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9篇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相关情况的报告 我市于XX年XX月XX日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运行半年多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基本实现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我市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相关情况的报告我市于 XX 年 XX 月 XX 日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运行半年多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基本实现了秩序正常,达到了平稳过渡的预期目标。但是,在不动产权证办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遗留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在推动全市不动产权证办理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办证遗留问题,涉及类型多、范围广、时间跨度较长,群众要求办证意愿强烈,并不断来信、来访反映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我市不动产权办理遗留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房分户、征地拆迁安置房等方面,根据项目类型不同,引起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需要深入研究、分类梳理化解。
二、我市产权办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房办证存在的问题。购房人向房地产开发商购买商品房后,按照购房合同约定,一般情况下开发商应在 2-3 年内为购房人办理分户产权证,实际情况中,有部分开发商因自身原因,一直未申请办理分户产权证,严重侵害了群众合法权益,经分析,开发商未申请办证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开发商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公司人员逃逸失联,导致群众不能正常办理产权证,例如XX、XXX等; 二是因开发商陷入经济纠纷、
债务纠纷、产权被查封等原因,开发商不愿意或无能力主动为小区业主办理产权证,例如 XXX、XXXX 等; 三是因开发商建设项目涉及规划用途调整、土地权属调整、出让金未缴清等原因不能正常办证,例如 XXX、XXX、XXX 等。
(二)征地拆迁安置房办证存在问题。经统计,全市涉及征地拆迁安置小区共XX个,其中已办理总证XX个,未办理XX个,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是土地权属不明确,我市部分安置小区土地权属不具备国有性质条件,有些还属于集体土地,如 XX; 二是征地手续不完善,“下清”工作未完成,如XX; 三是部分安置小区未完成综合竣工验收,相关资料手续不齐,如 XXX 等; 四是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安置小区建设业主,因资金使用量大,将项目土地抵押融资或将出让金挂账处理,导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三、处理建议及措施 (一)商品房项目办证。针对商品房分户办证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积极引导小区购房业主进行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二是政府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督促、指导开发商完善规划用途调整、土地权属调整相关手续,及时补交土地出让金; 三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情况复杂的小区办证问题,由市政府及时召开协调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集体研究,制定办证方案,妥善解决; 四是今后应通过部门联
动,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土地供应、开发建设及销售备案各环节的监管,避免形成新的办证遗留问题。
(二)征地拆迁安置房办证。在安置房办证过程中,针对各类不同的问题,可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化解:
一是土地权属不明的,可通过土地确权、现状报征及使用存量土地批文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是“下清”未完成小区,拟定先行办证方案报市政府专题研究决议,同时由市财政统筹安排资金,分批实施“下清”工作; 三是未完成综合竣工验收的项目,由辖区乡镇牵头梳理情况、整理资料,由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配合,尽快完善相关手续; 四是土地存在抵押融资、出让金挂账的项目,由项目业主单位(相关平台公司)做好资金筹措准备、制定还款计划、拟定办证时间表,尽快解除抵押手续、缴清出让金,目前确实不能解除抵押的,业主单位应积极协调抵押权人,由抵押权人出具同意办理分户产权证的意见函。
篇二: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CHINA REAL ESTATE不动产登记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自2016年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不动产登记工作逐步规范。为保证顺利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确保日常不动产权籍调查的有序运行,原宁夏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试行)》。但目前宁夏不动产权籍调查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需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推进不动产科学化管理。不动产权籍调查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以宁夏为例徐佳楠叶立摘要:通过相关制度和法律实施不动产权籍调查,必须做好相关信息分析,完善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制度和体系。目前不动产权籍调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从权籍调查工作的程序、方法、提交成果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关键词:权籍调查;权籍调查成果;测绘评价机制;成果审查入库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20)12-0055-57 收稿日期:2020-11-15
作者简介:徐佳楠、叶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中心。
56CHINA REAL ESTATE不动产登记1
日常权籍调查现状1.1 测绘单位管理情况目前宁夏各市县自然资源局针对在本地开展不动产权籍测绘的单位需先进行备案,且对测绘单位有测绘资质要求,一般为丙级以上测绘资质。80%以上的市县不动产测绘已完全市场化,由权利人自行选择测绘单位,个别市县通过政府招标方式确定多家符合要求的测绘单位,权利人可在多家中标单位中自行选择测绘单位。1.2 权属调查及权籍调查成果审核情况不动产登记机构都按照《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方案》规定的工作流程开展权籍调查,对权籍调查成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记录归入不动产权籍档案,房产测绘成果需通过房产管理部门审核后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受理。1.3 权籍调查成果提交情况当前宁夏各测绘机构提交的土地权籍调查成果资料,自然幢上图工作由登记中心人员利用申请人提供的规划设计图完成。银川市可通过中间库共享获取房地产测绘中心制作的楼盘表,其他市县楼盘表由登记中心人员依据房产测绘报告制作。2
权籍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权籍调查程序不规范目前,宁夏在不动产权籍调查程序上仍暴露出一些问题:权籍调查环节中缺少审查表等材料;权属调查过程中,对成果审核不够全面;对测绘单位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没有进行严格把关。2.2 测绘单位提交的测绘成果不完整、不规范目前大部分测绘单位只提交纸质成果,没有提交电子报告成果及矢量图形成果。提交的成果普遍缺少基本属性信息,需人为进行手工录入。本应由测绘单位完成的权籍图基本属性、界址点成果信息、界址线属性信息录入和楼盘表制作等工作,不得不转嫁给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完成,测绘成果资料的不完整、不规范直接导致不动产登记机构人员工作量增加。2.3 规划验收没有检查宗地四至范围是否符合规划在机构改革之前,组织规划验收时没有自然资源部门参与,规划部门也没有对批建项目的宗地四至情况进行实地复测,导致超占面积等问题频频发生。又因分散登记原因,自然资源部门也不能及时发现超占面积等问题,导致历史遗留问题越积越多。2018年机构改革后,规划职能划归至自然资源部门。在规划验收时,宁夏大部分市县依据竣工测绘单位提供的实测图形与项目总规图进行比较,如一致则不再进行实地测量。对于存在超占面积问题的宗地,相关部门一旦出具项目符合规划意见,开发商便具备了首次登记的要件之一,超占面积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可能得不到有效解决。2.4 现有权籍数据库缺少水系、道路、围墙等重要地理要素水系、道路、围墙是地籍图的重要地理要素,是判定权属的重要参考。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目前宁夏各市县不动产权籍数据库缺少以上三个地理要素,在判定宗地权属时存在无法确认宗地坐落的风险。3
解决思路3.1 建立不动产权籍测绘信用评价机制笔者认为,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辖区内不动产权籍测绘单位监管力度,建立测绘单位信用评价机制,定期将权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委托人满意度调查结果等进行公示,方便申请人自行选择服务好、信誉度高的权籍测绘单位,切实做到规范有序,便民利民。建立测绘市场信用管理“红黑榜”,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不动产登记机构或授权机构应当将权籍测绘
57CHINA REAL ESTATE不动产登记单位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制定的信用评价机制动态管理权籍测绘单位,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测绘单位作出相应处罚,对出现重大事故的测绘单位可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处理。3.2 规范不动产权籍调查程序严格执行自然资源部《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按照当事人申请、权籍调查受理、权属调查、不动产测量、成果审查确认、数据入库、整理归档等程序完成权籍调查。权属调查是权籍调查的核心,应在全面查清不动产单元权属状况、做好指界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不动产测量等相关调查工作。对于存在不动产权属争议的,应依法解决后再进行权籍调查。3.3 规范提交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权籍测绘单位应提交规范统一的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以不动产单元为单位,根据不动产单元的类别,按照《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地籍调查规程》《房产测量规范》要求,提交权籍调查表、不动产测量报告、宗地图、房产分户图、楼盘表、不动产权籍图等纸质成果及相应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应当包含宗地基本属性信息、界址线属性信息、界址点成果信息、自然幢信息、户信息等shp格式文件或数据库,并满足一键导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要求。3.4 严格审核确认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一经登记,具备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县级以上不动产登记机构或授权机构应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做好审核把关。审核内容包括权籍调查程序是否规范、调查成果是否完整有效、质量控制措施是否落实、调查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从事调查工作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应资格、调查成果是否通过自检、调查成果格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调查成果是否正确保持宗地及其定着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宗地图和分户图中的空间要素与相邻的界址、地物、地貌是否存在空间位置矛盾等。对审核成果存在的问题,应责成测绘单位修改完善,直至成果合格。3.5 加强测绘成果入库管理测绘成果具有保密性,申请首次登记或涉及界址界限变化的不动产变更登记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对通过审核确认的电子成果进行质检并入库,测绘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等非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不得进行操作,严禁对纸质成果进行手工录入和入库操作,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数据错误,影响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3.6 规划验收实地查看宗地四至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已将规划职责划转至自然资源部门。笔者认为,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规划验收时,不动产登记机构也可参与验收。验收过程中登记机构可通过实地查看宗地四至范围是否变化、检查界址点设置是否符合规划,对于超占面积、宗地和房屋移位等不按照规划建设的,不予出具符合规划意见书,从源头上减少历史遗留问题的产生。
篇三: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类 号:C93
密
级:
学校代码:
10638
学
号:
318125200111
专
业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N N 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研究
论
文
作
者
吴香正
指
导
教
师
曹婉莉
副教授
王秉号
市委政研室
专业学位类别
公共管理硕士
专
业
领
域
公共管理
所
在
学
院
管理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2021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21 年 5 月
西华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四川·南充
1 2021 年 年 6 6 月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issues left over from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 N cit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Facul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y WU Xiang-zheng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essor Cao Wan-li
And co-Supervised by
Wang Bing-hao
Major in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China June, 2020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二、国内外不动产登记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3 (一)国外研究综述 ............................................... 3 (二)国内研究综述 ............................................... 3 (三)研究述评 ................................................... 5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6 (一)研究思路 ................................................... 6 (二)研究内容 ................................................... 7 (三)研究方法 ................................................... 7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8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9 一、核心概念 ...................................................... 9 (一)不动产登记 ................................................. 9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 9 (三)不动产统一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 10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0 (一)制度变迁理论 .............................................. 10 (二)交易成本理论 .............................................. 10 (三)协同理论 .................................................. 10 第三章
N N 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概述 .............................. 12 一、历史溯源 ..................................................... 12
目 录
(一)物权观念的萌芽时期 ........................................ 12 (二)土地制度频繁更迭时期 ...................................... 12 (三)现代登记制度探索时期 ...................................... 12 二、现实情况 ..................................................... 14 (一)基本概况 .................................................. 14 (二)不良影响 ..................................................... 15 (三)具体表现 .................................................. 15 三、N 市历史遗留问题分类 .......................................... 16 (一)按责任主体分类 ............................................ 16 (二)按房屋性质分类 ............................................ 18 (三)按区域分类 ................................................ 19 第四章
N N 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分析 .......................... 21 一、制度变迁的深层影响 ........................................... 21 (一)制度变迁对公民意识的影响 .................................. 21 (二)制度变迁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 23 二、交易成本的直接影响 ........................................... 25 (一)交易成本的分类 ............................................ 25 (二)交易成本中的责任主体 ...................................... 26 (三)交易成本理论下体现出的问题 ................................ 30 三、协同管理的广泛影响 ........................................... 32 (一)政府部门职能交叉 .......................................... 32 (二)项目内部难以统筹 .......................................... 34 (三)不动产登记机构情况复杂 .................................... 34 第五章
解决 N N 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对策建议 ...................... 42 一、推陈出新,健全不动产登记政策新体系 ........................... 42 (一)政府完善房地产市场现有政策 ................................ 42 (二)登记部门落实地方“放管服”政策 ............................ 43 (三)处理问题时推行“容缺处理”新政策 .......................... 43
目 录
二、各方联动,搭建处理遗留问题新平台 ............................. 44 (一)信息联动,搭建信息公开平台 ................................ 44 (二)人员联动,设置处理遗留问题专业组织 ........................ 44 (三)部门联动,对不动产开发进行全方位监管 ...................... 45 三、防患未然,建立不动产登记长效机制 ............................. 45 (一)落实目标考核机制,加快处理遗留问题速度 .................... 45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不动产登记整体水平 .................. 45 (三)构建不动产行业诚信体系,避免新的遗留问题产生 .............. 45 第六章
结语 ....................................................... 47 一、主要研究结论 ................................................. 47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47 附件:访谈相关资料 ................................................. 48 参考文献 ........................................................... 51 致
谢 .............................................................. i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ii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的声明 .......................................... iii
摘 要
I 摘
要
2014 年,国务院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不动产登记统一制度正式建立,我国从此告别“两证分离”(房产证和土地证),进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两证合一)时代。但是之前房屋登记制度不健全,房屋和土地实行分散登记等留下的未办理产权证的情况遗留了下来,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改革新政实施后,全面爆发,成为了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出现打架斗殴、持刀伤人、集体上访、去法院起诉、到省市和中央投诉等,演变为不可小视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形象,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严峻挑战。
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 N 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对其影响深刻的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个别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仔细梳理了 N 市不动产遗留问题的现状及具体表现、不良影响,分析了 N 市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从意识、政策、工作制度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制度变迁”和“市场交易”的共同作用,政府、开发商和个人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化,涉及利益方较多,再加上某些问题时代久远、难以考证,解决起来难度极大。为此,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必须打破传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起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沟通顺畅、信息透明的联动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问题清单、建立可量化的绩效目标考核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特事特办”,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制度变迁
Abstract
II Abstract In 2014,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Interim Regulations o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marking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fied system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n China and the departure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certificates" (real estate ownership certificate and land certificate) in China and the entry of the era of unified 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one of the two certificates). But the housing registration system before is not sound, houses and scattered land registration did not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card legacy left by the down.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Deal, various problems emerge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s left over by history, and there are even fighting, stabbings, collective petitions, to go to court litigation, to the provinces and the central complaints whistle, evolved into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masses, do damage to the government image, and form the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unified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reform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 city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problems left over by history , with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tial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 costs theory,
synergy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using literature study, field survey,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 carefully combed the N city real estate legac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adverse effects, and analyzed causes of the problems of N city real estate left over by history. Fin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awareness, policy, the working system of the thre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blems left over from the history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are the products of China"s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joint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market transaction", and the government, developers and individuals all hav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i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left over from the history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are complex, the manifestations are diversified, and there are many interested parties involved. In addition, some problems are ancient and difficult to be verified, so it is
Abstract
III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olve them. For this, on the premise 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e must break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olving problems, establish as the leading factor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ach department coordination,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i...
篇四: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middot;专题· 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调研与思考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今后,包括集体土地、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在内的10类不动产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于2014年申请立项了“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档案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 课题,经走访调研,总结出了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集约化管理模式。该课题荣获2014年度北京市住建委优秀调研成果奖。文/ 张猛 滑丽 洪蕾2014年,随着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推进,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先后以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分别走访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和四川省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对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并借鉴兄弟省市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经验,开拓了思路,深受启发。实践与调研1.佳木斯市2006年,黑龙江省建设厅在佳木斯市实施“ 以市带县” 试点,推动规范化管理,将“ 探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成立了佳木斯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佳木斯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的前身是佳木斯市房产产权市场管理处及部分内设科室,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城乡统一登记,实现房屋、构筑物统一登记,逐步实现建筑物、土地统一登记。近年来,佳木斯市推出了强化信息建设,全面建立电子登记簿,推进登记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构筑物登记等创新举措。围绕以房产产籍图形库、房产档案数据库、房屋现貌影像库和楼盘表(三库一表)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平台,做到了信息共享,实现了测绘成图数字化、登记信息网络化、房产档案电子化、市场监管规范化、统计分析智能化。目前市所属6县(市)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并达到国家标准。从2008年开始,佳木斯市不动产登记局对新增登记全部按程序自动生成电子登记簿,对2008年以前的40多万卷存量房产档案进行逐卷清查,彻底清除死图、死档、死信息,初步实现了集中管理。2.重庆市(1)管理机制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下属各区县土地局实行垂直管理,房管部门则由属地区县政府管理。局属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的房屋和土地登记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同时承担所属渝中区的房地产登记工作。其档案科的职责包括保管登记中心全部登记业务档案,并对各区县有关科室登记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档案科现有工作人员6名,每个主城区至少有2名编制人员,远郊区县多为1名编制人员或聘用制人员。市局另设1个正处级的房地产档案馆,负责全局档案业务指导和除登记档案之外的其他业务档案管理。(2)馆库馆藏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档案馆,现有库房面积3000平方米。日前,新购一栋面积为17000平方米的大楼,将用于集中管理主城区各登记中心的永久保存档案。馆藏档案资料涵盖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系统土地、房屋、地质矿产、地灾防治等方面内容,属综合性专业档案馆。(3)归档流程归档时,重庆市采用条形码管理。为此,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如购置设备,更新技术和人员培训等。在编目上,重庆市全宗按照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分为8大类,各类按照随机分配的条形码编号进行排列和管理,利用电子文档实现每一手交易之间的关联和相关检索。每份纸质文档在业务受理时即生成唯一的条形码,在登记审批流程结束后,系统会生成大量的信息数据和纸质文件,通过系统数据接口,归入档案数据库。审批过程中产生的纸质文件可以和在业务受理过程中的纸质文件,按照项目的条形码编号统一归档,并使用扫描设备实现纸质材料和电子数据的同步交接,可以在查询利用时轻松地找到相关资料,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4)登记档案数字化及数据整合2011年,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投资近3亿,对近2000万卷房屋、土地登记档案进行数据清理,使得对所有房屋从初始登记开始的每一手交易都有清晰准确的数据资料,并实现房屋和土地的24201 455·一一对应。目前,重庆市已实现对纸质档案的全部数字化,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使各类新生成的纸质档案在1~2个工作日实现数字化并存入数据库。3.成都市(1)管理机制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的前身是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下属的档案资料科,成立于1981年,1989年改名为成都市房地产档案馆,2011年改建为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是负责管理和汇集成都市房产行政管理档案及信息的专业档案馆。目前,有员工60名,年度事业经费1900万余元。馆内分归集科、保管科、查询利用科、办公室和财务科5个部门。归集科主要是接收档案和对外包数字化档案的质量检查,其接收的档案类型主要是商品房预售档案和登记档案,年均接收档案约60万卷;保管科主要是负责档案的销毁、历史档案的修复及历史档案的编研,按照保管期限表,组成2~3人的鉴定小组,对保管满5年的抵押注销档案进行鉴定,编写销毁清册,进行集中销毁;利用科主要负责成都市5个城区及高新区的房屋权属档案的查询利用,及时为房地产权属登记、房地产交易、房地产纠纷仲裁、物业管理、房屋拆迁、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服务。成都市的6个中心城区均设有房屋管理局,但不具体接待和办理登记业务。各类登记业务由市局登记中心分设的城区、城南2个大厅进行统一办理。市局与远郊区县的房屋登记部门属业务指导关系。(2)馆库馆藏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库房面积4500平方米,已达到国家档案管理二级标准,馆藏量430万卷,已全部实现数字化。(3)归档流程目前,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日均登记档案约2000~3000卷,均当日移交。商品房预售档案量相对较少,一般按年度移交。房产登记档案分为所有权档案和抵押权档案两大类,按照年度流水号进行排列。成都市各区县均使用档案馆自行研发的房产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由数据中心采用招标外包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4)查询工作成都市房产档案馆利用科在办事大厅设有13个查询窗口,在城南登记中心设立2个窗口,提供就近查询服务。查询对象主要是被登记人、公检法机关和涉案律师。除此之外,成都市房产档案馆还投入大量经费推出了自助查询机服务,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取身份信息,民众可以在机器上自助查询所属的所有房产相关信息。据数据统计,自助查询机的服务量占查询服务总量的60%,大大减少了民众排队等候时间,分流了窗口查询压力。此外,针对公检法、银行等部门,成都市房产档案馆还专设办公区域,按权限提供批量自助查询服务。思考与启示三地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发展,并且在工作思路、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查询服务等方面各有特色。佳木斯市通过理顺管理机制,率先成立了不动产登记管理局;重庆市实现了国土和房屋登记档案的集中管理;成都市在市级属地层面上实现了房屋登记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这些有益探索也为北京市不动产登记档案课题组带来了思考和启示。1.集中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三地成功经验说明,要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就要建立顺畅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也是理顺工作的基础。三地均在市级层面设立了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充实干部队伍,强化科室工作职能,专门负责管理庞大而繁杂的登记档案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整合人力、物力,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建立市、区两级协调发展机制,加强档案监督指导,以点带面,促进基础薄弱区域转变。在工作中,三地登记档案机构加强工作流程梳理,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办事程序,部分繁琐的工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各负其责,大大促进了工作水平的提高。2.结合实际、科技创新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和查询过程得以简化或优化。三地登记档案机构结合实际,积极引入人才。加大投入力度,采用新技术、新思路。积极创新,勇于变革,工作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佳木斯市在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管理机制方面,重庆市在优化档案工作流程、编目规则无序排列、条形码技术方面,成都市在顺畅档案数字化处理流水线作业以及自助查询方式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政策依据均有大幅突破。这些变革既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又需要素质过硬的专业干部队伍,更需要具备立足长远、积极创新的科学发展意识。三地的业务实践对北京市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3.档案数字化、数据共享重庆市和成都市采用招标的方式,将档案数字化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负责。在市局和下辖区县范围内,引进档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业务和归档电子数据。集中管理避免了多个系统并存的局面,统一规范了各类数据标准,使登记信息在相关部门间互通共享,消除了“ 信息孤岛” ,为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开展自助查询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地不动产档案数字化的完成,使远程查询档案变为现实;档案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使归档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覆盖的档案数据与业务数据动态关联,为自助查询带来便利。这些都使档案查全率、查准率和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调研,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学习到了兄弟省市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大胆尝试、集中管理、有“ 集” 有“ 约” 、整合资源、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推动档案工作蓬勃发展。同时,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还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验,增强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坚定了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决心。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责任编辑:黄佳音22014
篇五: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产权属调查测量实习日记 不动产测量实训总结不动产测量实训是与本学期我们所学习的《房地产测量管理》课程相辅相成的,不动产测量实训不仅让我清楚了地籍、宗地、地块、界址点等概念的实际意义,更让我将学习到的不动产权属调查、界址测量、房屋测量等实地作业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巩固,实训也融合了房屋使用面积和公共分摊面积的计算以及房产图的绘制,这些课程的重点都在本次实训中让我得到了实践。
首先是地籍调查,这里需要我们填 巷 写地籍调查表,还有绘 氨 制宗地草图。我们组调 瘪 查的地块是校本部教学 箭 楼 2 号和 3 号楼,我们 橇 将这项工作和接下来的 早 图根控制测量中的选择 蚌 控制点并埋点放在了一 莫 起。将地籍调查表按照 寓 实际情况填好之后我们 非 就开始进行实地的控制 俱 点选点埋点工作,这项 坛 工作在任何控制测量中 蹭 都是重要的工作,因为 习 控制点的选择直接关系 寓 到接下来控制测量的精 辱 度和测量质量,选点应 兔 选在视野范围开阔无遮 撬 挡之地。由于本次实训 押 在校内进行,而且只需 寿 要控制数据点的水平位 邑 置,所以尽管在埋点的 虚 时候限制少了,但是考 烘 虑通视问题时候不能仅 携 看到点上方位置即可, 携 一定要能让仪器准确找 熄 到点的位置。这次就犯 芯 了这样的错误,没考虑 迎 到台阶的遮挡问题,使 裕 得我们不得不将点拔出 苔 临时立在较高物体上, 协 这样就很大程度上
影响 窄 了测量精度。另外控制 尝 点的选择要尽量与楼侧 昼 相近,因为接下来的界 辨 址点测量如果可以用到 宣 控制点的点位信息,将 唾 会方便一些。宗地草图 言 的绘制相对来说并不麻 将 烦,需注意的是要将点 咐 标注清楚,以免之后点 弟 的测量发生混淆。
笔 接下来是图根控制测量 赶 和界址点测量,根据选 踞 好的控制点和学校内已 郸 经有的一直点信息,就 砧 可以借仪器进行测量了 蓉 ,用精密经纬仪进行控 忠 制点的测量已经显得比 术 较费时,但是这种观测 削 法却让我们熟悉巩固了 众 极坐标法计算点位信息 酱 的知识,但是与此相比 估 ,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不 诞 仅省时省力,更重要的 俊 是使用棱镜,这样测量 诀 出的点更加精准,并且 拥 测得的信息可通过电脑 现 直接显示点位信息,方 岔 便了之后的绘图和检验 搜 。界址点测量很像之前 烛 实习过的“碎部点测量 湛 ”,用精密经纬仪测量 蝇 的话就要在界址点草图 褪 中标注好两点之间的角 簧 度和点到测站的距离; 谨 全站仪测量则更加简单 蜂 ,到计算机中展点修改 蝇 绘图即可。
房屋测 怎 量中,我们需用的仪器 米 是激光测距仪、皮尺和 纹笔纸等。这个过程是一 毁 个与房屋使用者的沟通 撬 和实地调查的过程,尽 贝 管我们将教二教三的每 瞩 层楼都串过,但是也有 雁锁着的房间,所以没办 背 法将全部数据实际化的 誓 搬到图纸上,但是楼层 用 上
下相似的结构布 恤 局减小了这个的影响力 手 。在实地走访测量的时 承 候,要将房屋的分层分 乾 户图的草图绘制清楚, 酝 以
便在电脑上绘制时候 求 更加方便。
至此, 悦 实地测量的工作告一段 昂 落,接下来主要任务是 废将测量好的数据放到电 贞 脑上进行地籍图、房产 虽 图的编绘。地籍图的编 嘘 绘需要用到界址点信息 枯 ,将用全站仪测量好的 棍各个界址点坐标等信息 春 通过 AutoCAD 或 向 者南方 CASS 软件进 达行展点,再将界址点顺 孽 序连接好,将误差较大 狐 的点删除,标注好图的 拭 各个要素,最后进行图 崭 幅整饬,即添加图例图 竖廓制图信息等。房产图 柱 的绘制是将用激光测距 恬 仪或者皮尺丈量出来的 沸 教学楼的各层各屋的信 辰 息整理绘制出图,这里 谢也用 CAD 绘图软件进 持 行绘制,分层分户将房 傀 产信息用图表达清楚, 岗 最后将计算好的房屋面 浓 积信息也标注到图中并 窥 添加图廓图例等信息。
隘
可以说这次的不动 泽 产测量实训是一项综合 咽 性很强的实践任务,它 矿 不仅应用了控制测量学 阴 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也 校让我们接触到了测绘行 镁 业更新更精密的仪器, 悦 比如精密经纬仪和激光 菊 测距仪这些以前没有接 宋 触过的仪器,它更让我 寇们提高了房产图、地籍 弛 图绘制的能力,使我们 乾 对房产图地籍图等不动 脏 产测绘图的了解加深, 亲 并且可以较为正规、严 飘格的对其进行绘制,这 蓟 些都是以往实训中没有 郎 的,所以这次实训很有 姓 意义。
房地产测绘实习 阳 报告 房地产测绘实习报 昏 告
学年学期 专业班级测 疹 量 A091 姓名刘祥 实 橡 习日期 XX 年 11 月 目 肃 录 一、概述 实习目的 实 止 习要求 实习内容 实习时 碾 间、地点 实习的组织与 稀 实施 二、实习地基本概 松 况 三、房地产调查 四、 哮 房地产控制测量 平面控 起 制施测技术依据 外业实 疏 测 内业计算 五、房地产 晰 要素测量 六、房地产图 氧 的绘制 七、房地产面积 欺 测算 八、实习总结及体 溪 会 九、提交成果
平面控 砷 制测量成果表 房产测绘 荣 图 房地产测绘实习报告 绸
一、概述
《房产测 解 绘实训》是《房产测绘 瘩 》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的 笆 综合技能训练。通过该 荫 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具 罗 有完成房产要素测量、 姑 房产图测绘、面积测算 甄 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 锯 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斗 房地产测量综合实习是 栽 在完成了《房地产测绘 赦 》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后 机 ,在野外模拟或结合实 夹 际生产任务所进行的一 讶 次综合性实习,主要培 估 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 毅 理论知识的能力。
实习 旗 目的
1.巩固课堂 铲 教学知识,加深对房地 衔 产测量最基本理论的理 运 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 噪 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 辟 与实许践相统一;
隙 2.对房地产测量野外 礼 作业的基本技能进行训 蜒 练,以提高动手能力和 颐 独立工作能力;
3 遗 .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 音 内业成图,掌握数字成 磺 图软件进行内业成图的 雁 基本技能;
4.通 使 过完成地籍测量实际任 馅 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 脖 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 谅 、组织与管理管理;
萧
5.将所学专业知识 秩 用于测量的某一生产领 怕 域,进一步
验证、巩固 铭 和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 拂 专业知识;
6.针 咙 对具体项目,运用所学 赣 知识,结合本次实习, 娶 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解 愚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 肿 习要求
1.实训中 泽 ,应正确使用仪器,不 逾 得违反仪器的操作规程 指 或对仪器故意破坏。实 俞 训期间要特别注意人员 紧 和仪器的安全,各作业 崖 组要有专人看管仪器和 隅 工具,作业时不允许出 汪 现人离开仪器的情况。
褂 每天实训结束后应对所 阵 带出的仪器进行清点, 泻 有问题应向指导教师如 踏 实汇报;
2.实训 屡 期间,各作业组长应认 滤 真负责,合理安排小组 猿工作,应使小组中的各 淤 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各岗 霉 位的训练;
3.实 耍 训期间,各作业组间应 段 加强团结,组内成员应 惕 互相理解和尊重,团结 霹 协 作,共同完成实训任 雪 务;
4.观测期间 恿 应将仪器安置好,由于 纹 不正确的操作使得仪器 烫 有任何损坏,由责任人 尖 负责赔偿,并按学院规 豆 定处理。注意行人和车 启 辆对仪器的影响。出现 锣 问题应向指导教师汇报 褪 ,不得私自拆卸仪器; 剥
5.所有的观测数 孽 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 条 的手薄中,不得将外业 菜 观测数据转抄,严禁涂 熄 改、擦拭和伪造数据, 瞅 在完成一项测量工作之 蚤 后,必须现场完成相应 廖 的计算和整理数据工作 邀 ,妥善保管好原始的记 桓 录手薄和计算成果。
实 晰 习内容
1.实习准 襟 备:根据实习任务拟定 中 实习计划领取仪器并检 腥 验实习场地认识与了解 涯 ;
2.了解当前房 运 产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 动 和业务流程; 3.明确 崖 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程序 糠 ;
4.熟悉并掌握 鸥 房地产测量野外数据采 淑 集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 钢 法;
5.掌握地籍 宦 控制测量实测的方案设 焉 计与测量方法;
6 拢 .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 厉 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 静 标的计算;
7.掌 姬 握房地产面积测算的方 豢 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各 系 项房产面积;
8. 摆 成果整理及实习总结:
沛 所有外业和内业资料的 题 整理,并撰写实习报告 脉 。
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 减 :10 月 31 日—11 射 月 6 日 地点:山东水利 帚 职业学院 实习的组织与 肢 实施
为便于实习和 轰 平行作业,本次实习分 罚 为若干个实习小组,各 蔡 组设组长 1 人,
协 笨 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 癸 小组的各项实习、仪器 样 的借用与保管、资料的 督 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 本 工作,并处理好
与其它 瓣 实习小组的协调工作。
旷
全部实习由指导教 躺 师统一指挥,班干部及 吻 各组组长应积极配合教 洋 师做好本班、本组的各 种 项工作。
二、实习地基 蚌 本概况
由老师选择 禄 了楼房的位置及周围草 甚 坪地区,划定测量实习 咱 绘图范围,了解了楼地 酶 区的房地产要素的分布 乱 状况,及与房地产有关 其 的地形要素分布状况和 靳 已知控制点的位置。
三 篱 、房地产调查
房地 彰 产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 码 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 咋 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 诈 其成果资料是保护房屋 迷 所有者和房屋使用者合 赢 法权益、解决房地产权 艺 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 乳 ,通过房地产调查还可 赢 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房 睛 屋及其房屋土地类型、 雪 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 额 ,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 祥 地管理体系,为制定房 疆 地产利用规划、计划及 饺 有关政策、实现土地总 拣 量动态平衡、调控房产 镑 供需、规范房地产市场 款 等提供信息保障。
妈 确定房地产调查的程序 鸭 和内容,针对主要调查 闰 内容和难点采取的策略 牡 方案,房地产调查表的 咏 填写。
房产调查的具体 近 工作大致步骤如下:
箔
1.需要事先按照户 鲍 口本登记好每个户头的 阔 详细资料:家庭住址, 名 户主资料,户主亲属资 彝 料,房屋建造时间,房 逸屋结构,房屋层数,以 哀 及户口本复印件,户主 郁 身份证复印
件;
2 贬 .作为房产调查工作人 愿 员,需要在领导的指引 叮 下,进行挨家挨户的调 玻 查,坚决不遗漏掉一个 达 住户,保障住户的合法 劫 权益;
3.每个调 差 查小组成员 3 至 4 人, 酉 分别负责住户资料登记 拇 情况,以便和提供的资 谍 料进行核对,是否有不 挝 清楚和错误之处,一人 于 负责房屋形状草图的绘 嘘 制,方便与内业成图, 旨 一人使用激光测距仪测 奇 量房屋周边边长,以便 撼 今后对房屋面积进行计 诀 算,一人用数码相机拍 聋 摄下当前房屋的照片, 酚 以便对房屋层数,结构 汾 的检核提供依据。
肤 在进行房屋周边边长测 檄 量的时候根据房产局下 遮 发的文件的规定进行测 织 量, 编号:XX002 轮 9 不动产测量报告 宗地 点 代码:
房屋等定着物代 痹 码:
宗地位置:
项目名 钳 称:
测量员:
项目负责 才 人:
技术负责人 测量单 呕 位:
年月日 目录
一 纬 、概述 2222222 殷 2222222222 靖 2222222222 云 2222222222 轿221
二、测量技 致 术依据 2222222 吴 2222222222 槐 2222222222 临22222
三、控 姚 制测量 2222222 蔬 2222222222 肇 2222222222 霞222222223
皱
四、界址测量 222 浴 2222222222 男 2222222222 痔 2222222222 迎4
五、其它要素测 瘁 量 222222222 返 2222222222 粮 2222222222 眠5
六、图件的测制 汉 2222222222 亲 2222222222 徘 2222222222 樟 26
七、房屋面积 木 测算 22222222 铲 2222222222 音 2222222222 铀27
八、质量评价 记 2222222222 抚 2222222222 宜 2222222222 昭 2228
九、成果 谬 目录 22222222 播 2222222222 兰 2222222222 乓222228
十 、 难 成 果 附 件 222222 础 2222222222 腕 2222222222 严22222229 一、 啊 概述 1.任务来源
滥 为测定河北宇东房地产 血 开发有限公司的不动产 练 权籍情况,受的委托, 腐 由对该项目进行不动产 鸵 测量工作。外业测绘工 薛 作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 星 日结束,内业工作于年 夷 月日完成。
2.不动产 膳 简况 土地坐落:
权属情 畦 况:
3.测量内容
润 准备工作包括:接受委 重 托、组建队伍、收集相 贴 关资料、制定不动产测 国 量
技术方案,发放 痈 指界通知书、计算测量 藏 放样数据等工作。
椰 外业工作包括:权属调 直 查和不动产测量两个程 揖 序。其中权属调查由石 尺 家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英 组织完成。主要内容包 溢 括:核实、调查不动产 耕 权属和界址状况,绘制 诱 不动产单元草图:不动 秤 产外业测量又分为控制 液 网测量平差,控制点检 锑 核、校正,界址点的测 招 量及界标埋设,宗地图 裳 和分户房产图的测绘、 胁 相关地形、地物、地貌 嗡 的测量。
不动产内 屠 业工作包括:面积计算 傍 、绘制宗地图和分户房 胯 产图、填写不动产 权属 项 调查表及不动产测量报 榆 告的编写等。
成果 膳 质量检查:成果实行三 谎 级检查制度。“三检” 刑 包括
作业员自检、作业 蚜
组互检、单位的专检。
困
4.测量工具
本测 留 量队在作业前已准备好 嫉 界标、埋设界标所需的 蜂 设备、计算机、打印机 搏 、
扫描仪、绘图仪 粟 、车辆、各种测绘软件 掺 以及如【表 1】的测量 咋 工具:
【表 1】的测量 褂 工具:
二、测量技术依 彦 据 1.国家法律法规及 枣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 显 国宪法》; 《中华人民 ...
篇六: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产登记调研报告一、 调研有关问题
纳税人
1、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区别?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集体组织、农户或个人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生产资料,依照承包合同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在一般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从事商品经营的农村承包经营户。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承包经营人和发包人订立承包合同而取得。
“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经营人就承包经营集体或国家所有的财产协商一致,明确其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承包合同中有承包标的条款,该条款具体规定承包经营财产的种类、性质和范围,明确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承包期限条款一般以年为单位,规定承包经营权的始期和终期。一般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为 15 年,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如承包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期限可以更长一些。双方还可以在承包合同中规定,待承包合同期
限届满,经协商可以延长承包期或者重新订立合同,继续承包。
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公益用地,所以,农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建设单位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临时使用权;农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乡镇企事业单位对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乡镇和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等等。
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不但需要土地所有者的同意,还必须依法经过国家审核、批准;
2、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接受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使用权发生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必须由政府先行处理。因此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由国家依法确定。
关于房地产登记管理
1、彭阳县国有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登记达到 85%以上,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目前县国土资源局正在测绘阶段,2016 年初才能确权登记完成;我县只能对有宅基地证且建造的房屋进行确权登记,截止 9 月底,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
屋确权登记了 110 户。近年来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过 1 次普查。彭阳县自建房屋不多,有 280 户左右,截止2014 年底,我县在国有土地上共登记发证 7945 套,自建房占总量的 3.5%,未登记房产的预计数量 100 余套。对不合法
的房屋没有进行登记。
2、如果对所有房地产进行普查、清查,将土地和房屋信息整合在一起,预计要一年左右时间。
3、房地产登记记载用途的基本情况。彭阳县房地产登记用途的种类有: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房屋登记与土地登记的关系: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照法律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等级、价值等情况登记于专门的册籍,以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科学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房产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房产的权属关系、位置、建筑面积、结构、用途进行登记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两者登记的标的物不同,国家保护权利主体的权利内涵也不一样。
登记为居住用房地产而实际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形、登记为非居住用房地产而实际用于居住用途的情形根据房产登记管理规定我县不予登记。
4、居住用房地产转化为工商业用途有哪些规定?我县根据房地产登记规定,土地使用证性质为居住权限,居住用房地产转化为工商业用途的一律不予登记。
但土地使用权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为工商业,可以进行登记。工商企业注册时,居住用房地产不可以登记为注册地址。
5、我县有批准建设的商住两用房,登记时根据土地
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用途和面积来进行登记办理。一般 1 层或 1-2 层为商业用房,3 层以上为居住用房。
6、我县没有政府拥有的个人居住用房地产情况,公共租赁住房的类型有:
我县公共租赁住房均属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由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负责分配管理,由居委会报名,住房保障小组成员单位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分配公租房。
7、我县没有企业名下的个人居住用房地产,也没有征收房产税。
8、我县没有对于低密度的、高档住宅有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没有相关规定。
9、彭阳县目前正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从拥有的主体看,我县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有 3 万户左右,按照宅基地的上登记人确定使用权人,祖籍遗留的宅基地由法定继承人为宅基地使用权人。
10、从宅基地的占有情况看,基本为一户一宅,没有一户多宅,建造房屋的面积符合规定标准。
11、从宅基地及其上住房使用情况看,多数为自住房、没有出租现象、个别有空置情况,只是家庭成员进城或外出打工空置。
、关于评估
1、我县没有房地产评估机构,对房地产转移、贷款
评估要到固原、银川的房地产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关于在建房屋
1、当地每年房地产开发的总量为 96 套,未销售房 596套,未销售房地产占在建房产的 100%,竣工房产占在建房产的 0%。
关于房屋登记行政案件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于 004-05-20 09:56:1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广东高院行政庭承担了登记行政案件司法解释的调研起草任务。为完成好该项任务,我们组织人员对房屋登记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对全省部分中院 2000 年至 2002 年的房屋登记案件进行了调查了解,走访了广州、深圳等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并在部分法院召开了座谈会,初步掌握了房屋登记案件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 当前房屋登记行政案件的主要特点
1.案件数量总体上逐年增加,但全省不同地区案件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广州,案件数量较多。深圳 2002 年因房屋登记行为被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有 50 多宗,广州房管机关与登记相关行为被诉诸法院的 2002 年也有 60 多宗。而经济落后地区房屋登记的数量和诉讼的案件相对较少。从抽查的广州、深圳、汕头、东莞等部分中院办
结的房屋登记案件数字统计看,2000 年有 46 宗,2001 年有92 宗,增加 100%,2002 年有 124 宗,又增加 35%。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各类房屋登记案件必然不断增多。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2.案件类型多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从抽查的登记案件统计,其中有:不服撤销登记和不予登记的案件,登记机关不作为的案件,不服他项权利登记的案件,房地产开发登记案件以及不服登记公告、批复引起的诉讼案件,不服有关部门的房屋面积等测绘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等等。房屋登记案件与其他类型的登记案件如工商登记、 户口登记案件比较,案由相对较多,范围较宽,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众多,客观上增加了审判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3.法律规定不健全,某些案件审理缺乏明确依据。法院和行政机关普遍认为有关房屋登记的法律规定不够规范。到目前为止,法院审理该类案件的法律依据仅是建设部制定的规章以及各地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而房屋登记案件涉及相关的法律很多,一些案件争议期限较长,争议的事实十分复杂,涉及赔偿的责任后果十分棘手,仅凭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和地方性法规作为依据远远不能解决审判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迫切需要有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如对行政机关的登记行为应是只作形式审查还是必须进行实质审查的问题、予以登记或撤销登记的条件问题、
工作人员的过失责任与赔偿后果的关系认定问题、房屋登记所涉及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问题、行政机关之间登记行为的关系问题、诉讼时
效问题等等,都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4.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联系紧密。房屋登记的特点在于登记所依据的事实大多是申请人的房屋买卖、继承、抵押等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经过行政机关的登记确认,当事人才能拥有房产的权属。由此,行政机关的登记行为往往涉及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民事权益的确认,当事人对行政争议不服,实质是对行政机关对民事权益的确认不服,从抽查的案件分析,此特点十分明显。
二、 房屋登记行政案件的主要争议问题
1.房屋登记案件受案范围问题。一是对房屋登记行为的性质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登记是对当事人权利、资格和法律事实的一种记载,是羁束行为,对是否给予登记行政机关并无自由裁量权,即只要当事人具备法定的条件,行政机关就必须予以登记。换句话说,登记之前关于房屋的买卖等民事法律关系已经存在,登记只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肯定,其所干预民事法律关系的程度是很小的。更有观点认为房屋登记行为不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不应提起行政诉讼;另一种观点认为房屋登记是对相对人房屋权属的一种确认行为,只有经过登记,相对人才能真正取得
房屋的所有权或他项权利,因此当然是一种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对房屋登记行为的范围理解不一。如对于登记前的房屋面积测绘行为,有的人主张其是一种单独的行政行为,可作为诉讼标的;有的人主张其只是登记行为的一个内部的过程,还是应当诉登记行为。再如已经过了起诉期限,当事人向房产登记机关申请对原房产证进行撤销或变更的,房管机关仅是给予一个复函,对房管机关的复函是否可诉存在不同认识。
2.原告主体资格问题。如何理解“与房屋登记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实践中,有施工队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尚未付清工程款之前,房产登记机关就颁发了房产证给开发商而起诉房产登记机关的情况;有业主委员会作为原告起诉房管机关登记面积错误的情况;有发生一房两卖时后买人起诉房产登记机关给先买人发证或不予给其颁发房产证的情况;土地使用权证有抵押,但经审查抵押是违法的,该地上所建房屋已售出并发证,抵押权人能否起诉等等。对此,有的人主张,与房屋登记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只能限于房屋权属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房屋登记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有资格作为原告起诉。
3.司法审查标准问题。房屋登记行政案件中,如何认定房管机关登记行为的合法性是一大争议焦点。主要是关于
房管机关登记时,对申请登记的材料是否要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争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只规定对登记申请进行“权属审核”,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也未明确权属审核究竟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房管机关认为其对申请登记的材料的审查只能是形式审查,即只对材料的形式是否完整、合法,出具材料的单位是否有合法的资质等情况进行认定,也即所谓“表面真实”原则。主要理由是房屋登记的工作量很大,房管机关精力有限,没有足够人力去一一查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而且,有些申请材料房管机关受职权
所限,也不可能去查证:如对于申请人提交的买卖或抵押合同,登记机关不能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评判,否则就会造成行政权直接干预尚未出现纠纷的民事法律关系。再如公证机关出具的有关房屋权属的公证书,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房管机关是无权查证的。此外,涉及房屋面积的,对测绘机构提供的房屋面积数据这样技术性很强的材料,房管机关一般也只能直接采用。还有就是房屋登记行为的作出是以另一个行政行为例如工商登记行为为依据的情况,对工商登记行为房屋登记机关无权审查。法院则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房管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实质审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然后才能登记;一种观点认为房屋登记机关确实受精力、职责所限,只能要求其进行形式审查。
4.登记程序审查问题。《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只是简单地规定了受理、审核、公告、核准并颁发证书四个环节,而实践中情况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具体的操作规范,并且涉及登记的主体、次序等。如在房地产市场中,应当向房地产开发商发证,然后再向小业主发证,可由于前者的违规而办不了证,这直接影响到后者的发证。这时在市政府干预下登记机关先给小业主发了证,开发商不服起诉,法院如何认定登记机关的登记程序。再如如何纠正“一房两证”错误的问题。出现“一房两证”的情况,有的是由于登记机关审查不严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当事人隐瞒真实情况或其他历史原因造成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房屋登记机关程序违法,在未撤销前证的情况下发了后证,应当先撤销后证,再解决前证的纠纷;一种观点认为应审查究竟哪一个人对房屋有真正的权属,再决定撤销哪一个证。此外,哪些情况属于程序违法,哪些情况属于程序瑕疵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最后登记的权属状况无误,程序上的问题就应当视为瑕疵;一种观点认为,是否程序违法应当依各个登记行为的实际情况而定。实践中还存在法律、法规未规定房屋登记的前置程序而登记机关自行规定的问题,如要求先进行相应的公证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保证登记真实性的必要措施,一种观点认为这种前置程序无法律依据。
5.判决形式问题。登记行为是否应当以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代替维持判决。一方面,因为目前我国的登记制度决
定了登记行为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肯定,并且这种肯定只是形式上的确认,并无实质上的最终确定力,因为登记机关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无权审查的,这是法院民庭或是仲裁机关的权力。因此,很可能登记行...
篇七: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产登记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根据《xx 县 xx 年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对全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力量有所加强。xx 年,县委政府进一步清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交易、审批管理职责,整合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相关内设股室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职责、机构和编制,组建了县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成立了不动产登记中心,分别在 8 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加挂了不动产登记服务站牌子。不动产登记中心现有事业编制 5 名,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招聘了 4 名工作人员。
(二)数据整合有序推进。一是整合了建宁花园、月亮湾、文笔苑、弥城苑、逸景苑、荣城花园、锦秀苑、华辰国
际公馆、腾峰怡苑 9 个住宅小区 2460 户商品房和粮食市场66 宗房屋登记数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存量数据整合进入招标程序。二是完成了 52000 多宗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外业权籍调查。三是对全县占用基本农田违法建设宗地的土地坐落和面积进行了调规测绘。四是加快零散数据的整合,完成了申请受理件的数据整合。
(三)登记工作稳步开展。一是 xx 年 6 月完成了不动产登记窗口平台建设,并于 xx 年 6 月 29 日举行了不动产权证颁证首发仪式。截止 xx 年 6 月底,共发出不动产权证书595 本、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 248 份,配合金融部门办理抵押贷款 20694.32 万元。二是不动产登记中心接收了房产管理局移交的房产登记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和抵押档案,实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产所有权登记档案资料统一管理。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完成了密祉镇中心村委会试点工作,坝区耕地信息调查和信息录入基本完成,正在收集整理地块影像资料。四是森林、林木所有权由林业局单独登记管理。五是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公众对不动产登记运作规程的认同感不强。一是登记机构职能尚处于磨合期和过渡期,办证人不清楚办理新
的不动产登记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更不清楚要录入不动产的坐落、界址和空间界限电子数据,群众觉得麻烦,怨声载道。二是对“停旧发新”与“不变不换”政策理解存在差异。原登记机构于 xx 年 6 月 29 日起因职能移交停办了抵押登记,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再办理老证抵押登记,给信贷部门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段时期全县银行贷款规模的投放量大幅下滑,需要抵押复贷的无法操作,到期的难以收回,不良贷款骤增,贷款人和银行苦不堪言。三是办抵押登记需要换新版不动产登记证的只能采取急用快办的方式由产权人自主选择中介机构重新测绘,个人承担测绘相关费用,群众认为测绘中介服务不到位,各家测绘中介计价标准不一致,存在多交速办、少交慢办情况,办证人意见大。四是农村居民对财产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不高,主动申请登记的愿望不强。
(二)办公条件不能满足登记机构高效运转的需要。一是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原国土资源局一楼办公,办公拥挤,开展咨询、接件、审核、登薄、发证等各项业务相互影响、互相干扰。二是没有专门档案保管室,土地权籍资料档案、房产登记档案与办公分置,查询、调阅相关档案耗时费力,极为不便。三是房产交易与登记资源信息不对称。不动产登记中心可以调用房产管理局的资源信息,房产管理局难共享不动产登记中心资源信息,仅能人工推送共享,类似查封登记等重要信息不能在房产管理局交易系统中自动识别。
(三)登记系统功能不完备,数 据融合软件兼容性差。一是招标采购的硬件设备与安装的程序软件不相通,使用效率低,身份读卡器仅能鉴别真伪,无法与登记软件系统相连接,无法将识别的个人身份信息直接导入系统。二是软件维护服务滞后,软件公司没有按照投标承诺在不动产登记中心派驻技术人员,系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三是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功能运用不成熟,关联性和稳定性差,直接影响登记工作效率。四是软件公司未提供与登记系统匹配的中间库,软硬件设备不兼容,导致登记工作效率不高。
(四)需要登薄整理的数据体量大,成因复杂,困难多。长期以来住房、土地、林地产权登记职能部门采用的标准体系不一致,不同源的数据难以按新标准整合。一是原房产纸质登记档案资料约为 15000 份,电子数据档案约为 18000 份,土地纸质档案资料约为 19000 份,林地关联数据整合数量为36444 宗存量数据待整理。二是农村 52000 多宗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外业权籍调查数据与涉及当前开展两违治理即将产生的宗地数据也待整理。三是历史遗留集资房土地性质属于划拨的,房屋经过两次以上转让房屋所有权人与土地使用权人不一致的,房产证已过户、而土地证未过户的,一本房产证名下同时持有两本不同性质土地证的数据整合难度相当大。
(五)中心工作人员少,难以满足群众办证的需要。一是不动产登记中心仅有 5 名编内工作人员,4 名劳务派遣人员,办证流程各个环节人员力量仍然不足,难完成部门职能赋予的工作任务。二是随着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工作的开展,伴随着全县近万宗违法违规建筑的有效处置,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群众势必暴增,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工作压力增大,增加工作人员显得尤为迫切。
(六)办事业务流程还有优化空间。原先办理了抵押登记,到期只要产权人与信贷部门没有异议,产权人续办抵押登记,登记部门和信贷部门在服务群众方面还有可提升空间。
三、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改善办公条件,为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一是要探索办事流程,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从高端谋划,建立不动产登记大厅,房管交易、国有土地划拨转让、银行交费、税务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入驻办证大厅,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要解决档案不归一的问题,把以前房管和国土登记的原始档案统一存放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公地点,方便工作查询。
(二)细化高效的便民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县政府分管领导必须加大协调统筹,建立不动产登记工作联
席会议制度,发挥不动产登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召开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不动产登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各项工作。二是要深入研究“停旧发新”、“不变不换”政策,探索过渡期新老证运用办法,多渠道呼吁顶层设计,优化办证流程,简化办证程序,对不能快速换证的,要创新开辟便民新渠道,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三是在没有全面推开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地方,要继续为申请人提供办理抵押登记服务。四是对那些抵押贷款到期后难以归还需展期和借新还旧的,信贷部门与登记主管部门要及早沟通协调,提出解决方案,寻找解决办法,共同帮助抵押贷款人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五是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既要尊重历史,还要兼顾现实,在职权范围内无法有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要列出问题清单,及时报政府研究解决。
(三)科学设计业务系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融合。一是要督促软件开发公司履行合同,按合同约定派驻技术人员,跟进系统软件的升级维护,解决系统缺陷等问题,为办公提供更安全、稳定、方便的服务。二是要加强同软件开发商合作,加大兼容系统软件的开发,改进现有系统在实操工作中存在的技术漏洞,实现不同源、不同标准数据在系统软件中有效转换。三是建立数据质量抽检制度,组建质量
抽检组或相关机构,每月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确保数据整合质量。
(四)加快整合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力争工作信息互通共享。一是要建立不动产登记统一完善的查询系统,逐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和森林、林木所有权登记台账,适时进行接管,形成完备的不动产登记簿。二是要融合房产登记数据、楼盘表等信息,建立不动产权数据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探索设立“中间库”,实现交易数据与登记数据的实时互联共享。三是电子介质登记簿应当定期异地备份,防止系统损坏导致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五)加强工作力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一是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根据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增加人员编制,理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体系。二是不动产登记中心要积极争取人社部门的支持,定向招考补充专业人才。三是要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从人才驿站渠道引进未就业大学生来补强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四是探索在乡镇设立专网,实现服务窗口乡镇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将登薄前的一些基础性事务交由乡镇服务站审核完成,减少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工作量,加快不动产权证的办证速度。
(六)多元投入,保障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开展。一是不动产登记中心要超前谋划,合理编制经费预算方案,争取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二是国土部门积极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专项补助弥补本级财政投入不足问题,保障登记业务正常开展。
(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舆论环境。要加大不动产登记工作条例的宣传,制作不动产登记办证指南,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开发布不动产登记政策依据、工作原则、登记内容、登记程序、保密以及法律责任等,正确引导群众,消除误解,争取社会舆论和公众的最大支持和配合。
篇八: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xx 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为加快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对接、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x 月 x 日至 x月 x 日,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对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各县(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办证单位的相关情况;听取各县市政府就不动产登记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办证单位、窗口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房地产商、驻本县(市)的部分市政协委员等相关人员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工作,2014 年 1 月21 日,中央编办发布《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就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有关问题明确了具体要求;2月24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建立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确定了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12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签发第 656 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我市高度重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认真按照国家、省的总体安排部署和统一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督办事项,顺利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xx 年 8 月底,市和各县市已实现颁发新证、停发旧证,提前完成国家、省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一)强化组织领导,思想认识得到了统一。市及各县市先后建立市级和县市级不动产统一登记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联席会议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及时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加强对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交流讨论,进一步统一各部门的思想认识,明确各部门的目标任务,为扎实推进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机构编制,人员得到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动产登记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不动产登记工作,
xx 年 10 月 9 日,市编委出台了《xx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整合市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成立相关机构等事项的通知》(xx 机编〔x〕x 号)、《xx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整合县(市)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成立相关机构等事项的通知》(xx机编〔xx〕x 号),明确在市国土资源局设立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正科级),在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增设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副科级),全市增加 x1 名行政编制人员,现已全部到岗。同时,为满足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际需要,市和县市分别设立市级不动产登记中心(正科级)和县市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副科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市批准划转和招录事业编制人员 x 名,其中:市级 x 名、x 市 x 名、xx 市xx 名、x 县 x 名、x 县 x 名、x 县 x 名,实际到位 x 名,其中:市级 x 名、x 市 x 名、x 市 x 名、x 县 x 名、x 县 x 名、x 县 x 名。
(三)突出工作重点,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 xx 年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计划,我市确定了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思路,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经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顺利完成设备购置、软件安装、登记流程再造、人员操作培训等基础性工作。xx 年 6 月 15 日,市政府在 xx市举行不动产权证首发仪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
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为我市颁发了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
(四)抓好统计分析,摸清整合数据底数。市国土资源局经与住建、林业、农业等部门配合,对各部门现有不动产登记卷宗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初步整合意见,为数据整合和资料移交提供科学依据。经初步调查统计,全市共有不动产登记档案卷宗 x 万宗,其中:土地 x 万宗、房产 x 万宗、林业 x 万宗。目前,xx 市不动产存量登记数据整合工作已完成招标和技术队伍的选择,开始实施数据整合的具体工作。
(五)注重业务培训,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市和县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人员采取自学、培训、外出学习、网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政策和操作规范,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登记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微信、QQ 平台讨论群和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交流会议等方式,共同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破解意见,对资料移交、数据整合、收费标准、权籍调查、个人抵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答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主动沟通协调,登记信息得到了共享。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牵头部门,积极主动与住建、林业、公积金管理中心、银行等部门沟通协调,对推进不动
产统一登记涉及的数据整合、档案移交、网络建设与共享、测绘市场管理、抵押登记贷款等业务进行多次交换意见,探讨不动产统一登记与交易审批管理的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机制,达成信息共享互通软件、硬件协作意见,保障审批交易和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
(七)及时请示汇报,基本工作经费得到落实。市级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资金已经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 x 次常务会议同意列入 xx 年财政预算;同时,明确将划拨用地补办出让手续费用的 30%,用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经费逐年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xx 年采取预算安排或先欠款购置设施设备的方式,投入经费近 x 余万元,保障了基本的工作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虽然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费保障困难。数据整合是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基础,工作量大,技术性、专业性强,经费投入高,涉及部门多。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今年年底要完成 80%以上的存量数据整合汇交,据测算,我市 x 万宗存量登记档案卷宗
的数据整合、档案移交、建库归案等工作至少需要经费 x 万元,地方财政难以保障。
(二)有待进一步完善部门配合机制。各部门的交易审批管理资料与登记的申请、受理、审核等融为一体,难于分离;林业部门现有数据系统与不动产统一登记空间数据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在短期内无法进行全面数据整合;住建部门原数据档案电子化录入工作仍未完成,部门之间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配合机制。
(三)工作人员不足。不动产统一登记,需要建立权籍调查、登记信息、档案管理、查询管理、综合分析、数据管理、平台维护、上报接入等 8 个管理系统;同时,今后还将承担农村房地一体、自然资源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及农民土地承包权确权经营权流转移交后的登记等职责,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现有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四)窗口办公场地分散,给办事人员带来不便。x 市、xx 两市各部门交易审批和登记办证窗口比较集中、条件相对较好,其他三县办证大厅受条件限制、比较分散,不同程度造成群众办事来回跑路情况,有碍于今后提升“一站式”办理交易审批和登记发证服务工作的推进。
(五)办理进度缓慢。由于当前房地等存量交易审批和登记资料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进行数据整合移交工作,两证合一存在重复勘测,人为设置门槛,加之从不同部门划转组成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办公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够,以及办理环节太繁琐等因素,影响办理进度和效率提高。全市每天能办理不动产登记证 x 本左右,与我市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求和群众办证意愿仍有很大差距。
此外,不动产登记工作还存在宣传不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尚未明确、档案资料的存储保管困难等问题。
三、意见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要性。
(二)强化协调,整合资源。市县市国土资源局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主管部门,要主动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不动产登记工作动态,加强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指导,做好不动产登记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不动产登记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相关部门在不动产登记领导小组的组织协
调下,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沟通,加强对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及不动产登记操作系统的融合、对接,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真正实现便民、优质、高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三)强化宣传,提升认识。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登记意识,市和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节假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政策解读、咨询服务等活动,大力宣传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四)强化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强与北京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请他们加大对基层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软件操作;要加大对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及时掌握不动产登记工作政策和操作流程,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简化办证环节,方便群众办事。能简化的手续尽量简化,不能人为设置门槛。如:对“两证合一”的认可原来的房产证、土地证,不再进行重新勘测;可进行办证预约,积极主动对接大客户并搞好服务。
(六)市和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不动产登记的人员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编制,另一方面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市和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将不动产登记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尽可能给予资金保障。
篇九: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xx 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年初主席会议工作安排,我委在 xx 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县国土、住建、房管、农林部门和部分乡镇、村(社区),采取走访调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现场交流等方式,对我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调查。赴西充县国土资源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考察学习,并与华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互动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从 2016 年 8 月底“停旧换新”首发第一本《不动产权证》至今,我县始终坚持“积极推进、稳妥实施、平稳过渡”的指导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方法、求实的举措,通过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再造流程、建设平台,助推我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共受理并完成各类不动产
登记 x 件,其中颁发《不动产权证》x 件,《不动产登记证明》x 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组织保障强劲有力 。一是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编办、组织部、政府办、国土、住建、房管、农林、农经、财政、法制办、人社、监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由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国土、住建、房管、林业、农经等单位抽选业务骨干集中办公。
二是建立了县不动产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集体决策,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组建了专门机构,2016 年 8 月 30 日,xx 县不动产登记局、xx 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原财政支付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县编办明确不动产登记中心编制人数 40 名,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从房管部门划转 5 人,林业部门划转 3 人,国土资源部门划转 14 人;现到位编制人员 24人,在岗工作人员 19 人,其中临聘人员 7 人。标志着我县的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整合到县国土资源局,由多个部门变为一个部门即县不动产登记局负责监管,由多个机构变为一个登记机构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登记。
四是健全了工作机制,制发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方案》(xx 府办发[2015]x 号),建立了《不动产登记联席会
议制度》(xx 府办函[2015]x 号),出台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设置的通知》(x 委编发〔2015〕x 号),印发了《不动产登记相关规定和制度》(x 国土资发[2017]x号)等 10 条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相关部门互相监督、密切配合,确保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序、稳妥、有效推进。
(二)信息平台接入成功。建设信息平台是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的关键,2016 年以来,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市统一选购了省厅下发的超图不动产登记操作系统,着手开展我县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系统建设,该系统现已成功接入国家基础信息平台。
(三)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从“高效、便捷、优质”出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从刚成立时的原财政局办公楼到全部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共开设 7 个服务窗口,从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实行不动产登记“一条龙”服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口碑。
(四)工作流程规范有序。
一是整合工作职责。坚持“不变不换”的原则,先行整合土地与房产登记职责。积极开展全县土地房产范围内的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抵押登记、更正登记和异议登记等不动产登记业务工作。
二是再造工作流程 。2016 年 8 月底前,对照《条例》
规定,国土、房管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了不动产登记统一发证流程再造。《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出台后,结合工作实践,对工作流程进行了再完善、再规范。
三是移交登记档案。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房管部门按既定的《档案移交方案》,数字化档案和纸质档案全部移交不动产登记中心。
四是实施国土档案数字化。1986-2014 年农房审批档案完成扫描录入 x 户,x 件,占工作总量的 90%;国有土地档案完成扫描录入 x 件,占工作总量的 100%,其中县城区 x 件、乡镇 x 件。农村地籍档案扫描录入 x 件,占总量的 70%。
五是推动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数据采集按照外业控制测量要求,县城中心城区 38.5km2,已完成测绘 14.7km2,占工作量的 38%。乡镇测绘工作已进场开展;数据整合现已完成 4.1 万户,占工作总量的 44%。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职责整合周期长,实现“多证合一”压力大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短期内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和土地登记等职责全部整合集中到县不动产登记局(中心)承担,工作量大面广,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一是整合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涉及到各个部门间重大利益调整,有的认为其主要职能被划转,无形中削弱了部门的权力,因此,个别部门在主观上不想放、不愿放。
直接表现为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有意无意的延缓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资料移交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二是受人员、经费、时间等条件制约,要实现全域开展房屋登记、林地登记和土地登记还有许多基础数据需要采集和整合, (二)平台建设困难多,实现“互通共享”任重道远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必须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建、农林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必须实时“互通共享”。然而,从国家层面看,尚未启用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这给基层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增加了难度。从市县层面看,2015 年,我县与全市一样启动了不动产信息平台建设,但由于开发与运用不相统一等因素,目前诸多信息很难兼容。因此,信息资源能不能互通共享,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技术标准统一难,登记成果应用受限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实施规程》,但由于各部门进行登记采用的技术标准和口径不一,大大地增加了部门之间成果转化与共享的难度。表现在:一是在研究方法上,各部门测量坐标、精度等均不统一;二是在土地类型上,各个部门(如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和国土部门等)
标准和范围不同。正因如此,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库建设面临着极大压力和困难。
(四)内设机构待完善,业务技能提升迫在眉睫
现有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人员,大多数从国土、房管、农林等部门的原登记人员划转而来。不动产统一登记涉及内容多、程序复杂、专业性强,业务技能是全方位的,而原分散登记的国土、房管、农林等部门,登记人员只需掌握相对狭窄技能,尚未完全适应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因此,加强不动产登记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主动作为,强力推进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利益,始终坚持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为指南,主动作为,强势推进。一是政府要重视。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基层扎实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工作。二是部门要担当。国土、编制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作为,主动协调,认真调研,化解矛盾,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整合方案,为政府当好参谋。三是纪律要严明。登记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出台,相关部门要讲
政治、守规矩,严格执行,不得各行其是,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建立平台,实现共享
抓紧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实行“四统一”,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先决条件之一。重点在于向上呼吁国家层面抓紧启用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省市层面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专用信息平台,为县级开展这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实现从上到下信息共享。
(三)统一标准,加强基础
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应加强基础工作。呼吁国省层面,一是加紧研究不动产权利体系,进一步细化《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二是整合现有各类不动产登记技术规范,制定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三是制定有关信息化标准。四是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有关制度,如不动产统一调查制度。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快速提高不动产登记人员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水平。二要加强对受理范围、受理方式、
办理流程、房地测绘、登记信息系统操作等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尽快提高不动产登记人员的业务素质。
推荐访问:不动产登记工作调研报告 不动产 调研报告 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