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2篇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教学教案 学习//复习讲义 任务驱动型写作作文教学讲义 一、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2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语文作文教学教案
学习/ / 复习讲义
任务驱动型写作作文教学讲义
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行业走红。
如李子柒,通过网络直播将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加以诗意地展示,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她自己成为了“网红”。
但有更多的人,为了不费力气获得名利,将睡觉、聊天、打游戏、吃东西等无内涵甚至低俗的内容进行直播,以期成为“网红”。
根据某浏览器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的新兴行业的第一名便是网红主播。
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对于“ 网红” ,你怎么看。假如我们要开一个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看法。
二、任务剖析及分解 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了让同学们高质量地完成该任务,老师建议同学们进一步剖析分解该任务,在完成每一个具体任务的基础之上,最终圆满地完成该任务。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具体的分解。
任务一:关于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高三的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情境。但是从学生考场作文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主题班会”这一具体的情境,考虑得还不够充分。这是一个面向哪个群体的主题班会;如果我们假定为面向高中生,那么又是面向哪个年级的高中生;如果是面向高三年级的学生,那么是在高三年级的哪个阶段来开展的主题班会,是在刚入学之时,还是在百日冲刺之时,还是在志愿填报之時。显然,不同阶段的主题班会,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所面临的困惑,通过主题班会上观点的碰撞,最终达成共识。
因此,老师给学生设定了任务: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对象及主题,明确本次主题班会开设的具体背景。
任务二:关于发言稿
高三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在主题班会上发言的经历。但是这种发言,与考场作文显然不可以相提并论。考场作文中的发言稿,需要情真意切地娓娓道来,需要引经据典地条分缕析,需要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需要得到阅卷者的高度认可。客观地讲,这对于 18 岁的学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那么,我们首先要“眼高”,要有欣赏的眼光。
为了帮助学生对发言稿有更深的认识,老师给学生设定了任务:1.搜集你认为精彩的发言稿,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流。2.研读教师发布给大家的几篇发言稿,并进行点评。在布置这一任务前,老师给学生推送了一组 2020 年全国卷Ⅰ的部分优秀作文,即优秀发言稿。
摘录部分如下:
拭去历史的风尘,《论语》的简约精妙,以及《史记》的纵深博大都使我们手不释卷,本次读书会我们将围绕管鲍二人共同辅助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的故事展开思想碰撞,而我也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希望和大家交流。
文人挥剑起舞,清风拢于两袖,武将抽剑劈刺,血色沾染双眸,酒气消散,山河终静,那剑便铛的一响,已入鞘中,只余残残清辉,森森杀气。书已阅过,愿用剑鞘作比,与大家谈一谈让我感触最深的人物:鲍叔。
任务三:关于“网红”李子柒;关于“低俗直播”的“网红”梦;高校毕业生成“网红主播”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题,很多时候都紧跟时代节奏,深受社会关注,有很高的新闻热度。这恰恰是学生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软肋。因此,必要的专题阅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老师给学生设定了如下任务:
1.搜集并评判有关李子柒的相关评论,深入思考如何看待李子柒的走红;认真阅读教师推荐的有关李子柒的文章,并进行深入讨论。老师所推荐的文章为:《光明日报》评论文章:《薇娅、李子柒入选全国青联委员,先别酸》;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的评论:《李子柒有啥问题?这样的“网红”太少了》;《光明日报》评论文章:《李子柒被写进考卷,家长在担心什么?》;《光明日报》评论文章:《袁隆平和李子柒同上热搜,有何不可?》,等等,“成为网红,谈何容易?”这是同学们在深入阅读后的普遍共识。
2.搜集并评判有关“低俗”的相关评论,认真阅读教师推荐的相关文章,深入思考“低俗直播”的“网红梦”是否能够梦想成真。我们应如何看待个别“低俗直播”的成功走红。老师所推荐的文章为:《光明日报》评论文章:《假吃、催吐,吃播该改良了》,其中如下观点引起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堪称现代版“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吃播,满足了观众的代偿心理需求;而对于众多“一人食”的独居者来说,在一天中几个饭点如约上线的吃播,则带有“陪你吃饭”的功能,多少能带来一些治愈或安慰;几分钟之内吃掉以公斤计的超辣拉面,大口灌下可能混杂了辣椒面、酱油、生鸡蛋、酒精等多种物质的液体等,在直播平台上并不鲜见;对于这类吃播视频,厌恶者避之不及,喜爱者却欲罢不能。除了人类探索自身极限的本能外,有心理学家认为这与人类普遍存在的“良性自虐”心理有关:人们身处安全的环境中而经历一些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享受;吃播被认为是门槛最低的直播,似乎唯一的门槛就是“能吃”。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普通人通过做吃播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成功”路。相关评论给同学们探讨“网红”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3.讨论:“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事的新兴行业的第一名便是网红主播”,是真的吗?为什么?为了推动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老师推荐了如下三篇文章:央视新闻评论文章:《垃圾分类催生出一个新职业,月入能过万!》,该职业为:代收垃圾网约工。央视新闻评论文章:《李佳琦们正式“转正”了!官方发布 9 个新职业》,职业分别为: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在新兴职业中,大学生为何更倾向于做“网红主播”,在课堂讨论环节,老师提供了两个新兴职业供学生选择:外卖员和网红主播,大学毕业后,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个职业。学生所做的选择,是很耐人寻味的。
在一步一步完成上述任务之后,这篇发言稿,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任务驱动型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通过任务群的设计,给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台阶,帮助他们最终享受写作的乐趣。
最后,附上一位同学两篇发言稿。第一篇为考场原生态写作的产物,第二篇为完成系列任务后的修改稿。
第一稿:
是否顺应网红的潮流 三 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 10 班徐静宜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所演讲的主题为“是否顺应网红的潮流”。近年来,“网红”一词风靡全国,关于直播带货、涨粉等现象光怪陆离,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子柒通过拍摄自制美食衣物、木屋,向大众展现了古朴的传统生活,网友也纷纷表示很向往如此采菊东篱下的自由生活,由此可见,网红不仅使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还给人们的精神的家园摆脱暂时生活的压力,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可以顺应网红的潮流。
但是在更多情况下,“网红”成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工具,现如今网络上各种吃播/游戏直播等铺天盖地,仿佛成天吃喝玩乐便可坐享其成,因此,许多高校毕业生从事的新兴行业便是网红主播,究其原因是懒惰的泛滥,奋斗的荒芜。王开岭曾言:于这个时代再也贡献不出一个神性人物。人们把懒惰奉为圭臬,把骨子里的低俗一层一层挖出,反复咀嚼“网红”,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不用思考、劳动,就可以获得金钱的捷径,自认为一箭双雕,殊不知,如此愚昧的想法是使他们成为碌碌无为之人的看法,他们日后的生活也可想而知,在自己的临时棚炉里得过且过。
时代盛行娱乐之风也影响着人们的想法,娱乐至上,也许这就是卡尔莱格所愤懑的野蛮时代吧,“网红”大都以聊天、吃东西、打游戏等低俗无内涵的内容来直播。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花巨额打赏主播,每个人都像是失去智商与理智在滚滚时代洪流中随波逐流。对于顺应娱乐至上的潮流,我不敢苟同,同学们也应明辨是非,不要迷失自我。
作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我们应如何在网红的潮流中做真实的自己?避免成为尼采口中的末人或者是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呢?毋庸置疑,认清事实,明辨是非,不忘初心,成就真我。尼采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
命的辜负。对于网红之风中网红的懒惰,我们应当拒绝顺应,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活好每一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配合,希望我们都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活出真我。
第二稿:
逃离“ 网红” 潮流 常州市第三中学 高三 10 班 徐静宜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所演讲的主题是“逃离网红潮流”。
近年来,“网红”一词风靡全国,关于直播带货、涨粉等现象“光怪陆离”,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如今,网红上各种吃播、游戏直播等铺天盖地,仿佛吃喝玩乐、不劳动便可坐享其成,因此,许多高校毕业生从事的新兴行业便是网红直播。
时代盛行娱乐之风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看法。娱乐至上,道德缺席,也许这就是卡尔莱格所愤懑的野蛮时代吧。网络上有许多靠表演“大胃王”来赚钱的人。前阵子,某吃播博主误把未经剪辑的视频传上网,视频中摆放大量食物,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一边很自然地拿过容器,把嘴中食物吐出。可见,为博得网友的认可与打赏,网红不惜把粮食,甚至把道德掷弃在地。
究其原因,是懒惰的泛滥,奋斗的荒芜。王开岭曾言“于这个时代,再也贡献不出一个神性人物”。
但不可否认,网红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王鼎钧先生在《碎琉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李子柒可谓在“网红”这条道路上另辟蹊径,她通过视频对“世外桃源”的构建,与人们脱身于喧嚣城市的期冀不期而遇,因此,网友纷纷赞赏她为“中华文化输出的典范”。由此可见,“网红”不仅使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而且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一点慰藉,暂时摆脱了生活的压力。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我们应如何在“网红”的潮流中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人,避免成为尼采中的末人或是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呢?毋庸置疑,吾辈青年,应当以鲲鹏之志凌云,以勤奋自勉。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
漏补缺】2022 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真题回顾】
、 一、( (2021 年 年 新高考国 全国 1 卷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 二、( (2021 年 年 新高考国 全国 2 卷 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 规律探究 】
写作命题方向重点突出“一点四面”,即以“立德树人”为重点,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导向,其中“一点”是宏观风向标,“四面”是具体的命题切入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居于“四大主题”之首,且涵盖内容极广,应该占据作文备考的核心地位,在“四面”中凸显“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四种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行文的素材引导取向是“讲好中国故事”, 2022 2 年高考还应顺着这个思路选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以疫情或脱贫等热点为题材,考核以上的内容应该是备考的重点,如结合疫情期间全国动员考核“团结精神”和“制度自信”;结合医务、科研工作者的贡献考核“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疫情期间中医的运用考核“文化自信”等,如结合“脱贫”“科技成果”的主题考核“新时代”“新梦想”“新的中国故事”等。从核心价值的角度看,基本是十个方面:
1
理想信念
2
爱国情怀
3
人民至上
4
法治意识
5
品德修养
6
奋斗精 神
7
责任担当
8
健康情怀
9
劳动精神
10
世界观和方法论
01
拟题
【 技法指导 】
准则:拟题要精准,标题点任务。
要领:简洁明确,题目要含有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态度。
注意:题目字数不要太长,不用材料中没有的新词,尽量有点修辞,以显得醒目。
做法:拟题“七字诀”。
可以借鉴《人民日报》时评的众多标题,用材料关键词或主题词替换的方式拟题。具体如下:
一、“让”字秘诀 1.让理智战胜贪欲 2.让城市更有“温度” 3.让榜样之光照亮前路 4.让社会正气生生不息 5.让创新激荡发展的春潮 6.让青春梦想飞得更高远 7.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8.让敬畏之光照耀文化传承 9.让校训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10.让“八项规定”激荡崭新气象 11.让陪伴成为孩子心底的阳光 12.让忠诚成为时代旋律主音符 13.让“互联互通”点亮每颗心灵 14.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 15.别让权力成为亲情之痛 16.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
17.别让“斗富心态”消解了幸福 18.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二、“是”字秘诀 1.美育是一种刚需 2.人心荒芜是防爱大敌 3.“平衡”是一种大智慧 4.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5.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6.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7.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8.悔罪是救赎与宽恕的基石 9.平等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10.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 11.“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 12.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 13.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三、“用(以)”字秘诀 1.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 2.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3.用中国法治凝聚复兴力量 4.用制度破解“换马甲”难题 5.用刚性制度托起诚信中国 6.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 7.用公共理性铲除邪教土壤 8.以关爱抵制“蓝鲸”诱惑 9.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10.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11.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1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四、“把”字秘诀 1.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 2.把“有意义”的事做出“真效果” 3.把市民“吐槽”转化为治霾合力 4.莫把工具当目的 5.莫把中药当成一把草 6.别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口香糖 五、“不”字秘诀 1.巧诈不如拙诚 2.消极怠工要不得 3.暂避风头不可取 4.名节如璧不可污 5.公恩私恩不可混 6.欲如野马不可纵 7.文明底线不可亵渎 六、动宾式秘诀 1.养一身浩然之气 2.放开“思维缰绳” 3.激扬时代的好声音 4.拆除心中的那堵“墙” 5.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 6.守护技术创新的初心 7.打开隔绝陌生人的围墙 8.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9.走出“生活在别处”的困境 10.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11.树起我们心中的“英雄纪念碑” 12.涵养“网络文学”的时代气息 13.铲除“抱团腐败”滋生的土壤
14.警惕“精神缺钙”蔓延年轻一代 七、“对式”秘诀 (一)正对式标题 1.用心感动,以爱承担 2.荣枯随缘,遇合尽兴 3.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4.精神不死,希望不灭 5.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 6.春风拂柳花自开,寒气袭人雪自埋 7.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雄起 (二)反对式标题 1.小常识,大学问 2.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3.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4.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 5.别样的道路,同样的精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请根据你确定的立意和文体,借鉴“七字诀”拟题,拟七个题目。
参考示例:
(1)请让文化回归清高 (2)“孔子彩票”只应是个美好开端 (3)以文化正气养平民之气 (4)把文化种子播入平民土壤 (5)阳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 (6)涵养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 (7)经典复活,文化传承(或:小做法,大渗透)
0 02 2
开头
【 技法指导 】
准则:开篇明任务,观点需鲜明。
要领:通常在第一、二段点明任务,亮出观点,最好再照应标题。
做法: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借助反映现实的材料,考查学生透过生活现象看出问题本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材料入手,在叙述和揭示主旨中入题为文就是很好的开头方式。
1.材料概述式 文章开头直接对题干中的材料做概括的叙述,之后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亮出观点,这样可以达到简洁洗练、开门见山,直接进入题干要求的任务情景中的效果。如《拒绝低俗,重塑内核》的开头:
近日,某喜剧演员因在节目中恶搞我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引来不少吐槽与质疑。对此笔者认为,这简单“恶搞”行为的背后,是中国娱乐产业走向低俗化的表现。我们不应坐视不理,而应拒绝低俗,重塑娱乐界的价值内核。
此文开头直接对作文材料做了清晰干净的概述,而后表明了态度——“‘恶搞’行为的背后,是中国娱乐产业走向低俗化的表现”,最后亮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拒绝低俗,重塑娱乐界的价值内核”。由事及理,清爽利落。
当然,概述材料时,考生也可根据题干要求对材料做适当的扩充,让任务情景更真实自然。
2.中心词创设情境 围绕任务材料提炼核心立意,再据此创设形象的画面,这样让观点在形象的描绘中得到自然的阐释,同时也使文章开头呈现出摇曳多姿、文采盎然的特点。如《让墨香在心间氤氲》的开头:
素手研墨,红袖添香。从砚台上饱蘸一管浓墨,铺开柔软如云的湖宣,笔走龙蛇,墨迹纵横。铁钩银划既成,横似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一缕淡淡墨香在空气中氤氲,久久不散。
这一缭绕风雅气息、文化韵味的场景,在当代几近沦为陶庵梦忆,可望而不可即。在键盘与手机的洪流冲击中,无论硬笔还是软笔书写,都已似浪中浮萍。为了寻找我们的书写文化,我们需要重新拾起失落的笔,存一缕墨香于心田。
此文是针对键盘与手机对手写汉字的冲击现象引发而来的,作者针对核心立意——“要重新拾起失落的笔”——在开头部分创设了一段泼墨挥毫的生动画面,使书写的恣意洒脱之态跃然纸上,让人赞叹、令人神往,作者的观点也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3.排比对偶比兴巧引入
运用排比、比兴等修辞手法既利于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增强语势,也利于展现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如《以墨香传递千年古韵》的开头:
当我们习惯了月儿的亏缺,月圆的充盈就会给我们无限的欣喜;当我们习惯了冬日的枯枝,点缀枝头的雪梅便鲜艳了我们的双眸;当我们习惯了电子屏幕上的一份份邮件,习惯了油墨印刷的一纸录取通知书,那一张以毛笔运墨,亲笔书写的录取通知书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震撼与感动。
此篇开头,在排比、比兴修辞的基础上再亮出观点、叙述材料,既让文章以文采吸引了读者,也让道理在通俗的比喻中一目了然、深入人心。
4.名言警句来助力 高度凝练的名言警句不仅通俗易懂、富有哲理,使文章的说理更加深刻有力,而且也易于引发读者的热情与关注。如《文化薪火代代传》的开头:
于丹有言:“文化是人民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如绽放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花失去了颜色,一个民族的灵魂必将在干涸的河道中苟延残喘。因而,唯有将文化之薪火代代相传,才能使民族的心灵润泽如初。
开头引用于丹的话,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富有说服力,也使文章显得更有文化底蕴。
好的开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头适度编辑材料,但绝不重复原材料。
2.观点立场鲜明,开门见山,绝不使用模糊语言。
3.语言简约而不简单,破空而来,倨傲醒目,让人耳目一新。
4.字数尽量不超过四行,即使只有一行也可,拒绝“大头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的板书火了。严谨、工整的板书配合偶尔出现的科学家头像,被网友评价为“比 PPT 还要好看的课堂板书”。这位教授从教几十年,一直坚持书写板书上课,教学严谨又生动,课程常常是一座难求。“画画是我小时候的爱好,后来上课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听课,记住这些内容,就放到了板书里。”有人对这种教学方式不以为然,倒推十几年,从小学到大学,哪个当老师的不写板书呢?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呢?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还死守着效率低下的板书,是不是也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呢?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请任选两种开头方式,写两个开头片段。
参考示例 1.材料概述式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学教授将严谨、工整的板书与科学家头像生动结合,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过是板书而已,不值得表扬,甚至死守落后的板书,不失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而我却认为,教学之道,贵在维新,老教授能将传统与新奇相结合,严肃而活泼的教学方式应该被推崇。(《教学之道,贵在维新》) 2.对偶式 一笔一画写下严谨,是传承而下的方式;一勾一勒绘出生动,是创新而出的智慧。板书怎堪落后之名,要知与传承创新为伴,手中乾坤可绘知识世界。(《传承创新,手中乾坤可绘知识世界》) 0 03 3
结尾
【 技法指导 】
准则:结尾应任务,豹尾气盖世。
要领:回材料,再次点明任务,在升华中扣回标题。
做法:紧扣任务,巧妙收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短促有力,才会产生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艺术效果。结尾一般可采用总结、呼吁、期盼的形式。
1.总结全文——虚实结合明意义 结尾处,重新概述全文的内容,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述时可采取以实概述内容,以虚描绘结果及意义的方式,这样的总结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与直白,也会使文章产生迷人的诗意。如: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追寻梦之所向,即使暂时行于七里雾中,也终会黎阳欲吐,暖意袭人。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18 年我与中国一同成长》) 2.总结式——诗词化用明意义 结尾处利用古诗文,适时把任务关键词或主题词融入文中,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如:
“江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望十八岁的你与我陪伴着祖国高歌猛进。愿与君共勉,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3.呼吁式——创设情景谈做法 关注人称变化的呼吁式结尾能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文本之中,而篇末来一段紧扣任务表明做法及其意义的简洁情景创设,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浓郁的抒情氛围,能很好地起到增强说服力、强化主旨的效果。如:
亲爱的你们,有幸生在这个古老却又朝气蓬勃的中国,这个深刻却又活力四射的中国。十八年来,我们以新世纪为舟,以新时代为桨,与中国一路成长。未来,希望你们继续执国之手,带着勇气和担当,与国偕长!(《执国之手,与国偕长》) 4.期盼式——引用呼应来展望 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式结尾能产生一往情深的效果,而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描写等要与开头呼应,反复强调,也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能让首尾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如:
追梦之光,今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2018·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追梦之光,代代传承》)
0 01 1
行文
【 技法指导 】
准则:段段扣任务,行文求深刻。
要领:行文中,心中有...
推荐访问:2022最新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 驱动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