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一堂数学课上,学生动手操作用了1/5小时,老师讲课用了3/10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学生独立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把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
1、一堂数学课上,学生动手操作用了1/5小时,老师讲课用了3/10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作业,学生独立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把1堂课看做单位1,1-5分之1=5分之4,5分之4-10分之3=10分之8-10分之3=2分之1,答:2分之1学生写作业。
2、甲乙两人按不同的天数轮流值日,甲四天一次,乙六天一次,3月12日他们共同值日。问下一次同时值日是几月几日?
4×6÷2=12天,12+12=24天,答:在3月24日他们共同值日。
3、用两种花,月季花54枝,百合花36枝,将他们配成花束,要求每种花在每束中同样多,最多可以配成多少束花?每束花中月季与百合各方多少只?
54÷18=3枝,36÷18=2枝答:最多可以配成18束花,束花中月季3枝,百合2枝。
4、有一列数,1,1,2,3,5,8,13,21,3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他前面2个数的和,那么在前2008个数中有多少个奇数?
2008÷3=669组,669×2+1=1338+1=1339个,答:前2008个数中有1339个奇数。
5、进化小学有男教师9人,比女教师少45人,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几分之几?
9+45=54(人),45÷54=83.3%
6、小明看了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2/5,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
1-2\5=3\5
7、1/7化成小数后,小数点第100位数字是几?
1\7=0.142857142857.。.。.。第100位是8。(14285是循环小数)
8、在两只同样的玻璃杯中各放入白糖10千克,然后再甲杯中放100克开水,乙中放90克开水,哪一杯的糖水最甜?您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吗?
甲:100-10=90(千克),乙:90-10=80(千克)(水越少糖越浓、所以乙的糖水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2
一、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以前研究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而本节课要研究的是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学好两物体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关键是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从教材的编排来看,首先出现了一道准备题,接着列表分析每经过1分钟、2分钟、3分钟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然后再出示例题解答。针对教材内容和学情,应把本节课的教学突破点放在学生对应用题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对行动的体验上。
二、设计理念:
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教学跟随学生的学习过程,紧贴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相遇问题应用题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准备采用如下教法:1、复习铺垫法。2、直观演示法。3、分组讨论法。4、启发讲解法。5、练习巩固法。这样通过多种教法的交叉进行,相信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的方法掌握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类推。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五、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六、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在未学新课之前,老师先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看谁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最好。)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张华每分钟走60米,走了3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投影出示)
(1)、口头列式解答。
(2)、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师:这道题是我们以前研究的关于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时,它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假如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在运动,那么它们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看准备题。)
【设计意图:在原有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展示教学,通过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次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再次感悟行程问题。】
2、准备
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投影出示)
(1)、读后回答a:这里讲的是几个人在运动?
b: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c:做手势理解同时出发,相对或相向而行。
(师:请大家伸出两只手,把两个食指比作两个人,让他们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准备好,听老师口令出发。看图,两人一起出发叫同时,不能一先一后。对面往一起走,叫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那么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变化情况怎样呢?我们先填表,再理解。)
(2)、填表并汇报填表结果。
(3)、观察表后思考回答:
a、 每经过1分钟,两人所走路程和有什么变化?与此相反,两人之间的距离又有什么变化?
b、 当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c、 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师: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0,这表示两人相遇了,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就是两家的距离。像准备题这样的应用题,我们就叫它相遇问题,相遇问题如何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手势模拟表演,理解同时出发,相对或相向而行的含义,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不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思考,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题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读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成线段图。
(师:小强经过几分钟到校门口?这段距离应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么?小丽经过几分钟到校门口?这段距离应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什么?求什么?这道题如何解答呢?老师准备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思考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找出解决办法。)
(3)、出示思考题,分组讨论学习。
思考题
A、小强走的路程和小丽走的路程与所求的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B、小强走了多少米?小丽走了多少米?
C、怎样列综合算式求出两家距离?
D、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4)、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54+704 (65+70)4
(5)、比较:两种解法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6)、小结:今后我们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分析比较、质疑问难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
第一组
1、根据线段图口答。
2、动笔做一做。
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46米,经过5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第二组
1、看图列算式。
2、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算式。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和问题。
4、看图编一道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验收题
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23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0小时两轮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思考题
小红和小刚同时从两家出发,小红每分钟走38米,小刚每分钟走45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100米,小红和小刚家相距多少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坡度多层次,先表述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促使知识内化,然后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应用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最后解决已知条件有变化的相遇问题,突破固定的思维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 2
× 5
3、 6 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3.5
× 2
2.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个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5.6×10
7.3×1000
0.75×10
0.008×100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