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7篇

时间:2022-08-26 13:10:08 浏览量:

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7篇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数学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几个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7篇

篇一: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数学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为了 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几个与日 常生活相关的数学应用问题, 阐明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关键词:

 数学 生活应用 重要性

 数学应用, 简而言之就是用数学的意识, 即用数学的眼光、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 阐释现象、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内容, 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 让数学尽可能的贴近生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趣,

 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家希尔伯特说: “数学是我们时代有势力的科学, 它不声不响地扩大它所征服的领域.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统计、 税收、 股票、 金融、 保险、 贸易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成为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个焦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收集了 生活中的几个数学问题,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裨益.

 一、 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1.

 求盈亏转折点或供需平衡点———相交直线的应用 问题:

 某厂日 产手表的总成本y (元)

 与手表日 产量x (块)

 之间有成本函数y = 10x + 4000,

 而手表的出厂价格为每块20 (元)

 且可全部售出。

 试问该厂至少应日 产手表多少块才不亏本(即求盈亏转折点)

 ? 已知解这类问题用的是相交直线的交点问题,

 即求出由两条直钱的 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此解即为所求的盈亏转折点或供需平衡点。(这里略解)

 2.

 计算利息、 工资总额———数列的应用 问题: 已知一笔资金的本金P = 10000元, 单利率i = 0.

 24% , 期数n = 10, 求本利和F1 0 解:

 根据单利公式Fn = P (1 + ni)

 ,

 得F10 = 10000 (1 + 10 × 0.

 24% )

 = 10240元。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题中所用的是求数列中的某一项。

 如果不 了 解数列的这些知识,

 就很难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3.

 求最小成本、 最大利润问题———函数的应用 问题:

 仪器厂生产的某种精密仪器,

 每年产量为Q 台,

 产理与销量一致, 总成本函数为C (Q)

 = 40 + 0.

 1Q2 ,

 该产品需求函数为Q = 39.

 6 - P,

 价格、 成本、 收益、 利润等的单位为“万元” 。求:

 (1)

 产量为多少时,

 平均成本最低? 并求此时的平均成本。

 (2)

 产量为多少时,

 总利润最大? 最大利润是多少? 此类问题是导数的应用,

 即求出平均成本函数和利润函数的导数,

 并求出它们的导数为零时的产量Q的值,

 就是所求的产量,

 再将此产量代入平均成本函数和总利润函数便可得到最低平均成本和最大利润。

 (解略)

 经济问题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 教师只要在对这一类问题做以简单的联系, 这样既加深理解又可以学以致用,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近一步提高。

 二、 数学在自 然规律中的应用 问题:已知 a ,

 b ,

 c 是非负整数, 有 28a + 30b + 31c = 365 , 求 a + b + c 的值.

 分析 这道题初看上去, 给人的感觉是无从下手, 一个方程三个未知数, 一般来说是很难确定其解的, 观察题中系数是: 28 , 30 , 31 ,

 364 , 联想生活常识, 它们恰巧分别是: 一年中 2 月 份的天数, 小月 的天数、 大月 的天数以及全年的总天数, 根据条件 28 a + 30 b + 31 c = 365可知, 要求 a ,

 b ,

 c , 只要分别算出 1 年中 2 月 份和小月 、 大月 的数量即可, 显然, 1 年中 2 月 份的数量是 1 , 小月 的数量是 4(4 月 、 6 月 、 9 月 、11 月 )

 , 大月 的数量是 7(1 月 、 3 月 、 5 月 、 7 月 、 8 月 、 10 月 、 12 月 )

 ,即有 a = 1 ,

 b = 4 ,

 c = 7 , 所以 a + b + c = 1 + 4 + 7 = 12.

 三、 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 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问题:一个人喝少量酒后, 血液中酒精含量将迅速上升到 0.

 3 mgPmL , 在停止喝酒后,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每小时 50 %的速度减少. 假若法例规定, 驾驶员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 0.

 08

 mgPmL , 问喝酒后多少小时才能驾驶? 解:

 设喝酒 x 小时后才能驾驶,

 x 小时后, 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得方程0.

 3 (1 - 50 %)

 x = 0.

 3 × 0.

 5 x , 0.

 3 × 0.

 5 x = 0.

 08 , 0.

 5 x = 0.

 2667 , xlg0.

 5 = lg0.

 2667 , 所以 x = 1.

 91 (h)

 .

 2、 三角函数在生产中的应用 问题:

 利用农药喷雾器杀虫时, 如果想使喷洒面积大一些, 应用什么方法, 请用数学知识解释。

 解:

 喷雾器喷出的水雾形成一个圆锥体, 设边缘相对两根母线夹角为θ , 喷头离水稻叶面高为 h, 则2tanhr,2tanhr ,喷洒面积2tan222hrS, 由 此可见, θ一定时, h 越大, S 也越大, 也就是喷嘴举高一些, 喷洒的面积也越大。

 只 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 己身边,

 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

 并且能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知识来源于生活,

 还要用到生活中去,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不等式在决策中的应用 问题:有一批影碟机原销售价为每台800 元, 在甲、 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用如下方法促销, 买一台单价为780 元, 买两台每台单价都为760 元, 以此类推, 每多买一台则为所买各台单价均再减少20 元, 但每台最低价不能低于440 元.

 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的75 % 销售.

 某单位需购买一批影碟机, 问去哪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解:

 设该单位需购买x 台影碟机, 则在甲商场的花费S甲= x[780 - 20 ( x - 1)

 ]

 ; 在乙商场的花费S乙= x · 800 · 75 %,

 S甲- S乙= x[780 - 20( x - 1)

 ]

 - x · 800 · 75 % = 200 x - 20 x2 = 20 x (10 - x)

 , 所以, 当x < 10 时,

 S甲> S乙; 当x = 10 时,

 S甲= S乙; 当x > 10 时, S甲< S乙.

 五、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h r

 1.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数学是以真实的外界现象和过程、 以抽象的数量关系形式反映各观规律的。

 现在,

 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不利用数学方法便不能解决。

 在经济研究中,

 数量关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能不是利用数学的重要领域。

 2.

 在其它学科上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也是极其广泛的,

 虽然不可能在较少的教学时数的情况下,

 让学生去讨论经济中复杂的数学方法,

 但仍可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经济方面的实例,

 结合专业进行教学,

 把数学和专业有机地结升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看到它在专业中的实用价值,

 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由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数学来源于实际, 应用于实际,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 也为其它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 条件和基础、 方法和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自 然的协调发展,

 人们更加需要重视数学,

 学习数学,

 依赖数学。

 数学知识应用 的教学尝试,

 使我们领悟到这项工作是长期的,

 经常的,

 不能搞突击。

 平时注意要将较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

 把生活实践中的数学现象融入数学课堂中, 注重数学模型观的渗透, 强调数学语言的广泛使用、 交流和表达, 并要抓住一切可切入机会,

 把问题渗透到各个环节。另 外我们在平时要注意积累身边的素材,

 多从各类书籍中汲取营养, 为学生在应用中提取和运用理论创造有利条件。

 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第二课堂还有广阔的空间,

 愿大家都来努力实践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 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 《全日 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2 3、 陕西师大杂志社出版发行,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99 年第 9 期

篇二: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高年级数学生活与数学小论文 图形与生活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个长方体的书橱书橱的长约 90cm 宽约 30cm高约 2.0m。除去木板的厚度它的体积大概有 0.5m³左右。另外这个书橱分为六层每一档与下一档间的间隔有 30cm。

 书橱比较大所以我的书如果放进去余下的空间就太多了十分浪费。我想了想觉得这个书橱应该改进一下。

 其实我要用的书并不多除去两层放置不常用的书外还剩下四层不能完全利用起来。

 如果我再将书橱放满两层常用书外 还剩下两层。

 我设想如果把剩下的两层用木板各隔出 12cm 作为放杂物的话那空间就被充分用了。剩下两层的 18cm 我可以放本子也可以放一层体形较小的书使没被加工的两层空间更宽敞。我是个小书迷经常要用书这样我取书时就方便自如了。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会发现它们研究它们。

  30cm 改装后书柜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30cm 原来书柜

篇三: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生走进生活、 感悟数学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 描述、 刻画、 解释、 理解和应用, 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 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 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

 数学与科学技术、 人文科学、 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

 ”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 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 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 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

 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我逐步体会到了, 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 描述、 刻画、 解释、 理解, 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 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 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

 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1 、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 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 数学将是一片死海,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同样, 人类也离不开数学, 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 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 应用和理解。

  2 、 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由于实际的需要, 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 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

 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 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成为理解自然、 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 21 世纪的数学教师, 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 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 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

 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

 我们说, 无论是哪一种学科, 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尤其重要, 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 老师不仅要做经师, 更重的是要做人师, 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 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 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 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 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使学生能有所悟, 能自悟自得, 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实践功能, 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 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 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 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

 展和进步。

 二是精神功能, 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

 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 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 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 创造高质量的生活, 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 “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 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 顺应社会的需要。

 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 提出了下列理念:

 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

 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

 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

 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 代数、 几何, 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

 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

 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

 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 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而以往的数学学习, 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 枯燥乏味。其实, 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 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

 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

 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 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 重新认识数学、 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 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 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 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

 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

 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 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 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

 可以说, 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 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 乏味的理论。

 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

 、 创设和谐的情境, 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 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

 的确, 创设宽松、 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 体验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的魅力, 从中能有所感悟,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

 、 触动生活积累, 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 也是一种心理过程, 先有所感, 方有所悟。

 感悟主要借助感知, 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 依靠平时积累。

 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 体会、 揣摩而有所感悟。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 感性的知识理性化, 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 有的知识讲得越多, 学生越不明白, 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

 、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 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在教学中, 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 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 有的是“平淡无奇”,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 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 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 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 、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结合学生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 动手动脑, 增长才干, 发挥志趣和特长, 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身心健康。

 2 、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 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 选择适当的素材, 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 、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

 有许多图片、 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 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 算理、 公式等现象, 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活化这些现象, 而且特别直观、 形象, 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

 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 乏味、 和缺乏激情的, 因此, 努力创建既宽松、 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 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 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才能给我们的所有学生:

 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双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篇四: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doc.in

 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VICHU.NET 数学与生活数学论文

 曾听过杭州胜利小学校长的报告颇有感想。孙校长讲到一个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问题他只是无意之间在数学与生活中画上了一条鸿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了。相反的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并且相信也是在我们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的一类学生。对于此类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及时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跨越这道鸿沟那么他们的思维定然会豁然开朗。

  由此我想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衔接点的五大点与大家分享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孙校长在教那位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他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从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对了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二、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巡巡诱导。

 如循环小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引出“循环”的概念便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

  三、数学问题例题生活化和实用化

 indoc.in

 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VICHU.NET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又如在学了“年月日”这一课之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闰月还是平月如此切身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数学学习情境化

 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而学具、实物模型的情境操作是最好的显性活动。

 如教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在每张座位上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只书包 31元一只文具盒 8 元 7角一块橡皮 5角一支铅笔 1 角一个削笔器 28元 3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换好的零钱让同桌位各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师问“老师给你40 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的想象得到了激发定会争先恐后地想为教师出谋划策。

  五、数学作业可操作化

 现在小学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如在教长方体的特征时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个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

 indoc.in

 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VICHU.NET 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篇五: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中的数学小论文

 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最佳效益

 记得是星期六的一天早上,爸爸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生活来源主要靠养鸭为生,平时爷爷奶奶就吃住在鸭场,我到了爷爷奶奶处,免不了要看鸭舍,喂鸭子。鸭场沿河沟而建,其余三面是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我向爷爷喂鸭场地为什么不建成正方形而建成长方形,我还对爷爷说,‘我们老师说过,栅栏的长度一样时,围成的正方形面积要比长方形的面积要大,’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讲,‘你说的情况与我们这个喂鸭场地的情况不一样,你看我的这个场地,一面利用水沟围,三面利用栅栏围,不是四面,’接下我天真地说,‘水沟长着呢,为什么不围更长一些呢,那样面积不就更大了吗?’爷爷说,‘这就不一定了,’爷爷说, ‘萍萍呀,听说你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了,今天正好我来考考你,我这个喂鸭场地,三面栅栏共长 40 米,你想想看我们这个喂鸭场的面积最大可以围成多大呢?’

 带着问题,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采用列举的方法,推想:假设宽 1 米,长是 38 米,面积就是 38 平方米;宽 2米,长是 36 米,面积就是 72 平方米,逐步列举…宽 10 米,长 20 米,面积是200 平方米;再往下逐步推算面积,面积又逐步减少,另外我又列举了其他的数加以证实看看有什么特点,我从中摸索了这样一个规律,象这样利用一边是河沟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也不是长越长面积越大,而是长的长度是两条宽的和时面积最大。带着成功的喜悦,我跟爷爷说,‘爷爷呀,你考我的问题,我想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爷爷让我讲讲看,我说这个喂鸭场地面积最大是200 平方米。爷爷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我孙女是好样的。’

  从这个实例中,我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中我也感受到,数学会给人们带来智慧创造财富,可以说是,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篇六: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学与生活

  一天, 我和妈妈去新华书店买书。

 正好碰到新华书店搞活动, 详情是这样的:

 买满 50 元可换 10 元的书券, 买满 100 元可换 20 元的书券, 以此类推, 过期作废。(每人只能换一次)

 我和妈妈先来到二楼, 我左看看, 右看看, 看中了几本书, 妈妈算了一下总价是 73 元, 妈妈说:“我们先去二楼看教辅工具, 回头再看这些课外书。” 来到三楼, 我买了《课课通》、 几份练习卷和一本阅读训练, 共 90 元。

 妈妈说:“车轶旻, 你说, 我们是先把这些书买了,换 10 元的券; 还是把两样加起来换 30 元的券, 你不是还要买磁带吗? ”我立刻想了起来:

 如果按第一种方法算, 就可以在 73 元的基础上, 扣去 10 元, 变成 63 元。

 63+90=153 元, 就把磁带的钱算成 40元, 153+40=193 元, 省了 10 元; 如果按第二种方法算, 73+90=163元, 拿到 30 元的券, 40-30=10 元, 买磁带只需 10 元了 163+10=173元, 省了 30 元, 30>10。

 对, 用第二种方法好!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

 “呵呵, 你是个数学小能人, 理财小高手!

 ”

 于是, 妈妈按我的方法付了钱, 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五(4)

 车轶旻

篇七: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 生活与数学, , -- 数学小论文] ] 数学生活小论文三年级

 ?

 篇一 ?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问题。我们常做的应用题,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编而成的题目。这不,我又在做数学题时发 ?

 现了一道趣题:

 在一个游泳池内,有一艘小船,上面有许多石头,现在把石头全部从船里扔到水中,请问,游泳池内的水位会上升、下降,还是不变? ?

 咋一看题目,我便疑惑不解:这道题似乎和数学沾不上一点关系啊!这下该怎么做呢?我不气馁,努力思考,不一会儿便理出了头绪:当石头扔到水中后,船的重量减轻,便会上浮,水位也会下降,但 ?

 石头在水中占了一部分空间,水位又要随之上升。因为这都是同一堆石头,所以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也应该一致,水位当然保持不变啦!可爸爸看了,却说是下降,我很不服气,决定与他打个赌。

 可是,用什么来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呢?这时,抽象的想象就没有真实的操作好了。于是,我便在爸爸的协助下作了一个实验:由于我能力有限,没法从外面搬来一个游泳池,也没法去造一艘小船, ?

 只好把题中的条件按比例缩小了。游泳池变成塑料盆,小船变成肥皂盒,石头则变成了五块橡皮。我先在塑料盆里倒进一些水,再把装着五块橡皮的肥皂盒放入水中,然后用直尺量出水位是 20 厘米。最

 ?

 关键的时刻到了,我把五块橡皮小心翼翼地从肥皂盒中取出,再全部投入水中,最后用直尺量出水位——天哪!竟然只有 18 厘米, ?

 是下降了!我错了!

 虽然事实证明,水位是下降了,但我还是丈二和 ?

 尚——摸不着头脑:这水位怎么会下降呢? ?

 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草稿纸上全是一幅幅演示图,可我还是一筹莫展。我急得团团转,可越急脑子越乱,反而想不出了。就当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数学家陈景润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算 ?

 题目的故事,血液中仿佛充斥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果然,不出半小时,这道题我终于想通了:当石头在船上时,上升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而石头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同等重 ?

 量的水和石头,水的体积大于石头的体积。当石头被投进水中后,水便下降了石头的重量,而石头在水中要占空间,因此,石头扔进水中后,水上升的体积=石头的体积。而同等体积的水和石头,水的重 ?

 量小于石头的重量。综合以上几点,得到:石头扔下去后,水位下降的重量大于石头的重量,水位上升的重量小于石头的重量,也就是下降的水的重量大于上升的水的重量,于是下降的水的体积便大于 ?

 上升的水的体积,水位当然下降了。就这样,一道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其实,仔细观察,这道题与数学密不可分,其中的体积、重量、密度,都属于数学的范畴之内。你瞧,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变成一

 道数学题,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篇二 ?

 数学,是我们的主课,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离不开数学,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数学!

 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有一次,我刚写完数学作业,妈妈就端来一盘儿水蜜桃,我刚要吃,妈妈问我:“子涵,你们是不是学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啊?”“嗯,对呀!”我点了点头。“那你算 ?

 一算这个水蜜桃的体积,好吗?”我满口答应。妈妈刚走,我就“开工”了,又是量宽,又是量高……吭哧吭哧地忙活了半天,量不出结果。后来一观察水蜜桃,啊?原来是不规则物体。唉,害得我忙 ?

 活了半天!我苦思冥想,可还是没有想出来。妈妈笑盈盈地走过来,递给我一杯水。我看着杯子想到,玻璃杯?水?哦,我想到了!我一拍桌子,把妈妈吓了一跳。于是我拿来草稿纸,给妈妈边画边讲 ?

 ,“首先要有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玻璃杯,然后算出底面积,倒入水,量出水的高度,再放入水蜜桃,用现在水的高度减去原来水的高度就等于升高的水的高度,最后用底面积乘升高的水的高度就等 ?

 于水蜜桃的体积!”妈妈直夸我聪明!

 它还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一次,妈妈刚干完手里的活儿,我就问妈妈这道题怎么做?这是一道思维题:哥哥和弟弟三年后的年龄之和是 27 岁,弟弟的年龄是哥哥的一半,请问今年哥哥的年龄是多少? ?

 我算出的答案哥哥的年龄是 18 岁,原以为会对,但作业本上却吃了个红叉叉!妈妈首先让我讲自己的思路,“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年

 龄之和是 27 岁,弟弟年龄又是哥哥的一半,那么 3 个弟弟的年龄之和就是 ?

 27 岁,弟弟今年就是 27÷3=9(岁),哥哥就是 18 岁啊!”“那题目上说的是 3 年之后的年龄之和啊”,妈妈说。我接着说自己的理由:“他们的年龄之和是不变的啊!”“两个人的年龄差距不变,可是 ?

 年龄之和是不是会变呀,就像你和妈妈,三年后你大了三岁,妈妈是不是也大了三岁呀,我们两个加起来是不是大了?”妈妈耐心的讲到。“对呀,三年后,哥哥和弟弟的年龄之和增加了 6 岁,今年他们 ?

 的年龄之和就是 27——6=21 岁,那么哥哥今年就是 14 岁呀!”我终于算出了正确答案。

 它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游泳馆游泳,妈妈看到游泳池内贴的瓷片后便想考我:“子涵,你能不能算出水池内贴瓷片的面积?”“这还不简单!用(长×宽+长×高+宽×高)×2 不 ?

 就行了”,我不假思索地说。妈妈哈哈大笑:“游泳池上面也贴瓷片?”我连忙改正,“是用长×宽+长×高×2+宽×高×2”。妈妈才会心一笑。

 你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篇三 ?

 提到“数学”这两个字,每个人都会想到乏味死板的数学书,没有人会把它和活灵活现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实,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

 ?

 可是当我翻开《奥德赛数学大冒险》这本书时,我竟改变了这种想法。韩国作家安素钉和姜尚均挥动起他们那附有魔力的笔,洋洋洒洒地创作出了这样四本极具吸引力的数学小说。书中,小主人公奥德 ?

 赛带领我们迈进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奥德赛虽被无知团的士兵追杀,但他却用自己超人的数学头脑化险为夷。那些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习过的数学常识,在这本书里却变得那样亲切,让人一看就会忘不掉 ?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中,那些数学小知识又悄悄走进了我们的脑海里,这些小知识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那全是奥德赛在他的生活中自己探索出来的呀!

 奥德赛虽然没有人教,但他却能从生活中汲取数学的甘露,千万不要说他是有神一样智慧的孩子,这种说法是消极的。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有数学存在的,就要看他究竟是怎样利用这些宝贵的数学 ?

 资源的。如果无视数学的存在,那他学到的东西终究会比别人少得多的多。

 在这里,我就不得不提起我读到的另外一个小故事了。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特别有钱的人和一个特别没钱的人,这两个人的孩子一个叫汤姆,一个叫杰克。汤姆的爸爸非常有钱,在他三岁时就为他请来了家教教他数学,如果不是在学习时间,汤姆 ?

 连翻一下数学课本都懒得翻。杰克家很穷,他没有钱读书,可是杰克热爱数学,他每天都去请教那些年长的老人一些关于数学的问题。杰克还不满足,他每天都把请教到的数学常识温习一遍又一遍,并

 ?

 且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自己出题自己做,有时他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为村民解除困难。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汤姆每次遇见杰克,都发现自己会的东西杰克都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杰克也会。一 ?

 天,国王的大臣按国王的意思在这个村庄里寻找最聪明的孩子继承王位,富有的汤姆和热爱数学的杰克都去参加了这次考试。考试成绩出来了,杰克理所当然的继承了国王的王位。

 杰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他热爱数学,没人教,他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话再说回来,我们大多数同学,对数学虽谈不上热爱,但也不讨厌。如果我们再加把劲,开动自己的脑筋,试着从 ?

 生活中寻找数学,那我们一定能比杰克更聪明。如果我们既在课堂上吸收数学的营养,又在生活中温习数学知识并且探索数学新的奥秘,那么,每回数学考试中独占鳌头的不是自己是谁呀? ?

 其实,奥德赛和杰克一样都是普通人,就因为他们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而变得不普通,如果我们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那更是一举两得呀。数学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发现的,再运用回生 ?

 活中,你不觉得这很有趣吗? ?

 无论走到那里,都要记住,数学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密不可分,就是再伟大的数学家,也无法从数学课本上发现新的知识,如果我们做到了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再难的问题也能让我们解决。

推荐访问:生活与数学数学小论文 数学 小论文 生活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