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探讨【完整版】

时间:2022-09-09 14:3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探讨【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探讨【完整版】

 

 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的探讨

  [摘要]舞台表演的最终目的是要表演者走向舞台, 进行艺术表演。

 舞台表演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要形成良好的舞台效果, 表演者不仅是单纯的表演,还要丰富自己的表演。

 培养良好的美感也是舞台表演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美学;教育;舞台

 美育就是培育受教育者的欣赏品味, 开发其创造潜能。

 对于演员来说, 美学教育就是要培养演员的美感, 使其在舞台上能够生动的展示人物的形象。

 舞台表演包括戏曲、 音乐、 舞蹈、 歌剧、 舞剧、 话剧、 曲艺、 杂技等艺术形式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情感、 反映生活。

 舞台表演者要通过其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形体、眼睛、 表情等恰当的表演方式,准确、 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一、 美感是舞台表演技能的基础

 舞台表演的作品都是具有浓重感情色彩的,是人情感的表现过程。

 而情感的丰富与否又直接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及文化艺术修养有关。

 正所谓:“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培养美感,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文学艺术修养。

 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是作者感知生活、 提炼生活的结果,是对客观生活的艺术再现.

 多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艺术感受、 想象和表达能力。

 这种厚积薄发的学习方式是舞台表演者尽快成长起来的一个捷径; 其次是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包涵生活态度、 职业道德等方面,表演者必须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注意积累生活感受,才能与专业技术修养相辅相承,提高表演的品味及艺术质量。

 因此, 在表演的训练中, 表演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应不断地从文学、绘画、 建筑、 运动等领域中广泛地汲取养料, 在综合艺术修养水平上提高自己,学会用表演描绘世间丰富多彩的画面, 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中缔结出璀璨的艺术之花。

 戏剧舞台上的假定性,演员揭示规定情境,在叙事的过程中,以语言为基本手段,用形体的动作以及行动的表象来讲述,无不靠演员表演的表现得到存在。观众是以演员表现取得约定俗成的共识,达到审美的感知。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话剧演员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时游刃有余, 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二、 画面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表演的整体感和画面感。

 除了角色定位和塑造, 演唱技巧之外, 作为演员,还需要舞台表演的整体感和画面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舞台表演的艺术美学作过这样的阐释, “舞台表演中每时每刻都应该存在着美。

 这种美叫它唯美也可, 但它是流动的美、 自然的美。

 它提升着观众的审美情趣, 塑造着每个人纯洁、 善良的灵魂”。

 舞台上的美是协调、不生硬、 不做作的, 甚至前奏曲、 序曲、 闭幕曲奏起来时, 演员的幕后调度、 布景和道具的摆放这一短短过程中都释放着美的魅力.

 三、 美感有利于形成表演风格

 许多表演艺术家的成功经验表明, 培育、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一条最好的道路。

 它不仅表明演唱者对作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同时还能利用自身的条件及专业特长,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形成个人的风格。

 风格源于个性, 它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主要标志。

 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活的制约与影响。

 演唱者的生活阅历、 个性气质、 环境际遇、 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意识, 将有形无形地支配着表演者的创作思路。

 比如著名歌唱家宋祖英, 说起她的歌声, 可以说其音域宽广而嗓音甜美, 多年来她把自己演唱艺术的根深深扎在民族声乐的土壤里,同时也将美声唱法的科学性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 演唱时声情并茂的把握作品内涵,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她说:“我觉得一个演员的美是综合的,表现在她的修养、 气质、 学识等很多方面。

 其实生活中我的穿着是很随意的, 但演出服的挑选我绝对在意, 比如面料、 款式、 风格上既要有现代性又不失民族性,总体上应该端庄大方。

 观众喜欢我的歌, 我更应该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所以在整体上的良好美感, 也使宋祖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诗情画意” 的美学——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

 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无论从形式到程式,还是从结构到技法,都包容着十分浓郁的文化精神与人文意味。

 一部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史,就其核心而言,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高台外化” 的一种展示。

 受中国文化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模式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总体是以“诗情画意” 的演出形态作为其戏剧文化独特印记的呈现,并借此整体追求一种天人合一、 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意境化。

 每当论及戏剧舞台表演的“诗情画意” ,人们常常会在概念

 上习惯性地将其归结为一个形容词,宽泛地用来称誉那些给人以美感或有“如诗如画” 抒情意味的剧作和表演。

 然而,对于戏曲舞台表演而言(特别是对于戏曲舞台表演者而言)“,诗情画意” 就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美感或抒情意味” ,它首先是一种表演艺术的规格和体制,一种实实在在的技艺细节,一种唱念做打演出形态的依凭,一种塑造舞台人物不同形象、 意蕴的特征与风格。

 总之, 艺术的美也重视美感的培养, 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 美学教育应该贯穿在舞台表演实践的始终,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优秀的舞台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洋,李伟.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教育),2007(01)

 .

 [3]陈琳.舞台表演杂谈[J].东方艺术,2004(01)

 .

 [4]张仲年.电影演员影像表演的美学价值[J].影视理论研究, 2009(3).

  其他参考文献 [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J].会计之友 [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 [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48-49.

 [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 [J].会计研究 [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J].管理观察,2009.6:99-100.

 [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80-81.

 [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80-81.

推荐访问: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探讨 完整版 美学 探讨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