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7篇

时间:2022-08-27 12:40:04 浏览量: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7篇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应由学生本人按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认真誊写) 姓名张晓斌 班级06行政管理 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7篇,供大家参考。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7篇

篇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 应由学生本人按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认真誊写)

  姓名 张晓斌

 班级 06 行政管理

 院系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

 李向阳

 一、

 课题名称

 (即:

 论文标题, 用宋体小四号字)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 成因及对策

 二、

 课题内 容

 (用宋体小四号字)

 1、 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 就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和建议。

 三、

 课题任务要求

 (由指导老师提出, 用宋体小四号字)

 1.

 2.

 3.

 4.

 5.

 写作前要进行一定量的阅读。

 观点正确, 论证充分。

 结构合理, 逻辑严密。

 语句通顺, 无错别字。

 本人独立完成。

 四、

 同组设计者

 (一般都填:

 无)

 五、

 主要参考文献 (用宋体小四号字)

 顺序是:

 期刊:

 作者姓名. 文章名. 期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 起始页码 书籍:

 作者姓名. 书名. 版次(第一版不标注)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 [1] 蔡仁华.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

 [2] 国 务院 新闻 办公 室. 中 国 的 劳 动 和 社会保障状况 [ J ]. 社会保障制度, 2002(7)

 [3] 刘书鹤. 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 ] 北京: 人口研究, 2001(5)

 [4] 张立荣.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 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6)

 [5] 苏振芳 社会保障概论[M] 北京: 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2

  指 导 教 师 签 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此任务书装订时放在毕业设计报告第一页)

 毕 业 设 计( 论文)

  题目 :

  (论文题目用四号黑体字)

  论

 文

 摘

 要

 (文字用宋体小四号字、 1. 5 倍行距(下同) ) 2004 年 7 月 16 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加快推行“代建制”。

 此举, 对各地正在进行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 无疑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本文在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和代建制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对代建制的优势以及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分析比较我国各地代建制模式的异同。

 介绍了国内学者专家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相关措施, 分析代建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某防震减灾中心大楼项目 试行代建管理工程和上海市大连路越江隧道建设工程项目实例论证了代建制的好处。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如何进一步加强代理行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如何建立代理协会有叫好的借鉴作用; 为未来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普遍实行代建制提出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代建制;

 政府投资 ;

 项目 (要求给出 3-4 个关键词, 用宋体小四号字)

 毕 业 设 计( 论文)

 目

  录

  (大小标题均用宋体小四号字)

 论文摘要……………………………………………………………………………Ⅰ

 目录…………………………………………………………………………………Ⅱ

 (注意:

 以下各标题的页码从 1 开始编)

 引言……………………………………………………………………………………1 一、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现状(一级标题)

 …………………………… 2 1. 项目法人型(二级标题)

 ………………………………………………………2 2. 工程指挥部型……………………………………………………………………3 3. 基建处型…………………………………………………………………………3 4. 代建型……………………………………………………………………………3 二、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5 1. 混淆管理主体和项目业主………………………………………………………5 2. 管理方式不明确…………………………………………………………………6 3. 管理制度不健全…………………………………………………………………6 三、 代建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发展方向……………………………………………8 1. 代建制是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8 2. 实行代建制初步的效果…………………………………………………………8 3.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意义和作用……………………………………………8 4. 代建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9 5. 各地代建制模式………………………………………………………………

 9 6. 关于代建制模式的完善与推广……………………………………………… 10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说明:

 1、 结构还可以是: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2、 要求收入目录的必须是两级标题(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

 毕 业 设 计( 论文)

  引

 言(标题用 3 号黑体字)

 (正文 300-500 字, 用宋体小四号字, 行距 1. 5 倍(下同) )

 政府投资项目是实施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政府投资项目对经济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由于我国每年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 政府投资项目所占的比重很大。

 近年来,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 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

 但是,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存在薄弱环节, 因而出现诸如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 滋生腐败现象等问题。

 因此, 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亟需实行改革。

 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产物一代建制, 自其推出之同起, 就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烈讨论的课题。

 在实践中, 许多政府投资项目也己经或正在以代建制的方式操作, 不少省市甚至已在法律层面上对其进行了定义和规范。

 但是, 无论在理论的层面上, 还是在经验的层面上, 目前各有关方面对代建制的实行在认识上仍存在分歧, 不少代建单位对自身的定位及改革方向并不清晰。

 因此, 进行代建制的进一步研究、 推进代建制的完善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投资领域的重要议题。

 (注意:

 以上留空, 每一个大标题都要从下一页开始----- 即:

 另起一页。)

 毕 业 设 计( 论文)

  一、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现状(标题用 3 号黑体)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 的管理方式的变革与我国项目 的投资主体格局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项目的投资主体格局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50 年代初至 70 年代末, 为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 第二阶段是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格局。

 在第一阶段的不同时期, 项目的管理方式分别采取过建设单位自营、 甲乙方承发包、 投资包干、 项目指挥部方式等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总的现状可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各自为政, 多头管理”。

 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主体较多, 呈多元化现状。

 计委负责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文件与概算审批等; 财政部系统负责资金拨付、 财务结(决)算, 支付审核等;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过程中具体施工问题的协调和监管;审计机关负责建设资金审计, 重点检查各地政府及计划、 财政等投资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是否按国家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度拨付、使用资金, 资金投向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 专款专用, 有无截留、 挤占、 挪用、 损失浪费等问题。

 项目使用部门作为建设单位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性很强的部门行政主管单位, 如铁道、 水利和交通部门等, 它们往往长年有建设项目, 其在各自行业系统内包揽计划、 财政、 建设等全部职能; 另一类大多是“一次性业主” 的房屋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 如文化、 教育和卫生等部门。

 这些单位由于缺少工程建设的专业经验, 致使许多业主行为不规范, 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腐败滋生、 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另外, 政府投资项目绝大多数属于无收益或非盈利的公共项目,没有增殖保值、 还本付息的压力, 建设单位往往因为缺少投资约束机制而有无限增大投资的倾向, 从部门利益和个人政绩等出发, 也是投资越多越好。

 使用单位对投资项目的企盼往往会导致“钓鱼工程”、

 “三超工程” 的出现。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国目前采用的几种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

 目前, 国内各地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管理方式有:

 项目法人型、 工程指挥部型、 基建处型和代建型等。

 毕 业 设 计( 论文)

  1. 项目法人型(二级标题用 4 号黑体)

 按照国家计委计建设(1996) 673 号文《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 经营性建设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性机构,对项目的策划、 资金筹措、 建设实施、 生产经营、 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 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最著名的当属三峡工程, 深圳的盐田港、 上海浦东自来水厂、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 地铁工程以及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等。

 我国现行的项目法人制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完全按照一计建设(1996) 673 号规定含义而组建的项目法人, 由政府发起, 吸引外来资本或民营资本共同组建, 项目建成后由项目法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 如上海浦东自来水厂、 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还有一种仅仅是各级政府为了 完成一个项目 并确保运营而采取的一种企业化运作形式, 这些项目法人往往是由政府某个部门为项目而专门组建, 所有费用从项目管理费中列支, 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也依靠政府拨款解决, 如高速公路项目、 青岛浮山绿化项目。

  2. 工程指挥部型

  该机构一般临时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 项目完成后, 即宣布解散。

 目前, 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 市政工程以及环境治理工没有常设的基建管理机构, 在实施项目时也常常会临时组建工程管理班子, 一般称为项目筹建处, 管理方式与工程指挥部基本相同。

 工程指挥部的运转费用通常在项目管理费中列支。

 3. 基建处型

  各个行政部门(如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 以及一些项目较多的单位均设有基建处, 其编制及职能通常由人事部门在三定方案中予以明确, 经费由财政部门核拨。

 在这种模式下, 具体项目的实施一般由后者进行, 前者主要是进行常规性的行政性管理。

 4. 代建型

  这是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各省市、 地区通过探索而出现的对

 毕 业 设 计( 论文)

  政府投资项目的新型的管理方式, 按管理机构的性质分, 有政府机关型、 事业单位型、 企业型。

 (1)

 政府机关型。

 即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如陕西省在政府投 资项目要统一采购、 统一核算、 统一建设的改革思想指导下, 于 1998 年 4 月设立了“陕西省统一建设理办公室”, 现有公务员 21 人, 已完成投资 30 个亿。

 统建办统一做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重点工程的业主, 任务是负责全省政府投资项目的统一建设与管理, 把原属于各厅局(除水利、 交通等行业外 1 的建设项目统一管理、 建设, 并撤销设在上述厅局的基建处。

 统建办不经手资金, 工程图纸经审查、 投资总量经批准后, 施工单位报工作量, 监理单位现场代表审查签字, 报财政厅, 财政厅直接拨给施工单位。

 工程的质量评定省质量监督站进行, 质监站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

 工程完工后, 统建办向使用方交钥匙。

 (2)

 事业单位型。

 即政府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 从事建设项目的管理, 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局下设专门的项目建设管理公司, 该公司为非营利性机构, 专门负责政府投资的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管理。

 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 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也逐渐减少临时指挥部的形式,成立了一个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 负责北京市几十项重大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

 (3)

 企业型。

 即在项目计划确定以后, 由有关政府部门委托或招标选择一家企业代行业主职能。

 如重庆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 又是由专业人员管理, 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毕 业 设 计( 论文)

  二、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混淆管理主体和项目业主

  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 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出现了一些专业性集中实施的机种组织形式在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上没有什么区别, 有着共同的弊病:

 (1)

 缺乏专业性

  与国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设置专门机构不同, 我国一般是根据项目的需要临时设立项目管理班子, 管理者多不是专业人才, 造成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缺乏专业性, 管理质量很难提高。

 ①业主的专业人才力量欠缺。

 许多政府投资项目, 如学校、 医院、 自来水厂、污水产生大量的质量、 安全问题。

 ②管理机构重复设置。

 目前, 大量政府投资项目是由使用单位组建项目管理班子, 方式同益显见其弊端, 在政府投资项目上实施专业化管理己经势在必行。

  (2)

 存在同位一体化现象

  我国目 前大量政府投资项目 是由使用单位组建项目 管理班子, 造成投资管理、 建设组织实施管...

篇二: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论文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 1. 题目:

 应简洁、 明确、 有概括性, 字数不宜超过 20 个字。

 2. 论文摘要:

 摘要是一篇浓缩后的小论文, 体现“论文研究” 的主要原因、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取得的研究结果。

 在论文摘要中最好不要出现“本文”、“本论文”、“本研究”、“本课题” 等字眼, 尽量不出现序号、 注解、“文中”、“本章”、“介绍”、“讨论” 等表示方法。

 要有高度的概括力, 语言精练、 明确。

 一般约300 汉字。

 3. 中文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 3~5 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涉及的内容、 领域从大到小排列, 便于文献编目与查询。

 中文摘要中的“关键词” 不能出现英文缩写词, 实在不能回避之处, 也应用中文表示。

 例如:若需用“TCP” 作关键词, 那么应用“传输控制协议” 作关键词。

 4.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用词应准确, 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语句通顺;摘要中主语(作用)

 常常省略, 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 应使用正确的语态, 并要注意主、 谓语的一致, 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5. 英文关键词:

 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且翻译准确无误。

 6. 目录:

 写出目录, 标明页码。

 7. 正文:

 包括前言、 本论、 结论三个部分。

 (1)

 前言(引言):

 是论文的开头部分, 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 现实意义、 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 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 篇幅不要太长。

 (2)

 本论: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包括实验材料、 研究内容与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 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

 结论:

 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 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 加深题意。

 8. 注释: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 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 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可编入附录中。例如, 公式的推演、 编写的算法、 语言程序等。

 10. 参考文献: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 论文及其他资料, 参考文献至少 15 篇, 参考文献必须给出页码。

 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按论文(设计)

 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 或作为论文(设计)

 的组成部分。

 11. 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毕业论文的体会, 对在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 校内外专家、 实验技术人员、 同学等表示感谢。

 4. 2. 2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1. 标题:

 要求简洁、 确切、 鲜明。

 2. 中文摘要:

 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特点, 文字要精练。

 摘要约 300汉字。

 3. 关键词:

 从说明书标题或正文中挑选 3~5 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用词应准确, 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语句通顺;并注意主、 谓语的一致, 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5. 英文关键词:

 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且翻译准确无误。

 6. 目录:

 写出目录, 标明页码。

 7. 正文:

 包括前言、 本论、 结论三个部分。

 (1)

 前言(引言):

 说明本设计的目的、 意义、 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

 本论:

 ①设计方案论证:

 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

 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 比较); 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 新措施、 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②计算部分:

 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

 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元、 器件或零、 部件; 对应采用计算机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

 ③结构设计部分:

 包括机械结构设计、 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 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 计算机编程程序(包括使用说明)、 软盘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

 ④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

 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⑤方案的校验:

 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验算(即反推算), 包括系统分析; 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3)

 结论:

 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 分析其优点和特色、 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 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8. 附录:

 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 数据表格、 计算机程序等材料附于附录。

 9. 参考文献:

 在毕业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 论文及其他资料(15 篇以上), 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10. 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设计的体会, 对在完成课题设计研究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 校内外专家、 实验技术人员、 同学等表示谢意。

 4. 3 毕业论文(设计)

 的书写格式 1. 毕业论文(设计)

 按学校规定的要求, 用文稿纸书写或计算机打印(统一用 A4 复印纸打印), 默认纸张边距 (上下边距 2. 54 厘米, 左右边距 3. 17 厘米)。手写必须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 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打印格式要求一致。

 靠左边竖式装订。

 2. 毕业论文(设计)

 的封面要求统一使用九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封面(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网页上可下载)。

 3. 毕业论文(设计), 必须按照如下书写格式要求打印:

 (1)

 用统一封面, 封面上的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样式打印, 英文翻译应正确。

 (2)“目录” 两个字:

 四号黑体加粗, 居中, 下空二行为章、 节、 小节及其开始页码。“关键词” 三字(四号黑体)

 用中括号修饰, 每一个关键词中间隔开。

 (3)

 题目和标题 ① 论文(设计)

 题目为 3 号黑体字,

 ② 论文(设计)

 题目以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 二字(四号黑体加粗,

 字间空一格)。

 ③ “中文摘要” 中的内容:

 四号宋体(中文)、 四号 Times New Roman(英文), 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0”,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每段首行缩进为“2 字符”, 所有标点符号用中文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需要页码。

 (4)

 标题:

 每章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 下空两行为“节”, 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节” 下空一行为“小节”, 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

 换行打印论文(设计)

 正文。

 (5)

 中文关键词:

 置与摘要下方, 与摘要的最后一行之间有一空行间隔。“关键词” 三个字用四号黑体加粗, 用 [ 和 ] 两个符号(四号黑体加粗)

 将三个字括起来。

 其他的关键词用四号宋体(中文)、 四号 Times New Roman (英文),之间用中文状态下的逗号“, ” 分隔。

 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0”, 行间距为“1. 5倍行距”, 要设置悬挂缩进。

 (6)

 英文摘要:

 从新的一页开始“Abstract”:

 四 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居中, 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自动”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没有左缩进、右缩进和特殊缩进格式。

 英文摘要中的内容, 四号 Times New

 Roman , 段前、段后间距设置为“0”,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每段首行缩进“2 字符”, 使用“两端对齐”, 所有标点符号用英文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需要页码。

  (7)

 正文:

  字体(除章、 节、 小节标题和图表文字以外)

 采用小四号宋体(中文)

 字、 小四 Times New Roman(英文), 用中文标点符号, 段前、 段后间距均为“0”, 1. 5 倍行间距, 首行缩进 2 字符, 无需页眉、 页脚, 需要页码(阿拉伯数字, 居中)。

 如果论文(设计)

 篇幅较大, 分章节目的论文格式按以下要求书写。

 ① 论文(设计)

 的每一章开头必须新起一页。

 论文(设计)

 的每一章要用“第n 章 XXX” 引出。

 从前言的下一章开始为第一章, 最后一章全文总结直接用“结束语” 引出, 不要再标“第 n 章”。

 均采用四号黑体加粗, 居中, 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自动”,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没有左缩进、 右缩进和特殊缩进格式。

 在目录中要表示出来。

 ② 小节要用“n. m X X X”( 第 n 章的第 m 节)

 引出, 四号黑体, 左顶格对齐,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0”,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没有左缩进、 右缩进和

 特殊缩进格式。

 在目录中表示。

 每节的标题顶头原则上不要出现在一页的最后一行。

 ③ 子小节要用“n. m. k X X X”( 第 n 章的第 m 节第 k 小节)

 引出, 小四号黑体, 左顶格对齐, 段前、 段后间距设置为“0”, 行间距为“1. 5 倍行距”, 没有左缩进、 右缩进和特殊缩进格式。

 每节的标题一律左顶格对齐, 不在目录中表示。每节的标题顶头原则上不要出现在最后一行。

 ④ 每个章节内容的序号(1)(2)(3)

 …a. b. c. . . . (a) (b) (c) …按上述次序出现, 不要跨级出现。

 序号所在的行开头一律空两个汉字。

 尽量不要使用无序符号(如点、 圈、 星等, 诸如“√ 、 ●、 ☆、 ★、 ◎” 此类符号)。

 ⑤ 正文中图表格式 a. 论文中所有的图表都应有图表名称并编号, 且在图表下注明来源, 图表编号形式为“图 n—m”( 第 n 章图 m)

 或“表 n—m”( 第 n 章表 m)。

 b. 图表字体:

 图表编号、 名称用五号楷体, 图表内字体均用五号宋体(中文与标点符号), 五号 Times New Roman(英文)。

 c. 图表名称位置:

 图编号、 名称置于图形下面, 表编号名称置于表上。

  (8)

 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

 公式后应注明该公式按章顺序编排。

 (9)

 参考文献:

 按论文(设计)

 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 或作为论文 (设计)

 的组成部分。

 注明引用文献的方式通常有三种, 即文中注:

 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 例如(张军, 李平, 1998), 当文献作者多于 2 人时, 标注方法为(张军等, 1998)

 或(Alexander et al, 2003)

 , 如果文中已提到作者姓名,则只需在作者名后面用发表年份加圆括号标注, 例如“Alexander(1998)

 指出……”。

 脚注:

 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 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 文末注:

 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 编号以方括号括起, 放在右上角, 如[1] , [3~5]), 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 一节, 按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

 不同学科可能有不同要求,但都要按国标著录, 著录格式为:

 ①图书和专著注录格式:

 [顺序编号] 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3 人以内全部写上, 3 人以上只写 3 人再加“等”, 英文加“et al”). 书名. 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

 .译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例如:

 [1] 高景德, 王祥珩, 李发海. 交流电机及其系统的分析.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120~125 ②期刊论文的注录格式:

 [顺序编号] 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3 人以内全部写上, 3 人以上只写 3 人再加“等”, 英文加“et al”).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年号, 卷号(期号):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例如:

 [1] 李永东. PWM 供电的异步电机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电气传动, 1991, 4:52~56 ③会议论文集的注录格式:

 [顺序编号] 作者(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3 人以内全部写上, 3 人以上只写 3 人再加“等”, 英文加“et al”). 文章名称. 见(英文用“in”):

 论文集主编.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④学位论文

  [顺序编号] 作者. 题名. 【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 保 存 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4. 毕业论文(设计)

 的装订 封面(学校统一)

 →选题报告→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目录→正文→(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谢辞 以上规范要求各学院遵照执行。

篇三: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生涯的最后一次作业了将来后不后悔都是自己的抉择。成功是有公式的不在于你做的题多少而在于你会不会那个万能公式。加油我的战友们。你们很可以。

 。

 。

 。

 。

 任务书接收时间2011-12-19

 完成时间2012-4-15

  学生签字要手写不能打印

 开题报告和任务书都是一张不要两张写不完的可以把字号调调 毕业论文 设计 的工作计划要按周计划要写上具体做哪些工作。

 课题来源写自选或是实际工作等 课题类别同学们到网上查查看你的题目是属于哪一类的是机械设计制造还是机电一体化等等 同学们写好后先给徐老师看看再打印。

 论文要求同学们 3 月底完成。

 任务书 任务书是下达的任务以老师的口气写的开题报告是你怎么按照任务的要求去一步一步的做好。任务书工作计划最少写 5 到 6 个周。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工作计划最好简单写写和你选的题目有关的内容 比如说什么时间完成哪几个部分的设计增加点这样的内容不要和任务书一模一样。

 徐老师13863870219 武晨旭15165771907

 谢宁宁15063870310 邢继刚15154523581

 许志文13389005073 闫新潮15065032672

 杨珮绅15065787670 杨 新15106594971

 杨英楠13522994159 杨玉宝15154580279

 张旭明15106594995 赵东启15106586696

 郑伊南18396609663 周广林15063843022

 开题报告和任务书范本如下

 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院 部 专

 业 学生学号 课题来源 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或立题依据  机械手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搬运货物、分拣物品、代替人的繁重基于 PLC 的物料分拣机械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2007300080 自选 指导老师 班

 级 学生姓名 课题类别

 07 机械设计统本 01 班 康婷婷 机械设计制造 劳动。可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物料分拣机械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物料分拣机械手执行系统的分析与选择 (2)物料分拣机械手驱动系统的分析与选择 (3) 物料分拣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及思路 本文在纵观了近年来机械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机械手方面的设计对机械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用气动驱动和PLC控制的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了软、硬件各自的特点并进行互补优化。对物料分拣机械手的整体结构、执行结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其驱动系统中采用气动驱动控制系统中选择PLC的控制单元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初始化、机械手的移动、故障报警等功能。最后提出了一种简单、易于实现、理论意义明确的控制策略。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安排 第一周根据自己的论文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二周针对论文设计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周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和三稿。

 第四周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呈交与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系或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玉米脱粒机的设计 院部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7 级机械设计 01 班 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可达到综合训练能力、运用知识的目的。

 论文要求立论正确文理通顺简洁完整技术用语准确数据计算处理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图表完备绘图符合国家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与技术参数 脱粒机主轴为 750850minr栅格式凹板的直径为 320mm 其凹板的长度为 710mm 在主轴上设有四条钉齿条每条钉齿条上均匀分布着七个钉齿总共 28 个钉齿呈螺旋均匀安装以便玉米芯随螺旋钉齿的螺旋作用排出机体之外钉齿滚筒的直径为滚筒上的钉齿长度为 33.5mm 。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自己的论文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二周针对论文设计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周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和三稿。

 第四周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呈交于指导老师。

 接受任务日期 2009 年

 9 月 1 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学

 生

  (签名)

 年

  月

 日

 指 导 教 师

  (签名)

 年

 月

 日

 院长(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篇四: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件 1 :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撰写要求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是指导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 是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从事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依据。

 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 由教研室主任审定后, 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每个学生。

 任务书必须针对每个学生下达, 不能多人共用, 若是几人共同完成的选题, 必须是每人各有专题, 各有侧重。

 任务书一经下达, 不得随意改动。

 其内容包括:

 一、 基本要求 1、 工程设计类选题 明确设计具体任务, 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的具体要求、 该学生的侧重点、 主要的数据, 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开题报告、 设计说明书、 图纸、 译文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等) 等内容应填写具体、 明确。

 2、 软件开发类选题

  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 一般应包括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建立仿真模型, 编写计算机程序, 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等具体内容, 应完成的工作量要求(如开题报告、论文、 译文、 程序以及程序使用说明等) 要填写具体、 明确。

  3、 实验研究或科研类选题

  明确选题的来源, 具体任务目 标,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该学生的研究重点, 研究的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 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 开题报告、译文等) 应填写具体、 明确。

 4、 文科类毕业论文

  明确选题的任务、 方向、 研究范围和目 标、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 了 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论文文献评述、 译文等) 。

 二、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在确定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和明确基本要求后, 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 指导学生收集主要参考资料和参考文献。

 三、 按毕业设计( 论文)

 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计划 四、 完成日 期及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院系主任签字

  附表 1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

 题目

 设计 (论文)

 原始 参数

 设计 (论文)

 工作 内容

  续附表

 设计(论文)

 工作基本要求

 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

 教务处制 指导教师(签字)

 :

 教研室主任(签字)

 :

  院系主任(签字)

 :

  注:

 1、 不够可加附页 2、 左列名称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修改

  附件 2: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撰写论文的基础, 也是评定毕业成绩的依据之一。

 各科类专业学生在完成查阅资料、 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 都要向指导教师提出一份简明的开题报告。

 内容包括:文献综述( 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 的、 课题进度计划等。

  附表 2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班级:

 姓名:

 论文题目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三、 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

  四、 方案论证

 五、 进度安排

 六、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七、 教研室(或开题审查小组)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

 不够可以加附页

  教务处制

  附表 3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进程表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

 题目

 时间(按两周填写)

 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检查情况

 教务处制

  附表 4

 山东建筑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 申请表

 教务处制 院 系

 专业

 班级 学生 姓名

 校内 指导教师院系

 姓名

 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

 校外毕业设计(论文) 理由

 协作单位

 协作指导教师姓名 校内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院系意见:

 教学院长(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附表 5

 山东建筑大学 聘请毕业设计(论文) 协作指导教师登记表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

 称

 毕业学校

 学

 历

 外语语种

 工作单位

 电

 话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专业特长

 主要工作 经

 历

 主要指导内容和计划安排

 协作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协作单位负责人签字(公章) :

 年

  月

  日教务处制

  附表 6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检查表

 (学生用表)

 学生姓名:

  题

 目:

  1、 你是否按计划进度进行工作? 能否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你的工作态度和遵守纪律情况如何?

 2、 有何困难和要求?

  3、 平均每周与指导教师见面次数(或几小时)

 ?

  教务处制 注: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按院系规定的时间填写, 完成后以班级为单位交所在院系。

  附表 7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评审表

 题目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规范检查 中、 英文摘要 有 软、 硬件完成情况 完成 设计(论文)

 期间考勤情况 有无旷课 工作量、 工作态度 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

 未完成 论文字数

 开题报告 有

 无

 中期检查报告 有

 无

 外文资料翻译 有

 无

 字数

  无

  未完成

 累计旷课时间

  指导教师评分 (每项各占10 分, 总计40 分)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外语水平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任务情况及水平 总计 指导教师评(包括工作态度, 遵守纪律; 基本理论、 知识、 技能及外语水平; 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任务情况及水平、 能否参加答辩等方面):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注:

 各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附表 8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评阅人评审表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选题 情况 工作量 偏大

 适中 说明书(论文)

 版面质量 图样质量 优

 良 难易程度 偏难

 适中

 偏易

 过易

 过少 差

  偏少 中

 优

 良

  中

 差

 实物性能 符合指标要求 基本符合指标要求

 较差

 设计(论文)

 质量评分(正确性、 条理性、 规范性、合理性、 清晰、 工作量)(0—10 分)

 评阅意见:

  成果的技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0—10 分)

  总分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注:

 各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

  附表 9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小组意见表 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要求与水平评分(0-10 分)

  论文与实物的质量评分(0-10 分)

  论文内 容的答辩陈述评分(0-10 分)

 答辩小组意见: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回答问题的正确性评分(0-10 分)

 教务处制

  附表 10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成绩评分表

 院系:

 班级:

 姓名:

 题 目 序号 评价内容 满分 评分 指导教师评分 1 工作量、 工作态度 10

 2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外语水平 10

 3 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4 完成任务情况及水平 10

 评阅人评分 5 工作量、 论文质量 10

 6 成果技术水平 10

 答辩小组评分 7 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要求与水平 10

 8 设计、 论文、 软件及实物的质量 10

 9 答辩讲述 10

 10 回答问题的正确性 10

 总分

 教务处制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表 11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提问录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设计(论文)

 题目:

 提

  问

  人:

 答 辩 日 期 :

  年

  月

  日

 答辩所在院系:

 序号

 提

 问

 主

 要

 内

 容

 对答辩学生回答问题的评语

  注:

 1、 务请答辩委员在答辩时填写。

 2、 答辩结束时当即交给答辩委员会主任, 以便整理总结。

  附表 12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变更表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原定题目 更改后题目

 更改原因(请详细填写并注明对更改后题目的准备情况):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分管教学院长(主任)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

  附件 3: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由题目 ( 标题)、目 录、 摘要、 引 言( 前言)、 正文、 结论、 谢辞、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 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标题:

 设计课题名 称, 要求简洁、 确切、 鲜明。

 2、 目 录 3、 中外文摘要:

 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特点,文字要简练。

 4、 前言:

 应说明本设计的目 的、 意义、 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简述本课题在国内( 外)

 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 正文:

 ○ 1 设计方案论证:

 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

 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 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 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如采用了 何种新技术、 新措施、提高了 什么性能等)。

 ○ 2 计算部分:

 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相当的比例。

 ○ 3 设计部分:

 这也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 包括实验方法、

  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视课题而定)。

 ○ 5 方案的校验:

 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 即反推算)

 , 包括系 统分析; 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6、 结论:

 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 分析其优点、特色, 有何创新, 性能达到何水平, 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7、 谢辞:

 简述自 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 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 表示谢意。

 8、 参考文献与 附录:

 在说明书的谢辞之后, 应列出 主要参考文献, 并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 数据表格、 计算机程序等附予说明书之后。

 二、 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 1)

 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 明确, 要有概括性, 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 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标题的字数要适当, 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

 ( 2)

 目 录 ( 3)

 摘要 摘要也称内容提要, 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方法和观点, 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应反

  映整个论文的精华。

 中文摘要约 300 字左右为宜, 同时要求写出 250 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

 摘要应写的扼要、 准确, 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

 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用精炼、 概括的语言表达, 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 2 要客观陈述, 不宜...

篇五: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题目 IEEE 802. 11g 无线网卡 Baseband 的 FPGA 验证和接口设计 专业 自动化 学号01020504姓名 宋

 威 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

 Baseband 为 802. 11g 协议中物理子层(PHY)

 的实现, 最终由硬件电路实现, 并集成在一片数字芯片上。

 数字芯片的设计周期长, 而利用 FPGA 实现其逻辑功能进行功能验证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所以在 Baseband 的代码生成 ASIC 电路并流片之前, 需要用 FPGA 对这一部分的逻辑进行充分的验证。整个课题涉及到 Verilog 和 VHDL 设计, 第三方代码的应用, Baseband 和上层(MAC)

 的接口设计, 代码调试和 FPGA 验证等内容。

 基本要求:

 1. 编写 ARM APB 总线和 Baseband 的接口;

 2. 替换 ASIC DesignWare 为 FPGA 的 IP core 以便 FPGA 实现;

 3. 编写 Baseband 和总体软件测试环境 DummyMac 的接口实现软件测试;

 4. 用 FPGA 实现 Baseband 的硬件验证。

 主要参考资料:

 IEEE std 802.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 802. 11 Wireless Networks:

 The Definitive Guide,

 Mattbew S. Gast,

 O’Reilly 《Verilog HDL 高级数字设计》, [美]Micheal D. Ciletti, 电子工业出版社 《VHDL 设计:

 表示和综合》, [美]Jams R. Armstrong,

 F.

 Gail Gray, 机械工业出版社 ModelSim(Advanced Verification and Debugging)

 SE User’s manual,

 Mentor Graphics Crop.

  完成期限:

 2005. 6 指导教师签章:方穗明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05 年 3 月

 日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无线局域网(WLAN)

 是近年来新兴的网络接入方式。

 其宽带和可无线接入的特性,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高速上网的需求, 正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

 802.11g 是 IEEE 802 标准化委员会于 2003 年最新批准的 WLAN 物理层和媒体访问子层协议。

 支持该协议的网卡能在 2.4GHz 频段上提供最高 54Mbps 的数据传输率, 并完全和上一代 802.11b 网卡兼容, 势必成为下一代无线网卡标准的主流。

 本文主要内容围绕 802.11g 网卡的基带设计和验证展开。

 论文的前半部分, 叙述了 802.11g 物理层当中使用 OFDM 调制方式的基带的结构, 以及各个模块的原理与功能。

 详细分析了基带与其它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

 论文的后半部分则针对基带的验证, 分析了 FPGA 验证的流程与其中应当注意的种种问题。

 整个论文建立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与调试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接口设计当中的异步问题、 异常处理、 状态机构成、 APB 从设备的设计、 ASIC 设计与 FPGA 设计的转换、 硬件代码的综合、 FPGA 的布局布线等等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能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增进读者对 802.11g 基带、 接口设计和 FPGA 验证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WLAN; 802.11g; FPGA 验证; OFDM; 基带

 I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s a novel method for network connection. Since its capability of providing wider broadband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to network, it is been accepted and preferred by more users day by day. The 802.11g protocol is newly published by IEEE 802 protocol group, which specifies the behaviors of MAC sub-layer and PHY layer. The network cards which support this protocol can provide a data transmit speed up to 54Mbps on 2.4GHz ISM band. Furthermore, it is absolutely compatible with the 802.11b network card, which is popular today. It is convinced that, the 802.11g network cards will take place of other cards, becomes the mainstream network car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My thesis includes two main sections, the design of 802.11g baseband and FPGA verification.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whole baseband, with the functions and theories of each block in it, and detailedly analyzes the interfaces between baseband and other modules. After this section,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tool flow and the problems I encountered, specified to FPGA verif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design and debugging of an actual project, my thesis puts emphasis on a serial of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problems of asynchronous interfaces, the process of exceptions, the structure of state machine, the design of APB slavery device, block conversions between ASIC and FPGA, the synthesis flow of RTL code, the place and route of FPGA, etc. With another expectation, I hope this thesis can improve my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802.11g baseband, design of interface and FPGA verification.

 Keywords: WLAN; 802.11g; FPGA verification; OFDM; Baseband

 II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要

 ………………………………………………………………………………………… Ⅰ

 ABSTRACT

 ……………………………………………………………………………………. Ⅱ

  1

  绪论………………………………………………………………………………………… 1

 1.1

 802.11 无线网卡的背景及其分类……………………………………………………… 1 1.2

 FPGA 验证概述………………………………………………………………………… 3 1.3

 本文结构……………………………………………………………………………….. 4 2

 802. 11g Baseband 的结构分析…………………………………………………………… 5 2.1

 802.11g 无线网卡的总体结构………………………………………………………… 5 2.1.1

 无线网卡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位置…………………………………………… 5 2.1.2

 无线网卡的基本结构……………………………………………………………… 7 2.2

 Baseband 的结构分析………………………………………………………………….. 8 2.2.1

 Baseband 的整体结构……………………………………………………………… 8 2.2.2 OFDM 的基本原理…………………………………………………………………. 10 2.2.3

 MAC 层接口(MAC Interface)

 …………………………………………………. 13 2.2.4

 扰码器(Scrambler)

 …………………………………………………………….. 15 2.2.5

 卷积编码器(Convolutional Encoder)

 …………………………………………. 16 2.2.6

 维特比解码器(Viterbi Decoder)

 ……………………………………………… 17 2.2.7

 交织器(Interleaver)

 ……………………………………………………………. 21 2.2.8

 布局器(Mapper)

 ……………………………………………………………….. 22 3

 Baseband 的接口设计……………………………………………………………………… 23 3.1

 Baseband的接口概述…………………………………………………………………. 233.2

 Baseband 和 MAC 的接口设计………………………………………………………. 23 3.2.1 结构功能概述……………………………………………………………….. 23 3.2.2

 PLCP 信头的组装与去除………………………………………………………… 24 3.2.3

 跨时钟域的数据传递…………………………………………………………….. 25 3.2.4

 发送持续时间计算………………………………………………………………. 28 3.2.5

 异常处理………………………………………………………………………….. 30 3.2.6

 状态机的构成……………………………………………………………………. 32 3.3

 Baseband 和 APB 总线的接口设计…………………………………………………… 34 3.3.1

 APB 总线标准……………………………………………………………………. 34 3.3.2

 接口单元设计……………………………………………………………………. 36 3.4 Baseband 和 RF 的接口概述…………………………………………………………….. 38 4

 FPGA 验证…………………………………………………………………………………. .

 40 4.1

 FPGA 的结构概述…………………………………………………………………….. 40

 III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2

 FPGA 的验证流程…………………………………………………………………….. 41 4.3

 FPGA 的 IP 替换………………………………………………………………………. 43 4.3.1

 IP 替换的意义……………………………………………………………………. 43 4.3.2

 CoreGen 工具的使用……………………………………………………………. 44 4.3.3

 IP 替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47 4.4

 FPGA 的综合………………………………………………………………………….. 48 4.4.1

 综合的基本概念………………………………………………………………… 48 4.4.2

 FPGA 综合工具介绍……………………………………………………………. 49 4.4.3

 综合过程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4.5

 FPGA 的布局布线……………………………………………………………………. 52 4.5.1

 布局布线的基本概念……………………………………………………………. 52 4.5.2

 ISE 布局布线软件介绍…………………………………………………………. 53 4.5.3

 FPGA 布局布线的注意事项……………………………………………………. 54 结论…………………………………………………………………………………………….

 57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9 附录 缩写名词表…………………………………………………………………………….. 61

 IV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随着网络需求的日益增加, 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不受空间的约束, 随时随地上网, 并获得一定的网络传输速率。

 以往的有线局域网虽能提供高速的网络接入服务, 但不能摆脱定点接入形式的束缚。

 而无线上网方式往往面临着低上网速率与高服务费用的困扰。

 无线局域网络接入方式, 便是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

 通过 802.11 系列网卡和相应接入点(AP)

 的配套使用, 用户将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宽带局域网的功能, 既可以在接入点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上网, 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网络传输速率。

 而 802.11g 无线网卡正是当前 802.11 系列当中最新也是功能最强大的一款, 正处于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阶段。

 1. 1 802. 11 无线网卡的背景及其分类 802.11 系列网卡是使用 802.11 媒体访问子层(MAC)

 和物理层(PHY)

 协议网卡的简称。

 802.11 实际上是 IEEE 的一个协议簇的名称。

 IEEE 802 标准化委员会于 1990 年成立 802.11 WLAN标准化工作小组, 主要负责针对于无线局域网(WLAN)

 的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物理层以及相关协议的起草工作1。

 可见,802.11 实际上只是MAC层和PHY层的标准, 处于OSI分层体系中的最低两层。

 802.11 标准化工作小组于 1997 年审定并通过了 802.11 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协议。其中的物理层协议规定了工作在 2.4~2.485GHz 频段上采用跳频扩频(FHSS)

 调制方式和直接序列扩频(DSSS)

 调制方式的射频(RF)

 传输方法, 和工作在 850~950nm 段的红外线传输方法。

 其中, FHSS 采用 2~4 电平高斯频移键控(GFSK)

 调制技术, 可在 79 个信道上, 提供 22 个跳频序列和 1Mbps 的传输速率。

 DSSS 方式采用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DBPSK)和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

 调制方式, 提供 1Mbps 和 2Mbps 的传输速率。

 由于少有设备实现使用红外线的传输方式, 在此不做讨论。

 802.11 协议最高只能提供 2Mbps 的传输速率, 显然不能满足宽带上网的要求。

 所以,802.11 标准化工作小组于 1999 年通过了 802.11b 和 802.11a 物理层协议(802.11a 于 2000年修订)。

 并且, 802.11 物理层协议很快被 802.11b 物理层协议所取代。

 802.11b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工作在 2.4~2.4835GHz 频段上采用补偿编码键控(CCK)

 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法。

 从调制原理上来说, 802.11b 方式是 802.11 物理层 DSSS 方式的扩展,在直接序列扩频上采用更高的编码率, 提供高达 11Mbps 的传输速率, 也被称为高速直接序列扩频(HR-DSSS)。

 802.11a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工作在 5.15~5.825GHz 频段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法。

 利用在 5GHz 频段采用 OFDM 方式, 802.11a 可提供最高 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a和 802.11b同样在 1999 年由 802.11 标准化工作小组审定通过, 但事实上大多数 1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产品都采用 802.11b协议方...

篇六: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四章

 对学生的要求 第十四条 学生修完所学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不含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必须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的教学实践。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

 的教学期间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 根据所接受的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参考有关文献, 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选定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己拟定毕业设计(论文)

 的课题或题目, 但应征得指导教师的正式认定; 由学生自己选定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 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的开题报告。

 2、 在教师指导下, 制订包括毕业设计(论文)

 方案分段实施时间、 任务、检验方式等在内的课题进度计划。

 3、 按进度计划开展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 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 开展实验、 实践或调研活动, 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和实践记录。

 4、 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应学习、 参阅有关参考文献和期刊论文, 并有一定量的引文。

 5、 做好准备并按指定的时间、 地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

 第十五条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的实际工作中, 应该努力学习、 科学求实、 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 勤于实践、 真实诚信、 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该独立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

 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五章

 毕业设计(论文)

 基本结构 第十六条

 毕业设计(论文)

 的基本结构:

 1、 毕业论文(设计)

 内容按顺序包括:

 封面 目录 摘要和关键词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语

  2、 毕业论文(设计)

 的版面标准:

 (1) . 论文题目:

 黑体, 三号, 加粗;

  (2) . 一级标题:

 黑体, 小三号, 加粗,

 1. 5 倍行距;

 (3) . 二级标题:

 黑体, 四号, 加粗,

 1. 5 倍行距;

 (4) . 三级标题:

 宋体, 小四号, 不加粗,

 1. 5 倍行距;

  (5) . 正文:

 宋体, 小四号, 不加粗, 1. 5 倍行距;

 (6) . 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

 宋体, 五号 (7) . 插入页码:

 位置:

 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

 居中;

 (8) . 纸型:

 A4 复印纸, 页边距默认;

 (9) . 其他参数默认。

  附件 1

  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 小 3 号楷体加粗)

 姓

 名

 学

 号

 系(分院)

  专

 业 ( 写全名如应用 化工技术)

 班

 级

 指导教师 ( 姓名及职称)

 企业指导教师

 XX 年月 日

  重要提示:

 各类电子文档标准格式中的说明(用蓝色或红色字体表示), 在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提示), 黑色字体的内容全部保留!!

  一、 设计(论文)

 的教学目的 1. 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 文献综述的撰写, 设计或实验研究方案的确定等,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通过扎实的科学设计或实验研究, 提升研究设计能力或实验动手能力, 掌握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并学会规范地撰写设计报告或科研论文;

 3. 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巩固专业知识, 使所学知识在设计或实验研究中得到拓展与升华。

  二、 设计(论文)

 的主要内容

  (导师指导, 学生填写。

 主要写开题报告的研究思路, 要与研究或设计课题的具体内容相关, 不能空洞, 用 1. 2. 3. 4…表明。)

 三、 设计(论文)

 的基本要求 1. 根据设计或论文题目查阅文献资料, 详细阅读 20 篇左右的参考文献, 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较充分了解的基础;

 2. 根据对文献的理解, 结合研究课题, 提出新的观点, 并进行逻辑研究与论证, 使设计(论文)

 的研究方案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新颖性;

 3.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 通过周密的准备和扎实的研究工作, 收集详实的设计或实验数据, 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适时调整研究设计方案,按期完成设计或实验研究内容, 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科学性;

 4. 根据研究结果, 按学校规定的设计(论文)

 格式要求, 撰写 5000-6000 字左右的设计报告(研究论文), 做到格式规范、 表述清楚、 分析合理、 结论可靠。

  四、 进度安排 序号 论 文(设 计)

 各 阶 段 内 容 起止日期 1 论文选题、 文献资料查阅 2012.10.8-2012.10.152 实验方案的初步确定 2012.10.16-2012.11.123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设计及研究方案的调整 2012.11.13-2012.11.204 设计或实验研究 2012.11.21-2013.1.205 设计或实验数据的整理、 分析, 设计的完善或补充实验及设计报告或论文初稿的撰写 2013.2.-2013.4 6 设计(论文)

 的修改、 定稿, 答辩 2013.5-6 月

  五、 主要参考文献 (10-15篇, 导师指导, 学生填写, 必须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书写,否则一票否决开题资格, 具体格式请参考下列文献表示方法:

 [1] 李余增.

 热分析[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1-2.

 [2] 阎昊鹏, 陆熙娴, 秦特夫.

 热重法研究木材热解反应动力学[J]. 木材工业, 1997, 11(2):14-18.

  [3] 杨文斌, 马世春, 顾炼百.

 阻燃处理马尾松的热动力学分析[J]. 木材工业, 2000, 14(5):10-12.

 [4] 刘振海, 畠山立子.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 热分析[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 2000, 42.

 [5] 段亚丽, 杜黎明, 陈彩萍.

 离子对缔合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莫西林[J]. 光谱学和光谱分析, 2005, 25(11):

 1865-1867.

 [6] 石杰, 赵开楼, 宋庆国, 等.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阿莫西林的方法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5, 24(4):

 77-79.

 ………)

  附件 2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书

 ( 以下方框中内容、 字体与任务书中必须完全一致)

 课题名称 与任务书中题目 一致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年月 日 (时间统一, 请勿随意变动)

  设计(论文)

 题目 与任务书中题目 完全一致 课题的根据:

 1)

 说明本课题的理论、 实际意义

  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 1000 字以上,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 查阅文献资料, 按以下顺序撰写:

 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2. 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3. 国内 外研究动态 4. 本人见解 要求:

 层次清楚, 序号、 标点符号规范)

 (小四号宋体, 行距 1.5 倍)

  课题的主要内容:

 写出主要内 容或详细提纲, 要具体, 不能空洞。

 (小四号宋体, 行距 1.5 倍)

  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本论文写作将用 到的所有研究方法, 并有相应阐述 (小四号宋体, 行距 1.5 倍)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 详细描述, 各阶段具体内 容完成期限的时间应该与前面任务书中的进度安排基本一致, 并按顺序填写。

 (小四号宋体, 行距 1.5 倍)

  主要参考资料:

 10-15 篇(必须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书写, 否则一票否决开题资格, 具体格式见任务书中参考文献范例)

 (小四号宋体, 行距 1.5 倍)

 表格不足, 可另加, 但前后页表格大小须一致

  指导教师意见:

  请将本栏与上栏即主要参考资料放在同一页, 不要单独列为一页( 打印时删除本行)

  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3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课题名称 ( 小 3 号楷体加粗)

 姓

 名

 学

 号

 系(分院)

  专

 业 ( 写全名如应用 化工技术)

 班

 级

  指导教师 ( 姓名及职称)

 企业指导教师

  一、 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按顺序包括:

 封面 目录 摘要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语

 二、 毕业论文(设计)

 的版面标准:

 1. 论文题目:

 黑体, 三号, 加粗;

  2. 一级标题:

 黑体, 小三号, 加粗,

 1. 5 倍行距;

 3. 二级标题:

 黑体, 四号, 加粗,

 1. 5 倍行距;

 4. 三级标题:

 宋体, 小四号, 不加粗,

 1. 5 倍行距;

 5. 正文:

 宋体, 小四号, 不加粗, 1. 5 倍行距;

 6. 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

 宋体, 五号 7. 插入页码:

 位置:

 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

 居中;

 7. 纸型:

 A4 复印纸, 页边距默认;

 8. 其他参数默认。

篇七: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018 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方向)及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一、本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阅读以下资料:

 1.指导教师在此处列出要求学生阅读的文献,应根据专业特点至少列出 5-15 篇,其中半数以上应为近三年内发表或出版的文献; 2.......; n.......。

 (二)利用文献平台查询、阅读 XXX 相关的各类资料; (三)去 XXX 实地考察 XXX 情况,进行 XXX 调查,分析 XXX 因素; (四)使用 XXX 技术或方法做 XXX,要求为 XXX; (五)按 XXX 要求撰写论文(展开设计),要求 XXX; (X).......

  二、论文(设计)基本要求:

 (一)开题报告 3000 字以上,参考文献 15 篇以上; (二)论文(设计)形式规范、完整,论据充分。论文正文字数在 10000 字以上;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以 200-300 字为宜,关键词 3-5 个。

 (三)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封面、声明、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

 (四)工学类、艺术类学生毕业设计完成的绘图工作量由各系根据专业性质提出后报教务处审批,图纸要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要求。图纸绘制要符合国家标准;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 5000 字、艺术类设计说明书不得少于 3000 字。

 该处格式:各级标题及内容,字体均为:宋体,字号:小四,不加粗,行距:固定值 23 磅。

 须与教务系统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下同。

 示例仅供参考。应根据论文(设计)题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填写。

 学院统一要求(工学类、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另有要求)

  三、论文(设计)进程的安排:

 序

 号 时

 间 要求完成的内容 第 一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根据选题意向,学生与导师讨论并确定题目内涵。

 第 二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教师讲解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如何阅读文献等。

 第 三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交导师修改。

 第 四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撰写论文初稿 第 五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论文修改稿 第 六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论文定稿,并按论文排版和装订格式装订成册(1 份),同时交电子文档,文件名为:“学号,专业简称,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第 七 阶 段 月 日 至 月 日 答辩 任务下达时间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单面打印,可复印),一式二份,一份交学生,最后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中,一份装入指导教师业务档案。

 示例仅供参考。应根据各系具体安排填写。

  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

 目 试论盗窃罪中的扒窃 学生姓名 ***** 学 号 ********** 专业(方向)及班级 ***** 指导教师 ***** 职称 ***** 一、本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阅读以下资料:

 1. 陈兴良.口授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2.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周光权.刑法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赵秉志.刑法修正案(八)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6.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 王志祥.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8. 周道鸾,张军.刑法罪名精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 9. 高铭暄,陈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张明楷.盗窃罪的新课题[J].政治与法律,2011(8); 12.郭立新,黄明儒.刑法分则典型疑难问题适用与指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13.李振林.盗窃罪中的法律拟制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第 39 条的规定为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3);

 14.陈平.对扒窃入罪的理性思考[J].政法论坛,2011(15);

 15.陈家林.论刑法中的扒窃——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J].法律科学,2011(4);

 16.文春霞.扒窃独立构罪之合理性及实务认定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7); 17.贾立岩.浅谈对公交车上扒窃犯罪几法律适用的几点认识[J].今日科苑,2009(24);

  18.车浩.“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J].中国法学,2013(1); 19.周军岭.浅议我国刑法中的扒窃行为[J],新西部(政治与法律),2013(15); 20.孙万怀,王丽超.扒窃入罪后的司法审慎[J],法学杂志,2013(11); (二)利用中国知网文献平台查询、阅读关于刑法方面的书籍资料; (三)通过完成论文提高学生查询文献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严格按照任务书的时间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论文要求,按照学校要求的内容格式完成合格的法学本科生学位论文。

 二、论文(设计)基本要求:

 (一)开题报告 3000 字以上,参考文献 15 篇以上; (二)论文(设计)形式规范、完整,论据充分。论文正文字数在 10000 字以上;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以 200-300 字为宜,关键词 3-5 个。

 (三)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封面、声明、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

 三、论文(设计)进程的安排:

 序

 号 时

 间 要求完成的内容 第 一 阶 段 10 月 15 日 至 10 月 30 日 根据选题意向,学生与导师讨论并确定题目内涵。

 第 二 阶 段 11 月 1 日 至 11 月 20 日 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教师讲解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如何阅读文献等。

 第 三 阶 段 11 月 21 日 至 12 月 18 日 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交导师修改。

 第 四 阶 段 12 月 19 日 至 3 月 1 日 撰写论文初稿 第 五 阶 段 3 月 2 日 至 5 月 10 日 论文修改稿 第 六 阶 段 5 月 11 日 至 5 月 20 日 论文定稿,并按论文排版和装订格式装订成册(1 份),同时交电子文档,文件名为:“学号,专业简称,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第 七 阶 段 5 月 21 日 至 5 月 28 日 答辩 任务下达时间 2015 年 11 月 2 日 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单面打印,可复印),一式二份,一份交学生,最后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中,一份装入指导教师业务档案。

推荐访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 任务书 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