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1 智库的定义Think tank 2 智库的主要职能英国智库发挥作用主要有 7 种方式:
一是帮助制定政策问题的框架, 提供相关问题的背景信息; 二是在政策辩论中提供有见地的建议; 三是帮助政府向公众解释政策, 帮助理解政策; 四是帮助政府建立公众对政策的信心, 帮助政府满足公众对政策的期望; 五是对中长期社会重点问题提出“预警” , 提醒政府防止出现重大失误和偏差; 六是为政府提供直接的政策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是为英国摆脱经济危机、 复苏经济提供国际经验借鉴。
美国 外交、 国防、 对外政策、 学术交流 美国政府往往喜欢通过智库这个渠道来放试探气球, 为一些重要对华政策的出台做准备。
经常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 会上往往是冠盖云集。
3 智库的基本构成部门设置法国智库管理机构一般设立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的董事会,主要由前政府部长、 政党领导人、 议员和航空航天企业领导人组成。
如法国国际与战略关系研究所名誉董事长是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帕斯卡· 拉米(Pascal lamy), 董事长是前国民议会副议长阿尔蒂尔· 帕克特。
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是由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学者构成。
美国:
研究体制矩阵性
一方面将研究人员按学科分组, 一方面按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 形成直线主管组织和横向协作组织的长处。
研究人员与辅助人员比例:
1:
1 研究人员来源研究人员来源广泛。既有来自在野党的政党领袖和官员、大学的教授、企业家,还有刚毕业的博士生、 退休的公务员甚至还有拾荒者。
一般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吸纳贤才, “以才取人” 。
智库人才选拔的渠道是:一些名牌大学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专家; 企业界的精英;政府卸任官员; 其他著名的智库人才。
规模
(美)
布鲁金斯学会现有 400 多位研究人员, 其中有 75 位资深研究员, 还有大约100 位客座研究员和近 40 位访问学者。
(美)
兰德公司:
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 1600 名员工。
标准英国智库的研究人员大多是通才, 往往具有多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可以对许多复杂多样的综合性课题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
英国智库对研究人员的创新力极为重视, 在补充新成员时通常会重点考察其
创新能力。
(美)
布鲁金斯学会, 有 1/2 具有政府工作背景。
人才流动在英国, 智库不仅是生产政策建议的企业, 也是输送人才的便利通道。
英国智库与政府、 大学、 企业有着良好的人才流动关系, 藉此保持智库的新鲜活力。
英国智库研究人才主要输往政府部门, 其次是其他咨询机构或企业。
德国智库研究人员的身份明确清晰, 很少有离职研究人员到政府任职, 从总体上看, 通过智库和政府之间的人员交流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并不普遍存在,这与美国智库的“旋转门” 制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美)
特殊的旋转门制度 智库研究人员直接到政府任职。
自从智库体系产生后, 美国的智库就与政府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将其戏称为跨党派的“旋转门” , 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是如此。
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 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 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 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上台, 每届政府都要从兰德公司这样的思想库聘请一些人担任要职 没有特别强的党派色彩。
如果民主党当政, 研究人员更多是共和党的; 共和党当权的时候, 民主党退下来的人进入我们的队伍,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和对政府批评的作用。
美国智库最独特的功能在于为下届政府培养人才, 而这种功能通过“旋转门” 机制得以实现。
知识与权力之间的桥梁。
大多采用聘任制, 除保证骨干长期稳定, 不少人员是流动的, 开放式研究, 充分借助外部力量, 大量外聘人员, 兰德, 每年从 450 名顾问中获得的支持, 相当于 60名专职研究员一年的工作量。
4 智库的运行模式服务客户与政党的关系英国智库从隶属性上看, 可分为政府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 政党型和独立型(含个人类) 。
如, 成立于 1998 年的外交政策中心是由时任首相布莱尔组建,因此, 既是一个属于政府型(中央政府)
的, 也是一个政党型(亲工党)
智库。
德国智库按组织形式划分, 其中一种就是党派智库。
党派智库一般以基金会的名义存在。
在法律形式上与政党毫无瓜葛, 但事实上与某一政党的立场一致并为该政党从事宣传和政策研究活动。
(美)
没有特别强的党派色彩。
如果民主党当政, 研究人员更多是共和党的;共和党当权的时候, 民主党退下来的人进入我们的队伍,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和对政府批评的作用。
与政府的关系研究注重实效性, “想政府所想” :
英国智库一般不以学术问题研究、 学科建设为己任, 而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科研目标, 有的甚至提出科研工作要“紧紧跟上国家的决策进程” 决策者是否考虑或者采纳其政策建议, 是判断智库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标准。
因而, 英国智库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虽然研究独立, 却
时刻“想政府所想” , 关注和紧跟政府的需要。
研究具有预探性, “想政府所未想” :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拟推新政之时。
由于担心拟推新政会遭到媒体和公众反对, 政府就授权智库通过问卷调查、 访谈、 讨论等方式试探公众对拟推新政的反应。
反应好, 就推行; 反之则弃。
与决策者保持联系, 以获取切合实际的信息 德国智库通过辅助决策来实现自身服务社会的宗旨和目 标。
政府在进行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 会向智库进行咨询。
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 然后是媒体讨论和国会听证, 最后由政府采纳实施; 或者政府出资购买智库的研究报告, 并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其政府职能。
德国智库除了 几个大的知名智库集中分布在柏林外, 大多分布在慕尼黑、 北威州、 莱茵河沿线、 莱茵——美茵——内卡地区和汉堡——基尔轴线等全德各地,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域规划的影响较大。
法国智库的一种类型是官办国家级研究机构。
如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法国战略研究和培训高等委员会等。
法国的一些政府部门, 如外交部、 经济部、 贸易部、文化部等也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进行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经济、 政治、 国际、 贸易、 财政、 税收、 城市、 社会、 人口等问题的对策研究。
目的是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现代化, 提供决策参考, 减少决策失误。
这些研究单位都与本部门的专业发展任务紧密结合, 是部门内的“思想库”。
其中, 比较知名的智库是隶属法国计划总署的前景研究与国际信息中心。
智库除承担政府研究课题外, 实际上也承担着评估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运作效率或检验政府的运作是否达到实际目标的功能, 并提出改进建议。
(美)
既依托于政府但又独立于政府, 而且智库内部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机制也很健全。
智库的核心是政策研究, 怎么可能不跟制定政策的政府密切来往? 尽管政府也会拿出少量的项目资金支持智库, 但这并不影响智库的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智库的独立性与研究的独立性。
兰德、 布鲁金斯等智库不受美国某一行政机关直接管理,他们的研究员不是政府公务员。
之所以受到政府的重视,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权威与公信力。
由于旋转门制度的存在…… 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外交关系委员会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府除了经常拨款给这个机构开展各种专项研究外, 美国国务院每年还派官员到该委员会的纽约总部或项目所在地和智库的专家共同工作, 为政府研究和起草新政策。
成员中曾任国务卿的有十多人, 曾任财政部长、 国防部长或副部长的有十多人。
与企业的关系私人部门对智库的资助在德国比较普遍, 这些私人部门一般是跨国企业, 赞助人拥有绝对的控股权, 往往能够左右智库研究活动的伦理倾向。
法国的智库类型中有一类是由大企业大财团设立的研究机构。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法国的大企业、 跨国公司, 为了自身发展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
这些机构不但围绕本企业业务, 也涉及社会科学一些学科, 甚至是一些边缘学科的对策性研究, 但它的发展对社会科学如何适应现代化也是一种推动。
与公众的关系
通过媒体强有力的听觉和视觉效果, 一方面可以引发公众对于某一问题的关注, 另一方面通过全民关注可以形成有利于其研究成果被决策者采纳的公众舆论,从而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
传播社会知识。
法国智库的研究人员到学校或在社会上开办讲座、 报告会、培训班。
他们把到外边讲课看作是传播知识、 扩大影响、 提高学术地位的机会, 引导公众对政策问题的理解。
同时也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之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 引起对社会政策的关注, 强化对政府政策的理解, 间接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与媒体的关系英国智库注重成果宣传, 更善于宣传成果, 以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一些英方智库专家表示, 英国智库的主要目标并不是直接影响政府决策, 而是更加看重其研究成果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 即社会效益, 藉此提高智库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网络、 广播、 报纸、 电视)
, 就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背景介绍、 根源分析、 点评、 给出对策, 以此吸引公众关注和引导舆论动向, 从而达到提升影响力, 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
二是组织各种各样的会议和讲座。
邀请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到智库演讲或参加讨论, 也是英国智库宣传自己、 影响决策的一个常用的方式。
举办会议和讲座不仅是英国智库研究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同时也是发挥它们决策影响力的一个有效方式。
英国智库还经常为报纸、 政治性杂志撰写文章、 发表新闻预测并及时通告当前问题的发展事态等。
英国智库注重宣传, 自然重视维护与媒体的关系。
智库内部专设外联部门进行媒体关系的维护, 为此, 不惜大额资金预算。
例如, 查塔姆学会就专设外联部门, 建立“媒体每日报送” 制度(dairy everyday)
, 将政策见解第一时间发给媒体; 同时为给媒体提供更多便利, 凡是被授权的媒体都能在网页上看到该学会定期更新的研究动态和活动信息。
与大学的关系首先, 有一些大学自身就设置了研究机构作为智库, 如法国智库的一种类型——官办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德国曼海姆欧洲社会研究中心。
此外, 大学里的一些在业界知名的教授和学者也有可能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到某些智库机构之中, 或者以智库研究报告的评审者的身份参与到智库的工作当中资金来源英国智库研究资金来源, 主要有政府资助、 欧盟资助、 企业(含慈善机构)
和个人捐赠、 信贷支持、 研究委托等五大渠道。
此外, 也会通过出版专著、 收取会费、 召开收费论坛或会议、 提供有偿培训、 咨询服务等方式获取资金。
为了捍卫研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在英国, 研究项目委托方通常不能直接付费要求智库按照自己的意图出研究报告。
此外, 英国智库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有严格限制:
一是委托方不能指定资金使用目的, 资金由智库全权安排和使用; 二是委托方无权修改研究成果及结论, 智库发布研究成果和结论也无需报经委托方同意; 三是有些智库设有资助最高限额, 防止资助者影响智库独立性。
如亚当· 斯密研究所(ASI)
明确规定, 每个企业每年度捐赠额度不得超过 5 万英镑。为避免因捐赠资金“一枝独大” 而导致研究结果有失公正, 英国智库虽然大多具有政党倾向性, 但仍努力使资金来自更多渠道。
德国智库均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和团体, 因此其经费必须依靠基金会、 个人、 公司等的捐赠和资助。
捐助单位一般为公共和私人部门, 包括政府、 欧盟委员会、 个人、 信贷支持、 研究合同及其他。
德国大多数智库标榜自己的独立性, 但是由于经费来源依赖政府等机构的支持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会影响智库研究的独立性。
智库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
其本身也容易成为社会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德国大力发展公营智库集群不仅有助于跨学科的研究,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智库被利益集团操纵。
(美)
布鲁金斯学会每年的预算收入有 65%左右是来自民间的捐款, 而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只占 3%~4%。
学会在 2009 年度的总资产为 3. 48 亿美元。
布鲁金斯的最初资金来源于卡内基公司、 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 这些支持者们到现在仍然保持着与布鲁金斯的合作关系。
兰德公司, 2009 年度财报, 公司该年度总收入为 2. 36 亿美元, 其中 20%来自于美国空军、 12%来自于美国陆军、 19%来自于美国国防部和国家安全机构、 17%来自于美国卫生部及相关机构、 3%来自于其他联邦政府机构、 7%来自于州和地方政府机构。
虽然其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联邦、 州和地方政府机构, 但是长期以来坚持自己只是一个非营利的民办研究机构, 独立地开展工作, 与美国政府保持客户合同关系。
经费支出
(美)
布鲁金斯学会 2009 年度占最大比重的支出是外交政策(30%) , 随后是经济研究(25%) , 全球经济(13%) , 城市政策(12%) 和治理研究(6%) 。
考核机制对个人德国智库制定有严格的研究人员考核聘任制度, 一般来说, 对高级研究人员实行的是长期聘任制, 对作为助手的中初级研究人员实行短期聘用制, 根据考核结果决定科研人员的晋升、 续聘或解聘。
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