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10篇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现状调查报告(3500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摘要:本调查报告是在对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职业学校学习现状调查报告(3500 字)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总结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是在对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写的。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偏好、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五个方面进行。关键词: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中职学生学习;思考建议
我于 XX 年 5 月,在我校对我教的 60 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 埋 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 流 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拎 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等 忌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 愚 状,提高职业教育教学 罕 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 船 依据。
一、调查方法
命
本调查主要在 xx 采 坚 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址 的,同时辅以访谈法和 札 文献法。在调查时还对 素 学校领导、老师和部分 刑学生进行了访谈。本次 绽 调查共发放问卷 39 份 凡 ,回收有效问卷 38 份 说 ,接近理想的样本数。
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学 戴 习动机
调查显示, 歇 大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 发 学习动机,50%的学 捻 生学一门技术,40% 咙 的学生为了将来有所成 建 就,10%的学生学习 脏 是非自愿的。
调查 莹 还显示,50%的学生 臻 认为最能促使自己努力 盘 学习的原因是自己远大 胁 的理想,35﹪的学生 杜 把家长的期望当成自己 噎 努力学习的原因,有 1 是 5%的学生老师和同学 七 的认同能促使他们努力 出 学习。总体来看,中职 乙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明确 羌 的。
学习态度
读书 碎 学习时,20%的学生 羚 感到充实有意义,28 故 %的学生感到辛苦,但 攘 是还是坚持在学习,4 爬 2%的学生本不太愿意 说 学习。但在各种压力还 喀 是在学习,10%的对 宰 学习厌烦,上课就想睡 闰 觉。对于课后作业:2 日 9%的学生能够按时独 玻 立完成作业,23%的 折 学生能和同学讨论完成 肢 作业,38%的学生参 胀 考同学的作业才能够完 婴 成作业,有 10%的同 氧 学平时很少做作业。通 悼 过问卷还发现,愿意学 啦 习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立 柱 完成作业的。可以看出 呀 ,超过一半的学生学习 幅 态度比较端正,另一部 振 分则有待改善。
学习偏 岛 好
学习中最在乎谁 遁 的看法?调查显示。5 羊 2%的学生在乎自己对 羊 自己的看法,23%的 悬 学生在乎老师的评价, 脓 14%的学生在乎家长 芒 的评价,11%的学生 汗 在乎同学的意见。读书 搽 学习时,对某门课感兴 仑 趣的原因时,54%的 渗 学生是因为对学习内容 违 感兴趣,25%的认为 爬 上课气氛融洽、教学生 镁 动有趣。在对老师的教 窄 学意见中,35%的学 盔 生希望老师能够加强课 肉
堂的管理,严格要求自 尾 己的同学;40%的学 潜 生希望老师讲课能够生 层 动有趣。
学习方法
疙 有无学习目标和计划是 嘘 学习方法好坏的重要表 诬 现,所以学习方法主要 忆 从学习目标的和计划方 莱 面展开调查。21%的 孕 学生有自己明确的学习 征 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 浅 能够坚持执行;25% 毅 的学生曾制定过计划, 现 但未能坚持执行;44 饼 %的学生有目标但是没 蝎 有计划;10%的学生 挚 重来没有制定目标和计 堡 划。综合来看,一半的 虞 学生注重学习方法,但 瓷 很少有学生付诸行动。
槐
学习结果
对于自己 培 目前的成绩和技能时, 谣 12%的学生对自己的 钱现状感到满意,42% 夏 感到比较满意,38% 越 对自己学习的现在不满 沸 意,8%的学生对自己 术 目前的学习情况感到无 谢 所谓。总的来看,一半 浅 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成绩 仆 表示比较满意。另一部 钦 分表示不满意或者无所 圾 谓。而且成绩的满意度 碑 与学习态度基本相对应 步 。
三、中职学生学习现 钦 状的成因分析 中职学生 蓄 基础偏差
随着我国 崔 普通高中的普及和高等 虑 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 密 学校的学生生源变的很 绪 窄,一般情况下,进入 著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 鄂 大部分为在初中学习中 郴 的“差生”。少数学生 想
成绩根本没有达到入学 拄 要求,中职学校为了完 狱 成招生任务,将其留校 疮 读书。极少数学生由于 辙 家庭条件优越但年龄又 泅 偏小,无法做其他事情 止 ,他们来职校只是为了 肃 消磨光阴。
总体来 咬 看,中职生在生源和质 寿 量上表现出“差生”多 躯而优等生少的现象。这 佩 种现象除了会使中职学 众 生的学习状况在整体上 研 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之外 佬 ,还会生发出负面带动 线影响,即在多数学习甚 螟 至行为不良学生的负面 椰 影响下,有些学习本来 液 很优秀的学生也被“同 仑 化”,进而在学习的各 磅 个方面都出现下滑现象 路 。
中职学生的心理
趟 1、自卑心理。进入职 毡 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 侠 是人们所谓的“学习差 缨 生”。这些学生中相当 搅 部分的人在其以前的学 危习生活中经常受到其周 饵 围人不公平的言语或行 崭 为对待以及贬抑性评价 卡 ,进而使他们普遍产生 血 了自卑心理。自卑心理 疼是中职学生进校之前就 湖 已经存在的心理现象, 枕 对其在职业学校中的学 辛 习状况必然会有这样那 宿 样的影响。有些中职学 剩生带着这些以往在心理 沾 上所受到的挫折进入职 拳 业学校后,如再遇到不 股 被重视、被人鄙弃的行 独 为,往往表现的较为消 泥极、自卑,思想上不积 郝 极、学习上无动力、生 掩 活上无目标。情况严重 富 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售 。
2、厌学心理。
泡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学 荔 习基础不甚牢固,再加 卸 上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鸦 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 梳 接受新
知识、学习新技 雹 能时往往感到很吃力。
倪 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较长 嫁 的学习挫折经历,大多 庞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信 镜 心,再加上自己毅力不 猾 强、意志薄弱等因素, 障 面对学习困难时厌学心 墓 理便产生了。厌学心理 拄 对中职学生学习的破坏 逾 力是很大的,不但影响 襟 了他现在的学习,而且 罚 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就 骤 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撮 当代职校生在心理上呈 捣 现出复杂而又脆弱的现 缠 象。这些心理使中职学 育 生对学业的学习失去信 鸿 心,并进而会影响到其 沃 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 仗 其对以后的生活、学习 絮 和就业也没有了信心和 题 动力。
3、叛逆心 餐 理。中职学生一般 15 烘 ~18 岁之间,他们在 谣心理的发展上。缺乏自 釉 控力;他们渴望自由, 残 却没有翱翔的翅膀;他 蘑 们有想法,却有太多的 允 限制;他们很多怀着美 监好的向往来到学校,开 漾 始新的生活,表现的很 憾 上进,但苦难总是比他 唆 们方法多,结果情绪一 咙 落千丈;出现叛逆心理 垣和一些不健康心理。
四 眩 、思考和建议
以上 遍 对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现 摆 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 葱 讨论。在此基础上,这 枕 里展开进一步的总结性 力 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胜 希望对改进和提升中职 偷 学生学习现状能起到一 烛 定的启示作用。
对学生 福 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 椰 的前提是做好学生分层 悬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
力 永 分层。根据学生的智力 痰 水平、接受能力、知识 规 面等个性差异,按课程 颈 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 毖 标、中层目标、发展目 勾 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 廓 求,可将学生依上、中 乙 、下按一定的比例分为 窿 A、B、C 三个层次: 燎 A 层:基础扎实,接受 铭 能力强,学习自觉,方 胰 法正确,成绩优秀;B 果 层基础一般,学习较自 渣 觉,成绩中等;C 层知 耐 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 链 性不
高,成绩欠佳 累 。分层是相对的,并非 亦 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 井 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 辆 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 树 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 殴 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 悸 层次间的升降调整,激 帚 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 冷 C 层逐步解体,A、B 吩 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对 以 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搐 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油 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 塑 标分为基本目标、中层 娱 目标与发展目标三个层 裳 面。基本目标是全体学 受 生可以掌握的较为简单 捆 浅显的部分,;中层目 呐 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 糟 掌握,B 层以上的学生 迎 一定要达到;发展目标 块是对大纲范围的拓宽和 尤 教材内容的加深,A 层 梁 学生要达到。目标的确 陇 定对于各层次的学生都 意 有挑战性,适合学生自 找 身又高于现有发展水平 也 。根据目标 C 层学生的 筑 学习要求是:认真预习 鸯 ,完成作业,认真听课 欣 。B 层学生除了以上要 闽 求外还应加上学习主动 信 自觉,会主动总结,主 职 动提问。A 层学生学习 框 讲求实效,独立钻研, 精 练习能自评自改。
教师 噎 备课分层
明确目标 券 后教师就要备课。除了 顷 做到备大纲,备教材之 刨 外,更应该备学生。对 亢 班内的学生一定要做到 菌 胸中有数。还要考虑授 统 课程序,不能顾此失彼 崭 。备课时根据学生水平 跋准备不同的教案,做到 蔓 “一大多小”,即一个 胞 大教案,多个小教案。
尧 大教案针对全体同学准 镜 备,小教案针对不同学 链 生准备,穿插在大教案 咏 中。例如,针对全体学 是 生的大教案,要求他们 旋 掌握“四会”单词、做 由 游戏、回答阅读理解的 叁yen/noques 盔 tion 和较容易的及 促 课文中的重要语言点; 溉 针对差生的小教案,让 衙 他们在教师指导下掌握 索 “四会”单词、简单短 凳 句;针对中等生的小教 咖 案可与大教案要求一致 绷 ;针对优生的小教案, 柳 则让他们回答较难的 w 垦 hoquestion 寸 。
授课分层
外语教 疚 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 正 在课堂。课堂是我们教 宜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 棘 所。大部分学生都要老 某 师进行导学,在老师的 利 帮助下进行学习。在上 瓣 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 乙 不一样。有的喜欢从老 朱 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 牵 有的喜欢有独立学习的 琅 时间,有的更喜欢参加 真 群体活动。因此,老师 颐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有 滤 相应的方法。外语课堂 台 教学的层次一般可分为 怂 三个:理解性层次、操 库 练巩固层次和交际性层 窑 次。理解性层次主要指 硼 教师利用实物、图片、 旁 幻灯及多媒体等教学手 茵
段创设,让学生通 缘 过感知和观察,识记语 丫 音、词汇、语法知识和 戚 进行机械性句型操练. 香 操练巩固层次主要指在 坎 情景中通过听、说、读 椭 、写技能训练,巩固所 八 学知识。这两个层次多 汇 适用于 C、B 层学生。
吧 交际性层次指的是在真 淤 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 淤 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活动 碌 ,学生可自由选择词汇 溢 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 登 思。A 层学生较多运用 忠 。
作业分层
A.作 俞 业的分层主要表现在学 煌 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利。
崔 作业选择确立学生在学 盎 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 续 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减 苑 少无效劳动。
B. 辞 作业要求:作业有统一 满 也有弹性的地方。统一 酿 即作业要求采用相同的 绅 原则,规范、整洁、格 罚 式。有弹性表现在60 蘑 %的为基本题,20% 鸳 的为加深题,20%的 嫩 为拓展题。并以必做题 玄 和选做题的形式给出。
终 如新字词习得的形式多 巳 样化,遍数、数目不必 泽 限死。一篇课文,学生 爆 可以全文抄写,也可只 研 写易错的地方。省下的 蘸 时间做提高题。
评价分 皋 层
评价分层是分层 咙 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琼 ,因为它能给老师和同 壁 学双方面的反馈,能让 叛 老师更加明白不同层次 掺 学生的能力、需求,不 颊 同层次学生掌握了什么 心 ,还缺什么,进一步明 曹 确下一步学生该怎么做 诬 。老师及时肯定,更能 洋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牟 和兴趣,从而促进 C 层 腋 学生向 B、A 层
转化。
峡
五、结语
中等职业 掖 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 阉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茫 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 均 的重要地位。中等职业 柜 教育要长足、健康的发 茂 展,需要我们全社会、 适 全体职教工作者的共同 跟 努力。
篇二: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中职学校英语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调研情况概述1.调研背景。中等职业院校英语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目前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驱动下英语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引导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分析自身存在问题,结合各自办学特色,制定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英语学科程建设规划,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可持续发展人才方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各中职院校英语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调研目的与任务。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现状、学生的泛在学习情况、英语教师信息化程度等进行摸底调查并分析,深入了解目前武汉市中职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探索英语课程改革的新途径。3.调研范围与对象。截至2017年12月,调研武汉市国家示范、省级示范共计14所中职校,掌握了武汉市中职学校英语学科建设情况、信息化程度、学情等,设计了三份网络调查问卷:《混合教育泛在学习驱动下英语课程建设调查问卷 — —学生卷》《混合教育泛在学习驱动下英语课程建设调查问卷 — —教师卷》《混合教育泛在学习驱动下英语课程建设调查问卷 — —学校卷》,共收到了1014份有效学生问卷、44份英语教师有效问卷、4所学校问卷。4.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多维调研模式。5.调研时间安排。2017年课题立项之后,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开展了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2017年11月份,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二、调查的结果和数据分析为高效完成数据收集与分析,课题组得到问卷星公司的数据支持,实现了课题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对目前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现状、学生的泛在学习情况、英语教师信息化程度等进行摸底调查并分析。1.学校卷。此问卷共设计了9个问题,主要针对学校硬件设施、信息化水平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发现调研的所有学校光纤入校,80%的学校有云机房,所有学校均有现代化教学设备,80%的学校中职学校英语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情况调研报告□ 肖 婷 张素容 芦开智摘 要: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现状、学生的泛在学习情况、英语教师信息化程度等进行摸底调查并分析,了解目前武汉市中职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探索英语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关键词:课程建设;混合教育;泛在学习作者简介:肖婷,张素容,芦开智,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湖北 武汉 430000)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驱动下的中职英语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16C220)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3-0133-04观察思考- - 133。。. .。
。
2018.08 新课程研究有自己的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学校的教学平台主要是以专业公司制作为主、学校协助为辅。教学平台英语在线资源较少,与英语教材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只有40%,有20%的学校教学平台上完全没有相关的英语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专业公司制作 学校自己制作 学校在专业公司的协助下共同开发20%0%80%图1很少,几乎没有:20%一般:40%丰富:40%图22.教师卷。有40名中职英语教师填写此问卷调查,其中从事英语教学10年以上的老师占到67.5%。①课程体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5%的老师对英语课程体系非常熟悉,但是对混合教学流程熟悉的老师只占到15%。②课程资源。根据调查82.5%的老师认为混合教学课程的线上资源包括课程课件、课程内容授课视屏、习题及答案。线下课堂教学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课程新内容占65%,线上学习内容占75%,解惑答疑占77.5%。③学校信息化资源和平台。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教学平台上英语教学资源主要以教学课件为主,占到82.5%,微课占72.5%,习题占57.5%。在教学工作中,60%的老师使用过武汉市云空间,40%的老师使用微信平台,37.5%的老师使用其他教学平台,30%的老师使用“慕课”平台。其中65%的老师在云空间中上传过教学资源,45.5%在微信平台上传,上传10个以上的老师占10%,上传1~5个的占57.5%,有12.5%的老师从来没上传过。④对混合教学方式的看法和感受。根据调查,50%的老师对学生参与英语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一般有信心,30%的老师不太有信心,20%的老师非常有信心。52.5%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比传统授课方式取得的效果要好,25%的老师认为和传统教学差不多,22.5%的老师不太清楚。其中77.5%的老师认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效果,15%的老师认为会非常明显,7.5%的老师认为不太明显。⑤遇到的问题和建议。87.5%的老师认为在混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的信息化资源缺乏,52.5%的老师认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42.5%的老师认为教学效果不佳。在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87.5%的老师希望学校能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85%的老师希望学校能完善教学平台资源,75%的老师希望学校能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参与混合教学改革的老师中,75%的老师希望学校能加强技术支持和校内培训,72.5%的老师认为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60%的老师认为学校应加强教师的校外培训。3.学生卷。此次问卷调查共收到14所中职校的1014份有效学生问卷。其中升学班的学生占82.45%,就业班学生占17.55%。(1)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态度。根据调查,57.89%的学生偶尔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29.98%的学生经常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12.13%的学生从不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其中,51.18%的学生认为觉得有用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32.94%的学生完全处于兴趣去学,15.88%的学生只是随便看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英语,每周开展课外网上自学时间,47.83%的学生认为1~2小时最合适,38.17%的学生认为1小时以内合适,14%的学生认为2小时以上比较合适。(2)混合教学模式的态度。38.17%的学生有意尝试混合教学模式,56.11%的学生觉得可以接受,- - 134。
。. .。
。
5.72%的学生觉得没有影响,不感兴趣。(见图 3)60.95% 的 学 生 更 喜 欢 线 上 线 下 混 合 教 学 模 式 ,20.71%的学生喜欢线下教学模式,18.34%的学生喜欢单纯的网络教学模式。(见图4)5.72%38.17%56.11%有意尝试 可以接受 对我没有影响,不感兴趣图3线上线下混合 教 学 模式:60.95%单纯的网络教学模式:60.95%线下面对面教学模式:60.95%图4(3)平台资源使用情况。根据调查显示,79.49%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向同学或老师当面寻求帮助,54.54%的学生会在教学平台上寻求帮助,49.61%的学生通过电话、邮件或即时聊天工具向老师或同学询问。70.61%的学生认为教学平台上教学课件对英语学习有帮助,64.1%的学生认为微课或视屏对英语学习有帮助,56.41%的学生认为作业练习对英语学习有帮助。其中,有近70%的学生认为微课或视频能帮助了解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50.79%的学生认为微课或视频能支持自主和合作学习,只有12.33%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帮助。在线学习的过程中87.67%的学生认为教师辅导到位,能及时辅导和沟通。(4)
英语课程改进意见。通过调研表的统计,59.86%的学生希望以后的英语课程在活动形式方面进行改进,34.52%的学生希望在学习资源和硬件配置进行改进,5.62%的学生希望在评价方式上进行改进。(5)混合教学模式的感受。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混合教育模式能让老师和学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更方便。认为混合教育能促使自己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占到92.11%,能够提高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占89.74%。认为提升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占90.24%。(见图5)大多数学生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让他们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计算机技能、提高了与人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能力(见图6)。否:7.89%是:92.11%图569.23%12.33%50.79%69.72%了解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知识和技能支持自主和合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图64.实地走访调研。实地调研武汉市交通学校和武汉市财贸学校的英语课程信息化建设情况。通过与交通学校基础部部长林玉娇座谈,我们获悉,作为武汉市最好的中职学校之一,基础课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投入120万,共建课程7门,英语课程投入约20万,信息化建设与投入都不大。主要用于网络课程购买,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在武汉市财贸学校与教研主任韦红进行座谈,咨询课题建设推进、课题管理过程实施系列问题,了解他们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另外,通过与武汉市14所中职学校教师座谈,发现78.5%武观察思考- - 135。
。. .。
。
2018.08 新课程研究汉市中职英语课程信息化建设还未启动,14.2%的学校英语课程信息化建设已经启动,但还在框架搭建之中,所有走访、调研的学校均没有英语课程标准。三、改善中职学校英语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情况的措施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武汉市各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现状、学生的泛在学习情况、英语教师信息化程度等进行摸底调查并分析,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课程意识。部分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对英语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全面有效推进课改,端正认知是关键,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切实转变观念。2.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意识。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教师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因此,教师应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应该不断学习,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变成自己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坚持在改革进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把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师培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4.学校应加强对混合式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学校应灵活转变教学管理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就要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便利、实惠,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5.完善在线教学平台和在线资源。目前,部分学校已有自己的学习平台,但是平台上的资源并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平台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平台的教学资源要多样化,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平台的设计要让学生(学习者)与平台进行信息的相互反馈,利用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期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加强网络等硬件设施建设。对于大多学校来说,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还无法实现Wifi全校范围覆盖,学生上网学习不便利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应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支持。综上所述,重构中职英语传统面授教学,融合创新英语学科数字化教学,创新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人才培养新方式、学校组织新形态。通过研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通过信息化提升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 黄荣怀,周跃远,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罗冬梅.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以“网络教育应用”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36-40.责任编辑 秦俊嫄- - 136。
。. .。
。
篇三: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iddot;203·职教广角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一、调研背景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实现了“五育并举”。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 年 3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面向全社会,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2020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主要面向教育系统内部,就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为了落实文件精神,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劳动教育,开展本次调研工作。二、调研主题的确定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虽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劳动教育开展的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学生劳动习惯、品质、价值观的培养还不到位,致使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
在 2020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纲要》中,对劳动教育明确了四个实施途径:一是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二是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三是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其中,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首要途径。目前虽然国家就大中小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做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和整体安排,但是实施劳动教育课中等职业学校劳动素养教育调研报告 沧州工贸学校 阚瑞芬 游 翔 李 晶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丁兆永【摘要】2020 年 3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面向全社会,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目前,劳动教育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本研究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举办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为调研范围,以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校长为调研对象,以河北省沧州工贸学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泰山校区为调研重点,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劳动素养教育调研报告。通过本研究明确中职劳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路径,编制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为各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提供参考。【Abstract】On March 20,2020,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pinions) , which are aimed at the whole society, a systematic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rengthen labou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 present, Labor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ll kind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Among them, setting up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labor education independent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arry out labor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mainly take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cluding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chool) as the research scope, takes th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the teacher, the presid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angzhou School of Industry and Trade in Hebei Province and Taishan campus of Shandong Jiaotong Vocational College,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Labor Qua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as formed. Through this research, the training goal,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re clarif i ed, the teaching program of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worked out,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explored,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each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劳动素养教育;调研报告【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abor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report
·204·职教广角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程,从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需要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据此,为有针对性地开设好中职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制定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开展好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确定了以下内容为本次调研的主题:1. 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认知及现状;2. 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的现有保障和支撑条件;3.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三、调研目的根据调研情况,制定适合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四、调研形式与方法根据调研主题和内容,我们分别设计了学生卷、教师卷和校长卷。采取的是网络形式,利用手机微信和电脑客户端现代化信息手段,运用的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
五、调研过程1. 调研时间2020 年 11 月 30 日 ------12 月 6 日2. 调研对象我们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举办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为调研范围,以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校长为调研对象,以河北省沧州工贸学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泰山校区为调研重点,在全国 11 个省和直辖市的近10 所职业院校开展了调研活动。表 1 学生卷调查地理位置分布表 2:教师卷调查地理位置分布表 3 校长卷调查地理位置分布3. 调研对象分析本次调研共收到有效答卷 1439 人,其中,学生卷1290 份,教师卷 138 份,校长卷 11 份。(1)学生卷分析:在收到的1290份有效学生答卷中,其中男生 984 人,女生 306 人。从参与调查的学生情况看,涉及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表 4)。从调查人数看,主要是沧州工贸学校和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两校人数参与人数共 1187 人,占参与调研人数的 91.02%(表 5);其他院校参与调查的人数虽然少,只有 103 人,占 7.98%,但是分布范围广,涉及九省市,参与面大。从参与调研学生的专业看,涉及计算机平面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网络信息安全、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等 20 多个专业。因此,本次调查的学生对象针对性强,调查的范围广、专业多、学生参与人数多、涉及在校学生的各个年级,学生对象的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
表 4 参与调研学生的年级分布选项 小计 比例A.一年级 375 29.07%B.二年级 491 38.06%C.三年级 424 32.8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表 5 参与调研学生人数分布选项 小计 比例沧州工贸学校 599 46.4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588 45.58%其他(是职业院校)
103 7.9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
·205·职教广角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教师卷分析:共收到有效教师答卷 138 分,其中既有专职教师,也有兼职教师;既有校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既有也有一线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年龄跨度从 20 多岁的新教师到即将退休教龄 30 多年的老教师。调查的范围包括了 11 个省、直辖市的近 10 所职业院校,参与调查的教师能够反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对象的选取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表 6、表 7、表 8)表 6 参与调研问卷者身份选项 小计 比例A.校级领导 2 1.45%B.中层领导 15 10.87%C.专任教师 82 59.42%D.兼职教师 36 26.09%E.代课教师 3 2.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38表 7 参与调研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
[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A.是 53 38.41%B.否 85 61.5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38表 8 参与调研教师的教龄选项 小计 比例A.1-10年 45 32.61%B.10-20年 28 20.29%C.20-30年 32 23.19%D.30年以上 33 23.9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38(3)校长卷分析:共收到有效答卷11份。共有四个省、直辖市的 6 所职业院校的 11 位校级领导参与了调查,调查有一定的覆盖面和可信度。(表 3)六、调研内容分析1. 对中职生劳动教育认知、劳动教育现状分析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都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题,其中,以学生问卷为主。(1)学生卷分析针对学生设计的调查问题主要有:①你理解的劳动教育是什么? ②你参与劳动的动机是什么?③当今社会什么会对你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有哪些?④你认为哪项最能概括描述工匠精神的含义?⑤你所在学校都开设过哪些劳动教育课程?⑥你所在学校都开展过哪些劳动教育活动? ⑦你在学校参加过哪些服务性劳动?⑧你参与服务性劳动的感受是什么?⑨你认为中职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哪?⑩你认为劳动素养对未来职业素养的影响的重要程度?等等根据学生答卷进行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你理解的劳动教育是什么”,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含义,明确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但仍有4。57%的学生对劳动教育概念模糊、不清楚。(表 9)表 9 你理解的劳动教育是什么?(学生卷)
(多选题)选项 小计 比例A.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105781.94%B.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99677.21%C.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型劳动教育81062.79%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兼有 62548.45%E.概念模糊,不清楚 594.5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2)关于“参与劳动教育的动机”,有 86.36% 的学生认为,参与劳动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说明学生基本的劳动观已经形成,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爱参与劳动,认为其是学校、家长的强制要求;(表 10)表 10 你参与劳动的动机是什么?
(学生卷 )
[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A.获得综合测试学分、奖学金、劳动模范奖项674 52.25%B.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技能水平1114 86.36%C.单纯的喜欢劳动 230 17.83%D.学校、家长的强制要求60 4.6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3)在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上,59.84% 的学生能准确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在劳动价值观形成,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好逸恶劳、嫌贫爱富、明星网红迅速暴富现象等社会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表 11、表 12)表11 你认为哪项最能概括性描述工匠精神的含义
[单选题]选项 小计 比例A.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772 59.84%B.恪尽职守,笃定执着 277 21.47%C.至善至美,无私无我 84 6.51%D.心怀敬畏,责任担当 157 12.1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
·206·职教广角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表 12 当今社会什么会对你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选项 小计 比例A.明星、网红迅速暴富现象463 35.89%B.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事件时有发生866 67.13%C.好逸恶劳、嫌贫爱富的社会不良风气760 58.91%D.西方文化中不良价值观的输入81 6.28%E.大众媒介对劳动价值观宣传有限90 6.98%F.其他 66 5.1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4)各个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开设了诸如手工、家政、烹饪、园艺等课程,参加的劳动教育活动以卫生大扫除、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为主,但对大国工匠、劳模专题讲座等涉及不多。(表 13、表 14)表13 你所在学校都开展过哪些劳动教育课程?
[多选题]选项 小计 比例A.烹饪课,如:制作甜点、洗菜、切菜、炒家常菜等294 22.79%B.家政课,如:衣着搭配、叠洗衣服、刷鞋、扫地、洗碗、擦桌子、摆放和收拾桌椅餐具等484 37.52%C.手工课,如:折纸、布艺、纸贴画、编织、软陶等445 34.5%D.园艺课,如:种植、浇花、除草、施肥等317 24.57%E.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如剪纸、刺绣、雕刻、戏剧等304 23.57%F.其他劳动课 639 49.53%G在学校没上过和劳动相关的课,期待开设 215 16.67%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表14 你所在学校都开展过哪些劳动教育活动?
[多选题]选项 小计 比例A.劳动教育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792 61.4%B.大扫除 985 76.36%C.社团活动:做手工、折纸、园艺等423 32.79%D.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575 44.57%E.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主题讲座179 13.88%F.知识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498 38.6%G.农场、工厂实地见习 59 4.57%H.美化环境公益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173 13.41%I.其他 33 2.5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905)参与调研的学校都或多或少的组织学生参加过义务宣传员、关爱孤寡老人、残障儿童等社会服务性劳动,并有 80% 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热爱,乐意参加,但是仍有 20% 的学生表示,学校安排,不得不参加,或者...
篇四: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校德育与改进专题调研报告 职校德育与改进专题调研报告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毕业后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坚定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祖国的和谐稳定与繁荣昌盛,需要全面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就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走访、开座谈会、与学生沟通交流、看资料等方式进行。现将中职学校德育现状与改进方案的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
一、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改善和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近段时间来,学生思想消极,不求上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缺乏青少年应有的蓬勃朝气和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
受传统观念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 ,即使在中职学校也同样存在,不仅学生家长、学生本人是这样认识,连学校领导也是这样认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多数人同样是这样的认识。这就说明,不重视德育工作,不是某个层面的人不重视,而是几乎所有层面的人不重视。由于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会认真去做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自然要打折扣,达不到德育工作应有的作用,给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利。
作为中职学校,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然把学科教学与学生就业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很少顾及德育工作;而社会评价中职学校,主要看学科成绩和学生就业, “一好遮百丑” ,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无形之中受到挤压,出现了“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 “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老调重弹,东拉西扯,团、队活动不正常,社会实践很少,缺乏吸引力,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丧失学生接受德育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主张全员育人,但现实情况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
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学校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有关“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和先进工作者大多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2.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主要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忙于事务性教学工作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很难再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德育工作,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和不健康行为,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同时,教师的精神面貌还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的玩笑,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育工作。
3.社会环境不利于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是育人的殿堂,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社会环境不利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除了社会上庸俗形态、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外,家庭也是主要问题,特别是问题学生多出于问题家庭。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阴影一直不能消除,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精力分散;有的因身为单亲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家的温暖,从而产生了孤独感、自卑感,对生活和前途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有的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缺乏一定的教育、帮助和正确引导,致使这部分学生的上进意识不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有的则是家人在外打工,父母只按月寄钱却没有尽到做家长应尽的教育责任;有的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忧患意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放纵自己,缺乏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这些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效果正常进行。
4.社会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
中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而培养方向主要是劳动、建设者,不是所谓的“读书做官” ,社会事实上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得中职学生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着行为自制力差、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的现象。一是部分学生因为以往的种种原因,养成了抽烟、打架、说谎等不良习惯和行为,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更有甚者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严重扭曲,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二是以前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经历所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由于长期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管教,导致行为习惯不好,学习困难,成绩不佳,不同程度受他人冷眼甚至歧视,致使师生、父子关系不和,甚至敌对老师、家长,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三是少数学生因行为习惯差、品行不好,成绩不佳,加之社会对职业中学的偏见,而遭到社会的岐视,致使不少学生迷失人生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自甘堕落”的思想。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明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抓住德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成效。中职学校德育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摈弃贪图安逸,树立爱岗敬业,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重视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习惯内化为品质。要积极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使学生处于全方位、多时空的教育中,取得综合的教育效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极大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中职学校领导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提高民族素质,事关国家安危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
意识, 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 “以德治国” ,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要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 “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进一步健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中职学校要发挥党和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要尽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员考评,并纳入绩效工资。改变单一的考评班主任的办法。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校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不断探索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敬业爱岗、技能高超、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就业创业、继续学习、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既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要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要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
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要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把德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
4.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德育工作的实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如何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根据校情、班情和学情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增强德育实效一要观念更新,方法创新,坚决摈弃赶时髦的应景教育、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二要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设置教育目标,分层施教,层次递进,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三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利用德育资源,不断注入时代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师应坚持民主的原则,与学生多对话,多交流,少批评,少训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人师表,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自主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把德育观念、德育要求、道德标准融化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规范。
5.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中职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将现有的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等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造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充分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丰富内涵,开展形式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优良的
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毕业典礼、入团仪式、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类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培养高尚情趣、提高综合素养;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校园,展示企业劳动模范和能工巧匠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风采;聘请各行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 ,邀请他们讲述岗位成才的亲身经历, 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注重利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变迁进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发挥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6.进一步增强班主任抓德育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很大部分取决于班主任的积极性,要制定制度,落实措施,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班主任愿做德育工作。要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端正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肯定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付出和成绩,从而使班主任产生成就感、光荣感,愿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去辛勤地耕耘;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二是建立科学奖惩政策,让班主任乐做德育工作。如规定,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
篇五: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对全省中职学前教育与业建设迚行了全面梳理,主要通过对幼儿园人才需求収展状冴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与业学生学习状冴调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与业収展状冴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与业课程设置情冴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建讧:(一)幼儿教师人才紧缺,人才市场空间徆大(事)研究学生需求,提升学生对与业的讣同感(三)利用已有优势,拓宽収展路径(四)开展校企吅作,建立于利平台。【关键词】人才需求学习状冴与业建设课程设置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収展觃划纲要(20RR—2020 年)》将学前教育列为今后10 年 8 大収展仸务乊一,随后国务院出台的《关二当前収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亊业的収展做出了具体觃划。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规和关注,将极大地推劢学前教育以及相关亊业的蓬勃収展。
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収展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对二职业教育而言,幼儿教师培养则成为重中乊重。20RR 年,教育部颀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迚行了详绅的觃划和引导。同年,为了迚一步促迚幼儿园教师与业収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与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与业标准》),提出幼儿教师应当具备“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织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同旪还从与业理念不师德、与业知识、与业能力三种维度对幼儿教师提出了 62 项基本要求。
广东省的幼儿师资情冴丌乐观。省内幼儿园教师总体数量丌足,整体素质参差丌齐,优质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尤其突出。戔至 20RR 年,全省幼儿园与仸教师 13.6 万人,目前的师生比是 20.3:1,而正常的师幼比应为 1∶15,则应至少配备 18.5 万与仸教师,因此当前的师资缺口达 4.9 万人。据省教育厅 20RR 年的统计,广东省与科及以上学历的
幼儿园教师只占幼儿园教师总人数的 46.57%。由此可见,我省幼儿教师数量丌足,学历层次低丏与业培养非常薄弱。为解决师资培养问题,广东省政府《关二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収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统筹培养的力度,建设全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扩大 5 年制学前教育师范与业培养觃模,加强从与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各层次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20RR 年,教育部印収《国家教育亊业収展第十事个亏年觃划》,明确挃出要推迚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等十个方面的衔接。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我省二 20RR 年开展三事分段式的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是其中的与业乊一。学前教育与业正是要立足二培养幼儿园教师这样一个根本目标,旨在通过三到亏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与业技能,依据个人的兴趣和与业基础在不职业能力相关的某一领域能得到较突出的収展,能在学前教育机构(含幼儿园、幼教机构、早教机构、特殊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等)从亊教育、保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戒管理人员。我校作为首批三事分段中高职衔接试点学校,也是唯一一所参不我省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与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的中职学校。现就中职段学前教育与业建设调研情冴迚行分析。
一、幼儿园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在 20RR 年 6 月至 10 月期间,我们随机抽叏了广州、汕头、东莞、肇庆等地的幼儿园园长、教师等本与业一线行业人员 210 人开展问卷调查,同旪对广州、深圳、茂名等地的 8 名幼儿园园长、教学主仸等幼儿园中高层管理人员迚行电话访谈,以了解一线行业对二本与业的讣识和看法。
(一)问卷调查情况 1.人才紧缺,对人才绅化不适应性需求增加
在本次对 210 名一线行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中,有 118 人次明确填写了幼儿园最紧缺的员工,除了 4 人次提到幼儿园紧缺厨师等工勤人员外,其余 114 人次都讣为幼儿园最紧缺的员工为“幼儿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 54.29%。在这 114 人次乊中,有 32 人次提到需要与仸教师,包括英诧(22)、体育(16)、美术(10)、音乐(8)、舞蹈(4)、钢琴(2)等与仸教师,约占总数的 15.24%。具体分布情冴见图 1。
社 会经济収展,社会对人 才培养不服务也提出更 绅致的要求。如丌少用 人单位除了需要幼儿教 师,还提出艺术、英诧教 师等更与业化的需求,有的培讦机构需要课程顾问、亲子客服等服务性较强的人才。从对 20RR 年广州幼师人才需求反馈意见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所占比例丌大(15.70%),但为我们扩展新与业戒与业方向提供了依据。(见表 1)
表 120RR 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分布统计 N=1624 音乐 教师 美术 教师 英诧 教师 早教 教师 舞蹈 教师 保育员 电信/客服 导游 业务 顾问 幼儿 教师 吅计 (人)
19 10 41 45 17 32 50 7 34 1369 1624 15.70% 84.30% 100% 2.人才觃格要求高
在对行业一线人员迚行调查的问卷中,我们问及“贵园在招聘人员旪最看重的三种素质”,罗列了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和与业核心能力等 14 种幼儿教师的素质供被调查人员选择,结果収现在这些素质中,责仸心、职业道德和与业水平分别以 122、图1 行业人才需求43.81%54.29%15.24%10.48%7.62%4.76%3.81%1.91%0.95%未表达幼儿教师专任教师英语教师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舞蹈教师钢琴教师团队精神
专业水平
2.19
3.14
3.5
5.43
5.81
114、96 人次的选择位列前三,选择的比例达到 58.1%、54.3%、35%(见图 2)。由二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幼儿,因此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在责仸心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尤其突出。
而对二中高职毕业生的丌足方面,我们在问卷中列丼了 9 种缺点供被调查人员选择,统计结果显示,“与业知识丌扎实”、“眼高手低,流失率高,丌稳定”、“丌能吃苦耐劳”是三种最明显的缺点,比例分别高达 50%、48.6%和 41%(见图 3)。
(选自广州外诧艺术职业学校张莉执笔的调查报告)
(二)行业访谈情况 为了拓展幼儿园对人才需求的了解,除了収放问卷调查,通过对同行业的访谈,也了解到幼儿园对人才需求的一些情冴。
1.幼儿教师队伍丌稳定 随着公立幼儿园的增多,对二民办幼儿园有着一定的影响。首先撇开生源丌说,就幼儿教师来说,徆多有能力、综吅素养高的老师,都在考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待遇进进比丌上公立幼儿园的待遇,人才的流失是必然的。民办园人才的流失,需求就自然增大,教师队伍显然徆难稳定。
2.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冴丌乐观 湛江幼师提供的湛江地区幼儿教师生存现状三大特点:一是收入低,“一个月的现金收入仅 800 多元”。事是没编制,“近十年公办幼儿园没有新增吃皇粮的名额”。三是地位低,“幼教被当成保姆”。
幼儿教师待遇普遍低下。调查显示,89.78%的幼儿园教师起薪在 20RR 元以下,最低的为 750 元,最高的丌超过 3500 元。而 96.55%的中与学历、91.45%的大与学历、87.90%的本科学历的教师人职幼儿教师起薪在 20RR 元以下。幼儿教师队伍丌稳定、素质丌高不其待遇低以及社会地位丌高密切相关。(见吴健伶、魏敏:关二觃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调查报告,教育导刊下半月 20RR.4)
3.幼儿园収展对人才觃格的需求 幼儿教育是以综吅教育主,幼儿园需要的是综吅素质的教师,与业以前教育与业为主。所以,幼儿园最需要各方面収展较全面,既能在一线带班又能迚行教育研究的幼儿教师。
①幼儿园对幼儿园教师的人才觃格要求:要责仸心强、有耐心、爱心,活泼开朗,“弹、唱、跳、说、画、做”技能够用,综吅素质高的教师。有徆好的沟通能力,遇到问题能从容应对,对孩子要一规同仁,做到耐心引导孩子,心底善良,没有偏激行为等。能徆好的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做到热爱工作热爱孩子。目前新教师不幼儿园収展需要乊间的差距主要是与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的差距。(差距存在是丌可避免的,因为生源素质低,培养旪间短——实际只有 5 学期,而丏,幼师毕业生只有经过若干年后才能从吅格的幼师生转发为吅格的幼儿园教师)。不前面的问卷调查基本一致。
②人才需求的趋势是:敬业乐业、与业化、高学历。
③未来新增与业需求: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婴儿的护理不教育;象棋、乢法等特殊技能人才。
上述分析可见:幼儿园人才需求缺口徆大,需要责仸心强、敬业乐业、与业化水平高、学历高的幼儿教师。同旪,对有职业与长的教师需求也丌断增加。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为了更好了解中职学校生源状冴、学习劢机、继续学习需求等情冴,我们选叏了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一般职业学校三类中职学校来自二全省各地的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各随机抽叏了 200 人迚行问卷调查,収出问卷 600 仹,回收有效问卷 563 仹,采用ERCEL 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一)中职学校生源状况
表 2:基本情冴 N=563 内容 选项 百分比% 备注 你的性别 男 0 学前教育以女生为主 女 100% 年级 20RR 级 26.57%
20RR 级 28.32%
20RR 级 44.86%
现就读学校 国家级重点 30.58%
省级重点 27.07%
一般职业学校 40.85%
你是独生子女吗 是 13.57%
否 85.43%
父亲 母亲
你父母的文化程度 A 没有上过学 0.75% 1.75%
B 小学毕业 15.58% 22.81%
C 初中毕业 35.18% 32.58%
D 高中(中与、技校、职高)毕业 30.65% 22.06%
E 大与毕业 13.82% 12.28%
F 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 3.52% 7.27%
你父母的职业 ①公务员 1.76% 0.75%
②工程师、教师等企亊业单位与业技术人员 5.28% 3.77%
③工人 13.07% 11.81%
④农民 17.84% 15.58%
⑤企业主 15.08% 8.29%
⑥个体工商 26.63% 25.38%
自由职业 11.81% 20.85%
其他 7.29% 12.06%
你家庭所在地 市区 16.37%
县城 23.17%
乡镇 37.28%
农村 20.65%
家庭人均收入/月 A、1000 元以下 6.77%
B、1000 元~20RR 元 23.81%
C、20RR 元~3000 元 24.31%
D、3001 元~4000 元 15.54%
E、4001 元~5000 元 13.78%
F、5001 元~7000 元 10.78%
G、7001 元~9000 元 2.76%
H、9000 元以上 1.50%
初中综吅成绩位置 优秀 15.04%
良好 53.63%
一般 28.57%
差 1.50%
初中叐过表彰吗? 获过 64.57%
没有 33.17%
你的入学方式 A、中考统一招生 43.32%
B、春季提前招生 9.32%
C、注册入学 40.30%
D、其他 4.79%
从表 2 看到,非独生子女占 85.43%, 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乡镇、县城和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和高中毕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 1000~3000 元乊间,职业也多为个体工商、农民、企业主、自由职业和工人,家庭背景整体偏中下。
学生初中综吅成绩 53.63%良好,64.57%的学生叐过表彰,43.32%通过中考迚入中职学校读乢。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好。
(二)报读动机状况调查 图 4 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统计 N=563
图 5:报读本 学校的主要原因统计 N=563
图6:选 择现在所学与业 的决定因素统计 N=563
从图 4、5、 6 中 丌 难 看到, 大多数学生是因 为自己喜欢而报 读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与业。当然,学校的知名度、就业率、能够学到一技乊长、教学质量、与业设置都是学生选择报读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然,也有亏分乊一的学生是由父母决定的。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规,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极大空间,容易找工作也是一个丌容忽规的因素。
(三)学习动机状况调查 表 3:学贶来源统计 N=563 选项 父母的工资 亲友的资劣 农业收入 个体经营收入 学贶减免 自己的 打工收入 社会捐劣 百分比% 61.81% 5.28% 7.29% 3.77% 19.35% 1.26% 0.25% 表 4:你的家庭对现在的收贶能否接叐 N=563 选项 能接叐 基本能接叐 无所谓 丌能接叐 其它 百分比% 41.60% 46.37% 6.52% 5.01% 0.25% 表 5:学习态度不劢机调查 N=563 内容 选项 百分比% 备注 对所学与业的兴趣 A、感兴趣 56.53%
B、一般 39.20%
C、丌感兴趣 4.02%
你父母对你的期望 A、上大学 19.05%
B、帮劣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25.31%
C、获得一技乊长,能够自立 52.38%
D、能上学丌给家里惹亊生非 1.75%
你在幼师学校学习的目的 A、就业后在岗位上学习,争叏成为幼儿教师 56.64%
B、先工作再继续迚修 19.55%
C、考高职 16.04%
D、考普通高校 3.51%
E、毕业后自己创业 3.01%
你未来希望就业的岗位是 教师戒幼儿教师 60.90%
其它 38.85%
从表 3、4 中看到学生的学贶主要来源二父母的工资,约占 61.81%,有近四成的学生要靠其他途径解决学贶。对现在的收贶就大多数学生持接叐戒基本接叐态度。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收入幵丌高,但因为可以学到一技乊长(约占 52.38%),加上学前教育的课程许多是女孩子喜欢的(对所学与业感兴趣的占 56.53%),所以,每年这个与业的招生还是爆满,尤其这两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规,广东省公立幼儿园的拓展,为就业提供了徆大空间,容易就业也成为这一与业迅速収展促迚因素。有 25.31%的家长希望能“能帮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容易就业讥这一期望比较容易实现,所以,报读幼师学校和选择与业由“父母决定”分别排在第 3 位和第 2 位,约占 21.30%和 28.32%。
从表 5 学习态度看,56.53%的学生对所学与业“感兴趣”,而丏有 56.64%希望“就业后在岗位上学习,争叏成为幼儿教师”,希望未来就业的岗位是教师戒幼儿教师的占60.90%,但徆多学生写明“先做幼儿教师,将来有机会转行”。
(四)小结 1.学前教育与业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这不职业特点、课程设置有关。这里丌作认
论。
2.绝大多数为非独生子女,约占 85.43%。
3.中职学前教育与业学生的家庭背景一般,绝大多数来自乡镇、农村和县城,家庭收入偏中...
篇六: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活动调研分析报告 为提供更精准、更满足家长及学员需求的服务,故设立问卷调查。整个问卷之逻辑为,试探溢价服务课程的需求程度→高端定向小班的接受度→家长与机构的市场对接点。39 名学员调研结果显示, 愿意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演出和比赛的约占 72%, 只参加寒暑假组织的演出和比赛约占 31% 不参加任何演出比赛占的为 0, 1、结合部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得出,近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得到多的公开展示和参加表演、比赛的机会,以锻炼孩子,提高自信,并加深对芭蕾舞的兴趣热爱。部分家长也希望在学到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学一套成品舞蹈,用于班级活动或公开表演展示。由此可知,家长有让孩子更加深入学习芭蕾舞的需求,这为后期溢价服务奠定基础,并结合学员整体存量,年龄分布得出可以做更具针对性,更深层次的舞蹈课程服务。在班型选择方面,精品小班(54%)>常规班型(36%)>才艺定向培训(31%)>vip 一对一(8%)
故半数以上家长希望学校提供更小班型舞蹈服务,结合家长意见,希望学校控制班级人数,并根据学员水平向家长建议班次。以下为个人建议,暑期档招生即将开始,学校应在此期间,大力开展常规班型的市场招生,储备扩充学员数量,常规班型是用于让新学员体验课程及服务,同时应开始谋划设立高端小班型,从师资,服务,效果,及目的等方面包装课程,培养目的为辽台演出或公开表演的定向培训,
或成品舞蹈速成培训。高端超小班型开班时间建议暑期,同时现在开始进行预热,学员应由老学员及部分新学员组成,下面概述老学员回收办法,老学员是已对机构有所认同的客户,做高端小班的重点在于前端师资体验及服务内容。高端小班主打点应为顶级师资及培训目标(辽台演出等)。
第一步讲座炒班,请多数老学员家长认可的专家及老师进行芭蕾舞相关指导及规划讲座,讲座人员包括分批次邀约的老学员家长、新学员及家长、对机构高度认同的家长。讲座客群也可通过渠道直接下发门票等方式进行邀约。讲座的最后将芭蕾舞蹈的高端超小班型的课程方案介绍给家长(由专家提出)咨询老师负责具体与意向家长沟通。开展讲座的同时,开启预报名,设置预报优惠事项。
另外即为高端小班所定人数不可超员。否则自觉根基。以上讲座建议开展连续开展一个月每周末。讲座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宣传资料,讲座资料向家长灌输芭蕾舞概念,相信会是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第二步对意向客户进行一对一的针对咨询服务,或请专家与之沟通,提出意见,最后促其报班。
第三步,课程顾问对听完讲座而未报名的学员应按节奏对新老学员跟踪回访。
第四步,优惠政策设立,必须设置明确时间限制,开班前所有费用一次收齐。
以上是内部拔班的个人思路建议,细节不做赘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上均为个人主观臆断,若有班门弄斧,望熊哥见谅。
下面是招生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 家长对机构的了解途径主要为,口碑(90%)>免费体验活动(21%)=微信(21%)>网络(18%)
由此看出,家长最信任的方式为口碑,所以市场招生中要结合引爆口碑点的手段,建议开展拉手活动,发动家长,利用家长,借用口碑推荐效果实施招生。拉手活动,凡老学员家长介绍新学员到校并报名,奖励现金 元,建议增大奖励额度或赠品。
针对免费体验活动,开展电话营销,针对性实施招生方案。
微信活动这个有专门的运营公司。
总之,个人认为招生不是一种手段的实施,应是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不断对目标客户进行应象累积,在某一点集中爆发,最终达到招生目的。
最后还有一些家长的意见及建议,再此不一一赘述,家长建议应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可以在课间添加一些亲子共同舞蹈以及定期给些孩子的总结指导等落地成果展示。
篇七: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学生机电类专业实习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我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客观的反映我系该专业目前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声誉,并及时发现我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好就业指导工作,我系通过调查问卷等手段对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总体情况如下。
二、具体实施
今年初至年底,我系对机电技术应用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总共发出问卷 12 份,回收问卷 12 份,经统计,满意率为 95%, 主要的调查数据为:
表 1 毕业生薪金情况表 实习月收入 目前月收入 1000 元以下 1000- 1500 元 1500- 2500 元 2500- 3000 元 1000 元以下 1000- 1500 元 1500- 2500 元 2500- 3000 元 1 11
9 1 1 1
表 2 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表 工作岗位 机修工 电工 生产线操作工 其他工作岗位 1 1 2 8
表 3 升职或加薪所用时间调查表 时间 4 个月以内 4 个月到 8 个月 8 个月到 12 个月 一年以上 5 8
表 4 毕业生就业任职时间最长的工作岗位调查表 时间 机修工 电工 生产线操作工 其他工作岗位
4 8
表 5 学生考取证书调查表 学校考取证书名称 维修电工中级职业 资格证书 特种作业操作证 机修钳工中级职业 资格证书 其他证书 1 3 8
工作考取证书名称 维修电工中级职业 资格证书 特种作业操作证 机修钳工中级职业 资格证书 其他证书 1 9
2
表 6 就业状况调查表 满意程度 很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7 5
表 7 对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课程能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调查表 满意程度 肯定能 很大程度上能 基本上能 不能
10 2
表 8 对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课程运用程度调查表 运用程度 很大程度 较大程度 很少应用 从来没用过
8 4
表 9 对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提高的发展调查表 重要性 机械电气技术工人 职业道德 机电产品 维修能力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维护能力 协调沟通能力 11 8 6 4 语言表达能力 继续学习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4
表 10 学习方法调查表 运用程度 教师讲,学生听
借助多媒体设备,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 技能训练 直接到合作企业, 进行现场学习
4 2 6
表 11 学习方式调查表 学习方式 一体化教室学习 技能大赛赛前训练 社会实践 企业观摩学习
1 11
表 12 对在校学习期间技能实训安排调查表 合理程度 很合理 比较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11 1
表 13 对在校学习期间期末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安排调查表 合理程度 很合理 比较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7 4 1
表 14 专业技能课重要程度调查表 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重要性评价 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 很重要 较重要 不重要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5 2
1 9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5 6 1 1 5
电工技能训练 9 2
7
机械知识与钳工训练 3 8 1 1 6
液压与气动传动技术及应用实训 5 6
1 5 1 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10 2
2 5
机床操作技术 3 8 1 2 4
焊接技术 3 5 4 3 4
机床电气维修技术 2 5
1 10
PLC 控制技术及应用实训 8 4
1 5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训 5 3
10
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9 2
2 5
机修钳工综合实训 7 1 3 2 4
维修电工综合实训 11 1
1 5
考工培训 11 1
1 6
表 15 工作岗位来源调查表 方式 学校推荐 通过人才市场 媒体网络 亲朋好友 12
校友 个人自荐 其他方式
表 16 选择工作单位的因素调查表 因素 单位的知名度 单位经济效益 专业是否对口 个人薪酬福利待遇 2 2 5 6 单位工作环境 单位发展前景 单位所在地 个人发展空间 5 10
表 17 对在校学习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调查表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情况 开设与专业对口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课程或讲座 6 搜集和整理更多的用人单位信息 1 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个体辅导 6 组织就业方面的法律培训或讲座,教会学生自主求职和创业,维护合法权益 2
表 18 顶岗实习满意调查表 满意程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7 5
表 19 学校的就业服务满意调查表 满意程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6 5 1
表 20 对学校满意调查表 满意程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0 2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用人单位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较高。现在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都对其所从事的专业和各工作岗位较为满意,机电技术应用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赞同。
(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较广。根据调查,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包括管理、技术或其他,其中从事技术或其他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最高,占毕业生的 92%。根据毕业生的现场和教师回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不但需要过硬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毕业生普遍反映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基本够用。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占有同等地位,他们赞同我系多注重专业课的实践内容的建议。毕业后,他们中有些还与我系的一些专业课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探讨一些涉世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
(四)部分毕业生在进入单位工作初期,对技能工艺部太熟练。但经过对业务日趋熟悉,对技能的日益熟练,也都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此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也较为重要。
三、反 馈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了平时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与缺点,自实施任务式教学改革模式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基础能力需要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认为校园里优雅的学习环境和务实的学习风气,机电工程系配备了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都是他们走向工作单位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系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由于工作后毕业生对电工、钳工和焊工应用较多,因此,建议该系在进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应该多重视实践教学。
(二)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鉴于毕业后的工作经历,他们认为还应该多开设一些关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类等方面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了解一些涉世哲学,以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如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三)更多提供实际企业的实践机会 目前教学中,部分学生不能重视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应该加大管理机制,督促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学校应加大力度,和用人单位密切联系,让学生们到第一生产线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四、 调研结论:
(一)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了解虽然途径很多,但主要还是受学校教育和专业教师的影响;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绝大部分与所学专业对口。因此从学生入校起加强始学教育,培养职业意识、职业荣誉,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把他们朴素的专业情感提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内化为自觉的学习行为,是中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
(二)中职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良好,他们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及喜欢从事的职业有较明确的了解,表现出较强的自尊、自信。为此因势利导,把他们的自尊、
自信进一步引向自爱、自强,为他们积蓄更多的职业“资本”、职业“能量”做好服务工作,这是职业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三)应及早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掌握中职学习的有关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要养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制定恰当的中职学生生涯设计,并随时监督学生行为,进行学习规律教育和引导,改变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随时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以获得高效率的学习。
篇八: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心理月刊 2021年 第21期 Vol.16中职学生心理状况调研报告蒋小军段宜虎
刘小梅(湖南省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湖南
衡阳
421141)[ 摘要 ] 目的 了解本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承接地气、便于推广的中职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模式。方法 2019年11月,选取湖南省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920例学生开展心理普通测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亲子关系、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意志控制、人际交往、学习动机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结论 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成因,需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 中职学生;问卷调查;心理特征;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 B84
[ 文献标识码 ] A
doi:10.19738/j.cnki.psy.2021.21.011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Jiang Xiao-jun, Duan Yi-hu, Liu Xiao-mei(Hengna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Hengyang
42114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 explore a set of ef f ective, to undertake local gas, easy to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Methods In November 2019, we conducted a psychological general test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920 students in Hengna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The contents include family situa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elf-recognition, emotion management, will contro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etc. Result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causes of students" unhealthy psych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Key words]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questionnaire surve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auses; countermeasures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 [1] 。13~17岁的中职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既要面对父母期望赋予的压力,又要承受与同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差距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诱惑;况且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离异和单亲家庭,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而自我成长的需要也会给孩子造成内在的压力;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难题已成为中职学校急需破解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实际,我们在湖南省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中职学生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问卷反映的内容、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1
调研情况1.1
调研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本校中职学生近期的心理现状;总结概括学生的心理特征;客观揭示学生的心理成因,为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承接地气、便于推广的中职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模式提供客观依据。1.2
调研对象2019年11月,我们对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920例学生展开了网上问卷调查;一年级学生有559例,占总人数的60.76%,二年级学生有307例,占总人数的33.37%,三年级学生有54例,占总人数的5.87%;从性别角度统计,男生为527例,占总人数57.28%,女生393例,占总人数42.72%;参与问卷的学生覆盖本校10个专业,具体人数及占比如表1。1.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借助问卷星平台,由课题组设计问卷;通过问卷星的问卷链接,学生可独立参与答题一次;问卷共32题,包括学生性别、专业、年级、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认识、意志行动、家庭情况等内容;参与人数共920人,有效填写人数920人,有效率100%。表1
各专业人数情况(n,%)专业 例数 占比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185 20.11计算机应用专业 218 23.70会计事务专业 75 8.15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44 4.78美容美体艺术专业 78 8.48高速铁路乘务专业 63 6.85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 109 11.85电子商务专业 67 7.28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81 8.802
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发现,农村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具有明显的青春期特点,同时又印上了时代烙印。2.1
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对学生家庭结构情况及抚养方式,家里兄妹情况、父母工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作为调查项,对学生学习、生活背景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表2显示,39.24%学生来自单亲家庭,5.00%的学生是孤儿,55.76%的学生来自父母健在的和谐家庭,其中8.80%的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33.40%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有43.48%的学生每月零花钱在200元以下;52.07%的学生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地工作,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在“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困难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孤儿家庭”等家庭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存在自闭、自责、自卑、抑郁、妒忌、逆反、焦虑、暴力等不良心理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ZJZB2019123):中职学生“12345”心理辅导模式的实践研究作者简介:蒋小军(1975.12-),男,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37 心理月刊 2021年 第21期 Vol.16特征。表2
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表(n,%)项目 例数 占比亲属情况 父母和谐 513 55.76父母离异,随父 196 21.30父母离异,随母 54 5.87母亲去世,随父 79 8.59父亲去世,随母 32 3.48孤儿 46 5.00工作情况 在外地工作 479 52.07不确定 87 9.46在本地工作 354 38.48经济情况 不清楚 311 33.80感觉比较宽裕 296 32.17比较困难 304 33.04富裕 9 0.98每月零花钱 200元以下 400 43.48200~300元 375 40.76300~500元 102 11.09500元以上 43 4.67兄妹情况 独生子女 81 8.80排行老大(非独生子女)
316 34.35排行老二 368 40.00排行老三 125 13.59排行老四 30 3.262.2
自我认知分析我们对专业满意度、完成计划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调查,详见表3。表3
自我认知分析情况表(n,%)项目 例数 占比专业满意情况 很满意 311 33.80一般 561 60.98有所不满 28 3.04非常不满 20 2.17守纪、习惯与发展的关系 有一定关系 493 53.59有很大关系 409 44.46没关系 18 1.95计划完成情况 坚决按计划完成 342 37.17完成不了时降低目标要求 396 43.04经常放弃 97 10.54拖延计划时间 85 9.24个人兴趣爱好 喜欢唱歌或跳舞 189 20.54喜欢绘画或书法 86 9.35喜欢打球(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350 38.04喜欢跑步、登山 82 8.91没有兴趣特长 213 23.15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般 95 10.33非常重要 807 87.72无所谓 15 1.63不重要 3 0.33表3显示,60.98%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选了一般,有55.54%的学生对守纪、习惯与发展的关系认知不太清楚,只有37.17%选择坚决按计划完成,43.04%的人选择降低目标完成,还有10.54%的学生选择放弃,大部分学生明确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特长,还有23.15%的学生选择没有兴趣特长,有12.28%的学生不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中职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社会存在对中职学生的偏见与歧视,家长对中职教育也有认知偏差。在人的成长中,社会是沃土,家庭是基石,教育是关键,社会沃土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在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不能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是“破罐子破摔”。2.3
情绪情感分析我们对学生每天w的心境、焦虑的原因、紧张感等进行了调查,详见表4。表4
情绪情感分析情况表(n,%)项目 例数 占比每天的心境 总是烦躁 113 12.28总是愉悦,想办法参与快乐的事 182 19.78一般很平静,遇事不惊 266 28.91乐观面对身边的人和事,避免不必要的不快 359 39.02心理焦虑的原因家庭经济困难 213 23.15家长的关心不够,心理支持较少 182 19.78学习的压力太大 266 28.91人际交往不太好 259 28.15紧张感 有 571 62.07没有 349 37.93情绪激动程度经常生气 67 7.28偶尔生气 378 41.09一般不会生气 422 45.87没有脾气 53 5.76自责感 没有 251 27.28经常有 80 8.70偶尔有 569 61.85时刻都有 20 2.1712.28%的学生心境总是烦躁,说明被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焦虑的原因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来自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家庭经济困难,62.07%的学生时常有紧张感,7.28%的学生情绪容易激动,10.87%的学生会经常责怪自己,只有27.28%的学生没有自责感。部分中职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个性尚不成熟,由于认知偏差和人际关系失调,烦恼也增多,为个人形象、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也因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而长期存在心理困扰,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波动,中职学生的年龄不大,他们的行为极受情绪左右,当情绪愉悦时,学习积极性就高,与别人相处相对和谐;当其情绪消极悲观时,学习积极性就低落,与别人也不能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整夜上网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家长应增强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情感交流这一重要的育人渠道的作用;通过家校共育的途径,使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得到适当改善。2.4
人际交往分析我们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了调查,详见表5。表5显示,69.02%的学生与同学相处还可以,有70.54%的学生有知心朋友,有58.59%的学生与老师交往选择主动热情,但不能忽视29.46%的学生没有知心朋友,处于封闭自固的状态,缺乏友谊。中职学生与同龄的朋友相处比与父母朋友更融洽,遇到困难她们更愿意向朋友寻求帮助,在青少年期,与同伴交往的社会关系需求增强,同伴的影响逐渐取代父母的影响,他们渴求同伴的接纳、肯定和喜爱,惧怕被同学排斥,害怕被集体拒绝。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多与家长沟通,并适当给家长做一些专题讲座,为亲子关系搭建桥梁。中职生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
38 心理月刊 2021年 第21期 Vol.16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表5
人际交往分析情况表(n,%)项目 类别 例数 占比与同学关系 很好 249 27.07还可以 635 69.02不太好 34 3.70很不好 2 0.22是否有知心朋友 有 649 70.54无 271 29.46是否感觉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对自己不好 是的 90 9.78经常有 56 6.09没有 240 26.09偶尔 534 58.04与老师的交往如何 主动热情 539 58.59尽量躲避 140 15.22紧张害羞 241 26.20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会向谁求助 家人 212 23.04老师 115 12.50知心朋友 359 39.02亲戚 7 0.76不找任何人 99 10.76其他 128 13.912.5
意志行为分析我们对学生的意志行为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表6
意志行为分析情况表(n,%)项目 例数 占比在学校,是否能静心学习 不能 58 6.30基本可以 485 52.72偶尔可以 377 40.98如何对待自己认真考虑的目标计划坚决按计划完成 342 37.17完成不了时降低目标要求 396 43.04经常放弃 97 10.54拖延计划时间 85 9.24表6显示,有40.98%的学生选择偶尔可以静下心来学习,还有6.30%的学生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有43.04%的学生选择完成不了目标时降低目标要求,有10.54%的学生选择放弃,有9.24%的学生选择拖延计划时间。由此看出中职学生的意志品质普遍呈现出个体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自觉性,学习上无法集中精力,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生活上得过且过,办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惰性是中职学生常见的意志缺陷,是实现目标的内部障碍,大部分学生自制力差,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不能持之以恒,同时中职学生的受暗示性也很严重,受暗示性是一种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容易受到其他言行的左右,没有主见,缺乏信心和决心。部分学生决策时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受到校风、班风和同学伙伴的影响。意志品质的养成对学生的个性品质、道德修养、学习、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2.6
需要与动机分析我们对学生的需要与动机进行了调查,详见表7。表7
需要与动机分析情况表(n,%)项目 例数 占比当别人有困难,是否愿意积极帮助别人 愿意,助人为乐嘛 682 74.13与我有过节的或无关的人,我不帮助 87 9.46每个人都有困难,我干吗帮助 3 0.33看心情,心情好就帮助,心情不好就不帮 148 16.09对结交异性朋友有全面的认识吗?渴望结交异性朋友吗 认识不清楚,非常渴望 59 6.41有一定认识,能把握尺度 508 55.22不清楚也不渴望 250 27.17不清楚,想尝试 103 11.20喜欢哪种类型的学习 专业理论课 79 8.59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课 454 49.35...
篇九: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17.No44 33KE XUE ZI XUN科学咨询一、调研背景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海事局批准的内河船员培训基地、重庆运管局批准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基地、五星级驾校,自1979年开办以来,现已发展成为专业领先、功能齐全、层次多样、前景广阔的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中职毕业生,我们针对本校已毕业3至5年的中职学生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追踪调查活动。二、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我校开办的汽车、内河船舶、旅游服务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也是特长专业,开办时间较长,优势尤为突出,我们选取了这三个专业毕业的中职生作为本次主要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通过到企业回访及师生电话、QQ、微信等联络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预约访谈,取得了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3、企业反馈。上海大众涪陵4S店的王总每年都主动向我校联系要汽修专业的学生。他说,你们的学生专业基础好,拿来即用,而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还要自己培训,另外,中职生比高职生更能吃苦耐劳、稳定性好。目前,该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80% 都是我校汽修专业毕业生担任。拜访了重庆及涪陵的多家船务公司,几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谈到,出于船员工作的环境特殊性,内河船员的流动性特别大,他们在长期的用人中更注重稳定,专业知识并不是第一要求,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耐得寂寞才是第一要求。此外部分宾馆酒店的负责人谈到,他们希望从业人员能够一专多能、吃苦耐劳、服从安排。4、学生访谈。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们目前全部在岗工作,大多数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及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也在不断努力自我提升,他们比较看重就业单位的报酬薪金、发展空间、岗位稳定、规模前景,这样的企业才能留住学生,反之就容易导致跳槽,当然也有小部分思想开拓的毕业生已经自主创业成功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毕业生们对学校总体评价较好,但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结合切身感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学校教学大体有三点看法:(1)理论多实操少;(2)教学内容有点陈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应及时更新;(3)职业适应性不很强,学习内容脱离岗位需求。5、调查结果。我们本次共联络了110名毕业生,发放中职毕业生调查问卷100份,收回68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在网上填报了12份,我们统计了一下,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就业率100%,全部在岗,收入稳定,其中80%专业对口关于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
李海燕发展,40%从基层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20%自主创业并不乏小有成就者,他们不但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还荣耀地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三、问题对策1、调研梳理发现,毕业生对我们的评价是实操技能训练不够理想,存在着“三不足”:(1)实战性训练不足;(2)多技能训练不足;(3)深层次训练不足。我们应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训练中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实际要求,扩展训练并且深化细化精化,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2、通过回访接收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发现,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毕业生跳槽现象较突出;不能吃苦的汽修专业或不甘寂寞的内河船舶专业毕业生多已改行;旅游服务专业毕业生因为待遇或地域不理想,流动相对比较频繁。我们应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宣贯爱岗敬业、诚信守纪、无私奉新、拼搏创新的榜样,提升学生的品德素质和主人翁意识。
四、调研启示1、通过跟踪调研,使我校教育教学能顺应改革形势,以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校园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模式、课程改革、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适应需求。2、吸纳来自企业生产部门及毕业生的意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倡导产教结合,加强实训实操,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使学校教育教学更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转变陈旧观念,主动更新知识,深入一线企业,丰富岗位实践,了解学科前沿,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4、适应行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施设备,满足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鼓励教研组率专业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流专业实训室。还可根据学校开设的专业,改革创新创办自己的实习厂(项目)。5、大力开展中职教育的重大意义、国家扶持政策、就业(升学)前景、本校优势宣传,积极报道各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发展和事迹,吸引并带动更多的中学生愿意到中职学校学习技能,到一线发挥专长,成就工匠梦想。6、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教育,教导学生做人道理,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历练学生敢于担当,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不仅要踏实就业、正确择业,还要激励学生勇于创业,勤于创新。五、调研结语综上所述,我校在39年的办学中,保持了持续良好发展,办出了自身的特点和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办学效果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创业也取得了可喜万方数据
2017.No44ZHI JIAO CHUANG XIN职教创新34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学校今年已建成涪陵李渡新校区,现已搬迁到新校园,在校史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已经具备了创建示范校的基础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工作不尽如人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行业、企业、个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人一生当中享受最长的教育,而父母则成为第一个教育者,因此,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三方面的归纳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对青少年的主要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条对策。关键词:家庭教育
问题
青少年
影响
对策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颜氏家训》,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成年人的价值观等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随之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注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正确以及家庭教育的氛围不和谐等。这些问题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在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而且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春节团拜会上的所讲的那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注重家庭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工作压力,这就使得父母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对孩子进行管理,或者干脆将孩子交给辅导机构、保姆、家里的老人等,放任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而在农村,迫于生活,很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将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家一趟,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的现象更为普遍,而大多数的老人也不懂怎样教育孩子,他们只负责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并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2、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正确(1)过分溺爱。当今社会,生活条件改善,各方面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重庆市第二交通技工学校
杨开放件优越,父母将孩子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对孩子一味溺爱。而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1~2个孩子,所以父母就认为宠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很多父母却无法正确地掌握尺度,孩子想怎样就怎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无条件地迁就孩子、满足孩子。有的家长即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害怕孩子在同学中因为钱而被同学们“瞧不起”,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很多孩子也因此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对父母一味地索取,而父母由于对孩子的“爱”而无限制地满足,导致恶性循环。(2)一味打压。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与过分溺爱截然不同的态度——一味打压。由于部分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显得简单粗暴。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还停留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念里,当孩子犯错后,采取的不是引导孩子,而是对孩子无尽地指责甚至打骂,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有的家长虽不采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却永远在孩子面前说孩子不好、不优秀,用“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的方式来鞭策孩子,然后这样的父母没有想到的是这对孩子来说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与最初的意愿南辕北辙了。(3)只看分数。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名校,从小孩子就要参加各种考试:小考、中考、高考、考研……因此,考试分数成为许多家长唯一关注的事情,考试分数成为了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孩子一旦在考试中失利,就会被迫送入各种补习班,剥夺了孩子该有权利。3、家庭教育氛围不和谐(1)家庭不完整。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化进程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延伸、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和对爱情的期望相应提高,故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率持续上升 [1] 。因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处于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而家庭教育的环境应当是温暖和谐的,充满爱的,但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这样环境下的家庭教育是不完善的。(2)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许多家庭中,父母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每天给孩子灌输他们认为好的观点,规定孩子应该怎样做,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在生活中,却不注重自己的行为,自己做的与让孩子做的大不相同,殊不知孩子在父母的行为中早已耳濡目染。据有关资料显示,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做的事占其行为的20%;而按照家长行为做的事要占到80% [2] 。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是及其重要的。人的发展需要,要真正实现学生稳定就业、理想就业、创新创业还有待于学校继续提升办学水平!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大计,我校会抓住新校机遇提档升级,强化学校教学水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快速推进中职教育!职教论坛万方数据
篇十: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三篇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化大生产的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职业教育顺应了中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也有效补充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各种办学模式的涌现,办学规模的扩大,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果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职业院校的生存质量,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一些问题。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实现这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面对的一项共同瓶颈。为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把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制订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文件,到学校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及设置专项经费,不同程度地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引进、待遇方面加大投入,并重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还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往往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动手能力不强,手能力强的教师则论知识不足,导致中职教育的技能优势很难展现。职业学校因为教师数量少、超负荷工作造成教师无时间提高自身,出现多少年教一本书。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培训还没有畅通渠道;技能培训难以对口;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还停留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上;师资培训只注重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只注重业务培训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只注重扩大规模不注重优化结构。教师中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不多,创新意识不强,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此外,外聘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教学水平不足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情况又缺乏深入了解,也无法对兼职教师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考核和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中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明确教师是职业教育中心理念
中职院校的教育规律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高质量“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师资的主要力量。要摒弃“重科学,轻技术;重管理,轻实践”的思想,在全体师生员工确立教师是学校办学主体的观念,形成尊重教师、服务教师的氛围,为教师业务提高创造条件。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研究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发展前景,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办学观和教学观,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
第二、健全稳定师资队伍的政策与措施,制订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师资建设规划。
坚持统筹兼顾,从素质、数量、学历、职称、实践等方面入手,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三个结构调整,即合理的职称结构,合理的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教师的比例,合理的学历和经历结构。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再培养。有的放矢地培养教师,为每个教师制定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包括专业方向、开新课情况、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实践教学、参与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等,从而使教师的综合水平得以提。引导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参与科研立项,撰写论文,参加教学竞赛,并根据成果表现打分。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革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名师工程,对名师及教学骨干在分配上予以倾斜;探索中职教师职称评聘新政策。
第三、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为企业内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创造来校任教的条件;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到社会兼职。提倡教师参与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加强与专业有关的管理、生产部门的联系,以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场所,为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职称提供机会和时间。提高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双师”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双师”素质的提高。
第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职院校要建立鼓励教师有创新、学生有创新的教学、学习机制,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宽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外聘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有效补充。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不容忽视,严格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尽可能地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磨合期。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加强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研究,努力使中职院校从经济上、技术上、科研上与国际国内先进生产力相结合,才能够推动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所处区域、学校、时间、专业及个人原因不同,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一刀切,要依各自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状况及本单位状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引进专业人才的馗尬
(一)编制内教师公开招聘门槛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师资,确保了聘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但受编制、岗位职数和各种招聘条件的限制,中职校的进人门槛被“抬高”,用人自主权和灵活性大大下降,加之招聘工作程序繁复,结果往往是“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努力想进来,进得来用得上的人留不住”。
(二)编制外教师招聘高
公开招聘教师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学校只能从企业或生产一线临时聘用急需人才。但中职学校待遇不高,个人发展
前景不被看好,很多年富力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望而却步。学校即使能聘用到所需人才,也须自行解决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但办学成本加重,还容易发生劳动纠纷。
(三)特殊招聘风险高
编制外招聘不到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只能退而求其次聘用对收人待遇等相对要求不高,且劳动用工风险少的退休人员,但退休人员健康风险依然制约着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留住人才的困难
(一)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竞争力
与企业许多相同学历、资历的人才薪酬相比,中职教师待遇差距很大,即使比较普高教师薪酬,中职教师实际收人也偏低。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陷人无序竞争、招生市场混乱的窘境,许多资深中职学校背负沉重的招生成本负担,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深受影响,待遇留人成为一纸空谈。
(二)事业成就感缺乏,削弱凝聚力
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素质较低,难教难管。教师付出十分的心血和努力,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但还要参与招生等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
繁杂工作,本末倒置,很难专心致力于教学干出成绩,以致事业上普遍缺乏成就感,一些教师消极怠工或干脆跳槽。
(三)竞争机制缺乏,降低推动力
虽然政策舆论大力倡导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职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学校的办学业绩更多的还是从招生人数、就业安置率和稳定率等数据上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严重挫伤教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动力不足
(一)教学成本的增加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培养适合中职教育的人才,都意味着学校必须增加支出,而这种不“封顶”的支出意味着必须占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且必须自行“买单”。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来自中职学校教师现状的调查
本人通过对某中职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专业课教师构成来源和新知识获取途径,双师型教师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调查显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偏低,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紧缺,教育科研能力不强等,
成为了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从而不难看出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教师职称和年龄结构:教师职称偏低,其中初级及以下职称 81 人,占教师总数 157 人的 51.6%。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 45 岁以上的教师 44 人,占教师总数的 28%,30岁以下教师 19 人(其中不足 5 年教龄的有 16 人),教师将会“青黄不接”,在未来 5~10 年学校大量老教师将从一线逐渐“退”下来,而 30 岁以下的教师将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显然退多进少,就可能出现师资“真空”,不利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2、教师学历结构
注:表中“第一学历”指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最后学历”指参加工作后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的最后学历。
由于近年对中职教师学历提出了硬性的要求,教师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第一学历的18.5%提高到了 77.7%,应该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比例还比较低。
3、专业课教师的构成来源:
注:“相关专业毕业”指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如物理专业毕业任电子电工专业课程、化学专业毕业任化工专业课程的。
调查显示,职教师资毕业生仍然是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师资来源,占 29.5%,实践证明,职教师资毕业生由于实践经验较普通师范生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已成为了学校的技术骨干。外聘兼职教师一般都是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是“师傅带徒弟”最好的形式,已成为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补充形式。
但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专业课教师中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不对口或不相关的教师有 28 人,占专业教师比例为 31.8 %,也就是说,占三成的专业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转行成为某科专业教师的,其专业技术能力就不言而喻,充分说明了当前中职专业课师资力量的薄弱,这也是当前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双师型教师。目前,对“什么是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按通常的认为,“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持有教师资格证,然后就是持有除教师以外的某行业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技能证等。按照这个标准统计该校专业课教师取得的“双证”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按最高项证书统计),取得中级技能以上证书或考评员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29 人,
占专业教师比例为 33.0%,比例还比较低,与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还存在差距。
5、参与教育科研实验的能力。在对学校参与教育科研实验的调查中显示,69%的教师从未参加过课题实验,其中34%的教师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课题实验,8%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不是一般教师所能从事的研究,与自己无关。有 16%的教师参与过省级以上课题实验并取得优秀成果。教育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校很大一部份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命脉。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对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学历提高培训、教师校本培训和参加专业行业的短期培训班,仍然是当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专业的推陈出新,不断出现新领域、新课程,对专业课教师来说,就需要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新技术的学习。
2、以学校为主建立教师培训提高的激励机制,发挥教师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培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改变教师低层次低学历、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
3、增大特聘兼职教师的比例,切实减轻学校负担。据有关资料显示,到 2010 年中职的教师队伍缺口将达到 30万。通过向社会招聘具有一技之长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或能工巧匠作为中职学校的实作指导教师,用其所长,不失为中职学校增强、补充专业课教师的一剂良药,因此很多中职学校都存在数量不等的外聘兼职教师,在当前职业教育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 2007 年教育部已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但比例还比较小,学校经费负担还比较重,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需要逐年加大政府对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比例。
4、利用高校资源,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优势资源,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进行周期内教师轮训,接受高校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
5、加大职教师资的培训。从调查显示,职教师资毕业生仍然是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师资来源,因此,在一定时
期内仍需加大职教师资的培训数量,作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来源。
6、利用行业企业的优势,培养“双师型”型教师。虽然对“双师型”型教师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求中职教师具备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是肯定的,因此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派专业课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锻炼,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特殊的优势,从而促进“双师型”型教师的培养。
总之,随着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师高才能强弟子,中职教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优化教师梯队,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带头人,特别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推荐访问:中职学校调研团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中职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