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5篇

时间:2022-08-22 19:20:03 浏览量: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5篇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浅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5篇,供大家参考。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5篇

篇一: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 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 对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消除贫困、 缩小不利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 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二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们的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 起点低, 更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还很缓慢, 近年更是处于一个低潮期。

 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学前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

 对中国来说, 学习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十分重要。

 美国作为一个在教育、 经济等多方面领先世界的国家, 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 我们能从美国学到什么东西呢? 首先我们要从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开始分析。

  第一部分美国学前教育的各方面保障

 在美国, 发展学前教育几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儿童个体发展、 社会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大意义。

 各个州都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并在多方面保证学前教育顺利发展。

  第二部分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优秀的教育思想要付诸行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思想。

 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课程内容来实现的。

 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 其学前教育思想包含了杜威、 福禄贝尔、 蒙台梭利等多人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真正以孩子为中心。

  二、 走向社会实践。

 在美国, 老师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 博物馆、 农场等地方参观, 老师信奉的道理是:

 "听过就忘记了 , 看过就记住了, 做过就理解了"。孩子们通过观看了实实在在的物体和现象, 对事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同时,美国幼儿园注重让孩子们接近大自然, 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孩子们通过接触大自然, 人格得到了熏陶, 知识也得到了加强。

 而在中国,老师不敢放手, 不敢把孩子带出校园一步, 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

  三、 注重游戏活动、 主动探究。

 在美国,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这样的观点几乎得到了 全体老师的认可。

 在幼儿园中, 老师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和设施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自由、 轻松的游戏和主动探索。

 老师花大力气保证小朋友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 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使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和游戏的过程中能有所得。

 由于中国家长、 社会风气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很多幼儿园为了生存, 只能采用幼儿园小学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和家长, 这些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 对这一问题要着力整顿和引导。

  四、 内容实现方式多样化。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日活动中, 儿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生活活动, 也有学习活动、 游戏活动; 既有动脑活动,也有动手活动、 动口活动; 既有自由活动, 也有教师规定的活动; 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 大组活动; 既有室内活动, 也有室外活动等, 做到动静交替, 劳逸结合, 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中国的学前教育很多时候形式很单一, 将活动形式过于表面化, 使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第三部分教师素质及其他

 教师素质的体现不在于懂多少理论知识, 而在于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

 在美国, 称职的幼儿教师应是这一领域得到许可的或取得合格证的专业

  人员。

 园长一般为教育硕士, 做过教师助手、 教师、 主班教师、 园长助理。

 教师通常都修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有的正在申请学前教育副学位。

 在比较好的学前班内, 由 3~4 位教师组成一个班级师资群体。

 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老师独立工作, 合作很少, 而且上岗的要求不高, 很多老师并没有接受先进理论的学习, 在很多时候是靠经验工作。

 美国的老师是让孩子们玩中学, 快乐的学习,而中国的老师却把知识的学习看得十分的重要, 就算是一些接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免受到世俗的影响。

  还有一个影响教师作用的因素, 那就是师生比例。

 美国的师生比一般是 1:4。

 而中国有的幼儿园甚至 1:

 10 或者更多。

 中国人口多的国情是个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不过既然问题已经存在, 思考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 加大教育投资, 分散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公平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总之, 中国的学前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巨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取得这场改革运动的重要手段。

 加强教育制度比较, 寻找到与先进教育经验的差距, 努力改进, 这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篇二: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国学前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中国来说,学习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十分重要。美国作为一个在教育、经济等多方面领先世界的国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美国;学前教育;启示

  一.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那么,我们能从美国学到什么东西呢?首先我们要从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开始分析。

 (一)美国学前教育的各方面保障 在美国,发展学前教育几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儿童个体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大意义。各个州都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在多方面保证学前教育顺利发展。

 (二)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优秀的教育思想要付诸行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思想。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课程内容来实现的。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其学前教育思想包含了杜威、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多人思想中的优秀成分,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课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走向社会实践。在美国,老师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博物馆、农场等地方参观,老师信奉的道理是:"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孩子们通过观看了实实在在的物体和现象,对事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同时,美国幼儿园注重让孩子们接近大自然,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孩子们通过接触大自然,人格得到了熏陶,知识也得到了加强。而在中国,

  老师不敢放手,不敢把孩子带出校园一步,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

  2.注重游戏活动、主动探究。在美国,"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这样的观点几乎得到了全体老师的认可。在幼儿园中,老师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和设施保证每个小朋友都能自由、轻松的游戏和主动探索。老师花大力气保证小朋友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和游戏的过程中能有所得。由于中国家长、社会风气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很多幼儿园为了生存,只能采用幼儿园小学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和家长,这些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对这一问题要着力整顿和引导。

  3.内容实现方式多样化。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一日活动中,儿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生活活动,也有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既有动脑活动,也有动手活动、动口活动;既有自由活动,也有教师规定的活动;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既有室内活动,也有室外活动等,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现阶段中国的学前教育很多时候形式很单一,将活动形式过于表面化,使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三)教师素质及其他 教师素质的体现不在于懂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在美国,称职的幼儿教师应是这一领域得到许可的或取得合格证的专业人员。园长一般为教育硕士,做过教师助手、教师、主班教师、园长助理。教师通常都修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有的正在申请学前教育副学位。在比较好的学前班内,由3~4位教师组成一个班级师资群体。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问题,老师独立工作,合作很少,而且上岗的要求不高,很多老师并没有接受先进理论的学习,在很多时候是靠经验工作。美国的老师是让孩子们玩中学,快乐的学习,而中国的老师却把知识的学习看得十分的重要,就算是一些接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免受到世俗的影响。

 还有一个影响教师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师生比例。美国的师生比一般是1:4。而中国有的幼儿园甚至1:10或者更多。中国人口多的国情是个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不过既然问题已经存在,思考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大教育投资,分散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等等都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目前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有多种,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有很多,这里就例举以下两种:

 (一)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

  这可能是今天的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它发端于1962年的密歇根州的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以帮助非裔美国学生在公立学校取得成功。海伊斯科普教育基金会负责组织活动,提供资金。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的理论发展而来。像北美大多数的早期的儿童那样,该模式的设计者不了加批判的接受了皮亚杰的主张。他们认为,发展的结果是科学的思维,忽略社会的和情感的目标。该课程模式对英国等国的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二)银行街模式

  这是一种在理论上较为折中的模式。银行街模式又称为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式,继承了由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并由三位进步主义的早期儿童教育的先驱者:米歇尔,佩特和约翰逊加以发展。它也受到来自分析心理学的很大影响,尤其是通过艾萨克斯和埃里克森的工作。同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它产生了影响。上述这种复杂性使得银行街模式相对其他模式来来说似乎缺少条理性,很难简明扼要的加以描述。也许由于这些原因,在60年代被一些学者作为过时的模式而加以排斥,而且也被其他人误解为它是“就让孩子玩"的模式 。

 三.美国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学前教育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重视以及幼儿教育方面的法律完善。

  我国学前教育法制化的脚步比较慢, 于 1996 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 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幼教工作发展的经验。但要真正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学前教育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幼儿教育与它教育的对象一样非常的弱小, 非常容易受社会经济变化和人的意志的影响, 因此特别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加以呵护。我国至今没有一种法律能明确界定、规范和约束幼儿教育及其相关的各种因素。我国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 尽快构建一个受共同原则指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性的、层次不同的独立的幼

  教法规体系, 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针对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监管不力问题, 出台相应政策, 加大监管力度。这样, 才能运用法律的手段, 贯彻依法兴教、依法治教、依法施教的精神, 从教育思想到办学、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的标准, 把学前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环境, 以教育法制化为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促使幼教朝着更加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中国的学前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有学生在很国的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巨今天的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取得这场改革运动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制度比较,寻找到与先进教育经验的差距,努力改进,这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周采.学前比较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央教科所教育情报研究室.现代外国教育发展趋势.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篇三: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 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 学前教育机构是儿童初次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的地方, 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 有教育意义的、 社会化的环境, 使儿童能自然地离开家庭, 自信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

 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以儿童个体发展的水平为基础,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鼓励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 、 鼓励儿童与别人相互作用, 帮助儿童学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能够相信成人, 并能对成人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 拥有责任感。

  3 、 帮助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其他儿童的种族文化。

  4 、 鼓励儿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 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5 、 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 培养儿童的艺术技能和认知技能。

  6 、 提高儿童肢体动作的准确性、 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发展儿童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7 、 培养儿童学习的技能, 如前读写算的技能, 但不要强迫他们去学习, 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成长速度来进行学习。

  8 、 通过游戏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并帮助儿童对知识经验进行总结、 分类; 增进儿童的友谊, 发展儿童的自尊心、 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一)

 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观察发现, 在学前教育机构的一日活动中, 儿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生活活动, 也有学习活动、 游戏活动; 既有动脑活动, 也有动手活动、 动口活动; 既有自由活动, 也有教师规定的活动; 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 大组活动; 既有室内活动, 也有室外活动等, 做到动静交替, 劳逸结合, 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纽约一托幼机构每日活动安排表:

  上午 8:

 00 儿童入园/自选活动 9:

 30 晨间谈话(如日期、 天气、 故事等)

  10:

 00 区角学习(如艺术、 操作、 戏剧游戏、 积木等)

  10:

 45 早点

  10:

 45 早点 11:

 00 圆圈活动(如音乐、 故事、 律动)

 11:

 30 室外游戏 12:

 30 午餐下午 1:

 00 文学和故事 1:

 30 休息 3:

 00 安静活动(如七巧板、 操作、 读书)

  3:

 45 午点 4:

 00 圆圈活动、 故事活动(如唱歌、 讲故事)

  4:

 30 室外游戏 5-6:

 00 儿童离园(二)

 五彩缤纷的区角活动一走进班级, 泾渭分明的各个活动区就会展现在眼前。

  1、 活动区的共性和个性。

 几乎在每个班级设立的活动区有电脑区、 科学区、 图书区、计算区、 戏剧游戏区、 积木(积塑)

 区、 操作区等; 有的班级还设立了家庭区或玩沙区、 玩水区、 玩球区(打保龄球或篮球)、 手工区、 绘画区、 泥塑区、 木工区、 实验区、 烹调区、劳动区等。

  2、 活动区的位置和面积。

 靠近班级门口的地方一般是动态活动区, 如玩沙区、 玩水区、玩球区, 远离班级门口的地方主要是静态活动区, 如图书区、 电脑区、 计算区。

 不同的区域占地面积不同, 相对来讲, 图书区、 积木区、 戏剧游戏区、 绘画区等占地面积较大, 计算区、电脑区、 手工区、 烹调区等占地面积较小。

  3、 活动区的材料和陈列。

 各个活动区的材料都非常丰富, 种类齐全, 全部开放, 置于低矮处, 儿童选用十分便利。

 例如, 在图书区内, 既有录音机、 桌椅、 沙发, 也有多本图书、多付耳机、 多个靠垫; 在科学区中, 既有多种动物模型、 标本, 也有尺寸不同的烧杯、 放大镜; 在玩水区里, 不但有会沉或浮的物体, 而且还有漏斗、 水桶; 在积木区内, 不仅有空心、实心的积木, 而且也有形状、 颜色不同的积木。

  4、 活动区的分隔和人数。

 图书柜、 玩具柜和操作台是常见的分隔物。

 不同的活动区对儿童有着不同的吸引力, 相比而言, 在戏剧游戏区、 积木区、 玩球区进行活动的儿童人数最多; 其次是电脑区、 操作区、 手工区; 再次是科学区、 图书区、 玩水区、 玩沙区。

  (三)

 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 1、 游戏的种类及主题。

 "游戏自然地走向儿童", 在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时, 教师总是鼓励儿童自己进行选择、 做出决定, 儿童既可参加"娃娃家"的角色游戏, 如带"娃娃"去购物, 也可加入"舞蛇"的表演游戏, 如使用不同模型的"蛇"作为道具。

  2、 游戏的材料及构思。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材料是儿童游戏的支撑, 教师十分尊重儿童对材料的取舍和操作的方式; "游戏是儿童的

  工作", 教师注意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 保护儿童游戏的积极性, 赞赏儿童的不同观点。

 例如, 在"造大桥"的积木游戏中, 有的幼儿提出要先造"桥墩"再架"桥", 有的幼儿则提出不需要造"桥墩", 直接铺上一块长板就可以造成"大桥"了; 有的幼儿提议要用圆

 柱形的实心积木做"桥墩", 有的幼儿却提议应用长方形的空心积木做"桥墩", 对于幼儿的这些想法, 教师都全盘接受, 夸奖他们想象合理, 设计奇特, 很值得去试一试。

  3、 游戏的时间及场地。

 儿童在上午、 下午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游戏, 能够尽情尽性地玩耍; 游戏场地开阔、 安全, 室内以地板、 地毯为主, 室外以木屑、 胶粒为主, 如果天气允许的话, 儿童会有大量的时间在室外游戏场地上度过。

  (四)

 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教师注意从儿童的特点和兴趣出发, 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为儿童的发展寻找契机和突破口。

  1、 动手活动。

 "听过就忘记了, 看过就记住了, 做过就理解了 ", 这是儿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的真实写照。

 教师经常把儿童带到当地的儿童博物馆中去, 如"首都儿童博物馆"(Capital Children s Museum)、 "曼哈顿儿童博物馆"(Children s Museum of Manhattan)、 "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Brooklyn Children s Museum)、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The Children s Museum), 让儿童自已触摸、 尝试、 探索、 发现和游戏, 使学习成为一种探险活动, 而变得其味无穷、 永无止境, 儿童的思维更加活跃, 想象更为丰富, 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

 此外, 教师还带儿童去"美国历史博物馆"(American History Museum)

 中一楼的"动手科学中心"(Hands On Science Center)、 二楼的"动手历史屋"(Hands On History Room)

 以及"国家自 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里的"发现屋"(Discovery Room), 使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探寻科学的奥秘。

 2、 参观活动。

 儿童心理的成熟和发展依赖于已建立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

 教师定期带儿童到当地的各种博物馆如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航天博物馆(Air and Space Museum)、邮政博物馆(Postal Museum)、 美国艺术博物馆(American Art Museum)、 美国印地安人博物馆(American Indian Museum)、 非洲艺术博物馆(African Art Museu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和历史名胜如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

 以及政府机构如国会大厦(Capitol)、 白宫(White House)、 联合国总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等地去参观, 使儿童摄入了量多质优的表象, 丰富了对国家发展和世界文化的感性知识, 提高了审美能力。

 3、 其它活动。

 儿童的成长是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的。

 教师有时还带儿童到农场去郊游, 到马戏团去看表演, 到水族宫去观赏, 到公园、 街道、 广场去散步, 以开阔儿童的眼界, 增强儿童的体力, 陶冶儿童的情感。

  三、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执教于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

  1、 学历、 职称的不同。

 学前教育工作者除了达到国家、 州、 市规定的基本标准以外,还根据所担任的工作类型, 有着的不同的要求。

 比如, 园长, 一般为教育硕士, 做过教师助手、 教师、 主班教师、 园长助理; 教师, 通常都修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有的正在申请学前教育副学位。

 在由 3-4 位教师组成的一个班级师资群体中, 有 1-2 名是主班教师, 1-2 名是教师, 他们共同负责约 16 名儿童的保教工作, 这些儿童可能是按年龄分班的, 也可能是混龄班编班的(2 岁 9 个月-5 岁)。

  2、 经验、 特点的不同。

 有的教师早在 1978 年就任教于学前教育机构, 而有的教师仅从1995 年起才开始从事幼教工作。

 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职业素养和个性特征, 有的"很了解儿童, 很热爱工作"; 有的"极具耐心, 理解力强, 责任感强"; 有的"经验丰富, 幽默风趣";

 有的"温暖热情, 喜欢动物"; 有的"多才多艺, 会作曲, 能弹吉它"。

 在管理者看来, 教师的这些特点都很宝贵, 都是学前教育机构的巨大财富, 都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时段、 性别的不同。

 学前教育工作者每日工作 8 小时, 但工作的具体时段却有所区别, 呈现出交叉性。

  比如, 园长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上午 7:

 30-下午 3:

 30, 教师的工作时间可能是上午 9:30-下午 5:

 30、 上午 7:

 00-下午 3:

 00, 或上午 8:

 00-下午 4:

 00、 上午 10:

 00-下午 6:00。

 教师队伍中虽以女性为主, 但也有男性加盟, 在我们所观察的 3 个学前教育机构中, 都各有 1 位男教师。

  四、 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 既享有一定的权利, 也需尽必要的义务。

  (一)

 广泛的权利学前教育工作者使家长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具有如下一些权利:

  (1)

 当孩子在机构中时, 他们可以随时来访。

  (2)

 他们能够参与制定促进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方案, 如果他们的建议不被采纳, 他们会收到书面反馈意见。

  (3)

 机构定期为每个儿童撰写一份成就报告, 至少每 6 个月给父母提供一份副本, 或与父母一起讨论报告。

  (4)

 每年至少召开 1 次父母会议, 也可根据父母的需要来开会。

  (5)

 孩子的档案是特许的信息, 应严加保密, 只有得到父母的书面同意后, 才能公开。

 (6)

 父母复制记载孩子的资料不会被高价收费。

  (7)

 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档案增加信息和评语。(8)

 父母可以请求删除或修改孩子档案中的任何信息, 他们应收到来自机构的书面决定。

  (9)

 父母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提出请求:

 孩子的档案对他们公开。

  (10)

 父母可以要求召开一个会议, 让他们去澄清或修正孩子档案中的令人不愉快的记载, 在会后 1 周内父母应收到反馈意见。

  (11)

 在孩子进入机构前, 父母应被约见等。

  (二)

 重大的责任 1、 对孩子的物品负责教师要求父母让孩子携带如下物品来机构, 并在这些物品上写出孩子的名字。

  (1)

 在一个大袋子中为孩子放入一套完整的备用衣服(内衣、 袜子、 衬衫、 裤子、 运动衫)

 和一个塑料袋。

  (2)

 孩子在室外穿的衣服要符合季节的需要, 如冬天要有帽子、 手套、 靴子和裤子。

  (3)

 一个小床单和枕头, 一个标准尺寸的枕套。

  (4)

 一张孩子的照片。

 教师要求父母不能让孩子从家中带玩具来机构, 因为孩子很难与人分享玩具。

 如果孩子想带东西来机构, 可带这样的东西, 如图书、 音乐唱片或磁带、 照片、 制作或发现的物品(鸟窝、 岩石)、 动物模型。

 此外, 还不能让孩子从家中带玩具枪或武器等物品来机构。

  2、 对孩子的食品负责孩子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午餐是从家里带的, 教师提请父母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食物。

 将糖从孩子每天的午餐盒中取消, 即使在生日、 假期和其它庆祝活动等特殊情况下, 也要严格限制孩子对糖的摄入量。

 要为孩子提供营养丰富的三明治:

 小麦面包、 薄脆饼干、 乳酪、 金枪鱼、 色拉、 新鲜蔬菜、 葡萄干、 坚果(胡桃、 栗子)、 火鸡、新鲜水果、 酸乳酪或汤、 炖肉、 米、 干面食、 烧过的蔬菜等。

 在午餐盒上写下孩子的名字,以便于教师放到微波炉中加热。

  学前教育机构在上午、 下午都向儿童提供优质、 有趣的点心, 如果汁、 乳酪、 花生黄油、薄脆饼干、 芹菜、 胡萝卜和其它的非加工的、 非甜类的食品, 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在家中应强化这些习惯。

 不要让孩子带有糖、 化学添加剂、 防腐剂、 染色剂、 调味品的食物到机构来。

  3、 对机构的活动参与父母参与机构的活动, 能够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促进孩子的发展。

 教师鼓励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参与:

  (1)

 参加父母会议, 表明自己的兴趣, 提出自己的疑问, 与专家一起讨论教养孩子的问题。

  (2)

 参加需要出席的父母/教师会议。

  (3)

 当需要的时候, 志愿为机构做清洗工作。

  (4)

 参加每年评估机构的活动。

  (5)

 参加班级活动、 参观活动和特殊活动。

  (6)

 通过志愿做一件事, 如为儿童阅读, 向儿童演示反映特殊文化的技能, 来共享家庭的文化传统。

 五、 启示及思考1 、 加强儿童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也应象美国一样, 把对学前儿童的科学技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拓宽现行幼儿园科技教育的内容, 注意对儿童进行信息科学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 新材料科学技术、 空间科学技术、 海洋科学技术、 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 i 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使用计算机的机会, 以实现"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目标。

  2、 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

 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 从小培养儿童学会与人共处就显得尤其重要。

 美国学前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在帮助儿童认识本国文化的同时,还让他们接触外国的文化--值得我们借鉴。

 在学前教育中, 我们应处理好区域文化、 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 世界...

篇四: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0 年第 11 期(总第 233 期 ) EDUCATI ON EXPLORATI ONNo11 , 2010SerialNo233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吴  琼, 林筱彬(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4)摘  要: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定政策和法规、持续投入资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经验看, 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是: 政府应加强投入和管理, 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 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 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关键词:政府责任; 立法;投入中图分类号: G61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2- 0845( 200) 11- 0155- 02收稿日期: 2010- 05- 20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07060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 (07QN015)作者简介: 吴琼 ( 1975 - ),男, 吉林农安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林筱彬 (1987  )女, 浙江温州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学前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然而, 由于受社会变革、传统文化观念与教育观念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对策, 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美国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有其特色之处, 总结和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一、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1制定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保障学前教育良性运行教育政策和法规是发展学前教育最强有力的保障。美国政府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儿童个体发展需要出发, 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 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布什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集中体现于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和 布什谈教育蓝图!等教育法案和政策文本中。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州政府负起更强的绩效责任, 要求州政府在全州范围实施涉及所有公立学校和学生的绩效责任制度。第二, 给家长和学生以更多的选择, 对于那些在未达标的较差学校就读的学生, 可以获得更好的公立学校或特许学校的选择机会, 对于那些就读于持续失败的学校 (即连续 3~4年未能符合州级标准的学校 )而且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还可以获得经费资助。第三, 州、学区和学校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1]。该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加强了联邦政府在教育事务中的作用, 确保了所有人、尤其是弱势儿童能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成功, 同时也对各种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从事教育实践提出了更有力的支持。

 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倡导的一项学前教育计划。根据该计划的设想, 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 100 亿美元, 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 希望借助该计划使每个儿童  不分贫贱  在幼年时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 在入学前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2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为学前教育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总是与经济上的投入成正比的。美国政府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以开端计划为例,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的规定, 政府的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门应向指定的开端计划实施部门提供经济援助。开端计划不向家长收取费用, 其经费 80 %来自联邦政府的拨款, 其余主要来自社区。联邦政府的拨款自开端计划实施以来从未停止过, 且数额始终呈上升趋势。2007 年,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高票通过了有效期为五年的开端计划新法案。该法案规定, 联邦政府应在 2008 年向开端计划提供 73 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还增加了无家可归儿童、流动儿童、身体残疾儿童及非英语母语儿童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机会[2]。政府拨款为开端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来自不同群体的学前儿童已经或正在从开端计划中受益。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以有条件的拨款法为依据, 并鼓励各级政府进行学前教育和保育资源整合,以有效扩大服务供应范围, 监督学前教育事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2002 年, 布什政府发表了以 良好的开端, 聪明地成长!为题的改革动议。动议的核心内容是鼓励和支持州政府发展与初等教育连为一体的学前教育质量等级体系及早期学习标准。为了鼓励州政府发展相关质量体系和早期学习标准, 联邦政府为其提供儿童保育灵活资金。要获得这一资金支持, 州政府必须达到联邦政府的要求。例如, 作为获得联邦政府资金支持的交换, 州政府需要逐步完成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等级体系、质量等级促进体系以及早期学 155 

 习标准等任务。3制定专门的教育项目, 为儿童提供适宜教育服务美国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十分重视制定专门的教育项目, 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 以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受到应有支持和帮助, 使他们为未来的学校生活做好基本准备。自 1991 年美国把儿童入学准备纳入 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以来, 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被提到了美国教育重要的位置。受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影响, 生态学取向的入学准备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指出, 儿童的入学准备应是多维度的, 包括儿童个体水平上的、家庭社区层面的和学校层面的。这三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入学准备。美国基于家庭和社区的生态化干预项目有早期起点计划、成人计划及婴儿健康与发展计划等[ 3]。另外还有一些基于大众媒体的早期发展促进项目。美国制定的专门教育项目更多体现为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关注, 政府尽量全方位地补偿处境不利儿童的家庭教育,使得每位儿童在教育方面能保持公平,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 政府十分注重儿童家庭的保育服务, 受惠儿童的年龄阶段逐渐向低龄延伸。奥巴马政府提出的 0~5岁教育计划!中的∀支持亲子计划#将为低收入家庭及初次妈妈提供家访计划, 由专业人员对孕产妇、婴儿的身体及精神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的协调服务, 对于他们改变自身境遇和命运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 我们无法简单照搬美国的做法, 但美国在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中所体现的政府责任、发展理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无疑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分析和反思, 并从中获得有益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1政府应加强投入和管理, 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学前教育正外部性的存在往往导致现实教育远远小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量, 因此需要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 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 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看, 存在政府责任缺位、忽视学前教育公益性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不力、学前教育∀ 市场化#倾向严重等[ 4]。这些问题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甚至影响到了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 加剧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美国政府自上世纪 60年代以来, 一直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政府的主导下, 学前教育越来越政策化和法制化, 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动力。借鉴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的经验, 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投入, 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具体而言, 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增加政府预算内学前教育财政拨款, 并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管理, 调整学前投入的比例, 其中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投入在整体教育投入中的比例, 提高非公办幼儿园投入的比例, 提高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投入的比例。同时, 政府还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管理, 探索多种办园模式, 实现学前教育社会化的同时, 规范引导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2加快学前教育立法, 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立法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缺乏全国性的学前教育法律规范有密切的关联。美国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视立法, 专门针对或涉及学前教育的各项法律向全社会传递一种信念:政府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全社会都要尊重儿童, 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学前教育立法也有力保障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2007 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

 201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这表明,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立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此, 国家应该并且尽快为学前教育立法, 明确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应负的责任, 明确办园的资格, 明确学前教育从业者的资格、权利和义务等, 保证学前教育能够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健康地发展。3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 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 社会上出现了处境不利的儿童群体。这一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和农民工的子女以及单亲家庭子女、流浪儿童、残障儿童等, 他们接受正常教育和特殊补偿教育的机会都很有限, 面对着不公平的教育现实。解决处境不利儿童的平等受教育问题, 是关系到我国教育消除不平等、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十分关注处境不利儿童, 并为其制定专门的教育项目, 提供适宜服务, 这些项目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教育条件,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虽然我国不能设立像开端计划那样的项目, 但其所提供的适宜教育和服务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做法启示我们, 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 应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 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 并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执行机制。只有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积极关注, 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 才能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 促进处境不利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佳发展。同时, 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 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服务, 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 维护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权的公平。参考文献:[1] 赵中建  从教育蓝图到教育立法 美国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评述 [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2)[2] 吴琼  美国开端计划的教育公平取向及启示 [ 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8( 6) [3] 于涛, 邰宇, 盖笑松 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 J]心理科学进展, 200( 1) [4] 姚伟, 吴琼, 张宪冰 ∀ 尊重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3) ∃责任编辑:曲阜文% 156 

篇五: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 Soc Sci) 2015 年6月 June , 2015 口教 育科 学研 究 美 国学前教 育对 中国学前教育 的启示 杨 明胜 ( 铜仁 学院 教 育科 学学院 ,贵 州I 铜仁 554300) 摘要: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处在变革完善的过程 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学习美国学前 教育的经验,充分吸收其长处,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大跨度的发展。

 关键词 :美国 ;中国;学前教 育 中图分类号 :G6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638(2015)06 —0160 —03 T he E nli ghten m ent of A m eric an P reschool edu cation on C hi na Y A N G M ing ——sheng (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Tongren College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A bstr act :Our preschool education is i n the process of change and devel opment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 enges.T he de— vel op ment of ou r country ’ S preschool edu ct i on can l earn from the A merican experien ce .W e mu st fu lly ab sorb oth ers stren gths an d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 on,maki ng our country ’ s preschool education have a bright future . K ey w or d s :U SA ;Ch ina ;presch ool edu cation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学前教 育。学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开始阶段 ,父母都希望 自己的孩 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但是,现实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 决 ,无法短时间 内实 现学前教 育公平 。因此 ,中国学前教 育 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只有将 先进的理念和我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可以实现中国学前 教育的大跨越发展 。

 一、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背景 以及现状 美国的学前教育改革开 始于上 世纪 90 年 代初期 ,以标 准课程为改革的中心,根据 3 到 6 岁的儿童可以学会哪些知 识 ,需要学会哪些知识,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将课程进行标准 化,并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使这种标准化的课程落到实处。

 美国学前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提高了传授知识的水平, 并在其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美国学前教育在美国“ 八大 目标 ” 战略下 ,经过 二 十多年 的不 断完 善 ,形成 了独 特 的模 式。不同的州政府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儿童的特点,制定了具 体的适用于自身学前教育的管理细则,使得地区学前教育水 平处于 比较高 的状态 ,满 足了儿童学 习的要求 。

 美国政府十分的关注学前教育问题 ,对学前教育 出台 了 一系列的政策 ,投入 了大量 的金钱支持全 国的学前 教育 。首 先,儿童作为国家的弱势群体 ,政府为改良社会风气,颁布了 专门保护儿童的法律;1909 年,美国政府开始承担对儿童的 救济和福利责任,并建立系统的国家大法对儿童进行保护。

 1929 ~1933 年,美国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坚持承担对 儿童的救济责任,一直发展到二战结束。战争结束后,儿童 学前教育进入了大发展的时代 ,国家出资修建了大量的学 校,为儿童学前教育提供了硬件。然后 ,美国对学前教育的 投资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到了近代,美国对学前教育的 投资值达到了顶峰,除了继续向教育事业投资外,还将流动 儿童、残疾儿童等进行特别的照顾,使得全部的儿童都可以 从 中受益 。比如 :在 2008 年 ,美 国政 府就曾一次性支出 73.5 亿美元投资于学前教育领域。

 除 了政府重视学前教育事业 ,社会也十分的关注 。由于 政府的积极倡导,在美国社会中,一直流传着“ 不让一个孩子 掉队” 、“ 良好的开端 ,聪明地成长” 等多种说法,充分地表达 了大众对学前教育 的关注程度 。经过长期 的发展 ,学前教育 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关注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为学 前教育的推行提供 了很大 的动力 ,为美国学前教育工作 的改 革奠定 了基础 。

 二 、从美国学前教育中吸取先进的经验 ( 一) 政府的关注程度 高,投 资大 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没有政府的支 收稿 日期 :2015 —04 —02 作者简介:杨明胜( 1966 一) ,男,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研究。

 第 6 期 美 国学前教育对 中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6 1 持 。学前教育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发展局面。政府立足于全美 国儿童的利益,连续多年出台扶持政策。无论是白人还是黑 人 .无论是健康儿童还是残疾儿童,都提供了法律保护 ,在最 大程度上为儿童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公平的受教机会。根据 美国对外公布的财政投入报告可以得知,从 2002 年起,美国 政府承担 100 万贫困家庭儿童学前教育的费用,并在以每年 增加 2 亿美元的力度加以扶持。“ 开端计划” 是美国为儿童 学前 教育专 门颁布 的政策 ;奥 巴马在职期 间 ,对 3 ~6 岁 的儿 童学前教育进行了新的规定,再次增加了对儿童保护的资金 投入 。

 ( 二) 美国学前教 育理 念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整个国家内部包含着来 自世界 不同民族的居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念都对美国学 前教育的推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统一教育的标准, 确定统一的教学理念就十分的重要。政府对儿童学前教育 进行了规划 ,并不断进行修正。在以儿童能学什么、渴望学 什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以国家大法的形式,保障儿童的 权益 。重视 儿童教 育的思想 已经深深地扎人 人民的心 中 ,社 会各界人士都纷纷主动向儿童学前教育进行投资。美国儿 童在这样 的大环境 下可以轻松进入学前教育结 构 ,得到 必要 的学前教育 ,不至于就出现上学难的问题。

 ( 三) 美国学前机构的多样化 美国号称是“ 世界 民族之炉” ,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教 育机构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美国学前机构主 要是:日托所、幼儿园、幼儿学校、保育学校等。对流浪儿童 专门在收 留所设 立了教育 中心 ,对残 疾儿童专 门设立 了特色 幼儿学校;对有特长的儿童专门成立了特长班培训机构;儿 童教育结构的位置散落分布,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儿童的上学 需求,甚至还有校车进行接送 ;与此同时,儿童教育机构还包 含多种形式的服务,方便不同家庭情况的儿童就学;除此之 外 ,儿 童教育机构 的附 近还建 立 了配套 的基 础设 施 ,儿 童可 以就近运动、看病、学习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使得家庭对 孩子的教育机会有了选择,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 择 ,儿童也可以根据 自己的爱好和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多样化的教育机构建设为学前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 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四) 美国学前教师管理规范 美 国学前教师 为儿童 的教学 发挥 着重 要 的作 用 。按 照 美 国法律的规定 以及 教育机构规定细则 ,学前教师需要 进行 职前培训、入职培训、专业化发展培训。在这三个培训过程 中,充分地考察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以及其人格品 质 ,保证为儿童教育提供高素质的教师。职前培训是对教师 能力重要的考察方式 ,实习期间,家长、儿童对教师的评价作 为重要的评估依据 ,对教师的态度、技能、教学能力等多个项 目进行考察;人职培训是在教师教学的过程 中,上级领导或 是主观部门进行抽查检测或是以旁听的形式进行考察 ,取消 了以前的终身教师资格的制度;专业化发展培训是指教师在 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 自我技能的提高,形成 自己的独特 教 学风格 ,展示出 自己教 学过程 中的强项 ,为儿 童提 供更 加 专业、更加高质量的教育,使儿童可以学有所得。

 三、我 国学 前教 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于学前儿童的培养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对学 前 儿童的教育一直处 于不被 重视 的地位 。经 过近 十几 年对 教育领域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 出现 了很多 问题 。

 我国学前教育是如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每一个家 庭,每一个人。国家的主要精力投放在了义务教育以及后期 的成人教育,对儿童的学前教育显得不是十分重视。随着家 庭收入的增加 ,学前教育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展开,当儿童到 了4 岁或是 5 岁时 ,就需要进行学前班学习。从东部到西 部 ,从农村 到城市 ,幼儿 园纷纷 建立起来 ,为儿 童学前 教育提 供了机会,但是,儿童教育的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受教的 环境、内容大不一样。比如:在农村的儿童因为家庭收入不 足。难以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偏远地区因为学校条件不达 标,无法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残 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都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需要去解决。

 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一般是由政府或是教育部门制定 的,在一定范围内招收儿童。机构的形式比较单一,托管一 般是私人开设的,并没有法律保障,难 以为孩子提供高质量 的教育。儿童受教育的情况与地区经济、家庭情况联系紧 密,家庭承担着学前教育的主要费用。对于流动家庭来说, 儿童上学需要额外支出更多的费用,使得大量儿童无法得到 受教育 的机 会 ,并且 随着社会 的变迁 ,这 些儿 童的 比例还 在 一直增加,形势发展的越来越严峻。

 四、美国学前教育我 国学前教 育发展 的启 示 面对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我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为 儿童提供一个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政策关怀和社会 力量的帮助,坚持做到不让一个孩子落下,在全国范围内保 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平等。根据对美国学前儿童 发展 的研究 ,从 中得到 了如下几点启示 :

 ( 一)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挟持力度 教育是 国家发展 、民族 强盛 的大计 ,关 系到 民族未来 的 命运,政府有义务承担起对儿童进行保护、教育的责任。我 国教育事业方面的投资资金比重 比较大 ,但是,专 门针对儿 童教育的资金投入比较有限。教育机构的建设、教育条件的 改善,教师力量的培养等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还应建 立起专门针对学前教育的法律,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力,还 应将儿童 的范 围进行 明确 的规定 ,加大 对残疾 儿 童、流 动儿 童、留守儿童等的照顾力度,为他们建立起 良好的受教育条 件 。地方政府也 应 积极 配合 中 央的 政策 ,根 据 地 区实 际情 况,进行学前教育资金的调整,尽最大的力度帮助家庭减轻 儿童接受教育的负担。

 ( 二) 国家建立教 育保护 法律 学前教育立法是从根本上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是 从根本上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美 国的学前教育之所以 成功 ,是 因为美 国长久 以来 ,历届 总统 都为儿 童学前 教育 法 律进行修订,让社会知道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力度,进而 引导全社会共 同保护儿 童 ,尊重儿童学 习的权利 。我 国对儿 童教育方面的重视力度不高,并没有单另提出对儿童教育采 用什么样的措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这就导致在实际教育

 162 齐齐 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的过程中,没有管理的标准,没有对儿童形成立体式的保护, 出现教育漏洞。因此 ,我国应加快在儿童教育方面立法的速 度 ,按照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民族教育特点,制定 出符合实际 需求学前教育法律。

 ( 三 )提 高教 师 自身素质 学前教育教师对学前教育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起着关键 的作用 。教 师的品德 和授课方 式对儿 童成长起 到 了十分重 要的影响。良好的教师队伍会以榜样的力量指引着儿童认 知世界,接受知识,引发对学习的兴趣 ,反之,就会影响到儿 童对教育本身的认识 ,产生负面的情绪,使推行教育遇到巨 大阻碍。学校可以针对学前教师群体进行培训 ,开展教师交 流大会 ,相互学习,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 ,设立一定的奖励 项 目,鼓励教师创造新的教学形式,从教育本身入手,使课堂 教育走向趣味化、亲切化。

 ( 四) 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学前教育,提供便利的学习 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儿童 参考文献 :

 可以接受的教育条件是不均等的。国家应关心那些处境不 好的学生,比如:农民工进城打工,使得他们的孩子要么因为 过高的借读费而不能接受 良好的城市教育,要么留在了农 村 ,成为没有监护人 的“ 野孩子” ,学前教 育也没 有得 到足够 的保障;除此之外,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流浪儿童,他们没有 监护人 ,生活的环境比较艰苦,国家需要承担起对此类儿童 的教育责任 ,让他们也可以进入课堂进行学习。我国也可以 效仿美国,为这些儿童成立单独的照顾政策,为其提供适当 的上学条件。及时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资助系统,成立有效 的执行 机构 ,实现教 育的平 等。总之 ,学前教 育政 策需要 因 地 制宜 ,按照不 同情况 采取不 同的措施 ,为那 些处 境不利 的 孩子提供受教育机会 。

 学前教育是民族长久发展的大计,是 国家发展的关键。

 只有搞好学前教育,才可以为国家储备足够的人才。我国学 前教育的发展可 以学习美 国学前教育的经验 ,充分 吸收其长 处,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大 跨度的发展 。

 [1] 张繁,王雨露.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J ]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O1) . [2] 张志辉,崔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发展[J ] .青年与社会,2012,( 15) . [3]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责任编辑李维 ) ( 上接 159 页)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民间工艺研究者的权益,保 障研究者的署名权等其他权益。第三,加强传统手工艺遗产 的宣传推广。赫哲族传统手工艺遗产中有些项 目的名气 比 较大 ,比如鱼皮 制作工艺在公众 中有较高 的知名度 。但 很多 其他方面的手工艺遗产知名度很低或者说几...

推荐访问: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给我们 学前教育 美国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