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管理调研8篇

时间:2022-11-10 15:15:08 浏览量:

地税管理调研8篇地税管理调研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组织高效率运作的保障。 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就成为现代公务员管理的前沿课题。 本文在国内外绩效管理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税管理调研8篇,供大家参考。

地税管理调研8篇

篇一:地税管理调研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是组织高效率运作的保障。

 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就成为现代公务员管理的前沿课题。

 本文在国内外绩效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综述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 挖掘其产生的意义、 实施原则、 方法。

 在此基础上, 又以礼泉地税局为研究对象, 指出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理论研究部分, 首先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 目的、 意义、 内容、 方法。

 然后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阐述了绩效管理的概念原则、 步骤、 意义, 并对国外和国内的绩效管理理论作了介绍, 后又从人事管理角度出发, 论及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在实证研究部分, 在介绍礼泉地税局的情况以及绩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1)目前运行的绩效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2)该系统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3)地税系统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现有绩效管理系统的运用为礼泉地税系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 组织结构的变化, 现有绩效管理系统也出现了很多弊端, 需要继续予以完善, 并提出改进措施。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改革, 地税系统, 绩效管理, 改进措施

 oJf’ -A b str a c tP e r f o r m a n c em a n a g em en tis th e C O r e o f h u m a nr e so u r c em a n a g em en t, a n dit is th esecu r ityo fo rg a n iza tio n a lef f icien cy . T h estu d yo n it is th ef o r ef r o n tissu es o fth em o d e mciv ilse r v ic em a n a g em en t.O nth e b a siso fr e se a r c hr esu ltso fth isperfo rm a ncem a n a g e m e n ta t h o m ea n da b r o a d , th ep a p e rr e v ie w s th eg e n e r a l th e o r yo fperfo rm a nce m a n a g em en t, m in esth esig n if ica n ceo f itsf o r m a tio n ,im p le m e n ta tio n p r in cip le sa n dm eth o d s. T h en ,it ta k e s th e In la n d R e v e n u eD e p a r tm e n to fL iq u a na s astu d y o bje ct, p o in tso u t th ep r o b le m so f th eperfo rm a ncem a n a g e m e n t sy ste minp ra ctice, a n dp r o p o se saseries o fim p r o v e m e n tm ea su res.In th eth eo rysectio n , th ep a p e rf irstp r e se n tsth er e se a r c hba ck g ro u n d , p u rp o se, m ea n in g ,c o n te n t a n d m e th o d s. T h e n it in tr o d u c e s th ec o n c e p to fperfo rm a nce m a n a g em en t, a n de x p o u n d sth eprinciples, steps, m ea ningo fperfo rm a nce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in tr o d u c e s th eperfo rm a ncem a n a g em en tth eo ryo ff o r e ig na n dd o m estic.In th eem p irica lresea rchc o m p o n e n t, itin tr o d u c e s th e situ a tio n o fth e In la n d R e v e n u eD e p a r tm e n to fL iq u a na n dth e S ta tu S o f itsp erf o rm a n ce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nita n a ly z e sth eex istin g p ro blem s:

 1)th e p r o b le m sinth eu sin gsy stem ; 2)th ef a cin g p r o b le m sinpra ctice; 3)th ep r o b le m sinth em a n a g em en to flo ca l ta xsy stem .F r o ma ll o fth ea b o v e ,itc o n c lu d e sth a t:

 th eex istin g sy stemo fp e r f o r m a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h a v em a d eg r e a tc o n tr ib u tio n sto th eIn la n d R e v e n u eD e p a r tm e n to fL iq u a n , b u tw ithch a n g esinjo bc o n te n t a n do rg a niza tio na l stru ctu re, it a p p e a r s m a n ysh o rtco m in g s, a n dS O it n e e d toco n tin u etoim p r o v e . It p r o v id e sth eim p ro v em en ts.K e y w o r d sT h e civ il se r v ic eref o rm , L o ca l ta x , P erfo rm a ncem a n a g em en t,Im p r o v e m e n ts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 1论文选题的背景………………………………………………………………………11.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2. 1研究的目的……………………………………………………………………. . 21. 2. 2研究的意义……………………………………………………………………. 31. 3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31. 4 研究方法………………………………………………………………………………4第二章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 52. 1绩效与绩效管理………………………………………………………………………52. 1. 1绩效的定义与特点……………………………………………………………. 52. 1. 2绩效管理………………………………………………………………………. 62. 2绩效管理系统………………………………………………………………………. . 112. 2. 1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及特性…………………………………………………112. 2. 2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的目的……………………………………………………122. 3绩效管理研究现状…………………………………………………………………一132. 3. 1国外绩效管理研究……………………………………………………………132. 3. 2国内绩效管理研究……………………………………………………………142. 3. 3税务系统的绩效管理…………………………………………………………14第三章礼泉县地税系统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63. 1礼泉县地税系统绩效管理现状……………………………………………………. 163. 1. 1礼泉县地税系统部门架构及人员配置………………………………………163. 1. 2礼泉县地税系统绩效管理办法………………………………………………173. 2对礼泉县地税系统绩效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213.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23. 3. 1目自i『运行的绩效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233. 3. 2该绩效管理系统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253. 3. 3同常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7

 第四章县级地税系统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 304 . 1不断弥补现行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304 . 1. 1建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304 . 1. 2建立单位考核指标库…………………………………………………………314 . 2避免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14 . 2. 1建立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314 . 2. 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操作流程………………………………………………324 . 2. 3做好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344 . 3解决R 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54 . 3. 1制定单位长远发展目标………………………………………………………354 . 3. 2发挥员工参与的积极性………………………………………………………364 . 3. 3形成绩效管理文化……………………………………………………………36参考文献………………………………………………………. 37附录1………. ……. . . . ………………………………………4 0附录2……………………. …………………. ……. ………. . 4 5

 两北大学硕17 学位论文1. 1论文选题的背景第一章绪论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生活的改变, 这对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用新思路来满足经济体制的要求。

 …伴随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作为人事制度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务员录用、 晋升、 工资福利、 奖惩等的基础和依据。

 【2】

 可见, 公务员绩效管理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3】从全国来看, 自上而下陆续出台了对公务员实行绩效管理的政策。

 20 0 8 年12月 2日,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务员考核规定( 试行)》 , 成为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依据, 也是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最高指导思想。

 20 0 9 年11月 11同, 央行发布( ( 20 0 9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报告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管理,规范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 逐步形成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以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

 14 】

 陕西省20 10 年1月 13日召开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研究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配套政策, 加强宏观指导, 规范管理程序, 逐步建立起区别于党政机关和企业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岗位聘用、 公开招聘等工作, 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吉林省公务员局于20 10 年2月 2上午在长春召开全省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 会议在总结了20 0 9 年全省公务员管理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把扎实推进制度建设确定为20 10 年全省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公务员考核的政策办法和实施细则, 通过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来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江苏省无锡市人事局为规范公务员考核制度, 运用信息技术, 创新考核手段, 积极贯彻落实《公务员法》 、 实现公务员考核规范化和制度化, 采取的创新举措是在市级行政机关全面推广应用公务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实践证明公务员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好评和肯定。

 这些经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5J在全国政策的影响下, 各省的地税系统纷纷采取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神农架林区地税局自地税机构成立以来的十余年时间为促进林区地税工作科学发展一直积极探索目标绩效管理, 使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 日常化。

 [ 6 120 0 9 年12月 30 日连云港市地方税务

 ●t第一章绪论局发布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地税系统2009年_ 2011年发展规划》 的通知, 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强化激励追求卓越为目标的绩效考评机制, 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 开发《公共行政管理服务绩效考核信息系统》 , 建立健全包括绩效愿景、 绩效评价、绩效沟通、 绩效展示、 计划考核、 部门和社会满意度考核等在内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在全系统形成“重激励、 硬约束、 严考核” 的考评机制, 逐步改变工作中干与不干、多干与少干、 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

 陕西省地税系统也有很多有益的实践。

 早在20 0 7 年西安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上, 市局党组书记、 局长胡志军就提出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认为绩效考核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 必须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并把握好三个环节:

 指标考核; 民主评议; 明察暗访, 从而提高机关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陕西省国税局制定了《纳税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共确定包括服务形式、 服务效率、服务效果、 服务规范化程度及权益保护、 优惠政策落实等5大类28 个考核指标, 层层分解, 步步落实, 为确保考核客观、 公正, 还从文明礼仪、 环境设施、 快捷方便、 效能质量、 公开公正5个方面制定了20 项纳税服务社会监督评价指标, 采取满意度打分、调查问卷、 暗访等方式, 由纳税人、 评议员、 监督员打分, 并将这部分分值纳入考核之中, 从而全面检测纳税服务的社会满意度。

 礼泉县地税局20 0 9 年9 月 正式上线运行绩效考核系统, 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制定的考核指标并不能真正落实, 绩效考核有走形式之嫌。

 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就非常有现实意义。『711.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1研究的目的本研究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 围绕地税系统自身的工作实际, 结合绩效管理理论, 研究如何提高地税系统的工作效率, 如何开展绩效管理并正确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

 具体目的有三个方面:1)为地税系统及相关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实际经验。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果, 扩展其应用范围, 提高机关单位的运作效率, 为地税系统及相关部门进行人事管理提供经验。2)解决礼泉地税局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礼泉地税局的调查, 获得一手真实信息资料, 运用绩效管理理论进行现状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揭示其背后的原因, 找到有2

 西北大学硕Ij学位论文效的解决措施, 改进现有方案。3)为地税系统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结合共性与个性的理论分析, 从礼泉县地税局具体情况出发, 总结出一般性规律, 为地税系统绩效管理提供帮助。

 【8】本文的研究都是围绕这些研究目的而展开的。1. 2. 2研究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

 长期以来,公务员一直是“铁饭碗” 、 “金饭碗” , 公务员招考的热门职位会出现成百上千人的竞争者。随着不断出现的聘任制等新制度, 公务员不再是“终身制” 职业了, 如何管理公务员成为一个难题摆在大家的面前。

 绩效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重视, 从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9 】1)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应用在企业单位的理论, 许多学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是却很少提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政府机关的应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探索该理论在政府机关单位的应用模式。2)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在国家的引领下, 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经展开, 但是仍然出现许多问题, 需要解决。

 另一方面, 各地在进行绩效管理实践时, 积极性很高,但是因为没有真正领会绩效管理的深刻含义, 花费了心血, 却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

 这都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讨这一课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 3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思路是:

 在研究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在政治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绩效管理理论在机关单位的应用。

 在研究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主要分析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原则、 方法, 并重点分析了绩效管理的层次。

 进而结合礼泉县地税局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绩效管理理论在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并得出结论。按照这一研究思路, 本为的章节内容是:第一章为“绪论” 。

 主要介绍论文的课题背景、 研究目的、 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为“理论综述” 。

 主要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 原则、 方法等。第三章为“礼泉县地税局绩效管理现状、 原因” , 重点分析礼泉县地税局绩效管理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第四章为“礼泉县地税局绩效管理改进措旌” , 在对礼泉县地税局绩效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礼泉县地税系统的现状的基础上, 找到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1. 4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 问卷调查法、 理论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在查阅专业书籍, 研读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熟悉绩效管理理论, 并对礼...

篇二:地税管理调研

M ASTER⋯"STH E黜硕士学位论文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地税系统为例论文作者:张迪指导教W -费军教授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研究方向:税务管理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10月

 ⑧硕士学位论文M ASTER’STH ESI SCounterm easures on Tax SourcesM anal三em entnterm easureson 1O U rcesof0IEnterpri seIncom e Tax——Ta瞄ngH ubei Local Taxati onSystemforExam pl e彳乃甜妇Subm i Red i n Parti al Ful fi l l m ent of theRequi rem entsFor the M .AD egreei nPubl i c Adm i ni strati onByZhangD iPostgraduate ProgramCol l egeof Publ i cM anagem entCentral Chi na N orm alU ni versi tySupervi sor:Fei J unAcadem i c Ti tl e:ProfeSSO FSi gnatureApprovedO ct.,2013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挠耘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吣w 胪肼卜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瑚l 幺作者签名:旒弛日飙矽,竹桫月【:y日新签名:稍日期:乃f笋f ZZ" 1罗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 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 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 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童迨塞握变压澄厦! 旦坐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导师签名:日期:7矿J日~Q,,也龃浆‰名刃摊切者期作日

 摘要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组织收入的基础性工作,是把握税收主动权、实施科学决策、强化税收管理能力的有力保障。近几年来,随着征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源管理在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并受到各级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在目前我国经济形式多样化的形势下,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是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各项政策,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和税法遵从度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归纳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学者、专家关于税源管理的理论研究资料,并根据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的特点,梳理了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研究思路,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意图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概述,对企业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概念以及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还列举了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第三部分是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现状分析,主要论述了近几年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和税源管理取得的成效,对近三年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并将湖北省地税系统收入规模和税源情况与周边省份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是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是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主要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管理经验。第六部分是湖北省地税系统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完善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体制,健全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机制,营造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最优服务环境方面对湖北省地税系统的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是在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根据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在数据分析和理论建议方面具

 ⑧硕士学位论丈M ASTER’S TH ESI S有较强的针对性。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湖北省地税系统Ⅱ

 AbstractTax Sources m anagem entof enterpri se i ncom e tax the base w ork forrevenuedepartm enti s the great safeguardfortaki ngi ni ti ati ve i n taxrevenue,carryi ngoutsci enti fi c deci si on andenhanci ngm anagem ent abi l i ty.Inm cemyears,w i ththedeepeni ngreformfor taxcol l ecti ngsystem , therevenuedepartm ent paysm ore attenti on for the taxSO urCeSm anagcm entw hi chhas ahi ghstatus i nthe m anagem entofenterpri sei ncom etax·Rei nf∞ci ngtax sourcesm anagem enti s therequi rem entOputti ngi ntoeffect the vari oustaxpol i ci esandrai si ng effi ci encyi ncol l ecti ngrevenue.It al so the i m m anent dem andsfor sci enti fi c andprofessi onal m anagem entofem erpfi sei ncom e l ax.Thi spaperdo theresearch on Tax Sources m anagem emofenterpri sei ncom e forbytheoreti calanal ysi sandon-the.spot i nvesti gati on m ethods,and西Vethe counterm easures for the H ubei l ocaltaxati onauthori ty.Thi s paperhassi x parts.Thefi rstparti si ntroducti on w hi ch i ntroducesthebackgroundand m eani ngsof the researches i n tax resourgem anagem ent,sum s up血cm ateri al s at hom e and abroad,states the outl i ne and i nnovati ve i ntenti ons.The secondpart gi vesthe defi ni ti on forem erpri sei ncom e tax and them anagem entofenterpri sei ncom e tax,andtel l s the i ntents ofm anagem ent em erpri sei ncom e tax.The thi rdparti sthe statusanal ysi sfor the resources m anagem emofenterpri sei ncom e tax for H ubci l ocaltaxati on, anal yzesthe threeyearsdata i Ⅱresoul ℃eSm anagem ent,m akesthecom pari sontonei ghbor’ S provi nces.Thefourthpartstatessevenprobl em s and reasons fortaxsources ofenterpri sei ncom etax i n H ubei l ocal taxati onsystem .Thefi fthparti ntroducesthe successful experi encei ndevel opedCO I/nti eS such嬲Am eri ca, Austral i a and Canada.The si xthpart gi vesthegreat suggesti onsi nperfecti ngm echani smandsetti ng up goodenvi m nm emaspectto SO l Ve theprobl emfortax sources adm i ni strati on ofenterpri sei ncom e tax.III

 ⑧硕士学位论文M ASTER’S TH ESI SThe taxsources m anagem entl evelofenterpri sei ncom e tax i nO U rcountryi srel ati vel y l ow , thi s papercom bi ne the concrete si tuati on of H ubei l ocal taxati onsystemtogi vethesuggesti onfor tax sourcesm anagem entofenterpri sei ncom e tax i n H ubei l ocaltaxati onsystem .Key w ord:Enterpdsei ncom etax,Sources oftaxm anagem ent,H ubeil ocal taxati onsystemI V

 ⑧硕士学位论文M ASTER’S TH ESI S目录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I(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4( 四) 论文框架与创新意图⋯⋯⋯⋯⋯⋯⋯⋯⋯⋯⋯⋯⋯⋯⋯⋯⋯⋯⋯⋯⋯⋯.4二、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概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6( 二) 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理论基础⋯⋯⋯⋯⋯⋯⋯⋯⋯⋯⋯⋯⋯⋯⋯⋯⋯.8( 三) 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政策基础⋯⋯⋯⋯⋯⋯⋯⋯⋯⋯⋯⋯⋯⋯⋯⋯⋯.9三、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现状分析10( 一) 湖北省地税系统近年来企业所得税管理取得的成绩⋯ ⋯ ⋯ ⋯ ⋯ ⋯ ⋯ ⋯ ⋯ 10( 二) 湖北省地税系统近年来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取得的成效⋯ ⋯ ⋯ ⋯ ⋯ ⋯ ⋯ 11( 三) 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 ⋯ ⋯ ⋯ ⋯ ⋯ ⋯ ⋯ ⋯ ⋯ ⋯ ⋯ ⋯ ⋯ ⋯ 14四、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4( 一) 基础工作不扎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二) 重点税源管理不到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三) 征收方式执行不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四) 征管力量与管理需求不匹配⋯ ⋯ ⋯ ⋯ ⋯ ⋯ ⋯ ⋯ ⋯ ⋯ ⋯ ⋯ ⋯ ⋯ ⋯ ⋯ ⋯ ⋯ ⋯ 27( 五) 收入增长过于依赖房地产业⋯ ⋯ ⋯ ⋯ ⋯ ⋯ ⋯ ⋯ ⋯ ⋯ ⋯ ⋯ ⋯ ⋯ ⋯ ⋯ ⋯ ⋯ ⋯ 27( 六)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七) 信息数据处理较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五、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 美国的成功经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⑧( 二) 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三) 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30硕士学位论文M ASTER’S TH ESI S六、湖北省地税系统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32( 一) 建立科学的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体制⋯⋯⋯⋯⋯⋯⋯⋯⋯⋯⋯⋯⋯⋯⋯32( --) 建立高效的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机制⋯⋯⋯⋯⋯⋯⋯⋯⋯⋯⋯⋯⋯⋯⋯33( 三) 营造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最优服务环境⋯ ⋯ ⋯ ⋯ ⋯ ⋯ ⋯ ⋯ ⋯ ⋯ ⋯ ⋯ ⋯ ⋯ 36结束语⋯⋯⋯参考文献⋯⋯⋯⋯⋯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绪论1.研究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目前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手段有限,使得税务部门未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导致了部分税款的流失。企业所得税因计算复杂、税基掌握困难、政策繁杂多变等原因,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控管。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企业所得税逐渐成为湖北省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与周边省份相比,无论在收入规模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税源的流失程度较周边省份高。如何立足当前征管实际,进一步加强湖北省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保持全省地方企业所得税收入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是摆在当前地税部门面前较为重要的课题。本文拟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企业所得税源的实地调查研究,收集了湖北省地税系统近三年企业所得税税源情况的数据,并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找出了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湖北省地税系统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希望对湖北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2.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氛围。通过优良税源管理手段能够促进纳税人积极的完成纳税义务,增强纳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整体活力,同时高效的税源管理还能够促进征纳双方有效的沟通,促进税务部门积极为纳税人做好服务,将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地实现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2)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分析、评估和检查的能力,进而发现税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及原因,及时找出对策强化管理,堵塞漏洞。通过对不同类型重点税源的具体管理,可以进一步加强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 3) 重点税源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税务部门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水平,通过先进的税源管理手段为

 重点税源户做好纳税服务,有利于提升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税源具体是指税收的来源,税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税收水平的高低。由于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税源的形式随之多样化起来,在现有的征管模式下税收流失的问题日益严重,税源管理也受到税务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对税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税源管理的理念也...

篇三:地税管理调研

税局税源调查实施方案

  地税局税源调查实施方案

 地税局税源调查实施方案

 为全面摸清全区税源底数,了解税源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管理区及分局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经分局研究同意,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一次税源全面调查,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全面摸清税源底数,掌握税源的分布状况及构成,为上级把握经济全局、进行宏观决策、指导经济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全面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为上级加强财源建设和制定财政收入计划提供参考。

 (三)全面掌握所有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纳税状况,为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收入漏洞,促进收入任务的完成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内容

 本次税源调查范围为全区所有纳税单位和个人。调查内容为:一是 2011 年元至 12 月份工商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二是 2012 年元至 4 月份工商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三、调查步骤及时间安排

 全区税源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5 月 15 日至 20 日。一是成立税源调查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印发《黄冈市地税局龙感湖分局税源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三是设计并印制税源调查表格。

 (二)自查、互查阶段。5 月 23 日至 6 月 13 日。在做好各项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查。一是各小组完成调查表的填制、资料收集工作;二是各小组撰写调查报告,分析分产业、分行业、分经济性质、分税种的税源分布和变化情况。三是由征管科负责收集各小组资料及数据并做好分局调查报告。四是分局根据收集的情况进行小组之间互查、互审。

 (三)抽查阶段。6 月 14 日至 6 月 25 日。分局根据调查的情况,随时抽查,抽查情况作为二季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后上级抽查情况依此类推),予以奖惩。

 四、税源调查方式及分组

 税源调查采取座谈了解、现场调查、调账检查、分析论证等方式进行。此次税源调查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曾扬廷;副组长:朱杰民、夏朝琪;成员:梅俊峰、严淑良、李杰。领导小组下设市场组、房产组、企业组 3 个片,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 3 个调查组,负责全区税源调查工作。

 市场组负责人:李杰

  房产组负责人:严淑良

 企业组负责人:梅俊峰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税源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相关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抓,确保税源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密切配合。各小组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税源调查工作。

 (三)精心组织实施。各小组要按分局的统一部署,制定各环节、各步骤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实施办法,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按期高质量地完成税源调查工作。

 (四)把握政策界限。在税源调查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重在摸清底数,真正反映实情,提供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

 (五)确保调查质量。税源调查是一项重要调查,必须确保调查质量。税源调查小组要对本辖区内税源调查数据的质量负责。所有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财务会计账表和纳税资料,根据调查要求据实填报,不得人为调整和估算调查数据,保证调查基础数据的准确和真实。

 (六)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此次税源调查工作,作为二季度工作考核的重要项目,不能保质保量完成者将予以扣分。

篇四:地税管理调研

税系统职工食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市局党组工作安排,市局调研组一行 8 人在崔新乐副局长的带领下,于 4月 15 日至 5 月 8 日,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讨论、翻阅资料、民意测评、饭菜品尝等形式,对全市地税系统 9 个区县局机关食堂、25 个税务所食堂和市局机关食堂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系统职工食堂在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原材料采购、安全卫生、经费管理、饭菜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为做好税收基础性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市局党组十分重视职工食堂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基本解决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用餐问题。目前,全市地税系统有市局机关、9 个区县局和 25 个基层税务所开设了职工食堂。此外,经济区地税局在开发区管委会就餐,XX 区、XX 区在市局机关食堂就餐。就餐干部职工覆盖全系统,人数多达 1500 余人。大多数职工食堂均提供一日两餐。

  二、好的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局党组都能把食堂工作作为全局建设发展,作为服务职工、关注民生的大事来抓。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全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二)制度完善健全。各别局食堂建立了《食堂管理规定》、《食堂管理人

 员岗位职责》、《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食堂物品采购制度》、《干部职工食堂用餐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三)硬件设施完备。各局食堂都能积极想办法改善就餐环境,配备基本炊事设施。为保证厨房安全卫生要求,还安装了各种排油烟罩、风机、报警装置等。

  (四)管理规范。一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对进出食堂原材料,均实行定点采购或统一配送。后期新建的食堂大多环境卫生较好、设施设备完善。炊事人员个人卫生较好,同时定期为炊事人员做好健康体检,使干部职工放心就餐。二是加强资金管理。食堂的开支上,大部分区县局均由工会账户统一管理和结算,大宗物品的采购按照程序办理。食堂运转资金主要采用备用金制度,由采购人员按工会财务审批程序领销。食堂开支能按月进行公示,并加强结余资金管理。三是加强出入库管理。做好原材料采购登记和出入库登记,并由伙管会人员进行监督。四是加强炊事人员管理。在人员聘用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五)饭菜质量较高。各局食堂都努力在提高改善饭菜质量和增加品种上下功夫。每周制定公布食谱,并能根据干部口味的喜好进行调整,注重营养均衡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

  (一)各单位伙食补贴标准不一,有的局较低,有的局盈余,有的局每月较

 高补贴后还有超支。特别是基层税务所食堂,因为吃饭人员少,成本高,普遍反映不够吃。

  (二)食堂厨师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标准不一。造成人员流动性大,招聘困难。有的单位招聘的厨师年龄较大,不利于开展工作。

  (三)食堂卫生状况不佳。管理中卫生意识淡薄,管理设施不到位,食品卫生监督不严。后堂管理没有严格实行生熟分离;后堂操作间没有建立消毒制度。有的局自带碗筷,自己洗碗,但是对碗柜的清洗消毒做的不到位。有的局提供餐具,餐具卫生消毒不彻底;大部分基层税务所均没有内部环境消毒设备。有的炊事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不着工作服,不戴帽子和口罩。炊事人员健康体检制度未落实到位。

  (四)食堂基本管理不到位。食品采购和出入库较为混乱。特别在台帐登记、票证索取等存在漏洞。有的局没有严格实行食品采购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对物品采购没有记账,入库和领出物品账目不全,混乱。

  (五)饭菜质量不均衡。有的局菜式单一,口味不佳,标准较低,干部职工意见很大。有的局菜品丰富,荤素搭配,还有各种小吃、点心、水果类,干部职工普遍满意。特别是有的税务所反映,伙食标准低,午餐的酸奶、水果等不能保持长期供应。肉类食品较少,不够吃。

  (六)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就餐人员不固定,有的干部感觉食堂饭菜质量

 不高在外就餐,有的外出办事不回食堂就餐,难以掌握就餐人数,造成大量浪费,不易处理。

  (七)硬件设施不完善。有的局硬件设施配备完备,有的局只配备了基础设施,且年久失修,故障率高,安全性较低。基层税务所硬件设施普遍不完善。

  (八)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由于厨师流动性大,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工资待遇水平低。在服务态度、饭菜质量上、操作技能上还有待于提高。

  (九)存在用电用火用气安全隐患。食堂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落实不好,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有的食堂线路、管道老化,漏水漏电,有的电气化炊事设施年久失修,易出现故障。有的食堂没有通入天然气管道,使用液化气无安全隔离措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几点建议:

  (一)实行食堂两级管理。一是市局不定期对区县局机关食堂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区县局对基层所食堂实施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全系统统一的职工食堂各项规章制度。

  (二)目前,除个别局食堂炊事人员工资水平较高外,大部分食堂炊事人员工资水平较低,从而引发炊事员请辞频繁,服务态度差、工作标准低等问题,为此,建议结合全系统实际,对食堂炊事员工资标准在合理的区间和幅度内进行

 统一,保证食堂炊事员队伍稳定,提高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三)建议统一全系统食堂伙食补助标准,并保证伙食补助全部用于食堂管理,不得截留。

  (四)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确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层层负责。把好原材料采购关,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对税务所食堂强化卫生管理,开展卫生检查。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五)经费投入给予保障。对条件较差的食堂进行内部环境改造,更换添置硬件设施,提高食堂基础设施配套标准。

  (六)建议明确食堂管理的隶属机构,成立食堂伙食委员会,由区县局工会负责。

  (七)制定食堂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奖惩标准,每季度由各局伙食委员会对各食堂菜品、卫生、管理、人员等进行考核,对考核优异的食堂进行奖励,对考核差的食堂进行监督整改。在各局食堂之间开展评比,对评比结果好的食堂给予奖励。并适时选择食堂办理较好的单位召开现场会,互相进行学习交流。

  (八)加强培训,提高伙食管理员素质。目前,各区县局伙食管理工作大都由驾驶员转岗承担,对伙食管理、食堂运作、操作流程等方面知识不熟悉,建议年内举办一期伙食管理员座谈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规范和统一管理标准,

 提高各单位伙食管理水平。

篇五:地税管理调研

1 2021 税务工作调研报告 、1 2021 司法局“十四五”工作谋划 供借鉴

 1 2021 税务工作调研报告 供借鉴

 仅供参考

 一、税收存续期的定义及管理现状

  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往往会影响到后期的税收问题,从经济事项发生到涉税事项产生的这段时期即称之为税收存续期。一般而言,税收存续期随经济事项发生而开始,随涉税事项产生而逐步结束。现阶段,对税收存续期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不管是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对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虽然,目前从后续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所得税税收存续期的管理有所强化,但如何从税收存续期的角度统筹各税的后续管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与研究,更没有系统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等。

  (二)风险意识不强。税收存续期具有三个特点。

  1.存在的普遍性。税收存续期普遍存在于纳税人和多税种之中,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

  2.时间的不确定性。有的存续时间较为明确,有的存续时间却无法预知;

 3.相关人员的变动性。存续期内,既可能是企业财会人员变动,也可能是税收管理人员变动。导致税企双方均可能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而这些风险往往容易被税企双方所忽视。

  (三)政策水平不高。税收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税务人员对涉及税收存续期的税收政策不熟悉,对税收政策与财会制度的差异不了解,导致不能对税收存续期相关税收事宜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

  (四)管理范围不广。目前对税收存续期的管理,较多的是从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角度进行强化,而对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税收存续期管理较薄弱,有的甚至还是盲区。

  (五)管理手段滞后。目前对税收存续期的涉税事项管理方法较为落后、手段比较单一,既没有推行专业化管理,也没有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税收存续期产生的原因

  (一)因税收政策原因产生的税收存续期。按照税收政策相关规定,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影响后期的税收缴纳,特别是明确规定企业经济事项发生时暂不征税的税收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xx〕年 60 号文规定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个人将股权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该政策中,从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拥有所有权的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个人

 将股权转让时再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相隔一段时期即税收存续期,而且存续期的长短因股权转让的时间而定。又如,《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 5 年,该规定中,企业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事项(亏损),影响到后 5 年的企业所得税,其存续期最短可能一年,最长可能 5 年。

  (二)因税收政策与会计差异原因产生的税收存续期。由于税收政策与财务会计的目的和前提,以及遵循的原则不同,税收政策对某些经济事项的确认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税收存续期。例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收账款,会计上不确认收入;营业税上确认为计税收入;企业所得税上不确认收入,但要按毛利率预征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上不确认为清算收入,但要按规定比例预征土地增值税。由此,《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专门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如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会计制度能够全额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 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以后纳税年度即属于税收存续期。

  三、税收存续期税收管理相关案例

  (一)个人所得税案例。某有限责任公司由原集体企业于 xx 年改组改制成立。改制时,注册资本(实收资本)1000 万元,其中,企业

 职工以股份形式取得量化资产 250万元。xx年10月,股东转让 65.78%股权计 657.8 万股,在计算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时,企业按账面实收资本乘以转让比例扣除转让成本 657.8 万元。

  税收存续期分析与处理。企业职工以股份形式取得量化资产的涉税经济事项于 xx 年 7 月发生,但根据国税发〔xx〕年 60 号文规定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存续于企业,xx 年股权转让时所转让的 65.78%部分 164.45 万元(250×65.78%)不能作为成本扣除,因而税务机关审核时调减了成本扣除额而补征了个人所得税 32.89 万元。尚未转让的34.22%的股权所包含的量化资产则仍然存续于该企业。

  (二)营业税案例。xx 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开发了 abcgf 共 5栋商住楼,其中 a 号楼为产权式酒店,共有 332 间产权房,xx 年底止已售出 257 家。购房合同约定,业主在签订合同时首付 50%,剩余款项由租用业主产权式酒店房的某酒店用租金(年租金为购房总价的8.5%)代业主支付,至付完为止。合同总价款 4977.7 万元,首付2488.85 万元,剩余款项由酒店分 6 年付清,每年支付 423.1 万。

  税收存续期分析与处理。房地产开发公司 xx 年销售不动产业务已经发生,按营业税条例规定,首付 50%应于 xx 年申报缴纳营业税,剩余款项在未来 6 年内于每年收到酒店租金时申报缴纳营业税,其税收存续期长达 6 年。xx 年 3 月税务稽查部门对该公司 xx 年和 xx 年度纳税情况进行稽查时,xx 年首付及 xx 年合同款项均申报了营业税,但 xx 年 3 月进行稽查时,因主管会计变动,xx 年和 xx 年合同款项

 均未申报营业税,税务稽查部门不仅追缴了该公司营业税 42 万多元,还给与了一定的处罚。

  (三)企业所得税案例。某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 年 6 月委托某资产评估机构对其 15 宗土地进行了评估,账面价值 2500 万元,评估值 3500 万元,评估增值 1000 万元,企业进行了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资本公积 1000 万元的账务处理。xx 年 10 月,该公司以 15 宗土地作价3500万元和现金 500万元投资于某公司,取得某公司 80%计4000万股股权。

  税收存续期分析与处理。企业资产评估增值,会计上允许增加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但税法规定不得改变计税基础,不得计提折旧或者摊销费用,也不确认收益。如果企业转让该资产,原评估增值部分应确认收益的实现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案例中,从资产评估经济事项发生,到该资产用于股权投资,其存续期为 4 个月。地税稽查部门于 xx 年对该企业 xx 年至 xx 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稽查时,该企业 xx年账面亏损 712 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000 万元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 288 多万元,不仅减少了 xx 年以后需要弥补的亏损,而且当年查补企业所得税 72 多万元。

  四、加强税收存续期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税收政策及财会制度的学习。特别是要熟悉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发生各项税收

 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准确地对企业税收存续期影响到本期的税收进行计算,从而规避因政策不熟而可能导致的税务风险。

  (二)及时建立税收存续期档案。税收存续期经济事项发生后,及时采集相关信息,既要分门别类建立专门台账记录,又要将企业的税收征管资料记录于信息库之中。同时,对存续期内涉税事项的变动及时进行登记并跟踪管理,做到税收存续期管理系统化、信息化。

 (三)强化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的检查。稽查人员对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应对企业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逐一进行检查。其中,以营业税收入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调整、个人所得税有关计税成本和费用的扣除为检查重点,对企业税收存续期涉税事项进行检查。

 可供参考学习

 1 2021 司法局“ 十四五”工作谋划 供借鉴

 仅供参考

 一、1 2021 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全面加强依法治县 坚持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创建活动;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措施;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村(社区)配备兼职法治副书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县级法治公园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二)全面加强公共法律服务

 推动“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实体平台”三大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县、乡、村实现法律顾问 100%;进一步推动律师“三项制度”改革;继续将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

 (三)全面加强社区矫正管理 加强组织建设,规范设立县社区矫正委员会,组建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独立法人);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加强财政保障力度;坚持规范矫正,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坚持监督管理和教育扶助相结合,加大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司法救助。进一步加强安帮救助管理,建立安置帮教对象救助机制。

 (四)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县人民调解中心,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管理下、统一指导本辖区内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的综合性平台。县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全部进驻中心办公,实现力量整合、资源共享。织密织牢基层“网底”,探索推进乡村两级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工作,按照系统推进、协调发展、分类实施、试点推广的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深挖乡贤内涵外延,将乡贤文化和人民调解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乡贤调解”品牌。

 (五)全面加强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健全完善司法行政队伍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专业化法治化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争取地方编制、开发特岗、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等方式充实人员队伍。加大专业化法治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平台投入和运用,加速推进司法行政业务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

 (六)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 加强司法所办公用房、形象标识、装备配备、信息化等硬件设施建设,促进基层司法所实施老旧司法所办公及业务用房改造重建,进一步满足基层业务拓展和服务群众的实际需要。

 二、1 2021 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重大决策部署,优化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再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巩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成果,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全链条规范行政执法。推动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二)加强普法依法治理 认真总结“七五”普法工作,对照任务清单找弱点、补短板,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八五”普法工作;加大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

 育,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创新宣传载体,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更好地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展普法活动。加快推进县级法治文化公园建设。

 (三)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行业专项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强化重大风险风险防范化解,组织律师参与接访和信访案件化解,加强律师代理涉黑涉恶刑事案件辩护代理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结合脱贫攻坚,继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宣传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整合资源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以“窗口化”和网络延伸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模式,打造集法律援助、律师、公证、法律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法律服务平台。

 (四)做实特殊人群监管 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等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落实刑罚执行一体化理念。加快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矫正”新品牌。深化社区矫正购买服务“三社联动”项目试点,引导建立“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发挥社区矫正小组、综治网格员在日常监管和帮教中的作用。认真落实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制度,推动刑释解教人员的档案信息管理,推动“一人一档”逐步落实。组织开展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困难安置帮教对象的救助工作。加强远程帮教会见宣传。

 (五)抓好人民调解工作

 推进人民调解标准化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启动专职人民调解员试点工作,落实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要配备 2-3 名以上专职调解员的要求。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继续全面推进乡贤调解工作室建设,做大做强我县特色乡贤调解工作品牌。

 (六)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推进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加强基层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加强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督查和指导,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司法所制度,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管。

 仅供参考学习

篇六:地税管理调研

 要

 发票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法定依据,更是国家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管理工具,所以说发票关系着民生,也关系着国家命脉。然而,由于税务管理、法律制度和市场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当前地税发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纳税人倒买倒卖假发票、虚开或套开虚假发票等违规违法使用发票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不索要发票或索要不到发票的现象十分普遍,地税部门以票控税愈益艰难。地税发票问题多、管理难,长期困扰着地税机关发票管理工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而且对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加强地税发票管理,既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税收管理问题,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现实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税收的研究多集中在税收政策及其对宏观、微观经济的影响以及税制的公平与效率方面,较少关注税收管理问题诸如税收发票管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问题。目前,我国的发票管理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隐藏着不少弊端。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加强发票管理进行深入地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以求发票管理理论的突破,从根本上消除发票的负面作用。

 作者在多年对地税发票管理问题关注和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学,从公共政策的角度,从发票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及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引用数据、发票案例分析,对我国现行发票管理制度及发票管理的总体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提出我国目前发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税部门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经验,就完善发票管理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优化发票管理环境、严格执行发票管理法规、加大发票管理执法力度、提高发票管理科技含量、加强发票管理的社会合力。

 【关键词】:地税发票

 管理

 研究

 1

 2Abstract

 Invoice is not only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of accouting and the legal proof for taxation authorities, but also the important tool for maintaining market order and guaranteeing fiscal income.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comings in taxation management, legal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lots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invoice, for example, the exchange of false invoice. Furthermore, it often happens that customers don’t charge invoice or are not able to charge invoice, which leads to the difficulty of taxation management and great losses of national fiscal income.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invoice is an obvious problem of taxat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social reality,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a long time,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axation mostly focus on taxation policies and their impact on macro and micro economy as well as the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xation system, while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axation management such as invoice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Currently,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invoice management system, there still exist some fault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duct some on-depth researches on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invoice, especially theoretical research, so as to fundamentally erase the negative impact. Based on the focus on invoice management and on-depth research, with the employ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uthor list m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simple solutions to current problems.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invoice management, the author employ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comparative and on-site research to analy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voice management and provide own suggestions.

 【Key words】:Invoice of local tax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I目

 录

 1 引言..............................................................................................................................1 1.1 选题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3 研究内容................................................................................................................5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5 2 我国现行地税发票管理现状概述..............................................................................7 2.1 我国地税发票种类................................................................................................7 2.2 发票管理的相关制度简述....................................................................................8 2.2.1 发票的印制制度...........................................................................................8 2.2.2 发票的使用制度...........................................................................................8 2.2.3 发票的检查制度...........................................................................................9 3 地税发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11 3.1 地税发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3.1.1 发票印制管理存在的问题.........................................................................12 3.1.2 发票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16 3.1.3 发票检查管理存在的问题.........................................................................19 3.2 地税发票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21 3.2.1 法律制度因素.............................................................................................21 3.2.2 社会文化因素.............................................................................................22 3.2.3 科技水平因素.............................................................................................23 3.2.4 机构设置因素.............................................................................................24 4 加强地税发票管理的对策研究................................................................................27 4.1 优化发票管理环境..............................................................................................27 4.1.1 强化职能意识,进一步重视发票管理工作.............................................27 4.1.2 加强发票法制化建设,优化发票管理法律环境.....................................27 4.2 严格执行发票管理法规.....................................................................................28 4.2.1 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发票政策.....................................................................28 4.2.2 严格执行各项发票管理制度.....................................................................29 4.3 加大发票管理执法力度......................................................................................29 4.3.1 加强对发票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发票违法行为.................................29 4.3.2 加大对发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大其违法成本.............................30

 II4.3.3 强化对发票管理的举报监督力度,减少发票违规行为.........................30 4.4 提高发票管理科技含量.....................................................................................32 4.4.1 提高发票印制的技术含量,加强发票防伪手段.....................................32 4.4.2 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适时推进网络开具发票.....................................33 4.4.3 建立高效统一的发票查询系统,实施社会公众查验.............................34 4.4.4 充分利用发票使用预警系统,加强比对分析.........................................34 4.5 加强发票管理的社会合力.................................................................................36 4.5.1 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思想认识.............................................................36 4.5.2 加强工作协同,加大管理力度.................................................................37 5 结论............................................................................................................................39 参考文献........................................................................................................................40 致

 谢............................................................................................................................42

 III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

 1.1 the reason to choose this topic................................................................................1 1.2 Current research......................................................................................................1 1.3 the contents of research..........................................................................................5 1.4 the way of research.................................................................................................5 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voice management...........................................................7 2.1 the sorts of our local taxation invoices...................................................................7 2.2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system of invoice management.......................................8 2.2.1 the printing system of invoice .......................................................................8 2.2.2 the usage system of invoice...........................................................................8 2.2.3 the inspection system of invoice....................................................................9 3. the main problems in invoice management and its reasons..................................11 3.1 the main problems in invoice management..........................................................11 3.1.1 the main problems in invoice printing.........................................................12 3.1.2 the main problems in invoice usage ............................................................16 3.1.3 the main problems in invoice inspection.....................................................19 3.2 the reason of problems..........................................................................................21 3.2.1 the factor of legal system.............................................................................21 3.2.2 the factor of social culture...........................................................................22 3.2.3 the facto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3 3.2.4 the factor of institutional setting..................................................................24 4. the suggestio...

篇七:地税管理调研

ney China 财经界我国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思考漯河市地税局黄东峰南阳市地税稽查局肖伟摘要:地税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 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税收征收管理的质量的好坏, 对于整个国家的税务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我国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现状出 发, 进一步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关键词:地税税收 征收管理 现状研究一、我国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现状(一)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地税局税收征管人员也不例外。目前, 我国地方税务局人员年龄分布呈倒三角的形式。

 税收征管人员老龄化问题日 趋严重,如果得不到新生力量的及时补充,税收征管人员断档在所难免。(二)税收监管不力,基础资料不全当前, 我国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的模式偏向于为纳税人服务和强化税收稽查方面,对于纳税人的基本资料管理和日 常管理则搁置不管,使得之前的管户变成了管事, 牺牲了一些必要的检查和管理。

 由于征收人员缺乏与纳税人的接触与管理,管事与管户相脱节,使得征收人员走向被动管理的地步, 俨然成为了坐在纳税服务厅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审核人员,被动地接受纳税人的资料,纳税人申报怎样的资料就受理怎样的资料, 对于其申报的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全面的证实,导致了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三)相互协作性不强对于税收中的征收、管理和稽查这三项的专业分工,可以大大提高税收管理工作的效率, 就目前我国地税在这三方面的单独某一项业务来看, 工作效率确有提高, 但整体上来看, 这三方面的职能分工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清晰明确,存在着协调不够、衔接不畅的问题。(四)征管工作征收环节存在问题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发票管理的不规范。

 商家为了逃避税收, 各地不开发票的问题严重, 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意识不高,很多中小型的消费场所甚至在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时候拒开发票,以发票用完了等托词敷衍消费者, 是在推脱不过去就以送小礼物的形式打发消费者。

 除此之外,有的商家在出具过程中欺骗消费者,以收据代替发票,以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五)缺乏合理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检查是地税征收管理的三大核心之一, 只有定期的对税收工作开展定期的检查工作, 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合理展开与实施。

 由于缺乏合理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部分基层地税机关的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有的税收机关的人本着 “官本位”的思想, 只把税收的对象看成是自 己的管理对象, 而不是服务对象, 作风不正, 严重影响了税收人员的形象。二、提高地税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一)培养税收征管工作中新生力量的比重,促进队伍年轻化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税收征管队伍, 就必须进行科学的人员配置。如果一支队伍没有科学的人员配置和新生力量, 既是这支队伍素质优良,也难免面临人员断档的问题。

 地方税务局应该根据新的要求,结合当地的优势及问题所在,做到扬长避短。

 同时,也应该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综合分析,适时的补充新生力量,增加优秀的年轻人在税收工作中的比重,才能够让工作有效的衔接,避免人员断档的风险。(二)完善现阶段纳税人的户籍管理针对我国地税基础资料不全的问题, 我们应该完善税源的调查制度,安排管理员责任制,明确管理体制,坚持巡查机制,要最大程度的限制某些单位和个人既不办理工商登记也不办理税务登记, 要坚决打击具有这种侥幸心理的单位和个人。

 一旦发现有人不主动纳入管理及不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要及时进行处理。

 由被动的接受纳税人的资料改为主动的接受纳税人的资料,不但能够增加税收,还能够大大的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三)利用内部计算机平台,加强增收、管理,稽查之间的相互合作计算机能为管理和征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够为稽查提供详细的案源信息,为税收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从而保证征管效率的提高,增收、管理。

 稽查是税收中的三大核心, 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 相互促进和相互完善能够使得税收工作更加流畅。(四)加强发票管理,建立完善的发票体系针对我国现在拒开发票的问题这么严重,加强发票管理,推进以票控税进程势在必行。

 鉴于我国消费者索要发票意识淡薄, 推行有奖发票的适用,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还能成为税务机关提供的一个有效监督的手段,让索要发票成为一种习惯。

 另外,也应该推广定额发票的适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税收的监控效果,让那些存在侥幸心理的商家和个人无所遁形, 一旦发现适用假发票或者以收据代替发票欺骗消费者来达到逃税漏税的目的商家和个人要严格教育, 多次不改的可以适当的处罚。(五)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是组织预先制定的一套考核标准,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职能, 能够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部分税收征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服务意识相对淡薄,绩效考核能够建立他们的忧患意识,用数据说话,优胜略汰,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创造性。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地税作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地方公共服务开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杠杆之一。

 全面认识到我国地税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加强我国地税的协调与合作,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的人员配置,是规范我国地税税收征管的重要保障。参考文献:[1]连晋俞.五华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云南地税,2009[2]陶金.境外税收征收管理制 度及对我国的启 示[J].法制 与 社会,2013[3]陈全红.衡阳地税税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

 湘潭大学,2012税务筹划275

篇八:地税管理调研

I I II II I I II Ut l II IIY3310750索取号:g殳曼叟么垒:!曼!:!垒Q曼兰QQ毂j 密级:二—全丑二—-南京师勉夫掌硕士学位论文窿匮 ▲o!!!!!£■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一一以L地税局为例研究生: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学科专业:完成时间:答辩时间:王洁芸.许开轶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MPA)2017年2月2017年5月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一————一f螂艄掣厂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枞日期:弘17.f。&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复印等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论文,密级:

 !丞量 保密I期限为——年。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占之农弦 指导教师签名:Et 期:_17。忑.艿日 期:万方数据

 摘要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三个节点”,经济新常态决定税收新常态,税收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税收任务艰巨,纳税户的急剧增长使得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凸显,原有征管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随着税收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与日俱增,对税收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执法不严的现象,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税收执法风险越来越大。税收执法风险也直接影响着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影响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以及依法治税的推进。随着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税收领域的引进和运用,国家税务总局开启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改革,大力推进信息管税,探索建立现代化税收管理新体系。各地税务部门也在积极尝试建立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充分认识风险意识在税收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主动实施防范执法风险的各项举措。然而,在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征管工作的实践中,我国的税收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执法主体、执法程序的不合法以及执法人员不廉洁等原因造成的税收执法风险贯穿于税收征管的整个过程,存在于税款征收、税收管理、税务稽查及行政处罚等环节中,严重影响了税收法制化进程。当前,税务机关不断加强税收法制化建设,就是要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严格落实依法治税。依法治税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税收法制基本完备,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执法行为全面规范,执法监督严密有力,执法保障明显改善,这也是当前税务部门防范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所要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税收执法领域,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探寻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准确识别、控制风险,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规避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关键词:地税,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税收征管万方数据

 摘要AbstractTax is the major source of national financial revenue,which has all inseparable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t present,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 has stepped into a new normal statu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three nodes”:velocity shift,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power conversion.Economicnew normal status decides the tax new normal status.The tax work faces huge challenges.Itis more difficult than ever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taxpayers and limited tax workers in the tax authorities at the basic level.Thus the deeperproblemsin the original collection system havebeen constantly exposed.With theadvancement of tax legalization process,the taxpayers’legal awareness has been keptstrengthened,putting forward a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ax workers.There is still somesubstandard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ax collections,increasing the cases of tax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Moreover,the increasing risksof tax law enforcement also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ax collection andmanagement,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hot line relationship,and affects thepromotion of the tax manage of the law.With the introduction and adop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field of tax,SAT(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has conductedaspecialization reform of tax,byvigorously promotingtax information tube,andestablishinga new modem taxmanagement system.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ax risk consciousness,the taxauthorities are actively Wing to build a new management mode,bringing out of thevarious measures topreventrisks in theimplementationof tax collection andadministration work.However,in the practice of risk management into their dailyadministration work,tax management in China is facing a new challenge,because of theillegal law enforcement main body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procedure,as well as thecorruptionof tax officialsthroughout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ax collection andadministration,such as tax collection,tax management,tax inspection,and administrativepunishment.It seriously affected the tax legal system process.At present,the taxauthorities have beenstrengtheningthe tax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strictlyimplementingthe law-based tax administration work.The basic goals of the law-based taxadministr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a complete tax legal system,significantly improvedqualities of tax workers,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norms,and powerfulII万方数据

 摘要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and strict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It is also the goal toprevent and control the tax law enforcement risk for the tax departments.To achieve thisgoal,we shall introduce risk management theory,summarize the inner problems that existin the risk management,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tax law enforcement risk to takepractical measures to avoid and control the tax law enforcement risk effectively.Key words:local tax,tax law enforcement,risk management,tax collectionmanagementIII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j录.⋯⋯.⋯⋯.⋯.⋯⋯..⋯⋯⋯..⋯.⋯⋯..⋯⋯.⋯⋯⋯..⋯⋯⋯⋯⋯..⋯⋯.⋯⋯⋯⋯⋯.⋯..IVl者论⋯⋯⋯⋯⋯⋯.⋯.⋯...⋯⋯⋯.⋯⋯⋯⋯⋯⋯⋯⋯⋯...⋯..⋯.⋯..⋯..⋯⋯⋯⋯.⋯⋯⋯⋯..1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2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4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4第一章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理论阐述⋯⋯⋯⋯⋯⋯⋯⋯⋯⋯⋯⋯⋯⋯⋯⋯⋯⋯⋯⋯⋯⋯S一、风险与风险管理⋯⋯⋯⋯⋯⋯⋯⋯⋯⋯⋯⋯⋯⋯⋯⋯⋯⋯⋯⋯⋯⋯⋯⋯⋯⋯⋯⋯5(一)风险的概念⋯⋯⋯⋯⋯⋯⋯⋯⋯⋯⋯⋯⋯⋯⋯⋯⋯⋯⋯⋯⋯⋯⋯⋯⋯⋯⋯⋯⋯5(--)风险管理的产生及内涵⋯⋯⋯⋯⋯⋯⋯⋯⋯⋯⋯⋯⋯⋯⋯⋯⋯⋯⋯⋯⋯⋯⋯⋯5二、税收执法风险与税收执法风险管理⋯⋯⋯⋯⋯⋯⋯⋯⋯⋯⋯⋯⋯⋯⋯⋯⋯⋯⋯。6(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涵义⋯⋯⋯⋯⋯⋯⋯⋯⋯⋯⋯⋯⋯⋯⋯⋯⋯⋯⋯⋯⋯⋯⋯⋯⋯6(二)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内涵⋯⋯⋯⋯⋯⋯⋯⋯⋯⋯⋯⋯⋯⋯⋯⋯⋯⋯⋯⋯⋯⋯⋯7三、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7(一)风险管理理论⋯⋯⋯⋯⋯⋯⋯⋯⋯⋯⋯⋯⋯⋯⋯⋯⋯⋯⋯⋯⋯⋯⋯⋯⋯⋯⋯⋯7(二)公共权力制约理论⋯⋯⋯⋯⋯⋯⋯⋯⋯⋯⋯⋯⋯⋯⋯⋯⋯⋯⋯⋯⋯⋯⋯⋯⋯⋯.7第二章我国税收执法风险的现状⋯⋯⋯⋯⋯⋯⋯⋯⋯⋯⋯⋯⋯⋯⋯⋯⋯⋯⋯⋯⋯⋯⋯⋯.9一、我国税收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9(一)执法不廉洁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9(二)税收执法程序违法造成的执法风险⋯⋯⋯⋯⋯⋯⋯⋯⋯⋯⋯⋯⋯⋯⋯⋯⋯⋯⋯9(三)执法主体不合法造成的执法风险⋯⋯⋯⋯⋯⋯⋯⋯⋯⋯⋯⋯⋯⋯⋯⋯⋯⋯⋯。10二、我国税收执法风险的来源⋯⋯⋯⋯⋯⋯⋯⋯⋯⋯⋯⋯⋯⋯⋯⋯⋯⋯⋯⋯⋯⋯⋯。11(一)税款征收环节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11(二)税收管理环节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12(三)税务稽查环节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12(四)行政处罚环节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13三、加强我国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3(一)维护税收执法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税务人员安全履职⋯⋯⋯⋯⋯⋯⋯⋯⋯13(二)树立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维护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14W万方数据

 目录(三)确保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精细,提高税务人员执法水平⋯⋯⋯⋯。14第三章案例分析:L地税局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1S一、L地税局税收执法概况⋯⋯⋯⋯⋯⋯⋯⋯⋯⋯⋯⋯⋯⋯⋯⋯⋯⋯⋯⋯⋯⋯⋯⋯⋯15(一)L地税局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15(二)L地税局税风险管理相关制度⋯⋯⋯⋯⋯⋯⋯⋯⋯⋯⋯⋯⋯⋯⋯⋯⋯⋯⋯⋯.15二、L地税局税收执风险法管理的主要措施⋯⋯⋯⋯⋯⋯⋯⋯⋯⋯⋯⋯⋯⋯⋯⋯⋯.16(一)开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改革⋯⋯⋯⋯⋯⋯⋯⋯⋯⋯⋯⋯⋯⋯⋯16(二)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17(三)加强税收执法责任制建设⋯⋯⋯⋯⋯⋯⋯⋯⋯⋯⋯⋯⋯⋯⋯⋯⋯⋯⋯⋯⋯⋯.18(四)强化督查内审职能⋯⋯⋯⋯⋯⋯⋯⋯⋯⋯⋯⋯⋯⋯⋯⋯⋯⋯⋯⋯⋯⋯⋯⋯⋯。19(五)强化内控机制建设⋯⋯⋯⋯⋯⋯⋯⋯⋯⋯⋯⋯⋯⋯⋯⋯⋯⋯⋯⋯⋯⋯⋯⋯⋯.19(六)推行税务信息公开⋯⋯⋯⋯⋯⋯⋯⋯⋯⋯⋯⋯⋯⋯⋯⋯⋯⋯⋯⋯⋯⋯⋯⋯⋯.20三、L地税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21(一)税收法律体系的存在的问题⋯⋯⋯⋯⋯⋯⋯⋯⋯⋯⋯⋯⋯⋯⋯⋯⋯⋯⋯⋯⋯21(二)税收执法的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22(三)执法人员存在的问题⋯⋯⋯⋯⋯⋯⋯⋯⋯⋯⋯⋯⋯⋯⋯⋯⋯⋯⋯⋯⋯⋯⋯⋯⋯22(四)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22(五)廉政和行风建设存在的问题⋯⋯⋯⋯⋯⋯⋯⋯⋯⋯⋯⋯⋯⋯⋯⋯⋯⋯⋯⋯⋯23第四章完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2S一、建立健全税收法律体系⋯⋯⋯⋯⋯⋯⋯⋯⋯⋯⋯⋯⋯⋯⋯⋯⋯⋯⋯⋯⋯⋯⋯⋯。25(一)健全税收立法体系⋯⋯⋯⋯⋯⋯⋯⋯⋯⋯⋯⋯⋯⋯⋯⋯⋯⋯⋯⋯⋯⋯⋯⋯⋯.25(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26(三)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26二、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体系建设⋯⋯⋯⋯⋯⋯⋯⋯⋯⋯⋯⋯⋯⋯⋯⋯⋯⋯⋯⋯⋯⋯.26(一)建立高效的税收执法组织机构⋯⋯⋯⋯⋯⋯⋯⋯⋯⋯⋯⋯⋯⋯⋯⋯⋯⋯⋯⋯26(二)明晰税收执法岗责体系⋯⋯⋯⋯⋯⋯⋯⋯⋯⋯⋯⋯⋯⋯⋯⋯⋯⋯⋯⋯⋯⋯⋯.27(三)完善岗位绩效考评体系⋯⋯⋯⋯⋯⋯⋯⋯⋯⋯⋯⋯⋯⋯⋯⋯⋯⋯⋯⋯⋯⋯⋯。27三、加强执法主体建设⋯⋯⋯⋯⋯⋯⋯⋯⋯⋯⋯⋯⋯⋯⋯⋯⋯⋯⋯⋯⋯⋯⋯⋯⋯⋯.28(一)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28(二)优化激励机制⋯⋯⋯⋯⋯⋯⋯⋯⋯⋯⋯⋯⋯⋯⋯⋯⋯⋯⋯⋯⋯⋯⋯⋯⋯⋯⋯.28(三)加强执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29四、完善税收监督制约机制⋯⋯⋯⋯⋯⋯⋯⋯⋯⋯...

推荐访问:地税管理调研 地税 调研 管理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