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6篇

时间:2022-10-25 10:05:04 浏览量:

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6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13安陆市落实惠农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安陆市落实惠农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三农”发展,按照&ld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6篇,供大家参考。

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6篇

篇一: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安陆市落实惠农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安陆市落实惠农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 国家为促进“三农” 发展, 按照“多予、 少取、 放活” 的原则,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 扶农、 强农优惠政策, 安陆市始终把贯彻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保障农村繁荣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 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加强宣传, 完善机制, 强化监管, 不断完善资金管理、 使用和监督机制, 实行“专户管理, 封闭运行, 银行直发, 规范运作” , 充分发挥了惠农政策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连续四年在全省组织乡 镇综合配套改革、 农民负担检查中, 获得优秀等次。

 一、 基本情况

  目前, 安陆市各项惠农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资综合直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 能繁母猪补贴、 退耕还林补贴、 生态公益林补贴、 “三农” 保险、 水库移民后期扶助、 教育民政卫生扶助等, 安陆市严格按照惠农强农政策要求, 抓好落实, 基本上做到政策宣传到位, 资金补贴到位, 监督管理到位。

 (一)

 粮食直补。

 2008 年, 省拨补安陆市粮食直补资金 1414 万元, 安陆市以实际种粮面积 83. 6 万亩作为补贴依据, 亩平补助标准 16. 9 元, 2008 年 4 月底通过“一折通” 形式, 发放给农户粮食直补资金 1412. 9 万元。

 (二)

 良种补贴。

 2008 年省下达安陆市良种补贴资金 963 万元, 其中:

 水稻良种补贴资金 674 万元、 小麦良种补贴资金 150 万元、 油菜良种补贴资金 139 万元。

 水稻良种补贴按早稻 10 元/亩、 中稻 15 元/亩、 晚稻 15 元/亩的标准实行补贴; 小麦良种补贴按 10 元/亩的标准实行补贴; 油菜良种补贴按 10 元/亩的标准实行补贴。

 补贴范围以农户实际种植面积为准, 补贴资金 963 万元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直接拨付到农户“一折通” 存折中。

 (三)

 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8 年, 省下达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270 万元。

 补贴标准规定,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 30%, 省级财政补贴资金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20%, 同一机具只享受一级财政补贴资金的补贴。

 安陆市采取由各农机经销商降低农机价格的形式补贴购机农户, 经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各经销商,2008 年 7 月和 10 月分两次将补贴资金 270 万元直接支付到农机经销商。

 2009 年是中央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第一年, 省安排安陆市购机补贴资金 505 万元, 其中中央资金 500万元, 地方资金 5 万元。

 截至 3 月底, 已落实补贴资金 428. 5 万元, 占补贴资金总额的85%, 共补贴各类机具 172 台套, 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 141 台套,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26台, 油菜收割机 3 台, 插秧机 2 台(意向型购机 16 台)

 , 直接拉动农民投入 1000 万元以上购买新式农机具。

 目前, 全市农民购机热情高涨, 除了 补贴的 172 台外, 还有 200 多人递交了 购机申请, 安陆市正在积极向上做工作, 争取省里加大对安陆市农机购置补贴扶持力度。

 (四)

 农资综合直补。

 2008 年, 省拨补安陆市农资综合直补 3437 万元, 安陆市按种粮实际面积作为补贴依据, 补助标准为 41. 1 元/亩, 补贴资金 3437 万元于 2008 年 7 月 20日前通过“一折通” 发放给农户。

 (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

 2008 年, 省下达安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141 万元。

 安陆市根据农民工培训时间不同, 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

 培训 30 天补贴 200元, 30-60 天补贴 300 元, 60 天以上补贴 500 元。

 采取由各培训机构降低收费标准的形式直接补贴受训农民, 经市“阳光工程” 办和市财政局审核后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各培训机构。

 已于 2008 年 8 月和 2009 年 1 月分批拨付资金 111. 31 万元。

 (六)

 能繁母猪补贴。

 2008 年, 省下达补贴资金 195 万元。

 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100 元, 其中, 中央财政负担 60%, 省级财政负担 20%, 本级负担 20%。

 安陆市于 2009 年 4月拨付 08 年补贴资金 210. 1 万元, 超计划拨付补贴资金 15. 1 万元, 补贴资金直接通过“一折通” 到达养殖户手中。

 (七)

 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贴。

 2008 年, 省下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1158 万元, 此项补贴资金早已部署到位, 因各级林业部门验收工作尚未完成, 资金暂未拨付。

 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是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者营造、 抚育、 保护和管理林木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平均补偿标准为每亩每年 5 元, 其中 4. 75 元用于补偿性支出; 0. 25 元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

 2008 年,

 全市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 71423 亩, 根据规定的补偿标准, 上级下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 36 万元, 其中直接补偿金额 34 万元、 森林防火隔离带 2 万元。

 目前, 由于与各公益林管理业主管护合同尚未签订, 资金尚未拨付。

 下一步, 市政府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完成退耕还林项目验收工作, 尽快签订生态公益林管护合同, 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八)

 政策性“三农” 保险。

 2008 年, 安陆市统筹政策性“三农” 保险资金 534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310 万元, 省级资金 220 万元, 地方自筹资金 4 万元。

 一是能繁母猪保险。全市能繁母猪投保 30270 头, 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 145 万元, 其中中央补贴资金 91 万元, 省级财政补贴资金 54 万元。

 二是水稻保险。

 全市政策性水稻保险面积447779 亩, 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 376 万元, 其中中央补贴资金 219 万元, 省级财政补贴 157 万元。

 三是“两属两户” 农房保险。

 2008 年全市承担政策性“两属两户”(即:

 农村军属、 烈属和低保户、 五保户)

 农房保险 14825 户, 每户保费 9 元, 由省级财政承担 70%, 县市财政承担 30%, 共计 13 万元。

 2008 年“三农” 保险补贴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由于全市水稻受灾面积较大, 共计赔付给农户资金 230 多万元。

 2009 年政策性“三农” 保险工作已经启动, 近期将对各乡 镇处作出安排部署。

 (九)

 水库移民后期扶助金。

 一是核定落户在安陆市的大中型水库移民 2169 人, 人平600 元, 通过“一折通” 直发资金 130. 14 万元; 二是后期扶持项目资金 196. 75 万元, 目前已到位 98. 375 万元, 余下部分将于近期到达; 三是经济发展后期扶持项目9 个, 共 90万元, 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 项目资金近期将到位拨付; 四是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9个, 共 87. 4 万元, 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 项目资金近期到位拨付; 五是移民安置区雪灾恢复项目2 个, 共 35 万元, 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 项目资金已拨付。

 (十)

 教育民政卫生扶助。

 2008 年, 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 1. 32 亿元,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免费教育,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免费入学得到保障, 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 570 万元, 资助贫困学生资金达到 2120 多万元。

 完成 1415 个特困户危房改造和灾后重建, 17 所农村福利院实现提档升级。

 新增农村低保救助对象 347 户 2405 人, 农村低保保障规模达到 9565 户 15150 人。

 对近 500 人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 发放救助资金 134. 5 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农效果明显, 全市参合农民 435961 人, 参合率达到 91. 3%, 2008

 年全市共补偿 104964 人次, 补偿资金 2780. 73 万元, 投入 82 万元, 对 3. 5 万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二、 主要措施

  (一)

 加强宣传, 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国家制定政策的目的, 就是要调动农民积极性, 刺激农业生产和发展。

 政策公开透明, 才可以提高农民参与的程度, 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和各级干部的自律意识。

 对各项惠农强农政策, 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 宣传车、 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另一方面, 每年印制《公开信》 、 《告知书》 印发给全市11. 7 万份, 发放到每个农户, 并张贴到每个村组, 把政策直接交给农民。

 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严格按政策要求, 将享受的对象范围、 申报程序等公开上墙, 直接向群众公开, 接受群众监督。

 定期不定期开展各项明察暗访活动, 深入农户询问对惠农政策的知晓度。

 2009 年 4 月 8日, 省农业厅组成督导组, 由一名副厅级领导带队, 深入各地检查督办春耕备耕情况, 到安陆市陈店乡 走访了 双泉、 沈河、 胡祠三个村, 访谈农户 5 户 8 人次, 虽然有大部分农户常年在武汉打工, 但对各项惠农政策知晓得非常清楚, 有两个农户购买了农业机械, 都按规定获得了 补贴。

 (二)

 完善机制, 让资金直达每个农户。

 减少各项中间环节是保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

 一是资金测算“直达” 具体对象。

 把应享受的补贴(补助)

 直接测算核定到具体对象。

 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退耕还林补助等各项补贴资金, 由财政会同有关部门直接核实到户, 张榜公布, 经农户签字认可后, 填写《国家粮食直接补贴卡》 、 《良种补贴卡》 、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承包户登记验收证》 等凭证, 集中汇总, 输入微机, 统一管理。

 二是凭证“直达” 个人。

 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 、 《国家粮食直接补贴卡》 、 《良种补贴卡》 、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承包户登记验收证》 和直补存折等农民承担负担、 领取补贴(补助)

 的依据和凭证, 由财政干部进村入户, 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

 三是收费“直达” 财政。

 免征农业税后, 排涝水费继续委托财政部门代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启动后, 市委市政府明确医疗基金由财政部门代收; 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收缴了 所有收罚票据, 在乡 镇设立预算外资金征收点, 所有的收费和罚款由财政直接征收; 对每年春秋开学等收费旺季, 市财政部门派人驻点征收。

 通过财政直接征收, 对收费、 罚款实行动态管理, 从源头上治理乱收乱罚行为。

 四是补贴资金“直达” 享受对象。

 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向乡 镇延伸, 为全市 11. 7 万农户分别建立直发账户, 将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退耕还林补助等各类资金由市财政直接支付到享受对象, 杜绝了截留挪用, 保证了政策落实。

 (三)

 强化监管, 让惠农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规范操作流程, 做到公开透明。

 切实加强对惠农政策落实过程的监管, 做到操作程序规范, 过程公开透明。

 在今年农机购置补贴中, 坚持工作专班早成立, 准早登记, 早备, 精心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规定了 补贴范围和重点, 原则上以大中型拖拉机、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油菜收割机和插秧机为补贴重点, 补贴向“两大” (大机具、 农机大户)

 、 “两新” (先进农机新机具、 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 “两组织” (农机服务中心、 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

 、 “两区” (农机科技示范区、 无耕牛发展区)

 倾斜。

 受益对象的确定按批次集中审核确定, 并实行严格的购前公示制, 公示无异议后, 与购机农民签统一的补贴协议。

 加强操作过程公开, 投诉电话 24 小时保持畅通, 从过程到结果全部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尊重农民自主购机

 的权利, 在农民申请、 选购机具过程中, 不搞任何形式的强制购买, 做到公正公平, 农户满意。

 二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责任。

 为形成工作合力, 狠抓乡 镇党政主要领导责任, 实行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制度, 乡 镇处农村政策出了问题, 党委书记负主责; 狠抓涉农部门专项治理责任, “谁主管、 谁负责” , 谁出问题查处谁; 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 不断强化市、 乡 两级农民负担监管部门责任, 依法依纪查处违反农民负担政策的人和事; 狠抓组织部门的责任, 把落实农民负担政策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干部人事政策进行处理; 狠抓财政部门的责任, 严格监督涉农部门收费; 狠抓物价部门的责任, 严把涉农收费关, 对涉农收费价格和标准进行审核、 公示。

 对未履行职责, 违反农民负担法规、 政策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 严格按照规定, 实行“一票否决” , 纳入“笼子” 监管。

 三是强化涉农收费监督管理。

 把农民建房、 农村中小学收费、 电网整改、 农民办证、 计生服务、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涉农部门收费作为监督重点。

 实行收费公示制, 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按照市财政、 市物价、 市减负办联合审核确定, 将符合政策的收费项目、 标准、 对象及举报电话, 在收费窗口、 主要集镇、 村公开牌(栏)

 进行公示, 按公示要求收费, 接受群众监督; 市教育部门每年开学前, 通过电视、 广播等新闻媒体公开收费项目、 标准及举报电话。

 加强收费检查。

 由市政办牵头, 组织财政、 物价、 减负等部门于 2008 年 5 月下旬和 11 月两次到乡 、 村、 农户及涉农部门检查涉农收费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对责任人给予处理。

 实行涉农部门收费通报制度。

 先后三次召开涉农部门负责人会议, 听取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对有问题的进行整改, 确保涉农收费规范运作。

 为搞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全过程监督, 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办法》 , 严格按筹资筹劳的内容、 项目、 标准、 程序执行, 做到有事议事, 无事不议, 议后就办, 办后审核公布, 防止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当成固定性收费项目向农民收取。

 2008 年, 全市审批同意筹资 328 个村, 占全市总村数的 84. 7%, 筹资总额 514. 4 万元, 人均 14. 8 元; 筹劳 202 个村, 筹劳总数 106. 1 万个, 劳平 9. 5 个, 对已审批筹资筹劳及时测算到户, 填入农村政策监督卡进行监管, 卡外筹资筹劳不得向农民收取。

 在收取一事一议筹资中, 统一使用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制定的收款收据, 白条收费一律作违纪违规收费...

篇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社区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民的一系列政策, 以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契机, 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惠民款发放等各项工作, 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群众手中。

 一、 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1、 2013 年社区 80 岁及以上老人补贴金发放情况。

 在落实高龄补贴工作中, 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实施方案办理, 社区把应补贴的居民资料、 补贴标准、 补贴金额在公开栏公示, 并抄送财政所存档。

 财政所根据公示期限及实施方案通知各社区开具票据, 并经专项资金专户会计、 分管领导、 财政所长、 主任签

 字后拨付资金。

 在资金拨付后, 社区把资金用现金形式支付给居民, 并经过居民签字后发放。

 2、 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报及落实情况。

 我社区严格按照城镇居民低保的标准、 条件和程序,认真核实家庭经济情况、 集中评议、 确定名单、 无异议后填报申请表, 呈报街道统一报县民政局审批, 再公示, 然后由县民政局、 街道民政办统一办理低保户存折, 直接发放到低保户手中。

 我社区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多次受市、 区有关部门的抽查, 得到充分肯定。

 今年我社区重新评定, 共有低保户 23 户, 43 人。

 没有存在挪用、 扣押、 滞留等问题。

 3、 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我社区高度重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一民生工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认真做好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的申报、 登记及参保缴费的组织、 动员工作;二是层层落实责任, 把任务作为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的主要指标考核;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张贴通知、 走街入户进行宣传,印发宣传材料 220 多份, 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 知道好处, 参保的积极性非常高。

 全社区实参保 228 人。

 4、 联合工会金秋助学工作落实。

 我社区严格执行古城区总工会转发的, 关于对贫困学生帮助的相关文件, 帮助工会会员家庭户贫困学生 3 人。

 二、 主要做法 1、 认真落实领导责任。

 我社区一直对惠民的政策高度重视, 把它作为执政为民的主要工作抓好落实。

 社区坚持领导亲自抓, 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切实把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不打折扣。

 2、 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 不得挤占挪用, 随意改变用途;拨付上级专项资金时, 须提供相关文件, 并经经办人、 分管领导、 财政所审核、 办事处主任签字后支付。

 并将经过居民签字后的发放花名册复印加盖社区公章后送财政所存档。

 3、 全面推行公示制度 我们坚持对每一项惠民政策坚持按照要求, 全部实行公示, 做到事前公示、 事中跟踪、 事后检查, 严格把好每一个关口, 增加办事的透明度, 让群众共同参与监督, 严格责任追究制, 杜绝出现以权谋私和讲人情等现象, 坚持把好事办好。

  新华社区

 2013 年 11 月 20 日

篇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流坝乡金台村 陈剑

  (2009 年 9 月 30 日)

 近年来, 党中央、 国务院及省、 市、 县相继出台了 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改善。

 我们作为一个全国贫困县的贫困乡, 加快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 保障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

 当前, 惠民政策资金的范围越来越广、 项目越来越多、 标准越来越高、 规模越来越大, 如何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 市、 县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坚决、 迅速、 全面的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 最需要的人群当中, 是摆在乡 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近期, 按照南委组干[2009]102 号文件要求, 我于 10 月 23 日至 10 月 28 日全面系统学习了 2009 年党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 省政府涉及十七个方面的强农惠农政策, 并深入村社、 农户走访调查, 现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 调查现状

  调查期间, 走访了 84 户农户 257 人, 100%的农户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度优越、 政策好, 对老百姓关心, 特别是农村税费的免交, 认为这一伟大创举,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到, 其它任何朝代、 任何党派都是做不到的。

 从近年农村环境的改善、 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带给农民实惠效应之大。

 通过调查了解到:

 一是农民群众对惠民政策项目的知晓率参差不齐, 即粮食直补政策的了解率达到 100%,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了解率达 99%, 对良种补贴、 能繁母猪补贴、 家电下乡 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了 解率达 80%, 其余的均达 70%左右。

 二是对惠民政策的补助标准不够明白, 其原因在于年老农户文化低、 记忆力差, 项目名称记不全, 对其补贴标准更是一知半解; 部分群众认为不涉及自己利益, 漠不关心, 个别群众享受的惠民政策, 由村社干部全程代理, 补助资金到了 卡、 甚者将钱用了, 还不知道是什么钱?

 三是党委、 政府和村社对惠民政策的宣传到位、 落实到位, 一律以“一卡通” 方式发放到位, 无优亲厚友、 挤占挪用现象。

 二、 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传统落后的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意识严重。

 表现在发放各类救灾救济物资和兑现农作物良种补贴时, 部分群众不顾政策原则, 要求按实有人口或土地人口平均分配, 否则个别群众牢骚满腹, 认为是干部吃了或优亲厚友了 …。

 二是个别群众时时处处想钻政策空子, 多次到乡找政府领导, 要求享受×× ×政策, 并造成非上访行为。

 如在去年享受低保的一社村民岳某, 今年因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 村支两委集体讨论决定给予取消, 然而他本人认为:

 既然去年集体决定他享受了, 今年就不应该取消, 而多次找村社干部“麻烦” ; 又如七社村民岳某, 自己有父母和老婆、 子女, 因为自己残疾失去劳动能力, 就多次要求乡、 村给予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三是惠民政策的强农作用未充分发挥。

 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实施五年了 , 特别是作为我们山区, 未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大部分群众习惯性认为, 我有那么多土地, 不管土地是荒芜还是租给别人耕种, 补贴、 能繁母猪补贴、 家电下乡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了解率达 80%, 其余的均达 70%

 左右。

 二是对惠民政策的补助标准不够明白, 其原因在于年老农户文化低、 记忆力差, 项目名称记不全, 对其补贴标准更是一知半解; 部分群众认为不涉及自己利益, 漠不关心,个别群众享受的惠民政策, 由村社干部全程代理, 补助资金到了 卡、 甚者将钱用了, 还不知道是什么钱?

 三是党委、 政府和村社对惠民政策的宣传到位、 落实到位, 一律以“一卡通” 方式发放到位, 无优亲厚友、 挤占挪用现象。

 二、 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传统落后的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意识严重。

 表现在发放各类救灾救济物资和兑现农作物良种补贴时, 部分群众不顾政策原则, 要求按实有人口或土地人口平均分配, 否则个别群众牢骚满腹, 认为是干部吃了或优亲厚友了 …。

 二是个别群众时时处处想钻政策空子, 多次到乡找政府领导, 要求享受×× ×政策, 并造成非上访行为。

 如在去年享受低保的一社村民岳某, 今年因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 村支两委集体讨论决定给予取消, 然而他本人认为:

 既然去年集体决定他享受了, 今年就不应该取消, 而多次找村社干部“麻烦” ; 又如七社村民岳某, 自己有父母和老婆、 子女, 因为自己残疾失去劳动能力, 就多次要求乡、 村给予纳入农村五保供养。

 三是惠民政策的强农作用未充分发挥。

 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实施五年了 , 特别是作为我们山区, 未能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大部分群众习惯性认为, 我有那么多土地, 不管土地是荒芜还是租给别人耕种, 给群众在政策之外办更多的实事, 是客观条件和能力所限; 但有了政策, 而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政策落实, 甚至借政策谋取私利、 与民争利, 势必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各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 把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利益, 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当作第一追求, 把为群众谋福祉当作为人做官的第一目标, 真正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从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高度, 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加强学习宣传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基础。

 惠民政策落实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究其原因, 许多就是因为干部和群众对惠民政策认识不清、 理解不够。

 特别是乡 村干部, 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如果自身对政策理解和把握的不准, 那么很难保证在执行过程中不出偏差。

 群众作为直接受益者, 如果不了解、 不懂得政策, 就会“不患贫而患不均” 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引发矛盾和上访。

 因此, 加强政策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干部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 营造良好的政策舆论环境, 是确保惠民政策落实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干部要切实加强对惠民政策的学习, 在吃透政策、 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创新宣传形式, 通过开展集中宣讲、 专题辅导等活动, 使广大群众更多的了解政策, 真正把政策宣传的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群众、 组织群众的过程, 使各项惠民政策成为群众加快发展的动力, 使法律法规成为群众的行为准则。

 3、 规范执行程序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抓手。

 程序, 最大的作用是将行政过程纳入确定的轨道, 使行政运作保持理性并适度, 同时, 也使民众能够建立起对行政过程的合理预期和适当监督, 从而达到限制恣意、 规制权力、 保障权利的目的。

 过去在惠民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 随意性大的问题, 虽然使群众享受到了 实惠, 但由于执行程序的欠缺和不完善, 政策的作用和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 甚至出现执行政策走样。

 要把规范程序作为落实好惠民政策的有力抓手, 具体到落实过程中, 就是将申请、 调查、 评议、公示、 审批、 建档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格式化, 并严格按步骤执行。

 通过规范程序,以这种“看得见的方式” 把惠民政策落实好,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

 4、 突出公开公示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关键。

 惠民政策, 目的在于“惠民” , 就是让群众政策性增收, 改善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项好的政策, 如果落实过程中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群众往往对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性产生怀疑,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对受惠对象进行民主评议, 对落实情况进行公开、 公示, 是落实惠民政策最基本、 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检验工作做的实不实、 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重要依据, 更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赋予村民惠民政策知情权。

 通过公开栏、 广播电视、 网络等, 及时公开各项惠民政策及落实情况,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要严格落实民主评议, 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使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得到更广泛的民意认同和支持。

 要更进一步加大公开、 公示力度, 严格采取县、 乡 、村自下而上的联动方式, 定期如实公开各项惠民政策享受范围、 享受对象、 享受标准、 补助金额和审批程序等内容, 实行三级公示、 三榜定案, 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增强政策落实的透明度, 让惠民政策的落实真正在阳光下操作。

 5、 强化监督检查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保证。

 温家宝总理指出, “政策好还得人努力” 。

 就是说一项好的政策要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必须通过各级干部的努力将其落实好、 执行好。

 要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依法严肃查处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挪用、 截留、 冒领等各种“阻碍的力量” , 为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一要加大考核力度。

 把惠民政策落实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 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相关责任, 并对惠民政策落实实行专项考核, 将考核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

 村两委主要领导换届实施惠民惠农资金落实“一票否决” 。

 二要强化组织监督。

 纪检监察、 审计、 财政及各项惠民政策实施单位, 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对各项惠民资金的监督检查, 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三要强化民主监督。

 要从公道正派、 德高望重的老党员、 老村干部或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中聘任惠民政策义务监督员, 重点对乡 村干部落实惠民政策情况进行监督。

 四要强化群众监督。

 要更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监督渠道, 通过开通监督专线电话、 增设惠民补贴查询点和举报电话等方法, 接受群众监督。

 6、 建立健全制度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的根本。

 提高落实惠民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仅靠干部的自觉性是不够的, 还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做保证。

 在落实惠民政策的工作实践中, 要勇于纠正问题, 善于总结和思考, 一手抓存在问题的纠正, 一手抓制度的完善,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 提出堵塞漏洞的措施和办法, 发现一个问题, 堵塞一个漏洞, 建立一项制度, 用制度管人、 管事、 管钱, 形成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

 要制定出台“惠民政策公示、 惠民政策监察和违反惠民政策规定责任追究” 三项制度, 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以充分体现民意、 准确确定对象为目的的民主评议制度, 以社村乡 三级公示、 三榜定案为内容的公开公示制度, 以“指标统一下、 资金一户管、 补助一卡发、 收支一本帐、 服务一站办” 为要求的惠民资金“一册明、 一折统” 发放制度, 县乡村三级档案管理制度, 自查自纠和动态管理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信访接待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每一个干部都能按制度办事, 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程序操作, 达到惠民政策真正惠泽于民的目的。

  wvtsrqponlkjihgfe cba987643210+-(*&%$!#ZXW VUTSRP ONMLKJ IGFEDCBAyxwvutsqponmlkjh gfedcb987654 310+-) (*&$!#ZYXWUTSRQPOM LKJIHG FDCBAz yxvutsrqpnmlkjihgedcba98 6543210-) (*& %$!ZYXWVUTRQPONMLJIHGFED CAzyxw vusrqp onmkjihgfedba987653210+- ) *&%$!#ZYWVU TSRQONMLKJIGFEDCBAzxwvut srponm lkjhgf edcba87654320+-) (*&$!#ZY XWVTSR QPONLK JIHGFDCBAzyxwutsrqpomlkj ihgedcba9875 43210+) (*&%$!ZYXWVUTSQPO NMLKIH GFEDCA zyxwvutrqponmljihgfedba9 87654210+-) ( &%$!#ZYWVUT S RQPNMLKJIHFE DCBAzxwvutsr qonmlkjigfed cba87654321+ -) (*&%!#ZYXW VTSRQP ONMKJIHGFECBAzyxw utsrqpo nlkji hgfdcba987543210+-(*&%$! #YXWVU TSQPON MLKJHGFEDCBzyxwvutrqponm lkihgf edca98 7654210+-) (*%$!#ZYXVUTSR QPNMLK JIHGED CBAzywvutsrqonmlkjihfedc ba97654321+- ) (*&%$#ZYXWVUSRQPONMKJIH GFEDBAzyxwvt srqponlkjihgfecba9876432 10+-(* &%$!#Z XWVUTSRPONMLKJHGFEDCBAyx wvutsq ponmlk ihgfedcb987654310+-) (*%$ !#ZYXW UTSRQP OMLKJIHGEDCBAzyxvutsrqpn mlkjih fedcba 986543210-) (*&%$#ZYXWVUT RQPONM LJIHGF EDBAzyxwvusrqponmkjihgfe cba987653210 +-) *&%$!#ZXWVUTSRQONMLKJ IGFEDC BAyxwv utsrponmlkjhgfedcb987654 320+-) (*&$!#ZYXWUTSRQPO N LKJIHGFDCBA zyxvutsrqpom lkjihgedcba9 86543210+) (* &%$!ZYX WVUTR QPONMLKIHGFE D CAzyxwvusrq ponmljihgfed ba987654210+ -) (&%$!#ZYWV UTSRQPNMLKJI HFEDCBAzxwvu tsrqonmlkjig fedcba876543 21+-) (*&%!#Z Y XWVTSRQPONM KJIHGFE CBAzy xwutsrqponlk jihgfdcba987 543210+ -(*&% $!#YXWVUTSQP O NMLKJHGFEDC Bzyxwvutrqpo nmlkihgfedca 987654210+-) (*%$!#ZY XVUT SRQPNMLKJIHG ED CBAzywvuts rqonmlkjihfe dcba97654321 + -) (*&%$#ZYX WVUSRQP ONMKJ IHGFEDBAzyxw v tsrqponlkji hgfecba 98764 3210+-(*&%$! #Z XWVUTSRPON MLKJHGFE DCBA yxwvutsqponm lk ihgf edcb987654310+ -) ( *%$!#ZYXWUTS RQ POMLKJIHGE DCBAzyxv utsr qpnmlkjihfed cba986543210 -) (*&%$# ZYXW VUTRQPONMLJI HGFEDBAzyxwv usrqponmkjih gfecba987653 210+-) *&%$!# ZXWVUTSRQ ONM LKJIGFEDCBAy xwv utsrponml kjhgfedcb987 654320+-) (*&$!#ZYX WUTSRQP ONLKJIHGFDCBAzyxvutsrqpo mlkjihgedcba 986543210+) (*&%$!ZYXWVUT RQPON MLKIHGF EDCAzyxwvusr qponmljihgfe dba987653210 +-) (&%$!#ZY W VUTSRQONMLKJ IHFED CBAzxwv utsrponmlkji gfedcba87654 320+-...

篇四: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增收途径及财政惠农政策调研报告

 构建。笔者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浅要地分析农民增收的途径及相关财政政策。

 一、****自治州农民增收情况分析

 2007 年****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238 元比上年增加了 581 元增长了 12.5%增幅位居全疆第六。过去以种植业为主

 的增加方式受到冲击来自特色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入已经成为****自治州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我州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

  二、****自治州农民增收的途径

 从****自治州的实际情况看农民增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了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农牧民增收。2007 年共兑付粮食直补 1150 万元、农资综合直补 981 万元、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助 5838 万元、良种补贴 1274 万元、能繁母猪补贴 268 万元、棉花良种补贴 1274.8 万元、特色农作物良种补贴 120 万元。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据实核定各项惠农补贴的发放项目和标准并张榜公示接受了广大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农民群众的监督。确保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在实处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全州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及相关信息统计制度,积极推广“一卡通” 进一步规范对农民补贴管理。同时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州实现了涉农收费和村委会财务公示制、农村报刊征订限额制、五保户、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制度使得涉农收费为得到了规范。

 二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全州财政累计投入了 148 万元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和“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得到加强。据统计2007 年农民培训人数达 57000 人\次,通过培训,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8708 人,全州外出务工人员达到 14248人,实现打工收入 1.65 亿元。

 三做好板块建设。****自治州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短暂而障温迅速多晴少雨空气干燥风沙较多。根据气候条件南五县市即库尔勒、尉犁、轮台、且末和若羌非常适宜棉花、香梨、杏、红枣、蔬菜等作物的生长也是冬麦、正复播玉米为主的板块北四县即和静、和硕、焉耆、博湖非常适宜小麦、玉米、甜菜、工业番茄、加工辣椒、大瓜、酒花、孜然等作物的生长也是冬麦、正复播玉米为主的板块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

 四促进科技推广。2007 年全州财政累计投入了 425 万元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农业避灾减灾和良种推广应用等技术并开展了林药间作、果粮间作等种类的高校种养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使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7 年全州财政累计投入 3.61 亿元用于农牧区生产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重点用于农林水牧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病虫害、牲畜疫情控制、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等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提升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7 年全州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8 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1.78 亿元项目规模和资金总量继续位居全疆首位。

 三、解决农牧民增收的财政对策

 一是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按照《农业法》的规定逐步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纳入公共财政的支出范畴确保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力争做到五个方面的倾斜即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科技、教育、化文、卫生事业倾斜、向农业产业化尤其向龙头

 企业倾斜、向扶贫攻坚项目倾斜、向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倾斜。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取缔不合理收费加大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政资金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加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科技的贡献率 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要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在支持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增产和安全的基础上 重点支持竞争力、 成长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之路能带动农民致富能让农民得到实惠。围绕棉花、粮食、林果、畜牧、饲料四大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走一乡一业或一地一品的优势发展之路。

 找准优势 集中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种。

 1大力

 支持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特色畜牧业,如发展优质水果新村、工业番茄新村、品牌辣椒、乳汁品新村等 2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要重点用于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自创品牌。基地建设逐步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3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抽查检测工作严格标识管理为基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4在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

 的原则加强农业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建立劳动力市场提供准确用工信息根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培训计划积极落实资金加大农民工

 的培训力度对务工经商回归的创造人员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涉农企业向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和里聚集促使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

 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为了增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 坚持分阶段分项的原则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建立起集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支持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农村弱势群体开展医疗救助对特别困难户和五保户看病给予政府补助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医疗覆盖网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优化和改革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的财政保障体制.

 2、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实行五保户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加大农村五保供养的自治区、地州、县三级财政投入。建议每年增加自治区、地州、县三级农村五保供养专项补助资金纳入财政年初预算基数 建立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自治区、 地、县三级负担机制。

 为确保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督促当地政府切实把好农村五保对象的政策关建议根据实际资济安排情况按比例建立农村五保资金自治区、县三级政府分级负担的机制建立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财政社保资金专户。参照养老保险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和城

 市居民最底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模式 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国库内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切实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实际确定集中供养与分供养比例。

 集中供养率的高低 必须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习俗和农村敬老院的承担能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五保对象并不愿意进敬老院集中供养应将当地农村经济水平财政支撑能力与五保政策相结合相协调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当前应坚持生活不能自理或特困五保老人优先入院的原则 集中力量对五保对象进行重新清理。

 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列》的有关规定对实际享受的农村五保对象重新核定。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应取消其五保供养待遇如生活确有困难可及时纳入农村特困救助范畴。

 加强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各级要力求在深索中求完善在造作上求科学在管理上求规范不断加强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

 1、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各级要主动适应低保工作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核算、申报审批、资金发放、资金监督管理、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建立档案等方面的办法和制度确保低保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定期抽查制度、统计报告和公示制度。

 2、准确核定低保对象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准确核定低保对象是农村低保工作的核心。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要求和应保尽保的原则上级决定将年人均纯收入 700 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采取 “实际补差” 的办法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后 以每人每年 700 元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差多少补多少进一步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

 3、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应保尽保。各级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严格按照低保工作程序重点对农村低保保障对象的认定、申报审批程序、 “民主选举”公示及健全农村低保审批制度等各项工作做出详细规定。农村低保要“集体研究、政务公开、张榜公示、规范操作、严格把关”的工作责任制度规范和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运作程序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

 4、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资金监管。各级一定要落实配套资金规范管理和监督建立公共财政筹资渠道 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是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保证。

 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做到农村低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通过金融机构直接、及时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付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账户。

 同时要做到严格资金管理 落实制度堵塞漏洞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绝不允许发生挤占、挪用、截留和虚报冒领等违规违纪现象严把申请审批关坚决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 坚决杜绝混吃低保、骗吃低保现象不准优亲厚友经常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真正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推行农村低保工作健康发展。

篇五: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农业系统及其纪检监察机构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自 2004 年以来,中央已连续出台了 6 个 1 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四中全会又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履行职责,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是摆在农业系统纪检监察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了解掌握各级农业局门及其纪检监察机构近年来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总体情况,今年 7-9 月,驻农业局纪检组监察局会同农业局有关司局组成四个调研组,分赴 12 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并对各地农业系统纪检监察机构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更好地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具体措施。

  一、各级农业局门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了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出台了第六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 1 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采取了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2009 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的资金达到 15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6.4%。中央前四批扩大内需投资中,落实农业投资 200.5 亿元。今年以来,农业局按照政策早落实、资金早下达、农民早受益的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实政策力度。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了农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发挥了扩内需、促增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特大旱情等不利影响,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夏粮生产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夏油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跨区机收成效显著;乡镇企业保持增长,农垦经济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农民收入和外出务工人数小幅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政策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几年来,各级农业局门及其纪检监察机构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上,有五个方面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坚决有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而政策的生命在于抓好落实。通过各地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各级农业局门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结合行业特点和部门实际,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把推动政策落实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农业局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调研分析,科学制定规划,积极谋划财政支持政策,设计财政支农项目,争取资金支持。部财务司针对每一项新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会同财政部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责分工,落实各自责任。各省也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的落实。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有关委办厅局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惠农惠牧工作的组织协调。广西农业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强农惠农项目资金管

 理领导小组,纪检组长具体负责,并在全区市、县(区、市)、乡镇和行政村都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区、市)、乡镇和村五级“一杆子”工作体系。湖北省农业厅分别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的惠农资金监管领导小组,以纪检组长为组长的农业重大项目稽查领导小组,形成了“一项重要工作、一名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措施”与纪检监察机构协助厅党组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工作格局。天津市农委、云南省农业厅等地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此外,许多省(区、市)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地方政府对农业局门、财政部门的考核内容,明确责任,增强了有关部门落实政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机制,规范程序,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严谨有序。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需要良好的政策落实机制。近年来,各级农业局门围绕推进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这一目标,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创造了落实政策的良好环境。农业局陆续制定出台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财政项目绩效考评规范》等二十多项农业项目管理基础性规章和相关配套办法。并在部发展计划司调整了内设机构,增设了项目监管处。山东省农业厅研究制定了《农业财政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农业财政专项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农业投资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办法》等。针对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项目的实施,都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验收办法和考核细则,确保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有章可循,促进了项目的制度化管理。黑龙江省农委纪检组在全面调研基础上,找出 10 类 79 项行政权力运行的风险部位及腐败问题易发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 40 项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并绘制了源头治腐工作模式图。

 (三)强化服务,方便群众,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扎实有效。各级农业局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十分强调做好政策服务。农业局积极向全国人大汇报,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6 年以来,形成了在春耕前预拨部分补贴资金的制度,释放中央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放大了补贴政策效应。2009 年,预拨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249 亿元,预拨资金规模比 2008 年增加 126.2 亿元,增长 102.6%;财政部以去年的农资综合直补、种粮农民直补为基数,预拨资金 867 亿元。农业局农机化管理司在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便民利民,开通了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系统网页,方便农民、企业查询补贴政策和相关信息。各地农机部门在积极公布购机补贴热线电话,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咨询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提高为农民服务,为农机企业服务的质量。如陕西省建立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超市、江苏省建立补贴资金预拨付制度、山西省开展“百日农机大回访”活动等。此外,各地还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如天津市从市级财政中拿出补贴资金 3 亿元,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吉林省对宜机耕地实行深松深翻补贴,计划 3 年时间将全省宜机耕地深松深翻一遍,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山西省在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充分考虑本省一些山区、半山区县市的特点,选择了一些适合山区、半山区使用的农业机械,纳入到省级补贴范围,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护。

 (四)加强协调,整合资源,确保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各级农业局门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除行政领导高位推动外,十分注重宣传引导工作,坚持最大程度地

 让农民知晓政策,营造落实政策的良好氛围。农业局党组周密部署,坚持为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提供强大舆论支持,研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整合新闻宣传资源,充分利用《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围绕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强制免疫和扑杀补助政策、测土配方施肥和科技入户、高产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等重要强农惠农政策,整合资源加强宣传,使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地也通过发放明白纸、专家咨询、电话答疑等形式,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的落实。如广西区农业厅今年组织农业系统 3 万名宣讲队员,历时 3 个月,开展政策宣讲,实现了全区行政村政策宣讲覆盖率 100%;安徽省农委、湖北省农业厅以给农民朋友公开信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中央和省的强农惠农政策;吉林、甘肃、福建等地利用“12316”新农村服务热线及“政风行风热线”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

 (五)完善管理,严格要求,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有力。各级农业局门都把强化监督检查作为落实政策的基本保障,紧抓不放。驻部组局主动配合农业局有关司局,每年都要派出多个检查组,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各地也都把监督检查作为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措施。山西省农业厅专门成立项目监督处,并把 2009 年定为“项目监管年”。湖南省利用省、市、县三级农业局门力量,协同开展监督检查,形成监督检查网络体系。天津市农村纪工委注重依靠地方纪委推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要求各区县明确一名纪委副书记牵头,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参加,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也由纪委来牵头,有效地加强了监督。在监督检查中,各地都把发现和纠正问题,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强有力的手段,增强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农业局对个别地方出现的倒卖农机购置补贴名额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建议地方政府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理。驻部组局会同有关部门查处了某市乳牛良种核心群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查实了项目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会同部畜牧业司、财务司查处了个别地方在执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中套取资金的问题,已经对相关部门作出了严肃处理,并向全国畜牧系统作了通报。吉林省农委纪检组认真查处了一个县农机局在组织实施“农用汽车下乡”过程中,擅自收取购车“差价款”,违规强制收缴税费的问题,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追究,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各级农业局门及其纪检监察机构积极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效显著。然而,在落实政策中还存在薄弱环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是一些地方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还没有把政策落实摆在“三农”工作的应有位置,强调客观困难多,落实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对纪检监察机构来说,有的还没有把推动政策落实作为主要工作职责,没有摆上重要工作议程。

 二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局门及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能力、素质、工作与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要求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目标导向把握不

 准,具体落实操作不力。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特别是对落实政策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多,政策效应发挥不够充分。

 三是落实政策中还存在个别违规违纪问题。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中有“跑冒滴漏”和“暗箱操作”行为。个别地方存在套取财政资金,不给农民完全兑现政策实惠,以权谋私、加重农民和企业负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三、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方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农业系统纪检监察机构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一要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机构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中的职责定位。有三点必须明确:第一,推动政策落实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党章》明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三大任务之一,是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其中推动政策落实是重要的工作,落实政策本身就体现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或者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必须把政策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政策落实,是全面履行职责的第一位的要求。第二,近年来中央纪委全会部署工作,十分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政策落实,这是新时期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第三,纪检监察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为农业系统纪检监察机构,就是推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只有把党的政策落实好,才能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才可以说做好了本职工作。农业局门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重要意义的认识,吃透中央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落实政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思考切实落实政策的好思路、好办法、好措施。要把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作为贴近“三农”、转变作风的契机,多投入精力,多下功夫实干,使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最大效应,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纪检监察机构推动强农惠农政...

篇六: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支农惠农政策状况调研报告_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持续出台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农业大县,抓好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是释放农业潜力、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大局的需要和必然。为贯彻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县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粮食、农资、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教育、医疗及生活保障等补贴兑现到位,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 城 实惠,确保全县经济社会 烦 协调发展。

  XX 年, 狄 全县 134 个村小组实施 辫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完成 赌 投资 4340.19 万元 汐 ;发放种粮农民补贴资金 茹 623.98 万元,补贴 帆 农户 148749 户,补 钉 贴面积 51.8 万亩;发 蔗 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 47 冤 56.48 万元,补贴农 淑 户 149954 户,补贴 涯 面积53.2 万亩;落实 匝 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2 尧 0 万元,完成农机具购置 临 补贴 28 台;兑现退耕还 窍 林补贴 125 万元,发放 柴 油茶、核桃新植和改造补 镭 助共 711 万元;205 蔚 26 人获得农村医疗救助 治 、167 人获得城市医疗 须 救助,发放补助资金48 幽 .534 万元。至 XX 年 偿 10 月,全县累计有 10 柒 3.88 万农民得到实惠 轮 ,补偿金额达 7478. 岔 93 万元;“奖优免补” 陆 政策使805 户群众得到 懊 实惠,发放奖励金 8.1 蔽 万元;落实国家义务教育 葬 政策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1 触 627.78 万元,落实 矣 家庭经济

 困难寄宿生生活 瑟 费补助资金 2184.2 昂 2 万元,拨付中职、普高 腊 学生补助经费 197.5 呈 6 万元;认真落实《农村 镇 五保供养工作条例》,6 裂 7000 名农村贫困人口 样 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柯 ,全年发放低保金 400 俱 0 余万元;全县共拨付救 弥 灾资金 511.9万元, 永 其中,下拨冰冻灾资金 1 骨 10 万元,救济群众 25 枫 .35万人,发放棉被 4 珍 760 床、衣服 9460 涡 0 件,发放救济粮食95 潘 .6 万公斤,折合粮款 1 蒋 87.3 万元,恢复因灾 滞 倒塌和损坏民房 938 户 抵 2814 间;全年发放养 锚 殖补贴 374 万元,兑现 栅 养猪保险 127 万元;累 后 计投资 1000 万余元开 跑 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以 川 农村国债沼气、村容村貌 琐 整治、冰冻灾害农业基础 彦 设施恢复重建;建成廉租 棍 房 50 套 2900 平方米 郸 ,XX 年实施农村民居地 筑 震安全工程建设以来,使 刮 1650 户困难群众的危 讹 房得到改造,新建成 90 实 0 间抗震安居房,80 户 得 残疾人的房屋得到重建, 售 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住 证 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 且 、主要做法

  一是以机 遗 构为支撑,汇集工作合力 肢 。为保证党的支农惠农政 蚤 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显 厦 实效,**县切实加强贯 蛙 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的领 膊 导,成立专项工作组,组 营 织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各 佬 项支农惠农政策宗旨和要 耶 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 谊 方案,充分整合县、乡( 宜 镇)、村人、财、物资源 碧 ,扎实开展工作。全县共 匹 成立涉农政策落实领导小 祥 组 11 个,

 设有专管办公 馏 室,配备专项工作人员, 兴 负责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 词 组织、引导和信息反馈等 承 工作。建立了由县政府统 狡筹协调,县扶贫、民政、 开 农业、畜牧、林业、教育 谨 、卫生等部门牵头组织, 品 乡(镇)、村(社区)具 襄 体抓落实的协作互动局面 邢 ,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骚 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誉 二是以宣传为铺垫,动员 俏 全民参与。通过有计划地 翅 开展“三下乡”、法制宣 蚤 传日等活动,向社会各界 说 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发放 盯 “明白纸”,在宣传专栏 仲 张贴宣传资料,以及通过 珍 网络、广播电视宣传等方 规 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 琅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各级 励 工作人员还定期不定期地 奄 进村入户,向农民群众讲 闷 解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关知 婿 识,让他们对党的各项支 诣 农惠农心中有数,对扶持 扮 项目和产业有具体认识, 玻对相关操作程序和补助( 衫 贴)程度有明确掌握,使 诺 他们发展产业有方向,充 却 分调动他们搞好基础设施 皖 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的积 象 极性。

  三是以项目为 腑 载体,夯实发展基础。以 趾 新农村、整乡(村)推进 柱 、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 腐 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为推 祟 动,认真落实好水、电、 种 路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 诱 扶持政策。认真组织教育 李 、医疗、贫困群众生活保 粥 障等惠民项目的实施,以 益 项目成效体现支农惠农政 腰 策的优惠性。XX年,全 氯 县共实施了 24 个涉农惠 馏 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 觉 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生 匀 态保护等,累计投入资金 泥 1.27 亿元,

 完成基本 瀑 农田建设 2200 亩,五 鹰 小水利工程 2 件,小水窖 炼500 口,人畜饮水管 2 芋 7.2 公里,村内道路硬 铅 化 35.4 万平方米,沼 账 气池 1761 口,危房改 奎 造 185 户,改厨 254 寇 6 间,改厩 2595 间, 鳖 改厕 2786 间,建科技 蛊 文化综合活动室 65个, 链 科技培训 34739 人次 贱 ,建卫生公厕 71 个,安 以 装广播电视设备 28 座, 栽 封山育林 800 亩,植树 视 造林 1298 亩,节柴改 葱 灶 106 户。同时,以贯 蹦 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瞳 为契机,在保障粮食生产 贰 安全的基础上,落实好国 狼 家、省、州对种养殖业的 揪 补贴扶持政策,重点加大 逾 油茶、核桃、茶叶、畜牧 狈 、烤烟等农特产业的培育 癣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郴 推向深入。

  四是以民 吨 生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抒 。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 宏 政策,根本目的和要求是 内 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宾和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的 惫 所盼所急:一是认真组织 亦 实施扶贫攻坚项目,着力 簇 改善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 伯 水、电、路、通讯等基础 椅 设施滞后的问题。目前全 议 县乡村公路率已达100 逾 %,建制村一级达 82% 崩 ;村组通电率达 90%以 寄 上,全县75%以上的村 霉 组得到过扶贫工程的援助 慈 ;二是认真落实粮食生产 殷 安全保障政策,积极应对 届 暖冬、干旱和病虫害等自 掖 然灾害,大力推广各项增 蔑 产技术措施,切实加强田 锌 间管理,着力抓好粮食生 纸 产;三是用好农业产业发 涪 展扶持资金,进一步壮大 取 油茶、核桃、茶叶、畜牧 货 、烤烟等优势产业,培

 育 肄 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四 摊 是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障 夕 政策,进一步拓宽保障覆 龋 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五 烁 是深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 墓 医疗制度,不断解决农民 九 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六是 埋 认真抓好“两免一补”政 捧 策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义 垦 务教育奖励政策的落实, 踏 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 剧 在 7‰以内,人口素质整 千 体得到提高;七是全力抓 霹 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提高。

 虽 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政 躯 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拆 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发 压 放教科书,使适龄儿童和 匀 青少年受教育权益得到有 脱 效保障,因贫读不起书的 壤 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迟 五是规范资金管理,及时 瘩 兑现补贴。为确保各项惠 拾 农补助(补贴)资金安全 胶 及时兑现到农户手中,* 落 *县在全面准确掌握政策 猎 补助信息和补助对象的基 服 础上,采取“一折通”的 教 方式,由农村信用社为每 砸 户农户开设一个存款帐户 厩 ,各项财政补助资金由政 乾 府职能部门按补助政策核 浅 算到受益农户,经财政部 魔 门审核后,农村信用社按 荡 政策兑现方案将补助资金 炎 直接划入农户个人存款帐 伊 户,农户可凭有效证件到 思 当地信用社领取。通过采 兄 取金融部门代发保障金的 蛤 形式,实现封闭式的资金 透 管理。为增加发展资金的 梁 投入,部分乡(镇)结合 窑 实际拓展融资渠道,为群 鸥 众争取无息或贴息资金。

 廖 如珠街镇连续两年推行“ 苑 银政合作”制度,XX 年 牢 又实施了“5 个 100 万 件 ”贴息贷款工程,解决农 萨 村发展资金不足

 的问题。

 坪 同时,为方便群众领取补 峨 贴,结合春耕备耕、中耕 搅 管理等各个生产时期,各 屡 乡(镇)在相对集中连片 诉 的村、组设点发放补贴, 亢 及时将资金全部兑现到农 喇 户手中。

 下一页

 六是 偷 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工作 炉 落实。**县建立了严格 擅的工作制度,确保支农惠 跑 农政策的落实。由县纪检 表 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县财 题 政、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 肇 资金审查小组,对各项支 涵 农惠农资金的拨付、兑现 倡 、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 渔 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 债 在的问题,有效杜绝资金 是 滞留、挤占、挪用、营私 驭 舞弊等现象发生。同时, 娩 建立县、乡群众信访工作 箕 机制,公开举报电话,及 递 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痔 来电反映的问题,坚决杜 梯 绝违反政策的现象和由此 俊 产生的群众越级上访事件 肘 。

 二、存在问题

  一是 麦 上级投入与现实需要差距 忻 过大。由于**县贫困面 峭大,贫困程度深,全县 2 臼 714 个村组中,仍有 8 丁 5%以上需要政府和有关 烷 部门进行“输血式”扶持 脱 。在这些地区,农业、农 俞 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农 搅 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 悦 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 砂 单一,而现在的资金投入 孪 远远不够。如实施整村推 性 进项目,光靠国家每村 1 印 5 万元的补助资金完全不 长 够,需要县乡、职能部门 盂 整合大量资金和群众自筹 犹 一

 定的资金,但由于我县 蜀 财力匮乏,群众自筹能力 欲 弱,项目实施难度大和投 弊 资需要矛盾问题仍然突出 砌 。

  二是项目统筹实施 叛 和资金整合使用不够科学 橱 。由于各支农惠农项目大 畏 多实施不同步,扶持资金 店 到位也不同时,致使一些 瞥 项目实施相互衔接不起来 稗 ,甚至出现重复建设。如 类 新农村建设中的住房建设 渗 一项,长期以来都是依传 瘦 统而建,对新建房屋缺乏 迎 具体标准。而 XX 年开始 膊 实施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 厢 工程,则对新建民居有较 惜 严格的标准。实施过程中 型 ,这两个工程存在冲突:

 甲 一是建设点的安排上大多 构 分离,导致各自建设,质 悲 量不一;二是资金没有得 忆 到有效整合,群众建房负 召 担没有得到最大的减压。

 得 两个工程如能统筹实施, 沂 其支农惠农的效益将发挥 廓 得更好。

  三是考核制 钉 度不健全。考核指标不够 指 规范,一些支农惠农项目 碌 建设进度和质量得不到有 赋 效考核,如农村饮水安全 努 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危 颊 房改造、农村卫生院改建 迁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项 栈 目,不管是在时间进度, 纠 还是在工程质量上,各乡 掐 (镇)存在标准不一的情 荆 况,考核工作相对滞后, 邵 局部工程只是勉强完成。

 漳

 四是政策宣传广度和 一 深度不够。在一些偏僻的 笑 山区村寨,由于交通不便 难 ,信息不灵,部分群众对 乱 支农惠农政策知之甚少, 涅 更不用说主动创造条件去 秀 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了。

 牲

 三、意见和建议

  支农 悸 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事 酸 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骚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幅 各级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 扶 列入重要日程,作为为农 话 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切 卧 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抓 狼 在手上、放在心里,明确 吃 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 馆 施,抓好落实。

  一要 昌 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 什 吃透支农惠农政策精神, 樟 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 叼 州制定出台的各项支农惠 庐 农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 榴 位,认真实施项目,严格 刑 补贴资金拨付,使之尽快 褂 到达基层,到达农民群众 秤 手中,投入到农民群众“ 撮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吟 ”领域中,变政策为现实 构 生产力。

  二要抓住重 荷 点。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 刻 策,一些项目可以先在自 徒 然条件好、干部能力强、 跺 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进行 攫 示范,补贴资金要向优势 崖 农产品产区倾斜,兼顾非 剔 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 酒 ,确保补到关键、补到产 翟 业,社会满意。同时,要 抛 围绕农时、重点作物、种 褪 植大户、关键生产环节机 矾 械化的发展搞好补贴,尤 炎 其要体现在保障粮食生产 腥 ,发展教育、医疗和贫困 诈 群体救助等方面,让更多 琴 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公共财 挤 政的阳光。

  三要加强 昌 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 乃 度,对实施支农惠农项目 赢 质量较好,使用补贴(补 愿 助)资金发展产业取得较 辙

 好成绩的乡(镇)、部门 穆 及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置 ,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 狗 ,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奖 饮 励;对违规违纪问题依据 歉 相关规定处理,切实提高 稻 支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砌 ;严格执行“一折通”管 菏 理,稳定民心。

  四要 窗 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加 磺 强协调沟通,统筹安排支 郁 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充分 酝 整合各渠道的补助(贴息 匠 )金,确保不同项目有机 排 融合实施,进一步提升项 搂 目实施成效,以实现支农 叹 惠农政策效益最大化。对 吞 有关惠农项目建设,要明 胸 确时间进度和考核指标, 怕 确保整体效果。

  五要 修 抓好落实。当前重点抓好 缆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 视 、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 粮 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沼 酥 气池补贴、义务教育、新 亭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具 敲 体政策的落实,确保广大 犯 人民群众享受到最充分的 车 利益。3 月起开始落实的 刑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县经 户 贸、财政等有关部门要认 占 真研究,吃透政策精神, 蛙 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此项 在 政策在我县的贯彻落实效 允 果。

推荐访问: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惠农 落实情况 调研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