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4篇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CKYJ(2013年第6期)2008年,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三聚氰胺”危机,行业整体呈现低迷态势。 从这次事件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YJ(2013 年第 6 期)2008年, 乳制品行业经历了 “三聚氰胺”危机, 行业整体呈现低迷态势。从这次事件开始, 我国乳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乳品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各乳品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考验面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并且不断提高自 身的竞争力。一、 财务能力的内涵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以及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 是由各种与财务有关能力所构成的一个企业能力子系统, 主要由 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构成。
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财务管理能力与财务活动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财务表现能力; 财务表现能力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二、 财务能力分析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针对乳品上市公司自 身的特点, 本着科学性、全面性、 系统性、 可行性、 可比性的基本原则, 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一)盈利 能力 分析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本文选取分别反映企业商品生产经营、 资产经营、 资本经营等方面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即营业收入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 并选取伊利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数据, 分别计算4个盈利能力指标, 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 , 以上四个指标数值在2008年为负数, 从2009年开始转为正数。
由于2008年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 伊利集团利润受到很大的冲击, 销售变差, 营业收入减少,造成净利润为负。
同时大量的存货难以出售, 导致资产的增加, 加上进口 奶粉冲击国内 市场, 使盈利 指标在2008年度都呈现出负值。
在面对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时, 伊利乳业预见这一事件将会对企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及巨大损失, 从而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 调整, 以避免重大事件表12008—2011年伊利乳业盈利能力指标值财务指标2011201020092008营业收入利 润率(%)4.662.042.74-9.47总资产报酬率(%)10.255.454.92-14.32净资产收益率(%)30.0318.4218.81-60.50每股收益(元/股)1.130.970.81-2.11数据来源 :
巨潮资讯网 公布的 伊利 集团 2008-2011年的 年度财务报告整理而得再次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对比2009年,2010年,2011年这三年企业的财务指标, 发现企业呈现由低谷开始复苏的景象, 并通过技术创新, 改善质量, 优化 奶源, 监管生产, 扩大宣 传等手段提高企业收入, 降低生产成本, 更好地保证产品 质量, 获得更高的 利 润 , 使企业规模及盈利 空 间 得 到了 扩展。(二)偿债能力 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 本文选取了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分别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并且通过与蒙牛乳业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 伊利乳业的综合偿债能力。根据图1, 从纵向来看, 伊利的流动比率在08年稍有下降,09年有小幅上升, 但是近三年其指标有所下降, 流动负债增加是其主要原因, 总体上流动比率都小于1, 表明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安全边际较小, 即使所有流动资产变现也无法抵伊 利 乳 业 财 务 能 力 分 析 与 评 价■/ 李晓燕摘要:
企业的财务能力 是企业能力 的财务综合体现, 是培养和提升企业能力 的基础, 它不仅是对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未来发展的预测、更是利 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基础。本文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以伊利 乳业集团2008至2011四年的财务数据为 依托,运用 财务比率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并对其财务能力 进行评价,以及针对存在的问 题提出 改进建议。关键词:
财务能力综合评价优化建议财 务 管 理52
CKYJ(2013 年第 6 期)偿流动负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从横向比较来看,伊利的流动比率始终小于蒙牛乳业, 可见, 伊利的资产的短期偿债能力要低于蒙牛。根据图2, 从纵向来看, 伊利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前三年的都高达70%以上, 主要是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制品销量的冲击, 破坏了良性的产业链。
另外, 企业大量使用票据采购,仅2008年的银行承兑汇票一项就增加了1376%, 大量的应付账款未结算, 导致这三年的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下降。
在2011年, 由于长时间的恢复, 最终使得该比率降到了70%以下,总的来说长期偿债能力风险较大, 债权人有一定风险, 应降低借款额度, 采用其他融资方式, 提高资金周转率。
从横向比较, 蒙牛虽然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 但2009年很快回落, 负 债水平基本保持在40%,远远低于伊利。
但从另一个角度也看出,伊利的财务杠杆利用的会更充分一些, 更加充分的利用债务去经营企业,从而赚取利润。因此, 综上所述, 当从企业的偿债能力来看, 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长期偿债能力也不强。
所以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不是很好。(三)营运能力 分析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 通过营运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等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 只有管理好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 才能更好地提高资产周转的效率。
本文选取了三个核心指标对伊利乳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表22008—2011年伊利乳业营运能力指标值财务指标2011201020092008总资产周 转率2.122.081.951.97应收账款周 转率139.1124.85117.23107.77存货周 转率8.999.868.188.44财务指标2011201020092008数据来源 :
巨潮资讯网 公布的 伊利 集团 2008-2011年的 年度财务报告整理而得从表2可以看出, 伊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08年开始逐年增加, 主要由 于公司的销售收入在增加的同时, 也加强了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这都体现了公司有良好的管理账款的能力及较高的资产运作效率。公司2009年的存货周转率较2008年有所下降。
由于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较大, 虽2009年销售比上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去年存货的大量积压使得存货周转率降低。
2010年,市场情况好转, 乳制品中掺有三聚氰胺的情况有所改善, 加上企业自 身在产品的创新方面大量投入, 消费者逐渐对乳制品有所信任, 两年中存货周转率有大幅度提高。
2011年较2010年略有降低, 表明企业的存货的管理效率稍有降低, 存货占用资金较多, 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小。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财 务 管 理53
CKYJ(2013 年第 6 期)重的影响, 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存货的管理, 提高其变现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每一项资产周转率的高低, 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稍有下降,2010年又开始上升。
要想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必须改善各项资产的管理。(四)成长能力 分析成长能力又称为发展能力, 是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 的增长能力, 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纵向 分析。
通过成长能力指标的分析, 我们能够大致判断企业的变化趋势, 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做出准确预测。
本文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四个指标来反映伊利的成长能力,如表3:表32008-2011伊利集团成长能力指标值财务指标2011201020092008主营业务增长率(%)26.2521.9612.311.87净利 润增长率(%)130.2719.62138.31-8091.85总资产增长率(%)29.3716.7911.6415.79净资产增长率(%)39.7421.6214.95-31.43数据来源 :
巨潮资讯网 公布的 伊利 集团 2008-2011年的 年度财务报告整理而得从表3数据看出 ,2008年到2011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逐渐增加,2008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增长率都是负值, 主要是由于公司出现了很大的亏损,2009年开始销量增加,同时加强了公司的资本管理, 加上宏观方面消费者对于中国乳产品信心的回暖, 伊利集团也从持续亏损的境况中转变到实现盈利。但是由于中国的宏观环境中通货膨胀过高, 使得产品材料成本增加, 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所以2010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9.62%。
在以后的发展中, 伊利更应该持续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 努力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以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还可以看出 , 在2008年, 存货增加, 销售收入受到冲击,资产增加; 总资产在2009年下降是因为企业在面对重大事件的同时, 做出 了 及时的反应, 不断创新, 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2010年世博会开幕, 企业大量生产产品, 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 而且公司更加注重了奶源的质量保证, 所以伊利集团增加了土地资源和生物资产的投资, 加大资产的投资比例, 使得总资产的增长率达到了16.79%;而2011年, 企业已完全恢复并进入正轨, 使得总资产在经历大事变之后出现了首次大的扩张。三、财务能力综合评价作为行业领导者, 显示出 了 伊利 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 时也表明 , 伊利 多年来积累 的资源、渠道、产品 、品 牌优势, 在2011年开始全面释放。
伊利集团经营稳定, 利润总额逐年增加,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 盈利、营运能力在增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自 去年以来伊利集团积极新建或扩建液态奶、奶粉、酸奶、奶源基地等项目 , 扩大企业产能、完善产业链。与此同时, 伊利也存在一些问题, 流动比率近三年连续下降, 并且小于蒙牛乳业, 资产负债率偏高, 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不是很强; 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稍有降低, 存货占用 资金较多。四、企业财务能力优化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伊利乳业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 伊利应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 效率, 处置多余、闲置不用 的资产; 其次, 要提高存货周转效率应降低借款额度、结合其他融资方式, 提高资金周 转率。
最后, 伊利在以后的发展中, 还应该坚持加强成本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努力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以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伊利集团正在全面规划产能布局和奶源基地建设,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强化渠道、物流、信息建设, 打造卓越团队, 实行精确化管理, 提前两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 到2015年成为世界乳业知名品牌。
这一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规划,将会对中国乳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张星文.企业财务能力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 刊, 2003(12).[2]范高明, 芦婷婷. 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分析—来自 江苏省的数据〔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12(3).[3]樊胜利.乳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财会月刊, 2011(3).[4]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作者信息:
兰州 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与 成本管理◇责任编辑:
闫树北◇责任校对:
闫树北财 务 管 理54
篇二: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四 小 组丁纯杨王伟汪燕 许云霞李梅王昕峰 丁纯杨王伟汪燕 许云霞李梅王昕峰目录伊利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的财务报表摘要 报 表分 析 伊利、蒙牛财务报表比较 总结
行业背行业背1992年12月以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伊利公司对内蒙古青山乳业公司进行控股,正式成立内蒙古伊利集团,同年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有限公司”变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景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旗下拥有金典有机奶、营养舒化奶、QQ星儿童成长奶、味可滋、巧乐兹、伊利牧场、冰工厂、金领冠、托菲尔、每益添、安慕希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是唯一一家掌控新疆天山、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企业,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优质奶 源基地,以及众多的优质牧场,为原奶长期稳定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伊利集团拥有世界 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制行 业 背 景伊利集团拥有世界一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伊利在自身产品品质锻造和管理标准中不断地创新优化,其检测项目成为行业品质管理的标杆
公司的财务报表摘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编 制 日 期 :编 制 单 位 :编 制 日 期 :编 制 单 位 :2015年 年5月 月1日万 元日万 元
报表分析财务分项分析
财务分项分析1 12 2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3 34 4偿债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从图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周转率除2012年有所增长,其余年间都在下降。这说明从2012-2014年企业利用其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总资产周转率2.08 1.06 2.11 1.81 1.49存货周转率9.36 8.99 9.36 10.21 8.38应收账款周转率124.85 139.1 147.19 151.83 126.5业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置资产,以提高总资产利用率。率
从表可以看出2010-2014年这几年的存货周转率比较稳定,而且存货周转率都比较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快,企业的销售能力强,营运资本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较少,表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率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从图可看2010-2013年都在持续上升,虽然2014年有所下降,但是其周转率也是比较高的。说明该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较快,从而减少坏账损失,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另外,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流动比率低的影响。
(2 )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销售毛利率30.27% 29.28% 29.73% 28.67% 32.54%销售净利率2.68% 4.89% 4.13% 6.70% 7.72%成本费用净利率2.73% 5.06% 4.26% 6.87% 8.23%
从图分析可知2010-2013年,伊利集团的销售毛利率比较稳定,说明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相差不大,但到2014年销售毛利大幅度上升,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幅度提高,说明到2014年企业每100元的营业收入可以为公司创造32.54元的毛利。销售净利率:从图可知企业每年的销售净利率都在增加,则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不断增加,同时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报酬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从图可得:企业的成本费用净利率越来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报酬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越来越强。从图可得:企业的成本费用净利率越来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报酬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越来越强。
(3 )偿债能力分析财务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流动比率 0.74 0.68 0.54 1.06 1.12速动比率 0.49 0.42 0.28 0.82 0.85现金比率 0.33 0.30 0.17 0.53 0.76资产负债率0.007 0.68 0.62 0.50 0.52
流动比率:从表可看伊利近五年流动比率都小于2,这是比较不合理的,说明流动负债安全程度比较低,债权人收回本息的可能性比较小,风险大,但是,从2013年流动比率逐渐增加,流动负债减少,说明公司财务风险较之前减少。但从总体来说,公司不仅应该加强对公司资产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应综合分析公司的赢利能力,使得公司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从表可以看出2010年资产负债率相当低,这表明企业的负债比较低,对于债权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希望,这时资金收回的风险几乎不存在;从2011年虽然在逐年下降,但是都在50%以上,此时对股东比较有利,股东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取得更多的投资报酬,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另外,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既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要顾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4 )发展能力分析财务指标财务指标2010 2011 2012 2013 2014销售增长率18.01% 20.79% 10.81% 12.11% 11.45%利润增长率4.89% 60.04% ‐2.38% 31.81% 36.05%净利润增长率16.4% 56.57% ‐5.55% 45.77% 23.17%销 售 增 长 率 :
从 图 分率 在 逐 年 下 降 , 说 明 企 业差 , 企 业 的 发 展 能 力 越 来增长率16.4% 56.57% 5.55% 45.77% 23.17%分 析 可 知 , 企 业 的 销 售 增 长业 营 业 收 入 的 成 长 性 越 来 越来 越 弱 。
从图可看出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变化幅度相当大,其中2012年出现了负增长-2.38%,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营业外支出净额超计划完成。其二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838,992,074.12元,增幅42.57%,主要是因为产品报废损失影响、本期产量增加导致机器设备修理费用增加等原因,其三,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227,300,644.81元,降幅89.55%,主要原因是上期处置呼和浩特市惠商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而本期未发生股权处置损益,导致投资收益减少。其四,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降低62.39%,主要原因是收回内蒙古华兴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所欠的应收款项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少所致。
蒙牛乳业概况: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蒙牛乳业概况: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12年9月21日起,蒙牛实行大规模换装,在全国商家新包装产品。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伊利、蒙牛的整体综合分析。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12年9月21日起,蒙牛实行大规模换装,在全国商家新包装产品。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伊利、蒙牛的整体综合分析。
项目2010年度年度2011年度年度2012年度年度2013年度年度2014年度年度伊利收29665 00 37451 40 41990 69 47778 87 53959 30单位:百万元1 、经营成果入29665.00 37451.40 41990.69 47778.87 53959.30蒙牛收入30,265.41537,387.84436001.07443399.98950049.263伊利净利润795.76 1,832.44 1736.02 3201.20 4166.54蒙牛净利润1355.92 1784.55 1488.82 1861.99 2690.65
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系在伊利新产品推广成功的同时,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以致2012年蒙牛收入严重下降,伊利远远超过蒙牛。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系在伊利新产品推广成功的同时,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以致2012年蒙牛收入严重下降,伊利远远超过蒙牛。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反应一定的行业状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 伊利蒙牛净利润都有稳步的增长,特别是伊利的增速更加明显,2011年反超蒙牛,重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反应一定的行业状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 伊利蒙牛净利润都有稳步的增长,特别是伊利的增速更加明显,2011年反超蒙牛,重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单位:百万元2 、财务状况项目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蒙牛总资产17305.841 20201.685 20990.734 40339.396伊利总资产15362.32 19929.500 19815.400 3287.739蒙牛净资产10217.51 11471.06 12489.24 15360.92伊利净资产15253.82 6305.47 7524.98 16312.78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总资产差距不断扩大。从上表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的净资产与蒙牛差距较大,主要系蒙牛2009年进行大规模配股,净资产增加,到2013年基本持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总资产差距不断扩大。从上表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的净资产与蒙牛差距较大,主要系蒙牛2009年进行大规模配股,净资产增加,到2013年基本持平。
3、盈利能力分析①分析模型:杜邦分析图
财务指标项目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124.85139.10147.19151.83126.5存货a.伊利财务指标b.蒙牛财务指标a.伊利财务指标b.蒙牛财务指标项目2010年度年度2011年度年度2012年度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55.73 57.00 56.41存货周存货周转率9.36 8.99 9.36 10.21 8.38总资产周转率2.08 1.06 2.11 1.81 1.49存货周转率23.77 19.43 17.75总资产周转率1.06 1.08 1.72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周转率上,蒙牛指标不断追赶伊利,在2013年得到反超,说明蒙牛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而具体到应收账款及存货方面,伊利和蒙牛各有所长,伊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远远优于蒙牛,优势还不断扩大,但在存货管理方面,蒙牛要优于伊利,但优势不断缩小,说明伊利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存货管理缓慢提高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周转率上,蒙牛指标不断追赶伊利,在2013年得到反超,说明蒙牛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而具体到应收账款及存货方面,伊利和蒙牛各有所长,伊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远远优于蒙牛,优势还不断扩大,但在存货管理方面,蒙牛要优于伊利,但优势不断缩小,说明伊利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存货管理缓慢提高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的。
4、伊利蒙牛整体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规模相差不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在销售利润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通过资本结构的放大效应,伊利已赶超蒙牛,这也说明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氯氰胺带来的低谷,同时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使两家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产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规模相差不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在销售利润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通过资本结构的放大效应,伊利已赶超蒙牛,这也说明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氯氰胺带来的低谷,同时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使两家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产总额高速增长,两家公司已经走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之路,在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面不断努力,向着更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得益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伊利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反超蒙牛;在偿债能力方面,伊利重债务融资轻权益融资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偿债能力要劣于蒙牛。额高速增长,两家公司已经走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之路,在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面不断努力,向着更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得益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伊利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反超蒙牛;在偿债能力方面,伊利重债务融资轻权益融资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偿债能力要劣于蒙牛。
总结
篇三: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集团的财务报告分析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会计一这门古老的“商业语言”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前进和完善,而财务报表作为这门“商业语言”的重要载体,更是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了不同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往来,财务报表分析也越来越被更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和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先从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框架入手,了解了财务报表分析及其作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综合分析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以上市公司“伊利集团”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年度审计报告为分析对象,依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选取万科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角度对万科的基本情况和战略进行分析,并逐次对万科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结合杜邦分析法来了解和分析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根据上述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综合评价该公司的经营管理,指出该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经营管理者决策参考;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作出相关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伊利集团; 财务报告;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伊利集团背景的介绍............................................................................................ 1 (一)介绍伊利集团的主营业务......................................................................... 2 (二)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现状............................................................................. 2 二、伊利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 2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选择................................................................................. 3 (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因素......................................................................... 3 三、结论以及建议...................................................................................................... 10 (一)得出伊利集团股东权益情况和整体财务状况质量的结论................... 10 (二)对伊利集团跟国内公司的对比、财务数据收集、分类、整理、比较和以后如何发展的建议...........................................................................................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前进,经济全球化的风潮愈演愈烈,几乎与人类文明一同发作的会计一这门陈旧的“商业言语”也跟从年代的脚步不断前进和完善,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首要的人物。而财务报表作为这门“商业言语”的首要载体,更是接连、.系统、概括、全面地反映了不一样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往来,财务报表分析也越来越被更多不一样的利益有关者所注重和研讨。
全球知名出资大师 Warren E. Buffett 曾对出资者说过:“对一家公司进行出资,我首要看这家公司的财政报表。〃这是 Warren E. Buffett 站在出资者的态度和视点向世人说明对财政报表进行适当剖析和解读的首要性;别的,不只关于出资者,别的利益有关者如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特别是管帐主体的实践经营管理者等在作出有关经济决议计划时都需求深入剖析公司的财政报表。
尽管财政报表的首要性显而易见,但要实在极好的把握和运用这一堆单调的看似毫不有关的数据并不是很简单。因为财政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浓缩的、高度归纳和笼统的,许多报表项目是分开反映同一项经济内容的,这需求报表运用者归纳各项知识堆集和本身判断力来剖析和发掘报表数据背面所隐藏和传递的经济内容,这就需求运用一些科学的剖析办法,这一剖析办法背面所触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具有很强的归纳性,它是在公司战略剖析、财政管理、财政管帐、审计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构成的一门归纳性学科。依据上述剖析,我挑选将财政报表剖析作为自个论文的研讨方向。从一个财政彳艮表外部运用者的视点,以上市公司“伊利集团”对外发表的财政报表和年度审计报告为剖析对象,依据财政报表剖析 有关理论,选择万科近来三年的财政报表,从整个房地产职业的视点对万科的基本情况和战略进行剖析,并逐次对万科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趋势剖析和结构剖析,对有关财政指标进行了剖析,联系杜邦剖析法来了解和剖析公司实在的财政状况、经营效果和现金流量;依据上述战略剖析和
2 财政剖析,归纳评估该公司的经营管理,指出该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经营管理者决议计划参阅;一起也期望此篇论文能协助出资者准确作出有关的出资决议计划。
一、伊利集团背景的介绍 (一)介绍伊利集团的主营业务 作为“我国乳业榜首品牌”的伊利股份(600887),2004 年完成主营事务收入 80
亿元,利税 7 亿元,赢利 3 亿元,别离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54.46%和 61.23%。其间,主营事务收入较第二名的光亮乳业(600597)高出近
4
亿元。伊利股份的商品以牛奶为中心,主要出产具有清真特征的“伊利”系列乳成品及有关食物,主要产品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液态奶、速冻便当食物、矿泉水、饮料、面食、饲料、包装制品 9 大系列 500 多个品种。液态奶、奶粉、冷饮三大系列产品各具优势,如今已占到公司主营收入的
96%,其间冷饮约占 26%,奶粉占 15%,液态奶占
55%。就全国商场来看,伊利股份的液态奶商场占有率为 18%,稳居全国前列;冷饮产品商场占有率逾越
20%,全国同职业中接连 10 年第一;奶粉商场占有率 6%,奶粉、奶茶全国名列前三名[35]。
伊利股份如今采纳公司、事业部、分公司、仓库、4 级处理
3 级核算系统,集团公司独立核算、事业部独立核算,分公司财政科半独立核算系统。
其 3 大事业部为液态奶事业部、冷冻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各事业部独立办理其出产、途径销售。这种方法下,事业部有较大的自主经营权,可以依据商场改变及时调整出产和销售方针。这关于迅速消费品业尤其是乳成品职业商场扩大及当时剧烈竞争环境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各个事业部全部担任事业部所辖各个区域分公司的事务办理,假如公司在本区域未设置总仓(公司所属的分公司)则财政计算也将由事业部全部办理,在有总仓的区域则由公司财物办理部担任本区域的财政计算。
(二)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现状
依据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农组织,简写
FAO)的统计数据:世界的人均乳品花费量约为 100 千克/年,亚洲的人均乳品花费量(不包括中国)约为 40 千克/年,日本、韩国、
3 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的人均花费量均已逾越 60 千克/年。而中国具有 13 亿人员,是世界最大的花费商场。从现在的花费状况看,中国人均奶类花费量仅为13 千克,远远低于世界人均 100 千克和发达国家 300 千克的水平,中国乳业潜在的商场空间将逐渐转变为实践的商场需要。据中国奶业协会测算,往后 10-15 年,中国乳业出产将以每年 6%至 9%的较快速度展开,居民乳及其制品人均花费也将以 6.1%的速度添加。
国内的乳品商场在国家政策扶持、日子质量进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影响下快速增加,构成向阳职业;我国现有 1500 多家乳品出产公司,其中年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有 380 多家,不断增加的公司施行全国战略;跟着我国参加 WTO,国际排名前 15 位的乳品公司已经都进入我国,这是新的开展态势。
二、伊利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选择
我国在 1995 年发布施行了《兼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则》,从其所规矩的内容和方法上看,理论定位并不是非常明晰。在兼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的表述方面,主张兼并财务报表是为母公司股东编制,这个表述显然是选用了所有者观和母公司观,但是,在具体的编制方法上却与其提出的为母公司股东编制不一致,例如,在抵销集团内公司间生意未完成损益方面,暂行规矩完全选用了主体观的做法,100%予以抵销,又如,在兼并价差的表述中,暂行规矩认为“兼并价差包括母公司出资股权成本与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股权出资差额和母子公司之间互相出资,债款成本与敷衍债券账面价值之间的债款出资差额。”在我国的兼并资产负债表中,子公司的资产仍坚持账面价值,母公司所付成本与应享有子公司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兼并价差列示。这么的处理既不是母公司观,也不是主体观的体现。可见,我国的《兼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则》具有很稠密的实用主义色彩,其理论定位整体缺少一致性。而要构建我国的兼并财务报表理论,最基础的还应从头定位兼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及其信息需要,然后以这个逻辑起点开端构建兼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及其运用分析系统。
2006 年 2 月 15 日,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原则第 33 号—兼并财务报表》,其间在兼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上虽然没有明晰进行表述,但是从准则整体来看,我国在兼并财务报表的编
4 制方法上现已基本上向国际管帐准则靠近,选用“主体”观的思想来编制,那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兼并财务报表的方针定位现已倾向于“主体”观,希望兼并财务报表能够为兼并主体的成本供应者供应其所需要的管帐信息,行将兼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体定位为兼并主体的成本供应者。
(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研究从财务报告综合分析中杜邦分析去研究)
1、杜邦分析相关指标 表 1 2014 年至 2015 年伊利集团杂志社杜邦分析相关指标 财务指标 2014 2015 净资产收益率 0.1535 0.1601 总资产报酬率 0.1059 0.1086 权益乘数 1.4493 1.4672 销售净利率 0.1026 0.1037 总资产周转率 1.0323 1.0362 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4年至2015年,伊利集团杂志社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是上升的,但上升幅度小。杜邦分析中决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做更深入、更具体的分析。
2、权益乘数分析 权益乘数反映的是企业的融资结构,它主要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杠杆利益,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如下表4所示偿债能力分析:
表2 2014年至2015年伊利集团杂志社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项目 2014 2015 流动比率 2.1244 2.1371 速动比率 1.6617 1.6711 资产负债率 0.3128 0.3237 流动负债与总负债比 1 1
5 资产增长率 18.02% 16.51% 从上表看出,该公司从2014-2015年权益乘数逐年增加,表明其负债在逐年增加。进一步发现伊利集团杂志社公司的财物负债率还是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未超越0.5。公司的负债构成悉数来自活动负债,财物的增加大于负债的增加,活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高,短期偿债能力强。总的来说负债水平较低,危险较小,一起也阐明该公司每月很好的使用财政杠杆,增加外部融资,来满意公司本身迅速增加的需求。
3、销售净利润分析
销售净利率反映每一元的销售收入能够为公司带来的利润,它表明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经过剖析销售净利率,可以促进公司在扩展销售的一起,留意改进运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的盈余水平。销售净利率首要受销售成本率和销售时期费用率两个目标的影响。因而,要联系公司盈余能力剖析的有关目标剖析如下:
表3 2014年至2015年伊利集团杂志社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项目 2014 2015 销售毛利率 0.3835 0.3915 成本费用利润率 0.1562 0.1599 营业利润率 0.1299 0.1324 2014-2015年,销售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公司的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控制都不理想,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
4、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总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下面结合相关的财务指标对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表4 2014年至2015年伊利集团杂志社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项目 2014 2015 总资产周转率 1.0323 1.0362 流动资产周转率 1.5097 1.5371
6 应收账款周转率 6.5758 10.9921 存货周转率 3.4732 3.5128 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逐年上升,说明该企业的资产管理较好。经过对总财物周转率、流动财物周转率剖析,来判别影响总财物周转率变化的因素。其间,流动财物与公司的平时经营活动密切相关,而流动财物周转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2014-2015 年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以较快的速度上升,阐明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办理较好,也阐明晰公司财物流动性和短期偿债才能增强,但在应收账款的理水平上还有待进步。
5、杜邦分析结论 从杜邦模型...
篇四: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会月 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2012.7 中旬80企业的资产营运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 其对于企业的意义好比血液之于身体。一般而言,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资本增值就快;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主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单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在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方面虽具有较大作用, 然而人们往往是根据所需单独分析某一周转率的,忽视了两者 “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巨大隐患。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重点研究如何将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进行更真实的评估。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1.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含义。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收回速度的快慢及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 (次数)
=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收回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存货运用效率的指标。
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 (次数)
=年销售收入/存货平均余额。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其运用效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现行单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仅反映企业某一方面(应收账款或存货)
的周转情况。目前,报表使用者往往将两者孤立计算,之后简单地查看数值的大小,却并未深究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勾稽关系。孤立的指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运营状况,其原因如下:(1)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资金营运能力强。在企业实行紧缩的信用政策下,由于销售回款快,应收账款数额必然大大缩小, 短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但紧张的付款期限对经常客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优质客户数量有限, 最终结果可能是自己原有的客户被竞争对手夺去,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因此,在现实的经营运作中,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 它虽然会使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但换来的却是存货周转率的提升。(2)
存货周转率指标中未将收回现金这段时间包括在指标含义之中。目前,对存货周转的理解主要有两种具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 “实物流”,认为存货周转是指存货入库、投入生产直至销售发出,即存货在企业内的库存过程,存货周转率应反映企业的销货能力;第二种观点是 “资金流”,认为存货周转是指购入存货支付货款、投入生产、存货销售并且收回货款的资金周转过程,存货周转率应反映存货的变现能力。两种观点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其计算公式却相同,且现有存货周转率中的 “周转”主要是指存货的库存时间,产品销售后应收账款的变现天数被分割给了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反映。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 应将其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配合起来,至少要参考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以此重新审视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结合分析:
以伊利股份为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的影响。
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同步上升,表明企业的市场环境优越,前景看好;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而存货周转率下降,可能表明企业因预期市场看好而扩大产销规模或信用政策, 或两者兼而有之;若存货周转率上升,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可能表明企业放宽了信用政策,扩大了赊销规模,这种情况可能隐含着企业对市场前景的预期不容乐观,应予以警觉。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和存货之间大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来讲,宽松的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增加,销售渠道变广,存货周转加快,库存减少。而当信用政策收紧后存货会增多,为促进销售,释放库存压力,企业会通过放宽赊销额度、延长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结合分析钱晓怡(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摘要】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研究两者的关系 对企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 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 且以伊利股份 (600887)
为例, 分析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探求实现两者均衡的最佳结合点。【关键词】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伊利股份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 刊□2012.7 中旬 ·· □收账期等优惠条件, 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由此可见, 在销售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伊利股份 (600887)
近五年的年报分析, 具体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 并解析两者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1. 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 分析。2008~2010 年, 伊利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107.77 提高至124.85,存货周转率从 11.53 提高至 13.43,如图 1 所示。由图 1 可以看出,二者均呈趋高走势。从市场环境和营销策略上来看,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的逐渐消失,乳制品行业复苏,市场环境回暖,大投入的市场宣传使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不断攀升, 而应收账款额却不升反降(见图 2)
,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节节攀升。对伊利股份而言,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实质上是在缩短运营渠道的付款期限,单从应收账款方面来说,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伊利股份继续缩短收账期,必然会损害下游企业利益,不利于存货周转。因此,即使伊利股份维持 2010 年的收账期,在偏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下, 想要继续提高存货周转率有较大的难度。2010 年, 伊利股份的存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25.84 亿元,同比增长 40.75% (详见表 1)
。这意味着在 2010 年以及以后的一两年内, 伊利股份所面临的不仅是新产能的继续释放所带来的存货需求量减少而库存增加的压力,又面临着消化原有存货的压力。所以,在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伊利股份来说至关重要。2. 伊利股份应收账款与存货形成良性互动的原因 。从伊利股份对待上下游渠道的运营策略中, 我们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与存货形成良性互动的原因。
我国各大乳业巨头纷纷建立了现代化的奶源基地以获得优质的奶源, 而作为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 “公司+农户”的准市场契约型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伊利股份更是首创 “奶联社”模式, 将附近的散养奶牛整合到奶联社, 由专家进行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挤奶。这种模式的最大意义是将奶农吸纳到企业,而奶农因为数量较多、分散、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在与伊利股份进行契约谈判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处于优势地位的伊利股份不仅可以在生产与交易方面控制奶农, 而且从自 身成本降低的角度利用不平等的契约对奶农的利益形成“挤压”,变相压缩了存货成本,使得存货周转率加快。由于伊利股份的销售并不依赖于大渠道商, 使得其对下游企业在信用结算方式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通过对伊利股份年报的分析可见,自 2001 至 2004 年,伊利股份前五家销售商的销售额合计基本占伊利股份销售收入总额的 10%左右,2005 年为 8.53%,2010 年降为 3.51% (详见表 2)
。又由于伊利股份的销售渠道宽广, 且单个渠道商对伊利股份的销售影响力极弱,因此其在与渠道商谈判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加之伊利股份对客户的付款条件较严苛和较少实行优惠的信用政策,使得其应收账款质量大大提升,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增长,加速了资金周转,保证了企业资金安全。同时,伴随乳制品行业 “春天”的到来,乳品销售状况良好,货款回笼及时,使得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大幅提升。但是,也要看到伊利股份的应收账款政策有不利的一面,即谈判地位的不对等和较高的现金支付要求内在地限制了潜在客户的扩展,加之乳制品行业其他龙头企业的崛起,造成伊利股份现有存货积压现象日益严重, 导致其存货周转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见,在这个赊销、赊购已成为一种趋势的市场中,伊利股份的做法将越来越与当今的竞争环境格格不入。表 12009、 2010年伊利股份存货项目的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单位:
万元项目存货资产合计2010年期末余额258 365.441 536 232.412009年期末余额183 565.101 315 214.36环比增(减)40.75%16.80%结构(2010)16.82%100%结构(2009)13.96%100%注:
数据来源 于伊利股份2009和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4332211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亿元)350300250200150100500销售收入(亿元)应 收账款销售 收入图 2 2006~2010年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变化情况注:
数据来源 于伊利 股份2005至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20062007200820092010表 2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情况单位:
元注:
数据来源 于伊利股份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营业收入298 625 987.94238 486 935.47203 290 702.19156 520 601.02142 430 473.511 039 354 700.13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百分比1.01%0.80%0.69%0.53%0.48%3.51%客户名称第 一名第 二名第 三名第 四名第 五名合 计20062007200820092010140120100806040200周转率(次)应 收账款周 转率存货周 转率图 1 2006~2010年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变化情况53.7359.41124.85107.77117.2313.9111.9411.5312.6213.4381
□财会月 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2012.7 中旬82三、探求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关系的平衡点1. 确立合理的信用 政策。在现金为王的时代, 尽管企业更愿意通过现销来实现现金的快速回笼, 但面对白热化的竞争,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渠道,争取消费者选票,向客户提供赊销业务已成为必然。随着赊销政策的使用,应收账款额随之增加,而社会信任危机及诚信环境恶化,使得货款的回收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合理评估赊销赊购风险,确定适当的信用政策。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伊利股份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控制过于严格。如前所述,伊利股份应收账款额度的严格管控给其带来了周转率的提升, 保证了资金安全。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信用政策使企业的营运能力提升空间狭隘化。对伊利股份而言,为促进销售,可通过调整现有的信用政策来实现。由于实行紧缩的信用政策,目前伊利股份的销售渠道基本为优质客户,而此数量的扩充空间有限。为此, 笔者认为伊利股份可以对现有和潜在的客户渠道放宽信用条件,延长应收账款收账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信用考察对新引进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类,实行不同的收账政策。这样一个从松到紧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改变信用政策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也能较好地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最终实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同步平稳提升。2. 同行业对比, 寻找适当 的结合点。在乳制品行业中,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共同构成我国奶业双寡头格局。
蒙牛脱胎于伊利股份, 又迎头赶上, 甚至在一些领域已超越了伊利股份。伊利股份要发展,除了建立适当的信用政策之外,也应当考虑和借鉴其竞争对手如蒙牛乳业的策略和方法。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伊利股份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详见图 3)
。蒙牛乳业的销售收入与伊利股份基本一样,逐年递增,而通过对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对比分析可见, 两家公司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基本上呈递增态势 (详见图 4)
, 同时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
让伊利股份无法企及的是,蒙牛乳业大量地采用应收账款结算,成功开拓市场,分得乳品市场的一杯羹,甚至从最初的 “一无所有”到此刻与伊利股份并驾齐驱。
逐年降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高速的存货运转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蒙牛乳业不断成长壮大。但是,对一个企业来说,营销策略要适当,而营销过度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会为自身发展埋下隐患。伊利股份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其目标是稳中求进,蒙牛乳业则险中求胜。若蒙牛乳业持续采用此种结算方式,将直接影响现金流,且由于客户质量参差不齐,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通过对蒙牛乳业含应收票据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不含应收票据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对比发现, 两者比率越来越接近, 意味着应收票据这种质量相对较高的应收款项也被企业越来越多地运用,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长此以往必将置企业于危险境地。因此,对伊利股份来说,在借鉴蒙牛乳业做法的同时必须把握适度原则, 结合外部竞争与自身能力寻找适当的结合点。四、结语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帮助报表使用者正确识别企业营运能力现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以及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寻找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适当的结合点, 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同时,这种对比分析对企业所有者考察其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债权人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主要参考文献1. 胡 冬鸣.应 重视存货周 转率变化掩盖的 问 题.中 国 乡 镇企业会计,2004;52. 蔡京英. 企业应 收账款周 转率能力 分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23. 冀书 鹏.伊利 股份———行走在风口 浪尖之上.首 席 财务官,2006;64. 内 蒙 古 伊 利 股 份 实 业 集 团 ...
推荐访问:伊利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周转率 伊利 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