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5篇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WorkPracticeExchange工作交流与实践吉林金融研究 2021年第9期76作者简介:周海兵,男,硕士,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rk Practice Exchange 工作交流与实践吉林金融研究 2021 年 第 9 期 76作者简介:周海兵,男,硕士,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工程师 、总行保卫局安全保卫技防专家。人民银行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转型发展探讨与思考周海兵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 13005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一件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维护金融安全运行的中流砥柱,而人民银行保卫工作是开展央行金融运行的安全基础。当前,随着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安全保卫职能定位逐渐从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守库押运向联防联动转变、内部安保管理向综合治理延伸、防抢防盗和突发事件处置向防恐怖袭击和群体性冲击等外部领域延伸。上述职能转变和延伸,给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面对人民银行保卫管理转型发展新挑战,立足现阶段实情,以保卫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带动管理制度、技术防范和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将是各级保卫部门在很长时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面临职能新挑战近年来,保卫管理工作职能转变的特殊性、复杂性使我们面临众多挑战,如:保卫对象“点多面广”,监督对象数量众多,队伍体系庞大等。据统计,全国现有人民银行机构2114个,发行库976个,管库员2597人,在编保卫人员8687人。同时,保卫管理工作的被动性、操作性使我们面临一些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一)工作内容多样性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人民银行安全管理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重,工作面越来越宽。特别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分支机构成为综治平安建设、反恐怖工作等成员单位,工作范围由内向外延伸,参与综合治理宣传、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区域集中治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者投诉调解、反恐怖联防联动等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沟通协调部门越来越多。此外,保卫部门还承担着发行基金守卫和押运的任务,要保障发行基金和枪支弹药安全,使得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内容增多和外延扩大。(二)防范对象复杂性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比较复杂,在新的变化中,人民银行内部极少数员工被拜金主义腐蚀,利用工作之便进行犯罪活动的事时有发生,同时外部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盗窃、抢劫、恐怖活动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安全防范对象也从对犯罪者本身的防范向犯罪手段、犯罪技术的防范延伸。新型犯罪的出现,对人民银行财产和职工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给日常防范和预防工作增加了难度。(三)保卫目标特殊性人民银行保卫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发行基金、贵金属以及电子交易密令,其体积小,价值高,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重点目标。特别是发行基金运输过程中距离远、时间长、人员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相对薄弱,加之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风险,都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二、面临防范能力的挑战(一)业务广泛性人民银行的安全保卫工作除了保证发行基金外,更多的是保障各项业务安全平稳运行。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除了熟悉本职业务外,还必
Work Practice Exchange 工作交流与实践吉林金融研究 2021 年 第 9 期 77须熟悉其他业务知识,了解其他业务的主要风险点,针对业务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建立科学的安全保卫制度,制定预防预警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必须置于保证央行履职,促进金融改革发展中来谋划。(二)预防专业性“预防”是安全保卫的主题,对暴力犯罪、职务犯罪、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业务操作漏洞的预防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难度较高的工作。这不仅要求保卫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见微思著、由表及里的洞察力和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的超前意识。(三)保卫综合性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门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汇集了金融学、电子学、信息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保卫学、消防学、刑事侦查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军事和应急处置能力,掌握突发事件事态控制、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痕迹鉴定、常见案件侦破等专业知识,并能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安保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显著区别。三、新形势下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范一飞副行长曾指出,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战略部署,加快形成与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相匹配的现代化保卫管理体系,是现阶段每位央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一)精准定位职能,促进管理专业化、操作社会化依据管办分离原则,深化保卫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转变保卫管理职能,剥离操作性业务,实现保卫管理职能专业化、操作社会化。一是推进保卫管理职能专业化。完善保卫管理库区办公区守卫;重大公务活动护卫;辖内安全形势、库区要害岗位人员等情报研判;守押操作性业务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五项专业职能。建立与五项职能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加快角色转变,由普通岗位的“行政人”提升到风险岗位的“吹哨人”,保障管理职能有效运转。二是推进守押操作社会化。以构建防御型库区和监管指挥中心为前提,逐步实现守押操作社会化,借鉴现有商业银行成熟的社会化守押模式监管,尤其利用现代技术动态监测调运中人员、实物、车辆、行进路线状态,确保安全。(二)优化管理职权,创新分布式管理体系前期实践经验表明,合理减少管理层次、分配管理范围、时段等需求,重组省区域三级层次保卫部门管理职责,整合本级库区和办公区值守,实现保卫管理扁平化、资源集约化意义重大。一是“三集中”。确立各分支机构保卫部门库区监管中心、辖区情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的“三集中”,提升辖内监督管理职责地位。对库区管理,省会级机构负责非工作时间监管,市、县级分支机构负责工作时间监管,并对本级库区管理负主体责任。对情报管理,省会级机构负责全辖情报搜集研判,提出辖内安全形势和要害岗位人员预警,市、县级分支机构负责辖内情报搜集研判,并上报省会级机构保卫部门。对应急管理,省会级机构在人民银行应急指挥体系框架内负责守押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组,执行指令。二是“两整合”。完善本级库区和办公区守卫一体化机制,整合当前分散的两类守卫资源,构建“平时有分工,战时有联合”的守卫团队。统筹安排人力配置、物力布局,明确任务分工、灵活调配,强化协调互动、互通情报信息、合力处置警情。(三)创新安防管理新思路,构建新型防御型发行库区和监管指挥中心安全管理转型与发展新要求,必须构建防御型发行库区和监管指挥中心,实现技防体系一体化。一是构建新型防御型发行库区。按照外防袭击、内防盗窃的功能要求,制定防御型发行库区建设方案。构建发行库“外周界、内周界、发行库区、发行库房、发行库内”等五道防线,扩展发行库防御纵深。目前,吉林省辖内28个发行库已经开展了新型防御型发行库区五道防线建设,能有效地威慑、预警、阻滞对于发行基金的各种威胁和入侵行为,为公安机关的案件处置赢得充
Work Practice Exchange 工作交流与实践吉林金融研究 2021 年 第 9 期 78裕的缓冲时间。二是构建智能型监管指挥中心。按照保卫管理“三集中”和技防智能化的要求,打造全国统一的智能化监管指挥平台。在上海总部建立总中心,承担监督检查、情报搜集研判、应急处置协调、数据备份等四项基本职责。省级中心按照“三集中”定位,支持省级联合值守、业务处理、情报收集、应急指挥、系统运维、押运指挥六项基本职责。总中心负责进行非现场督查,集中存储省级中心上传的高密度、高价值业务数据,并由此分析研判全国安全形势预警与风险预警。对火车押运任务实行远程实时指挥与监控,在省级中心发生紧急状况时代为履行省辖保卫业务应急处置职责。省级中心负责对省辖保卫业务进行日常管理,对汽车押运任务实行远程实时的指挥与监控,搜集研判省辖保卫工作业务信息与相关情报数据,并上传汇总至总中心。(四)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建成安全保卫、智能安防综合大平台一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五道防线”接入智能化安防综合大平台,实现“五个智能化”,即前端感知智能化、业务处理智能化、数据分析智能化、运维管理智能化、库区管理智能化。以各级机构视频监控、报警、出入口控制系统为基础,完成省级中心对市县两级机构的视频报警信息同步和出入口管控,实现省级中心对全辖库区的日常管理功能。二是积极以各级机构网络系统和监管指挥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及时搜集保卫工作业务信息、辖内安全形势信息、发行库要害岗位人员信息、各级机构本地治安环境异常信息,实现省级中心对辖内的情报管理功能。(责任编辑:常 晶 校对:孟昭璇)Monetary Policy Tools will Support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ng Ef f ect of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LI Baiqiu
BAI JunAbstrac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l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creasing employment, promoting the active market,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ing economic restructuring.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Jilin Province is good, but the problem of fi nancing dif f i culty and expensive fi nancing still restric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guide more funds fl owing to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taken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Base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VAR model,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 f ect of monetary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rassroots central bank,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relevant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monetary policy; VAR mode(责任编辑:刘蕴霄 校对:赵柯茗)(上接第65页)
篇二: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p>义 邓小平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老江说: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起来。老胡说: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我们从感性认识和行业规范两个方面来了解和学习银行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及标准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分两个部分来学习。
第一部分是银行安全防范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安全保卫标准化管理,下面来学习:
第一部分:银行安全防范基本知识 首先来看安全的概念,安全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如说交通安全、生产安全。但如果让你给安全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去描述?银行安全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1、生活安全 2、身心安全 3、工作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劳动大词典》中说安全是指不发生导致人身伤亡、职业病、设备和财产损失的状态。结合工作经验, 我个人的理解是,安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保证,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概念。人类要生存就要克服、避免威胁生命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危险,争取安全的生存环境,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说安全与人的生命、财富、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生活、生产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保存自己,
延续生命的手段。
一句话“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那么,银行安全是相对谁来说的呢?银行作为货币的聚散地,是(侵犯财产类)犯罪的高风险聚集区。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危机是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危机就是严重不安全,是金融安全的一种极端。银行的安全是相对风险来说的,危机是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危机就是严重不安全,是金融安全的一种极端。银行通常把声誉风险看做是对企业价值的最大威胁。但从银行业暴露的案件情况来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能转化为 损失的几乎都与操作风险相关。可能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有以下四类:
1、人员风险 银行员工违反职业道德,(4 分钟案例)违法或违规操作,单独或伙同他人挪用、盗用、诈骗银行资产;或者由于自身素质、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或工作不尽职造成的损失。
2、流程风险
银行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存在缺陷,甚至留下漏洞,导致员工操作差错或不法分子蓄意犯罪而造成的损失。
3、IT 系统及技术风险
银行内部 IT 系统不完善、软件硬件故障,不能形成对风险的技术预警、控制,或影响正常运行造成的损失。
4、外部事件风险
直接来自外部的主客观因素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包括犯罪、法律纠纷、灾害、政治事件等。
案件风险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是银行工作人员(内部人)发生违法违规违纪案件或内外勾结及外部侵害(诈骗、盗窃、抢劫等)案件造成银行资金财产损失和声誉损失(不良社会影响)的风险。
近年来,银行在防抢劫、防盗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营业网点安装防弹玻璃、监控系统,保证了其的资金安全、职工生命及客户的安全。但是人防永远是银行安全防范的主要力量,当人有安防意识时才能阻止事故案件的发生。
那么, 进入银行这样的环境工作就必须对“安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对将要进信用社大门的你们来说,学习和掌握信用社的各项业务知识、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掌握业务操作程序是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但同时还必须掌握银行安全防范和银行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由银行工作的特点以及经营对象所决定的, 没有这一条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和合格的信用社员工,甚至会给国家的财产造成损失、会给自己和同事的生命财产造成伤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社会财富的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加大,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大, 以侵财为目的的社会犯罪日益呈现出上升趋势,那么以侵害银行为目标的犯罪也必将呈现出上升趋势,并长期存在。
因此,作为信用社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银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安全保卫工作就谈不上银行服务,有了银行服务就必须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进入银行工作就要把安全看做一种企业文化,并认真学习
安全文化、责任心、业务技能和健康的身体,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质,即道德修养。
下面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金融治安形势。
一、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金融治安形势
社会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可能会持续增加。虽然《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犯财产犯罪、经济犯罪可能会持续增加。虽然2012 年的经济形势将会持续好转,但就业矛盾贫富差距还很突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依然会有所增长。年的经济形势将会持续好转,但就业矛盾贫富差距还很突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犯财产犯罪依然会有所增长。
经济犯罪发案数无疑会继续上升,经济危机和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能会为有潜在犯罪动机的不法分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中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会持续增多。经济犯罪发案数无疑会继续上升,经济危机和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能会为有潜在犯罪动机的不法分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中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会持续增多。
接下来,我们来看和金融单位有关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情况。
近年来,刑事犯罪总量居高不下,仍呈增长态势。
2006 年以来,经济犯罪案件持续攀升,各种主要刑事犯罪案件虽呈普遍下降趋势,但大额侵财犯罪案件、因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恶性犯罪案件和人身伤害犯罪案件却有所上升。据公安部统计,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 36 万起,挽回经济损失 1800 多亿元。我国刑事犯罪持续攀升,处于发案高峰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地方爆炸、杀人、抢劫、投毒、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猖獗,一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动辄采取极端暴力手段,作案不计后果,抢银行等重特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二是侵财犯罪案件突出,据统计,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80%以上,侵财案件中,除了居民区的盗窃案件突出外,盗窃汽车、街面和居民区的抢劫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多发性侵财案件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银行的稳定经营环境。多发性侵财犯罪持续上升的趋势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
经济犯罪大案要案件频发,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犯罪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近几年,案值几亿、几十亿的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当前经济犯罪(隐性犯罪)案件呈现出五大特征:
一、犯罪类型不断增多。近几年,金融票据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信用卡犯罪、证券期货犯罪、等高智能、高科技的新型犯罪类型不断出现,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高科技金融犯罪,也使得金融犯罪表现出多样性。
二、跨地区、跨国境犯罪不断增多。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些境外的有组织犯罪逐步渗透到我国,境内外的犯罪分子相互勾结,犯罪分子在国内作案后,将大量资金转移国外或携款外逃,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三、团伙犯罪、法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内外勾结、共同作案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大案要案的一个突出特点。(金融业务活动的复杂化,专业化特点决定了金融犯罪成本和比例增大,属于高智能型犯罪,单靠一人,有时很难达到罪犯的目的。因此,金融犯罪呈现出复合化的特点。)
四、案情错综复杂。一起金融犯罪案件往往牵连若干人,涉及许多单位。这类案件往往是违规与违法、违法与犯罪、犯罪与腐败交织在一起,加上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查处工作难度极大。
五、非法传销活动危害极大,给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传销组织者人们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作为大堂经理有义务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提请客户注意,避免受骗受损失。坚决防范不法人员利用信用社的营业场所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当发现有不法人员利用该行营业场所作非法传销宣传等相关活动时坚决及时制止 。)
下面是几个案例:案例:(5 分钟)
综上所述,可以讲,国内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上各种矛盾纵横交错,安全防范形势依然严峻,针对银行的案件时有发生,农村信用社更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特点、方针、原则
(一)安全保卫工作的地位、作用:
1、安全保卫工作是银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运营机制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一个安全、 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安全良好的经营环境来自于有效的银行安全保卫工作。
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是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银行如果发生案件,正常的工作秩序就会被打乱,国家的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就会遭受损失和伤害,遵循“安 全 不 等 式 ”法 则 ,即 100-1≠99 ,100-1=0 。案例:
3、安全保卫工作是提高银行信誉的重要保障。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信用机
构,信誉是银行的生命线。
(二)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防盗窃、防抢窃、防诈骗、防火灾、防治安灾害事故,保障信用社资金、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当然还有防爆炸,防破坏、防挤兑等。其工作方式有:教育,制度,检查,管理,查处。(通过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排守护巡查等多项手段和措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排查和处置,把好安全防范的第一道关。)
(三)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特点 1 、 保卫任务的艰巨性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多,充分体现了其艰巨性,主要表现在其保卫对象(即现金)的特殊性上:
一是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易于藏匿
二是流动性大、周转快
三是内部交接、流转环节多; 2 、 服务对象广泛性和保卫阵地的广阔性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表现在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分子,保卫阵地的广阔性表现在银行网点多、面广、线长,既要防外部人员作案,又要防内部人员作案。
3、保卫手段的多样性,需要用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性的预防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保卫手段的多样性,需要用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性的预防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就是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切实防范“四类”案件和安全事故,维护农村信用社员工人身安全和资金、财产安全,保障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经营的安全、稳定发展。
4 、保卫时间的连续性 一要突出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重点防控
二要突出抓好营业前、营业中、营业后的全面防控
三要不间断对安防达标差的网点及部位实施防控 四要对自助银行二十小时监控 5 、保卫工作的专业性,需要专门的保卫人员 Ⅰ、党性强、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严谨为严格规化管理创造条件。
Ⅱ、熟知保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熟知违法犯罪和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预测和综合治理。
Ⅲ、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克服各种畏难情绪,磨炼自己的工作意志,做到处变不惊,镇静自如。
Ⅳ、保卫工作的突出性、连续性、紧张性、危险性等特点要求保卫队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方针、原则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保障安全。
1) 预防为主:
a、一是预防以银行为作案目标的刑事犯罪:如抢劫、盗窃、诈骗、破坏。
二是预防灾害事故:如火灾、爆炸。三是预防治安案件:如扰乱银行的经营秩序,损害银行设施装备。
ь、预防的措施有:一是防护设施预防;二是规章制度预防; 三是员工素质预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防范素质、心里素质。四是其它措施
预防,如社会治安形势的动态分析、违规违章员工的处理、公安机关的打击。
2) 确保重点 我们讲事物的矛盾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也要抓重点,这个重点:
一是贮存现金、有价证券的场所即金库及 ATM 机; 二是运送现金、有价证券的交通工具即送款车; 三是办理现金、有价证券的营业场所即基层的分理处、储蓄所; 四是信息(数据)中心、枪械室、档案室。
3) 打击犯罪
预防和打击是安全保卫工作的两条战线,有效地打击犯罪,才能有效地预防,震慑犯罪。
4) 保障安全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保障员工生命的安全。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原则是: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谁主管谁负责”
A) 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下,员工人人有责 (银行系统的员工是本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力量。在银行各部门中,员工通过履行各自的安全保卫职责,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将安全保卫的任务和要求融会到业务中去,确保人身保安全和资金的安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根本途径。)
B) 服务业务,保障业务 (树立保卫工作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紧扣银行改革的主题,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体制和工
作机制。银行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下功夫。构建银行安全保卫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工作的新举措,必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C) 综合治理,分级负责 (落实责任)
D) 因地制宜,妥善处置 (差别化管理)
E) 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理念)
(五)员工的安全保卫职责 1、认...
篇三: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要世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突飞猛进, 引起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 对政治、 经济、 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早在上个世纪60 年代就己 经开始了银行电子化的建设,将计算机这一新型科技成果引入银行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行内、 跨行甚至跨国界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 建立了开放性、 全方位、 全天候的电子化银行。我国银行电子化的发展, 相对发达工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但目 前一些大中型城市的银行电子化建设己 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银行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网上银行的兴起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目 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己 经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网上银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上银行业务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业务的发展给银行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 课题, 我们知道安全是银行的生命线, 在网上银行业务大力发展的同时, 必须要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
网上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仍需遵循商业银行“安全性、 效益性、流动性” 的三大原则, 在谨慎性的基础上, 做好统筹战略规划, 创新发展业务品种, 加强业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网上银行并不是传统商业银行与网络的叠加,它有着自己的 特点与优势, 也产生了 一系列的安全问 题, 对银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后指出, 传统 金 融 业 务 的 风 险 在 网 上 银 行 业 务 中 仍 然 存 在, 传 统 的 金 融 风 险 管 理理论仍然适用于网上银行。
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 在运行中如何加强风险分析和管理, 降低网上银行服务的各种风险, 减少网上银行在经营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已经成为一个f 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并着重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探索网上银行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文章首先论述了网上银行的含义以及发展情况, 使读者对网上银行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认识到其
发展对于银行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三个案例引出 本文需要分析的问 题, 也就是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并结合案例对该问 题进行了揭示和剖析; 最后,笔者从国家相关机构对网上银行业务的 监管,银行自 身提高技术能力和客户个体加强防范三个层面,以系统的观点、 就网上银行的 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出关于中国网上银行怎样增强其安全性的结论, 由此希望对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 针对总结出的典型安全问题, 借鉴国内 外的先进经验,合理的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结合案例分析, 就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安全性的办法和策略。
总之, 本人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网上银行业务的现状, 运用MBA 阶段所学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 对如何提高网上银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目 的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对我国国 有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能提高安全性, 促进网上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但是鉴于本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文中一定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敬请评审专家及答辩专家批评和指正, 本人将虚心接受各位评审专家及答辩专家的意见,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关键词网上银行 安全性 监管
Abst ract
Continu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m petition
amongexisting
banking
organizations
and
new
entrants
have
allowed
for
a
muchwider
array
of
bank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become
accessible
anddelivered
to
retail
and
wholesale
customers
through
an
electronicdistr i bution
channel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Inter net-banking.
As
earlyas
the
1960s,
Amer i ca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 i es
have
already
begunto
construct
the
electrified
bank
and
brought
the
f r uit
of
com puter,
thenew
technology,
into
the
banking
industr y .
Af t er
decades
of
developm ent,Internet-banking
and
even
transnational
inform ation
system network
have
been
form ed,
establishing
the
open,com prehensive
and
any-tim e
electrified
bank.
Com 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
countr i es,
the
developm ent
of
electr i f i ed
bank
started ·rather
late,
but
recently
bank
electr i fied
construction
in
some
large
andm edium cities
ha s
reached
the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stantim 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bank
electr i fication
provides
bettercondition
for
the
building
of
Inter net
Banking
which
is
the
newestbanking
service
form and
also
the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ofdom estic
com m ercial
bank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rapiddevelopm ent
of
Internet-banking
capabilities
carries
r i sks
as
well
a sbenefits.
As
secur i t y
is
crucial
for
a
bank,
such
risks
must
be
recognized,addressed
and
m anaged
by
banking
institutions
in
a
prudent
manner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 i stics
and
challenges
ofIntem et-banking
services.
However,
the
operation
and
m anagement
ofInter net
Banking
still
need
to
conform to
the
three
pr i nciples
of
thecomm ercial
bank---"safety,
profitability
and
liquidity",
and
on
the
basisof
prudence,
overall
planning
should
be
ensured;
creative
business
range banking
management
sho uld
be
developed
and
business
risk
m anagem ent
and
internalcontroll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Intemet-banking
is
not
the
result
of
sim ply
putting
thetraditional
comm ercial
bank
and
Inter net
together.
It
has
its
own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lso
brings
series
troubles.
It
is
af f ectingthe
banking
deeply.
With
investigation
into
som e
financial
institutes
inour
countr y ,
this
paper
has
pointed
that
traditional
banking
risks
may
alsoarise
from Internet-banking
activities,
and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riskm anagem ent
is
still
applica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banking,how
to
enhance
the
risk
analyses
and
management,
how
to
reduce
al lkinds
of
risks
of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Inter net-banking,
and
how
tom in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loss
in
the
service,
or
rather
minimize
the
loss,are
really
bur ning
questions.
Internet-banking
develops
fast
with
itsinnovation,
and
this
will
bring
in
new
elem ents
of
risk,
and
cause
changesin
the
old
elements.
This
ar t icle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bankin g
ofour
countr y
and
has
specially
the
futu re
of
Internet-banking
in
m ind.
First,the
ar ticle
introduces.
the
general
idea
of
Inter net-banking
and
the
generalsituation
of
Inter net-banking
of
our
countr y .
Then
on
the
basis
ofsystem atic
analysis
of
the
caus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 net-bankingrisks,
the
ar ticle
gives
som e
advices
ba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three
aspects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hree
aspects.Keyw ords:Inte r net-banking , Safety , Sup e rvision-m ana gem ent
oli舀
目 前互联网已 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在促进传统产业的 转型、 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营造安全高效、 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是未来保持中国互联网 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互联网的发展将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带来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促使金融业通过其开展业务。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处理许多的金融问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金融的创新, 金融市场日趋呈现一体化的 趋势。
网络金融是金融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 创新与发展的产物,网络金融主要包括网上银行, 网上保险和网上证券。
对于我国的金融业来讲, 金融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大家知道金融创新有业务品种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等等; 而网络金融, 这一基于公开网络业务平台上的创新, 堪称目前最具活力, 辐射面最广的金融创新之一。
但是, 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 对于’唁用重于一切”的银行来说, 它的安全问题也己经或正在世界各国金融理论和实际部门的高度关注。
网上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 前其业务几乎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网上银行作为一种实体银行的虚拟工作环境, 其交易不仅具有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同的风险, 而且他具有高技术性、 无纸化和瞬时性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其经营风险要远远大于传统银行的风险, 且由 于目 前技术措施和立法保障等方面不尽完善, 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也日 益显现, 其中最重要的是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 此问题现己 成为网上银行发展的 “瓶颈” 和推动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如何建立一个高效、 安全、 风险责任明 确的网上银行体系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第一章 网上银行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网上银行为作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迅速成为国际银行界关注的焦点。
跨国银行纷纷发布网上银行发展战略, 斥巨资完善网上银行系统, 视网上银行为赚钱的机遇、 争取市场份额的手段。目 前, 这一潮流己席卷到我国, 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服务。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 各大银行网站的网上金融业务在不断看涨, 网上银行也在不断增多。
网 上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电 脑和网络通信技术, 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互联网, 突破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 摈弃了银行由店堂前台接柜, 然后开始处理业务的传统服务流程, 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互联网上推出。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新的科学成果的发展, 金融变革、 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 呈现出 加速发展的态势,毫无疑问,通过互联网或有线电 视、卫星电视频道购物、上保险、 交电话费、 储蓄、转账等为主要内容的“ 网上银行” 时代也即将来临。1. 11. 1. 1网上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定义
网 上银 行(In tem et-ban kin g) 或者 称为网 络 银 行, 就 是以 互联网为媒介,银行利用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 实时的银行服务, 包括提供对私和对公的个人或团体的全方位的银行业务, 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跨国支付和结算等其它贸易、 非贸易的银行服务, 使客户可以足不出 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 支票、 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但网 上银行并不是银行电 脑系统终端的 简单延伸, 它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体, 网上银行真正实现了以客
月后, 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 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
经 过近10年的发展, 我国网 上银行呈现以下特征: 1
一是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
二是网 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
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三是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2000 年以前,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 使得网上银行服务单一。
不过交易类业务目 前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
四是银行日 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 出现了名牌网 站和名牌产品。
五是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 前尚未出 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信息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由 此看出, 中国的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任重道远。1.
2网上银行的业务内容和特点1.2.1网上银行的业务内容
网上银行的具体业务主要包括: 公司银行业务如账务查询,内部转账, 对外支付, 活期定期存款互转, 工资发放, 信用管理, 金融信息查询, 银行信息通知等; 个人银行业务如业务查询, 转账业务, 代收代缴业务, 储蓄业务, 金融卡消费 业务, 公积金贷款业务, 财务动态管理业务,客户金融咨询服务,客户意见反馈受理与处置服务等;公共金融信息服务如银行介绍, 银行发布的 广告, 宣传资料, 业务种类和特点介绍, 操作规程介绍,最新通知,银行季报与年报告示等。
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一般来看,网上银行的业...
篇四: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行分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银行分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一、 浅谈全国金融治安状况一、 浅谈全国金融治安状况1 1、 恶性暴力案件多发、 恶性暴力案件多发3 3、 内部人员参与作案突出、 内部人员参与作案突出2 2、 使用枪支、 爆炸物犯罪上升、 使用枪支、 爆炸物犯罪上升
二二、 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概念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概念
(1)
、 金融保卫工作的性质和方针金融保卫工作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因地制宜、 自主管理、 积极防范、 保障安全“的方针自主实施。4Bank of China
(2)
、 金融保卫工作的任务是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工作制度, 落实治安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实治安防范措施,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消除治安灾害隐患, 保护国家资产和职工人身安全, 维护本单位正常运营秩序。5Bank of China
(3)
、 “三防一保”工作内容:6Bank of China防抢劫、 防盗窃、 防诈骗、 保银行资金安全。
方针:预防为主、 全面设防、 重点加强、 内外并重、 防查并举打击犯罪保障安全查并举、 打击犯罪、 保障安全。7Bank of China
“三防一保” 工作责任追究原则:8Bank of China谁主管, 谁负责。
“三防一保” 工作目标:9Bank of China无四类案件, 无重大责任性灾害事故。
三、 安全防范制度执行三、 安全防范制度执行1 1、 安全检查制度执行、 安全检查制度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执行2 2、 通勤门管理制度执行、 通勤门管理制度执行3 3、 三人当班制度执行、 三人当班制度执行
四、 自助银行及自助设备犯罪的手法与防范四、 自助银行及自助设备犯罪的手法与防范
1、 假冒银行张贴“通知”类2、 借助工具类12Bank of China3、 信用卡调包类4、 短信诈骗类
5、 故意破坏类6、 涉及假钞及假钞讹诈类13Bank of China7、 自助区域抢劫类
五、 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五、 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1 1、 暴力犯罪的防范与处置、 暴力犯罪的防范与处置2 2、 非暴力案件的防范与处置、 非暴力案件的防范与处置3 3、 灾害性事故的防范与处置、 灾害性事故的防范与处置
六、 安全防范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六、 安全防范工作的现状与发展1 1、 安防设施现状与发展、 安防设施现状与发展2 2、 安防工作现状与发展、 安防工作现状与发展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请多 多 指教请多 多 指教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篇五: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行安全保卫知识 一、银行安全保卫认识 银行安全保卫是一项特殊的、并具有很大危险性的工作,但我们多数保安人员都没有这种日常安全意识,甚至都存在“我们的银行不会发生抢劫”“我们的银行从来没遇到过抢劫”等麻痹思想,而在发生抢劫案件时慌乱不堪,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处理, 银行网点保安人员俗称大堂保安,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特别是近年来金融案件的频繁发生,给金融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大堂保安担负的安全责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当前严峻的治安形势,我们对大堂保安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银行营业大厅的安保工作,不仅是金融机构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项重要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全意识的提高,客户和员工的安全需求不断增长,工的安全需求不断增长,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客户、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交易方式提供相适应的安全服务。所以银行也要求不断提高网点保安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
二、银行保安岗位职责实施细则 根据保卫工作责任条例,结合本行保安岗位值勤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保安岗位实施细则。
(一)、保安工作范围:
1、保安的工作区域为:银行办公和营业场所及银行所指定的区域。
2、日常执勤岗位为大堂及营业大厅。因其他工作需要须服从银行的调配。
(二)、操作规程:
1、每天早晨按规定时间到达网点,着装整齐,配好武装带、自卫武器,对网点内外进行清查,发现可疑车辆、人员、物品要及时向网点负责人及公司负责人报告。
2、运钞车到达执勤点后,保持高度警惕,协助押运员进行警戒,疏导人流,确保款箱交接正常进行,运钞车安全离开。
3、执勤期间,文明规范服务,维护执勤区营业秩序,密切关注营业网点进出人员的动向,对可疑人员与物品,要进行重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加强对网点自助设备的巡视及通勤门的管理,确保自助设备的安全及客户资金、人生安全不受侵夺、侵害。
5、每日营业终了,应仔细察看门窗是否锁好,布防是否到位,营业间内有无异常气味、
异常声响、严密防火、防盗及突发事故,认真记录,妥善保管警具。
6、遇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临危不惧,及时报警并向相关领导报告。
(三)、岗位职责、纪律:
1、保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银行和保安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不徇私情、依法办事,维护银行治安秩序,预防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银行财产的安全。
2、保安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上班不迟到、早退,严格执行巡更路线和时间等相关制度。
3、保安人员执勤时必须着装整洁,佩戴标志,仪表大方,器械随身。执勤时,不得接待亲朋好友,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勇敢机智、积极认真地履行职责,严禁上班时把脚翘在桌子上,应做到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
4、保安人员要文明执勤、礼貌待人,顾客有任何疑问时,应礼貌地引导客人给相关业务部门受理业务。如遇顾客拍照或摄像时应立即上前制止,并向领导报告。不粗言秽语,不准打骂群众,不刁难、耍威风,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与客人发生冲突。不准包庇、袒护违纪、违法人员。
5、值勤时保安员应对进入营业大厅的人员要密切注视其动向;客户存、取数额较大款项时,应密切注视,加强巡视,以防不测。对要到楼上办事的客户应主动协助引导员通报接洽人。
6、保安人员执勤时要勤检查,发现治安、消防等隐患要及时消除。发生案件、事故,要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减少损失。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若有其他事因应得到批准后在有人替换的情况下方可离开岗位。
7、熟悉消防的总体布局及每一个设备的位置:如火警按扭,烟感探头,消防栓,灭火器摆放位置等。懂灭火器的一般知识:什么着火,用什么灭火器 8、保安人员应爱护好器械及工作用品,维护银行利益,遵守银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保密的规定。
推荐访问:银行安全管理培训理论探讨 管理培训 探讨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