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工作简报4篇

时间:2022-10-27 20:05:09 浏览量:

防汛救灾工作简报4篇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1-防汛救灾简报第二十八期市7·18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8月2日本期要目[工作动态]石泉县中坝乡7月31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汛救灾工作简报4篇,供大家参考。

防汛救灾工作简报4篇

篇一: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1 -防汛救灾简报第二十八期市7·18 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 年8 月2 日本 期 要 目[工作动态]石泉县中坝乡 7 月 31 日晚遭受暴风雨灾害我市重灾区木竹村、兰家坝村、柳林村灾后重建规划选址方案初步确定[简讯]市财信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 2 -石泉县中坝乡 7 月 31 日晚遭受暴风雨灾害7 月 31 日晚 8 时石泉县中坝乡遭受严重暴风雨灾害境内中坝河、南沟河等河水暴涨严重威胁河岸群众和乡政府机关生命财产安全。截止 8 月 1 日 12 时据不完全统计全乡 7 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 4785 人紧急转移群众 48 户 222 人。柏桥、中坝、长安、汉阴沟 4 个村 84 户 193 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倒房 7 户 13 间形成严重危房 77 户 180 间。农作物受损面积达4935.8 亩其中玉米成灾 2466.5 亩绝收 2047.5 亩烤烟成灾162 亩绝收 150 亩损失烟叶 75000 斤水稻成灾 50.9 亩绝收 8.1 亩其他作物成灾 151.7 亩。全乡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集镇供水、交通、电力、移动通讯全部中断。其中损坏道路 3.76 ㎞垮塌路基 800 m³毁坏堰渠 5268 米损坏电线 2650 米倒塌电线杆 4 根导致长兴村 6 个烟炉烤烟无法正常进行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600 余万元。强降雨发生后乡党委、政府迅速启动防汛防滑预案组织乡镇村组干部 55 人深入 600 余户群众家中组织群众实施避险转移安置其中 48 户 222 人紧急转移到中坝小学集中安置由于预警及时、措施有力受灾群众均安全转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县委、县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邹顺生、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陈华、县政府副县长唐锡富带领交通、农业、民政等部门赶赴中坝乡实地查看民房和基础设施水毁情况

 - 3 -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在乡政府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部署该乡救灾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是确保安全乡党委、政府要落实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将避险转移工作落到实处对倒房、严重危房、危险地段住户要挨家挨户排查将群众及时转移安置。同时立即实施受灾区域排险加固处理对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牌确保过往行人车辆安全。二是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充分利用学校、村委会、敬老院、五保集中安置点等公共设施安排好受灾转移群众临时生活要求乡上尽快与民政部门衔接灾后重建项目实施避灾安居工程尽快启动受灾户住房重建县民政局立即下拨应急救灾款按每人每天 1 斤粮 10 元钱的标准补助到人。三是立即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抢通恢复公路、电力、通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保证 2 个工作日内集镇恢复供水和电力农业局负责解决受灾户籽种给予农业技术指导动员群众及时补种、改种秋季作物以秋补秋尽量减少农户受灾损失。我市重灾区木竹村、兰家坝村、柳林村灾后重建规划选址方案初步确定7 月 31 日经市规划局、城乡规划设计院现场踏勘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注重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岚皋县四季乡木竹村铁炉乡兰家坝村、柳林村灾后重建选址方案已初步选定。木竹村经 7 月 20 日现场踏勘确定该村 7 组位于党参堡

 - 4 -山体滑坡区已不适宜居住应与全村 68 户房屋受损村民一起分期进行异地重建安置选址初步定在木竹村委会上游 1 公里处的河滩地木竹村 3 组 。初步规划 2011 年春节前将 14 户房屋倒塌村民迁入安置新村社区2011 年2014 年三年 将该村 68 户房屋受损村民分期迁入安置新村社区。按照省委赵书记“再造一个美丽新木竹”的指示精神力争通过 3 年努力把木竹村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巴山岚水风情的“生态旅游示范村社区” 。兰家坝村、柳林村7 月 22 日市规划局组织工作组会同该县建设局、铁炉乡及受灾村组干部分别对两个村的受灾情况进行了现场踏勘。踏勘组认为在村域范围内选址新建的可能性不大均需要整体外迁初步选在民主镇李家浜。另外由县政府另选一处用地 地点在铁炉乡先进村的田保梁 作为备用。

 初步规划 2011年春节前将 104 户房屋倒塌村民迁入安置新村社区2011 年2014 年 三年  将其余 228 户房屋受损村民分期迁入安置新村社区。[简讯]市财信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市财信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市财信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市财信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针对受灾企业生产自救资金短缺问题担保公司组织精干力量加班加点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流程加快灾后生产首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项目评审进程。于 7 月 30 日召开项目评审会共评议审查项目 16 个 申报担保金额 6030 万元 评审通过担保项目 14 个承诺担保金额 4230 万元。截止 7 月 31 日担保公司通过其他融

 - 5 -资担保方式为受灾企业解决融资 1040 万元解决了 7 户企业的燃眉之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领导、各秘书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办公室安康军分区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发各县区政府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安各单位各新闻单位。共印 55 份

篇二: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汛简报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 第二松花江和尼尔基水库、 丰满水库水位持续上涨, 松花江干流位于我市境内新开口 水位已达 124. 20 米, 超过警戒水位 1. 20 米, 水势仍在上涨, 防汛抗洪救灾形势严峻。

 中山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 干部迅速行动,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 基层群众同心协力,坚守在防汛抗洪第一线, 充分发挥了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 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防汛抗洪的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务实新形象。

 全民动员, 措施有力, 各级党组织成为防汛抗洪的“桥头堡”。

 面对汛情, 中山市委立足于防大汛、 抗大洪, 扎实做好汛期的各项防范准备。

 迅速成立了 以市委书记为总政委、 市长为总指挥, 常务副市长、 农业副市长任前后方指挥的领导小组, 由农业、 财政、 发改、 交通、 卫生等部门组成的物资保障、 交通运输、 抢险救灾等10个工作组, 建立了 24小时值班制度和汛情报告制度, 开通了 4部防汛应急电话。

 各基层党委、 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 干部成立了 防汛抢险突击队, 在四个沿江乡 镇的中心区域靠近堤防处成立了 前线指挥部, 水务局成立四个技术指导组, 在全市境内45公里的国堤上巡查情况, 加强技术指导。

 市委组织部组织动员 30位有98年抗洪

 防汛经验的退休老领导重回防汛一线, 出主意、 当 参谋, 传授抗洪经验。

 市委办、 纪委、 公安局、 机关工委、 妇联等市直部门党员 干部坚守在防汛一线, 同群众一起封堵缺口 、 筑堤护坡。

 各乡 镇党委以村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分组, 每组都配备了 班子成员 , 明确了 责任段, 24小时不间断寻堤查险。

 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对抗洪防汛高度重视, 组建46支万人抗洪抢险党员 突击队, 日 出 动人力20300人次, 车辆1209台次, 备土方12. 61万立方米, 处理险工弱段40处, 铺设彩条布13400延长米; 尚存编织袋48万条, 铁线6吨, 彩条布15. 4万平方米, 木杆5000根, 救生衣120件。全市形成了 组织有力、 运转有序的抗大洪、 防大汛的基础保障。

  靠前指挥, 科学调度, 领导干部成为防汛抗洪的“主心骨”。

 领导的行动是最好的动员 令, 市委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驻守在一线, 指挥在一线, 协调在一线, 与广大群众一道共克难关。

 工作中, 市级领导率先垂范, 包乡 镇、 包涝区、 包险工弱段, 与 群众一起开展抗洪防汛工作。

 市委书记、 市长每天深入防汛大堤进行检查, 市委副书记、 组织部长负责安全转移工作, 连续二十几天深入万隆乡 、 临江乡 、 永胜乡 和杏山镇四个受灾乡 镇, 每天行程500百余公里, 组织动员 群众安全转移。

 其他处级领导干部吃住在责任堤段, 研究、 指导、 协调,与 广大群众共同战斗在抗洪防汛第一线, 突出 发挥了 表率作用。

 各部门、 各乡 镇的主要领导按照责任分工全部上岗到段,

 既是指挥员 , 又是战斗员 , 昼夜坚守在堤坝。

 切实做到每处险工弱段都有市级领导、 乡 镇领导、 工程技术人员 和抢险队伍专门负 责。

 同时, 全市领导干部“五个一” 活动中包扶永胜乡 、 临江乡 、 万隆乡 、 杏山镇的市级领导和市直机关主动与受灾村屯受灾户 联系, 并提出 帮扶具体措施。

 临江乡 新开口段、 八仙沟子段、 龙王庙段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后, 临江乡 党委书 记组织160人的防汛专业突击队和500名 群众抢险队伍连夜抢险, 带头背起沙袋, 带领抢险及时码起了 坚固防汛墙, 拦截住了 渗透过来的江水。

 在防汛抗洪现场, 到处是各级党员 领导干部忙碌的身影, 群众从他们疲倦的面容、 嘶哑的声音中感受到了 力量, 找到了 “主心骨”, 增强了 战胜洪涝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冲锋在前, 率先垂范, 广大党员成为防汛抗洪的“排头兵”。

 汛情就是命令。

 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积极响应, 积极投身防汛抗洪工作, 把为民务实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防汛抗洪中彰显共产党员 的纯洁性、先进性。

 三江村59岁党员 杨彦奎, 在大坝抢险护堤已连续20日 夜, 在抗洪抢险中, 哪里最险、 哪里最需要他, 他就出现在哪里。

 下桩加固堤坝就必须得有人下到水里扶住木桩, 这现在已经入秋, 江水很凉, 泡在江水里很伤身体, 杨彦奎说:“我是党员 就应该我下水扶桩” , 他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而且从不喊苦、 喊累。

 不需要扶桩时杨彦奎

 就上岸和抢险队员 们一直装土袋、 运送木桩。

 大家看他这样都劝他说:

 “老杨歇会吧!

 抽支烟再干” 。

 而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说:

 “不累, 我是党员 就应该带个好头, 多干些” ; 永胜乡 66岁老党员 于春学, 从汛期开始到现在已连续20多天每天义务巡堤、 护坡、 装沙包、 悍桩, 每天吃住在江堤上, 护堤、 悍桩始终是带头下到冰冷的河水中, 一待就是6个小时,带领群众护堤抗洪魔。

 23日 清早, 于春学在巡堤时发现江堤迎水坡出现蚂蚁穴, 一边通知村里、 一边主动下水堵蚂蚁穴,经8个小时的奋战, 蚂蚁穴终于堵住了 , 排除了 洪水对大堤的威胁。

 自 汛期以来义务奋战了 20多天, 从不叫 苦, 不说累,不谈报酬, 体现了 一个共产党员 在危机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 展示了 共产党员 的风采。

篇三: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洪救灾工作简报 7 月 18 日、 24 日, 镇巴县连续遭受两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短短 2 小时内降雨量达 200mm 以上, 全县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群众房屋倒塌严重, 交通、 通讯全部中断, 损失十分惨重。

 灾情发生后, 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快速反应, 紧急行动,把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 率先垂范, 奋力抢险救灾,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

 、 率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面对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 县上领导坐阵指挥, 科学调度, 果断决策, 亲临一线组织指挥干群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 县委书记杨彦生立即召开全县防汛抢险工作紧急会议, 通报当前防汛形势, 研究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并多次到防汛的险重地点查看汛情。

 县上成立 9 个抗洪救灾工作组, 由县委、 县政府领导担任组长, 分别负责城乡 安全隐患排查、水电路讯畅通、 治理内涝和清除淤泥疏通管道、 灾民安置、 医疗救助及疫情防控、 灾情普查等工作, 全力以赴抗洪救灾。

 县上抽调千名干部由县级领导带队组成 24 个抗洪救灾工作指导组分赴各乡 镇抢险救灾。

 县委紧急下发了《关于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抗击特大洪灾中创先争优的通知》, 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率先深

 入一线靠前指挥, 率先深入灾情险情最重的地方帮助排危除险,率先深入困难最大的群众当中传递党的关怀和爱心。

 同时要全天候坚守, 掌握了解雨情、 汛情、 灾情, 靠前指挥调度。

 7 月 18日, 第一次灾害发生时, 在县上带班值班的县委书记杨彦生, 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李代斌, 副县长李明华迅速行动, 密切关注雨情、 汛情、 灾情, 先后深入泾洋镇、 3 道翻板闸、 城区各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地段靠前指挥, 落实排危除险措施, 指导抢险救灾,收集上报全县灾情。

 县委副书记、 县长赵勇健根据全县汛情, 及时督促水利、 民政等部门调运储备防汛救灾物资, 全力搞好抗洪救灾应急保障。

 7 月 18 日, 县人大主任程正银连夜赶赴小洋镇查看防洪河堤, 指导抗洪救灾。

 政协主席周宗佑第一时间赶往联系乡 镇黎坝乡 指导抗洪救灾, 安抚灾民。

 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郑永涛积极指导电力、 电信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 开展应急演练。24 日凌晨城区一度停电, 他带领抢修人员冒雨摸黑抢修一小时,恢复了供电。

 县委常委、 纪委书记朱晓玲在 7. 24 洪涝灾害发生时, 组织带领通讯组、 广电局第一时间深入一线, 抓拍第一手资料, 及时向外发布。

 公安局全员出动, 24 小时不间断在城区进行巡逻, 发布最新汛情, 确保了关键时期社会大局稳定。

 7 月 19日, 赤南水库出现险情, 乡 党委书记童世宏带领乡 上干部 20 余人组成抢险队徒步淌过齐腰深的水到水库指导抢险, 转移群众

 1800 名。

 盐场镇奎星村党支部书记王三兰关键时刻冲在前, 她第一时间组织带领 30 余名村民转移群众, 抢救财产, 安抚受灾群众。

 碾子镇莲花村店子坪组组长、 预备党员汤仁霞, 冒着倾盆大雨, 及时劝撤熊仁兵、 熊仁才两家 7 口人提早撤离, 避免了后来发生的 600 多立方的泥石流的袭击, 确保了人员安全。

 二、 率先深入灾区排危除险灾情就是命令, 各级党组织不等不靠, 迅速组织力量深入乡 镇、 村组、 农户, 查灾救灾, 排危除险。

 县委副书记樊强 23 日下午得知泾洋镇庞家坝小组等 3 处低洼地带可能出现内涝危险, 迅速带领相关人员冒着倾盆大雨前往, 现场果断决策, 把 200 余名群众提前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县委常委、 组织部长程开耀生病住院, 得知灾情后, 不顾医生劝阻就出院, 在电话指示组织部机关快速行动抗洪救灾的同时及时返回县上, 在210 国道阻断, 无法通行的情况下, 徒步赶赴受灾最重的杨家河乡 、 陈家滩乡 拉溪塘村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就地成立 6 个工作组,进行到户查灾统计, 安置灾民, 慰问灾民, 紧急集中安置 45 名房屋全毁灾民, 就近就便、 投亲靠友安置灾民 374 人。

 18 日,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李代斌同志得知三号翻板闸排洪受阻后,实地查看, 果断处置, 调来挖掘机撬开堵塞闸门, 排除了隐患。次日又徒步几十公里深入观音镇查灾救灾, 途中不慎扭伤右脚,仍带病工作。

 人大副主任谭启九、 政协副主席齐正旭快速反应,

 在灾情出现后的最短时间内带领工作组徒步奔赴碾子、 兴隆重灾乡 镇, 查看灾情, 安抚群众, 把受灾情况及时报回县上。

 24 日凌晨, 县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进水, 全体组工干部全力抢救, 1608份干部档案无一份受损。

 随后又到险情最重、 街道积水最深的马王庙街, 组织群众撤离。

 面对惊慌失措的群众, 部领导带领支部全体党员, 沉着应对, 组成三支抢险突击队, 摸黑踩着齐腰深的水, 冒着生命危险, 组织 72 户 285 名群众安全撤离, 紧急抢救群众财产价值 30 余万元, 片区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县交通、 公路管理段调集大型机械装备 118 台次、 技术人员 180 人,冒雨加班加点清除 210 国道、 镇简路、 镇碾路等主干线公路垮方滑坡 151 处 4. 5 万方; 赤南乡 庙子坝村 4 户 18 名群众被洪水围困, 乡 长毛忠诚带领 9 名干部火速赶往现场, 面对被洪水团团包围的房屋和不断上涨的河水, 他立即组织青壮人员采取手拉手的方式接近围困人员, 经过近半小时奋战, 18 名被困群众安全救出。

 全县通讯中断后, 县电信公司副经理张伟亲自带队, 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突击队抢修通讯线路, 忍饥挨饿在泥泞中连续战斗10 小时, 终于抢通了全县的固话线路。

 青水乡 郭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文在全乡 唯一通道被水冲毁后, 不顾个人安危, 翻山越岭,爬山

  涉水 65 公里赶往县城报灾, 为领导决策, 科学施救赢得了时间。

 南关社区出现多处内涝, 支部书记张俊福、 主任周欢组织辖区青壮年紧急转移群众 136 人, 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率先深入灾民传递爱心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全县 11. 2 万人受灾,解决灾民的生产生活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

 18 日晚, 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紧急通知》, 要求党员干部自觉深入到灾情险情最重的地方, 妥善安置灾民, 确保灾民有房住、有衣穿、 有饭吃、 有干净水喝, 有病能就医, 做到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工作最艰苦、 哪里群众最需要, 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真正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县民政局党组织积极筹措救灾物资, 累计向受灾乡镇紧急下拨救灾粮 2. 5 万公斤, 救灾资金 200 万元, 发放棉被2420 床, 帐篷 216 顶, 方便面 500 件, 矿泉水 300 件。

 县委组织部支部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 迅速深入包村扶贫单位兴隆镇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为受灾户送去资金 1. 8 万元, 对 7 户房屋垮塌户和 62 户重灾户进行了慰问。

 24 日, 县委组织部再次组织 3名干部由部领导带队深入兴隆镇指导查灾救灾工作, 安抚慰问受灾群众。

 县林业局党员毛永斌不顾自家房屋进水, 与妻子女儿一道为邻家 80 多岁的老人清理屋内淤泥, 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干部

 形象。

 目前, 全县 134 个县级部门单位分别深入所联系的乡 镇、村开展传递爱心, 结对共建活动, 共慰问受灾群众 3315 户, 提供帮扶资金 132. 6 万元, 建立帮扶对子 2292 对, 有力推动了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

篇四: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防汛工作简报三篇与防汛抗旱新闻发布会简报汇编

 防汛工作简报三篇

 防洪减灾办组织开展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工作督查活动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xx〕51 号)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市防洪减灾能力建设进度,10 月中旬-11 月下旬,由市防洪减灾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爱香、王振勇,市水利局副局长饶道奖分别带队,对全市各地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检查组分别抽查了各地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听取了各地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并与所在地有关负责人一起沟通座谈,逐个梳理了防洪减灾能力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工作分别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当前,我市防洪减灾能力建设任务重、项目多、投资大,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总体计划任务和目标明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大部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到位,如**县桥头茹溪河道治理一期工程管理有序,进度控制合理,工程外观靓丽。针对下阶段工作,检查组要求,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文件精神,及时建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对照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进一步梳理重点实施项目,明确任务,细化分年度实施计划;三是积极做好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强沟通,大力推进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确保实施进度;四是强化行业监管,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抽查督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五是及时掌握当地动态,做好上传下达,加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服务工作;六是重视相关信息宣传,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营造有利氛围,群策群力,按计划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上下一心保障安全 6 月 26 日下午,**县庐南地区出现强降雨,缺口水位不断攀升,6 月 28 日上午 9 时水位突破 10.5 米警戒线。雨情就是命令,白湖镇防指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所有防汛指挥所负责人入驻各片指挥所,带领镇村干部和圩库责任段负责人上圩巡查。6 月 28 日晚上 11 时,水位达到11.37 米,汛情告急。汛令大于军令,各指挥所迅速组织民工上圩展开地毯式巡查,24 小时不间断搜索排查安全隐患。6 月 29 日缺口水位维持在 11.30 米以上高程。上

  2

 午 10 时,白湖镇毛咀村鹰子圩、七联圩,邓湖村付业队圩、西城村西沙圩等中小圩口先后出现渗漏险情。其中鹰子圩险情严重,险象环生,出现多处成片渗漏,长约1500 米。白湖镇防指在第一时间将险情上报县防指,同时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抢险。副县长苏少春、水务局局长盛安、副局长周琼带领技术干部,紧急赶赴鹰子圩出险现场,实地查看险情,召开现场会,分析渗漏原因,紧急制定除险方案。苏少春副县长要求,镇村要在严防死守的同时,不惜成本代价,与时间赛跑,要有人民利益大于一切的担当精神,迅速投入战斗,奋力除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白湖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工合作,按照县防指制定的方案,组织人力、物力除险。紧急从杨柳村、吴渡村等地抽调 20 名专业打桩摸水队员,发动毛咀、裴岗民兵 80 余人,调运挖掘机 4 台,运输车辆 5 台,舟船 1 艘,木桩 180 根,编织袋 2500 条。所有人员在县、镇防指统一指挥下,分成两班作业,日夜奋战,对险情圩埂采取打外包、筑内基进行除险加固。所有参战人员在抢险中,忍饥挨饿,克服水深天冷、夜晚蚊虫叮咬等困难,咬紧牙关,连夜紧急施工。经过 11 小时的连续奋战,至 30 日零点左右,成功排除险情。除险后,镇防指要求全镇各圩口负责人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加强巡查,对出现的隐患要“发现得了,控制得住”,确保万无一失。防汛备汛工作有序有效今年1-4 月,全市降雨明显偏多,特别是入汛后连续出现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水频发,个别河段出现了超警戒水位洪水,汛情来得比较早。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晓炎书记、张兆民市长多次做出批示,对做好防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各级防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主动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有序有效应对暴雨、洪水,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一、雨情、水情 1-4 月全市平均降雨 676mm,比往年偏多 30%,其中 4 月 1-30 日全市平均降雨 232mm,比往年偏多 20%。全市 165 个降雨测站降雨量 200mm 以上有 122个站,300-399mm25 个站、400mm 以上 10 个站,最大为连城罗胜 511mm、长汀连屋岗497mm、红畲 496mm、濯田 473mm、三洲 463mm。入汛后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全市河道水位普涨,期间汀江观音桥、濯田、回龙,旧县河杨家坊,永定河永定等站先后出现短时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汀江濯田站 4 月 25 日超警戒水位最高达 1.35 米。局部暴雨使得部分地方出现洪涝灾害,并造成了农田受淹、民房进水、倒塌等灾害损失。全

  3

 市 3 座大型水库目前蓄水量占汛限(正常)库容的 52%,比去年同期上升 5 个百

 分点;68 座重点小型、中型水库蓄水量占汛限(正常)库容 73%,比去年同期上升 22 个百分点。

 二、工作部署及应对措施(一)及早安排,适时强化部署。汛前(4 月 1 日前),市防指先后召开了三次防汛会商会,分析全年汛情态势、研究对策措施、做好安排部署。入汛后,根据汛期天气预报和雨情、水情,张兆民市长和林兴禄副市长分别主持召开了 3 次全市防汛应急视频会议和 8 次会商会,不断细化工作部署,对各阶段防御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和措施。4 月 26 日,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林兴禄副市长随即在市应急视频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就贯彻全省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市防汛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截止目前,市防指已连续下发了 11 分明传、8 份汛情快报、8 份会商纪要和专题会议纪要,积极主动、有序有效应对强对流、强降雨天气。(二)落实责任,强化值班值守。针对今年汛情来得早的情况,市、县防指和国土部门进一步落实了市、县两级 7 个城区、127 座小型以上水库防汛责任人和全市 773 个地质灾害危险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在《闽西日报》上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从 2 月 18 日开始,市防汛指挥部提前进入 24 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五.一”放假期间,市防指强化领导带班值班,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做好假期的各项防汛应急工作。市防指会同效能办对各县(市、区)、乡(镇)及防指成员单位的值班值守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共抽查 43 次。(三)密切监测,加强预报预警。市防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组织气象、水文、国土、水利等部门会商,并根据会商情况和实际雨水情科学指挥调度,督促各地及时开展防御,在第一时间将暴雨、洪水的预警信息传达到基层单位,并适时对县、乡、村和工矿企业等启动点对点预警指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5 月 2 日,今年强降雨期间,市防指 29 次向有关防汛责任人发布了 5590 条(次)预警信息,对各县(市、区)防指、有关乡镇、村和部分工程单位实施了点对点预警提示和指挥 103 次。市气象局共发布了 19 份重要天气报告、15 份短时天气报告,29 次发布了 22 万余条预警短信;市水文局共发出水情简报 11 份、水情预报 11 份;市国土局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等级预报 6 次,组织全市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测 636 人

  4

 (次)。(四)加大宣传,突出防范重点。针对近期全市连续较强降雨,部分地方出现连续暴雨,土壤含水量渐趋饱和,极易出现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市防指要求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及时发布雨情水情预报预警信息和防汛安全常识宣传,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主动避灾避险能力。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加强了安全排查,严格落实巡查责任和防范措施,适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切实做好地灾点、低洼地、矿山、危房、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学校、旅游景区、城市内涝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优化预案,提升应急水平。去年汛期一结束,市防指就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及时对防汛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对各地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修编。今年汛前安全检查时,对各地预案进行了抽查,指导和督促做好预案修改、完善工作。全市防汛指挥长培训班结束后,根据林兴禄副市长要求,再次发文要求各县(市、区)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入汛后,市防指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所有乡村预案,按行政村总数的 10%进行抽查,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督促各地再次进行修改,并在**市水利信息网上公布,确保乡、村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增强基层防灾应对能力。(六)组织演练,做好应急准备。全市落实了 264 支、13983 人的抢险队伍,准备抢险冲锋舟 72 艘、橡皮艇 9 只,储备了救生衣、麻袋、编织袋、铅丝、桩木等一批防汛救灾应急必备物资。各级抢险队伍和物资管理单位对应急物资、设备开展了维护、保养和演练。市防指 3 月 19-20 日举办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防汛指挥长培训班(包括全市所有乡镇防汛指挥长在内近 200 人参加),邀请省、市专家就防汛基础知识、防汛抢险、防汛指挥要点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市政府林兴禄副市长亲自授课,并就当前防汛工作再作部署;4 月 17-20 日,举办全市抢险冲锋舟驾驶培训班,龙岩武警、消防和森警部队的 43 名官兵和各县(市、区)13 名抢险骨干参加了培训,经过考试,全体学员均获得了省地方海事局颁发的合格证书。为巩固培训成果,进一步提高抢险救援作战水平,4 月 23 日市防指组织武警、消防、森警、**区抢险救援队伍近百人、16 艘冲锋舟进行了水面防汛抢险仿真演练。

  5

 防汛抗旱新闻发布会简报

 防汛抗旱新闻发布会简报 1:7 月 20 日上午,湖南省**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上半年雨水灾害情况、今年以来防汛抗灾主要工作以及下半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至 6 月底,**市共有 170 个乡镇受灾今年全市降雨总量偏多,极端降雨多发,上半年已发生 10 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 1214.6 毫米,较历年均值偏多32%,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不对称状态,且今年强降雨过程时空分布不均,局部降雨高度集中,引发严重灾害。截至 6 月底,全市共有 170 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55.19万人,转移人口 2.39 万人,失踪 1 人,死亡 1 人,受淹城镇 2 个,倒塌房屋 170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80.08 万亩。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天灾要化解,人祸要杜绝的指导思想,提前安排部署防汛任务。各县区、相关部门注重强化预报预警,第一时间发送灾害预警信息,掌握防汛抗灾主动权;防汛相关部门严抓值班巡防,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大对湘江干流电站的协调调度,督促大中型水库和主要电站严格执行汛期运行方案,坚持科学调度,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灾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基本医疗保障。下半年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今年**市主汛期降雨集中,后汛期会受台风影响,总体呈前涝后旱格局。据气象部门预测,**市 7 至 9 月总雨量偏少 4 到 6 成,有中等强度以上的夏秋干旱发生;今年盛夏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日最高气温超过 35℃,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40℃。针对前涝后旱的天气情况,市防汛抗灾指挥部通报了下半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意见指出,全市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立足防大汛,确保水利设施安全,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着眼抗大旱,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在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科学调度水资源,抓好人饮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农民增收和人畜饮水安全。防汛抗旱新闻发布会简报 2:7 月 15 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20**年防汛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气象局、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的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今年全省防汛总体形势、汛前准备工作、入汛以来的防汛工作及下一步防汛重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水利报等**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通报指出,入汛

  6

 以来,全省发生 5 次较大的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达**0 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45%。其中吕梁、长治、晋城三地平均降水量都超过 200 毫米,分别偏多 127%、112%、74%。大同、朔州两地平均降水量分别为 65.2 毫米和 44.1 毫米,较历年同期分别减少 35%和 53%。受降雨影响,三川河、汾河、沁河、湫水河等 9 条河流发生不同程度洪水。今年防汛气候复杂多变,强降雨发生概率较大。局地突发性、短历时强降水和较大范围的连续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全省旱涝急转、旱涝交替、旱涝并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针对近期山西省部分地区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会同省防指组成工作组赶赴吕梁、临汾实地指导防汛工作。骆惠宁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李小鹏省长、郭迎光副省长坐镇指挥,科学研判,响应有力,部署及时到位;吕梁、临汾两市和各县党政主要领导及各级干部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救灾,及时排除隐患,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保证了整个抗洪工作有力有序进行,确保了大雨无大灾、无人员伤亡。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对此高度重视,全省各地严阵以待,全力做好山洪、泥石流及地质灾害和淤地坝、水库等防汛安全的防范,以及应急抢险等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重大工程和重大设施安全。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今年,山西省防汛的工作重点是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防洪、城市防洪排涝、黄河干流防洪五大重点。全省防汛部门始终本着有汛无汛按有汛准备,有灾...

推荐访问:防汛救灾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防汛 救灾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