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矿工的诗歌3篇歌颂矿工的诗歌 锡山有名的坑哥诗人——邵春生,是一名矿工,他是锡山的儿子,他采掘过矿石,还采掘如矿石般厚实的故事与诗篇。27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歌颂矿工的诗歌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歌颂矿工的诗歌
有名的坑哥诗人——邵春生,是一名矿工,他是锡山的儿子,他采掘过矿石,还采掘如矿石般厚实的故事与诗篇。27年的坑下生活,使他真正成为矿工中的一员,他当过采矿工、探矿工、爆破工、索道工,在地下岩层深处与矿工朝夕相处,身边的每一点滴时刻在触动着他。矿工的生活,看上去是那样平淡与宁静,走进去,却又是那般厚重与斑斓。他走了进去,发现生命中许多看似平平淡淡的东西不经意间在记忆的土壤里扎下了根。邵春生老师告诉我们,27年的矿工生涯,感受到矿工的心象冬天的火春天的风,由此产生爱,爱他们质朴真挚,爱他们心地耿直。邵春生把笔伸入矿工灵魂深处得从初进矿山说起。他给我们讲述,初中毕业自16岁参加工作,后来又到了矿山,每逢寒冬腊月,刚去上班老矿工们就叫道:鬼,烤火去,给我们烧好水就行了。” 老矿工们自己去干活。每月领到18元工资,就有老矿工关心地说:“ 小鬼,发工资了,给我看看多少。” 把钱接过来又“ 听着,拿8元去买饭菜票,剩下10元给你保管着,用时来拿,省着点。” 若是果真需要用钱时,老矿工只会多余多份的拿出来。一次他生病上医院打完针回“ 小口口徐施丹伟说:到宿舍,发现自己的夹克衫不见了,急得四处询问,有人笑道:“ 小鬼,你看看外面晾的是不是。” 抬头一看,自己那件夹克衫已洗得干干净净正在悠闲的摇荡。是谁洗的,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在他心头留下一份永远的感动。当时云锡公司副书记施义( 后任省工会主席)说,多写写我们矿工吧。矿工们实在太质朴了,而你就生活在矿工中间。每时每刻感受着这份质朴的他,由此触发了写作意念。起步是非常不易的,因为文化底子薄,下的功夫就得多,不仅是写,还要学。在矿山作为初中生的他已算是秀才了,所以,学,只有靠自己,靠书本。他如饥似渴地扑在书本上,矿山时常停电,就买了许多小蜡烛来看书。学习的环境更是艰难,早6点进坑道,下班时已是下午四五点,忙完晚饭,天发黑才有时间看书、写作。在20来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住着一家5口人,为避免灯光影响家人休息,他便用黑布拦起床来,常常不知不觉中就写到了凌晨。他是矿工,是真正的坑哥。他不愿让身边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如矿石一样冷寂。记载矿山、矿山汉子、矿山女人,这,是一种责任,凭着坑哥惯有的云南纪实豪迈,他义无反顾地担起这一重任,用心灵的文字倾诉身边的“ 神奇与恢弘的金属之音” ,去了却自己,一名矿工,笨拙而眷眷不舍的诗情。“ 呵——锡山坑哥/硬铮铮的男子汉/象矿石一样厚重/蕴藏着丰富的宝藏。”《锡山男子汉》、《踏响地球的脚掌》、《矿山的诗魂》⋯ ⋯ 看似平淡的矿工生涯给了他澎湃的激情。矿山呆久了,他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生出了一种怪癖,如果三天不与“ 坑哥” “ 坑嫂” 唠嗑,就感到若有所失。他的生活里,时常闪现着这样的镜头,出坑便被坑嫂拦住:小鬼,哪里去?接着,坑嫂后面露出坑哥的脑袋,嗡声嗡气的:“ 走走走,喝酒去。”“ 地层中的青春不苍老/扛着秦时明月从深井走来/太阳魂塑起山峦般男子汉群雕/火红的人生/被矿偷吻了心/魂,熔进那岩石滚烫的血液里。” 他对矿工有一种钦佩与同情交织的复杂感情,目睹一代又一代的矿工在矿山浇洒血汗后,又默默无闻地离去,他用手中的笔为他们谱写赞歌,他要写矿工,写他们的默默无闻,让黑亮的钢音、青铜的鼓韵、金灿灿的号声、银色的琴乐,铿铿锵锵,回荡于神奇的矿山。在他心里的矿山女人又是另一番感喟,她们“ 憎恨生长银色大锡的山浸透血的颜色,血的热度,/要用生命去填补断层。” 矿山的母亲、妻子们“ 在清明节和老姐妹把大把大把的泪洒绿小草” ,她们必须如“ 栗木枕承受粗犷的重压铺出同生共死的双轨。” 她们付出太多的汗水、太多的眼泪,她们却让“ 不满象飞来草一茬茬疯长长满矿山再也飞不走/不满长成一座座小吃店、一座座旅社、一座座小卖铺⋯ ⋯ ” 矿山的延续、矿山的葱绿都离不开矿山女人的奉献。歌颂矿山汉子,赞美矿山女人,他的诗如一面镜子照映出矿山这一特殊群体里的岁月沧桑。没有寒风砌砺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从60年代开始创作,1975年开始在省级刊物发表诗歌作品,到涉入各艺术门类,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摄影等作品在国家、省、州、市及云锡公司获奖。1995年邵春生出版诗集《太阳魂》,这是云南锡业公司这座有百年开采历史的特大型矿山企业中第一位正式出版个人诗集的老矿工。书出来后,得到不少锡都矿工的称赞,省委书记令狐安曾写信鼓励。随后,他的又一本诗集《月亮情》出版了。矿山诗人邵春生“ 心血凝赤墨,诗笔写矿工” 是他的文学追求与心愿。· 59·坑哥诗人万方数据
坑哥诗人坑哥诗人作者:徐丹, 施伟作者单位:刊名:边疆文学英文刊名:FRONTIER LITERATURE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徐丹.施伟 坑哥诗人[期刊论文]-边疆文学 2001(11)2001(11)
篇二:歌颂矿工的诗歌
/p>魂 王廷永 想当矿工的山村娃 在石壕煤矿高高的矸石山下 你还没来得及品尝母亲的爱 便匆匆地走进了苦涩的童年 用背篼与瘦弱的形体语言 过早地经历了刨煤拾炭渣的生活
呼呼林涛 沙沙细雨 代替了你渴爱的流行歌曲 啊 你用发颤的冰冷脚步 丈量着厂矿与乡村的距离 你那被驼弯的腰背 担负起沉默的坚韧 脑子里装满了矿长和工程师的希翼 成熟着普罗米修斯的夙愿
煤 煤的出现仿佛是天然的 它像一种土壤
埋藏在地下孕育千年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人们为了开采它 一代代矿山人 匍匐在那, 低矮潮湿的煤层里 年复一年
出生在煤矿 矸子山, 是我最早山的概念 铁轨, 是我做早认识的平行线 煤, 是我最早知道能当燃料的黑色金子 那轰轰响的罐笼声 是我最早听得懂的奏鸣曲
每当夜晚 矸子山那布满的灯光 和煤炭燃烧的火焰 点亮了 煤矿一个个不眠之夜 那黄色的火苗 是矿上最璀璨的焰火
在周围百里之外 百余万计的兄弟姐妹居住在这宝藏上 煤尘, 正穿梭在人们中间 生生不息!
粗狂柔情的后生仔
当他从矿山的肚子里生下来 就还魂于井下采面的顶梁柱 煤神告诉他注定是一块好煤炭
他潜入煤海肺叶呼出的潮汐 在煤腾细浪的胸脯上起伏 白嫩的皮肤被海水 一次次剥成鱼鳞状 伸进涨潮的子午 沉淀在煤矿的秋天里 矿灯如鱼须般的触动了煤潮 波涛拍打没有彼岸的煤海 乌金翻滚着呀
红火天下人间
矿工们真的喜欢这个后生了 为他涂上一层油亮油亮的乌金 肌肉的块壮似煤田般的韵律 矿山的子孙后代 述说着—— 追随热源燃烧的故事传说
开采光明的煤黑子
当矿山黎明还未睁开双眼 一群群采掘工却哼着矿山小曲 潜入上千米地球深处摸爬滚打 去采摘最鲜红鲜红的太阳 亮铮铮的金属支架 把掌子面撑开一条缝 矿工与乌金好像拉链似的闭合
我们是新世纪的中国煤矿工人 演绎出火热人生的壮丽诗篇
春蚕
蠕动着 臂膀
挥动着 矿工们一滴滴的血汗汇聚成 黑色的瀑布直泻中华大地 一粒粒活蹦乱跳的冬天煤呀 奔向祖国建设的四面八方
关于煤炭 在煤矿生活了四十多年 关于煤炭, 我对它了解多少 生活在我周围的人 对它又了解多少 这些都是我穷尽毕生要追寻的答案 关于煤炭, 我有很多的话 想说出来。
阳光下穿梭的人群 在灯红酒绿下快节奏地生活 我总是压抑着内心的火焰 不允许它把我点燃 在煤矿工作了二十多年 关于煤炭, 我钟情它一生 我身边的挖煤人钟情它一生
它是挖煤人养家糊口的衣食 关于煤炭, 我想说的话很多 我怕我一打开话题, 煤炭 燃烧的火焰澎湃而出 从地层深处把我点燃 把挖煤人的灵魂点燃 关于煤炭, 关于 一块点燃我的煤炭 它在我的生命里 发芽
生长
开花
结果 它燃烧的火焰, 燃烧着 从我的生命里走过 在我的生命里涅磐 在我的生命里辉煌
我看不见煤炭燃烧的火焰 一块我认识的煤炭 是深深嵌在父亲脊背的煤疤 这煤疤。
在父亲的脊背上 已生长了半个世纪, 它还在疯长 我看不见它燃烧的火焰
一块我熟悉的煤炭 还躺在我的小学课本上 它不再是黑黑的了 它随着年轮的转动已微微发黄 我看不见它燃烧的火焰
一块我结识的煤炭 是进矿后, 教我学会如何安全 现已退休颐养天年的师傅 他那头乌发已成了斑斑的白发 我看不见它燃烧的火焰 一块我挖掘的煤炭 它和我一起赛跑 我跑的快它也跑的快 我放慢脚步它也放慢脚步 我看不见它燃烧的火焰
居住在煤炭中间 我从城市回到乡下 居住在煤炭中间, 雪花盛开
严寒里, 几乎一切都敛去原色 惟有煤炭使我沉静
在附近矿区, 煤炭像 黑奴的家族 和草芥的姓氏一样贫贱 我的黑哥们 守住黑夜的手掌和秘密
那些闪烁着日月星辰的光芒的煤炭 一直成为我内心仰望的 部分。
远离矿区的人们自然不会理解 那一块块黝黑发亮的宝贝 常常使我激动得为之流泪
在煤尘中整整奔波了一年的父亲 穿棉袄的父亲 终于坐下来了, 围炉夜话 ——炉火的内外正旺 家园充满温馨的祥和
居住在煤炭中间
岁末的雪花 还在窗外自由的舞蹈, 在深夜 在矿区, 一个名叫马亭华的诗人 还迟迟不愿睡去 他在洁白的纸上深情的写下:
我是一块沉静的煤核 正从通往春天的梦巷里, 悄悄醒来——
《石炭行》 :
根苗一发浩无际,
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
烁玉流金是精悍。
南山栗林淅可息,
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
要斩长鲸为万段。
忠诚, 写在我们心中(歌颂煤炭生产安检员诗歌)
忠诚, 写在我们心中!
当汹涌的阴霾企图遮挡太阳的光明,
当突如其来的煤尘与瓦斯想要袭击我们大意的生产工人,
我们来了—— 矿山的煤炭生产安检员,
凭着是一双火眼金睛,
带着是现代化的检测设备,
怀揣着满腔火热忠诚,
出没于千尺井下巷道分层,
忠诚尽职, 写在我们的心中!
穿梭在恐怖与危险的瓦斯、 煤尘烟雾中,
守护在矿工生命与死神的分水岭上,
以平安天使的口碑享誉煤海,
用我们精湛的观测技术和崇高的责任,
给年轻的生命注满甘霖。
不惧艰难险阻,
不畏井下暗流的伏兵,
矿工的生命高于一切,
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
最艰难的地方需要我们的挺进,
最危险的地方需要我们的排查。
谁没有膝下儿女,
谁没有高堂双亲,
谁不想枕入娇妻的臂弯做个香甜的梦,
谁不想儿女情长、 人间天伦,
但我们使命神圣、 责任重大,
我们穿梭的身影是矿山平安的风景线,
我们忙碌的足迹是矿工幸福的守护符。
我们不愿意亲近死神,
但我们最先发现它的踪迹。
我们不愿意走近危险,
但我们向危险的挺进是为了矿工的不危险。
我们不愿看见一个战友倒下,
我们不想制造一个残缺的家庭。
为了这些—— 良心让我们成了一线的勇士、 生产前沿的尖兵。
一个个隐患排除后,
一次次险难化解时,
我们凭借的不是侥幸,
我们仰仗的更不是运气。
当我们的年产百万吨无伤亡记录写进历史时,
当我们又夺产量新高时。
我们安检员的心啊!
就像微笑的花朵也要去装点大地的黎明,
也像矫健的苍鹰在感受蓝天的高远。
我们用心去写尽职,
我们用行动去展示忠诚。
篇三:歌颂矿工的诗歌
年代的诗歌• 50年代的诗歌观念• 两种诗歌体式及代表诗人、 作品学习要点• 50年代的诗歌事件• 隐失的诗人与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一、 50年代的诗歌观念• 其一是, 诗不应表现“自我” 的情感的内心世界, 而应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 去“反映” 以工农兵为主式样去反映体的“新的世界” “新的人物” 。以农兵为
• 另一是,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 诗能更好地发挥其配合政治的宣传鼓动作用, 诗要成为社会生活和政治行作用诗要成为社会动的“炸弹和旗帜” (这是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诗中的句子, 在50年代中国诗界被经常引用。
)活和政治行
• 这种诗歌观念, 决定了这一阶段诗歌创作在题材、 主题、 艺术方法上的转移术方法上的转移, 以及形成的诗体样式的特征。以及形成的
•配合政治的宣传鼓动的要求, 产生了被称为“政治抒情诗” 的特殊诗体, 而要求诗要“丰富地深入地诗体而要求诗要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 “注意到人物和情节的描写” , 则使大陆叙事诗和叙事性质的抒情诗涌现。丰富深
二、 两种诗歌体式及代表诗人• (一)
“写实” 诗体1 、 “写实” 倾向的表现一方面表现为40年代“解放区”方面表现为 0年代已经出现的叙事诗热潮, 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兴盛” , 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的抒情短诗, 都有着人物、场景、 事件的框架。解放区
• 2、 总体创作特点:
他们在对生活场景和“事件” 摹写的基础上表现“新的生活风貌” 。
这是解放区诗歌叙事倾向在当代的延伸歌叙事倾向在当代的延伸。
粗略统计, 在50年代发表出版的叙事长诗接近一百部之多。
即使抒情短诗,也大都有“人物” “事件” 等场景描写的叙事因素。粗略统
• 3、 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代表作有李季的《玉门诗抄》《杨高传》《杨高传》 , 闻捷的《天山牧歌》 《复仇的火焰》 , 张志民的《村风》 等。闻捷的《天山牧
闻捷诗歌作品赏析闻捷诗歌创作的资源:一是对生活在新疆的哈萨克、 维吾尔、 蒙古等民族的生活风情、 民间尔、 蒙古等民族的生活风情、 民间传说和诗歌的了解。
一是学习那些写作“生活牧歌” 的苏联诗人对生活材料进行诗意的提炼和组织。
• 闻捷诗歌的代表作《天山牧歌》 ,它们用牧歌的笔调来处理“颂歌”主题, 并发挥了闻捷长于抒情格调题并发挥了闻捷长于抒情格调来“叙事” 的艺术才能。
《苹果树下》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 不要再唱歌;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她的心为什么跳啊?春天, 姑娘在果园劳,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她说:
别用歌声打扰我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她说:
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她说:
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 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1 952-1 954年乌鲁木齐-北京
《河边》• 你住在小河那边, 我住在小河这边,• 你我心意相投, /每天隔河相见。• 两个年轻影子, /映在小河面里,• /该不是雪山尖上, /盛开了两朵雪莲?你宛转的歌喉/给了我满心欢喜• 你宛转的歌喉, /给了我满心欢喜;• /你爱的不是别人, /正是我牧羊青年。• 我以激情的手势, /回答你的爱恋;• /为了纯真的爱情, /我愿把一切呈献。• 你爱我一身是劲, /我爱你双手能干;• /牧羊人爱牧羊人, /就像绿水环绕青山。• 你住在小河那边, /我住在小河这边,• /你我心意相投, /小河怎能阻拦?
《夜莺飞去了》夜莺飞去了, 带走迷人的歌声;• 年轻人走了, 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 夜莺飞向天边, 天边有秀丽的白桦林;• 年轻人翻过天山, 那里是金色的石油城。夜莺飞向蔚蓝的天空• 夜莺飞向蔚蓝的天空, 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 年轻人爬上油塔, 从彩霞中瞭望心上的人。• 夜莺怀念吐鲁番, 这里的葡萄甜, 泉水清;• 年轻人热爱故乡 , 故乡 的姑娘美丽又多情。• 夜莺还会飞来的, 那时候春天第二次降临;• 年轻人也要回来的, 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矿工。回头张望另只夜莺
《舞会结束以后》• 深夜, 舞会结束以后,• 忙坏年轻的琴师和鼓手,•他们伴送吐尔地汗回家,• 一个在左, 一个在右…… • 琴师踩得落叶沙沙响,• 他说:
“葡萄吊在藤架上,• 我这颗忠诚的心呵,•吊在哪位姑娘辫子上? ”• 鼓手碰得树枝哗哗响,• 他说:
“多少聪明的姑娘!• 她们一生的幸福呵,• 就决定在古尔邦节晚上。”• 姑娘心里想着什么?•她为什么一声不响?• 琴师和鼓手闪在姑娘背后,•嘀咕了一阵又慌忙追上——
• “你心里千万不必为难,• 三弦琴和手鼓由你挑选…”• “你爱听我敲一敲手鼓?”• 姑娘的心难以捉摸到:•“你到底爱琴还是爱鼓?• 你难道没有做过比较? ”• “去年的今天我就做了比较较,• “还是爱听我拨动琴弦?”• “你的鼓敲得真好,• 年轻人听见就想尽情地跳;•你的琴弹得真好,•连夜莺都羞得不敢高声叫。
”• 我的幸福也在那天决定了,•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带到乌鲁木齐发电厂去了。
”
阅读:
李季《黑眼睛》•不论是在图书馆里,或者是蒸馏塔旁,总有一对又黑又大的眼睛,悄悄地对我张望。每逢我们超额完成了计划,那双眼睛就显得分外明亮;若是我们不小心出了事故,它就像阴云密布的天空一样。黑眼睛为什么那样温柔钟情,黑眼睛为什么一直对我张望——•••••亲爱的又亮又大的黑眼睛呵,请你再不要对我张望;你若是真的爱着煤油、 汽油,我们欢迎你到炼油厂;假若你是喜欢那颗金色奖章,真诚的劳动一定会得到报偿;至于你要是为了别的什么,那么, 请你听我说吧:祁连山下,有一个放羊的姑娘……1 954年••••••••••是不是她也希望多出汽油,还是看中了我的模范奖章?•••••••
(二)
“政治抒情诗”• 代表诗人:
郭小川和贺敬之• 代表作品有《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贺敬之)
和《致青年公民》歌》 (贺敬之)
和《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 (郭小川)等。
• 特点:
首先是题材、 主题的“宏大” 的政治性质。
与此相联系的是,诗的叙述者以阶级的、 社会集团的诗的叙者以阶级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 并倾向于排斥、 抵制个人情感、 经验的加入。社会集团的
• 它表现了作者关注政治事件、社会运动的热情, 和以诗作为手段介入现实政治的信念。手段介入现实政治的信念。
• 郭小川说:
“我所向往的文学, 是斗争的文学。
我自己, 将永不会把这一点遗忘。
”• 贺敬之在诗歌中表白:
“在艺术的/兵营和工厂, /我们是/战斗员和突击者/工作不息”
• 在艺术形式上, 往往表现为观念演绎、 展开的结构方式。
有关现实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观点, 成为统驭诗治和社会问题的观点的各种因素的纲目。成为统驭诗
•徐迟曾称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 是“针对青年而发的谈思想的诗, 说理诗” , 指出它使用了“的诗说诗许多警句” , 并用了“许多形象化的语言” 来表达“抽象的思维, 抽象的概念” 。指出使用了
• 对提炼“警句” 的重视, 和广泛使用以阐释观念为目标的喻象, 是这一诗体的基本特征。
在60年代到文革期间, 政治抒情诗逐渐建构了属于自身的稳定的象征体系。
• 一是来源于自然物象, 如红日、青松、 灯火、 北斗星、 乌云、 火炬等;• 另一是与中国现代革命运动相关的事物, 如延河水、 宝塔山、 八角楼、 天安门、 红军长征的雪山、 草地等。
•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广场诗歌” 。
它的写作目标和相应的艺术形式, 主要不作目标和相应的是为着个人阅读, 而是诉诸公众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因而, “政治抒情诗” 大量出现的时候, 也伴随着诗歌朗诵的热潮。术形式要不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郭小川(1 91 9-1 976)河北丰宁人。
1 937年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 1 945-1 948年他被派到家乡 的丰宁县当县长, 曾带着县大宁县当县长, 曾带着县大队四处作战。解放后, 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秘书长及《诗刊》 编委等职。
在新闻、 宣传、 文艺部门作领导工作。
郭小川和家人
• 郭小川兼有诗人和战士的身份。
他本质上是个知识分子, 但是多年的革命经历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
他革命历对他的影响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革命战士, 但是又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非常大他
致青年公民• “喂,• ——不,• 我不能这样称呼你们,• 这不合乎我的• 也不大合乎你们的身份。• 嬉游的童年过去了,•于是你们• 一跃• 而成为我们祖国的•精壮的公民。年轻人!
”• 也许• 你们心上的世界• 如蓝天那样• 明澈而单纯• 明澈而单纯• 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 那般清新……
• 然而迎接你们的•却不尽是• 小鸟的• 悦耳的歌声• 悦耳的歌声,• 在前进的道路上• 还常有• 凄厉的风雨• 和雷的轰鸣……• 公民们!• 这就是• 我们伟大的祖国。• 都过得• 极不平静,• 它的土地上的• 每一块沙石• 都在跃动,它的每一秒钟
• 它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投入•火热的斗争,• • 斗争斗争这就是这就是生命,生命,这就是这就是最富有的最富有的人生。人生。• • 不要说:不要说:• •“ “我年纪轻轻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担不起沉重。
” ”不,不,命运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超过你们的年龄。• •• •• •• •• •• •• •• •• •• •• •• •• •
• 前一代——• 你们的父辈• 真正称得起• 开天辟地的 先锋• 开天辟地的 先锋,•他们用 热汗和鲜血• 做出了• 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 却还远没有完成,• 加倍地英勇• 以竟全功。• 呵呵, 你们这一代• 将是怎样的• 光荣!你们当然会• 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
• 不驯的长江• 将因你们的奋斗• 混浊的黄河• 将因你们的双手• 北京的春天• 将因你们的号令• 黄沙的飞腾绝对服从,•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动• 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遍地春风。• 公民们,• 至于你们中间的• 每一个,• 那用不着• 我来说什么。将因你们的劳变得变得澄清,停止了
• 记住吧,• 祖国需求于你们的• 比任何时候• 都要多,都要多,• 而它的给予• 也从不吝啬,• 你们贡献给它的越多 你们的生活• 也越光辉• 越广阔……
• 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常常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例如人性与阶级性,如何对待战争、 革命、 爱情这些问如何对待战争革命题, 他都有自己的思考。
这种思考使郭小川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形态。爱情问
• 在这些产生于郭小川创作爆发期的作品中, 诗人确实象演说家、 鼓动家一样, 以急雨鼓点般的旋律, 纯家样以雨鼓点般的旋律熟地驾驭着炽热的、 战斗性很强的词汇, 来催动青年们前进, 成为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蓬蓬勃勃的革命精神的写照。
《保卫我们的党》• 党,是阶级的头脑,• 党,是祖国的心脏,• 党,是我们的生命,• 党,是人类的希望,• 党的一根毫发• 也不能任人损伤, !我们• 以死难烈士的名义, 我们• 以革命将士的名义, 我们• 以全体共产党员的名义, 我们• 以六亿人民的名义振臂高呼:• 保卫我们的党!
《向困难进军》• 困难这是一种愚蠢而又懦怯的东西• 它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卖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步声就象老鼠似地悄悄向后缩去,• 它从来不能战胜人们的英雄的意志。• 那么, 同志们!让我们• 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 向困难进军!• 不仅用言词• 而且用行动• 说明我们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们的祖国中• 困难减一分• 幸福就要长几寸,• 困难的背后• 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 正向我们飞奔。--
《投入火热的斗争》• 祖国• 它无比壮丽• 但又困难重重呵!• 它的每一秒钟• 都过得• 极不平静,• 它的土地上的• 每一块沙石• 都在跃动• 它每时每刻• 都在召唤你们• 投入• 火热的斗争。斗争• 斗争• 这就是• 生命• 这就是• 最富有的• 人生。
《望星空》 一诗, 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 写于同年4 到10月 ,历时半年三易其稿历时半年, 三易其稿。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 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 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从创作的最初萌动望 星 空
诗歌的内 容:
一个夜晚, 诗人站在北京街头, 向星空眺望, 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 心中涌起了 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 当诗人把目 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 想到了 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广场想到了 我们, 想到了 人类征服自 然的豪迈气概时,就感到自 己“充溢了 非凡了 力量” , “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 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沸腾的战斗生活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 《较曲折、 形象的艺术手法, 歌颂较曲折、 形象的艺术手法, 歌颂“ “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 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天的伟大力量, 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难而上去建设美好难而上, 去建设美好、 幸福的人间天堂难而上, 去建设美好、 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 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 却的时代主题, 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 却明显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