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9篇

时间:2022-11-01 13:10:09 浏览量:

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9篇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董友全,易县县委党校教务处副主任,高级讲师,从事党校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多次给县委中心组授课,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9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9篇

篇一: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全,易县县委党校教务处副主任,高级讲师,从事党校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多次给县委中心组授课,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近期主要讲授课程有:“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新党章解读”、“扶贫政策解读”等。

 个 人 简 介

 主讲人:董友全

 健康扶贫的意义、要求和目标 一 一 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二 二 河北省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 三 三 目 录

 健康扶贫的意义、要求和目标 一 一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因病致贫、返贫和住房安全作为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

 重大意义:

 健康扶贫总体要求:

 一方略

 十精准

 ▪ ▪ 一方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

 ▪ ▪ 十精准:按照“对象、立卡、签约、治疗、管理、健康促进、保障兜底、费用控制、任务考核、脱贫成效”十个精准要求,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健康扶贫的理解: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健康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

 主要目标:

  1、紧紧围绕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要求,进一步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重大疾病救治制度,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救治和有效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2、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优化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主要目标: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区、镇、村具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

 4、到2020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健康扶贫政策解读 二 二

  1.健康扶贫是什么?

 健康扶贫是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手段,让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2.健康扶贫要为贫困户做什么?

 由镇村医务人员与所有贫困户签订协议,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家庭成员重点帮扶。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根据所患疾病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意见。总的来说就是指导贫困户没有病如何防病,得病了到哪里治疗,治疗后如何报销,得病后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3.享受健康扶贫优惠政策的人群有哪些?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均可享受健康扶贫政策。

 4.如何界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年度医疗费用支出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超出家庭的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贫困线家庭标准的人口。

 5.2018年健康扶贫保障制度是什么?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救助、大病保险救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服务制度,提高看病就医费用报销水平,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住院起付线降一半,县内住院比例90%、实行先诊疗后付款等优惠政策。

 6.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有那些?

 可以概括为“三免两升一降”

 三免:

 ①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看病,一般诊疗费全部予以报销。

 ②取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级协议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押金。

 ③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全县各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

  合规费用全额纳入,按90%比例进行报销;

 6.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有那些?

 两升:

  ①符合分级诊疗规范,贫困患者在二级及二级以上协议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

  ②农村参合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年度封顶线,在原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具体门诊慢性病认定、报销手续在县合疗办办理。

  一降:贫困人口大病保险住院报销起付线由原来的8000元降到3000元。

 7. 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是什么?

 • 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按政策报销后,个人合规自付费用仍在3000元以上的进入大病医疗保险报销。

 • 报销比例:0.3-3万元,按50%比例报销;

 • 3-10万元(含3万)按70%比例报销;

 • 10万元(含10万)以上按90%比例报销。

 7. 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是什么?

 年度累计报销封顶线30万元。对患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4类(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儿童白血病2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11种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大病医疗保险政策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8. 民政医疗救助政策有哪些?

 民政医疗救助政策覆盖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7年8月1日起执行)

 ①救助对象单次住院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费用未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个人自付合规费用五保户全部予以救助;低保户按70%比例救助,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1.5万元;一般贫困户按50%比例救助,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1.2万元。

 ②救助对象单次住院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自付合规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先进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民政救助再按以上比例进行报销。

 9、“三个一批”行动是什么?

 通过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基本实现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不得病”的期盼。

 10. 什么是“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入院前:新农合报销系统平台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进行了标记,贫困患者入院前无需提供任何证明,只需携带户口本或身份证和农合本即可办理入院手续。

 入院时:贫困患者在全县三所公立医院住院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无需交付任何押金。

 出院时:贫困患者在全县三所公立医院实行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 “一站式”即时结算后,贫困患者只需交付个人自付费用后即可出院。

 11. 逐级转诊是什么?

 贫困患者就医要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首诊在基层,需要转诊的要逐级转诊,县级转市级的,必需要在县医院出具转诊单,可以极大降低患者费用负担。但急诊、孕产妇、危重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婴幼儿、重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不用转诊单。

 12. 新农合参合资助政策有哪些?

 2019年个人缴费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最低缴费标准每人每年220元,政府财政补助不低于490元。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参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全额资助,个人不用交钱。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其个人缴费部分县財政资助132元,个人只缴纳88元。具有双重或多重属性的特殊困难对象,按就高原则享受城乡居民医保救助政策,不得重复享受。

 13、贫困户患哪些大病可以得到专项救治?

 救治病种: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乳腺癌、官颈癌等9种大病。原则上在县级定点医院就诊,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可达90%。农村贫困患者住院,原则上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耗材、检查、诊疗项目或诊疗技术,严禁违规推荐使用医保目录外药品、耗材、检查、诊疗项目或诊疗技术。因病情需要,确需使用的贫困患者,医患双方要签订《河北省贫困患者医保目录外药品、耗材、检查、诊疗项目或诊疗技术使用知情同意书》,并由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

 14. 哪些情况不能报销?

 打架、服毒、自杀、车祸、工伤、医疗事故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15.健康扶贫疾病控制八大行动是什么?

  (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素养;

 (二)实施健康促进行动,着力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短板行动,着力提升贫困地区群众受益水平;

 (四)实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行动,着力提升精准防治水平;

 15.健康扶贫疾病控制八大行动是什么?

  (五)实施慢性病地方病综合防治行动,着力提升防治有效性;

 (六)实施妇幼保健行动,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七)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生活条件;

 (八)实施全民健身普及行动,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身体素质。

 16、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优先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病人群,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患者“应签尽签”。

  合理组建家庭医生团队,贫困人口自愿选择家庭医生,并与家庭医生团队规范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项目、频次、时间等内容,签约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分别留存。

  签约家庭医生团队依据签约协议,通过集中预约或者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中医干预等履约服务,按照签约协议约定的服务项目和频次提供服务。

  家庭医生团队要制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白卡,告知、张贴家庭医生团队联络方式,签约服务项目等,要在服务后留下相应服务记录。

 河北省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 三 三

 核心提示:

  1、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的上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是健康扶贫的主要目标,你对健康扶贫政策了解多少呢?两张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让你清楚。

 2、贫困患者9种病可享受专项救治

 这9种病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等9种大病。农村贫困患者罹患9种大病的,原则上在县级定点医院就诊,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可达90%。

 3、符合医保住院条件的参保农村贫困患者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时,凭个人社会保障卡(或当地医保就医规定的身份证明)、有效身份证件和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特困等相关证明(证件),与医院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后,将贫困证、社会保障卡原件(或按照当地医保就医规定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交医院收存,不用交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出院时,只需支付“三重保障线”报销后的自付医疗费用即可。

 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 (贫困户明白卡)

 实 施 健 康 扶 贫 目 标

 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在 县 域 内 住 院 “ 不 用 交 押 金

  贫困患者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办理住院手续时,凭社保卡、有效身份证件和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等相关证明,不用交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只需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按规定报销金额后的自付医疗费用即可。

 参 加 城 乡 居 民 基 本 医 疗 保 险 个 人 “ 不 花 钱 ”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资助。

 平 时 健 康 “ 有 人 管 ”

  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签约,实现贫困人口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为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看病就医、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综合服务。

 县 域 内 看 病 主 动 亮 身 份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及办理住院手续时,主动出示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便于医疗机构身份识别,享受健康扶贫相关优惠政策。

 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 (定点医疗机构)

 一 实 施 范 围 县域内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

 二 简 化 入 院 流 程 , 落 实 “ 先 诊 疗 后 付 费 ”

  符合医保规定住院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持社保卡、有效身份证件和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证件)办理住院手续。医疗机构审核患者参保身份和救助对象身份,与患者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并将患者社保卡、贫困证原件、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医院免费帮患者复印)进行收存。患者无需交纳住院押金,直接入院治疗。

 三 实 施 “ 一 站 式 ” 报 销 结 算

  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办理参保农村贫困患者住院费用结算。贫困群众通过“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费用即时结算,只需支付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

 规范诊疗行为

  县级有关定点医疗机构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文件、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严格出入院标准,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检查及耗材使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看病负担。

  严格执行自费药品、自费唅疗项目患者签字制度,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四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河北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结

  语

篇二: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INESEPRIMARYHEALTHCAREVol.35 , No.1Jan , 2021走基层话健康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 年 1 月第 35 卷第 1 期(总第 421 期)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②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通信作者:张艳春 , E-mail: harbincathy@163.com我国贫困地区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进展与政策建议张艳春 ① 秦江梅 ① 李 馨 ② 张丽芳 ① 林春梅 ① 孟业清 ①摘 要 通过健康扶贫政策梳理、定量分析卫生健康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我国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的进展、成效及问题,提出后脱贫期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整体上看,我国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和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目标基本实现;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基本达到“三个一”要求;贫困县床位和设备配置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新建临床专科、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等,贫困县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部分贫困地区积极探索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今后,新脱贫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差距和财政投入与卫生改革协同不足三大主要问题。建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关键词 国家级贫困县 健康扶贫 工作进展 政策建议doi:10.3969/j.issn.1001-568X.2021.01.0002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68X(2021)01-0002-04ProgressandPolicyRecommendationson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HealthcareintheNational-LevelPoorCoun?tiesofChina/ZHANGYan-chun,QINJiang-mei,LIXin,etal.//ChinesePrimaryHealthCare,2021,35(1):2-4 , 7AbstractThrough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analysisonhealthstatisticaldataandtypicalcasesof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healthcare,itanalyzestheprogress,performanceandproblemsof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healthcareinlow-incomecountiesofChina,andputforwardpolicyrecommendationsforhealthreformanddevelopment.Ingeneral,theperformanceonpovertyallevia?tionthroughhealthcareinthenational-levellow-incomecountiesissignificant.Healthcarefacilities,healthstaffandservicecapaci?tieshavereachedthegoalsetforlow-incomecounties;thequantityofsick-bedsandequipmenthasreachedtothenationalaveragelevel;servicedeliveryonmedicalspecialtieshasbeenimprovedthroughprojects;andthecomprehensivehealthcarereforminthelow-incomecountieshasbeendeepenedintypicalcounties.After2020,themainchallengesforthelow-incomeregionsarefur?ther-strengtheninghealthcaresystem,shortagesofhealthcareprofessionalsandtheweakfinancialcapacityoflocalgovernment.Itisrecommendedthatthecentralgovernmentshouldcontinuetoprovidefinancialinvestmentforhealthcaresystem strengtheningoflow-incomeareas,improvehealthcarecapacitythroughtalentteamconstructionandimprovement,andstrengthenfinancialsupportonhealthcarereformwithinthecounties.Keywordsthenational-levelpoorcounty,povertyalleviation , workprogress , policyrecommendationFirst-author ’ saddressChinaNationalHealth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 , Beijing,100044,China编者按: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

 2018 年 1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2019 年 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委联合制定《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各地根据健康扶贫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地探索与实践。为宣传各地基层卫生工作先进经验,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本刊特辟“走基层话健康”栏目。本期特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张艳春博士团队就我国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进展及新脱贫地区面临的挑战进行专题研究,为促进新脱贫地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同时对陕西省镇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和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贫困县健康扶贫的典型经验进行报道,希望对我国基层卫生工作尤其是新脱贫地区基层卫生工作有所借鉴。2020 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也是承接后脱贫攻坚期的关键节点。综合改善贫困地区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使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 ,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维护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为促进后脱贫时期县域内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贫困地区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进展进行了专题研究,从2

 CHINESEPRIMARYHEALTHCAREVol.35 , No.1Jan , 2021县域服务体系、能力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1 我国健康扶贫工作进展与成效1.1 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和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支持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设施条件,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截至 2019 年底,全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设置了县级综合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均设置了乡镇卫生院,所有行政村均设有村卫生室,县乡村级医疗服务空白点全部消除,县、乡镇和行政村卫生基础设施达标率分别为96.9% 、 98.6% 和 99.9% ,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和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目标基本实现 [1] 。1.2 贫困县床位和设备配置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县县级公立医院平均编制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编制床位数和床位平均建筑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三区三州”[2]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和床位平均建筑面积超过全国平均值(表 1 )。贫困县公立医院 16 排及以上 CT 、彩超拥有率分别达到 89.8% 和 88.4% ,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率和实现一站式结算率分别达到 97.7%和 98.8% 。1.3 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基本达到“三个一”要求截至 2019 年底,贫困县所有县医院均有主治医师,县医院各专业科室均有合格的执业医师,所有乡镇卫生院均有全科医生 [ 执业(助理)医师 ] ,所有行政村均有合格乡村医生。同时,通过全科医生特岗计划 [3]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 [4] 等项目的持续实施,已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补充全科医生 1.4 万人。1.4 贫困县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新建临床专科、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等贫困县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在临床服务能力方面,77.9% 的贫困县新建了临床专科,其中 70.7% 的贫困县新建 1 ~ 5 个临床专科, 7.2% 新建超过 5 个临床专科。分别有 93.1% 和 89.9% 的贫困县县医院开展了适宜新技术和新项目,具体情况见表 2 、表 3 。1.5 贫困地区积极探索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部分贫困地区积极探索县域内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积累了典型经验。( 1 )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云南省云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将乡(镇)卫生院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下放至医共体,建立“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人员管理使用机制。河南省郸城县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 4 家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全面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人员、财务、业务、信息、绩效和药械“七统一管理”,集团内部人、财、物共管,责、权、利一致,将原来各自为政、碎片化和相互竞争关系,较变为服务化、一体化和集团化“一家人”关系。( 2 )通过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积极性。海南省按同级事业单位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同时将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的余额(即收支结余)作为绩效工资增量,增加了绩效工资总量,其中陵水县将收支结余提取的比例从 50% 提高到 80% 。山西省太原市突破绩效工资限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自行确定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3 )积极落实“乡聘村用”政策,解决乡村医生身份和待遇问题。甘肃省全省,安徽省和江西省部分地区实施“乡聘村用”政策,通过乡镇卫生院与村医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村医身份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临聘职工,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的地区贫困县“三区三州”全国平均每县编制床位数(张)454.7186.5384.8*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数(张)27.325.536.6编制床位每床建筑面积(m2 )76.1108.981.3平均业务用房面积(m2 )1907.72180.12247.3表1 2019年全国、贫困县及“三区三州”县与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注:贫困县和“三区三州”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统计报告数据。全国相关数据来源于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全国平均每县编制床位数=编制床位数/县医院机构数=1095400/2847=384.8。新建专科数0个1个2个3个4~5个≥6个贫困县(n=832)数量(个)1842031921019260构成(%)22.124.423.112.111.17.2“三区三州”贫困县(n=199)数量(个)575233281811构成(%)28.626.116.614.19.05.5表2 2019年贫困县医院新建临床专科情况注: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统计资料。我国贫困地区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进展与政策建议 — — 张艳春等专科或新项目数量0个1~10个11~50个≥51个新建专科贫困县(个)5740930363构成(%)6.949.136.47.6开展新项目贫困县(个)8443624558构成(%)10.152.429.57.0表3 2019年贫困县医院开展适宜新技术和新项目情况(n=832)注: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统计资料。3

 CHINESEPRIMARYHEALTHCAREVol.35 , No.1Jan , 2021我国贫困地区县域内健康扶贫工作进展与政策建议 — — 张艳春等派出机构,村医为主要负责人,区级财政保障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身份和养老问题。2 新脱贫地区面临的挑战截至 2020 年 12 月,多数贫困县已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是,新脱贫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经济体量小、地形复杂和卫生服务成本高,导致卫生服务体系造血能力不足,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2.1 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第一,部分新脱贫地区卫生服务体系硬件建设仍有待加强。从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看,部分地区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区域看,“三区三州”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达标的问题。第二,贫困地区传染病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

 2018 年,我国中西部省(区、市)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53.8/10 万,高于全国水平( 220.1/10 万)。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第三,重病和大病依然是新脱贫地区和新脱贫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因素,需要持续关注。2.2 贫困地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差距持续存在从全国看,贫困县所在的中西部省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均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数量仅为城市地区的 50% 。中西部地区有 11 个省(区、市)每千农村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54 )[5] 。贫困地区地广人稀,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问题更加凸显。因此,虽然新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三条线”已经实现,但是后脱贫时期还需要继续提升。2.3 财政投入与卫生改革协同不足深入推进新脱贫地区县域内综合改革,是建立长效可持续服务供给机制的重要措施。而深化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建立“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基层运行新机制,促进服务模式改革,首先需要保障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由同级财政承担支出责任。调研发现,新脱贫地区地方财力不足,仅依靠地方财政还难以推进县域内卫生综合改革。3 政策建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针对新脱贫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差距,提出以下政策建议。3.1 建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县域内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 )加强县级综合医院临床服务能力建设。为了使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 90% ,防止脱贫人口因重病大病致贫、返贫,需要加大对县医院特色临床专科建设投入,重点加强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专科服务能力。( 2 )推进乡镇卫生院达标提质和能力提升。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强化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增加必要设备,巩固健康扶贫成果。( 3 )支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建设。支持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发热哨点,应对传染病疫情 [6] 。(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加强新脱贫地区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互联网 + 医疗技术和人工智能试点项目;同时,利用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技术,为“三区三州”等地广人稀地区配备数字移动医疗车和巡诊车,分别由县...

篇三: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为贯彻落实 xx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意见》 (xx 脱贫发〔xx〕xx 号)文件和全市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结合实际,现就我县全域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普及健康知识,增强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意识和能力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要以中国公

 民健康素养 66 条为主要内容,结合我县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促进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要围绕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合理膳食”主题,依托健康教育项目,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全县每年制作适宜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不少于 12 种、开展健康巡讲不少于20 场次,在电视台播放健康公益广告每月不少于 100 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镇村道路、公路沿线、文化广场、户外公益广告牌等载体,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组织医疗人员深入县、镇、村开展健康知识、扶贫政策、义诊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确保群众政策知晓程度达到 100%。在县电视台精心办好《卫生与健康》专题栏目,坚持常年播放健康科普知识,不断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群众健康信息获取量,拓宽健康信息来源,促进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到 2020 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普及并实现对贫困地区的全覆盖。(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广局、县卫计局,县教体局等配合)

 二、实施健康促进,提升贫困地区群众健康素养 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区(村)、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到 2020年,健康促进医院达标率达到 50%以上,其他类型的“健康

 细胞”达标率达到 30%以上。开展“三控四健”(控制腌制品、控制吸烟、控制饮酒,健康心理、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活动,推动群众从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做起,树立健康理念,提高身体素质,逐步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全面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每年为农村贫困群众开展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向贫困群众送医保政策、送医疗知识、送健康知识,确保贫困患病群众诊疗服务 100%到位。卫计、文广、市场监督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宣传发动,深入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努力营造健康支持环境。到 2020 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2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显著降低。(县卫计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扶贫办等配合)

 三、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增加贫困地区群众受益度 健全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综合监督执法等公共卫生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在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进一步扩大项目种类和人群覆盖范围,完善考核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以贫困人口及贫困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结核病患者为重点,加强重点人

 群“购买卷”服务管理,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卫服务。加快贫困地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项目管理,做到精准服务到人,提高群众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资助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参合率和大病保险达到 100%,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等倾斜性保障政策,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和“一单式”即时结算。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引导种植适宜的中药材,研发地道药材,发展中医药产业。(县卫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办等配合)

 四、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策,确保精准防治效果 加强贫困地区国家免疫规划实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加强艾滋病发现与治疗、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强化针对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与干预活动。针对结核病相对高发的问题,将结核病贫困患者和耐药结核病纳入精准扶贫管理范畴,确保贫困人口结核病患者应治尽治。针对贫困人口犬伤后不能及时就医问题,加强宣传强化狂犬病疫苗供应与接种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防治重大疾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

 实处,不断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治水平。(县卫计局牵头,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扶贫办等配合)

 五、加大综合防治力度,减少慢性病对群众健康的危害 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加强贫困人口慢性病高风险筛查与干预,开展早诊早治工作,逐步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筛查,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组织全科医师团队对贫困家庭实行签约服务,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开展定期随访,健康咨询、康复指导、慢性病管理和中医干预等服务,2017 年实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加强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登记、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落实监管责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 80%以上。(县卫计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残联等配合)

 六、强化妇幼保健,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 围绕人的生命周期,整合资源项目,实行打包式服务,链条式管理, 一是将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覆盖到全部贫困地区。孕前实施免费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补服叶

 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孕期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产前艾滋病梅毒检查项目、产前筛查项目和产前超声检查项目;住院分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产后实施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使孕产妇和 0-6 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 95%以上。

 二是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和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覆盖全部贫困地区,做好新筛阳性患儿治疗救助工作。

 三是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整合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两癌”免费筛查项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四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关怀关爱贫困地区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县卫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妇联等配合)

 七、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贫困地区群众人居环境 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道路畅通等工程,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率达到 90%。加大贫困地区农村改厕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减少农户自筹资金比例,加快改厕工作进度,力争到 2020 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建成 2-3 个农村卫生厕所示范村。加强贫困地区饮水卫生监测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落实供水单位日常净化消毒措施,促进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

 升。开展卫生镇村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考核评价,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动态监管和退出制度。到 2020 年,至少建成 1 个国家卫生镇,省级卫生镇、省级卫生村数量在 2016 年基础上提高 15%以上;每年建成市级、县级美丽乡村各 4-5 个。(县环保局牵头,县农业局、县卫计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扶贫办等配合)

 八、普及全民健身,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身体素质 在贫困地区全面落实《xx 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8-

 2020 年》,扎实推进移民搬迁点健身器村配置、美丽乡村健身器材配置、农民体育健身三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 2020 年,农村贫困地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 100%。农村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前提下,向周边群众开放体育设施。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贫困地区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大力发展贫困地区适宜运动项目,积极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身服务,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贫困地区培养配备科学健身指导人员,推动“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县教体局牵头,县卫计局,县文广局等配合)

 通过开展以上“八大行动”,到 2020 年,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升,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增强,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贫困地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把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疾病作为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抓好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健康扶贫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健康扶贫疾病防控的“八大行动“任务,密切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作为,切实加大预防控制工作力度。要统筹相关政策,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卫生资金和项目管理,引导慈善等各类公益项目资金用于疾病防控。要把健康扶贫疾病防控工作列为各级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督实考,严格兑现奖惩,要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开展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科学保健知识,创造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疾病防控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疾病防控氛围,让更多群众预防疾病、拥有健康、脱离贫困。

篇四: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建议 3 篇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任务,目标是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而当前实施的“精准扶贫”,其就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目前,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工作正进入攻坚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些贫困县开始陆续脱贫摘帽,脱贫摘帽总体形势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此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基层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新宁县各地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程,贫困村的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解决。剩下的贫困户都是自我发展能力差、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的硬骨头。立足精准扶贫、实施分类指导、实现精准脱贫,仍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和问题。

 (一)从户的层面看,贫困对象识别难。一是贫困人口规模大。新宁县 68 万余人,贫困户 3.96 余户,贫困人口 12.73 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高。基本上是普遍贫困,需要扶贫的人口数量大。二是贫困程度难以鉴定。在贫困规模确定的条件下,由于缺乏刚性标准,农民收入渠道多且难以核算,要把贫困家庭贫困程度进行排列并作比较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三是贫困户识别后矛盾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差别扶持政策,使贫困户“贫困帽子”的含金量越来越大,贫困富裕程度相差不大的农民因利益问题互不相让,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从村的层面看,扶贫产业找准难。一是一些项目规划过于空泛,缺乏分析评估、前景利润分析,缺乏具体操作方向和路径,在具体实施中无从下手。同时,一些规划项目对具体操作中的问题缺乏考虑,致使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比如养殖业,一方面建立生产基地或生态园地、养殖基地等需要流转土地,但山村本就农地不足,很多已被纳入国家农田保护范围,存在政策冲突,手续批不下来;同时,目前农村中青年劳力大都出门打工,缺乏有效劳力。有些农业种植项目季节性强,收采季节需大量劳力,但一时征集不到相应的劳务人员,即使出高价也不济事。比如茶场采摘春茶,时间很短,如不及时采摘,就会变老,成为废品。由于打工相对收入高,难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季节性用工对一些种植、养殖产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制约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种养殖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可预见性不强。种养业从投入到可收益通常是相对长期的过程,且种养产品市价相对不稳定,难以形成可靠的市场预期,给扶贫产业的选定带来较大的困难。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较落后,被贫困户视为“强人所难”,成了费力不讨好。新发展一种特色产业,需要打破传统,运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事实上,众多的贫困村因地处偏远、发展不足,稍有能力的青壮年大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几乎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就变得难上加难。三是短期项目多,缺乏长效机制。由于贫困村多处于偏远山区,土地及其相关资源有限,信息不对等、技术不到位,运输成本高,扶贫项目中多以种

 植养植为主,小而散,这类项目短期效应尚可,短时间内就可看到牛羊满坡、瓜果蔬菜遍地,但由于市场行情波动大,这年度的兴旺不一定能持续到下一年度。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能人大户的引领作用,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从县域层面看,扶贫资金统筹难。一是县级财政有限,扶贫对象多。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返贫度也较高。要实现到 2018 年底全县 12.73 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1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目标,必须加大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投入,而现有的扶贫资金又十分有限,实施难度很大,难以实现全覆盖。二是农民稳定增收缺来源,培育产业投入大。新宁县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人口比较稠密,土地又比较少。多年来,县委政府一直致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受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直未能形成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产业收入比较效益较低。三是资源区域性贫困问题仍很突出。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区域性越贫困,个体贫困问题越突出。这些地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资源贫乏。要解决这些地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制约区域性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扶贫资源相对分散,形成合力难。扶贫资源分散是制约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就当前扶贫项目的实施来看,直接参与扶贫资金分配和管理的部门有发改、财政、农业、水利、林业、教育、卫生、

 扶贫办、能源办、交通、国土、粮食等 10 多个部门,这就难免不造成平均主义或部门利益。虽然各级政府在扶贫资源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协调、整合,但客观上很难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一个产业或项目,因此,难以使有限的扶贫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五)注重输血,造血机制建设难。一些地方争取各项资金后,偏重于投入村委会办公场所、道路、饮水等显性的硬件建设上面,忽视了整体机制建设。对贫困户的扶持依然停留在一般的如春节"送温暖"的形式上,忽视对贫困户的持续关注和能力开发建设。同时,一些地方工作队扶贫不扶志,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贫困户进行脱贫思想引导,没有帮其梳理发展策略,也未能使其树立自立的志向;从而造成一些贫困户长期企盼工作队送温暖,并相互攀比谁的帮扶者官最大、谁送的最多。这种输血不造血,解决了一时之困,但这种做法对脱贫是不可持续的,助长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懒惰心理。

 三、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精准识别,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提高扶贫实效。一是要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为了精准扶贫,采用“比选”方法,建立和完善帮扶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机制,可以为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要逐户调查摸底弄清底细。由县扶贫开发部门牵头,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通过户户见面、调查问卷和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摸清贫困家庭的真实底子。另一方面,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

 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等,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二是要村级民主评议并予公示。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村民住房、教育、健康、外出务工等情况,由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代表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逐一比选、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三是要建立贫困户进退机制。要严格动态管理控制数量,实行严格的数量管理,定期调整帮扶对象,做到帮扶对象有进有退,防止帮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降低帮扶效率。

 二要整合资源,做实扶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产业驱动,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要整合分散的扶贫资源。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而有限的扶贫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受条块分割的限制,难以得到有效整合的现状,严重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这要求必须整合分散的扶贫资源。要加强领导,强化精准扶贫的领导责任制;同时要协调、统筹、整合分散在扶贫、财政、农林水、教育等部门的资金、项目和政策,形成资源合力和集聚效应,确保精准扶贫的效果。二是要围绕产业发展建好基础设施。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现有资金无法满足贫困地区建设需求。建议各级财政要大幅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围绕产业发展,着力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坚持市场导向找准优势产业,做实产业。要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要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做实做强生态旅游。四是要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动合作,建立企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

 三要正确引导,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一是要对扶贫对象自力更生精神培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强培育贫困户的自立精神,通过自己奋斗真正阻断穷根。二是要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积极性。目前,一些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需要农户自筹资金过多,使得绝大多数贫困户无力自筹而不能享受扶贫政策。因此,提高贫困户项目补助标准、转变其发展观念、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发展积极性十分重要。三是要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精准扶贫作为政府主导行为,仅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推动还不够,必须创新扶贫思路,营造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扶贫大格局。要探索多样化的扶贫方式,除工作队驻村帮扶之外,还可发展电商扶贫,动员本村在外工作的干部、企业家返乡帮扶等;同时,要发挥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使企业为村级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公司+农户”、第三方参与等扶贫新机制。

 四要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提高扶贫实效。一是要细化扶贫考核目标,对脱贫责任考核精准化。要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并因村施策、

 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二是要精准考核,确保成效。要准确考核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效果,对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真正让党员干部放手去抓扶贫工作,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创造扶贫业绩。

 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建议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是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我以五山乡为例,该乡地处大新偏远地区,属大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半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来,上级部门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农村电网、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和文教卫生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仍然落后,较其他地方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人分析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1、“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除了部分劳务输出外,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就靠几亩薄田,开垦几亩坡地种植一些玉米、黄豆,以及政府给予的扶贫鸡、扶贫猪来维持生活,甚至一些困难户就是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不愿多努力的,伸手就要,不求变,得过且过,出现一种以争当贫困户为荣的极端现象。

 2、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难以改变。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有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性开支均在万元左右,但

 相当部分的农户把这些收入消费在平时的吃喝和节庆活动上,而不是如何发展生产。

 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交通等问题,当地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和发展的意识相对淡薄。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贫工作的推动下,有了不小的改变,仍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停留在粗放生产、无序经营的层面。虽然该乡近年也有些种养户的出现,但生产经营没有典型,没有形成产业化,覆盖面小,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4、目前,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扶贫工作没有根据农村实际做出长远计划,没有认真组织调查,基本流于形式,跟踪服务不到位。如五山乡扶贫母猪的发放相对一些仅有孤寡老人的家庭来说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是增加养殖成本,增加额外开支;还有火龙果的种植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只种不管,也很难形成产业,所以没有明显的成效等。给农民输入了“血液”,没有彻底改善“造血”功能。

 建议:

 1、“治贫先治愚”,思想脱贫是近年来的热词,从文化上脱贫,从思想意识上脱贫,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首先得从文化教育上下大功夫,加大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力度,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加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资助,避免因贫辍学。其次是从群众思想上下功夫,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乎下一代的发展方向,群众的智慧影响自身造血的功能,我们的文化宣传部门可以经常到村里进行宣传,把外面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拿来跟自己对比对比,增强群众荣辱感;干部通过反复沟通、耐心做思想工作,

 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紧迫感和荣誉感,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我县各乡镇的地理环境,农田设施和耕作水平都存在差异。水利和农田设施相对较好,耕作水平较高,土地利用价值高的地区基础好,而偏远山区如五山等乡镇,可利用的田地有限,交通不便。规模化的生产难成气候,可以考虑的在农户的山坡地、自留地上下功夫。通过近期的努力,虽然也成立了一两个甘蔗的农村合作社,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单一的合作社远远不够,如五山的龙骨花、土猪土鸡、黑山羊等也应组织起来,成立联合社,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推广,更要引进现代电商平台,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组织策划人员跟踪落实,指导方向,从而引导当地村民形成多样化的种养致富路。同时做好科学决策,避免资源浪费。因为之前种苗是扶贫的项目,大家争着种、养。种出来了,养出来了,但量多了不值钱了,不好卖,货压下来,没见到钱,甚至因为成本高了甚至亏本了。扶贫是好事,但农户的辛苦换来的结果却是空欢喜。倒不如把扶贫的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去,把原来分散的种苗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

篇五: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扶贫 30 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嬴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 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发〔2015]14 号)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 15 部委《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 号)精神,努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健康扶贫 30 条措施。

 从 2017 年起,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四重保障”措施,实现“九个确保”: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8 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 80%(详见第二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 90%;确保 9 类 15 种大病集中救治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详见第六条);确保医疗救助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符合手术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救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确保贫困县脱贫摘帽时至少有 1 所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30 万人口以上的达到二级甲等),每个乡镇有 1 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到 2020 年,全省贫困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落实四重保障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一)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贴,省财政和州、市财政对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 4:6 的比例承担,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 6:4 的比例承担。(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扶贫办,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扶贫办,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二)落实基本医保倾斜政策。各统筹地区对符合分级诊疗、转诊转院规范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以下倾斜政策: 门诊待遇倾斜。一般诊疗费个人自付部分由基本医保全额报销。普通门诊基本医保年度最高报销限额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 5 个百分点。对高血压 II--Ⅲ期、糖尿病、活动性结核病、癌症、肉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生殖细胞瘤、白血病、需要放化疗的颅内肿瘤、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双向情感障碍症、帕精神分裂症、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金森氏病、血友病、儿童生长

 发育障碍、小儿脑瘫、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疾病、儿童免疫缺陷病等 28 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 10--20 个百分点,达到 80%(其中重性精神病和终末期肾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 90%)。(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住院待遇倾斜。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比其他城乡居乡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报民提高 5--20 个百分点,其中,销比例达到 90%--95%,最高报销比例不超过 95%; 县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 80%一 85%;州、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达到 70%。确保县域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到县域外住院的,单人单次住院政 70%。对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 70%。(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扩大保障范围。2017 年起,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用药和诊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药品达到 2888 种、诊疗疗项目报销范围,治疗项目达到 5003 项。将治疗恶性肿瘤的高值靶向药和中药,高磷血症的口服药等 36 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癌症、肾透析、血友病、糖尿病、肺心病、精神病等医保报销范围。将康复综合评吞咽功能障碍检查、手功能评定、平衡试验、平衡训练、表定、面肌电图检查、轮椅技能训练、耐力训练、大关节松动训练、徒手手功能训练、截肢肢体综合训练、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 测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职业功能训练、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减重支持系统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言语能力筛查共

 20 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有康复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各级残联优先提供康复训练、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服务。(责任单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残联,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三)落实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医疗费用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 50%,年度报销限额提高 50% 6,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比其他城乡居民提高 10- -20 个百分点,达到 70%。将保障范围扩大到罹患癌症、肉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生殖细胞瘤、白血病、需要放化疗的颅内肿瘤、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症、帕金森氏病、血友病、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小儿脑瘫、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疾病、儿童免疫缺陷病等 25 种疾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费用。将倾斜政策和保障责任纳入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依法在与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及其实施主体、权利、义务。(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四)落实医疗救助制度。(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四)落实医疗救助制度。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起付线,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不低于 10 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达不到 90%的,通过医疗救助报销到 90%,县级政府可通过整合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实现。省财政按照建档省民政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

 10 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五)建立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五)建立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不到90%和个人年度支付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仍然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由县级政府统筹资金进行兜底保障,省财政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 60 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区人民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县、财政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 (六)实施大病专项集中救治。(责任单位:市、区人民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县、财政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 (六)实施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民政等部门,通过确定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组织实施大病专项集中救治。2017 年大病专项集中救治覆盖所有贫困县,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含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法式四联征以及合并两种或以上的复杂性先心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等 9 类 15 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做到“一人一档一方案”,确保 2018 年所有患者得到救治。救治费用实行按病种付费,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实际报销 85%,其中重性精神病和终末期肾病实际报销 90%。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基本医保的保障作用,整合社会资金兜底,对符合手术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

 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治。(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省残联、省红十字会,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七)鼓励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负担重的问题。(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省残联、省红十字会,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七)鼓励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负担重的问题。鼓励各地组建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积极开展按人头打包付费试点,按照“超支自负,结余留用”的原则,将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资金统一打包给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 牵头医院,由牵头医院负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责任单位: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责任单位: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财政厅) 二、落实便民惠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

 (八)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持社会保障卡、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入院手续,并与医疗机构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无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疗。对确有困难,出院时无法一次性结清自付费用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可与医疗机构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延期(分省卫生计生委、人期) 还款协议,办理出院手续。(责任单位: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九)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报。(责任单位: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九)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民政、卫生计生、扶贫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医疗救助、兜底保障通过统一窗口、统一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结算医疗费用时,定点医疗机构通过信息系统计算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报销补偿金额后,对各类报销补偿资金统一进行垫付,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只需缴清个人自付费用。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民政等部门要加快医保资金、医疗救助费用和兜底保障资金的预付、对账、审核、结算和拨付进度,缩短拨款周期,实行按月拨付,年度内实际发生的应由医保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支付的费用拨付率不低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民政厅、卫生计生 85%。(责任单位:委、扶贫办,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十)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责任单位:委、扶贫办,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十)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到 2017 年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健康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 65 岁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免费开展 1 次健康体检。对已经核准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等患者,提供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和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并逐步扩大病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个人需缴纳的 12 元,由省财政和州、市财政对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 4:6 的比例承担,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6:4 的比例承担。(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

 (十一)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招录本(专)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6000 人,毕业后安排在县级及以下(专科生安排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业,纳入编制和岗位管理;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 1 万人;培养县级骨干医师 1480 人。依托省内各医学类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开展乡村医生在职学历教育,到 2020 年,力争全省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乡村医生队伍管理。采取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组建“医疗共同体”、组织“医疗小分队”等形式,定向帮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2017--2020 年,向服务基层,每年向基层派遣 2500 名医师。积极引导经过全科转岗培训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十二)完善拴心留人政策,推动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 (十二)完善拴心留人政策,推动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落实服务基层奖励政策,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

篇六: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初级卫生保健 2021 年 6 月第 35 卷第 6 期(总第 426 期)聚焦健康扶贫赋能乡村医疗—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某村健康扶贫的调研与思考刘乐 ①摘要 2218 年年初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省定经济薄弱村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前闫庄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情况及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 、 个案访谈和数据统计等调研工作 , 调研结果发现存在村庄基本医疗设施欠缺 、 村民不能享受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效果差等方面问题 。

 2218 — 2222 年对其进行了健康扶贫工作的创新探索 , 通过采取援建前闫庄

 村卫生室 、 打造赣榆区 “ 健康扶贫公益行 ” 健康公益品牌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

 针对目前的健康扶贫工作 , 提出发挥政府 + 行

 业 + 社会组织 “ 三位一体 ” 健康扶贫体系作用 、 为大病重病患者兜底保障 、 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及营养状况 、 加强村民公益

 健康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健康扶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脱贫攻坚乡村医疗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6.0003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21-568X(2221 ) 26-0028-24Focus

 on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Give

 Rural

 Medical

 Energy 一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n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io

 a

 Vidage

 by

 The

 Firsi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LIU

 Le//Chioese

 Primarg

 Heelth

 Care,

 2020,

 39

 ( 6 )

 :

 8-10 ,

 10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218,

 field

 survey,

 case

 interview

 and

 data

 statistics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 ­tal

 of

 Lianyungang

 on

 the

 basic

 situation

 ang

 existing

 proPlems

 of

 medical

 ang

 health

 security

 in

 Qianyanzhuang

 Villane,

 Banzhuang

 Town,

 Ganyu

 District,

 Lianyungang,

 whicU

 was

 an

 ecagomicany

 weak

 vinne

 in

 Lianyung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ss

 the

 I sc U

 of

 basic

 medicat

 facilities,

 the

 villaaers

 who

 cooiy

 not

 enjoy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ng

 the

 poor

 eeeci

 of

 cUropie

 disease

 maaemenh

 From

 2218

 to

 2222,

 innovetive

 exploratiop

 of

 heelth

 poverty

 alleviatiop

 worO

 was

 carriee

 OPh

 ang

 remarOakle

 reselts

 were

 by

 taking

 measures

 such

 as

 assisting

 the

 ccpsuuctiop

 of

 qianyanzhaang

 villaae

 clinic

 angbuilding

 the

 heelth

 puClic

 welfare

 brang

 of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p

 puClic

 welfare

 dne"

 in

 Ganyu

 Districh

 In

 view

 of

 the

 ^比垃heelth

 poverty

 allcviatiop

 work,

 some

 suaaestiops

 were

 pct

 forware,

 such

 as

 aiving

 fuli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hree

 inhealth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

 ofinduste

 and

 social

 orvanizatiops,

 providina

 secarith

 for

 seWopsly

 ili

 patieets,

 paying

 attee-tion

 to

 the

 health

 ang

 nutriOopai

 status

 of

 rcrai

 primae

 school

 811116 x 1:0,

 510^1116 x 11^;

 the

 puCdcity

 of

 puClic

 health

 edccatiop

 ang healthu

 lifestyle

 of

 villayers,

 and

 strexgthexma

 the

 ccpstwction

 of

 rcrai

 doctors.Key

 words

 health

 poverty

 allcvmtiop,

 basic

 pudic

 health

 services,

 poverty

 allcvmtiop,

 rcrai

 meXicai

 careAuthor" s

 addres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Lianyungang,

 Jiangsu,

 222261,

 China因病致贫是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 健

 康扶贫因此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中

 之重現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匮乏 , 医疗卫生服务

 能力严重不足 。

 健康扶贫旨在通过帮扶 , 提高农村医

 疗保障水平叫让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人口享有更充

 分和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 最终实现健康长寿 。

 连云

 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前闫庄村

 的基本情况 、 村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调

 研 , 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健康扶贫工作的创新实践 。1 前闫庄村简介前闫庄村由曹闫庄 、 于闫庄 、 贺闫庄和于黄泥沟

 4 个自然村合并组成 ,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区

 东北部 , 距青抗线 2 公里 , 青班线 1.5 公里 , 西有朱稽①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

 通信作者 :

 刘乐 , E-mail :

 22 1766474@qq.com

 河贯穿 , 东邻马圩村 , 南接小半路村 , 北与三清阁接

 壤 。

 全村共有 682 户 2

 253 人 , 劳动力 832 人 , 党员 74

 人 , 耕地面积 2

 283 亩 。

 为省级薄弱村 , 2217 年底村

 集体收入不到 3 万元 , 2218 年统计建档立卡户 56

 户 121 人 , 其中一般贫困户 23 户 56 人 , 低保户 33 户 61

 人 , 因残、 因病致贫的有 91 人 , 占贫困人口的 75.2% 。2 闫庄村在 2018 年以前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情况22

 村庄基本医疗设施欠缺 、 村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不

 能满足前闫庄村 12 多年没有村卫生室 , 是班庄镇 44 个

 行政村中唯一没有村卫生室的村庄 。

 平时群众看病会

 去位于班庄镇中心街的镇卫生院 , 但是随着镇卫生院

 在欢墩片区易地重建 , 距离很远 , 群众看病很不方

 便 , 老年人 、 儿童看病和拿药都成问题 , 村民的基本

 医疗卫生需求根本不能满足 。8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Vol.35,No.6

 Jun ,2021。

 。. .。

 。

 聚焦健康扶贫

 赋能乡村医疗一刘

 乐2.2 村民不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慢性病管理效

 果差村民基本没有进行过全身的健康体检 , 有很多村

 民没有量过血压 , 也没有健康档案和签约医生 。

 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虽然每年按时缴纳 , 但是不能完全

 享受其优惠政策 。

 村民基本没有健康管理的意识 , 即

 便有些知道自己已经患有高血压 、 糖尿病等慢性疾

 病 , 也不能按时吃药 。

 原因 :

 一是因为长期吃药为家

 庭增加经济负担 ; 二是因为拿药不方便 、 到药店拿药

 也不能报销 。

 有部分村民因为长期抽烟 、 酗酒 、 慢性

 病不能正常吃药和长期没有身体体检得了大病也不知

 道等原因去世 。22

 缺乏有资质的乡村医生 、 基层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走访调研所辖的 4 个自然村中 , 有执业医师证书

 的乡村医生只有 1 人 。

 村里有几处黑诊所 , 群众有感

 冒 、 发烧等等小问题会去黑诊所看诊 。

 2218 年 1 月 ,

 有 1 名村民因为在黑诊所就医用药不当而死亡 , 黑诊

 所被政府逐渐清理 、 取缔 。

 有些村民也会去附近村就

 医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 , 基本就是拿点常见

 药 、 挂点消炎针等 。22

 农村儿童视力 、 龋齿问题严重 , 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对村小学 356 名小学生进行全身健康体检 , 统计

 分析体检数据 , 得出该校小学生的总患病率为

 90.2% , 患病率较高的是视力低下 ( 49.2%

 ) 和龋齿

 (462% ), 身高发育处于中等以下的占 352% , 肥胖及

 超重检出率为 272% , 营养不良率为 182% 。

 经访谈

 调查 , 越是贫困家庭的儿童 , 卫生习惯越差 , 身高 、

 体重都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 。22

 村民 、 小学生健康教育缺乏 , 健康扶贫政策知晓

 率低村民的健康知识一般是通过看电视 、 看手机 、 听

 新闻和聊天获得的 , 村里基本没有组织过健康教育方

 面的宣传和讲座 , 偶尔有区里一家私立医院来村里开

 展义诊 、 量血压等身体检查项目 , 并发放一些健康宣

 传单 。

 小学生的健康知识一般是通过家长教育 、 看电

 视获得的 , 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 , 由于

 师资紧张也没有配备校医 。

 村民对于一些健康扶贫政

 策知晓率很低 , 如白内障免费手术 、 两癌免费筛查等

 一些健康公益类项目 , 很多村民都不知道 。22 到大医院看病难 、转诊难村民一旦得了大病 , 在镇卫生院 、 县医院确诊

 后 , 除非急诊 120 直接送入市级医院诊疗 , 自己到市

 级以上大医院看病感觉很难 。

 一方面是由于路程远 、

 需要子女带去看病比较麻烦 ; 另一方面是感觉到大医

 院 “ 两眼一抹黑 ” 不认识熟人 , 不知道怎么去看专家 、

 不知道就医的流程 , 在医院就诊排队等候时间很长 。

 此外 , 在市级医院住院后 , 再到区级医院开转诊手续

 很难 , 使用新农合医疗保险受到了一定限制 。22 特殊群体缺乏必要的健康照护村里有一些特殊群体 , 比如留守儿童 、 单亲妈

 妈 、 空巢老人和低保户等 , 有的会享受政府经济上的

 帮助 , 但是健康照护方面没有专门的保障措施 。

 比如

 留守儿童平时疏于管理 , 在家看电视 、 看手机的时间

 长 , 卫生习惯很差 , 视力低下 、 龋齿情况严重 ; 单亲

 妈妈平时忙于打零工和照看孩子 , 对自己的健康状况

 不重视 , 基本不去进行身体检查 ; 一些因病致残 、 因

 病致贫的低保户常年卧床不起 “ 吃药一大把 ” , 到医院

 复查很困难 , 有些家属缺少健康护理和康复技能的知

 识 , 患者经常出现压疮 、 发炎等症状 ; 空巢老年人家

 里有各种药品 , 但是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起来吃

 药 , 健康方面疏于照顾和保障 。3 健康扶贫工作的创新实践及取得成效5.1 健康扶贫工作的创新实践5.1.1 援建前闫庄村卫生室 , 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捐赠了病床 、 床垫 、床

 头柜 、 办公桌椅和治疗车等价值 5 万元的卫生室常用

 医疗设备和 6 万元的常用药品及爱心医疗救助卡 , 沟

 通班庄中心卫生院出资 5 万元 , 新建前闫庄村卫生

 室 , 2018 年 5 月动工 , 当年 10 月底建成 , 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 , 拥有诊疗室 、 输液室 、 药房 、 化验室 、

 健康教育室和公共厕所等 , 改变了全村十余年来没有

 卫生室的历史 , 解决了全村村民的就医难题 。

 前闫庄

 村卫生室还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单位 , 村民

 可以直接刷卡结算医疗费用 。

 并为村民们建立了健康

 档案 , 开展免费量血压 、 测血糖等身体检查服务 。

 特

 别是在 2020 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 , 为全村百姓的身体

 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

 目前 , 村卫生室承担了

 周边 7 个自然村四千余名老百姓的诊疗服务 , 老百姓

 们赞不绝口

 :

 “ 环境好 、 看病近 、 便宜 、 放心 , 还有

 市一院专家指导 ” 。5.12 打造赣榆区 “ 健康扶贫公益行 ” 健康惠民公益品

 牌 , 缓解群众 “ 看病难 ” 的问题 2018 年 9 月底 , 连云

 港市一院 、 连云港市委驻赣榆区帮扶工作队 , 共同打

 造 “ 健康扶贫公益行 ” 健康惠民公益品牌活动 , 定期组

 织医学专家走进赣榆区省市级经济薄弱村 , 发挥医学

 特长 , 调研基层群众健康所需 ,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

 为贫困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叫目前已经开展了

 15

 期 , 送医送药

 50

 万余元 , 受益群众万余人 , 受到贫困

 地区农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 先后被市区多家媒体报

 道 , 缓解了经济困难地区群众 “ 看病难 、 看病贵 ” 的问

 题 , 让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 , 为贫困

 人口筑牢健康基石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Vol.35,No.6

 Jun, 20219。

 。. .。

 。

 聚焦健康扶贫

 赋能乡村医疗一刘

 乐3.1.3 前闫庄村卫生室建成连云港市首家市一院互联

 网医院村级服务站为了打通为农民百姓服务的 “ 最

 后一公里 ” , 在与市一院门诊部 、 信息处和互联网医

 院运营办多方沟通 , 经过实地调研和机器调试后 , 前

 闫庄村卫生室于 2019 年 10 月底 , 建成了首家连云港

 市一院互联网医院村级服务站 , 连云港市一院面向基

 层医疗单位首次开放互联网医院专家咨询免费服务端

 口 , 远程提供免费诊疗 、 转诊预约 、 医生培训和心电

 图会诊等功能 , 提高了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

 将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

 2020 年 9 月 , 连

 云港市一院互联网医院运营办又升级了村级服务站的

 软硬件 , 安装互联网医院就诊一体机 , 村民直接刷身

 份证即可在市一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上免费挂号预约 、

 远程咨询 。

 很多附近村的村民 、 甚至班庄镇的居民都

 来村卫生室预约挂号市一院的专家号 , 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村民们远途就医的难题 。3.3.3 多举措为农村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健康保障为

 村小学 392 名师生完成全身健康体检 , 为全校小学生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 根据体检结果统计的儿童视力低

 下 、 龋齿等常见病 , 联系连云港市一院为村小学捐赠

 342 套全新课桌椅等 , 改善教学条件 ; 邀请连云港市

 一院专家来校进行护眼 、 口腔 、 健康饮食及自护知识

 讲座 ; 举办"中行连云港支行杯首届趣味运动会 ” , 鼓

 励孩子们进行身体锻炼 ; 邀请连云港市口腔医院医

 务人员免费为 128 名适龄儿童完成牙齿健康筛查 、

 为 38 名贫困儿童开展免费牙齿窝沟封闭手术 ; 联系连

 云港市一院捐建全市首家 “ 一麟梦想图书馆 ” , 赠送医

 学模型和书籍 , 开展系列健康讲座 , 提高儿童的健康

 意识 。3.1.3 探索疫情常态化下村民健康管理模式首先 ,

 为村民举办健康体检筛查和健康讲座活动 。

 2219 年

 7 月 、 2219 年 3 月分别为全村 502 ...

篇七: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iddot;4123·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社区卫生工作服务平台·健康扶贫背景下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问题分析及建议吴立红,蒲川*【摘要】 背景 随着我国健康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如何落实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人口签约的全覆盖成了目前健康扶贫工作的重大难题。目的 明确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健康扶贫背景下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2018 年 8—9 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检索 2012 年 1 月—2018 年 9 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 2018-09-22。以“农村 + 家庭医生”“农村 + 家庭医生签约 + 问题 / 现状 / 研究 / 调查”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依据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反复筛选,最终得到文献 18 篇。阅读文献并摘录文献中对问题的不同表述,归纳总结并整理问题,并运用TOPSIS 法对文章中提及的问题进行优先排序,找出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果 阅读 18 篇文献后共摘录 61 个问题,进一步整理、讨论、咨询专家意见,最终纳入问题库的问题共 17 个。依据 TOPSIS 法优先排序得到排名靠前的 3 个问题依次是“问题 6:家庭医生数量不足”(Ci=0.997)、“问题 10: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管理系统缺乏”(Ci=0.898)和“问题 4:农村地区家庭医生能力水平不高”(Ci=0.800);即为目前农村地区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 目前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内信息化建设,其将是之后工作的重点。【关键词】 全科医学;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TOPSIS 法;健康扶贫【中图分类号】 R 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70吴立红,蒲川.健康扶贫背景下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9,12(33):4123-4127.[www.chinagp.net]WU L H,PU C.Delivering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critical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9,12(33):4123-4127.Delivering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Critical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 WU Lihong,PU Chu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Research Center for Medicin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cial Risk Governance in Health,Chongqing 400016,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PU Chuan,Professor,Master supervisor;E-mail:puchuan68@sina.com【Abstract】 Backgr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in China has entered a critical stage.One of its present difficult task is,how to implement contracted family doctor services(CFDSs)

 to mak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CFDSs for poor people in rural areas.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key problems in delivering CFDS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n important initiativ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FDSs in such areas.Methods From August 1 to September 22,2018,the databases of CNKI,Wanfang Data,and VIP were searched for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8 by use of keywords of "rural + family doctor" and "rural +signing a health services contract with a family doctor+ problems/current situation/research".After careful retriev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of this study,18 articles were finally included.Relevant data were extracted following articles reviewing,and key problem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FDSs in rural areas were summarized,of which those needing to be solved most urgently were determined by use of TOPSIS.Results Sixty-one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itially.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ults of further discussion and expert consultation,17 problem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oblem database finally.The top thre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first are as follows:No.6 problem(insufficient family doctors)(Ci=0.997),No.10 problem(backwar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0.898),and No.4 problem(unsatisfied capability level of family doctors in rural areas(Ci=0.800).400016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健康领域社会风险预测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通信作者:蒲川,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puchuan68@sina.com

 ·412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健康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农村地区由健康恶化所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现象却日益增多 [1-3] 。为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2016 年国家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开展健康扶贫的要求,为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在 2020 年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3] 。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健康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化救治和管理,推动农村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开展的关键一环 [2,4] 。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在实践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5-6] 。本文根据系统的政策问题确认思路 [7]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 TOPSIS 法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确认,以期为之后农村地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健康扶贫的实施,提升农村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8 年 8—9 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检索 2012 年 1 月—2018 年 9 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末次检索日期为 2018-09-22。以“农村 + 家庭医生”“农村 + 家庭医生签约 + 问题 / 现状 / 研究 / 调查”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文献1 823篇。在阅读标题、关键词、摘要的基础上获得的 57 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进一步检查其是否符合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公开发表的、可获得的文献;(2)研究内容为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文献。排除标准:(1)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2)重复发表的文章;(3)只针对单一机构、单一人群、单一疾病开展的相关的研究文献;(4)综述类、会议类、公报类的文献。经反复筛选,最终得到文献 18 篇 [8-25] 。1.2 方法与步骤1.2.1 问题库的形成 运用Excel 2016建立文献评阅数据库,阅读文献并摘录文献中对问题的不同表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相关问题库。1.2.2 问题严重性和重要性的判断 本次研究根据政策问题确认的基本原理[7] ,重要且严重的问题必然是关键问题 [26-27] ,从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价,以此判断问题是否为关键问题。1.2.2.1 严重性判断 严重性是指某个社会问题正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即问题受社会关注的程度,一般认为可以从问题的影响传播范围进行判断[27] 。根据问题提及次数(即n)、涉及地域范围(即 di,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层县级及以下)、作者级别(即 ji,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基层县级及以下)对问题的严重性进行判断。将各个问题涉及地域范围以及研究者单位层次赋予一定数值,计算各个问题的严重性指数(S i ),S i =∑(di·ji)∑(di·ji)

 ∑nn17j=1[27] 。1.2.2.2 重要性判断 重要性是指问题对系统目标实现的影响力大小,表明问题的主次关系 [7,27] 。通过九标度法,结合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关领域 10 名专家咨询评分情况及建议,对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相应判断矩阵并进行计算,利用和积法求得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结算结果归一化处理后得到问题的重要性指数(Ii),并进行一致性验证。1.2.3 关键问题的确认 TOPSIS 法是一种依据理想方案相似性的顺序优选技术,其被广泛应用于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 [28-30] ,是目前我国卫生领域研究推广度和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评价方法,代亚君等 [28] 、李宁秀等 [29] 、刘浩然等 [30] 均曾运用 TOPSIS 法对我国健康卫生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其对所用资料无特别的要求,能较好地定量评价被评价对象相对的优劣。本文以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为指标,认为两项指标权重相同 [27-30] ,通过 TOPSIS 法,评价每个问题严重且重要的综合程度,计算各个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 Ci,找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确认关键问题。2 结果2.1 问题库 在对 18 篇文献进行阅读后,课题组共摘录 61个问题,通过进一步整理归纳,并结合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意见,最终纳入问题库的问题共 17 个,各个问题对应严重性及重要性指数见表 1。2.2 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关键问题确认 以上文献依据 TOPSIS 法优先排序可得,排名靠前的 3 个问题依次是:“问题 6:家庭医生数量不足”(Ci=0.997)、“问题 10: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管理系统缺乏”(Ci=0.898)和“问题 4:Conclusion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FDSs in rural areas are about the delivery system structure of such services.Priorities for future work should be given to primary care workforce construction and intra-reg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Key words】 General practice;Rural health;Family doctor contracts;TOPSIS method;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阅读全文,剔除内容重复、与主题不相关文献(n=39)阅读标题、关键词、摘要,剔除与主题不相关、重复、只针对单一机构/人群/疾病、会议、公报类文献(n=1 766)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搜索关键词“农村 + 家庭医生”和“农村 + 家庭医生签约 +问题 / 现状 / 研究 / 调查”获得相关文献(n=1 823)原始研究文献(n=57)最终纳入文献共 18 篇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ure 1 Literature screening flow chart

 ·4125·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农村地区家庭医生能力水平不高”(Ci=0.800);即为目前农村地区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3 讨论通过对 2012—2018 年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7 年间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开展时间较长,但当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制度设计、资源保障和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工作进展依旧缓慢,其中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家庭医生人数不足、整体服务能力偏低和信息化建设滞后是阻碍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3.1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注重人才培养 全科医学人才缺乏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瓶颈 [8-9] 。目前,我国约有 3 万名全科医生,比照国际标准——每 3 000 名居民配备1 名全科医生,我国大概需要 43 万名全科医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 93% 左右 [31] 。农村地区受其本身经济发展限制,地区自身医疗卫生系统落后,拥有的全科医生数量更为匮乏,这导致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人才稀缺,目前的家庭医生多由以前的乡村医生担任,年龄较大,总体素质较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10-11,32] ;有些医生以临床诊疗工作为主,公共卫生工作参与较少,甚至从未接触过,距离家庭医生“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系统的全科医学知识,为辖区内的服务对象实行全面、连续、及时且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11-13] 。因此加强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固定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亟待落实。一方面需鼓励高校开展全科医生教育,与区县签订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特设岗位计划、考核招聘等方式,储备和吸收人才 [33-34] ;另一方面要强化本地区家庭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再教育,完善本地区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 [13-14] 。3.2 加强农村地区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互联网 +”时代地来到,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已成为改革热点。然而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仍旧停滞不前,县乡信息系统尚未完全实现对接,各个机构部门间的信息无法实现互通,面向居民的医疗信息交互平台尚未建立 [9,11-13] ,这导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些应有的作用在滞后的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出来,同时还导致家庭医生在工作中具有显著的重复劳动现象 [15] 。要在农村地区落实家庭医生签...

篇八: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收稿日期:

 2020 03 07   作者简介:庄妍( 1999 ),女,河北张家口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健康贫困治理思路探究庄   妍 1 ,庄伟民 2(1.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 ;2. 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 招生办公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   摘要:从健康扶贫政策背景出发,对健康贫困治理思路进行探究,影响健康贫困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基于此,提出在社会层面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协助的制度框架;个人层面要开展宣传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然层面要立足长远集中整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路径。关键词:健康贫困;影响因素;健康扶贫;治理路径DOI :

 10.3969 / j.issn.2095462X.2020.03.015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462X ( 2020 )

 03006404   健康贫困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可行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丧失,是由于个人环境和社会限制所导致的自由选择权力的机会丧失。能力的剥夺与机会的丧失比低收入对贫困的影响更显著,甚至会加剧劳动收入获取能力的丧失 [1 ] 。目前,农村人口摆脱贫困仍是最难攻坚的问题。

 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指出,疾病是农村人口致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病致贫占比 40% 以上。徐小言等指出了农村健康贫困的演变逻辑,认为健康贫困的发生逻辑是健康环境的劣化;形成逻辑是疾病与贫困的伴生关系,由物质资本缺失到人力资本损耗再到未来发展能力的剥夺;发展逻辑是健康问题所导致的劣势的不断积累,从而陷入贫困 疾病陷阱 [2 ] 。因此,健康问题导致的贫困问题具有反复性、延续性和脆弱性,要真正解决健康贫困问题必须从其影响因素入手。一、健康贫困的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健康贫困发生、发展、作用和实现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和实施健康扶贫政策的根本保证。深层次剖析难以消除的健康贫困顽疾各个环节之间的牵制因素和关键性制约因子,是从根源上预防健康贫困的关键所在。资金上扶持因病致贫人员,过程中消除疾病与贫困作用机制,是避免长期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刘军军等学者通过 Tobit回归进行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的评估,从个人特征、健康水平、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疾病预防控制 5 个维度得出 16 项关键因素 [3 ] 。姜舒展等学者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健康风险社会因素和疾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疾病病种与健康贫困有显著关联 [4 ] 。于洁用SPSS 分析了家庭收入水平、支出结构、长期患病人口、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疾病束缚作用以及卫生服务质量对健康贫困存在的影响作用 [5 ] 。基于以上文献,笔者将影响健康贫困的因素归概为 3 大维度: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据调查,3 类因素又分别包含了许多经过检验的精细化指标和维度。在自然因素中,主要涵盖了包括气候、地质、水源、生物和土壤等在内的自然环境和包括性别、遗传与天生健康禀赋等在内的自然健康先天条件。在社会因素中,主要容纳了城乡二元和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医疗总花费、看病地点、医疗卫生水平、看病满意度和工作生产环境等维度。在个人因素中,囊括了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个人健康意识、对自己身体状况了解程度和所患疾病种类等。社会因素是精准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关注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各项政策的主要切入点,要从供给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入手,进行供给侧健康贫困改革。在个·4 6·第 36 卷第 3 期2020 年 6 月     (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beiNorth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Edition )       Vol.36No.3Jun.2020

 人因素方面,应以宣传教育和提升文化素质与个人发展水平为主要方向。自然因素因其不可控或难以改变的特性,往往需要长期规划投入与建设。在解决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路径中,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控制甚至决定着贫困户与健康贫困斗争的最终结局。有针对性地切换角度,有目的性地解决钳制因素,灵活发动多元主体,外持与内生双管齐下,能动地发挥制度优势和利用政策环境,才能“标本兼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健康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梳理了健康贫困的治理路径(图 1 )。

 图 1  健康贫困的影响因素和治理路径   二、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健康贫困的治理路径   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下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战略和行动纲领。随着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实施和贯彻,精准扶贫理念在实践中初步取得了力度强、作用直接且效果可持续的扶贫成果 [6 ] 。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受到高度重视。2015 年,国务院扶贫办指出:“ 2016 年全国脱贫攻坚将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劳务协作对接、百县万村、万企帮万村行动七大行动”,突出了健康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作用。国家卫健委于 2016 年 6 月 21 日联合 15 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旨在把握当前卫生工作规律,响应脱贫攻坚号召,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长效恶性循环,有效推进“健康中国2030 ”建设[ 7 ] 。在健康扶贫政策大背景下,通过对健康贫困问题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所处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分析发现,从单一角度和传统思路来解决健康贫困问题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健康资本的丧失和健康劣势的积累。因此,归纳总结 3 大因素,汲取健康扶贫政策所提供的契机和优良策略,发掘新思路,以期从多角度且广维度来解决健康贫困的问题。(一)社会层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协助的制度框架政府是治理健康贫困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精准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者。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努力实现政府兜底、医保制度兜底、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兜底和专项救助基金兜底 [8 ] 。作好“先诊疗后付费”,即贫困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免交押金,在出院时缴纳三重保障后的个人负担费用;作好“一免三减”,即三重保障报销后再享有免收挂号费、减 收 5% 治 疗 费、减 收 10% 检 查 费 和 减 收50% 住院床位费;作好“一站式”即时结算,出院结算实行一站式窗口结算,三重保障报销费用信息体现在一张结算单上,第四重保障统一在医保业务大厅结算。坚持疾病分类救治制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患 22 种大病实行专项救治,坚持大病集中救治。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加强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督促家庭医生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签约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9 ]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全民预防保健意识。当前,医疗改革要摒除利润优先的导向,坚持以·5 6·2020 年 6 月庄妍 等   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健康贫困治理思路探究 第 3 期

 人为本,加大力量,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现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要把全国疾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来抓,加强各级防控人才、科研力量和立法等建设,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如加强重点传染病的综合防控以及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重点健康保障,定时作好妇女癌症筛查和儿童营养改善工作。深入实施医院对口帮扶,建设三级医院到县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积极鼓励地方免费培养农村高职医学生,补充人才队伍。贫困地区可面向人才市场进行当地稀缺卫生事业紧缺人才的选拔和录用。要积极发挥公立医院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创新结对帮扶模式,立足医疗优势,认真落实扶贫政策 [10 ] 。政府不是健康贫困治理的唯一主体,还要积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助补充作用。要积极引导农村贫困人群深入了解商业保险,同时,保险公司要针对农村的健康风险开发和推广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政府也应为保险公司在推广农村健康保险时提供政策支持。社会慈善组织也应更关注农村地区健康贫困问题,加强慈善活动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度,提高贫困户对此的了解认知和信赖程度,建立农民在遇到问题时有渠道求助、慈善组织有方法筹资救助的良性网络 [11 ] 。(二)个人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2016 年,中国农村地区死亡人数中 79.5% 为慢性病所致,而 60% 慢性病都与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12 ] 。农村地区长久以来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健康意识有直接联系。许多农村居民对慢性病和特大疾病对于家庭收入的消耗和健康劳动力剥夺的严重程度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没有树立疾病预防意识,甚至发现疾病后延迟治疗,丧失健康后因经济负担加重而陷入贫困。因此,要通过讲座、宣传手册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对于慢性病的知识渗透和普及力度。一方面,使贫困村民提高健康意识,掌握基本医学常识,对个人身体情况和病情发展有所了解,提高农民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干部面对面宣讲国家政策的作用,增强政策的知晓率。同时,也要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指导村民调整膳食结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提升身体素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13 ] 。健康贫困的本质是机会的丧失和能力的剥夺。要把扶贫与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恢复并提升其抵抗疾病风险和冲击的能力。组织贫困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家庭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再生能力”,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要赋予并帮助农户创造摆脱贫困的机会,降低贫困农户自由创业门槛,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要鼓励村民自救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倡村民互助机制 [14 ] 。(三)自然层面:立足长远,集中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因素是由区域位置、气候地质条件或者长久的历史社会因素造成的,改变难度很大。政府各部门要制定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尤其对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进行集中整治 [15 ] 。如开展“厕所革命”,减少粪便中的病原体传播,防止污染水源,预防寄生虫和肠道疾病。对于存在由特定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地方病的农村地区,要组织专家组实地调研,查明病因源头,实施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减少农村居民因地方病致贫的比例。积极开展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卫生效益的初级卫生保健实践活动,并对村民进行宣传引导,让他们自觉参与,积极预防。不同的人对疾病的敏感性和抵抗力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疾病的遗传性与易感性也不同,这就需要积极开展农村地区健康筛检,使先天健康条件差的农村居民有对自我身体状况的认知和预防易感疾病的基本知识,从而尽早预防,及时发现疾病,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工程的开展为农村地区健康贫困治理提供了一剂良药,对于让现存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要从更多角度、更多思路且更多政策来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这块“硬骨头”,使长期困扰农村地区的健康贫困治理问题有更好的解决策略。但是,已脱离贫困各项指标的人群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脆弱状态,随时会因为重大疾病和大额经济支出而返贫。因此,健康扶贫研究不仅应该关注现有的健康贫困问题,更要具有前瞻性,要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瞄准健康贫困的脆弱性和广泛性,对疾病的致贫风险进行预防控制,防患于未然。参考文献:[ 1 ]  BRITZJ , HOFFMANN A , PONELISS , etal.OnconsideringtheapplicationofAmartyaSen'scapabilityapproachtoaninformation :

 basedrightsframework [ J ] .·6 6·2020 年 6 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 期

 InformationDevelopment , 2013 , 29 ( 2 ):

 106113.[ 2 ]   徐小言,钟仁耀 . 农村健康贫困的演变逻辑与治理路径的优化[ J ]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7 ):199206.[ 3 ]   刘军军,王高玲,严蓓蕾 . 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J ] . 中国卫生经济,2019 ( 5 ):

 5861.[ 4 ]   姜舒展,唐云霞,肖金光,等 . 贫困人口因贫致病和因病致贫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 . 中 国 公 共 卫 生, 2019 , 35( 8 ):953958.[ 5 ]   于洁 . 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D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6 ]   夏海军,范明英 .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 J ] . 江淮论坛,2018 ( 5 ):

 4956.[ 7 ]   陆婵媛 . 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健康扶贫的实践路径研究[ D ] .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8.[ 8 ]   张仲芳 . 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医疗保障反贫困研究[ J ] . 探索,2017 ( 2 ):

 8387.[ 9 ]   汤少梁,许可塑 . 贫困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与健康精准扶贫政 策研 究 [ J ] . 中 国 卫 生 政 策 研 究, 2017 , 10( 6 ):6467.[ 10 ]   汪三贵,刘明月 . 健康扶贫的作用机制、实施困境与政策选择[ J ]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 40 ( 3 ):

 8291 , 2.[ 11 ]   张莹 . 我国健康贫困问题多元主体治理研究[ D ] . 苏州:苏州大学,2015.[ 12 ]   张全红,李博,周强 .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识别:收入和多维视角的对比分析[ J ] . 财经智库, 2018 , 3 ( 5 ):

 7489 , 141142.[ 13 ]   何得桂 . 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的建议[ J ] . 中国国情国力,2017 ( 11 ):

 1315.[ 14 ]   翟绍果 . 健康贫困的协同治理:逻辑、经验与路径[ J ] .治理研究,2018 , 34 ( 5 ):

 5360.[ 15 ]   白描,高颖 . 农村居民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重庆社会科学,2019 ( 12 ):

 1424.犃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狋犺犲犌狅狏犲狉狀犪狀犮犲狅犳犚狌狉犪犾犎犲犪犾狋犺犘狅狏犲狉狋狔犻狀狋犺犲犘狅犾犻犮狔狅犳犎犲犪犾狋犺犘狅狏犲狉狋狔犃犾犾犲狏犻犪狋犻狅狀ZHUANGYan1 ,ZHUANG Weimin2( 1.TongjiMedicalCollege ,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 Wuhan , Hubei430030 , China ;2.AdmissionsOffice , ZhangjiakouRadioandTelevisionUniversity , Zhangjiakou , Hebei075000 , 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

 Basedonthepolicyofhealthpovertyalleviation , thepaperanalysestheideasofhealthpovertygovernance.Theresultshowsthathealthpovertyisinfluencedbythreeelements :

 thesociety , theindividual , andthenature.Atthesociallevel , itisadvisabletoestablishagovernmentledandsocietyassistedsystem ; attheindividuallevel , people ’ sinternalmotivationisexpectedtobestimulatedthroughpublicityandeducation ; atthenaturallevel , itisnecessarytofocusonlongtermimprovement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

 healthpoverty ; affectingfactor ; healthpovertyalleviation ; governancepath(责任编辑   梁秀娟)·7 6·2020 年 6 月庄妍 等   健康扶贫政策背景下农村健康贫困治理思路探究 第 3 期

 ...

篇九: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网站:http://www.ems86.com317百科论坛当前,重大疾病经济负担仍是贫困群体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打赢脱贫攻坚战最艰巨的任务是健康扶贫,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健康扶贫。让健康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主旋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对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扶贫如何助推精准脱贫的建议 ◎ 贺盟结一、研究背景预计到 2018 年底,未来两年全国还有2000 多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据相关数据统计,剩余的这 200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是老病残等特殊群体。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显示,因病致贫比例达 40%,因残致贫比例超过 14%,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超过 16%。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些特殊贫困群体的比例还会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贫困程度深,减贫的成本高,脱贫的难度也非常大。二、健康扶贫的复杂性导致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要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首先要弄清楚因病致贫返贫的原因。一是 ** 县地处湘西北,武陵山脉腹地,是湖南 11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我县农村地区因交通闭塞、知识水平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原因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医疗支付能力弱,极大的加大了贫困的脆弱性。二是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对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因患大病而无法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走向绝望。三是因患慢性病需长期治疗而致贫,长期慢性病的治疗开销大、疗程长,并且见效慢,且不一定能治好,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打击。四是因一户多人患病致贫,当地很多家庭,病倒一个就塌下一个家,其成员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劳力向外输出,病魔就如锁链,拴住了他们迈出幸福生活脱贫致富的脚步。五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等原因,导致基层群众隐性支出负担加重。**县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特别是优质资源较为缺乏,并且分布不均衡。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例,人员结构不合理。**县健康扶贫的进展和成效(一)完善政策保障,为健康扶贫“保驾护航”重视健康扶贫的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对接性的“上位”政策、纲领性的“本位”政策和指导性的“下位”政策,为健康扶贫提供制度保障。其一,出台健康扶贫专项政策。制定《**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明确 **县健康扶贫的目标方向,《** 县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解决“如何帮”的问题。《实施方案》是健康扶贫重压下的创新,《试点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是对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救助精准化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因病致贫,病重归贫的问题。** 县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扶贫特惠保”、定点医院减免以及政府兜底保障等政策,实行“一站式”到所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结算,避免让病患及其家属到各个部门跑路,使“五重医疗保障”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很好的解决了广大老百姓住院报销难的问题。其二,积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先后出台《**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桑政发〔2016〕15 号 )、《** 县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十三五”规划》、《** 县 2017 年卫生计生法治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县域内医联体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 年 ** 县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放《**县健康扶贫宣传册》,积极健全推进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把健康扶贫与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同建设健康 **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二)加大帮扶力度,提升群众“安全感”资金是健康扶贫的关键所在,** 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提高各项补贴金额。2017 年,扶贫统筹资金和民政资金为建档立卡户缴纳个人参保基金补贴 1071 万元,扶贫统筹资金为建档立卡户交纳扶贫特惠保补贴 625 万元;** 全县累计救助 5970 名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资金支出 5582 万元。2018 年 1—9 月,通过“一站式”结算资金支出 6953 万元,其中医保基金 5113 万元、大病保险 312 万元、商业保险 199 万元、民政大病医疗救助 44 万元、民政救济 859万元、财政兜底 426 万元。二是实施社会公益救助。开展 0-14 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公益救助活动,为 36 名患者到湘雅附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开展了健康扶贫光明行动,为 247 名群众免费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治疗。极大的缓解了 ** 县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群众满意率得到不断提高。(三)提升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加快村级卫室的建设。计划在全县共建设 240 个村级卫生室,目前 238 个已建成投入使用,剩余部分将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用。同时,给 100 所村级卫生室配备了基础医疗设备。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开展远程诊疗服务。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远程诊室的室内装修已完成,正在组织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三是全面推动医联体建设。县域内组建2个紧密型医联体,全面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足问题。四是大力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行动。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培养,2018 年已落实招收本土卫生人才 19 名。五是全面落实健康扶贫秋季攻坚行动。对全县建档立卡户进行数据大比对、政策大宣讲、系统大整改。

 三、对策及建议自从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实施,贫困地区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观,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健康扶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央的脱贫红线部署要求,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需求,与周边省市健康扶贫的陈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贫困地区仍有不少顽疾亟待解决。(一)提高思想认识主要表现在认识觉悟上的不足。一些乡镇、村干部认为健康扶贫不是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其次,健康扶贫投入达、见效慢,有些领导和部门没有认识到“群众少生病才是更重要的扶贫成果”,而是更热衷于“立竿见影”的扶贫项目,对健康扶贫重视不够。并且,一些医疗机构参与健康扶贫行动的积极性不高,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扶贫行动的主动性不够。还存在一些贫困群众对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扶贫不信任。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居民健康扶贫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加强部门协作,合理统筹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组织全县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全面提高几类人群对健康扶贫的思想认识势在必行。(二)继续深化医改注重全面、系统、协调的改革,更加注重“三医”——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着力建设机制,加快建设五项基本医疗卫生万方数据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318时代人物体系。一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的结构和布局,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县级医疗共同体、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二是推进县域医联体建设。坚持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双向选择原则。建立多元化医联体模式。三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公立医院彻底废除“以药补医”成果。四是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施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六统一”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制度间衔接。五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机制,推进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降低虚高价格。(三)进一步完善新农合与城乡医保两套系的整合加强数据信息管理。强化监管。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监审人员学习相关医保政策、报账程序、系统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强化监管意识。全面落实全省“强化医保监管年”和基金监管“百日攻坚战”工作要求,召开全县医疗机构监管工作和警示教育工作会议,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医保服务行为承诺书。三是开展实地稽查,落实处罚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服务和基金运行管理专项稽查,聚焦查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对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移交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四是推行人脸识别,丰富监管手段。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将医疗费用的监管扩展覆盖到就医诊疗行为的全过程,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各项不合理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监控。五是县卫计牵头,医保配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四类九种疾病医院减免政策。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确保患者及时入院进行治疗。“健康扶贫”是一项善举,也是一项德政,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减轻由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避免没钱治病所带来的家庭悲剧,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人口数量,是解决当前脱贫攻坚路上“拦路虎”的惠民政策,也将为扶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李虹茹 : 新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2] 郝璐,陈黎明,李书章:健康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考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2):159.[3] 李春亭 , 颜明 : 云南健康扶贫的现状分析实施困境与路径完善 [J]. 云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5(3):77-85.[4] 郑宝华 , 蒋京梅 : 建立需求响应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J]. 云南社会科学院 ,2015,(6):90.[5] 程玺 : 精准破解我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策研究 [J]. 北方经济 2017,(8):22.(作者单位:桑植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餐饮企业的管理也成为扩大销售、争夺市场、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科学的企业管理所带来的优质的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竞争的胜负。作为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型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品、菜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企业的内部构成颇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证餐饮企业规范化经营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在中国的餐饮行业中,“俏江南”的名字如雷贯耳。每每提及,人们总能够将其与创新、发展、品位、健康联系起来。自 2000 年成立以来,俏江南不断追求着品牌的创新与突破,历经十八年的健康成长,俏江南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实力的国际餐饮服务管理公司,引领中华美食文化走向国际市场,安勇就是俏江南集团的领导者之一。从服务商业精英、政界要员到 2008 北京奥运会场、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安勇带领俏江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中餐品牌,也为全球餐饮业树立了管理标杆。安勇毕业于长江商学院EMBA专业,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加之在餐饮企业管理中所做的研究和实践,安勇成为了俏江南管理层的中流砥柱,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餐饮世界。从业多年来,安勇所撰写的餐饮企业管理相关专业书籍成为了构筑他的餐饮世界的思想砖瓦,其中有他对餐饮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详尽阐述,有他对于领域内前沿知识的细细探寻,有他基于自身实践做出的严谨思考……每一部书籍都在昭示着安勇在餐饮企业管理领域突出的学术成就。在《现代连锁餐饮企业管理》一书中,安勇注重实务和可操作性,突出应用性,紧密结合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将最新的连锁经营信息融入其中,并提供了各项业务实际操作的步骤、方法、细节和技巧,为餐饮经营者提供了实际指导和和方向,也让餐饮行业科学的经营管理有章可循。在《企业管理创新与运营》一书中,安勇着重强调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以餐饮企业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运作的客观规律与发趋势,并阐述了餐饮服务质量管理、餐饮销售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具体实施办法,奠定了餐饮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也加快了餐饮企业管理理论追赶企业实践的脚步。基于充分的理论研究,安勇带领俏江南集团以领先的商业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卓越的商品,还通过跨区域经营和协同效应的策略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承办的首次奥运会,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餐饮方面,要考虑到来自世界202 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和政治背景的服务对象,因此,餐饮企业必须做到品质、服务、安全 3 个方面的全程高标准。安勇所带领的俏江南,在奥运会餐饮服务单位的招标和申报筛选中展现出了优秀的服务形式和模式,作为一家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韵味的四川精品餐厅,俏江南赢得了筹备方的青睐与信任,与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全聚德和全球餐饮卓越服务标杆——美国爱玛客一同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商,每日接待 8 万以上观众、各国运动员和奥运官员,共计场馆内服务人群超过 100 万。大大提升了俏江南的品牌知名度。2010 年,俏江南再次凭借科学的经营管理和高端的服务品质荣膺上海世博会餐饮服务商,为参加世博会的中外宾客提供餐饮服务。4 月,俏江南正式入驻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通过主打品牌和美食,向世界展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更好地服务世博,安勇进一步加强了对俏江南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餐饮服务标准,从食品源头到加工过程质量管控,都远高于食品质量安全及食品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标准,圆满地完成了世博会所赋予的重要使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俏江南所提供的周到细致的服务、品貌双修的菜品和精致的环境,让每一位世博宾客加倍感受到了中国诚意,收获了海内外的一片赞誉。在安勇看来,餐饮企业管理领域的学问需要每一位从业者不断拓展和挖掘,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唯有掌握了这门知识,加之自身的智慧才能烹制好一尾小鲜,才能管理好一个餐饮企业。走进俏江南集团总裁安勇的餐饮世界 ◎ 王卓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健康扶贫意见和建议 扶贫 意见 建议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