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关大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西关大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方案
近年来,西关大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稳步实施、扩大覆盖”的创建工作思路,有力推动了西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西关大街办事处位于城西区东大门,辖区面积 2.3 平方公里,北至胜利路,南至六一桥,东至南川河,西至同仁路。截止目前,居民近 1.2 万户,辖区常住总人口 4.4 万余人。
其中少数民族群众 2405 人,主要有回族、撒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其中贾小辖区 1233 人、南气辖区 510 人、北气辖区 662 人。现有登记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 1 个,西关清真寺。目前,西关辖区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群众分散各小区楼院居住。
二、主要做法 1 1 .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一是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街道党工委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中心
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工作需要抽调专人加强力量,形成了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落实的创建工作格局。每年至少 4次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创建工作党工委专题会议,围绕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专题研究布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单一部门管理向建立协调机制、街道社区齐抓共管转变。
二是明确了工作职责,把创建活动纳入全年责任目标管理,将创建成效作为年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定了《西关大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测评标准,细化责任、分解任务,将街道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目标逐一细化、分解到各社区,做到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并实行了班子成员和中心负责人联系社区工作责任制,及时协调指导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创建北气象巷社区、贾小社区和南气象巷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社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带动和辐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提升了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各社区按照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了宣传发动,扎实开展工作,形成了关系顺畅、措施到位、责任落实、运转有序的创建工作格局。
2 2 、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在街道全体干部职工中加强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增强做好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是结合“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活动载体,通过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答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创建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重点工作始终,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使创建工作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利用“三个一”宣传平台持续扩大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影响力和知晓率。即 一所学校:结合街道周三学习日,组织学习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使广大干部职工形成自觉维护和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一扇窗口:利用辖区 LED 显示屏、社区宣传栏、宣传图版等进行广泛宣传,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思想,进一步统一认识; 一面墙:街道在贾小巷建立民族团结宣传长廊的基础上,分别在高槽巷、新华巷设置“五星文明户”、创建文明城市、民族团结一体的公益广告宣传街,通过弘扬西关地区的优秀民族文化,努力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组织开展法制进寺院活动 。在每年三月的寺院法制宣传月活动中,通过组织宣讲、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书籍、观看法制视频和宣传消防知识等形式,对宗教界人士进行培训,开展爱国守法、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教育,增强宗教界人士的“四种意识”。
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是各示范社区利用远程教育、悬挂横幅、市民讲堂、知识竞赛等形式,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营造了邻里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良好氛围,打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 3 、深化内涵,丰富各民族群众文化生活。
。西关大街街道坚持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鼓舞人心,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8 年 9 月,街道党工委举办西关地区“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五十六个民族喜迎中秋 欢度国庆”主题系列活动,辖区各族群众以忆经典、读党史、颂未来为主的诗文朗诵形式,抒发各民族人民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营造了欢庆热烈、温暖和谐的团结氛围;每年 7 月, 围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个主线,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幸福家”暨道德讲堂活动,宣扬身边人的优良美德。辖区少数民族家庭分别讲述自己的好家风、好家训,引导辖区少数民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辖区少数民族群众还积极参与街道举办的“翰墨腾飞-幸福路上写华章”、“与改革开放同成长 扬帆奋进新征程”印象西关诵读会、“民族团结伴我行”、“出彩西关人”、“与民俗作伴、与文明
同行”、“五十六个民族喜迎中秋 欢度国庆”等系列活动,展示民族舞蹈、民间曲艺、民俗风情知识,倡导“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4 4 、以人为本,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街道党工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上,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各社区发挥服务功能,成立 “少数民族之家”,开通少数民族服务电话,向少数民族居民发放爱心服务联系卡。积极搭建爱心救助平台,把辖区党员与困难少数民族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助老、助学、助困、助残等服务活动。每逢少数民族节日期间,街道党员干部职工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还在街道、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四个,开展的“4050”人员社保返还、计划生育、民政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好评。
5 5 、改善民生,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 好事。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努力提升西关地区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党员干部不断加大对贫困少数民族群众的帮扶力度,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每年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少于 3 件。在“开斋节”、“藏历新年”等节日期间,党员干部看望慰问少数民族干部、困难群众及辖区清真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为西关清真寺征订报刊,赠送书籍,协调解决宗教活动场所遇到的各种
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6 6 、落实责任,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街道始终坚持把依法管理和寺院民主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建立完善寺院财务公开制度、寺管人员管理制度、消防制度、值班制度等各项制度。
二是定期召开管委会会议,定期结算公开账目,特别是对“乜提”收入逐笔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信教群众对寺管会成员的信任感,形成了寺管会班子成员团结、与信教群众关系和谐的局面。三是街道始终牢固树立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的思想,认真开展各类排查,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对基督教私会聚会点、境外渗透组织、校园传教、乱建滥建、伊斯兰教非法学经班、重点对象、重点地区等情况的排查。
二是加强敏感期的巡查和值守工作。在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大对寺院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和值守力度,做到情况预判在前、措施安排在前。同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依法维护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促进西关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街道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 二是民族宗教工作人员的学
习还不够,处理民族宗教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缺乏民族特色的创建亮点,创建载体打造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广泛深入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宣传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包括学校中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将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和民族宗教政策知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抓不懈。
2 2、 、抓好民族政策的落实。紧紧围绕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就医、居住、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 3 、加强对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树立“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完善工作方法,对于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建立台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4 4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发挥少数民族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讲堂”等活动加强对广大少数民族的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政治意识。积极总结近年来开展创建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拓展新思路、新方式、新办法,创建新亮点、新特点,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促使西关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推荐访问:西关大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 民族团结 工作方案 西关