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碑文9篇

时间:2022-10-29 14:05:07 浏览量:

功德碑文9篇功德碑文 对 联 梅吐芬芳公益事业显身手 园藏贤达和谐社会著华章 功德碑 二○一三岁次癸已 时逢盛世人和政通 国律鸿策援建社区 市委书记喜送春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功德碑文9篇,供大家参考。

功德碑文9篇

篇一:功德碑文

/p>

  联

 梅吐芬芳公益事业显身手

 园藏贤达和谐社会著华章

 功 德 碑

 二○一三岁次癸已

 时逢盛世人和政通

 国律鸿策援建社区

 市委书记喜送春风

 党委政府指点迷津

 居支两委竭虑殚精

 帮扶单位身体力行

 职能部门倾注真情

 社会贤达慷慨解囊

 八方筹资汇聚爱心

 施建人员奋战艰辛

 服务中心平安落成

 矗立涟畔引领示范

 创建文明服务众生

 为昭功德聊表敬意

 谨立此碑以激后昆

 捐赠单位

 涟源市国税局

 20 万元

 涟源市财政局 10 万元

 涟源市移民局 10 万元

 涟源市国土局

  8 万元

 涟源市民政局

 8 万元

 涟源市政府办

 6 万元

 涟源市药监局

  5 万元

 涟源市计生局

 5 万元

 涟源市农开办

 5 万元

 涟源市房产局

  4 万元

 涟源市农业局

 3 万元

 涟源市规划局

 3 万元

 涟源市运管局

  3 万元

 涟源市电信局

 3 万元

 涟源市建设局

 2 万元

 涟源市残联

  2 万元

 涟源交警大队

 2 万元

 涟源农机监理

 2 万元

 市社会福利总厂

 5 千元

 石马山信用社

 5 千元

 捐赠个人

 石新初

 10000 元

 刘四根

 6800 元

 以下捐款 2000 元

 颜武军

 梁长发

 谢梁学

 谭新康

 黄景武

 陈赛珍

 喻希聪

 颜幸春

 刘庆寿

 梁经辉

 以下捐款 1000 元

 刘湘林

 梁国林

 颜吾容

 李毓根

 龙续培

 苏细连

 蒋丰荣

 谭跃彬

 吴玉堂

 吴万军

 龚建成

 以下捐款 500 元以上-600 元

 李再福

 吴庆贤

 刘庆九

 李赞良

 戴再生

 以下捐款 500 元

 李建勋

 周加清

 龙

 兵

 谭

 颖

 曾旭敏

 李思安

 张建雄

 梁比霖

 肖

 锋

 曾建平

 肖

 峰

 付成明

 邬生强

 肖昌杰

 胡定发

 毛汉奎

 王

 伟

 李跃武

 付香棉

 王立青

 石

 佳

 梁一才

 谭喜初

 李自芬

 王雪平

 刘双全

 石轩新

 肖少元

 李则吾

 童继文

 徐新建

 徐小兵

 李桂和

 肖甫二

 梁怀胜

 李求松

 欧阳琦

 梁军平

 刘哲华

 刘雄伟

 颜克兵

 谢宏涛

 以下捐款 300 元

 谢美林

 刘春里

 梁象贤

 以下捐款 200 元

 谢满升

 刘志辉

 梁善庆

 梁厚中

 刘尧大

 肖小红

 谢冬庆

 刘群连

 谢玉辉

 张怀忠

 肖文辉

 卢华民

 廖军华

 张业文

 杨洁光

 廖友金

 潘羡荣

 胡解华

 张冬初

 吴雄杰

 梁

 波

 刘海文

 周裔寿

 谢元康

 廖达利

 谢富强

 梁金娥

 廖春梅

 谢美清

 陈

 晖

 卢胜林

 刘常贵

 刘喜娥

 梁立华

 易秋三

 谭育林

 张延初

 梁

 韬

 李晓东

 以下捐款 100 元

 王喜根

 梁巨龙

 张继辉

 周应才

 李细娥 王伟光

 戴梅花

 梁祖元

 石顺初

 阳

 进

 刘湘平

 梅园社区服务中心筹建募捐小组

 2014 年 10 月谨立

篇二:功德碑文

大全, 墓志铭, 碑文集

 多年教导, 音容笑貌永铭心下, 教子耕读成大器

 一朝诀别, 言谈举止化为儿行, 嘱孙文武继良风

 寿越八秩, 惠言惠行炳后世 含辛茹苦, 独当风雨四十载 仙游九天, 仁爱仁心传千秋 呕心沥血, 力践耕读一百年

 节俭律己, 抱儿育女, 恩情难忘 严父荣归, 想念惟流伤感泪

 勤力持家, 养子扶孙, 功德圆满 子孙哀悼, 惭愧未报养育恩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慎终不忘父母志 追远常存孝子心

 正气一身昭日月

 仁德两字传子孙

 养育千恩, 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 喻嗣不忘!

  养子女功德比山重 敬父母不忘养育恩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 割不断的儿女情

 爸爸妈妈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 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父亲是山母亲是水,走遍千山万水,总走不出山的呼唤水的挂念

 百呼不闻严慈声, 千载难忘养育恩

 慈恩不尽莲花座, 好梦已圆罗汉堂

 劳模父母含辛茹苦, 人中之杰留芳千古

 一生奉献于儿女,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教如山嘉勉子孙, 慈恩似海福泽后代;

  于事业精益求精, 于人生善良热情, 于儿女言传身教, 于生活勤俭始终;

  春花秋月何时了, 冷雨黯风此刻终, 悼念不忘亲教诲, 情怀仍忆旧音容;

 寸草之恩报春晖, 滴水之情报涌泉, 父母之恩重如山, 儿女情长伴终年;

  相依为命度难关, 相敬如宾共举案, 相得益彰育儿女, 相濡以沫尽晚年;

  风风雨雨几十年, 养育之恩受艰难, 愤然离世倍思念, 愿父长眠笑九泉;

  父女情, 母女爱; 长相依, 永相伴

 相依为命度难关, 相敬如宾共举案, 相得益彰育儿女, 相濡以沫尽晚年;

  寸草之恩报春晖, 滴水之情报涌泉, 父母之恩重如山, 儿女情长伴终年; 风风雨雨几十年, 养育之恩受艰难, 愤然离世倍思念, 愿父长眠笑九泉;

 写给儿女的话 1.2.愿掌上明珠的灵魂在此得到永生

 3.4.“他来到这世上, 四处看了看, 不太满意, 就回去了。

 ”——夭折婴儿

 5.愿爱子(女)

 与天地共存

 6.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7.宝贝,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爱

 8.宝贝, 让我思念的小舟满载爱伴你远航

 9.愿掌上明珠在此安息

 10.安息吧, 孩子!

 无论是在遥远的天堂, 还是在我心中, 你都是最美丽的天使

 11.你来过, 很优秀

 12.我来过, 我很乖

 13.愿我的爱常伴宝贝左右

 14.希望在天堂的你依然是个快乐的天使!

  15.玫瑰, 在绽放中永恒

 16.绵绵细雨是我对你的无穷思念, 屡屡微风是我对你的无尽的爱

 17.我生命里美好一切愿与你分享

 18.音容笑貌,尤存于心

 19.爱幽幽, 思绵绵, 望断秋水; 哭无泪, 呼无声, 寸断肝肠

 20.德留人间, 福荫后代;

  21.为事业奉献终生鞠躬尽瘁, 尽忠诚正气凛然光明磊落;

  22.踏着桥来到这个世界, 顺着桥又去了另一个世界, 桥架起了事业也筑建了家,

 虽然步履匆匆, 但却留下了许多许多。

  23.横空陨星落, 艺坛失英才, 晨曦光照日, 还期化鹤归;

  24.以有涯之生命, 创永恒之艺术;

  25.紫气盈福地、 祥云拥洞天

 26.留得天地同静养、 忘却古今共安眠

 27.祖功宗德流芳远 春露秋霜世泽长

 28.当你思念我时, 请抬头看看天上, 那繁星中最亮的一颗, 便是我的目光。

  29.人生的路, 走到尽头, 酸甜苦辣, 屈辱与辉煌, 都已成为过去。

 难以割的,唯有一份亲情。

  30.您匆匆离去, 给我们带来了 无尽的思念; 您一生为人品行, 在我们心里树起了一座丰碑。

  31.一生辛苦默默无闻不求名, 举世操劳鞠躬尽瘁为他人。

  32.生命不是永恒的赠品, 死亡终究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但, 在我心底你们一直都未曾离开……

 33.闪烁在银河间, 我的心音, 你是否还能听见?

  34.我将在这里看尽人世间的种种, 心中再不起一丝波澜

 35.梦断英伦志未酬, 魂归故里情幽幽

 36.厚德待人两袖清风存骨气

 37.精心育我一弯明月梦慈容

 38.余荫泽后 青史永垂 风范遗世明德维馨 流芳百世

 39.一生心性厚、 百世子孙贤

 40.德馨永享开千脉、 荫泽长存佑远宗

 41.冰霜比节流芳远

 42.日月昭恩惠泽深

 43.良操美德千秋在, 冰心梅魂万古存

 44.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45.难舍的亲情, 永远的怀念

 46.一生善德献精诚, 世代缅怀颂千秋

 47.宁静致远

 48.生前忠节似枫凌霜雪, 身后高风为水昭青天;

  49.于事业精益求精, 于人生善良热情, 于儿女言传身教, 于生活勤俭始终;

  50.一身正气度时光, 两袖清风心安康, 鞠躬尽瘁为祖国, 死而后已美名杨;

  51.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52.品德高尚世间楷模

  名垂千古福荫后代

 53.横空陨星落, 艺坛失英才, 晨曦光照日, 还期化鹤归;

  54.以有涯之生命, 创永恒之艺术;

  55.聪明好学活泼友爱人皆喜欢, 遨游太空寄予山水一路平安;

  56.聪明勤俭、 宽厚仁爱

 57.功昭日月、 德配天地

 58.敦厚仁爱、 慈容犹在

 59.万方共冥、 追思如潮

 60.为事业奉献终生鞠躬尽瘁, 尽忠诚正气凛然光明磊落;

  61.踏着桥来到这个世界, 顺着桥又去了 另一个世界, 桥架起了 事业, 也筑建了家, 虽然步履匆匆, 但却留下了许多许多。

  62.人生的路, 走到尽头, 酸甜苦辣, 屈辱与辉煌, 都已成为过去。

 难以割的,唯有一份亲情。

  63.您匆匆离去, 给我们带来了 无尽的思念; 您一生为人品行, 在我们心里树起了一座丰碑。

  64.一生辛苦默默无闻不求名, 举世操劳鞠躬尽瘁为他人。

  65.当你思念我时, 请抬头看看天上, 那繁星中最亮的一颗, 便是我的目光。

 各行业墓志铭 1.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2.育传身教, 育人一方; 尽心尽责, 勤勉一生

 3.教师:

 鞠躬尽瘁, 精心治校育桃李; 风范长存, 德才兼备铸师魂; 为人师表,

 桃李天下; 献身教育, 功在千秋;

 4.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5.医德誉同济, 人品励后辈; 笑貌今犹在, 怀念到永恒

 感恩父母

 1.忘不了的养育之恩, 割不断的儿女情

 2.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3.英年早逝痛不已 清风明月永思念

 4.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 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5.母仪千古、 福寿全归、 典型宛在、 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 教子有方、 忠厚待人、 德及梓里、 名留后世、 永垂不朽、 千古流芳、间容宛在、 松柏长青、 驾返蓬莱、 骑鲸西归、 哲人其萎、 鹤归华表、 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6.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 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7.爸爸妈妈,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8.身处贫贱, 志行坚贞; 积善成德, 宜享其隆

 9.庇佑子孙, 事业有成; 铭碑纪表, 后世显荣

 10.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11.清名终古长留 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

  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12.留有勤劳典范 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 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13.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碑文范例(碑后文|墓志铭)

  [ 写给友人 ]

  1.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2.大海因浪花而美丽, 人生因友谊而充实, 我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

  3.朋友,相识、 相知、 相念……

 [ 各行业墓志铭 ]

  1.医德誉同济, 人品励后辈; 笑貌今犹在, 怀念到永恒

 2.教师:

 鞠躬尽瘁, 精心治校育桃李; 风范长存, 德才兼备铸师魂; 为人师表,

 桃李天下; 献身教育, 功在千秋;

  3.育传身教, 育人一方; 尽心尽责, 勤勉一生

 4.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5.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 写给夫妻对方 ]

  1.夫妻相共情深似海, 一朝决别痛彻心扉;

  2.弄不清思绪万千, 望不穿心湖微澜, 看不透咫尺牵绊, 数不尽月夜更换, 舍不去情深缘浅, 放不下无尽挂牵。

  3.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 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

  [ 感恩父母 ]

  1.忘不了的养育之恩, 割不断的儿女情

 2.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3.英年早逝痛不已 清风明月永思念

 4.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 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5.母仪千古、 福寿全归、 典型宛在、 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 教子有方、 忠厚待人、 德及梓里、

 名留后世、 永垂不朽、 千古流芳、 间容宛在、

 松柏长青、 驾返蓬莱、 骑鲸西归、 哲人其萎、

 鹤归华表、 宝婺星沉、 凤落长空

 6.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 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7.爸爸妈妈,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8.身处贫贱, 志行坚贞; 积善成德, 宜享其隆

 9.庇佑子孙, 事业有成; 铭碑纪表, 后世显荣

 10.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11.清名终古长留 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

  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12.留有勤劳典范 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 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13.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14.多年教导, 音容笑貌永铭心下, 教子耕读成大器

 15.一朝诀别, 言谈举止化为儿行, 嘱孙文武继良风

 16.寿越八秩, 惠言惠行炳后世 含辛茹苦, 独当风雨四十载 仙游九天, 仁爱仁心传千秋 呕心沥血, 力践耕读一百年

 17.节俭律己, 抱儿育女, 恩情难忘 严父荣归, 想念惟流伤感泪

 18.勤力持家, 养子扶孙, 功德圆满 子孙哀悼, 惭愧未报养育恩

  19.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20.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21.慎终不忘父母志 追远常存孝子心

 22.正气一身昭日月

 23.仁德两字传子孙

 24.养育千恩, 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 喻嗣不忘!

  25.养子女功德比山重 敬父母不忘养育恩

 26.忘不了的养育之恩, 割不断的儿女情

 27.爸爸妈妈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28.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 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29.父亲是山母亲是水,走遍千山万水,总走不出山的呼唤水的挂念

 30.百呼不闻严慈声, 千载难忘养育恩

 31.慈恩不尽莲花座, 好梦已圆罗汉堂

 32.劳模父母含辛茹苦, 人中之杰留芳千古

 33.一生奉献于儿女, 心底无私天地宽;

  34.严教如山嘉勉子孙, 慈恩似海福泽后代;

  35.于事业精益求精, 于人生善良热情, 于儿女言传身教, 于生活勤俭始终;

  36.春花秋月何时了, 冷雨黯风此刻终, 悼念不忘亲教诲, 情怀仍忆旧音容;

  37.寸草之恩报春晖, 滴水之情报涌泉, 父母之恩重如山, 儿女情长伴终年;

  38.相依为命度难关, 相敬如宾共举案, 相得益彰育儿女, 相濡以沫尽晚年;

  39.风风雨雨几十年, 养育之恩受艰难, 愤然离世倍思念, 愿父长眠笑九泉;

  40.父女情, 母女爱; 长相依, 永相伴

 41.相依为命度难关, 相敬如宾共举案, 相得益彰育儿女, 相濡以沫尽晚年;

  42.寸草之恩报春晖, 滴水之情报涌泉, 父母之恩重如山, 儿女情长伴终年; 风风雨雨几十年, 养育之恩受艰难, 愤然离世倍思念, 愿父长眠笑九泉

  [ 写给儿女的话 ]

  1.愿掌上明珠的灵魂在此得到永生

 2.“他来到这世上, 四处看了看, 不太满意, 就回去了。

 ”——夭折婴儿

 3.愿爱子(女)

 与天地共存

 4.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5.宝贝,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 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爱

 6.宝贝, 让我思念的小舟满载爱伴你远航

 7.愿掌上明珠在此安息

 8.安息吧, 孩子!

 无论是在遥远的天堂, 还是在我心中, 你都是最美丽的天使

 9.你来过, 很优秀

 10.我来过, 我很乖

 11.愿我的爱常伴宝贝左右

 12.希望在天堂的你依然是个快乐的天使!

 13.轮回后, 我们还做母(父)

 女

 14.宝贝, 天堂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丽

 15.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16.流年似水, 纯真依旧

 17.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孩子

 18.青春无悔正当年却随仙人做千古

 19.四世同堂齐悲哀而悼英才传一世

 [ 名人墓志铭赏析 ]

  1.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 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

 2.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3.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

 4.马克·吐温: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 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

 5.贝多芬: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

 6.普希金:

 “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 爱情和懒惰, 共同消磨了 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 可在心灵上, 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

 7.“躺在这墓碑下面的是吝啬鬼杰米·瓦特, 他在某天上午 10 时去世, 当然, 他省下了一顿午餐。

 ”——吝啬鬼“这儿躺着一个不肯花钱买药的人, 他若是知道葬礼的花费有多少, 大概会追悔他的吝啬。

 ”

 8.在赫瑞斯提前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 这样写道:

 这是个快乐的人,

 而且是个独乐的人。

 这个人可以说今天是他自己的,

 内心无忧无虑的人,

 能够说:让他们明天倒霉去吧,

 反正我活过了今天。

 [

 通用版

 ]

  1.生如夏花之绚烂 , 死如秋叶般静美

 2.我思念的小舟满载祝福伴你远航天涯

 3.求福不如求平安, 平安就是添福寿

 4.我渴望在这个墓穴里找到安宁!

 和母亲在一起, 我觉得死也轻松。

 象早年那样,我可以安身了, 现在, 永远, 又能和母亲并排而眠。

  5.阳刚正气, 抗强助弱, 热肠屈已为友而想, 儿狠只顾去, 唯留思念让亲人想见只能在梦中。

  6.在这多雨的季节, 我的无尽思念已化作绵绵雨丝落入九泉。

  7.你的生命是一曲难忘的歌

 8.您从我们身边被悄悄地带走了, 但我们曾经拥有的谁也无法带走。

  9.生命不是永恒的赠品...

篇三:功德碑文

捐资修路功德碑序(碑文)范文 虎啸龙吟功德碑千 秋 秋乡贤村路 盘龙吾乡,人 杰 杰地灵。庚寅岁次,虎啸龙 吟 吟。吾乡贤明者,胜利、训 告 告诸公,顺时应势,倡修村 路 路。院内叔侄,深明大义, 踴 踴跃捐资。夫头亲友,热心 诚 诚意,慷慨解囊。更有客乡 游 游子,忠贤、志云诸位,心 系 系故乡,鼎力相帮。众志成 城城,吾村之路美矣。行于途 , ,途坦心畅;思其惠,惠及 子 子孙;论其功,功在千秋。

 饮 饮水思源,倡导者、资助者 、 、言赞者,其懿行善举,令 人 人敬仰。故录其芳名,立碑 记 记之者也。铭其功,彰其德 , ,显其志,扬其名,以期百 世 世流芳。亦冀昭示后人,弘 扬 扬善德,共建家乡,再创辉 煌 煌。

 镇村捐资修路功德碑

  胡坡吾乡,人杰地灵,民 风 风淳朴,薪火两旺。惟村路 长 长年失修,交通不畅,雪泥 雨 雨浆,行人难当。父老期盼 大 大道,联通村乡;百姓渴求 坦 坦途,步入康庄。然困于财 力 力,久拖成憾,梦想切切, 目 目标茫茫。维公元二 oo 八 年 年,岁次戊子,乡贤者王东 记 记、王清满、王金富、王荣 生 生诸公共襄盛举,振臂首倡 。

 。上沐党恩浩荡,情系农家 ; ;下靠令泽书记,鼎力相帮 ; ;外有行商游子如王显平、 胡 胡满堂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 ;内多邻舍父老深明大义, 踊 踊跃奔忙。筹款二十三万, 叩 叩石垦壤,挥汗若汤;历时 两 两月有半,三里通衢,幸得 厥 厥成。今徐

 行千米坦途,遥 思 思经年梦想,从兹停骖有所 , ,息鞭有亭,泥难牵足,车 不 不扬尘,诚一世之功也。嗟 夫 夫!绵绵厚士,育物树人; 泱 泱泱古风,归真至善。吾乡 党 党之急公好义,一脉相承, 源源远流长。人不分黄发垂髫 、 、贫富显扬,业遑论坐贾行 商 商、引车卖浆,雏知反哺, 羔 羔解跪乳,品正德馨,坚忍 包 包容,乐施善德,扶危济困 。

 。其较之彼名车洋裘,骄富 于 于乡里而数典忘祖者,其差 别 别何啻天渊?而诸贤功高德 厚 厚,热忱公益,遗福桑梓, 尤 尤令人敬仰。故特立此碑, 铭 铭其功,彰其德,显其志, 扬 扬其名,以期百世流芳;亦 昭 昭后昆饮水思源,追慕先骥 , ,弘扬善德,共建家乡云。

  撰文:

 铁笔:

 丹书:

  公元二 oo 八年十月立

篇四:功德碑文

  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 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 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 享年八十一岁。

 先父出身农家, 受先祖之教诲恩泽, 以农为业, 为本, 为贵, 躬亲耕作, 颐养天年; 以家为 职, 为根, 为重, 苦心经营, 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 安分守己处事, 耿直无媚, 俭朴不 奢。

 含辛茹苦一世, 兢业操劳终生。

 八十一载平凡普通, 淡泊寡欲与世无争。

 无愧于苍天厚 土, 荣耀于列祖列宗, 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热门分享 最新分享 好友的分享 我的分享 如何分享?问题反馈

 xuelihebei 的分享 分享 碑文、 悼文、 祭文、 挽联选编(第一篇 碑文一)

 碑文 碑文 碑文、 悼文、 祭文、 挽联选编(第一篇 碑文一)

 碑文 碑文 第一篇 碑文 一、 碑文 碑文的概念、 概述 碑文 顾名思义,

 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 碑文 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出现, 当时的碑, 如宫馆中的测影碑, 宗庙中的系牲碑, 墓旁 的下棺碑, 都不刻文字, 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 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

 碑文,

 碑文 碑文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碑文 碑文, 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 广义的碑文 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 碑文 碑文 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 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 只 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 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 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 墓上 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

 凿有窟窿,

 以便穿绳装辘轳,

 下棺时绞动辘轳使棺椁平稳地落入墓室。

 有了文字的碑是后来才有的, 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做“刻石” 碑, 本是指竖石而言的, 相传 秦始皇就在泰山玉皇顶竖有无字碑。

 刻在碑上的文字,

 碑文 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的。

 叫碑文 碑文,

 不是为立碑而作的文章, 虽刻在碑上, 不能叫碑文 碑文。

 秦汉以后, 树碑是为了刻文,

 碑文 有碑必有文,

 就不重视无字碑了 ,

 久而久之,

 文与碑合二为一,

 说到碑就是指碑文 碑文。

 碑文 碑 文原只专供有钱财地位的人而用, 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立碑, 也立不起碑。

 直到后来, 刻碑风 俗才走向了 民间。

 碑文的种类繁多、庞杂。

 今天有些过去的碑文 碑文已经消亡, 有的得 碑文 碑文 到了 发展, 也诞生了 一些新的碑文 碑文。

 下面, 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碑文 碑文的情况。

 碑文 碑文 二、 碑文 碑文的种类 碑文 我国从汉朝以后, 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 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

 城池之碑, 宫室之碑, 桥道之碑, 坛井之碑, 家庙之碑, 风土之碑, 灾祥之碑, 功德之碑,

 墓道之碑, 寺观之碑, 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 后人效

 法, 中国的名胜古迹, 形成独特的“碑 石林立” 的民族特色。

 因此, 碑文 碑文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碑的种类繁多, 碑文 碑文的体 碑文 碑文 裁各具特色, 归纳起来, 可分六类:

 (一) 功德碑 1. 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 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的功德而立的, 也就是说是给活人歌功颂德的。

 如李白《武昌宰韩

 君去思颂碑并序》

 , 秦李斯曾刻石颂扬过秦始皇的文治武功等。

 2. 文体要求 功德碑碑 碑 文的体裁可以是韵文, 也可以是散韵结合的, 还可以是活泼新颖的纯散文形式。

 3. 注意事项 功德碑是为了 宣传,

 文句倘若过分深奥就失去了树碑的意义,

 所以语言通俗是碑文 碑文务必要恪 碑文 守的原则。

 另外, 古人把立德、 立功、 立言当成了努力方向,今人大体也是如此, 所以立功 德碑、 记工颂德且记要恰如其分, 不可夸大或缩小事实,贻笑大方。

 (二) 庙碑 庙碑 品种很多, 有寺碑、 庵碑、 神庙碑、 宗庙碑、 家庙碑等, 都是为神仙鬼灵而立的。

 中国古代 各种庙宇众多, 故庙碑也到处可见。

 庙碑的一般格式包括题目、 碑文 碑文作者、 书者、 篆额者、

 碑文 勒石者和立碑年月等。

 (三) 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 碑文, 这类碑文 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 碑文 碑文 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 碑文主要分两种。

 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 碑文 份, 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 另一种墓碑除了 表明死者的身份外, 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 成就, 功劳过失, 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 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纪念碑 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 件,

 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

 《人民英雄纪念碑》

 如 、

 《林公则徐纪念碑》

 (五)

 。

 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或有意义的事情的碑文 碑文。

 如《王若飞 碑文 等烈士殉难记事》

 。

 记事碑文 碑文当以记叙为主, 少发议论。

 另外,立记事碑需是重大 碑文 的或有价值的事情, 而不可随意立记事碑, 立碑过滥, 就失去了立碑的本意。

 (六) 诗碑 这种碑不是指用诗词体裁写的碑文 碑文, 而是指为诗而立的碑。在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刻上 有 碑文 关名人的诗词常常会增加游客的兴致,

 使湖光山色平添许多文化氛围,

 这样的诗碑在名川 大 山几乎到处可见。

 三、 碑文 碑文方式 碑文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 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岳 父大人

 之灵 (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 ×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岳 母某太夫人之灵 (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 (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 (对丈夫)

 先室某 某夫人之灵 (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 弟之灵 (对朋友或弟子)

 四、 碑文 碑文例文 碑文 (一)

 墓碑 程砚秋墓碑碑文 碑文 程砚秋同志, 满族, 北京人, 生于一九零四年。

 六岁时学习京剧、 昆曲。

 曾受业于 名师王瑶卿之门。

 十七岁即成班演出。

 他在歌唱和表演方面刻苦钻研, 勇于革新, 形成了 独 特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的戏剧艺术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三十余年来, 他的艺术一直为广大 观众所喜爱。

 砚秋同志出身贫苦家庭, 对于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为人刚正不阿, 嫉恶如仇。

 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 曾先后编演《春闺梦》《荒山泪》 等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

 的戏剧二十余出,

 以反对军阀混战和国民党政府的苛政猛于虎的统治,

 这表现了 他平素所主 张的戏剧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

 他因反对敌伪的压迫, 决然脱离舞 台生活, 下乡 务农, 坚持不为敌人演出,表现了 高尚民族气节。

 全国解放后, 他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所鼓舞, 从一九四九年起即积极参与国 际和平运动和戏曲改革工作。

 抗美援朝中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参加抗美援朝捐献演出,

 并到全国各地进行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

 在国家举办的历次全国演员讲习会和日常教

 学中, 他尽心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

 他工作认真, 作风朴素, 对党和国家 的任务全力以赴。

 一九四九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特邀代表,

 一九五四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戏剧 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委员, 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砚秋同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 革命觉悟不断提高, 决心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曾经 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一九五七年十月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一九五八年三 月九日因患心肌梗塞症不幸逝世, 享年五十四岁。

 经党组织批准, 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 员。

 摘自 《程砚秋传》

 张门祖妣刘氏太母之碑 张门十三世刘氏太母系马尾名门之女, 我祖仲俚之贤妻也。

 世居刘家寺下堡社, 太母一生勤 俭朴实, 习文练武, 智勇双全, 身强体健, 尊老爱幼, 深明大义。

 同治乱贼直逼下堡, 时值 青壮者外出, 太母临危不惧, 巧施空城之计, 只身迎敌, 妇幼得以脱险。

 其后贼兵回攻墩顶,

  太母以古稀之身护众突围, 孤身拼搏, 终因寡不敌众, 壮烈殉难。

 太母生于乾隆五十三年,

 卒于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未时, 享年七十有六。

 生子四曰省、 敏、 勉、 瑚, 七女俱皆成人,

 今者枝繁叶茂, 合族三千余口, 家声响振, 门楣生光, 福田以报, 方兴未艾。

 铭曰:

 伟哉太母, 功绩浩荡, 性存高节, 勉力向上, 为族殉身, 气壮心朗, 勒石彰德, 千载 是仰!

 十九世孙 张国琦敬撰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靖远县副县长高才庭敬校 2006. 3. 6 日 先考讳辉祖碑铭 先考讳辉祖。

 生于一九三 0 年, 卒于二 00 五年, 享年七十又六。

 祖籍临洮, 出身名门, 后 举家移居靖远,

 建业立家, 侍母育弟, 教子哺女, 在法院、 教育、 财税等部门工作四十余载,

 奉 公守法, 尽心竭力。

 终生辛劳, 一世勤谨,

 凡工作之地皆留清名, 单位表扬, 百姓颂扬, 生二男八 女, 子女皆各嗣其家, 家兴业旺, 子孙茂兴, 有内孙三, 孙女四, 外孙七, 外孙女十二, 人 才辈出, 分居甘、 新、 川三省区, 党、 政、兵、 农、 工、 学、 商行行有成, 个个出众。

 可谓 厚德载物, 昊天罔极也。

 铭曰:

 痛哉我父, 难忘手泽, 永忆天伦, 悲深陟岵, 性存高节, 泽被后世。

 勒石彰德, 千载 是仰!

 子 边靖涛 婿 公元二 00 七年三月十九日 张国琦 叩 奉

 碑 文 魏老太公讳治藩, 靖远县三滩乡 朝阳村人。

 生于公元一九一八年农历八月廿一日,卒于公元 二 00 一年农历三月初二酉时, 享年八旬有四。

 公一生以仁为本, 品德高尚,秉性刚直, 名望颇高。

 公生于乱世, 历尽坎坷, 早年丧母, 与 父亲相依为命, 而立之年, 娶联合村望族王孺人讳安花为妻, 相敬如宾, 同甘共苦, 共度艰 难。

 公尊敬长辈,和睦四邻, 友善待人, 教子有方, 六男三女皆已成家立业, 各有建树:

 长 子育仁、 三子育巍、 四子育尧、 五子育祯、 幼子育银承继父业, 勤于农作; 仲子育才耕耘教 坛, 桃李满天下; 女儿俊芳、 俊彩、 俊梅皆持家能手。

 如今四世同堂, 兰桂腾芳, 家门共计 三十九口。

 公晚年家遭不测, 长媳、 次女患玩疾,

 先后谢世, 公忍巨大痛苦对子孙疼爱有加。

 公在世不厌其倦, 谆谆教诲子女要正直做人, 令族人梓里感动不已。

 今公正当颐养天年,奈 何天不假年, 溘然长逝。

 悲哉痛哉, 为颂公之厚德, 特撰文以表缅怀。

 铭曰:

 黄河之水育魏公, 仁孝勤俭留英名,

 高风亮节乡 邻颂, 恩德绵长泽子孙。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陈建平敬撰 靖远一中工会主席雒庆年敬书 辛巳年三月初五 文 君讳学鹏, 族居靖远营防,后徙乌兰王窑。

 生于一九三 0 年古八月十八日, 卒于二 00 一年古三月廿九日, 享年七旬有二.

 君一九五一年参加工作, 文革受屈, 归乡 务农; 七九

 年复职, 在靖远农行工作; 九二 年退休。

 君宽厚正直, 至诚奉公, 多次被评为先进。君妻郭氏, 相敬如宾, 有五子十一孙。

 君慈孝, 穆兄友邻, 育子抚孙。

 长子世峰, 仲子世勤, 精于农耕; 三子世爱, 营运有道; 四 子世忠, 学业有成; 五子世成, 秉承父业,如今儿孙绕膝, 本该乐享天年, 奈何, 沉疴莫度,

 一朝千古, 呜呼哀哉!

 铭曰:

 天地之苍茫兮, 德范常昭,

 江流之宛转兮, 倏尔远行。

 松柏之挺拔兮, 代有达人,

 墨翰之咏志兮, 山怀水铭。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陈建平敬撰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包正之敬书 辛巳年四月初三日 文 胡公讳文正, 靖远隍庙人。

 生于民国廿一年腊月廿六日子时, 卒于天运癸未二月十七 日, 享年七旬有二。

 公一生敦厚正直, 胸襟豁达, 于公于私, 问心无愧。

 幼小聪颖, 兄弟五人中, 惟公学 有所成。

 一九五 0 年靖师毕业, 随后在省办农业培训班深造; 五一年在定西地区农业技术推 广站工作; 五四年由省农业厅调配, 任天水专区通渭县农业技术站站长, 当年被选为县第一 届人大代表; 五八年在引洮工程, 后蒙屈为右派, 六二年回乡务农; 七九年平反, 组织上安 排在靖远县农业技术站, 从事玉米、 小麦良种的科研实验工作, 荣获省科研二等奖, 成绩卓 著, 九一年光荣退休。

 弱冠, 娶临洮冯氏为妻, 相敬如宾, 慈孝穆兄, 亲友睦邻, 共同承担 着育子抚孙的重任。

 公教子有方, 三男二女, 各有建树。

 三男:

 靖临、 靖洮、 靖博, 经营有 方, 家道殷实; 两女嫁为良善, 理家能手。

 孙辈之中, 孙婷婷聪颖勤奋, 榜上有名。

 公在世,

 不厌其倦, 教诲子女, 正直做人, 族人梓里, 感动不已。

 而今, 儿孙绕膝, 乐享天年, 奈何 天不假年, 一朝千古。

 呜呼哀哉!

 铭曰:

 呜呼胡公, 备尝艰难。

 敦厚清廉, 豁达乐观。

 稼穑为本,成绩卓然。

 生是人杰, 逝为鹤灵。

 德范常昭, 山怀水铭。

 碑 碑

 靖远一中教师陈建平敬撰 一中教师包正之敬书 公元 2003 年农历 2 月 21 日

 靖远

 宋老太公之碑 宋老太公讳文海, 靖远五合人, 生于公元 1930 年古 9 月 29 日, 卒于农历闰四月初六, 享年七 旬有二。

 太公幼贫, 九岁失怙。

 孤苦伶仃, 生计维艰, 佣而耕牧。呜呼, 人间辛酸已备尝矣!

 稍长入 赘, 弱冠而婚。

 四九年, 天地覆, 公若渴骥奔泉, 枯木逢春, 遂生机勃发; 五八年入党, 有 斯旋步旋升, 终为一方贤达耆俊; 三十余载为造福桑梓, 忘身忘家, 殚尽竭虑, 鞠躬尽瘁,

 而在所不计。

 太公身勤于政, 而终其一生,曰公曰正曰明曰廉曰威。

 公者, 居心公正, 心系百姓, 唯公唯 务; 正者, 无媚曲佞巧之心,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明者, 肝胆相照, 若日月

 朗朗; 廉者苟 谋私利, 自尊自爱, 如白璧无暇; 威者, 松柏凌霜, 劲而自拔; 天长地久, 居心自鉴。

 父老 引为知己, 乡 亲信为同怀; 念之切, 忆之深, 有口皆碑, 尽吐慧而生香。

 太公秉时代之风云, 如蛟腾于深渊, 抗鼎负轭, 建树良多; 造福于四野, 植林带于通衢, 赈 贫乏而济困, 建学堂以启蒙, 凡此种种, 莫不...

篇五:功德碑文

功德碑文

 朝披霞光,夜沐银辉,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惟六百米东西大道美中不足:道路长年失修,行者多有不便。虽有重修之心,然受困于财力而久拖成憾事。丙戌年仲夏,“八荣八耻”活动方兴未艾,恰逢建党八十五周年华诞,党委号召捐资修路。1100 多名共产党员踊跃捐资,各单位鼎力相助;感人之事,数不胜数。此次义举,共筹资275802 元,仅用七天,胜利竣工,可谓得民心则事顺。特立碑勉之。

  修路功德碑文

 百万善民集资修道

  代代益步入出山庙 流水似金确保平安

  芳香浓郁四海风飘 经庙主***指点,香友理事会会长***等同志大力协助,并有**牵线,湖南省邵关镇金牛区译泊丁同志,带头筹资二万元,以及众香友千集万凑,於丁亥年七月动工己丑年九月竣工。修建水泥路八百八十余米,及其它附属工程,总投资一十三万二千二百元,给众人造就了进出山庙之方便,此义举可敬可仰,特立碑纪念。

  修路功德碑文

 盘龙吾乡,人杰地灵。庚寅岁次,虎啸龙吟。吾乡贤明者,胜利、训告诸公,顺时应势,倡修村路。院内叔侄,深明大义,踊跃捐资。夫头亲友,热心诚意,慷慨解囊。更有客乡游子,忠贤、志云诸位,心系故乡,鼎力相帮。众志成城,吾村之路美矣。行于途,途坦心畅;思其惠,惠及子孙;论其功, 功在千秋。饮水思源,倡导者、资助者、言赞者,其懿行善举,

 令人敬仰。故录其芳名,立碑记之者也。铭其功,彰其德,显其志,扬其名,以期百世流芳。亦冀昭示后人,弘扬善德,共建家乡,再创辉煌。

 镇村捐资修路功德碑 胡坡吾乡,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薪火两旺。惟村路长年失修,交通不畅,雪泥雨浆,行人难当。父老期盼大道,联通村乡;百姓渴求坦途,步入康庄。然困于财力,久拖成憾,梦想切切,目标茫茫。维公元二 oo 八年,岁次戊子,乡贤者王东记、王清满、王金富、王荣生诸公共襄盛举,振臂首倡。上沐党恩浩荡,情系农家;下靠令泽书记,鼎力相帮;外有行商游子如王显平、胡满堂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内多邻舍父老深明大义,踊跃奔忙。筹款二十三万,叩石垦壤,挥汗若汤;历时两月有半,三里通衢,幸得厥成。今徐行千米坦途,遥思经年梦想,从兹停骖有所,息鞭有亭,泥难牵足,车不扬尘,诚一世之功也。嗟夫!绵绵厚士,育物树人;泱泱古风,归真至善。吾乡党之急公好义,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人不分黄发垂髫、贫富显扬,业遑论坐贾行商、引车卖浆,雏知反哺,羔解跪乳,品正德馨,坚忍包容,乐施善德,扶危济困。其较之彼名车洋裘,骄富于乡里而数典忘祖者,其差别何啻天渊?而诸贤功高德厚,热忱公益,遗福桑梓,尤令人敬仰。故特立此碑,铭其功,彰其德,显其志,扬其名,以期百世流芳;亦昭后昆饮水思源,追慕先骥,弘扬善德,共建家乡云。

篇六:功德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碑文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 碑文碑文一)

 碑文碑文、悼文、祭文、挽联选编(第一篇

 碑文第一篇

  碑文碑文 一、碑文碑文的概念、概述

  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碑文。

  碑文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 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 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绳装辘轳,下棺时绞动辘轳使棺椁平稳地落入墓室。

  有了文字的碑是后来才有的,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做“刻石”碑,本是指竖石而言的,相传秦始皇就在泰山玉皇顶竖有无字碑。刻在碑上的文字,叫碑文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的。不是为立碑而作的文章,虽刻在碑上,不能叫碑文秦汉以后,树碑是为了刻文,有碑必有文,就不重视无字碑了,久而久之,文与碑合二为一,说到碑就是指碑文碑文。

  碑文碑文原只专供有钱财地位的人而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立碑,也立不起碑。直到后来,刻碑风俗才走向了民间。

  碑文碑文的种类繁多、庞杂。今天有些过去的碑文碑文已经消亡,有的得到了发展,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碑文碑文。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碑文二、碑文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

 (一)功德碑1.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的功德而立的,也就是说是给活人歌功颂德的。如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 ,秦李斯曾刻石颂扬过秦始皇的文治武功等。2.文体要求

  功德碑碑文裁可以是韵文,也可以是散韵结合的,还可以是活泼新颖的纯散文形式。3.注意事项

  功德碑是为了宣传,文句倘若过分深奥就失去了树碑的意义,所以语言通俗是碑文碑文务必要恪守的原则。另外,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当成了努力方向,今人大体也是如此,所以立功德碑、记工颂德且记要恰如其分,不可夸大碑文一)

 碑文。

 我国制碑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文,这种碑文。

  碑文的情况。

 碑文成了使用范围碑文的体

 或缩小事实,贻笑大方。(二)庙碑

  庙碑品种很多,有寺碑、庵碑、神庙碑、宗庙碑、家庙碑等,都是为神仙鬼灵而立的。中国古代各种庙宇众多,故庙碑也到处可见。庙碑的一般格式包括题目、碑文立碑年月等。(三)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墓中死者的身份, 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 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功劳过失,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纪念碑

 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公则徐纪念碑》 。(五)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或有意义的事情的碑文碑文。如《王若飞等烈士殉难记事》 。

 记事碑文记叙为主,少发议论。另外,立记事碑需是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情,而不可随意立记事碑,立碑过滥,就失去了立碑的本意。(六)诗碑

  这种碑不是指用诗词体裁写的碑文碑文,而是指为诗而立的碑。在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刻上 有关名人的诗词常常会增加游客的兴致,使湖光山色平添许多文化氛围,这样的诗碑在名川 大山几乎到处可见。

 三、碑文碑文方式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岳父大人之灵

  (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灵

  (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

  (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

  (对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灵

  (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弟之灵

  (对朋友或弟子)

 四、碑文碑文例文 (一)墓碑 程砚秋墓碑碑文碑文

  程砚秋同志,满族,北京人,生于一九零四年。六岁时学习京剧、昆曲。曾受业于名师王瑶卿之门。十七岁即成班演出。他在歌唱和表演方面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戏剧艺术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三十余年来,他的艺术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砚秋同志出身贫苦家庭,对于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 曾先后编演 《春闺梦》 、 《荒山泪》等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戏剧二十余出, 以反对军阀混战和国民党政府的苛政猛于虎的统治,这表现了他平素所主张的戏剧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他因反对敌伪的压迫,决然脱离舞台生活,下乡务农,坚持不为敌人演出,表现了高尚民族气节。

 全国解放后,他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所鼓舞,从一九四九年起即积极参与国际和平运动和戏曲改革工作。抗美援朝中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捐献演出,并到全国各地进行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在国家碑文作者、书者、篆额者、勒石者和碑文,这类碑文碑文是赞颂死者的,碑文主要分两种。一种仅仅标明碑文当以

 举办的历次全国演员讲习会和日常教学中, 他尽心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传授给新的一代。他工作认真,作风朴素,对党和国家的任务全力以赴。一九四九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特邀代表, 一九五四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委员,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砚秋同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革命觉悟不断提高,决心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曾经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于一九五七年十月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九五八年三月九日因患心肌梗塞症不幸逝世,享年五十四岁。经党组织批准,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摘自《程砚秋传》 张门祖妣刘氏太母之碑 张门十三世刘氏太母系马尾名门之女,我祖仲俚之贤妻也。世居刘家寺下堡社,太母一生勤俭朴实,习文练武,智勇双全,身强体健,尊老爱幼,深明大义。同治乱贼直逼下堡,时值青壮者外出,太母临危不惧,巧施空城之计,只身迎敌,妇幼得以脱险。其后贼兵回攻墩顶,太母以古稀之身护众突围,孤身拼搏,终因寡不敌众, 壮烈殉难。

 太母生于乾隆五十三年, 卒于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未时,享年七十有六。生子四曰省、敏、勉、瑚,七女俱皆成人,今者枝繁叶茂,合族三千余口,家声响振,门楣生光,福田以报,方兴未艾。

 铭曰:伟哉太母,功绩浩荡,性存高节,勉力向上,为族殉身,气壮心朗,勒石彰德,千载是仰!

 十九世孙

  张国琦敬撰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靖远县副县长高才庭敬校 2006.3.6日 先考讳辉祖碑铭

  先考讳辉祖。生于一九三0年,卒于二00五年,享年七十又六。祖籍临洮,出身名门,后举家移居靖远, 建业立家,侍母育弟,教子哺女,在法院、教育、财税等部门工作四十余载, 奉公守法,尽心竭力。终生辛劳,一世勤谨, 凡工作之地皆留清名,单位表扬,百姓颂扬,生二男八女,子女皆各嗣其家,家兴业旺,子孙茂兴,有内孙三,孙女四,外孙七,外孙女十二,人才辈出,分居甘、新、川三省区,党、政、兵、农、工、学、商行行有成,个个出众。可谓厚德载物,昊天罔极也。

  铭曰:痛哉我父,难忘手泽,永忆天伦,悲深陟岵,性存高节,泽被后世。勒石彰德,千载是仰!

 子

  边靖涛

  婿

  张国琦

  叩 奉

  公元二00七年三月十九日

 碑

 文 魏老太公讳治藩, 靖远县三滩乡朝阳村人。

 生于公元一九一八年农历八月廿一日,卒于公元二00一年农历三月初二酉时,享年八旬有四。

 公一生以仁为本,品德高尚,秉性刚直,名望颇高。公生于乱世,历尽坎坷,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而立之年,娶联合村望族王孺人讳安花为妻,相敬如宾,同甘共苦,共度艰难。公尊敬长辈,和睦四邻,友善待人,教子有方,六男

 三女皆已成家立业,各有建树:长子育仁、三子育巍、四子育尧、五子育祯、幼子育银承继父业,勤于农作;仲子育才耕耘教坛,桃李满天下;女儿俊芳、俊彩、俊梅皆持家能手。如今四世同堂,兰桂腾芳,家门共计三十九口。公晚年家遭不测,长媳、次女患玩疾,先后谢世,公忍巨大痛苦对子孙疼爱有加。公在世不厌其倦,谆谆教诲子女要正直做人,令族人梓里感动不已。今公正当颐养天年,奈何天不假年,溘然长逝。悲哉痛哉,为颂公之厚德,特撰文以表缅怀。铭曰:

  黄河之水育魏公,仁孝勤俭留英名,

  高风亮节乡邻颂,恩德绵长泽子孙。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陈建平敬撰

 靖远一中工会主席雒庆年敬书

  辛巳年三月初五

  碑

 文

 君讳学鹏, 族居靖远营防, 后徙乌兰王窑。

 生于一九三0年古八月十八日,卒于二00一年古三月廿九日,享年七旬有二.

 君一九五一年参加工作,文革受屈,归乡务农;七九年复职,在靖远农行工作;九二年退休。君宽厚正直,至诚奉公,多次被评为先进。君妻郭氏,相敬如宾,有五子十一孙。君慈孝,穆兄友邻,育子抚孙。长子世峰,仲子世勤,精于农耕;三子世爱,营运有道;四子世忠,学业有成;五子世成,秉承父业,如今儿孙绕膝,本该乐享天年,奈何,沉疴莫度,一朝千古,呜呼哀哉!铭曰:

 天地之苍茫兮,德范常昭,

 江流之宛转兮,倏尔远行。

 松柏之挺拔兮,代有达人,

 墨翰之咏志兮,山怀水铭。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陈建平敬撰

  靖远一中语文教师包正之敬书

  辛巳年四月初三日

 碑

  文

 胡公讳文正,靖远隍庙人。生于民国廿一年腊月廿六日子时,卒于天运癸未二月十七日,享年七旬有二。

 公一生敦厚正直,胸襟豁达,于公于私,问心无愧。幼小聪颖,兄弟五人中,惟公学有所成。一九五0年靖师毕业,随后在省办农业培训班深造;五一年在定西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五四年由省农业厅调配,任天水专区通渭县农业技术站站长,当年被选为县第一届人大代表;五八年在引洮工程,后蒙屈为右派, 六二年回乡务农; 七九年平反, 组织上安排在靖远县农业技术站, 从事玉米、小麦良种的科研实验工作,荣获省科研二等奖,成绩卓著,九一年光荣退休。弱冠,娶临洮冯氏为妻,相敬如宾,慈孝穆兄,亲友睦邻,共同承担着育子抚孙的重任。公教子有方,三男二女,各有建树。三男:靖临、靖洮、靖博,经营有方,家道殷实;两女嫁为良善,理家能手。孙辈之中,孙婷婷聪颖勤奋,榜上有名。公在世,不厌其倦,教诲子女,正直做人,族人梓里,感动不已。而今,儿孙绕膝,乐享天年,奈何天不假年,一朝千古。呜呼哀哉!铭曰:

  呜呼胡公,备尝艰难。

 敦厚清廉,豁达乐观。

 稼穑为本,成绩卓然。

 生是人杰,逝为鹤灵。

 德范常昭,山怀水铭。

 靖 远 一 中 教 师 陈 建 平 敬 撰

  靖远一中教师包正之敬书

  公元2003年农历2月21日

  宋老太公之碑 宋老太公讳文海,靖远五合人,生于公元1930年古9月29日,卒于农历闰四月初六,享年七旬有二。

 太公幼贫,九岁失怙。孤苦伶仃,生计维艰,佣而耕牧。呜呼,人间辛酸已备尝矣!稍长入赘,弱冠而婚。四九年,天地覆,公若渴骥奔泉,枯木逢春,遂生机勃发;五八年入党,有斯旋步旋升,终为一方贤达耆俊;三十余载为造福桑梓,忘身忘家,殚尽竭虑,鞠躬尽瘁,而在所不计。

 太公身勤于政,而终其一生,曰公曰正曰明曰廉曰威。公者,居心公正,心系百姓,唯公唯务;正者,无媚曲佞巧之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明者,肝胆相照,若日月朗朗;廉者苟谋私利,自尊自爱,如白璧无暇;威者,松柏凌霜,劲而自拔;天长地久,居心自鉴。父老引为知己,乡亲信为同怀;念之切,忆之深,有口皆碑,尽吐慧而生香。

 ...

篇七:功德碑文

帝景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皇天眷佑我国家,显谟盛烈,世世相承。太祖肇基东土,缔构鸿图。世祖混一寰瀛,克诚骏业。笃生我皇考皇帝宣神圣之姿,立君师之极,大德广运,健行不息,至明如日,至仁如天,集皇王之大成,亘古今而首出,书契以来,罕有伦比,以扬列圣之耿光,以裕我无疆大历。服予小子,缵承基绪,既奉册宝,恭上尊谥,山陵礼毕,宜建穹碑,颂扬功德。钦惟我皇考临御六十余年,厚德崇功,布蔓宇宙,盈溢简牒,巍巍乎荡荡乎不可殚述。谨掇大概,镌勤贞珉,用昭垂亿万祀。叙日: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第三子也。

 母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崇天育圣章皇后在妊时, 孝庄文皇后见孝康章皇后衣裾若有龙绕, 知为毓圣之祥。逮降诞之辰,异香盈室,经日不散,五色光华与日并耀。宫人内侍,咸所瞻仰。天表奇伟,耳大声洪,双瞳日悬,隆准岳耸,肤理莹白,皎然玉质,举止严重,性度恢宏,敦敏聪明,出言中理。辛丑正月嗣登大宝,时甫八龄。孝庄文皇后问所欲,对日:惟愿天下安,兆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孝庄文皇后动容嘉叹,知能荷神器,为生民主也。自幼读书十行俱下,略不遗忘,讲幄既开,日与儒臣论难往复, 虽烈暑洹寒,款尝暂辍,焚膏继晷,常至中宵。逊志覃思,好古敏求,勤笃甚于儒素。谭经评史,发挥道奥,流览之功,遍于七略,缓及纬象,声律、算数,百家之书,莫不触类洞辙,得其精要。故知性知天,察人伦而明庶物,虽一名一物,皆研究精微,而一以贯之。敬天尊祖,桎祀必亲,齐明圣服,率礼无怠。至年逾六十,颇艰拜起。冬至上辛袷祭,群臣恳请遣官恭代,犹必亲诣郊庙, 省视陈设,行迎神之礼, 退居斋幄, 默致精诚, 俟礼毕,然后旋略。天性纯孝,事孝庄文皇后垂三十年,致爱尽诚,委曲周至。从幸时,乘马不离左右,道路不仄,即下马扶辇,逾岭则扶掖升降,弥加恭谨。康熙二十六年冬,孝庄文皇后圣体不豫,皇考亲尝汤药,席地而坐,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者,三十五昼夜。逮疾大渐,自撰祝词,步祷南郊,请减已算以延慈寿,伏地诚恳,涕泪交颐。至居庐时,哀瘠过甚,不盥沐者数十日。释服后,仍处偏殿,衣布素,恭送龙蟾,每日必步随数里,朝夕恸戚如初丧。终身思慕,每一言及,声泪俱发。事孝惠章皇后垂六十年,备极孝养。省方江南,避暑塞外,必奉銮舆以行。康.熙

 四十九年,孝惠章皇后寿跻七旬, 皇考亦年近六旬矣。

 正月元夕,宫中张灯设宴,躬亲起舞,称万寿觞。中外传为天家盛事。友爱裕亲王等,同问安慈宁宫,每叙家人之礼,亲亲之谊,久而弥笃。其疾也,屡亲视之;其薨也,屡亲临也。宗室中用其才俊而礼其高年,无爵位者亦有常廪。自康熙六年始亲政事,未明求衣,日昃忘食。数御门延见公卿,详论得失,综理万见,日有常程,靡所稽滞。尝于巡幸之次,章奏未至,秉烛以俟。或于四鼓披览达旦,遂忘寝息。孜孜图治,不自避逸,六十余年,始终惟一。虚已求言,以广视听,片词之善,必蒙采录。或星象示异,水早为诊,即命臣下直陈休咎所起,无所隐讳。又命督抚诸臣密奏地方利弊,所宜兴罢者,虽在万里之外,周悉情状,视若目前。审官班禄,必唯其当,内自六卿之属,外自县令以上,临轩召见,观其可否,然后命之。其以清修苦节荐闻者, 立行甄擢,以劝有位。

 介胄之士, 无小大,必亲视其能。

 开霁天颜,从容询问,寸长微绩,并加奖励,人皆感激自奋。圣性天授,一经觐竭,历久不忘。故文武之选,程材使器,官得其人,人称其职。皇考智勇天锡,庙算如神。三逆未叛之前,即烛其终为悖乱,宜早定大计,遣大臣趋召之。吴三桂果反,耿精忠继之。乃宣睿略,简禁兵守荆州、 安庆、镇江为声势,命诸王大臣为大将军,分道并进。三桂自出至衡州,湖南皆陷。王师扼之于岳州,用战舰据江湖,断贼饷道。三桂忧怖死。遂拔岳州,尽收湖南地。由陕西取汉兴,定四川。明年定贵州,又明年定云南,逆孽自焚,余党悉平。精忠兵出仙霞,旁扰温、台,大兵遏之衢州,屡摧其锋,遂北人仙霞,顺流而下。精忠自缚军前,温、台贼悉破散。尚之信最后反,王师北自韶州,东自潮州蹙之,之信束身乞降。其间孙延龄跳梁于桂林,王辅臣溃乱于宁羌,戈铤所指,不久就俘。当贼势之炽,大江以西,五岭以南,悉为贼踞,烽火几半海内。皇考默运神谟,不动声色,八载之间,再定寰宇,廊清氛翳。耿精忠之乱,郑经自厦门盗踞下游三府。精忠败,大兵乘胜复三府,经遁归厦门。越二年,克厦,门,经遁归台湾,以海舟守澎湖为门户。皇考决策命帅,治艨艟,以六月乘北风攻澎湖,再战败之,台湾震慑乞降,遂以其地为郡县。海氛起于明季,自郑成功巢穴兹岛,传子经及其孙,历三世,出没为闽南患,至是悉靖。察哈尔部布尔尼者,元之遗裔,其先世纳款,献传国玺,故荷特恩,尚主封王。父阿布奈渐为狂恣,皇考不忍臵之法,羁诸盛京,俾布尔尼袭封,召之不至,遂以所部叛。遣将帅劲旅讨之,两月之内,歼厥渠魁,招抚其

 众,北藩以宁。俄罗斯夙慕德化, 奉职贡,及其边人罗刹踞雅克萨城, 纳我逋逃,以扰索伦。兴师徂征,拔其城,纵其俘,振旅而还。会俄罗斯之国遣使上疏谢罪,命大臣往定边界,东北数千里延及海边,胥隶版图。厄鲁特者,元之牧牲人也,其头目噶尔丹,枭桀习战斗,劫服诸番残回子数百余城,复与喀尔喀构难,潜劫其众。故喀尔喀七旗数十余万众皆称臣内附。皇考亲巡塞外,受其朝谒,锡之名爵,颁谕两部落息兵宁人。噶尔丹顾顽梗弗率,以追喀尔喀为名,阑入边界。皇考计藩服,躬申天讨,以康熙三十五年春,亲统六师,由中路直抵克鲁伦,料贼必逸而西,另遣大将由西路进兵土刺。噶尔丹闻天兵至,弃其辎重,连夜西奔;恰遇西师于昭木多,大破之。噶尔丹收合余众,窜伏穷荒。其冬车驾再出,至鄂尔多斯,遣使招附。明年春,又出宁厦,循贺兰山。哈密擒其子以献,其族类丹济拉等潜输诚款。师次狼居胥山,天兵四布,噶尔丹势孤援绝,仰药自尽。丹济拉携其遗骸及子女人口来归, 朔漠荡平。其兄子策妄阿拉布坦, 素与噶尔丹有隙,乘其南发,潜据其地,诱致逋逃,种类渐滋,因图青海诸部及西域诸番,暗遣人攻拉藏杀之, 掠踞藏地。

 皇考以太宗文皇帝时班禅额尔德尼、 达赖喇嘛知东土有圣人,遣使归命,追念厥诚,不可以勿救。于是分遣诸将,率西宁诸路之兵自青海人,四川、云南之兵自拉里入。整旅前驱,不遣一矢,遂定藏地,复达赖喇嘛之位,安西域之众。其他西番诸国,无不欣喜感戴,委贽恐后,轸念东南水患,屡勤翠华,躬视河淮,每步长堤,或驾小舟,周回观览,高下险易,嘹如指掌,授策河臣, 罔不奏效。

 开中河以避黄河百八十里之险。

 沿下河则疏人字芒稻河注之江,浚虾须诸沟注之海。沿清河则培高堰,塞六坝,以蓄其势,开张福口、裴家场,以畅其流,治清河则竣云梯关,以通海口;筑排水坝,开陶庄引河,以导其北向;筑减水坝,修盐河,以泄其旁溢。于是淮不东漫而北敌黄,黄不南灌而东趋海。下河七州县, 化浸为沃,农桑遍野; 漕艘商舶,上下数千里, 安若衽席。其在畿辅之内,是堤子牙而漳、滏、滹沱无泛滥,开柳岔口而芦沟不横决。皆皇孝频年巡省,面授经画,用迄于成绩。勤求民瘼,凡能在呖雨之期,封疆大吏随时奏闻。偶有旱潦,无不周知,赈恤之恩,不稽自日,筹画详尽,溥遍优渥,故虽有愆伏而民忘其灾。远至蒙古诸藩,并廑睿虑,分遣使臣,教以网罟、耒耜之利,俾知鲜食艰难, 每闻积雪荒歉, 即赐之牲蓄米粮, 咸获赡给。康熙三十六年,朝鲜以大饥告,截河南漕米,由登州泛海,发盛京仓储,合水陆运至数万石,平

 粜赐赉,凋瘵尽起, 举国忭庆。蠲租之诏, 无岁不下, 所在灾伤见告, 即与减除,积年逋负,辄免追征,积算无虑亿万计,人用底殷阜。四十八年,特敕递免天下地丁钱粮,三岁而遍。八埏之内,次第沾被,宽仁之泽,浃于黎蒸。隆冬停流遣之期,盛夏鲜囹圄之禁,法司奏谳,多所矜释,和气熏陶,万方康泰。至于三藩之乱,所全宥不可胜纪。明降敕谕,尚之信、耿精忠罪大恶极,法应及族,但念尚可喜、耿仲明航海归诚,著有劳绩,其兄弟俱从宽免罪。属下人有父兄子弟在贼中者,一无所问。又如噶尔丹子女赦勿诛,俾子有室,女有家,仍官其子。自秦、汉以降,叛逆之条,蔓及宗族,横枉无辜,皇考弘旷荡之恩,遂除二千年诛戮惨酷之弊,慎兹祥刑,复于三代。兴行教化,申之以诫,御制训饬士子文刊于学宫,圣谕十六条颁于州县。训词深厚,丁宁周至,士习民风,于焉丕变。崇敬先师,表章前贤。东巡狩至于兖州, 亲诣阙里,致祭孔子,拜跪之仪有加于往代。广贤裔博士之封,宋儒周、邵、二程、张、朱,皆称子而不名。升朱子祀于堂。寿考作人,开乡会试者各二十有二科, 髦俊蔚一兴, 相继辈出。增江渐人学名数,广直省乡试解额,文思光被。苗 "瑶之秀,隶籍黉宫,岛上君长,遣子弟就业辟雍,穷山越海,靡然向风。右文稽古,命儒臣纂修《周易折中》 ,图象卦爻之蕴,亲加论定。又修《书》 、《诗》、《春秋传说会纂》、《性理精义》、《朱子大全》,经籍之道焕然大明。又亲授词臣,考订律历,历合得天,律谐真度,诚万世不易之法。按北极之高,测地理南北东西,差得《黄舆全图》 。其他所编辑,卷帙繁富,充于内府。听政之暇,喜操翰墨,文成典诰,诗为雅颂,书迹神运天矩,为百代楷模。阎五钧之弓,射大镞之矢,发则必中,中必洞贯。文事武备,并臻其极。所谓天纵之圣,又多能也。致敬前代,礼逾常典。自夏商以及元、明帝王膺历服者,成人庙而享祀焉。前后南巡亲祭明孝陵者三,又欲封其后裔,俾承世祀。予小子祗奉遗言,锡之侯爵。公卿大臣,戎行将帅,多服官至四、五十年皇考眷待耆旧,恩礼优渥,凡朝会燕享,庞眉皓首,济济盈廷,三代而下,诚为盛典。皇考自幼龄奉孝庄文皇后慈训,凡饮食起居,视听言动,皆有规度。盛德自然周旋中礼,端康莅政,天颜肃穆。虽宫廷闲燕,一言一笑,不似假人。太和元气,充于四体,冬不炉而自温, 夏不扇而手足未曾濡汗。

 正衣冠、尊瞻视,终俨乎若思。逮于耄龄,圣敬日跻,敦尚俭素,衣不辞洗濯,食不取珍异。宫掖人数至少。光禄寺一岁所费,较之前代,仅十之一。服御器用,历久不易,未尝以故敝弃遗。

 巡幸所至,不烦民间一物,宫室舟舫,纯用朴斫,无丹青之饰。秉德谦冲,自平定三逆,肃清朔漠,凯旋告功,及五旬、六旬万寿节,五十、六十年宝历国家大庆,诸王公、文武臣僚、太学生徒、京兆耆老屡请恭上尊号,云集阙下,备陈丹恳。皇考频下谕旨,让而弗居。于戏 ! 惟我皇考,躬备圣德。久道化成,风教翔洽,锡福蒸人,胥跻于仁寿,乃至鸟兽草木咸若。守成之业,恢于创造。拓开疆宇,广袤各数万里。在昔未宾之国,重译踵至。戴天履地,含生负气之伦,莫不尊亲。自有生民,盖莫盛于斯日者,然且兢兢业业,缉熙单心,敬上天之明威,察下民之视听,焦劳万务,未尝以天位为乐,忧勤惕厅,以迄于终身。是所以接尧、舜、禹、汤、文、武、孔子之心传,优入圣域,而仁覆天下也。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甲午崩, 圣寿六十有九。

 雍正元年九月丁丑葬景陵。

 谨拜手稽首而作公颂日:维我皇清,上天眷命。二仪凝社,三朝笃庆。皇考绍烈,建中表正。室聪童明,乃神乃圣。翼翼昭事,仰格高穹。化将道赞,祭以诚通。虔承九庙,孺慕两宫。大孝备矣,至德光融。爰在冲年,夙成睿智,至泰之甚,微乎言志。日就月将,古训是嗜。至数兼该,穷源抽秘。万几在御,八表君临。克勤于政,无逸为箴。求户记食,日昃宵深。虑周禹迹,事麈尧心。广听并视,树旌建鼓。无情不达,有善必取。四门攸辟,百司式叙。文采谁璋,武罗貔虎。苞有三蘖,怙势悖思。默运神机,载奠乾坤。旆麾烽熄,驽指鲸奔。提封式廊,截海为藩。亢裔速辜,不修厥职。禁旅一临,凶渠伏殛。罗刹扰边,边师计贼。拔城纵俘,感恩怀德。维彼雄枭,构难比邻。比邻内附,稽颡称臣。敢抗明诏,怙恶不悛。天子三征,扫荡边尘。蠢兹遣孽,构氛西檄。自恃荒退,狂跳纵暴。堂堂天兵,何幽不到。底定三危,恩同再造。瑶池之水,昆仑之冈。穷域绝漠,越海逾洋。书传所记,成我版章。敷天率士,无不来王。隧念河淮,频乘四载。既安二渎,亦通百派。一授成功,万世永赖。胥乐同忧,仁膏遍沛。周诗时迈,虞典岁巡。省方询俗,辇路生春。蠲租赐复,风有恩纶。惠心溥渥,益道平均。呖雨偶愆,恩泽已布。朔漠朝鲜,同沾膏露。象魏既悬,鸡竿屡树。贯索其空,桁杨可厝。德唯善政,道在遗径。纡御东鲁,亲奠两楹。礼明乐备,桧柏增荣。光华复旦,天下文明。覃心四府,研精儒术。典籍大兴,英耄踵出。爰在玑衡,协时正日。玉振金声,审音调律。海涵地负,大哉王言。鸾骞风翥,焕乎宸翰。文经武纬,异用同源。道高能博,艺备德尊。历代帝王,祀典弥厚。备列几筵,光延笾豆。修

 敬前朝,亲临钟阜。三恪垂封。蒸尝有后。

 。功勋耆阳,思礼优容。庞眉皓首,济济雍雍。捞谦克让,川受谷冲。穆穆其敬,安安其恭。六幕启宇,八垓肇域。维我皇考,忧劳靡极。三灵集佑,五纪膺历。维我皇考,兢勤不患。贻我臣庶,食德难忘。贻我子孙,卜世无疆。昌瑞之山,峰峙川长。功德穹碑,天日同光。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一日孝子嗣皇帝谨述

篇八:功德碑文

捐资修路功德碑序(碑文)

 范文

 <br>虎啸龙吟功德碑千秋乡 贤村路<br>盘龙吾乡 ,人杰地灵。

 庚寅岁次, 虎啸龙吟。

 吾乡 贤明者, 胜利、 训告诸公, 顺时应势, 倡修村路。

 院内叔侄,深明大义, 踴跃捐资。

 夫头亲友, 热心诚意, 慷慨解囊。

 更有客乡 游子, 忠贤、志云诸位, 心系故乡 , 鼎力相帮。

 众志成城, 吾村之路美矣。

 行于途, 途坦心畅;思其惠, 惠及子孙; 论其功,

  功在千秋。

 饮水思源, 倡导者、 资助者、 言赞者, 其懿行善举, 令人敬仰。故录其芳名, 立碑记之者也。

 铭其功, 彰其德, 显其志, 扬其名, 以期百世流芳。亦冀昭示后人, 弘扬善德, 共建家乡 , 再创辉煌。

 <br>镇村捐资修路功德碑<br>胡坡吾乡 , 人杰地灵, 民风淳朴, 薪火两旺。

 惟村路长年失修, 交通不畅, 雪泥雨浆, 行人难当。

 父老期盼大道, 联通村乡 ; 百姓渴求坦途, 步入康庄。

 然困于财力, 久拖成憾, 梦想切切, 目标茫茫。

 维公元二 oo 八年, 岁次戊子, 乡 贤者王东记、 王清满、 王金富、 王荣生诸公共襄盛举, 振臂首倡。

 上沐党恩浩荡, 情系农家; 下靠令泽书记, 鼎力相帮; 外有行商游子如王显平、 胡满堂仗义疏财, 慷慨解囊; 内多邻舍父老深明大义, 踊跃奔忙。

 筹款二十三万, 叩石垦壤, 挥汗若汤; 历时两月有半, 三里通衢, 幸得厥成。

 今徐行千米坦途, 遥思经年梦想, 从兹停骖有所, 息鞭有亭, 泥难牵足, 车不扬尘, 诚一世之功也。嗟夫!

 绵绵厚士, 育物树人; 泱泱古风, 归真至善。

 吾乡 党之急公好义, 一脉相承, 源远流长。

 人不分黄发垂髫、 贫富显扬, 业遑论坐贾行商、 引车卖浆, 雏知反哺, 羔解跪乳, 品正德馨, 坚忍包容, 乐施善德, 扶危济困。

 其较之彼名车洋裘, 骄富于乡 里而数典忘祖者, 其差别何啻天渊? 而诸贤功高德厚, 热忱公益,遗福桑梓, 尤令人敬仰。

 故特立此碑, 铭其功, 彰其德, 显其志, 扬其名, 以期百世流芳; 亦昭后昆饮水思源, 追慕先骥, 弘扬善德, 共建家乡 云。

 <br>撰文:

 <br>铁笔:

 <br>丹书:

 <br>公元二 oo 八年十月立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篇九:功德碑文

梁守谦功德碑》 唐碑滙目 2020-02-26 14:10:41 《梁守谦功德碑》,全稱《邠國公功德銘并序》,長慶二年元 (公元 822 年)十二月一日立。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副使兼右街功德副使雲麾將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弘農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五百戶楊承和撰并書,朝議郎權知撫州長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翰林侍詔陸邳篆額,天水强瓊摹勒并刻字,楷書 46 行,行 88 字。《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載錄。

 碑文(略)

推荐访问:功德碑文 碑文 功德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