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6篇

时间:2022-10-27 08:05:05 浏览量: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6篇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企业研究Businessresearch总第420期第06期2013年3月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6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6篇

篇一: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研究Business research总第 420 期第 06 期2013 年 3 月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压力和问题,一旦处理不当,那么就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较大的问题。

 企业风险内控管理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

 而实践证明,最好的凝聚方式就是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发挥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本文就党建工作如何在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中发挥作用进行探讨。二、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来看,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大多是健康的、积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1.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党建工作建设。一些企业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不是特别重要, 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统一,有些干部觉得党建工作只需要抓住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即可,不需要去找党建工作建设,有些领导干部虽然口头上重视党建工作建设,但是不落实到行动中。2.缺乏激励机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依然在现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企业风险内控管理难以有效地得以贯彻,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激发。

 所以,极有必要建立起一个择优、竞争、平等、公平的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激发诱导等方式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和调动起来,才能够把他们思想问题解决掉。3.党建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很多企业党建教育的方法都是自上而下地对党的路线和方针进行教育,但是一旦都是空话、大话,或者针对性不强、内容较为空泛,那么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企业党建工作中,最好将大道理渗透和贯穿在小道理中,注重于灌输拓展。三、如何使得党建工作在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中发挥作用(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如果要将党建工作与企业风险内控工作有机融合, 那么就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真正实现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机关各项管理;二是及时调整了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

 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所分管的业务工作,各科室队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具体抓,齐心协力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有力地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

 凝聚力量、温暖人心企业党建工作应该积极地在识别、 评价与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发挥出准确定位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的参与,就需要企业党组织凝聚力量、温暖人心。

 关心企业干部职工的冷暖,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也是控制企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干部职工的心,是单位的根”这句话,也道出了一个单位的党建工作真谛, 那就是“得人要信心”。

 党建工作是凝聚人心的工作。

 企业应该定期开展交心谈心、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之类的活动,单位党委书记与单位党委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普通党员和职工,广泛地开展交心谈心。

 经常性研究分析员工思想动态,抓住员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谈心谈话等形式,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教育,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三)

 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企业党组要在抓党支部建设上狠下功夫,每季度要全面考察、了解一次党支部在抓自身建设和队伍建设中的做法和经验, 检查党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及贯彻上级党组织决定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

 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单位党委的决定认认真真地贯彻下去。

 同时,把党建工作与优化环境相结合。

 一方面运用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影响企业员工,形成追求上进的好风尚,实现单位精神的凝聚效应,为党建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四)

 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通过定计划、定任务、抓检查等一系列措施, 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形成了 “自我加压找着学,组织要求促着学,同事之间帮着学,督促测评逼着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坚持做到 “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党的有关理论著作的学习,使大家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精髓。

 二是突出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 使干部职工牢牢把握党的方针政策, 增强贯彻落实的准确性。

 三是突出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参考文献:[1] 梅艳晓.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3):

 112-115.[2] 汪慧,魏文君.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思想演进的探讨[J]. 科技创业月 刊. 2010(05):

 145-148.[3] 张学庆. 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认识 [J]. 今日 科苑. 2010(10):

 130-133.[4] 冯翠芬.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109-113.[5] 王静萍. 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3);121-124.浅论党建工作如何在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中发挥作用王昌信(江苏东 航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13)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 的压力和问 题,一旦处理不当 ,那么 就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较大的问题。

 为了 有效地管控企业风险,企业党建工作应该积极地在识别、评价与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发挥出 准确定位的作用 , 本文就党建工作如何在企业风险内 控管理中发挥作用 进行了 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 键 词:党建工作;企业风险;内 控管理179··

篇二: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经纬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其风险应对策略蒋建文(东莞市建升压铸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10000)摘 要: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被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对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内部控制方面问题,如何进行防范、控制及解决策略进行简易分析,从企业科学发展出发,提出解决和改进问题的措施。关键词:营改增;企业成本控制;影响1 引言所谓内部控制,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一块重要拼图。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企业运营过程中获取的利润的效率,也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生存条件之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跃式的发展,但市场的全球化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对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的企业来说,市场的全球化让企业在同行业中劣势将变得更加明显,企业的持续生存环境将更为恶劣;而对于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的企业来说,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手段,能够为企业能够在全球化市场上扬帆起航提供重要的后盾。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公司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在市场上所想达到的战略目标,避免企业经营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失误,有着重大的关键性作用,但目前我国各类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相对滞后,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不合理,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没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在各个环节内出现个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使经营企业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两个比较容易混为一谈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又相互有区别,风险管理是企业对于风险的把控手段,一般来说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共同制定实施,应用于企业上上下下各个层面的管理条例,也应用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制定,识别任何企业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并结合实际的企业文化情况来制定的。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制定层面大抵相同,但不同的是内部控制,一般用于评估企业内员工的工作成果,以及企业正常运营的一些财务方面和企业形象树立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必须制定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体系。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误解,再加上企业文化和企业公司治理的架构不同,各类员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普遍薄弱。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公司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我国目前来看,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意识没有提高到相应的水平,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水平,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管理层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预防系统,管理层对于市场的敏锐度和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意识不足,还需要加强这类的能力。一个良好的企业,能确保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其中所扮演的位置和角色,员工们应当清楚地知道企业期望他们能体现的价值和做出的行为有哪些是可以接受,哪些事不可以接受的,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各部门之间要及时进行沟通协调解决,保持企业内部的信息通畅,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企业管理层对于公司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强调也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公司内部制度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对员工起到制约和管理作用。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的改进建议(1)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仅是企业发挥快速执行效率的基础,而且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方面客观因素能起到制约的作用;如:在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中,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而在不完善的企业控制环境中,将可能存在各种拖拉、推诿、扯皮事项发生,从而增加企业运营上风险、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如果企业没有构建良好控制环境或是企业控制环境存在巨大的缺陷,那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的制定做得再好,也会影响其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完善机制的重要核心。(2)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紧密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企业财务业务控制、企业内部执行效率审计;究其根源还是和财务息息相关,财务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及风险防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把控企业运营动脉,逐级进行管理监督,并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合理引进各类便捷信息化财务管理工具,从而强化财务的控制力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基石。(3)从企业经营的业务层面来讲,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动,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以及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做好严格把控,销售环节可以引进CRM客户管理系统来完善销售流程的信息,各销售岗位人员的客户信息和客户对接都支配到个人,实现责任制销售,其他仓储物流,会记核算,审计等流程也能够使用EPR后台管理系统,解决传统审批流程的缓慢问题,更加紧密的连接各部门的沟通,以期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外出勤人员或者一些项目的进行,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各项目对接人员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及时的情况,可以使用“阿里钉钉”来管理整个项目流程,对于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结合这些互联网新兴技术,能够更加的管理业务上各流程的进行。5 结语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不仅是一个企业运营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化盈利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对企业的融资以及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等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1] 刘家玲.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外资,2014(1).[2] 史玉凤.关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应用策略探讨[J].商业现代化,2014(30).[3] 张宏伟.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J].商业会计,2014(11).84

篇三: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 内控与风险管理提升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

  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

  邮政储蓄银行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

  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邮政储蓄银行

  的稳健发展。邮政储蓄银行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

  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 沙 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 熏 发展

  战略目标和防 梦 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 臣 。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 岳 可以发挥

  如下作用 巩 :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 登 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 砷 行;二是确保

  将各 择 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 道 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 诫 发展战略和经营目

  丽 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 酒 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 气 洞,消除隐患,保证业 星

 务稳健运行。

  开展 俺 “内控与风险提升年” 揪 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 减 落实各项内控制

  度 膀 ,提高全体员工团结务 瑟 实、审慎经营、爱岗敬 伏 业、遵章守纪的自觉

 障

 性,查摆、堵塞工作 藕 中的漏洞,遏制各类案 赠 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工 筏 作

  质量和服务水平 巢 。转变工作作风,大兴 诚 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 梦 员工以

  满腔的热情 褂 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 振 入到工作中去,为我行 酿 内控的发展

  提供有 影 力的保障。现就学习完 娟 “内控与风险提升年” 鸭活动细则后谈谈自 己的 镇 体会:

 一、当前内控制 造 度存在的问题

  1、 曾 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 颤 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 阴 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 躁 度的制定、装订、汇总 巫 ,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 尉 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 曾 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 们 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 迄 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 谬 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 寿 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 姓 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 储 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 颐 择中,侧重于抓规模、 震 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 粮 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 澈 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 磁 以致资

 产质量低下。

 穴

 2、稽核、监察监督 巳 机制不建全,是直接影 谓 响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洁 。稽核、监察部门不能 时 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 勘规、强化管理、控制风 穿 险的作用。内部稽核、 这 监察体制不顺,本身没 助 有处理问题权,有的问 踊 题得不到真实反映,使 暖一些问题被积压下来, 养 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各

 3、风险控制系统 眯 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的 园 评价与监督不够。风险 窒 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 常 制中的一个难点,目前 洱 我行缺乏具体风险评估 癣 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 忠 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携 也极不完善,贷款发放 玄 还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 请 。

 二、本人的体会

  疹 所谓有效的内部控制包 稗 含有四层含义,即:其 下 一,它是无时不控的- 蛹 --贯穿于业务操作的 著 始终;其二,它是无处 压不控的——与业务的速 趣 度和空间同步,甚至有 提 所超前,以体现内控优 蒂 先的思想,其三,它是 屏 无人不控的——上到管 恩理者,下至每位员工, 旁 只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 猩 才是至高无尚的;其四 刚 ,它是无事不控的—— 每 小业务要控,大事情更 页 要控,一切经营管理活 绚 动无不在其控制之下进 踞 行,没有例外与“个案 宵 ”处理。

  邮政储蓄 履 银行要建立怎样的内部 箍 控制呢?首先我本人认 矣为:增强自律意识是根 孵 本。一切活动离不开人 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的 奉 因素,内部控制不能例 选 外。良好的内部控制既 瀑

 是经营管理者设计构造 恩 的产物,也是其遵循维 恿 护的结果。如果说设计 镰 构造不易,那么有颜色 钵 遵循维护则更难。因为 捅 ,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 芜 倦,一以贯之。从这一 蜜 意义上说,自律意识牢 岭 固树立之日,才是内部 支 控制运行完全到位之时 勋 。

  增强自律意识, 棍 从基本面来看,就是要 癣 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

 节 即:每位员工首先要强 漳 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 园 念,不再是凭“经验” 驯 操作。其次,要树立制 铀 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 惰 ,不再是惟命是从。再 岸 者,要树立内部控制人 朴 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 跺 想,不再是事不关己, 昧 高高挂起。

  增强自 浓 律意识,从重点对象看 绸 ,就是要增强两级经营 筋管理班子的自律意识, 强 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 漓 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 邪 建设两手抓, 效益与守 腰 规两手抓,做自律的表 茸 率。

  增强自律意识 辐 可以从学习教育、剖析 迈 典型、调整人员等三方 绵 面入手。一线操作人员 耙 要做到业务再忙不忘学 避 习规章制度;通过学习 攻 ,要教育每位员工知道 梁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盼 ,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各 淖 项业务。要剖析正反两 显 方面典型,使全体员工 另 能够在学习经验上有标 宛 杆,吸取教训上有对象 药 。要顶住一切压力,对 拂 那些置内控制度于不顾 涨 的我行我素者,果敢地 摧 进行调整,直到清理出 草 队伍,以儆效尤。

  穷 严格严厉查处是保障。

 坪 内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意 保 味着就一定能有效贯彻 妓 执行,这是因为还存在 鼎 削弱其效力的主客

 观因 实 素。如:严格检查,严 幅 厉处置。即严格检查:

 庙 就是要坚持以制度为标 拖 准,事实为依据,甄别 兴 是非,确认对错,分清 屠 主次,界定责任。不搞 您 双重或多重标准,不故 烦 意夸大或缩小问题,不 碳 回避矛盾,混淆是非, 杰 不当“和事老”,报实 旭 情、说实话、办实案。

 浑 严厉处置:就是要对一 营 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 藕 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 梅 ,纵然?过“功高盖主 莹 ”的业绩,也要做到王 员 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 痹 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 吏 威性。否则,姑息迁就 哟 ,不过是内部控制建设 羡 上的叶公好龙;“下不 这 为例”则久必酿成大祸 富 ;搞“心太软”将无异 践 于自我放纵等等。所有 箱 这些管理之大忌,足以 怜 令人警醒。

  综上所 颖 述,通过“内控与风险 蒋 提升年”活动的学习, 粥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 明 必须忠于职守,弘扬创 台 新之风,履职责;弘扬 膨 学习之风,强

  素质 锰 ;弘扬务实之风,讲效 败 率;弘扬艰苦奋斗之风 颐 ,树形象。牢固树立“ 剐 勤政、廉洁、求实、高 峻 效”的工作作风,带头 幕 模范执行“内控与风险 角 提升年”活动,促进规 瘤 范经营,营造公平有序 奋 的竞争环境和秩序。通 憎 过“内控与风险提升年 彤 ”活动的有效开展,增 悔 强了本人遵纪守法的自 携 觉性,显示了遵纪守法 瘴 的必要性,激发了遵纪 纫 守法的热情,提高了工 对 作中的自律意识,使我 幢 们广大职工在日常的工 诸 作中要“细到项目,认 氏 真到成因”,自发地以 喀 “自重、自省、自

 警、 和 自励”严格严格要求自 垂 己,并做到遵纪守法, 秩 严以律己,尽职尽责, 撼 恪守职业道德。

  通 撑 过“内控与风险提升年 噬 ”活动的有效开展,使 统 我一定以此次活动学习 佛 的开展为契机,在自己 踞 的工作岗位上多出成效 虞 ,多创佳绩,为促进邮 湾 政储蓄银行的各项工作 秘 得到健康的发展做出自 玉 己的贡献。

 风险控制心 牺 得体会 心得一

  通过 冬 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深 疤 刻的认识到,合规文化 筑 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历 摔 史时期形成具有农业银 瘸 行金融特点的教育方式 尽 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 恕 度和组织形式,是农业 巡 银行信奉和借鉴巴塞尔 酉 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管理 游 经验方式并付诸实践的 脂 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 孙 农业银行员工的价值准 舰 则、经营观念、行为规 沉 范、共同信念及创造力 夺 、凝聚力、战斗力,是 扶 推动农业银行改革与发 诣 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 葵 织保证。可以说,这次 惦 活动的开展,让我进一 范 步认清了岗位职责、净 夷 化了了思想、提高了领 渔 导务能力。下面,就这 忻 次学习的收获,我谈点 误 我的见解。

  一、加 矮 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 猩 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练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 吞 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 笑 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 盖 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 碉 意义。一方面,要统一 噎 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 楔 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 霍 为企业合规文

 化建设的 除 倡导者,策划者、推动 听 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 椒 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 漏 物不断涌现,新业务、 修 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

 肄 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 荣 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 醚 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 尉 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 馒 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 唆 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 或 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 茎 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

 诌 按照“一岗双责”的要 丫 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稳 ,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 需 政治理论、经济金融、 狠 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 磋 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 诣 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 懈 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 负 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 抖 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哥 。同时,要进一步端正 洱 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 泽 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 友 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 哨 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 壬 业务健康有效发展。要 烫 在我行内部大兴求真务 烂 实之风,形成讲实话, 小 报实情,出实招,办实 适 事,务实效的经营作风 少 ,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顾 ,提升管理水平,严明 瓷 纪律,严格责任,狠抓 下 落实,严格控制各类道 虫 德风险、经营风险和管 聂 理风险,维护和提升农 挠 行形象。一方面,要提 求 高全体员工对加强企业 次 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 搞 全行干部职工是泉州农 阴 行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 写 主体,又是企业合规文 棺 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握 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 涸 与,就不可能建设好优 亦 良的合规文化企业,更 虐 谈不上让员工遵纪守法 钩 。从现实看,许多员工 幌 对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 枣 设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 便 识和理解,把企业合规 泳 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一

 般 掀 文化娱乐活动混淆起来 胰 ,以为提几句口号,组 侨 织一些文体活动,唱唱 俗 跳跳就是企业合规文化 荣 建设。要集中时间、集 魔 中精力做好财会人员的 农 培训、考核,业务培训 鞠 力求达到综合性、系统 柯 性、专业性、实用性、 忿 提升性,要使所有会计 浸 出纳人员人人熟知制度 狡 规定,个个争当合格柜 逐 员,柜面成为营销舞台 匡 ;要强化财会人员政治 摘 、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 程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实 侦 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 怂 、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 瘤 ,力求使财会队伍的综 皋 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再 蜒上一个等级。通过系列 因 活动,使全体员工准确 园 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 酮 的真正科学内涵,自觉 延 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 纫化建设中去,增强内控 沼 管理意识,狠抓基础管 慌 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 抖 。

  二、加强合规文 藏 化教育,是建立长效发 邯 展机制的需要。企业合 轩 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 暖 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 满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 述 成的。要合理确定发展 爽 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 抿 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 甥 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 实 展的机制。从我行来看 颊 ,他应该包

  括企业 珠 精神、价值观念、企业 佩 目标、企业制度、企业 釜环境、企业形象、企业 盆 礼仪、企业标识等内容 钙 ,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文 哑 化经营理念。首先要采 钠 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 儡式,通过学习、交流、 奢 研讨使全体员工认识到 渐 农业银行应如何发展, 镜 员工在自已的岗位上应 浅 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 衷

 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 历 多大,应如何改进;在 帮 新兴支行这个大家庭中 诛 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 畅 出了多少力,对农行的 泻 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 赶 意见。要通过谈认识, 陆 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 延 观、价值观,以此建立 鹰 我行的合规文化,进而 雇 提高农行的凝聚力、战 灰 斗力。其次要与案件专 琶 项治理和正在开展的治 或 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 垢 合起来,要统筹兼顾, 汕 合理安排,加强对易发 袱 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 茬 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 顶 研究,突出重点,有的 睛 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 占 坚决纠正经营活动中违 酮 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 甥 ,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 演 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 制 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 闲 教育活动,鼓励员工检 帛 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 包 提供案件线索,推动案 垛 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秦 提高企业合规文化。最 刃 后要结合工作实际,认 衙 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 载 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 隙 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 酱 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 岳 项学习。对当前的业务 有 经营和柜台服务形势, 酉 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 恢 体和业务需要,整合有 所 限资源,对存在较大矛 丸 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 捷 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 吱 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材 ,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 明 户需要,提升企业合规 匡 文化精华。

  三、加 睦 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 将 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加 序强合规文化教育的主要 崖 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 锁 的凝聚力、向心力,降 销 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 订 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中 毅 ,

 应该做到“三要”。

 葵 一要树立正确指导思想 峦 。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 触 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 凛 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 源 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 垢 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 腐 制建设的倾向。特别要 褥 防止企业炒银行的思想 腻 。一个项目必然会引起 险 多家银行竞争,在竞争 禽 中企业肯定会提出一些 神 不合理的条件让银行增 鱼 加贷款风险,要很好权 梢 衡利弊,切忌为了芝麻 铸 而丢了西瓜。宁愿不...

篇四: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及对策建议思考

  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时期,国内的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内控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的预防,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避免外部市场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控管理机制体系才能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实力,同时公司还需要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预防和处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控能力。

  一、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风险管理

 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经常面临来自公司外部,如国家政策风险、外部市场环境风险、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以及客户

 需求变化风险。同时公司也面临来自内部经营管理的风险,如公司财务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生产制造风险、材料采购风险等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都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直接的影响。如果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妥善处理来自公司内外部的风险将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可能造成公司停产。因此,公司需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在风险发生前预估风险,并采用合理的措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二)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的关系

 企业内控主要是在公司内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公司的生产制造、设计、研发、销售、投资、融资、财务管理及人事管理等公司全部经营活动的管控。

  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内控体系将公司各个业务中的风险提炼出来,在内控体系中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以此实现风险预防和处理。公司只有加强内控体系的建设,设计科学严密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的风险防控能力,避免来自公司内外部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公司的风险管理可以为内控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因而在建设企业的内控体系时需要着重将公司风险管理融入到内控工作中,从而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提高公司的内控管理能力进而通过建立科学的内控体系,增强公司的风险防

 控能力。

  二、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及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在国内的民营企业中,企业的负责人过于重视业务经营,忽略内控体系的建设,不重视内控管理工作。多数公司领导人员认为只有提高公司业务经营能力才能推动公司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将面临更多内部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就会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因而公司领导和基层员工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内控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公司内部,高层的领导和员工对业务经营中的风险识别意识不强,也缺少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内控执行力不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内控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控影响各个业务部门员工的利益,因此部分员工抵触内控工作。在内控制度的落实过程中部分员工不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进而导致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同时,公司也没有设置内控工作的监督部门,导致内控工作的开展无人考核,影响内控的执行效果。

 在国内大部分国有企业中,很多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将公司的投资权、人事管理权、业务经营权等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导致公司的业务分管领导没有实际的权利,对业务经营没有话语权。权力的集中会给公司的领导人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和风险,使国企的负责人无暇顾及公司战略问题,负责人所有精力都投放于公司琐碎的事情,影响公司整体的经营发展。权力过于集中影响到公司业务经营的审批效率,国企负责人可能将个人感情因素加入公司经营中,对业务经营产生错误的判断,导致公司经营发展缓慢、运营管理效率低下。

  三、策略研究

  (一)强化员工的风险和内控管理意识

 公司给员工渗透风险防控意识是公司建立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全体员工都意识到风险是影响公司生存以及自身工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进而才能让全体公司员工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公司可以通过给员工开展风险管理培训,企业的人事培训员工根据公司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公司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员工对风险管理培训的需求制定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可分为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培训员工将培训计划制定出来后提交给人事部门负责人审核,最终由公司分管培训的领导审批。

 公司的财务部门给内控管理培训工作拨付一定的培训资金,由培训员工聘请外部的内控管理专家来公司讲授内控管理的知識以及风险管理技能,员工可以将自身岗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风险告诉专家,让专家提出若干建议,及时建立风险防控措施,有效的避免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同时,公司也可以在内部开展内控管理的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学习内控管理知识,进而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公司的内控管理部门可以与外部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借助其专业的咨询力量以及丰富的内控咨询经验协助公司建立科学高效的内控制度。公司内控管理部门深入到业务部门的一线工作中,与一线工作人员充分沟通交流,梳理完整的业务流程,识别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如何防控风险,并将业务人员的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内控体系。

  (二)组建内控机构来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给公司设计严密的管理制度流程。因此,公司需要先在内部组建内控部门,牵头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企业的内控管理部门来监督公司各部门有效地落实内控管理制度。公司的高层领导人员还需要给内控部门赋予一定的权限,给内控部门设

 置明确的部门职责和岗位体系,并配备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内控建设工作经验。公司还需要给这些管理人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在职责说明书内制定每个岗位所需要做的工作,并赋予各个岗位一定的管理权限和考核目标。

  内控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加强对部门员工的考核,将部门员工在内控体系建设中所做的工作作为对部门各个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公司人事部门将员工的年度、月度考核结果作为其薪酬发放的依据,也作为年度奖金分配的基础。同时,公司还需要给内控部门设置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给内控部门设置专项的奖励基金,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自身的内控管理工作能力,对表现优秀、工作卓越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职位的晋升。

  公司在组建内控部门后需要给内控部门配备优秀的人才,以此才能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水平,为公司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内控体系。内控部门在招聘员工时需要与公司的人事部门配合,将部门所需要的工作内容以及所需要工作人才的条件告诉人事部门的招聘管理人员。招聘人员可以通过在集团内部招聘或者与外部的猎头公司合作,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招聘信息,面向全社会招募优秀的内控管理人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需要着重提高对应聘员工工作经验的要求,设

 置的招聘条件必须包含应聘人员需要具备三年以上的内控管理工作经验,同时需要参与过多个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公司可以选择具有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经验,或者在国内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工作的员工。

  公司的人事部门需要给员工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对于优秀的人才需要不拘一格,给予其高薪酬,以获得优质人才,帮助公司完成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在完成人才的招聘工作后要给应聘人员设置一个试用期,一般试用期是三个月时间。在试用期内公司需要着重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所掌握的内控知识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考察。在试用期三个月满后公司的人事部门需要再次对员工进行考核,检查其是否满足公司正式员工标准,以此才能让应聘的员工到内控部门工作。

  四、结束语

  在国内产业转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公司内控体系建设,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以此应对外部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给公司经营带来的威胁。同时,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避免产生财务风险和业务经营风险。

篇五: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2018年06月 第6期

  企业管理 浅谈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 浅谈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张 顼,赵亦丹,吕祥涛(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摘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领域与地域的不断扩张与调整,所面对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固有风险和潜在风险都在不断增加和变化。做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成为决定企业存续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关键是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控工作的职责与分工。“三道防线”思想是中国能源建设有限公司针对风控体系建设问题提出的最新理念,旨在提升风控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保证风控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文章针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阐述“三道防线”的概念,确定“三道防线”的职责,分析每道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机制,针对“三道防线”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思考。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三道防线。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671-9913(2018)06-0077-05“Three Denfense Lines”of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mgement System in EnterprisesZHANG Xu,

 ZHAO Yi-dan,

 LU Xiang-tao(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 of CPEEC,

 Changchun 13002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constant expansion and adjustment of business fi elds and region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soon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 risks of inherent and potential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and chang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urviv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The key is to establish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division of work in risk control work.The idea of “Three Lines of Defense” is the latest concept put forwar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isk control system to promote the specialization of risk control work and ensure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risk control system.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goal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ree defense lines, determin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hree defense lines,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each line of defense, and proposes of the author.Key words: intem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Three Lines of Defense.* 收稿日期:2017-12-20

  作者简介:张顼(1978- ),男,陕西商南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万方数据

 78 2018年06月 第6期

 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大型企业以国有企业居多,虽体量已达到世界500强标准,但其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仍有差距,企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是优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风控工作的职责与分工,完善风控体系的制度设计。目前很多企业的风控工作由法律事务部或监察审计部独自完成,导致风控工作缺乏制衡与监督,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以“三道防线”思想为指导,将风控体系的牵头建设职能与独立评价职能分离,既是促进专业化、也是保障独立性的一种有效举措,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风控体系的制度设计。因此,企业应逐步执行“三道防线”工作,将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体系建设部门与独立评价部门紧密配合,促进风控管理持续闭环提升。1 “三道防线”的概念及职责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不确定性客观必然存在,内控是通过合规完善的流程,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畴,让结果与目标更接近,而不是完全消灭风险(全部风险—内控风险=可接受风险)。“三道防线”是指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应对的三道防护部门:第一道防线是风控管理的直接责任部门,直接承受风险带来的影响;第二道防线站在公司整体视角统筹开展风控相关工作;第三道防线为监督评价 部门。1.1 第一道防线公司各个业务及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梳理、建设及维护本部门的风控体系,配合公司风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体部门主要包括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计划发展部、法律事务部等部门。1.2 第二道防线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即法律事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2) 制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3) 组织编制及维护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册。(4) 编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年度计划。(5)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6) 参与重要管理制度评审。(7) 参与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8) 负责对口上级部门有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9)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相关的其他事项。1.3 第三道防线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即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风控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独立监督与评价,监督前两道防线管理体系有效性。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结构见图1。第三道防线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办法,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手册。(2) 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3) 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4) 组织对专项重点领域的专项监督与评价、报告。(5) 监督企业聘请的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6) 督促整改内部控制缺陷。(7)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相关的其他事项。2 “三道防线”的规避风险管理机制根据上述“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可以通过“三道防线”转化过滤为可控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各个业务及职能管理部门,是风控管理的直接 企业管理 浅谈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万方数据

 79 2018年06月 第6期

 3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1)“三道防线”在实践过程中首要完成的任务是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工作。在执行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工作时,最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出现某一项具体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现象。上文中已对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了详细地列举,在此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明确两部门职责应注意以下两点:①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的职责关键词是建设、总体以及防范,也就是说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公司风控体系总体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并同时负责风险防范方面的工作;②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的职责关键词是内控、具体、监督,说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负责公司风控体系监督与内控评价的具体工作。掌握了这两点原则就很容易图1 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图责任部门,直接承受风险带来的影响,它以自身的风控体系防范本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并配合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开展公司层面的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的开展与落实工作。第二道防线为整体风控体系的管理部门,负责引入风控先进理念方法及管控模式,组织第一道防线部门站在公司整体视角统筹开展风控工具方法应用、内部管理流程优化、风险防范等相关工作;同时,配合第三道防线部门接受内、外部监督。其主要承担建设与沟通功能,组织公司层面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工作,防范第一道防线无法防范的公司层面的风险。第三道防线为监督评价部门,负责对风控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独立监督与评价,监督前两道防线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通过对企业内控体系的监督与评价进一步防范企业风险,进而最终实现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可控。

 企业管理 浅谈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控制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各职能管理部门总领机构三道防线职责责任部门• 以风控建设部门要求梳理建设及维护职责范围风控体系;• 配合开展风险评估、内控评价;• 确认缺陷组织整改。• 拟定风控制度;• 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牵头风控体系建设及组织编制内控手册;• 重大风险应对方案审查及督导落实;• 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督导考核风控管理工作。• 拟定内控评价制度;• 拟定内控评价工作计划方案;• 确定内控评价执行及缺陷认定标准;• 组织开展内控评价;• 编制内控评价报告。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计划发展部门法律事务部门技术管理部三标管理部其它职能部门法律事务部门 监察审计部门第一道防线法律事务部门第二道防线监察审计部门第三道防线(计划发展与法律事务部)(计划发展与法律事务部)

 (审计监察部)万方数据

 80 2018年06月 第6期

 明确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的分工,如果日后出现某项工作无明确责任部门时,可参考这两点原则确定。在实践中,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的职责明确划分后,应在企业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中按要求明确规定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工作的相关内容,并将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以及“三道防线”的规避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内容加入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风控体系文件和信息化流程中,以制度和流程方式固化风控建设与独立评价职责分离以及“三道防线”的规避风险管理机制,为企业优化风控体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2)“三道防线”在实践过程中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各个业务及职能管理部门、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与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良好配合,联合发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作用。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这三类部门应这样相互配合: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制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各个业务及职能管理部门执行上述制度;风控体系监督评价部门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发现识别内部控制缺陷;风控体系建设牵头部门组织各个业务及职能管理部门针对识别的缺陷进行整改,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通过上述体系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并定期开展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如按上述的模式以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运行,将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效果,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应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开展部门交流,总结“三道防线”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进一步完善风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提高“三道防线”工作的执行水平。(3)在执行“三道防线”工作的过程中,如发现该项工作的内容与企业原有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应先理顺该项工作与原有制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原有制度进行修改,将“三道防线”工作的内容加入其中。这样既可以解决“三道防线”工作与企业原有制度的冲突,又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优化企业治理工作。4 结语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在无风险的环境下运营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识别和评估风险的程序,增强了风险应对决策能力,减少了经营中的意外和损失,能够对于多种风险提供综合的应对措施,做到风险可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企业风控管理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如风控管理体系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控制失灵,风险得不到有效防范。以“三道防线”思想为指导,将风控体系的牵头建设职能与独立评价职能分离,是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做好企业风控工作的基石。综上所述,企业应以“三道防线”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优化风控体系建设、进而强化企业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S].

 企业管理 浅谈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三道防线”万方数据

篇六: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讲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内 容 一、风险理论知识 二、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演变过程 三、内部控制框架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

 (一)风险的定义 关键词:关于目标 目标是输出结果的预计实现程度顾客需满足顾要及投 输入 企业(组织)

 输出 客需要入元素 的产品

 就是努力想要达到的状态、境界或目的。目标是行为的指向。

 2

  对于个人而言,由于愿景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目标。

 对于企业,有战略目标、经营目标

 对于企业内部不同的专业部门或岗位来说,围绕企业总体要求,都与相应的目标。例如:财务管理要保证工作合规和报告真实准确;计划管理要保证完整、真实、准确、及时等。

 经营目标 报告目标 企业

  目标 战略目标 合规目标

 (一)风险的定义 关键词:不确定性 目标是输出结果的预计实现程度 目标 输入 企业(组织)

 输出 不确定:

 不确定性 这一术语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存在于客观事物与人们认识之间的一种差距,反映了人们由于难以预测未来活动和事件的后果而产生的怀疑态度。

 输入 企业(组织)

 输出 实际结果 4

 不确定的水平分级:

 Y=F(R,Q)

  Y :不确定

  R :结果

  Q:

 发生 概率 高 第3级 不 确 定 程 度 未来的结果与发生的概率均无法确定 知道未来会有哪些结果,但每一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无法客观确定 第2级 主观不确定 第1级 低 未来有多种结果,每一种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可知 客观不确定

 无

  结果可以精确预测 不确定性等于零

 (一)风险的定义 对于“风险”,目前仍有着多种论述,如:

 • 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存在的可能结果间的差异; • 风险是一种与损失相联系的潜在损失; • 风险是指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幅度; • 风险是指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 ······

 (一)风险的定义

  风险 就是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风险是针对目标而言,没有目标就没有所谓的“风险”

  风险的三个特性:

  ※目标 性;

  ※ 损失性;

  ※ 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

 风险的定量描述

  风险是对人们从事生产或社会活动时可能发生的有害后果的定量描述,即风险是在一定时期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后果的函数:

 R  f (p,c)

  其中,R —— 风险

  p —— 出现该风险的概率

  c —— 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

 (二)风险的度量 一般来说,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是度量风险的两个指标。但最能代表风险的数学符合是风险结果的概率分布,如期望值和差异系数(标准差与均值之比)。

 可能性

  损 失 概 率

 极高 ⑥ ② ⑤ ③ ① ④ ⑨ ⑦ ⑧ 低风险 高风险 高 中等 低风险 高风险 低 极低 损失幅度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影响程度

 (三)风险的本质 /要素 风险三要素 • 风险的本质/要素是指构成风险特征,影响风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可归结为三个要素/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三)风险的本质 /要素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损失 亦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扩大的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通常包括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三)风险的本质 /要素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有形风险因素 :

 是指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物质性风险因素,又称实质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如,建筑物的结构及灭火设施的分布等对于火灾来说就属于有形风险因素; 无形风险因素:

 是指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等非物质的、影响损失发生可能性和受损程度的因素,又可进一步分为道德风险因素(moral hazard)和心理风险因素(morale hazard)。

 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均与人的行为有关,又合称人为风险因素。

 (三)风险的本质 /要素 风险事故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致生命财产(人员伤亡、疾病、环境破坏、经济价值减少)损失发生的偶发事件。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

 亦称风险事件,是指直接导

 (三)风险的本质 /要素 风险损失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人员伤亡、疾病/环境破坏)。

 人员伤亡、疾病甚至于环境破坏,这样的损失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尽管如此,在衡量人身伤亡、疾病时(环境破坏),还是要从由此引起的对本人及家庭产生的经济困难或其对社会所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减少的角度读来给出一个货币衡量的评价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对象划分:

 1、财产风险──通常指财产的损毁、灭失与贬值等所导致的风险。如厂房、设备、运载工具、家庭住宅、家具及其它无形财产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遭受的损失。

 2、人身风险──指由于人的疾病、伤残、死亡所引起的风险。

 3、责任风险──指根据法律、合同或道义上的规定应对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4、信用风险──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产生原因划分:

 1、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物质损毁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2、社会风险──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包括过失、行为不当及故意行为所导致的风险。

 3、经济风险—— 一般指在商品生产和购销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预测失误、价格波动、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引起经济损失的风险。

 4、政治风险── 指起源于种族、宗教、国家之间的冲突、叛乱、战争所引起的,风险,也包括由于政策或制度的变化、政权的更替、罢工、恐怖主义活动等引起的各种损失。

 5、技术风险──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负作用而带来的各种风险。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性质划分:

 1、纯粹风险──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2、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产生环境划分:

 1、静态风险──不是因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化,而是由于自然力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的失误所造成的风险,前者如地震、洪水、台风、疾病等;后者如盗窃、呆帐、事故等。

 2、动态风险──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如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结构的调整、利率的变动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责任单位划分:

 1、个人风险

 2、家庭风险

 3、企业风险

 4、社会风险

 5、国家风险

 (四)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接受能力划分:

 可接受的风险是指经济单位在研究自身承受能力、 财务状况基础上,确认能够接受最大损失的限度, 把低于这一限度的风险称为可接受风险;反之既为 不可接受风险。

 第二讲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内 容 一、风险理论知识 二、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演变过程 三、内部控制框架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

 二、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演变过程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国内企业大多处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等一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起步早,目前正处于向全面风险管理过渡阶段。

  22

 (一)内部牵制  什么是内部牵制? • 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都不能由任何个人或部门单独控制,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存在着职务不相容原理)

  内部牵制的形式 ––––实物牵制:例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二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持有。

 机械牵制:例如保险柜的大门若非按正确程序操作就打不开。

 体制牵制:采用双重控制预防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簿记牵制:定期将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

 内部牵制的原理 – 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 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两要素)

 •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 1958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要素。

 •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规划的与财产安全和财物记录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所有方法和程序,包括授权与批准控制、职务分离控制、财产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

 •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组织规划的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一般包括统计分析、业绩报告、员工培训和质量控制等。

 内部控制制度评价 – 人们将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但渐渐地认识到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

 – 通过研究发现,内部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这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关系的。

 三、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

 1988年美国AICPA发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所有为确保实现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反映董事会、管理者、所有者 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

 控制环境 会计系统 控制程序 规定各项经济业务指管理当局的确认、归集、分为保证实现类、登记和编报方目标而制定法。

 的政策和程序。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五要素)

 • 自1987年的Treadway报告和1988年9个审计准则公告发布后,COSO对内部控制问题又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于1992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该报告是国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 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该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 。

 经营

 报 告遵 循

 作 控 制 环 境 作 业 风 险 评 估 业 活 控 制 活 动 活 动 信息与沟通 动 2 监督 1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特点 • 1.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 3.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 4.强调“人”的重要性 • 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 6.

  强调风险意识 • 7.揉和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 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 • 9.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 10.成本与效益原则

 (五)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背景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商业丑闻,使得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开始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希望建立一个能有效地帮助管理策识别、评价和管理风险的思维框架。

 – 2001年,COSO设立研究项目,委托PwC研发一个能被管理层用来评价和改进其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

 – 2003年7月,公布研究报告讨论稿。

 – 2004年9月,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正式发布。

 从“内部控制”到“企业风险管理” 营 告 循 经 报 遵 控 制 环 境 作 作 风 险 评 估 业 业 控 制 活 动 活 活 动 动 信息与沟通 1 2 监督 内 部 环 境 目 标 设 定 业子

 事 件 识 别 企分 务公

 风 险 评 估 业 支 司 风 险 应 对 整单 体机 位 控 制 活 动 层 构 信息与沟通 次 监

 控

 第二讲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内 容 一、风险理论知识 二、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演变过程 三、内部控制框架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

 Internal Controls Are Common Sense 你担心会发生什么问题? 你采取什么步骤来 保证它不会发生

 你会怎么知道事情是在控制之下? 32

 内控系统的整体架构 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 内部控制是一个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合理的保证:

 •

 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 •

 财务报告的可信性; •

 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 财务报告的可信性; 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

 (二)内部控制的范围 采购活动; 销售活动; 资产管理; 资金管理; 合同活动; 安全活动 ; 业务活动N 。。。。。

 。。。。。

 活动范围的解构:企业价值链的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

 辅 企业基础设施 助

 利 活

  动

 技术开发

  采购

  润

  财务

  内 部 后 生 产 作 外 部 后 市 场 营 服务 勤 业 勤 销

 基

 本

 活

 动

 36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结构

 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相互关系 Monitoring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ctivities

 要素1:控制环境 环境指周围 境况,从系统论观点,是指被研究系统之外的,对被研究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之和。

 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对内部控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要素总和。

 外部影响 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组织架构 责任的分配与授权 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39

 要素2 风险评估 •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辨认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制定目标,是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 识别风险 分析风险 ...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风险内控 浅谈 正确认识 内控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