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6篇

时间:2022-08-27 17:35:03 浏览量: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6篇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续写故事》 三乡镇鸦岗小学 陈超群 李祥兴 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6篇

篇一: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版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续写故事》

 三乡镇鸦岗小学

 陈超群

 李祥兴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预测故事,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把故事续编完整,并且能尽量做到续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三)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运用预测并续编故事。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想象激趣,认识“续写” 1.听声音,激发想象 依声想象。老师播放一段笑声,学生根据笑声放想象。

 设计意图:笑声的导入,打开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为区别想象与续编做好铺垫。

 2.看文字,依据想象 (1)依文想象。

 老师出示句子:“哈哈哈”,操场上笑声不断,_________。学生根据文字提示,进行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2)对比想象。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两次想象,不相同的地方。

 (3)引出“续写”。经过结比,老师小结续写与想象的区别。

 出示:

 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着原材料的故事 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设计意图:习作源于生活,联系生活。一阵笑声,一段文字,通过对比, 让学生认识“编写”,是在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去,而不是凭空想象的。

 (二)观察图片,学习“续写” 1. 观图,起名字 老师出示习作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认识图中谁是李晓明,并给 别外说话的两个小朋友起好名字。

 设计意图:看图作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明白故事是

 需要主人公,初步了解题意和故事的写法。

 2. 观图,懂要求 (1)分说图意。学生试着按图片的顺序说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学生 边说,老师边指导,让学生明白有人物的三幅图,是故事的开头。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运用预测,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

 (2)总概图意。学生根据老师先前的指导,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故事的原因。

 板书:故事=原因 设计意 图: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图中意思,将观察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从说到写,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

 3 .合作,续故事。

 (1)合作,引导想象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同学们会怎样给晓明过生日,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晓明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条理地说一说。

  (2)展示,引导交流

 学生上台说。教师相机引导,一是想象不能太离奇,要合理,符合生活实际。二是练写的故事要生动,趁机问问学生“说什么”“做什么”。

 板书:故事=原因+做法

 说什么

 做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说一说接下来的故事内容,并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降低习作的难度。针对学生想象不切实际的预设,教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想象要合理。针对学生想角,老师作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习作要围绕“说什么”、“做什么”去写。

 (三)指导写法,学会“续写“ 1. 范文对比,掌握习作知识 老师读例文, 学生总结围绕“做什么”“说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巩 固写作知识,掌握把故事写生动,写具体的方法。

 例文 1:

 李晓明的生日到了。那天早上,小青和小云组织同学在生日当天到李晓明家给他过生日。

 小云捧着一个大蛋糕,点亮了蛋糕上的小蜡烛。小青说:“祝你生日快乐!”李晓明高兴地说:“谢谢你们陪我过生日!” 他闭上眼,许下生日愿望,吹熄了蜡烛。同学们欢呼起来,唱起了生日歌。小云把大蛋糕轻轻地切开,分给大家,大家都说:“蛋糕又香又甜,真好吃!”

 这天,李晓明在同学们的陪伴下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

 例文 2:

  一个同学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给他开一个生日 会。”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

 李晓明的生日到了。他吃了蛋糕,同学们唱起了生日歌,他许下一个心愿。

 蛋糕又香又甜,真好吃。

  设计意图:例文的对比,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到写好故事要重点抓住人物“做什么”“说什么”,才能把故事写得有趣生动,形象具体。

 2. 总结写法,掌握“编写”故事 出示:这天,李晓明在同学们的陪伴下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

 老师点明这是故事的结果。

 故事=原因(开头)+做法+结果

 说什么

  做什么

  老师总结本次编写故事习作的写作要求和方法,为下面学生的写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习作教学既要注重指导学生写好片段,又要教会学生篇章结构。

 (四)学生写作,实践“续写” 1.明确写作要求 老师出示写作要求,提醒学生按要求写作。

 2.学生练习写作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物化成文”,符合“先语后文”的训练规律。根据多幅图展示故事情节的特点,相机指 导学生分自然段编写故事,凸显教材编写的特点,也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五)共评共赏,分享“编写”

 1.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1)围绕写作要求进行共评:故事是否合理,做法是否有“做什么”、 “说什么” (2)师生边评边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一改。(提示:可以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学生展示,学生自评 学生按写作要求,认真倾听,评价他人习作。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师生当堂修改学生的作文,既能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又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从师生改到学生改,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终身受用”的“自改能力”。

 (六)作业延伸,完善“续写”

  学生下课后继续按要求修改习作,一是补写一篇完整的习作,二是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作文。

 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课后作业,能够继续巩固知识,内化写作编写故事。

 六、板书设计

 续 写

 故事=原因(开头)+做法+结果

  说什么

  做什么

篇二: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摘帽只是新起点 7 7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 正确认读7 7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 12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

 井冈山:地处湘东 — 赣西边界,万洋山( ( 为罗霄山脉中段) )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秦朝设郡县制时,井冈山为九江郡庐陵县属地。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范围 213.5 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 1779.4 米。有 11 大景区、 76 处景点, 460 多个景物景观,其中革命人文景观 30 多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10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2 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处。主要景区( ( 点) ) 有: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群、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会师纪念馆、龙潭、主峰、水口、杜鹃山( ( 笔架山) ) 等。

 相关资料

 贫

 我会写 书写指导

 “八”撇捺舒展,“刀”窄而扁。

 pín

 集

 书写指导

 “隹”笔画紧凑,“木”撇捺舒展。

 í jí

 革

 书写指导

 上窄下宽,“口”宽而扁,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gé

 坚

 书写指导

 “土”的竖在竖中线上,末横稍长。

 jiān

 稳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禾”捺变点,“急”笔画紧凑。

 wěn

 持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寺”第二横稍长。

 chí

 精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米”捺变点,“青”横画分布均匀。

 jīng

 旅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方”最后一笔撇画舒展。

 ǚ lǚ

 系

 书写指导

 整体笔画紧凑,竖钩在竖中线上。

 ì xì

 复

 书写指导

 横画分布均匀,第八笔横撇的撇舒展。

 ù fù

 引

 书写指导

 左边竖折折钩稍倾斜,右边竖挺直。

 yǐn

 扎

 书写指导

 左右等宽,竖弯钩舒展圆润。

 zhā

 冈

 燃

 率

 掀

 彭

 慨

 敷

 gāng

 我会认 rán

 shuài

 xiān

 péng

 kǎi

 ū fū

 点 燃

 率 先

 掀 起

 感 慨

 入不 敷 出

 rán shuài 易读错字 xiān kǎi ū fū

 扎 zhā (稳扎稳打)

 zā (扎辫子)

 zhá (挣扎)

 多音字 率 shuài (率领)

 ǜ lǜ (几率)

 聚集:

 聆听:

 攻坚战:

 铿锵:

 理解词语 集合;凑在一起。

 造句:我们 聚集 在教室里等待比赛的结果。

 听。

 造句:我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 聆听 老师的教诲。

 攻击敌人坚固阵地的战斗。

 造句:爸爸和团队里的叔叔阿姨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 攻坚战 。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造句:

 铿锵 有力的歌声在操场上空回荡。

 宣布:

 感慨:

 入不敷出:

 强烈:

 公开正式告诉( 大家) 。

 造句:校长说:“同学们,我 宣布 第三届全校春季运动会,现在开始!” 有所感触而慨叹。

 造句: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 感慨 万千。

 收入不够开支。

 造句:经过全家人的努力,我们家 入不敷出的局面终于改善了。

 鲜明的;程度很高的。

 造句:小学生具有 强烈 的求知欲。

 聚集

 汇集

 两个词都有“凑在一起”的意思。

 “聚集”指小范围的凑在一起。“汇集”指大范围的、很多人集合在一起。

 1. 人们三五成群地 聚集 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

 2. 雨水从四面八方 汇集 在一起,快乐地流向远方。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第一部分(第1 1 小节)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写神山村村民在党支部会议室聆听十九大报告。

 第二部分(第2 2- -5 5 小节)

 事情经过。

 写我国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用彭夏英的实例证明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成果卓著。

 第三部分(第6 6 小节)

 结尾点题。

 写彭夏英给自己制定新目标。

 在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的前提下,彭夏英家开办起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彭夏英家是怎样脱贫的?

 本文写了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上午,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在村党支部会议室聆听十九大报告的事。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1. 读拼音,写词语。

 jīng

 zhǔn

 ú fú

 pín

 gé

 mìng

 yǐn

 ǐ qǐ

 ù fù

 í xí

 guān

 ì xì

 jiān

 chí

 ù jù

 í jí

 精

 准 复

 习 扶

 贫

 关

 系

 革

 命

 坚

 持

 引

 起

 聚

 集

 旅(

 )

 旋(

 )

 稳(

 )

 隐(

 )

 2. 辨字组词。

 扎(

 )

 礼(

 )

 旅行 旋转 扎实 礼貌 稳重 隐秘

 3 3 .词语模仿秀。

 例:星星之火 (AABC 式词语)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紧紧巴巴 (AABB 式词语)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稳扎稳打 (ABAC 式词语)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步步为营 头头是道 斤斤计较

 轻轻松松 风风火火 清清楚楚

 绘声绘色 十全十美 人山人海

 4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聚集

 汇集

 (1) 无数条小溪( (

 ) ) 在一起就变成了江河。

 (2) 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 (

 ) ) 在广场上。

 感慨

 感叹

 (3) 望着眼前的美景,我忍不住( (

 ) ) 大自然的神奇。

 (4) 旧地重游,老人触景生情,( (

 ) ) 万千。

 汇集

 聚集

 感叹

 感慨

 5 5 .按要求写句子。

 (1) 村民们聚精会神聆听十九大报告。( ( 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没有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

 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教诲。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第 二 课时 脱贫摘帽只是新起点 7 7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体会作者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与感激之情。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 核心问题: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串珠问题:

 1 1. . 一读:

 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2. . 二画:

 画出文中写以前的事的句子。

 3 3. . 三思:

 想一想你从彭夏英家的实例中体会到了什么。

 4 4. . 四悟:

 你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悟出了什么?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上午,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们一大早就聚集到村党支部会议室,聚精会神聆听十九大报告。

 品析: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上午;地点: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党支部会议室;起因:聆听十九大报告。

 90 年前,就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就此‚点燃‛。

 这个 引号 是着重强调的意思。这个引号表明,我们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来的。

 第二个“点燃”加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 10.2% 下降到 4% 以下。‛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这五年来的脱贫成就,话语铿锵。

 2017 年2 2 月,井冈山市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成就令人瞩目。对于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的脱贫攻坚战,革命老区人民感受最深。

 理解:

 这段话 引用 十九大报告中的具体数字,强调了脱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用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证明。

 列数字、引用

 个人命运系于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 引用 】

 报告中这句话引起彭夏英的强烈共鸣。她说:‚好日子要靠双手干出来,政府帮助脱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因为政府帮助人们脱贫之后,如果自己不努力,还会再次变贫困,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在脱贫后的新起点上把日子过得更好。所以说“政府帮助脱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什么说“政府帮助脱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语言描写

 概念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运用

 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2 2 题。

 认识引用

 仿写一个引用的句子。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失败。

 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句子,试一试吧!

 仿写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

  核心问题 :

 表达了作者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与感激之情。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一读:

 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聚集在村党支部会议室聆听十九大报告的事。

 串珠问题:

 2. 二画:

 画出文中写以前的事的句子。

 90 年前,就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也就此“点燃”。

 2017 年2 2 月,井冈山市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成就令人瞩目。对于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的脱贫攻坚战,革命老区人民感受最深。

 3. 三思:

 想一想你从彭夏英家的实例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从彭夏英家的实例中体会到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和这一政策的深得人心。

 4. 四悟:

 你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悟出了什么?

 我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悟到了: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鼓舞下,全国人民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脱贫攻坚战;同时体会到了彭夏英对党的感激之情。

 脱贫摘帽只是新起点脱贫摘帽只是新起点

 聆听十九大报告

 听报告 —— 从 10.2%下降到 4% 以下

 充满干劲充满干劲, ,感谢党恩感谢党恩

 课文结构 展望未来

 想过去 ——

 90 年前

 2017 年2 2 月

 课文通过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聆听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事,在行文中运用时间穿插的方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这儿原来是一座 村庄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生活 ,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 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 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

 晨曦 中阿爸在田间劳作,

 烟雾 里阿妈煮饭在灶旁,

 小孩子 在稻草堆里打滚儿,

 姑娘 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 „„

 呵,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

 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祖国边陲的这座村庄,

 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

 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幢幢厂房。

 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

 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人们呢?我熟悉的乡亲们呢?

 难道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他们没有离开故土,

 在特区,到处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庞。

 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

 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

 伴着灯光,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

 再不是只求三餐眼看脚下,

 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投向四方。

 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就像那彩色的特区新城一样。

 这就是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

 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

 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 代悲白头翁 》 刘希夷) )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 《 长安古意 》 卢照邻) )

 贫穷汲汲求衣食,富贵营营役心力。

 ( ( 《 闲吟 》白居易) )

 国学诵读

 【 表示变化大的词语 】

 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日新月异、恍如隔世。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写了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上午,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在村党支部会议室聆听十九大报告的事。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拥护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1. 默读课文。“好日子要靠双手干出来,政府帮助脱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点拨:

 首先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出现的位置( 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然后联系上文内容来理解这句 话。

 参考答案 :

 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才能使自己真正脱贫致富。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给我们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并扶持我们走上一个新的平台,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靠我们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2 2 .作者是用时间穿插的方法来写作本文的。读书时,要注意分清哪些写的是当天的事,哪些写的是以前的事。

 点拨 :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如“ “2017 年10 月18 日上午”和“临近中午”写的是当天的事。“90 年前”和“2017 年2 月”写的是以前的 事。

 。

 3 3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彭夏英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点拨:

 首先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彭夏英的情感。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点燃( rán

 yán )

 关系(ì xì

 ì jì )

 率先( suài

 shuài )

 及格率( shuài

 ǜ lǜ )

 感慨( kǎi

 gǎi )

 贫困( bín

 pín

 )

 入不敷出(ù fù

 ū fū )

 ﹒ ﹒ ﹒ ﹒ ﹒ √ √ √ √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ú fú

 chí

 wěn

 dìng

 ù fù

 xīng

 í jí

 zhōng

 gé

 mìng

 zhā

 shi

 ...

篇三: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总也不倒的老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暴”等 8 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洞”等 13 个字和“变成”等 13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总也不倒的老屋》大意。

  3.能与同学交流读课文过程中有没有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

  4.借助课后提供的例子和资料,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能照样子说说旁批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暴”等 8 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洞”等 13 个字和“变成”等 13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 学习梳理故事条理,能讲讲故事大意。

  3. 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能照样子说说文中旁批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该单元出现的术语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猜测:凭想象估计;推想:推测;预测:预先推测;猜想:猜测;推测:根据已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根据这些解释,这个单元重点语文要素是培养想象能力和想象思维,把想象到的表达出来。)

 胡萝卜先生的长 胡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萝”等 5 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大意。

  3.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预测后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与同学交流自己这样预测的依据;对照老师讲的故事,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4.对提供的文章或书的题目进行内容的预测,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萝”等 5 个生字新词。

  2. 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3. 继续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尝试进行预测。

 不会叫的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讨”等 11 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吗”“担”“压”“中”“弹”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默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会叫的狗》大意;通过梳理课文条理,能复述《不会叫的狗》“结局”前的大意。

  3.能预测《不会叫的狗》故事的几种结局,并说说预测的理由并与同学交流预测理由的合理性。

  4.对照老师讲的故事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选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读给他们听,在某些地方停下,让他们猜猜接着可能会发生什么。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讨”等 11 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吗”“担”“压”“中”“弹”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 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复述故事大意。

  3. 继续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尝试对故事结局进行预测。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给同学听,与他们分享。

  2. 能用普通话把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3.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4. 能就别人分享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询问;分享

 人能有礼貌地做出恰当的应对。

  5.口语交际后,能给家人说说从同学讲述里知道的新鲜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三幅图画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补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图画;然后根据这些图画,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写完以后读一读,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3.能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谁写的故事及喜欢的理由。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建议:在《总也不倒的老屋》后教学。)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了解读音和意思,能正确认读“典”等 7个字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品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词语,读准“假”等 4 个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有些成语由数字构成,照例子说说这类成语。

  3.通过具体的例句,了解书面表达原文引用话语的三种情况(说话人提示语在前,说话人提示语在后,说话人提示语在中间)以及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照样子写句子,正确使用引号等标点符号。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人心齐,泰山移”等 4 句谚语,了解其说的道理。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给同学听,与他们分享。

  2. 能用普通话把自己名字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讲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

  3.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4. 能就别人分享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询问;分享人能有礼貌地做出恰当的应对。

  5.口语交际后,能给家人说说从同学讲述里知道的新鲜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三幅图画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补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图画;然后根据这些图画,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写完以后读一读,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3.能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谁写的故事及喜欢的理由。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借助课文例子,通过交流讨论,了解“预测”和怎样进行预测。(建议:在《总也不倒的老屋》后教学。) 识字加油站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了解读音和意思,能正确认读“典”等 7个字以及它们构成的词语,激发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品质。

 词句段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词语,读准“假”等 4 个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有些成语由数字构成,照例子说说这类成语。

  3.通过具体的例句,了解书面表达原文引用话语的三种情况(说话人提示语在前,说话人提示语在后,说话人提示语在中间)以及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照样子写句子,正确使用引号等标点符号。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人心齐,泰山移”等 4 句谚语,了解其说的道理。

篇四: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版三 年级 语 文 上 学期 知识点 梳理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四单元 一、字音过关 1.易读错的字 凑.巧(còu)

 孵.化(fū) 饥饿.(è)

  发愁.(chóu)

 发怒.(nù)

  晾.晒(liànɡ)

 批.评(pī)

 差.点儿(chà)

 来访.(fǎnɡ) 基础.(chǔ)

 盲.人(mánɡ)

 模.仿(mó) 2.多音字 吗  干吗(má)是吗(mɑ)

 担  担心(dān)重担(dàn)

 压  压迫(yā)压根(yà)

  中  中间(zhōng)中奖(zhòng)

 弹  中弹(dàn)

 弹琴(tán)

 二、词语过关 1.词语盘点 变成 门板 准备 安心 主人 墙壁

  母鸡 注意 根本 蜘蛛 漂亮 因此

 暴风雨

 2.含有数字的成语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七手八脚 3.词语搭配

 (1)巧填量词。

 一(张)网

 一(根) 胡子

 一(条)狗

 一(只)狐狸

  一(头)小母牛

 一(个)圈套

 一(种)结局

 一(片)草地 (2)填上合适的词语。

 (孵)小鸡

 (晒)太阳

 (放)风筝 (漂亮)的网

  (美味可口)的午餐 (浓密)的胡子

  (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甜甜)的果酱

  (孤零零)的小狗 (飞快)地爬

 (偷偷)地练

 (安详)地吃草 三、课文回顾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文章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了老屋三次想要倒下时,分别遇见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请求他(不要倒下)的故事。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以一根变长的胡子贯穿全文,讲述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变长后(帮助人们解决困难)的奇特经历,让我们体会到了(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快乐)。

 3.《小狗学叫》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给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

 课后习题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猜想后面会发生什么? 示例: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会请老屋帮忙:“老屋,您可以站到秋天来临吗?我刚刚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筑巢,我想在这里

 住到秋天。”老屋抬头看了看,沉思了一会儿:“那好吧,我再站一段时间吧!”然后燕子就在老屋住了下来,一直住到秋天来临。燕子飞走时很认真地道了谢,并希望下次回来还可以住在这里。

 三、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

 边读边预测。

 1.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我一边读,一边想着:老屋虽然快倒了,但是它为了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又坚持站了一个晚上,它那么善良肯定还会为了帮助其他小动物而继续坚持不倒。后文果然如我预测的一样,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老屋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2. 为了预测得更准确,读书应注意更多的细节。

 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时,我注意到了小男孩扯了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确定够牢固之后,才剪了一段长胡子用来放风筝的细节,这个细节说明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又长又牢固,我预测到后文中会针对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的特点出现更多的用途,如可以用来做晾衣绳。

 3. 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可以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

 我去图书馆里找书看时,看到了一本标题为《小故事,大智慧》的书,看标题我猜测这本书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启迪智慧的道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就读了这本书。

 4. 查找资料时,也可以用预测的方法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有一次我需要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我预测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月球小知识”等资料都是有用的。

 ☆ 从本单元作品中,收获了哪些启示?

 1. 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可以是原文内容、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

 2.预测是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并与原文保持一致就可以。

 3.预测的结果可能与实际结局一样,也可能与实际结局不一样。

 ★注意提示语前后的标点使用:

 当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就在 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当提示语在后,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当提示语在中间时,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 人物继续说的话。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 提示语后加逗号。

 五、日积月累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篇五: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窗户是黑窟窿,门板破了洞,这是一座已经有一百多岁的老屋,这样一座破旧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字词乐园会写字dònɡ洞qiánɡ墙zhǔn准bì壁bèi备è饿bào暴zhī蜘

 字词乐园会写字piāo漂zhū蛛zhuànɡbǎo撞 饱shài晒

 字词乐园易错提示壁:注意与“璧”的区别,下边是“土”,不要写成“玉”。暴:第12笔和第13笔分别是点和提,注意不要把这两笔写成一笔。

 字词乐园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会认字bào暴còu组词:暴雨 风暴 狂风暴雨凑miāo组词:凑合 拼凑 东拼西凑组词:喵喵叫喵

 字词乐园会认字fū孵jī组词:孵育 孵化组词:叽咕叽è饿组词:饥饿 挨饿 饿虎扑羊

 字词乐园会认字ǒu偶ěr组词:偶尔 偶然 无独有偶组词:偶尔 尔后 不过尔尔尔

 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准备:打算,想要。安心:心情安定。偶尔:间或;有的时候。飞快:特别迅速。

 字词乐园词语运用空气清新,( 偶尔 )有微风吹过,一个孩子正开心地仰望着( 飞快 )掠过天空的小鸟。

 字词乐园词语积累AABB结构的拟声词吱吱呀呀哗哗啦啦叮叮咚咚噼噼啪啪 乒乒乓乓淅淅沥沥

 字词乐园预备近义词准备---快速 飞快---安心---宽心偶尔---有时飞快---缓慢 反义词 安心---忧虑漂亮---难看

 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一间准备倒下的老屋,先后为了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帮助老母鸡安心孵蛋,帮助蜘蛛安心织网抓虫,始终没有倒下的故事。课文主要写了一间准备倒下的老屋,先后为了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帮助老母鸡安心孵蛋,帮助蜘蛛安心织网抓虫,始终没有倒下的故事。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破旧的老屋准备倒下。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小猫再站一晚上,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老母鸡,为帮它安心孵蛋,再站二十一天。第四部分(第11-1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蜘蛛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老屋始终没有倒下。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破旧的老屋准备倒下。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小猫再站一晚上,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老母鸡,为帮它安心孵蛋,再站二十一天。第四部分(第11-1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蜘蛛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老屋始终没有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 时间长。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破旧。不宜居住。说明这间老屋马上就要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2 仔细阅读3-6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3 老屋非常老旧,眼睛都花了。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老屋答应了小猫的请求。说明老屋有爱心,乐于助人。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4 仔细阅读7-10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自己的小鸡。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5 墙壁破旧,老屋快要倒下了。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体现了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6 仔细阅读11-16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请求老屋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小蜘蛛再站一会儿。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7 老屋年龄大,看不清,需要离近些看。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老屋答应了老小蜘蛛的请求。体现了老屋对小蜘蛛的关爱。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8 老屋最终倒下了吗?读读最后一自然段,找到答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老屋没有倒下,它一直在听小蜘蛛讲故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9 准备倒下的老屋,分别因为帮助谁而坚持没有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0 你预测到的老屋会答应它们的请求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一说。示例:我预测当小猫向老屋请求时,老屋会答应,因为晚上会有暴风雨,小猫无处可躲,而老屋看上去是那么慈祥,它应该会帮助这只可怜的小猫。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1 朗读全文,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座怎样的老屋??这是一座善良,富有同情心,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老屋。

 写作手法对话描写含义:运用: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本文分别描写了老屋和小猫、母鸡、小蜘蛛的对话,表现了老屋关爱他人的品质。写对话的时候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结合起来描写。

 板书设计老屋破旧——准备倒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躲避暴风雨老屋母鸡——孵蛋未倒小蜘蛛——织网抓虫老屋现在还没倒下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拓展延伸关爱他人有关的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播种爱心,收获快乐。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课堂演练1.词语填空。(小小)的声音 (飞快)地爬进去大)又( 漂亮 )的网 又(2.运用句子中的红色字造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边晒太阳, 边听小蜘蛛讲故事。爷爷在树荫下边听收音机,边看报纸。

 课堂演练3.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小猫、母鸡、小蜘蛛需要老屋的帮助,老屋为了帮助他人一直没有倒下。

 课下作业1.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动物会来请求老屋的帮助?老屋会帮助它们吗?2.生活中你遇到过像老屋一样关爱他人的人吗?简单举例说一说。

 词语听写学完课文,一起来听写吧。点我,点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窗户是黑窟窿,门板破了洞,这是一座已经有一百多岁的老屋,这样一座破旧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字词乐园会写字dònɡ洞qiánɡ墙zhǔn准bì壁bèi备è饿bào暴zhī蜘

 字词乐园会写字piāo漂zhū蛛zhuànɡbǎo撞 饱shài晒

 字词乐园易错提示壁:注意与“璧”的区别,下边是“土”,不要写成“玉”。暴:第12笔和第13笔分别是点和提,注意不要把这两笔写成一笔。

 字词乐园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会认字bào暴còu组词:暴雨 风暴 狂风暴雨凑miāo组词:凑合 拼凑 东拼西凑组词:喵喵叫喵

 字词乐园会认字fū孵jī组词:孵育 孵化组词:叽咕叽è饿组词:饥饿 挨饿 饿虎扑羊

 字词乐园会认字ǒu偶ěr组词:偶尔 偶然 无独有偶组词:偶尔 尔后 不过尔尔尔

 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准备:打算,想要。安心:心情安定。偶尔:间或;有的时候。飞快:特别迅速。

 字词乐园词语运用空气清新,( 偶尔 )有微风吹过,一个孩子正开心地仰望着( 飞快 )掠过天空的小鸟。

 字词乐园词语积累AABB结构的拟声词吱吱呀呀哗哗啦啦叮叮咚咚噼噼啪啪 乒乒乓乓淅淅沥沥

 字词乐园预备近义词准备---快速 飞快---安心---宽心偶尔---有时飞快---缓慢 反义词 安心---忧虑漂亮---难看

 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一间准备倒下的老屋,先后为了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帮助老母鸡安心孵蛋,帮助蜘蛛安心织网抓虫,始终没有倒下的故事。课文主要写了一间准备倒下的老屋,先后为了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帮助老母鸡安心孵蛋,帮助蜘蛛安心织网抓虫,始终没有倒下的故事。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2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破旧的老屋准备倒下。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小猫再站一晚上,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老母鸡,为帮它安心孵蛋,再站二十一天。第四部分(第11-1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蜘蛛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老屋始终没有倒下。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破旧的老屋准备倒下。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小猫再站一晚上,帮助小猫躲避暴风雨。第三部分(第7-10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老母鸡,为帮它安心孵蛋,再站二十一天。第四部分(第11-16自然段):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答应蜘蛛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第五部分(第17自然段):老屋始终没有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 时间长。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破旧。不宜居住。说明这间老屋马上就要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2 仔细阅读3-6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猫请求进入老屋躲避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3 老屋非常老旧,眼睛都花了。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老屋答应了小猫的请求。说明老屋有爱心,乐于助人。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4 仔细阅读7-10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老母鸡请求进入老屋孵自己的小鸡。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5 墙壁破旧,老屋快要倒下了。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体现了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6 仔细阅读11-16自然段,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没有倒下?老屋正要倒下的时候,小蜘蛛请求老屋为它提供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小蜘蛛再站一会儿。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7 老屋年龄大,看不清,需要离近些看。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老屋答应了老小蜘蛛的请求。体现了老屋对小蜘蛛的关爱。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8 老屋最终倒下了吗?读读最后一自然段,找到答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老屋没有倒下,它一直在听小蜘蛛讲故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9 准备倒下的老屋,分别因为帮助谁而坚持没有倒下?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0 你预测到的老屋会答应它们的请求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一说。示例:我预测当小猫向老屋请求时,老屋会答应,因为晚上会有暴风雨,小猫无处可躲,而老屋看上去是那么慈祥,它应该会帮助这只可怜的小猫。

 重难点解析重难点11 朗读全文,理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座怎样的老屋??这是一座善良,富有同情心,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老屋。

 写作手法对话描写含义:运用: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本文分别描写了老屋和小猫、母鸡、小蜘蛛的对话,表现了老屋关爱他人的品质。写对话的时候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结合起来描写。

 板书设计老屋破旧——准备倒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躲避暴风雨老屋母鸡——孵蛋未倒小蜘蛛——织网抓虫老屋现在还没倒下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拓展延伸关爱他人有关的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播种爱心,收获快乐。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课堂演练1.词语填空。(小小)的声音 (飞快)地爬进去大)又( 漂亮 )的网 又(2.运用句子中的红色字造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边晒太阳, 边听小蜘蛛讲故事。爷爷在树荫下边听收音机,边看报纸。

 课堂演练3.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小猫、母鸡、小蜘蛛需要老屋的帮助,老屋为了帮助他人一直没有倒下。

 课下作业1.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动物会来请求老屋的帮助?老屋会帮助它们吗?2.生活中你遇到过像老屋一样关爱他人的人吗?简单举例说一说。

 词语听写学完课文,一起来听写吧。点我,点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窗户是黑窟窿,门板破了洞,这是一座已经有一百多岁的老屋,这样一座破旧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字词乐园会写字dònɡ洞qiánɡ墙zhǔn准bì壁bèi备è饿bào暴zhī蜘

 字词乐园会写字piāo漂zhū蛛zhuànɡbǎo撞 饱shài晒

 字词乐园易错提示壁:注意与“璧”的区别,下边是“土”,不要写成“玉”。暴:第12笔和第13笔分别是点和提,注意不要把这两笔写成一笔。

 字词乐园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会认字bào暴còu组词:暴雨 风暴 狂风暴雨凑miāo组词:凑合 拼凑 东拼西凑组词:喵喵叫喵

 字词乐园会认字fū孵jī组词:孵育 孵化组词:叽咕叽è饿组词:饥饿 挨饿 饿虎扑羊

 字词乐园会认字ǒu偶ěr组词:偶尔 偶然 无独有偶组词:偶尔 尔后 不过尔尔尔

 字词乐园词语解释准备:打算,想要。安心:心情安定。偶尔:间或;有的时候。飞快:特别迅速。

 字词乐园词语运用空气清新,( 偶尔 )有微风吹过,一个孩子正开心地仰望着( 飞快 )掠过天空的小鸟。

 字词乐园词语积累AABB结构的拟声词吱吱呀呀哗哗啦啦叮叮咚咚噼噼啪啪 乒乒乓乓淅淅沥沥

 字词乐园预备近义词准备---快速 飞快---安心---宽心偶尔---有时飞快---缓慢 反义词 安心---忧虑漂亮---难看

 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喇叭朗读开始了,点一点音箱,一起听。

 初步感知初步感知1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一间准备倒下的老屋,先后为了帮...

篇六: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和全部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 1 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2 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1 篇口语交际,1 次习作,1 个语文园地,教学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单元教材分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星》是精读课文,也是学习阅读策略一“预测”的第一篇课文,起到示范学习的作用,课文以旁批和课后活动的形式提示预测的方法。旁批呈现了预测的思考过程,课后的两个习题提示了阅读与预测的方法,课后“泡泡“提示语总结预测的方法。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是略读课文,但和其他单元中的略读课文要求有所区别。《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本单元起到运用方法,练习预测的作用。要关注课前导语和课后习题中的要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练习预测:提示学生,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内容不一样时,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继续预测;根据课后“泡泡”提示语,组织学生从预测的内容、依据、修正预测的体验等方面展开交流。《不会叫的狗)在本单元起到运用方法,独立预测的作用。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预测、根据故事结局的开头预测。在预测的过程中,提升阅读的速度和独立预测的能力。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提示学生通过问长辈、问家人、查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人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练习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习作《续写故事》是先看图,再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本课是第一次提出修改习作的要求: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可在学生完成习作、自主修改基础上,针对习作中的典型问题,提供修

 改范例,指导修改。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习作实践、习作修改、习作分享为主。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 4 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重在梳理总结预测的方法和作用;“识字加油站”重在练习查字典识字;“词句段运用”重在练习读准多音字,积累带数字的成语,发现引号的不同位置和用法;“日积月累”重在积累中国民间谚语,培养学生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的精神。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个生字,读准 5 个多音学、会写 13 个字,会写 3 个词。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 7 个生字。

 3.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4.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5.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6.朗读、背通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阅读 1.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可以结合文章题目、插图,文章中的一些线索,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等预测,感受预测的乐趣。

 2.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阅读《胡萝ト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不完整的故事,能预测故事的结局。

 4.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 中要自觉运用阅读策略。

 口头表达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他人讲述同学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书面表达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个生字,读准 5 个多音学、会写 13 个字,会写 3 个词。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 7 个生字。

 3.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4.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5.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6.朗读、背通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难点:

 1.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可以结合文章题目、插图,文章中的一些线索,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等预测,感受预测的乐趣。

 2.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 中要自觉运用阅读策略 【课时安排】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2 课时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 1 课时 14*小狗学叫

 …………………… 1 课时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 1 课时 习作:续写故事

  …………………… 4 课时

 语文园地

  …………………… 4 课时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材简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主要描写了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正准备往旁边倒去的时候,小猫请求他再过一个晚上,躲避晚上的暴风雨,安心睡觉,老屋答应小猫再站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老屋说正准备倒下的时候请求在老屋里孵自己的小鸡,老屋答应老母鸡再站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出来,老屋说正要倒下的时候了小蜘蛛请求老屋再站一会儿,他要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老屋答应小蜘蛛再站一会儿。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给老屋讲故事,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课文赞扬了老屋的爱心和他的善良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汉字,正确读写“窟窿、吱吱呀呀”等词语。

 2.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会推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屋无私给予的仁爱之心。能够根据故事内容以及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大胆猜想。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说出预测的依据。

 【素 材选择】

 慈琪,女,1992 年出生,16 岁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2009 级学生。

  籍贯安徽,2009 年毕业于温州中学,作为中山大学唯一的 B 类考生进入中文系。入学一周后,经二次筛选进入著名学者甘阳创办的博雅学院,成为这个中国通识教育试验田的首届学生。大学四年无专业,文史哲兼修,一边学希腊语一边写文言文。2011 年广东省“感动南粤校园”大学生年度人物;2012 年中山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2013 年获得直博资格,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2005 年开始摸索着看图画书,此后一直处于看各种可以接触到的文字状态。2006 高一休学期间开始写童话,2007 年开始写诗歌,2008 年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至今,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都有尝试。

  2008 年第二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2008 年首届浙江省青春文学新势力•十大校园新锐写手金奖得主。自幼爱好读书,06 年开始创作,从此走上文学之路。创作内容涉及童话、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陆续在《儿童文学》、《意林·小文学》、《少年文艺》(上海)、《少年文艺》(江苏)、《中国校园文学》、<课堂内外>(高中版)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百余篇。

  2010 年获得冰心新作奖。

  2011 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关于童话故事

 1. 什么是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2. 童话故事的特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白雪公主(5 张)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3. 童话故事的表现手法

 1.夸张

 夸张这种艺术手法也是一般文学作品所常用的艺术手法,但童话作品中的夸张又不同于其他艺术作品,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的夸张。如果我们说幻想是童话的灵魂,那么夸张就是童话的血肉,它使童话故事更加的丰满。“没有血肉,灵魂无以附丽;没有夸张,幻想则不能得到表现。在童话中,只有当夸张处于最能表现幻想的时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价值。” 2.象征

  象征手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从而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将童话中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结合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话故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

 3.拟人

  拟人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使它们也具备人的基本特征。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一样。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拟人虽然是将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食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但它们并不能脱离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缘于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创作美感。比如格林兄弟的作品《猫和老鼠做朋友》故事结尾是猫把老鼠吃掉了,这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如果作者把结局写成老鼠把猫吃掉了,显然就违背了客观规律。

 4. 童话故事的主旨

 童话故事的主旨是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坚强,反对卑鄙、怯懦、悲观、邪恶、虚伪、胆小。

 5. 童话故事的分类

 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故事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 (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世界童话名著

 《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等. 中国童话

 1.《大林和小林》

  儿童文学在我国成为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运动以后,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发表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童话《稻草人》。

 20 世纪 30 年代儿童文学代表作家是张天翼,其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

 2.《小布头奇遇记》

  解放后的儿童文学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 年为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贺宜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等。

 3.郑渊洁的童话

  “文革”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为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 17 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圣野等的儿童诗,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作品等。

 【问题设计】

 老屋是什么样的?猜猜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 【活动组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暴”等 8 个生字,正确书写“暴”“准”等生字。

 2.知道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从第一个故事中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体会老屋的“老”,导入新课。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从哪里能看出老屋很老了? 出示课题,注意多音字“倒”。

 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③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

推荐访问: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单元 上册 单元 语文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