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反诈宣讲稿4篇

时间:2022-10-27 08:00:12 浏览量:

校园反诈宣讲稿4篇校园反诈宣讲稿 章反诈骗宣传的文章300字 1、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3、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反诈宣讲稿4篇,供大家参考。

校园反诈宣讲稿4篇

篇一:校园反诈宣讲稿

反诈骗宣传的文章 300 字

 1、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3、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4、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5、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6、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7、提高防骗意识,增强防范能力,构筑电信诈骗“防火墙”。

  8、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9、扫除诈骗犯罪,创建和谐家园。

  10、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紧急情况请打“110”。

  11、多留一份心意,财产多一份安全。

  12、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13、对犯罪的斗争转移到网上了,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保障个人财产,为人民警察点赞。

  14、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15、网络诈骗人人防,不恋不贪不上当。

  16、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17、心不贪,利不沾,诈骗去一边。

  18、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19、全民参与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20、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21. 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

  22. 防人之心不可无,借钱借卡需谨慎。

  23. 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24. 防范为社会保驾护航;警惕为治安站岗放哨。

  25. 电话通知接传票,实为骗钱设圈套。

  26. 上门推销多忽悠,转身哪里寻保障?

  27. 防范网络的骗术,不贪便宜要记住。

  28. 黑车司机不可信,抬价绕路很随心。

  29. 拒接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30. 诈骗电话莫轻信,一旦遇到要报警。

  31. 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防骗意识。

  32. 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

  33. 异地刷卡消费现,不要着急忙给钱。

  34. 好货低价擦亮眼,上门推销不可信。

  35. 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遏制电话、短信诈骗犯罪。

篇二:校园反诈宣讲稿

育 简 报

 2022 年第 4 期

 小学

 202 22 2 年 3 3 月 11 日

  青春无“欺”

 校园无“诈”

  为进一步加大校园防诈骗宣传力度,普及反诈骗知识,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有效提升反诈防骗能力,维护师生切身利益,全力打造平安校园,3 月 11 日香坝镇长河小学开展了 “防范网络诈骗,共铸安全校园”主题活动。

 在该活动中,各班班主任通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PPT 和真实案例,向学生们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产生的危害以

 及日常防范和国家反诈中心 APP 安装及使用。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切实把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传播到每个学生家庭手中,向家长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师生提出倡议:提高警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反诈骗意识。

 通过此次反诈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识别虚假信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家长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更为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反诈活动,为全社会的反诈宣传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篇三:校园反诈宣讲稿

1 页 共 2 页 2022 学校 开展反诈骗集中宣传月活动 总结(最新版)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素质,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月以来,根据渝北教发〔2022〕49号关于开展 2022年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的要求,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手牵小手,全民反诈骗”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学校专门召开了安全专题会,一方面交给班主任们关于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另一方面全面细致的布置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安排。包括给学生们开防范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以及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传达给家长,真正做到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确保学生财产安全。

 2、班级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宣并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传达给家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让学生积极回家宣传,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每一位家长手中。

 3、学校与家长签订了《防范电信诈骗承诺书》,通过签订承诺任书,让学生家长明确了防范电信诈骗和防范应对措施,切实提高了

  第 2 页 共 2 页 防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形成了校、家双方共同防范电信诈骗的协作机制,防范合力,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确保学生财产安全。

 4、学校利用电子显示屏开展电信诈骗安全知识,让电信诈骗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5、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展专题反诈骗安全讲座,通过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讲解了如何预防电信诈骗,遭遇电信诈骗后该如何报警处置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反诈意识。

 本次活动是我校反诈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的一部分,通过本次活动使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多种新型通讯(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从思想深处增强了反诈防骗意识、法治意识,提升了在防范应对通讯(网络)诈骗方面的自我辨识、自我预警、自我保护和案发后的报警、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自身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安稳办也将继续配合公安机关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校园反诈工作,为师生构筑反诈防骗的“防火墙”。

篇四:校园反诈宣讲稿

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教育总结 6 6 篇

 小学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教育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等电信设备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犯罪的活动频发,校园师生已成了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防范诈骗意识和能力,遏制诈骗案件在校园的发生,决定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汇总如下:

 一、学校开展安全工作会议,部署防电信网络诈骗方案,全体教师认真听会。

 二、发布防电信诈骗信息 各班主任在钉钉、微信等平台向家长发布防电信诈骗”告家长书、“防电信诈骗”知识。

 三、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们利用一系列的视频,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及具体的案例开展此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也学会了正确辨认的手段。

 四、校园广播和大屏幕宣传 利用大课间、学生放学铃声播放防电信骗相关知识,学校大屏幕流动播放宣传标语,使学生及家长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通过一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师生及家长防范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增强了识骗防骗、拒骗的意识和能力,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我们周边的发生。

 我校将继续认真落实宣传教育,加强防范应对措施,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学开展校园防诈骗教育总结活动

 为切实维护我区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治安稳定,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防诈意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最新形势,我校在 4 月 9 日(周六)20 时组织全校师生收看顺德区委政法委、顺德区公安局、顺德区教育局联合南方+佛山频道、顺德频道,共同策划了主题为“小手牵大手•虎年别虎啦”防诈宣传进校园网络直播活动。

 小学学生观看防诈宣传进校园网络直播 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校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防范手段和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另一方面全面细致的布置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安排。包括给学生们开防范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以及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传达给家长,真正做到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确保家长、学生财产安全。

 小学在 2022 年 4 月 11 日通过网上召开了“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并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的重要内容通过微信传达给家长。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通过班会教育,积极宣传了防范电信诈骗和防范应对措施,切实提高了防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形成了校、家双方共同防范电信诈骗的协作机制,防范合力,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确保学生财产安全。

 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 小学 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根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应对的防范能力,六月在全校开展了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首先校长在晨会上向学生宣传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宣讲提高个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巧用智慧识破电信网络诈骗,增强学生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与技能、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

 接着各年级班主任积极履行教育责任,认真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旨在通过多一份电信网络诈骗了解,多一份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具体举措如下:

 一、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微信平台向广大家长普及预防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通过家校合力更好的创造预防电信诈骗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主题班会,以观看宣传视频、有奖竞答、现场答疑等多

 种方式进行电信诈骗知识普及工作。

 三、精心设计制作宣传板报,组织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类电信诈骗手段,教会学生如何识别电信诈骗及维权途径。

 四、开展“把宣传带回家”活动,向每一位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回执由家长亲自签字,严密确保宣传活动落实。

 预防电信诈骗,宣传到校园,宣传到每个人,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此次宣传对于预防校园诈骗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经济安全的各类诈骗事件,保障师生及家长的经济安全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防范作用。

 小学召开“防电信网络诈骗”培训暨三月份工作总结

 为确保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教师的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同时也为了及时总结各部门开学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3月 31 日晚 18 点,我校召集全校教师在党员活动室召开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培训暨三月份工作总结大会。

 在大会上,我校校长首先强调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接着他向我们介绍了“网聊交友、网络购物、网贷”等常见的八种电信网络诈骗方式;并以发生在我们教育系统老师受骗的案例说起,希望老师们要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不要轻信电信网络上的谣言,以免使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使自己的家人受到伤害。同时他还希望老师们如果在上当受骗时能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96110 及时止损。

 在“防电信网络诈骗”培训会后,我校又接着召开了三月份总结

 大会。在会上,各主管校长汇报了开学以来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各部门负责人具体阐述了本部门的工作活动,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最后,校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为了及时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他并提出从四月份开始,我校将两周举行一次中层会,一月召开一次校级总结大会。

 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体育局关于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谨防网络诈骗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增强我校教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使全体教职工认清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时识别诈骗犯罪伎俩,小学安全办积极宣传,我校教职工也积极参加,并于 3 月 28 日进行“防范网络诈骗知识”学习。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帐户的一种诈骗活动。

 二、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和花样。

 1.退税诈骗。犯罪份子通过非法渠道获悉购车人的电话号码后,冒充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购车人谎称要退车购税,诱骗购车人到 ATM 机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骗走购车人银行卡上的存款。

 2.中奖诈骗。犯罪份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 等方式向受害人谎称其中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 等存入其指定银行帐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奖金”,以此骗取受害人钱款;部分犯罪团伙雇用人员到我市城乡推销奖票或附有刮奖的产品宣传单,受害人刮开后大多都会中 10 万或 20 万以上的巨额大奖,犯罪分子又慌称以“支票”形式全额兑现“大奖”,叫受害人将“中奖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帐号,以此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3.培训诈骗。犯罪份子假冒消防、税务、工商、海关等国家机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以传真形式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发“培训通知”,要求其派员参加培训,并叫公司、企业将“培训费” 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帐户上,以骗取钱款。

 4.家人遭遇意外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先故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份子迅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伤害(如出车祸、被人打杀伤、被人绑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快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5.朋友急事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打通受害人电话后以“猜猜我是谁”的形式,顺势假冒受害人多

 年不见的朋友,谎称其到受害人所在地的附近遇到嫖娼被罚、交通事故赔钱、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钱解急等形式,并叫受害人将其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6.虚假购物诈骗。犯罪份子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 等方式向受害人低价“推销”时尚商品或手枪、迷药、信号接收器、遥控监听器、特殊功能眼镜等违禁物品,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手续费”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名义,叫上当受骗者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7.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姓名、移动电话、家庭电话等信息,以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的手段向受害人谎称其受黑社会的雇请要加害于受害人及其家人(宰手断腿、挖眼割鼻等),给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惧,让受害人“出钱消灾”,诱使受害人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8.ATM 机贴假提示诈骗。犯罪分子将银行自动取款机(ATM 机)的插卡口破坏,并在银行自动取款机(ATM 机)贴上假冒的“银行提示”,诱使取款人打其假提示上的假银行服务电话咨询求帮,由假假银行工作人员套取得取款人银行卡号及密码后,骗走取款人的银行存款。

 9.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诈骗。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场的消费记录,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受害人,宾提出要帮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级,步步诱骗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密码后,骗转走受害人存款。

 10.虚假招工、婚介诈骗。犯罪分子以短信、电子邮件、QQ、MSN 等方式发布虚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介绍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帐户,以此骗取钱款。

 11.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MSN 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帐户,以此骗取钱款。

 12.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或短信、电子邮件、QQ、MSN 等方式发布有快速致富及技术资料要转让的虚假信息,以提前支付定金、转让费、公证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帐户,以此骗取钱款。

 13.虚构信息威胁诈骗案。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以虚构投毒、公布隐私、绑架、爆炸或以举报受害人违法等为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帐号内。

 14.虚构反洗钱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察、法院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向受害人谎称有人举报其银行存款涉嫌洗钱犯罪行为,假意为了受害人的资金安全,套取受害人存款开户行及银行卡(存折)卡号(存折帐号)、密码号后窃转走受害人存款或以叫受害人将存款转到其提供的“安全帐户”的手段,骗走受害人存款。

 15.冒充小姐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假冒小姐、坐台女,虚构自己曾经和受害人有嫖

 宿行为,谎称自己或家人遇到急事和困难,以要求资助、不然就要举报相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帐号内。

 16.冒充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诈骗。近期,又有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后,分别假冒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其电话欠费。当受害人回答没有办过这个电话后,犯罪分子假冒的“电信局”工作人员就把电话马上转到所谓的“公安局”,假冒的“公安民警”就谎称:最近有一批诈骗案发生,诈骗人员盗取了很多老百姓的身份信息和银行信息,我们把电话转到银行,叫银行帮你查一下你的银行信息是否被盗了。之后转到“银行”,“银行职员”接电后一查,马上说“不得了,你的银行帐户已经不安全了,马上把银行所有的钱转到我们指定的一个安全帐户上”。老百姓一听,完了,就按“公安局”和“银行”的吩咐去办理,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

 17.冒充党政领导及其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企业负责人姓名及其电话号码后,假冒政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给企业负责人或办公室人员打电话,谎称要给企业解决困难或提供帮助,以要求企业赞助或借款解急等名义,要求企业将钱打入其指定的银行帐号内,以此骗取钱财。

 18.新型网络 QQ 诈骗的作案手段。

 罪犯应为结伙作案,其中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和被害人聊天,实施诈骗行为,有人负责提款。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网友视频聊天窃取对方个

 人资料和真人视频,然后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盗取其 QQ 号,冒充 QQ 号码的主人,诈骗 QQ 资料中的亲戚和朋友。

 三、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诈骗犯罪份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

推荐访问:校园反诈宣讲稿 宣讲 校园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