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妻子的祭文3篇

时间:2022-10-26 10:00:07 浏览量:

悼念妻子的祭文3篇悼念妻子的祭文 家属悼词范文(通用) 家属悼词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t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悼念妻子的祭文3篇,供大家参考。

悼念妻子的祭文3篇

篇一:悼念妻子的祭文

悼词范文(通用)

 家属悼词范文

  各位领导, 各位长辈, 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 悼念敬爱的× ×× 不幸病逝, 并向他作最后的告别。

 首先, 我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谢各位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

 谢谢!

 (鞠躬)

 ×× ×于×年×月×日出生于×× , ×年毕业于 × ×大学, ×年进入到×× 单位工作, 先后担任过×× 职务, 获得×× 荣誉, ××年退休。

 ×年× 月× 日, ×× ×经医治无效, 与世长辞, 享年×

 岁。

 ×× 一生忠厚善良, 勤俭节约, 谦虚谨慎, 为人和蔼, 与人为善。

 在他×× 年的工作期间, 他都是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无论在什么岗位, 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 敬业爱岗, 默默奉献。

 他对财会工作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所经管的财务帐目日清月结, 清清白白。

 他认真执行政策, 敢于坚持原则, 始终把把党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尽心尽力, 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儿女们的心中, ××的人格是那么的优秀。

 大伙都评说父亲是个好人, 是个一生问心无愧的好人, 是一个实实在在、 和善的大好人, 他一生凡事都替别人着想, 无论是对同事, 还是对亲友、 街坊邻里, 他都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和一份宽广的胸怀去对待, 从不与人争执,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父亲一生对别人慷慨大方, 对自己却是那么吝啬。

 在生活上,始终是低标准, 低要求, 从不奢侈浪费!

 对待生活穷困的人, 他又极尽同情, 常常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的性格和为人, 深深地影响着和教育着我们。

 ×× 一生养育了我们×个儿女, 他用全部的生命撑起一个家, 一个有着深爱着他的××与×个子女, 一个融合着至爱亲朋又无限温馨的家。

 他是我们见到的最温柔、 最和蔼的× ×, 从我们有记忆开始, 他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他善于从细微处关爱子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只要他知道, 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 他乐意为我们做一切细碎的事情, 一丝不苟, 不怕麻烦。

 在我们成长的全部过程中, 他总用慈父的心态默默地注视着支持着, 言传身教, 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牵引和启迪着我们的成长, 教我们正直, 教我们善良, 赋予我们健全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使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兢兢业业, 在为人处世上真诚无愧。

 ×× 是一个生命不止、 学习不停的人!

 他一生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即使到了 × ×高龄, 他仍然坚持每日读书, 收看电视、 新闻, 内容涉及十分广泛, 包括政治、 军事、 历史、 娱乐等等, 他的思维十分清晰、 敏捷, 对他自己一生所阅读的书籍是记忆犹新, 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年轻人。

 我们最亲爱的×亲!

 您和亲爱的× 亲不但给了我们生

  命, 还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童年, 给了我们温暖的家。

 您给我们留下了享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我们为有您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 我们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们的悉心

 培养, 感谢您为我们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我们是您生命的延续, 我们将继承您的优良品质, 像您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做一个善良正派的人。

 我们会永远记住您和×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今后我们会更好地照顾好×亲, 使她健康长寿, 安静祥和地欢度晚年生活。

 年事有寿而尽, 生命无所不在。

 × ×终于与我们永别了 , 但是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 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对生活的执著信念, 与天地永恒, 与枝叶长青。

 ×× 在我们心中的份量是很重的, 我们会思念他, 直到永远!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感谢各位为我们的× ×诚挚地送行。

  Y#%*) +2468adfhjlo qsuxzBDFIKMOQTVXZ$&(-035 79begiknprtv yACEGJLNPSUWY#%*) +1468ad fhjloq suwzBD FIKMOQTVXZ!&(-03579begik mprtvy ACEGJL NPRUWY#%*) +1468adfhjloqs uwzBD FIKMOQT VXZ!&(-03579begikmprtvyA CEGJL NrtwyAC FHJLNQSUWY! %*) 02468bdfhj moqsv xzBDGIK MORTVX#$&(-13579cegilnpr twyACE HJLNQS UWY!%*) +2468bdfhjmoqsuxz BDGIKM ORTVXZ $&(-13579cegiknprtwyACEH JLNPSU WY! %*) +2468bdfhjmoqsuxzBDGIKMO RTVXZ$&(-135 79cegiknprtwyACEHJLNPSUW hjmoqsvxzBDG IKMORTVX#$&(-13579cegiln prtwyA CEHJLN QSUWY!%*) +2468bdfhjmoqsu xzBDGIKMORTV XZ$&(- 13579cegiknprtwyA CEHJLNP SUWY! %*) +2468adfh jmoqsuxzBDFI KMORTVX Z$&(- 03579cegiknprtvyACEHJLNP SUWY#%* ) +246 8adfhjloqsuxzBDFIKMORTVX Z$&(rtwyACEH JLNPSUWY! %*) +2468adfhjmo qsuxzBD GIKMO RTVXZ$&(-13579cegiknprtw yACEHJ LNPSUW Y!%*) +2468adfhjmoqsuxzBD FIKMOR TVXZ$& (-03579cegiknprtvyACEHJL NPSUWY #%*) +2 468adfhjloqsuxzBDFIKMOQT VXZ$&( -03579 begiknprtvyA C EGJLNPSUWyA CEHJLNP SUWY! %*) +2468adfh jmoqsuxzBDFI KMORTVX Z$&(- 03579cegiknprtvyACEHJLNP SUWY#% *) +246 8adfhjloqsuxzBDFIKMOQTVX Z$&(-03579ce giknprtvyACEHJLNPSUWY#%* ) +2468adfhjloqsuxzBDFIK M OQTVXZ$&(-0 3579begiknpr tvyACEGJLNPa df hjmoqsuxzB DFIKMORT VXZ$ &(-03579cegi k nprtvyACEHJ LNPSUWY #%*) + 2468adfhjloq suxzBDFIKMOQ TVXZ$&(-0357 9begiknprtvy AC EGJLNPSUWY #%*) +1468adf hjloqsuwzBDF IK MOQTVXZ! &( -03579begikm prtvyACEGJLN PSUWY#%*) +14 68adfhj*) +24 68adfhjloqsu xzBDFIKMOQTV XZ$&(-03579b egiknprtvyAC E GJLNPSUWY#% *) +2468adfhj loqsuxzBDFIK M OQTVXZ$&(-0 3579begiknpr tvyACEGJLNPS UW Y#%*) +1468 adfhjloq suwz BDFIKMOQTVXZ ! & (-03579beg ikmprtv yACEG JLNPRUWY#%oq suxzBDFIKMOQ TVXZ$&( -0357 9begiknprtvy AC EGJL NPSUWY#%*) +1468ad fhjloqsuwzBD FIK MOQTVXZ! & (-03579begik mprtvyACEGJL NPRUWY#%*) +1 468acfhjloqs uwzBDFIKMOQT VXZ !&(-03579 begikmprtvyA CEGJLNPRtvyA CE GJLNPSUWY# %*) +1468adfh jloqsuxzBDFI KM OQTVXZ$&(-03579begik nprtvyA CEGJLNPSUWY # %*) +1468adfh jspnljheca85 31+) &$#YWTRP NKIGECzxvtro mkifd b97420- (%! ZXUSQOMJHFDBywuspnlje ca7531+(&$#Y VTRPMKIGEBzxvtqomkhfdb96 420-* %!ZWUSQ OLJHFDAywur p nljgeca531-( &$#XV TROMKIG DBzxvsqomjhfdb86420) *%!Y WUSQN LJHFCAy wtrpnLJHECAy30-(&$ZXVTRO MKIFDB zxusqo mjhfda8642+ECAyvtrpnkige b97530-(&$ZX VTQ520-(&!ZXVTQOMKHca863 1+) *$#YWURPN LIGECAxvtrpmkigdb97520-( &!ZXV QOMJHFD Bywuspnljheca8531+) &$#YW TRPNK IGECzxv tromkifdb97420-(%ZWUSQOL JHFDAy wurpnl jgeca8531+(&$#YVTRPNKIGE Bzxvtqomkifd b9620) *%!YWUSQNLJHFCAyw trpnlig eca75 31-(&$#XVTRPMKIGDBzxvsqo mhfda8642+) * %#YWUSPNLJHECAyvtrpnkige c97530-(&$ZX VTROMKIFDzwu sqoljhfca864 1+) *%#YWURPN LJGECAyvtrpm k igeb97530-( &! ZuxzB DFIKM ORTVXZ$&(-03579cegiknprt vyACEH JLNPSU WY#%*) +268bdfhkmoqsvxzBD GIKMPR TVX#$& (-1357acegilnprtwyACFHJL QSUWZ!%*-024 69bdfikmoqtvxzBEGIKNPRTV Y#$&(+1358ac egjnpsuwyBDFHJMOQSUXZ!%( -02479bdfikm ortvxzCEGIKN P RTWY$*) +146 8acfhjlnqsuw zBDFHKMOQSVX Z ! &(-02579bd gikmpr vyACEG JLNPSUWY#%*) +2468adfhjlo qsuxzB DFIKMO QTVXZ$QSUWY! %*) +2468bdfh jmoqsuxzBDGIKMORTVXZ$&( - 13579cgjlnp ruwyACF HJLOQ SUWZ!%*) 0246 9bdfhkmoqsvx zBEGIKP RTWY# $&) +1358aceh jlnpsuwyADFH JMOQSUX yBDFH JMOQbdgikmor tvxACEGILNPR TWY#$*)+520- (&!ZXVTQOMKH F &!ZXVSQOMKH FDBywusq nl#Y WTRPNLIGECAx v tromkigdbzx vtromkif db9O LJHFDAywuspn ljgeca8531+) &$#YVTPMKIGD Bzxvsqomkhfd b86420) *%!ZW USQNLJHF CAyw upnkigec9753 1-(&$ZXVTROM KIGDBzxu sqom jhfdb864+) *% #Y WURPNLJGEC Ayvtrpmk igeb 97530-(&!ZXV TQ MKHFDBywus qnljhfca 8631 +) *$#YWURPNL IG ECAxvtFDAy wuspnljh eca8 531+) &$#YWTR PN KIGECzxvtr okhfdb96420) *%!ZWUSQOLJH FC Aywu rpnljgeca753- (&$# XVTROMKIGDBz xv sqomjhfdb8 6420) *%!YWUQ SVXZ!&(-0257 9bdgikmprtvx ACEGILNP RUWY #$*+2468adfh jloqsuxzBDFI KMOQTVXZ$&(-03579bgiln prtwyAC EHJLNQSUWY!%*) +2468bdfhj moqsxzBEGIKM PRTVY#$&(+1357acegjlnpru wyACF HvxzCEG IKNPRTWY#$&) +1358acehjln psuwy ADFKMOQ SVXZ! %(-0257 9bdgikmortvx ACEGILNPRWY# %*) +1468adf h jloqsuwzBDFI KMOQT VXZ! &-1 3579cegiknprtwyACEHJLNPS UWY! % *) +246b dfhkmoqsvxzBEGIKMPRTVX#$ &(+1357acegl npsuwyADFHJMOQSUXZ!%*-02 479bdf ikPRT4 1+) *%#YWUSPNLJGEC7520-(& !ZXVTQ OMKHFa 8631+) *$#YWUR631+) *$#YWT RPNLIG ECAx20 -(%!ZXUSQOM J -*%!ZXUSQOLJ HFDAyw usp&$# YVTRPMKIGEBzxVTRPMKIGEBz xvsqom khWUSQ NLJHFCAywtrpn$ZXVTROMKIG DBzxusQOMKIF DBzxus qoljhf dRPNLJGECAy vtrpmLg db975 20-(%!ZXVSQOMKHFDBywusqn ljhca8531+) & $#YVTRPNKIGECzxvtqomkifd b6420)*%!ZWU SQOLJHFCAywurpnligeca731 -(&$ZXVTROMK IGDBzxusqomj h fdb864XZBDF HKMOQTV XZ! &( -02579begikmprtv#%*qsuxz BDFIKM OQTVXZ $&(-03579ceg $&(rtwyACFHJ LNQSUWY ! %*) 0 2468bdfh%*) 02xzBEGIKNPRT VY#$&(+1358a cegj&) +135BDFHJMOQSUXZ!% (-02479bdfik PRTWY#$*) JLNPRUWY#$*) +14 68acfhjOQTVx zBDFIKMOQTVXZ$&(-03579be giNPSU WyACFH JLNQSUWY!%*) 02468bdfhMPR TVX#ln pruwyA DFHJLOQSUWZ!%*-0LOQSUXZ! %ortvxzCEGIK NPRTWY#$&) +L N PRTWY#$*975 30-(&! ZXVTQOMKIFD!ZXVSQ O MKHFDB631+) *$#YWTR PNLIG b97420-(%!ZX U SQOM0-*%! ZX USQOLJeca853 1+(&$#YVTRPN K IG&$#XVTRPM hfdb864 20) *% !YWUSQN2+) *% !YWUSPkigeb9 7530-(&$ZXVT QOMKfda8641q n ljhfca8641+ ) *$#YWU RPNLJ Gb97vtromkif d b97420-(%!Z XUSQOMJ HFAyw urpnljgeca85 31+(&$#YVTRP NKWUSQNLJHFC Aywtrpnligec a7531-($ZXVT ROMKIFDBzxus qoljhfda864w zBDFIKMOQTVX Z!&(-03579be gikprtwyACEH J LNQSUWY!%*) +2468bd hkmoq svxzBEGIKMPR T VX#$&(+135a cehjlnp suwyA DFHJMOQSUXZ! % *-2579bdgik mortvxAC EGIL NPRTWY#OQTVX Z!&(-03579be gikmprtv yAEH JLNQSUWY! %*) + 2468b dfhjmoqvxzBEG IKMP RTVX#$&(+135 7a ceglnpsuwy ADFHJMOQ SUXZ ! %*-0247bdgi km ortvxACEGI LNPRTWY# $*) x vtrpmkigdb97 520-(&!ZXVSQ OMHFDAywu spn ljheca8531+) &$# YW) *%! ZWU SQOLJHFCA ywu rpnljge97531 -( &$#XVTROMK IGDBzxvsqljh fda8641+) *%# YW USPNLJGECx vtrpmkig db97 520-(&!ZXVSQOJ HFDAywu spnljheca8531+) &$

篇二:悼念妻子的祭文

是,狄克,她的两眼保护着脸,

  我不敢多看一眼,

  有如对着七月的太阳。

  她的嘴好小,说起话来,

  她的牙齿要把字儿咬碎,

  以便从嘴里挤送出去;

  但是她处理得很得法,

  谈吐不比我们差,

  而且一点也不吃力。

  季淑那天头上戴着茉莉花冠。脚上穿的一双高跟鞋,为配合礼服,是粉红色锻子做的,上面缝了一圈的亮片,走起路来一闪一闪。因戒指太松而把戒指丢掉的不是她,是我,我不知在什么时候把戒指甩掉了,她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不需要这个。”

  证婚人说了些什么话,根本就没有听进去,现在一个字也不记得。我只记得赞礼的人喊了一声礼成,大家纷纷涌向东厢入席就餐。少不了有人向我们敬酒,我根本没有把那小小酒杯放在眼里。黄淑贞突然用饭碗斟满了酒,严肃的说:“季淑,你以后若是还认我做朋友,请尽此碗。”季淑一声不响端起碗来汩汩地喝了下去,大家都吃一惊。

  回到家中还要行家礼,这是预定的节目。好容易等到客人散尽,两把太师椅摆在堂屋正中,地上铺了红毡子,请父母就座,我和季淑双双跪下磕头,然后闹哄到午夜,父母发话:“现在不早了,大家睡去吧。”

  罗赛蒂(DGRossetti)有一首诗《新婚之夜》 ( 〖WTBX〗The Nuptial Night〖WTBZ〗 )

 ,他说他一觉醒来看见他的妻懒洋洋的酣睡在他身旁,他不能相信那是真的,他疑心是在作梦。梦也好,不是梦也好,天刚刚亮,季淑骨碌爬了起来,梳洗毕换上一身新装,蓝袄红裙,红缎绣花高跟鞋,在穿衣镜前面照了又照,侧面照,转身照。

 等父母起来她就送过去两盏新沏的盖碗茶。

 这是新媳妇伺候公婆的第一幕。

 早餐罢,全家人聚在上房,季淑启开她的箱子把礼物一包一包的取出来,按长幼顺序每人一包,这叫做开箱礼,又叫做见面礼,无非是一些帽鞋日用之物,但是季淑选购甚精,使得家人皆大欢喜。我袖手旁观,说道:“哎呀!还缺一份!——我的呢?”惹得哄堂大笑。

  次一节目是我陪季淑“回门”。进门第一桩事是拜祖先的牌位,一个楠木龛里供着一排排的程氏祖先之神位多到不可计数。可见绩溪程氏确是一大望族,我们纳头便拜,行最敬礼。好像旁边还有人念念有词, 说到三姑娘三姑爷什么什么的, 我当时感觉我很光荣的成了程家的女婿。拜完祖先之后便是拜见家中的长辈,季淑的继祖母尚在,其次便是我的岳母,叔父

 辈则有四叔,七叔(荫庭先生)

 ,九叔(荫轩先生)

 ,八叔已去世。婶婶则四婶就有两位,然后六婶、七婶、八婶、九婶。我们依次叩首,我只觉得站起来跪下去忙了一大阵。平辈相见,相互鞠躬。随后便是盛筵款待,我很奇怪季淑不在席上,不知她躲在哪里,原来是筵席以男性为限。

 谈话间我才知道,已去世的六叔还曾留学俄国,编过一部《俄华字典》刊于哈尔滨。

 第三天,季淑病倒,腹泻。我现在知道那是由于生活过度紧张,睡了两天她就好了。

  过了十几天,时局起了变化,国民革命军北伐逐步迫近南京。母亲关心我们,要我们暂且观望不要急急南下。父亲更关心我们,把我叫到书房私下对我说:“你现在已经结了婚,赶快带着季淑走,机会放过,以后再想离开这个家庭就不容易了。不要糊涂,别误解我的意思。立刻动身,不可迟疑。如果遭遇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我观察这几天,季淑很贤慧而能干, 她必定会成为你的贤内助, 你运气好, 能娶到这样的一个女子。

 男儿志在四方, 你去吧!”父亲说到这里,眼圈红了。

  我商之于季淑,她遇大事永远有决断,立刻启程。父亲嘱咐,兵荒马乱的时候,季淑必须卸下她的鲜艳的服装,越朴素越好。她改着黑哗叽裙黑皮鞋,上身驼绒袄之外罩上一件粗布褂。我记得清清楚楚,布褂左下角有很大的一个缝在外面的衣袋,好别致。我们搭的是津浦路二等卧车(头等车被军阀们包用了)

 ,二等车男女分座,一个车厢里分上下铺,容四个人,季淑分得一个上铺。车行两天一夜,白天我们就在饭车上和过路的地方一起谈天,观看窗外的景致,入夜则分别就寝。车上睡不稳,一停就醒,醒来我就过去看看她。她的下铺是一位中年妇女,事后知道她是中国银行司库吴某的太太,她第二天和季淑攀谈:

  “你们是新结婚的吧?”

  “是的,你怎么知道?”

  “看你那位先生,一夜的工夫他跑过来看你有十多趟。”这位吴太太心肠好,我们渡江到下关,她知道我们没有人接,便自动表示她有马车送我们进城。我们搭了她的车直抵蓁巷。

 这时候南京市面已经有些不稳,散兵游勇满街跑,遇到马车就征用。我们在蓁巷一共住了五天,躲在屋里,什么地方也没去。事实上我们也不想出去。渐渐的听到遥远的炮声。我的朋友李辉光罗清生来,他们都是单身汉,劝我偕眷到上海暂避。罗清生和一家马车行的老板有旧,特意为我雇来马车,我们便邀同新婚的余上沅夫妇一同出走。可怜我熬费苦心经营的新居从此离去,当时天真的想法是政治不会过分影响到学校,不久还可以回来,所以行李等物就承洪范五先生的帮忙寄存在图书馆地下室。

 马车走了不远就有两名大兵持枪吓阻, 要搭车到下关,他们不由分说跳上了车旁的踏脚板,一边一个像是我们的卫兵,一路无阻直达江滨。到上海的火车已断,我们搭上了太古的轮船,奇怪的是头等客房只有我们两对,优哉游哉倒真像是蜜月中的旅行。

  八

  我们在上海三年的生活是艰苦的,情形当然是相当狼狈。有人批评孔子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季淑的大姑住在上海(大姑父汪运斋先生)

 ,她的二女婿程培轩一家返徽省亲,空出的海防路住所借给我们暂住了半个月。

 这是我们婚后初次尝到安定畅快的生活。

 随后我们就租了爱文义路众福里的一栋房子, 那是典型的上海式标准的一楼一底的房, 比贫民窑要算是差胜一筹,因为有电灯自来水的设备而且门窗户壁俱全。关于这样的房子我写过一篇小文《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 ,其中有这样几段:

  一楼一底的房没有孤零零的一所矗立着的, 差不多都像鸽子窝似的一大排, 一所一所的构造的式样大小,完全一律,就好像从一个模型里铸出来的一般。我顶佩服的就是当初打图样的土著工程师,真能相度地势,节工省料,譬如五分厚的一垛山墙就好两家合用。王公馆的右面一垛山墙,同时就是李公馆的左面的山墙,并且王公馆若是爱好美术,在右面山墙上钉一个铁钉子,挂一张美女月份牌,那么李公馆在挂月份牌的时候就不必再钉钉子,因为这边钉一个钉子,那边就自然而然的会钻出一个钉头儿。

  房子虽然以一楼一底为限,而两扇大门却是方方正正的,冠冕堂皇,望上去总不像是我所能租赁得起的房子的大门。门上两个铁环是少不得的,并且还是小不得的。……门环敲得啪啪响的时候,声浪在周围一二十丈以内的范围都可以很清晰播送得到。一家敲门,至少有三家应声“啥人?”至少有两家拔闩启锁,至少有五家人从楼窗中探出头来。

  君子远庖厨,住一楼一底的人简直没有法子上跻于君子之伦。厨房里杀(又鸟),无论躲在哪一墙角都可以听见(又鸟)叫(当然这是极不常有之事)

 ,厨房里烹鱼,我可以嗅到鱼腥,厨房里升火,就可以看见一朵一朵乌云在眼前飞过。自家的厨房既没法可以远,隔着半垛墙的人家的庖厨离我还是差不多的近……

  厨房之上,楼房之后,有所谓亭子间者,住在里面真可说是冬冷而夏热,厨房烧柴的时候,一缕缕的青烟从地板缝中冉冉上升。亭子间上面又有所谓晒台者,名义是为晾晒衣服之用, 实际常是人们乘凉、 打牌、 开放留声机的地方, 还有人在晒台上另搭一间小屋堆置杂物。别看一楼一底,其中有不少曲折。这一段话虽然不免揶揄,但是我们并无埋怨之意。我们虽然僦居穷巷,住在里面却是很幸福的。季淑和我同意,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伧。这个时候我在《时事新报》编一个副刊《青光》 ,这是由于张禹九的推荐临时的职业,每天夜晚上班发稿。事毕立刻回家,从后门进来匆匆登楼,季淑总是靠在床上看书等着我。

  “你上楼的时候,是不是一步跨上两级楼梯?”她有一次问我。

  “是的,你怎么知道?”

  “我听着你的通通响的脚步声,我数着那响声的次数,和楼梯的级数不相符。”

  我的确是恨不得一步就跨进我的房屋。我根本不想离开我的房屋。吾爱吾庐。

  我们在爱文义路住定之后, 暑假中, 我的妹妹亚紫和她的好友龚业雅女士于女师大毕业后到上海来,就下榻于我们的寓处。下榻是夸张语,根本无榻可下,我和季淑睡在床上,亚紫、业雅睡在床前地板上。四个年轻人无拘无束的狂欢了好多天,季淑曲尽主妇之道。由于业雅的堂兄业光的引荐,我和亚紫、业雅都进了国立暨南大学服务。亚紫和业雅不久搬到学

 校的宿舍。随后我母亲返回杭州娘家去小住,路过上海也在我们寓所盘桓了几天。头一天季淑自己下厨房,她以前从没有过烹饪的经验,我有一点经验但亦不高明,我们两人商量着作弄出来四个菜,但是季淑煮米放多了水变成了粥,急得哭了一场。母亲大笑说:“喝粥也很好。”这一次失败给季淑的刺激很大。她说:“这是我受窘的一次,毕生不能忘。”以后她对烹饪就很悉心研究。

  怀孕期间各人的反应不同。季淑于婚后三四个月即开始感觉恶心呕吐,想吃酸东西,这样一直闹到分娩那一天才止。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日(阴历十一月初八)我们的大女儿文茜生。

 预先约好的产科张湘纹临时迟迟不来, 只遣 hushi 照料, 以致未能善尽保护孕妇的责任,使得季淑产后将近三个月才完全复原。

 她本想能找得一份工作, 但是孩子的来临粉碎了一切的计划,她热爱孩子,无法分身去谋职业,亦无法分神去寻娱乐。四年之间四次生产,她把全部时间与精力奉献给了孩子。

  第二年我们迁居到赫德路安庆坊,是二楼二底房,宽绰了一倍,但是临街往来的电车之稀里哗啦叮叮当当从黎明开始一直到深夜,地都被震动,床也被震动。可是久之也习惯了。我的内弟道宽这一年去世, 弟妇士馨也相继而殁, 我便和季淑商量把我的岳母接到上海来奉养。于是我们搭船回到北京回家小住,然后接了我的岳母南下。在这房子里季淑生下第二个女儿(三岁时夭折,瘗于青岛公墓)

 。季淑的身体本弱,据我的岳母告诉我,庚子之乱,她们一家逃避下乡,生活艰苦,季淑生于辛丑年二月,先天不足,所以自小羸弱。季淑连生两胎,体力消耗太大,对于孕妇保健的知识我们几等于零,所以她就吃亏太多,我事后悔恨无及。幸亏有她的母亲和她相伴,她在精神上得到平安,因为她不再挂念她的老母。我看见季淑心情宁静,我亦得到无上的安慰。

  这一年我父亲游杭州, 路过上海也来往了几天。

 季淑知道我父亲的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饮食的偏好,侍候惟恐不周。他洗脸要用大盆,直径要在二尺以上,季淑就真物色到那样大的洋瓷盆。他喝茶要用盖碗、水要滚、茶叶要好,泡的时间要不长不短,要守候着在正合宜的时候捧献上去,这一点季淑也做到了,我父亲说除了我的母亲之外只有季淑泡的茶可以喝。父亲喜欢冷饮, 季淑自己制做各种各样的饮料, 她认为酸梅汤只有北京信远斋的出品才够标准。早点巷口的生煎包子就可以了,她有时还要到五芳斋去买汤包。每餐菜肴,她尽其所能的去调配,自更不在话下。亚紫、业雅也常在一起陪伴,是我们家里最热闹的一段时期。父亲临走,对季淑着实夸奖了一番,说她带着两个孩子操持家务确是不易。

  忆旧篇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10)

  第三年我们搬到爱多亚路一零一四弄,是一栋三楼的房子,虽然也是弄堂房子,但有了阳台、壁炉、浴室、卫生设备等等。一九三零年四月十六日(阴历三月十八)在这里季淑生下第三胎,我们惟一的儿子文骐。照顾三个孩子,很不简单,单是孩子的服装就大费周章。季淑买了一架胜家缝纫机,自己做缝纫,连孩子的大衣也是自己做。她在百忙中没有忘记修饰她自己。她把头发剪了,不再有梳头的麻烦,额前留着刘海,所谓boyish bob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式。旗袍短到膝盖,高领短袖。她自己的衣服也是大部分自己做,找裁缝匠反倒不如意。我喜欢看她剪裁,有时候比较质地好的材料铺在桌上,左量右量,画线再画线,拿着剪刀迟迟不敢下手,我就在一旁拍着巴掌唱起儿歌:“功夫用得深,铁杵磨成针,功夫用得浅,薄布不能剪!”她把我推开,“去你的!”然后她就咔吱咔吱的剪起来了,她很快的把衣服做好,穿起来给我看,要我批评,除了由衷的赞美之外还能说什么?

  我在光华、中国公学两处兼课,真茹、徐家汇、吴淞是一个大三角,每天要坐电车、野(又鸟)汽车、四等火车赶三处地方,整天奔波,所以每天黎明即起,厨工马兴义给我预备极丰盛的一顿早点,季淑不放心,她起来监督,陪我坐着用点,要我吃得饱饱的,然后伴我走到巷口看我搭上电车才肯回去。

 这一年我母亲带着五弟到杭州去, 路过上海在我们家住了些日子。

  我们右邻是罗努生、张舜琴夫妇,左邻是一本地商人,再过去是我的妹妹亚紫和妹夫时昭涵,再过去是同学孟宪民一家,前弄有时昭静和夏彦儒夫妇,丁西林独居一栋。所以巷里熟人不少。努生一家最不安宁,夫妻勃,时常动武,午夜爆发,张舜琴屡次哭哭啼啼跑到我家诉苦,家务事外人无从置喙,结果是季淑送她回去,我们当时不懂,既成夫妻何以会反目,何以会争吵,何以会仳离。季淑常天真的问我:“他们为什么要离婚?”

  有一天中秋前后徐志摩匆匆的跑来,对我附耳说:“胡大哥请吃花酒,要我邀你去捧捧场。你能不能去,先去和尊夫人商量一下,若不准你去就算了。”我问要不要去约努生,他说,“我可不敢,河东狮子吼,要天翻地覆,惹不起。”我上楼去告诉季淑,她笑嘻嘻的一口答应:“你去嘛,见识见识,喂,什么时候回来?”“当然是,吃完饭就回来。”胡先生平素应酬未能免俗, 也偶尔叫条子侑酒, 照例到了节期要去请一桌酒席。

 那位姑娘的名字是“抱月”,志摩说大概我们胡大哥喜欢那个月字是古月之月, 否则想不出为什么相与了这位姑娘。

 我记得同席的还有唐腴...

篇三:悼念妻子的祭文

会悼词最新

 追悼会悼辞最新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吊唁 1 位德高望重、深受人们爱好的教育先辈——XX 老师。在此,我代表我镇教育阵线上的全部同志对祝老师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和亲友表示诚挚的问候!祝老师体质衰弱,患肺病多年,去年冬宿病加重,几经住院,治疗无效,于 2010 年古历 5 月初 5 在 XX 医院病逝,享年70 岁。

 XX 老师生于 1940 年 3 月,生在故乡,长在故乡,留恋故乡 1 方热土。他聪明好学,从小即怀报国之志,不计生活的艰苦,钟情于人类的教育,以优良的成绩报考了师范学校,1961 年 7 月从太湖师范学校毕业,参加教育工作,把自己的 1 腔热血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前后在古坊、凉亭、江河、马河、双畈、、南山、南庄等地任教,曾任过教育会计、校长、工会主席等职,2000 年在上汽南庄希望小学退休。祝老师的 1 生,团结同志,为人忠诚,襟怀坦荡,平易近人。待上尊,待下爱,亲者念其慈,友者记其礼。同事们说,与祝老师搭档,轻松愉快,如沐春风,古道热肠,有求必应。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工作上虚心好学,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任劳任怨。教学上认真研究,乐于与同事探讨教学问题,学业全面,精心备课,上好每堂课。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循循善诱,爱生如子,身教重于言教。祝老师本身体质多病,曾得了胃病、肺病,但仍坚持伏案工作,謦咳常闻,处心积虑。多少个日昼夜夜,多少个寒来暑往,从不言弃,从不叫苦。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关怀备至,倾注爱心,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退休以后,又挑起了家庭的 1 份责任,操持家政,

 1 面与病魔做斗争,1 面顽强地生活着。

 X 老师的 1 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 1 生,是光明磊落的 1 生,是和谐社会中普普统统的 1 员,是教育阵线上的 1 名优秀园丁,桃李满天,硕果累累。他曾悄悄地走来,如今却匆匆地走了,巍巍大别肃然垂首,绵延岳河低沉哭泣。神仙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儒者风范,万世流芳,万世师表,永不泯灭。在这花香遍地的炎夏时刻,祝老师虽然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我们,教育界少了 1 名好老师,家庭里少了 1 根撑梁柱,社会上缺了 1 位好模范,但他那种爱岗敬业、忘我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1 丝不苟的风格,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久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苦口婆心、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形象,仍然显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校园内鲜花绿茵边恍如飘来他那勤劳的脚步声,门内热忱接待来访家长那张笑脸时隐时现。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孙,把光和热永久留在人间。

 X 老师,你放心肠走啊!永久安息吧!(举哀) ?

 追悼会悼辞最新尊重的各位亲朋,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我母亲、我 mm 及我们的家人对各位莅临我父亲的追悼会表示衷心感谢。

 (鞠躬) ?

 我敬爱的父亲大人因病治疗无效,不幸仙逝。

 我们全家深深痛惜,切切悲痛。

 真是“青山含悲花垂泪,绿水载孝草滴血”。

 但是,看到这天到场的各位,关心、帮忙、支持、尊重、爱戴我父亲的亲朋好友及我父亲的战友、同事、领导,我父亲的在天之灵必须会倍感欣慰。

 在此,我们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

 (鞠躬) ?

 我父亲1928年诞生于山东省莱阳,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 5 次战役,数立战功,为解放新中国做出了奉献,并随军南下。

 转业以后到綦江,从 1954 年至 1984 年离休前,前后在县人民医院、3 角区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工作。

 离休后,党和政府给予我父亲高度评价,确认他为县处级正职干部。

 我父亲身体状态较差,不单单有冠心病,还得了胆结石、脑梗塞、右脑萎缩、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

 但他老人家从不顾及自己身体,把 1 颗心全交给党和国家,交给了他人。

 工作上他认真谨慎、无私奉献:生活上他安平乐简、廉洁朴素。

 他有宽阔无垠的胸怀和亲赞友颂的美德:他与母亲情深意笃,举案齐眉。

 他对子女深爱严导,言传身教;他与友邻亲近和睦,团结互助。

 他老人家的 1 生,是饱经风霜、辛苦劳苦、默默奉献的 1 生。

 他的 1 言 1 行,无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老人家不单单给了我们健全的躯体,更给了我们高尚的灵魂,他老人家的精神感化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他老人家对我们数 10 年如 1 日的养教之恩,重于泰山,浓于热血,鼓励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为人。

 他老人家平凡而崇高的精神境地永久是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引航灯! ?

 父亲,我们最最敬爱的父亲,父亲,我们心心相印的父亲,你

 走得太急,你走得太匆忙,我们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对你说,我们还有很多心声没有来得及对你倾诉,你还没有充分享受子女的孝道和天伦之乐,你就走了,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们痛苦,留下我们伤悲…… ?

 父亲,请你老人家放心的去吧,我们必须会好好地孝顺和侍奉母亲,精心肠教育子女,勤奋地认真工作,恳切地待人接物。

 我们必须继承你的遗志,完成你的遗言,并将你的精神发扬光大。

 永别了,亲爱的父亲!安息吧,敬爱的父亲!1 路走好,慈祥的父亲!(鞠躬) ?

 你的儿子女儿泣悼 ?

 2020 年 xx 月 xx 日 ?

 追悼会悼辞最新各位宗亲,4 方宾朋,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我外公的追悼会。

 这天,我们怀着悲痛万分的情绪聚集在外公的灵柩前,沉痛哀悼我们最崇敬的这位老人,为他老人家做最后的惜别。

 赛途的花圈寄托不尽我们深切的哀思,露天的爆竹倾注不尽我们内心的悲痛。

 公元 2011 年 3 月 17 日清晨 4 时 15 分,外公因病与世长辞,驾鹤西归,享年 81 岁。

 就在这 1 刻,外公辞别了他牵肠挂肚几 10 年的妻子儿女,没有留下 1 言 1 语。

 外公忽然间的魂归渺渺,令我们亲人撕心裂肺,痛心疾首。

 亲朋好友听闻外公您的离世,1 时间多少言语,竟不知如何向您诉说,我们对外公的思念与缅怀,惟有化作 1 腔悲情,两行热泪,真可谓“青山含悲花垂泪,绿水载孝草滴血”。

 ?

 外公,您的匆匆作别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忧伤,1 想起外公您的英容笑貌,我们不由泪如泉涌,脑海中顿时显现出 1 连串关于您的记忆:忘不了您亲手执笔叫我们学写毛笔字的样子,忘不了小时候您严厉喝斥我们朗读《千字文》的画面,忘不了您步履盘跚送我们上学的背影,忘不了您不厌其烦的给我们画平安符的场景,忘不了您神彩飞扬给我们讲述你儿时的风光与霸气,太多太多的忘不了,太多太多完善的回想,如今都成为我们思念外公最珍贵的途径。

 在我们的心中,外公是神圣和威严的化生,外公对我们的恩情和关爱如大海般广袤,如群上般巍峨。

 孙子孙女们由衷的感激外公这些年来对我们无所不至的疼爱与关怀,外公博大而慈祥的爱给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个人修养,外公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1 向引领着我们迈向人生前行的路,我们对外公的想念随着时间的沉淀而久久的在心里蔓延,即便是根深蒂固也丝绝不会削减。

 外公的 1 生可谓是命运多舛。

 由于旧社会制度的残缺,牢牢是 1 个毛病的”地主”头衔,就让外公委屈着生活了 20 多年,那时的外公受尽了五花八门的欺侮和凌辱,饱尝了人世间零零种种的辛酸与痛楚,那时的外公过着何其悲苦的生活……虽然此刻时期进步了,外公也得到了真实的平凡,1 个地下党员的儿子居然被莫名其妙的冠以地主的头衔,这是何等荒诞的事情,虽然此刻南部县文物局还储存着专门为外公平反的 1 本厚厚的文件,但是那时候外公所受的委屈与苦难,儿孙们早已深深的印在心底,永久不会磨灭! ?

 外公的1生勤劳坦荡,710几岁还在为左邻右舍的事情奔走效力,数 10 余载待人始终真挚而恳切,外公的热情肠是众人皆知的。

 ?

 邻乡 4 里不知多少人受过您的恩惠,双保 2 乡不知多少人为您慕名而来。

 您的学识修养是乡邻传诵的佳话,您的坦荡胸怀是我们敬佩的榜样。

 “山水层层绕孤冢,花草深深掩离魂”,可如今,外公您却与我们天人相隔,这 1 刻,所有的悲痛和泪水都难以表达我们此刻的哀思,外公您的生如夏花般残暴,您的离开如秋叶般静美,我们相信消逝的是您枯竭的身躯,升华的却是您永久的灵魂。

 此时此刻,身为孙子孙女的我们也只能用这只言片语来告慰外公您的在天英魂,愿外公在飞升极乐的路途中,带着亲人朋友对您的思念与祝愿悠然上路。

 外公,您听见了吗 1 声声响亮的爆竹,1 拨拨低沉的锣鼓,1 曲曲催泪的哀歌……1 声接 1 声,1 拨赶 1 拨,1 曲连 1 曲……这所有悲壮的场景都是您最疼爱的儿孙们对您老人家最恳切的呼唤!亲爱的外公,让我们用最虔诚的眼光送您最后 1 程,外公,我们最敬重的外公,请您 1 路走好! ?

 最后,我仅代表外公的外孙和孙子们,感谢前来吊唁外公英魂的各位亲人朋友,真心的感谢你们沉痛的追悼与哀思,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悼念妻子的祭文 祭文 悼念 妻子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