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5篇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 英语组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在以前的课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技术与学科融合(小学英语)英语组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在以前的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录音机+听力磁带的教学方式。这样方式曾经对课堂讲授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推动了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但现在 PPT 和多媒体等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信息量,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整合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与唤醒。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大脑才能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学习效果オ会变得极其明显。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英语作为一种应用性学科与工具更需要使用各种新式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积极的学习参与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具体的功能和结构,成为语言的创造性学习者,在达到交流沟通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创造出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语言。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以一种空前的热情接受这种新事物我们也正可以将这种新技术整合到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以拓宽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路。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整合 著名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这说明信息的展示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提间法、讲解法、练习法这类以教师为主的学科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量信息不断涌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中应该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二者的整合オ能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教育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的显示
方式由传统的黑板、粉笔或者再加上录音机转变为文字、图像、声音、画面多种形式共存。这种多媒体化有利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如:社会情境、文化情境、题情境、自然情境、拟实验环境等。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小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使“平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知识,使教学内容超越课本的局限性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使学生增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语境下学习,从而有力于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超文本特性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优化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増加语言的实际运用,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氖围中澘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并能形成长期的记忆效果。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融合仍存在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比较乐意去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我们花费过多的时间制作英语课件,英语作为一门文化语言学科,对于知识量有很大的需求,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歌曲、律动小游戏、文化知识背景,而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出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我校现在初步引进中教云数字课堂,在使用中我们解决了一部分搜索资源的问题,但仍有很多资源还是需要自己去找,例如好的英文儿歌等等。
总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敢于面对显示,抓住机遇,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善于把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创新教育理念,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篇二: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科教学已迎来了新的时代潮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平台和教育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强调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最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交互性,为课堂融入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可谓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应该立足于这个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有效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创造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必然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现代信息技术拥有着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动态演示等等教学优势,更具有独特的试听功能和交互功能。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独特的视听体验, 并且有助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引领学生获得综合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在课堂上达到图文、音像、动画相互结合的教学效果,更加方便学生的知识记忆和理解,这样在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抽象概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的三维动画制作,有利于
给予学生不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愿意说话、愿意听话的意愿和欲望,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信息技术与网络相连,能够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融入大量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们了解更多的英语新闻、英语电影,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读说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网络上的语言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使得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无限趣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生本理念应运而生。生本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依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运用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从而优化日常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2.科学合理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但它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为核心,倘若课堂上全部充斥着图画、三维动画、音频视频,便有可能产生喧宾夺主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合理性原则。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措施
1.融入趣味因素,激活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图像、音频和视频,将英语教学内容以图、形、声、色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兴趣盎然,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
生动和有趣,最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一单元主要的 词 汇 是 与 交 通 工 具 有 关 的 , 如
car/
metro /bus /bike/ship/taxi……为了深化学生的单词记忆,教师可以给学生插 入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画,并且展示一张交通工具的图片就从屏幕上跳 出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并用小喇叭的图标展示出这个单词的读音。这样原本枯燥的单词学习变的更加鲜活有趣,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 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读音、拼写和汉语意思,既加深了学生的知识 记忆,又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Our animal friends”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微课,微课的内容为电视 栏目《动物世界》的片段,通过动物世界的观看,让学生了解世界上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并且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通过微视频的融入,使得英语课堂变得鲜活有趣,又有助于实现日常 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
2.创设语言情境,增强语言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这一情境中,实现会话和交流,不但能够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语境真实自然,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在“Is 生is your pencil?” 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段微课视频,视频的内容为两个小伙伴在询问“Is 生is your pencil/No, It isn"t/ It is hers/Are 生ose your pens/Yes ,生ey are mine……”通过这一视频的观看,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再在课堂上营造了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一起开展对话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优化游戏形式,点亮英语课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单词记忆、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能够使得小学英语中的课堂游戏更加鲜活,更加有趣,有助于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既点亮课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My family” 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们更好的记忆 mo生er /fa生er /bro生er/ sister/ uncle/aunt /cousin 这些家庭成员的单词,教师可以展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单词闯关小游戏,第一关为“单词连连看”,电脑屏幕上会展示英语单词和一些图片,这时学生们通过自己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到交互式白板上进行单词的连线,既提高了课堂的参与性, 又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单词;第二关为“猜猜我是谁”这些游戏题目更有一些难度,如 My fa生er"s fa生er is my(),My fa生er"s bro生er is my(),My uncle"s son is my(),My mo生er"s bro生er is my(),My mo生er"s sister is my(),My aunt"s mo生er is my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既实现学生创新学习,又有助于以游戏点燃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通过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单一、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能够营造主动式、互动式的情感教学,融入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元素, 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想学英语,乐学英语,善学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听读说写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宏瑜.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名师
在线,2020(14):92-93. [2]蔡燕飞.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英语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06. [3]陶海霞.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教学助力[J].中小学电教,2020(05):23-24. [4]邓妮.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0(05):225.
篇三: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成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大热门。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片、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为英语教学送来了一股新鲜、灵动的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的运用激活了英语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英语的魅力,能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它能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使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
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在教学六年级上册 Unit 16 Christmas Is Coming 这一课,文章共有 10 个单词,单词的的发音又长又难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混淆和发音不清楚。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圣诞老人派发礼物的情景教学,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还有对话关,学生过关了,再由圣诞老人派发礼物,学生得到了礼物,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学习,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我还利用所学单词、短语、句型编成一首歌曲,配上学生所熟悉的旋律《两只老虎》的伴奏,把所学的知识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电脑配乐,师生同唱)
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 FatherChristmas,Father Christmas,I love you, I love you. 5·6 5·4 3 1/ 5·6 5·4 3 1/ 1 5 1/ 1 5 1---// Western countries, Western countries,popular, festival. 1 2 3 1/ 1 2 3 1/ 3 4 5--- / 3 4 5---/ Lots of prestens,Lots of prestens, for children,for children. 5·6 5·4 3 1/ 5·6 5·4 3 1/ 1 5 1/ 1 5 1---// Thanks father Christmas , Thanks father Christmas ,I can’t wait, I can’t wait. 片段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Put the book on the des》中讲授:in,on,under 这三个介词时,我设计了如下课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到校园后落到教室的屋顶上,然后在空中飞几圈又飞进了教室里,最后再让小鸟飞到讲桌底上吃米粒。在小鸟的每一个动作间设置停顿,我应用这个课件演示,并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bird? 学生根
据屏幕上小鸟与教室、与桌子的位置关系,用 in,on,under 三个介词准确的回答小鸟的具体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课件把抽象的讲授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作过程,学生既学的轻松又记得牢固,且不会混淆。
片段三:在教学三年级下册 Unit 3 Where is my car 时,在操练和巩固句型“Where is my car ?”及其回答“Is it near the box ?”环节时,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我利用 flash 把文中的小汽车制作成卡通小汽车,然后课件播放动画,卡通小汽车不断地变换在森林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和它一起捉迷藏,猜猜它在哪里。
( 课件出示) Cartoon car :
Hello, boys and girls, I’m Cartoon car. Can you guess where I am? 之后,画面变化,Cartoon car藏了起来。这时学生们开始猜测Cartoon ca 的位置:
Ps1:Is it under the box ? Ps2: Is it in the house ? Ps3: Is it near the chair?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着 Cartoon car 的位置,而且都能运用英语的方位词来表达。
片段四:在教学五年级下册 Unit 13 I Prefer Hamburgers 一课时,要操练句型 A: Which do you prefer ,
or
? B: I prefer
.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首先引入了一个肯德基的标志即 KFC,再出现肯德基店里的场景,使学生一看就明白今天学习的内容与吃有关,同时也领悟了将要学习的句型出现的环境。接着播放一段动画短片,几个卡通人物在肯德基边吃东西边讨论:which do you prefer ,
or
? B: I prefer
.然后让学生们模仿片中的人物来说一说这几句话,还可以启发学生们想一想还能说点别的吗,比如 I prefer fried chicken. I like fried chicken best.
再让这些卡通人物作出幽默而夸张的表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句型的意思,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句型。
课后反思: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图画、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直观、色彩鲜艳、音响逼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和优势,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次地启发学生、引导思考、拓宽思维境界、引发发散性思维,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片段一”中,因为设计因为画面的生
动形象,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不断的说单词、句子,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并且主动出击,就连平时难得举手的同学,也大声读着单词、句子,兴趣十足。最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愉快、轻快的节奏中记住了单词的音和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现代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直观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条件。由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造学习英语的生活情景,就可以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并配有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些“死”的资源转化成接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的交际情景,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缩短了教学与现实的距离,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以身临其境的直观教学帮助他们加强记忆,引导他们用英语积极思维,也给他们提供了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
在“片段二”中,教英语方位词的表达比较抽象,学生空间概念不强,如果没表达清楚,学生很容易混淆。此时,运用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本课新知,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很快就集中。根据画面的变化,学生很快理解了英语方位词的用法,轻松掌握了本课重点句型。
在“片段三”中,这是本课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如果进行单一的师生操练或生生操练,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于是,此时我安排了一个表面是游戏,其实是一个操练和巩固的环节。游戏中的卡通小汽车是学生们感兴趣的, 它在课件的动画中和同学们打招呼,而且还不断变化自己的位置,让学生们来猜一猜它藏在哪里,并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们看得不亦乐乎,说的也不亦乐乎,在欢快和轻松的气氛中又一次的操练和巩固了本课句型,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水平在无形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使本堂课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这样集动、静、音、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听说训练,能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语言与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训练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句型训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生在学习英语句型的过程中,面临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环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少,造就了他们对母语的依赖性,这就给他们理解英语句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成为小学英语句型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信息技术刚好能提供一个
虚拟的空间,满足英语句型训练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为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语言环境直接左右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伴随着那些鲜明的形象和动画人物夸张、滑稽的动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记忆深刻,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英语教学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使用多媒体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强化了对英文单词、句型等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合理应用,必将导致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合理选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有机结合,适性而用,适时而用,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我相信在把握好英语学科的同时合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一定能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篇四: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不会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快速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不会使用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 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这使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 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 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 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创设情景,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可以培养学生的 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通过计算机课件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 ,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如:教学“Let’s eat”这一课的 Let’s talk 时,我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 Zoom 和 Zip 两个动态人物,由计算机出现该课内容所发映的特定情景画面。同时用正常语态播放会话:“Hello,Zoom!Nice to meet you!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学生边看边听,结合画面所提示的情景,努力揣摩对话含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课文中来了。接着,指导学生跟读重点对话“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 这时,教师再向学生询问对话意思。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形象思维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对话内容,经过上述流程,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开始稍有减退时,教师可用角 色扮演的方式,挑选几个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系统可关闭声音)。这时学生们踊跃参与,各种模仿者的声音妙趣横生,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争先恐后抢着模 仿,有的学生几乎到了下意识(直觉思维)开口就说的地步。充分发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真实效应。
二、扩大词汇量,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
运用计算机动画将单词的含义与单词的空间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单词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这一课的 Let’s learn 时,我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将书本中 dog、elephant、monkey 等单词与磁带读音整合在多媒体中。在生词学习界面中,屏幕上依次出现该课的动物图片与动画(空间思维形式),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自然想知道这个单词的发音。这时教师点击 PLAY 键, 学生立即可以听到单词的发音。学生对单词有了总体意象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操练生词,这样学生的兴趣开 始被调动起来: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丰富生动,令人头痛的单词记忆变得轻松自然,这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竞争意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
三 、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视野,我们设计的这个模块以绝对放松为宗旨,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诱发学生的思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教唱“Teddy Bear”歌曲时,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 Teddy Bear 动画,并播放该音乐,让学生在随着 Teddy Bear 跳舞的同时学会一道歌曲,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值得去主动参与和实践。学生们在这种极其放松的心态中,思维非常活跃,充分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完成英语学习。
四 、丰富 知识 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存储容量,每 一个学生都会很容易得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的信息。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在为学生提供更 多的学习机会的同时,借助计算机的大容量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其找到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 效果。
面向信息社会,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各学科的教学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等。为此把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放 在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并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把发展智力提高到应有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学校 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把握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践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师 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篇五: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整合教学设计 译林 Unit 5 Our new home (Story time)一.教材分析 Our new home (Story time)选自新教材译林版 4A 第五单元。本课主要是以一篇以苏海苏阳的新家为载体,学习掌握关于房间物品的英文表达和能日常对话询问物品的位置。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阅读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多媒体辅助来获取信息,了解故事并学会在日常对话中询问物品的位置。在读、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房间物品的词汇;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掌握词汇和句型并提炼出并学习语法知识,进而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运用所学新知,进行真实口语交际。
二.学生分析 本届学生是第一届使用译林版新教材,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整体的英语知识水平有些层次不齐。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已经学过方位词,并会询问物品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不仅会说还要会运用还要会写。教师在了解学生和大纲要求下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将故事情节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读故事中自然地接触语言现象,进行新知识的重输入,并且帮助他们有效地内化语言。
学生学习的方式:①教师教授。在处理文本里的生字词时主要依靠教师的教授。②个体学习。在完成较简单的任务时以个体学习为主,鼓励学生有独立自主学习意识。③小组合作。当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
任务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设计思想 在本课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并运用 Where’s/Where are …?It’s/ They’re … 句型,我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一开始利用歌谣“Where’s the bird”不仅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句型,还调动了学生上课的欲望。
具体的教学方法:(1)教师在上课前设计一份预习案,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唤醒旧知,并尝试了解新知。(2)利用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辅助,生动活泼的动画和声音,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3)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教学流程中设计些学习任务,通过多媒体辅助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最后的巩固操练环节,让学生两两编对话,不仅培养了互相协作能力,还巩固了新知。
四.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创设了 bird 飞到了苏海苏阳的家情境。并在此情景下展开教学介绍他们的新家,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新家有种直观的感受,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学会将重点句型能自如地运用在日常对话中。
信息技术不局限于教师使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辅助
学习,学校为每位学生发放了和书本配套的光碟,学生可以利用光碟自己在家先预习了解文本大义,课后也可以利用光碟训练语音语调。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能初步感知、体验单词“bedroom, living room, home, sofa, come, kitchen”并理解单词的意思。
2. 通 过 在 创 设 的 情 境 中 交 流 , 能 听 、 说 、 读 句 子 :“Where’s/Where are …? It’s/ They’re …”并会运用所学句型。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用语谈论东西的位置。
5.能正确演唱歌曲。
六.教学重难点 1.通过游戏活动,能初步感知、体验单词“bedroom, living room, home, sofa, come, kitchen”并理解单词的意思。
2. 通 过 在 创 设 的 情 境 中 交 流 , 能 听 、 说 、 读 句 子 :“Where’s/Where are …? It’s/They’re …并会运用。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用语谈论东西的位置。
七.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 Warm up
(5 分钟)
1. English show (口语展示)
2. A little teacher(处理预习案) 【设计意图】:通过口语展示和小老师环节,不仅训练学生的口语,还让学生在这两个环节尝试了解新知,也是种新知的导入。
Step2 Presentation
(10 分钟)
1. Let’s sing a song “Where is the bird? ” T: Where is the bird? S: It’s …. T: Where are her friends? S: They’re…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通过师生对话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有种直观的感受。对询问物品地点的单复数有种感知。
2. T: Let’s go to the Su Hai and Su Yang’s new home. (教授home)
3. Open the door of the home and have a look. (展示图片要能让学生操练到所学的单词:bedroom, living room, sofa, kitchen) 【设计意图】:创设了和鸟儿一起去苏海苏阳的新家看看这样的情景,学习了本节课要教授关于房间的生词。其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打开门参观房间的动画,激发了学生了好奇心真心看一看房间是什么样的?是本节课的亮点环节。
4. Practic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Where’s/Where are …?
It’s/They’re …” 5. Play a game: in short memory. 【设计意图】:在情景的创设下学生可以有兴趣地学习生词,再加上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教读,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仅如此教者还将单词结合在句型当中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最后还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重新排序的游戏,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Step3 Story time
(20 分钟)
1. Show a picture of the twins. T: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s wrong with them? Let’s watch the cartoon and tell me what they can’t find. (找到)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文本的图片,教师利用图片生动讲解故事发生的原因,让学生感兴趣继续读下去。
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ick “What rooms do you listen to?” 3. Watch the cartoon and find the rooms. 4. Read the book by yourself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ere is
?
It’s
Where are
?
They are
Where’s
?
It’s
S1: Where is Su Yang’s bag?
S2: It’s in Su Yang’s bedroom. S3: Where is Su Yang’s white cap? S4: It’s in the kitchen. S5: Where are Su Yang and Su Hai’s skirts? S6: They are in the living room. 【设计意图】:处理文本过程中教者设计了三个环节:听录音,看动画,自读课文。完成任务,教者并一边按照设计的任务张贴了板书,按照人物,事情,地点顺序的板书,让学生清晰地梳理出文本的故事信息。在这样任务型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多而不乱,还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以对话的方式概述课文大义,既巩固了新知又操练了重点句型。
5.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
( 注意模仿其语音语调。) 6. Choose the reading way you like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 【设计意图】:新教材大纲提出:教书在语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所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学生学生跟读电脑,并在课件上标注基本的重读,升调和降调。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下有意识地模仿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最后利用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再复习巩固。
7. Act the dialogue.
(小组表演展示对话。)
8. 引导学生将课文变成歌谣,进行诵读。
Where, where, where’s the bag?
Here, here, in the bedroom. Where, where, where are the skirts? There, there, in the living room, on the sofa. Where, where, where’s the cap? Sorry, sorry, I don’t know. Oh, oh, in the kitchen.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授的对象是四年级小学生,根据他们好动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者创设了这样个机会让学生表演对话,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最后教者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音乐配上自己将课文改编的歌谣进行朗读,让全班动起来。
Step 4 Consolidation
(5 分钟)
1. Fill in the blanks. (课文填空)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语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三年级只会说说唱唱的层面上,为了提高要求向高年级的语篇教学靠拢,教者有意识地设计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也能动笔写一写,全方面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
八.作业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我布置了以下的作业:
(1)利用自己身边的课本配套的光盘再播放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将学过的课文对话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
(3)利用新学的单词句型设计一段对话,以邮件的方式发给老
师,有困难的孩子家长可以指导帮助发送。
此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利用身边的多媒体为英语服务,成为自己英语学习的小主人。
九.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手段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方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准确地理解新课,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图片和音效将故事情节生动化、形象化,课件设计吸引人。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所教句型相关的歌曲创设了情景,顺利展开词汇句型语篇的教学。由点到面层层递进。在处理文本时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环节,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最后让学生用学过的“Where’s/Where are …? It’s/ They’re …句型进行实际运用,并利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信息技术:光碟,电脑等让学生的学习可以从课堂延续到课外,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优势。
推荐访问: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 中小学 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