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10篇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墓碑碑文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碑文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 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 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绳装辘轳下棺时绞动辘轳使棺椁平稳地落入墓室。
该了文字的碑是后来才有的秦代把刻了文字的碑叫做“刻石”。碑本是指竖石 而言的相传秦始皇就在秦山玉皇顶竖有无字碑。
刻在碑上的文字 叫碑文 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的。不是为立碑而作的文章虽刻在碑上不能叫碑文。
秦汉以后 树碑是为了刻文 有碑必有文 就不重视无字碑了久而久之文与碑合二为一说到碑就是指碑文。
碑文原只专供剥削阶级而用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立碑也立不起碑。直到后来刻碑风俗才走向了民间。
碑文的种类繁多、庞杂。今天有些过去的碑文已经消亡有的得到了发展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碑文。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碑文的情况。
碑文自古以来 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 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 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 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 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碑文的写法格式 作者番达
碑文自古以来 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 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 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 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 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 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 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大致归纳起来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份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功劳过失 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 事件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 《林公则徐纪念碑》 。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范例王洛宾墓碑碑文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 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重。其歌获国 家金唱片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 为二...
父母墓碑的碑文参考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请自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 1926 年 01 月 29 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 2004 年 12 月 07 日在北京仙逝。慈父幼年丧父与祖母相依为命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 谋生学徒经商供养祖母后娶妻成家养育了两儿两女。因妻生病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慈父劳苦一 生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慈父平凡的一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 无尽的思考您是子女心目中伟大的父亲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教,日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 XXX 一生奋斗不息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奉父百年岂足哀哉正当壮年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留芳他日应是慈颜无相见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今天是您离开我们 XX 周年的日子早晨我和弟弟一行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一路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继而又飘起了朵朵雪花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感物思人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无私母爱(百日祭文)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您在天堂还好吗妈妈啊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教 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 程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为了子女付出一切。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 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清晰抹也抹不去令我不容怀疑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接受吗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 健康的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就让我们阴阳永隔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呢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 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给我讲道理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 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给您烧“二七”的那天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让我别再想您了 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 我不说 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 您 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整自网络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祖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讳学禄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 16 年月日无疾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 2004 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讳秀云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中缙绅雅望闾里敬天乐土奉书勤业。持掌家祖事务教家丁卯少适耕读。先严勤而有度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至国中遭寇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始辍弃学业专心操劳农务守祖业于乱世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 xx 父母碑文
先父 xx乘甲子适孟冬。垂髫丧母乞荒踵兄。颠沛流离动心忍性。总发拜塾刺股炳萤拙而不惰迟而不凝。寒窗数载弱冠师宗传道解惑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 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7.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 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经营终致殷实。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 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 xx 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 xx癸亥孟春二十九生庚辰孟夏初九卒享年七十八岁。幼孤罹难而志远躬耕自学而不倦。入杏林以济世涉梨园以教人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可师可表.
9.邢 xx 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 x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享年六十又八。先祖幼贫未塾博闻见丰佣耕垄亩园艺庖丁。贫而乐道勤谨至 终。暮时谆谆典史启蒙侪辈逢霖与日俱成。鳏夫老矣天伦融融。然乐未极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山号水泣心摧骨恸疚面深思顿首涕零其辞曰 ******
10.王 xx 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季春二日孝子王 xx 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父秉性兮孝友德全。生儿育女兮训诲渊源。余冀父寿兮亿万期年。
11.张 xx 祭父母文
父亲张 xx出身农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时窘迫贫寒衣食无着。八岁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长工。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他就支撑家 业下苦力谋生奉养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国后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贫农代表。母亲边 xx祖籍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村家境穷 苦。一九四零年家乡遭遇黄河决口之灾她与家人逃荒离散只身流落陕西佣工乞讨漂泊无所。十八岁嫁到张家。******
12.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聪颖貌恭好学强志孳孳不苟束身自修颇为师喜父爱。及壬辰十五厄运天降凶岁三丧祖父母相继作古伯母接踵病殇。先父抱戚衔 哀辍学而躬耕。越二年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 xx 乡。传道之余怜病者之蹒跚悯患者之呻吟遂弃教研习诊脉于 xx 联合诊所。苦读揣摩临床实践三 载未尽受 xx 县卫生局医护员。明年入 xx 县红十字协会兢兢从医脉脉待患扶伤五载晋护士职。癸丑而立修业于三原卫校暨西京儿童医院迁...
篇二: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碑文的概念顾名思义, 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 当时的碑, 如宫馆中的测影碑, 宗庙中的系牲碑, 墓旁的下棺碑, 都不刻文字, 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 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2. 碑和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 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 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 城池之碑, 宫室之碑, 桥道之碑, 坛井之碑, 家庙之碑, 风土之碑, 灾祥之碑, 功德之碑, 墓道之碑, 寺观之碑, 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 后人效法, 中国的名胜古迹, 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 的民族特色。
因此, 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碑的种类繁多, 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 归纳起来, 可分六类:
(1)
功德碑。
这类碑是为活人歌功颂德的。
旧功德碑一般有三种形式。
有的全用韵文写成, 如公元前的二一九年秦始皇登泰山顶, 李斯刻石颂扬他的武功文治。
有的前序后颂, 序为散体, 颂为韵文, 如李白写的《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
有的全是散文, 没有颂之类的韵文, 如《敦煌太守裴岭纪功碑》。
这类碑文是为活人写的, 解放后, 我国已没有人立这种碑了。
不过, 在中国以外华侨聚居的地方, 立功德碑的还是不少。
(2)
庙碑。
解放后, 破除迷信, 没有人再为神灵鬼怪立碑, 但我们国家的古代寺庙建筑颇多, 都是难得的名胜古迹, 需要修补或重建, 修建时立碑记事, 以垂示后人。
不过, 现在作这类碑文应侧重叙述古迹的兴废历史, 古迹确定的依据以及重建过程中的有关事项。
(3)
墓碑。
旧式墓碑有两种:
i)
标名碑。
墓碑的正面标名墓中人的姓名、 立碑人及立碑时间。
这种碑多是死者子孙所立。
也有学生给老师、 女婿给岳父岳母、 夫给妻、 妻给夫、 朋友之间立墓碑的。
现将墓碑文中对亡灵的称谓简介如下:
ii)
简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
这种碑文一般包括姓名、 籍贯、 家世、 经历、 著作、 逝世年月、 葬时葬地, 最后是铭文, 多为韵文, 三言、 四言、 五言、 七言或骚体都行。
大多数是死者后代请托别人撰写的。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也有介绍死者介绍得更简单的碑文和简短的墓志铭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岳父大人之灵
(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灵
(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
(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
(对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灵
(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弟之灵
(对朋友或弟子)
实例一
讳先显祖考某公某某太府君之墓云
孝孙男 昌成
××年×月立
实例二
讳先
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大文孝男士中暨孙宏武全
××年×月立
实例三
先妣张李氏太夫人之墓
勇成
孝男张军孙张立
张
××年×月立
实例四
××省××地区专员
讳先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孝男某某
××年×月立
实例五
××省××县副县长先父×××之墓
孝女某某
××年×月立
实例六
×××91×××先生之墓——×××
<实例>一
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县××乡 ××村, ××年××月参加革命工作, ××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生前曾担任××职务, 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 享年××岁。
孝男某某
××年×月×日
<实例>二
韦素园①墓记
鲁 迅
韦君素园之墓。
君以一九○二年六月十八日生,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
呜呼, 宏才远志, 厄于短年②。文苑失英, 明者永悼。
弟丛芜③, 友静农④, 霁野⑤立表; 鲁迅书。
说明:
作者鲁迅即周树人,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革命家、 文学家, 生于 1881 年, 殁于1936 年。
注解:
①韦素园——文学家, 安徽霍邱县人, 生于 1902 年, 死于 1932 年, 未名社社员, 鲁迅的好友。
译有果戈理《外套》 等书。
②厄于短年——厄, 困穷、 苦难的意思。
韦素园只活了三十年, 所以说短年。
③丛艽——指韦丛艽, 安徽霍邱县人, 未名社社员, 翻译员。
④静农——即台静农, 安徽霍邱县人, 未名社社员, 翻译家。
<实例>三
王统照先生的墓志铭
山东省文化局
王统照先生, 山东诸城人。
生于一八九七年古历初八日, 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九日,享年六十岁。
先生生平, 酷爱文学。
在文学创作上, 获得很大成就。
其代表作有《一叶》、《黄昏》、《山雨》, 诗歌《童心》 和散文《片雪集》 等。
先生是“五四” 以来中国文坛上的著名人士之一。
先生毕生, 献身于文教事业, 北京中国大学毕业后, 曾任北京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 上海文学社《文学》 主编, 上海暨南大学教授, 开明书店编辑和山东大学教授等职。
先生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 但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 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解放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先生的革命思想更加提高, 从而也更博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
先生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文联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委员及济南市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副厅长、山东省文化局长、 山东省文联主席和山东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
先生不但对人民文学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对教育培养青年一代亦有很大功绩!
先生的革命热情和事业的坚韧精神, 均值得后代学习和颂扬。
谨撰此文, 以资纪念。
注:
王统照先生埋葬于济南市金牛山公墓。
公墓位于济南市北郊金牛公园内。
此为山东省文化局在先生碑墓上写的碑文。
(4)
纪念碑。
这类碑文主要是为了纪念著名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
如明朝航海家郑和,人民为纪念他七出西洋的壮举, 在他的家乡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建亭立碑。
清朝著名将领林则徐禁烟,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凛然正气, 人们在虎门炮台旁边修建了《林公则徐纪念碑》, 表彰他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国的纪念碑多为碑刻, 纪念人的详于写人, 纪念事的详于写事, 长汀罗汉岭瞿秋白就义处建有“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较详细地记述了瞿秋白生平事迹和他就义时的悲壮情景。
这类碑最有名的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由毛泽东同志起草, 周恩来同志书写的碑文, 文字简练, 气势磅礴, 碑座四周镶嵌十幅大型浮雕, 文图并茂, 产生了一般碑文难以达到感染力。
(5)
记事碑。
这种碑的种类很多, 有建筑之碑, 名胜古迹之碑, 文人雅事之碑 (如兰亭)天灾人祸之碑等。
这类碑意在存真, 碑文必须质朴真实, 稍有夸饰, 就不能取信于人。
(6)
诗碑。
这种碑不是指用诗词体裁写的碑文, 而是指为诗而立的碑。
这种碑古今中外都有。
如公元一四五八年在河南汤阴县岳庙有人为岳飞“满江红” 词立了一通碑, 叫《岳庙满江红词碑》, 刻上岳飞 “满江红”词。
内蒙呼和浩特昭君墓前人们树立董必武咏昭君的诗碑。日本岚山立有周恩来总理“大江歌罢掉头东” 的诗碑。
现在修建的桂林“碑林”, 其中亦有不少是为现代名人新立的诗碑
篇三: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怎样书写墓碑的碑文 !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
全国大部分地方坟墓的墓碑,特别是民间坟墓的墓碑,大多数是竖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写法,各地有所不同,国家单位建造的公墓与民间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现我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为例,介绍碑文的具体写法:
一、竖式墓碑的形状及尺寸:竖式墓碑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就是必须“合生老”(详见下文)。墓碑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小型墓碑高度一般为 2 尺 6 寸或 2 尺 7 寸(约 90 厘米),宽度一般为 1 尺 6 寸或 1 尺 7 寸(约 55 厘米);中型墓碑高度一般为 3 尺 1 寸、3 尺 2 寸(约 105 厘米),宽度一般为 2 尺 1 寸、2 尺 2 寸(约 70 厘米);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 3 尺 6 寸、3 尺 7 寸(约 120 厘米),宽度一般为 2 尺 6 寸、2 尺 7 寸(约 90 厘米)。凡高度超过 3 尺 7 寸,宽度超过 2 尺 7 寸的墓碑,就属于大型墓碑,高度在 4 尺 1寸(140 厘米)以上,宽度在 3 尺 1 寸(105 厘米)以上。
二、竖式墓碑的碑文结构:竖式墓碑的碑文,根据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项基本内容,即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中型墓碑和较大型墓碑,碑文除上述三项基本内容外,还可增加坟内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简历。大型墓碑,碑文除有三项基本内容和生平简历外,还可增加碑序或墓志铭等。对可增加的部分内容,并非必须增加,一般是根据墓碑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决定。
三、写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写碑文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行数和字数都必须“合生老”,列数不作要求,能合就尽量合。有些人家,就连每行、每列的字数都要求“合生老”,这是过分的讲究,一般情况是做不到的。所谓“合生老”,就是按“1、2、3、4、5”去对应“生、老、病、死、苦”,最后的一行和最后的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具体对应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13、 14、15、16、17……
生 、老、 病 、死、 苦, 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病 、死、 苦,生、 老……
由以上排列可知,凡是尾数带 1、2、6、7 的数字都“合生老”,不带 1、2、6、7 的数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说,碑文的行数和字数都必须是 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 等数字之一才行。至于为什么要“合生老”,“合生老”是否科学,因不是本文内容,这里就省略了。
四、竖式墓碑碑文的写法:先根据需要把各部分内容写好,然后分别数每部分的行数、字数和总字数,如果有不“合生老”的,就必须进行增减调整。具体写法及调整方法如下:
1、主体碑文写法:主体碑文用大号字体写在墓碑的正中间,内容一般是:
祖考某公某某墓(对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对祖母),显考某公某某墓(对父亲),显妣某母某氏墓(对母亲),岳考某公某某墓(对岳父),岳妣某母某氏墓(对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对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对妻子),老师某某之墓(对老师)、好友某某某墓(对朋友),等等。对于女性,也可以直接写姓名,例如写成“显妣某某某墓”(对母亲),“先室某某某墓”(对妻子),如果是单名的,在“墓”字前加一“之”字,例如“显妣某某之墓”(对母亲)。如果是男女合葬的双墓,男老人和女老人的名称(包括考、妣)应按男右女左并排,最上边的“显”或“祖”、“岳”字。
最下边的“墓”或“之墓”等两人共用,写在两列的正中间。主体碑文的行数必须“合生老”,就是说必须是 6 字、7 字,或 11 字、12 字,如果写成“之墓”多一字,可以减少墓前的“之”字,如果是嫌字少
2 了想增加为 11 字、12 字,可在“之墓”上边增加“老人”、“老大人”(男性)、“老太君”(女性)进行调整,还可在姓之后名之前增加“讳”字进行调整。
2、立碑时间的写法:立碑时间的写法有的只写公历,有的只写农历,有的是公历加农历,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右边。例如:
公元△ △ △ △ 年△ 月△ 日(11 字);
农历岁次△ △ 年△ 月△ △ 日(12 字);
公元△ △ △ △ 岁次△ △ 年△ 月△ △ 日立(17 字);
如果是用公历,时间在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两个字,在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个字,容易导致字数不“合生老”,这就需要增减调整。如果是公历的,由于无法减少,就增加到 16 或 17 字。例如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如果是用农历,如果字数多了,“十一月”可改为“冬月”,“十二月”可改为“腊月”,日期数字超过的,可改为“吉日”,如果字数少了,可将月份增加字数,例如三月可改为“暮春月”,四月可改为孟夏月,八月可改为仲秋月等,同时,也可在日之后加“立”、“敬立”、“吉时立”等进行调整。
3、子孙名称的写法:子孙名称,如果是父辈坟墓,一般包括所有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等,如果是祖辈及以上坟墓,有的还有曾孙、玄孙等,由于人数太多,墓碑位置不够写,写得太小了也看不清楚,因此就需要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具体写的人员范围,一般是从主持立碑的人员辈份写起,最好不超过 20 个名字,否则就太拥挤。子孙名称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左边,具体写法如下:
第一行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男”字,第三行写儿子所属字辈,第四行写儿子辈名称,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如果第四行位置不够的,可继续排第五、第六行。
写完儿子辈名称后再在下一行写孙子辈,先写一“孙”字,再在下一行写孙子的字辈,然后再写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
如果已经有曾孙的,仍然需要写上去。方法是先写“曾孙”字(二字各占一行),再在下一行写曾孙的字辈,然后再在下一行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对于女儿和孙女等女性子孙,如果男性子孙人数较多就可以不写,如果需要写的,可以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方法是先写一“孝”字,第二行写一“女”字,第三行写女儿们的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只写名不写姓。孙女名称写在女儿名称的下一行,先写“孙女”(二字各占一行),然后在女字的下边一行写孙女名称,仍然是按年龄大小从右到左排列写曾孙名称,只写名不写姓。
子孙名称一般只写同姓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例如媳妇和女婿就不写,外甥虽有血缘关系但已属外姓也不用写,但如果子孙人数较少,名字在 5 个以下的,由于字数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将媳妇、女婿、外甥等写上去。
经常有读者咨询:因计划生育或其他原因导致儿孙以下男性子孙无人,可否有外孙外孙女姓氏写在上面兜底?
个人认为这个牵涉到传统民俗/继承法/感情因素.按照中国传统民俗外孙以后属于外姓不同祖宗不可再写,当有侄儿孙辈以下曾孙推选一位代理以示这宗族后继有人,这样比较名正言顺合乎民俗,但因为和侄儿孙辈的感情因素以及继承原因,加之许多人宗亲观念淡薄,从感情考虑另选外姓外孙以下替代或其他人双方自愿也未尝不可.
不论写左边或右边的子孙,写完后都需要在下一行写一“祀”字。写完上述内容后,就分别计算子孙内容的行数,必须“合生老”才行。即要么是 6 行(最少)或 7 行,要么是 11 行或 12 行,要么是 16行或 17 行(最多),计算后如果行数不够的,就在“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等,如果行数还不够,就在主持立碑这一辈的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占一行)来进行调整。
3
4、附加内容的写法:附加内容是指坟内老人的生卒时间、生平简历或墓碑铭。附加内容一般是宽大的墓碑才需要写,写在右边立碑时间与主体碑文之间的空格处(即写女性子孙的地方),如果写附加内容后位置不够写女性子孙,可将女性子孙写到男性子孙的左边或下边。
生卒时间的写法:单墓写成一列,双墓写成两列,字数仍需“合生老”才行。例如:生于△ △ △ △年△ 月△ 日卒于△ △ △ △ 年△ 月△ 日(22 字),如果不“合生老”的,需要作增减调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点,或者省略具体日期,只写到年月即可。
生平简历的写法:主要写其生卒时间地点,主要的经历及职业,担任过的职务,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等。要求语言精练、用词恰当、短小精悍,只写主要事迹,不写具体细节。要求既不用标点又能让人正确断句,文字要严谨,不能有歧义。格式为竖排,从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墓志铭的写法:墓碑铭主要是对其生平事迹进行歌颂性的归纳和总结,一般只用于生前比较有影响的官员、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艺术家、慈善家、企业家、歌唱家、影视明星、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墓志铭一般是写成诗歌或韵文的形式,必须朗朗上口、通顺押韵、可读可唱。格式仍然是竖排,从右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标点,每列的字数必须“合生老”。
5、最后的修正和调整:待各部分内容的字数和行数“合生老”后,还要计算总字数。总字数,就是整块墓碑上所有文字的总和,这个总字数仍然必须“合生老”。如果发现不“合生老”,就得在某些部分适 6、 当增加或减少字数进行调整,务必使总字数达到“合生老”的要求才行。附:竖式碑文示意图如下:
三、碑文净尺寸要求:不含上边、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 1、小型碑:高 2 尺 6 寸-------2 尺 7 寸(约 90 厘米),宽 1 尺 6 寸-------1 尺 7 寸(约 55 厘米); 2、中型碑:高 3 尺 1 寸-------3 尺 2 寸(约 105 厘米),宽 2 尺 1 寸-------2 尺 2 寸(约 70 厘米);
4 3、较大型碑:高 3 尺 6 寸-------3 尺 7 寸(约 120 厘米),宽 2 尺 6 寸-------2 尺 7 寸(约 90 厘米); 凡是高度超 3 尺 7 寸,宽度超 2 尺 7 寸的墓碑就属大型墓碑。
四、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
主体碑文:通常大字:10 厘米或 10.5 厘米,10 厘米进宝,10.5 厘米纳福;
小字:3 厘米或 4 厘米,3 厘米财旺,4 厘米登科。
总之,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
五、碑材质:过去用青石、大理石、汉白玉石,经不起风化。而今用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有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
墓碑碑文用什么字体,墓碑碑文字体
墓碑碑文是写在墓碑上的文字,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 文,有铭,又 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逝者的名字, 日期, 碑文撰写人, 墓志铭, 墓碑碑文的构成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抬头、正文和落款。抬头和落款分别写上亡人生前的职务和立碑人的身份。正文就是写上立碑者对亡人的敬称。内容 比较少,但却有一定的碑文格式。
1 一般用楷体或魏碑、颜楷体最多
2 隶书比较庄重
3 楷书比较正统
4 魏碑体 秦始皇陵墓的碑文字体,叫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虽然不好模仿,但是很有庄重的感觉哦
魏碑这种字体广泛用于碑刻,字体刚劲,棱角清晰,适合在硬体上进行刻画
要大方厚重的话用颜体或魏碑
5 仿宋 字体在碑文上是最漂亮的 还有要注意墓碑的高度, 宽度, 故显考妣四字 5cmx5cm,逝者名字7cmx7cm,藉贯生卒日期 2cmx2cm,立碑主人名字 3cmx3cm,其于人等及立碑日期 1cmx1cm。碑留边各 10cm,顶如有刻花离花 10cm,如无花留天空 15cm。
篇四: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篇五: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妣 考
谢
母 公
聂 仁
氏 杰
老
孺 大
人
之
墓
对联 孝顺礼仪通天下 顺达聪颖满神州
虎踞龙蟠居天宝 爪伸翼展盖地灵
仁信和风千秋在 杰士豪气万古存
碑文:
先考谢公仁杰老大人距生于民国十八年己巳岁十一月十三日子时殁于公元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享年五十七岁追忆其生平幼年出抚其伯有及怙恃但勤奋好学克守家业以俭以勤和亲睦里邻里咸称其德乡梓并称其能一九五八年投身工业从不懈怠兢兢业业供职二十余载于国于家均具贡献于一九八三年退休仍能坚持其本色如斯不幸早逝乡梓莫不含悲爰陈其志特此以记 先妣谢母聂氏老孺人距生于民国二十年辛未岁四月十九日寅时殁于
年
月
日享寿
岁先妣之德彤爰莫扬犹具美誉其名播扬相夫教子皆具义方持家以俭巨细咸藏待人以慈内外皆康和亲睦里远近
皆扬终其一生女之榜样孟母之贤班姐之样爰具其志铭记其详
男
媳
孙
曾
孙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大致归纳起来,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份,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功劳过失,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如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 《林公则徐纪念碑》 。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1)生時何需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2)本人已死,有事燒紙。
3)當你看清這行字的時候,你踩到我了。
4)謝謝你來看我,我會時常上去看你的。
5)如果可能,請把我叫醒……
6)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7)我這裡一缺三,就缺你了。
8)我都死了,你們還要來煩我!
9)我從前是個胖子,現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樣有骨感!
10)我轉世在美國,現在電話還沒設定,E-mail:***@*****.com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重。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 ,为二...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请自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 1926 年 01 月 29 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 2004 年 12 月 07 日在北京仙逝 。
慈父幼年丧父,
与祖母相依为命,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谋生,学徒经商,供养祖母,后娶妻成家,养育了两儿两女。因妻生病,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慈父劳苦一生,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慈父平凡的一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您是子女心目中伟大的父亲,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教,日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 XXX一生奋斗不息,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奉父百年岂足?哀哉正当壮年,何意撒手竟长逝,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育我身矣恩未报,愧儿七尺微躯!幸也留芳他日,应是慈颜无相见,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今天是您离开我们 XX 周年的日子,早晨我和弟弟一行,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一路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继而又飘起了朵朵雪花,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感物思人,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无私母爱(百日祭文)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您在天堂还好吗?妈妈啊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程,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为了子女付出一切。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有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竟然是那么的清晰,抹也抹不去,令我不容怀疑,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接受吗,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健康的,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就让我们阴阳永隔?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呢?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给我讲道理,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给您烧“二七”的那天,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让我别再想您了,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不说!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整自网络,仅供参考。有需要用的,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祖)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讳学禄,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 16 年月日,无疾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 2004 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讳秀云,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中缙绅,雅望闾里,敬天乐土,奉书勤业。持掌家祖事务,教家丁卯,少适耕读。先严勤而有度,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至国中遭寇,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始辍弃学业,专心操劳农务,守祖业于乱世,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 xx 父母碑文
先父 xx,乘甲子,适孟冬。垂髫丧母,乞荒踵兄。颠沛流离,动心忍性。总发拜塾,刺股炳萤,拙而不惰,迟而不凝。寒窗数载,弱冠师宗,传道解惑,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 xx,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7.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受先祖之教诲恩泽,以农为业,为本,为贵,躬亲耕作,颐养天年;以家为职,为根,为重,苦心
经营,终致殷实。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俭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业操劳终生。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 xx 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 xx,癸亥孟春二十九生,庚辰孟夏初九卒,享年七十八岁。幼孤罹难而志远,躬耕自学而不倦。入杏林以济世,涉梨园以教人,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可师可表.
9.邢 xx 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 x,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享年六十又八。先祖幼贫未塾,博闻见丰,佣耕垄亩,园艺庖丁。贫而乐道,勤谨至终。暮时谆谆,典史启蒙,侪辈逢霖,与日俱成。鳏夫老矣,天伦融融。然乐未极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山号水泣,心摧骨恸,疚面深思,顿首涕零,其辞曰:******
10.王 xx 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季春二日孝子王 xx 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父秉性兮,孝友德全。生儿育女兮,训诲渊源。余冀父寿兮,亿万期年。
11.张 xx 祭父母文
父亲(张 xx)出身农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时窘迫贫寒,衣食无着。八岁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长工。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他就支撑家业,下苦力谋生,奉养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国后,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贫农代表。母亲(边 xx)祖籍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村,家境穷苦。一九四零年家乡遭遇黄河决口之灾,她与家人逃荒离散,只身流落陕西,佣工乞讨,漂泊无所。十八岁嫁到张家。******
12.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聪颖貌恭,好学强志,孳孳不苟,束身自修,颇为师喜父爱。及壬辰十五,厄运天降,凶岁三丧:祖父母相继作古,伯母接踵病殇。先父抱戚衔哀,辍学而躬耕。越二年,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 xx 乡。传道之...
篇六: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英魂永在记 者 彭仲实习生 艾斯近日, 遍布武汉三镇的革命烈士和先辈们的墓前, 摆满了鲜花、站满了前来悼念的人们,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幼齿小童,在肃穆的静立与深情的凝望中, 也将墓碑上那刻录着的铁血丹心、 丰功伟绩铭刻在心。苏联空军烈士墓:中俄双语奠英雄昨日上午, 在汉口解放公园内的苏联空军烈士墓前, 来自育才小学一分校的60 多名师生正在纪念这些牺牲在异国的苏联战士们, 孩子们缓缓从15 位苏联烈士墓前走过, 并献上绚烂的菊花, 随后又来到墓两侧的介绍铭文前仔细阅读他们的事迹:一九三八年, 当中国人民正遭到日本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时候, 苏联人民无私地派遣了自己的优秀儿女—— —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了中国, 援助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的正义的斗争……这段写于1956 年3月的中文俄文的双语铭文, 令孩子们无不感动。来自五( 2)班的刘■彤告诉记者:
小时候爸爸妈妈曾带她来这里看过, 并讲述了这些苏联烈士的故事, 当时还不太理解。
现在再到烈士墓前纪念才知道这些外国叔叔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抗日牺牲的, 你看这些叔叔牺牲时候的年龄, 最大的才33岁,最小的只有24岁,他们真是太伟大了!记者看到,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苏联空军烈士墓, 如今被修葺一新,纪念碑上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永垂不朽” 的大字金光闪闪,令凭吊者无不为之感动。施洋烈士:“ 身殉名存烈士俦”“ 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这段由前国家主席董必武题写的墓志铭, 生动地展现了在 “ 二七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施洋伟大的一生。昨日,记者来到武昌的施洋烈士墓前看到, 来自江夏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的20 多位学生正在大声吟诵着这段墓志铭。“ 施洋烈士一直都是武汉人的骄傲!”施洋烈士陵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逢 “ 二七”、清明,前来悼念施洋烈士的人们络绎不绝。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施洋的生平,铭记他的功绩,园方除了在墓碑上铭刻了施洋的生平事迹简介外, 还在施洋烈士纪念馆内珍藏了很多关于施洋的照片和文字,并不断循环播放时长约8分钟的施洋宣传片。辛亥烈士:“ 铁血精神” 永铭记这里埋葬着100 年前为了保卫辛亥首义成果而在阳夏保卫战中牺牲的 4000 多位无名烈士,“ 1911 年 10 月 18 日至 11月 27日,新生的湖北军政府组织民军与清廷军队在汉阳、汉口( 时称夏口)展开激战,逾万名民军将士牺牲……” 在汉口球场街的辛亥首义烈士公墓里,松柏环绕中,4000 多位在阳夏保卫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合葬墓坐落其间。墓碑上 “ 铁血精神”4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辛亥首义的铁血精神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位正在这里祭扫烈士的老人这样向记者表示。少将陈福初:“ 无形战线,无名英雄”“ 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上光荣。
”简短的16个字, 却概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福初伟大的一生。昨日,陈福初将军长子陈晓霆等家属来到黄陂长乐园陵园的将军园内, 为陈福初将军及其夫人徐虹扫墓。陈福初将军曾长期从事隐蔽战线斗争的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在红军反围剿、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从事着秘密工作。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 陈福初仍然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 率部多次完成中央和军委赋予的重要特殊任务,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 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家安全, 为军队隐蔽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 年陈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围棋四段,杜康四两,交友四海记者彭仲 通讯员杨■ 实习生艾斯一个简单的墓碑上, 只有名字,却没有生卒年月。
墓的主人名叫芦文俊,“ 旷达放逸睿智平和;一个当代人的魏晋风骨; 围棋四段,杜康四两,交友四海,潇洒人间四十四载。
”这段铭文的落款并非他的家属,而是同学,铭文描写的,是当年大学同窗眼中的芦文俊。加徒步旅游……在同学眼中, 他有些与众不同。性情豪放不羁的他会时常做在同学眼中, 芦文俊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1985年高考前夕,他因胃病突发住院一个月耽搁不少学习时间,可他仍高分考入了武汉工业大学 (现为武汉理工大学)。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兴趣广泛的他打台球、下围棋、学电脑、参出一些疯狂举动,比如独自一人坐火车到北京,只为在车站与人对弈一局。当他患上胃癌后,由于没有多少积蓄,陷入困境,曾经的大学同窗就自发捐款十余万,离异妻子更是卖掉家产,救治照料他。
在无力回天后, 芦文俊一心牵挂家中 85岁老母亲和15岁儿子。
为了能节省丧葬开支,减少同学亲人的经济负担,他曾一度坚持捐献遗体。在他走后, 昔日同窗再捐款5万元,把他安葬在风景极佳的长乐园。
在亲朋好友心中,他并没有离去,只是换个地方潇洒去了!
正如他的讣告中所说:“ 2010.12.28,湖北武汉芦文俊抵达天堂!
”北纬30° 53′ 5″ , 东经 114° 26′ 15″记者彭仲 通讯员杨■ 实习生艾斯当您看到 “ 北纬30° 53′ 5″ ,东经 114° 26′ 15″ ”这个坐标点时,脑海中也许会不自觉地联想某个城市或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其实这只是一位妻子、母亲的墓地精确位置。
它就坐落在黄陂的长乐园陵园。墓碑的主人叫张安娥, 丈夫实。张安娥墓志铭是其墓碑的纬郑先生告诉记者:
妻子生前是一个慈善的乐于助人的人, 对任何人都是和颜悦色的。
他们夫妻几十年更是相濡以沫, 伉俪情深。在她因病走后, 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 无法接受天人永隔的事度和经度。
郑先生说,为了能够随时随地缅怀妻子,他在长乐园内用GPS 全球定位系统算出妻子安息之地的精确位置, 并刻写在墓碑上。
他想让妻子知道,无论家人身在何方,他们都是心连心,不离不弃的,妻子永远定格在每位亲人的心中。墓碑背后还铭刻着丈夫为爱妻作的悼念诗《 思念》:静静地她走了/我凭依着南窗眺望/西方的天际一抹斜阳/……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含情的期待着/祈望有幽微的幸福和吉祥……缱绻缠绵的悲戚之叹, 让人潸然泪下。132012 年4 月 1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谷 萍 美编:陶 泓文 化 新 闻Culture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 墓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 志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 铭,,,,,,,,,,,,,,,,,,,,,,,,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 变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 迁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 生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 命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 之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 诗记者蒋太旭每 一 个 生 命 个 体 都是对人生 的 独 特体验, 如流 星 般划 过世 间 , 转 瞬 即逝, 却 留 下 属 于 自 己 的 一段轨迹。
随着最后 一点 光亮 的 消 失, 生 命的 印 记 永远留 存在亲人的 心 底。又逢一 年 清 明 时 , 记者 走 访 武 汉石 门 峰、九峰等 公墓时 发现:
传 统 墓葬文 化 的 形 式 和 内 容 正 发生 着深刻 演变。
时尚 清新的 墓志 铭 文化 悄 然 勃 兴 ,它 们 无 声 地 唱 响 着 独 特的 生 命之诗 , 也 让 墓地这个曾 经 令人敬畏 的 场 所,逐 渐 演 变 成 一 座 让 人 触摸生 命本质 、参悟 万 象人生 的 博物馆。【 专家解读】“ 这体现着对个体生命的日益尊重”记者蒋太旭为 何时 尚 清 新 的 墓志 铭 文化会在今天日 益兴盛? 传统墓葬文化将 继 续 朝 着 怎 样的 方 向 发展? 昨日 , 本报记者专 访了 中 国 殡葬协会专 家委员 会的 专 家、华中 师 范大学文学 院教授张三 夕 , 他表示 , 墓志铭文化的 变迁, 体现了 对个体生命的 尊重, 也为 生者与 逝者提供了 一个情感交流的 空间 。据张教授介绍 , 自 古以 来, 中华民族就有祖先崇拜、慎终追远的传统。
为 先人树碑立传, 刻 石 铭记,是祭祀传统的一项 内 容。
古时建墓时 , 在 墓中 置 一 石 碑, 刻 上亡 者 姓氏、世系 、官阶、事迹、出 生及卒葬年月 , 即墓志。
也有以 韵文表达对死者的纪念,曰 墓铭。
后来, 将两者合二为 一 , 即 在 墓志 之末, 加 上铭 辞(多 用 四言)赞颂死者, 称为 墓志铭。我国 墓志铭文化源 远流长, 始 于秦汉, 盛于汉唐, 对后 世的 诸多 学科、社会风尚等方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张教授认为 , 近年 来, 我 国 传统的 墓志铭文化出 现了 新的 变化,这些 变 化 主 要表现在 以 下 几个方面:
一是与 传统的 铭文格式相比,更清新, 更时尚 , 更多 样化, 更容易让人产 生共鸣 , 也更容易 给人留 下深刻 印 象。
二是让生者对逝者的 怀念方式更显丰 富 多 彩 , 不 仅是生者对逝者的 评价, 也是生者与 逝者敞开对话的 空间 。
三是更能体现对个体生命的 尊重。为 什么 会出 现这样的 变化? 张教授认为 , 一方面 是受西 方墓志铭文化的 影响 , 另 一 方面 也是中 国 社会文明 进步与 多 元化的 表现。
随着陵园 文化的 发展, 墓志铭已 成为 生者与 逝者对话交流的 载体。
形 形 色色的 墓志铭折射着万千世态, 蕴含着历 史文化, 饱含着人生哲理, 也诉说着生者的 无尽怀念。“其 实 , 好的 墓志 铭 也是一 件优秀的 文艺 作品, 它 浓缩成丹, 或张扬 个性, 或 风趣幽 默, 或 耐人寻味, 充满 了 很高 的 艺 术品位和文化底蘊, 成为 文化艺 术园 中 一 道独特的 风景。
”张教授认为 , 这种墓志铭文化的 新现象, 既是对传统墓葬文化的 推陈出 新, 也是墓葬文化多 元化的 一个表现, 值得关注和研究 ,并将随着中 国 社会的 发展, 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张教授还向 记者透露, 他曾 建议陵园 方 面 在 清明 节 期 间 开展墓志铭评比活动 , 这样能更快地推动墓志铭文化的 传播和发展。学术逝者群落—— —“ 万物欣荣,我笑丛中”春日暖阳,去年秋天去世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静静安眠于武昌东郊九峰寿安林苑艺术区一池春水畔。
这位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的墓地,非常普通别致,黑色的花岗岩墓碑上,通过 “ 影雕”刻印着院士生前在书房工作的照片。
碑上文字简洁—— — “ 慈父张培刚”。矮小的墓前是一部书的雕塑,摊开的页面散落着瓣瓣黄菊,显然才有亲人祭扫过,上面刻着的文字令人驻足:“ 立足中国, 面向世界,开放式的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探索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可行途径。
”落款是院士的生前手书签名。
寥寥数语,传达出一位科学家的人生希望和事业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不远处,是与张培刚教授同为“ 哈佛三剑客” 之一的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的墓地。
这位中国国际法学的一代宗师,墓地形制与张培刚院士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黑色花岗岩墓碑上,“ 影雕”法锤、天平、法典等象征法律平等公正的图案,显示墓主人生前身份及献身的事业。华中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黄曼君先生的墓地与两位宗师为邻。
小小的黑色墓碑非常低调地平放在墓上,一如墓主人生前作风。
没有介绍履历的碑文,只有姓名和生卒年月。“ 天地悠悠,生生不息,万物欣荣,我笑丛中。
”墓志铭上的这首笑看人生的诗,也许是墓主人生前最喜欢的一首诗,读来令人感叹。墓园管理者刘经理介绍,黄教授去世后,华师大曾希望为这位贡献卓越的资深教授立一个大的墓碑,被家属婉言谢绝,教授生前十分低调,也希望自己身后平平淡淡静卧一隅。名人逝者群落—— —“ 我爱你们,谢谢你们”与以上几位大家相比,安眠于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几位文化名人的墓志铭更具诗意, 令人回味。墓区内,著名曲艺家夏雨田和诗人曾卓已经做了好几年邻居。
夏先生的墓碑由一块天然三峡红花岗石、一把铜制 “ 藤椅”、3本石雕的著作文集组成,“ 藤椅”上放着翻开的稿本和一支钢笔。
质朴的花岗石上,刻着他口述的墓志铭:我一生没有多大贡献,但的的确确是个好人。据说,夏雨田与诗人曾卓生前是很要好的朋友,夏老临终前再三交代家人,一定要把他安葬在曾卓的墓旁。
曾老的墓碑十分简洁,一块白色的天然大石头笔直地矗立在墓碑底座上,石头没有经过任何的雕琢和修饰。
石头上镌刻着曾老的头像浮雕,栩栩如生。
墓前摊开的“ 书页”上,这位被文坛誉为“ 诗魂”的老诗人,用这样的诗句为自己的人生注脚—— —希望的顶点是含笑的坟,振动旷野的群众的歌声是弥撒,我的诗是我的碑。
落款是老诗人的手书绝笔:
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著名诗人碧野的墓志铭只有一句诗:
我讴歌的是光明和希望。武汉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管苇的墓碑上摆放着一支 “ 金话筒”,他的墓志铭是:金玉为声,长留荧海千叠回响。
天地无声,怎信好人一生平安。最有趣味的是“ 洪湖的英雄”夏奎斌先生的墓,墓碑左上角贴有一张照片, 照片下刻着墓主的名字—— —夏奎斌。
照片中的他手握一面旗帜,似乎在振臂高呼。
这是电影《 洪湖赤卫队》的经典剧照。
墓主人正是 “ 刘闯”的第一代扮演者。
老先生的墓志铭更令人印象深刻:“ 仿佛当年作斗争, 韩英刘闯造英雄,一篇史诗流传出,音乐悠扬更动人”。
落款为 “ 1960年3月观《 洪湖赤卫队》董必武”。曾资助数十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美国友人大卫·佩里长眠于石门峰,他的墓...
篇七: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 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
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 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 就不能叫作碑文。
碑文这种体裁有文, 有铭, 又有序。
立题时, 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 或直题为某某碑, 或题为某某碑铭, 或题为碑并序、 铭并序之类, 没有固定的格式, 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 直书文章题目 了 .
墓碑, 是碑文的一种。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 往往溢美过誉。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 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 马日 碑说:
"吾为天下碑文多矣, 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 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 当时的碑, 如宫馆中的测影碑, 宗庙中的系牲碑, 墓旁的下棺碑, 都不刻文字, 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碑文, 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 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 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 只是用以取日 影计时间的; 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 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 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 凿有窟窿, 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 正文、 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 职业等, 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如“先考王君× × 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 份、 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 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 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 撰文者姓名, 同时署上成文日 期。
需指出的是, 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 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 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 但今天为了 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 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 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 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
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 何地、 为何原因、 何人作了 什么好人好事, 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 并署明立碑日 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 读来琅琅上口。
叙事简洁, 抒情真挚、 议论有力, 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 所以歌颂功德, 写人记事时, 要客观公正, 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
不管褒也好, 贬也好, 以不失事实为贵, 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
特别是碑文内容, 因撰者而异, 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 以时代需要为念, 万不可死拘旧制, 作茧自 缚。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 × 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 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 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 宫室之碑, 桥道之碑, 坛井之碑, 家庙之碑, 风土之碑, 灾祥之碑, 功德之碑, 墓道之碑, 寺观之碑, 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 后人效法, 中国的名胜古迹, 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 的民族特色。
因此, 碑文竟成了 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碑的种类繁多, 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 归纳起来, 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 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
大致归纳起来, 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
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 份, 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另一种墓碑除了 表明死者的身 份外, 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 功劳过失, 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 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 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公则徐纪念碑》。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墓碑碑文搞笑大全
1 )
生时何需久睡, 死後自 会长眠。
2 )本人已死, 有事烧纸。
3 )
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 你踩到我了 。
4 )
谢谢你来看我, 我会时常上去看你的。
5 )
如果可能, 请把我叫醒……
6 )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7 )
我这里一缺三, 就缺你了 。
8 )
我都死了 , 你们还要来烦我!
9 )
我从前是个胖子, 现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样有骨感!
10)我转世在美国, 现在电话还没设定, E‐MAIL:***@*****.COM
范例:
王洛宾墓碑碑文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 十四日 凌晨洛宾仙逝, 二十日 向遗体告别, 二十二日 送骨灰进京, 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
天公为其志哀, 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 二十八日 生于北京, 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三七年投身 抗日 救亡宣传。
辗转千里, 驻足青海。
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
疆。
乐坛耕耘六十余载, 创作歌剧六部, 搜集、 整理、 创作歌曲千余首, 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 中外沸扬, 殊才饰疆, 懿范流光。
洛宾名重。
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 和《半个月 亮爬上来》, 为二...
父母墓碑的碑文参考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请自 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 1926 年 01 月 29 日 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 2004年 12 月 07 日 在北京仙逝。慈父幼年丧父, 与祖母相依为命, 十三岁独自 一人来到北京谋生, 学徒经商, 供养祖母,后娶妻成家, 养育了 两儿两女。
因妻生病, 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 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 慈父劳苦一生, 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
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
慈父平凡的一生, 在日 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 无尽的思考, 您是子女心目 中伟大的父亲, 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 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 教,日 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 XXX 一生奋斗不息, 才华横溢, 聪明过人。
可惜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奉父百年岂足? 哀哉正当壮年, 何意撒手竟长逝, 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 育我身 矣恩未报, 愧儿七尺微躯!
幸也留芳他日 , 应是慈颜无相见, 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 今天是您离开我们 XX 周年的日 子, 早晨我和弟弟一行, 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
一路上,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 继而又飘起了 朵朵雪花, 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 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
感物思人, 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无私母爱(百日 祭文)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 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 您在天堂还好吗? 妈妈啊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 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 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 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程, 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 为了 子女付出一切。
为了 子女们能够有出息, 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 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 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 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有的时候, 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 一趟远门而已, 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 竟然是那么的清晰, 抹也抹不去, 令我不容怀疑, 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接受吗, 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 为什么三个月 以前您还是健康的, 而短短的三个月 之后, 就让我们阴阳永隔? 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 边夺走了 呢? 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 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 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 给我讲道理, 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 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
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
给您烧“二七”的那天, 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 让我别再想您了 , 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我不说!
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 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 整自 网络,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 祖)
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 讳学禄,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 16 年月 日 , 无疾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 2004 年正月 初七。
2.先慈路孺人, 讳秀云,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年月 日 , 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 初四。
3.先祖乡 中缙绅, 雅望闾里, 敬天乐土, 奉书勤业。
持掌家祖事务, 教家丁卯, 少适耕读。
先严勤而有度, 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
至国中遭寇, 外敌叩延关外, 秦中震动, 始辍弃学业, 专心操劳农务, 守祖业于乱世, 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
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 XX 父母碑文
先父 XX, 乘甲子, 适孟冬。
垂髫丧母, 乞荒踵兄。
颠沛流离, 动心忍性。
总发拜塾,刺股炳萤, 拙而不惰, 迟而不凝。
寒窗数载, 弱冠师宗, 传道解惑, 育人理校, 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 XX, 岁逢丙寅孟冬。
受诗理, 习织缝。
淡心如水, 柔情若虹。
甲午归父,苦度日 无怨, 勤持家有成。
上奉而下养, 内贤而外明。
饥弗食而助灾邻, 寒毋衣而予贫穷。
生四女一男, 乐以德教, 爱以仁导, 继之人兴也。
适劳极而福至, 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
悲夫命哉!
7.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 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 十二, 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 初十, 享年八十一岁。
先父出身 农家, 受先祖之教诲恩泽, 以农为业, 为本, 为贵, 躬亲耕作, 颐养天年; 以家为职, 为根, 为重, 苦心经营, 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 安分守己处事,耿直无媚, 俭朴不奢。
含辛茹苦一世, 兢业操劳终生。
八十一载平凡普通, 淡泊寡欲与世无争。
无愧于苍天厚土, 荣耀于列祖列宗, 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 XX 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 XX, 癸亥孟春二十九生, 庚辰孟夏初九卒, 享年七十八岁。
幼孤罹难而志远, 躬耕自 学而不倦。
入杏林以济世, 涉梨园以教人, 勤谨豁达一世也。
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 可师可表.
9.邢 XX 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 X, 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 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 享年六十又八。
先祖幼贫未塾, 博闻见丰, 佣耕垄亩, 园艺庖丁。
贫而乐道, 勤谨至终。
暮时谆谆, 典史启蒙, 侪辈逢霖, 与日 俱成。
鳏夫老矣, 天伦融融。
然乐未极而悲生, 肺痼起而寿终。
山号水泣, 心摧骨恸, 疚面深思, 顿首涕零, 其辞曰:
******
10.王 XX 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 季春二日 孝子王 XX 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 父秉性兮, 孝友德全。
生儿育女兮, 训诲渊源。
余冀父寿兮, 亿万期年。
11.张 XX 祭父母文
父亲(张 XX)
出身 农家, 兄弟四人排行老三。
幼时窘迫贫寒, 衣食无着。
八岁即放
羊喂牛, 打短工, 拉长工。
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 杳无音信。
他就支撑家业, 下苦力谋生, 奉养祖父、 祖母、 曾祖父、 曾叔父。
建国后, 先后做过生产队长、 保管员、 贫农代表。
母亲( 边 XX)
祖籍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村, 家境穷苦。
一九四零年家乡 遭遇黄河决口之灾, 她与家人逃荒离散, 只身 流落陕西, 佣工乞讨, 漂泊无所。
十八岁嫁到张家。******
12.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 聪颖貌恭, 好学强志, 孳孳不苟, 束身 自 修, 颇为师喜父爱。
及壬辰十五, 厄运天降, 凶岁...
篇八: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摘要古典诗歌中唯一集爱情与死亡为一体的诗歌, 其从产生到成程, 表达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创作的手法也逐步地提高。感"与“生命意识一两个方面结构全文, 以潘岳的悼亡诗为所蕴含的情感特质和生命意识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具体到上, 第一部分对悼亡诗的概念进行界定, 然后对潘岳之前的行追根溯源, 其中也对其它悼亡题材的文体进行探讨, 阐释其与悼亡诗的关系所在; 第二部分集中阐释悼亡诗发展到潘岳的意义所在, 并且通过对潘岳悼亡诗的抒情模式与意象进行梳理, 揭示潘岳悼亡诗前后相继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潘岳悼亡诗的特点。
第三部分一方面对于与潘岳在抒情模式与意象上类型相似的悼亡诗进行了阐释, 另一方面总结了对其悼亡诗进行创新的部分。
这部分更多的是对悼亡作品的文本解读, 既有与之前的悼亡作品的比较, 又涵盖了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阐述。
最后对悼亡诗与后代亡妇碑文的关系进行探讨, 我们既可以看出其与碑文创作的不同, 又可以看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相互影响, 从而使悼亡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关键词:
潘岳悼亡诗情感生命意识研究类型:
理论研究I卫,。Ir-●,.‘,,I■■『●I■■■-■■
A b str a ctM ouInil玛p( 咖is也e011lyp( ’ 锄哆pe廿latco m b il他s10、 , e孤ldd c劬. ntal【es alo n gp 耐o dof血ef o r it tob e c o m em an鹏siIl∞itS印pe嗽, 谢tllitSc0删on舒舭iIlgrich e鸭龇ldw 矗tiI玛tcch lliq u eg ettin gin lp r0 V ed .础sp a p lerp l缸峪t0a m ng eⅡ le蛐m ctu佗舶m 铆。
嬲pects, tlla tis em o tio n 锄d∞n S e o flife, 锄d 仃∞eb ∞kt0 tlle sou 雠of也ce m o tio nch a 鞠cteriS tics锄d ∞n ∞o flife iIlm em o岫gp o et叮, 、 析thP 趾Y u e’ sm ourlliI唱poet巧弱tlle妣alp o 硫. P a nO m defm es恤m o峨poe仃yand的cesbackto也esourceofm o删[ 1illg poe町bef. o 佗P 趾Y u e’ s. na l∞m sc峭∞so 也erlitc髓巧fom 坞co玳枷ngm olm l啦州ect'觚dex pl痂坞Ⅱ leir∞l撕。
璐llips. P a nT 、 v 0f o cu ∞sclo ∞lyo n 廿圮eX p l锄砒∞o ftl把m e趾iIlgo f P 锄Y u e’ sm o u n lin gp0哪; itd so 吼co ve璐tller ela lio n o fP 锄’ sm o u n lin gpo哪byp u _ ttin giIl o r d e rtlle锄otion m o d els锄dim a g e siIl P 觚lsIn0眦血gp o et叮. O ntlle b弱is o ftlla t'm ech桶cteristics o fP 锄’ sm o啪iI唱p( )酏叮丽ll b esu m m 撕zed . P a n111rleceX plajI塔tlle锄otionm o d e ls锄dim a g e so fP 觚’ sm o 眦lin gpo e仃y, 锄ds蚴撕∞s tlle cr e a tio np a no fP 锄’ sm o u n lin g p I∞仃y. T llisp a np a y sm o 他a _ tten tio nt0expl枷ngtIle te x tStllem selV 懿, irK lu d in gC 0 m p a ri∞nbc№nP 觚’ sm o岫gp o e仃y 锄dtllem o u r n jn gp o 酏叮b e f o r em m 锄dex pl觚a ti∞o fP 趾’ s d if |f erempo eI璐. T h ela S tp a nd isc哪∞sth erela tio 璐Ilipo fm o u r n jn gp o e 仃ya n diIl:
粥riptio璐∞m 锄orialta bletSf o rdead、 ⅣiV es, fbm 砌chw ec锄f in dtlledif讯nceb etv v eenP 锄’ sm o哪ingp o e时锄dm eh; criptio璐, 锄dtllem u n Ja liIIlp a ctSinn 圮d e V e lo p iIlgp ro g re豁.K e yw o r d s:
P a nY u e m o u r n jn g p c圯臼叮锄otionS e n S eo fli免.T Iy p eo fstu d y :
T h e0北= ticm 心贸:
a rchU
舢㈣IJ『II|『|IIfJJIJ|I『『『JJJJJ『JJJII『||f删Y 21 157 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第二节选题意义…………………………………4第三节研究现状及方法……………………………5第一章悼亡诗源流演变………………………………………………8第一节潘岳以前的悼亡诗…………………………. 8第二节悼亡题材中赋的发展及意义…………………. 14第二章潘岳悼亡诗……………………………………………………. 21第一节潘岳悼亡诗的内涵…………………………21一、 “悼亡"成为悼念妻妾的专称………………………. . 21二、 潘岳两次婚姻说…………………………………. . 23三、 < 悼亡诗三首》 及哀诔作品…………………………. 25第二节《悼亡诗三首》 的抒情模式及意象流变…………. 27第三节潘岳悼亡诗的特点…………………………35一、 深婉的伉俪之情…………………………………. . 36二、 感伤主义的生命意识………………………………. 4 1第三章潘岳之后的悼亡诗……………………………………………. 46第一节齐梁时代的悼亡诗…………………………4 6
第二节中晚唐时期悼亡诗的创作……………………50第三节悼亡诗与后代亡妇哀诔之文的关系……………. 57结语………………………………………………………………………………. 66参考文献…………………………………………………………………一68后记……………………:
- ……………………………………………………。
71附录………………………………………7 2
绪论型中的一种, 并且它是唯一集爱情快乐, 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死的悲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孤立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 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 1诗歌亦是如此。
而悼亡诗的产生得益于其作者吸收各种类型诗中的符合其自身特质的精华部分, 使之不断完善和得到丰富, 同时历代诗人也为悼亡诗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 中所云:
“艺术家本身, 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 也不是孤立的。
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 比艺术家更广大, 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族。
们所以无论是就作品而言, 还是作家而言, 在它们的周围都有一个强大的链条, 正是这些链条传递着我们古老的文化和文明。第一节悼亡诗的概念悼亡诗是指悼念死者的诗歌, 这是其最广泛意义的表达。
而在悼亡诗产生的最初阶段, 悼亡的对象极其广泛, 其中有女子悼夫之作, 如< 唐风・葛生》 ;有丈夫感念亡妻之作, 如《邶风・绿衣》 ; 甚至还有悼念父母的哀歌, 如《小雅・蓼莪》 。到了西汉时代, 悼亡诗的对象集中在妻妾身上, 如汉武帝为李夫人所作的《李夫人歌》 和《落叶哀蝉曲》 。
其后西晋时期的孙楚在妻子去世周年创作了《除妇服诗》 , 这是他的首创。
其后潘岳也仿效之, 创作了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著名的《悼亡诗》 三首,由此揭开了狭义悼亡诗创作的序幕。之所以把潘岳之前的悼亡诗称为广义悼亡诗, 理由如下:( 一)在《诗经》 的时代, 悼亡诗的创作只是个别的、 零散的, 还不是专指悼亡妻子的诗歌, 而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更谈不上系统性了。( 二)从诗歌形式上来看, 有一个以四言为主向五言发展的过程。
钟嵘l:
诗‘丹纳著. 傅雷译, ‘艺术哲学> 。
天津社会科学院}}I版社. 20 0 7 . 5. p 82丹纳著. 傅雷译. ‘艺术哲学>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 0 7 . 5. p 8
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品》 云:
“夫四言, 文约意广, 取效《风》 、 《:
骚》 , 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由于四言诗本身的限制, 决定了其诗的艺术造诣。
当然这只是诗歌发展历程的发端, 是符合诗歌发展规律的。( 三)从诗题上看, 没有材悼亡一之名, 而在字句的使用上也没有出现“悼亡"的字样。总之, 这些广义悼亡诗是具有悼亡行为的诗歌, 是悼亡诗产生的滥觞期。为后来文学史意义上的悼亡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自潘岳始, 悼亡成为悼妻的专称。
也是在潘岳之后, 越来越多的文人创作悼亡诗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抒发自己对死亡的无可奈何的状态。相比之前广义的悼亡诗, 这时期的悼亡诗所悼亡的对象集中在妻妾身上,并且成为悼亡的唯一对象。
从诗歌形式看, 四言的悼亡诗已经成为过去, 而五言形式的悼亡诗成为主流, 这样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钟嵘《诗品》 云:
“五言居文辞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故云会于流俗, 岂不以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 最为详切者耶!一2内容上也更加丰富, 除了写妻子生前的种种美好, 也涉及到妻子去世之后的墓地景况, 甚而写到了自己跟妻子唯一的联系一孩子, 在妻子死后的情景等等。
抒情方式也多种多样:
今昔对比、 感物怀人是主要手段,此外不同的时节特殊的日子也会引发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综上所述, 我们把潘岳及其之后的悼亡诗统称为狭义悼亡诗。魏晋南北朝时期, 狭义悼亡诗的创作开始兴起, 主要代表人物有潘岳、 江淹、 沈约和庾信等, 作品的数量也明显增加, 而且还出现了组诗悼亡的形式。此后的追随者不胜枚举, 随着诗歌的形式不断完善和成熟, 悼亡诗在内容上也不断丰富, 并且逐渐跳出潘岳《悼亡诗》 的藩篱, 开辟了悼亡诗新的篇章。在悼亡诗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悼亡行为与悼亡之名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清代的赵翼在< 陔余丛考》 卷二十四云:寿诗、 挽诗、 悼亡诗条载:
寿诗、 挽诗、 悼亡诗, 惟悼亡诗最古。
潘岳、孙楚皆有悼亡诗, 载入‘文选》 。
< 南史》 :
宋文帝时, 袁皇后崩, 上令颜延之为哀策, 上自益“抚存悼亡, 感今怀昔"八字, 此“悼亡一之名所始也。< 崔祖思传> :
齐武帝何美人死, 帝过其墓, 自为悼亡诗, 使崔元祖和之。‘( 南朝粱), 钟蝾著, 曹旭笺注‘诗品笺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 ∞. 12, p 232( 南朝梁), 钟蝾著, 曹旭笺注, ‘诗品笺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 ∞. 12, p 23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则起于齐、 梁也。
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事实:
首先相比寿诗和挽诗来说, 悼亡诗是最早出现的; 其次潘岳和孙楚都有创作悼亡诗, 以{ :
文选》 为证; 2最后就是“悼亡刀之名的确立。
他是比较明确地从理论上对悼亡诗溯源并总结其规范的学者,是他正式以书面的形式, 将挽诗与悼亡诗切割开来。‘文选》 卷第五十八载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
其中有:
“抚存悼亡, 感今怀昔"之句, 而沈约< 宋书》 日:“文帝袁皇后讳齐妫, 陈郡人, 左光禄大夫敬公湛之庶女也。
适太祖,生太子劭。
上待后礼甚笃。
及崩于显阳殿, 诏前永嘉太守颜延年为哀策文。
"和赵翼的说法可以互相佐证。
潘岳是第一个把悼亡诗冠上“悼亡一之名的诗人,但是我们不能说从他开始悼亡之名就正式确立了。
通过上面材料的阐释, 我们可以知道, 到了齐梁时代, 悼亡诗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尽管齐武帝所作的悼亡诗以及崔元祖的和作没有流传下来, 但是从此之后悼亡专门用在悼念死去的妻妾身上。要说明的是, 悼亡诗的名字不是单一的, 除了“悼亡", 还有“伤往"、 “悼室人一、 “伤逝’ ’ 、 “挽令人"等, 还有一些从诗题上根本看不出是悼亡诗的, 如“出还"、 “除夜"、 “江陵三梦"等。当然文学史上除了丈夫悼念妻子的诗歌之外, 还有一些妻子悼念丈夫的诗歌, 有学者认为也应归到悼亡诗的行列:“悼亡一并非悼妻的专称, 它既可用于悼妻, 也可用于悼夫。
当然, 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无限扩大, 把悼念死者都称为“悼亡"。
“悼亡"还是应当有特定的含义的, 指夫妻间的互悼。
因此, 也只有夫悼妻或妻悼夫的诗( 词), 我们才能称为“悼亡诗( 词)"。
。对于悼亡诗而言, 无论是妻悼夫或是夫悼妻, 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物, 不可偏废。
但从悼亡诗发展的历程来看, 女子悼念亡夫的诗歌却是不多,。
( 清)赵翼著, 栾保群。
吕宗力校点, ‘陔余丛考・卷二十四’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 0 6 . 6’ 王立著‘中图文学主题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认为一潘岳的‘悼亡诗> 之名, 是编‘文选> 的萧统后加上的, 并且‘文选> 中并没有载入潘、 孙的悼亡诗, 因此赵翼的说法是有漏洞的. 但19 8 6 年上海古籍}f I版社出版的‘文选> 有载潘安仁‘悼亡诗, 三首.’ ‘“悼亡” 并非悼妻的专称一读明代六位女诗人的< 悼亡诗> '[ J], 周明初. ‘中田文化研究> 20∞年冬之卷3
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而且比较零散, 也不具系统性, 所以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出于对那些女诗人的敬意, 笔者现录几首女性创作的悼亡诗, 仅供品评和欣赏。
薛涛《别李郎中》 :
“花落梧桐风别凰, 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 一半音词杂悼亡。
"尤其是后两句笔者推测她是对潘岳诗赋的评价, 尤其针对的是悼亡的诗赋, 由此可见, 潘岳悼亡作品的影响之深。
与她同时代的鱼玄机也有关于悼亡的作品, 题为《:
代人悼亡诗》 1和《又和新及第悼亡诗》 2。
而本论文所阐述的都是丈夫为悼念妻妾所做的悼亡诗。第二节选题意义文学即人学, 而人学的核心莫过于“情"。
正是人类对自身多样化情感的深刻的体察, 并且投诸于创作, 才有众多富含深情的悼亡诗流传于世。
悼亡诗乃诗中之诗。
一方面是基于悼亡诗中所蕴含的人世间最真挚、 最浓郁的情感而言,而更深刻的是他看到了悼亡诗中所包孕的生命的繁衍不息。
因此在悼亡诗中,诗人突破封建伦理对女性的束缚和不合理的规定, 对女性的情感、 生命给予极大的关心, 并且把夫妇间的伉俪之情写入诗歌、 刻上碑文, 以警后人。
因为无论他们如何绢蝶情深, 只是过去的回忆、 现实的悲哀; 只是看到子女时的或喜或伤, 喜的是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亡妻的影子, 伤的是亡妻已入重泉, 天人永隔,因此悼亡诗中所抒发的是人生的悲情。悼亡诗所抒发的情感不是单一的, 尽管核心指向是夫妻之间的伉俪之情,但还包孕着亲子之情、 对生命的珍视之情以及诗人自我复杂情感的宣泄。
它不同于< 诗经》 中那些抒写男女恋爱时的欢乐的诗歌, 如< 卫风・木瓜》 中的“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 用对彼此的付出换来“永以为好"的誓约; 更有男女青年在一起的戏谑, 如‘郑风・溱洧》 3中’ 全诗如下:
曾睹夭桃想玉姿, 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 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 , 恨想尤因有了期。2诗日:
。
一枝月 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 且醉尊前休怅望, 古今悲乐与今同. ’3诗曰:
溱与洧, 方泱涣兮. 士与女, 方秉筒兮. 女日:
。
观乎?” 士日:
。
既且. ” 。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舒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濠与洧, 浏其清矣. 士与女, 殷其盈兮. 女日:
。
观乎?。士日:
。
既且. ” 。
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舒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就细致描写了一次郑国三月 上巳节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 借此机会男女互诉衷肠, 并且赠以香草的热烈场面。
也不同于那种单纯叙写死亡的诗歌, 如《:
临终诗》 。
因此笔者想要通过对以潘岳为中心的悼亡诗的研究, 来揭示悼亡诗中最本质最合乎人性和人情的东西。
透过对悼亡诗的解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节研究现状及方法目前学术界对悼亡诗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对悼亡诗个案的研究占据主流...
篇九: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碑文格式(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 正文、 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 职业等, 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 XX 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 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 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 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 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 撰文者姓名, 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需指出的是, 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 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 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 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
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 正文、 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
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 何地、 为何原因、 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 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 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 读来琅琅上口。
叙事简洁, 抒情真挚、 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 所以歌颂功德, 写人记事时, 要客观公正, 不可虚夸事实, 流传谬语。
不管褒也好, 贬也好, 以不失事实为贵, 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
特别是碑文内容, 因撰者而异, 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 以时代需要为念, 万不可死拘旧制, 作茧自缚。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 XX 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 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 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 城池之碑, 宫室之碑, 桥道之碑, 坛井之碑, 家庙之碑, 风土之碑, 灾祥之碑, 功德之碑, 墓道之碑, 寺观之碑, 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 后人效法, 中国的名胜古迹, 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
因此, 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碑的种类繁多, 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 归纳起来, 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 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
大致归纳起来, 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
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份, 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 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 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 功劳过失,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 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 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公则徐纪念碑》。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墓碑碑文搞笑大全
1 )
生时何需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
2 )本人已死, 有事烧纸。
3 )
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 你踩到我了。
4 )
谢谢你来看我, 我会时常上去看你的。
5 )
如果可能, 请把我叫醒……
6 )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7 )
我这里一缺三, 就缺你了。
8 )
我都死了, 你们还要来烦我!
9 )
我从前是个胖子, 现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样有骨感!
10)我转世在美国, 现在电话还没设定, e-mail:***@*****.com
范例:
王洛宾墓碑碑文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 二十日向遗体告别, 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 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
天公为其志哀, 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 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
辗转千里, 驻足青海。
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
乐坛耕耘六十余载, 创作歌剧六部, 搜集、 整理、 创作歌曲千余首, 出版歌集八部。
情音怡神, 中外沸扬, 殊才饰疆, 懿范流光。
洛宾名重。
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 和《半个月亮爬上来》, 为二...
父母墓碑的碑文参考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请自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 1926 年 01 月 29 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 XX 年 12 月 07 日在北京仙逝。
慈父幼年丧父, 与祖母相依为命, 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谋生, 学徒经商, 供养祖母, 后娶妻成家, 养育了两儿两女。
因妻生病, 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 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 慈父劳苦一生, 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
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
慈父平凡的一生, 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 无尽的思考, 您是子女心目中伟大的父亲, 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 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教,日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 xxx 一生奋斗不息, 才华横溢, 聪明过人。
可惜生不逢时, 怀
才不遇, 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奉父百年岂足? 哀哉正当壮年, 何意撒手竟长逝, 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 育我身矣恩未报, 愧儿七尺微躯!
幸也留芳他日, 应是慈颜无相见, 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 今天是您离开我们 xx 周年的日子, 早晨我和弟弟一行, 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
一路上,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 继而又飘起了朵朵雪花, 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 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
感物思人, 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无私母爱(百日祭文)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 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您在天堂还好吗? 妈妈啊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教我学走路, 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 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 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程, 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 为了子女付出一切。
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 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 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 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有的时候, 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 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 竟然是那么的清晰, 抹也抹不去, 令我不容怀疑, 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
接受吗, 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 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健康的, 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 就让我们阴阳永隔? 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 呢? 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 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 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 给我讲道理, 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 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
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
给您烧”二七”的那天, 姐姐们让我在您的
坟前念叨念叨, 让我别再想您了, 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 我不说!
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 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 整自网络,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祖)
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 讳学禄,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 16 年月日, 无疾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 XX 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 讳秀云,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年月日, 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 中缙绅, 雅望闾里, 敬天乐土, 奉书勤业。
持掌家祖事务, 教家丁卯,少适耕读。
先严勤而有度, 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
至国中遭寇, 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 始辍弃学业, 专心操劳农务, 守祖业于乱世, 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 xx 父母碑文
先父 xx, 乘甲子, 适孟冬。
垂髫丧母, 乞荒踵兄。
颠沛流离, 动心忍性。
总发拜塾, 刺股炳萤, 拙而不惰, 迟而不凝。
寒窗数载, 弱冠师宗, 传道解惑, 育人理校, 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 xx, 岁逢丙寅孟冬。
受诗理, 习织缝。
淡心如水, 柔情若虹。
甲午归父, 苦度日无怨, 勤持家有成。
上奉而下养, 内贤而外明。
饥弗食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
生四女一男, 乐以德教, 爱以仁导, 继之人兴也。
适劳极而福至, 噩起壬申仲秋, 正寝寿终。
悲夫命哉!
7.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 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 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 享年八十一岁。
先父出身农家, 受先祖之教诲恩泽, 以农为业, 为本, 为贵, 躬亲耕作, 颐养天年; 以家为职, 为根, 为重, 苦心经营, 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安分守己处事, 耿直无媚, 俭朴不奢。
含辛茹苦一世, 兢业操劳终生。
八十一载平凡普通, 淡泊寡欲与世无争。
无愧于苍天厚土, 荣耀于列祖列宗, 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 xx 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 xx, 癸亥孟春二十九生, 庚辰孟夏初九卒, 享年七十八岁。
幼孤罹难而志远, 躬耕自学而不倦。
入杏林以济世, 涉梨园以教人, 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 其知其风, 可师可表.
9.邢 xx 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 x, 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 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 享年六十又八。
先祖幼贫未塾, 博闻见丰, 佣耕垄亩, 园艺庖丁。
贫而乐道, 勤谨至终。
暮时谆谆, 典史启蒙, 侪辈逢霖, 与日俱成。
鳏夫老矣, 天伦融融。
然乐未极而悲生, 肺痼起而寿终。
山号水泣, 心摧骨恸, 疚面深思, 顿首涕零, 其辞曰:
******
10.王 xx 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 季春二日孝子王 xx 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 父秉性兮, 孝友德全。
生儿育女兮, 训诲渊源。
余冀父寿兮, 亿万期年。
11.张 xx 祭父母文
父亲(张 xx)
出身农家, 兄弟四人排行老三。
幼时窘迫贫寒, 衣食无着。
八岁即放羊喂牛, 打短工, 拉长工。
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 杳无音信。
他就支撑家业,下苦力谋生, 奉养祖父、 祖母、 曾祖父、 曾叔父。
建国后, 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 贫农代表。
母亲(边 xx)
祖籍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村, 家境穷苦。
一九四零年家乡 遭遇黄河决口之灾, 她与家人逃荒离散, 只身流落陕西, 佣工乞讨,漂泊无所。
十八岁嫁到张家。
******
12.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 聪颖貌恭, 好学强志, 孳孳不苟, 束身自修, 颇为师喜父爱。及壬辰十五, 厄运天降, 凶岁三丧:
祖父母相继作古, 伯母接踵病殇。
先父抱戚衔哀, 辍学而躬耕。
越二年, 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 xx 乡 。
传道之余, 怜病者之蹒跚, 悯患者之呻吟, 遂弃教研习诊脉于 xx 联合诊所。
苦读揣摩, 临床实践, 三载未尽, 受 xx 县卫生局医护员。
明年, 入 xx 县红十字协会, 兢兢从医,脉脉待患, 扶伤五载, 晋护士职。
癸丑而立, 修业于三原卫校暨西京儿童医院,迁晋医师。
善内儿科, 长中西医辩证施治。
回春之术, 孺牛之德, 乾永扶麟(注),
皆盛口碑。
寿至桑榆, 不忍一生所得为时而湮, 遂自立诊所, 悬壶济世, 传医术于膝下及乡 医诸生。
13.祭祖父母碑文
祖父绥旺,表字兆甫
宣统元年,诞于神木
天赋异禀,幼入私塾
精晓五经,娴熟四书
长而丧父,育弟侍母
继而丧母,独立门户
率丁廿余,营田百亩
卧薪十载,终成望族
名满一方,不孚先祖
年甫古稀,驾崩故土
庞氏一生,尚道尊儒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祖母张氏,生在甲午
讳名翠华,柔美贤淑
秀外惠中,兰心罗敷
14.《雪屐寻碑录》 中
康熙为孝懿后父母佟国维夫妇所树碑文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
国重干城之选。
宣力惟人。
朝颁章服之荣。
酬庸有典。爵首隆于五等。
命宜锡自九重。
尔一等公议政大臣舅舅佟国维。
性资忠勇。
器识宏通。
依日月之光华。
懋成劳于钟鼎, 际海山之清宴。
食旧德于旗常。
比晋秩夫崇阶。
益靖共于在位。
心存天室。
长存捧日之忱。
贵列上公。
弥励循墙之节。
欣逢庆泽。
式焕新纶。
兹以覃恩。
特授尔阶光禄大夫锡之诰命。
于戏。
懋乃嘉猷。允称腹心之寄。
膺兹宠奖。
益彰阀阅之勋。
只服训辞。
对扬休命。
初任一等侍卫。二任内大臣。
三任领侍卫内大臣。
四任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
五任今职。
制曰。夙夜匪懈,********.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
篇十: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合葬碑文范例 碑文, 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
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 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 就不能叫作碑文。
碑文这种体裁有文, 有铭, 又有序。
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 或直题为某某碑, 或题为某某碑铭, 或题为碑并序、 铭并序之类, 没有固定的格式, 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 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 是碑文的一种。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
写这类文章, 往往溢美过誉。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 一个是汉朝的蔡邕, 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 马日碑说:
"吾为天下碑文多矣, 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 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 当时的碑, 如宫馆中的测影碑, 宗庙中的系牲碑, 墓旁的下棺碑, 都不刻文字, 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 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碑文, 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 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 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 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 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 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 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 凿有窟窿, 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 正文、 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 职业等, 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
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 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 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
如《柳子厚墓志铭》 。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 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 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 撰文者姓名, 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需指出的是, 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 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 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 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 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
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 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
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 何地、 为何原因、 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 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 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 读来琅琅上口。
叙事简洁, 抒情真挚、 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 所以歌颂功德, 写人记事时, 要客观公正, 不可虚夸事实, 流传谬语。
不管褒也好, 贬也好, 以不失事实为贵, 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
特别是碑文内容, 因撰者而异, 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 以时代需要为念, 万不可死拘旧制, 作茧自缚。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母)
3.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4.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5.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6.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7.岳父大人之灵( 对岳父)
8.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 对岳父)
9.岳母某太夫人之灵( 对岳母)
10.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岳母)
11.夫子某某大人之灵( 对老师)
12.先夫某某君之灵( 对丈夫)
13.先室某某夫人之灵( 对妻子)
14.某君某某仁兄之灵...
碑文的种类
我国从汉朝以后, 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 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 城池之碑, 宫室之碑, 桥道之碑, 坛井之碑, 家庙之碑, 风土之碑, 灾祥之碑,功德之碑, 墓道之碑, 寺观之碑, 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 后人效法, 中国的名胜古迹, 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 的民族特色。
因此, 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碑的种类繁多, 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 归纳起来, 可分六类:
碑文的种类很多, 碑文的体裁特点也不尽相同。
大致归纳起来, 碑文有以下几种。
(一)功德碑!
1.内容要求
功德碑主要是为褒扬当时仍活在世上的人.
(二)墓碑
墓碑是最常见的碑文, 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 赞其人, 不涉及成神显灵的怪事。
墓碑碑文主要分两种。
一种仅仅标明墓中死者的身份, 绝大部分由死者亲属所立; 另一种墓碑除了表明死者的身份外, 还简单介绍死者的生平成就, 功劳过失, 这类墓碑也叫墓志铭, 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四)纪念碑纪念碑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种碑一般为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所建。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 《林公则徐纪念碑》 。
(三)记事碑
记事碑主要是指用来记载当时较为重要
墓碑碑文搞笑大全
1 )
生时何需久睡, 死後自会长眠。
2 )本人已死, 有事烧纸。
3 )
当你看清这行字的时候, 你踩到我了。
4 )
谢谢你来看我, 我会时常上去看你的。
5 )
如果可能, 请把我叫醒……
6 )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7 )
我这里一缺三, 就缺你了。
8 )
我都死了, 你们还要来烦我!
9 )
我从前是个胖子, 现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样有骨感!
10)我转世在美国, 现在电话还没设定, E-mail:** * @** * * *.com
范例:
王洛宾墓碑碑文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 二十日向遗体告别, 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 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
天公为其志哀, 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 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 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
辗转千里, 驻足青海。
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
乐坛耕耘六十余载, 创作歌剧六部, 搜集、 整理、 创作歌曲千余首, 出版歌集八部。
情音怡神, 中外沸扬, 殊才饰疆, 懿范流光。
洛宾名重。
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 《在那遥远的地方》 和《半个月亮爬上来》 , 为二...
父母墓碑的碑文参考
下面是一些写给父母的碑文祭文,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请自行对照修改。
1.慈父于 1926 年 01 月 29 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出生,于 2004 年 12 月 07 日在北京仙逝。
慈父幼年丧父, 与祖母相依为命, 十三岁独自一人来到北京谋生, 学徒经商, 供养祖母, 后娶妻成家, 养育了两儿两女。
因妻生病, 慈父青壮年时光既当爹又当妈,家中三代人的生计重担全压在慈父一人的肩上, 慈父劳苦一生, 把子女抚养成人直至考上大学。
慈父一生勤勉持家,乐观开明,晚年更显慈祥。
慈父平凡的一生, 在日常生活中所费的心思和所做的操劳,给我们生命中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您是子女心目中伟大的父亲, 您的子孙很想念您老人家, 我们怀念那段父慈子爱的幸福时光!
2.我父** *
于生之时,上尊长辈,
尤敬二老,提壶暖褥,
全心为孝.养妻及女,
尽心竭力,珍妻如体,
为夫之楷,怜护爱女,
言传身教,日盼成材.
3.我敬爱的父亲 XXX一生奋斗不息, 才华横溢, 聪明过人。
可惜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 郁郁而终.
4.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奉父百年岂足? 哀哉正当壮年, 何意撒手竟长逝, 只享春秋六六。
5.敬其业亦志未酬, 育我身矣恩未报, 愧儿七尺微躯!
幸也留芳他日, 应是慈颜无相见, 难寻瑶岛三千。
6.大思根深,流长追源远!
7.光明邻上树高春深,荔蓝双溪呜咽涌流!
8.天人同悲.
妈妈, 今天是您离开我们 XX周年的日子, 早晨我和弟弟一行, 带着鲜花前往八达岭陵园看您。
一路上,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 继而又飘起了朵朵雪花, 古老的长城披上了白纱素缟, 宁静的陵园显得格外的肃穆。
感物思人, 我们的怀念之情更加浓郁……
9.无私母爱(百日祭文)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您去世的一百天, 儿女们每时每刻的都在牵挂着您的冷暖,您在天堂还好吗? 妈妈啊妈妈, 亲爱的妈妈, 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教我学走路, 教我学说话…………每每想起这首歌, 心中便会想起母亲那对儿女们的无限关怀和对母亲无穷的思念, 母亲总是用她温柔慈祥的目光关爱着儿女们的行程, 我们也在母亲无私的爱中茁壮成长。
妈妈您是那么含辛茹苦, 为了子女付出一切。
为了子女们能够有出息, 您与经历了多少的生活磨难, 默默的为子女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无怨无悔。
10.爸, 我无法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有的时候, 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感觉您只不过是去出了一趟远门而已, 可是随之我又会想起那么多令我痛心的场景和黑色的记忆, 竟然是那么的清晰, 抹也抹不去, 令我不容怀疑, 令我不能心存一丝幻想!
接受吗, 我只能接受这惨痛的一切吗? 为什么三个月以前您还是健康的, 而短短的三个月之后, 就让我们阴阳永隔? 老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您从我的身边夺走了呢? 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儿子没有做好? 是不是您不愿意让儿女们花钱太多才走的这样匆忙? 有很多的人在劝我想开点, 给我讲道理, 其实所有的道理我都明白, 可是明白道理也并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和思念啊!
还有什么比失去最爱的父亲更能够让人心碎的吗!
给您烧“二七” 的那天, 姐姐们让我在您的坟前念叨念叨, 让我别再想您了,而我却没有说一句话, 我不说!
我情愿就这样不停地想着您, 就这样一直不停地想下去!
以下碑文, 整自网络, 仅供参考。
有需要用的, 完全可以对照修改即可。
1.先( 祖)
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张大人, 讳学禄,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 16 年月日, 无疾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 2004 年正月初七。
2.先慈路孺人, 讳秀云, 陕西武功人。
生于民国年月日, 殁于中华人名共和国年腊月初四。
3.先祖乡中缙绅, 雅望闾里, 敬天乐土, 奉书勤业。
持掌家祖事务, 教家丁卯,少适耕读。
先严勤而有度, 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
至国中遭寇, 外敌叩延关外, 秦中震动, 始辍弃学业, 专心操劳农务, 守祖业于乱世, 直至国改。
4.为父母撰写的碑文
仰怀先祖饮水思源父母养育恩重如山严父一生勤于农耕节俭持家忍辱负重为人忠厚邻里称颂天年康健乐享余生
5.齐 xx 父母碑文
先父 xx, 乘甲子, 适孟冬。
垂髫丧母, 乞荒踵兄。
颠沛流离, 动心忍性。
总发拜塾, 刺股炳萤, 拙而不惰, 迟而不凝。
寒窗数载, 弱冠师宗, 传道解惑, 育人理校,兢兢业业者三十而终矣。
6.先妣周氏 xx, 岁逢丙寅孟冬。
受诗理, 习织缝。
淡心如水, 柔情若虹。
甲午归父, 苦度日无怨, 勤持家有成。
上奉而下养, 内贤而外明。
饥弗食而助灾邻, 寒毋衣而予贫穷。
生四女一男, 乐以德教, 爱以仁导, 继之人兴也。
适劳极而福至, 噩起壬申仲秋, 正寝寿终。
悲夫命哉!
7.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讳名李 xx, 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 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 享年八十一岁。
先父出身农家, 受先祖之教诲恩泽, 以农为业, 为本, 为贵, 躬亲耕作,
颐养天年; 以家为职, 为根, 为重, 苦心经营, 终致殷实。
忠厚老实待人, 安分守己处事, 耿直无媚, 俭朴不奢。
含辛茹苦一世, 兢业操劳终生。
八十一载平凡普通, 淡泊寡欲与世无争。
无愧于苍天厚土, 荣耀于列祖列宗, 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8.张 xx 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 xx, 癸亥孟春二十九生, 庚辰孟夏初九卒, 享年七十八岁。
幼孤罹难而志远, 躬耕自学而不倦。
入杏林以济世, 涉梨园以教人, 勤谨豁达一世也。
虽一介农夫, 其知其风, 可师可表.
9.邢 xx 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 x, 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 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 享年六十又八。
先祖幼贫未塾, 博闻见丰, 佣耕垄亩, 园艺庖丁。
贫而乐道, 勤谨至终。
暮时谆谆, 典史启蒙, 侪辈逢霖, 与日俱成。
鳏夫老矣, 天伦融融。
然乐未极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
山号水泣, 心摧骨恸, 疚面深思, 顿首涕零, 其辞曰:
** ** **
10.王 xx 祭父亲文
维农历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 季春二日孝子王 xx 等牲酒时羞致祭于显考王公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 父秉性兮, 孝友德全。
生儿育女兮, 训诲渊源。
余冀父寿兮, 亿万期年。
11.张 xx 祭父母文
父亲( 张 xx)
出身农家, 兄弟四人排行老三。
幼时窘迫贫寒, 衣食无着。
八岁即放羊喂牛, 打短工, 拉长工。
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 杳无音信。
他就支撑家业, 下苦力谋生, 奉养祖父、 祖母、 曾祖父、 曾叔父。
建国后, 先后做过生产队长、 保管员、贫农代表。
母亲( 边 xx)
祖籍河南省 xx 县 xx 镇 xx 村, 家境穷苦。
一九四零年家乡遭
遇黄河决口之灾, 她与家人逃荒离散, 只身流落陕西, 佣工乞讨, 漂泊无所。
十八岁嫁到张家。
* ** ** *
12.李 xx 父母碑文
先父幼入村学, 聪颖貌恭, 好学强志, 孳孳不苟, 束身自修, 颇为师喜父爱。
及壬辰十五, 厄运天降, 凶岁三丧:
祖父母相继作古, 伯母接踵病殇。
先父抱戚衔哀,辍学而躬耕。
越二年, 以才见辟民办教师授业于 xx 乡。
传道之余, 怜病者之蹒跚, 悯患者之呻吟, 遂弃教研习诊脉于 xx 联合诊所。
苦读揣摩, 临床实践, 三载未尽, 受 xx县卫生局医护员。
明年, 入 xx 县红十字协会, 兢兢从医, 脉...
推荐访问:丈夫对去世妻子的思念碑文 碑文 去世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