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 为推进“三社联动”机制创新,推动“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联动发展,提升乡镇(街道)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就建设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为抓手,以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水平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三个聚焦:“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面推进乡镇社工服务站建设,整合基层民政业务、整合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完善基层民政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成功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二、目标任务
从 2021 年起,县级支持建设 XX 个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人才,形成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和网络网点,实现全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
三、 运行管理
由县民政局统一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对接和统筹,乡镇人民政府提供办公场所并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入驻项目机构负责站点承接的项目工作,社会工作者协会负责
社工项目督导、社工人才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并建立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
四、建设内容
(一)阵地建设。社工服务站依托乡镇(街道)在室外或室内显著位置挂设带“中国社会工作”标志的“社工服务站”标牌标识,结合实际配置必要的工作场地和设施设备。配备至少 3 名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及职业水平证书的专职社会工作者或数名兼职社会工作者以及若干志愿者。
(二)功能建设。社工服务站按照“1+4+N”体系建设。“1”以党建为引领;“4”建设四大主体功能:实施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脱贫攻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助力构建城乡基层慈善服务体系;“N”是统筹、实施相关部门购买的相关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开展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公共服务。
1.实施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依托城乡社区,以项目化方式,针对社会救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特殊困难老人等群体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1)社会救助领域。对社会救助对象(含最低生活保障对
象、特困人员和临时救助对象)开展自理能力评估、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救助政策宣传等服务。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协助开展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服务需求分析等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2)养老服务领域。对机构老年人和散居特困老人、留守老人、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等老年人协助开展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统筹链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涉老社会组织和服务性企业等资源。
(3)儿童福利领域。开展心理健康、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家庭关系调适等服务,重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监护管理、心理慰藉、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充实基层关爱儿童工作力量,配合做好监护指导、家庭随访、调查评估等相关管理事务。
(4)社会治理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政府咨询、福利、精神卫生等服务。推进“三社联动”,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承接和实施服务项目,促进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各类社区主体有序参与。在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融合、社区发展、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社区自我服务,助推社区减负增
效。
(5)社会事务领域。宣传婚姻政策法规、婚俗改革及婚姻家庭建设,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关系辅导等服务。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提供丧葬需求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开展家庭排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政策申请等服务。
(6)巩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政策宣传、危机介入、生计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重点开展贫困群众救助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留守儿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关爱保护等相关服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7)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面对有需求的辖区群众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扶助和支持困难人员生活。
2.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打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实训点。对乡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人员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并动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增加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储备。协助培养社区专兼职养老社会工作者。接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大学生志愿
者进行社会工作实习实训。孵化培育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辖区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督导和培训。开展社会工作宣传,传播社会工作理念。
3.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指导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开展“社工+义工”双工联动,引导志愿服务向公益法律服务、居家社区养老、社会心理健康等特殊领域拓展,向孤寡老人、残疾人、失能人员、失独家庭、社区矫正人员、优抚对象等群体延伸,开展儿童关爱、老年关爱、社区建设、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使用、激励保障等工作。
4.助力构建城乡基层慈善服务体系。为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建立社区慈善服务需求台账,链接慈善资源,推动建立城乡基层慈善服务体系。
五、工作要求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切实将社工服务站建设纳入重要日程,及时提供场所,加强工作举措,保证社工站建设工作全面完成。
推荐访问: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 社工 实施方案 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