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第43卷
第2期2024年
4月北京生物医学工程BeijingBiomedicalEngineeringVol??43 No??2April 2024·教学与科研管理·新时期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殷鹏宇
董继伟
陈晶晶
张宏家摘
要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为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集中力量应对重大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培养优秀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公立医院的发展仍存在管理模式粗放、医疗水平差距大、高水平人才资源匮乏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社会大众的就医难度。党的二十大以来,公立医院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公立医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主旋律。鉴于此,北京市某公立医院对现代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针对目前公立医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体制,实现医院管理精细化,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跨行业新技术应用,借助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高医院诊疗效率;建立高水平人才梯队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科研创新发展并加快临床科研转化速度;完善多院区、医联体规划,扩大单中心医疗影响辐射面积等方面带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键词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智慧医院;医联体;创新转化DOI:10??3969/j.issn.1002-3208??2024??02??012.中图分类号
R318;R197??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08(2024)02-0194-06本文著录格式
殷鹏宇,董继伟,陈晶晶,等.新时期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4,43(2):194-199.YINPengyu,DONGJiwei,CHENJingjing,etal.Exploringthehigh?2024,43(2):194-199.qualitydevelopmentmodelofpublichospitalsinBeijinginthenewera[J].BeijingBiomedicalEngineering,Exploring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modelofpublichospitalsinBeijingintheneweraBeijingAnzhen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
100029Correspondingauthor:ZHANGHongjia(E?mail:zhanghongjia722@ccmu??edu??cn)theresponsibilityofprovidinghigh?qualitymedicalservicestothepeople,concentratingeffortstorespondtomajormedicalemergencies,andcultivatingexcellentmedicalandhealthtalents.However,thecurrentdevelopmentofpublichospitalsstillfacesproblemssuchasextensivemanagementmodels,largedisparitiesinmedicalstandards,ashortageofhigh?leveltalentresources,andinsufficientresearchandinnovationpublichospitalshaveenteredanewstageof"high?qualitydevelopment".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通信作者:张宏家。E?mail:zhanghongjia722@ccmu??edu??cnYINPengyu,DONGJiwei,CHENJingjing,ZHANGHongjia【Abstract】 PublichospitalsarethemainbearersofmedicalandhealthservicesinChina,shoulderingcapabilities,resultinginthewasteofhigh?qualitymedicalresourcesandincreasingthedifficultyofseekingpublichospitalsistheonlywaytopromotethemedicaltreatmentforthegeneralpublic.Since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developmentoftheHealthyChinacauseinthenewera,第2期
殷鹏宇,等:新时期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195·anditisalsothemainthemeofthedevelopmentofpublichospitalsinthecontextofthenewera.Inviewofestablishandimprovethemodernhospitalmanagementmechanismsystem,achieverefinedhospitalcrossindustrytechnologiessuchastheInternet,bigdataandcloudcomputing,andcarryouttheconstructionofsmarthospitalswiththehelpof5G,AIandblockchaintechnologiestoimprovetheefficiencyofhospitalthis,apublichospitalinBeijinghasfurtherexplored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modelofmodernpublichospitals.Inresponsetothecurrentdevelopmentstatusandshortcomingsofpublichospitals,itisproposedtomanagement,andsafeguard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publichospitals;promotetheapplicationofnewdiagnosisandtreatment.Establishingahigh?leveltalentpoolandinnovativetalenttrainingmodels,encouragingimprovingtheplanningofmultihospitalandmedicalconsortia,expandingtheradiationareaofsinglecentersignificantresults.【Keywords】
publichospital;high?qualitydevelopment;modernhospitalmanagementsystem;smartmedicalinfluence,andotheraspectshavedriven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publichospitals,achievinghospital;medicalconsortium;innovationandtransformationscientificresearchandinnovativedevelopment,acceleratingthespeedofclinicalresearchtransformation,0 引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以及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祖国人民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因此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也必然要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线进行[1]。根据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完成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所谓“高质量发展”便是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阶段,对医院现有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管理标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公立医院发展还面临着制度建设落实不到位、人才“生态圈”尚未形成、高水平学科发展布局不明确、科研创新及转化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等诸多问题。在制度建设、人才梯队建设、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党建引领学科建设、智慧化建设、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要实现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亟需完成医院的顶层设计,落实完善相关制度,补短板强弱项,突破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解决其深层次问题,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定科学的医院管理体制和机制,优化医院的组织架构,从而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2]。1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分析1??1 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促进省级公立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实现城市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持续提升基87??7%的县级医院的诊疗能力达到了二级医院水平,45??6%的县医院达到了三级医院水平,大幅度提升了全国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能力。县医院成为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联系的纽带,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主战场。2023年《人民日报》点评:近年90%的家庭15min内便可以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层防治水平以及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高群众就医体验1??2 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智慧化生活已经融入了我国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互联网+医疗”随之应运而生,这给国民的就医方式以及就来我国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逐渐成熟,层医院的综合诊治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国
·196·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第43卷医体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北京市共有291家二级以上医院开通了实名制线上预约服务,实现了院内诊间、院外出院复诊等多种预约方式的有效融合。同时,诸如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公立三级医院均已实现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支付预约挂号功能,方便了患者就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过推进电子病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智慧服务、智慧管理设进一步使得患者的预约、就诊、治疗以及出院后复查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在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以外,加强了医院对患者的管理,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全病程”服务,并为开展大规模临1??床试验奠定基础3 人才培养始终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原。
动力全人才机制和制度
人才是公立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通过建立健力,增强人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北京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国各三级医院均推出了相应的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科室学科带头人,同时加强对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资助力度以及推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整个学科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同时不断深化薪酬分配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对医院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在总体上提升医疗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医疗水平,继续引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2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策略2??1 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体制管理一小步,学科一大步,为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建立与医院管理质量、效率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框架体系和制度体系。以北京市某公立医院为例,为实现公立医院治理体制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医院在保证行政质量的基础上,对管理进行扁平化改革,积极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建立院前医疗急诊网络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建立了现代化医院运营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法律法规,为提升医院治理能力提供法制保障;积极整合业务系统和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全面开展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合理确定、动态调整薪酬水平,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2??体制2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跨行业新技术
应用生健康事业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在国民卫,并且在人类从新冠疫情中恢复之后,互联网医疗的潜能也势必将会得到全面的挖掘[3]医院为例,按照医院的业务模块及数据来源划分数。以北京市某公立据存储标准和规范,再协调相应厂商依次对接业务数据接口,抽取相关历史业务数据并存储,建立医疗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价值以及链接价值,实现各医联体和医疗集团之间的信息共享并规定统一的诊疗规范,在保证本院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正确评估、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发生的同时提高合作单位的诊疗水平。此外,以区域医疗中心为轴,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影响力辐射至各医联体单位,患者通过在线问诊、远程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方式,在家中便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大减轻了大型诊疗中心的业务压力,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云计算技术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以及利用效率,将各临床、影像以及检验科室的信息汇总处理,上传至云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临床质量管理智能化以及多学科2??协同管理3 2017—20195G、。人工智能年,、国家先后发布区块链技术助力智慧医院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等文件,提出要建设智慧医院系统[4]术应用于智慧医院的建设中,将。5G5G技术和区块链技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2期
殷鹏宇,等:新时期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197·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诊疗的一体化,并且依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联盟,开展会诊、教学、培训、质控等远程服务,建成了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5]全的数据存储空间,保护患者数据以及诊疗记录不。区块链技术为医院提供了安被泄露或者篡改。同时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智能合约功能则实现了医疗流程的扁平化、数字化管理,利用各类临床信息建立可运用于大型临床研究的数据库。依照国际规范建立国际认可、高质量的数据库,这既便于临床医生在其中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研究热点,同时为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进2??行大型队列研究提供了强大助力4 创新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部分公立医院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既承担着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任务,又担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有生力量的重要使命。以北京市某公立医院为例,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制定了“从标准学院型医院向优秀学院型医院转变”的总体目标,构建医教协同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课堂前移至临床,将理论教育与临床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本科生。同时从优势学科入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相关特色技术培训中心和分中心,使其成为教育产业;建立院内临床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核心技术和前瞻理论的继续教育系统,提高本院医生的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为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医院依据自身学科发展理念制定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遴选次级学科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举全院之力对入选人才进行院科两级复合培养,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打造具备学科管理和引领能力的复合型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在国际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临床科学家。培养、引进国际一流的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的青年科技人才,形成结构合理、可持续2??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梯队5 多院区、医联体规划带动高质量发展。单院区、单中心无论是在床位数量、科研体量还是辐射范围上都存在天然的劣势[6]高质量的公立医院必然需要多院区、多中心进行深,因此,未来度协同合作。通过建立新院区,在扩展床位的同时,启用新的医疗综合楼、科研楼、教学楼、大动物实验室、临床药理基地、科研型病房,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建设目标。以北京市某公立医院为例,该医院遵循“一核两翼”的战略发展模式,从宏观层面部署朝阳、通州双院区为核心,按照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创新转化、科学管理、文化建设六种要素设置空间布局,牵头成立了朝阳区北部医联体单位。联合18家医疗机构以及10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心血管疾病治疗、脑血管疾病康复和健康管理为特色的区域合作,建立了150公里动车、1000公里飞机心脏相关疾病辐射圈,组成了标准化局域和跨域胸痛、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极大提升京津冀等地的心脏相关急性事件的抢救能力。3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成效3??1 学科专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医院自身优势专科,始终瞄准国际最顶尖、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以强势专科发展带动其余科室同步发展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北京市某公立医院为例,其心血管内、外科在国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心外科手术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综合性医院首位,承担了国内外大量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心血管疾病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国内影响力显著。在强势专科的带动下,依托“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中心”平台,医院领导班子制定了“强专科优综合”的发展计划,依托优势专科力量,加大相关科室综合水平建设力度以及资源投入。在优势专科的吸引下,自2021年,先后从外院引进包括体外循环、心脏瓣膜介入、呼吸危重症、小儿心脏、泌尿外科、综合超声科、神经科等多位专业优秀人才及团队,并聘任为各自科室的主任,组织学科建设、引领科室发展。近年来泌尿外科、心脏瓣膜介入科、小儿心脏外科等科室发展迅猛,体现了“强专科优综合”发展模式在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中发挥了重要3??作用2 。高质量人才梯队逐步搭建医院作为面向社会大众提供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的主体,高质量人才是维持医院运转的根本要
·198·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第43卷素[7]持。在医院的发展进程中,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只有通过不断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蓬勃的动力[8]人才激励培养与保护体系。以北京市某公立医院为例,启动“3+2”人才培养计,为建立划,即引进一批,遴选一批,启动一批,留用一批,转化一批人才。在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根据学科规模和工作需要,严格选拔学科带头人以及青年骨干人才,通过系统科学的科院两级培养,为医院发展储备未来临床技术领军人才、学科型领军人才、科研型领军人才。秉承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引才理念,院党委制定相应的医院人才引进实施方案,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方向制定阶段性人才引进规划,明确高素质专业化引才方向,目标定位清晰、易实施可持续。科学衡量岗位匹配程度,在海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招聘活动,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完善的培训和发展机制、搭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方式,吸引海内外各类高水平人才就职。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背景进行个性化考虑,对业绩突出的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和荣誉表彰,增强各层次人才对本单位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医院高3??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 高水平临床科研转化初见成效。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是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和核心影响力的必由之路[9]床医学的转化是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基础医学与向临。转化医学的本质是引导医学科研逐步向“以疾病和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改善并提高现有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患者的健康水平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中之重[10]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市某公立医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创性建立了科创中心,通过对医院科研项目的整理以及探讨,决定了医院今后5年的五大科研方向,即建立心血管病临床实验室、建立心脏病大数据与循证医学中心、建立心脏病前期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建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建立创新转化研究中心,深入与4家创新企业开展医企联合实验室建设,通过整合医工企等各方面人才和资源,促进医学科学的成果转化,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科创主阵地”的目标任务,汇聚社会资本力量,共同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4 讨论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医疗领域也同样存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在规模、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长期的盲目规模扩张导致粗放式管理[11]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只重视物资要素配置而轻视人才培区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致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国内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改革DRG支付方式平衡收支[12]患者”三方关系。另有学者指出公立医院数字化转,协调“医保、医院、型是当前的战略核心,通过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领导层认知,制定转型战略,开发医院数字资产”实现数字化转型[13]发展必须从宏观角度决定改革方向。笔者认为要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从微观角度制定相应政策,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14]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智能手段建立“;二智慧医院”,改变百姓的传统看病模式并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三是重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化薪酬改革以及职称评聘制度打造“人才蓄水池”,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四是医院要明确自身特色,依托优势专科带动全院各科室发展,通过建立分院区以及医联体等方式有效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总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部门紧密合作,从思想以及观念上改变既往的固定模式,总结过往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各公立医院自身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稳步前进方能实现。5 结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党和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快实现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依据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应当逐步转向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以及更加注重人才技术培养。通过对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趋势系统分析发现,数字
第2期
殷鹏宇,等:新时期北京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199·化、智能化智慧医院的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而如何能够扩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范围、如何能够保持医院发展蓬勃动力以及如何能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是主要的探索方向。因此,以新时期北京市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经验为出发点,提出了应当首先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体系、现代化运营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同时随着时代进步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彻底变革患者的就医方式,在为患者就医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就医流程的提速增效,以满足患者对于优质医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依托医院的优势专科,通过建立分院区、合作医联体等方式,最大限度扩大大型医疗中心的辐射范围,尽最大可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院还可以通过优势专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通过加大对本院优秀青年医生的支持力度,结合医院自身发展方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搭建更加具有活力以及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梯队,让“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加强对于科研临床转化的投入,让优质的科研成果尽早落地造福广大患者。参考文献[1] 郑志涛中国医院管理,张永刚,2023,43(3):86.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路径探索-89.[J].ZhengqualityZT,ZhangManagement,2023,43(3):86developmentYG.ofExploringpublic-89.hospitalstheconnotation[J].ChineseandpathHospitalofhigh?[2] 郑大喜[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2004,20(1):16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3] 底涛,杨靖祎,刘梦迪,等-18.[J].DiInternetT,Yang中国医院hospitalJY,Liu,2023,27(6):81.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模式探究inMD,etChina[J].al.Research-83.ChineseHospitals,2023,27(6):ondevelopmentmodeof[4] 81刘迷迷-83.中的应用研究,王瑶,满坚平[J].医学信息学杂志,等.5G与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2022,43(4):14-19.LiuandMM,WangblockchaintechnologyY,ManJP,etintheal.constructionStudyontheofsmartapplicationof5G[5]
Journal许昌ofMedicalInformatics,2022,43(4):14-19.hospital[J].量发展的思考,孙逸凡,[J].董四平中国医院管理,等.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公立医院高质,2023,43(1):10-13.XusmartC,Sunhospitals[hospitalsYF,Dong].ChinesetopromoteSP,etal.Hospitalhigh?qualityReflectionsontheconstructionofManagement,development2023,of43public10-13.J(1):[6]
陈江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肖良成,李礼安[J].,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后疫情时期公立医院单体多院区,2022,29(2):103Chen-106.hospitalJ,Xiaopost?epidemicandmultipleLC,LiLA,etal.Practiceandexplorationof"one2022,29(2):103period[districts"-106.J].ChinesedevelopmentHealthQualityinpublicManagement,hospitalsin[7] 吴灿18(8):472.论医院管理学科的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WuC.Development-474.oftheacademicdisciplineofhospital[8]
沙静华2002,18(8):472administration[J].-474.ChineseJournalofHospitalAdministration,养路径的研究,缪琪,[J].沈燕,中国卫生标准管理等.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医院人才培,2023,14(3):70-74.ShacultivationJH,Miu[9]
China马洪瑶HealthpathQ,StandardbasedShenonY,etal.ResearchonhospitaltalentManagement,2023,14(3):70high?qualitydevelopmentconcept[-74.J].研工作新定位与新思考,张向荣,汤晓红[J].,等.中国医院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公立医院科,2022,26(8):38-40.MathinkingHY,Zhanghigh?qualityofscientificXR,Tangdevelopment[researchXH,J].worketal.ChineseinNewpublicpositioningHospitals,2022,26(hospitalsbasedandnew8):on[10] 38陈芃-40.中外企业家.基于“,2016(32):105转化医学”背景下探索医院科研管理新策略-106.[J].[11] 余红星题及对策研究,范新语[J].,赵欣如中国医院,等.,2024,28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1):2-6.YucountermeasuresHX,FanXY,ZhaobyXR,high?qualityetal.Researchdevelopmentonproblemsofpublicand[12] hospitals[J].陈明波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梁沛枫Chinesefaced.DRGHospitals,2024,28(1):2[J].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6.中国医院,2024,28(1):12-14.ChenofpublicDRGMB,Lianghospitals[J].paymentPF.modeTheChinesereforminfluenceHospitals,2024,28ontheandhigh?qualitycountermeasure(1):12developmentanalysis-14.of[13] 周雪路径,[J].姜枫卫生经济研究,朱慧兰,等.公立医院数字化转型,2023,40(12):60-62.:内涵、意义与ZhoutransformationX,Jiangpaths[J].HealthofF,publicZhuEconomicshospitals:HL,etsignificance,al.Studyconnotationonthedigitaland[14] 王赛提升管理部门效能路径探索,花蕾,岳小林,等.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北京某公立医院Research,2023,40(12):60-62.[J].中国医院,2023,27(12):64Wang-67.improveS,theHuaefficiencyL,YueofXL,publicethospitalal.ExplorationmanagementofpathwaysdepartmentstoinChineseBeijingHospitals,2023,27undertheperspective(12):64ofhigh?quality-67.development[J].(2023-12-24收稿,2024-02-01修回)
篇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在推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任务,是我国医改的重要领域。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需加强思想引领、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综合推进提升公立医院的发展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健康保障。
首先,我们要加强思想引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立医院的服务品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推进医学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加强医疗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优质、可靠的医疗服务。
其次,要加强公立医院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公立医院需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等,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得到有序、高效的开展。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最后,要加强医疗费用控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医疗费用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公立医院也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了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公立医院要加强成本管理,优化劳动力和资源配置,提高医疗管理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医改等工作,减少患者的负担,同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医患双方的共赢。
最后,让我们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多方合作和探索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由“医疗”向“健康”全面转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接上我的讲话,我想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医疗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而公立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将使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公立医院可以满足
广泛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良性、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挑战: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众多因素使公立医院在发展中面临各种挑战。严峻的医疗资源紧张形势和人才流失造成的医疗服务能力下降、医疗安全管理不当带来的重大医疗事故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医疗服务与医疗费用的矛盾关系也成为公立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化与公益性的平衡难度较大。
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始终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技能,加强医疗服务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估,充分发挥医疗中心或其他医疗组织对公立医院的帮助作用,加强医疗技术培训与学习,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三、规范管理与科学决策
公立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立全过程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与质量,将民生福利落实到行动中。同时,应科学决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医疗市场未来的走向,制定相应的医院发展规划(如效益、质量和服务规划),科学分析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实现以科学管理、聚合优势资源协同推进医院整体发展。
四、创新和提高医疗技术
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同时,医疗技术的创新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加强医疗技术和诊断技术的研发,推进医疗设备现代化,加强医疗设施的建设,引进更为合理的国际医学价值标准,不断提高诊疗效果,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五、健全医疗服务综合体系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完整的医疗服务综合体系,包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通证性、便捷性、可靠性、服务性与安全性。需要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医疗服务,使民众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医院、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公众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成本的优化,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合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谢谢!
篇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在推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家上午好!
分外荣幸能在这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起首,我代表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各位同仁的参与,并表示真心实意感谢大家对我省医院事业的长期关注和支持。
当前,我国医疗卫闹事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宽广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使命。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针对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共同沉思,总结阅历,找出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医院的管理、医院文化的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的培育等多个方面。起首,医院的管理需要更加科学、规范、高效。我们要深度探究和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模式,通过优化流程、提升效能,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满足度。其次,医院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强化医院的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同时,医院还要创新医学教育和培训模式,加强医学探究和学术沟通,培育更多高素养的医疗人才。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综合施策,推动医院内各个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起首,我们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评判体系,推行医疗质量责任制,强化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可靠。其次,医院还
要加大医疗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面对新的疾病和医学进展,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医院不行或缺的核心能力。我们要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息推行医疗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提高诊疗效果和疗效。同时,医院还要重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要推动医院与社会多元力气的合作,共同推行公立医院的进步。公立医院虽然具有公益属性,但依旧需要与社会力气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赢。我们要构建多元共治的医院治理模式,乐观与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拓宽医院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元化、综合化的医疗服务。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改革进步,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和评判,规范医院的运行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还要推动医院内外部环境的优化,加快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创设有利条件。
总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信任,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公立医院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宽广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气。最后,我祝愿本次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大家在沟通与探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指明前进方向。感谢大家。
高质量进步公立医院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渠道,承担着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公益属性。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公立医院在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长期以来的以药补医、重药轻医、不合理的管理体制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公立医院的进步。因此,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迫在眉睫。
起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加强医院内部的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人事、财务、药品等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公立医院还应重视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判和监测体系,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同时,公立医院要乐观推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其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的培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公立医院还要重视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的医疗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加强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提升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加强对非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整个医院团队的整体素养和服务水平。
第三,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公立医院应依据人口结构、疾病谱等因素,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的布局和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公立医院还应加强与社会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另外,公立医院还应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的合作,实现医药产业的良性互动,提高
药品的质量和可及性。
第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公立医院应乐观拓宽医院的服务领域,进步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公立医院还应加强与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借助各方力气丰富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最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改革进步,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和评判,规范医院的运行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还要推动医院内外部环境的优化,加快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创设有利条件。
总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医院内部改革和创新、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拓宽医院的服务领域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公立医院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宽广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气。我信任,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公立医院一定能够不息创新进步,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目标。
综上所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医院内部改革和创新,公立医院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们不息增长的多元化医疗需求。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培育和引进高
素养的医疗人才,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宁职业素养,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公立医院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医疗服务的布局和流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强度。同时,公立医院还应乐观拓宽医院的服务领域,进步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与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环,借助各方力气丰富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改革进步,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和评判,规范医院的运行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还应推动医院内外部环境的优化,加快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进步创设有利条件。
总之,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进步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加强医院内部改革和创新,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拓宽医院的服务领域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公立医院才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宽广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气。信任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公立医院将不息创新进步,实现高质量进步目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篇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我深知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想谈一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医院作为一个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高质量的发展是其核心任务。只有医院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手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市民的就医满意度,提升社会公众对医院的认可和信任度。
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首先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推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模式。其次是积极推进医疗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医院的科技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医院还应加强服务意识培养,提高服务态度和水平,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实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团队合作。医院是一个大的协作系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医院的发展。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团队合作,形成共同努力的集体智慧。
最后,我想强调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了让广大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关怀。因此,我们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切实解决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总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刚才我谈到的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些重点任务只是冰山一角,现在我想进一步探讨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议题。
首先,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是医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石。我们应当积极引进国内外前沿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以提供更准确、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科研机构与医院的合作,建立科研团队,开展创新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其次,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管理创新。医院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管理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就医体验。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可以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细化流程、标准化操作、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提高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益性。
第三,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医务人员是医院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加强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意识。
另外,医院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医院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推动医疗服务的优质化。可以举办医疗健康讲座、义诊活动,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等,借助社会的力量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医院中,除了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外,还有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科研人员等各个岗位和部门。我们应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大家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医院的长足发展,为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篇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医院发展和运营管理高峰论坛”在沪开幕
2023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意见发布后,全国多省市医院召开了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工作推进调度会。
近期,在沪举办的“强医院护公益惠社会,健康中国·医院发展和运营管理高峰论坛”上,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政府管理者、全国各级医院院长、医疗服务机构管理者也深入探讨了医院管理与运营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聚焦医院发展与运营管理的新模式,旨在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公立医院既要提高其微观运行效率,又要关注以较低成本实现治疗效果的中观效率和以较低社会成本维护人民健康的宏观效率。
“推进实现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的现代化并非易事。”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坦言,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清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和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要把医院发展放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探讨如何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技术能力的不断进步,有效提升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指出,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总结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医院的公益性导向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的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以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张宗久强调,医院运营管理的前提一定是公益性,公益性的基础是运营管理的基础性保障,运营管理的政策设计和整个流程理念设计必须建立在公益性的基础上。同时,要化解医院发展和运营管理的矛盾,医院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人、财、物、技术等资源配置活动愈加复杂,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亟需坚持公益性方向,加快普及内部运营管理的短板和弱项,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但从近期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数据来看,当年仍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部分城市二级公立医院迫于经营压力正在寻求转型。
在平衡医院经济性及公益性这一难题上,亦有多年医院管理经验人士分享称,医疗服务质量始终优先,医疗服务品质是医院竞争与生存的唯一利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外部评鉴并利用多种品管工具,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品质。另外,临床需结合大学医学基础研究。强医院,植根于强的科室。当然,也要注重医院营运财务管理。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方面,我国已经连续几年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今年3月,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鲁翔表示,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强化运营管理,需要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做到有效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优势、快速提升医院核心竞争优势。
鲁翔认为,企业运营非常明确,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而医疗机构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属性,但也要引入部分企业运营的思维,更精细化地管理,提高自身效率。在医院运营上,我们还在继续摸索。
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黄力谈及新形势下供给侧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时指出,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医院的生存之本、必由之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发展模式上,要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过渡,借此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在运行模式上,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精进,以提升新效能,激活();在资源配置上,要从物质要素向人才要素转变,建设新文化,加强党的建设。
作为唯一一家在海峡两岸双上市的医疗企业,此次论坛的协办方()见证了中国各级医院的发展。合富医疗集团董事长、合富中国总经理王琼芝表示:“国内医院目前在设备引进或在医院建设等方面都非常先进,一线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都已具备了国际级水准,但在医院运营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上还有待提升。未来,医院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运营管理工具来改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病患满意度。”据悉,合富中国遵循国家对医院
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开展业务,提出“决策分析一体化平台”建设,强化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融合,通过对运营数据进行标准化、集成化、自动化处理,实现数据共享,强化数据应用,为医院运营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通过合富中国搭建的海峡两岸交流平台,来自中国台湾、广东、江西、湖南、上海、江苏等地医院管理专家后续将继续深入探讨医院管理与运营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将国家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篇六: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培训发言:全方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培训发言:全方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培训发言,主题是“全方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与之相应的挑战之时,如何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享培训内容。
首先,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公立医院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科室设置、合理分配医疗人员,加强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等措施,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还可以引入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通过跨区域的医疗资源共享,解决医疗服务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其次,提升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因此,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此外,要加强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大对医疗人员的激励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体团队的协作效能。
其次,优化医疗管理体制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建立科
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这包括完善医院内部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决策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促进科室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另外,公立医院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健全医院与医保机构、政府、患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形成利益共享的良好合作关系。
最后,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为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改进带来了新的机遇。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医院与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转化,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撑。
各位领导、同事们,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既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今天的培训,能够增加大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感谢大家!谢谢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层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领导层需要具备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论,推动整个医院团队的协作效能提升。首先,领导层应该具备开放、包容的思维,鼓励和支持团队成员的创新和尝试。这样才能在医院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同时,领导层还要积极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领导层还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和发展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体团队的协作效能。
除了领导层的作用,优化医疗管理体制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医疗服务的提供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来保障。首先,医院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流程的顺畅和高效。同时,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决策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减少管理风险。此外,医院还应该促进科室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打破各自为政的壁垒,形成一个合作高效的团队。另外,医院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建立健全与医保机构、政府、患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形成利益共享的良好合作关系。只有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医疗服务的提供和改进带来了新的机遇。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公立医院还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支撑。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效果和效率,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为了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要关注人才队伍建设。优秀的医疗团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此外,公立医院还可以引进国际化的医疗管理经验和人才,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公立医院还要关注医疗团队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控和管理。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公立医院的核心任务
和责任所在。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和评估。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医疗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要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创新,关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只有通过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为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而奋斗!谢谢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任务,经过对其管理体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优化管理体制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权责关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可以增强公立医院的管理效能。此外,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注重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医疗服务的提质增效。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与医疗服务的融合,可以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科技含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第三,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同时,引进国际化的医疗管理经验和人才,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是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最后,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加强对医疗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只有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提升公立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要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创新,关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这些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公立医院作为国家的重要医疗机构,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而奋斗!谢谢
篇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月19日,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
会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
次挺进。
会议审议通过九份文件,其中有两份文件直接与医疗、医药
工作相关。分别是《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
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会议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推动公立
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
事业公益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健全现
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更好提供
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监管创新,加强监管队
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坚决守住
药品安全底线。
要系统总结这次抗疫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突发重特大公共
卫生事件中检验检测、体系核查、审评审批、监测评价、紧急使
用等工作机制,提升药品监管应急处置能力。
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
今年2月8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国
家
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力争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
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
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
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马晓伟强调,要牢牢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要深刻认识公立医院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变化,首先是
要面对长期艰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
二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马晓伟提出,公立医院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管理革新、服务
更新才能满足新需求。
同时,要深入查找公立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宏观上,公立医院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匮乏、区域分
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
在微观上,公立医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运营管理精细化程
度不高、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还有待提高等。
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将危机转化为推
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2021年医疗管理工作五大部署
202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
贺胜作了
2021年医疗管理工作部署。
一、坚持疫情防控和日常服务相结合
发热门诊管理。务必2小时内报告病例,4—6小时内回报核
酸
检测结果,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定点医院管理。指定综合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
点医院,严格落实〃专院区病区,专门收治〃
〃专设施设备,专
门使用〃要求,人流、物流、空气流实现物理隔离。
核酸检测能力。在保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
和县域内1家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础上,分大区储备可移
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充分发挥第三方实验室力量,确保局部疫
情发生时能随时调用,并尽可能划大〃包围圈〃,将可能的无症
状感染、密接、次密接〃一网打尽“。
院感防控。坚持〃零感染〃目标,坚决防止院内感染事件发
生。
医疗救治。坚持〃四集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坚持前期行
之有效的做法,加强组织协调、医疗力量调配和医疗设备配备,确保〃应收尽收〃
〃应治尽治〃。
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严格落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护力量在
接种点值守要求,切实做好接种后留观和随访服务,确保及时发
现并有效处置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疫情信息报告。强化疫情监测预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
报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瞒报、漏报、迟报疫情信
息。
人员培训演练。要围绕病例发现、报告、隔离、规范化诊疗
和核酸检测、院感防控、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开展全员培训,组
织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和水平。
医疗服务保障。要做好假期值班值守,发热门诊、急诊、呼
吸科等重点科室24小时值守。要切实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同
时,组织做好日常医疗服务工作,特别是血液透析、放化疗、孕
产妇、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
二、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相结合
一手抓存量改革,深挖现有资源潜能。一手抓增量发展,促
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延。
抓存量
----
区域协同。加强慢性病分级诊疗管理,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和
通道,制定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构建整
合型服务体系。
机构协同。持续推动医联体建设,加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
医共体网格化布局管理,落实〃分区包段〃要求,共享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逐步建立医疗机构间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分
工协作模式。
专科协同。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推动多学
科联合诊疗模式,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
查房制度。探索心脏中心、神经中心、肿瘤中心等综合学科发展
模式,促进专科协同发展。
人员协同。鼓励药学、护理等团队参与多学科联合诊疗,推
进居家社区药学服务、居家护理服务,推动医、药、护、技四支
队伍的协同发展。
抓增量——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要制定〃十四五〃
建设方案,推进委省共建试点,启动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一院多区发展建设。研究出台引导大型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
展的政策,既要控制单体机构规模扩展,又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
扩容
倍增、区域布局协同发展。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研究〃十四五〃期间的建设规划,推动
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探索标准化建设评估方法,建立以能力、质量、安全、效率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三、坚持深化改革与改善服务相结合
重点从〃三加强、三推广〃入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三加强”——
加强诊疗行为管理。建立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临床路径等
数据信息库,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促进合理医
疗检查。
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继续加强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考核,做
好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重点监控药物等临床使用管理。加强
药师队伍建设,完善药学服务相关规范。
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结合行业作风建设、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指导医疗机构提高临床应用规范化水平。同时,要巩固改善医疗
服务行动计划的成果。
“三推广”——
推广新模式,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一站式
服务等服务模式常态化制度化,继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
推广新技术,鼓励高水平医院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
发、使用、推广新技术,促进和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
转化。
推广新手段,以智慧医院建设为目标,加快信息系统整合集
成,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
层,发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提质增效作用。用医疗服务的新模
式、新技术、新手段,为患者提供看病就医的新体验。
四、坚持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事前——
一方面要完善四类政策。机构管理政策。修订医疗机构基本
标准,明确办医新业态准入标准与流程,加强互联网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命名、科室设置等,强化依法执业意识。专科管理
政策。完善诊疗科目名录,加强登记管理,明确临床专科建设发
展与能力标准。人员管理政策。做好《药师法》制定和《执业医
师法》修订,加强队伍建设法律保障。技术管理政策。加快出台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条
例,启动基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伦理性四个维度的技术
评估。
另一方面要把好准入。机构准入。要制定〃十四五〃医疗机
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严格落实医疗机构管理相关标准与要求。
人员准入。稳步推进医师资格考试改革,继续组织好短线医学专
试点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技术准入。以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
管理为重点,动态调整限制类技术目录,完善省级限制类技术质
业加试,全
实施计算机化考试、固定合格分数线、〃一年两试〃
控平合建设。
事中事后——
加强监管,重点要发挥好绩效考核、评审评价的〃指挥棒〃
作
用。一要持续推进绩效考核。二要持续推进医院评审评价。三
要持续推进电子证照管理。大多数省份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
证照申领率超过了
90%。下一步,要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定期考
核等工作,推动信息化从准入环节向执业环节延伸,提升医疗行
业综合治理能力。
五、坚持保证质量与提升效率相结合
医疗质量与安全——
在建设好各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的基础上,要加强省级、地
市级质控中心建设。持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以
单病种质控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质量管理。需要特
别强调的是,要持续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提升服务效率——
要落实〃急慢分治〃要求,推进日间手术、日间放化疗等服
务模式,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T本〃的智
慧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效率。
篇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研讨会记录
一、会议地点:会议室
二、会议时间:xxx年x月x日x点
三、主持人:李院长
四、参加人:全体医院人员
五、主要议题及意见
x月x日,医院在会议室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专题研讨会。会上,李xx院长对医院近年来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xxx年等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生活、丰富组织活动等各方面入手,加强组织建设;二是要严格按照医院标准和组织程序,进取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三是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合理要求;四是要加强管理,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加强引导,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五是要加强医院医生、护士廉政建设,要做好宣传,加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六是要加强管理,强化内功,使医院进一步真正走上内涵发展道路。
李xx院长指出,全体医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职责意识和效率意识,全体职工同心同德、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共同为医院建设和发展建功立业。
篇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
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领导、同仁们:
我非常荣幸能在此次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我深知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医疗行业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经验。
首先,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优秀的医疗技术和专业人才。在现代医疗领域,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鼓励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提升各自的专业水平。
其次,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康持续的财务支持。作为一家医院,我们需要保持强大的财政实力,才能保证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精心管理财务收支,健全财务监管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渠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投资手段,增加投资收益,为医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财务支持。
第三,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紧密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一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一。我们应该总是保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眼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我们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
的信任和关系。同时,也需要重视医生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增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班子。我们的领导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又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发掘优秀的医院领导人才,并且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医院能够在不断的践行中,取得更为迅速和稳健的发展。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直播 高质量 研讨会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