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党员自身修养,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供大家参考。

提高党员自身修养,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 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
大会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以增强党性、 提高素质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加强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 政治修养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
重发展、 轻教育这种后续培养模式带有很强的滞后性, 从而直接导致了党员入党之后渐渐淡化党员意识, 自我要求放松, 出现了入党前与入党后对比强烈的情况; 而党员自身忽视了理论学习, 在平时组织生活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敷衍了事; 结果造成了部分党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缺乏热情,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缺乏科学方法。
从而对政治觉悟不强, 对党的认识也不深刻, 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加强党员教育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最经常、 最基础的工作。
特别是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 发展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党员教育工作需亟待解决。
加强党员教育工作, 首先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 教育管理的紧迫感。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党建 工 作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实 践 证 明 ,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 要着力加强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教育, 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的作用。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信念,也是新时期全面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产党员能否坚持共产主义信念, 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互联网已开始普及, 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党建网站、 远程教育、 声像资料等手段, 采取互教互学、 场景模拟等现代化, 信息化教育形式,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 探索新时期党员 管理的新方法。
按照“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方针, 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 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
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 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 应充分考虑目前党员从业形式、 生活水平、 思想状况上的差异, 对不同层面、 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然而大学生正处于黄金年龄,处世不深, 缺乏党性教育, 思想容易产生困惑, 认识出现偏差, 对错误的思想的分辨力不够强。
特别是在当前讲经济效益, 讲竞争和网络中不良信息宣传的形势下, 难免会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人生观、 价值观, 同时会严重地危害大学生党员和身心健康。
培养思想觉悟高、 行为品德正、 能力素质强, 政治立场坚定、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 不仅可以为党组织输入新鲜的血液, 增强组织生活的生机和活力, 更是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新时代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学生党员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
二是学生党员思想意识不强, 党性修养不够, 三是学生党员教育效果不佳。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首先, 加强党组织生活的计划性、 针对性、 实效性和时代性。
党组织生活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党内文件、 汇报思想、 总结和报告工作、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种思想交锋、 碰撞与提高的会议或活动, 是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是增强高校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客观要求, 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 保持党组织先进性,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
如何丰富党组织生活内容, 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在一定的时机里, 紧密配合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 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本部门的新情况、 新问题进行探讨学习。
其次, 在教育活动形式上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开放型的教育活动是创新性、多样性、 知识性、 趣味性的有机融合, 为学生党员提供了与党组织交流的平台。一是互动式。
如让人生经历丰富的老党员同志与年青党员一起, 开展主题交流,在老同志的丰富经历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教育广大青年党员。
二是实践式。
教育形式除了读书、 看报、 学文件、 看录像外, 还可以采取专题研讨、 外出参观、 暑假社会实践、 开展评课说课活动、 党员教授科研报告会、 学校机关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 与社区党支部进行交流等实践形式, 拓展教育空间, 增加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党员的兴趣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开放式。
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支部党员的研讨会, 邀请党外专家参与支部学科建设、 教学、 科研的讨论会, 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
另外, 借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宣传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