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1。
20 11年2月 颁发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 规划》 中提到, 全国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 4 237 个,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 . 8 1%, 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社区工作站逐渐建立起来。
然而, 建立起来的社区服务中心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低、 社会参与积极性差、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2和公益性、 持续性、 深入性不足3等问题。
因此, 上海、广州、 深圳等地区4 引入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不断试点探索新的社区服务形式。面临行政化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社区服务中心普遍存在行政为本、 专业化程度低、 社会参与积极性差、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和公益性、 持续性、 深入性不足等问题, S 市逐步探索更新的社区服务方式。
20 0 9 年, 民政部与S 市民政局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 将34 项重大改革项目和措施在S 市先行试验, S 市民政事业由拉开了由专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的大幕。
在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上, S 市民政局与我国民政部联合成立课题组, 探索构建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 以公平和正义为原则, 整合各种组织机构和各种类型的资源构建一个跨部门、 综合性的社会福利体系。
5在街道层面, 提出整合街道和社区资源, 形成由街道办事处兜底承担政府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行政性工作的思路, 并赋予街道更大的统筹、 协调、 监督职能和更具体的工作任务。民政部定义将“社区服务” 定义为6:
“以城市街道, 居民委员会为依托, 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的实行自负盈亏管理的社区型社会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络” , 主要从社区服务的提供者、 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作总体界定。
《S 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营运标准( 试行)》中规定:
“社区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 推动和扶持下各类社会主体依托各类服务设施为社区弱势群体乃至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以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各种服务, 主要包括社区公共服务、 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
’ ’ 笔者认为, 以上界定过于宽泛不利于研究, 并且其分类方式不符合实际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情况,应该从新的视角界定本研究中社会服务的定义。徐永祥在综述国内外社区服务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提出社区服务的综合概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社会服务的简称, 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 根据1杨华雯.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J】
. 管理研究, 20 12.2杨华雯. 上海社区服务中心发展与趋势分析研究【J】
. 管理研究, 20 12.3向木杨. 社区服务中心项目与社区服务新模式【J】
. 中国社会工作, 20 12( 4 上).4 黄晓星, 徐盈艳. 政府购买服务下的社区工作模式:
现状、 问题与对策分析【J】
. 大珠三角论坛, 20 11( 3).5李舒瑜. 深圳:
今年将建10 0 个社区服务中,L ,[ D B /O L ]. 深圳特区报, 20 11—0 2—23,http:
/]w w w . g d . x inhua net. corn/d ish坦011—0驼3『contenL 22130574. htm .5薛雁翔.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D 】
. 大连理工大学, 20 0 4 .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居民的不同需求, 由政府、 社区内的各种法人团体、 机构、 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无偿性的服务, 并辅以不以盈利为目的微利、 低偿性服务"1。
笔者认为, 徐永祥的界定比较符合本研究的实际, 其概念外延还规定了社会服务的服务对象、 服务提供...
篇三: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dquo;壹基金”公益创业机会开发过程案例分析摘
要: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学术界对于“公益创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总的来说,以下国外对于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机构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 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公益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创业是指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采用传统的商业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而非个人价值。它既包括创办非营利组织或者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组织,也包括一些营利组织充分利用资源解决社会问题,还包括非营利组织支持个体去创立自己的小型公司或者企业等。而狭义的公益创业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应用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来营利,或者创办非营利组织。
关键词:公益创业,社会组织,创造性地融合,广义和狭义
1“壹基金”基本情况简介 2007 年,李连杰先生创立启动了壹基金。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2010 年 12 月 3 日在深圳注册成立,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致力于搭建专业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壹基金战略模式为“一个平台+三个领域”,即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三大公益领域。
2007 年,李连杰先生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以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
2008 年 10 月,为了保证公益项目更高效地实施,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多方主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私募基金会的形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向“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进行专项的汇报与结算,并接受年度审计。
2010 年 12 月 3 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注册成立,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注册原始基金为 5000 万元,发起机构为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及万科公益基金会,每家发起机构出资 1000 万元。
“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及“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将清算注销,其项目、资金及工作人员由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承接。
2 关于李连杰对“壹基金”创业机会的识别分析
众所周知,2004 年底印尼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啸,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李连杰的“壹基金”也渊源于此——那是 2004 年 12 月 24 日平安夜。李连杰携夫人利智带着两个女儿到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海边度假。一天上午,据李连杰回忆说大约 10 点 10 分,他感到所住房子开始摇晃。地震开始了。当时,他没有在意。他带两个女儿去海边玩。没想到海啸来了。
李连杰说,突然一阵凉风袭来,随后,浪扑过来,吹走了自己的小女儿。自己则迅速抓住大女儿。一切来的太突然。幸好,当时很多人赶来,不然他太太以及家人全都不堪设想。
正是这次灾难,使得李连杰顿悟到:生命是用来积淀的,而不是得过且过用来浪费的。从此,他坚定只要全人类每人捐出一元钱,1+1+N 慢慢积累就会是一个巨大计划。而“壹基金”是用来救助那些在自然灾害中受难或天生就有生理损害的青少年等需要帮助的人们。每人捐出一元钱,就可救助其它人。这正是李连杰身为一代武术宗师的天籁之音。它是境界,更是力量,永远让人参悟,值得回味!
1
分析可以看出,李连杰萌生创立“壹基金”的念头并非一时性起,而是身为一个公众人物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所驱使的。他充分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人脉、资金、影响力等资源尽全力让“壹基金”以最完善的机制面对世人,显而易见,公益创业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他李连杰看到了这里面蕴含的人道主义,并且他深深知道这件事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积极的。能让大家更注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伸出自己的援手,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
3 对“壹基金”机会开发阶段的分析 3.1 一个有责任心的团队成就一个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 2010 年 12 月 3 日,壹基金在深圳落地,获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自此,壹基金拥有了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
深圳壹基金注册原始基金为5000 万元,发起机构为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万通公益基金会及万科公益基金会,每家发起机构出资 1000 万元。深圳壹基金理事会由十一人组成(李连杰、周其仁、王石、柳传志、马蔚华、马云、马化腾、牛根生、冯仑、周惟彦、杨鹏),监事由四人组成(刘东华、宋立新、马宏、张敏)。周其仁担任深圳壹基金理事长和法人代表,王石担任执行理事长,马宏担任监事长,杨鹏担任秘书长。作为壹基金的创始人,李连杰将担任永久理事。深圳壹基金即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同时也是“红十字会壹基金计划”及“上海壹基金”的延续与发展,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及《章程》进行治理,理事会是决策机构,秘书处是执行机构。深圳壹基金于 2011 年 1 月 11 日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并正式启动。
壹基金聘用了数十位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全职工作,组建了一支高效率的执行团队,包括拥有跨国工作经验以及 500 强公司工作经验的资深管理人士。同时国内公益领域的数十名知名专家学者也受邀组成了壹基金的顾问委员会。
财务审计: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Deloitte)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师公司(KPMG)对善款的收支进行审计;凯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KCS)提供善款的财务报告。
战略规划:国际著名咨询机构贝恩公司(中国)为壹基金的长期战略发展提供指导;奥美、BBDO、麦肯光明等多家全球领先的广告公关公司亦为壹基金提供国际专业水准的传播规划服务。
3.2 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慈善平台 与各类传媒广泛展开合作,通过主题市场活动向公众介绍宣传公益慈善理念,推广公益慈善文化。
与各行各业合作伙伴资源整合,联合推广,将公益文化融入商业链条之中,传播给消费大众。
壹基金壹家人年会:每年一届,立足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政府、专家、企业、非营利组织、媒体等搭建一个公益慈善探讨与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间公益合作,分享经验,广泛集聚公益资源。
壹基金典范工程始于 2008 年,每年评选一次。壹基金围绕 “公信、专业、执行、持续” 四个标准,将评选出十家左右组织治理严谨,运营能力优秀,财务透明,可持续发展以及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典范组织,并给每家公益组织颁发壹佰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金;同时壹基金每年还评选出五家左右有创新性、有社会影响(潜)力、可持续发展以及有领导力的的潜力公益典范组织,并给每家机构提供能力建设等形式的支持。
壹基金为全球家人打造的网上公益社区,将非营利机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及公众联结在一起,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分享与互动功能,提高社会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提升并优化社会对公益事业的资助,将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壹基金之家通过为广大家人(捐款人和志愿者)和公益组织(NPO)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平台,实现公益捐款、活动发布、义工招募,以及提供给义工和公益组织独立的后台管理功能。同时,满足壹基金自身对捐款帐务、义工、合作组织、项目等的管理需求。
2 为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和公益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壹基金就其关注的“环保、教育、扶贫、健康”四大公益领域,建立“中国红十字会壹基金公益奖”,对需要资金支持的公益项目进行评估,并对符合标准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此带动业内“诚信”价值观。同时,壹基金期望通过公正、透明的评选,确立行业标准和规范,鼓励公益组织良性发展,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公益组织、知名企业、政府官员、研究学者,促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平台,加强国际间公益项目合作,分享经验,完善公益组织体系,广泛集聚公益资源。
4“壹基金”的生存、成长、获益
“壹基金”以其完善的运作机制,经历了从诞生、发展、壮大几个阶段。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看好“壹基金”,说李连杰动机不纯。但是实践证明了一切,他不仅只收一元片酬拍摄《海洋天堂》。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壹基金”做宣传,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这个从一开始就备受世人争议的慈善机构。还记得他参加各种电视节目是几乎是卑躬屈膝的对观众说他创立“壹基金”的本意,终于,世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汶川地震时,壹基金联合腾讯、淘宝在网上展开在线捐款,QQ 网民在线的小额捐款最终累计达到 2300 多万。截止 06 月 04 日 12 时,捐款总额 7875.9 万元,网络及个人 4897.75万元,海外个人 400 万元,企业 2578.15 万元,累计捐款人次>73.1 万人(这个捐款是壹基金自创立来的累计总额)。这一切,都是与李连杰壹基金的理念是匹配的,它的理念是:“1 人+1 元+每 1 个月=1 个大家庭的概念,即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
在壹基金网站上,除了常规的邮局汇款和银行转帐外,它重点推广的是四种在线捐款方式和发送短信捐款这些小额捐款方式。壹基金倡导个人小额捐款,并且在地震募款中能够以这种方式能获得持续的捐助,这反映它已经建立了一个可信的公益品牌。
壹基金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第二个突出表现是它的行动力,以及因李连杰个人行动而来的影响力。在《壹基金的震后 240 小时》(①)中,我们可以看到壹基金和李连杰的行动,李连杰对每天行动的点评也让我们看到他的思考和思路。到现在位置,壹基金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基金,而不是直接行动的组织。
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地震,壹基金得知灾情后启动紧急预案,在西宁地区成立救援临时指挥中心,与当地政府以及救援机构联络并协调前后方的救援工作。壹基金救援联盟在青海、河南和北京三地的救援分队整装完毕在 15 日早上到达玉树。本次派出的大部分救援成员都执行过 2008 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任务,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同时,壹基金总价值超过 20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陆续被发往玉树灾区,救灾物资包中含光华基金会筹集的棉衣和棉被、西安世强集团捐赠的药品及在当地紧急采购的食品和饮用水等。
壹基金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壹家人的行列中来,关注灾区情况,并为受灾的地区和人民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壹基金”始终履行着自己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的责任,尽可能的服务社会。
5 大爱无疆,“壹基金”需要你我他 壹基金的公益愿景为“尽我所能,人人公益”。壹基金战略模式为“一个平台+三个领域”,即搭建专业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
灾害救助:壹基金关注受灾群体的需求,及时对重大灾害做出反应,向灾区提供救援,减少灾害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儿童关怀:壹基金关注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需求,改善他们在教育、卫生和营养方面的
3 条件,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公益人才培养:壹基金支持公益行业研究和公益人才的培养,为公益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公益管理人才。(②)
大家都明白,创业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一个人能够为公益创业一心一意的奉献,努力,默默忍受着他人的误解,并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本意。这正是一个创业者所必须的品质,看准了机会就要抓住不放。不管有多少人的误解,只要你是对的,那就尽管去做。正如耐克的广告词所说的“JUST DO IT !”,只要你敢做自己,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只是公益事业只靠一个人的努力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能折断,十根筷子就很难折断,再多的筷子就能筑起高楼大厦。一条小溪泛不起浪花,但是小溪汇成大江大河就能承载起万吨巨轮。“壹基金”正是一直秉承这个理念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的帮助弱势群体。
大爱无疆,帮助一个人是善良,帮助很多人就是大爱。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伤痛,外来的或人为不可控的种种因素。或许就像“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说的“只有经历伤痛,才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如今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建设经济的同时一定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落下。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
忽然想起采访学校的一位义务支教负责人时他说过的一段话“或许你我都不会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做了,哪怕原本你觉得跟你无关的人,都会感受到你给的温暖……”的确,你我都会有自己的事业要做,全身心投身公益事业也许并不那么现实。但我相信,只要你我有心做过,这个社会上的你我他联系起来,就能把像“壹基金”一样的公益创业型机构壮大起来,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 (①)《中国企业家》杂志文章 (②)《壹基金的战略及策略》
篇四: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 中国社会组织 / 寨例分析 文 / 张宝甫 党的十八火报告 1 . , 明确要求 ,朋火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火党组纵和党的工 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 、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会组织党建 作既是全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调动一切积 极 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2010年 11 月,中共天津市委批准成 中共天津市社会组织 作委 会 经过两 年多的努力,天津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由2010 年的 11. 66%达到如今 的 100%本文拟通过剖析几个典型案例 ,探索 纳社会组织党建T 作应 遵循的荣 本规律。
大力加强社 案例一:从倒数到先进的秘诀 2O1
1年5月 ,天津市委组织部 和市民政局下发文件联合推动集中组 建 。7月底 ,市商务系统由于没有 明 确责任主体 ,其集中组建任务完成情 况 ,在市属24个重点业务主管单位中 倒数第二 。9月 ,经市商务委党组批 准 ,市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委成立 。
党委书记由商务委分管领导兼任 ,副 书 记有党群处和秩 序处两位处长 兼 任 ,办公室设在党群处 ,为党群处增 加了一间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 。党 委刚成立 ,党委书记就亲 自带队 ,集 中时间逐一走访所属63个社会组织,
摸清底数 ,分类推动 ,到12月实现 了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而后在全市 第一个举办本系统社会组织党支部书 记培训班 ,成立全市第一个社会组织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编印了全市第 本 《 社会组织党员教育读本 》。组 一织开展了内部创建示范点互比互看活 动 :建立起1
400平方米社会组织党员 之家 ;重点实施 “党员回家工程 ” ,
使会员中200名 口袋党员亮明身份 、
认家回家,成为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 作的品牌项目。
案例分析 :市商务委社会组织党 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原因是多方面 的。然而最重要的只有一条 ,就是领 导真正重视 ,成立社会组织党委,解 决了有人干事儿 、有地议事儿 、有钱 办事儿的问题。
规律: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 机构 ,是扭转社会组织党建被动局面 的关键。
案例= :滨海新区的三张好牌 在天津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 ,
滨海新区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龙头带动 作用。滨海新区不负众望 ,连出三张 好牌 :一是及时出台工作制度 。区委 出台 《 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对 党建工作 目标 、领导体制 、工作职 责、保障措施都做出明确规定。二是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每年 ,区财政为 每个社会 组织党组织拨付 活动经 费 2000元,为兼职党务干部发放岗位补 贴 ,而且拨付标准伴随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提高 。三是多种方式解决工 作人员不足问题 。为区社会组织党工 委增加正式编制 、配备干部;通过政 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 ,依托区社会组 织服务管理中心招聘20名大学生 ,大 部分在中心翟用 ,2 名专门做党建工 作,3名分别派遣到塘沽、汉沽 、大港 民政局社团科从事社会组织及其党建 的具体工作。
案例分析 :这三张好牌 ,都不是 权宜之计 ,全部通过制度确定下来,
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查 。不会由于 人为因素而变化或中止。
规律 :以经费 、人员保障为重点 A ~$1 J度建设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根 本保证。
案例三。1 米业协会的妙招 宝坻区是天津市农业大区,农村 经济行业协会较多 。其中.黄庄镇米
业协会党支部虽然建立时间不长 ,但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党组织、党员 乃至会员的作用发挥十分到位 ,使米 业协会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心 骨。这归结于 ,协会党支部成立后 ,
立即实行网格化管理 ,建立起党支部 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 、党员 联系会员 、会员联系农户的层级责任 体系 。
案例分 析 :这 项只 要用 心来做 并不困难的举措 ,扫除了粗放管理的 责任盲区 ,不仅调动了全体党员的积 极性 ,而且带动整个社会组织服务农 民,赢得良好声誉。
规律 :建立健全内部层级责任体 系 ,是党组织和党员有效发挥作用的 基本依托。
案例四:一位优秀会员的遗憾 某协 会有一 名会 员是 个体工商 户 。此人政治觉悟较高 、人品好 、有 本事 ,做了大量扶贫济困的实事 、好 事 。他对党很有感情 ,2004年提出入 党申请 。由于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 ,
这个渴望加入共产党的人 ,带着遗憾 撤回申请。
案 例分析 :目前 ,社 会组织 中 的会员提出入党申请的越来越多。但 是 ,社会组织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也越 发突出。解决这个难题 ,首要的不是 路径选择 ,而是更新观念。社会组织 精英荟萃、优秀人才很多 ,也成为大 学生择业的新领域 。把社会组织的优 秀分子发展成党员 ,对于在这个领域 改变党的力量薄弱现状、增强党的凝 聚力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党建工作应遵循 “坚持标准、保证质 量、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 ” 的发展党 员的方针 ,不能降低标准 ,又决不能 陷入另 眼相待 、唯指标论的怪圈 ,不 能 因为感情上 的冷漠和 行动上的 迟 缓 ,让优秀 人才流失 ! 针对这个 问 题 ,经天津市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研 究决定 ,为社会组织党组织统筹安排 党员发展指标。
规律 :带着感情做工作 ,求贤若 渴揽人才 ,是突破社会组织发展党员 瓶颈的决定性动力。
案例五 :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项目 2 0 1
1年 ,天津市 山西商会党委 在 纪念建 党九十周年 大会上 ,落 实 中央和市委 关于创新社 会管理 的要 求 ,推 出 “ 四无三提高 ” 主题实 践 活动 ,主要 内容包括 :
无伪 劣 ,安全生 产无事故 ,企业 员 工无上 访 ,诚信 经营无投 诉 ;提高 企业核心 竞争力 ,推动转 型发展 ,
提高 员工幸福感 指数 ,提 高关爱 困 难群体 、履行社 会责任水 平 。” 在 活动 中 ,商会党 委对涉及产 品质量 的每家会 员企业进 行了质量 管理现 场普查 ;对从事食 品 、餐饮业 的会 员企业 ,组织专家 开展食 品安 全专 项检查 ,提出无菌生产改革建议46 条 ,并在控制 点建立 了有效的监 督 机制 。为保证诚 信经营 无投诉 ,组 织开 展了 “ 自查 、互查 、抽查 ” 三 查活动 ,推动会 员企业 普遍建立企 业诚信经营机制 ,5 家会员企业被评 为国家级和市级诚信示范单位 。
案例分析 :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 在于活动 ,社会组织党组织尤其如此。
“ 四无三提高” 活动有生命力和感召 力,是因为既扣紧了时代主题、又与商 会、会员企业发展密切结合 ,更与社会 价值取向和改善民生相辅相成。
规律:贴紧社会组织发展需求搞 “ 产品质量 活动 ,是社会组织党建受欢迎 、有实 效、聚人气的重要载体。
案例分析 / 41
山西商会党委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 进基层党组织 。奖牌证书下发后 ,我 陪 同组织部 门领 导去送奖牌 。闲谈 中 ,有一位同志说 , “幸亏有这么一 位老爷子 。他脑子不闲着 ,点子就是 多 。” 这 位被称 为老爷 子的叫张世 伦 ,今年68岁 ,是商会会长、党委书 记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 、敢 为人先、能为人先的老人。2006年,
创建 商会党支部 ,任党支部书 记 。
2009年 ,伴随党员队伍的壮大 ,党支 部改建为党委。当许多社会组织党建 工作还处于空白点时 ,他率先实现了 社会组织和有党员的会员企业党组织 的全覆盖 ,建立起3个党总支 、3O个 党支部 ,使2 1
0名党员全部纳入了党 组织管理 ;随后 ,他打造了 “党建工 作指导员 、党建工作联络员 、党建工 作推动员” 三支队伍 ,20 12年3月 ,
商会实现了660个会员企业党的工作 全覆盖:现在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 ,
他又提 出了第三个全覆盖 ,即会员企 业转型升级全覆盖 。
案例分 析 :社 会组织 党建 工作 干得出色 ,当然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 境与方方面面的支持 ,但是更离不开 党组织内部的核心人物,即像张世伦 这样的优秀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 。选 好、配强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并定期 培训是党组织经常化、有活力、有特 色、见成效的源头活水。
规律 :高素质的党组织书记是高 水平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的灵魂和 动力 。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兴未艾 ,需 要继续探索、继续创新、继续丰富和发 展 。天津市将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 力,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 举一反三、全 面推进,努力使天津市社会组织党建工 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业绩! ( 作者系天津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天 津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副局长) 20 12年 “ 七一 ’’ 前夕 ,天津市
篇五: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1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 优秀案例推荐申报表
社会组织名称
推 荐 单 位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推荐申报用表; 二、本表填写使用方正仿宋_GBK 小四号字,数字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社会组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业务主管单位”等,应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登载的内容完全一致; 四、“推荐单位”一栏填写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或登记管理机关; 五、“社会组织类别”一栏在“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基金会”中选择填写; 六、已完成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须填写“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党委”; 七、案例摘要要求重点突出,字数 500 字以内; 八、本表由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和本级民政部门审核后上报; 九、征集对象主要是在广西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及基金会,2021 年参与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助力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工作服务项目、行业协会商会“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减免减低规范收费方面; 十、本表上报一式一份,打印规格为 A4 纸。
社会组织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 代码
社会组织类别
登记管理机关
业务主管单位 (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
申报案例 基本情况 案例标题 (含副标题)
项目实施地
项目(减负)总金额
受益群体及人数(企业)
项目起止时间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案例摘要 200~500 字
社会组织 申报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业务主管单位 (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党委)审核推荐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各级民政部门审核推荐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审核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案例主标题 (上空 2 行,居中,2 号方正小标宋_GBK)
——×××(社会组织名称)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材料(居中,3 号方正楷体_GBK)
(中间空 1 行)
×××××××(正文,3 号方正仿宋_GBK,行距 28 磅)
一、×××××(一级标题,3 号方正黑体)
×××××××(正文,3 号方正仿宋_GBK,行距 28 磅)
二、×××××(一级标题,3 号方正黑体)
×××××××(正文,3 号方正仿宋_GBK,行距 28 磅)
三、×××××(一级标题,3 号方正黑体)
×××××××(正文,3 号方正仿宋_GBK,行距 28 磅)
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
(A4 纸正反面打印;页码居中,采用“—1—”格式,4 号宋体)
推荐申报表和优秀案例材料注意事项:
一、征集对象 在广西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及基金会,2021 年参与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助力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工作服务项目、行业协会商会“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减免减低规范收费方面。
二、案例内容及要求 (一)案例内容应包括:主标题(简练、新颖)、副标题,正文。正文应包含背景介绍、主要做法、主要成效、主要经验等部分,并附有关图片等佐证资料。
(二)案例字数控制在 2000 字~3000 字,所用图表清晰,说明详实,符合印刷出版要求。
(三)案例原则上选用 2021 年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项目活动。
(四)投稿前,请对案例内容进行仔细校对,避免错字、别字、漏字和标点不当。
(五)案例应附《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推荐申报表》。
三、有关要求 请将《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推荐申报表》与2000~3000 字事迹案例材料合并为一个 word 文档,每个社会组织一个文档,保存为 word 文档,并把 word 文档和盖章扫描版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2639816@163.com,申报材料纸质版邮寄或送至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自治区本级社会组织文件命名为“社会组织名称+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各级民政部门文件命名为“×××民政局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附件 2 广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优秀案例推荐汇总表 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候选案例名称 社会组织名称 联系人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填表联系人及电话:
注:将此表保存为 Word 文档。文件命名为“(推荐汇总表)推荐单位”,如“(推荐汇总表)某某民政局”。
电子版和盖章扫描版发送至电子邮箱:2639816@163.com,纸质版邮寄或送至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
篇六: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眉山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依据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立足眉山实际,把握发展大势,顺应群众期盼,制定“十四五”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全市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眉山民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瞄准“全国先进、全省一流”目标,奋力推进民生、法治、标准、智慧、文化、清廉“六个民政”,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2017 年、2018 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市(州)民政工作绩效考核第一名,2019 年 4 月,眉山市民政局在国务院组织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蝉联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 五年来,眉山民政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民政事业发展亮 点纷呈。先后完成了调乡、合村、并组、
优化社区改革“四部曲”,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建制村、村(居)民小组数量由 131 个、313 个、1050 个、10537个调整到80个、337个、510个、8009个,减幅分别为38.93%、-7.67%、51.43%、23.99%,实现县域镇村组三级版图整体性重塑、结构性再造。2019 年成功纳入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综合体+”普惠养老服务模式,2020 年在民政部、财政部评审验收中获评优秀(全国仅 25个),我市成为受到特别奖励的 10 个城市之一。2017 年我市被省民政厅列为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水平型”唯一试点市,探索建立农村“四个三”养老服务模式,2019年在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暨全国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上做经验交流。2017 年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市,探索形成的“五突出五到位”殡葬改革经验,被民政部评选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保护格局,创新开展“无留守儿童村镇”创建活动和“合力监护·相伴成长”系列专项行动。2020 年我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失联认定方法被全国推广。从源头预防入手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 五年来,眉山民政始终将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切实发挥民政在脱贫
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深入实施民政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市 2.93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农村低保标准稳定高于脱贫线,调整后的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标准位居全省第二。持续深化完善“1+N”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由 2016年的 420 元/月、260 元/月提高到 2020 年的 630 元/月、450元/月,涨幅分别达到 50%、73%。2016 年以来,全市累计支出民政民生保障资金达 13.34 亿元。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纳入城乡低保对象达 91403 人,特困人员供养 19861 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数达 31604 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达 38611 人。2017 年我市作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典型和四川省唯一代表,在全国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相关先进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举全民政系统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临时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 9000 余人次,确保民政服务对象无感染、零病例,有力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五年来,眉山民政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纳入重点。
范畴,基层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启动并完成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参选率达 90.23%。印发《眉山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细则》,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着力推进城乡社区减负增效,出台《社区准入制(试行)办法》,清理社区工作事项 226 项、台账 59 个、机构
挂牌 100 家、精简考核项目 39 项。实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全覆盖,组建 1237 个村(居)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覆盖率达到 90%。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扎实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650 个。依法进行社会组织年检,全市获得 3A 以上等级的社会组织 28 家。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共有持证社会工作者 529 人。设立“眉山市浙江商会慈善救助基金”“万景进园圆梦教育慈善基金”“岱英慈善救助基金”等企业冠名慈善基金项目。市慈善总会 2018 年被省政府评为首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截至 2020 年底,全市共注册实名志愿者 635813 人,占常住人口 21.22%。率先在全省实现全民惠民殡葬,实行基本丧葬费全免。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积极探索零散墓治理,加快形成节地、生态、文明殡葬新风。建成乡村公益公墓 83 处,治理零散墓8600余座,免除38163人基本丧葬费2978.4万元。全面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身份证信息历史补录工作。举办眉山市大型系列相亲活动,举办“樱花三月恋眉山”“520 集体颁证仪式”等主题活动。2016 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结婚登记 130223 对,离婚登记 60814 对,全市婚姻登记合格率达 100%。完成全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录入地名数据 31979 条。组织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扎实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完成第四轮县界联检工作。推进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6 年以来,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3 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 59 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9 个,农村养老分中心、服务点 474 个。总投资 5957 万元的市老年大学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 五年来,眉山民政持续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巩固。眉山民政将党建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引导民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中,不断强化和推进法治民政建设。民政党建工作获全市先进,成为机关党建的示范。印发民政系列规范性文件,法治民政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市老年大学、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社会福利院、第二社会福利院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市累计支出民政事业保障资金约 20.73亿元,全市累计销售福利彩票 15.05 亿元,安排使用福彩公益金 1.8 亿元,争取慈善项目资金 7527.16 万元,促进全市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三五”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省民政厅大力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基层一线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开拓进取的结果,充分证明了眉山民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践行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六个民政”决策部署和举措是完全正确的。“十三五”取得的成就,为眉山民政事业接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未来五年的新起点,面对新挑战,眉山民政将传承好“忠诚团结、大爱为民、实干笃行、创先争优”的眉山民政精神,以驰而不息的接续奋斗状态,矢志不渝推进民政事业行稳致远。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形势和总体要求
第一节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眉山市迎来国家重大战略多重叠加、全省区域协同加快推进的重大机遇,为眉山民政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和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基本职责、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和使命任务,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阶段如何定位民
政工作、如何做好民政工作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进一步推动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省作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我市发展面临国家重大战略多重叠加、全省区域协同加快推进的重大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市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经济增长极、科创新高地、交通次枢纽、开放示范市、品质宜居城、幸福新家园,并提出“人民生活日益美好、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的目标,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求眉山民政推进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的新作为,同时为眉山民政在保持省内第一方阵的基础上,成为国内一流提供了强大支撑。
(二)新的挑战。
同时,眉山民政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受国际形势影响,“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民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力受到影响,亟需多渠道扩大民政经费来源,确保民政事业兜底保障。二是民政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民政事业提出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个性需求的新要求,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创新应用对传统的民政服务造成重大冲击,对提高优质民政服务供给提出了重大要求,需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民生项目的储备和建设。三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市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远高于全国和我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明显增加,养老服务面临巨大的供给需求,对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带来严峻考验。四是成德眉资同城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速建设,必然进一步推进眉山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为眉山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亟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和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执行落实全国、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一切为了眉山好”的价值遵循,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聚焦乡村振兴、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地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
社会服务等职责,加快推动重大民生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十四五”时期,眉山民政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民政工作的根本遵循,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严的主基调,确保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作为推进各项民政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加强普惠型、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发展与困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发展成果共享,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等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解决民政事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改革创新破除
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观念与制度阻碍,推动民政工作模式、发展路径的深刻变革和转型升级。
——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站在现在看未来,站在全国看眉山,以全局站位和长远眼光,强化各业务领域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统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拓宽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参与民政事业的渠道,实现多方资源的融合提效,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 坚持底线红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扎实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及时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重大风险,确保民政事业稳中求进,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为社会提供扶危济困最基本的“安全网”,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推动民政事业行稳致远。
第三节
发展目标和长远愿景
到 2025 年,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格局,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和基本民生保障
中的兜底作用更加显著,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基本社会服务供给更加高效,构建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现代化民政事业发展体系。
——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制度。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着力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更加健全。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城乡社区治理新内涵,党建引领、服务至上的新理念更加彰显,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的新机制更加健全,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更加...
篇七: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I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从全国22个省份、78个市 (县)级课题申报中评审出1 O个201 7年度社会救助领域 优秀创新案例,现摘要刊发 。囊塞孽 磊 -
蔓 疆≯ _ 薹 薯 — l
一
I;;盘 蜀蹩5謦 铝 曩 曩 :
毫0 - I * ⋯ _ 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 打造 “全科办理”的一门受理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 基层社会救助 “一门受理 ”存 在着窗 口业务条线多、转办效率低 、 服务能力弱等问题 ,亟需用改革创新 的思路作指导 ,打造 “一门受理”平 台升级版,真正让困难群众 “求助有 门、受助及时”。
江苏 省南京市民政局在总结前 期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 上 ,开展了新一轮社会救助受理模 式改革试点工作 ,将原来由民政 、人 社 、卫生计生 、残联等部门负责的公 共服务事项进行整合 ,所有社会救助 事项集中在救助服务中心统一办理。
一是一门受理,提供社会救助全科政 务服务。栖霞区尧化街道梳理了134 项服务事项,江宁区东山街道可提供 127项一站式服务内容 ,真正实现了 社会救助 “一门受理”。经过系统培 训和岗位实践,每一名窗口人员都成 为 “全科社工”。同时 , “坐诊”与 46 田国民政 I
2018.07 “出诊”相结合,提供 “代办” “陪 办” “网上办”等人性化社会救助服 务。二是一站办结,推进社会救助审 批流程改革 。通过分类管理审批事 项,科学再造审批流程 ,完善审批长 效机制 ,将社会救助的审批程序整理 成条目流程,减少办事环节 ,提高办 事效率。三是一网联办,实现社会救 助联网互动。构建 “一张网”服务, 街镇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下沉网格, “划分责任田、明确责任人 、落实责 任事”,全面摸排 、梳理 、收集民生 诉求 ,打通社会救助服务 “最后一公 里”。通过 “一体化”管理 ,建立 “街镇受理 、村居协理 、小组服务” 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 ,形成纵横 贯通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同时,鼓 励基层以区街为单位 ,融合 “人 、 事 、地、物、情”建立大数据平台, 实现统一管理门户界面下的数据共享 和工作监管。四是一套体系,建立社 会救助政务服务标准。栖霞区尧化街 道制定管理 、业务、服务等215条江 苏省地方标准 ,推行 “l+2-4-X”的 培训模式 , “1”即制作全科社工培 训手册 “口袋 书” ,
“2”即内外 部 培iJllTf~结合 ,
“x”即多形式渗透全 科理念 ,探索全科服务模式的纵向延 伸 ,建立区级全科服 务受理中心及 社区全科政务代理 、咨询点 ,以标 准 化 的理 念 规范 区 、街 、社 的联 网 通办 。
南京市民政局的 “一 门受理 ” 的全科政 务平台方便了困难群众 办 事 ,工作效率和服 务满意度大幅提 升。在试点街道实施后 ,其政务服 务工作人员减少70%以上 ,居民办 事时间节约84%以上 ,工作效率提 升77%以上 ,政务服务空间节约85% 以 匕。
专题 I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民政局 瞄准精准救助 建立低保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机制 对象人数 多 、资金量大 、人手 不足 ,是当前基层低保工作面临的难 题 。传统的低保审核审批模式既不 方便困难群众办事,也增加了基层工 作人员的压力,需要借助新技术 、新 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审批程序 ,
将工作人员解放出来提供更好的救助 服务。
广西壮族 自治 区罗城县民政局 创新低保审核审批模式,率先开展低 保 申请 网上无纸化审批改革 ,通过 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低保申请审批 全程无纸化。一是领导重视 、精心谋 划。成立 自治县低保网上审批改革试 点领导小组 ,定期组织研究协调低保 网上审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强化县 民政局及各乡镇的工作职责 ,建立全 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规 范流程 ,严格把关。制定低保 申请网 上无纸化审批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区 厅规定的网上审核审批流程进行受 理 、入户调查 、民主评议、公示 、审 核 、核对 、审批等,网上审批需要的 附件材料必须完整清晰,附件材料不 齐全 、不规范的,予以退回。新申请 的低保对象原则上必须经过核对信息 平台核对后方能审批。该走审核审批 流程的必须走完 ,不能擅自合并或取 消。三是落实经费 ,配齐设备。先后 投入20多万元给乡镇配备了新 电脑、 身份证读卡器 、高拍仪 ,打印机 , 让乡镇经办窗 口有设备 、有能力开 展网上受理。同时 ,协调电信部门为 2018.07I中国民政 47
l专题 每个乡镇社会救助经办窗口安装一条 ]00M的独立宽带 ,有效解决了低保 无纸审批系统访问慢的问题 ,减少困 难群众到窗口申请办理低保的等候时 间。四是配备人员,强化培训。要求 各乡镇把既年轻又懂业务会电脑的工 作人员调配充实到乡镇社会救助经办 窗口,确保每个乡镇都有1—2名年富 力强的经办人员在前台受理困难群众 的申请。同时,强化培训 ,提高经办 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低保系统的操作能 力,确保低保申请网上审批改革顺利 推进。
罗城县 民政局率先实行低保 申 请网上无纸化审批改革 ,充分运用了 “互联网+社会救助”的电子政务模 式 ,在低保 申请网上审批体制机制 、 服务方式 、信息共享等方面改革创 新,全程无纸化,减少了纸质档案, 缩短了审批时间,实现了方便群众和 基层减负的 “双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 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家境调查 打造积极型多元化精准救助J9艮务体系 面对困难群众求助无门、居民 家庭信息核对难、干部作风不亲民 以及困难群众求助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 ,如何在信息上实现部 门之间 48 巾国 民政 l
2018. 07 数据互联互通?如何在工作上实现 各社会救助部 门的业务协同?如何 在平台上整合社会救助相关资源? 这对基层民政部门来说都是不小的 挑战。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民政局全面 引入 “互联 网+社会救助”,以 “一 门受理、协同力、理”为基础,将民政、
惠民帮扶 中心、司法、教育、住建、 残联、人社、卫计、工会、红十字会、 团委、妇联 l2个救助部门39个救助 事项整体联动运行,搭建起社会救助 大平台。一是围绕一个 目标,搭建社 会救助大平台。以 “进一家门、解所 有难”为 目标,着重制度建设,建立 社会救助大平台,整合社会救助资源, 实施 “一 门受理 、协同办理 ”机制。
二是规范两个流程,确保社会救助大 平 台顺利运行。规范外部管理流程, 包括上墙公示、规范告知和展示样表 ; 规范内部运行流程,包括流程设置、 红色预警、超时通报和适时查询。三 是创建四个系统,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网上办理。包括政策清单系统、一门 I专题 受理系统、信息核对系统和业务审批 系统。
达川区民政局通过建立社会救 助大平台工作机制 ,创新改革救助审 批制度,提高了行政效能,强化了救 助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 ,延伸和拓展 了十大民生救助制度 ,打通了服务困 难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 自治区赤峰市 巴林左旗 民政局 6+1精准画线 公开评议联审 标准化操作编织救助安全 网 — —创新低保认定机制 、打造群众满意低保 随着低保工作的迅速发展和低 保标准的逐步提 高 ,一些不合理现 象 、不公平问题也渐渐暴露 出来 , “人情 保 ” “关 系 保 ”等 时有发 生 ,一些真正 的贫困家庭却被拒之 门外 ,既影 响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政 府的公信 力 ,又损害了困难群众 的 切身利益。
内蒙 古 自治 区赤 峰 市 巴林 左 旗 民政局创造性地推行 了 “6+1精 准画线 、公开评议联审 、标准化操 作 ”的低保对象综合认定体系 ,将 传统 的 “以评为主 、以算为辅 ”认 定低保的方法转变 为 “以算为主 、 以评为辅 、以核为准” ,真正把困 难群众纳入保 障范围 ,充分体现低 保的公平 、公正 、公开。一是反证 倒推 ,实行一票否决排 除法 。巴林 左旗 经 过长 时 间调研 ,列 出 了l 4 条不能或暂缓 申请低保的条款 ,申 请家庭凡具备其 中一项便 “一票否 决” ,提高了救助的针对性和精准 度。二是 “不养懒人 ”,为 “福利 病 ”开 出良方 。依据 申请低保家庭 成员身体状 况 、病残程度将抽象的 劳动能 力量化为具体 劳动力系数 ,
即根据 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身体健 康状况划分为6个类别,再根据不同 年龄段划分为5个层级确定不同的劳 动力系数 。对重残 、重病和高龄老 人的劳动力系数设定为0,突出重点 救助 ,最大限度地把真正困难群众 纳入低保范围。三是务工收入有标 准 ,赢得群众普遍认可。采取将无 固定场所务工人员收入与最低工资 标准 、农牧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 的方法核定其收入 。同时 ,考虑四 季气候条件不 同,务工时间根据当 地能够在室外从事劳动 的有效时间 予以确定。务工人员年收入=个人劳 动力系数 X上年度本地 区城市最低 工资标准 X当地一般务工月数 (8个 月 )。四是土地经营收入定量测算, 农业核定有依据。将统计部门公布的 上年度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与 核定农村牧区土地经营收入挂钩 。农 村牧区土地经营个人年收入=个人劳 动力系数 ×上年度本地区农牧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X一定比例 (60%)。五 是倡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政府托底 “不越位”。根据司法判例 ,按照 赡养人收入的5%到l0%的比例计算 给父母一方的赡养费。按照子女就 职行业不 同 ,分别制定核定办法 , 对子女拥有大宗资产 、豪华车辆 、 高档住宅 的赡养费适 当提高计算 比 例。对赡养人是低保户、患有重特大 疾病或重度残疾的 、监狱服 刑或在 校学生 的可不核 定赡养费 。六是巧 破支出型贫困难题 ,引入 “加减乘 除”。对因患病医药费、在校学生学 费、养老保险费等家庭实际刚性支出 制定相应标准扣减家庭收入 ,统筹 考虑家庭收入及刚性支出因素 。七 是标准化融入工作流程 ,实行 “阳 光低保” 。制定 《巴林左旗低保标 准化工作流程范本 》,进一步理顺 低保认定过程 的流向顺序 ,对低保 的申请 、审核 、审批 流程进行全面 规范。
巴林左旗 民政局低保对象精准 认定工作开展以来 ,干部群众反响良 好 ,宣传政策 、执行政策的透 明度 强 ,广大群众意见少,产生了积极影 响,赢得了群众赞誉。
2018.07l£l】国民政 49
专题 浙江省温州市民政局 打造四大项 目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一方面,低保方面的违规违纪案 件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 象,损害了困难群众利益 ;另一方面,
因程序 、文书不完备,救助部门、工 作人员被诉讼 ,甚至被追责的情况屡 见不鲜 ,伤害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亟需规范低保工作流程,推进低保规 范管理 ,提高低保精细化管理和精准 化服务水平。
内蒙古 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 区民政局结合当地实际,从规范城乡 低保 申请、审核 、审批 、监督管理 等工作流程入手,创新工作思路,研 究制定了 《最低生活保障行政执法规 范性文书 》,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流程。
一是规范程序和文书,明确了 3个告 50 中国民政 l
2018.07 知受理环节 ,设定了8个核实受理环 节 ,确定了 4个审批环节,设立了 3 个动态管理环节,规范了 6个 日常监 管环节 ,确保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规 范的法律文书,为It后行政纠纷留下 证据,也让申请救助的群众明白程序 进行的步骤和进展,增强了工作人员 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使低保从 “申请——审 核——审批”各环节都有书面告知和 证明材料,既保证了低保 “公开、公 平、公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 工作人员,避免因程序不完整 、文书 不完备、关键材料缺失等原因造成对 工作人员的诉讼和追责。三是通过信 息化手段 实现 ,简化程序、方便群 众。通过社会救助执法平台,将低保 系统内数据全部导入 ,同时增加了入 户调查 、定位导航 、照相录像 、扫描 、 数据上传等功能。平台集入户、查询 和管理为一体 ,将文书中的 5个关键 环节全部实现 电子化操作,极大提高 了低保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方便困 难群众的同时也减轻 了工作人 员的 负担。
新城区民政局的规范性文书,明 确了低保各环节操作流程 ,实现了低 保工作的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 ,增强 了工作人员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意识 ,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作人员,节约了 困难群众的办事时间,为依法行政 、 依法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了典范。
I专题 I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民政局 建立救助 “四色”响应机制为困难群众兜底线 “救急难” “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工作机 制成功解决了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 、 管理分散化、信息壁垒化问题 ,方便 了困难群众办事 ,打通了救助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但是如何用好一门受 理工作平台,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更 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仍然有很大的探 索提升空间。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 区民政局从 提高救助效率和扩大救助效能入手,
完善 “一门受理 、综合评估 、分级管 理 ”的综合救助机制 ,建立了社会 救助四级信息 圈制度 ,实现了综合 施助和救助效应最大化。一是 一门 受理。除了将一门受理范围拓 展到 住房救助 、教育救助、就业救 助等 社会救 助事项外 ,还将服务功 能进 一步延伸到计生 、残联 、工会、司法 、 慈善等面向困难群众 、具有其他 专 项救助扶助援助职能的相关部 门和 人民团体 。同时,研发了 “碑林区 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平台”,支持 全区所有社会救助一 门受理事项的 在线登记 、转办 、协办、跟踪督办, 实现 了一门受理事项的即时备案登 记、即时综合评估 、及时转办承办 。
二是综合评估。将求助人的基本信 息、家庭情况 、致 困原 因及需求等 录入信息库 ,并对每一个 申请家庭 的具体情况进行救助需求评估 ,将 其需求与可适 用的救助政策一一对 标 ,符合...
篇八:民政局工作创新案例
层治理典型案例 3 篇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3 篇
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3 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1 篇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xx 乡 xx 村党支部,以突出的社会治理成效极大提振全乡干部决胜全面小康、共绘乡村振兴的信念和决心。
一、夯基垒台,围绕组织建设破藩篱
xx 村党支部在区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及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已于 20XX 年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严格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对 xx 村综合办公楼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完成支部优化,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定,优化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设置,将有产业、有合作社的 x 名党员吸纳进入该支部并确定党支部书记,将支部建在产业上,真正发挥非公企业党员带头发展、推动产业的作用;三是完成支书主任一肩挑,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谋篇布局,锁定支部产业促增收
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在 xx 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非公企业党支部年轻党员郑传华带头成立贵州乡里乡亲开心农场农业园区,租用农户土地 xx 余亩,主要以种植辣椒为主,目前该社辣椒长势喜人,有效增加了 xx 余户农户的收入。该园区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教育意义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经营实体,以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良好愿景。
三、精准发力,聚焦民生福祉解难题
xx 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带头、村委落实的机制,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全力推进实施民生项目。一是争取项目资金 xx 万元,完成x 个村级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二是完成村级大坪水库森林公园建设,提升改造人畜饮水工程;三是完善道路设施,配合完成 xx乡 20XX 年组组通路 xx 村境内路段 xx 公里、敖吴公路进二组支线 xx 公里,配合完成 xx 村半岩桥危桥改造工程,建成长 26 米宽8 米的新桥一座;四是引导村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 xx 村七组大坪发展特色苗木种植项目 x 个、魔芋种植基地 x 个,为全村村民共同富裕、齐奔小康奠定厚实的经济基础。
头雁领航才能群雁齐飞,培育好农村党支部这只领头雁,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xx 乡将保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良好态势,以点带面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为全区开展党建引领星满xx 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贡献 xx 智慧。
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2 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总结推广各地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经验做法,宣传展示各地加强基层治理进展成效,营造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良好氛围,现就征集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一)案例主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减负(特别是社区万能章治理)、六稳六保、疫情防控等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形成的创新性、有效性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类别。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服务。
(三)案例内容。典型案例一般应包括:案例背景,主要是申报单位当地基层治理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主要做法,主要是当地推动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应具有创新性;工作成效,主要是当地基层治理创新取得的进展成效等,应有群众满意度结果为支撑。案例篇幅控制在 2500 字以内。
二、征集流程
(一)自主申报。8 月 30 日前,由县级民政部门汇总本地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形成申报材料报地市级(或计划单列市)
民政部门审核,由地市级(或计划单列市)民政部门择优推荐省级民政部门。
(二)省级推荐。9 月 30 日前,省级民政部门综合考虑区域分布、工作基础、经验成效、选题均衡性等因素,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遴选优秀案例,报送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每个省一般不超过 10 个。
(三)择优确定。11 月 30 日前,民政部以适当方式组织评审并考察,择优确定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以民政部名义组织宣传推广。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专人负责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指导做好典型案例梳理总结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择优推荐典型案例。
(二)加强典型示范。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本地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鼓励引导基层创新,通过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相关工作。
(三)加强工作指导。要结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加强对本地区基层治理工作指导,全面总结进展成效,研究解决基层治理面临突出问题。
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3 篇
近年来,xx 县着眼基层,用力基层,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全面推进基层活力,提升平安 xx 建设活动为牵引,在加
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有益尝试,平安 xx,和谐、美丽xx 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进,做大做强做实治理工作
xx 县针对全县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维稳形势,强势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是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常委,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党(工)委(党组)书记,县直各部门支部书记为成员的 xx 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组建了 xx 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全县开展工作情况,对全县社会突出矛盾、乡(镇)、村(居)矛盾纠纷及社会热点、难点排查处置情况进行统一汇总,为全县社会治理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二是强化督查,推动工作。今年 x 月组成 x 个工作组,由领导带队,抽调乡(镇)政法副书记、政法委员、司法所长、组织委员、综治办主任和县委政法委科室人员对全县 xx 个乡(镇)、xx 个村(居)委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进行半年考核督查。
(二)科学谋划,注重实际,全面推进治理
xx 县制定印发《xx 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办法(试行)》,坚持五条原则,抓五项措施治理,建立机制激发活力,在基层治理中对乡(镇)、村(居)委会每半年开展一次排查和通报,对排名靠后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采取通报、约谈、挂牌警示、挂牌督
办、问责处理等,对评为先进的乡(镇)、部门干部职工在评先评优、职务职级并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优先考虑。
(三)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把普法教育、遵纪守法构建美丽乡村作为平安法治和谐 xx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推动。近年来,政法委机关深入 xx 等山区乡(镇)开展法治宣传宣讲,扫黑除恶、遵守法纪,建设平安乡村,命案防控以案释法宣传宣讲 xx 场,参与群众达 xx 万人次。
(四)推进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进展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以案定补机制,充分调动各级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 xx、法治xx 建设有机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延伸。加强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共完成 xx 个乡(镇)、xx 个村(居)委会、xx 个村委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主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二、工作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县、乡、村、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实行县级副处领导排班接访信访事项,包案化解县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案(事)件,定期下访,包保乡(镇)及单位。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形态基本形成。
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管控治理,保持对各类犯罪形成高压打击态势,加大对命案防控工作的源头治理,源头防范、法治教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表现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命案防控率全市以十万人占比,全市 xx,xx 县为 xx,排名全市最低。推进基层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减少命案发生已初显成效。
三是加强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乡(镇)村人民调解委、治保委、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建设,尤其是现代化防控手段的提升,使打、防、控更具震摄力。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建设,全县科学划分社区(责任区)xx 个,按照一区一警配备了民警,今年招录了 xx 名辅警,全县实现了一村一警配备全覆盖,开了全市之先河。xx 名辅警都到村委会开展治安整治和矛盾纠纷化解,人民群众安全感也大大得以提升,见警率大大提升。全县安装监控探头 xx 个,安装旅店业人像识别系统 xx 家,完成进出本县 xx个高清摄像卡口监控系统建设。
四是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主动打好三大攻坚战,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综合护航工作。20XX 年全年化解涉重大项目建设矛盾纠纷 xx 起,化解阻工阻路 xx 起,办理行政案件 xx 件,打击处理 xx 件,行政拘留xx 人,为 xx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对政法机关对违法行为敢于亮剑,保证国家重点建
设顺利推进勇于出手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