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治征文5篇

时间:2022-10-26 14:50:06 浏览量:

统计法治征文5篇统计法治征文 [收稿日期]2022-02-23[作者简介]王佶腾,男,北京市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新时代海洋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法治征文5篇,供大家参考。

统计法治征文5篇

篇一:统计法治征文

稿日期]2022-02-23[作者简介]王佶腾,男,北京市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下以宪法为手段的海洋维权路径—— — 以国际法院司法实践为启示王佶腾(北京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将涉海内容写入宪法,在当今海洋政治斗争中是多数国家立宪和修宪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国际法院近年来形成了以“有效控制”原则判定主权归属的裁判逻辑。宪法是国家对主权展现最高管领意志与行使最高管领作为的有力体现,宪法中是否存在涉海内容,成为国际法院判定“有效控制”的重要依据。作为解决涉海领土争端的主要国际司法机构,国际法院的司法实践,对国际规则与国际共识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是涉海领土维权的行动指引。相较于涉及我国海洋争端诸国,中国目前尚未把涉海内容写入宪法,存在维权被动的可能。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应尽快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将涉海内容入宪,涉海内容的具体呈现,应在符合我国国情与宪法传统的基础上,统筹参考国际司法实践经验,为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主权维护多添一层保障。[关键词]宪法;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维权;国际法院;司法实践[中图分类号]D993.5;D9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22)03-0001-09A Path for Safeguarding Maritime Rights with Constitutional Law in the Context ofChina’s Maritime Power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 Drawing Experiences from the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WANG Ji-teng渊Law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100871, Beijing, China冤Abstract: Many countries have made provisions concerning maritime zones in their constitutions and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as maritime disputes continue to be a key arena for political conflicts.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 has applied the 野 effective control 冶 logic in determining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Given that a constitution specifies the fundamental doctrines and practices that a state exercises sovereignty, the ICJ considers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on maritime zones a key factor when applying its 野 effective control 冶 test. While China has not accepted the ICJ 爷 s jurisdiction, the juridical practice of the court, which is the principal international judicial organ adjudicating maritime boundary disputes, remains pivotal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consensus, thus providing action guidelines for safeguarding maritime boundaries and related rights. Nevertheless, China, unlike neighbouring countries with which it has maritime disputes, has yet to bring forward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on maritime zones. The lack of such provisions may place the country in a passive position in dispute resolution. Recognising the importance of a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at home and in matters involving foreign parties as a key component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the paper considers China 爷 s pressing need for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regarding maritime zones. Such provisions should be drawn on the basis of China 爷 s realities and constitutional tradition while considering international judicial practice, in order to set out a new path and give additional support for safeguarding sovereignty in第 36 卷 第 3 期2022 年 6 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36 No.3Jun . 2022DOI:10.13880/j.cnki.cn65-1210/c.20220415.001

 网络首发时间:2022-04-19 17:12:29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220415.1634.002.html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36 卷the context of the country 爷 s maritime power strategy for the new era.Keywords: constitution;maritime power strategy;safeguarding maritime rights;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曰judicial practice一、背景与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 ① 。当今世界秩序的构建与经济次序的排列,均以海洋体系的形成为表征 [1]76 。我国是陆海大国,无论是在国家主权、安全与资源层面,对海洋权益都有着刚性需求,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内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亦需要安全、可靠的海洋通路予以保障。南海与东海的涉海争端,是我们在建设海洋强国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介入,我国的主权与海洋权益正面临着严重挑战,维权压力日益增加。海洋维权,既是一个国际法问题,又是一个国内法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海洋维权指明了新方向。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法,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②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海洋维权过程中,既要了解国际法的实践,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又要利用法治思维,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设,有效应对挑战,维护海洋权益。宪法,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与基石,既是一国对外展示主权的纲领性文件,又是统领一国法律体系的根本法。将涉海内容写入宪法,成为当今海洋政治斗争的发展趋势。截至 2021 年,在全球 193 个国家中,已有 132 个国家在宪法文本中构建了涉海内容 ③ ,对内统领海洋法律体系,对外展示国家的涉海意志与主观立场,并以期在海洋争端国际司法实践中置身主动和有利地位。特别是与我国在南海存在海洋领土争端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与菲律宾等,无一例外,均将涉海内容写入宪法。我国至今仍未将海洋这一蓝色国土写入宪法,这影响到我国现有涉海法律体系,缺乏宣示性、纲领性法律文件。对海洋权益的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缺少宪法的明确指引,体系完整性亟待完善。新时代海洋强国部署业已走上日程,但目前仍然缺失建设海洋强国的宪制基础。作为海洋维权的一种方式,涉海内容入宪不应是单纯的国内立宪技术问题,而应该是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逻辑结果。学界对涉海内容入宪的呼声愈发强烈,但现有研究大多从他国宪法立法技术的角度切入 ④ ,鲜有以一国宪法在国际争端解决的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为突破口,寻找以宪法为手段的海洋维权逻辑落点。笔者认为,国际法的发展脉络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国际争端解决的积累与写照,对国际司法实践,特别是国际法院判例的分析与提炼至关重要。涉海内容的入宪,不应只是照搬照抄,而应从国际司法实践中厘清涉海内容入宪的维权价值,在国内立法体系的框架下,统筹协同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力求让涉海内容入宪有理、有据、有用。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厘清国际法院在海洋领土争端司法实践中的宪法逻辑,并尝试探寻一种既符合国际共识、满足海洋维权所需,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涉海内容入宪方案,以期为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提供多一重路径保障。二、海洋领土争端司法实践中的宪法逻辑国际法院是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理海洋领土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国际法院的判例对国际习惯法与国际共识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法①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详见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 11 月 16 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jhsjk.people.cn/article/32038656(2021年 10 月 20 日访问)。数据统计来源,为各国政府官网所公布的最新宪法文本,对于不成文宪法国家,笔者所分析的对象为其纲领性文件。相关研究可参见熊勇先:《宪法涉海条款比较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18 年第 6 期。②盂榆2

 第 3 期院在实践中所形成的裁判规则,成为涉海争端各国关注的焦点,并常常作为各国进行涉海维权作为的参考与指引。因此,厘清涉海领土争端国际司法实践的现状与裁判逻辑,对我国海洋维权至关重要。(一)国际法院与海洋领土争端解决第一,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司法机关,在海洋领土维权的司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联合国宪章》 第 33 条 ① 明确阐明了法律方法和外交方法是当今国际法框架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两种路径。在海洋争端领域,作为世界海洋秩序的宪章,1982 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 287 条为法律方法解决海洋争端,提供了两种司法解决方式,分别是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虽然在《公约》中两者地位相同,但在涉海争端司法实践的影响力与侧重点上存在着不同。国际法院的成立时间较早,对海洋领土纠纷的裁决,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国际法院并不是依据 《公约》 而设立的全新功能性司法机构,其在受理海洋领土争端案件方面,具有更加多样化的管辖权依据。因此,成员国更愿意将涉及海洋领土争端的案件提交至国际法院审理。相较于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依据《公约》而创设的新法庭,是一个全新的功能性司法机构。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在司法实践中,法庭所受理的涉及主权的海洋领土争端较少,所处理的案件大多以船舶争议为主,包括针对船舶的临时措施和迅速释放程序。第二,国际法院判例对国际习惯法的形成,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涉海领土公约、条约形成的重要依据,发挥着形成国际法律规范的作用。一方面,国际法院的判例,影响国际习惯法的形成 [2]151 。正如国际法学家赫希·劳特派特所言:

 “国际法院的判决对外展现了在争端定论上,其所认可的法律证成。裁判文书不仅明确了法院在未来处理类似案件的逻辑与立场,更旗帜鲜明地对国际法究竟是什么,给予了表态。”[3]116尽管国家实践,并不包括判例,然而判例的内容,却向国际社会说明了构成国际习惯法的逻辑与证据。2018 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正式将国际法院的判决纳入识别国际习惯法的证据范畴 ② 。另一方面,国际法院的判例是编纂涉海领土公约、条约的重要参考。国际法院的判例,常常成为国际法编纂机关在起草涉海领土公约、条约时援引的对象。在“英国与挪威渔业案”中,国际法院对领海基线的直线划法的判决,在七年后成为联合国起草《领海与毗连区公约》的援引。该判决对群岛国原则的论述,也直接影响了《公约》第 47 条的编纂。事实上,国际法院对涉海领土争端的判决,业已成为含括领土法与海洋法在内的实质渊源。判例的价值,不仅对外展示出法院对规则本身的拿捏与定夺,更阐发出构成国际法律规范的实际影响 [4]103 。第三,国际法院司法实践,已成为各国进行海洋领土维权研究与维权作为的范本与指引。国际法院的判决除了对涉海国际法律规范起着导向作用,还具有先例价值。国际法院在裁判过程中,会将先前的判决认定为一种既有的法律阐释,并采纳先例的裁判逻辑处理类似问题。事实上,只要争端存在清楚而明确的先例,国际法院往往不会冒险启动新的法律研究,这不仅是因为判例法是国际法院适用法律的渊源之一,更是其维护自身司法裁判统一性的重要体现 [5] 。因此,国际法院在多个案件中所呈现出的一致裁判原则,便会成为维权国家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在司法维权时,争端当事国往往将国际法院曾经采用的判决理由,作为提交给国际法院诉状和答辩状中的涉海领土主张依据 [6]70 ;另一方面,现实争端作为中,争端当事国往往将国际法院的判决逻辑,看作是涉海领土维权行动的指引,积极在主客观层面予以作为。例如 21 世纪初,当国际法院在三个涉岛屿归属争端①《联合国宪章》第 33 条规定:

 “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二、安全理事会认为必要时,应促请各当事国以此项方法,解决其争端。”参见《国际法委员会报告:第七十届会议》(2018 年 4 月 30 日至 6 月 1 日和 7 月 2 日至 8 月 10 日),https://undocs.org/zh/A/73/10,2021 年 10 月 7 日访问。②王佶腾: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下以宪法为手段的海洋维权路径 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36 卷①自 2000 年以来,国际法院在有关涉岛屿领土争端的三个案件的裁决中,采用了“有效控制原则”。三个案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利吉坦岛和西巴丹岛争议案”, “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岛屿归属与海洋划界案”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白礁岛等岛屿主权争议案”。Legal Status of Eastern Greenland (Denmarkv.Norway), Judgment of 26 May 1933, Series A,No.53;(1933)71 PCIJ 54.有效控制行为若需要具有国际法效力,则行为主体只能是主权国家或主权国家授予的主体,即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主权国家授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案件中接连...

篇二:统计法治征文

:2022.04.27演讲:夏天“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贯彻《关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2022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PPT

 前 言2022年4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在全国城乡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提出,要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足新时代伟大成就,讲透当前形势任务,讲清光明发展前景。

 目 录第一章 讲足新时代伟大成就第三章讲清光明发展前景第四章 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第二章讲透当前形势任务

 P A R T 0 1讲足新时代伟大成就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01: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02: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03:在经济建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04: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05: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06: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07:在文化建设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08:在社会建设上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新时代十三个方面伟大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P A R T 0 2讲透当前形势任务

 当前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四处侵略掠夺,奴役弱小民族,霸占弱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建立各自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又继英国后成为世界霸主。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西方列强趁着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借着自己的坚船利炮,联合起来分割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任人宰割,中国国家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形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重心转移1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全球政治重心的地位,掌握全球政治生活的主导权,左右全球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百年后的今天,政治重心开始“东升西降”,东方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大大提升,西方一国发声、百国应从的局面大大改变。经济实力演变2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处于经济强势地位,主宰全球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据2019年有关机构统计,亚洲GDP的全球占比达到34%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以上。中国的GDP更是突破百万亿人民币,在全球占比达到16%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左右。而美国与欧盟的GDP总和在全球占比30%左右,美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10%左右,欧元区仅为4%左右。

 当前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发展多样3百年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世界各国,成为很多国家的精神食粮和价值追求。百年后的今天,全球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文明的多样化进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治理体系调整4全球治理体系在百年的进程中,以一个或几个强国为主导的局面已被打破。单边主义治理体系、强国治理体系已被多极化对话、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治理格局所替代。

 当前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快速崛起5百年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行将被“ 开除球籍” 的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百年后的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排名第一的外资流入国;中国人民解决了总体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站起来后又富起来、强起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并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华民族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1、财政1、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2、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3.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4、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5、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1、财政6、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7、强化就业优先政策8、确保粮食能源安全9、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2、就业1、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3、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4、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3、改革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4、创新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3、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4、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5、区域发展1、推动消费持续恢复2、积极扩大有效投资3、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4、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6、乡村振兴1、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2、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3、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7、对外开放1、多措并举稳定外贸2、积极利用外资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4、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8、生态发展1、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9、民生保障1、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4、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10、政府建设应对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11、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12、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扣牢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13、港澳台工作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当前任务—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14、外交工作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P A R T 0 3讲清光明发展前景

 光明发展前景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鲜明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进历程。

 光明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不但敢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将初心使命深刻烙印在开天辟地、开创救国大业上,映照在改天换地、探索兴国大业上,书写在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上,擘画在经天纬地、实现强国大业上,持之以恒、驰而不息地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光明发展前景

 P A R T 0 4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介绍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党的二十大介绍二十大代表二十大代表名额共2300名,由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做好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资格条件,严密产生程序,严肃选举纪律,确保选出的二十大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

 党的二十大介绍二十大召开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同时,2022年也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冬奥会举办之年,而首都北京作为一个“双奥”之城,也无可厚非彰显了我国的实力与风范。2022年

 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创之年,我们应该奉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二十大,作为基层服务人员,严格以高要...

篇三:统计法治征文

X 国有企业 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 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行业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 公司第七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已经顺利完成,全市系统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好,法治文化蓬勃发展,干部员工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市系统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市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于推动全市系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xx 行业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和《xx 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工作要求,做好全市系统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 xx 行业普法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

 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推进 xx 企业各项普法工作时,必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企业“xx”发展战略,依据“十四五”规划,落实法治 xx 建设各项任务,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法治 xx 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深入推进法治 xx 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系统法治化水平。到2025 年,全市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和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法规工作人员法律专业素养和纠纷解决能力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制度完备、联系实际、覆盖全面、评价科学的普法工作体系不断

 完善。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普法工作正确方向,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紧紧围绕 xx 企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法治 xx 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普法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xx 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普法工作全面覆盖、全程推进、全员参与,深入加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xx 法律体系等重点内容的普法宣传。

 坚持统筹推进,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落实《xx 公司全面推进法治 xx 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统筹推进普法宣传与法治 xx 建设,坚持普法宣传和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依法 xx 等法治实践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1、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市系统各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重点学习内容,列入全市系统普法任务清单和基层党组织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进行系统学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网站平台的宣传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企业法治 xx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全市系统要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领会宪法精神、落实宪法要求。健全完善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制度。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鼓励各基层单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不断树牢干部员工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

 3、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 民法典是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全市系统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加强对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重点关注与企业生产经营、专卖执法、综合管理等工作相关的规定,重点关注 xx、xx 等与企业相关民事主体的相关规定。

 4、突出学习宣传 xx 法律法规 坚持 xx 法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立法宗旨,

 理直气壮加强对 xx 法及其实施条例、许可证管理办法、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规规章的普法宣传,积极做好 xx 法律法规与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衔接内容的学习宣贯和培训。

 5、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法律法规 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大力宣传有关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使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行业科技创新。

 6、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适应企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强对公司法等现代法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加强对广告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与行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 xx 生产经营行为。

 7、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 突出学习宣传党章,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体系,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

 要求,列入企业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促进党内法规体系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8、持续做好专项法治宣传教育 结合企业特点和本地工作实际,加大对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保障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我为帮扶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面向帮扶村群众、零售户等群体的普法宣传和智力帮扶,持续做好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二)持续提升干部员工及相关主体的法治素养

 1、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 加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法治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推动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述法内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2、加强专卖执法人员法治教育 加强 xx 执法人员,尤其是一线 xx 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着

 重培养依法行政、重视程序、防范风险的法治意识。完善 xx 执法人员日常学法用法机制,提升依法办案和执法案卷制作能力。结合行业执法资格管理工作要求,加强对 xx 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监督。

 3、加强法规工作人员法治教育 紧盯高素质法律人才建设目标,落实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系统谋划、认真思考为法规人员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以 xx 法律法规为核心,结合民法典、知识产权、劳动用工、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法规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着力提升法规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能力。推进公司(公职)律师中级专业技术评聘,逐步建立内部法律顾问代理案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履职能力。

 4、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 加强普通员工法治教育,加强内训师队伍管理和中级专业技术(技能)聘期管理,探索建立内训师积分制度,积极开展分层分序列员工法治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面向行政相对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完善“xx”三个模块出口,根据内部员工、上下游客户、消费者等群体特点,采集普法需求,开展定向性法治宣传活动,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法治 xx 文化建设

 1、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法治 xx 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充分认识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 xx 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结合实际,完善企业文化展厅、法治建设展览室等,培育与企业“实”文化相融合、与法治 xx 建设相适应的特色法治文化。

 2、推进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以法治展览室为载体,大力建设因地制宜、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功能多维的企业法治文化阵地,通过线上会员、线下借阅的方式建设职工书屋等法治文化场所,推动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探索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推动“xx”普法品牌管理,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的法治文化品牌。

 3、繁荣发展企业法治文艺 按照全省系统的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搭建法治文化活动平台,深入开展知识竞赛、“成长日”文艺汇演、征文评选、法治作品征集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鼓励各单位、部门积极创作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彰显法治成果的小视频、H5 等法治文化精品。

 4、加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宣传教育 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进一步体现时代精神和法治 xx 建设要求,加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

 华,纳入法治培训教育的范围。积极弘扬善良风俗、优良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鼓励全体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参加“诚信道德讲堂”,积极培育崇德尊法、明理守信的优良家风。

 5、加强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充分发掘、总结本地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牢记初心使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法治文化。

 (四)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1、深化依法决策 落实决策性会议议事规则,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司(公职)律师在重大决策中的审核把关作用,保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各类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实行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

 2、深化依法行政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加强政务平台管理,营造法治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 xx 执法

 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 xx 执法资格管理和执法案卷评查,强化专卖执法监督。依法依法、及时高效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3、深化依法治企 深化“法律进企业”,将依法治企作为企业重点工作之一,强化法规部门工作职能,增强法律服务意识,加强法规工作与生产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突出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法律监督和服务,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加强 xx 执法事前监督,加强规范管理监督,加强劳动用工法治监督,落实系统性风险防控措施更新防控清单,提升企业管理法治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全市系统第八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 2021 年开始实施,至 2025 年结束。各基层单位要根据本规划,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全市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1、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 落实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活动中,利用受理、审理、

 决定等环节实时普法。

 2、将普法融入法律管理与服务全过程 市、县两级法规部门在实施法治监督、提出法律咨询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核时,要主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公职)律师在履行法律服务与法治监督职责过程中,要加强释法析理,引导业务部门依法办事、依法履责,共同营造法治化工作氛围。

 3、加大以案普法工作力度 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鼓励专卖执法人员、法规人员、公司(公职)律师等积极开展以案普法,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典型案例宣传示范作用。探索建立指导性案例制度,更新完善行政处罚模板、典型案例模板、涉法涉诉案例模板,组织编写《民法典》常见知识宣传手册,xx 行业指导性典型案例。结合行业法治文化建设,办好“xx”以案释法子模块,深入推进普法品牌升级工作。

 4、创新普法方式开展精准普法 丰富普法方式,创新普法内容,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3·15”国家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6.29”纪念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普法宣传节点,积极开展...

篇四:统计法治征文

22 年 (市、乡镇)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学习宣传民法典 携手共创文明城》参考范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_法治思想,特别是_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国法学会等九部门_年 4 月印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在全国组织开展第_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根据会议精神,我市(乡镇)积极行动起来起,为做好此项工作,特拟定计划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在全社会学习宣传好关于《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指示精神、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民法

 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积极倡导“法律即生活、生活即法律”,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指导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进一步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推进我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宣传主题 学习宣传民法典 携手共创文明城 三、宣传时间 _年_月-_年_月。

 四、工作措施 (一)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公务员民法典专题学习。推动民法典学习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与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日常学法用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领导干部、公务员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带头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的“头雁效应”。

 具体要求: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组织召开区级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座谈会,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召开本部门的学习宣传座谈会,相关工作信息及时上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二)组建一支民法典宣讲团队伍。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通过举办本系统民法典学习宣传培训班,各自组建一支 10 人左右的民法典讲师团队伍,形成我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骨干力量,结合工作职能在执法、司法、普法及教育活动中,以“法律十进”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法典的宣讲活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培训班对讲师团队伍进行培训。

 具体要求:普法讲师团组成员名单于 7 月 28 日报送至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区司法局 205 室),区上将以此为基础成立区级民法典讲师团。

 责任单位: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

 (三)开展一次民法典学习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阶段;根据青少年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法典学习教育活动。

 具体要求: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一次《民法典》法治课间餐、一次《民法典》主题班会、一次《民法典》晨

 读活动、一次《民法典》征文演讲活动、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一篇《民法典》学习感言或手抄报等“六个一”活动;结合我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培养工程,将《民法典》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法治理论水平。组织开展“我和家人学民法”活动,通过参加省、市、区组织的网络有奖答题活动,促进民法学习宣传进家庭、进校园。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四)建设一批民法典宣传阵地。在已经建成开放的各类法治宣传、法治文化阵地中增添民法典宣传的内容;在区法治文化主题街、法治文化长廊设立民法典专区;充分利用街巷围墙、工地围挡、出租车和公交车及公交站点等设施新建一批民法典宣传阵地,使民法典宣传内容随处可见。各沿街部门通过单位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民法典学习宣传标语口号。

 具体要求:区司法局负责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建成法治文化阵地内容的更新和“法治公交专线”的打造,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出租车车载 LED 民法典宣传标语的播放。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交通运输局。

 (五)组织一次民法典主题宣传作品创作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学校师生、各类文艺人才和文化创意企业的积极性,创作一批民法典主题平面公益广告、微电影、短视频、微小说和文艺节目,提升宣传实效。

 具体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积极开

 展法治文化创作,文联积极动员全区文艺工作者开展书画、摄影、微电影、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创作。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六)组织开展一次民法典宣讲“十进”活动。组织区级民法典普法宣讲团,收集整理相关典型案例,按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等不同人群的关注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宣讲内容,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战”“法律十进”“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开展民法典主题系列宣讲活动。

 具体要求:按照要求成立民法典普法讲师团,由区委宣传部、司法局统筹开展各个行业、部门的宣讲活动。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

 (七)开展一次民法典宣传进村居活动。订购、编写民法典知识问答、案例读本、图文解读等宣传资料,在社区、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公共场所摆放,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利用道德讲堂等阵地,加强对村(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等,上门赠送民法典读本和宣传海报折页。

 具体要求:区司法局负责做好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室宣传资料的发放,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负责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向帮扶村开展一次民法典学习宣传及资料的赠送活动。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八)开展一次民法典网络宣传活动。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积极运用图解、动漫、H5、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民法典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微信群等及时转发推送,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民法典普法网络集群。充分利用普法类手机客户端、普法微信等平台,参加省市组织的民法典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在全区掀起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

 具体要求:形成以法治铜城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网络宣传矩阵。区司法局制作一批抖音短视频、动漫、H5 等网络宣传作品,并通过法治铜城微信公众号开展答题活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及时转发,并开通民法典学习宣传专栏。积极动员干部群众参加每日答题活动,答题参与人数每周统计上报一次。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把握正确方向。要坚决贯彻落实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阐释《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起草背景、重要精神和基本构成,确保《民法典》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二)强化组织领导。要把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整合部门资源,坚持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制定宣传活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明确任务、明确时限、责任到人。

 (三)狠抓督促检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明确将《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和“七五”普法验收范围。区委依法治区办将结合“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谁执法谁普法”评估检查范围。区委依法治区办将适时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进展情况。

 2022 年 乡镇村屯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_法治思想,特别是_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国法学会等九部门_年 4 月印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在全国组织开展第_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_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_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两个

 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重要内容,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导全体公民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着力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以高质量普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内容

 突出学习宣传_法治思想,特别是_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宣传民法典实施以来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针对农村干部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宣传民法典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规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

 三、活动时间

 _年 5 月 1 日-31 日

 四、重点安排

 1.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问题,组织制作系列短视频;

 2.组织召开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座谈会,推动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法律精神、原则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3.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组织举办_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4.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推动各地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

 5.以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为

 载体,征集展播一批民法典宣传优秀动漫微视频;

 6.组织开展全国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民法典知识竞赛活动。

 五、推进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民法典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在加强社会面上宣传的同时,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1.村(社区)设立民法典法治宣传阵地。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宣传资料,供群众学习。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民法典宣传栏、张贴民法典宣传海报,把民法典和法治元素融入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园等,鼓励和引导村(居)民创作法治宣传文艺节目、法治故事、农民画、剪纸等民法典法治文艺作品。

 2.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结合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对村“两委”干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

 户、基层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等的民法典法律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熟悉农村常用法律知识、熟悉基层民情民意的优势,热心为农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帮助。

 3.加强村(社区)民法典宣讲。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利用村民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安排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所服务的村(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村(居)民微信群、村(社区)公众号等推送转发民法典学习相关内容。

 4.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活动。结合“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村民评理说事、民情恳谈,对村(社区)“四民主三公开”工作进行评议,以民法典为依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完善,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组织引导村(居)民开展制定家规家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群众诉求点多面广的特点,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策划。各地各部门要把民法典普法作为“八五”普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组织开展好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要紧紧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制度化、常态化。

 (二)压实工作责任。要把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等制度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普法办和司法厅(局)要协调有关部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把握好民法典宣传的重点内容和宣传节奏,制作提供丰富实用的民法典宣传品。

 (三)注重宣传实效。要把深刻的思想讲深刻,把管用的法律讲管用,把生动的故事讲生动。坚持群众关心什么民法典普法就讲什么,群众在哪里民法典普法就开展到哪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精准帮助群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学

 习宣传民法典。坚持什么宣传方式有效就用什么方式,把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使民法典普法宣传既丰富多彩又雅俗共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到达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要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活动,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

篇五:统计法治征文

纪检干部 “喜 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 征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以党性立身做事,刚正不阿、秉公执纪、谨慎用权,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士。作为一名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市正在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不断锤炼过硬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正在开展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要求,把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贯穿监督执纪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永葆执纪必的严浩然正气,锤炼本领高强的专业素养,彰显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的进取气魄,努力争做新时代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忠诚卫士。

 历史征途上,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满腔。1921 年,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一百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一百年风云巨变,逾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嚓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庭。

 在百年黑暗历史中,她点燃残破中华民族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里照亮前途的光明,她就是我们共产党一一我们永远的母亲。历史为她营造了一个不可缺少却无比艰难的背景,乱世建国,难中之最难,她,在一次次失败过后总结经验,为人民咬牙挺住,她在一次次灭顶之定过后,挺起身姿,鸣起锣号又一次次瞒踢立足站起。历史给了她选择给了她机遇,那共产党一一我们的母亲,粉身碎骨也要紧紧抓住,万里长城在狭溢的起步之路艰难起程。她创造机遇,只因她选择,她坚持。八年抗战,力量危弱。她努力,她等待。她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心,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她坚信,终有一天历史会给她更多的选择。

 喜迎 0 20 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征文

  2022 年,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年不仅仅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新年贺词中这样说到:“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2021 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一年我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圆满收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说:“2021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 “十三五”计划圆满收官,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北斗导航覆盖全球,5G 商用推广覆盖……回望 2021年,一项项成就熠熠生辉,但 2021 年的意义之深远不止于此,2021年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回首历史,党的成立、发展与青年始终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这里引用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坚定跟党走的百年征程及历史必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的一段话“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诞生至今历经百年,始终深受中国青年的爱戴、拥护和敬仰。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始终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始终重视依靠和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青年在党领导的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征程中,始终坚定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两个始终重视”和“两个始终坚定”的亲密关系,经时代造就,是历史的必然。” 身为一名共青团员,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感触颇深。说到党与青年,我想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都应是这样一幅画面:1919 年,一群黑发白衫的青年们,走上北京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他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

 有一种精神叫五四精神,有一种青年叫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青年都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积极学习党的政策,坚决服从党的领导,为人民幸福,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2020年,一场突然降临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战,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 5。2 万支青年突击队、111。8 万余名团员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有 137。1 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各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工作,社会化募集爱心款物 3。2 亿多元。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表现十分突出,在全国驰援湖北的4。2 万名医护人员中,有 1。2 万名是 90 后……”对经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新一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赞赏有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

 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点要求,紧紧追随党旗,坚决服从领导,爱国爱党爱民,不畏艰难险阻,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培养自己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承担新使命的新时代中国建设者!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喜迎 2022,喜迎二十大,吾辈青年愿以吾辈青春之笔墨,书写 2022 之盛世华章,任他风吹雨打去,不灭我青春之志!

推荐访问:统计法治征文 法治 征文 统计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