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6篇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32015年1期湖湘论坛No.1.2015(总第160期)huxiangforumGeneralNo.160·党史党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015 年 1 期 湖湘论坛 No.1.2015(总第 160期)huxiangforum GeneralNo.160· 党史党建·推 进 学 习 型 党 组 织 建 设 常 态 化 的 重 要 杠 杆*——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的调查与思考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摘要:做好“ 创学指数” 的构建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丰富内容而无远期规划、有具体行为而无有效考核、有实际成效而无综合评估的问题,对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非常重要。编制创学指数,必须把握好科学完备、符合实际、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明确测评主体,理清基本要素,细化测评指标。其中,制定创学指标评价体系是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的关键环节。创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指标分为创学任务体系、创学保障体系、创学成效体系,从一级指标到三级指标要越来越具体。。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常态化;创学指数;调研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160(2015)01- 0031- 05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推动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已经进入了由“ 抓活动”向“ 促常态”转变的新阶段。为有利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态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今年 3 月至6 月,我们成立课题组,采取委托调研、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就“ 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 ( 以下简称“ 创学指数” ) 这一课题在湖南省范围内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面向全省各类党组织发放调查问卷 1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980份,在郴州、常德、益阳、湘潭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在长沙学院学习型组织研究基地召开了研讨会,就“ 创学指数” 的创建、编制与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调研和讨论,我们对“ 为什么要构建创学指数” 、“ 创学指数如何设计” 和“ 如何推广应用创学指数” 这三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一、构建创学指数的重要意义构建创学指数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 2009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构建创学指数,将有助于通过一个科学、统一、公认的话语体系来描述、测度和评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助于揭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水准、趋势和规律,有助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对构建“ 创学指数”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肯定,67%的受访者认为用创学指数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评价的主要指标切实可行。他们提出,从目前*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研究》[编号:BD 3 ] 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114 J0 82014- 11- 12
3看,做好“ 创学指数” 的构建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 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丰富内容而无远期规划的问题。学习型党组织是在借鉴西方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着眼于加强我党建设的创新之举。绝大多数被访者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不约而同地指出,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符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的创建路径,是当前创学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他们认为,创学指数一旦能够真正确立并投入使用,指数体系中的各类分项指标将有望能够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导性指标,为实际创建工作中“ 应该做什么” 、“ 做到什么程度” 、“ 怎么做才好” 等问题提供完整和系统的指导,便于基层党组织随时评估创建状态,分析短板与不足,制定长期规划,使具体创建活动既有丰富内容又有远景目标,为活动的常态化奠定基础。2. 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具体行为而无有效考核的问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既包含组织化的学习也包含个人的学习,既有思想政治的学习也有具体业务的学习,既要求向书本学习也要求向实践学习,既需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也需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此,每一个党组织的创建过程都是具有个性和特点的,有的可能偏重于学习环境的构建,有的可能偏重于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的可能又偏重于学习成果的实践,往往呈现出“ 百花齐放、各有所长” 的景象。如常德市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的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和以考促学的“ 四化一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模式,注重的是学习成效;郴州市坚持每年对全市的党员干部学习情况开展一次大考试,把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注重的是学习氛围的营造;益阳市推行单位创学综合评估、个人学习分别考评、专题创学专门考评、面上工作“ 五创四评” 、年度学习抽查考评、各行各业分类议评的“ 六维一体”考评体系,注重的是学习机制的建立。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确定一个党组织是否真正达到了“ 学习型”的标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自己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或考评细则,如湘潭市公安局的基层公安机关学习型组织指标体系,湘电集团的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指标体系,对本单位或者本部门、本地区内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但是,这些考核指标都是“ 各自为政” ,在科学性和权威性上无法得到广泛认同,对于是否只要达到指标要求就可以被认定为“ 学习型” 党组织这一问题,在座谈中我们发现即使制定者也无法回答。许多被调查者表示,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直接导致了“ 学习型” 党组织考核过程中无章可循、“ 自说自话” 的现象,使创建活动的严肃性、严谨性打了折扣。因此,构建一套具有相对科学性、权威性的指标体系已经刻不容缓。3. 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实际成效而无综合评估的问题。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是全党的统一行为。在未能制定出统一评估体系之前,评判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的创建活动开展是好是坏、是快是慢,与同级其他成员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相当困难并且充满主观因素的工作。广大受访的党员干部提出,可以通过对基层党组织“ 创学指数”的汇总分析加工,进一步得到一个单位、一个县、一个市甚至全省的“ 创学指数” 。由于“ 创学指数”指标体系在全省范围内都是统一的和通用的,因此“ 创学指数” 可以顺利地实现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并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人为因素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干扰,为综合评价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工具。二、“ 创学指数” 的设计《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 年 )》强调,要“ 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 。在大数据越来越成为分析、评估、预测事物发展状态、趋势这一背景下,编制、发布创学指数既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我们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是全面反映党组织“ 学习型” 建设综合变动向度和程度的度量值。从方法论上讲,就是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状况和权重的计量综合测算出创学指数,客观全面动态地反映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总体状况。从统计学上讲,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性、预2
33创学指数,必须把握好科学完备、符合实际、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明确测评主体,理清基本要素,细化测评指标。1. 理论依据及基础。通过查阅中文文献资料,关于学习指数的相关研究成果鲜有。2009 年,学习型中国促进会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学习指数》,企业学习指数成为中小企业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年度权威指标; [1] 华东师范大学人才资源研究中心叶忠海教授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量化的核心问题,认为“ 为科学有效而简明地量化并把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学习型社会建设者有必要研究、探索和掌握‘ 社会学习指数’ ”[3] ;深圳市委党校领导干部考评 ( 研究 ) 中心的龚建桥同志提出了“ 干部学习指数” 问题,认为“ 干部学习指数是促进干部学习的一种有益尝试,将有利于在促进干部学习的工作中实现从概念到方法到成效诸方面的转变”[3] 。同时,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评估的实践探索日益增多,如湖南省自 2011 年以来已连续发布了 3 届的“ 城市阅读指数” 。目前,指数评价已从传统的经济系统走向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 软实力也要硬指数” 、文化领域的“ CPI” “ PMI” “ PPI” 等成为评估、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举措、新亮点。全国范围内,“ 幸福指数” 、“ 文明指数” 、“ 创意指数”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的建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预期和实践参照。2. 指标体系的构建。制定指标体系是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的关键环节。什么样的党组织才是学习型党组织?这个问题在调研中反复被提及。对各级各类党组织学习型建设水平进行科学量化和评估,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使之既反映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能反映学习型党组织的内在特性、核心要素和建设规律。问卷调查中,在“ 您认为创学指数最核心的要素是⋯ ⋯” 这道题中,有 37% 的人选择了“ 创学任务体系” 、45%的人选择了“ 创学保障体系” 、53% 的人选择了“ 创学成效体系” ,还有 4% 的人认为是“ 学习目标体系” 、“ 要素指标” 、“ 行为指标” 和“ 效果指标” 。在座谈中,有些同志提出,指标体系的设置,从一级指标到三级指标要越来越具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将创学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分为 3 个:创学任务体系、创学保障体系、创学成效体系。(1) 创学任务体系。问卷调查中,在“ 您认为创学任务体系最核心的要素是⋯ ⋯” 这道题中,有28% 的人选择了“ 创学目标” 、53% 的人选择了“ 创学环境” 、31% 的人选择了“ 学习内容” 、74% 的人选择了“ 学习方式” 、55% 的人选择了“ 创学活动” ,还有2%的人提出“ 学习理念” 和“ 学习氛围” 。将创学目标、创学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创学活动作为创学任务体系的二级指标,得到广泛认同。在座谈中,一些同志提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 一把手” 工程,而要抓好这个“ 一把手” 工程,首要的就是要抓好党委 ( 党组 ) 中心组学习这一龙头工程。据此,我们认为,评价创学任务体系的二级指标为创学目标、创学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创学活动,其中,学习方式的权重值应高于其他四个二级指标。(2)创学保障体系。在座谈中,许多同志提出,一个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否抓实、抓细、抓深,关键要看创学组织机构健不健全、经费投入到不到位、设施保障充不充分和制度机制完不完善。问卷调查中,在“ 您认为创学保障体系最核心的要素是⋯ ⋯” 这道题中,有 29% 的人选择了“ 组织保障” 、37% 的人选择了“ 经费保障” 、18% 的人选择了“ 设施保障” 、57%的人选择了“ 制度保障” ,还有 2% 的人提出“ 措施保障” 和“ 时间保障” 。将组织保障、经费保障、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作为创学保障体系的二级指标,得到广泛认同。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态、长效,必须通过建立制度机制来固化。据此,我们认为,评价创学保障体系的二级指标为组织保障、经费保障、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制度保障这一指标的权重值应最大。(3) 创学成效体系。问卷调查中,在“ 您认为创学成效体系最核心的要素是⋯ ⋯” 这道题中,有49% 的人选择了“ 以学立德” 、32% 的人选择了“ 以学增智” 、57% 的人选择了“ 以学兴业” ,还有 3%的人提出“ 以学提能” 。将以学立德、以学增智和
3座谈中,一些同志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落脚点,应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进而促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据此,我们认为,评价创学成效体系的二级指标为以学立德、以学增智和以学兴业,其以学兴业的权重值应最大。为了实际测量需要,二级指标应分解为若干三级指标,我们在吸收调研中一些同志提出的观点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设计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指数指标体系 ( 见下表 )。序号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1创学任务体系40%1.1 创学目标 10% 制定创学实施方案,创学愿景明确 100%1.2 创学环境 15%1.2.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党员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认同度高,党组织学习氛围浓厚50%1.2.2 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 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的格局形成50%1.3 学习内容 20%1.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 30%1.3.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25%1.3.3 现代化建设知识的学习 25%1.3.4 实践学习 20%1.4 学习方式 30%1.4.1 中心组学习:按六个环节抓好党委 ( 党组 )中心组学习,全年学习不少于 6 次、12 天,参学率 90% 以上50%1.4.2 集体学习:党支部学习规范,每年不少于 6 次;专题 ( 主题 ) 学习及时,上级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均落实30%1.4.3个人自学:个人有年度学习计划;有阅读书目,每年读书 10本以上;有成果,每年撰写文章 ( 学习心得 )不少于 1 篇20%1.5 创学活动 25%积极参加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常态化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习活动、学习载体、学习品牌三个以上100%2创学保障体系30%2.1 组织保障 20%2.1.1 创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创学工作责任制明确 50%2.1.2 把学习...
篇二: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对学 习 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以 学 学习、创新、超越为追求的 全全新管理理论,是当今最前 沿 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它 的 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企业提高 自 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一 件 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美 国 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 授 授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 第 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 的 的艺术与实务》中,为我们 描 描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含 义 义: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 断 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 中 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 的 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 的 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 开 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 现 现共同的抱负,以及共同学 习 习如何学习。”同时他点出 了 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真 正 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 人 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 习 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 过 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 所 所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 世 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 及 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事 实 实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 这 这种真正的学习。这就是学 习 习型组织的真谛……才能让 大 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 生 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 彼 彼得·圣吉提出了创建学习 型 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 我 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突 破 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 精 精熟。自我超越以磨炼个人 才 才能为基础,以精神的成长 为为发展方向。自我超越的意 义 义在于学习和创造,通过学 习 习,
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 正 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 式 式通俗地讲,就是心理素质 和 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于 人 人们心中,它源于对过去的 事 事物的认识过程,但又参与 现 现实事物的认识。人的心智 模 模式影响着你看世界、对待 事 事物的态度,有时要能决定 你 你的成功与否。当这个世界 变 变化了,人们就应该改变那 些 些旧的,不同时宜的心智模 式 式。
建立共同愿景——共 同 同愿景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 象 象。它是指建立在组织及其 所 所属员工价值取向一致基础 上 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 望 望或理想。在追求共同目标 实 实现的过程中,所有员工会 自 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潜能,从 而 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 力 力。
团体学习——团体学 习 习是指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 配 配能力与提高实现共同目标 能 能力的过程。其作用是发挥 团 团体智慧,真正做到一起思 考 考,交流共享,产生远比个 人 人深入的见解,使团体智商 大 大于个人智商,学习力迅速 转 转化为现实产力。
系统思 考 考——系统思考从字面上看 是 是种思维方式,反映的却是 组 组织内部管理的成熟与科学 。
。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 点 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将组织 看 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空 间 间性并且不断变化的系统, 思 思考问题时要从看局部到纵 观 观全局,从看事物的表面到 洞 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从 静 静态的分
析到认识各种因素 的 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 动 动态的平衡。
彼得·圣吉 在 在书中刻意将第五项修炼“ 系 系统思考”放在其他四项修 炼 炼之上,就是因为“系统思 考 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 一 一体的理论与实务。“系统 思 思考”强化每一项修炼,融 合 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 和 和的效力。同时,“系统思 考 考”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 ” ”、“改善心智模式”、“ 团 团体学习”与“自我超越” 四 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提 出 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国 内 内外一些著名企业运用学习 型 型组织理论收到好的效果。
美 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的 8 80%正在运用学习型组织 理 理论管理企业,如杜邦、英 特 特尔、苹果电脑、福特汽车 、 、GE 公司和微软等;国内 的 的如海尔、联想、宝钢、上 海 海隧道、内蒙伊利等,均有 明明显成效。
我们集团公司 在 在《实施提高新型职工素质 工 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求 各 各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我 认 认为,在企业创建学习型组 织 织,推广和应用学习型组织 理 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首 先 先,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市场 竞 竞争的需要。企业是市场竞 争 争的主体,企业之间的竞争 说 说到底是学习力(学习动力 、 、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 合 合)的竞争,而不再是以前 常 常说的人才的竞争。因为今 天 天人才是与学习力紧紧的联 系 系在一起的,没有学习力的 人 人很快会落伍,没有学习力 的 的企业终究要
被淘汰。要通 过 过学习,不断地进行变革和 创 创新,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 要 要。
其二、创建学习型组 织 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企业的可持续发需要人才 支 支撑,科技开发、市场拓展 、 、管理创新、生产制造等都 需 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学习型 组 组织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 最 最佳途径。企业的资源是有 限 限的,而人的素质的提高、 潜 潜力的提升是无限的。
其 三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 经 经济时代的需要。2l 世纪 将将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 面 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 的 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引 起 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包括 人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的 的变化,同时知识老化的速 度 度大大加快、个人和企业要 能 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建 立 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所以也 需 需要学习型组织。
运用学 习 习型组织理论,创建学习型 组 组织,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 际 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建,不 能 能生搬硬套。既要考虑结合 企 企业实际,又要着眼于企业 发 发展,创造性的运用,使用 真 真正在企业进步中发挥作用 , ,需要思考以下几个结合。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 化 化建设的新的载体,是企业 文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 发 发展。
首先学习型组织与 企 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是一致 的 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 石 石,在学习型组织中,价值 观 观是构成共同愿景的极其重 要 要的方面。集体利益与个利 益 益的统一,短期效
应与长远 利 利益的统一,塑造一流形象 等 等等,既是企业文化中的价 值 值观,也是学习型组织比较 强 强调的共同目标。如企业文 化化建设中的提高职工素质与 学 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企 业 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与学习 型 型组织中的团体学习等等, 其 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 同 同一内容,说明了学习型组 织 织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的 一 一致性。
其二,学习型组 织 织和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 一 一致的。都是研究人及团体 素 素质不断提高的渠道和方法 。
。企业文化多是通过集体组 织 织、奖励激励、宣传教育、 职 职工参与等方式来教育改变 人 人,而学习型组织则注重通 过 过团体学习,建立共同愿景 、 、形成系统思考、促使个人 和 和组织逐渐增强学习力,以 逐 逐步达到团体和个人的自我 超 超越,促使个人和团体素质 的 的不断提高。
任何一个企 业 业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 ,极具军工特点的中原文化 有 有它独特的魅力,我们既要 继 继承发扬中原文化的精髓, 又 又要充分重视对其他企业优 秀 秀文化的学习和融合,要不 断 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学 习 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指出,今 天 天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 、 、人才的竞争,更是企业的 学 学习力和企业文化的激烈竞 争 争,其中核心的竞争是企业 的 的学习。要想保持集团公司 持 持久的成长性,必须靠独特 色 色的企业文化作支持,而保 持 持和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 须 须以保持和创造企业的持久 学 学习力为基础。
创建学习 型 型组织,其内涵并非仅仅要 求 求领导和员工捧起书本,更 重 重要的是促进领导者和员工 的 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 变 变。如系统思考的理论,可 以 以使干部员工学会企业管理 的的辩证法,由看事物的局部 到 到看整体,从个人岗位职责 看 看到全公司整体系统,看系 统 统中的关键环节,提高对全 系 系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 , ,提高大局观念,营造和谐 的 的整体工作氛围。又如:团 体 体学习的理念,不仅能改变 学 学习的方式,更主要的是使 学 学习成为激发员工内在潜力 的 的有效形式,人人思考问题 , ,人人研究创新,从而形成 团 团队智慧。还如,实现自我 超超越的理论,就是永远视昨 天 天为落后,从而不断学习, 不 不断进取。
创建学习型组 织 织要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 结 结合,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素 质 质的不断提高。
学习型组 织 织理论的内涵与企业的思想 政 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目 标 标都是为了挖掘员工潜能调 动 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以促 进 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重点 上 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着眼于思维方式、行为观 念 念的转变;在方法上都是采 用用教育、引导、启发手段, 达 达到职工自我提高,并与企 业 业目标相结合。
首先,确 立 立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
。这是至关重要的,它就是 学 学习型组织中的共同愿景, 它 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 , ,当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共 同 同目标,对目标愿景充满信 心 心,
感到完成这一目标有自 己 己的一份时,才会产生“创 造 造型的学习”动力,全力以 赴 赴地学习和工作。
其二, 营 营造创新性学习和工作的良 好 好氛围。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必 必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 围 围,鼓励员工个人的发展成 长 长和工作中不断有新的创意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 通 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学习 的 的方式形成这种氛围。通过 学 学习互动,思想碰撞生产新 的 的创意,促进管理者和员工 素 素质的不断提高。
其三, 探 探索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学 习 习方法。学习型组织理论中 的 的许多观点是符合辩证唯物 主 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我们在 运 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建 学 学习型组织时,也要按照实 事 事求是的观点,结合实际思 考 考问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法 法。如学习型组织强调通过 工 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 , ,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 既 既学习工作化。也正是在学 习 习和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 值 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创 建 建学习型组织要与提高企业 核 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促进企 业 业管理者和员工学习的不断 增 增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 竞 竞争中,怎样才能形成比竞 争 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 首 先 先,学习的速度要大于事物 发 发展的变化的速度。要适应 市 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必须 建 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机制。
我 我们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营 决 决策、生产组织等,对市场 的 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要有 敏 敏锐的触角,在第一时间内 作 作出反应。对新的知识、新 的 的变化要善于学习,学习的 速 速度必须大于事物发展变化 的 的速度。
其二,具备比竞 争 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要 形 形成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 优 优势,除必须有别人难以模 仿 仿的专有技术、有其他企业 不 不可替代的独特产品、有自 己 己忠实的用户和稳固的市场 外 外,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比竞 争 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要 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就 要 要求我们比其他企业更加注 意意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要 要善于向市场学习,向用户 学 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 合 合作伙伴学习。
其三,要 有 有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习的 一 一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对 于 于学习和接收的新知识和新 观 观念,要能够很快的应用, 转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不 断 断地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 新新、市场创新,创造出更大 的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 竞 竞争中取胜。
《对学习型 组 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篇三: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八卷 第五期 2 0 0 3 年 10 月
楚雄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OU R NA L
OF
C H UX IONG NOR MA L
UN IV E R S IT Y
V o1.18 N o. 5 Oc t. 20 0 3 以 系 统 思 考 为 基 本 途 径 建设面 向未来 的学 习型 组织 李 俊 ( 楚雄州委宣传部 ,云南 楚雄 675000 ) 中 图分类号 :D6 1
文章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671 —7406 ( 2003 ) 05 —0067 — 10 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 “ 要 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 ,要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积累 新经验 ,增长新本领 。必须以宽广 的眼界观察世界,正 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 ⋯⋯”, “ 成为勤奋学习 ,善于思考的模范” 。而且 ,“ 形 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 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也已经被党的十六 大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 奋斗 目标之一。所谓善于学习 ,我的体会就是要善于系 统思考 ,“ 发展出一套思考的架构 ,它既具备完整 的知 识体系,也拥有实用的工具 ,可帮助我们认清整个变化 形态 ,并了解应 如何有效 的掌握 变化 ,开创新局。
”于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 目的,又是学习型组织的核 心技术。建设学习型组织必须 以系统思考为主体 ,架构 出一套包括五项修炼在 内的全新 的学习方法来 ,以提高 我们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养成具备世 界眼光的理论思维 和战 略思维 。
善 一、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 然趋 势 2001 年 5 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人力 资源建设高峰会议上提 出:
“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 学习型社会 ” 的号 召,在 全社会获得 广泛响应 ,上海 市、大连市率先作出了 “ 建设学习型城市” 的决定 ,并 扎实地掀起 了学习热潮。在建设学 习型社会 的过程中应 该怎样学习? 如何激发全民的学习积极性? 政府扮演什 么样的角色? 企业扮演什么角色? 这是在创建学 习型组 织的实践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
“ 人人是学 习之人” 应该成为知识经济 和信息时代 社会的基本理念。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企业 和社会各界 做好企业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并提高竞争能力 的必要条 件 。也就是说 ,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创新 和创 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 已成为现代企业 管理和社会公共 收稿 日期 :2003 —06 — 1O 作者 简介 :李俊 ,中共 楚雄 州委 常委 ,宣 传部部 长 。
管理的两大 主题 。由于信息 流不 断加 快 、知识快 速更 新 ,因而个人要成 为学 习者 ,企业要成为学 习型企业 ,
党政机关要成为学习型组织 ,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社会 已 经形成共识。对于一个企业 、一个人 、乃至 一级政府而 言 ,学习力是创造力和竞 争力 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企 业或区域性经济将是一种学 习型组织 ,它能够使企业所 有员工以及参与社 会经济活动 的每一个人全 身心投入 ,
并持续不断地 学 习。这 就有 利于开发 和培养 团队创造 力 ,有利于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就 是说 ,区域经 济以及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就是具备 比竞争 对手更高效更快速学习的能力 。
21 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发 展 ,社 会要 发 展 ,企 业要 发 展 ,人 也要 全 面 发 展 ,也 就 是大家都希望发展,发展得快一些 ,好一些 ,这是无可 非议的。读过普 希金 《 渔夫 和金鱼 的故事》 这 本书 的 人,无不认为 故事 中那个贪得无厌 的老太 婆十分可恨。
惟独毛泽东却从老太婆的贪心 中看到她执着追求 的 “ 可 爱一面” 。毛泽东说 :“ 人贪得无厌不好 ,但人若贪得有 厌 ,那世 界 恐 怕 就 不 前 进 了 ,都 满 足 了 ,到 了 厌 的 程 度 ,还要变革 ,还要追求什 么呢?” 经济学 原理告诉我 们 :“ 当许 多企业 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 时,通过他们 的分散决 策配置 资源 的经济 就是 市场经 济。
”可以说,发展是社 会前 进的主题。通过 市场竞 争 机制配置稀缺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是发展的基 本途径。如果每个人都是 自甘堕落,就停滞 不前 了。大 家要 发展 、要出头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错。要求发展 只 是问题 的一部 分 ,问题 的关键 是要解决 如何发 展的 问 题 ,怎么发展 ,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研究不清楚 ,发展就 是一句空话。譬如 ,中国古言讲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讲的是如何发展 ,讲 的是钱财来路要正。我们绝 不能指 望天上 会掉馅饼。不付出诚实劳动就要得到钱财 ,这是 社会不允许的。又譬如 ,今天我国经济要发展 ,发展要 ·6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楚雄 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 第 5 期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讲的也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就是 对 发展要 素进 行 系统思 考 ,研 究 经 济发 展 内 在 的要 素 结 构 ,找出发展的基本途径问题。对外开放 ,只是一 个外 力,更重要的是要研究 内力 ,国家的发展动力在 哪里 。
再譬如,青年干部要发展 ,当然要有伯乐慧眼识英才 ,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外力 ,发展的核心是你首先必须是一 个真正的英才 ,最根本的是打铁要靠本身硬 ,自己要把 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潜心学 ,凝聚发展 的内力,练 内功。我们 中国现在搞改革 开放了 ,改革 开放是建立在 自力更生的前提下 的,邓小平早就讲过 ,要 集 中精力 ,
发展 自己的经济。要少管别人的闲事 ,把 自己的经济搞 上去,这就是 一条如何 发展 的路 子。作为一个人来讲 ,
能不能发展 关键是 自己管好 自己 ,如果一个 人非 常浮 躁 ,不善 于学 习 , 自满 自足 ,那 么 天 上是 不 会掉 下 馅 饼 的。大到一个 国家 ,小到一个个人 ,如何发展 的问题解 决不好 ,发展终将是水 中月亮 ,一 句空话而已。如何发 展 ,最重 要 的 途 径 就 是 在 于创 新 性 学 习 ,在 于 一 个 国 家 ,一个 民族 ,一个企业 ,一个个人的学 习力。这就 是 学 习 型组织 的 真谛 。
我们今天已进入 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是学习之 人 ,这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基本理念 ,做人的理 念 ,人是什么? 是学 习的人 ,所以说这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特征。创建学习型组织 ,有利于信息的扩大和知识 的 更新 ,所 以说个人要成为学习者 ,企业要成为学 习型企 业 ,政府要成 为学 习型政府,国家要 成为学习型社 会。
这项工作现在 已广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对一个企业对一 个个人乃至一级政府 ,学习是创 造力和竞 争力的源泉 ,
未来的经济,将是一种学习型经济 ,它能使一 个企业、
政府都参加到经济活动 中来 ,每一个人都必须持之 以恒 不断 地学 习 。
总的来说 ,今后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 的发展唯 可能持久的动力也是别人模仿不 了的 比较优势 ,就是 创建 学 习型 组织 。
一二、学 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面 向未来 的崭新理论 建设学 习型组织的理论 ,是 20 世纪 80 年代美 国哈 佛大学一个 叫彼德 · 圣吉的学者在一本 《 第五项修炼》
的书中提出来的 ,该书提供 了一种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理 论框架。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这种理论引入 我国。上 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杨通谊教授在 《 第五项修炼》 的译 本 “ 序言” 中称彼得 · 圣吉是 “ 伟大的时代先驱” ,他 为人们开启了 “ 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 ,“ 为人类找出一 条新路” 。所谓 新 ,就在 于理论 新、理 念新 、方法 新、
技 术新 。
1.理 论 新 。新兴的学 习型组织的理论来源于控 制 论和系统论与组织理论 ,其 核心理论是 系统动力学 。它 涉及 到 多 种 专 门 的 知 识 。
如 耗 散 结 构 、协 同 论 、突 变 论 超循环 方 法 ,以及 混沌 理 论 等。
我们 国家 在 这 方 面 ·68 .
理论研究 比较权威的是钱学森教授。他把控制论 、系统 论引伸到 了 自然科 学、哲学 中,有许 多 非常独 到的 见 解。学习型组织 理论 的核 心 是 :系统 动 力学 ,一个 企 业 ,一个组织为什 么会发展 ,按照学 习型组织 的基础,
系统论 和控 制论来讲 ,它就 是系 统动 力学 理论 在起作 用 ,因为它有动力 ,所以企业、组 织和社 会作为一 个复 合型的大大小小的系统在同外部相 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过 程 中就能发展 ,这 种系统 动力学 还涉 及到很 多专业 知 识 ,比如说耗散结构、突变论、系统论 、循环论 ,这些 都是当前的前沿理论和学科 。
2.理念新 。什么叫理念,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研 究、考虑问题的思想框架。关于建 立学习型组织的新理 念在于 :一是对竞争的新认识。社会生活当中充满了竞 争。什么是竞争 ,过去传统的观念是生意场上战场上你 死我活的竞争 ,我要取胜必须把你 打垮 。在现代,按照 学习型组织 理论 来理解 ,则是 我要 发展首先让你发展 ,
只有你发展 了,改变了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创造 出一 个发展空间 ,我才能发展。发展是双 向的 、互动的 、多 赢 的、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要改 变竞争观念, “ 唯一 持久的竞争优势 ,或许是具备比你 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 快的能力” 。彼得 · 圣吉认为 :
“ 未来真正 出色 的企业 ,
将是能够设法使阶层人员全心投入 ,并有能力不断学习 的组织” 。二是对企划 的新认 识。
“ 我们把 企划看成 学 习,而把公司整体企划看作组织化 的学习” 。譬如 ,“ 国 宾品牌拓展与提升” 这一课 题的研 究,既是一种企划 ,
也 是 一种组 织 化 的 学 习 过 程 。
三 是 对 学 习 目的新 认 识 。
学 习是延续 自己和组 织的生命 ,
“ 让生命 活得更有 意 义 ” 。
四是创 新 型的学 习方法 。即 “ 站 在 巨人 的肩 膀 上 ,
依然不断质疑巨人的精神。牛顿认 为他能应用科学对人 类发展有所建树 ,是因为他 “ 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 的缘 故。这个 “ 巨人的肩膀” 就是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科学 遗产。对优秀文化科学遗产不仅要 继承,更要批判地继 承 ,这就是质疑巨人的肩膀 。五是持续学 习的精神。学 习要有韧劲 ,只要找到了一条路就 不怕路远 ,要坚定不 移 ,象邓小平讲的 , “ 一百年不动摇 ” ,不要半途 而废。
“ 只要找到路 ,就不怕路远。
”精神 。如果碰到困难就 回头 ,取得 成绩就 自满 ,其结 果 必 然江 郎才 尽 ,学 习型社 会 是建 不 起来 的 。
这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学习 3.方 法新 。对于如何建设学 习型组织 ,彼得 · 圣 吉提 出了要进行 “ 五项修炼”①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 自我实现 ,
或技巧的精熟” 。过去 ,我们曾 “ 视今天为落后” ,今天 我们 又 实践 着 “ 学 习 、创 新 、超越 ”压力 ,自我否定,超越 自我 ,才能成 全 自我。不断质疑 自己 ,敢于并善于不断修改 自己和前人那些同时代精神 不合的思想、观点 和行为 ,使 自己的思想 、观点 、精神 状态所作所为与时代同步前进 。这就 是 “ 与时俱进 ” 的 真谛所在。一个人要 自我超越就 是要不断地否定 自己,
只有 自我否定然后才能找出 自己的溥弱环节 ,实现哲学 的全新学 习方法框架。
的 企业 哲 学 , 自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俊 :以系统思考为基本途径 建设面向未来的学习型组织 意义上的扬弃 ,才能在原有 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实现不 断的 自我超越 。
②改善心智模式。
“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 固于心中 ,
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 ,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 假设 、成见 ,或甚至 图像 、印象 ” 。同任何 一项工作 一 样 ,建立学 习型组织必 须消除思 想障碍 即改善 心智 模 式 、方法是 “ 照镜 子” 、讨 论 、交 流等。所 谓照 镜子 ,
就是要拿着镜子 照 自己,而不 是传统 的拿着镜 子 照别 人 ,看 自己是一枝花 ,看别人是豆腐渣。盲 目地 自我感 觉 良好 ,看不到 自己之 不足 ,这 是一种严 重的心 智模 式 ,既制约了 自己的发展 ,也严重妨碍 了别人的进步。
既损人又不利己。
③建立共 同愿景。愿景 是 “ 一种共 同的愿 望、理 想 、远景或 目标 。
” 譬如 , “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就 是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和 中华 民族的共同愿景。
用这个共同愿景不断地培训 和引导 民众,尤其是共产党 和各级干部 ,就会形成中华民族前所未有 的凝聚力、创 造力 、发展动力。楚烟企业 的共同愿景就是把国宾品牌 做强做大,做成名牌 ,让国宾带领着楚烟企业拓展市场 空间,提高盈利能力 ,实现永续经营。企业的共 同愿景 就是要形成全体职工共有的 目标 、使命与价值观 ,从而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把管理者个人愿景整合为企业员工 的共 同愿景 ,这是 引导员 工学 习的基 本 原 则 ;把 管 理者 个 人 的思想 变成员 工 的共 同认 识 ,事 业就成 功 了一半 。
④团队学 习。就是要把企业变成一所学校 ,像 日本 松下公 司那样 ,“ 人人学习 ,人人创造” ,把学习作为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项效益颇丰的投入,对员工来 说是一种最高奖励 ,也是 “ 一种最珍贵的礼物” ,从而 推动企业员工人人学 习、终身学习 ,为前途学 习,为企 业 发展 而学 习 。
⑤系统思考。系统 思考是建 立学 习型组织的核心 ,
是一种 “ 整体运作本质的全新思考方式 ,以提升人类组 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 。
4.技 术新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技术是系统基 模即系统的基础模型。这些基模用一些环路图表示。如 增强环路、调节环路等 。
三、系统思考在学 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彼得 · 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术 ,然 而,他为什么要把第 五项修炼 ,也就是最 重要 的修 炼 “ 系统思考” 的修炼放到其他 四项修炼之上呢? 他 关于建立学 习型组织的著作为什么也取名为 《...
篇四: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型組織與系統思考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韓釗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 ,一生年齡可達一生年齡可達7070歲歲。
它要活那麼長壽,。
它要活那麼長壽,必須在必須在4040歲時做歲時做一個困難卻重要的決定。一個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當老鷹活到40住獵物。
它的住獵物。
它的喙因為羽毛長得又濃又厚, 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羽毛長得又濃又厚, 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 ,使得飛翔十分吃力。使得飛翔十分吃力。40歲時, 它的爪子開始老化, 無法有效抓歲時, 它的爪子開始老化, 無法有效抓喙變得又長又彎, 幾乎碰到胸膛。變得又長又彎, 幾乎碰到胸膛。
它只有兩種選擇:
等死, 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進行150天漫長的操練。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停留在那裏, 不得飛翔。, 不得飛翔。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 它便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 它便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 它便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 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 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一根一根地拔出來。地拔出來。地拔掉。5個月以後, 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獲得力量再過30年的歲月!
在我們的生命中, 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在我們的生命中, 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 舊的傳統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
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 願意學習新的技能, 我們就能發揮我們的潛能,創造新的未來。
學習的真諦• 只有在有意願、 有需求的時候, 真正的學習才會發生。• 學習必須經常掏空, 不放棄過去的舊包學習必須經常掏空袱, 就不可能學到新的知識與技能。不放棄過去的舊包
現代組織的三大通病• 分割(Fragmentation)• 競爭(Competition)競爭(Competition)• 反應(Reactiveness)
何謂學習型組織?組織成員持續擴展能量以創造真正期盼的結果, 並能夠培養嶄新而開闊的思考的結果並能夠培養嶄新而開闊的思考模式, 釋放集體心靈力量, 以及不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的組織
學習型組織應具備的能力• 創造(渴望)未來的能力• 整體(系統)思考的能力• 集體(匯談)學習的能力
核心技術 — 五項修鍊(Peter M. Senge)1.自我超越2 建立共同願景2. 建立共同願景滋育熱望型塑學習型組織的策略3. 改善心智模式4. 團隊學習5. 系統思考探詢反思釐清複雜
五項修練與深度匯談個人層次團體層次系統統思考心智模型自我超越團隊學習共同願景深度匯談
餐廳裡的蜜蜂
瞎子摸象式的問題診斷
猴子的實驗實驗室中的猴子只知道依舊有行為模式行動,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做。
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在自以為能夠理性思考的時候, 是否真能跳出過去的窠臼呢?
慣性的束縛我們探究問題時所使用的方法, 決定了我們能知道的是什麼。
由於我們受到理所當然的觀念和作法束縛, 往往無法發現問題的真象。
工具與認知當我們使用工具意圖達到某項預期結果的時候, 工具也會回過頭來塑造我們的意圖。
因此,一般所謂的理性思考, 常常會從考慮目的退化為只考慮手段。
思考障礙:
組織最大的危機我最擔心的問題, 就是我的員工不知道他們不懂。
如果他們知們不懂如果他們知道他們不懂, 他們絕對有能力去找到答案。但是, 如果他們不知道他們不懂, 他們就根本不會去找答案。
過去成功不保證未來也能成功本基金經證期會核准, 惟不表示本基金絕無風險。
經理金絕無風險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代表未來之表現, 亦不保證本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經理
治標與治本當我們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的時候,就不會再去努力尋找藏在後面的真正問題。
今天的解決方案, 可能在未來造成更大的問題。
智慧知識 洞見資訊資料應用目的 關聯
打開心鎖的鑰匙藉系統思考改變心智模式, 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動態系統的真正問題所在。
一般系統模型產出結果產出結果轉換過程轉換過程輸入輸入輸出輸出反饋
複雜的類型•細節複雜:
系統構成因素的數量多寡•動態複雜:
因果之間的關係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落差落差。
複雜問題的思考方法• 直線式思考• 循環式思考
因果關係• 正因果關係工作時間工作時間疲勞程度疲勞程度+• 負因果關係疲勞程度績效-
動態反饋系統• 正反饋迴路:
增強型反饋迴路• 負反饋迴路:
平衡型反饋迴路• 負反饋迴路:
平衡型反饋迴路• 時間延滯
正反饋迴路績效績效疲勞程度疲勞程度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存款存款利息利息
負反饋迴路交通交通車輛車輛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
能者多勞? 勞者多能?績效績效新增工作新增工作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疲勞程度疲勞程度
時間延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政策目標政策目標政策執行政策執行政策效果政策效果
時間延滯的例子道路興築道路興築道路容量道路容量道路容量道路容量減少塞車的要求減少塞車的要求減少塞車的要求減少塞車的要求理想通勤時間理想通勤時間通勤時間通勤時間通勤車輛通勤車輛
思考模式的改變• 辯論立場 討論問題• 個別效果 整體效果• 直線思考 系統思考
篇五: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政党建设重大战略任务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经常性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只有坚持以更高标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型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一、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与发展早在 2003 年 11 月,党中央就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2004 年 9 月,中央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形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2009 年 9 月,中央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强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2010年2月,中央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出全面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紧跟形势与任务的要求,提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并于 2006 年 1月发出《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学习办”,负责承担全市学习型机关创建的指导协调与日常管理职责。市、区两级基层党组织在市学习办的组织指导下,围绕持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际上,从 2000 年起步,上海市开始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直至 2006 年全面推开,经历了从创建学习型机关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阶段,经历了从建设学习型党委和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到争当学习型党员的渐次探索深化的过程。从制定规划要点、导向标准和工作方法,到组织推进、经验交流和健全完善,从创建评估和项目评选,到宣传展示与总结经验,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并在阐述党的思想建设时,再次强调“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推进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动力源泉和关键环节。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筑牢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性质属性、学习内容、方法途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原则要求、组织领导等基本内容,都有具体要求。学习型党组织与一般的学习型组织既有共同点,又有特殊性。学习型党组织除了体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外,特殊性在于明显的政治性。理论教育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理应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新形势下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郭玮(中共松江区委党校
上海
20162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实践中的新发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应坚持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挺纪在前,服务引领学习;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学习新活力。【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党史党建 南方论刊·2017 年第 1 期
40全会精神,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助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坚强堡垒,使党员干部成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骨干力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党员队伍成为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群体。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整个组织中营造人人向学的浓厚氛围。从本质上说,学习型组织是当代世界应对社会激烈竞争的产物。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这说明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应对时代挑战,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一)业务学习带动组织创建与组织创建助推业务提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破除学习障碍,积极应对组织发展的时代挑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促使党员更好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挥作用。由于分工不同,有的党员从事的业务是中心工作,有党员则是为业务工作的完成提供服务保障。具体到某支部,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做法往往因为服务中心的方式不同而各有偏重,相对于前者而言,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更多聚焦学习实践、岗位练兵,通过工作学习化,提高党员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业务工作更好完成;后者往往强调学习格局的提升、学习载体的创新以及学习的工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学习,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意识,从而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二)分享学习成果强化自觉性与开拓学习资源促进延伸性。把学习作为自觉行动、终身追求,进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学习型组织与非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区别。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就是把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的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推进学习自觉、持久、深入,进而发挥党员集体智慧,提高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的能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抓手和举措明显受制于党员知识结构,尤其是岗位专业知识结构的分布情况。一般而言,党员拥有学习交流的资源优势,加上工作性质相同,工作合作紧密,以团队学习推动个体学习的做法就成为创建活动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党员主要从事管理服务工作,专业知识也需要加强,则可以在系统内共享。(三)依托平台凝聚力量与分类学习激发活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本质是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建设。基层党组织的设立是对单一行政化管理模式的改进,但要真正发挥党组织的协助监督作用,就应在服务机制上进行强化。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就是通过学习服务带动队伍管理创新,反过来说,党支部所在单位既是创建工作得以开展的组织资源,又构成了约束条件。对一个部门而言,队伍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做好传帮带,组织党员凝聚合力完成工作职责和任务。通过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开展讲座,有助于更好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四、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知识增长、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加强知识武装,就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落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徐清风暖人心。2012 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2014 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 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 年,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开启基层党建新常态,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发性。(一)坚持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三型”党组织建设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居首,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是建设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战略思维,就是加强顶层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思考问题,做好长远规划。在制定工作发展计划方案时,都应首先从战略角度和全局利益出发,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视角思考问题。基层党组织应有持续性的战略规划,对影响全局利益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有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从全党大局角度和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安排工作,在总结工作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形成系统思考。(二)坚持挺纪在前,服务引领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服从大局,因此服务大局的需要理应成为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要求 8800 多万名全体党员挺纪在前,党规党纪严于国法,对党员除了国法的要求,还有党规党纪等制度约束。不仅要依法治党,更要制度治党,制度重在务实管用,重在执行力,将权力关进笼子,把制度治党贯穿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章为重要遵循,动员千遍不如问
41责一次,制度执行关键在人,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因此,党员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碰高压线、不闯警戒线,把党内法规作为底线和重要遵循,注重提高执行贯彻落实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此更加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表率作用。(三)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学习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把学习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贯穿活动始终,有关学习创新的方式方法和方案举措层出不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支部和党员学习疲劳、创新乏力的现象较为明显,严重影响和困扰学习型党组织的持续与深入开展。把学习看作工作创新、服务创新的一部分,根据工作和服务创新的需要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载体,才会激发学习的无穷动力和不竭源泉。
“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就是把创新本身作为重大任务摆在全党面前,不仅强调把创新作为动力机制贯彻于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每项任务上,更是要以推动创新为目标审视各项工作、改进党建服务。〔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松江区软课题项目“区域化党建中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机制研究”(16sjrkt24)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王长江 :政党现代化论 [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2]梁妍慧 :区域化党建是党的建设的新课题 [J].理论学刊 ,2010(10).[3]齐卫平 :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J].求实 ,2010(10).作者简介:郭玮,河北蔚县人,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理论。责任编辑 / 陆一霖(上接第38页)展规划研讨会,提出了实施“价值引领、创新驱动、精细管理、绿色低碳、人才强企、文化引领”六大战略,以及把茂名石化建成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并经公司党委扩大会和公司职代会通过后实施。二是广泛开展创新创效创一流活动。在车间、班组广泛开展“小指标”创优、“五小”创新劳动竞赛、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科技论坛,给予个人成果命名,鼓励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党员和职工创新创效创一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公司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十二五”期间,党员和职工提合理化建议 79232 条,被采纳实施 30749 条。目前,茂名石化原油加工损失率、裂解损失率等 20 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同行达到数一数二水平。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司创新人才库,把行内公认、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的人才选拔出来,作为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目前在站人数达到7人,有2名博士成功申报了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项目,5 年来,博士站共申请专利 9 项、获得专利授权 5 项、完成省部级鉴定 4 项。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本领域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生产优化、安全环保、节能降耗、提高质量等方面的科研攻关,计划培养形成涵盖各专业领域、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 10 名中青年科技专家和 100 名科技骨干人才,以此带动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公司有高级技能人才 1462 人,约占员工总数的 1/6。四是营造创新环境。开展“我能为创新做什么”主题大讨论,增强党员和职工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推行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完善研发职位、研发项目双重竞争机制,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加强绩效考核,建立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人才培养机制。在获得总部支持的前提下,探索在科研税收减免或销售收入等方面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科研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干部选拔及激励性年金等政策方面上给予倾斜。五是推动企业创新。公司全面深化劳动组织、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制度,形成了科学的体制和机制。推行管理制度化、制度文本化、文本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能。推广新技术应用,在渣油加氢处理成套技术开发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 年以来,取得了 33 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获得76项专利授权,是公司建厂到2010年总数的1.57倍;开发 54 项新产品,有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创新创效达 13.78 亿元。探索科学检维修新模式,开创了国内炼油装置全停化工装置不停且高负荷运行的检维修先河,被媒体称赞为“茂名式大修”,多个兄弟企业到茂名石化取经学习。加快“两化”融合,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评审,被评为中国石化“ERP应用登高示范企业”、“MES 应用达标企业”,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创新示范奖”。作者简介:董章裕,汉族,广东高州人,高级政工师,茂名石化公司党委宣传部 /企业文化部部长。责任编辑 / 吴冬梅
篇六: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对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理论, 是一种以学习、 创新、 超越为追求的全新管理理论, 是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 它的提出和应用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 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 中, 为我们描述了“学习型组织” 的含义: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在其中, 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 前瞻而开阔的思考。
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共同学习如何学习。” 同时他点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真正的学习, 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
透过学习, 我们重新创造自我。
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所到的事情, 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 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事实上你我心底都深深地渴望这种真正的学习。
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才能让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 彼得· 圣吉提出了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
自我超越以磨炼个人才能为基础, 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
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学习和创造, 通过学习, 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通俗地讲, 就是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
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 它源于对过去的事物的认识过程, 但又参与现实事物的认识。
人的心智模式影响着你看世界、 对待事物的态度, 有时要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否。
当
这个世界变化了, 人们就应该改变那些旧的, 不同时宜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
它是指建立在组织及其所属员工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
在追求共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所有员工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潜能, 从而使组织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
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是指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与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其作用是发挥团体智慧, 真正做到一起思考, 交流共享, 产生远比个人深入的见解, 使团体智商大于个人智商, 学习力迅速转化为现实产力。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从字面上看是种思维方式, 反映的却是组织内部管理的成熟与科学。
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 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性、 空间性并且不断变化的系统, 思考问题时要从看局部到纵观全局,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 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彼得· 圣吉在书中刻意将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放在其他四项修炼之上,就是因为“系统思考” 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成一体的理论与实务。“系统思考”强化每一项修炼, 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效力。
同时, “系统思考”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体学习” 与“自我超越” 四项修炼来发挥它的潜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 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收到好的效果。
美国排名前 25 家企业中的 80%正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企业, 如杜邦、 英特尔、 苹果电脑、 福特汽车、 GE 公司和微软等;国内的如海尔、 联想、 宝钢、 上海隧道、 内蒙伊利等, 均有明显成效。
我们集团公司在《实施提高新型职工素质工作的意见》 中提出, 要求各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
我认为, 在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 推广和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学习动力、 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合)的竞争, 而不再是以前常说的人才的竞争。
因为今天人才是与学习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学习力的人很快会落伍, 没有学习力的企业终究要被淘汰。
要通过学习, 不断
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其二、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可持续发需要人才支撑, 科技开发、 市场拓展、 管理创新、 生产制造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 而学习型组织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佳途径。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的素质的提高、 潜力的提升是无限的。
其三、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2l 世纪将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 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 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个人和企业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概念, 所以也需要学习型组织。
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 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建, 不能生搬硬套。
既要考虑结合企业实际, 又要着眼于企业发展, 创造性的运用, 使用真正在企业进步中发挥作用, 需要思考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1 页
下一页
以下几个结合。
创建学习型组织,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载体, 是企业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
首先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在学习型组织中, 价值观是构成共同愿景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集体利益与个利益的统一, 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的统一, 塑造一流形象等等, 既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
, 也是学习型组织比较强调的共同目标。
如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提高职工素质与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 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与学习型组织中的团体学习等等, 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同一内容, 说明了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其二, 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一致的。
都是研究人及团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渠道和方法。
企业文化多是通过集体组织、 奖励激励、 宣传教育、 职工参与等方式来教育改变人, 而学习型组织则注重通过团体学习, 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系统思考、 促使个人和组织逐渐增强学习力, 以逐步达到团体和个人的自我
超越, 促使个人和团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极具军工特点的中原文化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们既要继承发扬中原文化的精髓, 又要充分重视对其他企业优秀文化的学习和融合, 要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发展。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指出, 今天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人才的竞争, 更是企业的学习力和企业文化的激烈竞争,其中核心的竞争是企业的学习。
要想保持集团公司持久的成长性, 必须靠独特色的企业文化作支持, 而保持和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保持和创造企业的持久学习力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 其内涵并非仅仅要求领导和员工捧起书本, 更重要的是促进领导者和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如系统思考的理论, 可以使干部员工学会企业管理的辩证法, 由看事物的局部到看整体, 从个人岗位职责看到全公司整体系统, 看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提高对全系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 提高大局观念, 营造和谐的整体工作氛围。
又如:
团体学习的理念, 不仅能改变学习的方式, 更主要的是使学习成为激发员工内在潜力的有效形式, 人人思考问题,人人研究创新, 从而形成团队智慧。
还如, 实现自我超越的理论, 就是永远视昨天为落后, 从而不断学习, 不断进取。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
目标都是为了挖掘员工潜能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 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重点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着眼于思维方式、 行为观念的转变; 在方法上都是采用教育、引导、 启发手段, 达到职工自我提高, 并与企业目标相结合。
首先, 确立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这是至关重要的, 它就是学习型组织中的共同愿景, 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 当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共同目标,对目标愿景充满信心, 感到完成这一目标有自己的一份时, 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 动力, 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工作。
其二, 营造创新性学习和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必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鼓励员工个人的发展成长和工作中不断有新的创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学习的方式形成这种氛围。
通过学习互
动, 思想碰撞生产新的创意, 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其三, 探索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
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许多观点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
我们在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时, 也要按照实事求是的观点, 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学习型组织强调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 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 既学习工作化。
也正是在学习和工作中, 实现人生的价值, 体会生命的意义。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 促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学习的不断增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怎样才能形成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
首先, 学习的速度要大于事物发展的变化的速度。
要适应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 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机制。
我们企业的科研开发、 经营决策、 生产组织等, 对市场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 要有敏锐的触角, 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
对新的知识、 新的变化要善于学习, 学习的速度必须大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
其二, 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要形成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除必须有别人难以模仿的专有技术、 有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独特产品、 有自己忠实的用户和稳固的市场外, 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就要求我们比其他企业更加注意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要善于向市场学习, 向用户学习, 向竞争对手学习, 向合作伙伴学习。
其三, 要有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习的一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对于学习和接收的新知识和新观念, 要能够很快的应用,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才能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市场创新, 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竞争中取胜。
《对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宣传系统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学习型组织 思考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